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叶堡学区支教教师考核管理办法
叶堡学区支教教师考核评估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增强支教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考核对象
参加支援山区学校教育的所有教师。
二、考核方法
由常规考核项、受援学校领导与师生评议项、加分项等三项组成。
(一)常规考核项(75分)
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支教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
1.德(15分):主要考核支教教师平时的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师德考核优秀记15分,合格记10分,不合格记0分。2.能(25分):主要考核支教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发挥自身能力、提高所支教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情况。
(1)备课(5分):教案规范,项目齐全,符合教学标准和要求。
(2)课堂教学(10分):突出素质教育,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课堂组织结构合理,知识传授准确,教学效果明显。
(3)课外辅导和作业批改(5分):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按时批改作业,作业数量符合要求,有批改记录。
(4)教学研究(5分):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高质量完成学校要求的听评课数量;积极参加乡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主动承担说课、作课任务,发挥自身能力,提高受援学校教学水平。3.勤(20分):主要考核支教教师的工作态度和遵守纪律情况。
每位支教教师每学期出勤满分20分。事假一天扣1分,病假1天扣0.25分,旷工一天扣5分,迟到、早退每次每次扣0.5分。婚、丧假按规定时间休假的不扣分。
各校要严格出勤管理,责成专人负责,并接受广大教职工的民主监督,出勤情况每月公示一次,每学期末以校为单位,将出勤情况汇总后报学区办公室汇总。无故旷工7天以上的;请事假一个月以上的;因病不能坚持正常教学工作,累计请假两个月以上的,停发年终奖励工资。
4.绩(15分):主要考核支教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完成工作数量、质量和效果。
(1)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和对受援学校教师的传帮带作用(5分)。
(2)所担任的学科教学成绩在乡校处于前三分之一位次或较上一学年有明显提高(10分)。
各受支学校每学期末按以上四个方面内容对每位支教教师进行考核赋分,两学期得分的平均分为学年得分。
(二)师生评议项(10分)
工作得到受援学校领导、师生的认可,在学年末由学校组织的师生评议中,满意度达90%以上的记10分,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减1分,直至0分。
(三)加分项(15分)
1.每学期80%以上的时间吃、住在支教学校的加8分。
2.承担超出学校平均工作量的加3分。
3.担任毕业班主任、教研组长等工作的加2分。4.在教体局不定期检查中得到肯定的加2分。
三、考核等次的确认
1.考核等次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考核为90分以上为优秀,60分至8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考核不合格:
综合考核总分在60分以下的;由于工作失误,受到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批评或处分的;无故旷工7天以上的;请事假一个月以上的;
因病不能坚持正常教学工作,累计请假两个月以上的;雇佣他人替代或有其他严重违反《叶堡学区支教教师工作制度》行为的。
四、考核结果的使用
1.学区每年评选一批优秀支教教师,并上报参加秦安县优秀教师评选。
2.支教教师工作出色,在先进评比、评优、岗位聘任、职务评聘、调动等给予优先考虑。
3.考核不合格者,次年继续支教,直至考核为优秀方可回原学校任教。
4.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者,报乡政府直接调到所支教学校任教。2013年5月
第二篇:叶堡学区教师支教工作制度
叶堡学区教师支教工作制度
为了更好的统筹教师队伍建设,解决我乡山区学校教师短缺问题,进一步做好支教工作,特制定叶堡学区乡川区教师到所属山区小学支教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统筹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短缺问题。通过川区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带动山区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让年青教师在相对艰苦的条件下磨炼和提升,加强师德建设,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二、组织要求
1.支教对象:川区学校任教的教师。
2.推荐办法:个人报名或所在学校推荐,所在学校校务会议讨论确定。支教人数由学区规划后再确定。
3.支教时间:一年。支教期满,经所支教学校考核合格,完成支教任务的,回原学校工作。如在支教期间不服从学校管理,表现不好,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当年评优选先,职务晋升资格,扣发本人奖励工资,并直接作为下学年继续支教的对象。
4.管理办法: 支教教师支教期间由支教学校管理。支教教师平时和的考核与管理由支教学校负责。
5.工作要求: 支教教师要热爱支教学校,热爱学生。能严
格要求自己,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工作会议和其他集体活动,能严格履行工作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能在教育教学业务上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担任主课,每学年在校内开示范性公开课不少于4 节,能传帮带一个或几个支教学校青年教师;能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能积极辅导学校的兴趣小组,每学期撰写一篇工作总结或体会。
三、政策保障
1.选派的支教教师不转组织关系。
2.工资福利待遇由所支教学校发放,标准与原派出学校同教龄一线教师一样。
3.原派出学校负责报销支教教师每月4次的交通费。4.支教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给支教教师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
5.支教教师工作出色,在先进评比、评优、职务评聘、调动等给予优先考虑。
四、其他
1.派出支教学校:中心小学、阳兀小学、何坪小学、侯滩、新阳教学点。
2.所支教学校:叶堡学区所属12所山区完全小学。3.本制度由川区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开始试行。
第三篇:支教教师考核管理办法
容城县文体教育局 支教教师考核评估暂行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容城县文体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教师支教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增强支教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考核对象
参加支援农村教育的所有教师。
二、考核方法
由常规考核项、受援学校领导与师生评议项、加分项等三项组成,按总分高低排队确定支教人员考核等次。
(一)常规考核项(75分)
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支教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
1、德(15分):主要考核支教教师平时的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师德考核优秀记15分,合格记10分,不合格记0分。
2、能(25分):主要考核支教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发挥自身能力、提高受援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情况。
(1)备课(5分):教案规范,项目齐全,符合教学标准和要求。
(2)课堂教学(10分):突出素质教育,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课堂组织结构合理,知识传授准确,教学效果明显。
(3)课外辅导和作业批改(5分):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按时批改作业,作业数量符合要求,有批改记录。
(4)教学研究(5分):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高质量完成学校要求的听评课数量;积极参加乡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主动承担说课、作课任务,发挥自身能力,提高受援学校教学水平。
3、勤(20分):主要考核支教教师的工作态度和遵守纪律情况。每位支教教师每学期出勤满分20分。事假一天扣1分,病假1天扣0.25分,旷工一天扣5分,迟到、早退、间退每次每段(30分钟为一段)扣0.5分。婚、丧假按规定时间休假的不扣分。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教师加班的可适当加分。
各中心校校要严格出勤管理,责成专人负责,并接受广大教职工的民主监督,出勤情况每月公示一次,每学期末以总校为单位,将出勤情况汇总后报教育局人事股。无故旷工7天以上的;请事假一个月以上的;因病不能坚持正常教学工作,累计请假两个月以上的,停发500元交通生活补助。
4、绩(15分):主要考核支教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完成工作数量、质量和效果。
(1)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和对受援学校教师的传帮带作用(5分)。
(2)所担任的学科教学成绩在乡校处于前三分之一位次或较上一学年有明显提高(10分)。
各受援学校每学期末按以上四个方面内容对每位支教教师进行考核赋分,两学期得分的平均分为学年得分。
(二)师生评议项(10分)
工作得到受援学校领导、师生的认可,在学年末教育局人事股组织的师生评议中,满意度达90%以上的记10分,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减1分,直至0分。
(三)加分项(15分)
1、每学期80%以上的时间吃、住在支教学校的加8分。
2、承担满工作量的加3分。
3、担任毕业班、班主任、教研组长等工作的加2分。
4、在教育局不定期检查中得到肯定的加2分。
三、考核等次的确认
1、考核等次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考核为优秀等次的人员为支教教师人数的10%左右。
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考核不合格:
综合考核总分在60分以下的;由于工作失误,受到纪检部门通报批评或处分的;无故旷工7天以上的;请事假一个月以上的;因病不能坚持正常教学工作,累计请假两个月以上的;有其他严重违反《支教教师工作守则》行为的。
四、考核结果的使用
1、教育局每年评选一批容城县级优秀支教教师,并上报参加保定市级优秀支教教师评选。
第四篇:支教教师考核管理办法
支教教师考核评估暂行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岚县文体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教师支教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增强支教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考核对象
参加支援农村教育的所有教师。
二、考核方法
由常规考核项、受援学校领导与师生评议项、加分项等三项组成,按总分高低排队确定支教人员考核等次。
(一)常规考核项(75分)
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支教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
1、德(15分):主要考核支教教师平时的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师德考核优秀记15分,合格记10分,不合格记0分。
2、能(25分):主要考核支教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发挥自身能力、提高受援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情况。
(1)备课(5分):教案规范,项目齐全,符合教学标准和要求。
(2)课堂教学(10分):突出素质教育,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课堂组织结构合理,知识传授准确,教学效果明显。
(3)课外辅导和作业批改(5分):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按时批改作业,作业数量符合要求,有批改记录。
(4)教学研究(5分):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高质量完成学校要求的听评课数量;积极参加乡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主动承担说课、作课任务,发挥自身能力,提高受援学校教学水平。
3、勤(20分):主要考核支教教师的工作态度和遵守纪律情况。
每位支教教师每学期出勤满分20分。事假一天扣1分,病假1天扣0.25分,旷工一天扣5分,迟到、早退、间退每次每段(30分钟为一段)扣0.5分。婚、丧假按规定时间休假的不扣分。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教师加班的可适当加分。
各中心校校要严格出勤管理,责成专人负责,并接受广大教职工的民主监督,出勤情况每月公示一次,每学期末以总校为单位,将出勤情况汇总后报教育局人事股。无故旷工7天以上的;请事假一个月以上的;因病不能坚持正常教学工作,累计请假两个月以上的,考核不合格
4、绩(15分):主要考核支教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完成工作数量、质量和效果。
(1)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和对受援学校教师的传帮带作用(5分)。
(2)所担任的学科教学成绩在乡校处于前三分之一位次或较上一学年有明显提高(10分)。
各受援学校每学期末按以上四个方面内容对每位支教教师进行考核赋分,两学期得分的平均分为学年得分。
(二)师生评议项(10分)
工作得到受援学校领导、师生的认可,在学年末教育局人事股组织的师生评议中,满意度达90%以上的记10分,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减1分,直至0分。
(三)加分项(15分)
1、每学期80%以上的时间吃、住在支教学校的加8分。
2、承担满工作量的加3分。
3、担任毕业班、班主任、教研组长等工作的加2分。
4、在教育局不定期检查中得到肯定的加2分。
三、考核等次的确认
1、考核等次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考核为优秀等次的人员为支教教师人数的10%左右。
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考核不合格:
综合考核总分在60分以下的;由于工作失误,受到纪检部门通报批评或处分的;无故旷工7天以上的;请事假一个月以上的;因病不能坚持正常教学工作,累计请假两个月以上的;有其他严重违反《支教教师工作守则》行为的。
四、考核结果的使用
1、教育局每年评选一批容城县级优秀支教教师,并上报参加保定市级优秀支教教师评选。
第五篇:支教教师考核管理办法(6.1定稿) 范文
洛南县边远贫困山区支教教师考核管理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商洛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扶贫局《关于实施边远贫困山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的通知》(商政教发„2013‟431号)精神,不断加强我县边远贫困山区支教教师管理,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全县所有参加“边远贫困山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的支教教师(以下简称“支教教师”)。
二、考核内容及方法
支教教师考核由常规考核与测评考核两部分组成,总分100分。中学由受援学校直接进行考核,小学由镇中心校指导各受援学校进行考核。
(一)常规考核(80分)
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支教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情况。
1.德(10分):主要考核支教教师的日常师德师风表现情况,包括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等表现。由受援学校制定考核细则按学年进行考核,其中优秀10分、合格8分、基本合格6分、不合格0分。
2.能(20分):主要考核支教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发挥
2.作为各级评选优秀支教教师的依据。
3.作为落实待遇的依据。县局将各级财政下达的支教教师工作经费拨付到各受援学校,由受援学校根据支教教师考核结果予以兑现。
①考核为“优秀”的,由学校从工作经费中报销交通差旅费及购买意外保险等,其余部分作为工作补助全额发给本人,同时,县局对优秀支教教师全县通报表彰。
②考核为“合格”的,由学校从工作经费中报销交通差旅费及购买意外保险等,其余部分作为工作补助全额发给本人。
③考核为“基本合格”的,由学校从工作经费中报销交通差旅费及购买意外保险等,其余部分作为工作补助由受援学校按80-90%发放给本人,具体标准由学校掌握。
④考核为“不合格”的,由学校从工作经费中报销交通差旅费及购买意外保险等,本人不享受工作补助。
五、有关要求:
1.各受援镇(校)要积极为支教教师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搞好相关服务,落实相关待遇,切实发挥支教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要根据县局考核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切实加强日常工作管理。
2.各受援镇(校)要建立支教教师考核档案,内容包括考核方案、细则、过程性资料、测评资料、会议记录、公示等。
3.支教教师接受派出学校和受援镇(校)双重管理,严禁出现挂名不到岗的“空支”现象,对“空支”人员隐瞒不报的,要同时追究派出学校和受援镇(校)主要领导的责任。
4.每学年末,由支教教师本人撰写工作总结,如实填写《洛南县支教教师考核表》,自觉接受考核。各受援镇(校)要于7月底前将考核结果及相关情况按程序报县局审批。
5.县局对支教教师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对组织管理不力、工作任务不落实的学校和不认真履行支教职责的人员进行通报批评。
6.各受援镇(校)要严格执行本考核办法规定要求,严谨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违规操作,考核结果要在受援学校进行公示,接受监督。凡有违规操作问题的,一经发现,追究责任。
附:洛南县边远贫困山区支教教师考核表
洛南县教育体育局 2015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