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凤翔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办法
凤翔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
2010年09月15日 17:29:35 来源:凤翔县虢王镇中学【字体:大 中 小】 凤翔县教育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 八条规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县教师队伍管理,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业务型、表率型、奉献型的“六型”教师,实现教师队伍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根据《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尽职尽责 教书育人
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业务精湛,富于创新;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智力资源的开发者,学生终身幸福的设计者与引领者。教师每学期要制定切实的工作计划,做好教学工作总结。认真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搞好辅导、组织课外活动和对学生考核。教师必须达到规定工作量(教师周标准授课节数为:高职中学校10-14节;初中学校12-16节;小学16-20节)。每学年要研读1-2本教育教学专著,每学期撰写学习笔记不少于一万字,教学心得体会不少于十篇,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
第二条 学高为师 提升素质
(一)政治素质。要做到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益求精、开拓进取、为人师表。不参与邪教等非法组织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不传播消极错误言论。
(二)业务素质。要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和合格学历,并不断提高学历层次。计算机、普通话达到上级规定的等级。
1、教学素质。能承担一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具有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的能力和教学实践的创新能力,能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备素质教育在课堂的运用能力;能上好常规课,能承担优质示范课和创新课。
2、科研素质。树立科研意识,具有善于收集教育信息善于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育规律的能力;具有从教学中发现问题,选择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撰写研究论文的能力;具有对教材和学生心理特征的研究能力。
3、管理素质。应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胜任班主任工作,能组织和开展各种活动;具备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的能力,做好家庭、学校联系工作;能制定目标明确的工作计划并能有效地实施。
第三条 身正为范 注重仪态
教师的服饰仪容、言谈举止、行为态度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要努力塑造优雅的风度,注重高雅的谈吐和文明的举止,注重仪容端庄,做到健康朴实、文雅得体。严禁不修边幅、满口粗话、浓装艳抹。严禁衣冠不整进课堂和在课堂上接打手机。一经发现,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第四条 以德养性 为人师表
中小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增强依法治教和遵纪守法的意识,依法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教师良好形象和教育良好声誉,让学生尊敬、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宝鸡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十条禁令》规范言行举止,弘扬“爱岗敬业、团结奋进、人人讲奉献、事事争一流”的精神。
中小学教师要热爱和珍惜本职工作,教师必须住校。严禁参与赌博、酗酒、封建迷信等有损教师形象的活动。严禁擅自向学生推荐、销售教辅资料。严禁教师利用节假日举办各种形式的“补习班”、“特长班”、“提高班”,或为校外办班者组织生源。严禁教师在工作时间打牌、下棋、上网玩游戏。
对严重违反师德规定、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教师,一经发现查实,当年年度考核及职称考核定为不合格,学校可依据有关规定调整岗位。
第五条 严谨治学 提高质量
中小学教师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己任,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所任教学科成绩与当年绩效工资挂钩。连续三年位于同学科后三位者调整其工作岗位。
第六条 终身学习砺炼师能
新教师上岗前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培训时间必须达到上级有关部门规定的课时数。培训内容应包括:师德教育、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教育教学常规、现代教育技术、班主任工作及教科研知识等。未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的,不得转正定级。中小学教师要积极参加提高学历层次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在学习内容上,要求是国民教育系列,所学专业与所任教学科一致,符合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在学习形式上,以在职函授、自考、远程教育为主。
中小学教师要严格遵守继续教育规定,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接受定期或不定期的教师培训。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树立终身学习和创新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开展创新教育实践的自觉性和业务能力水平。
中小学教师要在确保完成每年继续教育周培训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校本培训,形成边学习边工作,以学习促工作的良性机制,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凡未达到培训要求的教师学年度考核不能评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第七条 忠诚教育 关爱学生
中小学教师要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忠诚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奉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要满怀对学生的真心关爱,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不能有伤害学生的行为和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和侮辱学生。
第八条 严明纪律 恪尽职守
中小学教师应坚守岗位,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职守。教师因病因事请假,均应履行手续。教师病(事)假期满,应主动销假上班,确需续假者,按程序履行续假手续。
事假规定:除国家明确规定的各种假日外,教职工离开教育教学岗位办私事,必须请事假,一学期事假原则上累计不得超过7天,确因特殊原因,须请假7天以上20天以内者,由县教育局审批,一次性请事假超过20天,原则上不予审批。教师一学期事假累计超过7天者,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绩效考核时给予扣分处罚。
病假规定:教职工因重病、急病需要住院治疗,或所患疾病致使行动不便、神智不清,不能正常工作,经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确需休假治疗的,可请病假。连续病休一年以上,又不符合退休条件的人员,经本人申请,单位同意,持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病历证明、处方笺和交费凭证,报经县教育局、县人事局审核批准,准予长病休息,作编外处理。教师长期患病后要求回校工作,应有医院出具的病愈证明,在三个月内如属原病未愈再次请假的,其病假时间前后合并计算,按连续病假处理。
中小学教师在病假期间,必须集中时间治病和养病,定期向单位汇报病情治疗进展情况,凡借治病休养之名从事第二职业者,扣发病假期间的所有工资。经教育不改者,则按自动离职处理。
经批准休假的中小学教师,年内病假累计超过六个月,事假累计超过三个月,或病事假累计超过五个月者,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
教师有申请辞职的权利,凡需辞职的工作人员,经本人申请,单位同意,报县教育局、人事局批准后,可以辞职。在正式批准辞职前,不得擅自离岗,否则,按旷工处理。旷职的界定:
1、未履行请假手续,无故不上班者;
2、未履行请假手续,私自请人代课、顶岗者;
3、假期期满,不按规定履行销假、续假手续,又不按时上班者;
4、本人虽提出请假或续假,但未获得批准,擅自不上班者;
5、无故不参加有关会议、劳动、活动者;
6、无故不服从工作分配,虽在单位但不工作者;
7、工作调动后不按规定时间到新单位报到者。
教师有下列情况之一,经教育不改者,予以辞退:
1、连续两年岗位考核不合格或当年考核不合格又不服从组织安排的;
2、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 30天的;
3、损害单位经济利益,造成严重后果以及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给单位造成极坏影响的;
4、无理取闹、打架斗殴、恐吓威胁单位领导,严重影响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5、贪污、盗窃、赌博、营私舞弊,情节严重但不够刑事处分的;
6、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
教师辞退、辞职报批程序是:单位呈报、县教育局审核、县人事局批准。一经批准,其人事关系及档案转到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附 则 本规定适用于我县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各级各类学校及托幼机构和教育管理单位;本规定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由县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办法
金塔三合学区关于制定 教师队伍管理措施及办法
(2012-20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和《关于印发金塔县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为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流动有序、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结合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实际,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聘用
1、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及教育教学需要,在编制限额内由教育局提出增人计划,经县编委批准,由教育局、人事局统一组织考试,公开择优聘用符合《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条件的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受聘任教人员试用期一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予以正式聘用,服务期5年。
2、中小学教师实行全员聘用制管理。教师的岗位聘任实行按需设岗、依岗定员、平等竞争、双向选择、择优聘任。学校应依法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对工作态度较差、表现欠佳的,1 要限期改正,否则,依法予以解聘。
二、流动
3、教师的流动要有利于教师队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鼓励教师从城区学校向农村学校,重点学校向薄弱学校,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严格控制教师向城区、县属学校及超编乡镇流动;严格控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
4、建立教师交流制度,积极开展教师对口支教和轮岗交流工作,采取上挂、下派、轮岗等各种形式开展教师交流工作。凡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教师,原则上要在学区范围内进行交流。提倡、鼓励教师到条件艰苦、师资紧缺的地方任教。城区中小学、农村完职中、乡镇政府所在地初中、中心小学和超编学校教师均要分期分批到农村缺编及边远学校支教。有农村任教经历,原则上作为中小学特级教师评选、省市县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定、县以上优秀教师评选依据之一。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必须要有在农村薄弱学校支教或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
5、编制限额内,教师在本乡镇范围内流动的,由中心校提出初步意见,报县教育局批准,每年暑期集中办理。超编学 2 校应通过竞争上岗等方法,将富余人员分流到本乡镇缺编学校。
教师跨乡镇流动,由县教育局根据编制余缺、学科需求情况,统筹考虑,实行有序流动;鼓励教师由超编乡镇、学校向缺编乡镇、学校流动;超编乡镇、学校严禁进人。
县属学校教师在县内流动,编制限额内由县教育局负责办理。每年年终由县教育局统一报人事编制部门备案。进入城区学校的,须经县编委同意。
6、教师借用须经县教育局同意,并办理借用审批手续,明确借用时限。未办理借用审批手续或借用期满未返原岗超过15天的,由原学校按擅自离岗人员上报予以辞退(解聘)。
7、教师到民办学校任教,须经县教育局批准,未经批准的,须办理辞职手续,否则,由原学校按擅自离岗人员上报予以辞退(解聘)。
为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县教育局根据需要可指派专人到民办学校承担教学任务和指导工作。在批准同意的期限内,行政、工资关系保留在原校,工资保存在教育经费核算分中心,由原单位使用。其考核由民办学校出具工作表现,原单位定等次。期满返回原单位工作,恢复原待遇。不按时回原单位工作 3 的需办理辞职手续,否则按旷工论处。
8、辞职人员须提交个人申请、辞职申请表,经学校及中心校同意,报教育局批准后,方可办理辞职手续。与所在单位订有聘用合同的人员,其辞职按聘用合同的规定办理。
三、进修
9、提倡和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有计划地脱产进修。在教师缺编的情况下一般不同意教师脱产进修。未经学校同意擅自外出脱产进修的人员,或进修期满不按时返校连续旷工达15天以上的,上报予以辞退(解聘)。
10、教师参加本专科脱产进修,须工作满3年以上,个人申请,学校、中心学校同意,签订回校工作协议。协议须明确进修时限、待遇、双方责任、权力及义务等。入学后15天内,由学校、中心学校报教育局备案。
教师脱产进修期间,停发绩效工资及相应的津贴补贴。
11、脱产攻读教育类研究生的,必须工作满五年以上。由个人申请,学校、中心学校同意并签订回校工作协议,报县教育局批准后方可报考;经批准同意读研者,行政、工资关系保留在原校。入学之日起停发工资。工资保存在县教育经费核算分中心。学习期满返校工作满三年后分予以返还读研期间 4 的基本工资。变动工作单位的,自变动次月起不予返还。
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在规定的脱产学习一年期满后,须回原校工作。脱产学习期满15天内不返校者,由学校按擅自离岗人员上报予以辞退(解聘);
对脱产攻读非教育类研究生的,自入学之日起停发工资,并由其本人在离校15天内将行政、工资关系转出,或办理辞职手续,否则按程序予以辞退(解聘)。
12、在职教师不予参加普通高校非师范类专业学习,否则按擅自离岗处理。报考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的,须经学校、中心学校同意,并与原工作单位签订回校工作协议,保留关系,工资存放县教育经费核算分中心,学习期满返校后分予以返还。学习期满15天内不返校者予以辞退(解聘)。
四、病、事假
13、加强教师考勤管理,实行上班签到制,禁止教师顶岗代班。
14、教师因病请假,须由本人书面申请。乡镇中小学,3天以内的由所在单位校长审批;4-7天的,由单位班子集体研究决定;8-14天的由中心学校校长审批;15-30天的,由中心学校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县属学校,14天以内由校长审批,15 5 -30天由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有重大疾病须请假30天以上的,由所在单位派人陪同到县级以上医院鉴定后,由所在单位及中心学校出具书面报告并附相关医疗资料,报县教育局审批;事假须严格控制;婚、产假由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执行。
病假超过半年、事假超过3个月或病事假累计超过半年的人员,不参加考核。
病、事假必须履行书面请假手续,否则按旷工论处。病事假期间的生活待遇按省人事厅《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事假期间生活待遇的通知》(皖人发[1997]83号)文件规定执行。
五、考核
15、县教育局和学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及工作业绩实行目标管理和考核。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评聘、评先评优、晋职、晋级、岗位聘任的主要依据。
16、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实行绩效挂钩。将教师绩效工资的分配权放给学校,由学校按国家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实施办法执行。
17、建立教师奖励制度,每年在教师节期间表彰奖励一批 6 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
18、教师有违反从业规定行为的,按《六安市中小学教师违反从业规定行政处分暂行办法(试行)》予以处理。
六、纪律
19、严禁教师擅自离岗。凡旷工连续15天以上或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以上的,由所在学校或中心学校上报县教育局按程序予以辞退(解聘)。
20、任何单位和部门未经县教育局同意不得擅自借用中小学教师;擅自到外地外校任教的教师,按旷工论处。
21、学校校长对教师在岗管理负有直接责任。因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散,或是有章不循,有法不依,造成人事管理混乱,教师乱借用、乱调动的,县教育局将对有关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对包庇、纵容擅自离岗人员达2人次以上的学校、中心校主要负责人予以免职,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2、县教育局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统一管理。各中小学校必须严格遵守本办法,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本校教师的管理工作,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执行,职工的管理参照本办法执 7 行。
三合学区
2007年7月16日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办法
寿县教育局文件
寿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办法
寿教人[2007]137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和《关于印发寿县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为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流动有序、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结合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实际,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聘用
1、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及教育教学需要,在编制限额内由教育局提出增人计划,经县编委批准,由教育局、人事局统一组织考试,公开择优聘用符合《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条件的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受聘任教人员试用期一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予以正式聘用,服务期5年。
2、中小学教师实行全员聘用制管理。教师的岗位聘任实行按需设岗、依岗定员、平等竞争、双向选择、择优聘任。学校应依法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对工作态度较差、表现欠佳的,要限期改正,否则,依法予以解聘。
二、流动
3、教师的流动要有利于教师队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鼓励教师从城区学校向农村学校,重点学校向薄弱学校,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严格控制教师向城区、县属学校及超编乡镇流动;严格控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
4、建立教师交流制度,积极开展教师对口支教和轮岗交流工作,采取上挂、下派、轮岗等各种形式开展教师交流工作。凡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教师,原则上要在学区范围内进行交流。提倡、鼓励教师到条件艰苦、师资紧缺的地方任教。城区中小学、农村完职中、乡镇政府所在地初中、中心小学和超编学校教师均要分期分批到农村缺编及边远学校支教。有农村任教经历,原则上作为中小学特级教师评选、省市县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定、县以上优秀教师评选依据之一。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必须要有在农村薄弱学校支教或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
5、编制限额内,教师在本乡镇范围内流动的,由中心校提出初步意见,报县教育局批准,每年暑期集中办理。超编学校应通过竞争上岗等方法,将富余人员分流到本乡镇缺编学校。
教师跨乡镇流动,由县教育局根据编制余缺、学科需求情况,统筹考虑,实 行有序流动;鼓励教师由超编乡镇、学校向缺编乡镇、学校流动;超编乡镇、学校严禁进人。
县属学校教师在县内流动,编制限额内由县教育局负责办理。每年年终由县教育局统一报人事编制部门备案。进入城区学校的,须经县编委同意。
6、教师借用须经县教育局同意,并办理借用审批手续,明确借用时限。未办理借用审批手续或借用期满未返原岗超过15天的,由原学校按擅自离岗人员上报予以辞退(解聘)。
7、教师到民办学校任教,须经县教育局批准,未经批准的,须办理辞职手续,否则,由原学校按擅自离岗人员上报予以辞退(解聘)。
为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县教育局根据需要可指派专人到民办学校承担教学任务和指导工作。在批准同意的期限内,行政、工资关系保留在原校,工资保存在教育经费核算分中心,由原单位使用。其考核由民办学校出具工作表现,原单位定等次。期满返回原单位工作,恢复原待遇。不按时回原单位工作的需办理辞职手续,否则按旷工论处。
8、辞职人员须提交个人申请、辞职申请表,经学校及中心校同意,报教育局批准后,方可办理辞职手续。与所在单位订有聘用合同的人员,其辞职按聘用合同的规定办理。
三、进修
9、提倡和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有计划地脱产进修。在教师缺编的情况下一般不同意教师脱产进修。未经学校同意擅自外出脱产进修的人员,或进修期满不按时返校连续旷工达15天以上的,上报予以辞退(解聘)。
10、教师参加本专科脱产进修,须工作满3年以上,个人申请,学校、中心学校同意,签订回校工作协议。协议须明确进修时限、待遇、双方责任、权力及义务等。入学后15天内,由学校、中心学校报教育局备案。
教师脱产进修期间,停发绩效工资及相应的津贴补贴。
11、脱产攻读教育类研究生的,必须工作满五年以上。由个人申请,学校、中心学校同意并签订回校工作协议,报县教育局批准后方可报考;经批准同意读研者,行政、工资关系保留在原校。入学之日起停发工资。工资保存在县教育经费核算分中心。学习期满返校工作满三年后分予以返还读研期间的基本工资。变动工作单位的,自变动次月起不予返还。
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在规定的脱产学习一年期满后,须回原校工作。脱产学习期满15天内不返校者,由学校按擅自离岗人员上报予以辞退(解聘);
对脱产攻读非教育类研究生的,自入学之日起停发工资,并由其本人在离校15天内将行政、工资关系转出,或办理辞职手续,否则按程序予以辞退(解聘)。
12、在职教师不予参加普通高校非师范类专业学习,否则按擅自离岗处理。报考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的,须经学校、中心学校同意,并与原工作单位签订回校工作协议,保留关系,工资存放县教育经费核算分中心,学习期满返校后分予以返还。学习期满15天内不返校者予以辞退(解聘)。
四、病、事假
13、加强教师考勤管理,实行上班签到制,禁止教师顶岗代班。
14、教师因病请假,须由本人书面申请。乡镇中小学,3天以内的由所在单位校长审批;4-7天的,由单位班子集体研究决定;8-14天的由中心学校校长审批;15-30天的,由中心学校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县属学校,14天以内由校长审批,15-30天由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有重大疾病须请假30天以上的,由所在单位派人陪同到县级以上医院鉴定后,由所在单位及中心学校出具书面报告并附相关医疗资料,报县教育局审批;事假须严格控制;婚、产假由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执行。
病假超过半年、事假超过3个月或病事假累计超过半年的人员,不参加考核。
病、事假必须履行书面请假手续,否则按旷工论处。病事假期间的生活待遇按省人事厅《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事假期间生活待遇的通知》(皖人发[1997]83号)文件规定执行。
五、考核
15、县教育局和学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及工作业绩实行目标管理和考核。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评聘、评先评优、晋职、晋级、岗位聘任的主要依据。
16、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实行绩效挂钩。将教师绩效工资的分配权放给学校,由学校按国家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实施办法执行。
17、建立教师奖励制度,每年在教师节期间表彰奖励一批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
18、教师有违反从业规定行为的,按《六安市中小学教师违反从业规定行政处分暂行办法(试行)》予以处理。
六、纪律
19、严禁教师擅自离岗。凡旷工连续15天以上或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以上的,由所在学校或中心学校上报县教育局按程序予以辞退(解聘)。
20、任何单位和部门未经县教育局同意不得擅自借用中小学教师;擅自到外地外校任教的教师,按旷工论处。
21、学校校长对教师在岗管理负有直接责任。因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散,或是有章不循,有法不依,造成人事管理混乱,教师乱借用、乱调动的,县教育局将对有关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对包庇、纵容擅自离岗人员达2人次以上的学校、中心校主要负责人予以免职,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2、县教育局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统一管理。各中小学校必须严格遵守本办法,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本校教师的管理工作,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执行,职工的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寿县教育局
2007年7月16日
第四篇: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干部教师队伍管理办法
江夏区教育局党委、江夏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干部、教师队伍
管理办法
(讨论稿)
为加强全区教育系统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的干部、教师队伍管理制度,不断优化教育人力资源配置,充分调动教育干部和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均衡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干部管理
1.严格干部职数管理。教育管理干部必须严格按《区教育局关于试行学校校长和中层干部竞聘工作的通知》(夏教干[2012]1号)规定的职数配备,严控超职数配备干部、严格干部选任条件。干部职数的核定原则上每学年一次,核定情况将作为干部调整的原则依据。
2.严格干部任用程序。教育管理干部的任用必须严格按照民主推荐、党支部研究、单位申报、局党委研究任命的程序进行(职能部门副职及中层干部选任必须事先与教育局充分沟通、酝酿统一后再按程序操作),严禁违规和自行任命、使用干部。
3.规范党务干部配备。学校规模在12个班以下的原则上不配备专职书记,书记由校长兼任;各街道、办事处教育总支所辖学校党务干部的任用必须先申报教育局党委研究拟同意后,方能上报街道、办事处党委任命。
4.大力推行校长选任。义务段学校校长严格实行选任,非义务段学校校长逐步推行选任,选任校长人选逐步采取打破地域限制、公开竞争选拔方式产生。
5.深入推进干部竞聘。认真落实《区教育局关于试行学校副校长和中层干部竞聘工作的通知》精神(夏教干[2012]1号),在全区大力推行学校副校长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周期聘任制度。
6.加快后备干部培养。进一步完善、规范后备干部和党外干部竞聘和选拔机制,不断加大后备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力度。教育系统
后备干部(含党外干部)的确定,原则上必须经过组织推荐(或自荐)、竞聘选拔、考核使用程序,对特别优秀的后备干部和党外干部可予以破格提拔使用。推行交流支干制度(不少于二年),对优秀支干干部可就地留任或将其支干经历作为其后续提拔任用的依据参考。
7.规范管理人员补充。机关及职能部门及人员缺编之前,原则上按照“只出不进、凡进必考”的办法补充,教研人员一律采取“缺一补
一、竞争选拔”的方式配备。鼓励机关及职能部门人员下乡支教,并按全区专职交流教师补助标准给予补助(不含纸坊城区学校)。
8.规范总支人员管理。各街道、办事处教育总支必须严格按《区教育局关于规范乡镇街(开发区)教育总支岗位设置工作的意见》(夏教字[2012]12号)规定的职数和程序配备总支成员,并严格岗位职责和要求,鼓励总支人员就近下校蹲班带课,充分发挥教育总支的管理、服务和示范职能。
9.严格干部调动管理。原则上直属单位正职干部(含教育干事)可作为干部调动安排,其他干部的调动按教师异动程序操作(特殊对象因工作需要,经组织决定调整任职的干部除外)。
10.严格干部离任审计。单位行政正职干部异动,必须在单位财务审计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后方可办理手续,否则一律就地免职,并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
11.严格干部任课制度。学校管理干部必须坚持在教学一线带课,具体任课要求按《江夏区教育局关于学校管理干部任课的原则意见》执行;同时,干部带课将作为干部考核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重要依据。
12.严格干部考核管理。干部考核将依据目标完成情况、民主测评结果和干部任课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同时,将依据干部考核结果全面推行教育管理干部末位淘汰制,凡连续两年考核在同类单位或同类人员中排名倒数第一者实行末位淘汰,并就地转岗;对干部民主测评基本合格以下比例达20%及以上的班子和个人要进行诫勉谈话,对连续两年民主测评基本合格以下比例达20%及以上的原则上要调离工作岗位。
13.严格干部退职管理。教育管理干部退职后,不得离岗休息,必须服从单位工作安排,特殊情况确需休息者,必须报教育局审批,且其待遇发放须严格按《江夏区教育局关于绩效工资考核发放补充意见》执行。
14.严格干部试用管理。凡新任命的单位党政正职干部,必须严格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一年),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命。
二、教师管理
15.严格教师编制管理。单位教职工编制及学科结构原则上每学年核定一次,核定情况将作为教职工调配、交流的重要依据。
16.规范教师异动管理。教师异动必须在教育局核定的编制及学科结构范围内进行,教师调配时间原则上为当年8月份。街、开发区区域内教师异动,由各教育总支根据核定编制及学科结构情况统一调配,调配完成后报教育局政工科备案。纸坊地区外跨区域学校间教师异动的具体程序为:教育局核定编制结构,个人申请、调出和调入方签字同意,教育局办理异动手续,如遇供过于求情形,一律采取考试选拔方式操作。教师调入纸坊地区(含宁港片),必须在审定编制结构内、据学科需求情况,采取统一考试、双向选择方式进行,并严格实行中、高级职务教师降低工资级别和取消其农村教师津贴(包括绩效工资中农村津贴、省农村骨干教师津贴、革命老区津贴)的异动管理政策。纸坊街所辖的宁港片学校教师调入城区学校必须经教育局批准后按程序执行。城区学校间教师异动(包括纸坊地区直属学校之间、直属学校与纸坊街所辖学校之间)必须报教育局审批后按程序执行,并要从严控制。
17.扎实推进教师交流。全区城乡教师交流原则上采取“结对帮扶、人员互派”或单向交流支教形式进行,个别区域、特殊学科可按原支教办法由区教育局统一安排支教人员,由区教育局统一安排的到农村学校的支教教师享受绩效工资中的农村教师津贴和支教补助;各街道、办事处区域内各学段教师必须打通学段核定编制结构,打通学段交流使用,且不享受全区支教教师待遇,有条件的地区可酌情给交流教师报销交通费用,但不得超过全区支教补助标准;参与全市城乡
交流教师派出学校可据实报销教师交通费用,交通费用原则上按每周往返一次核定,同时要严格依照市局规定管理交流人员的工作情况;外派我区交流人员依规定管理,严禁无课不到、不受检查、擅批休息等违规行为。
18.规范骨干教师管理。严格规范考试、考核、资料评审相结合的骨干教师评选程序和办法;认真落实《江夏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和《江夏区“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夏教办[2012]14号)精神,努力保障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待遇的落实,同时,严格实行骨干教师定期考核和动态管理机制。骨干教师考核原则上每学年一次,对于不能履行骨干教师职责和考核不合格的骨干教师将取消荣誉称号和待遇。
19.规范教师职称评聘。在教师职称评、聘上,要严格依据政策规范操作,并严格执行带课任教规定,农村学校工作经历及班主任经历等政策规定,坚决杜绝在职称评聘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一经查实则取消其当年和下一职称申报、评、聘资格,并视情节给予处分。
20.严格教师考试制度。完善、健全教师(含教研人员)专业考试制度,教师专业考试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具体考试组织由师训部门组织实施,考试结果报教育局政工科备案,对在专业考试中成绩优异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21.严格在岗人员管理。坚持内退、停薪待岗、借用人员申报审批制度,坚决杜绝擅自批准内退、停薪待岗、借用人员现象;病休人员必须严格持医院(县及以上医院)出具的病休证明向权属领导报批病休假并报政工科备案;脱产进修学习人员,属个意愿的单位同意后须报教育局审批,属组织安排的由用人单位报政工科备案;停薪待岗人员必须按其全部财政收入上缴管理费,管理费分两次交清,(签订合同时缴纳50%,半年后全部缴清);上述各类人员绩效工资发放必须严格按《江夏区教育局关于绩效工资考核发放补充意见》执行。
22.严格新进教师管理。各类新补充教师原则上必须严格依招聘方案及审定需求安排使用,并依法规范合同聘用。严格新进教师(入编招聘和免费师范生)服务期制度(服务期为三年),如在服务期内
要求调出系统外或区外者,则必须按合同规定支付违约金。严禁擅自调整补充教师分配单位及任教学科。
23.严格临时用工管理。严格临时用工申报审批制度,严禁任何单位擅自聘请临时用工。除学前教育阶段外,原则上各单位都不得聘请临时用工,如有特殊岗位确需聘请临时用工的,则必须报教育局审批后方可聘用。聘用临时用工必须严格依法、依规办理用工手续,聘用合同(依格式)一年一签,聘用年限不得连续超过两年,且聘用人员必须符合法规要求。如单位擅自聘用或违规使用临时用工将严格跟踪连带追责。
二0一四年六月三十日
第五篇: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工作的通知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
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区)教育局:
近年来,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坚持把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完善措施,强化管理,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但由于各种原因,我省一些地方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还比较薄弱,存在教师配置不合理、教师在编不在岗、教师管理手段落后等突出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强编制管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2009年8月,全省各市、县(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额已经省政府批复下达。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按照倾斜农村、促进均衡的原则,切实加强中小学编制的总量调控与统筹使用;要通过逐校核编,切实解决当前中小学编制管理中存在的学段结构、区域分布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充分发挥编制在教师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和鼓励教师从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从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教师短缺而又有编制的市、县(区),要抓紧补充教师,优先解决紧缺学科和农村学校教师的不足问题,同时避免一边给农村学校增加新教师、一边又把农村骨干教师选拔到城镇学校的现象发生;学校布局调整产生的富余教师,由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培训后,可转岗从事幼儿教育教学或到寄宿制学校担任生活指导教师;要按照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印发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等规定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师和卫生(保健)人员;800人以上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原则上要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其他学校要有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二、强化日常考核与管理,全面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
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教职工日常考核,把教职工的常规考核与师德考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考核办法。要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改革为契机,指导学校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科学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和人员竞聘上岗方案。方案中要明确岗位条件、岗位职责及竞聘上岗办法,并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实施。
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核编到校、岗位设置改革和绩效工资实施工作,对学校在编不在岗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摸清情况,明确责任,严肃纪律,处理到位。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占用或变相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对长期占用学校编制的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要限期与学校脱离关系。对因进修、病假、事假等原因长期离岗的人员,经查实后按规定履行手续并按考勤制度处理;对以进修、病假、事假等为借口,在外长期从事其他职业的,要坚决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办理辞退或辞职手续;对未经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擅自离开本岗位,到其他单位工作或其他各类学校代课的,要限期归队,不能按期归队的要按有关规定办理解聘、辞退或辞职手续;对不再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原学校负责人,要安排到学校其他教育教学岗位,对转岗后不履行岗位职责的不得享受在岗教职工的有关工资待遇。
各市、县(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对辖区内学校在编不在岗人员清理工作负总责,所在学校主要负责人为清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清理工作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认真细致地核对基础材料,准确掌握情况,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要坚持实事求是,边查边纠,进一步健全教职工管理制度;要强化“谁主管、谁负责”,对为教师擅自离岗提供方便的,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对在清理工作中弄虚作假、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各市、县(区)教育局要对清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填写《中小学在编不在岗人员清理情况统计表》(见附件)。请各市教育局将汇总表(附各县(区)统计表)连同书面总结于9月底之前报送省教育厅师资处。
三、优化管理手段,提高教师队伍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001年我省开发了“安徽省中小学教职工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中小学教职工数据库。多年来,中小学教职工数据库为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准确的掌握教职工队伍信息,科学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相关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省教育厅正在研制中小学教职工信息网络管理平台,构建省、市、县三级教师队伍管理系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小学教职工数据库,加快中小学教职工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实行教师队伍动态管理。要充分发挥教职工数据库功能,利用信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实现教师队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