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有哪些经验未面临职业倦怠问题或克服了职业倦怠问题(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13:2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个人有哪些经验未面临职业倦怠问题或克服了职业倦怠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个人有哪些经验未面临职业倦怠问题或克服了职业倦怠问题》。

第一篇:个人有哪些经验未面临职业倦怠问题或克服了职业倦怠问题

个人面临职业倦怠问题或克服了职业倦怠问题

近来不知何故我开始变得脆弱、多虑,老是担心教不好课程,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我变得不喜欢去学校。办公室里的笑声减少了。学生们总是不停地惹是生非!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心绪不宁,我觉得很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教师发出这样的呼声:我忙、我很忙;我累、我很累;我苦、我很苦。实际上,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倦怠。据调查,超过80%的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教师存在工作倦怠。随着倦怠过程螺旋式向后推移,学生渐渐成为低劣教学的受害者。有些教师寻找途径,最终离开了教育职业。其他教师觉得除了以越来越低的效率继续教学以外,别无选择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不但极大地危害了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刻不容缓。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应明确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危害,深刻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策略预防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职业厌倦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质量和生存状态,危害性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又注定与教育人生作伴,如何在平凡单调中发现万千变化之美,在照亮别人的同时提升自己呢?如何努力改变自己,克服职业倦怠呢?

3.1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

“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有人曾比喻,对某一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是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剂。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学生无私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对防止教师职业倦怠是至关重要的。不管当初是否因为职业性的或是理想的原因而进入教师工作的,但若干年后,有的人不愿当老师,有的人却爱上教育工作。“因为爱,所以执着”一个人若是能够选择自己最乐意做的事情,然后倾情投入,不但能够做出属于自己的最好成就,而且也将过得幸福快乐,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谈到对教师工作的感受,说道:“上课是一种享受,每天在课堂度过的一段时光是最美的”,这种老师的生活质量与那些“走进课堂心里就烦”的老师相比,真是两种境界。不再将上课看成是一种负担,是一个教师过上职业幸福生活的前提。

矢志教育人生,提供让学生回味一生的优质教育,是我的教育理想。我认为,教育虔诚第一,教育艺术第二,教师应该带着爱工作。在各种场合,我毫不掩饰对数学、对教育的由衷热爱。什么是热爱,一个名师说得好,那就是:作为一个科任老师,讲到教育,讲到学生,讲到你教的学科,你的眼睛会发亮。

有教育理想和信念的老师,追求教育的高度与品位。人的一生如果能遇上一两个好老师,那是莫大的幸福,要给学生一种幸运感;通过教科研给工作以新意,时常聆听自己教育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给自己一种成就感。3.2调整心态

有的教师一站到讲台上,就充满了情趣,就充满了自信,就有一种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的感觉,放假的时候,就盼望上讲台;有的教师习惯了盼望工作之外的乐趣,一谈到工作就成了苦得不能够再苦的苦差事。其实这只是心态的问题,而不是别的什么。

教师的职业是个清苦的职业,是个奉献的职业,不能与大官相比,也不能与富商相比。教师的收入和地位仍然不是很如意,老师的工作不是社会全部人能理解,工作生活之中有烦恼、悲伤,有失落、有痛苦,这些暂时现象你必须接受,因为你抱怨也好,苦恼也好,自卑也好,都无法一下能改变得到。如果一味地沉溺于抱怨和啰嗦之中,永远都是没有什么快乐可言的。要像魏书生一样做个大度豁达的人,遇到烦恼的事情放开点,不要抱怨自己的运气不佳,境遇太差,把成败归咎于客观条件,而忽视了主观能动性。

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学会情绪疏导。教师的职业烦琐、细腻,只要肯做就无休无止,有做不完的事,讲不完的课,教不完的学生。一个人长时间地投入在一个工作中把压力重重地压在自己两肩而不堪重负。要想抛开压力,最好就是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可以为文,可以做事,可以读书,可以锻炼,可以活泼一点,可以朴素一点,可出可入,可庄可谐,总之挖掘出自身潜能,辉闪自己长处,心生自豪,心生荣耀,心生自强,在成功中你又有什么可能倦怠呢。3.3调整目标。

树立对教师角色的合理期望。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努力想让自己工作干得出色,但结果并不总随人愿,所以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努力过,对自己和他人都问心无愧,又何必自寻烦恼?因此学会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适当降低成就欲和期待值,从而使自己摆脱沉重的失落,难解的怨气,无名的惆怅,“退一步海阔天空”,这难道不好吗? 3.4提高耐压能力

正确认识和驾驭压力。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会有些说不清道不明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为了给人生航程“清淤”导航,为了缓解心理压力,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作为教师,您不妨学会理性的妥协。

提升耐压能力。职业倦怠首先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故作为教师本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一个具有自信和耐压能力强的人是不容易倦怠的。我们需要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的策略以便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压力,培养良好的个体素质。对教师来说,培训学习是一种福利;我珍惜八年来,学校让我参加的各种学习机会,每一次学习归来,我会做一个小结,发现每次都有收获

教师劳动的收获,是精神产品上的收获,是个短期无法看见效益的收获,认识这个特点,你要能细细体会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看到满园桃李风光,收获爱与尊重,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哪一位教师能不感觉到幸福、自豪呢,在幸福中又怎么可能心生倦怠呢? 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乐趣,将工作后所得到的钱看成是一种副产品,而不是倒过来。努力寻找这样的感觉是一个教师应当追求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负担,也不当成一种手段,而是当成谋求快乐的一个过程。

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寄情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提高实践性智慧,在读书学习中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寻找成功感。

读书学习应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行走形式。纵观当下教师们的工作状态,实事求是地讲,教师们没有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不少人倾向于读“保饭碗”之类的书,如优秀教案选,很少光顾追寻教育理想、提升专业内涵的经典论著和本学科的业务刊物,而这些书籍是滋养教师成长的“精神食粮”。在投身教育变革的实践中,必将带来种种困惑,困惑带来教研话题,教研促进教学、成就名师,不断提升职业境界。而专家型教师与教书匠拥有不同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无疑,在成就专家型教师的历程中,我们需要教、学、研结合,需要磨练,如:保持对工作的好奇心,坚持对教育工作艺术性、创造性探索,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工作环境,反省自己的失误,在反思性教的研中升华。

此外作为教师,除了自身努力以外,还应主动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如多参与社会活动,拓展交际圈;多与社区邻里保持联络,获得理解及尊重;多与同事联系,分享教学经验;等等。

第二篇:浅析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浅析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条题为“中小学教师寒假忙跳槽”的新闻。讲述了某地区部分中小学教师在寒假期间向学校递交辞职信,毅然离开“三尺讲台”,去谋求其它职业。这些教师当中,以青年骨干教师居多,寒假成为优秀教师离职高峰期。文章也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对教育这一职业产生了倦怠感,同时客观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在几年前就被人们提及,且被某些部门作为一项课题开展研究。可见教师职业倦怠早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职业病和社会现象。大家都在分析它的成因,试图破解这一命题。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无成功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等等。

作为学校一名中层管理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职业倦怠在许多教师身上都有所表现。如:总有少数教师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部分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简单粗暴;对学校安排的公开课、竞赛任务,认为是给自己找麻烦,不愿意接受;要求撰写业务学习笔记,下载敷衍;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乐意办有偿培训班;对待绩效考核,毫不在乎……

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以便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结合文章中的观点,加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职业收入过低。

一谈到职业倦怠,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会这样讲:“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强勉养家糊口,还要求你做这做那,老师们不烦才怪呢!能敷衍去完成就不错了。”这话说的一点都不过分。自古以来,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被定下了“乐守清贫、甘于奉献”的行为准则。在世人眼中,教师就应该是精神上的富有者,物质上的贫困者。然而,教师是人不是神,需要物质生活,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力。特别是当今物质横欲的社会,看到别人有房和车,腰缠万贯,教师心理难免失衡,心想自己从事的是培养祖国未来和希望的职业,有什么理由独守清贫?于是,当面对国家发放的不到2000元的工资,面对日益增长的物价时,对生活前景充满忧虑,对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也就失去了信心。

二、教师多重角色,身心疲惫。

在学校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大量付出自己的体力、脑力、情感。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家务,照顾家人,这让许多教师感到体力不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整天和几十个学生打交道,有些教师难免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中,对家人大发脾气,牢骚满腹,影响家庭和睦。更有少数家人,不理解当教师的家属在学校辛苦付出,不愿意让其为那么点成绩“拼命”,为了家庭团结,一些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宁愿选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贤妻良母足矣。

三、应试教育导致精神压力大。

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仍然没有变革。考试仍然是以卷面分数论英雄。而学生的分数又与教师的众多利益挂钩,如: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评优表模等等。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让老师们喘不过气,如今,这种升学压力又蔓延到小学,导致为了综合指数和名次,教师不得不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师生都苦不堪言。

四、行政干预过多,教师工作压力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也是教师份内的事。“备课、教学、批改作业、辅导差生、讲公开课”这些常规工作何尝不是教师们梦寐以求的事?然而如今教师们平日忙碌的事务并不是那么单纯。许多行政部门都可以向教育安排工作,而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去办理。例如办理学生保险、代收各类费用、整理迎检档案、分发学生奶、对家长进行培训、参加文体竞赛等等。这些工作都是教育教学之外的事务,有些工作是短期的,有些确是贯穿整个学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五、个人价值不容易得到肯定。

一所学校里,能够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教师虽然也在努力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讲县级以上优质课、受到上级表彰的机会可能轮不到他们身上。许多教师也意识到这一点,认为搞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行了,不需要争抢什么,于世无争。由于自身的价值很难有机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所以丧失了刚参加工作时的激情和理想,不再有成功的追求。

六、教育不均衡,挫伤工作积极性。

教育均衡涉及许多方面。无论是学校的硬件环境,还是教师的工资待遇,还是地方教育政策,我们当地和其它大中型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在一些大城市的公立、私立学校,教师工资可能就是我们这边好多倍。另外,那边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管理不像内地严格。因此,内地不少教师为了提高工资待遇,纷纷前往私立学校。要知道出去打拼的教师都是十分优秀的人才,造成了当地人才的流失。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勇气和条件走出去,只能苦守着当地教育。看着别人拿着优厚的报酬,工作积极性难免会受影响。

七、社会风气影响教师的上进心。

眼下,网上资源丰富、“卡五星”之风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每天读书半小时的教育专著相比,打麻将具有更强的诱惑。要求教师撰写教育叙事,备导学案,部分教师会选择在网上下载,网络的便利让人学会了敷衍。想当年,没有网络,没有卡五星,课要自己手写,课件要自己设计制作,下班后没有多的娱乐方式,会选择看看业务杂志。也只有在那几年,人的工作能力才真正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以上分析不知是否在理,字里行间可能透露了些许无奈和抱怨。不管怎样,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需要正视和解决的。俗话说:“带病的大夫如何给病人看病?”教师教学没有激情,工作没有创新,精神萎靡不振,对待任务敷衍了事,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要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需要多方努力。

1、尽量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近些年,国家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然而,由于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庞大,教师工资的增长过于缓慢。现有的工资并不能适应当地物价房价的增长速度。国家应该加大工资的倾斜力度,多向贫困偏远山区投入,真正落实“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承诺,让广大教师无经济上的忧虑,安心工作。这些年,作为学校,也在致力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但投入也不可能太多,并不能真正改善教师的经济状况,所以还需国家加大绩效工资的投入,实现教育均衡。

2、及时调整心态,树立人生目标。俗话说“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你就改变自己。”否则你就是痛苦的。有许多政策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我们也不可能逃离当地教育,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改变自己。常年累月重复同样的工作,如果没有一点改变,人不可能不生厌倦。因此,我们需要给自己的人生确定新目标,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让每年都有个奔头儿。例如:今年,我要把班级管理好,形成一个什么特色;我要在学校讲一节公开课;我要有一篇文章发表等等。当某一件事情做成了,得到了领导的赏识,自己会充满惊喜。

3、学校要努力让教师工作的幸福。作为学校,要想方设法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让教师们感到在这所学校工作是幸福的。要舍得投入,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考查的机会;要公平公正绩效考核,真正实现多劳多得;要多给认真工作的教师提供讲课、表彰的机会;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奖罚分明……这些工作,学校都在努力实施着。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并非易事,需要多方努力,关键还是要从政策、管理等多方面尽可能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负担,让老师们找回职业幸福感。

第三篇: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如何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作为教师,从事教育人的职业来说,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教师职业倦怠所表现的症状

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特点、职业性质、职业环境等有着紧密关系。教师的工作是与人天天打交道,并且工作业绩的反应是通过他人的表现而显现。同时,单一的工作重复、规律的工作节奏、简单的人际关系、持久的工作压力、局限的工作环境等,使得教师在长期的工作情境中,表现出生活的乏味、事业的失望、精神的疲惫、认知的冲突,进而导致对现实的消极反抗来求得心理的平衡。

具体症状表现为:

(一)否定型。由于自己的一时个人诉求没能满足,或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或对某个人、某些事的不满等因素,所以对待任何事情都持否定一切的态度。表现为,看不惯、看不清、看不懂。别人都不对,唯我独尊。

(二)抑郁型。因长期的工作压力,再加上性格释然,长期处于挫折、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憋屈在心里。表现为,不说话、不反对、没意见。

(三)逃避型。似乎看破黄尘,对生活失去激情,对工作缺乏热情,没有竞争积极性,失去工作乐趣。表现为,无所谓,没什么,爱咋咋地。

(四)疲惫型。由于身体的原因,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身体疲惫,工作效率低。表现为,身体东倒西歪,工作左顾右盼,业绩七上八下。

(五)无奈型。由于受到某件事的刺激,对工作压力缺少应有的解决对策,再加上教育环境的暗示作用,使得一部分教师的职业传统观念稍有变化,显现出对工作、对生活的无奈。表现为,工作好坏没办法,生活优劣没做法,职位高低没想法。

(六)敏感性。教师因小事而情绪波动,表现失常。影响到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甚至家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紧张,人际交往障碍,自身也因此而自责、困惑却又无力自拔。表现为,暴躁、冷漠、神经质。

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分析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直接带来的影响有六个方面:

一是缺乏原始动力,缺少基本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教学质量直线下滑;

二是与同事之间斤斤计较,缺乏沟通,最起码的信任度缺失;三是对学生淡漠、暴躁,缺少最基础的忍耐度,爱心、用心、信心缺失;

四是对学校没有主人翁精神,没有大局观念,没有责任意识,怀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无视学校的发展建设;

五是对自己自我封闭,自我贬损,得过且过,过一天算24小时,缺

少对生活、对工作的追求,遇到困难能躲就躲,碰到问题能闪则闪,遇到事情能溜则溜;

六是对家庭不负责任,不敢担当,以浑浑噩噩的状态,倦怠感情,消耗家庭。

(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分析

1、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

2、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对人才需求标准的加码,给教师工作带来巨大压力,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直接原因。

3、新型的师生关系,给教师如何教育管理学生带来新的挑战,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现实原因。

4、变化多端的无情社会,瞬息万变的人际关系,唯利是图的世俗空间,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实际原因。

5、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惰性原因。

二、如何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第一,加强学习,培养高尚的精神境界。学习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理论基础,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精神原动力。

第二,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击打的身体素质。身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本钱,尤其是身心健康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

第三,加强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处事观,做到心灵健康、阳光,工作舒心、灿烂,关系纯正、明心。

第四,适时给予经济上的刺激。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是

万万不能的。可以通过建立奖励机制、增加课时酬金、课程系数等办法,调动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教学、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五,适当开展有益活动,丰富生活,放松心情,改善关系,增进友谊,放飞梦想,焕发青春、阳光活力。

第六,适当给教师减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但前提是教师的收入不减。

第七,建立对话平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充分利用座谈会、调研会、研讨会、领导接待日等方式,使广大教师有说话、发表意见的权利,缓解压力,释放心情。

第八,提供继续深造、继续锻炼、继续提高平台,使他们有条件潜心研究专业、研究业务,研究所从事的职业;使他们能够探究职业、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增强自信心;使他们收获工作兴趣和乐趣,舒心工作,暖心工作,愉快工作,幸福工作。

第四篇: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项目信息

对应的项目名称: 学科: 项目类别: 项目负责人: 项目依托高校:

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与干预对策研究 心理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刘晓明 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信息

成果名称: 作者(含主要成员):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刘晓明,王丽荣,王文增,秦红芳,孙文影,李冬梅

最终成果摘要报告

1.最终研究成果的框架和基本内容: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第一章 职业倦怠问题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职业倦怠的定义

第二节 职业倦怠研究的历史

第三节 职业倦怠的症状与表现

第四节 职业倦怠的理论模型

第二章 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第二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第三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评价

第四节 职业倦怠的症状与表现

第五节 职业倦怠的成因

第六节 职业倦怠的后果

第三章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

第二节 城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

第四节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访谈研究

第四章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研究

第一节 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

第二节 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

第三节 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

第四节 角色冲突、角色模糊与职业倦怠

第五节 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

第六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

第五章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机制研究

第一节 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

第二节 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

第三节 职业倦怠与辞职意向

第四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作用机制

第六章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干预对策的研究

第一节 心理层面:心理调控策略

第二节 社会层面:社会支持策略

第三节 学校层面:校长管理策略

第四节 教育层面:教师培训策略

参考文献

2.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是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课题。自从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 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概念以来,该课题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与探讨,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具体在心理层面上对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内在形成机制、职业倦怠与教师心理健康间的内在关系等进行了系统探讨,对教师职业倦怠干预研究体现出操作性和有效性的特点,并以教师的心理成长为重点注重对职业倦怠的预防,表现出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创新性。

3.研究方法:

本研究着重探索三方面的内容,其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分别为:

(1)通过测验法探讨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与特点。在客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与分布特点,客观反映出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实际状况与影响其形成的因素。

(2)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压力源、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等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运用典型相关、结构方程等方法探讨职业倦怠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

(3)通过现场实验法研究压力应对训练等对调适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

(4)通过相关研究的方法探讨职业倦怠对教师的生活满意度、辞职意向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4.研究价值与社会影响: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探索缓解职业倦怠的心理干预策略,有助于深化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对推动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研究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及缓解对策,对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因为教师是一个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如果教师的工作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不仅直接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且将降低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还会导致教师群体士气低落、人员流失。

第五篇: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调查研究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职业倦怠被视为80年代的危机和现代生活的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地位日益突显,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面对的又是正在成长的个体,还常常超负荷工作,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因此就自然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尤其作为农村教师,面对不断更新的知识,不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增长见识,更多地关注、关爱学生,还需要面对新环境下农村家长的要求,农村教师又几乎全权负责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家长对教育、教师的期望程度也空前地高涨。然而,农村家长对小学教师的努力更难认可,似乎只有当孩子考试考得好时,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同。因此,农村小学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感也越来越严重。

“职业倦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指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在紧张繁重的工作压力下,会逐渐产生身心疲惫、能量被耗尽的感觉;另一种是由于工作压力过低、缺乏挑战性,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无法获得成就感而产生的职业倦怠。由此看来,职业倦怠并非因身体劳累所致,而是主要缘自心理的疲乏。而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稳定,甚至对学生的个体发展会造成直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国内一些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也表明:许多教师已经感受到了职业倦怠的影响,教师现阶段职业生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客观存在。因而,如何有效地应对职业倦怠的困扰,走出职业倦怠的困惑,是每一个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二、教师职业倦怠特征:

1.情绪不稳。表现为教师疲劳、烦躁、易怒、过敏、畏惧、情绪紧张,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遇事不是“三思而后行”,而是简单甚至粗暴,常常有一股无名的怒火涌向心头,容易攻击别人,易猜疑,听见别人背着自己说话,就以为是说自己的坏话,有的甚至整夜不断琢磨事情而不能入睡。

2.态度消极。表现为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同事或学生,有意减少与别人的联系,比较冷漠,甚至见到别人不理不睬。

3.自我评价低。表现为对自己工作意义和价值的评价降低,老觉得自己天天忙,可是又好像没干过什么重要的事,没有什么贡献似的,有种难以言表的低效感。

4.排斥新鲜事物。表现为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具等不愿接受,坚持用自己的惯性和经验工作,不愿动脑、懒得动脑,不愿接受新事物,总按部就班按“老规 矩”做事。

5.其他症状。身体症状:失眠、焦虑,如后背痛、腰酸等。智力症状:缺乏认知兴趣、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兴趣降低、处理问题简单机械、判断力下降、神经质等,总体智力下降。社会症状:上班就觉得没完没了,害怕上班,就盼着下班,上班能离开学生就离开学生,对学生没有耐心,甚至对自己的孩子也缺乏。行为症状:吸烟、喝酒、购物、花钱、聊天等。

三、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1.我校教师现状

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学校,共有学生1200多人,在职教师97位,老中青教师层次不齐,男教师只有十位左右。其中,40岁以下青年教师不足教师队伍的30%,老龄化程度十分严重,每年几乎有一小批优秀骨干外调,少部分中青年教师调入,教师队伍不断重组,因此,为学校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如何,探寻教师职业发展、职业生涯中的问题,对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2011年3月,我们对全校80名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教师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其中,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感高于女教师,中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感相对比较高,尤其是班主任,因为在管理班级、处理学生问题的等方面承担的压力和责任大,平时活动又很多,班主任疲于应付,需要较多的情感支出,加之农村学生、家长、家庭的特殊性,所以职业倦怠水平比较高,而已婚教师的情绪衰竭水平明显高于未婚教师。因为教师工作时间的延长意味着家庭生活的时间被剥夺,当教师以牺牲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为代价投入工作的时候,如果又没有得到领导的关爱和肯定,结果会出现更为严重的情绪衰竭。

3.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我校部分教师出现的职业倦怠现象,我们对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1)教育理想化

教师职业一方面具有理想人格追求,在人生价值上追求“重义轻利”,但另一方面实际生活中的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相对较低,社会地位一般,使得教师在现代社会中缺乏自信和成就感,教师崇高的职业感破灭。另外,教师职业一直是理想的化身:知识渊博、富有爱心、淡泊名利、温和有耐心……教师将真实世界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教师 形象等同起来,对自己高要求、严要求,使自己超负荷运转,直至产生职业倦怠。

(2)学生教育问题

学生的教育问题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有着重要的、显著的影响,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最重要的压力源。农村学校学生生源复杂,“流动学生”比例不断增加,生源质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给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和问题。另外,现在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交往能力差、自私、脆弱、敏感。农村家长又疏于管理和沟通,“棍棒教育”仍然严重,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却十分高,这都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外,农村离异家庭、问题家庭、单亲家庭子女急剧增多,更为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一番苦心的长期的校内教育,常常轻易被家庭、社会某一不良现象、不良言行所冲击而粉碎,这是当前最为困扰和冲击教师的现实问题,管理学生的困难已经成为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主要因素。而教师的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8小时之外还要工作,除备课、批改作业、家访外,还要个人进修、继续教育,使得教师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所剩无几,导致情感、个性漫漫泯灭,最后淡化为消极对待。再加上班级人数较多,程度参差不齐,这给倦怠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和长期的条件刺激。

(3)教师的超负荷工作

教师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农村教师,一般从早上6:30出门到晚上5:30到家,整整11小时呆在学校(不会少,只会更多),管理学生、备课、批作、撰写论文、自我发展……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许多教师下班后,甚至在假期也得加班加点,难得好好休息,这使教师职业倦怠感日益加重。

(4)教师自身的发展

教师的职业疲惫很大程度上与能否适应学校的管理及竞争有关,这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感状态。学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有些教师不能完全适应,这就增加了自身的许多压力,心理负担沉重,缺乏职业成就感。再者,由于自身不能合理调节工作状态,对教育管理当中的检查、评比等产生急功近利或者疲于应对的现象,让不少的教师在同事之间,乃至与领导、与学生、与家长的人际关系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导致身心疲惫。教师长年累月地重复着简单、乏味、低效的工作,工作的倦怠感就会产生。

(5)社会对教师期望过高

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在当今社会,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的要求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心理负担。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家长,有些家长一方面不能正确认识到孩子成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过多地苛求学校、教师,无谓地干扰、评价,甚至动用媒体舆论来谴责教师的行为,造成了教师长期不被理解,致使工作士气降低。

四、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危害 1.对教师自身的冲击

(1)会对教师自身身体健康产生很大影响

事实上,在职教师中不少人都曾体验过身体能量的耗竭感、持续的精力不济、极度疲乏、虚弱感,以及抵抗力下降、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女教师还会出现生理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等。

(2)教师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由于教师在工作中缺少职业幸福感,容易产生兴趣转移,比如热衷于上网聊天、游戏、打麻将等来消磨时间,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没有更高的要求。

2.对学生的危害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就会对学生失去信心和耐心,易冲动,会将自己的不良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也会衰退,会对教育工作得过且过,甚至出现对学生偏心、打骂学生的行为,这可能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对班级的管理也十分不利,还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定伤害。而且,受教师消极情绪的影响,学生往往会对未来失去信心、感到悲观,从而失去努力的目标。

3.对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影响

教师出现职业倦怠,会造成学校整体队伍的质量下滑,使师资队伍出现质量危机。而教育质量的下降,势必会造成大量人才的缺失,影响社会人才的培养,无疑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压力。

五、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教师职业倦怠不仅仅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长期累积与发展的过程。要有效控制和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就需要从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学校层面

我校十分重视教师当前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就解决教师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了一些适当措施:

(1)教师受尊重、受关爱 要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就离不开“尊重”二字。教师得到了尊重,其创造的潜能就会得到极致的发挥,每一所学校中的教师是各有千秋,各具差异的,我们学校也一样。我们的学校领导层具有宽广胸怀,能对教师一视同仁,不另眼相待;学校领导层在执行制度时,更多地关注着教师的人性:尊重教师们的人格,尊重教师们的个性,悦纳教师间的差异。比如学校在每学期开展几次民主生活会,允许教师谈谈憋在心里的问题,对学校、领导层提提意见或建议,也可以发发牢骚,让教师放下情绪包袱,让教师有幸福感,轻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借助学校校安工程的机遇,学校大力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建立学校办公网络,建德育网站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实现了办公现代化;建塑胶运动场,为教师办公室安装空调,使教师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样,大大地激发了教师内心强大而又持久的行为动力,教师们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进而逐渐走出职业倦怠。

(2)使教师能轻松、能愉悦

教师出现职业倦怠乃压力所致。在管理层面上,我们学校重“质”不重“量”。在常规上去繁取简,为教师的工作和成长营造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让每个教师都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教学。在学校重大工作上,重视“公开”二字,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使教师处处感受到学校的信任和愉悦,从而激发起教师工作的热情和潜能,提高教师职业的满意度。学校还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组织合唱社团、书法社团……让老师即能强身健体,又增加了同事之间交流的机会,丰富了老师们的课余生活,不是每天在自己办公室的小天地里封闭自己,为教师缓解工作压力创造平台,又培养出教师广泛的业余爱好和生活情趣,教师们便自然走出了职业倦怠。

(3)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与教育对象的不断发展变化之间的矛盾,很多教师教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书,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技能还停留在当年的层次和水平上,难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式,怎会不累?因此,我们学校努力构建书香校园,引导教师们不断地从书中汲取养分,及时反思,积极钻研现实中突出的问题,教师们在书海中徜徉,精神愉悦使教师得心应手地处理教育教学事务,身心快乐。目前,我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只有十几名,青年段出现断层,业务水平上,骨干教师因外调频繁而逐渐短缺。为抓好教师自身队伍建设,我们设立了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成立不同学科的研修社,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对中青年教师进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培养、培训,通过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团体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缓解职业倦怠问题。

2.自我调节层面 克服职业倦怠,教师们各有解决与缓解的方法,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悦纳自己:教师们多渠道地了解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习惯,坦然面对自己的一切,不轻视自己,不自我为难,不夸大自我形象,不目空一切,不自寻烦恼,保持平和心态。

(2)学会交流:倦怠产生心理封闭,封闭常使交往需要受到压抑,越压抑,就越不合群,越孤独。教师通过交流排遣郁闷,拉近关系,融入群体。通过交流,对自己和他人有更多了解,保持现实的态度,产生自我满意感。

(3)积极应对: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在压力面前总是拒绝,这也并不是健康的心理。既然选择了教育,选择了我们终生的职业,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只有去适应,去积极面对。

(4)加强修养:要防止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教师个人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才能更好地顺应当前的“知识经济”,从而对未来充满信心。另外,当面对大量工作时,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计划,进行合理、妥善地分配时间和空间,而不是手忙脚乱甚至束手无策。

(5)疏导情绪:教师面对压力和挫折的不良情绪主要表现为容易激动、愤怒,常常压抑苦闷,情感减退等,我们在厌恶、愤怒、恐惧的不良情绪严重偏离正常水平时,要常常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缓解。如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或用转移法、幽默法等进行疏导。

(6)健康生活:饮食和休息是人的生活方式中最基础的内容,要想控制不良情绪,除了要学会疏导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外,还要善于选择能够改善低落情绪的膳食,让食物帮助自己打理不佳情绪,缓解倦怠感。另外,高质量的睡眠也可以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

下载个人有哪些经验未面临职业倦怠问题或克服了职业倦怠问题(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个人有哪些经验未面临职业倦怠问题或克服了职业倦怠问题(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调查报告[大全]

    关于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调查报告 调查提纲 一、 调查目的:了解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更好的解决公务员为 社会服务提供参考。 二、 调查对象:闽侯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周边......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当前,相当一部分中职教师因学生基础差、管理难度大、职业危机、工作压力大等主客观原因,产生了职业倦怠症。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因不能有效地缓释......

    浅析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百村、百企、百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 浅析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 成因及对策 ——遵义县松林中学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5篇)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倍受关注的,在当前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里,教师的职业压力是首当其冲的。如何让教师尽快从职业倦怠中走出来,全身......

    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一些看法

    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一些看法 在我们身边,常常听到某某老师改行了,某某老师经商去了。这些教师当中,以青年教师居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对教育这一职业产生了倦怠感。......

    如何看待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在教师岗位几十载,听得最多的就是四个字:倦怠和待遇。走在工作的前列,完美人生价值,在物质不能保障的前提下,倦怠了?在我们的身边,特别......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调研报告主题背景:“倦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为:疲乏、懈怠。与“兴奋”的意思相反,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缺乏热情与积极的情......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分析与调整

    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 研究表明,教师是产生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厌烦、乏味,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心理倾向。教师职业倦怠的结果,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