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心机器人工作室小结1
积极开展教育机器人活动,普及与提高并举
雨花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于今年8月份建立了教育机器人工作室,并在同年10月2日~4日参加了第八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选拔赛暨第二届“碧波杯”全国青少年教育机器人竞赛,为参加这次比赛,“中心”领导在区教育局、雨花台中学的大力支持下,及时组织并选派有关老师与选手投入到赛前准备、积极参赛的活动事宜之中。雨花台中学初二两名选手,参加了机器人轨迹赛、机器人障碍赛、机器人搬运赛。最后他们分别获得了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的好成绩,“中心”荣获此项比赛优秀组织奖,“中心”的教师袁宁群与雨花台中学教师黄郁松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在今年10月29日南京市第五届中小学生机器人比赛中,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培训、选拔的中小学生部分选手,经过激烈拼搏,最终荣获中学生机器人打保龄球赛一等奖金牌、小学生机器人沿线追踪赛三等奖、中学生机器人灭火赛三等奖的好成绩,“中心”荣获第十二届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其中袁宁群与黄郁松两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在今年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中心”首次开展了青少年机器人教育活动。我们用的是紫光科技公司的教育组装模具进行搭建,从玩的角度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情趣,使他们在不自觉中全身心地投入进来。首先,我们把重要的部件,比如框架、模块、电机、灰度传感器等一一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动手搭建时熟悉部件的使用功能。活 动中,有的同学搭起一个类人形的、有的同学搭起高吊车的样子、还有的同学在做齿轮组合,很好看也好玩。就这样学生们在尽情玩耍中不断动手动脑,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同时,突发的奇思妙想和不断涌现的灵感,不但使“机器人”越来越活灵活现,而且使活动过程趣味无穷,启发了他们的灵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
在10月17日,袁宁群老师在“中心”领导与共青团路中学领导的安排下,采取走出去方式,到共青团路中学给初中部分班级学生举办了以“机器人发展史”为主题的科普讲座。
通过开展机器人教育活动,我们感到,教育机器人活动得到了区教育局、“中心”、雨花台中学、共青团路中学、铁心桥小学领导大力支持与帮助,无论是到各地参加比赛,还是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特色,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进了友谊。我们相信,“中心”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我区机器人教学和竞赛水平,推动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和机器人竞赛活动的开展。
雨花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机器人工作室
2006年12月8日
第二篇:机器人名品工作室
机器人名品工作室
机器人名品工作室,瞄准海门“教育名市”建设,紧抓“机器人科技特色”为海门教育添砖加瓦。
工作室的定位就是走社团模式的精英教学,通过机器人竞赛来打造品牌。我们成立了竞赛联盟,对全市机器人辅导老师免费培训并做竞赛辅导,意在大幅提高海门机器人竞赛成果,以此提升海门在整个江苏及全国的竞赛影响。
申报机器人教育教学相关课题,编制机器人相关课程,走在江苏省机器人教育科研第一线。
领衔人简介
张小杰,中共党员,东洲小学教师,2002年参加工作,创立海门市机器人俱乐部,带队参加各级机器人大赛。03年至今,辅导学生获省级奖项120人次,国家级奖项78人次,并7次代表中国分赴日本、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参加国际机器人大赛,均获得冠亚军的成绩。
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海门市十佳教育工作者、海门市功勋教师、南通市创新教育先进个人、江苏省学科优秀青年教师、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机器人辅导员等称号。
机器人名品工作室2011年工作总结
一、机器人教育科研
1、在机器人课程建设方面: 目前工作室9所成员学校正在使用的机器人设备多样化,有普及机器人等3种厂家机器人设备。由于机器人设备的不统一,我们的课程建设分两步走:首先,上半年以成员学校使用相对较多的未来伙伴普及机器人为参照,分工合作完成普及机器人俱乐部课程建设试用稿。下半年,以此为参照,展开另外两种机器人设备的相应课程初步开发,这样每个学校都将拥有适合自己学校的机器人课程。
2、机器人课题研究方面:
在课题研究方面,我们工作室中海南中学的周雪庸老师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先由周老师领衔,加入他的2011年省教科院重点课题《机器人实验兴趣社团的实践研究》,全体工作室成员也同时加入共同学习研究。目前已有五篇论文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大众》等杂志上发表,另有十几篇论文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二、机器人科技竞赛
在工作室成立的同时,我们便结成了“海门市机器人竞赛联盟”,所谓竞赛联盟即共同研究相应的竞赛项目,工作室成员学校内相互公开竞赛研究成果,这样可以整体提高海门市在大市级、全省及国家级别机器人竞赛中的比赛成绩,以造就“海门机器人教育”更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经过初步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工作室成员学校获机器人比赛省级奖项54个、国家级奖项6个,同时,东洲小学和棉种场学校两所成员学校于7月份参加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的2011年第十五届世界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经过团结协作,最终获得联队冠军和最佳单项奖的佳绩。
10月份,邀请专家为全市60所中小学校的相关科技老师做“江苏省普及机器人竞赛”的培训活动,具体解读普及型机器人竞赛规则,讲解机器人编程步骤。老师们纷纷参与其中,亲自动手搭建机器人模型,并在工程师指导下进行编程调试,现场气氛非常活跃。培训结束时,老师们意犹未尽,深切感受到了机器人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具有的深刻意义。
机器人名品工作室2012年工作思路
一、竞赛联盟
继续发挥“海门市竞赛联盟”效应,认真做好3月份机器人世界杯赛中国区选拔赛、4月份省机器人大赛、7月份机器人世界杯赛(墨西哥)、全国机器人大赛、12月份省普及机器人比赛几项赛事的全市动员准备工作。
二、课程建设与实施
在相关成员学校社团活动中试行《普及机器人试用版》课程,继续完成3门机器人课程的纠错、改进、排版,最后印刷成册,进而完成全市机器人普及教育的推广工作。
三、课题建设与申报
继续完成省课题的研究、充实工作,动员全组成员多读专业书籍,多做研究,勤写教育论文,提升全体组员教育科研能力。以科技特色教育为主题,工作室单独申报“新教育”全国子课题。
四、科技推普与宣传
利用半年时间准备一批机器人实体模型,做好配套的展板,并准备一场机器人相关的科普知识讲座。9月份开始,为全市有需要的学校做巡回机器人科普展览及相应知识讲座。让我们的机器人科技特色深入到每个学校,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动手实践、爱上科技教育、爱上机器人。
再次感谢教育局领导为我们中小学科技教师创造的舒适工作环境,我们会珍惜此次宝贵机会,认真工作、不懈努力,争取为海门市的科技创新教育创造新的辉煌!
机器人名品工作室成果
1、在机器人课程建设方面:
目前工作室已自行开发“普及机器人课程”一套。
2、机器人课题研究方面:
成立2011年省教科院重点课题《机器人实验兴趣社团的实践研究》,全体工作室成员同时加入共同学习研究。目前已有五篇论文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大众》等杂志上发表,另有十几篇论文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3、机器人竞赛方面:
工作室成员学校,8次代表中国分赴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参加国际机器人大赛,获得了5个冠军、8个亚军。取得省级奖项200多人次、国家级奖项近100人次。
第三篇:工作室小结
走进名师工作室„„
2013年,我有幸成为吴羽君校长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1月4-11日,工作室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本次活动由听课、评课、研讨等环节组成。课堂精彩纷呈以及研讨氛围浓郁是本次活动的特点。回放昨日的点点画面,有付出,有收获,还充满对明天的期盼。现就本星期工作小结如下:
1月8日,我们听了向全梅老师精心准备的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示范课,向老师表现出来的敬业乐业、专注创新,自如的课程调控、精湛的语言艺术、到位的细节处理,让我收获颇丰。我和向老师共事多年,在我眼中,她能用勤奋务实去对待工作,用团结欣赏对待同事,用正直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用优质的教学启迪智慧;能用自己所长和满腔的热情激发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向老师具备优秀的教师素养,无愧于“国家级的骨干教师”称号。
课后,全体工作室同仁以及语文科组的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研讨。老师们的评课字字珠玑,令在座的老师们耳目一新。也产生一些共鸣,提出了一些疑问,大家都进行热烈的探讨。
1月 9日,作为工作室的成员,学员江伟华听了我上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一课。我主要抓住文中的“深趣”一词来进行王维写作冬景、春景的特点、情感的分析。课堂气氛活跃,师生融洽,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9日下午,我们工作室的同仁一起探讨了语文教学的困惑。长期以来,围绕语文教学的最大难题并不是语文观的问题,而是“学”与“考”的关系问题。现在有些老师,为了应付考试,惟恐哪篇课文漏掉知识点,所以把每篇课文分解成许许多多的知识点,逐一讲解,让学生一字不差的记下,这样就使的语文课成了学生的负担,时间一长,不但学生不喜欢听,就是老师也越上越没意思。正是因为师生未能妥善地处理好“教什么”与“考什么”的关系,导致了语文教学内容的混乱和语文考试的盲目,以致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对语文课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甚至出现了高分低能和“学得好”却“考不好”的奇怪现象。所以就产生了我们语文教学的困惑: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是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应试教育放在第一位。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给我们带来了挑战,教来教去,现在不知道怎么教了。
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能力培养主要包括阅读欣赏和写作两大能力;而语文素养,我的理解就是学生文字素材在大脑中的积淀,以及据此而表现出的语言表达水平及层次。当然,也不可否认,由于近几年社会、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成绩上,所以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的教学出发点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这一出发点一点错误也没有,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目的而忽略了语文本身作为文学的魅力,我们应该找到这两点的最佳结合点。
10日上午,工作室同仁及语文科组老师听江伟华老师常态课《方山子传》。江老师别看年轻,却是一个很有气场的教学新秀。只见她往讲台一站,大眼睛一扫,整个课室一片安静。江老师讲课字正腔圆、不紧不慢、井井有条,课堂节奏把握得张弛有度。抓住文史知识文言字词和人物评价两根线索,先解决文言知识,再来评价方山子这个人物,由方山子的处世态度来看苏轼的人生观。思路清晰,知识点难度适中,有梯度,学生便于把握且能提升学生能力。
下午,吴校长围绕江伟华老师的教学内容特点、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
学过程等内容带领我们语文科组全体成员进行深入的探讨。结合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溶合自己的教学特色方面交流,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等方面阐述看法。
在研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吴校长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的的新型教学观。吴校长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指导我们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使自己转变成素质优良、能适应社会需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我觉得,研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研讨中,展现不同的观点:在研讨中,涌现智慧的火花。
短暂的学习已经结束,但我们的学习和思考不会停止。我将尽最大努力,使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努力做一名在教学上有自己特色的教师。争取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生动、精彩的授课吸引学生,以扎实、创新的工作态度打动学生,做让自己满意、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在此,再次感谢吴羽君校长,感谢工作室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认识并走近这么多热情智慧的语文老师。
汤慰红
2013.1.17
第四篇:机器人视觉小结(模版)
机器人视觉定位
机器人定位是机器人研究与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实现机器人智能化的前提。移动机器人视觉定位技术是通过移动机器人摄像头获取周围景物的图像,将图像通过图像处理的方法得到清晰的图像,并利用图像中的一些自然或人造的特征得到移动机器人与目标物体的相对位置,从而确定工作环境中移动机器人位置及姿态。这些自然或人造的有明显特征的景物称为路标,它很容易被移动机器人识别。路标可以分为两类:人工路标和自然路标。人工路标是在机器人工作环境中人为放置物体和标识来实现机器人定位。自然路标是机器人的工作环境中固有的物体或自然特征。
根据摄像机的数目,视觉定位可以分为单目视觉定位、双目视觉定位和多目视觉定位。多目视觉可以观察到更为丰富的目标信息,但是视觉控制器模型的设计较复杂,需要多幅图像进行匹配,且系统稳定性差。双目视觉通过两个不同方向的摄像头观察目标物体,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图像像素间坐标差异,得到目标物体的三维信息。在双目视觉中,最困难的部分是解决立体视觉中的两相机间的最优距离和特征点的匹配问题,由于景物重复特征易产生假匹配,在摄像机基线距离增大时,遮挡严重,减少了重建的空间点。单目视觉的定位方法简单易用,实时性强,并且适用范围广。
视觉是人类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机器人视觉是使机器人具有视觉感知的功能,通过视觉传感器获取目标物体的二值图像,利用图像处理的算法进行分析,使机器人识别目标物体并确定其位置。
数字图像处理是移动机器人视觉定位的关键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又称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它是使用数字计算机对获得的目标图像进行预处理,改善图像的质量及性噪比,并实现图像的识别和定位。数字图像系统由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组成,软件系统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论和算法而设计的一系列程序,实现对图像的基本操作。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图像信息的获取、采集、处理和输出。图像处理主要包括 8 个步骤。
(1)几何处理 主要包括图像坐标变换及图像的畸形校正等。(2)算术处理 主要针对图像的像素进行的加减乘除运算。(3)图像增强 突出图像中的有用信息,同时减弱或去除无用信息,以改善图像的质量,加强图像的识别功能,满足某些特殊分析的需要。
(4)图像复原 根据退化过程的先验知识,恢复已被退化图像的原来面目。
(5)图像编码 根据图像的统计特性和人类的视觉特性,降低图像相关性,消除冗余信息,使用较少比特数表示图像或图像中所包含信息的技术,其研究与图像数据压缩相关。
(6)图像分割 根据图像的特征,将图像划分为互不重叠的区域,以便快速准确的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实现图像分析和识别功能。
(7)图像模式识别 是研究图像处理中技术的新兴方向,在图像分割的基础上进行特征提取,并识别图像的内容。(8)图像的分析和理解 图像处理的最后步骤,根据数学模型和图像处理的算法进行推理,从而实现图像的分析。
图像处理技术是使用计算机对安装在机器人头部的摄像机输入的二位连续图像进行处理和识别,确定物体的位置、方向、属性以及其他状态等。在移动机器人视觉定位中,需要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得到需要的图像信息。
为了提高提高机器人的视觉定位准确度,增强机器人的识别能力,需要对原始图像中的噪声、畸变给与去除和修正。这种突出有用信息、抑制无用信息和提高输出图像质量的处理技术被为图像的预处理。
对采集到的彩色图像首先要进行灰度变换,彩色图像转变为灰度图像后,可以对目标图像进行各种处理,消除图像中的噪声成分叫作图像的平滑或滤波,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值滤波这种常用算法。图像预处理为下一步的图像分析做准备。
移动机器人视觉定位是机器人实现导航功能的基础,是实现机器人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一个备受关注、富有挑战性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生产、生活、工业和医疗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各国也着力于移动机器人的研究。
移动机器人定位利用各种传感器为机器人提供实时周围环境信息和地图知识,并根据这些环境信息与地图知识确定机器人本身的位姿。目视利用视觉系统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并实现定位的视觉定位是机器人定位方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移动过程中的机器人通过摄像头提供视觉系统,获取周围景物中可以作为路标的信息,处理这些带有路标的图像,提取图像特征,并将其反应到实际坐标的地面中,对机器人运动中拍摄的实际图像进行匹配,根据特征点的位移关系,结合自身信息,计算机器人在x和 y 方向上的位移,确定机器人在实际环境中的位置,实现视觉定位过程。根据实验的实时性,移动机器人的视觉定位的实验设计流
程图如图所示:
第五篇:班主任工作室小结
本着“名班主任工作室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的宗旨,扩大名班主任效应,形成优秀班主任团队,创建学习型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有质量的班主任学习、研修、实践的培训活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课题研究为统领,以示范引领为特征,在交流与碰撞中求进步,行走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路上。回眸工作室的运行历程,全体成员充实着、实践着、思考着。
一、加强学习科研,提高业务素质,加快成员专业成长
1.强化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先进的理论是班主任工作和德育科研的先导,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一切都将是纸上谈兵。因此,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始终占领工作室工作的“制高点”。工作室组织成员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自主研修和专家引领相结合的形式,以理论熏陶的方式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养。工作室主持人杨晖老师不定期地向全体成员推荐阅读书目和文章,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推荐的书目有《心灵写诗——李镇西班主任日记》、《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向庄子借智慧》、《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魅力班会是怎样炼成的》等,每位成员三个月精读一本(一年读4本)与德育有关的专著或书籍,并撰写读书心得,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每人一年上交两篇教育随笔或德育叙事案例。一年来工作室成员写出了多篇高质量的读书心得,发表在《温州教育》,并在温州市教师素质年读书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如方海东的《“平”“易”“近”“人”做老师》、蔡燕的《好教育和好老师》、项涨禹的《阅并快乐着,读并成长着》、马琳的《让学生在赏识中成长》等。工作室成员项涨禹老师还在龙湾区XX年教师素质年读书报告会上向全区教科室主任和优秀教师代表作了《“草根阅读”也快乐!——一个农村老师读书的点滴思索》经验交流和发言,赢得很好的评价。
此外,工作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次聆听专家学者的授课和讲座,为工作室成员的成长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现在读书已成为工作室成员的习惯,并学以致用。
2.实践磨砺,努力形成风格。
“教育理论修养”和“教育实践积累”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正像鸟儿必须有两只翅膀才能飞翔一样。工作室要求所有成员做到既有理论修养,又有丰富的实践积累。XX年,工作室深入到成员所在的学校、班级,通过调查、听课、研讨等途径,为德育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通过成员自身开课,开设讲座等形式和活动,相互学习,提高自身实践水平。帮助工作室成员在育人风格和特色上下功夫,让每位成员具有高品位的育人艺术,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生,灵活地、技巧地驾驭课堂,进而形成自己的育人风格和育人思想。XX年每个成员都分别开出一节观摩课:马琳老师的《学会感动,懂得感恩》、洪泓老师的《我爱爸爸,我爱妈妈》、蔡燕老师的《习惯决定命运》、缪奇恩老师的《与人交往一二三》、项涨禹老师的《学会倾听——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每节班会课的设计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充分体现了老师们的才智与水平。精心准备的过程促进了各成员不断思考,不断提高。XX年9月,工作室成员王文生、方海东两位老师被评为温州市第三届名班主任;XX年12月,缪奇恩、项涨禹老师评上中学高级教师;各成员快速成长,成为学校的骨干班主任,效果显著。
3.积极科研,提高自身品位。
反思是形成教育智慧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通过审察实践经验,凝聚教育智慧,享受教育研究的幸福。“教而不研则浅”,研究是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要务之一。工作室负责人在自身积极开展班主任工作研究的同时,继续带动并鼓励全体成员从事研究,积极撰写德育论文、案例。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压担子”,争取“全面开花”,使整个工作室始终洋溢着一种研究的学术氛围,每位成员都能“研究出成效”。同时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围绕温州市规划课题《儒家文化与构建和谐班级的实践研究》、《传统文化节日和中学德育关系研究》等课题,积极探索当前班主任有效的德育途径。要求成员在主课题研究范围内,选择一项研究内容,申报子课题,并在所在学校组织实施研究。为了将这项课题做实,做细,许多成员注重了课题的研究过程,将日常德育活动与课题研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推进课题研究的正常发展,收到了很好的研究效果。如洪泓老师以“孝心”培养为切入点,将中华传统的孝文化精华融入班级建设中,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和健全人格,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内容充实、形式活泼的孝心教育实践,如营造“尽孝为荣”的班级氛围和舆论导向;设计亲情作业,强化孝心行为;家校互动,形成合力等。蔡燕老师组织学生观看儒家经典故事片段,于丹讲《论语》等录象,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还组织开展一次“让我们走到一起来”的孝心主题教育,与父母互通书信,交流感情,并邀请父母参加主题班会。此外,还邀请专家讲座,传授儒家经典思想。
一年来工作室成员承担省市课题8项;论文在省市刊物发表获奖16篇,硕果累累。
二、加强常规活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扩大工作室影响
1.常规例会,明确中心。
工作室坚持每月一次业务学习的例会制度,研究工作和学习,交流经验和体会,从而实现共同发展。每次的例会上都有一个中心话题(二月主题——如何有效开展名班主任工作室活动,三月主题——主题班会如何有效开展与实施,四月主题——如何提高班主任专业素质,五月主题——如何开展主题班会说课活动;六月主题——班会课有效性的研究;八月主题——班主任读书活动;十月主题——初中三年主题班会序列化研究;十一月主题——沟通让教育更精彩;十二月主题——有效德育,有效学习;二月主题——青春期难题破解),并由工作室成员轮流主持、主讲,其他成员参与讨论,互相启发,并在成熟的时候对来自工作室以外的班主任开放,使工作室真正成为班主任研究教育、切磋育人本领的成长发展的“家园”。
2.学习研修,有序进行。
工作室积极创造条件,为成员提供了广阔的展示与交流的舞台。让“名师”与“名师”,“名师”与学员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工作室组织成员开展系列培训研讨活动。这些学习交流活动,使工作室成员拓宽了视野、开阔了胸怀、增长了见识。一年来除常规例会外,共开展了九次形式多样的高效活动。
(1)有专家引领的。4月15-16日,在温十二中,组织工作室成员参加由《班主任》杂志主办的“提高班主任专业素质高级研修班”培训,聆听了高金英老师《用心做事,做成功班主任》、万玮老师的《优秀班主任的六层修炼》、陈宇老师的《让教育融入我们的生命》、李晓凡老师的《内化师德》等经验介绍。4月26日,在温十二中,进行主题班会说课培训活动。由工作室导师——温州市名校长吴步旭老师进行《如何有效说课》的指导。12月23日,在温州十二中,邀请浙江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潘建中院长开展《有效教学之研究视点》专题讲座。
(2)有合作活动的。5月13日,在温州二中(黄龙校区),参加市中学名班主任工作室联谊会第三次培训会议活动。先听了三位老师的经验交流:龙湾二小吴闪燕老师的《给学生一个“生成”的主题班会》,永嘉上塘中学朱金峰老师的《挖掘班会课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心智发展》,温州二中黄秀娟老师的《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校本教研方式的思考》。后观摩了温州二中徐丹阳老师的《微笑迎接高考,成功面对未来》和林文影老师的《拨开乌云,阳光明媚高三的日子》两节同课异构的主题班会课。11月19日,在苍南灵溪一中,参加联谊会第五次培训活动。听了龙港二中陈启均的《学生自主意识的唤醒》、灵溪一中姜山的《走向自律》、安阳二中郑秀丽《优秀是一种习惯》、温州四中王玲玲的《管是为了不管》的经验交流。
(3)有同伴交流的。3月15日,在温十二中,由工作室主持人杨晖老师给全体成员作了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的有效开展与实施》,以具体主题班会为例,从主题班会的设计、准备、注意等多方面谈起,对如何设计一个好的主题班会进行了分析指导。4月26日,在温十二中,由工作室成员、温州市知名班主任方海东老师做题为《班主任,做教育的主人》的讲座。12月21日,在沙城中学,以“沟通让教育更精彩”为主题,温州三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马琳老师上了《寻找我的人际吸引力》的团体辅导课,温州市名班主任、市实验中学王文生老师做了《沟通从心开始》的讲座。2月22日在温州十二中,以“青春期难题破解”为主题,马琳老师做了《顺应天性,有效疏导》专题讲座,接着,项涨禹开了一节《青春最美》的主题观摩班会,并作了交流研讨。
3.名师博客,扩大交流。
名师工作室博客,既是工作室展示名师风采和成果的一扇窗口,又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起到发挥辐射和交流的功能。因此,从筹备工作室成立开始,就十分重视博客建设工作。XX年3月,工作室正式建立博客并启用。博客设有“名师论坛”、“班级管理”、“教育艺术”“活动公告”、“课题论文”、“好书推荐”等专栏。工作室充分利用博客网站容量大、空间大、信息快的特点,将工作室活动公告及时上传,将名师工作室成员精品设计的教育论文、随笔等通过网站进行交流。目前,我们的博客网站共上传各类文章一百多篇,访问数量不断增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也大大提高了工作室的影响力。
4.班会序列,大胆尝试。
主题班会是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但任何一种教育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指望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解决问题。同时,学生的成长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无论是行为规范、学习理念、心理健康、个人品质、励志素质、团队意识、感恩父母、生涯规划、展示自我等方面的教育,都应该形成一个序列,需要长期反复交叉进行,贯穿初中三年乃至今后的求学生涯中。作为构建学生精神世界重要阵地的班会课,设计时就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每个年级的德育目标,善于将教育目的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结合起来,形成系列。如初一要进行适应性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初二要进行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感恩教育,逐步引导学生向自主、自觉、自律转化;初三要进行理想教育、责任教育以及考前心理调适。
目前,工作室已着手研究主题班会活动在初中学生意志品质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通过开课、评课研讨等形式,分别从教育目标的设立与达成、教育内容、策略的选择、教育即时效果等角度探索主题班会课的教育价值,全体成员利用暑假休息时间认真撰写班会设计方案,初步完成初中三年系列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的编写。活动方案根据年级段不同分设八大系列呈螺旋式上升进行设计,如:养成教育系列、班集体建设系列、励志教育系列、理解感恩系列、学习理念教育系列、人际交往系列等。初一年级班会主题有“迈好初中第一步”、“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我爱我家”、“亮出我的风采”、“新时代的中学生形象”、“走出心灵的独木桥”、“让我们走到一起来”、“主动学习赢得学习的主动”。初二年级班会主题有“自律、慎独——从我做起”、“科学上网,你会了吗?”、“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一起走过的日子”、“微笑走过花季雨季”、“生命如歌”、“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唤醒幸福”。初三年级班会主题有“走进初三”、“让责任与青春同行、“跌倒了,爬起来”、“初三学习攻略”、“走过考试焦虑、“拍卖理想”等共二十多个主题。并组织成员以及所在学校的青年班主任进行开课、评课研讨,认真反思,修改完善,争取七月份能结集成册,为青年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提供业务指导。此项工作在去年十月的工作汇报中也得到麻晓春院长的充分肯定。
三、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努力方向
尽管一年来,在活动开展、工作特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毕竟名班主任工作室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我们的工作尚有进一步完善之处。这主要表现为:工作室活动时间相对紧张,有些具体计划不能按期进行,尤其是工作室的课题研究进展缓慢;工作室成员由于自身水平、研究能力存在差异,对整体工作有所影响。
为了更好地开展名师工作室以后的各项工作,工作室在XX年准备在以下方面努力:
1.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提升工作室品位;
2.加强与省、市际间名师工作室的交流,进一步增强活动的实效;
3.加大课题研究力度,争取工作室成员科研意识不断增强,科研能力有实质提升;
4.争取《初中三年系列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正式结集,为青年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提供业务指导。
回头俯瞰,抬头仰望,在市名师办和学校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工作室一路耕耘,一路探索,洒下辛苦和汗水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心灵的愉悦与感动。同伴的碰撞,博采众长着。今后我们将勤于实践,勇于探索,争取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