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专题教学模式”为依托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以“专题教学模式”为依托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
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校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如何增强该门课程的实效性,使之成为大学生真正喜爱的课程,是高校思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努力的方向。在借鉴其它高校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浙江树人大学社科部提出并开展了立足于本校实际的“概论”课程“新专题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本文从“新专题教学模式”的提出、实施路径、特色和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该模式进行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专题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4-195-03
本文所指“概论”课特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的重要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处于“两张皮”的境地。一方面,党中央、教育部高度重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在学校的专业化教育中被无形边缘化,学生也普遍对其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矛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并终身受益的课程,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的动因。一些高校在研究和实践上大胆突破,形成了许多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每个学校情况不同,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立足本校,探索真正有利于实际、有利于课堂的有效途径。本文正是在校本研究的基础上,对我校正在开展的“概论”课程“新专题教学模式”做一阶段性的总结与反思,以期在实践中走出一条新路,并为兄弟院校的教学改革拓宽视野、提供借鉴。
一、立足于本校实际的“新专题教学模式”的缘起
关于“概论”课程的教学模式问题,已经有不少高校进行了传统教学模式外的探索,并有多所学校把“专题教学”作为探索的途径,并形成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如福建闽江学院①、重庆大学②、东北师范大学③等。其中尤以北京大学为最,该校在1997年即在“邓小平理论”课程中开始尝试由全校知名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完成该课程的专题式教学④,并在“概论”课程中得到坚持和不断完善,其教学模式的成效已获广泛认同,成为大家学习、效仿的对象。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材体系依序教学,一般稍有经验的老师都能有效把握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由于教学内容过于庞杂,课时紧张,并受教师专业所限,教学无法面面俱到,理论问题难以深入探讨。多所学校进行了专题教学模式的改革,即以教材为依托,打破原有章节体系,凝练成若干教学专题,由不同教师讲授不同专题,共同完成一轮教学任务。多所学校的实践证明,此专题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把教材体系转为教学体系;可以有效发挥教师学术研究专长、促进教研统一;讲座式的教学使理论讲授更加透彻、深刻,分析更加精准、到位,时效性、针对性、开放性更强,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更高。但这种模式不足之处是在系统性、完整性方面逊于传统模式,且对师资力量、课堂组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校社科部一直以来注重教学改革,但受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无法简单地复制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在综合考察多种教学模式、学习多所高校的教学经验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我们探索出一种扬各教学模式之长、避我校之短的“新专题教学模式”,即在转化教材体系为专题式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课程组教师依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重点负责一个或若干个专题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教案的撰写、教学课件的制作、视频资料的收集等,通过多次的集体备课,统一各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各专题的教学资料,最后由一位教师在授课班级中以专题模式独立完成整个教学任务。我校从2012年实施该教学模式,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此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班级中得到认可,教学实效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下一步教学和教学推广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条件。
二、新专题教学模式实施的路径及特色
(一)新专题教学模式实施的路径
该教学模式的基础是科学分解各教学专题,突出特点是组织教学团队,专人负责特定专题的研究与备课,集体备课,又由每位教师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图示如下:
经多次探讨和修改,我们把教材体系有效转化为六大专题:共64课时,分2个学期完成。
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及其精髓(10课时)
第二专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0课时)。
第三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理论(12课时)。
第四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18课时)。
第五专题:祖国统一问题和外交战略(8课时)。
第六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6课时)。
(二)“专题教学模式”彰显了“新”、“活”、“精”、“深”等特色
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体会,我们认为专题教学如能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对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该门课程的实效性有较大帮助。
第一,专题式教学应注重热点、焦点等“新”问题的探讨和解答,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社会,激发学生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的热情、启发学生的思考。如,每年3月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就是可以选取的最佳事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这类事例,既讲清楚相关理论知识,又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新闻的好习惯。
第二,专题式教学要改变教师“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努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比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讨论题、辩论题等,让学生分组讨论或辩论,这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都大有裨益。
第三,专题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个人权利意识强、社会责任意识弱;自我意识强、历史使命感弱等缺点,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这些毛病?这需要教师精心选择“鲜活”案例,如“药家鑫杀人”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理性分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四,教师可采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一种层层推进的逻辑分析路径,讲“精”、讲“透”每个专题,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各个专题的主要内容,准确掌握重点和难点。
第五,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料进行播放,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色彩画面比纯粹的理论讲授更吸引学生、更有说服力。如,我们让学生观看电影《弹道》,使他们对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学生普遍喜欢。
三、新专题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该专题教学模式的优势
经过四个学期两轮的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该教学模式的优势逐渐显现。
第一,抓住契机,凝聚力量,打造教学团队。浙江树人大学作为民办本科院校,任课教师部分外聘,部分由校内行政人员兼任,因此专职教师相对较少,十来个人的社科部面向全校万名学生,任务繁重而力量薄弱。专题教学把专职教师召集起来,并吸收相关兼职教师加入,集体备课,着重根据每位教师的学历背景与研究方向分工合作,撰写和制作各个专题的教案和课件,长期以来单个教师“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教学状态转变为教学团队成员通力合作的教学状态,这对搞好课程建设十分有利。一方面,分担了备课任务,实现资源共享,推动理论深入,提高备课质量。另一方面,使每位教师专注于某个专题的研究,推动教师深入思考,钻研学科重点问题和前沿问题,这势必提高了教师科研水平,有力地促进教研相长。每位教师除集体完成教案和课件外,教学团队还经常就教学方法、学生思考题、教学案例、考核方式和教学中出现的其他问题适时展开讨论,并据此及时修正实施方案,不断完善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团队成员相互借鉴,教师个体的、固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被打破,大大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充分彰显教学团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提高整个团队的教学素质和科研能力,实现了1+1>2。
第二,大胆提炼,突出重点,顺利把教材体系转为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课程实施过程所必经的第二次转化”⑤,因为教材体系,包括核心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师指导书、学生参考书、教学案例分析等,无法直接为教学服务,只有通过教学主体的二次创造,使之成为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并能顺势而变,体现课程的时效性和开放性,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材体系隐含的教学目标。“概论”课主要讲授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极其丰富,时间跨度超过百年,从革命到建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民族、外交、国防、党建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并涉及现行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等,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面面俱到。又由于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的统一,“概论”课教学内容与其他几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乃至中学思政课存在程度不同的重叠,必须抓住学科特点,重点突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保证了课程的完整性,基本可以理顺理论体系,但无法对诸多理论问题进行深度解读,也无法有效避免重复;专题讲座式的专题教学则可以重点突出、理论深刻,但无法兼顾理论的内在联系,无法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我部实行的一人通讲的专题教学模式则可以很好地融合两者优点,形成更加行之有效而又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经多次集体讨论协商,教学团队立足教材,大胆提炼,重新架构了教学体例。对前后相关内容、重复内容进行整合、凝练,厘清教学重点、难点,将原有十五章节内容整合成六大专题,使各专题之间的逻辑联系更加紧密,内容更加紧凑,并依据专题教学大纲,紧扣各个专题讲透、讲精、讲深、讲透,使理论分析更加透彻,精辟,并且在授课时数减少1/3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缩减课时,走出课堂,有力推动实践教学的展开。“概论”课程在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它的社会实践性最突出。大学生只有走出校园,走近纷繁复杂的社会,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才能更好地领会理论的内涵和本质。专题教学模式减少了理论授课时数,(从原来的每周6课时减少至4课时)把压缩的课时划给社会实践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时和学分都有了保证。
(二)专题教学有待解决的问题
专题教学能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初步达到了原先设想的目的,但也发现不少问题和矛盾。
第一,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发现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主动性在不同的专业有很大差异,理工、艺术类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主动参与教学讨论的积极性明显不高。即便是同一专业,学生的表现也大有差别,女生主动学习的态度远比大多数男生认真,这种状况不仅仅反映在“概论”课程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也表现在专业课上。
第二,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专题教学调整了原来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由30%提高至40%,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遗憾的是抄袭作业现象相当严重,特别是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上交作业的,组员“搭便车”的情况比比皆是,公平、公正的成绩评价体系急需建立和完善。
第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充足的教学研讨课时;为增强理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播放影视资料片需要相应的教学时间,这与已经不足的理论教学课时数构成了一对矛盾。
第四,如何让更多的学生真正走向社会,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并有所收获,同时又不过于增加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量?社会实践具体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有待探讨和完善。
注释:
①阮晓莺.专题式教学在“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及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64-67.②蒋荣,代礼忠,胡同泽.专题式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运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88-192.③齐晓安.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教学体系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79-82.④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北大开设邓小平理论课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高教研究,1998(4):3-6.⑤陈秉公.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42.
第二篇: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文章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等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3-0217-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实践教学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式。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初略的探讨。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开展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在大学这人生的新阶段中,肩负着三大社会化重任:一是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做好为社会服务的准备;二是培育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良好习惯,确立社会角色意识;三是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将自己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完成社会化的重大任务,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尚存不够理想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说教缺陷,以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固然需要外部灌输,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单纯的理论说教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外因转化为内因。即:一方面通过开展课内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针对时事热点难点开展讨论,形成共识、通过讨论提高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入社会,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高素质,进而形成坚定的崇高信仰,逐步完成社会化重任。所以,实践教学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二)开展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学校的生命线在于教学质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尽管每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在积极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但总体上仍无法摆脱从理论到理论的说教方式。而实践教学模式则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实践中了解现实、感悟真理,以达到理论教学所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各高校的培育目标,在由此带动下的教学改革,实践环节备受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从社会发展要求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早参与社会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达到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三)开展实践教学有助于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广泛调
动各种社会力量和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正确路径。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正如火如茶地开展,它在推动海峡西岸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为各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辟实践教学基地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与此同时,随着海峡西岸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各地不仅建立了一大批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将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各高校必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为载体,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各种积极因素,吸纳社会各种积极力量,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拓广阔的空间环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认识不足
目前,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育者和受教育均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从教育者角度看,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相当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然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倾向,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专门讲授理论的课程,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在现有的学时条件下,要将理论部分讲完讲透都觉得时间相当紧张,如再开展实践教学那就更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有教师认为,实践活动应该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情,与理论课教学关系不大。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大学生中存在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的倾向,相当部分学生本来就不能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所学的专业基本沾不上边,以至参与实践活动也仅仅是应付了事,缺乏积极和主动,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缺乏保障
一定的实践经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必备保障。由于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增加,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特别是校外实践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给学校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再加上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个别学校领导主观上总是认为实践教学只是走走形式,玩玩花样。他们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放在扩大学校的规模和影响力上,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上存在着投入不足问题。一些高校虽然也设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但依然存在着款项少、使用起来捉襟见肘的现象,致使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缺乏稳定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带领学生进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实践就免不了要深入工厂、农村、社区,免不了要对机关、企业事单位、个人进行调研和专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各单位各部门都在讲究效率和利益,他们本身每天就有着大量的事务需要处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然会给他们增加不少的负担,以致相当多单位对接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兴趣。这需要学校与有关部门密切协调,才能建设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目前,由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缺乏长远规划,还有相当多的学校与有关单位的协调仍不到位,致使实践教学基地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正常开展。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革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变一般讲授法为专题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讨论、情景模拟、辩论比赛等形式;而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是组织学生深入基地参观、学习、深入改革开放前沿地区考察、调研等等。这些方式固然是很好,但都是些老方法。当前,我们必须及时调整理念,大胆应用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充实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和全面升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
(一)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委员会
近十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连续颁发了多个与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相关的文件,由此说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严格贯彻中央精神,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大格局,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形成以校党委为核心,二级学院党总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后勤员工相互配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协调网络,使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都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去。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在实践教学委员会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根据学校和当地社会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的需要,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教师的可操作性,共同研究制订针对每门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及落实方案。既要集中精力抓好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又要组织实施和指导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统筹协调对学生的考评。同时,实践教学委员会还要利用其优势,引导其他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指导中来,为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排忧解难,并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正常开展的关键所在。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质量、效果及发展前景,是与教师的业务能力成正比的。因此,我们应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不仅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还要重视教师的实践锻炼,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各个级别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考察、挂职锻炼、社会服务、实践研究等,走出校园,深入基层,了解海西,关注和研究海西建设热点难点问题等,使他们的视野得到进一步的拓宽,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进而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当前,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不健全的现状,学校必须通过统筹协调,健全保障机制,有效地保证实践教学正常开展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首先,必须建立以党委宣传部为总责任单位,学生处、教务处、各二级学院为配合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为实施单位的人力资源统筹协调机制。其次,必须协调各方关系,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社会已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志愿者服务基地等,建立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发挥其功能作用基础上,进行分类指导,统筹安排各年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全部实践活动中去。最后,必须多渠道解决实践教学经费。在争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积极开拓社会资源,争取更多的经费资助和创造更多的资源条件。
(四)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既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的进程,又是一个吐故纳新、与时俱进的过程。对此,在课内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必须认真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巩固成熟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辩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并继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还要借鉴相关学科优秀的教学方法为我所用,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突出学生主体性,提高教学实效性;在课外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传统方式,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方法和手段,发挥网络平台功能,开展网上实践教学活动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王小元,段勇,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2)
[3]柳礼泉,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
[责任编辑:胡彩芬]
第三篇: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http://www.xiexiebang.com/
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裴宇星
摘要: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未来将有一大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就要求学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做出重大的调整。构建起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并将此作为即将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
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据相关统计,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这就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如此一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
一、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要求学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做出重大的调整。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是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学生培养计划中的各门课程和活动都应以此为标杆。因此,应用技术型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价值取向的行业性,课程目标的应用性,课程设置的复合性,培养过程的时代性,人才评价的多元化。
但是,就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都按照“学术型”在培养学生,数量占主体的地方高校许多虽然定位为“应用型”,但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却和其他高校并无两样,这就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用人单位不满意、家长也不满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重理论传授,轻现实分析,重理论逻辑,轻实践应用。并且由于应用型大学的学
http://www.xiexiebang.com/
生相对来说人文素质偏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产生理论兴趣。
二、探索适应应用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面对传统教育理念同应用型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要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适时的转变观念,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育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未来职业素质要求为依据、以实践育人为手段、以学生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变外在的形式约束为内在的精神渴求,变消极被动甚至逆反的心理为积极主动,从学生的现实状况出发,实现历史性与现实性,辩护性与超越性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同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协调统一,构建起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实践育人不足的问题,它使一些大学生理论与实践割裂、知与行脱节,“学用分离”两张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其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并不艰深难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差的主要表现并非都是因为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授课水平不高,也不是学生听不懂、理解不了课程教学的内容,根本问题在于政治理论课上的教学内容能不能既要“入耳”,还要“入脑”、“入心”,达到“思想上有感悟”、“心灵上有触动”、“行为上有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于甚至可以说也不需要在于实现从‘不知’到‘知’的跨越,而在于从‘知’到‘信’的提升以及从‘信’到‘行’的实践。掌握了政治知识并不意味着就认同现行的政治、掌握了道德知识并不就一定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掌握了法律知识的人对不能等同于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如此等等。努力使政治知识和道德知识及其精神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特质和实际行动,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之所在。”而这样的教育目标单单靠课堂理论教学的方式是无法完成的,解决之道必须借助于实践的锤炼。
应用技术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为提高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依据和内容,教会学生做人或教会学生做事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做人。培养高职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自立。为他们“有业和乐业”服务。要求教师的教学贴近企业的实际、适合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辨证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党和政府满意。
http://www.xiexiebang.com/
(二)以专题为单位组织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立足教材,设置专题教学内容,围绕专题内容选择具体教学方案、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写专题化教案。这样组织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甚至要细化到分专业选择教学案例,教师因所教专业不同,教案也应各具特色。这样立足于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问题,以归纳法思维路向围绕教学大纲,提炼和确立专题课堂教学内容,并以案例为导引、以问题为核心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组织编排,形成适应形象思维特点、归纳法思维方式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更加突出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时代性,提高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采取以案例为导引、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以案例导入,问题驱动,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的合作探究,共同深入分析问题,化解疑难困感。学生通过写体会、调研、演讲、辩论、讨论交流、影片、视频观摩、听教师指点等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过程,不但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而且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品格和实践能力。
(四)注重实践育人,为学生搭建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平台
实践教学是应用技术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根据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中各种背景,教育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实践教学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全方位实践育人机制。
(五)建立“知行统一”的综合性评价方法
为避免“学用两张皮”、“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学院探索将考核方式作为思政改革的切入点和抓手,对大学生德育的考核不再局限于理论课的课内考试考核,而是延伸到学生日常的行为操行,赋予一定的学分进行量化考核,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颁布的《学生行为量化考核管理办法》,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行为纳入课程管理,同时配套修改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以此作为学生入党、评奖评优等的条件,形成了特色化的学生行为考核体系。同时还规定,只有学期学生行为积分超过90分者,才能参加“文明大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定。而学期学生行为考核分低于75分者,则须在下一学期内通过志愿者服务的形式进行补考。
http://www.xiexiebang.com/
三、结语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中,构建统一育人需要和学生成才需要的教学模式,不失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确立以成才内需为本位,以学生参与为抓手,以教师导向为调控,以促进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将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学生成才的需要这两个方面双向联动,形成双向调控、交互回馈的机制;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挖掘学生内需,将实现政治社会化的施教需要与学生成才的需要相统一,在新的模式中,探索启动、挖掘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利于提升政治意识和政治实践能力,养成理性的政治素养。
本文为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UPRP20140595)的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史秋衡、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34-37.[2]秦悦悦,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性”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23-124.[3] 吴 玲、李 焕,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26(2):88-91.
第四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自主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本文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项课题(2008B071)、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立项课题(2008MSZ013)研究成果之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自主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马艳青
(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构建符合新形势发展的、高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实践”为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方案的选题与设计,强调实践过程与调查报告的撰写,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加强经验的汇报、交流与研讨,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教学模式随着实践的深化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近年来,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有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缺乏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构建符合新形势发展的、高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目的是让学生接触社会,把政治理论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成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论指南。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不少学校出于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考虑,教师的配备远远跟不上学生增长的速度,生师比扩大,以至于合班上大课、超工作量上课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一现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尤为突出。当前思政课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每位教师每学期的授课对象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同时他们还必须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一样承担相应的科研任务。在这种重负下,要求他们按照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集中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实在勉为其难。很多高校往往只是由任课教师象征性地带某个班级或从授课班级中抽选部分学生代表组队开展考察活动,多数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这种做法往往因覆盖面不广而引发学生的非议,进而大大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果,难以达到实践教学的初衷。
2、教学经费缺乏
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走出校门,通过参观调研,进 1
行社会实践,这就需要有相应的资金支持。尽管《意见》中要求各高校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费投入以保证该课程教学各环节的实施,教育部领导甚至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明确要求,各高校按每年每生15—20元的幅度落实思政课建设专项经费。但就目前而言,很多高校普遍没有认真执行《意见》中关于经费投入的要求设专项资金,即使有,数量也有限。尤其是扩招后学生人数急剧上升,各种经费相对短缺的问题就更为突出。经费上的紧缺不仅使实践教学的开展缺乏物质支持,而且教师的参与热情也大打折扣。
3、教学资源短缺
教学资源是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条件,尽管各高校也在不断开发新的资源,但相对于庞大的大学生队伍而言,短缺将是长久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如此庞大队伍的实践需要,有限资源必然被高频率反复利用,实践资源的载体不堪重负。另外,即使一些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医院、社区等单位能够接收一定的学生去参观实习,但是很难建立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因为如果常年不断地接待来访者,其自身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目前的教学资源的不固定性与有限性成为实践教学发展的又一制约因素。
4、教学时间不足
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和“98方案”相比,尽管在课程体系结构上作了较大的变动,但课程内容不仅没有减少,反倒增加,而从课时安排上看,整体学时却大幅缩减,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尽管各高校都按教育部要求给足了学分,却普遍存在变相压缩课时的现象。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按要求安排6学分,各高校在没减少学分的情况下,有些安排了72+36学时,有些安排了60+36学时,有些被挤压的现象更为严重(前者为理论教学学时,后者为实践教学学时)。而在通常情况下,很多高校只安排理论教学部分的教学时间,实践教学部分的时间由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既要保证在短少的理论课时内完成繁重的课堂教学任务,又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人数众多的实践教学,其难度可想而知。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自主实践教学模式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近几年的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突破和创新,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实践”为特点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自主实践教学模式。
1、自主实践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自主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基本单位,依据课程实践教学计划,自主选择实践主题和实践地点,利用课外时间或节假日,以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社区服务等多种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积极作用, 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作相应的启发、引导与帮助外,主要是靠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解决问题为主。与以往的实践教学模式相比,它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参与性、开放
性,显示出灵活机动、操作便捷、自主开展、挖掘潜能、拓展资源等独特优势。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2、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自主实践教学模式试验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从2008年—2009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始,本课题组在广西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班进行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生自主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实施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教师确定实践的主题和学习小组选题以及设计自主实践方案阶段、学习小组自主实践和撰写调查报告阶段、汇报成果和交流研讨阶段。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1)教师确定学生自主实践的主题和学习小组选题以及设计自主实践方案阶段。一是 教师确定学生自主实践的主题。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重点,合理安排、设计自主实践的主题和具体要求,是自主实践教学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在开学前,教师根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的重点、难点、热点确定了8个活动主题,每个活动主题下再细化出若干参考选题,并按课程内容的体系编号,制作成表格,表格内容包括专题题目、组长、组员、小组活动分工情况、活动过程记录、学生评分、教师评分等内容。
二是学习小组选题及设计自主实践方案。开学第一周,教师介绍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本课程学生自主实践教学模式的实验方案和进行社会实践的培训指导(包括怎样选择调查的类型,怎样联系调查的对象,怎样实地开展调查活动,怎样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等),提供自主实践活动主题及参考选题、参考书目、相关网址以及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践联系点。要求学生在两周之内,自愿组合形成6—8人学习小组,确定学习小组组长,选择所要探究的专题,设计并提交实践方案,包括调查提纲、组员分工、成果形式等。
(2)学习小组自主实践和撰写调查报告阶段。第三周至第十二周为学习小组自主实践阶段,学习小组的活动内容包括:
实地参观考察,搜集和分析相关素材。学生根据本组的选题确定好调研对象,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在选择考察对象时,以就近为原则,各小组“各显神通”,可以在老师提供的实践基地或实践联系点进行调研,也可以回乡或学校所在地或周边地区自主调研,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及安全保护措施。在此期间,任课教师要加强实践过程指导,通过QQ、E-MAIL等网络平台以及现代通讯工具,为学生提供资料支持,指导考察方法,解决考察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以保证学生考察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各小组把实地调研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和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杂志等获取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
撰写小组实践调查报告,形成参观感想与心得。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和小组内交流,得出最后的结论,完成一篇实践调查报告。学生在第十二周提交研究成果后,教师及时批阅并
对一些存在问题较多的研究成果提出修改意见。
(3)汇报成果和交流研讨阶段。在学期结束前,安排2—3节课进行专题汇报和交流研讨。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水平,把实践成果制作成PPT,依次向全班同学汇报成果,与大家分享调研成果。成果汇报采取讨论与答辩式,专题的汇报和讨论的流程是:教师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和解释学习本专题的意义→学习小组长概述调研情况→教师提问→学习小组回答→同学即兴提问→学习小组成员答辩或全班展开讨论→学生评委点评、评分→教师总结。
经过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实验班的教学模式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较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
第一, 该实践教学模式较好地避免了大规模实践教学的弊端,可以较好地解决师资力量、教学时间不足,缓解实践教学经费和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全员参与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该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切实提高大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该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该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精心创设学生自主实践的活动主题,并根据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有效的、随机的开放引导,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去钻研教材,捕捉信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自主实践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的问题
在对广西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自主实践教学模式的实验和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发现实验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种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具体有以下几点:
1、教学关系的变化
从学生的学习角度看,有的学生感觉这种方式不如以前“师唱生随”大规模的实践活动来得方便,自主实践过程显得繁杂、吃力,因此失去了投身实践的热情。如何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在课程设计、科学组织等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2、教师的素质问题
部分任课教师实践经历和社会阅历较浅,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旧有的教学方式,他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时有些不能胜任。因此,要把教师的参与、培训和提高作为课程推进的重要问题予以足够重视,把课程开设看成是提升思政课教师整体素质的契机,立足院本培训,注重让教师在实践中自我感悟和提高,并予以相应的政策保障。
3、评价体系的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助推器。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虽然都
知道评价要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具体操作,是一个难以回避的复杂工作,就目前来说,还很难有所突破。同时,如何针对每个学生在自主实践活动中的不同表现、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角度和评价标准,让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结果以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也是今后还应积极探讨的方面。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2]杜惠平,魏钢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J].中国德育,2007,3.
[3]韦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模式分析——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中)
[4]陈再生.论自主考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2
【作者简介】
马艳青(1973-),女。广西百色市人,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第五篇:浅析以社会实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论文摘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用好这一活教材,对大学生内化“四信”意识、塑造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人生观和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等都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尽快从合理组织规划、完善保障机制,制定考核体系、强化奖励机制、建立实践基地、提高实践质量等方面入手,革除现行小集中、大分散实践模式的种种弊端,完善优化其模式,用活教材教活思想政治理论课。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大学生 社会实践
与课堂书本相比,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用好这一活教材,对大学生内化“四信”意识、塑造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人生观和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仅处于初期摸索阶段,其活动和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我们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作用,并不断完善优化其模式,用这一活教材教活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社会实践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
所谓社会实践教学,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向社会,了解国情,增长知识,提高才能和努力多做贡献的一系列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过程的总称。社会实践教学不同于被动地去死记硬背书本上知识符号的课堂教学,而是大学生自主运用社会实践这一活教材进行的自我教育,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有利于大学生内化“四信”意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上层建筑,有较强的意识形态性。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大学生在思想意识领域形成“四信”意识即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中国共产党为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引领社会思潮、掌控思想意识领导权、确立有利于自身执政的主流意识和思想文化氛围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分配方式、就业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日益多样化,这在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使一些学生思想空虚,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产生困惑和疑虑,对改革开放产生怀疑,对党和政府失去信任,出现了“四信”危机。解决“四信”问题,不能单靠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必须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因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大多数都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路走过来,很少接触社会,缺乏对社会系统而正确的分析和了解。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用具体生动的事实教育他们。如参观与考察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加深对祖国的爱和对党对政府的信任;与改革开放课题紧密联系的社会调研活动的组织实施,可以使学生深切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正确性,使他们产生与国家、社会、人民命运息息相通的真实情感;通过到革命圣地参观或者到英模故居及纪念馆参观,可以使学生亲身感悟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所产生的巨大震撼力。这种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实践方式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是抽象思辨的课堂灌输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二)有利于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当代大学生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经历的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生活日趋好转的过程,没有像父辈那样受过文革的洗礼,更没有像祖辈那样经历旧中国的战乱之祸。尤其是大量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优越的条件使他们形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平时自视清高、评头论足,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马上就显示出信心不足、急躁的情绪,重者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因此,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克服大学生意志薄弱、情感脆弱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任务。一个人的意志从脆弱到坚强需要通过大量成功与失败的磨炼。在实践中,透过社会这面镜子,大学生能够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较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可以实现和他人的较好沟通,达到既能接受他人又能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的效果,性格也就会逐渐
开朗起来,社会关系就会变得融洽起来,相应的心理也就能健康起来。在实践中,大学生置身于具体活动环境中,便于将社会公认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因素内化为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便于将个体内化的知识外化出来,实现对社会的认同,形成自己的个性。
(三)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各种思潮潮水般涌来,其中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人生观最容易感染大学生,使其产生错误的观念,把自己凌驾于集体和社会之上,认为自我奋斗就能够打下一片天空,把今天的学习当成个人明天索取的资本,而不是要服务于人民。社会实践是青年大学生把个人追求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的中介。社会实践使他们深入工农群众,从思想感情上和人民群众靠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他们从一个旁观者转变为社会的主人翁。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教师指导,分工合作,共同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必要的协作使他们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淡化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强化团结才有力量的共识。在学校课堂上,无论你收集多少图片、播放多少有关英模人物的影像资料,总有不少学生半信半疑,但当他们亲眼目睹了刘庄、南街村的变化,亲耳听到老百姓用最朴实语言对张荣锁、李连成等英模人物的评价,大学生感动得流下眼泪。
(四)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有人说,教育应该使孩子在独立面对世界的时候,学会同世界对话,学会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营养,能够面对困难,抓住机遇,找到自己的幸福。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一种转换器。与理论教育相比,社会实践活动更有利于激发人身上所蕴涵的符合教育目的的潜能以形成某种理想品质。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常常会用理想主义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人生。通过组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工厂、农村去感受、体验,他们既可以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又会看到由于多种原因所造成的发展不平衡。社会实践使他们理解了中国要现代化,没有广大农村的现代化一切都只能是梦想的道理;实践使他们深刻体会到社会对知识、技术的需求,增强了立志报国、献身祖国建设事业的强烈责任心。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实效的对策
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是以少数有组织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为主导、以大多数学生自主社会调查为主体的暑期家乡社会调查模式。这种小集中大分散模式存在实践活动的方式缺乏多样性、组织缺乏周密性、结果缺乏实效性等诸多弊端,不适应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我们应当尽快优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模式。
(一)合理组织规划,完善保障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难度系数较大的教学环节,需要合理规划,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首先,学校应成立以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由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学工处、校团委、各学生所在系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系部应成立由主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系领导担任组长,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学生团总支书记、学生辅导员参加的社会实践指导小组。领导小组签发《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管理办法》,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具体要求等,负责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指导小组根据《办法》精神联系当社会热点制定当年《社会实践指导意见书》,以根据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动态规划指导实践活动。在规划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考虑实行点、线、面结合的方式。点上活动以学校组织为主,讲求一个“精”字,组织精细,安排周密。它主要适用于那些影响大、费用高、跨系部的重点实践项目。线上活动采取学校资助、各系组织的方式,讲求一个“特”字,即各具特色,百花齐放。主要适合各系实践小分队或社会实践团队等具有一定组织难度的集体项目。面上活动是对全体学生,讲求一个“广”字,要求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多数学生个体进行的暑期社会调查活动。其次,为保证社会实践顺利进行,学校应设立社会实践专项经费,为社会实践团队提供必要
条件,资助立项的重点和一般社会实践项目,奖励优秀社会实践团队、个人、优秀报告和优秀指导老师等。社会实践经费由学校实践领导小组统一管理。每年学校都要制订《实践项目经费汇总表》,将项目名称、负责人、时间地点、人数及所需经费清单列出。学校在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筹措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从单一拨款的方式转变为拨款、自办实体、项目合作和寻求社会赞助等综合方式,逐步改变社会实践经费紧张的局面。
(二)制定考核体系,强化奖励机制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多头管理、考核混乱的现象。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由团委考核,考核方法主要侧重于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的社会实践由任课教师进行考核,考核方法主要侧重于结果;此外,各系部也时常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方法主要侧重于声势大小、报道多少。考核方式不同,标准多样,有时也出现重复考核现象,因此有必要制定统一的考核指标体系。但统一考核指标体系的制定,应建立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二者综合统一的基础上,考核成绩既要看实践调查报告、社会服务总结报告、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及水平高低,又要参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做到知、行统一,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特点。由于重点项目和主线项目一般有专人负责带队,注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综合统一性难度不大,难度最大的是如何对大量无人监管的个体自主调查项目的考核问题。为加强过程考核,教师应要求实践报告中必须有专门部分对调查过程进行描述和实践体会的总结,明确所调查的具体乡村、城镇、社区或学校的名称、地址、被调查人的联系电话、邮箱、在调查地点的留影、调查人与被调查者的合影等资料,并尽量索要《社会实践单位回执单》,以便于事后抽查。为鼓励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体以及组织,学校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成果报告会,由优秀学生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给出“优秀组织奖”“优秀实践团(队)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先进个人奖”和“优秀调研报告奖”等一系列奖项并予以一定的奖励。对于优秀的研究成果,还可按编印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选》或制成光盘保存,也可推荐到校报或正式出版刊物或结集发表。
(三)建立实践基地,提高实践质量
小集中大分散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大部分学生只能利用暑假返乡进行社会调查。时间的局限性排斥了日常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的分散性增加了考核的难度,形式的单一性不能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需要。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可以大大拓展实践时间,将实践活动由假期向平时延伸,变“三下乡”为“常下乡”,变暑期实践为日常实践,并大大增加学生的参与范围,使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得到实质性锻炼的机会。学校应以多样、多点、共赢为原则,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所谓多样性原则,即是把目光从红色旅游基地上扩散开来,建立教学、科研、实习、社区援助、勤工助学等多种实践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在基地地点的选择上,要考虑多点性原则,既要考虑郊区农村等经济落后地区,也要考虑中心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既包含企业、工厂,也包含社区、学校等。所谓共赢原则,就是必须坚持在学校和学生受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地方和活动接受单位受益,发挥双方优势,使学生受锻炼,当地见效益,为社会实践长期化、制度化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