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细管理 务实规范 使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
精细管理 务实规范 使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六中学 郭庆福 迟凤秀
一、认真学习,统一认识,制定方案。
1、在“蛟河市精细化管理启动大会”后,我校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了《蛟河市教育局中小学“精细化管理”工程实施方案》及《学校精细化管理“九项四十条”》的内容,使全校教职工进一步明确了精细化管理的内容、步骤。并利用暑假给全体教师布置作业,即写一篇有关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学习心得,使全体教师对精细化管理理论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认识。
2、学校领导班子在深入学习《蛟河市中小学“精细化管理”工程实施方案》和《学校精细化管理“九项四十条”》的基础上,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与“教育质量提升年”的总体要求、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三课一研”、教育质量监测、督导评估指标及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等各方面工作相整合,重新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去安排布署各项工作,修订各项工作方案,落实各项管理责任,科学细化各项实施措施,形成了蛟河六中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二、完善制度,精细管理,提升质量。
1、我校重新制订、完善各项制度,用来约束、规范教职工的工作行为,使教职工明确遵守或违反规定的奖惩措施,保障学校各项措施执行的政令畅通,对学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校健全了“校长—主管副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管理网络,同时三位教务副主任分别主抓三个学年,使他们能够深入到自己所分管的年级,指导教研活动,并且根据自己年级的学生特点、班级状况、教师的业务水平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情分析,采取不同的提质措施。比如:初一年级学生刚步入初中,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更需要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了周有奖竟猜活动,不但奖励优胜的学生,而且设进步奖,一周一公布,学期末进行总结,颁发喜报及奖品,极大地调动了初一新生的学习热情。初二年级学生开始两极分化,部分学生出现偏科,根据这一情况开设了提优补弱二课班,学生踊跃参加学习和活动。分析历年中考成绩,我校数学科的成绩不够理想,因此在本届初三数学科实行周考制,一周一测,做到周知识周清,取得了较好效果。与此同时,我校与二中、三中进行月考联考制,每次考试后,三位教务副主任分别带领自己年级教师详细分析本年级的弱科、弱项,剖析原因,研讨提高的措施,及时加以补救,使我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2009年,我校被评为吉林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3、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学管理规范》,细化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测试、分析等教学流程管理。重新修订了《蛟河六中任课教师考评细则》,按细则要求,对任课教师的各项工作实行月检查与平时抽查相结合,并划分等第,按等第赋分上墙量化,使教师能够及时知其足与不足,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使我校教师备课、上课、批改等常规教学工作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4、集体备课工作常抓不懈,而且使其更具有实效性。每学期在期初组织第一次集体备课时,提出明确的要求:首先同备课组教师集中学习课程标准,掌握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重点、难点等;其次,结合课标要求制定出本册教材的课时安排以及集体备课安排,确定每单元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第三,结合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及平时教学中对学生的了解,制定本学期针对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以及提优补弱计划。通过这次备课,使所有任课教师对自己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及对学生能够整体把握,为更有效的教学活动做好了准备。
5、在骨干教师外流严重情况下,从学校实际出发,加强培训,注重实践,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①挖掘校内资源,进行培训。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安排我校优秀教师马先玲、崔洪艳、王玉梅等作教育教学经验介绍,使全体教师从身边的人和事学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②通过实践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以参与蛟河五中《双教一课》课题研究为依托,我校八年级的三位教师与五中教师进行“同备课—同讲课—同评课”系列活动,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我校请语文学科兼职教研员周小亚到我校与九年级的三位语文教师同讲一课,通过讲课、评课研讨,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上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开阔了我校教师的视野,使教师受益匪浅。
③有针对性的培训。本学期我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对五位特岗教师的培训。首先,进行拜师结对活动,选同学科骨干教师与特岗教师拜师结对,听课、评课、学习、指导相结合。其次,主抓年级的教务副主任,每周听特岗教师课两节以上。第三,主抓教学的校长每周至少听特岗教师一节课。
④派骨干教师走出去、带回来。我校凡是有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从不错过,且给参培教师布置任务:回校进行二次培训,把自己的所得所感带回学校,带给其他老师。这样,虽然走出去参加培训的人员较少,但受益者却是全体教师。
6、以教育局“三课一研”及“每人一绝”大练教学基本功活动为载体,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双课”验收活动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通过活动,所有领导走进课堂听课、评课、验收、打分,掀起了我校教学研讨的高潮,而且将推门课与教案检查及作业批改检查相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常规工作的高质量落实。
三、挖掘潜力,注重效果,打造特色。
近几年我校加大了校园环境建设投资力度,目前学校具备了优美的育人环境,一池三园十景、文化长廊、走廊文化已初具规模,学生学习、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有意无意地接受着环境熏陶。同时我们把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教学相整合。
1、以“十景之二”的“晨钟报时”为载体,开展以“惜时”为主题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以“十景之四”的“观亭思源”为载体,开展以“感恩” 为主题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以“十景之八”的“石廊悟道”为载体,开展了传统美德教育系列活动。语文、美术、微机等学科都以校园文化建设图片或实景为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还开展《语文学科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整合》的课题研究。
2、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建设资源,将“十景之三”的“鱼戏荷塘”(荷花池)和“十景之九”的“植物园”开发为我校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基地,学生们参与放鱼、养鱼、捞鱼以及栽树、除草、剪修等实践活动,同时与我校的校本课程《池塘养鱼技术》相结合,课堂上学习关于池塘养鱼的理论,到荷花池现场去实践,收到极好的效果。2009年我校被评为吉林市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先进单位。
3、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下,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了。我校学生有较强的维护清洁、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素养,能自觉地把废弃物扔进垃圾箱,做到无乱丢、无乱吐、无乱画行为。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的功效。
实施精细化管理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新区九年制学校 杨艳杰 安连秀
我校地处蛟河新区,居民来自蛟河煤矿采煤沉陷区,部分优秀生源流失到市内,大量留守孩子、单亲孩子充斥校园。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比较差,管理难度大,这里的老师年龄偏大,教学观念保守、方法陈旧,主要学科教师短缺,这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不少负面作用。如何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在社会的声誉,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尽管我们的学生是三、四流的学生,但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是宝贵的,如何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异彩呢?学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找准突破点,就要关注细节,向管理要质量,是学校班子成员的共识,更可喜的是,教育局制定了学校教育教学实施精细化管理方案,给学校管理指明了方向,注入了生机,一学期的实践,我们有了很大的收获。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师生教学相长、心灵互动、实现生命对话的舞台,我们力图精细课堂教学管理,把课堂打扮得更精彩,下面仅从课堂教学管理方面谈谈我校的一点做法。
一、打造生命活力课堂,给生命以灵动。
1、分析现状,找准切入点。
面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现状,我们多次在教师、学生中开展大讨论活动。如“如何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厌学问题的分析与对策”、“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你最满意的课堂是什么样的?”、“你最喜欢的教师是谁?为什么?”等等。通过讨论教师们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起到引领的作用。学校确定了“目标管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2、理论指导,学习实践。
为了使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得以推广,首先校长对教师进行了理论培训,把自己参观学习的所见所闻传达给教师。2009年人民教育21期以万余字的篇幅刊登了“蔡林森校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背后”的文章,学校印发给每一位教师,组织教师学习,每人写出了千字以上的心得体会,由校长一一阅读,并进行总结。在教师中开展了“目标管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讨论,教师们对先学后教有了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3、潜心研究,引向深入。
有了对“目标管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与认识,就要广泛开展研究与实践。要想使课堂教学走向深入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抓好集体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采取“问题式备课”。即以“提出问题,集体备课,研究对策,资源共享,突出个性,教学反思”为备课思路。学校通过开展集体备课观摩活动,使备课形成一种制度,形成一种习惯。
其次,抓好课堂教学。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要写出预设的课时计划,突出教学亮点。课堂教学过程,力图体现以下八个方面的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要注重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目标管理”要准确。每节课要把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3)采取“先学后教”的方法。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对生命的唤醒和激励,点播获取知识的方法,给学生自读教材、尝试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不让每个大脑偷懒,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4)采取“当堂训练”的方法。教师要预先在学案上设计好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当堂巩固练习,练后及时评讲反馈,发现问题教师再予以纠正。
(5)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用兵教兵的方式,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会还教师一个精彩。
(6)注重师生互动研讨。充分让学生开展课堂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让学生敢于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允许学生在课堂讨论问题时发生错误。教师应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帮助其进行分析,指出错误的原因,启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获得正确的知识结论,共同探索、揭示一些知识的规律。
(8)在课末教师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我总结。本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或方法,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等;让学生反思质疑:我还有哪些问题还没弄懂等。
4、搭建平台,彰显个性。
把“三课一研”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整合,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打造生命活力课堂”一课四研精品课活动。一研:课前说课。说清楚教材分析、教学亮点、教学程序;二研:上课,突出以学生学为主,体现“目标管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落实教学目标效果好;三研:课堂教学亮点课后反思。一节课上完了,教师要把教学预设与生成的亮点描述清楚,并对教学中的得与失,成功与缺憾进行理性分析,在反思中提升自己;四研:打造课堂的精彩课后评课。听课后以教研组为单位,对每位教师要进行认真评课,达到好思想共有、好资源共享、好方法共用的目的,从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目标管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了教师多年来对课堂的主宰,教师把更多的机会与时间给了学生,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小手举起来的多了,讲台上兵教兵的身影多了,学生的眼睛亮了,动笔写字的多了,趴桌子的不见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的提高,给学生带来了自信,给教师带来了惊喜,给家长带来了希望。
二、提高质量,“四步一能”落实法是保证。
将所学的知识堂堂落实、天天落实、周周落实、月月落实,最终形成能力,是我校推出的“四步一能”目标落实法。精讲多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强化训练是落实目标的有利保证。第一步,教师通过课堂指导学生演练习题、背诵课文等,保证当堂的知识当堂过;第二步,每天利用练习册、算草、写字、小测验等形式,对当天的知识进行验收,保证当天的知识当天过;第三步,每周学年或教研组长出试卷对本周的知识进行验收,保证当周的知识当周过;第四步,教导处通过组织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知识测试,并进行深入细致的试卷分析。我们把前两步交给教师,将后两步交给学年和教导处,对卷面分析这一环节,我们打破以往的教导处一言堂的做法,实施班级、学科、学校三层面分析法,让每个教师、每个学科都能从命题分析、答题情况、出现问题中熟知本班级、本学科教学质量在学校横向、纵向所处的位置,查找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漏洞,并提出改进措施,建立学困生成长记录档案、阶梯目标评价等措施,提高学困生的成绩。经过实践,我们感到“四步一能”目标落实法可以及时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强化吸收,对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归纳、总结,随时调整课堂教学,认真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办法。“四步一能”目标落实法促进了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我们基础差、底子薄,离一流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已从精细化管理中把握了方向,从精细化教学管理中看到了希望,精细化管理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的稳步提高,我们全校教职工齐心协力,积极进取,努力拼搏,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相信我们一定会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第二篇:以人为本,务实创新,推动人事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人为本,务实创新,推动人事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全面贯彻落实学院“两代会”提出的“创建省级示范高职技术学院”的奋斗目标,人事处将以新一轮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要求为导向,以师资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学院人事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学院《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内涵发展”的方针,遵循开放、创新、精干、高效的原则,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特色鲜明、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一)未来四年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1、师资总量:按办学评估要求全院平均师生比达到1:16;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55%,其中兼职教师不少于专任教师的30%。
2、学历结构:担任专科理论课教学教师的学历2013年以前必须达到本科以上;2013年专任教师中有35%以上的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其中50%以上的40周岁以下教师获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力争院级重点专业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3、职称结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比逐步分别达到5%、30%、50%、15%,力争每个学科或专业有教授。
4、高层次人才:培养省高校中青年学术专业带头人2 名;乐山市拨尖人才2 名;院级学术专业带头人每个专业1名,中青 1 年骨干教师每个专业有1—2名。
5、“双师素质”教师:专任教师中,从事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双师素质”教师2010年达到50%,2013年达到70%以上。
(二)工作措施
1、实施“四大培养”工程,打造学院名师队伍
①实施“教授培养工程”,建立院内学术专业带头人队伍。学院从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副教授职称的在编、在岗教师中选拨一定数量人员进行重点培养,使其尽早晋升为教授。
②实施“硕、博人才培养工程”,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根据专业和课程建设发展需要,有计划地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为确保40岁以下青年教师有50%以上达到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学院分别与2003年(含2003年)以后引进的本科毕业教师签订限期学历、学位达标的协议,要求在3—5年内通过在职学习获得硕士学位;学院鼓励已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报考定向博士生,通过在职学习取得博士学位。
③启动“高层次人才梯队培养工程”,培养学术专业带头人队伍。从2009年起启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为目的“高层次人才梯队培养工程”,高层次人才梯队培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梯队为省高校中青年学术专业带头人;第二梯队为“乐山市拨尖人才”;第三梯队为院级学术专业带头人;第四梯队为院级骨干教师。
④实施“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逐步加大“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 2 学院“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学院“双师素质”认定;积极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取得双师素质教师资格。
组织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开展技术服务,参加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提高技能水平。建立完善学院“双师素质”社会实践实施办法,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顶岗锻炼,时间不少于半年;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每年不得少于1个月。
2、加快人才引进工作,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与素质 从现在起以引进教授和硕士、博士教师为主,力争到2013年院级重点专业引进1—5名教授或博士学位教师;同时加大从行业、企业中引进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根据专业建设发展需要,聘请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的教授、专家指导学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及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各专业聘请的专家或教授不少于1人。
建立教授、专家导师制,每个专业聘请的教授、专家在聘期内负责指导、培养1—2名青年教师;学院与聘请的教授、专家签订培养青年教师的协议,规范青年教师与导师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3、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青年教师是学院发展的未来动力与支柱,通过对青年教师人才培养,造就一批思想政治品德优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学术成就显著、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开拓创新能力强、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后备队伍,实现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①搞好新教师岗前培训,对新教师进行知校爱校、职业道德、3 教育理论、教师技能、科研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促进新教师角色转换,尽快担当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②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上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业务上积极为他们提供施展能力的平台,促进他们事业有成;生活上主动关怀,经常与他们交流,沟通思想,做到“事业留人、政策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③开展青年教师校内培训。通过培训,让青年教师具备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引导他们及早规划教师职业生涯,制定奋斗目标。
④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发挥优秀教师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业务素质。每年选派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到国内、省内高校或高职学院学习交流,使他们拓宽视野、了解学科前沿,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⑤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制度。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加强青年教师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4、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坚持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需要出发,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为核心,面向社会聘请一些行业专家、企业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担任兼职教师,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高技能水平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二、合理设岗、规范管理、增强活力
学院岗位设置工作是人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学院用人新机制、实现学院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4 的重要基础,也是落实学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此项工作关系到学院广大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一)岗位设置程序
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抓紧制定岗位设置方案。
2、岗位设置方案上报乐山市人事局核准。
3、制定岗位设置具体实施办法。(岗位设置实施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及要求;岗位设置说明书;岗位设置实施工作的内容、方法、步骤及完成时限;岗位设置工作的组织领导等)。
4、征求对岗位设置具体实施办法的意见。通过教代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本单位职工对岗位设置具体实施办法的意见,提高岗位设置工作的透明度。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通过。
5、组织实施。公布岗位设置具体实施办法和岗位设置说明书,组织开展岗位设置具体工作。
(二)岗位设置
1、岗位类别设置
学院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①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学院管理岗位包括院、系(部)以及其他内设机构的管理岗位。
②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学院的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 5 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体岗位。
③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目前我院工勤岗位超编)。
2、岗位等级设置
学院岗位设置实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① 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学院管理岗位分为7个等级。学院现行的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四至十级职员。
②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③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三、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在学院岗位设置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改革学院分配制度。重点调整分配方式、强化岗位职责、严格业绩考核,努力建立和完善适应新的人事制度改革和教学科研改革、有利于充分调动学院广大教职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遵循“按劳分配、多劳多酬、优劳优酬”的原则,将津贴分配与岗位、职责、贡献直接挂钩,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 6 教学、科研岗位上的优秀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倾斜的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四、搞好人事日常管理工作
按照学院“两代会”提出的发展要求,人事处要突出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全面加强人事管理和效能建设,积极搞好人事日常管理工作。
(一)做好全院教职员工工资核定管理和养老、失业等保险管理工作。
(二)加强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学院稳定大局;积极引导离、退休人员发挥余热,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
(三)做好人事聘用人员和临时用工人员的管理,加快推进临时用工制度改革。
(四)积极组织各类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工作;开展教职工考核工作。
(五)做好人事统计、教职工人事档案管理等工作。
(六)加强人事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工作,加强学院人事宣传工作,人事政策及时、透明。
五、加强内部管理,建设校园和谐人事
(一)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人事管理干部队伍。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加强对人事工作的学习研究,不断开拓人事工作视野,创新人才工作思路,在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等方面做出新成绩。
(二)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倡导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提高办事效率。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坚持 7 原则,做到政策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公道正派,勤政廉洁。
(三)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积极为教职工着想,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和解释工作,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总之,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正确把握新形势下人事工作的新要求,以人为本,务实创新,推动人事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0 8
第三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再上新台阶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随州市2013年按照“强化质量管理、夯实鉴定基础”的工作计划,建立技能鉴定与技能培训联动机制,夯实培训鉴定基础,将职业技能鉴定与稳定扩大就业、推进素质就业的要求有机结合,使更多的劳动者通过职业资格鉴定达到初级工、中级工资格水平,有效提升了全市劳动者队伍的整体素质。
2013年职业技能鉴定批次,组织鉴定人,发证人员人(其中初级工人,中级工人),完成省下达任务人的%,完成年发证人的%,涉及7大领域近20个职业工种。
举措一,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网络、电视台、报社等媒体,多渠道抓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立体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紧密结合企业经营生产、学校教学招生实际,深入宣传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营造职业技能鉴定良好环境。自2013年2月19日招聘会,把这次活动的开展作为2013年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启动的契机,通过在各召开企业座谈会、深入企业开展宣传,与就业局相关职能科室联合行动等多种方法开展工作,同时利用局网站宣传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及作用和市区开展鉴定的各项工作动态和文件。举措二,实施目标管理,提高工作绩效。为保证鉴定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市鉴定中心年初及时召开会议,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逐项落实工作任务和相关责任人,切实把鉴定工作任务与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结合起来,推动鉴定工作的稳定开展。
举措三,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服务农村劳动者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的鉴定工作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树立服务意识,落实相关政策为广大农民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打开方便之门。一是通过落实农村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培训与鉴定补贴政策,对初次参加初、中级技能鉴定的农村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凡符合减免条件的,一律按规定实行鉴定费用的减免。二是将初级技能培训结业考试视同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知识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按照国家标准结合市场需求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鉴定程序,方便农村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第四篇:南召县城乡规划工作再上新台阶
南召县城乡规划工作再上新台阶
“又有违法建筑被规划局执法大队给拆除了。”这是南召群众近期来奔走相告称快的事情,也是南召县强化城乡规划工作取得的又一成果。
近一时期来,南召县委、县政府针对该县城乡规划工作薄弱,违法建设屡禁不止、愈演愈烈之势,先后采取向城乡规划局增派人员、配备必要办公设备、划拨专项资金等方法,使城乡规划工作再上新台阶。该县先从班子建设入手,向县城乡规划局增派四名高素质正副科级干部,并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选派41名执法人员充实到城乡执法大队工作,及时配备了照相机、摄像机、GPS测绘设备,并购置了4辆执法专用车,先后邀请南阳市规划局、市支队、县纪委、县法院、县检察院等领导到该局进行普法教育和业务指导。在强化队伍建设的同时提高了综合执法能力。
元至5月份,该县共查处违法建设183宗,其中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183份,立案调查69宗,查封施工现场20处,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263.4平方米,及时结案6宗,罚没资金134814元。目前,一支素质过硬、高效能战的规划队伍已在该县形成,该县的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正步入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第五篇:攻坚克难 务实重干 努力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攻坚克难 务实重干
努力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安全生产调研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安全生产工作做一简要汇报!
前三季度,在市公司及公司党政班子正确领导和各部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按照年初工作会议要求,全体生产人员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党委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以强化电网安全运行、加强精益运维管理、筑牢安全根基为目标,严格管理、强化责任,突出重点,扎实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前三季度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未发生应杜绝的事故、责任性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电网安全运行,未发生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
2、截止11月10日,供电量(不含天冠)完成6.24亿千瓦时,同比多供0.03亿千瓦时,增长率0.41%。占年计划6.72亿千瓦时的92.86%。
3、综合电压合格率完成98.914%。供电可靠率完成99.959%
4、按照综合计划要求,按时完成技改、大修计划,技改、大修计划完成率100%。
5、配网故障抢修无超时工单,接派单及时率、正确率100%。业务处理按时完成率100%。
二、重点工作及工作成效
(一)安全生产局面持续保持稳定
认真贯彻上级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强化安全责任和措施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局面保持稳定。一是加强安全培训和警示教育,持续提升员工安全素质。组织开展《安规》知识培训和“三种人”与安全员资格考试,积极参加市公司安全知识竞赛,观看安全警示教育宣传片,促进职工安全技能的提高。二是扎实开展安全活动。以“巩固安全基础、夯实安全管理、筑牢安全防线”为目标,先后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宣传,电力设施安全距离、警示标识专项治理、安全性评价工作、调度通信大楼供电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居民住宅公共区域安全用电检查等专项活动,共梳理排查存在问题254项,已整改244项,并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45分,剩余10项列入2016年整改计划。三是积极开展安全缺陷隐患治理工程。投入21万元,对35千伏线路1处、10千伏线路5处对地安全距离隐患进行整改;投入25.14万元,对城区存在安全缺陷的33个低压台区进行安全缺陷整治,共计更换改造低压线路及下户线5.64千米,更换改造表箱108个;投资42.6万元,对农村44个台区配变台架对地安全距离隐患进行整改,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四是严格监督考核,细化公司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加大安全奖惩力度,重点对施工现场习惯性违章、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治理、现场安全防控严格监督考核,督促各级领导、安全监督人员到岗到位。截止10月底,共抽查工作票379份、操作票534份,共督查施工现场100余次,查纠违章7起,处罚3000余元。通过不断加大考核力度,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现场违章行为明显减少。从而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风险,确保安全生产局面稳定。
(二)科学调度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大力加强调度运行管理,科学编制临颍电网运行方式,为全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打下良好基础。在重大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期间及时编制电网保供电运行方案,并修编了《临颍电网重大节假日期间电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2015年临颍电网迎峰度夏度冬重点事故应急预案》等11个应急预案,并在公司统一组织部署下积极开展迎峰度夏反事故演练,提高了全体人员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在省调的统一指导下,扎实开展调控专业安全性评价工作和安全大检查工作,并根据评估的电网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提前做好电网风险预警,做到有备无患。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操作五制”制度。严格办票、审票,对不符合停送电手续及违反规定的停送电工作,调度坚决不给予发布调度操作指令。截止10月底,调度共下令17999次,遥控操作57232次,正确率均为100%;完成变电、线路工作票完成216份;综合调度命令票完成330份;逐项调度命令票完成18份,合格率均100%;共下发35份保护定值通知单,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正确率达到100%。为电网改造建设、供电设备检修及安全运行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三)圆满顺利完成春、秋季检修预试任务
根据电网运行情况,统筹安排春、秋季检修计划,科学合理制定停电检修计划,精心组织检修试验专业、变电运维专业、输配电专业扎实开展春、秋季检修预试工作。圆满完成2座110kV变电站、4座35kV变电站及其相关输配电线路检修预试;同时,积极协调市公司相关专业技术指导,协助公司推动实施“检修一体化”。一是完成110kV临颍变电站1#主变有载调压机构故障处理;二是完成110kV临颍、南街、贾庄变电站的备自投 试验及避雷器在线带电监测工作。三是完成46条10千伏线路开关及17条公用线路全线路检修预试工作。通过开展春、秋季检修预试,排查问题191项,处理176项,列入2016年技改10项,全面提高设备检修质量,提升设备健康水平,从而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四)多措并举确保电网安然度夏
根据2014年迎峰度夏、度冬负荷情况及2015年负荷预测,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电网设备改造,积极应对迎峰度夏。
一是稳步实施35kV主变调整轮换工作。利用市公司退役主变,将35kV铁西变电站原2#主变6300千伏安增容到16000千伏安,35kV铁西变电站原2#主变6300千伏安调整到35kV繁城变电站,将繁1#主变4000千伏安增容到6300千伏安,在35kV杜曲变电站新增杜3#主变1台,容量4000千伏安。目前公司35千伏变电容量已达136.45兆伏安,较2014年迎峰度夏期间111.3兆伏安新增25.15兆伏安。
二是加大变电设备升级改造。相继完成35kV大郭变电站35kV母线、4组隔离开关大修及2组隔离开关更换工作;完成35kV大郭变电站10kV母线及14组隔离开关更换工作;完成110kV临颍变电站南临1间隔更换工作;完成部分过载10kV电流互感器的更换工作。
三是稳步开展配网技术改造,消除低压供电瓶颈。积极实施10千伏线路联络工程,新建10线路0.97千米,安装10千伏联络开关1台,将35千伏三家店变负荷合理转移至35千伏王岗变带供,既提高了35千伏王岗变主变利用率,又缓解了35千伏三家店变供电压力。积极开展配变增容调整轮换及分台区工程。组织开展配变供电能力摸排调查,并采取配变 增容、调整轮换、分台区、搬迁等方式予以解决。自6月份开始,公司运维检修部安排2批配变增容调整轮换及新增台区布点工程。共计增容调整轮换配变68台,台区新增布点28个,台区搬迁改造6个,更换改造高低压线路4千米,净增配变容量10630千伏安。进一步提升配网供电能力及供电服务水平,为迎峰度夏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积极开展户表改造配套安装工程。投入111.3万元资金,利用市公司表箱对农村37个低压台区锈蚀腐烂的表箱及线径细的下户线进行更换改造,共计更换改造4表位表箱500只,6表位表箱886只,更换改造下户线72.68千米,有效解决近8000户居民的安全用电问题。
(五)科学合理转移负荷,助力王孟变升级改造
35kV王孟变电站升压工程为2015年重点农网项目,为配合该工程及早顺利实施,运维检修部组织调度、安监等相关部门多次现场勘查,周密制定负荷转移方案及施工方案。调度、安监、变电运维专业、检修试验专业、乡镇供电所管理部、颍辉实业总公司、物资供应中心等部室相互协作,通力合作,历时二十多天,在王孟变电站东侧安装临时主变等变电设备,完成王孟变电站的负荷转移前期准备工作。并于10月20日,顺利完成王孟变电站负荷转移工作,为35kV王孟变电站升压工程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前三季度,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安全生产、电网运行、规范管控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职工安全意识淡薄,现场安全防控不到位,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设 备缺陷及隐患依然存在,配网故障多发,防外破工作难度大,整改工作落实不到位;二是主网架结构不合理。供电区4座110千伏变电站分布在城区及城郊,分布较为集中,导致农村边缘乡镇供电能力薄弱;35千伏、110千伏变电站容载比偏低,部分35千伏线路负载率过高,三是配网薄弱问题依然突出,高低压线路导线截面小,配变容量不足,重载、过载现象严重,下户线线径细,表箱锈蚀腐烂严重,供电能力不足,低电压现象突出,电压质量及供电可靠性不能满足用电需求。三、四季度及2016年工作思路、重点工作安排
工作思路:当前,公司各项工作已进入收官谋局的关键时期,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2016年各项工作开好头、谋好局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体生产人员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司第四季度工作会议部署,以“防人身、保电网、治设备”为重点、强化责任,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强化风险管控,确保安全生产稳定
一要进一步 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以“健全制度、防范风险、夯实基础、强化保障”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应用作业现场标准化,完善现场监督手段。加强安全政策、法规、安全知识等教育培训;开展调控、运检和基层班组长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组织实施以安规、“两票”和安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生产一线人员培训考试,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
二要进一步强化电网安全运行管理。围绕“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 重点,科学制定电网运行方式,严肃调度纪律,严禁超稳定极限和设备能力运行。扎实开展电网诊断分析,强力实施电网精益运维,认真梳理存在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加强输电线路防污闪、舞动、雷击、鸟害等治理,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大力开展设备名称、安全警示、安全标识的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对电力电缆线路“无遮拦、无标桩电缆走径、无维护单位”等三无现象进行专项治理。同时,按照调度命名规定,查漏补缺,对重点线路杆号及警示、标识进行喷刷、安装,逐步解决配网盲调问题。从源头上坚决防范和杜绝大面积停电事故、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损坏事故,不断提高电网安全运行管理水平。
三要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常态机制,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全面落实整改责任、措施和期限,突出春检秋查、度夏度冬重点,加大配网设备隐患治理力度,加强农村安全用电管理,加大电力设施宣传保护力度,统筹做好输变配电设备生产运行维护及防外破工作,着眼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杜绝一般事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人身安全管理,坚决遏制事故苗头,确保安全生产稳定。
(二)强化统筹协调,加强电网支撑
加快度冬电网项目工程建设,加强项目全过程管控,深入梳理进度滞后工程存在的问题,强化组织协调,加快工程进度,把控重要实施环节,统筹调配施工力量,严格监督考核,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一要做好35kV固厢变二期扩建工程前期负荷转移方案、设备命名、投运方案、工程验收、继电保护定值整定计算及调度投运及现场调度工作等相关 准备工作;二要配合地调完成地县一体化数据专网建设和D5000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建设工作。三要积极开展农村44个台区对地距离安全隐患整改工程,解决台区用电安全隐患;四要大力推进农村“低电压”治理专项工程,确保完成1760低电压用户治理任务。
(三)提早谋划,扎实开展迎风度冬及春节保供电工作
当前,公司电网已进入冬季用电负荷高峰时期,为切实做好迎峰度冬和春节保电工作,一要全面加强配电网运检管理工作,有力保障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以防止重复跳闸、防外力破坏和消除重过载线路为重点持续开展配电线路综合治理,落实通道清理和防污闪、防舞动、防用户内部故障扩大等治理措施,降低配网故障率。同时,结合冬季负荷高峰期间配电网故障的特点,以及安全大检查、缺陷隐患排查暴露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开展设备整治,消除影响人身、设备安全隐患,重点解决配电线路树障、杆基不牢、杆塔拉线破损不足等问题,为配电网安全、可靠度冬奠定坚实基础。二要全面做好春节保电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冬季负荷变化特点和配电网建设改造情况,大力开展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梳理制约迎峰度冬的关键问题。加强供电电压质量监测,积极开展配变分接头档位调整、配变三相不平衡治理、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消缺等运维措施,确保电压质量合格。提前部署务工人员集中返乡供电保障工作,摸排返乡人数、大功率电器购置情况,提前做好负荷分析预测。同时,周密制定春节保供电方案,健全组织,强化责任,落实措施,积极组织开展春节保电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确保人员、责任、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春节期间电力可靠有序供应。
(四)加快PMS2.0系统部署应用,积极开展配网状态监控 根据省市公司要求,PMS2.0 试运行以来,各单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任务不明,系统业务应用较少。要进一步强化系统应用管理,年底前转入单轨正式运行,全面统一配网运检管理信息平台,实现配电网抢修指挥协同和运检、调控图形同源管理。要严格按照图数模一体化管理要求深化数据治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要以提升配网数据质量为重点,全面开展乡镇供电所 PMS 图数治理星级创建活动,提高数据录入准确性和及时性。要进一步加强配网运维管控模块应用管理,以应用促进数据质量和管理提升,年底前具备自动采集条件的公变信息要全部实现自动上传,配网低电压、三相不平衡、设备重过载等纳入日常监测。低压公用配变营配对应一致率落后的管理部门单位要分析问题产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数据对应水平。
(五)增强供电保障能力,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一要进一步树立生产一线人员服务意识,建立“生产服务双安全”管理机制,将优质服务与安全生产并提并重。加强生产一线人员思想道德及作风纪律建设,坚决杜绝服务意识差、纪律松懈,工作不作为等损害公司形象及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二要进一步强化电网运行管理,严格停电计划刚性执行,严肃停电信息发布,统筹安排电网建设、业扩报装、设备消缺重点工作,实施联合检修、不停电检修,严格控制非计划停电,减少客户停电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三要进一步加快低电压专项治理工程及农配网升级改造工程进度,逐步解决配网薄弱、供电能力不足问题,彻底解决“低电压”现象,让客户用上“放心电、满意电”。四要进一步深化配网抢修指挥管控模块应用,依托配网抢修指挥平台,全面梳理故障报修业 务流程,明确工作界面和职责,保障工单流转顺利,相关业务无缝对接,强化对故障报修业务的实时管控,确保故障报修到场承诺兑现率100%,接派单及时率100%。五要积极推进营配调数据贯通提质提速工作,对全县高低压配网和近24万低压客户数据的全采录、全治理,完善站-线-变-户关系核查、设备信息采录,建立准确的挂接关系,为客户报修定位、故障研判指挥,停电计划安排等业务应用提供支撑。
四季度及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已清、目标已明,形势催人奋进,目标鼓舞人心。全体生产人员将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抓好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贯落实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省公司第四季度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积极营造和合奋进、昂扬向上的氛围,鼓足干劲、通力协作,奋力冲刺各项目标任务,着力打好攻坚战,为2015年目标任务及及2016年重点工作收好官、开好局。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