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化教育在聋教育中的应用
电化教育在聋教育中的应用
①广西北流市特殊教育学校 刘 升
聋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下,特别是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它在我区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电化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在各级各类普通学校已经广泛开展,而在我区各地的聋教育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未能广泛开展。
聋校电化教育是用科学的教育理论作指导,采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补偿缺陷,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以最小的投入最大限度的提高聋校教学质量。它的内涵是已经聋生的语言学习以及其它方面的技能学习为目标,依据一般的和特殊的教育理论,运用多种现代化电教媒体,有目的的传递教育信息,使聋生的多种感官的代偿与缺陷补偿相结合,以求达到教育目标的最优化。
因为聋教育也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所以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和原则都适用于聋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聋校电化教育的内涵更丰富,电教媒体的种类更齐全。在这里,且把普通学校通用的电教媒体称为“普通电教媒体”,把聋校专用的电教媒体称为“聋校电教媒体”,并结合聋教育的实际情况,谈谈电化教育在聋校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一、“普通电教媒体”
随着我国聋教育的发展和聋教育工作者对电化教育认识的日益提高。普通学校所使用的许多电教媒体已经在聋校开始得到广泛使用。
——听觉型媒体:收录机(包括相应的电教教材,下同)、扩音机等
按照普通学校电教仪器配备要求,收录机是主要的,必备的设备之一。收录机在普通学校可广泛应用于语文课、音乐课和其他的教学活动。说到在聋校使用收录机,许多人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
其实不然。据听力检测,97%的聋生还具有残余听力,随着戴机(助听器)率的不断提高,许多聋生也能听到声音。1995年,我在苏州某聋校的一个班看到:一下课,那些聋生就抓紧时间放收录机听音乐,有的还能跟着哼。他们的班主任就告诉我,班上买了收录机后,课间乱喊乱叫的现象基本杜绝了,学生课间的情绪安定,休息效果更好。
北流特校在新购置扩音设备设立广播室后,在放音乐时,竟也有聋生跑到喇叭口底下去 ① 刊登在《广西电教》,1998年第3期 “听” 音乐,可见他们对音乐从听觉上已经有了感应。
同样,常熟聋校的陆建英老师改变了“收录机于聋生无用”的观念,运用收录机对学生进行试验。一年后,这些聋生竟有一半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听读任务,对一些简短的文章能基本听懂。在“分类教学”汇报会上,该班学生的听读能力使在座的老师们惊叹不已。无独有偶,该校的一位体育老师在其执教的研究课中,带领学生借助收录机进行愉快的肌肉放松,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大家知道,聋生将由于听力障碍而缺乏语言环境,言语水平大都较差。而运用收录机这类电教媒体为聋生创造一个有声环境,充分利用其残余听力,确能有效促进他们语言的发展。
——视觉型媒体:投影仪、幻灯机等
听觉是人们接收外界信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耳聋学生由于听觉功能障碍,学习活动受到自身生理缺陷的极大限制。但是,人的感官有一种代偿功能,聋生在听觉上有缺陷,由于长期对视觉的依赖和使用,视觉的补偿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聋生看花能力的形成便是视觉补偿最具典型的例子。怎样合理运用最合适的电教媒体,充分挖掘聋生的视觉潜能来为教学服务,已成为聋校电化教育领域重要的科研课题。
投影仪由于其操作简单,制片简便,使用效果好而备受聋校教师的欢迎。
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聋校语文教学中要使用一种“大字课文”或称“放大课文”,教师在分析课文和指导朗读时都要用到它。因为没有配套发行的“大字课文”,按照传统的教法,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用毛笔把课文整篇的抄到白纸上(很多地方的老师都这样),无论从效率、效益还是效果上看,都划不来。后来我尝试着把课文复印到投影胶片上,使用投影仪进行语文教学。由于投影清晰、规范,而且图文并茂,学生相当喜欢,同样也解放出我大量的时间用于教法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
早在我毕业前的教育实习时,我要上常识课中的“人体中的动脉和静脉“,考虑到内容的复杂和受语言条件的限制,即便是利用挂图、模型,学生也将难以掌握。于是我制了一套线叠转动式活动片。在课堂上,我把盖片轻轻一拨,“动脉”和“静脉”便一目了然,无需多言学生便已掌握。
——听视觉型媒体: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
以收录机、投影仪为代表的听觉型媒体和视觉型媒体虽然在聋校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因为它们均是从单方面(听觉或视觉)去进行教学辅助的缺陷补(代)偿,所以往往很难满足聋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的需要,而听视觉型媒体就能以其高科技的声像的完美结合去满足聋校教学的需要。现行九年制聋校新教材中的语文、常识、理科等课程的知识面更广,内容更丰富。像风声、雨声、小鸟鸣叫声等自然环境的声音,如果不运用这种电教媒体辅助教学,聋生可能永远也不能从感性上去认识、理解,甚至天天用自来水也不会知道打开水龙头水流会“哗哗”地响。就这么简单的东西,如果仅凭教师的一张嘴,又怎能“讲”得了呢?就这么“简单”也这么“难”的问题,如果把学生带进情景教室或电教室,运用电视、录像这些综合类媒体就能很好地解决,而且还能帮助将学生实现耳闻目睹的真实感、现场感,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1991年,我在南京市聋校听过两节作文课。作文的内容是要求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作文前,老师拿来了近期拍摄的学生活动的录像带放给学生看。十九名学生兴高采烈地看着,仿佛又回到了熟悉的活动中„„最后,全班学生都按要求记下来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内容很具体、真实,也写得很好。
二、“聋校电教媒体”
聋校学生在学习上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能力较差。因此,补偿听力缺陷,形成和发展语言成为聋校教学特殊的重要任务。
为了使聋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更好地接收教学信息,必须提高聋生的听觉能力。听觉感知在获得信息方面是其他感官所不能代替的。因此,助听系统在聋校所有的电教媒体中就显得最为重要,它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其他电教媒体所替代不了的。充分、合理、有效使用聋校助听系统,将是二十一世纪聋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它将成为提高聋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助听系统是由传声器、放大器、受话器、电源及各种调节装置构成,它一般分为个体助听器和集体助听器。
在聋校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在上课时只能放慢进度,夸大口型来迁就学生,极大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聋生配上合适的助听器(包括耳模)后,通过训练可以提高听觉能力,接触有声世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调动学生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优势,活跃思维过程,便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忆。南京姑娘周婷婷因药物中毒致聋,三岁半还不会说话,后来佩戴了助听器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进步很快,小学里四年就连跳两级,8岁背下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从“哑女”变成了“神童”,现在已是辽宁师大的一名本科生。
现在,很多聋校都要求新生入学时必须佩戴助听器,一些省市还把学生戴机率作为评估学校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如美国特教专家柯克所说:“助听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某些人的听力损失程度,把原来的耳聋变为重听,把原来的重听变为只有轻微的障碍。”
在要求学生佩戴个体助听器的同时,很多聋校还配备了集体助听器。它功率大,功能多,性能稳定,更适合于课堂教学。北流特校在1996年购置了一套北京思瑞DJCC—1012型集体助听器后,许多极重度聋的学生都能提到听到,语训效果明显提高。
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助听系统作为聋校教学中最重要的电教媒体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实践证明,助听系统在聋校教学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现在有的聋校在使用一种感应式助听系统。这样,既保证了聋生的助听效果,又可以让他们在感应范围内自由活动。
要使以上所说的这些电教媒体在教学中能顺利运用,除了对配套设备的检测要求外,对操作者也有较高要求。有些接触助听器多年的教师竟不知助听器上的“T”有何作用,很多教师甚至连收录机上的“PANSE”键是留作何用也不知道,这又从何谈起运用电教媒体来提高教学质量?更有甚者,教室里的助听器一片啸叫,教师还在滔滔不绝,难道这也叫“运用”吗?我说这简直是在摧残学生那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残余听力!
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为聋校教育提供了愈来愈多、愈来愈好的电教媒体。无论是“聋校”的还是“普通”的,都为切实提高聋校教学质量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能充分运用这些电教媒体,将给聋教育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第二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聋校历史教育中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聋校历史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融合众多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如何在聋校教育中有效利用,成为了聋校教师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重点阐述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聋校历史教育中的作用。其次阐述了电子白板在聋校历史教学中的使用误区。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聋生
历史教育
当前,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教学当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清晰的可视界面、便捷的操控方法、灵活的交互功能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也恰恰符合听力障碍学生需求。本文从历史教育入手,探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聋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对聋校历史教育的作用
一 弥补手语的不足,促进师生的交流。
聋校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一个大问题。手语是聋校教学的一个主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老师把自己的教学内容转换成手语传递给学生,学生根据老师的手语进行学习,学生再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手语传递给老师。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手语来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在这种转换过程中,会有很大的损失。据研究,这种知识的双向传递交流的结果是:老师教授的知识只有30%左右的意思被学生完全掌握。再加之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历史词语是无法用手语进行表达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继承了书面符号的持效性特征,并有所发展,实现了便捷的书写、变更、擦除、重现、时序控制的特点。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有效地准确地帮助师生进行历史知识的传递,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交互式电子白板还可以通过字体、大小、颜色、运动等多种形式来代替声音语言对重要内容的强调。这点通过手语是很难做到的。例如,笔者在讲授《秦朝的统一》一课时,在笔者所制成的历史课件中,图中用深色大号字体标明七国的位置,讲授时在屏幕上用不同颜色的箭头以及字幕出示的速度,动态地显示秦灭六国的过程。然后再请同学通过电子白板,用
箭头和文字来说明秦灭六国的过程。通锅电子白板的应用,有效的弥补了单独应用手语教学的不足。促进师生的交流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 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在聋校历史教学中可以再现历史史实,能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形象的事物,帮助聋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交互电子白板与多媒体课件整合使用,更是锦上添花。电子白板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具有交互性。电子白板的使用,不仅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创设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聋生认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体事物,不善于记忆抽象内容。在教学中应遵循聋生的认知规律,组织课堂教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窗口播放器”“照相机”、“放大镜”、“幕布”“视频批注”“遮屏”等功能,加强教学的互动性。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帮助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笔者在讲述“禁烟运动”一课时,选用电影《林则徐》中的相关截图图片: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白银大量外流,银荒日重;人民吸食鸦片,导致家破人亡;林则徐上书道光帝、查禁鸦片和虎门销烟等,利用“探照灯”罩在一幅幅的图片上,然后运用白板的缩放功能,放大聋生自己所选择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后感想。这样,学生争先恐后地上台来拖动“探照灯”,选择自己的图片,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了教材,活跃了思维。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创新教育思想。
三 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教学不是演戏,可以完全按照剧本来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的情况有的放矢的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一般的的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预设了教学的流程,按照自己的预设,设计了课件。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没有按照自己的预设的情况。聋生的理解能力一般,可能课件中我们预设的多媒体资料不能帮
助他认识理解掌握知识,这时怎么办?利用交互电子白板,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电子白板都有学科资源库,而且这个资源库的内容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的。我们可以把自己上课需要用到的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文字、图片、动画或视频等)保存到交互电子白板的资源库。课堂上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调用资源库的资源。有针对性的调用形象的直观的多媒体资料,更好的帮助聋生认识理解掌握知识。摆脱了以往使用课件的结构化束缚。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课堂出现的新情况。增加课堂的灵活性。例如,笔者在讲授《中国历史》时,笔者课前做了大量关于中国历史的交互电子白板资源库,同时在数字课件中建立众多超链接。上课时笔者根据不同内容播放中国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和辽宁电子出版社共同发行的《爱我中华》系列片中的相关内容,根据不同的环节和学生理解掌握的情况调用不同的资源库。这样实现了教学从“预制”转向“弹性”的过程。同时,由于资源广泛,聋生亲自领略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达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四 帮助培养聋生的思维能力。
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和方便的交互功能键,可以很方便的让学生走到讲台上参与教学活动。这是以往的传统的多媒体投影幕无法实现的。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给予教学内容多方位的展示,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更好地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可以更好的培养聋生的思维能力,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笔者在讲授 “春秋战国的纷争桂陵之战”这个问题时,以往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出示字幕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时间,地点、结果。这样的教学方法显得很苍白,机械。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也体会不了围魏救赵这一经典战术的智慧光芒。感受不到历史学科的趣味性。有了电子白板后,我就利用了电子白板的特点,进行设问,请学生参与讨论探究。赵国首都邯郸被魏国攻击,请求齐国支援,如果你是齐国大将,你会怎么做?请画出你的进军路线?并说出原因。再请同学画
出实际的齐军进军路线。比较这2条路线有什么不同?那一种更好?为什么?在地图上请同学圈出这次战争的决战地点桂陵,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决战地点选桂陵,而不是大梁?如果你是将军,你会怎么选择哪里进行决战,为什么?通过进军路线的画出,以及对进军路线的思考对比,决战地点的选择?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体会了围魏救赵的智慧光芒,军事家孙膑的指挥艺术。进而培养了聋生的思维能力。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聋校历史教学中的使用误区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提高聋校历史教学效率的辅助工具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应用泛滥。在电子白板的实际应用中,有的教师几乎每节课都用电子白板上课,对其它教学手段置之不理。有些可以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讲得清清楚楚的知识点,教师就没有必要使用电子白板。过多使用电子板书,有时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二是重视“教”,忽视“学”。目前,聋校用于电子白板辅助历史教学的课件大多还只是在改变教师的如何“教”上下功夫,用电子白板帮助历史教师说清用其他教具所不能说清楚问题的教学模式占多数。很少用电子白板来帮助听障学生学习的,即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多,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少。例如,老师在讲授“西安事变” 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搞懂国内各派的态度,直接使用电子白板播放电影《西安事变》,而不加以剪辑,也不配以旁白或解说。电影就放完了,老师教学省事了,而学生搞没搞懂还不知道,老师根本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三是不能突出电子白板的即时交互性。电子白板具有即时的交互性,但有的历史老师在使用中不能突出这种交互性。所做的课件不必使用电子白板,使用传统的多媒体投影幕一样可以正常展示。失去了使用电子白板的意义。既然使用了电子白板,就一定要在使用中突出它的交互性。
总之,作为聋校的教师来讲,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并把电子白板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去;并根据聋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依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把传统的教学形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结合起来,充分突出电子白板的交互性的特点,让聋校的历史教学更加具有互动性,生动性,趣味性。为聋生的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凤霞.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功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6)[2]丁兴富.李敬东从黑板到交互白板的历史进程-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前景的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5(2)[3]衣学勇,李文杰.电子自板一教育信息化新工具[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7)
第三篇:多媒体教学在聋校中的应用综述
《特殊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期末作业
学 院 教育学部
年 级 2019级
专 业 特殊教育
姓 名 凌 童
学 号 1926010035
任课教师 张晓燕老师
2020年12月
多媒体教学在聋校中的应用综述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普通学校的教学中普遍易见,由于聋哑儿童听力缺陷,所以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多媒体教学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本文选取CNKI中2017-2020年有关聋校多媒体教学的29篇文献,从多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和综述。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聋哑儿童;综述
前言
随着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出现,学习者从传统教室走进多媒体课堂之中,因而只有很好地掌握多媒体教学的规律,学习者才能更好地利用网路来提高学习效果。由于低年级聋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多媒体是以直观授课为主,所以能将复杂抽象的内容简单化,收获学习乐趣。
一、关于多媒体教学的分学科研究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方方面面的,为了使研究简易、方便、一目了然,我们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学科归类。
1.语文学科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研究
季晓丽认为,聋哑生的作文问题颇多,能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创设和再现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构建写作资料库,可有效帮助聋哑学生克服在写作时因为语言的欠缺而没有办法准确表述的困难[1]。王卓在其文章中认为聋生由于自身的听觉障碍,视觉代偿作用尤为重要,所以眼睛就成为其最重要、最主动的感觉器官。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激发了聋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创设一种真实生动的教学氛围,最大程度上促进了聋校语文的有效课堂的生成[2]。王雪在《多媒体在聋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优势》中写到,多媒体设备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有效的化解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而有效地培养聋生的语文核心素养[3]。刘芳还提到,多媒体教学在聋校的作文、文言文、诗歌方面都发挥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作用[4]。
2.数学学科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研究
李文清谈到,聋哑儿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比较迟缓,甚至是理解不了。我们可以把其做成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呈现,让数学生活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5]。殷晓华提出多媒体具有视觉传播优势,可以将枯燥难理解的知识“动起来”,简化教学的重难点[6]。刘广安还指出在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同样可以做到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情境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同时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反馈。学生由于兴奋,一时间只是听教师讲、看教师做、极有可能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更需要通过加强对学生心理和认知规律的理解,并结合教材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其进行结合[7]。
3.其他学科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研究
在书法教学中,多媒体具有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有助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8]。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开阔聋生视野,丰富聋生的审美世界[9]。李艳在《多媒体在聋校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中的应用》中也提出,多媒体课件具有实用性、可控性、艺术性等特性,对服装结构制图教学、改变服装结构制图教学的呈现方式、实现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变为自主式学习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10]。拓小娟、赵斌认为,聋生由于其独特的身心特点,学习英语有很大挑战性。而英语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便提供了大量且新颖的视觉刺激、丰富的教学资源及具体英语场景,让聋生最大限度进行缺陷补偿的同时,发挥潜能,树立自信,从而提高聋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课堂效率。但也存在学生对多媒体不适应、教师把握不好多媒体使用时间、教师缺乏系统的多媒体技术培训等问题[11]。
二、聋校多媒体的研究方法
本文是在CNKI的高级检索上进行,文献分类目录全选,以“聋校多媒体教学”为主题,并且发表时间不限、文献来源模糊、支持基金模糊的方式进行搜索,对搜索的结果从文献题名、数据库来源、发表时间3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以检索到的从2017-2020年的全部29篇相关文献为研究样本,针对以上各个方面依次进行分析。通过文献分析,我国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多媒体在聋校课堂中的作用研究。金野(2005),孙芙蓉(2007),沈春燕(2013)等人提到多媒体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即信息量巨大、多媒体的科学性和交互性以及多媒体的便捷性[12,13,14]。另外,赵兴业(2010),杨明玲、张开军(2012)等学者在聋校课堂多媒体的研究中提到多媒体具有缺陷补偿、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15,16,17]。杨永丽(2014)在多媒体对聋生的缺陷补偿方面进行了论述,即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聋生的语言形式由“脱节”到“结合”, 思维方式由“直观”到“形象”[18]。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都是教师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观察课堂及自我反省或自身经验来反映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拓小娟、赵斌的《聋校英语课堂多媒体使用现状、问题及对策——以甘肃省某聋校为例》一文中,大量使用了问卷以及访谈,了解聋校英语课堂多媒体使用的真实情况及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所持态度,发现问题并探讨有效提高聋校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的对策[11]。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通过对近些年有关聋校多媒体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研究者们对这一课题的关注度相较于教学反思、教学计划较高,也产生了很多相关的、比较有价值的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述评:
(一)对研究主题的述评
通过对29篇文献题名的研究分析,可大致将文章主题分为四类:现代多媒体教学在聋校中的应用、浅谈多媒体融合下的聋校课堂、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优势与探究。
在聋校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中,关于作文、数学、语文学科的研究颇多,其次是律动、英语、信息技术、美术等。
(二)对文献来源的述评
从文献数据库的来源来看,期刊文献占到百分之90%,大多源于学院学报类,其中未有核心期刊。说明多媒体教学大多为一线教育者所关注的重点,一线教育者在其学科教学实践中发现并证实了其对课堂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硕博学位论文只占到百分之10%,从2017-2020年只有三篇硕士学位论文,说明多媒体教学未引起各高校各个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关于该方面的创新与深度研究还有待探索,但至少已经引起许多一线教育者的关注和探究,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对普校和特校对比研究的述评
在CNKI的高级检索上进行,文献分类目录全选,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题,并且发表时间不限、文献来源模糊的方式进行搜索,对搜索的结果从文献题名、数据库来源、发表时间3个方面进行收集文献。结果显示,从数量上来看,不区分普校还是特校,从2017-2020共有49篇硕士学位论文。其中多集中在研究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手段的使用现状分析研究——以XX为例。在(二)中也提到,特校中的期刊文献较多,硕博文献很少。但如果不加以区分普特校,其实多媒体的应用/现状/之类的硕博文章很多,证明多媒体教学已经引起各高校各个领域专家或者学者的关注,只是关于特殊教育领域,还未有很多学者关注和研究,有待新一步的探索。
(四)对研究结果的述评
经过对国内学者关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分学科,还是在各种音体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堂都发挥着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作用。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学生对多媒体不适应、教师把握不好使用时间、教师缺乏系统的多媒体技术培训等。这也需要一线教师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原因,不能全看到多媒体教学的好,进而改进自己的课堂,并多做实证类的研究。
四、聋校课堂多媒体使用建议
多媒体教学中,以“教学”为主,而“多媒体”只是一种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使用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多媒体的教学效果在于是否能够与聋生的身心特点,学习能力等相匹配,从而促进聋生有效学习[19]。
(一)准确定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
在多媒体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课堂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定位不准。多媒体在教学中只是为教学服务的工具,只是教学手段,只能起辅助作用,不是教学目的。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造成教学本末倒置。体现在教学中就是过分依赖多媒体,追求课堂的花哨、用课件代替朗读、代替学生实验、代替教师讲读、教学进程服从于课件设置的顺序,导致课堂僵化,学生回答的知识结论必须与课件结论一致等等。这些现象说明我们对多媒体的工具、手段地位定位不准。
(二)将多媒体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有相当一部分多媒体课出现了多媒体与学科课程“两张皮”的现象,没有很好的将多媒体资源与学科课程结合。例如:用课件代替理化实验、代替语文朗读等。课件的应用扼了理化实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扼杀了物理、化学是实验性学科的本质特点,扼杀了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语言所表达的审美意境。这样的教学肯定不能符合学科特点,不能完成教学目标,无疑是失败的。所以多媒体在教学中应体现学科特点,使课件、学科、课程有机结合,相互之间共生效应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我们不仅可以用幻灯片来展示重难点,也可以通过音响、DVD、电子白板等方式,促进学生思考,从而推出重难点,让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化。
(三)教师应增强对多媒体的驾驭能力
多媒体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生事物,在职教师的绝大部分人都未接受过专门的学习,都是半路出家,对多媒体的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只有掌握多媒体的常识和技能,才能熟练的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课件设计与制作,才能在教学中驾驭多媒体,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
(四)善于收集、整理课件资源
多媒体教学现已成为一种常规课堂,教师会经常使用。如果每个教师都是自己做课件,那么工作量非常大,教师们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应善于从网上或远程教育资源上收集大量的课件,进行分类、整理、保存在学校的资源库中,作为多媒体教学教师备课的资源。长时间使用多媒体会使学生逐渐产生视觉疲劳,会降低教学效率。故教师应该合理的规划课堂中多媒体使用的时间,即哪些内容是需要用多媒体展示,哪些重点是需要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强调的,以及每节课有多长时间使用多媒体。将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季晓丽.无声胜有声,媒体显神功——浅谈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聋校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2020(16):76.[2]王卓.特殊的爱给特殊的你——多媒体教学助力聋校有效课堂生成[J].基础教育论坛,2019(23):66-67.[3]王雪.多媒体在聋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优势[J].新课程(小学),2019(01):96.[4]刘芳.多媒体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华少年,2018(35):106.[5]李文清.多媒体课件在聋校一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11-113.[6]殷晓华.多媒体技术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中),2019(09):91.[7]殷晓华.多媒体技术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中),2019(09):91.[8]夏敏.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优化聋校书法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师,2018(30):97-98.[9]许晓星.多媒体技术是聋校美术教学的“好助手”[J].新课程(下),2017(01):133+135.[10]李艳.多媒体在聋校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2017(03):159.[11]拓小娟,赵斌.聋校英语课堂多媒体使用现状、问题及对策——以甘肃省某聋校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17,37(04):32-35.[12]金野.谈特教教师在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 2005(6):84-87.[13]孙芙蓉.多媒体教学系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5):73.[14]沈春燕.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适切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1):31-32.[15]赵兴业.多媒体技术在聋校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16):180.[16]杨明玲, 张开军.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聋校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4):36.[17]丁丽君.多媒体课件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上), 2013(9):140.[18]杨永丽.试论多媒体课件对聋生生理缺陷的补偿功能[J].中国校外教育, 2014(23):172.[19]王娟.影响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与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 2009(5):95-98.
第四篇:“竞争机制”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未来的时代将有更剧烈的竞争。要使聋生参与未来社会的竞争,必须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培养聋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把竞争机制引入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既可以凝聚聋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激活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发展聋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聋生的竞争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一、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竞争机制的实践意义 1.激发聋生的好胜心,促使他们积极地学习
竞争是一种强烈的诱因,可以激发人的斗志,鼓励人去进取。心理学家I.C.切波曼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加法练习成绩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竞赛组的成绩远远高于无竞赛组的成绩。很显然,这是因为竞赛组成员为了竞争不断努力的结果。所以,如果教师在聋校语文课堂上也能引入竞争机制,就会让聋生力求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把教师的提问回答得准确完整。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他们就会逼迫自己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或者主动预习课文,提前思考课后习题,或者课后熟读、背诵课文,认真地做完教师布置的作业。2.活跃课堂气氛,让聋生做课堂的主人
聋校语文课堂气氛普遍较沉闷,很少有人举手回答。聋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充分发挥聋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参与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竞争机制,聋生会对教师的提问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形成争先恐后的局面。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问题也越争越明了,聋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把握了重点,提高了教学效率,真正实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3.发展聋生的思维能力
聋生由于语言障碍导致了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低下,而语文课堂教学引进竞争机制,可以有效发展聋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本班聋生的实际,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出竞争的目标,引发聋生的好奇心、竞争心,聋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之中,在抢答或辩论的过程中,聋生不仅回忆、复述了老师讲授的内容,而且引申、开拓了思考的新途径,或者提出了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发了聋生由常规思维向创造性思维发展。4.培养聋生正确的竞争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只提问那些有答案、有思路的聋生,就会在同学之间形成一种不正确的竞争意识和不健康的心态。比如,经常回答问题的聋生,为了老师永远表扬自己,就不会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告诉别人;而不会回答问题的聋生则会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因此自暴自弃,不再积极学习。如果教师引入竞争机制教学,后进生就会为了表现自己,或者为了小组的荣誉而有所改变,参与竞争,甚至是积极参与。当他们回答正确,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就能极大地满足自尊心,唤醒自信心,进而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发挥潜在的能力。而优等生也会在竞赛和成功的激励下更加努力地投入新的竞赛学习,并争取胜利,从而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二、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竞争机制的实施策略 1.新授课的知识要点采用必答和抢答法
(1)把全篇课文的知识要点编制成便于口答的题目,设置成必答题。在教学中,笔者将某一课时的知识点,包括重点难点具体体现于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上,然后将聋生进行异质分组,各小组组员的综合实力、学习水平大致相当,每轮都由各组同学分别回答一题,并按答题情况给予相应的分值。这样几轮下来,课本中的问题,包括重点难点就基本上解决完了。有时,笔者也按性别分开,将他们分成两组,这样就更快捷,竞争也更激烈。相对容易的必答题目特别“关照”后进生,相对难一点的题目叫优生回答。通过多次的实践证明,课堂上聋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而且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比平时高了很多,课堂上的学习气氛也特别活跃,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2)知识性、纯记忆性问题,采用抢答法。例如,在介绍作者生平时,不是简单地“灌输”,而是先提问,再让聋生抢答。比如,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笔者先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作者的资料,课堂上对作者苏轼笔者没有作介绍,而是提出“苏轼是什么朝代的人?字、号什么?主要著作有哪些?是什么词派的代表人物?”等一系列问题,让聋生抢答。在对“宋词”做了简要介绍后,笔者又设计了“宋代词风可分为哪两派?代表人物分别是谁?”等题目让聋生抢答,及时强化、巩固这些纯记忆性的知识点。(3)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出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题目,作为激发聋生思考的“靶子”。如讲《绝版的周庄》一文时,在出示题目后笔者问:“‘绝版’做题有何特殊含义?”聋生思考了半天却不得其要领。笔者说讲完了全课再来抢答这个问题。这就给聋生树起了“靶子”,激发聋生用思维之箭去射这个问题靶子。这与平时的讲解不同之处在于:不是单纯的灌输,或一般的启发,而是先提出竞赛的要求,他们大多凝神思考,疑团在胸中翻滚,求知欲在心中升腾,这样他们听课会更有目标,同时也激发了聋生动脑的兴趣与积极性,所以教学效果较好。2.评选背诵“状元”
聋生由于自幼失聪,丧失了大量感知和实践语言的机会,语言极为贫乏。郭沫若说:“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厚积才能薄发,古人亦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无疑体现了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性。聋生所写的作文或千篇一律,或语病百出,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语言材料的积累。而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有效手段。语文课,尤其是诗词、文言文、散文里有不少精彩之笔,需要聋生领悟背诵,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只能让聋生课外自读、背诵,但效果往往又不理想。因此,如何解决课堂时间紧、背诵要求高的矛盾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笔者采用竞争方法强化记忆,选拔背诵“状元”来化解这一矛盾。首先说明竞赛要求:比如在规定时间之内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或《荷塘月色》的第四段。全班学生一下子“沸腾”起来,在强烈的记忆、背诵氛围中,大家专心致志,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居然有一位聋生能琅琅成诵,荣获“状元”桂冠。笔者当场发给小奖品以资鼓励。3.实行文言文复习“承包”制
在复习文言文时,笔者让聋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承包”课文中的通假字、活用字、特殊句式等,然后从各组中随机抽出一位同学上黑板写出整理的内容,该组同学对这位同学概括的内容再补充、修改,直到全组同学满意为止。然后,欢迎其他组的同学来“挑刺”,每错一个或少写一个扣5分,满分为100分,以得分多者为“优胜小组”。这种带有竞赛、游戏双重性质的复习方法深受聋生欢迎,他们在相互补充、完善、找错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使获得的知识更系统化,学会了“整理知识”,还提升了组员的集体荣誉感。4.现场作文竞赛
教师怕教作文,聋生怕写作文,这是一直以来聋校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作文指导后,布置聋生在课外完成,很多聋生由于语言积累不足,入不敷出,造成言之无物,于是抄袭现象较严重。久而久之,很多聋生丧失写作兴趣,写作水平得不到提高。对此,教师可在课堂上出难度相当的若干题目,简单指导后,把聋生分为两组或四组,要求各组在限定时间内就其中一个题目进行构思,然后各自完成作文,组内交流评优。最后师生根据作文的质量和完成的时间再评出全班最佳作文,所在小组即为优胜小组。聋生为了在作文竞赛中获得胜利,就会自觉地增加课外书的阅读量,加强练笔,这不仅激发了聋生的写作兴趣,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聋生的写作水平。5.考前拟题竞赛
在复习时,教师由于担心聋生理解不透,往往采用“把饭菜再热一次的做法”,然而聋生缺乏听课的兴趣,效果往往不佳。对此,笔者在复习时,采取拟题竞赛的形式,要求聋生结合自己的复习各拟一份试题(出题范围、题量可有统一要求),完成后,班内交流,看谁出的试题覆盖面广、难易适当、质量最好,认真评出优等试题3—5份,予以一定的加分奖励,并将优秀试卷复印,供全班复习迎考之用。这样大大提高了聋生自主复习的积极性,全班同学通过这种形式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知识。
三、在教学中运用竞争机制的注意点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激发竞赛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分男、女组进行比赛;按小组形式进行比赛;采取争当小老师的形式等等。竞赛目的要明确,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竞赛形式,不同的形式要交换使用,以免让聋生感到僵化古板。还要顾及后进生,出一些较为容易的题目特别“关照”一下,给他们增加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也品尝一下成功的喜悦。不要设置倒扣分规定,因为这会使聋生变得缩手缩脚,不仅延长了抢答时间,更会打击他们的抢答积极性。在运用竞争教学法时,教师还要注意评价用语,要肯定双方的参与和结果,引导聋生不要过于计较成败,教育他们从中看到积极向上的一面,否则有的聋生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
实践证明,竞争机制是激活课堂教学的一种活性物质,灵活机动地在聋校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竞争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聋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聋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及合作精神,对其将来的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五篇:浅析ppt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ppt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新课改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ppt成了课堂教学的必备“武器”。在聋校,ppt的设计和使用更要合乎常理、力戒消极信息的干扰,根据聋生特点恰当配合黑板和实物交替使用,凸显教学的主要地位,以最大限度的发挥ppt的辅助作用,从而促成高效课堂。
关键词:聋校 ppt 辅助 高效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吹进了强劲的改革之风,教师的教学方法、方式也随之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小黑板悄悄躲到了角落里,ppt课件似乎也已经成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必备“武器”。
尤其在聋校,由于聋生的听力受阻,他们吸收信息几乎全靠一双眼睛。作为聋校的老师,以前我们常常感叹,手语有局限性,小黑板又写不了多少字,聋生理解能力又弱。这教学,难啊!这进度,慢啊!现在有了ppt,真是聋校老师的“救星”。多媒体课件代替了老师的描述和演示,不但方便了教师的操作,也提高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有利于激发聋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聋生的语言发展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效果。但是教师该怎样合理的运用ppt,又该怎样把ppt的辅助作用进行最大限度的优化呢?为此,笔者尝试通过下面教学片段的分析和大家共同探讨:
【案例1】《圆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出示ppt课件):一片草地,草地中一棵椰子树,一只羊拴在椰子树上。师:同学们,大家看看这幅图,试试能不能猜出一种水果? 生1:苹果!
生2:椰子!生3:„„
师:大家看看,这不是一只羊吗?羊会做什么?想想,快点!(因为已经快下课了,老师很着急,聋生也都锁着眉。)生:„„
(继续猜,但没有答对的。)
师:大家看,这是羊,羊饿了会怎样啊?吃草啊!吃的草越来越多,最后会怎样啊?
(老师更着急了,干脆比划着深入引导吧!)
生4:草莓!师:唉!对啦!
(老师终于舒了一口气,学生似乎恍然大悟。)
师:同学们,大家看,这只羊围着树吃的草是什么图形啊? 生5:圆!
师:那同学们看看羊吃的草形成的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啊? 生6:绳子!生7:半径!
师:对啦!圆的大小是由半径决定的。„„ 疑惑:
草地、椰子树、羊,这三者放在一起合适吗? 椰子树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先让聋生猜谜语再揭示知识点”、“先揭示知识点再让聋生猜谜语”哪种方法使教学效果更好? 反思:
1、ppt的设计要尽量合乎情理。
且不说“椰子树”在此起到什么作用,“草地、椰子树、羊”这三者放在一起合适吗?“草地”和“羊”似乎是草原的产物,“椰子树”更是海南的标志,把这三者安排在一起总觉得怪怪的。聋生在猜谜语的时候猜到“椰子”,感觉也是顺理成章的,椰子也是水果呀。所以在设计ppt的时候,我们教师尽量要遵循常理,这样也有助于聋生其他知识的积累。比如教师可以用ppt直接出示草地,然后是一只拴在柱子上的羊,虽然简单,但是合乎常理。如果自己觉得单调,也可以在草地的远方设计一个“小蒙古包”,聋生会从中习得蒙古族的简单知识。(聋生的课外知识本来就比较匮乏,我们各科都有责任帮助聋生习得各种不同的知识。)
2、ppt的设计要力戒消极信息的干扰
那么此处“椰子树”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本环节的教学重点是巩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椰子树”在此不仅对“猜谜语”起到反作用,对整个环节的教学也成了分散聋生注意力的消极信息。如果这个ppt中“椰子树”这一消极因素,相信聋生猜谜语会猜的快一些,聋生找和圆有关的因素(圆心和半径)也会更快一些。
笔者常常在听课的时候,发现有些老师做的ppt特别喜欢加一些花哨的装饰。比如有位老师想让聋生做一些判断题。ppt是这样呈现的:判断题的上面是一排星星在不断的闪烁,最下面是两只可爱的小兔子在不断地跑(都是动画)。我作为听课的老师都觉得晃眼,何况是二年级的聋生呢?
还记得有一次,笔者在徐州电教馆录一节课,我做的ppt里面的声音不知怎么回事放不出来了。
电教馆的老师问我:“你要这个声音对你的教学有用吗?”
“没用。他们也听不到!”我愣了一下说。
“那就可以不用放啦„„”老师的话让我心里着实一惊。
是啊,平时我们常常追求ppt的好看、好听,但是这对我们的教学真的有用吗?对我们的孩子们真的有帮助吗?还是我们为了某种目的所追求的虚荣?
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教研室孙景华老师说:“教学辅助媒体的使用,应有助于对教学主导信息的刺激,应力戒消极信息的干扰和泛滥。”(《徐州教育科研》2003第五期p36)我觉得孙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因为ppt做的再漂亮,也是为了教学服务的,我们要努力消除消极信息对课堂教学的干扰,让课堂教学的主要知识真正呈现出来。
3、ppt的使用要凸显教学的主要地位
教师设计“猜谜语”固然很好,激发了聋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了聋生的学习疲劳,但是 “猜谜语”毕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巩固所学知识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如果教师能先问聋生“羊吃的草会形成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然后再问:“同学们,这幅图其实还是个谜语呢,猜的一种水果。大家想想这是什么水果呢?”这样仅仅把问题的先后顺序交换了一下,但是对圆的知识的掌握和提高课堂效率都会有很大帮助。
【案例2】《分数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出示ppt课件):一盘桃子(共有四个)。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把这一盘桃子分给四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也就是说把一盘桃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这盘桃的()?
(ppt中三条虚线分开四个桃子。)生1:一个!生2:4份!
生3:四分之一!
师:对啦!我们把一盘桃子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四分之一。
1师:讲解怎样写。
4同上步骤教学“二分之一”。
同上步骤教学,但是增加桃子的个数(分别增至6个、8个、10个、12个)。„„
从课堂效果看,聋生对本节课知识理解的不是特别好,所以在练习中分12根小棒的时候,聋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疑惑:
课堂教学中“ppt”PK“实物”,哪个更好? 聋校的教学可以完全效仿健听学校吗? 反思:
4、“ppt”与“实物”须择优而用。
聋生由于听不到,所以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比较弱,作为聋校的教师就要多利用形象的、有趣的素材和方式帮助聋生理解、掌握知识。那么当“实物”遇到了“ppt”,我们是否就该摒弃“实物”了呢?笔者觉得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要权衡一下,对于帮助聋生理解知识“ppt”和“实物”哪个更恰当、更有效。
上述教学用ppt可以,但是由于聋生听不到,理解相对弱一些,如果老师能用一些实物(当然不一定是桃子,可以换成糖果什么的)来分析,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例如:用一个盘子,先放四颗糖,平均分成四份(让聋生自己分分看),老师赶快在黑板上板书“
”,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4”表示分成“4份”,4最后让聋生拿一份,赶快补上分子“1”。这样让聋生经历分数的知识形成过程,聋生心里对分数的意义就会比较清楚了。(虽然笔者没有教过这节课,但是我在很多聋生中做过尝试,效果很好。)由于聋生亲自去做了,在老师安排的练习时就会感觉很容易了。
5、ppt的使用要立足学生特点。
对于上述教学片段,笔者特意在课后和执教老师进行了交流。我说这课用实物可以吗?这位老师回答我说,她正好听了健听学校的好几节优质课,都是这节课,都是用这样类似的ppt。不错,他们的ppt几乎一样,但是他们都是健听学校,健听孩子的理解能力很好,他们一个班的学生也很多,用ppt(很多学校都有大屏幕)显示会很清晰,也很方便。而我们学校一个班的聋生很少(笔者听课的这个班有8个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也较弱,特别这个班有两个孩子平时反应非常慢,并且我们学校是用电视机来显示ppt的(屏幕稍小)。我们学校的这些特点和健听学校有很大不同,难道我们还要完全效仿他们吗?当然健听学校老师做的很多ppt是很好的,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性地使用,但是决然不能“一刀切”的拿来,因为我们聋校有聋校的特点,我们的ppt要立足我们聋生的特点。
【案例3】《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 师:按照ppt设计不断呈现页面。
生:遵循老师的思路,回答问题和讨论、练习。
黑板上从头至尾只有课题“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计算公式”写在黑板上,其他什么也没有。
【案例4】《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
师:用ppt和聋生一起逐步分析、呈现例题。
师:再呈现和例题类似的练习。(此时例题分析已经没有了,已被练习覆盖。)生:回忆刚才例题的分析,尝试仿照例题做练习。疑惑:
一直是我们课堂教学“主角”——黑板真的不好用了吗? 反思:
6、ppt不能全盘占据黑板的位置。
案例3中老师从头至尾只在黑板上写了课题和一个公式,这里老师和聋生确实是“减负”了,重点也突出了,但是聋生似乎一节课都在老师预设的圈圈里转,不能逾越丝毫,至于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就更谈不上了,学生一节课都在用手语比划,压根就没动笔。不知道这个计算类的课用这种形式上完以后,聋生课后练习会怎样。
案例4中教师和聋生虽然分析了例题,但是让聋生模仿做练习的时候,例题早就被练习覆盖了,“仿做”又从何谈起呢?其实数学教学中,很多例题都是需要老师和聋生一起探究的(也是算理和思维过程的呈现),而练习常常要根据例题的思路来做。有些特别优秀的聋生可能真正理解透了,不需要参考例题,但是多数聋生还是要依据例题一步一步来做的。特别是一些比较难、步骤比较复杂的题目,还有一些文字语言叙述比较多的题目,对于语言组织能力本来就比较弱的聋生来说,没有例题的参考,让他们独立完成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我们这时不能抹杀例题的“示范”功能,要在大黑板上和学生一起把他的“探究”过程呈现出来。
总之,“ppt”给我们带来了便捷,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使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但在具体的设计和使用中,我们要一定要遵循合乎常理的原则、力戒消极信息的干扰,要根据聋生的特点恰当配合黑板和实物的交替使用,凸显教学的主要地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ppt的辅助作用,促成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徐州市教育局:《徐州教育科研》,2003.5,p36.2.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