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

时间:2019-05-12 14:0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盲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盲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

第一篇:盲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

盲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在盲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调动视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成为盲校教师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就此阐述一些个人见解,望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盲校

低年级

语文 多媒体

在盲校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们“看见”美丽的世界?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以前人们总以为视障学生看不见,有什么必要用信息技术呢?即便是使用,也只能针对低视生,或者仅仅起一台录音机的作用,实践证明,计算机博大的容量,快捷的信息,不仅丰富了教师的备课内容,而且使用灵活,操作方便,有效利地使用低视生的残余视力,使用多媒体可以同时兼顾到全盲学生和低视生。

一、借助多媒体,帮学生转换角色,安心读书、渴望上课。由于我国盲校分布不均匀,大部分盲生从上小学开始就要离开父母外出求学,新生入学年龄7到12岁不等。人的信息来源80%以上靠的事视觉,盲生没有了这一条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很多事情受到了限制。由于视觉缺陷,使得盲生的活动空间相当狭小(大部分家长采用圈养方式教育孩子)。刚入学的盲童们自理能力都比较差。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家长可怜双目失明的孩子,溺爱的心情养成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其二,由于视力障碍,使盲童自身也存在着显著的依赖性、自卑感,独立意识差。强烈的孤独感和浓厚的想家情结,使得盲生很难短时间内转换角色,积极主动快速地做进入小学生的角色。

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他们喜欢的动画片或歌曲,让他们安心在学校里生活。教师还可以借助QQ让学生与家长视频对话,及时缓解他们的想家情结,愿意并乐意听老师的话。教师借助多媒体,拓宽孩子们的眼界,让他们对世界产生好奇与兴趣,对读书充满向往和追求,为今后的学习埋下求知的种子。

二、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易动、乐于参与的特点,计算机这一新科技的成果正适应了这个特点,使他们感到兴趣盎然。视障学生通过什么认识世界?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声音来认识的。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的不仅仅是图片和动画,还有对视障学生更为重要的声音。一篇课文的音频文件就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听的兴趣、学的乐趣。我国第一个盲人体育播音员古灏的成功正证明了这一点:有一天,妈妈又带我去散步,当我们走过一个开阔地时,我突然听到嘭嘭的响声,使我感到很惊奇,因为过去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声音。我便急忙问妈妈:“这么多人,怎么老发出嘭嘭的响声?!”妈妈告诉我:“这是一个足球场,许多学生正在踢足球,那响声就是脚踢球的声音。”„„

就是因为这件事,把古灏引进了神奇的体育世界,并使他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盲人体育播音员。在学习《丑小鸭》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孩子们观看了一段有关丑小鸭悲惨遭遇的视频。当学生看完了那个短片之后,纷纷说:太惨了!我让他们根据自己所听到的和所看到的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同学们积极地思考,不知不觉中,他们就参与到教学中来了。

三、多媒体教学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和教材的难点,在教学中如果处理不好,就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千方百计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有些教材的重点、难点是很难用常规手段解决的,如在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课《泉水小溪》里,对于泉水、溪水、江水、河水、海浪的声音,很多学生都没有听到过,特别是大海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单靠语言的模拟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从网上搜集了这些水流的声音,当讲到“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我要流到小溪里”时,就播放泉水和小溪的声音;讲到“溪水 溪水你要流到哪里去?我要流到江河里”时,就播放河流的声音;讲到“江水 河水你们要到哪里去?我要流进大海里”时,就播放海潮的声音,同时还找了相应的图片播放给他们听和看,使他们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利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解决了学生感性认识上的难点。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呢?

一、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要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这是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过程。在学科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教学,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千万不能把信息技术作为“电灌”的手段,用死记硬背的老办法去窒息学生们的创造精神。如,在学习《要下雨了》这一课时,先播放小白兔和燕子、小鱼的对话的视频,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听到和看到的内容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学完了课文以后,再给学生补充“蜻蜓低飞、蝉声突停、蛤蟆出洞”等方面的知识,(这里如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讲也很好,但是考虑到视障学生生活范围的局限,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以主要还是要靠老师的补充讲解),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讲一讲小白兔见到这些现象时会怎么想,它与蜻蜓、蝉、蛤蟆会有些什么样的对话等,这样不仅丰富了视障学生的知识,锻炼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由于给他们补充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也更增加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移到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学科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对学习的变革性的推动作用。目前在很多地方进行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可以很好地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教学内容,开拓学生思路。但这也需要各个学校有较大的资金投入,为教师利用计算机备课和学生借助计算机上课提供良好的前提。从低年级开始开设计算机课程,也是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大前提,因为学生在学会了操作计算机技术以后,不仅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去查询所需要的知识,也可以凭借他们的兴趣去主动寻求知识。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互相之间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迅速丰富知识,扩大视野。

三、在学科教学中整合现代教育技术

对于我们担负着教育教学任务的学科教师来说,要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整合现代教育技术,首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思想,才会不怕困难,敢于实践。目前,许多学校的计算机配备不能充分满足教师教育教学的使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需要教师勇于克服困难,努力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其次要积极参加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培训,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努力在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来改革教学。没有金刚钻,揽不来瓷器活;没有过硬的技术,仅有良好的心愿是不行的。第三要研究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熟悉所教学科内容在网络上的资源分布情况,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师的备课内容,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型、资源型学习,从而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总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它对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尽管我们在从事这项工作的实践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但是我们坚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这项具有开创性的事业一定会给盲校的教学改革带来生机和活力。

第二篇:巧用多媒体丰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本文引用部分不超过30%

巧用多媒体丰富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

学科:语文

单位:口东街道安乐中心小学

作者:刘克芳 联系电话:22567887

巧用多媒体丰富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建立一个立体式的课文情境,动态的教学环境,开阔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欲望,启迪思维空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 键 词] 多媒体 低年级 语文课堂教学 趣味 直观

随着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超越时空限制,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一个立体式的课文情境,动态的教学环境,开阔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发展个性,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天性爱动,更对新鲜事物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不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也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为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增添了一抹新绿。

一、多媒体让拼音教学更具直观性。

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没有正确的感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就会成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容。而小学生限于生活经历和生活积累,感知发展水平不高。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对学习的知识越容易理解和巩固。正确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剌激学生多重感官,使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受,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的学习环境。小学低年级儿童,特别是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时期过渡。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拼音是一年级新生认知、学习的第一道难关,在拼音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借助形象直观富有情趣的多媒体的动画来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正确感知,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关。

例如:教学音节“she”:(1)电脑出示“e”

(2)再出示小女孩推着卡片“sh”,告诉学生一个声母“sh”和一个韵母“e”碰到一起可以拼出一个音节“she”。

(3)课件演示动画效果。小女孩推卡片“sh”变成音节“she”。告诉学生在拼读时,声母“sh”要翘舌,单韵母“e”要读得响亮些。把“sh”和“e”快速连读成音节。借助“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不留空”的要领帮助学生掌握拼读音节的方法。这一动画形式的直观演示,使学生很轻松地记住了这一拼读

二、多媒体让识字教学更富趣味性

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我们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画、字、形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汉字中有许多是象形字,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生字。例如:在执教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口耳目》中,我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演示“火、目、鸟、竹”等字的变化过程,学生们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牢牢地记住了这些字的音、形、义。除象形字外,要求学习的形声字也不少。于是,我制作了一些如“捡树叶”(带有生字、词的树叶从树上飘落过程中识字,再捡入垃圾桶)、“比一比”(形近字、同音字进行组词或连线)、“猜一猜”(听读音猜字,拼读音看偏旁猜字,猜谜语想字)、“一晃而过”(迅速移动字、词快速记读)等动画课件,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识记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利用多媒体识字,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识字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多媒体让古诗教学更添艺术性。

古诗教学难是人所共识的。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它不仅难在作品的时代、人物的思想与当今有一定的差距,而且难在诗意储蓄上。多媒体教学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在“声”“形”“色”“体”的结合上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心态结合到一块。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春晓》这首古诗: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小的动画片,想看吗?老师现在就给你们播放!

(放课件,描述:一个春天的早晨,天空下着蒙蒙的细雨,被风雨打落的花瓣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纷纷飘落下来。在一个绿色的大森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熊,瞧,他睡得多香啊!他一定是在做一个甜美的梦吧,要不然怎么连天亮了都不知道呢?)

师:看到这儿老师突然想起了一首特别好听的诗,猜猜什么诗? 生:《春晓》。

师: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老师想到的正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这首《春晓》呢,老师还知道咱们班好多聪明的小朋友早已会背这首诗了。让我们看着动画一块儿背背吧!(生背诗,电脑跟随一句一句书写《春晓》)

画面精美,富有童话意境的电脑动画课件,把学生带入细雨纷飞,落花飘飘的江南之春,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很好的基础。

在古诗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古诗语言文字过程中,“了解诗意与品味诗情”是我们教学的难点,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古诗的意境,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再以《春晓》为例:

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雨、有花、有小鸟等等。运用多媒体正好适合表现这些丰富的信息。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一句可利用动画展现春天的夜里,下了一场小雨,人们睡得很香,很熟,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都是小鸟那悦耳的叫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句可利用动画回放昨天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昨日还是春花竞放,而一觉醒来,花朵被风雨打落一地的画面。接着整体讲解这首诗时,出示动画:白天,阳光明媚、春花竞放,天黑了,刮起风又下起雨,但是屋里的人们睡得很香、很熟,不知不觉天亮了。早晨人们醒来,听到外面到处都是小鸟那悦耳的叫声,推开门看到院里一地的落花。整幅动画有声有影,有花有鸟,有风有雨,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情景交融、声色并茂的春天特有的景致,让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它通过“声”传递师生心灵深处的语言,通过“形”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色”描绘师生所要描绘的五彩图。一首悦耳动听的乐曲,配以色彩鲜明生动的画面,同时辅助于丰富的语言描绘,不仅使学生产生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立体感,沉浸于诗人所描绘的诗境之中,而且能从中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

四、多媒体让学生说话写话由难变易。《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学生富有想象力,但是由于他们的语言库存,素材积累都相当有限,在说话写话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多媒体就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引导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和发展他们创造性说话的能力。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关于描写秋天景色的一组课文时,我请学生来说说秋天,因为孩子生活经验不丰富,头脑中缺乏秋天景物的表象,只能说出平时印象较深的一些特点:“秋天树叶落了”,“秋天天气变凉了”,“秋天人们穿上毛衣了”……这时,我播放了录像片《秋天》,在美妙舒缓的音乐声中,一幅幅金色秋天的美丽图景呈现在学生眼前,湛蓝的天空,金色的田野,铺满落叶的公园小径,充满笑声的菜园.果园:动物们在准备过冬,人们在忙着收获……同时,我利用计算机把大雁的队伍与“一”字.“人”字相对比,把飘荡的落叶与飞舞的彩蝶进行对比,把胀裂的石榴与人们的笑脸进行对比……学生们仿佛投入了秋天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看完录像,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学生们说道:“秋天到了,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去,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大树的叶子变黄了,一阵阵秋风吹来,树叶仿佛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枫树的叶子火一样红,松树.柏树还是那样苍翠”;“田野里、果园里可热闹啦!沉甸甸的谷穗一片金黄,棉花像雪一样白,红玛瑙似的高粱压弯了腰,葡萄像珍珠,石榴露出整齐的白牙”;“秋天真美丽啊!”„„多媒体使自然界异彩纷呈的景象重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将有着相似之处却完全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思路不再干涩,语言不再贫乏,他们用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幅真实的画面。

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经过多媒体优化的教学过程,定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欲望,启迪思维空间,使语文教学满堂生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李政勇《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32期 张义菊《科学教育前沿》2011年第9期

孙云晓、赵霞《中国儿童想象力危机报告》《少年儿童研究》2009年第22期 许爱萍《师生携手共创语文活力课堂》《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03期 张祖春、王祖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刘敬发、阎平《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三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多媒体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多媒体

张成伟(邮箱:1105905160@qq.com)

颍泉区第十九中学

摘要:

语文教材以语文生活联系为线索,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力求开放性和弹性,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的电教手段,不仅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而且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内容的直观形象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巧用多媒体,做好课前备课,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具体,激发求知欲望,以点带面,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降低了教学难度,以其动态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使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自学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高。巧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关键词:多媒体、情境、具体、形象、点面

巧用,做好课前备课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利用课下时间上网搜索大量的教学资料(如图片、数字、史料、素材等),积累阅读题技巧及写作素材,设计课堂教学。如讲到《夏感》这篇文章时,笔者积累大量的写景的词语、诗句、片段。如写景词语——雨过天晴、春雨绵绵、芳草萋萋、山清水秀;写景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写景片段——“数九寒天,冰封千里。整个世界成了只大冰箱,山冷得在颤抖,河冻得僵硬了,空气也似乎要凝固起来”“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热得弯下腰,低着头。蚱蜢多得像草叶,在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将这些内容在课上展示给学生,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也直观地教给学生仿写的例子。

巧用,创设情境

中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借助投影,展开想象如讲到蒲松龄的《山市》时,笔者设置一道发挥想象的思维拓展题目:“假如此刻你正在沙漠中艰难地跋涉,突然看到远处有一处奇景,你会看到什么?你会怎样去做?请展开大胆,想象,描绘出你‘看到的’海市蜃楼。”为了便于学生合理想象,笔者在课件中设置一幅画面:一群憔悴的少男少女背着行囊步履维艰地行走在一望无垠的金色的沙漠上。投影的画面是形象的,学生从画面中很快就体会到画面中的信息,从而进行合理想象,迅速成文,写出一篇篇优秀的短文。

巧用录像,培养发散思维中学生的思维大多仍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具体形象来体现的。如讲到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时,初一学生还没有学过中国近代史,不了解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行径,也就不能体会作者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那份悲苦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仇视。于是在正式授课前,笔者给学生播放一段日军对中国民众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录像。看完后,有的学生轻轻拭着眼泪;有的摩拳擦掌,大有要和画面中的侵略者大干一场的架势。利用电教把侵略者的行径形象地表现出来,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绪以及对侵略者的憎恨。这篇文章学生很顺利地就理解了。借助电教媒体以形象思维促成抽象思维,从而为学生理解深奥晦涩的汉语言文字架起一座桥梁,较为成功地拓展了思维空间。

巧用,化抽象为形象

有些课文内容含义较深或过于抽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理解和认识,借助电教手段能使其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生动有趣,使学生充分鲜明地感知。如何其芳的《秋天》,学生对“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3句诗难以理解。笔者把这些都以图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饱含着稻香的稻田;清凌凌的水面弥漫着淡淡的冷雾,岸边茁壮的乌桕树倒映在水里,婆娑的乌桕叶的影子与游戏的鱼儿嬉戏着;江面上一艘小船上站着一位年近花甲的渔夫悠闲地划着小桨,不时地向江面撒几次网;空旷辽阔的草野中一个牧羊女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远处的牛背,仅有几只蟋蟀引吭高歌陪伴着她。这样,学生的头脑中就有了丰富多彩的形象的画面,作者笔下世外桃源般的情景——一个晴朗、明媚、快乐、悠闲、惬意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就形象地表现出来。借用电教手段,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巧用,激发求知欲望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会不由自主地唱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巧设问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潮的出现。

如教《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笔者用大屏幕展示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笔者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2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表明生动有趣的设疑质问,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的欲望。

巧用,以点带面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在考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阅读课文对学生的写作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文知识具有衔接性、传承性、积累性,这就要求在平时注意阅读技巧的积累,有助于应对考试问题时游刃有余。如讲到《看云识天气》这篇文章时,笔者首先借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定义、说明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如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作比较突出说明了„„)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样就使学生在阅读时有的放矢,即使遇到陌生的说明,问一些基本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总之,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情感的共鸣,激发主体意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参考文献:

1、林玲.《运用多媒体手段 改进中学语文教学》[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3,(6);

2、温大学.《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原则》[j],中小学电教,2007,(11);

3、甘肃、周治丽.《红花更须绿叶衬--谈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四篇:巧用多媒体,促进语文朗读教学

巧用多媒体,促进语文朗读教学

摘要:为了让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中真正与文本进行对话,产生共鸣。我凭借多媒体优势,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事物用形、声、色相结合的办法,使事物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强烈兴趣,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课堂朗读教学是引导学生走向课外朗读教学的桥梁。因此我巧借多媒体延伸学生课外朗读,补充文本。这样学生在朗读中 “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从而自我去朗读。他们在读中悟法,在读中悟情,切实做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营造了书香社会,同时学生的朗读兴趣得到了激发,朗读能力得到了培养,素质得到了提高,不仅喜爱朗读,而且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中真正与文本进行对话,产生共鸣,再创文本。

关键词:巧用多媒体、提高朗读兴趣、感受文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改革犹如和煦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打破了教坛那平静的湖面,引起了阵阵涟漪。新课标那崭新的阅读理念使语文的阅读教学焕然一新。而如何利用多媒体促进语文教学呢?这让大伙寻寻觅觅,为此,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学生的朗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尤其是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优化朗读训练显得格外重要。现行的文本教材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朗读平台,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运用好它,让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中与文本进行对话,产生共鸣呢?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帮忙,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凭借多媒体优势,营造氛围,从读中激趣。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火种,施教之功,先在激趣。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直观形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它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事物用形、声、色相结合的办法,使事物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从而在新知与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强烈兴趣,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如《美丽的武夷山》这一课,上课前,我先给学生放一段武夷山的视频图象:象鼻山,九曲溪„„随着镜头的推移,组成了一幅幅美景,学生看了如临其境,被这迷人的景色所熏陶,产生了迫切地想读这篇文章的欲望,不言而喻,兴趣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又如《九色鹿》一课的教学,我把学生熟悉的这个动画片片段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在喜爱的动画中和课文文字的描述中,逐步体会人物语言,把读的兴趣提高到了一种你读我也想读的阶段。

2、朗读最注重一个“情”字,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情”,在朗读指导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巧妙的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即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很快入情入境,激发朗读兴趣,让学生赋予说的口,真正喜欢读、乐意读。如在教学《种一片太阳花》这篇课文时,我在课前精心制作了课件,配上动听的音乐,用上色彩美丽的画面,学生想学爱学的欲望就自然调动起来了,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我先播放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太阳花,感受太阳花的美,我再让学生说:“你想对太阳花说些什么呢?”当学生看到那么美的画面,都说得滔滔不绝,意犹未尽。这时我就播放一段很美的音乐,又对学生说:“小朋友,你们有那么多的话想对太阳花姐姐说,太阳花肯定很美,是吗?那让我们合着优美的音乐,闭上眼睛一起来感受一下太阳花的美丽吧!”在动听的音乐中,在丰富的画面里,学生早已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3、儿童的情感是易于被激起的,如果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如果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一定能达到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觉效果。《海底世界》一课写的是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技术编制集音画像为一体的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述的神秘的境界中去,课堂上出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上课时,关上教室的灯,拉上窗帘,打开电脑,啊,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伴随着优美悦耳的配乐朗诵,学生们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中,他们随着镜头欣赏了瑰丽无比的海水,丰富的水产,美丽的贝壳,各种各样的的海鱼,笨重的海龟,还有树林中的海鸟,他们似乎正在侧耳倾听海底动物的窃窃私语。学生们已经进入到了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可见,多媒体技术以其特有的图像、声音的优势,多重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起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成功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多媒体范读与教师配乐范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文本。

1、多媒体是“美”的传播者,是学生的楷模,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必须重视多媒体的范读。精彩的范读,能够很快地使学生进入文本,进入“角色”,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精彩的范读,能够使抽象的文字符号发挥独特的感染作用,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文的学习中;精彩的范读,是学生培养情感,启迪情感,激发情感的最好方式。因此教师就要认真地研究朗读,把课文朗读好,把感情恰如其分地事融入到语言文字当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样师生才能自然而然在进入角色,感受文本。教师在设计范读过程中,音调的高低起伏,语速的轻重缓急,表情的丰富变化,都会让学生进入情境。特别像《三月桃花水》和《美丽的武夷山》这一类意境优美的课文,更应该通过多媒体的朗读来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

2、音乐能作用于人的心灵,使人产生心灵的共鸣。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曾尝试一、二,例如:在教学《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我采用了配乐朗读,学生在歌曲的引领下,自然而然地徜徉在雷锋的故事里,深深地感受到雷锋那年轻有为,事业壮丽,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从而体会作者对雷锋的敬仰与怀恋之情。

三、巧借多媒体延伸学生课外朗读,补充文本。

课堂朗读教学是是引导学生走向课外朗读教学的桥梁。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巧引学生寻找一些和课文有关的材料进行朗读给予文本的补充。正如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个时候多媒体往往能帮你出现许多文本上所缺乏的资料,帮你补充文本。如我在教学《草帽计》一文中,发现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文章哪些内容能反映贺龙的神机妙算,我启发学生:“你们知道贺龙采用的是什么计策吗?它是《三十六计》中的那一计呢?《三十六计》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计策,你们想看吗?在下一周我们来进行这方面故事的交流。”结果,学生阅读《三十六计》的兴趣顿时被激发出来了。课后,许多同学跑到学校的图书馆去借阅《三十六计》,更有很多的学生自己买了《三十六计》来阅读,还有的上网去查。遇到读不懂的地方还愿意来问。当组织学生来进行交流时,学生能介绍得头头是道。实现教材和课外书籍的衔接,补充了文本,也让学生的朗读得到升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如何引导学生朗读,我看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个“法宝”。只有巧借这个“法宝”让学生在朗读中 “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从而自我去朗读。只有在读中悟法,在读中悟情,切实做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营造了书香社会,同时在朗读教学的实践中,学生的朗读兴趣得到了激发,朗读能力得到了培养,素质得到了提高,不仅喜爱朗读,而且能让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中真正与文本进行对话,产生共鸣,再创文本。

第五篇:巧用多媒体网络,优化语文教学

,优化语文教学

江西南康逸夫小学 郭幼平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为学生学好语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可以说,现代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媒介和工具,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拓展语文学习的知识空间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其他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比如有讲动物世界的,有讲大自然科学的,有讲人间真挚而美好感情的,有讲中国和世界历史的等等,可谓包罗万象。因此,语文学科本身在教学内容上存在多样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就可以借助各种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鸟语》一课,介绍了鸟类丰富多彩“语言”,以及“鸟语”给我们的丰富想象和有益的启示,文中介绍的很多鸟儿,学生在生活中都没见过,或者没有很好地观察过,如画眉、黄莺、百灵,它们什么颜色,什么样子,有什么区别,叫声怎样,我们都没有具体的感性认识。所以,备课时我通过信息网查找到大量的关于鸟的图片资料和声音信息,教学时展示给学生,把课本上抽象的文字变为具体的信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极佳。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为教与学提供广阔的舞台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声请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可以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解决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可以再现情境,启发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如教学如《草原》一课的导入,教者可以先出示几张描绘草原美丽风光的图片并配有歌唱草原的歌曲供学生欣赏,在学生欣赏和陶醉的同时,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描绘草原风光的图片,这时教者就可以适时的用简短的语言把新课导出来。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这样的效果是枯燥乏味的口授无法达到的。

2.启迪思维,帮助突破学习重难点。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经常会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和段,这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枯燥的讲解往往效果甚微,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而信息技术能将抽象化具体,很容易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如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对于“人”字形线路的理解和认识,教者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向学生演示火车是如何沿着“人”字形线路爬上陡坡的,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又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特点只能凭空想象,似懂非懂。这时教者可以把搜集到的有关图片等资料,通过多媒体的有机组合,在插入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去观赏“奇、秀、险”的山,跟着“竹筏小舟”畅游“静、清、绿”的漓江,使学生能更形象、更直观的感受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景,仿佛身临其境。这样就把课文的重难点巧妙地解决了。

3.激发美感,渗透美育教育。

学生对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的倾向,每当置身与这样的情景中,就会感到激动、兴奋,这是对美的反映、认识和陶醉,是审美过程不可或缺的一步。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学过程中,经常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直至拥有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一条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径。

如小学四年级中《九寨沟》、《田园诗情》、《江南春》、《春日偶成》、《秋天》、《雾凇》等教材都是展现自然美的课文、诗文。文中许多生动丰富的语句,富有诗情画意。借助录音、录像、投影、幻灯片等多种教学媒体,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观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珍禽异兽,鸟语花香,玉树琼枝及异国风光等自然环境的秀美、壮观、奇特,再加上优美的乐曲,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将观察、阅读、思维、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受到了美的情感的熏陶。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师生和谐愉悦的情感交流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教育和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帮组学生确立能够达到的目标;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这样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会大大提高。所以我认为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搭设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在情感的交流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建构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探究的技能,又可以健全发展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中,我首先使用视频,让学生从两段不同的短片中(一段是巨大瀑布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伟壮观的景象;一段是瀑布流量急剧减少,逐渐减少的情景。)产生了解瀑布消亡原因的欲望,情绪也由兴奋变得惋惜。我乘机问:“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两段录象,想说什么呢?”学生由于先有了情绪的体验,交流时就很有话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能产生情感的共鸣,为学习课文创设了很好的情感交流平台。在教学中,我又播放了一段视频短片,随着优美的乐曲,生动的解说,屏幕上展现“地球村”——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各色“面貌”,学生心情随着画面起伏变化。看完片子,我让学生交流对环保,对保护自然生态的看法,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教学活动进入高潮。

学生在经过视频资料和文字信息等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的演示后,对于瀑布消亡原因有了一定深度的认识,情感活动随之不断加深,于是引出了“我们为保护自然生态,保护地球做些什么”的话题。有的学生说“看到乱砍乱伐的行为要提醒大人”、也有的说“平时要节约用水”、还有“制作保护自然生态的广告”、“绘制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画报”等等,这时是学生将前面运用信息技术了解的内容从情感上再进行释放,积极投入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情感之中,师生、生生其实在转为心灵更深处的交流。

“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情感在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感染、提升,更容易和文本、和教师产生共鸣,使认识不断深化。另外,还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延伸活动,为生生、师生情感的进一步交流搭设良好的平台,使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学习的热情得到更多、更大的释放。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电教媒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电教手段,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下载盲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盲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正被广大教师引用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它以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的特点,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课堂......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模版)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巧用多媒体 射阳县第五中学 孙步坤 【摘要】大多数人认为体育教学就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技术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体育教学大部分就是室外操场......

    巧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巧用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 甘肃省民乐县金山小学 李宝琴近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它能将图形、文字、声音、视频有机的融为一体,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给......

    小学语文巧用多媒体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巧用多媒体教学策略 摘要:数学家苏步青曾指出:“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科目,对学习其他科目有着重要作用。同......

    多媒体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十五小 郭 娟 【摘 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是活跃课堂的纽带,而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

    多媒体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

    多媒体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 句容市河滨路小学 朱 玲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却是比较枯燥的学习内容,反复单......

    浅谈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巧用(推荐五篇)

    浅谈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巧用最近越来越觉得无论生活中,还是在教育工作中,不能缺少一样东西——电脑。并察觉到它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 当信息化技术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我......

    多媒体教学在生物学中的巧用5篇

    多媒体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巧用 龙山一中徐银燕 多媒体能够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个因素综合起来,并且能全方位、立体化地把信息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习者眼前。在生物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