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13:4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

第一篇: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

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

问题与对策

○张永玉

石文兵

2006年3月21日至25日,江西省教育厅会同省人事厅、省编办和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一行5人组成调研组,就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江西省“以县为主”管理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的体制基本确立;通过核编定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进一步精简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录用、调配交流等的管理职能尚待进一步到位;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偏紧,学校班额过大,教师工作负担过重;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的矛盾比较突出。

一、调研样本县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我们选择了星子县、铜鼓县、于都县分别作为我省边远山区、湖区和经济贫困老区的代表,以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三种形式开展调研。我们在这三县分别召开了有县政府、市、县两级教育局、人事局、编制办和财政局有关人员,以及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县政府关于中小学教师编制及中小学教师管理和教师调配工作的汇报。实地考察了2所农村中学、3所农村小学和2个农村小学教学点。对三县发放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测算表”,对12所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情况”问卷调查。通过调研,对三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相关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三县基本情况

星子县地处江西北部庐山脚下、鄱阳湖之滨,境内多山区、湖区,总面积为894平方公里,人口24万。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17所,农村中小学校107所;中小学在校学生48608名,其中县镇小学5186人,农村小学生28656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1990人,实有教职工人数2327人,超编337人;小学23人以下的教学点4个,占用教师编制数5人。

铜鼓县是江西西北部与湖南交界的山区小县,全县人口13.6万。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68所,农村中小学63所;中小学在校生人数15965人,其中县镇小学生2775人,农村小学生5909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1163人,现有在职教师1198人,超编35人;小学23名学生以下的教学点25个,教师51人。

于都县是位于江西南部的国家级贫困县,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区为主,人口94.1万人。各级各类学校355所,农村中小学校337所,小学教学点104个;中小学在校生人数188425人,其中县镇小学生13234人,农村小学生112015人,县镇中学生19503人,农村中学生43609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6852人,实有教职工人数9190人,(其中公办教职工7451人),代课教师1739人,超编2338人;全县教学点104个,教职工247人,小学23名学生以下的教学点42个,教职工244人。

(二)教师编制管理核定的情况

2002年江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赣府厅46号文件,要求按照在校学生数量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师生比为:小学1∶23.5,初中1∶18,高中1∶16。按照省定编制标准,星子县、铜鼓县、于都县教职工核定编制数分别为1990人、1163人、6852人。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各县采取了以下做法:1.调整学校布局。星子县农村中小学由原来的141所撤并成107所,其中撤消中小学校4所,村小10所,教学点20个。铜鼓县将原来的183所中小学,调整为68所;2.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由县编办牵头,组织教育、人事、财政等部门组成核编小组,根据学生数核定教育编制。3.清理各类不合格教师。星子、铜鼓两县共清退代课老师1168人,“在编不在岗”教师154人。(从1999年至2002年铜鼓县共清退代课教师413人,目前已无代课教师。于都县教师紧缺,尚有代课教师1739人。)4.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做好教师分流工作。铜鼓县采取了六条措施做好分流工作:(1)顺向流动安排到缺编中小学任教;(2)鼓励富余落聘人员到在大中专院校脱产进修;(3)经学校同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允许部分富余落聘人员停薪留职;(4)允许因身体原因确实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教师按政策办理病退;(5)允许男满58周岁,女满53周岁的体弱教师实行提前退岗休息;(6)在校待岗,参加学校安排学习、劳动和其他活动。

(三)教师的调配情况

1.对于教师的调配,三县做法不一,但基本能体现教育主管,规范管理 铜鼓县的做法是,教师的交流和调配,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的编制余缺和需求情况,以及教师的个人申请,经集体研究,由教育人事部门下调令,对农村调往县城学校的教师,采取经过考试公开选拔的方式。星子县的做法是,县属教育系统编制内的人事调配,由县教育部门统一管理,编制内乡镇之间、县城学校之间的教师调动,由县教育局自主决定,县编办和人事、财政部门按县教育局的调动函,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于都县的做法是,小学教职工在本镇内的调动,由中心小学负责;小学教职工跨乡镇调动及初中、县直学校教职工调动,由县编办核编,教育局办理调动手续。乡镇学校教师调往县城学校通过公开竞争、公开考试,择优选调,由县编办核编,调动手续经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理。跨系统调动,经县教育局同意后,由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规定程序办理调动手续。

2.对教师队伍新进人员采取“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理管理”的原则。这几年来星子县向社会公开招聘了300名师范类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铜鼓县向社会招聘录用了333人,充实教师队伍,缓解农村师资不足的压力。

二、当前农村中小学在教师编制、教师调配以及教师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编制标准不合理,农村教师总量不足,城乡倒挂现象严重

目前,江西省执行的是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2001年制定的编制标准,该标准未考虑农村教育实际,尤其是边远山区、湖区、库区地广人稀的实际,将城乡标准倒置。根据该编制标准核定的师资数量不能保证农村教育的基本要求。

2003年全省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上级下达到星子县、铜鼓县、于都县的编制总数分别是:1990人,1163人,6852人。这几年,一方面辞退了一大批代课教师、一批年老教师退休以及自然减员,新进教师来不及足额补充,而另一方面是生源数增加,编制总量没有相应变动,各地教职工编制偏紧,教师缺额较大。星子县现在职人数2327,相差337人;铜鼓县现在职人数1198,相差35人;于都县现在职人数9027人,相差2175人。2006年秋季开学,各地小学学制“五改六”,更加剧了小学教师编制不足的矛盾。

这三个县大部分是山区或湖区,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成班率低,农村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城乡教师编制倒挂现象突出。如铜鼓县农村小学平均班额是23.9人,县镇的班额是54.4人。23人以下教学点25个,占用教师编制数51人。于都县教学点104个,教职工247人,23人以下教学点42个,教职工数44人。在僻远山区、湖区,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基本上是包班任教,甚至还有一位教师包一个年级的现象。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学校教学网点调整,寄宿制学生增多,教师的授课工作量和学生管理工作量加大,现有学校定编数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

2000年以后,民办教师问题解决。但条件艰苦的农村,特别是偏远的山区、湖区,教师力量严重匮乏,又出现了大量的代课老师,他们成为农村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代课老师会重新成为历史遗留问题,阻碍农村教育体制整体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二)农村教师调配交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对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上,各地都出台了教师人事调配新举措,使中小学教师在调配交流上,通过公平竞争得到公正待遇。但是,这也造成许多优秀农村教师由村里流向镇,镇里流向县城。条件艰苦的僻远农村留不住人,补充的也基本属于城镇学校落聘的教师,使城乡师资差距越来越大。

在教师调配管理上还存在着周期过长、手续烦杂,具体办理的过程没有考虑到学校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用人等情况,有关管理部门只为了方便管理,没有较好地体现服务意识,有的地方甚至调动了一二年都未能兑现工资。

(三)农村教师待遇低,师资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教师待遇低体现在几个方面:1.工作条件艰苦。许多农村中小学,特别是教学点设在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山区、湖区,学校办学条件差,生活设施简陋,给教师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2.教师收入低。虽然教师能按时足额地领到工资,但相对乡镇工作的公务员,教师收入还低一档次。而那些代课教师一个月只能领取300左右的工资;3.教师工作量大。如铜鼓县鹤吼希望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在校生130人,6个年级(学前班),6个班,教师10人。平均每位教师每星期25节课(不包括早晚自习和值夜班),每位教师兼任2-3门课程。

农村教师待遇低,造成农村教师岗位引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星子县近三年来共有116名农村教师外流,而计划招聘340名教师,实际招到262人。一些农村教学点长期没有正规教师去那教书,只好由代课教师顶替。我们考察了于都县葛坳乡沙坝教学点,该教学点设在村里的祠堂内,没有电灯,24名学生挤在一起上课,有学前、一年级、二年级三个年级,由一名年龄48岁的未能转编的民办教师代课任教。

农村教师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农村教师岗位缺少吸引力。合格教师招不进来,年轻骨干教师外流,造成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年龄老化。我们调查的12所农村中小学及教学点,共有教师578人,其中55岁以上的有115人,占19.90%,36~50岁的有241人,占41.70%,35岁以下的有222人,占38.41%。

教师年龄的老化带来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老化。我们所到的这些农村中小学校教师主要是年龄偏大、教龄较长的中师或高中毕业生、民办转正、代课老师组成。于都县目前尚有代课老师1739名,其中有二分之一学历不达标,大部分只有初中学历,极个别只有小学学历,教学质量令人堪忧。

在对三县的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平衡现象严重,音、体、美、计算机等学科专业教师奇缺,如星子县有107所农村中小学,按一校仅配一名专业教师,分别应配107名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和外语教师,但目前该县农村中小学仅有4名音乐教师、2名美术教师、32名英语教师,音乐、美术、体育、历史、地理课程大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者不开这门课。由此造成学校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先进教育思想、教学手段不能应用,影响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

(四)教师职务评聘的问题

从2003年开始,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实行评聘分开,这项政策实施之初,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但由于连续实施了三年,职称职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评上的多,聘上的少,由于职数的限制,许多教师在取得专业技术职称后不能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相当部分教师甚至到退休都无法受聘,影响了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积极性,导致一些中青年教师流失。

在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培训费用过高培训名目繁多的现象。教师反映在职称晋升过程中,要交各种各样的培训费等总共近1千元左右,还要参加几个部门主办的诸如计算机、继续教育等各种培训班。

三、改进思路与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是关系到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项工作中,要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教育,促进均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校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等特点,注意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调整城乡师生比例标准,以保证农村教育的基本需要。

(二)实行管理重心下移,权限下放,将编制管理权限交给县里。省级管理部门根据中央有关定编原则,制定出定编指导性意见和最低编制保障线。把核编权限下放到县。各县可依据省里定出的编制标准,结合本县财政状况,根据本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以及生源变化情况核定本县教职工编制,并报省、市编制、教育、财政部门备案。同时,省级编制、教育、财政部门履行制定标准、检查监督职能。建立省级编制专项检查制度,由省编制、教育、财政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随机对各设区市、县进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专项检查,对违反编制管理制度,加重财政负担坐吃空饷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肃处理,追究当事人责任,并通报全省。编制管理权限下放,符合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管理重心下移,有利于提高各地工作责任心,防止基层矛盾上交,也体现了责权利相统一的要求。

(三)改革现行师范生招生办法,制定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使用的政策。每年在省属师范大学和其它高校中拿出一些招生计划,尤其对基层需要的特殊专业招收定向生,由财政投入,为定向生提供基本的生活学习费用。接受资助的学生毕业后有到农村中小学工作一定时间(5年)的义务,期满后优先享受保送硕士、录取公务员加分等优惠政策。以改变师范生生源较差,合格教师进不来的问题。此外,加大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的工作力度,多管齐下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缺乏问题。

(四)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留不住人的问题,建立边远山区、湖区、库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补助制度。对在以上岗位工作的中小学教师,除继续享受高晋一级,教师工资标准增加10%等优惠外,再发给农村教师每月50元的岗位津贴,省财政出40%,市、县配套各出30%,离开以上地区不再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针对农村中小学高级职称职数偏低的情况,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职称聘任职数指标,使教师安心农村任教。同时,对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以上的教师聘任不占职数。此外,建议降低农村教师职称评审收费标准,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支出由财政支付。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江西教育电视台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肖第郁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问题与对策2007-12-15 21:43:56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问题与对策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问题与对策(2)○张永玉南际石文兵

2006年3月21日至25日,江西省教育厅会同省人事厅、省编办和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一行5人组成调研组,就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江西省“以县为主”管理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的体制基本确立;通过核编定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进一步精简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录用、调配交流等的管理职

能尚待进一步到位;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偏紧,学校班额过大,教师工作负担过重;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的矛盾比较突出。

一、调研样本县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我们选择了星子县、___县、于都县分别作为我省边远山区、湖区和经济贫困老区的代表,以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三种形式开展调研。我们在这三县分别召开了有县政府、市、县两级教育局、人事局、编制办和财政局有关人员,以及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县政府关于中小学教师编制及中小学教师管理和教师调配工作的汇报。实地考察了2所农村中学、3所农村小学和2个农村小学教学点。对三县发放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测算表”,对12所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情况”问卷调查。通过调研,对三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相关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三县基本情况

星子县地处江西北部庐山脚下、鄱阳湖之滨,境内多山区、湖区,总面积为894平方公里,人口24万。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17所,农村中小学校107所;中小学在校学生48608名,其中县镇小学5186人,农村小学生28656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1990人,实有教职工人数2327人,超编337人;小学23人以下的教学点4个,占用教师编制数5人。

___县是江西西北部与湖南交界的山区小县,全县人口万。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68所,农村中小学63所;中小学在校生人数15965人,其中县镇小学生2775人,农村小学生5909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1163人,现有在职教师1198人,超编35人;小学23名学生以下的教学点25个,教师51人。于都县是位于江西南部的国家级贫困县,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区为主,人口万人。各级各类学校355所,农村中小学校337所,小学教学点104

个;中小学在校生人数188425人,其中县镇小学生13234人,农村小学生112015人,县镇中学生19503人,农村中学生43609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6852人,实有教职工人数9190人,(其中公办教职工7451人),代课教师17人,超编2338人;全县教学点104个,教职工247人,小学23名学生以下的教学点42个,教职工244人。

(二)教师编制管理核定的情况

2002年江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赣府厅46号文件,要求按照在校学生数量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师生比为:小学1∶,初中1∶18,高中1∶16。按照省定编制标准,星子县、___县、于都县教职工核定编制数分别为1990人、1163人、6852人。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各县采取了以下做法:1.调整学校布局。星子县农村中小学由原来的141所撤并成107所,其中撤消中小学校4所,村小10所,教学点20个。___县将原来的183

所中小学,调整为68所;2.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由县编办牵头,组织教育、人事、财政等部门组成核编小组,根据学生数核定教育编制。3.清理各类不合格教师。星子、___两县共清退代课老师1168人,“在编不在岗”教师154人。(从1999年至2002年___县共清退代课教师413人,目前已无代课教师。于都县教师紧缺,尚有代课教师17人。)4.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做好教师分流工作。___县采取了六条措施做好分流工作:(1)顺向流动安排到缺编中小学任教;(2)鼓励富余落聘人员到在大中专院校脱产进修;(3)经学校同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允许部分富余落聘人员停薪留职;(4)允许因身体原因确实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教师按政策办理病退;(5)允许男满58周岁,女满53周岁的体弱教师实行提前退岗休息;(6)在校待岗,参加学校安排学习、劳动和其他活动。

(三)教师的调配情况

1.对于教师的调配,三县做法不一,但基本能体现教育主管,规范管理

___县的做法是,教师的交流和调配,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的编制余缺和需求情况,以及教师的个人申请,经集体研究,由教育人事部门下调令,对农村调往县城学校的教师,采取经过考试公开选拔的方式。星子县的做法是,县属教育系统编制内的人事调配,由县教育部门统一管理,编制内乡镇之间、县城学校之间的教师调动,由县教育局自主决定,县编办和人事、财政部门按县教育局的调动函,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问题与对策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问题与对策

○张永玉南际石文兵

2006年3月21日至25日,江西省教育厅会同省人事厅、省编办和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一行5人组成调研组,就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江西省“以县为主”管理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的体制基本确立;通过核编定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进一步精简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录用、调

配交流等的管理职能尚待进一步到位;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偏紧,学校班额过大,教师工作负担过重;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的矛盾比较突出。

一、调研样本县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我们选择了星子县、___县、于都县分别作为我省边远山区、湖区和经济贫困老区的代表,以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三种形式开展调研。我们在这三县分别召开了有县政府、市、县两级教育局、人事局、编制办和财政局有关人员,以及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县政府关于中小学教师编制及中小学教师管理和教师调配工作的汇报。实地考察了2所农村中学、3所农村小学和2个农村小学教学点。对三县发放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测算表”,对12所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情况”问卷调查。通过调研,对三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相关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三县基本情况

星子县地处江西北部庐山脚下、鄱阳湖之滨,境内多山区、湖区,总面积为894平方公里,人口24万。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17所,农村中小学校107所;中小学在校学生48608名,其中县镇小学5186人,农村小学生28656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1990人,实有教职工人数2327人,超编337人;小学23人以下的教学点4个,占用教师编制数5人。

___县是江西西北部与湖南交界的山区小县,全县人口13.6万。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68所,农村中小学63所;中小学在校生人数15965人,其中县镇小学生2775人,农村小学生5909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1163人,现有在职教师1198人,超编35人;小学23名学生以下的教学点25个,教师51人。

于都县是位于江西南部的国家级贫困县,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区为主,人口94.1万人。各级各类学校355所,农村中小学校337所,小学教学点104个;中小学在校生人数188425人,其中县镇小学生13234人,农村小学生112015人,县镇中学生19503人,农村中学生43609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6852人,实有教职工人数9190人,(其中公办教职工7451人),代课教师1739人,超编2338人;全县教学点104个,教职工247人,小学23名学生以下的教学点42个,教职工244人。

(二)教师编制管理核定的情况

2002年江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赣府厅46号文件,要求按照在校学生数量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师生比为:小学1∶23.5,初中1∶18,高中1∶16。按照省定编制标准,星子县、___县、于都县教职工核定编制数分别为1990人、1163人、6852人。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各县采取了以下做法:1.调整学校布局。星子县农村中小学由原来的141所撤并成107所,其中撤消中小学校4所,村小10所,教学点20个。___县将原来的183所中小学,调整为68所;2.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由县编办牵头,组织教育、人事、财政等部门组成核编小组,根据学生数核定教育编制。3.清理各类不合格教师。星子、___两县共清退代课老师1168人,“在编不在岗”教师154人。(从1999年至2002年___县共清退代课教师413人,目前已无代课教师。于都县教师紧缺,尚有代课教师1739人。)4.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做好教师分流工作。___县采取了六条措施做好分流工作:(1)顺向流动安排到缺编中小学任教;(2)鼓励富余落聘人员到在大中专院校脱产进修;(3)经学校同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允许部分富余落聘人员停薪留职;(4)允许因身体原因确实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教师按政策办理病退;(5)允许男满58周岁,女满53周岁的体弱教师实行提前退岗休息;(6)在校待岗,参加学校安排学习、劳动和其他活动。

(三)教师的调配情况

1.对于教师的调配,三县做法不一,但基本能体现教育主管,规范管理

___县的做法是,教师的交流和调配,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的编制余缺和需求情况,以及教师的个人申请,经集体研究,由教育人事部门下调令,对农村调往县城学校的教师,采取经过考试公开选拔的方式。星子县的做法是,县属教育系统编制内的人事调配,由县教育部门统一管理,编制内乡镇之间、县城学校之间的教师调动,由县教育局自主决定,县编办和人事、财政部门按县教育局的调动函,按

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于都县的做法是,小学教职工在本镇内的调动,由中心小学负责;小学教职工跨乡镇调动及初中、县直学校教职工调动,由县编办核编,教育局办理调动手续。乡镇学校教师调往县城学校通过公开竞争、公开考试,择优选调,由县编办核编,调动手续经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理。跨系统调动,经县教育局同意后,由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规定

程序办理调动手续。

2.对教师队伍新进人员采取“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理管理”的原则。这几年来星子县向社会公开招聘了300名师范类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___县向社会招聘录用了333人,充实教师队伍,缓解农村师资不足的压力。

二、当前农村中小学在教师编制、教师调配以及教师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编制标准不合理,农村教师总量不足,城乡倒挂现象严重

目前,江西省执行的是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2001年制定的编制标准,该标准未考虑农村教育实际,尤其是边远山区、湖区、库区地广人稀的实际,将城乡标准倒置。根据该编制标准核定的师资数量不能保证农村教育的基本要求。

2003年全省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上级下达到星子县、___县、于都县的编制总数分别是:1990人,1163人,6852人。这几年,一方面辞退了一大批代课教师、一批年老教师退休以及自然减员,新进教师来不及足额补充,而另一方面是生源数增加,编制总量没有相应变动,各地教职工编制偏紧,教师缺额较大。星子县现在职人数2327,相差337人;___县现在职人数1198,相差35人;于都县现在职人数9027人,相差2175人。2006年秋季开学,各地小学学制“五改六”,更加剧了小学教师编制不足的矛盾。

这三个县大部分是山区或湖区,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成班率低,农村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城乡教师编制倒挂现象突出。如___县农村小学平均班额是23.9人,县镇的班额是54.4人。23人以下教学点25个,占用教师编制数51人。于都县教学点104个,教职工247人,23人以下教学点42个,教职工数44人。在僻远山区、湖区,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基本上是包班任教,甚至还有一位教师包一个年级的现象。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学校教学网点调整,寄宿制学生增多,教师的授课工作量和学生管理工作量加大,现有学校定编数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

2000年以后,民办教师问题解决。但条件艰苦的农村,特别是偏远的山区、湖区,教师力量严重匮乏,又出现了大量的代课老师,他们成为农村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代课老师会重新成为历史遗留问题,阻碍农村教育体制整体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二)农村教师调配交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对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上,各地都出台了教师人事调配新举措,使中小学教师在调配交流上,通过公平竞争得到公正待遇。但是,这也造成许多优秀农村教师由村里流向镇,镇里流向县城。条件艰苦的僻远农村留不住人,补充的也基本属于城镇学校落聘的教师,使城乡师资差距越来越大。

在教师调配管理上还存在着周期过长、手续烦杂,具体办理的过程没有考虑到学校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用人等情况,有关管理部门只为了方便管理,没有较好地体现服务意识,有的地方甚至调动了一二年都未能兑现工资。

(三)农村教师待遇低,师资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教师待遇低体现在几个方面:1.工作条件艰苦。许多农村中小学,特别是教学点设在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山区、湖区,学校办学条件差,生活设施简陋,给教师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2.教师收入低。虽然教师能按时足额地领到工资,但相对乡镇工作的公务员,教师收入还低一档次。而那些代课教师一个月只能领取300左右的工资;3.教师工作量大。如___县鹤吼希望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在校生130人,6个年级(学前班),6个班,教师10人。平均每位教师每星期25节课(不包括早晚自习和值夜班),每位教师兼任2-3门课程。

农村教师待遇低,造成农村教师岗位引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星子县近三年来共有116名农村教师外流,而计划招聘340名教师,实际招到262人。一些农村教学点长期没有正规教师去那教书,只好由代课教师顶替。我们考察了于都县葛坳乡沙坝教学点,该教学点设在村里的祠堂内,没有电灯,24名学生挤在一起上课,有学前、一年级、二年级三个年级,由一名年龄48岁的未能转编的民办教师代课任教。

农村教师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农村教师岗位缺少吸引力。合格教师招不进来,年轻骨干教师外流,造成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年龄老化。我们调查的12所农村中小学及教学点,共有教师578人,其中55岁以上的有115人,占19.90,36~50岁的有241人,占41.70,35岁以下的有222人,占38.41。

教师年龄的老化带来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老化。我们所到的这些农村中小学校教师主要是年龄偏大、教龄较长的中师或高中毕业生、民办转正、代课老师组成。于都县目前尚有代课老师1739名,其中有二分之一学历不达标,大部分只有初中学历,极个别只有小学学历,教学质量令人堪忧。

在对三县的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平衡现象严重,音、体、美、计算机等学科专业教师奇缺,如星子县有107所农村中小学,按一校仅配一名专业教师,分别应配107名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和外语教师,但目前该县农村中小学仅有4名音乐教师、2名美术教师、32名英语教师,音乐、美术、体育、历史、地理课程大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者不开这门课。由此造成学校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先进教育思想、教学手段不能应用,影响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

(四)教师职务评聘的问题

从2003年开始,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实行评聘分开,这项政策实施之初,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但由于连续实施了三年,职称职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评上的多,聘上的少,由于职数的限制,许多教师在取得专业技术职称后不能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相当部分教师甚至到退休都无法受聘,影响了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积极性,导致一些中青年教师流失。

在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培训费用过高培训名目繁多的现象。教师反映在职称晋升过程中,要交各种各样的培训费等总共近1千元左右,还要参加几个部门主办的诸如计算机、继续教育等各种培训班。

三、改进思路与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是关系到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项工作中,要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教育,促进均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校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等特点,注意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调整城乡师生比例标准,以保证农村教育的基本需要。

(二)实行管理重心下移,权限下放,将编制管理权限交给县里。省级管理部门根据中央有关定编原则,制定出定编指导性意见和最低编制保障线。把核编权限下放到县。各县可依据省里定出的编制标准,结合本县财政状况,根据本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以及生源变化情况核定本县教职工编制,并报省、市编制、教育、财政部门备案。同时,省级编制、教育、财政部门履行制定标准、检查监督职能。建立省级编制专项检查制度,由省编制、教育、财政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随机对各设区市、县进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专项检查,对违反编制管理制度,加重财政负担坐吃空饷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肃处理,追究当事人责任,并通报全省。编制管理权限下放,符合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管理重心下移,有利于提高各地工作责任心,防止基层矛盾上交,也体现了责权利相统一的要求。

(三)改革现行师范生招生办法,制定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使用的政策。每年在省属师范大学和其它高校中拿出一些招生计划,尤其对基层需要的特殊专业招收定向生,由财政投入,为定向生提供基本的生活学习费用。接受资助的学生毕业后有到农村中小学工作一定时间(5年)的义务,期满后优先享受保送硕士、录取公务员加分等优惠政策。以改变师范生生源较差,合格教师进不来的问题。此外,加大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的工作力度,多管齐下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缺乏问题。

(四)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留不住人的问题,建立边远山区、湖区、库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补助制度。对在以上岗位工作的中小学教师,除继续享受高晋一级,教师工资标准增加10等优惠外,再发给农村教师每月50元的岗位津贴,省财政出40,市、县配套各出30,离开以上地区不再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针对农村中小学高级职称职数偏低的情况,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职称聘任职数指标,使教师安心农村任教。同时,对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以上的教师聘任不占职数。此外,建议降低农村教师职称评审收费标准,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支出由财政支付。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江西教育电视台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

教师“上挂”市直学校学习活动的通知

“上挂”教师活动内容安排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到的时间地点:2010年10月8日上午9点,马鑫、龚伟霞到新华路小学直接报到。

二、活动内容:

1、“上挂”教师在指定学校按正常教学进度一周内上课不少于5节。

2、参加集体备课或教科研活动三次以上,听评课10节以上。

3、组织策划或参加班团活动1次。

4、参加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实施新课改经验交流会各1次。

5、参加政治学习或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活动1次。

6、了解“上挂”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特色,考查学习“上挂”学校的校风、教风、校容、校貌、校园文化建设。

7、深入班级,密切接触学生,了解班风、学风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情况。

三、具体要求:

1、“上挂”教师要做好活动记录,并认真总结学习心得。学习结束后一周之内,将学习心得以书面形式报送本校校长,“上挂”学习结束后,回本校做示范课。

2、本次活动的时间从10月8日起至10月15日止。

兴开街中心小学

2010-09-27

第五篇:浅谈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目 录

摘要......................................................1 1引言.....................................................3 2.农村中小学队伍现状......................................3 2.1 教师教学理念偏差.................................3 2.2 教师队伍力量薄弱..................................4 2.2.1小学教师专业合格率低..........................4 2.2.2教师年龄结构..................................4 2.2.3学科结构不合理................................4 2.2.4优秀教师流失严重..............................5 2.3 教育评价滞后的制约................................5 2.4教师素质有待改善...................................5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策略....................................5 3.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教书育人的责任...............6 3.2转变教育理念.......................................6 3.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7 3.4完善教育评价机制...................................8 3.5提高教师待遇.......................................8 4 总结....................................................8 参考文献..................................................10浅谈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 农村小学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教师理念偏差、力量薄弱、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学科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小学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而且严重影响农村地区所需的各种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本文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包括转变教学理念、提高专业成长、完善教育机制、改善教师待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博学善研,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新型农村教师队伍.关键字: 农村中小学

教师队伍

建设

1.引言:国家大力提倡要深化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工程——小学教育,对人的一生起着至关要的作用,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千秋基业.“在教育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矛盾多种多样,但是除了体制的原因外,人的因素无疑是第一位的,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成为制约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或者说瓶颈.”[1]由于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力量相对薄弱、教育理念偏差等诸多因素,大多数学校存在口头上素质教育,而在实践中却仍然推行应试教育的现象,这严重影响到整个农村素质教育的进程.下面我仅从农村教师队伍这方面谈谈个人的思考.2.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新的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农村办学条件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拔地而起,美化绿化日新月异,但师资队伍很不尽人意,特别是实施新课改以来,很多教师是力不存心,已成为制约教育教学的关键.2.1 教师理念偏差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理念对于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学理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 困难都是受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常识都是新旧教育理念斗争的结果.[2]由于农村学校绝大多数处于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畅、文化氛围落后的环境中,对新事物接受慢,教师在教学理念的认识上虽有所转变,但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相比较知识的更新远远落后,新的教学理念难以实施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没有承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等多种角色.甚至,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知之甚少,对教育的价值观,教师观,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发展观等停留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层面上,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观念根深蒂固.[3]他们仍是“权威者”、“独裁者”、“统治者”的化身,忽视了学生能力、素质、人格等方面的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落实.甚至,部分教师把发展学生的能力理解为放手教育.在课堂中老师绞尽脑汁让学生回答问题,无论正确与否,总是面带微笑的表扬学生“你真棒”、“真聪明”掌声不绝于耳,气氛异常活跃.在热闹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思考,对于学生的表扬过于泛滥、虚伪,缺乏针对性和真实性.学生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同学之间没有差别比较,也就使得表扬失去了激励意义.这种一味的追求“探究式”完全排斥“接受式” 的学习方法,最终导致教学速度慢,教学质量差,教学目标没完成.2.2 教师队伍力量薄弱 2.2.1 教师专业合格率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虽然达标,但实际素质偏低.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是高校分派的大中专师范和非师范的毕业生及民办转正的教师.近年来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进修学习,实际培训考核把关不严,几乎百分之百的教师培训后都能顺利过关,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专科和本科学历,但实际能力质量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很大的提高.再者,教师在职进修的经费和名额有限,教师参加培训机会不多,也制约着教师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2.2.2教师年龄结构 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一种复杂繁重并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而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队伍的活力,潜力和发展趋势.农村地区教师年龄结构偏老,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不仅表现为体力和精力不足,而且他们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教育方式老化以及思维反应迟钝,缺乏创新.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儿童启蒙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人的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又由于教师队伍长期缺乏活力和进取精神,不但难以保障教学质量,并且作为培养小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等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小学生长期处在爷爷奶奶的呆滞教学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对他们的身心,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几年后,老教师退休到时教师队伍将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2.2.3 学科结构不合理

在农村学校,像英语、体育、美术、音乐、品德、科学、综合实践等专业教师很少.学校为了开全学科, 有些教师只能是拔尖使用,一个老师同时带几门课程.而他们大部分缺乏专业素质, 此类课程只能是畸形的开展,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目标.比如,部分英语教师的基本功不过硬,特别是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小学基本没有专任教师用非英语专业的教师,用非英语专业的教师代课,他们没有进行英语教学的专门培训,对英语教学规律知之甚少,口语基本功更差,造成大多数学生学习跟不上,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整天进行的是单调无味的学习,造成学生学习无兴趣、厌恶学校、厌恶学习的现象.落实素质教育工作如同“水中月”.2.2.4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首先,近几年国家不再限制教师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等各类招考,大多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纷纷参加招聘考试,并且他们大多是有活力有创造力的青年教师,这毫无疑问的给教师带来人心浮动,无心从事教学.其次,农村教学环境和城市相比虽有改善,但有些偏远农村的“一个教室,带几个学生”的麻雀学校,教师也不愿意居住.刚刚培养成熟进入骨干行列的教师几倍条件优越的学校挖走,导致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非常稀少,没有骨干教师的辐射效应,青年教师成长缓慢,中老年教师知识陈旧,造成教育教学呈畸态的恶性循环发展,教学质量跟不上,家长不满意,社会不认同.最后,农村教师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农村学校的学生虽然不多,但是必须按班教学,一位教师同时担任着多门不同学科,教师教学负担重,导致有些教师有了“跳槽”想法.2.3教育评价滞后的制约

自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教育部门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但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机制没有做出相应的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分数为上的评价,具体表现为:其一,教师不主动钻研教法,教科研水平低下,在学生分数为至上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学生练习的不断重复,导致教师认为只要凭借固有的教学经验就能一如既往的实施课堂教学.其二,为追求学生分数的提高,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知识的接受,无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只教不育,疏于对学生其他素质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高分低能或有才无德.农村教师新理念的缺失,教育行为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偏离,不仅仅是教师们的过错,也是教育体制改革下教育评价机制不相适应所造成.2.4

教师素质有待改善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不容忽视.有些农村教师时间观念差,上课几分钟后才走进教室,小学课堂时间本来就短,抓不住学生的学习的关键时间.部分教师还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看电视上,在上班时间用学校配备的教学设施上网聊天、打游戏,轻视业务学习和备课,无暇钻研教材,上课往往是即兴演讲,仍然抱着完任务的态度,更谈不上向课堂要质量.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可以想象.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师资兴则学校兴”,教育要发展,师资是关键,我国许多地区小学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要承担起课程改革下的高质量高水平教育的重大责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4]胡锦涛曾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 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的改革,减轻校内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应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博学善研,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新型农村教师队伍.3.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教书育人的责任

师德是提高教师素质的精髓,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讲话》中强调: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学习,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产生提高自己业务的强烈愿望,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在教师队伍的培养过程中,应自始至终把师德放在第一位,这不仅是因为教师是学生最受关注最爱模仿的对象,而且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所决定的.正如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加里宁所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学校应加强师德建设,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促进教师对师德修养的认识,不断约束自己,提高自己,形成热爱工作,终于教育事业,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形成良好的师风.3.2转变教育理念,落实三维目标

一个人的观念是文化的积淀,观念对人的行为有着支配导向的作用,教育理念决定教学模式,教育模式决定教育质量.因此必须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接受新的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引领教师不断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首先,转变学生观.现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个性张扬,挖掘潜能,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次,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融入师生活动的全过程,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引导、启发、激励等作用.教师既不能包办教学的全过程,更不能放手让其自生自灭.最后,转变教学观.改变原来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由注重教师“教”到引导学生“学”并重的转变.这 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备好教法、学法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由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多元的能力培养,改变单边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意味着师生间平等对话,相互合作,彼此尊重,同事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的和谐发展.3.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旺盛的精力,良好的记忆力,深刻的理解力等一般能力,而且还要具有问题解决与研究能力.随着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师来说,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已成为国家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现阶段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由于校本培训不需要离开学校,不需要脱离岗位就可以解决目前人员急缺、资金紧张、全体教师都要接受培训的问题,校本培训无疑是投入最少而受益显著的培训方式.一方面农村教师不用再花昂贵的培训费用,在家就能学到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减轻了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另一方面教师不离校也减轻了学校安排课务压力.为了使校本培训不流于形式既要建立高效的领导小组和符合校本实际需要的培训规划,还要认真确定培训内容,合理安排培训步骤,落实培训时间,选择多种培训形式.(1)开展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教师是研究的主体也是研究的对象,课题研究立足学校具体实际,研究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2)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学校可以组织同学科同年级教师,开展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共同讨论教学方案,可以弥补教师个人备课中的不足和缺陷.(3)坚持专业引领.学校邀请专家来校开课,运用现代化培训手段,电视教学,电话教学,网络教学提高效率,由专家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二是,加强对教师的约束力度,强制教师参加培训.校外培训是教师发展的有效的途径,通过参加校外培训,可以近距离的聆听专家的报告,同时与不同地区的教师分享和交流经验.拓展视野,更新观 念.与此同时学校应改变以往那种培养对象定位不中的现象.受培训的教师基本是学校骨干教师,而那些非学科带头人的绝大多数教师,承担着教学的主要任务,他们应该是培训的重点,不能被忽视.三是,学校领导在教师的使用应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全面了解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格特长.在安排教师工作时应尽量发挥他们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在力量,做到人尽其才,各显其能.四,特别的地,针对缺乏经验的新教师,通过“传”“帮”“带”的方法.[5]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为指导老师,每周安排新教师听他们的课,并完成听课笔记和心得体会.另外,组织他们上公开课、汇报课,指导老师给予点评,并给出评价意见.3.4建立健全的教育评价机制

学校的培养目标制约着学校一切工作,包括评价工作的方向.因此,应该对学校有个清楚的定位.小学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农村希望之路和光明之路,它担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是小学最现实的目标.在对教师的评价中教学成绩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指标.虽然它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它并不能公正的标示出每一位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职业素质.因此,应以过程评价教师教学的成绩.在评价过程中,应坚持实施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德、勤、能、绩全面考察教师的职业能力和工作效率,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并将评价结果尽可能的反馈给教师,使教师进一步认清自我,有针对性的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效益和教师自身的素质.评价结束后,应给予相应的待遇和奖励,完成评价工作的激励作用.3.5提高教师待遇

自从推进新课程改革以来,西北农村教师的生活环境,福利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还存在交通不便,文化氛围落后,城乡差别依然明显.因此,学校领导在工作和生活上关注教师,必须尊重人才,在管理中少点命令,多一点协商,给教师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增强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和学校归属感.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在高级专业职务聘 任表彰奖励中的比例,切实改善教师待遇,对长期在农村一线任教的恪尽职守、不计名称、默默耕耘的教师,在工作、职称上实施倾斜政策,完善津贴标准,吸引优秀人才长期到农村一线从教.4.总结

改善教师队伍现状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需要终身学习.“从任何一个角度上看,师资问题都是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决定着至今所关注的所有其他问题.”[6]若忽视了农村教育.农村经济发展也成了空话.所以,只有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壮大农村教师队伍,才能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参考文献

[1]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2]张道祥.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探索,2008(9):103-104.[3]王文妍.苏北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4] 唐松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陈红英.小学特级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及途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6]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卢浚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13.

下载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桐梓县新站镇中心学校 张华元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当今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台州市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

    台州市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 “领雁工程”市县级培训管理规定(试行)为了贯彻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骨干培训相关文件精神,加强相关培训的过程管......

    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中小学编制标准实现城乡统一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中小学编制标准实现城乡统一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内容一般包括公共知识和专业知识,其中公共知识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教育学......

    畅通教师进出渠道破解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困局”

    畅通教师进出渠道破解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困局” 为破解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超编与缺人并存的“编制困局”,平阴县编办联合县教体局、财政局、人社局,对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情......

    关于调配教师的请示

    尼巴学区关于申请调配教师的报告 县教育局: 随着2008年“两基”目标的实现,尼巴学区立足本乡实际,大力发展教育,通过学校布局调整,初中部并入县藏中,格拉小学三年级并入乡中心,学校......

    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安排,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韦瑞灵为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美......

    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报考条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报考条件要求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无不良行为记录; (三)具有相应的......

    山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调查报告(范文大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现就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人员编制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