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反比例函数小结与复习1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
总序第7个教案
课 题 小结与复习
(一)第1 课时 编写时间 2012年11月 日 执教时间 2012年11月 日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2.会利用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交流,并积极发表意见,体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作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教学难点:建立反比例函数关系模型及其性质的灵活应用。教 具: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 具: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复习引入
1.本章我们研究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2.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结构图用自己的话描述在本章所学的知识。(实际问题中的“谁先到终点”等现象→反比例函数概念→图象→性质)
二、基础练习(课件演示)
1.判断下列各式所表示的关系是哪种函数关系。(1)x=5(2)x+y-3=0(3)xy=5 y2.下列哪些点的坐标在反比例函数y=15/x的图象上()A.(2,7.5)B.(-3,5)C.(-5,-3)D.(3,5)
3.点P(3,-4)在反比例函数y=k的图象上,则k=_____。
x4.点M(7,b)在反比例函数y=21的图象上,则b=_____。
x
三、提高练习(课件演示)
1.已知y与x成正比例,z与x成反比例,则z与x的函数关系是()
A.正比例函数 B.反比例函数 C.一次函数 D.不能确定 2.已知反比例函数y=mxm3的图象在其分布的每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增大,则m=_______。
四、课堂小结
五、思考与拓展(课件演示)
反比例函数y=k,当自变量x的值由2增加到3时,函数值减少
x了2,则函数解析式为()
3A.y=4 B.y=8 C.y=2 D.y=4x xxx 作业: 后记:
第二篇:反比例函数小结与复习
反比例函数小结与复习
【复习目标】:
1.巩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并能画出图象. 2.熟记反比例函数图象及其性质,并能运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熟练求解反比例函数有关的面积问题. 【学习重点】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及其应用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课堂提问)
二、基础知识自测:
1、若函数y(m1)xm2m1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2、函数y6x的图象位于第 象限, 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的增大 而 , 当x>0时,y 0,这部分图象位于第 __ 象限.3、如果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过点(2,-3),那么k=.4、已知y与(2x+1)成反比例,且当x=1时,y=2,那么当x=0,y的值是
5、若点A(6,y41)和B(5,y2)在反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上,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6、直线y=-5x+b与双曲线y2x相交于 点P(-2,m),求b的值.三、达标测评
1、已知直线ykx2与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点A的 纵坐标为-1,点B的横坐标为2,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在反比例函数y=
8x的图象上,两点,(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是多少?
2、如图,已知点A(4,m),B(-1,n直线AB•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C、D(2)C、D两点坐标.(3)S△AOC:S△BOD
第三篇:湘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反比例函数小结与复习2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
总序第8个教案
课 题 小结与复习
(二)第2课时 编写时间 2012年11月 日 执教时间 2012年11月 日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加强对反比例函数概念与性质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2.通过练习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交流,并积极发表意见,体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与图象性质的应用。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与图象性质的应用。教 具: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 具: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写出一个图象位于一、三象限的反比例函数表达式_______。2.两个用电器并联在电压为220V的电路中,如果它们的电阻之比为R=2,那么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________。11R2I2
二、讲解例题(课件演示)
1.例1:已知点P(x1,y1)与Q(x2,y2)在反比例函数y=10x的图象上,并且x1< x2,试比较y1与y2的大小。2.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y=
k2x和一次函数y=2x-1,其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b)与(a+1,b+k)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如图所示(课件演示),已知点A在第一象限,且同时在上述两个函数的图像上,求点A的坐标;
(3)利用(2)的结果,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把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找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三、思考与拓展(课件演示)作业: 后记:
第四篇:《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参考教案1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用函数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写出函数解析式 3.难点的突破方法:
用函数观点解实际问题,一要搞清题目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看看各变量间应满足什么样的关系式(包括已学过的基本公式),这一步很重要;二是要分清自变量和函数,以便写出正确的函数关系式,并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三要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图象和性质,特别是图象,要做到数形结合,这样有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领会这一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57页的例1,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学生根据基本公式很容易写出函数关系式,此题实际上是利用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同时也是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材第58页的例2是一道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来解决的实际问题,此题的实际背景较例1稍复杂些,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掌握用函数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补充例题一是为了巩固反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二是为了提高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能力,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引入
寒假到了,小明正与几个同伴在结冰的河面上溜冰,突然发现前面有一处冰出现了裂痕,小明立即告诉同伴分散趴在冰面上,匍匐离开了危险区。你能解释一下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见教材第57页
/ 3
分析:(1)问首先要弄清此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容积为104,底面积是S,深度为d,满足基本公式: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由题意知S是函数,d是自变量,改写后所得的函数关系式是反比例函数的形式,(2)问实际上是已知函数S的值,求自变量d的取值,(3)问则是与(2)相反
例2.见教材第58页
分析:此题类似应用题中的“工程问题”,关系式为工作总量=工作速度×工作时间,由于题目中货物总量是不变的,两个变量分别是速度v和时间t,因此具有反比关系,(2)问涉及了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即当自变量t取最大值时,函数值v取最小值是多少?
例1.(补充)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千帕)是气体体积V(立方米)的反比例函数,其图像如图所示(千帕是一种压强单位)(1)写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当气球的体积是0.8立方米时,气球内的气压是多少千帕?
(3)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44千帕时,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球的体积应不小于多少立方米?
分析:题中已知变量P与V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并且图象经过点A,利用待定系数法可以求出P与V的解析式,得P96,(3)问中当P大于144千帕时,V气球会爆炸,即当P不超过144千帕时,是安全范围。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P随V的增大而减小,可先求出气压P=144千帕时所对应的气体体积,再分析出最后结果是不小于
六、随堂练习
1.京沈高速公路全长658km,汽车沿京沈高速公路从沈阳驶往北京,则汽车行完全程所需时间t(h)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km/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2.完成某项任务可获得500元报酬,考虑由x人完成这项任务,试写出人均报酬y(元)与人数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一定质量的氧气,它的密度(kg/m3)是它的体积V(m3)的反比例函
/ 3
2立方米 3数,当V=10时,=1.43,(1)求与V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V=2时氧气的密度 答案:=
七、课后练习
1.小林家离工作单位的距离为3600米,他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时的速度为v(米/分),所需时间为t(分)
(1)则速度v与时间t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若小林到单位用15分钟,那么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果小林骑车的速度最快为300米/分,那他至少需要几分钟到达单位?
答案:v3600,v=240,t=12 t14.3,当V=2时,=7.15 V2.学校锅炉旁建有一个储煤库,开学初购进一批煤,现在知道:按每天用煤0.6吨计算,一学期(按150天计算)刚好用完.若每天的耗煤量为x吨,那么这批煤能维持y天
(1)则y与x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画函数图象
(3)若每天节约0.1吨,则这批煤能维持多少天?
/ 3
第五篇:专题复习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教学反思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教学反思
2016.5.18 本节教学内容《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是中考复习模块《函数及其图像》的一部分。函数是中考的重点,本节复习内容主要考察图像的性质及解析式的确定,中考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以及方程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题。常见两种函数的结合考察,常常用到数形结合法。华罗庚说:数无形时少直观,形无数时难入微。形可助数,数可助形,故本节复习对学生用数学结合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重点提升。
就本节的教学从备课到授课反思如下:
一、备课设计
本节课先对比回顾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的各种表达方式,后以简图制作,引导学生回顾复习相对的函数图像及其性质,没有文字书写而只有数形结合的文字叙述。教学中特别的在图像中注明k及b的情况。这样的设计意在引起学生数形结合法的应用意识,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回顾基础知识。在回顾的最后,提出了函数中的面积归纳。习题设计将问题归类求解,分为交点问题、面积问题及解析式问题,题型有选择、填空和解答。设计上强调数形结合法的应用。本节的设计不足之处是习题选择还不够精,对学生的估计不到位,解答题预留时间不足。
二、教学方法
教学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和突出数形结合法的解题思想的应用,讲解以学生思考为先,后给以方法归纳与小结。需要改进之处是要充分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全班交流中,小结由老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的点及方法技能。就解答题的教学,中考中书写是一个弱点,本节的教学中,在重视思路分析的同时还要示范,给以中考书写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