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事业发展纪实

时间:2019-05-12 14:1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生事业发展纪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生事业发展纪实》。

第一篇:民生事业发展纪实

聚民力 顺民意 暖民心

----XXX持续关注民生发展纪实 天下之大,民生为重;百姓疾苦,枝叶关情。一个地区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单纯为了发展经济、积累财富,而是为了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近年来,XXX党委时刻关注民生事业的发展,将百姓民生的改善作为服务基层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XXX凝聚全场之力,顺应百姓意愿,财政投入不断向民生领域倾斜,将XXX建设成为了百姓的幸福之乡,满意之乡。

拓宽增收主渠道

2011年6月8日,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检查验收组在市县农开办领导同志的陪同下对XXX承建的万亩国家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验收,XXX以其高质量的建设水平和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顺利通过验收。

该项目是XXX党委自2009年开始,多次到省市县农业开发部门进行跑动,积极争取上级的农业建设项目支持。2010年5月,通过在省里的两次论证,最终,作为全省13个万亩国家级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县市中唯一的一个水稻作业区,XX县XXX获此良机。

通过项目的建设,年可实现新增优质稻谷168万公斤,新增纯效益454万元,节省水费13万元,项目的完成为XXX建设唐山生态城后方的有机、优质、高效的粮食供应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该场依托稻田养蟹这一传统优势,将把项目区打造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有机优质米生产基地。

这场还将乡村道路建设作为造福百姓十件实事之一,自2009年至今,多方争取建设资金,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先后对虹桥村至隆合村至新杰村、二排干、隆合村至祥和村、三排干、三用干、海滨村至祥源村等多条乡道,总长22.6公里,辐射全场14个村队,实现了“村

村通”,构建起三横七纵的棋盘式网格化布局。

四通八达的乡道网络如同一条条奔流不息的血脉,给该场带来了勃勃生机,有力地拉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了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文明文化促和谐

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以民为本、文化繁荣是古今盛世的基本特征。近年来,XXX把倾力建设立体式、多元化的文化阵地作为强化社会管理、引领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2009年初,投资100余万元,建设集成人教育、图书阅览、老年活动等平台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2009年5月,募集社会爱心资金50万元,创立了撒播“扶危济困、乐善好施”观念的平台—XXX爱心互助协会;2009年6月,投资350余万元,在永康、虹桥、祥源等村队建成“寓教于乐”的村民中心;2009年9月,投入120万元,创建了服务妇女和儿童生理心理健康需要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2009年11月,创建为群众义务提供法律援助,增强法律知识的法律服务中心;2010年初,投资30万元,建成连接干群桥梁的广播中心;2010年4月,投资90万元,建成集群众健身、休闲娱乐、生态氧吧、廉政文化和道德教育为一体的“农垦新园”;2010年10月,同步建成9个农家书屋,在全场形成全覆盖、立体式、多元化的文化阵地。

群众自愿自发建立了海之韵健身分队、扇子队、腰鼓队、大秧歌队等10多个群众文体队伍,群众的精神生活不断富足,尊老敬老、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成为社会主旋律,全场社会形成一种老人乐、弱人安、新人喜的良好局面。

一心为民谋福祉

卫生,医疗,教育是百姓心中时刻关注的话题,XXX自2009年开始将卫生、医疗、教育三大热点全部列入造福百姓十件实事之中,将

其打造成为凝聚民气的民心工程。

为了彻底改善场容村貌,XXX成立了25人的环卫队伍,配齐各类垃圾清运车辆5台,实行“户清、村集、场运”的垃圾处理方式,形成村队垃圾清运长效保洁机制,使场域内的环境卫生得到了彻底的改善。今年,XXX继续加大卫生投入,对场域内的公共厕所实行旱改水改造,将为全场14个村队建立高标准的水冲厕所。

为使百姓早日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场”的愿望,XX在全县率先启动了村队医疗网底建设,投资180余万元,高标准装修了村队医务室,配齐了村医队伍,实行门诊统筹,使百姓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医保政策,今年,XX又邀请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党员专家团20余名专家来场面向百姓进行大型义诊活动,将“健康XX,幸福人民”活动推向高潮,投资30万高标准装修的农场卫生院手术室已经完成,将聘请市县医学专家长期坐诊,使农工群众的就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教育事业的腾飞惠及了全场百姓,本着“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XX党委争取各方支持,投资150万元新建“一日托”幼儿园,满足了全场适龄儿童入学需求,被评选为“省级农村示范园”。同时,三年多来,XX党委连续出资10多万元,高标准、大范围表彰奖励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使全X教师队伍的工作热情得到有效激发,2008年至2009年,XX中考一中上线率由44%上升为52%,2010年,县一中上线率更是达到88.24%,三年的时间里,XXX的教育事业实现了从低谷攀高峰的华丽转身,获得了县委县政府授予的“教育工作先进场镇”的荣誉称号。

真情温暖千万家

2009年4月,着眼于填补各级救助政策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动员全社会的爱心力量投身慈善事业,XX县XXX爱心互助协会顺势而生,先后募集爱心慈善资金81.1万元,为开展大规模、高标准的慰问救助活动建立了制

度上的保障和资金基础。

2009年秋,农场领导历时3个月,走遍全场400户救助对象,通过房屋维修、技能培训、实物救济、资金帮扶等形式,与65户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确立分类救助对象19户。投入资金45万元,维修16户残疾、特困家庭房屋。

连续两年举办专项救助启动仪式,针对大中专贫困生、特困残疾人家庭、贫困户危房改造、大病户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助计划:募集社会资金40余万元,开展了“圆梦行动”;落实资金28.9万元对196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救助;投入救助金4.5万元,救助贫困家庭大中专学生38人次;向大病返贫户发放救助金5万元;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改造贫困户危房26户,一系列救助政策的落实,受益群众565户次,占全场农户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成为了建场50多年来规模最大、标准最高、覆盖最广的系列慰问关爱活动。

不仅如此,XXX将关爱老年人作为温暖家庭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连续两年在重阳节举办“夕阳正红”联谊会和“融融重阳节、殷殷敬老情”联谊会,对选出的18名孝老爱亲的好儿女、同甘共苦的好夫妻、含辛茹苦的好母亲、老有所为的老干部等典型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对10户敬老爱老和谐家庭进行了表彰,并为他们颁发了奖牌和奖品。

三年来,XXX党委关注民生事业的脚步从未停歇,农工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宜居、困有所助……民生事业的稳步发展诠释着一农场党委以人为本,心系群众的执政理念,但是他们深知,不能满足于取得的点点成绩,要向着更高的目标追求,沿着科学发展的大道,将一农场的“民生蓝图”描绘的更加灿烂辉煌!

第二篇:村委会发展老龄事业纪实

老年事业社会办尊老养老成风尚

——麒麟区沿江乡牛街村委会发展老龄事业工作纪实

面对老龄化趋势日益严竣和老年人追求生活质量和品位的需求不断提高的实际,多年来,在市、区老龄组织的帮助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乡老龄委、老体协的大力支持下,牛街村党总支、村委会紧紧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六有”目标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创新思路、明确责任、务实基础,狠抓群众性参与,争取社会投入支持,开展经常性的活动,不断研究新情况,积极探索新方法,努力解决新问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促进了全村的社会稳定和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随着全村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制约全村“三个文明”建设,如何妥善解决发展老龄事业与“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相互协调的关系,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村委会成立了由村委会主任兼任主任的老龄工作委员会,由团总支书记、妇女主任、计生宣传员、广播员和六个村民小组副组长及小学校长为成员,下设宣传组、维权组、文艺组、体育组、关教组和六个分会,负责老龄工作的开展和群众性文体活动的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了各成员的岗位职责和老龄工作制度,并制作上墙。明确提出了将老龄工作纳入党总支、村委会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和领导到位,认识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的“一纳入五到位”工作要求,每年年初都结合本村的具体实际和老龄工作的发展趋势制定了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和规划,层层分解、量化、细化,全部落实到有关部门,明确具体责任人,做到层层有目标,级级有责任,件件有落实,经常督促,不定期抽查,半年一讲评,一年一考核,使老年事业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子女不尽赡养父母义务和虐待、岐视、有损于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人和事,村老龄委工作人员不论工作多忙,都挤出时间深入老年人家中,上门调解,耐心细致地做好有关责任人的思想工作,讲清其中的道理,从不推诿躲避,真正成为老年人的贴心人。

二、广泛宣传,注重教育,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发展老龄事业,尊老敬老助老,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在乡老龄委的精心组织和乡司法所、中心学校、广电站等有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党总支、村委会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狠抓思想发动、广造舆论声势,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展老龄事业的目的、意义,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老龄事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在全体村民中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道德风尚,号召全体村民不仅要在物质生活上对老年人给予关心照料,而且在精神生活上也要安慰体贴,热心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创造条件活跃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履行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使老年人真正享受天伦之乐,度过幸福安康的晚年。2000年~2004年,全村共召开研究部署老龄工作的有关会议32次,广播宣传“一法一条例”40余次,普及宣传率达90%以上的村民,书写宣传标语300余条,出版以老年人健康保健、老年人晚年文化生活为题材的黑板报20余期,积极营造了社会关心支持老年事业的良好氛围。

三、多方筹措资金,保障老年事业经费来源

为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做到级级有人管,层层有落实,村委会在六个村民小组相应成立了老龄工作分会,由村民小组长兼任分会主任,并配备了专职人员抓老龄工作,建立起了一支完备的专兼职队伍。

四、建章立制,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尊老敬老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离不开健全而科学的规章制度,党总支、村委会在制度建设上,紧密结合全村的具体实际和老龄工作的特殊性,先后制订和完善了老年活动制度、老年工作会议制度,敬老养老工作制度等6项制度,切实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各种规章制度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落实,为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同时,为切实保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老年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法一条例”颁布实施所带来的好处,党总支、村委会积极协调,成立了维护老年人权益评议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对涉及虐待、岐视、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坚决批评纠正,对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大力宣传,给予表彰奖励,起到了较好的鞭策后进,激励先进的作用。

五、广泛开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多年来,牛街党总支、村委会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开展群众性的老年文体活动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吸引中老年普遍参与其中,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中宣传党和政府的强国富民之策,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党总支、村委会为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积极创造有利条件,2002年6月,组建了一支63人的中老年文艺演出队及40人的体育队,临时租用200多平方米场地建立老年人文体活动中心,设置电视室、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文艺组、体育活动室。出资3万多元,为老年活动场所安装了灯线、添置了音响、功放、二胡等活动机械,组建了以中老年人为主的农民演唱队,结合牛街实际,自编、自导、自演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节目,既锻炼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又活跃了农村文化阵地,有效地杜绝了一些封建迷信和邪教思潮的滋生蔓延。并且,村委会积极协调曲靖市夕阳红艺术团到牛街对老年人进行健身球、金钱棒、花灯、太极拳、秧歌、红绸舞培训,建立了一支20余人的健身球骨干,在全村老年人中进行健康普及自创建以来,共演出文艺节目30余场次,观众达1万余元。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为达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要求,村委会投资4万元建成了老年人活动室4个,并购置了彩电、扑克、象棋、跳棋、麻将、小骨牌等各类活动用具,每天都有近40余位老年人在活动室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另外,村委会目前正积极协调,多方筹措资金准备兴建综合性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以改善活动条件,有了好环境,现在牛街老年人的活动已由最初参加的几人,发展到上百人的规模,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年纪最小的四、五岁,最大的七十四岁,处处呈现出老人参与人人健身的热闹场面,每天早上聚在一起,欢唱又欢跳喜气洋洋的快乐情景已成为牛街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老人们自编的民谣“愿做一人健康乞丐,不愿做一个带病的富翁”,唱出了人们追求健康、渴望健康,生活充实,感情愉悦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态,健康成为第一需要已成现今牛街人民的广泛共识。这些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老人们普遍反映说:“开展老年体育活动就是好,个人不受罪、家庭不拖累、减少了医药费”。

六、整合地方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共同为老服务

七、积极引导发挥余热

八、下步打算

村党总支、村委会将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区老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投资上百万元,建盖老年文体活动中心,软件与硬件一齐抓,争创省级敬老模范村。

总之,我村的老龄工和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区、乡各级老龄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村民各尽其责,积极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贯彻“一法一条例”,进一步深化对老龄工作的认识,巩固已有成果,改进薄弱环节,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加强引导,精心组织,更广泛地吸引群众参与,推动、促进全乡两个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村委会发展老龄事业纪实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三篇:民生与社会事业发展

民生与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就业稳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创新就业服务方式。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开发就业岗位,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健全城乡统一、开放、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进一步完善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保障机制。加强就业培训服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就业服务,引导新成长劳动力充分就业。建立和完善就业失业监控体系,加强失业调控能力建设。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规范用工秩序,推进集体协商,保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

完善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一个城乡统筹的基本制度平台。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使城保、镇保、综保不断覆盖应保对象。认真实施各项医保制度,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逐步将来松务工人员、职工子女及其他未参保人群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支持和促进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积极落实各项针对特殊人群的社会救助制度以及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继续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加大地方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建设的投入比例。建立健全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完善困难 1

群体保障服务体系。整合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管理能力。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快推进红十字事业和社会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适时调整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加大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房源的筹措力度,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工作,逐步形成分层次、多渠道,成系统的住房保障体系。到2015年,实现符合条件的廉租住房申请家庭“应保尽保”,公共租赁住房新增面积320万平方米以上。合理组织动迁安置房源,健全拆迁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阳光动迁、“两次征询”等政策和推进机制。加快推进城镇危旧房改造和房屋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农村低收入危旧房改造工作。“十二五”时期,城镇旧房综合整治面积累计达到60万平方米。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积极发展存量住房市场,强化交易市场监管,保持房地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深化物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住房租赁管理制度,提高住宅小区综合管理水平。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促进各行业间收入分配关系的合理调整,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依法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推进企业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积极落实各项收入分配调节政策。

二、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加强教育均衡化建设,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新建和改建一批中小学校、幼儿园,完成校安工程。深入推进“强师

兴教”行动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着力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一体化发展。鼓励和引导非政府的各种社会力量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推进教育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松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到2015年,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5%,新增各类学校60所,构建形成与松江城市化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施第三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巩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推进健康城区建设,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全力推进区中心医院上等达标建设。启动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三期建设,完成泗泾医院迁建,实施老年护理医院新建和九亭医院改扩建。在东北部规划建设三级医院。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卫生服务站建设,提升社区卫生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医学学科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新一轮卫生人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卫生信息共享系统建设,提高医疗机构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中医药发展。加强医患沟通,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十二五”时期,新增医院床位数1200张。

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体育设施布局,启动松江新城南部区域体育中心建设,完成松江体育中心三期改造,继续实施“百姓健身设施工程”。“十二五”时期,公共体育场所新增面积累计20万平方米。积极举办和承接国内外各项体育赛事,广泛

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打造松江特色品牌,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深化体教结合,提升业余训练水平和竞技体育实力。坚持建管并重,合理开发开放体育场馆,提高体育场馆运营效率和社会效益。

推进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发展。优化妇女参与决策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环境,提升妇女教育文化素养,切实维护妇女各项合法权益,推动松江妇女与松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不断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保护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关注青少年发展,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努力创建全国残疾人“阳光家园”示范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切实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环境。

积极应对老龄化。继续完善“9073”的养老服务格局,逐步形成具有松江特色的现代养老服务模式。稳步推进老年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松江第二社会福利院。配合做好大型居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领域。不断完善为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老年生活品质。努力发展民族宗教、台湾事务、侨务、外事等各项事业。

三、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完善社会服务与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新格局。进一步理顺条块关系,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切实加强基层社区管理和基层民主建设,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大力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深化村(居)务公开工作,畅通民意表达、监督渠道。完善社区服务,加强社区事务、卫生、文化

和生活服务“四个中心”建设。合理布局公共绿地、公共菜场、公共厕所等民生设施,提升城市便民水平。继续推进体育、教育、文化设施资源面向社区共享开放。加强社区综合保险工作。积极发展社会组织,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健全企业服务中心和市民服务中心,不断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档案事业发展,建立开放、便捷的民生档案服务体系。积极培育社会工作者队伍,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落实社区注册志愿者制度,推进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松江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深化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区工作。注重信访工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相衔接配合的大调解体系,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发挥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工作在构建法治社会、促进和谐稳定中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加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强化学校安全保障,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机制,建立完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和专项处置工作机制。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强对安全生产、产品质量、食品药品、消防安全的检测和监管。

加强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加强人口问题研究,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城市协调发展。强化来松务工人员现居住地的服务和

管理,健全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服务机制。完善来松务工人员的就业服务工作,维护其正当权益。积极保障符合条件的来松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鼓励来松务工人员更好地融入松江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进优生优育,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深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互动、有序管理工作新机制,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篇:村委会发展老龄事业工作纪实

老年事业社会办 尊老养老成风尚

——AA区BB乡XX村委会发展老龄事业工作纪实

AA区BB乡XX村委会地处曲靖城郊结合部,与南宁办事处花柯社区接壤。辖6个村民小组,2004年2月底全村总户数1207户,农业总人口4862人,其中老年人509人,占总人口的10.6%;70岁以上老年人176人,占总人口的3.67%,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46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10%,有贫困五保老人7人,属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村委会。

面对老龄化趋势日益严竣和老年人追求生活质量和品位的需求不断提高的实际,多年来,在市、区老龄组织的帮助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乡老龄委、老体协的大力支持下,XX村党总支、村委会紧紧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六有”目标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创新思路、明确责任、务实基础,狠抓群众性参与,争取社会投入支持,开展经常性的活动,不断研究新情况,积极探索新方法,努力解决新问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促进了全村的社会稳定和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随着全村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制约全村“三个文明”建设,如何妥善解决发展老龄事业与“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相互协调的关系,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村委会成立了由村委会主任兼任主任的老龄工作委员会,由团总支书记、妇女主任、计生宣传员、广播员和六个村民小组副组长及小学校长为成员,下设宣传组、维权组、文艺组、体育组、关教组和六个分会,负责老龄工作的开展和群众性文体活动的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了各成员的岗位职责和老龄工作制度,并制作上墙。明确提出了将老龄工作纳入党总支、村委会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和领导到位,认识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的“一纳入五到位”工作要求,每年年初都结合本村的具体实际和老龄工作的发展趋势制定了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和规划,层层分解、量化、细化,全部落实到有关部门,明确具体责任人,做到层层有目标,级级有责任,件件有落实,经常督促,不定期抽查,半年一讲评,一年一考核,使老年事业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子女不尽赡养父母义务和虐待、岐视、有损于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人和事,村老龄委工作人员不论工作多忙,都挤出时间深入老年人家中,上门调解,耐心细致地做好有关责任人的思想工作,讲清其中的道理,从不推诿躲避,真正成为老年人的贴心人。

二、广泛宣传,注重教育,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发展老龄事业,尊老敬老助老,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在乡老龄委的精心组织和乡司法所、中心学校、广电站等有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党总支、村委会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狠抓思想发动、广造舆论声势,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展老龄事业的目的、意义,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老龄事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在全体村民中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道德风尚,号召全体村民不仅要在物质生活上对老年人给予关心照料,而且在精神生活上也要安慰体贴,热心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创造条件活跃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履行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使老年人真正享受天伦之乐,度过幸福安康的晚年。2000年~2004年,全村共召开研究部署老龄工作的有关会议32次,广播宣传“一法一条例”40余次,普及宣传率达90%以上的村民,书写宣传标语300余条,出版以老年人健康保健、老年人晚年文化生活为题材的黑板报20余期,积极营造了社会关心支持老年事业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树立敬老养老的责任意识,在乡老龄委牵头协调,村老龄委负责组织,村民小组老龄分会具体实施下,由村委会与60岁以上老年人签定了《子女赡养老人责任书》,明确了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义务及奖惩措施,从而进一步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全村共签订《子女赡养老人责任书》176份,占全村有老年人农户数的92%,如今,在XX随处可见精神饱满、神情愉悦的老年人三五成群谈古论今,下象棋、打扑克、打麻将的热闹场面和喜形于色的欢乐神情,彻底改变了过去“老了无人养,病了无钱医,闷了无处走,住的是危房,冷了挤火堂”的惨淡景象。

三、多方筹措资金,保障老年事业经费来源

为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做到级级有人管,层层有落实,村委会在六个村民小组相应成立了老龄工作分会,由村民小组长兼任分会主任,并配备了专职人员抓老龄工作,建立起了一支完备的专兼职队伍。

自1995年起,全村就免除了人民群众的三提五统及生产性费用,1996年至2002年,村组两级共为7户贫困五保老人解决生活费5.1万元,每年2次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已成为一条不成文的惯例,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共计1.1万元,走访慰问80岁以上超级大国人44人,开支费用3200多元。每年“七一”之际,村委会积极组织全村村组干部深入到26名老党员家中,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2004年,为解决老年人“病了无钱医”的问题,村党总支、村委会在广泛宣传开展老年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目的意义的同时,在全体村民中讨论,通过并组织实施了为50岁以上的女性老人、55岁以上的男性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小组推行利用集体资金购买保险,全村共为478老年人投保1.2万元,投保率达93%,更加完善了老年人保障制度。近两年来,为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村委会先后拿出3万多元,为老年人文体活动表演队购置了音响设备、乐器、道具、运动员服饰及文体用品,促进了老年人文体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建章立制,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尊老敬老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离不开健全而科学的规章制度,党总支、村委会在制度建设上,紧密结合全村的具体实际和老龄工作的特殊性,先后制订和完善了老年活动制度、老年工作会议制度,敬老养老工作制度等6项制度,切实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各种规章制度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落实,为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同时,为切实保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老年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法一条例”颁布实施所带来的好处,党总支、村委会积极协调,成立了维护老年人权益评议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对涉及虐待、岐视、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坚决批评纠正,对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大力宣传,给予表彰奖励,起到了较好的鞭策后进,激励先进的作用。

五、广泛开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多年来,XX党总支、村委会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开展群众性的老年文体活动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吸引中老年普遍参与其中,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中宣传党和政府的强国富民之策,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党总支、村委会为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积极创造有利条件,2002年6月,组建了一支63人的中老年文艺演出队及40人的体育队,临时租用200多平方米场地建立老年人文体活动中心,设置电视室、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文艺组、体育活动室。出资3万多元,为老年活动场所安装了灯线、添置了音响、功放、二胡等活动机械,组建了以中老年人为主的农民演唱队,结合XX实际,自编、自导、自演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节目,既锻炼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又活跃了农村文化阵地,有效地杜绝了一些封建迷信和邪教思潮的滋生蔓延。并且,村委会积极协调曲靖市夕阳红艺术团到XX对老年人进行健身球、金钱棒、花灯、太极拳、秧歌、红绸舞培训,建立了一支20余人的健身球骨干,在全村老年人中进行健康普及自创建以来,共演出文艺节目30余场次,观众达1万余元。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为达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要求,村委会投资4万元建成了老年人活动室4个,并购置了彩电、扑克、象棋、跳棋、麻将、小骨牌等各类活动用具,每天都有近40余位老年人在活动室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另外,村委会目前正积极协调,多方筹措资金准备兴建综合性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以改善活动条件,有了好环境,现在XX老年人的活动已由最初参加的几人,发展到上百人的规模,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年纪最小的四、五岁,最大的七十四岁,处处呈现出老人参与人人健身的热闹场面,每天早上聚在一起,欢唱又欢跳喜气洋洋的快乐情景已成为XX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老人们自编的民谣“愿做一人健康乞丐,不愿做一个带病的富翁”,唱出了人们追求健康、渴望健康,生活充实,感情愉悦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态,健康成为第一需要已成现今XX人民的广泛共识。这些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老人们普遍反映说:“开展老年体育活动就是好,个人不受罪、家庭不拖累、减少了医药费”。

六、整合地方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共同为老服务

在党总支、村委会的大力宣传和感召带动下,XX的各界人士纷纷为发展老龄事业伸出了援助之手,很多有能力的企业主、老板出钱出力,献上了他们的一份爱心,为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尚作出了典范。区政协委员、金江建筑公司经理王约成同志,连续三年为第六村民小组97名60岁以上的老人和困难户、残疾人送去春节慰问金近27000余元。第一村民小组铸造企业主张祥喜在2002年中秋节期间,为99位老年人、特困户、残疾人捐赠17000多元,为活动中心购乐器、道具6000多元,并出资8000余元特别邀请了市艺术剧院团的的演员为老人作演出。在外地采砂石的董学群共出资1400多元为本组老人代交会费和举办春节座谈会,联营铸造厂为本组老年人开座谈会购物300多元,上XX的雷金所为本组同性的老年人赠送春节慰问金1000余元。更为感人的是,在XX毫无血缘关系的浙江温州棉絮师傅陈周,以32元低价帮二组113位老人作棉絮,计价捐款3000元。这些企业主、老板尊老敬老,热心老龄人事业的先进典型事迹和优秀品质极大的带动和影响了广大村民,尊重、孝敬和赡养老人成为村民自觉行动,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亲、可敬、可学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XX二组村民曹绍文除每月自觉给两位老人生活费外,每逢年节,老人寿辰以及医药花费的开支不低于2000元。更为感人的是,2000年其父因病处于危机时刻,医生劝他不要做无谓的花费,及早做好后事准备,担他执意不恳,硬求医生尽最大努力,专用氧气费就达2000余元,最后,其父渐渐转危为安,现在,其父见人就夸他有一个好儿子。二组邢和云夫妇,对长期卧病在床的母亲,生活护理八年如一日,每天给老人送水喂药,起身喂饭,端屎端尿,但他们从无怨言,夫妻二人边做边教育孩子,树立了典型。

七、积极引导发挥余热

老年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阅历,并形成了艰苦奋斗,勤奋劳动的工作习惯。党总支、村委会因势利导,鼓励老年人广泛开展老有所为活动,积极引导老年人在全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余热,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献,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每年秋收前进行的一次学前班,一年级的家长培训课,老人们义务为学生家长宣传讲解怎样教育孩子的好做法,每年“六一”之际,坚持不懈地组织学校师生进行了一次三史教育,法制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榜样,而且对社会上的失足青年耐心教育,并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找出路、指方向,谋求新的生活道路,走上正道,现在有的已上大学,有的已成为小有名气的企业老板,为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添了油、打了桩。在老龄委的带领下,几年来,老年人积极投身于全村的各项公益事业,义务打扫卫生10余次,参加人员70余人;垫路6次,参加人员20余人;70多岁的黄吉香和残疾女儿养猪20多头,年收入1万余元;71岁的李家荣,儿子是铸造老板,年收入几十万元,但老人还在厂里养鸡千余只;75岁的邢少才,两个儿子也是比较富,本人每天骑着三轮车收酒瓶,年收入近万元;71岁的邢少建每天还赶着马车搞运输。

八、下步打算

村党总支、村委会将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区老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投资上百万元,建盖老年文体活动中心,软件与硬 件一齐抓,争创省级敬老模范村。

总之,我村的老龄工和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区、乡各级老龄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村民各尽其责,积极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贯彻“一法一条例”,进一步深化对老龄工作的认识,巩固已有成果,改进薄弱环节,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加强引导,精心组织,更广泛地吸引群众参与,推动、促进全乡两个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

第五篇:发展水利事业,满足民生需求

发展水利事业,满足民生需求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中,我们水利人的责任更加明确,担子更加沉重,任务更加艰巨。

水是生命之源,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应该更加注重水利与民生之间的关系。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水利工程具有保障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保护生态与环境等多种功能和多重效益。发挥某一功能效益又需要多项水利工程相互配套配合,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为重点,以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保障,着力解决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存发展、人居环境、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水利问题。使水利事业服务于民生,造福于民生,保障于民生,润泽于民生。立足实际,立足岗位,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不断做出努力:

一、重视“三农”,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平度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应该是我们更加注重的问题,解决好农业问题,农民丰收就会有保障,— 1 — 农村经济发展就会有大跨越,农村发展建设就会有契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梦想的实现就会前进一步。在此期间,我们水利人就应该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尤其是农田灌溉问题。回到农村,大家普遍对农田灌溉管道、灌溉用电线路铺设表示认可,不仅方便了农民浇灌用水用电,而且更大程度解决了缺水季节的灌溉问题,让农民增收得以实现。此外,工程需要建设,更需要维护,在田间地头不难发现,有较多的水利设施被破坏,甚至影响农民的灌溉使用,部分新建设施也难免遭到毁坏。鉴于此,我们在建设好的同时,更应该管得好,保证我们的建设成果能够更长久地服务于我们的人民。

二、多措并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满足人民需求,享受美好生活,前提是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我们水利人当立足水利,多措并举,强化保障。一是做好防汛工作。我市汛期时间比较长,汛期的防汛任务尤为重要和艰巨,一面要充分认识防汛工作严峻形势;另一方面要细化实化防洪保安工作措施,科学有效组织抗洪抢险,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避险,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尤其是在东北部的山区位置,我们要总结前期抗洪抢险工作的经验,汲取工作中的教训,全力保障人民安全,将损失降到最低。二是做好病险水库、水闸的维修加固工作。明确责任,增加投入,健全机制,强化监督,搞好管理,将隐患排除,防患于未然。三是重视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水是生命之源,— 2 — 水资源的供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点点滴滴,尽管水是可再生资源,但是我们的淡水资源却是紧缺的,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当下的饮水,更要为子孙后代的饮水负责,因此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任重道远,作为水利人,我们就应该勇挑重担,谋一方水利,兴一方水利。我们在满足自身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要顺应他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通过自身的发展,影响和带动周围人共同进步,共同实现享受美好生活的愿望。

下载民生事业发展纪实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生事业发展纪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六届“发展、民生”纪实风情摄影大赛

    第六届“税收 发展 民生”全国大展征稿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责编:小A2013-03-26今年4月是全国连续开展的第22个税收宣传月,宣传月的主题是“税收•发展•民生”。为运用群众喜......

    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就业扶持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全年完成就业培训8000人、安置就业7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完......

    发展纪实

    河北金磊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河北金磊耐磨钢球有限公司发展纪实河北金磊耐磨钢球有限公司是21世纪初的新建企业,具有科研人员多、技术先进、员工队伍年轻、建设......

    发展社会事业与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

    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

    促进民生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精选五篇)

    促进民生事业发展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全力支持我县各湖区乡镇场的发展,实现湖区“保稳定、促发展”的主要目标,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促进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决定》(干......

    检察院强化民生检察工作纪实

    检察院强化民生检察工作纪实2012年以来,XX县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结合“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和“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XX”......

    真情关爱 勤政助残-----临江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纪实

    真情关爱 勤政助残 -----临江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纪实 王家全 临江市共有残疾人1258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几年来临江市委、市政府倾注真情,矢志关心关爱残疾人,使残疾人事业呈......

    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共五则范文)

    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若干问题 【摘要】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带来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