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规划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规划
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命科学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好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命科学的重要保证。随着生命科学理论与技术的迅猛发展,动物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也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研究内容也更加广泛和深入。这就要求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也要随之改革,以满足培养创新型素质人才的需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在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我校动物生物化学研究室近三年来承担了高教出版社、农业出版社有关教材的编写工作,制作了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的网络版课件和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承担了多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
经过课程组老师们多年的建设,该课程在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材建设、教学网站建设、实验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精品课程,2007年争取进入国家精品课程行列。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我们为下一步教学改革工作制定了发展规划。
一、全面进行课程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课程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做好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以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办法为标准,围绕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两个层次展开。通过评估验收,本课程计划到2007年建设成国家级精品课程。
2.通过课程建设工作,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全体教研室教师资源,整合教学力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成为懂得教育规律、运用教学规律的现代研究型的教师。进一步充实教学梯队。
3.为加强动物生物化学教研室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动物生物化学教研室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从而能够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授课教师水平,特制定动物生物化学教研室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每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期为3年。②教研室每学年拨给青年骨干教师每人1000元教学科研活动费,用于资助科研、教研活动。③在同等条件下,根据实际情况,优先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省内外进修提高。④青年骨中教师每学年将本人的科研、教研成果向教研室、学院和学校汇报1次,教研室将论文或著作摘要汇辑成册,促进学术交流。⑤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院科研基金或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⑥在住房和晋职问题上,给予优先照顾。⑦青年骨干教师在任期内原则上不准调离。教研室对培养的青年教师予以管理与考核。
二、全面开展教学研究
1.提高教学研究项目的内涵质量,扩大教学研究项目的范围,取得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教学研究成果。在已有的教学研究立项的基础上,增加对教学研究的人力、物力投入,使教学研究项目在数量上有一定增加,在质量上有显著的提高,在项目等级上有明显的上升。到2007年要达到国家级项目有1个,省级项目有2个,校级项目有3个。
2.在开展教学研究方面,拟发表教学文章:本科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探讨;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进的思考;《动物生物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探索;关于如何认识生物化学中的分子生物学内容的探讨;组织器官生化学习内容与方法探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势在必行;农业高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放的模式选择;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尝试;农业院校分子生物学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初探;浅谈《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准备工作的几点体会等文章。
3.举办全省性的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研讨会,加强校际之间的教学交流。我们计划在2006-2007年期间,由东北农业大学主办,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研讨会,邀请省内知名高校“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组的教师,特别是获得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组教师,来校交流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经验。
三、完善多媒体、网络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1.大力推动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改革。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内容信息量大,深奥、抽象、繁琐,学生学习时普遍认为内容很多,难度较大。传统的黑板式教学法已难以适应信息大量增加的现代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视觉效果好、简明生动、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等优点。我室在近几年制作和收录了大量的彩色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素材,在此基础上制作了网络版和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通过大量的图片和精细的动画展现,教师很容易讲清楚这些过程,节省了许多时间,并在课堂内留给学生充分的理解、记忆时间,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显著提高了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进一步完善教学网站,教学网站的内容既要丰富多彩,又要方便使用,并且反映课程建设的特色和亮点,使我们的网站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辅助学习的平台。
四、大力开展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倡教学途径多元化的趋向发展。
逐步改进课堂授课的模式,将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动教学模式,向互动、多边交流的教学模式过渡,提倡教师使用问题教学法、研究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探究性学习法、协作式学习法、讨论法、演示法、导读法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精神及能力。
动物生物化学理论课程的具体教学模式如下:①强化重点内容与知识点的教学。②多媒体教学是动物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先进方法。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水平。④开展双语教学,提升教学水平。⑤发挥网络教学优势,促进学生的自主式学习。
理论课程具体的教学方法是:①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由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推理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②研究教学法:研究教学法是以发展探究思维为目标,以学科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方法,强调学生是“发现者”,激发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学生白己探索和学习,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规律,提高能力的基本教学方法。③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学习。④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⑤协作式学习:协作式学习是将成绩高的与成绩低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同时,要加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文理渗透理念。
五、吸收原版教材的优秀内容,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
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同以往相比是增多了、加深了。同十年前相比,由单纯以物质代谢为核心的传统生化内容深入到全面阐述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反映了现代动物生物化学研究的知识领域,也体现了动物生物化学在动物科学中的核心地位。
在原来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围绕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结合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新的修订。新教学计划修订的工作要符合如下原则:
1.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构成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符合时代要求。
2.要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实践”的主导思想。
3.要有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
4.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要求。扩展课程的学科领域覆盖面。5.增设理论课与实践之间的桥梁环节,设置综合性设计实验课程。
六、全面补充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指各种各样的媒体环境与一切可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的总和。它配套教学活动开展,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所用到的相关资源。学校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完善,对于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保证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学校教学效果评估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教研室于2004年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时,就致力全面建设教学资源,近几年在保留原来的优秀内容的前提下,致力于全面补充和刷新教学资源。主要的方面有:
1.纸介材料,包括:课程教材及配套实验教材、授课教案、教学大纲、习题库和习题答案册、试题库及其答案库、教育科研项目及成果、教学改革规划、教改教研论文、教学表彰、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课程内容更新体系、理论实验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实验教学设计、实验讲义及指导书、教师资料、教师指导手册等。
2.媒介材料,包括电子资源和网上资源:相应纸介的电子授课教案、电子教学大纲、网络课件(内容包含丰富的动画、视频、图片等)、习题库、习题答案幻灯片、试题库及其答案、实验讲义及指导书、全程授课录像(课堂实录)、自制音像资料、专家和督导评价材料、学生评教材料、参考文献目录、教师资料等。
3.学生辅助资源,包括:学习辅导书、纸介教材、电子资源和网上资源,包括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教案、教师手册、学习指南、习题解答等。
七、加强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条件和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是培养有关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强化实验课的教学对于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近五年来,学校给我室硬件建设拨款累计达300多万元,充分补充了实验课程所需要的学生配套仪器和器材,使学生能够3人/组享受相应配套仪器和器材,解决了原来十多人一台仪器的尴尬局面,锻炼同学学会了如何使用仪器、维护仪器以及运用仪器的能力。同时进行了旧实验室和实验台的改造,营造了宽敞、明亮、通风、安静、整洁的实验室。
2.我室结合教学设备条件和科研成果对所开设的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进行了系列的改进,力争使实验内容具有先进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去掉了原来的几个陈旧或过于简单的或原理与方法重复出现的一些分析和制备实验,新开设的实验有:牛乳中酪蛋白的制备、酶解及分析鉴定,真菌多糖的制备及含量测定,SDS-PAGE,高分子量核酸的制备及电泳分析、PCR扩增、质粒制备、血浆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等。这些实验内容与技术综合、全面、代表性强,且经费使用较少。经改进后的实验内容涉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多种样品中生物大分子的制备和分析,涉及的实验技术包括电泳、离心、分光光度测定、组织匀浆、盐析与盐溶、有机溶剂提取与沉淀、PCR、超滤、透析、酶解、柱层析、薄层层析等,内容全面合理,反映了现代动物生物化学技术的成果和发展的特点。这些实验为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和深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拟进一步设计综合性的实验,将多糖、蛋白质、酶、核酸、脂类等生物活性分子的初级制备、分离纯化和系统的分析鉴定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充分体现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特点,力求满足学生实验机能全面培养的需要、适合学生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如设计从动物胰脏中制备胰蛋白酶原、进行胰蛋白酶激活条件的研究、胰蛋白酶的含量与活性测定、胰蛋白酶水解酪蛋白的活性观察等连续的实验,就比孤立的类似实验效果好得多。但这需要实验课教师对这类实验进行详细的研究,确定实验条件,以保证学生能够做出全程实验结果。通过引入其它高校的有关实验教学内容及吸收实验室科研项目的有关技术成果,也将有利于实验课内容的拓宽,而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则是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改进的前提与保障。
动物生物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在近年变化较大,我室三年前进行了持续的实验教学改革,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并将原有实验教学内容全部改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5个学年38个班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提高,学习效果得以加强。通过“蛋白质制备与分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掌握了蛋白质的制备技术(包括盐析、有机溶剂沉淀、透析、超滤等技术、层析技术、离心技术等)和分析技术(包括分光光度测定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技术)等一系列复杂的动物生物化学技术。通过“核酸制备与分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掌握了核酸的微量制备技术(包括有机溶剂抽提、高速离心、盐溶、紫外透射反射现象、多聚酶链式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技术)等一系列复杂的动物生物化学技术。上述两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现了实验内容的综合化和设计化,实现了实验内容的一体化,使学生对实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抽象的实验内容具体化和直观化,在确保实验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实验的复杂程度,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经过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训练后,实验技能显著提高。
八、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1.逐步改进课堂授课的模式,将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动教学模式,向互动、多边交流的教学模式过渡,提倡教师使用讨论法、演示法、导读法、实践法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精神及能力。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具体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法、演示法、导读法、实践法等。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创造性潜力的发掘结合起来。采取得力措施,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并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和发表科研文章。
3.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完善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实践活动的管理,对学生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践活动进行必要的考核。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九、完成课程相关教材的编写
1.拟完成的教材编写:我们申报的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教材已获得批准,目前正在组织教师,在原有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借鉴其他优秀教材的思想,编写十一五规划实验教材,争取2007年9月底出版。
2.拟对部分教材进行修订: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动物生物化学》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动物生物化学(网络版),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东北农业大学印刷厂出版的《动物生物化学习题集》;东北农业大学印刷厂出版的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指导等。
十、建设习题库,开展教考分离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行教考分离是评价教学效果和反馈教学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
根据教务部[2007]023号文件要求,我教研室自2007年4月9日开始试题库立项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动物生物化学列入2007年试题库立项建设计划,并开始接受试题库软件培训。考试形式为闭卷,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论述题、计算题,题量为名词解释10个、选择题20个、填空题40个空、论述题5个、计算题2个,分值分配标准为名词解释1个1分;选择题1个1分;填空题1空0.5分;论述题1个8分;计算题1个5分。答案为标准答案。
十一、教学改革规划实施步骤:
规划的实施总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3年9月--2004年8月,主要完成规划的制订、讨论与通过;对规划的内容进行宣传、动员及初步实施;
第二阶段:2004年9月--2005年8月,主要完成规划目标的全面实施,整体推进; 第三阶段:2005年9月--2007年8月,主要完成规划目标的实现与巩固提高以及工作经验的总结、先进典型的表彰。
第二篇:浅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浅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罗跃中,李忠英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实训处
湖南 株洲
412004)摘要: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实验教学作为生物学科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十分重要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我们总结并创新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了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关键词: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操作技能; 能力
On several biochemical experiments teaching reform idea
Luo yue-zhong , LI Zhong-Ying(Hunan Chemical Industry Voc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 Experimental DepartmentHunan Zhuzhou
412004)
Abstract: Biochemical experiments techn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as a biological disciplines Practice Teaching, During the training, an important status, Have an irreplaceable role.As the market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Employing units on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personnel has set a higher demand.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social needs, We summarize some new and innovative ways and means of teaching, Strengthening the operational skills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training,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integrated experiment.Keywords: Biochemistry; Experimental Teaching; Operating skills;ability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实验教学作为生物学科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十分重要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各生物类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必须熟练掌握基木操作技能。要求学生在理论上“必需、够用”,实践中能动手会操作。这也是我们现代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切体会到加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如何开展好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实践技能不断提高,是摆在我们教师而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化工院校培养出来的高层次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更应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都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尤其要重视实验课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和综合实验的设计、分析能力,切实抓好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培养出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兼而有之的学生。通过这几年的积累和其它兄弟院样实验室管理和教学方法的借鉴,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
1要求学生认真地做好预习,课前检查预习效果。
教学改革再怎么改都离不开“教”和“学”,只要能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就是真正的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我们都可以用。作为传统的教学法课前预习,只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改进,效果也很理想。在每次上实验课之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讲义,以自学为主,了解本次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过程及一些所用仪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要求学生书写预习实验报告,每次进实验室前交给老师。在上课前抽两到三个同学简明地介绍一下这次实验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教师针对学生所讲的加以补充,改正及强调,使学生对整个实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做到了实验时有的放矢,克服学生做实验的盲目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和成功率。
2教学内容的改革要与时俱进。
传统教学内容大都是验证性实验,受制于理论教学,只强调了验证理论,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方法、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实验中学生的主动性。加上以前开设的生物化学实验过于简单,而且内容已经过时,与理论教学严重脱节,学生操作时兴趣不是很高[1]。当然,也不能完全否认验证性实验,因为它确实可以让学生对理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但作为职业院校要注重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有要有针对性,可适当地优化和精简一些生化实验项目,所以我们借鉴了许多兄弟院校的新成果及结合自己专业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和补充实验内容,从单一的验证性实验转向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从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转向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实验[1]。当然,利用短短的2个或4个课时去完成一个综合性实验在时间上会比较紧。所以我们在教学计划里面根据要求,安排3~4周的综合实验周。给学生出几个课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操作、自己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整个过程老师只在旁边指点和监督。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上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初步课题设计能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2]。3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参与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
在每次上实验课之前,把各班学生按班级总人数分批和分成几个实验小组,每一小组每次轮流抽出一名同学,在实验教师带领下参与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并与实验教师一起做预备实验,包括药品的准备,试剂的配制,仪器的调度等。实验教师把操作技术、操作过程中难点、注意事项提前传授给他们。在正式上实验课时,他们就会思路更加清晰,并且能够带领和指导本小组同学进行实验操作,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实验老师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强化了实验效果。
4做好实验课总结
每次实验操作结束后,各组均保留实验结果,然后抽出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实验结果,由学生进行结果分析。同时检查学生本次实验技能掌握情况,从中了解学生对实验课消化掌握的程度。最后,教师做综合性概况总结,对本次实验课先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纠正错误,以达到上好实验课,不走过场的目的。课后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做好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批改工作,针对学生所出现的疑虑和错误详细地给予解答。
5适当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更多实际操作机会。
影响实验的因素有许多,实验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学生身体力行、细心操作、认真思考、稍有疏忽,就造成实验失败。如试剂的浓度、样品的进样量、pH都要配制准确,否则会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还有液相色谱仪、凯氏定氮仪、分光光度计的操作程序、电泳仪的使用等,很难通过几次实验就能熟练掌握。而有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受计划课时的限制,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了保证和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考虑适当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有选择性的学习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加强自身溥弱环节,开拓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实验技能技巧。
6科学的技能考核是加强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
生物化学技能考核是检验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并促进学生学习生化课程的重要手段,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对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影响。以往实验课成绩考核大都根据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评定,这个不能真实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因为这样的考核存在偶然性和投机性。为此,总结出一一套科学适用的考核方法。实验考试内容分六个方面:实验课考勤(纪律)占10%、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占20%、每次实验报告占20%、实验理论笔试占20%、实验操作考试占30%及创新能力考核(采用加分制)。当然里面还可以细节化,如实验报告是否整洁,是否规范,是否正确,是否按时递交等依次给予公正的评分。当然,如有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的时数、发表的论文应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学分[3],在创新能力考核一项中给予加分,因为这也可以客观地反映和评价学生对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也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学生的好比心理会使它们做实验的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今后我们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继续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找出适合生化实验教学的更多好思路好方法,逐渐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高分低能的现状,从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即传授知识又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更加顺应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潮流,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志芳.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299-300 2.胡晓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 .实验室研究室与探索,2006,25(8):961-965 3.扈瑞平.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28,300-301
作者简介:罗跃中(1983-),男,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生物实验教学及管理工作。
联系地址: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清石路2号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处
第三篇: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是一门运用化学的原理及方法研究生命活动化学变化的学科,是很多专业学科的基础学科,它涉及到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当今的教育主张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的生物化学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生物化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 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顺序的调整
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是生物化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向。传统的教材上,学习的顺序是先从蛋白质的结构开始学习,进入到课程中期才会学习核酸的结构。这种教学顺序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核苷酸代谢的内容,但由于核酸结构与蛋白质结构学习的思路一样,都是讲其组成的化学元素,然后是基本组成单位及其结构,如果将这两个章节进行调整,先讲蛋白质再讲核酸,不但可很快掌握核酸的结构也可以让学生对刚刚学习的蛋白质结构进行一个很好的复习。合理地调整教学顺序,可让学生更加合理地接受知识。
2.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生物化学课程要具有系统性。如在讲解糖、脂类以及蛋白质代谢这个环节时,教师可以通过三大物质代谢图,将糖、脂类以及蛋白质这三大物质利用三羧酸循环联系起来,通过三羧酸循环,三大物质相互转化。教师在课堂上可将人的体内代谢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从繁琐的化学公式中走出来,让学生利用自身的代谢功能来了解一些复杂的生物化学知识。
3.教学内容的简单化
生物化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知识点,学生在开始学习时难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造成学习的恐惧,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身边一些事例进行比喻,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突出教学要点,使教学内容趋于简单化。
二 教学方法的改革
1.适当运用启发性教学思维
由于生物化学中的很多内容过于抽象,如物质代谢这一章节,让很多学生摸不到头脑,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教学困扰。教师可以通过对启发性思维教学对学生加以辅导,通过启发式教学既能把知识点拓展开,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2.自学自讲
在生物化学进行到维生素与激素这两部分内容时,由于这两个知识点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可通过分组自学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由学生分组搜集资料与课前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在讨论时对各组加以辅导,讨论后,由各个小组上台讲解本组的讨论结果,最后由老师进行评定和讲解知识要点。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很好的沟通氛围,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团队意识。增加了生物化学课堂的生动性,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老师一人主导,学生进行机械式学习的教学。
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计算机的发展,使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个学科中,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复杂抽象的生物化学内容更加地形象化、具体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知识点的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三 实验课教学的改革
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可以将教学质量带上一个新台阶。由于条件有限,传统的实验教学仅仅立足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缺少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内容。学校应加大投入力度,购置一批先进的实验设备,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这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可以使学生将课本知识和实验结果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 结束语
生物化学教学的改革,随着生物化学这门科学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深入。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验动手能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还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钻研。
第四篇:动物生物化学说课稿
动物生物化学说课稿
说课流程:
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改革思路 本课程的目标
通过理论和实践学习,使学生认识生命有机体的化学基础和基本特征,掌握动物机体的化学组成,认识蛋白质、核酸和生物膜在动物机体中的作用。清楚认识和掌握机体的中间代谢过程。掌握遗传大分子核酸的功能。练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熟悉常用生化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定位
《动物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也是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是学习“兽医病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等后继课程必需的先修课程,也是相关专业专升本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2l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直接在生产一线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动物疾病诊治、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关爱动物及保障养殖业生产,动物医学管理等的生产、管理、服务、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课程主要内容:
内容选取依据:理论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淡化生化原理的分析,突出了基础知识和实用内容的讲解。实践教学环节针对高职教育“以应用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加强实践教学力度,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如下: 绪论蛋白质化学 核酸的化学生物膜与物质运输2 酶与维生素生物氧化 糖代谢脂类代谢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4 抗生素物质代谢的调节与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2
重点难点的处理:
课堂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
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有机结合;
将老师知识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利用多媒体、实训与模型进行辅助教学。课程定位及内容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生物机体的物质代谢及调节 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和基本技能 教材及参考资料
根据(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的精神,教材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开展工作。基础课程教材要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选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一五”国家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肖卫苹、梁俊荣主编的《动物生物化学》
《动物生物化学》 胡兰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动物生物化学》 刘伟主编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生物化学》
李晓华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基础生物化学》赵武玲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动物生物化学》一般开设在学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学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理科生基础相对好些,文科生在生物化学方面知识比较薄弱。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他们来说并不很难理解,但由于基础和思维方式不同等原因,开始学习时可能比较困难,但入门之后提高较快。
另外,高职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于实验操作要比学习理论知识更有兴趣;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完成,但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差。
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教辅资料
多媒体
实物
模型 重点知识
讲
练
分析 实验任务
体验成功
动手能力 提出问题
讨论思考
教学方法及手段 1.教学手段
采用现代教学方式(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方式(板书)相结合的方法,板书教学奠定理论基础,多媒体教学提升感性认识,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有机结合,做到教、学、做一体化。2.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实验实训、课后作业、习题及考试等。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设计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课程教学遵循理论必须、够用的原则,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行为导向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将技术学科和实践导向相融合,从工程角度出发,引入工程实例,学以致用,注重工程实践。
实践教学设计
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宗旨,加大技能性、应用性、综合性实验与实训开设力度。
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教师指导全过程:包括理论的指导;实践操作的指导;企业管理方式的指导等。
课程考核设计
总成绩=期末成绩×80%+平时表现、作业×10%+实验成绩×10%
课程特色及建设规划 课程特色
1、改革教学方式和课程的考核方式
理论讲解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了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课程综合测评兼顾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理论把握、实验实训,使测评结果科学合理,符合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2、教学内容职业化
根据畜牧兽医类人才市场的需求,配合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主动修改、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课程建设规划
经过畜牧兽医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不断 探索、创新和完善,预计今年上网资源: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电子教案、部分 章节的电子课件。
以后将逐步完善:电子版的习题集和电 子版的习题答案及网上学习自我检测系统。
第五篇: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医药分院药学系王飞娟王燕张爽
摘要: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本文从趣味引导式教学、病例分析教学、互动讨论式教学三个方面探讨改进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生物化学,为后续的课程打好基础。
关键词: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进入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理论与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也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生物化学是高等院校农学、园艺、生物技术、药学、中药制药技术等众多专业教学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之一,是各学科联系的共同语言,因此本课程的开设效果不仅影响生物类专业的发展,而且也对其他专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由于生物化学的内容繁多,理论知识较难,同时发展速度很快,新知识、新成果层出不穷,这让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同时教学工作者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为此,我们对有利于提高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对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
1、趣味引导式教学
生物化学中有许多原理比较深奥、难以理解,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学生必定感到枯燥乏味,很难取得好效果。“教无定法,贵在得法”[2]。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一
些简单、形象的比喻描述某些事物或原理来帮助学生理解,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讲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记忆了。比如,在讲解维生素B1与代谢的关系时,我们以1886年荷兰医生艾克曼研究的荷属东印度地区普遍流行的“脚气病”为例,从发病的症状一直谈到是由于在他所研究的实验鸡群饲喂“精大米”所引起的结果,当在“精大米”饲料中添加米糠后其实验鸡群表现的症状又消失了,然后提出为什么“精大米”饲料会引起“脚气病”的发生?最后再介绍艾克曼后来从米糠中分离到一种碱性物质——生物胺,即现在说的维生素B1,让学生对维生素B1的化学性质和缺乏症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一目了然。又如,在讲解呼吸链抑制剂鱼藤酮的抑制作用原理时,可以先讲古代日本渔民打渔趣闻,他们用生长在海边的一种藤条壮的植物在水中浸泡,鱼就会自然死亡,后来研究发现鱼的死亡是由于呼吸链被抑制,细胞缺氧而死亡,就把这种抑制剂称为鱼藤酮。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知识点。再如,为何饮牛奶后半小时内不能吃水果;为何重金属中毒,喝牛奶可以自救;为何人不吃肉还会长胖等等,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既可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趣味引导式教学,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见闻、运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及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使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化解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病例分析教学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其理论和技术已渗透到医、药学的各个领域。因此,生物化学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科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加强交流。这就要求生物化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触类旁通,与生命科学的研究前沿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结合具体的临床实例,尽量将所讲授的内容与生命活动、疾病以及卫生保健等联系起来,因为这些都是最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到学而有用、学而有趣。例如利用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原理介绍抗生素、抗癌药的机制;利用糖代谢知识分析糖尿病“三多一少”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利用脂代谢的知识解释高脂血症、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的原因;利用蛋白质代谢的知识分析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原则;利用酶原激活的知识讲述急性胰腺炎产生的生化机理;利用氧化磷酸化解偶联的知识解释感冒的一些症状等等。
病例分析教学引导学生将生物化学理论与临床实例相联系,使学生发现生物化学的理论能在临床实际中得到充分利用,而不再是死记 硬背的空洞知识,这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总之,病例分析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将是有积极意义的[3]。
3、互动讨论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作拓展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我们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广泛采用互动讨论。在讲课时我们要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或让学生发问老师解答,变学
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讲课生动活泼。
要开展讨论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首先,教师在课前精心选出3~4个讨论题或附1~2个临床病例,所选题目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让学生在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比较、联系的基础上作答,尽量拓展知识面,联系临床实际,使理论课与讨论课内容互为补充和延伸,例如在学完代谢篇后就可以让学生计算葡萄糖、乙酰辅酶A、谷氨酸彻底氧化分解后产生的ATP数,通过计算,使学生不仅巩固了糖类、脂类、氨基酸的代谢途径,还可以加深对物质代谢途径之间联系的理解。其次,组织安排课堂讨论,提前将讨论题及所需参考书目告知学生,让学生事先准备,课堂上由学生主持,学生提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再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同组者可以补充。最后,由主讲老师引导归纳总结,学生将书面讨论稿上交,由教师批阅记分,作为平时成绩。
互动讨论式教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积极的讨论、各抒己见,互相责疑,互相启发,以求弄懂问题、解决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总之,以上仅是我对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复杂系统。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关键在教师如何去做。只有高素质、严要求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而教师就要不断的吸收新鲜的教学经验,不断的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教学方法,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4]
参考文献:
[1] 唐徽,孙设宗,朱明磊。医学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4):81-85.。
[2] 张庭廷,李恩,刘慧君。《生物化学》教学与课程建设的体会[J].教育科研,2009,3(1):87-99。
[3] 江渝,钟小林等。病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2001,9(2):86-87。
[4] 陈瑜,林德馨。适应学科发展开展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1,2(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