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富源县第六中学简介
滇东含明珠
春催桃李艳
-富源县第六中学简介
创办历程
富源县第六中学原为云南省后所煤矿子弟学校。1971年9月开始办学,曾开办过幼儿园、初中、高中、职高,产生过良好的办学效益,由于企业改改制改体,学校分流,于2005年8月正式移交富源县教育局直接管理并更名为富源县刘家湾中学。为顺利实现市县政府确定的高中阶段入学率发展目标,更好、更充分地利用原有的教学资源,县委、政府决定投资对学校进行改扩建,并于2008年7月(富编[2008]31号)更名为富源县第六中学,于2009年9月招收第一届高中学生。2009年至2010年间先后被评估验收为“云南省二级达标学校”、“曲靖市市级绿色学校”、“富源县标准化学校”。
基本情况
学校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距滇南胜境约11公里,富源县城中心约5公里,区域位臵优越,交通便利,群山环抱,整个校园规划设计合理,生机盎然,人文景点错落有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统一,旧貌新颜,交辉相映。
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占地面积129987平方米,现生均占地45.2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445.12平方米,生均占有15.80平方米。学校四周清溪环抱,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绿化面积77992.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60%。全校学生2875人,其间有高中教学班 37 个,学生 2283人(高一20个班1262人、高二17个班1021人);初中5个教学班,269人;小学7个教学班,学生323人。设施建设
学校本着“高标准、高起点、现代化”的原则,全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基本实现了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学校教学仪器、设施设备齐全。现有标准 400 米环形跑道运动场1个(在建),面积为16158.40平方米,设有篮球场 12 个、排球场4个。有教学楼 4 幢,教室 105 个,建筑面积13650平方米;综合楼一幢,建筑面积 7012.02平方米,集按一类标准配备的理化生实验室各6间、学生计算机教6间、档案室2间、舞蹈室1间、专用音乐美术教室各2间等、教师课件制作室1间、行政办公室16间于一体。图书馆3262平方米,设有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藏书室、德育室、电子阅览室、三层320座多功能报告厅等。藏书9597册,各类报刊 152 种,生均3.34册。学生专用电脑287 台,计算机生机比为10:1,教师办公室每3.8位教师配有一台电脑,多媒体教室 10 间,通用技术教室2 间。学生宿舍4幢共1519.64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00余人住宿。学生食堂1幢5788.14平方米,可供4家人同时经营、4000余人就餐(另有一块学生食堂预留用地),三楼为1200人报告厅1个。
学校建设有校园多媒体广播系统、10千兆宽带数字化校园网络、多媒体投影等全新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及教育教学设施, 所有教室均配备电视信号,宿舍都安装了IC卡电话,教学办公基本实现自动化、信息化。
师资队伍
学校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发展的首要位臵,把造就名师队伍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各种途径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要求教师仪表端庄,敬业乐业,严于律己,注重身教,热爱并尊重所有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有偿带家教,全情投入学校工作。积极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崇高的职业理想,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增强人文精神,建立了师生互动、互惠、共享、共进的教学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本着“教师先于学生发展”的理念,大胆起用年轻教师,着力打造一支德高业精、和谐奋进、年轻化、专业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现有教职员工203 人,工人2人,其中高级教师11人,中职教师35人、初职教师155人,其中中师8人,专科12人,本科181人,专任教师中,学历达标率100%。近年来,学校放眼全国向省外高校招聘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2008年从全国各大高校招录的73名教师分配到富源各学校跟班培训一年,并分期分批送到宣威六中、曲靖一中跟班学习。选派青年教师到玉溪、昆明、重庆、北京等地参加新课程培训。到富源一中、胜境中学等兄弟学校参与听课学习并展开互评课活动。2010年4月至5月,学校选派三名教师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学竞赛,1人获一等奖,两人获二等奖。学校内部强化学习提高,每个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做20套高考试题;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强化教师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的监管;积极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的听评活动;组织教学竞赛,请专家到校指导教学。
办学特色
学校以“一年树形象、三年出成效、五年显特色、七年成名校”为发展目标。以“师生发展为根本,教学研究为先导,精细管理为依托,多元教学为载体”为办学理念。以“教育思想领先,教学设施现代,管理严格规范,育人特色鲜明,办学质量一流”为办学目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实施制度化、人性化、科学化管理,对学生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学,潜心构建“以人为本,管理育人”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家访、电话、书信等多种途径,运用家校常态化的沟通桥梁,把温馨和谐的人文关怀传递到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的心坎上。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充分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办学方略,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展特色教育,挖掘学生潜能,区别对象、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法,强化思想教育,排除心理障碍,让全体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进而提高素质教育的整体功效。学校强调“学生的终身发展”,强调学校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今天着想,更要为学生的未来着想。不仅要关注学生今天的成长和进步,更要关注10年、20年以后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始终坚持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进步和提高,并以此作为学校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强调高中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从教会学生做人入手,全面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教会学生学习入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从教会学生发展入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在未来社会的生存发展能力。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积极与安全部门沟通协调,聘请法制副校长,在学生中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对学校保安进行专业培训,不定时对整个校园进行巡逻。
以学生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廉洁从教,用心施教,以情助教。自2009年9月第一届高中新生开始,已为88名特困学生免去学费,29名学生免除书费,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发放困难补助金20.83万元。
重视对校园文化建设,成立了学生艺术团,精心组织各种演讲比赛、文艺汇演、专题讲座、作文竞赛、学科知识竞赛、板报评比等活动。
培养学生“开拓精神”,在具备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不仅能够完成社会赋予的基本劳动任务,而且具有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造能力,善于深入探索,能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不断开辟新的领域,促进自身的发展。未来展望
1、坚持并完善学校办学特色,认真践行办学理念,努力实现办学目标。
2、进一步完善学校硬件建设,争取明年内建成运动场,完成全校绿化,使学校的育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3、加大教研力度,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完善名师培训工程,争取有一至两个教改项目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学校教研成果达到县内领先水平。
4、创新管理机制,形成现代学校管理新途径。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体制改革和管理制度创新,建立与新课改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监督作用。
5、精心打造学校品牌,使学校社会地位和综合影响力不断提升,使之成为“人才的摇篮,名师的沃土,文明的窗口”,并形成办学品牌,在县内甚至更广的范围内发挥示范作用。
胜境之北,凤凰之东,富源县第六中学这座年轻而现代的学府,正沿着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展翅飞翔,我们无惧困难,任重而道远;我们面对挑战,上下而求索。我们坚信,学校会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超越。全体师生正团结一致,锐意改革,为实现各种教育目标而奋斗!
第二篇:福建省宁化第六中学简介
福建省宁化第六中学简介
福建省宁化第六中学创办于1977年。学校自创办以来,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创先争强。于1999年3月被确定为省三级达标学校,2004年12月升格为省二级达标学校,规模宏大,设施设备先进。现有56个教学班,2887位学生。现有教师220位,其中高级教师57人,一级教师111人,省、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41人。学校占地面积124152平方米,建筑面积33922平方米,绿化面积10520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花草相间,美丽如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以校训“超越”为灵魂,以“人为本,重个性,做中学,德智馨”为办学理念,形成了“文明、勤勉、和谐、争先”的优良校风。
办学特色凸显。以校本教研为重点特色。大力开展了课例、课题研究,提高了课堂科研含量。找准突破口,创新亮点,提高结题率,做出成果,深入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共承担了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1个,市级课题3个,县级课题4个,并确定校级课题14个。开发校本课程取得了初步成果,由历史组主编的《红色教育》已编写完成。黄华山校长主持编写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导读》在2009年6月已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宁化客家之星》(暂定书名)人物志编撰完成。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300多篇。2007年12月,被县教育局评为2004――2007实施新课程改革“先进单位”。2010年4月获三明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等奖。
心理教育特色已进入全县先进行列。积极创设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深入开展了个案研究。对学生加强了专题讲座辅导,并逐步形成教育系列。继续抓好了芳华心理咨询室建设,形成了学生心理问题工作的有效模式。抓住重点学生,对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残障家庭、外来务工家庭的特殊性,落实有效的帮扶策略。“读书活动”特色,以图书馆为依托,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做好图书的采编、类藏、借阅、推荐等工作,通过讲座、出版读书报、推荐各类好书等形式,让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读一部好书,展示了读书成果,引导师生们多读书,读好书,真正提高广大师生的内在文化素养,日益浓厚校园的书香氛围。
尽管生源不尽如人意,中考、高考年年都取得了好成绩,位居全市同级同类学校前列。2010年高考创历史最好水平,本科上线首次突破四百大关,达415人;本一上线26人。2011年高考本科上线再次突破四百大关,达405人;本一上线24人。中考成绩综合比例均在全县前列!2012年高考高考再获丰收:本一上线30人,本科上线452人,本科上线率达61、6%;林世杰,多年在福建省学科竞赛中荣获金奖或一等奖,中考获509分勇夺全县第一名!2013年高考力克生源劣势,喜获丰收:本一上线24人,本科上线403人,本科上线率达62、9%。学校先后获宁化 县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平安校园先进单位;三明市首批花园式学校、三明市文明学校、三明市绿色学校、三明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三明市德育先进学校;福建省首批绿化红旗单位、福建省党政工共建先进教工之家、福建省一级档案管理单位和福建省示范图书馆、福建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福建省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福建省宁化第六中学
2014年4月22日
第三篇:巴彦呼舒第六中学简介
巴彦呼舒第六中学简介
巴彦呼舒第六中学创建于2010年8月28日,是我旗教育园区内的一所重点民族初中,是我旗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真实体现,校名由自治区副主席连辑亲笔题写。学校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8万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有气势宏伟的教学楼,环境优雅的学生食堂,整洁舒适的学生公寓,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微机室、美术室、音乐教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标准化设备,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巴彦呼舒第六中学现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1500余人,教职工159人。其中专任教师114人,全部都是在全旗撤并的十所初中范围内公开选拔聘任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精湛。学校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把学校办成具有民族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名校”为办学目标;以“和谐、发展”为校训;以“合作、进取、求实、创新”为校风;以“敬业、奉献、善导、育人”为教风;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为学风。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崭新的巴彦呼舒第六中学,将以昂扬的斗志,卓绝的风采,展示学校魅力,提升办学品位,把学校建设成具有民族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名校。
第四篇:富源中学创建学习型学校实施方案
富源中学创建学习型学校实施方案
(2011——2015五年规划)
一、目的意义:
学习型学校是指通过培养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团体学习,形成学校的学习气氛,进而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实现学校的共同远景规划和目标,更好的达到教育教学效果而创造性工作的学校。我们学校由于教师更新周期过长,教师年龄偏大,信息沟通不畅等多种原因,造成教师学习气氛不浓,知识陈旧,大多数教师不愿意看书学习,新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意识不强。针对以上现象,为了让教师提高勤奋学习,终身学习意识,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学习型学校特制定本方案。
二、创建目标:
通过建立有效学习机制,开展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以教师团队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提高学校管理者、教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逐步树立新的学习观、兢兢业业的工作观和学校品牌意识,逐步在校内形成全体师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潮,使我校教师同时成为 “学习者的培养者” 和“学习者”;使我校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富源中学最终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的学习型精品学校。
三、创建内容:
1.营造学习型校园氛围,强化环境育人的功能。通过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等形式,营造学习型校园氛围,树立良好严谨的学风,加快信息化、人文化校园环境建设,加强教师学习制度,建立丰富多彩的学习研修方式。
2.形成学习型教师队伍。为应对未来教育发展和社会、群众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挑战,教师应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教师在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育行为、教学模式等方面能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3、构建学习型课堂模式。课堂教学学习化是学习型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课堂模式的转变来求得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中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建立学习型信息网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要求,加快校园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学习教育功能,为师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资源,同时上传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全体教师共享。
四、创建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与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2年6月)
1、在全校广泛动员,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富源中学创建学习型学校实施方案》以明确创建学习型学校的目的及意义。
2、在校内成立学习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并以此形成我校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力量。
3、初步形成以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为主的学习型学校的骨干力量。第二阶段:建设与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4年6月)开展内容活泼、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与再建设(2014年9月-2015年6月)对第二步的建设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表彰和鼓励优秀集体和个人;整理和巩固建设的经验和成效,明确问题和不足,在继续建设中完善。
五、具体措施:
(一)健全领导小组,形成创建合力。
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规划部署创建学习型学校工作,研究讨论创建学习型工作的各项事宜,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创建学习型学校实施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并对创建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
(二)进行宣传动员。组织教师学习《富源中学创建学习型学校实施方案》,明确创建活动的内容与要求,充分认识创建活动的意义,人人自觉参加。
(三)在校创建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处室齐抓共管,分工负责。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各教研组、教师个人分别制订组内和个人学习计划。
(四)形成以教务、科研以及教研组为骨干的核心力量,带头学习,先掀起一个 学习的小热潮,引导其他教师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五)健全创建各种制度,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1、集体学习制度。坚持两周一次教研组业务学习制度,重点学习“三中” 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就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问题进行集中研 讨,并做好学习记录。
2、个体学习制度。强调教师个人自学,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完成“十个一”任务。
3、考核激励制度。把教师的学习与考核、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并列为对教研组长的考核之一。
4、建立档案制度。各项计划、活动记录、学习成果、照片等,均存档备案,并为每位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交流活动。
1、开展教师自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结合密山市教育局下发的《密山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规范》文件精神和我校的“课前预习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大练教学基本功,每位教师每学期完成“十个一活动”,要求认真完成,不走过场,教务科研等相关部门做好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并做好各项记录。“十个一活动”是创建学习型学校的重要任务,也是考核每位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十个一活动”是指:
①教师要结合自己实际和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个人成长规划。立足个人发展,每学期制定一个专业发展的学习计划;
②教师要建立业务学习笔记,认真学习记录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根据个人需要每学期选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
③教师每学期结合选读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写一篇学习体会; ④教师每学期要执教一节公开课(教研组以上); ⑤教师每学期要写一篇精湛的课堂实录或案例; ⑥教师每学期要向学生或教师开设一次专题讲座;
⑦教师每学期要撰写一篇有一定理论深度和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经验或管理论文;
⑧教师每学期要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及时整理研究经验,学年结束后要进行阶段总结,对教学研究取得的成果,要及时形成文字材料。
⑨教师每学期结合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编写一套高水平的试卷; ⑩教师每学期要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总结或反思。
2、教务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听课和研讨,开展课堂教学竞赛,着力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技能水平,并重点培养一专多能的骨干教师。
3、深入开展教科研工作。充分发挥科研处的作用,采用定计划、定课题、定时间、定目标的方式,组织各教研组有序开展教科研活动,同时做好新课程理念、“课前预习和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培训工作,同时普及计算机信息网络、电教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教职工整体的文化素质,力争使我校教学、科研工作再上一层台阶。
4、政教处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并及时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并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5、建立保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做好图书室和多媒体教室和各学年组的网络建设工作,从硬件上做到有保障。
6、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和学习,参观和考察、教研和培训,把外面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引进来,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7、通过邀请学者专家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六、组织管理:
富源中学创建学习型学校组织机构: 组
长:周鹏
副组长:董春兰、张宏伟、徐高成、王克勇
组 员:由 甲、宋世臣、董晓平、王庆凯、任成章、孙伯成、陈 强、刘树青、田艳军、陶立书、赵秀丹、侯俐敏、许成河、安晓静
富源乡中学
2011年9月10日
第五篇:黔西县第六中学2012
黔西县第六中学2011~2012学第二学期
生物实验室工作计划
黔西县第六中学本学期涉及生物实验教学的班级七年级有7个班级,七年级的实验教学由谢静老师和陈兰老师负责。现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作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具体计划
(一)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演示实验必须按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要求把学生实验尽量开足。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脑、多
思考,锻炼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归纳出这些知识,这样做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四)认真落实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的购置计划,完成实验室的更新提高,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做好本仪器设备的准备工作,坚持结合实际,适当超前,防止低水平、重复和积压浪费的发生。
(五)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装置、药品、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熟练程度。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要及时填写好实验报告单,教师应及时检查学生的实验结果。本学期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效果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实验技能。
(六)做好实验室工作文件建立管理工作,做好实验室的教学计划、日常管理、安全工作、工作日志等各种工作文件的归类、归档、整理工作。
生物实验室
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