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能力与幼儿园岗位对接的探索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能力与幼儿园岗位对接的探索
摘 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各项专业技能的培养直接影响到与幼儿园岗位是否对接。音乐能力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音乐能力直接影响到将来从事的幼儿教师的岗位中音乐艺术活动的开展,影响着未来幼儿的发展,因此只有具备了精湛的音乐技能,才能与幼儿园岗位中的音乐教学活动紧密对接。
关键词:学前教育 音乐能力 岗位对接
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钢琴、声乐、视唱练耳、乐理以及音乐欣赏等这几门音乐课程中,只有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才能直接与幼儿园岗位紧密对接。如何改革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重要的课题。以笔者学校教育专业为例,多年来开设的专业技能课都是学院派的风格。钢琴以学生大量的弹奏练习曲、乐曲为主。儿歌弹唱基本上只能掌握C大调的伴奏,其他D、E等各种调式的儿歌,弹唱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对儿歌曲目的选择比较,就不能与时代接轨,与幼儿园接轨。另外,所弹奏的儿歌与声乐教学中所选曲目也有所不同。学科的独立性比较强,没有学科间的相互联系,更没有弹奏幼儿园教材中所涉及的儿歌。在声乐课上,学生大量的演唱美声唱法的作品,训练学生如何发声、如何找声音位置,大量的时间用在美声唱法的练习中,儿童歌曲演唱得很少。这样导致学生到幼儿园工作不知道怎样教授儿童歌曲,如果演唱儿童歌曲也用美声唱法,会让幼儿园的孩子很难接受。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大量练习难度较大的视唱曲且以五线谱为主,简谱学生不是很熟悉,这样最基本的节奏把握都不到位,不准确。在乐理课上,教师讲解的乐理知识,让学生总是难以理解,反复讲学生也总是弄不清楚。这样导致学生对在校期间所学的技能不能很快地迁移到幼儿园实际教学中,与岗位不能够直接对接。学生学到了技能,但到了工作岗位却不知道该怎么用,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合实践才能适应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为了使学生能达到一就业就能胜任幼儿园的工作,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使音乐学科不再孤立地自己上自己的课程,而是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关联的课程体系。
一、音乐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内容相对接
1.进行调研,了解幼儿园岗位对音乐学科的需求
为了了解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需要哪方面的技能培养,了解现阶段我们培养的学生在音乐能力上有哪些不足,以便进行教学改革,我们深入到幼儿园进行调研论证,掌握幼师岗位对音乐教学的需求。通过调研和岗位能力的分析,针对幼儿园的工作任务,我们制定了音乐教学大纲,进一步明确了音乐能力的培养与音乐课程设置的直接关系。因此,我们对音乐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改革。
2.调整教材内容,适当降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现如今,我们所使用的学前教育的音乐教材版本很多,但很多教材的内容都比较陈旧、老套。学生学完后不能马上应用到幼儿园教学岗位中。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音乐技能与幼儿园的教学实际接轨,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根据幼儿园教学中岗位的需求,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保证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1)钢琴课上以儿歌弹唱为主。在幼儿园工作中音乐课的教学活动以教唱小朋友幼儿歌曲为主。因此在钢琴课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幼儿歌曲的曲目绝大部分都应选自幼儿园教材中的小班、中班、大班儿歌中的歌曲。如《我来当老师》《小雨点跳舞》《秋天多么美》等。这样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幼儿园教材中涉及的幼儿歌曲内容,便于在工作中能够顺利地进行教学,做到拿来一首儿歌马上就能弹唱下来。不像以往在校期间学的儿歌与实际工作中的儿歌不同,学生还要在备课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免去了再浪费二遍功的时间。我们在儿歌的选择上也是大量地选择幼儿园教材,让学生在校期间把这些儿歌都能够熟练、准确地弹唱出来,做到生情并茂。这样到了工作岗位,学生们将会得心应手,使得音乐教育活动得到更好地开展。同时,我们在教授幼儿园儿歌之余,还学一些经典儿歌的弹唱,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与幼儿园的岗位零距离的对接,体现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能力培养的创新。
(2)音乐课教学中以演唱幼儿歌曲为主。幼儿歌曲演唱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好坏。因此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以往重视美声唱法的训练忽视童声唱法的教学,将童声唱法作为声乐课中主要的演唱方法,让学生大量演唱一些幼儿歌曲,如《小毛驴》《找朋友》《月亮船》等等。这些幼儿歌曲的演唱,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适应了幼儿园的需求,提高了岗位工作能力。这样学生只要掌握了童声唱法的技能技巧,就能够顺利地进行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儿歌的教唱了,而且童声唱法最贴近幼儿,最受幼儿的喜欢。
(3)视唱练耳教学的内容,以视唱幼儿园教材中涉及的儿歌为主。学生音准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视唱练耳教学的好坏。视唱练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歌曲演唱的好坏,因此视唱练耳教学要改变以往只练习各种视唱曲的做法。学生虽然唱得很熟练,但是来到幼儿园唱一首儿歌时却不能马上唱准确。因此我们将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倾向于幼儿歌曲的视唱,如带词视唱《转一圈摸摸地》《小茶壶》《小动物过冬》等。这些儿歌短小精悍,旋律性很强,非常适合学生视唱。通过视唱这些儿歌,既丰富了儿歌曲目的积累,又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
当学生大量地练习了各种不同调式、不同拍子的儿歌后,他们对这些儿歌的旋律、调式、调性、节拍就会有很深刻的印象,这样在日后幼儿园教学中演唱起幼儿歌曲来就会非常熟练。这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4)乐理课的教学内容以幼儿园教材中涉及的儿歌为主。学生对调式、调性、拍子、节奏,掌握得是否准确与乐理课教学是息息相关的。在乐理课中教师大量地讲授一些概念性的、深奥的知识,学生学起来非常困难。在乐理课上我们可以以每首儿歌为例,讲解每首儿歌中涉及的音程、旋律、拍子、调式、节奏、时值等等。这样学生将不会感到枯燥,会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弄清楚每首儿歌的基本乐理要素,对将来从事幼儿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地铺垫。
(5)舞蹈课上以律动和儿童舞创编为主。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舞蹈律动很关键。儿童天生爱动。当一首儿歌演唱好后,加上适当的律动不但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还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表现欲望。因此舞蹈课教学内容应倾向于学生律动的编排。教师结合幼儿园教材中的儿歌,让每位学生能够根据儿歌表达的内容和意境编出律动来,如幼儿歌曲《秋天多么美》《小青蛙》《娃哈哈》等。学生在为这些儿歌创编律动的同时,一边演唱一边创编律动,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使学生的演唱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还提高了对音乐的创编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幼儿舞蹈的创编教学,使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学生在将来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才能发挥出自己的音乐才能。
(6)音乐欣赏课中,应欣赏幼儿园教材中乐曲的内容并适当地加些打击乐。在音乐欣赏课中以欣赏幼儿园教材中的乐曲为主。欣赏课中欣赏幼儿园教材中的乐曲,教师把幼儿园教材中的乐曲进行分析讲解欣赏后,使学生对这些作品更加熟悉,把握得更加准确,这样对日后的音乐教育活动中音乐欣赏的内容就不会陌生,并且知道了如何引导孩子们进行音乐欣赏。这方面在以往的音乐欣赏课中是不曾涉及的,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上音乐欣赏课。因此,音乐欣赏课欣赏幼儿园教材中的曲目尤为重要。另外,在欣赏课上教师让学生感受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也是必要的。因为,幼儿园中音乐欣赏课中经常会用到各种打击乐器。自此基础之上,欣赏一些世界名曲是必要的。
音乐各学科之间只有相互沟通,相互研究,相互探讨最终达成一致,有条不紊地、循序渐进地以幼儿园活动教材为依据,系统地安排好教学进度和计划,才能有效地实施音乐教学与幼儿园岗位的对接。
二、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到工作场景中
通过课前板块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到工作场景中,体验职场情境在音乐的教学中:通过课前栏目,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可以让学生融入到幼儿园工作的情境中,体验做幼儿教师。如钢琴、音乐、舞蹈等等的课前栏目中,教师让学生选择一首儿歌,进行自弹自唱,并交给学生们演唱,最后为儿歌编上舞蹈动作。全体同学模拟幼儿园小朋友,找几名学生到前面模拟老师传授给小朋友们一首儿歌,这些学生在模拟栏目中体验到幼儿教师的快乐,锻炼了每位学生的能力,使他们的各种音乐能力都得到了协调统一的发展。
三、编写适应岗位需求的校本教材
目前,中职学校使用的教材大都是很久以前出版的教材,比较陈旧,如钢琴教材曲目少,针对性不强,儿歌弹唱歌曲就更陈旧了。为了直接与幼儿园的岗位相对接,我们编写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钢琴、声乐、舞蹈等校本教材。如钢琴教材中,我们大部分地选用了幼儿园教材中的儿歌,让学生弹唱,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到工作岗位中的内容,真正实现了音乐教育活动与幼儿园岗位相对接。
四、改革评价模式,使评价标准与幼儿园用人标准相对接
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一个重要依据。
对学生的评价模式不再是单一的教师的打分,而是采用教师、学生自己、小组成员、幼儿教师园长和所有音乐学科的教师一起给每位学生的音乐学科、钢琴、声乐、舞蹈等共同打分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这样的评价既科学又合理,能够把学生的真实水平挖掘出来。
总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只有各音乐学科之间相互配合,并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能力与幼儿园岗位的对接。
(作者单位:大连女子职业中专)
第二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教学能力之我见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教学能力之我见
摘 要: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认知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这五种教学能力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046-02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率教学的一种核心能力,是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教学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而言,教学能力比专业表演能力更为重要,只有在具备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音乐专业技能,成为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一、语言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就像演奏家手中的乐器,画家手中的笔和颜料,雕塑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没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人语言就没有学校、没有教育,语言仿佛是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教学能力的。”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多么的重要。中职学生都希望音乐教师能用简洁清晰、内容具体、鲜明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上课,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会唱会奏不会说的音乐教师大有人在,这些音乐课堂,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难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无法使其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二、教学的认知能力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只有正确地了解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对象和教材之后,才能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目前,有一半的音乐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对象、教材的认识有偏差,忽视了该专业的职业性和实用性特点,在教学上采用的方式是大学的音乐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把学生当成专业的音乐表演人才在培养,从而导致教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市场、适应工作,不能适应变幻莫测的职场生涯。因此,音乐教师应正确了解和掌握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幼儿教师。
三、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
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是教师运用自己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堂进行教学的能力。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能力:
(1)制定课程计划和设计教案的能力。这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音乐教师应根据专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学年、学期的课程进度计划表,课程计划的制定应与学前教育专业有很强的关联性与对应性;同时,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的设计教案,教案中一定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优化教学的效果,实现理论性与实际操作性并行。
(2)善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能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入学前音乐基础相当薄弱,音乐素养不高,他们把音乐课当作理论课学习,缺乏动手练习和实践的意识,音乐程度参差不齐。音乐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灵活地运用练习法、欣赏法和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同时,音乐教师要结合现代技术的教学手段来丰富音乐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看到世界上最好的音乐表演,使其身临其境,这种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更能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
四、教学评价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是指针对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取得教学成效而进行的自我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对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的能力。自我评价可以通过察看自己的教案和向学生进行调查的方法来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通过向学生作调查、抽查学生作业的方法来进行;对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评价可以通过听课、评课、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等方法来进行。教学评价能力是音乐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学评价能力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必备的一种职业能力。
五、教育科研能力
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来说,要想成为一名“科研型”的音乐教师,一定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教学中,以发展的眼光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时吸纳最新的信息与资料,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观念,掌握和运用多种方法对音乐教学现象进行研究。音乐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总结,才能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使其上升为理论,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与音乐教育的特点,因此,每一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必须在认清这两大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反思,以此提高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能力,成长为受学生欢迎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蔡汀.走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吴跃跃.实用音乐教学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3]陶西平,张秀媛,李吉会.教育评价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责任编辑 陈春阳
第三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初探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初探
孟佳
(葫芦岛市第一职业中专 125000)摘要: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普遍呈现出重理论、技能而轻实践应用的培养弊端,其教学效果很难满足新时期幼儿教育的需要。本文对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科之间融合、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意见。关键词:中职 学前教育专业 音乐
音乐对于幼儿来说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更能发掘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因而在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教学的综合能力,才能在幼儿教学中更好的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这就对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其音乐教学学生应该掌握学前音乐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接受幼儿音乐教育技能基本训练的基础上还能进行幼儿园音乐课程设计、编制具体音乐教育方案,并能对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成为富于创新能力、具有综合音乐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型的幼儿教师。但就现实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普遍呈现出重理论、技能而轻实践应用的培养弊端,其教学效果很难满足新时期幼儿教育的需要。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
1、过于强调音乐学科的专业性。多年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一直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把音乐教学视为单纯的音乐学习,目前开设的音乐类的专业课主要有钢琴、声乐,教学内容专业性强,难度大,脱离幼教实际,多数专业教师都片面地追求考试成绩,强调专业水平的高程度,但却忽略了将来的实用性,不能体现专业特色,导致许多学生出现学习困难,学习兴趣不高等现象。
2、过于强调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音乐技能只是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园工作必须要具备的多种技能之一。学生音乐技能掌握的程度并不能决定学生是否胜任幼儿园工作,而是看在音乐教学中能否让学生将音乐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幼儿教
学中去。许多教师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单一的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上,在应对技能竞赛时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事实证明,一些音乐技能很好的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同样也出现了面对幼儿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上课的难题。可见,音乐技能的高低并不是决定学生能否胜任幼儿园工作的关键所在。
3、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脱节。教学中教师片面强调音乐理论和音乐知识的传授而忽视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有机整合,忽视了音乐教学活动方面能力的培养,没有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强调以“教”为中心,而不是以“学”、“做”为中心 , 过分注重课堂教学,对职业技能缺少深入的研究和引导,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使音乐技能训练时效性不强,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音乐教育能力,使音乐教学与实际工作差距较大。
4、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技相脱节。学前教育的课程体系决定幼儿园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各自有各自的计划,缺少之间的沟通、合作,在音乐教学中没能将两者相结合。音乐知识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作指导,使之灵活应用到其多种幼儿教学活动中去。
二、影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因素
1、分科教学。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都采用分科教学,音乐学科又被细化为声乐、钢琴、乐理等多个学科,各学科之间的专业教师沟通较少,导致学科性较强。
2、专业教师缺乏幼儿园实践经验。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大都是音乐学院的音乐专业的科班出身,没有接触过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知识。许多教师对幼儿园的工作和性质知之甚少,而且没有过幼儿园实践和工作的经验。在教学中,主要是沿袭音乐学院的教学方式,很难给学生以针对性的指导。
3、学生入学时音乐“零”基础。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音准问题,部分学生有先天性音准缺陷。许多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并不了解,也不热爱,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原因是因为顺从家长的意愿,因而在音乐学习中会出现学习困难和厌学等现象。
4、授课时数严重不足。学前教育专业班级人数普遍在40到50人,每科技能课每周2节课,一位老师面对众多学生在两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难度巨大。
例如,声乐课教学中包括,发声训练、试唱、声乐去演唱和儿歌演唱,在有限的时间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教师只能做到点到为止的程度,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老师的要求。在钢琴课上,这一问题就更加明显,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学生进行技术的讲解和纠正,练习曲得分析与指导、即兴伴奏,还要一对一的精心指导,其教学难度可想而知。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对策
面对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现状,音乐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对音乐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能够提高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教育教学方法,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
1、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音乐教师因此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根本,深入调研,针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调整教材方向,把幼儿园的实际需要与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选择难度适中,能够体现专业特色,可以作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教学资料的学习内容,多以儿歌弹、演、和儿歌创编等内容为主。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必要的音乐技能的基础上,开阔眼界,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的幼儿教育教学能力。
2、重视学科的横向联系。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大都采用分科教学,那么音乐教师应有意识的加强各个音乐学科的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立体化的完整体系,使单一的学科教学转变成综合课的形式,使音乐理论、弹、唱、打(节奏)、动(律动)等音乐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教师的交流,并融会贯通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为音乐课的课堂教学服务。例如,学习有关幼儿心理学、幼儿活动设计(教法课)等专业理论学科的相关知识,多听课,多与专业理论老师交流,并把幼儿活动设计等知识应用到音乐教学中来,帮助学生掌握运用音乐知识和技能设计音乐活动、音乐游戏等的幼儿教学能力。还可以由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师与音乐综合、舞蹈、钢琴等技能教师合作,科学的制定学前教师专业音乐技能与考核总方案和分学科技能考核方案,使各方面教师既有各自的任务目标,担负相应的教学职责,又明确相互间的关系,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实现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
3、教师加强专业学习。到幼儿园实习、见习,与幼儿园的在职教师和专家进行交流与沟通,或到网络上、书籍、期刊上查找学前教育的相关信息和材料,了解当前学前教育、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和先进理念,以便给学生更实用、更具有针对性的的实践指导。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带领观看教学录像、音乐活动教案等,引导学生进行幼儿音乐活动教学,来巩固所学的理论和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教”变“导”,学生从“学”到“做”。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完满的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根据中职生的好动的特点和学前教育专业未来职业的特点,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游戏教学法
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体活动,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活动来学习某一个知识,让学生体会将来的幼儿教学中如何设计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老师有时是材料的提供者,有时是监督者,有时是游戏的合作伙伴,教师参与游戏的角色会随着游戏的发展而变化。同时,设计游戏活动时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不要设计的太简单,和学生在玩中完成教学任务。如:欣赏乐曲《动物狂欢节》,可用设疑的方法导入,先由学生猜出哪种乐器表现的是哪种动物,推动学生去探索那段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在训练节奏时,可以训练学生嘴念节奏、手打节拍、脚打强拍或手打弱拍等“玩”法;还可以把节奏编成总谱式的合作游戏,学生分成小组,有打节拍的、有打节奏的、有唱谱的、有加打击乐的等,一起合作;也可继续发展为加入打击乐、钢琴等乐器来“玩”。这种利用猜谜、游戏、打击乐、钢琴伴奏等手段以“玩”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通过手、眼、脑并用,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乐感与审美,发展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2)、幼儿音乐活动模拟
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还要具备音乐教学能力。由于受实验场地、教学设备、实习、实训基地等现实条件的限制,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必须要在课堂上得到初步解决。而幼儿音乐活动模拟,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在模拟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较为真实的问题情境,而学生会像教师正式上课一样,利用
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之前,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观看幼儿音乐教学的录像,开阔学生的视野,并收集大量的幼儿音乐课教案和课件以供学生学习与参考。然后鼓励学生设计一个幼儿音乐活动片段,并进入特定情景进性模拟演示,亲身体验教师角色。最后,学生们共同讨论、评判,指出优点和不足,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结语
学前教育需要优秀的幼儿教师,而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优秀幼儿教师的重任,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高效率地获得知识,是我们的责任和追求。今天的课堂上,教师已不再是单一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这就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参考文献: 【1】 华夏.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郭声健.音乐教育新概念[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作者简介:孟佳(1980-),女,教育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第四篇:探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综合能力培养
探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综合能力培养
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步入社会从事幼儿教师的工作。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美术课程必须了解其深刻的意义,必须加强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将现行的美术课程进行多元化、创造性的改革,使教学更能为学生就业服务。
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岗位需求量也随着加大,幼儿园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成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使之能够适应将来的就业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是目前中职学校探索的焦点。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中,应怎样运用创新手段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呢?
强化专业意识,实施课程整合
“学前美育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结合教育发展倡导的全面的素质教育开设的美术课程,在学前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旨在利用艺术魅力感染幼儿的心灵,以丰富的创作手法激励幼儿的创造力,以创造性的环境艺术熏陶幼儿的情感。”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多样化的美育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前专业教师的美术课程上必须求变,让他们学习更多的更为切实的美术技能。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主要开设了以技能学习为主的美工课和以理论学习为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课程。我们坚持以培养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目标,并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点,对美工课以及幼儿园美术教育课程进行整合提升,力求做到为专业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就业服务。
1.绘画技能与培养文学素养相结合
“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是幼儿使用笔、纸、颜料等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色彩、形体等艺术语言以及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将其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通过加工和改造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以发展审美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会画会教学,会创编的能力。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念儿歌、讲故事等这些都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把儿歌童话故事等这些儿童文学与绘画相结合进行创编学习,将掌握绘画技能与培养文学素养结合起来。首先让学生临摹优秀的儿童文学插画作品,接着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题材,选择绘画工具和材料,确定绘画的艺术风格,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由单幅的儿歌创编作品到儿童故事连环画的创编,在加强其绘画技能的同时培养儿童文学素养。
2.手工制作与环境布置相结合
“幼儿美术教育的总目标是:初步感受周围环境与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在美,对美具有敏感性;积极投入美术活动,并通过各种造型要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美术创造的乐趣;初步尝试不同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可见手工制作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课应从岗位能力培养出发,不仅在幼儿园中能上好美工课,还必须具备布置幼儿园美化幼儿园环境的能力。因此,我校专门开设了一间幼儿园环境布置模拟教室,将教室模拟幼儿园环境并进行各个活动区域的划分,比如阅读区、美术区等等,让学生进行环境布置演练,展示他们的优秀手工作品,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为将来就业奠定实践基础。
3.美术教育理论学习和课堂试教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重点主要是考察五个方面:一是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二是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四是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就感。五是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的学习。”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美术教育理论知识,并且要将理论与实际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在将来的教学岗位上上好每一堂课。教师针对学前专业的教学设计一定要区别于普通美术专业,做到内容实用性、方法灵活性、取材广泛性。对于美术教法的学习不应该仅限于完成单一的教学法课程,而应该与美工课等美术技能教学相结合,对于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技巧教学进行演示性教学,让学生有更为直观有效地学习。
在学生准备前往幼儿园实习前,我们组织进行了试教活动。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人轮流当“教师”和“幼儿”,体会做教师的滋味,也检验了经过自己充分准备的且由教师指点过的活动设计实施起来是否得心应手,何处有待改进;同时听取同组扮演“幼儿”的同学对自己所授课优缺点的评议;还可以在自己充当“幼儿”时,观摩、审查同组其他同学的教学情况,并从中得到启发。通过开展试教活动,提高学生的教案编写,课堂教学等能力,让学生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将来的教育工作中去。
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实践能力
1.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以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为总目标。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性艺术,也是一种实践性艺术,更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美术创作和自主学习探索。教师充当的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树立学习信心,实实在在地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鼓励者。在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幼儿园班牌制作》中,我以行动导向教学法展开教学,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组长,小组成员协商制定出制作的计划,包括如何设计制作、材料准备、制作分工等等。然后在课堂上让每个学习小组展示制作的作品,派代表阐述设计理念、制作方法等,并对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给予奖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鼓励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导者,避免束缚在教师规定的条条框框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团队合作、信息搜集处理、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等综合实践能力。
2.以发展学生良好个性为主
我们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有杰出的才能,还要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个性,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造福社会。面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比如在装饰画绘画课上,首先是绘画材料的选择,我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自主选择绘画的材料,像牛皮纸、砂纸、包装纸、报纸、布料甚至树叶、石头等都可作为绘画的材质,而不再是传统的素描纸、水粉纸、卡纸等常用的绘画用纸。其次在造型上,以体现作品个性为主,学生可以选择各种表现手法:写实、夸张、变形等等。在色彩上不管是按客观去表现还是按主观意识去表现都鼓励学生尝试多种配色。实践证明,画面本身材料和形式的多样化构成了新的视觉美感,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根据学生个性及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从而创造出风格各异的画面,令人耳目
一新。
改变评价方式,调整考核内容
1.注重平时学习表现的评价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课程改革和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这一理念,还应该在评价过程中体现这一要求。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要把学科知识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相结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在手工课上,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做代表提出本组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制作的方法和心得体会,同时先由组长对组员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打分,然后组员之间相互打分,再者小组之间对完成的作品进行相互打分。这样,将评价的权利由教师转到学生手中,而教师所做的就是引导他们领略解决问题的愉快,让学生欣赏自己成功的快乐。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注重专业技能的考核
中职学校的教育应与职业技能相挂钩,学生在学校里要掌握将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专业技能应作为考核内容的重中之重。我将美工课成绩分为五项考查,平时课堂表现、手工作品创作、玩具教具制作、美工课模拟教学和幼儿园环境布置。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应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人们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是用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智慧,而不是搬书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世界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中职学校的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更应该为学生的就业
服务。
第五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作者:姜莉莉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1期
[摘要]文章根据辽宁省最新幼教师资需求情况的统计反馈,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做了重新定位,制定了相应的能力要求,并通过多种训练模式来强化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构建了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接轨的职业能力考核制度。
[关键词]高职 学前教育专业 职业能力 培养途径
[作者简介]姜莉莉(1963-),辽宁海城人,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辽宁沈阳11003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6年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品牌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5W203)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2-0076-02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位,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幼儿教师的知识素质水平和职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创造优质高效、动态而有活力的学前教育改革对人才的需要,我们根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性质整体规划了教学活动,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尽量缩短学院与职场的距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特定职业岗位的要求。
一、构建系统的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
立足于当前幼儿园教师职业岗位对专业人才的能力需要,根据辽宁省教育厅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幼教师资需求情况的统计数据,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职业能力做了重新划分,具体包括:基本素质与能力,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健康的体魄与一定的竞技能力;组织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的素质与能力,即创设幼儿园教育情境和组织幼儿做探究性游戏活动的能力、创设幼儿安全活动环境的能力、与家长沟通合作的能力;艺术素质与能力,即较好的艺术素质与组织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儿童歌曲边弹边唱和即性伴奏的能力、儿童舞蹈创编、表演能力、从事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能力、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布置的能力及玩教具的制作能力;科研素质与能力,即一定的探索幼儿教育规律和方法的能力、从事幼儿园科学研究的能力;管理素质与能力,即比较先进的幼儿园管理意识与能力;信息素养与能力,即运用多媒体进行幼儿园教学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高效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借鉴国际先进幼儿教育经验的能力。
二、构建多维的职业能力训练模式
对应以上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我们详细地制定了相应的能力要求,通过多种训练模式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
1.课程教学模式。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教师的专业化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客观要求,紧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培养技能型人才,必须夯实其专业发展的理论根基,而不能苟同于一般职业教育中理论知识“够用”的要求,也不能用“学术型”的水平要求学生,而应给学生“必需、足够和先进”的专业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教育专业的“内功”,为他们奠定比较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储备专业发展的后劲。因此,我们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卫生学”等课程设为必修课,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情景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2.模拟训练模式。模拟训练是根据教学需要,提出模拟训练的任务,组织学生在校内的实训室进行模拟幼儿园活动的实际训练。为保证模拟训练的效果,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省内率先建立了一批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专业实训(验)室,包括心理学实验室、感觉统合训练室、蒙台梭利教育训练室、奥尔夫音乐训练室、亲子教育活动室等。丰富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进一步理解了幼儿教育的理论,及时掌握了当今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最新理念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实训质量,我们还非常注重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和引进,要求所有的专业主干课教师经常到幼儿园开展实践锻炼,通过强化专业技能来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并专设了两名具有丰富幼儿园经验的高级教师作为我们的实训指导教师,建设了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聘请幼儿园专任教师作为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充分保证了学生的实训效果。
3.幼儿园实践模式。幼儿园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素质与独立创新、扎实全面的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我们设立了见习、保教实习、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幼儿园“跟班听课”“担任助教”和“顶岗任教”成为常规。长期以来,为充分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我们建立了一大批校外实习基地,先后与省内外数十所幼儿园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实习基地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特别是2004年建立的沈阳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为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以下简称“我系”)专属的校内实训基地,在真实的职业氛围中,学生可以经常进行实践教学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就业时的适应能力。
4.技能训练与竞赛模式。为了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我们经常开展幼儿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唱一首好歌、弹一曲好琴、画一手好画、写一手好字、讲一口好故事。由专业课教师、团总支、学生会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如幼儿舞蹈创编大赛等,评出竞赛优胜者为技能标兵,发放证书,给予奖励,激励全体学生积极投身于专业技能的学习训练之中。
此外,我们注重将学前教育领域最新的技术和科研成果等引入教学,以培训课和选修课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设了多门适应市场需要的课程。如亲子课程、感觉统合训练、蒙台梭利教育、奥尔夫音乐训练、瑞吉欧教育等课程,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适应多元化、多层面的教育岗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
三、构建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接轨的职业能力考核制度
建立科学、完整的职业能力考核制度是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快速提高的有效手段。具体做法是:
1.对本专业关键能力的培养。如组织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的能力、边弹边唱和即兴伴奏的能力、主题绘画和玩教具制作能力,我们明确制定了考核标准,然后由教师集体对学生打分,取其平均分数作为学生的该项技能分数。这种考核方式给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和学习动力,强化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2.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接轨。在制度上进行规定,要求学生三年内取得英语国家A或B级等级证书、计算机操作员四级和普通话二级甲等以上的等级证书,同时还建立了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制度,面向学生及社会,开设了亲子课程培训、感觉统合训练、蒙台梭利教育培训和TPR英语教育、奥尔夫音乐培训等培训课程,对成绩合格者,颁发相应的等级证书。所有在校学前学生均已取得计算机、普通话、育婴师、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若干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了学校教育的“一凭多证”。
由于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在全省的特殊影响力,近五年来,我们承担了全省中职升高职的专业加试工作,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加试点。我系部分教师还承担了国家教师资格证书的考前培训工作及国家育婴师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接轨的职业能力考核制度的建立,逐步提升了高职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扩大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领域,使绝大部分学生毕业时能拿到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强化职业性,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顺利就业,将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紧密结合。
总之,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凸显了幼教专业特点,强化了技能性,使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技能,进入职业生涯就能适应工作,为学前儿童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从而发挥学前教育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乔晖.新课程下师范生技能培训模式的建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2]刘国皇.高师院校强化师范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
(4).[3]谢培松.教育实习模式:类型、涵义与评价[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3)[4]教育部.关于全国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