第一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五
……………….………………….线…………………………….………..订………….………..……….………..装…………………………………………………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五
一、听读短文,完成下面的填空。5分
1.河水上涨,河面变宽,小河便 ;看到大海无边无际,小河,知道大海那么谦虚,小河。(填表示小河态度变化的词句)
2.听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ù zào xuān shì chãng fá qiàn yì gǔn guā làn shù()()()()()cán kuì chù fàn shēng chù kuài jiã tù fā qí xiǎng()()()()()shâ jiān mí bào xiáng 发()()持()漫()竹 端()拍()()苦()路()雨()和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在下面画横线。10分 埋怨(mái mán)酿造(liàng niàng)蓬头垢面(hîu gîu)...脸颊(jiá xiá)拖累(lâi lěi)载歌载舞(zǎi zài)....情不自禁(①忍住;②禁止)晓行夜宿(①天刚亮的时候;②知道)..博古通今(①滤过;②通晓)水泄不通(①液体、气体排出;②泄露)..
四、按照课文内容填空。22分
1.《峨眉山月歌》。。作者 朝
2.入夜,,天安门广场。来自 的人们。,天安门广场。
3.湖水,湖底石块。从 至,遍布着。每当天气晴朗时,、、、,1
都 中,构成了,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 ”、“ ”呢。
4.清早,雾气缭绕。人们,观赏着
的,便会
:这真是“,”呀!
5.又是一年芳草绿。,竹报岁平安。君子。言必信。,春去秋来老将至。,不辞长作岭南人。勤能。(华罗庚)
五、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或歇后语造句。4分
1.每到桂花开放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2.马上就要上台了,小亮心中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因为这是她第一次上台演出。
六、读写结合。阅读《九寨沟》片段,根据提示续写。3分
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提示:上述片段连用四个“也许”,描述了金丝猴等动物活动的情景表现了它们的活泼可爱。请你运用这样的写法续写下列句子,要注意想象要合理,只要用上3个“也许”。
那天一到教室,老师就来到我面前笑眯眯地看着我。我想,一定又有什么事让我开心了,也许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七、阅读短文,完成文后习题。16分
警察局(收藏 收获)的物品很多,有自行车、照相机和汽车收音机等等,真是无所不有。这些无人认领的东西,每年一次以拍卖方式出售,今天的拍卖活动就要举行,其中有大批自行车等待出售。
第一辆脚踏车开始竞投,拍卖员问谁愿意带头出价时,站在最前面的一个男孩迫不及待地说:“5块钱。”这个小男孩大约10岁左右。
“已经有人出五块钱”,你出十块好吗?好,十块,谁出十五块?”人们不断地加价,拍卖员回头看了看前边那个小男孩,可他没加价。
稍后,另一辆脚踏车又开使竞投。那男孩又出5块钱,而且不再加价。跟着几辆脚踏车也是这样叫价。那男孩每次总是出价五块钱,从不多加,不过,五块钱的确太少。那些脚踏车都卖到35或40块钱,有的甚至一百出头。
暂停休息时,拍卖员疑惑不解地问那男孩不出较高价竞争。男孩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他只有5块钱。
拍卖恢复了,那男孩还是给每辆自行车出5块钱,而每一辆总有人出价比他高。
起先,观众没有(注视 注意)小男孩,现在都把目光(投掷 投向)了他,并开始察觉到会有什么结果。
经过漫长的一个半小时后,拍卖快要结束了。但是还剩下一辆自行车,而且是非常棒的一辆,车身(光亮 亮光)如新,有10个排档,69厘米车轮,双位手煞车,杠式变速器和一套电动灯光装置。
拍卖员轻声地问:“有谁出价吗?”
这时,站在最前面,几乎已失去希望的小男孩轻声地再说一遍:“5块钱”。拍卖员没有唱价,而是停下来站在那里。
观众也静坐着默不作声。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喊出第二个价。
直到拍卖员说:“成交!5块钱卖给那个穿短裤和球鞋的小男孩。” 于是观众纷纷鼓掌。
那小男孩拿出握在汗湿拳头里揉皱的五块钱钞票,买了那辆无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脚踏车时,他的脸笑成了一朵美丽的花。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在下面画上横线。(2分)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无所不有:
迫不及待:
迷惑不解:
默不作声: 3.用“ ”画出写那辆车很棒的句子。(2分)4.仔细阅读短文后根据内容填空。(5分)
(1)面对场上最后一辆车,人们的表现不同,想法也不同;小男孩是轻声再说了一遍,他觉得 ;拍卖员是轻声地问,问了以后没有唱价,而是停下来站在那里,他希望,观众默不作声、不举手、不喊价,他们都想。(2)说那辆车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车,这是因为。(2分)5.车买成后,在场的人肯定为小男孩高兴,小男孩也肯定会想大家表示感谢。请具体想象拍卖员、一个老爷爷向他祝贺,他向人们表示感谢的情景,写下来。(3分)
八、作文。30分
的开心事。根据下面的提示,结合自己的兴趣,补充题目并作文。
1.题目可以补“我”“爸爸”“妈妈”或其他人,也可以补“我家”“外婆家”或其他人家,还可以补“我们组”“我们班”等;如果你喜欢写童话,可以补“小白兔”“小猴”或其他动物,也可以补某个动物的家。
2.要抓住“开心”这个重点,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如果写童话,不仅要注 4
意想象丰富,还要注意想象合理。
命题意图:本张试卷力求将听、说、读、写能力的考察融为一体,命题紧密围绕着“重视积累,关注能力,渗透德育”的主题开展。试卷注重在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掌握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人文熏陶的基础,着眼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健全人格。试题也充分体现出对学生个性体验和创造性理解的评价。
一、重视积累
母语学习的规律告诉我们:词语、篇章的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朗读、背诵优秀诗文是加强知识积累、增强语感、培养语言兴趣、接受优秀文化熏陶、提高语文素养的必要前提。因此,在积累和运用部分,试题力争通过考查字词的音形意,名句填空等内容,以选择或书写等形式来体现和完成。命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素养,体现语文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
二、关注能力
语文的三要素是知识、能力和情绪。显示了语文能力的形成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新课标中三维目标之一的知识与能力,以其位居第一的优势,凸显了其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重要性。因而,关注能力是小学语文考试试题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1、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试题中可明显看出语文阅读能力的试题在整个试卷中占到近三分之一,以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如试卷第一题,让学生听短文,在听的过程中理解文本,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填空,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谈谈文章给我们的启示。试题综合性强,能够考察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否专心致志地听,能否将听和思考相结合。
2、思考问题的能力。
思想的深度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考卷在试题的设计上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思想深度。同时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个性化见解。作文命题也正在向学生传达着一种理念:写作和生活密不可分,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锤炼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理念意在引导学生多观察现实生活,思考现实生活。
三、渗透德育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渐染和潜移默化作用。寓传统美德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叙事记趣中,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解读,陶冶情操,砥砺品格。
对小学四年级段考试我们既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考虑我校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学实际,做到重视积累,关注能力,渗透德育。我们是带着多重镣铐跳舞,加之水平能力有限,试题中的问题和漏洞在所难免,真诚欢迎语文同仁批评指正。
附答案:
一、听读短文,完成下面的填空。5分 骄傲
懊丧
惭愧
(写话略)
河流与大海
夏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于是,它便骄傲地说:“看!我有多大啊,谁也比不上我!”
小溪听见了,对小河说:“小河,你说什么呀!大海要比你大无数倍呢!”
小河听了不服气地说:“哼!我才不相信呢。大海哪有那么大的面积!”
小溪听后,说:“不信,那你就去和大海比一比吧!”
小河充满自信地朝大海奔去。一路上,它仰着身子,翻卷着浪花顺流而下,发出欢快的歌声。
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汪洋。往远处看,只见,天连着海,海连着天,无边无际。小河毫不示弱,用尽全身力气,踮起脚跟儿,甚至都跳了起来,可是却怎么也看不到岸边。它懊丧地自言自语说:“唉,我原以为自己很大,原来大海真的比我大很多啊!”
大海听了笑了笑,谦虚地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来,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
小河听了,明白了过来:“如果小河不再流向大海,大海便不再美丽,而它自己也会被太阳晒枯。”想着想着它便融入大海,发现大海不仅比它大无数倍,里面的生物也是千奇百怪!小河惭愧地低下了头。
二、看拼音写词语。15分
塑造 宣誓 惩罚 歉意 滚瓜烂熟 惭愧 触犯 牲畜 快捷 突发奇想 发射 拍摄 坚持 艰苦 弥漫 迷路 爆竹 暴雨 端详 祥和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在下面画横线。10分
埋怨mán 酿造niàng 蓬头垢面gîu 脸颊歌载舞zài....jiá 拖累.lěi 载..情不自禁①忍住; 晓行夜宿①天刚亮的时候; ..博古通今②通晓 水泄不通①液体、气体排出; ..
四、按照课文内容填空。29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唐 李白
2.华灯齐放 礼花飞舞 一片辉煌 祖国各地 翩翩起舞 纵情歌唱
华灯与彩灯辉映 礼花伴歌声齐飞 沸腾起来了
3.清澈见底 色彩斑斓 河谷 山坡 原始森林 蓝天 白云 雪峰 森林 倒映在 湖水中 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图画 五花海 五彩池
4.寒风吹拂 漫步在松花江畔 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 情不自禁地赞叹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5.依然十里杏花红 梅开春烂漫 一言 驷马难追 行必果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世人若被明日累 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五、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或歇后语造句。4分(答案略)
六、读写结合。阅读《九寨沟》片段,根据提示续写。5分(答案略)七.阅读短文,完成文后习题。16分 1.收获
注意
投向
光亮 2.无所不有:什么都有。
迫不及待:急切得来不及等待。
迷惑不解:不清楚、不了解。
默不作声:安静,不发出声音。
3.但是还剩下一辆自行车,而且是非常棒的一辆,车身(光亮 亮光)如新,有10个排档,69厘米车轮,双位手煞车,杠式变速器和一套电动灯光装置。4.(1)面对场上最后一辆车,人们的表现不同,想法也不同;小男孩是轻声再说了一遍,他觉得已经
已经没什么指望了
;拍卖员是轻声地问,问了以后没有唱价,而是停下来站在那里,他希望
没有人和这个小男孩竞争,观众默不作声、不举手、不喊价,他们都想
把车让给这个小男孩
。(2)说那辆车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车,这是因为 它不仅外形漂亮、性能优越,而且凝结了在场的人们对小男孩的一颗爱心。
第二篇:苏教国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竞赛试卷
苏教国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竞赛试卷
一、贴春联。(10分)
贴春联是我国新春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联讲究(),上下联的()相等,()相当,读起来(),()。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读一读吧!
1、绿柳舒眉辞旧岁。我给它加上一个横批:。
2、过年了,我决定写一副春联贴在我的书房门口激励我自己。。横批是:。
二、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0分)
1、()一生勤奋,()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观点。
2、()今天下雨,()学校的运动会延期举行。
3、()四周没有一个人,我()不能一走了之。
4、()他这次比赛没能夺得冠军,()已经尽力了。
5、()说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应该是诚实与信任!
三、写出带点字的正确意思。(10分)
无人知晓()三顾茅庐()长驱直入()...
知恩图报()负荆请罪()..
四、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雪花飘落。(写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2、昨天下午下了一阵风。(改为正确的一句话)
3、写两个表示时间过得快的成语。
4、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5、如果没有你,我怎么回来呢?(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第三篇:期末模拟试卷(五)
苏教版第九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
(五)一、根据拼音,填字成词(5分)
xū
jǐn
lì
tuǒ
mào()心 云()激()()帖 礼()
mèi
zhǎn
zàn
guàn
cǎi 明()()新()时 一()理()
二、先将下面一段话中的错别字用“ ”画出,再依次在括号内改正。(2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事:成熟的稻穗底着头,那是启事我们要谦虑;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事我们要齐心谐力。()()()()
三、选词填空(3.5分)
坚决 坚定 坚强 坚持
面对特大洪灾,全市人民只有一个()的信念:死守严防,保卫家园。李市长当时身患重病,但他()在堤坝上指挥抗洪。他说:“面对困难一定要(),万众一心,战胜洪灾。”
方向盘 源泉 海洋 翅膀
要读有益的书,书是知识的(),力量的(),智慧的(),生活的()。
四、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把句中画横线的部分换个词语。(3.5分)
1.戛然而()慷()激昂 千锤百()
2.《清平乐 村居》是一篇人人都赞美、传诵的文学作品。()3.这篇游记写得很生动,我们读后仿佛亲自到了作者游览的那个地方。()
五、按要求,写句子(20分)
1.竹子的品格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改为反问句)
2.百灵鸟在树上叫。(写成拟人句)
3.这花真香。(写成夸张句)
4.十五的亮很圆。(写成比喻句)
5.贫穷的生活没有把王冕吓倒。贫穷的生活使王冕成为了一个画家。(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6.通过读书,使我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在原句上修改病句)7.巧用谚语、歇后语填空。(6分)
(1)妈妈常常嘱咐小强,学校里虽然有老师的辛勤培养,但成才的关键还是要看自己。这就叫。
(2)“我就不相信你能考一百分?”小明怀疑小军在撒谎。小军说:“你别,我这就拿试卷给你看。”(3)李时珍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啊!
8.仿写句子。
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是。
六、口语交际(3分)
一位老师去家访,与一位学生的不识字的奶奶聊上了,老师用哪种说法更好?更好请你把选择的词语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并说服理由。
你老人家身体好哇。我不是来告状的。你孙子在学校没有(A 犯错误 B 惹事),就是读书还要(A 多用功 B 发愤图强),数学考试最近又不及格啦。在学校你别担心,我们会(A 抽空 B 百忙之中挤出时间)给他补补;可在家里,你老人家要(A 做做他的思想工作 B 说说他)。
你认为老师这样说话的理由是
七、将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内写上序号(5分)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滋润禾苗。()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它白天隐身在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就是这样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这真是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忽然闭口立。只在此山中。(2分)
2.这些彩塑。有 的菩萨,有 的天王,还有 的力士。(5分)
3.树枝像 一般,绿得。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荷叶上水珠。(4分)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一)不放弃,不抛弃
不放弃,不抛弃 那是生命在创造奇迹 不放弃,不抛弃
那是我的姐妹与兄弟废墟中你在呼喊 我徒手也要把你救起 瓦砾中你生命不息 我永远也不会离开你 只要有一线希望 我们就要百倍努力!
不放弃,不抛弃 那是生命在创造奇迹 不放弃,不抛弃 那是我的父老与乡亲 婴儿呼唤母亲 我就用乳汁来哺育你 父母呼唤儿女
我们就是你的亲骨肉 只要有一线希望 我们就要百倍努力!
不放弃,不抛弃 那是生命在创造奇迹 不放弃,不抛弃 那是爱心在奉献无私 学生呼唤老师
你把死的机会留给了自己 同胞呼唤亲人 我们就是你的亲人 只要有一线希望 我们就要百倍努力!只要有一线希望 我们就要百倍努力 永不放弃!永不抛弃!
1.“不放弃,不抛弃”,根据你的理解,“不放弃”的是,“不抛弃”的是。(2分)
2.“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百倍努力!”多么熟悉的话语啊,这是(谁)发自内心真诚的呐喊!(1分)
3.读着这首诗,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请仿照诗句的形式写下来。(2分)
(二)一位小朋友染上了很麻烦而且易传染的皮肤病,为了自家孩子的健康,很多家长都告诫各自的孩子不要再跟那位小伙伴接触。
但有一个小男孩例外,他仍然跟以往一样,与患病的伙伴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邻居们都感到奇怪:这位小男孩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小受到的卫生教育理应比别人多,他没有理由不知道那样做的“危险”啊!
有好心的邻居阿姨提醒小男孩,小男孩看了看阿姨,回答说:“妈妈告诉我,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
果真,直到患病的伙伴痊愈,这位小男孩也没被传染。
好几年过去了,这位小男孩长成了大男孩,上了高中,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老师发现他有一个“缺点”,就是爱跟那些大家公认的“坏学生”在一起。这当然不是好兆头!
因此,老师善意地劝告他要注意自己“好学生”的形象。但是男孩自有他的主见:如果我真的边“坏”了,也只能证明自己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又怎么怨得了别人呢?
“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男孩子说,眼睛亮亮地看着老师。1.请选用文中的一个词句作题目:(1分)2.文章写了这个小男孩两件事,请简洁地概括出来。(2分)(1)(2)
3.和“有好心的邻居阿姨提醒小男孩”相照应的句子是什么?请用“ ”画出来。(1分)
4.“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小男孩共说了两次,但两次的意义不一样。(2分)
第一次是说 第二次是说 5.人物对于同一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请分别用上一句俗语表示他们的看法。(2分)
a)好心的邻居阿姨、老师: 不放弃,不抛弃 那是生命在创造奇迹;不放弃,不抛弃,那是
b)小男孩自己: 6.“和‘坏学生’在一起玩会让你变坏的”。对于这一观点,你同意吗?请说说理由。(2分)
十、作文(30分)
题目:我懂得了
提示与要求:同学们,我们一天天长大,渐渐地,我们懂得了勤奋,懂得了孝敬,懂得了尊重,懂得了珍惜,懂得了感恩„„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将自己明白的一个道理写出来,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第四篇:四年级下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根据拼音,写出词语。(10分)
zhènhànpínɡzhànɡshùnjiānfēixiánɡqīnɡchè()()()()()
ɡuóhuīlónɡyǎhuǐhuàiwéibèiwānyán()()()()()
二.辨字组词(5分)
锐()辨()捎()剂()孤()悦()辩()哨()济()弧()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雄心()()手不()()知()知()
碌碌()()()其不()鹏()万()
()向()敌自()不()
四.按要求写句子(6分)
1面对这个失去亲人的孩子,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漓江的水很绿。(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的遗体上覆盖着一面五颜六色的红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4分)
无论…..都…..只要……就……
即使…..也……不是…….而是……
1.飞机装上雷达,()在漆黑的夜里,它()能安全飞行。
2.()什么地方,()比不上我的家乡美。
3.放学回家后,我()先出去玩,()先做作业。
4.明天()不下雨,春游()会照计划。
六.按诗文内容或要求填空(7分)
1.填写人物所做的事情:小夜鹰:___________;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
2.填上反映人物特点的词语:法国雕塑家罗丹______________;伽利略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_______;科学家研究蜻蜓的翅膀,研制出了_________;科学家研究_________,研制出了_________。
4.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几件小事向我们展示的是________,盲童安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着_____________。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20分每题2分)
1、新的一年开始了,你一定有许多美好的祝福送给你的老师、同学或朋友,请用工整的楷
2、下列加线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2分)
Aào chng ǐ s Bkǎi h zhào mán Csuì chún chàn c Dyān 私塾shú chà mì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石破天惊 叹为观止 无精打采 B、惴惴不安 虎视丹丹 姗姗来迟 C、丰姿绰约 如法炮制 肆无忌惮
D、心旷神怡 一本正经 雷霆万钧
4、作者、作品、句子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 B、刘基—《说虎》—虎用力而人用智
C、柳宗元—《李寄》—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D、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断肠人在天涯
5、选出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尽管老师和同学怎么劝说,她都不肯回家休息。
B、语文老师绘声绘色地经常向我们介绍小说新作.C、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是多么重要。
D、那地方,一条条小胡同仿佛烟鬼的黑牙缝。
8、下面句子中依次正确填入词语一项的是)
不必说______的菜畦,______的石井栏,______的皂荚树,_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__。()
A、茂盛、光滑、挺拔、红色、长吟 B、碧绿 光滑 高大 紫红 长吟 C、碧绿 结实 繁茂 紫色 长鸣 D、美丽 光滑 挺拔 紫红 吟唱
9、指出对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
A、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反复)B、他每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夸张)
C、我打了一个冷战,难道是那只猫的阴魂不散?(反问)
D、乔安西边说边闭上了眼睛,脸惨白,躺着不动,像尊倒下的石膏像(比喻)
10、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对联欢庆佳节的习俗,请你根据下列对联判断各自所咏的是什么节日:()
(1)古得清秋一半好,趁将明月十分圆。
(2)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3)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年。A、春节端午节元宵节
B、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 C、元宵节中秋节春节
D、中秋节春节元宵节
二、默写填空题(共10分)
1、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随风潜入夜,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2、杜甫《登高》中的颔联是_____,_____
3、一年一度秋风劲,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4、《秋词》中能表现诗人高昂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
5、故人之为虎食者____。
三、综合运用:(共15分)
1、参加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学校举办“重视汉字书写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共5分)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有意义的语文活动?请列举两项。
(3)就学校如何开展“重视汉字书写活动”的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4)有人认为,电脑时代,就用不着练字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2分)
2、下面是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2分)
A.孙悟空——大闹天宫 B.诸葛亮——三顾茅庐 C.武 松——井阳冈打虎 D刘姥姥——进大观园
3、请完成下列趣味诗句:(2分)
A、竹外()三两枝 B、牧童遥指()村 C、映日()别样红
D、千树万树()开
4、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回答问题,说话要符合人物身份。(3分)
几种不同身份的人围绕“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探讨,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国脚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激动人心的进球。”商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源源不断的利润。”画家说:“最宝贵的东西是绚烂丰富的色彩。”面对此,小孩和病人会怎么说?请你代他们回答。
小孩说: 病人说:
抛开身份的不同,那么,你认为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
5、语句仿写(3分): 例: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就如荒凉的戈壁。仿写: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就如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15)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练习。
讨债
1那是一个除却精神,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昏暗的灯光下,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还差十块钱。可是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令全家焦虑万分。
2全家人惟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还记得年前借给陈家的十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3妈呆愣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
4陈家满目窘迫、凄凉。一位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病恹恹地斜躺在那张摇摇欲坠的床上。男人缩了缩身子,怯生生地嗫嚅着:“那十块钱早该还了,可她妈生下孩子后病倒了,几口人吃饭,还要看病,实在还不出来,缓一缓行吗?”妈妈深深地埋下了头,犹豫片刻,还是很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法子,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要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5女人眼里浮着招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他们太穷了,妈也真够狠心的,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些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
6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当那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攥着不知如何弄来的十块钱。妈妈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她沉甸甸的叹了口气。
7日子一天天滑过去,不知怎的,我有点挂念那家人,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8一年后的一个傍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十块钱,妈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不,欠钱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他妈病已经好了,家里境况已大改善。”
9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10后来,妈轻轻地说出了我永生难忘的一段话:“我一个家庭妇女又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去想法子挣钱,把十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般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会一辈子也不心安的。”
11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并埋下一颗仁爱的种子。
(1)第9段中“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这“疑问”包括哪些内容?(3分)
(2)第6段的“捏”换成“揣”为什么不好?(2分)
(3)妈妈“金子般的心”,表现在行动上是_____________(十字以内);表现在语言上最典型的一句是__________(用文章原句子回答)。(4分)(4)结尾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2分)
(5)请写出两句歌颂母爱的诗或名言:A______ B_______。(4分)
五、文言文阅读(共10分)
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_______。
1.解释加线的字:(2分)
去__ 意___ 隧__ 股____
2.翻译下列 句子:(2分)
A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
B.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不是写狼阴险狡诈的句子是(2分)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4.文中两只狼的做法和意思有何不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分)
5.上面的选文,选自清代文学家_______的《狼》,这篇课文选自《 》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1分)
6.请在横线上补全原文。(1分)
六、作文:
在生活中,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有很多,例如:自己的未来,身边的人和事,我们生存的环境,国家的强盛,世界的和平你关注什么?请以“我关注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题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你真实的姓名和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