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低段数学课堂小结艺术的实践与研究(完结)
小学数学课堂小结艺术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课堂小结是一节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在较短时间内对所讲授内容作一个简短的系统性、概括性、延伸性的总结。好的小结无疑是对知识的一种深化,对学生思维的一种升华。本文分析了课堂小结的重要性,以及课堂小结的特点,列举了小学数学课堂上几种有效的课堂小结模式。【关键词】 课堂小结 价值 特点 课堂小结模式
小结是课堂教学最后一个环节,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我们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小结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导入是始,小结是终,构成了数学课堂和谐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课堂结束时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动、有所得,这就是课堂小结的作用。
一、小学低段数学课堂小结现状分析
但是,笔者发现在不论是平时在自己的数学课上,还是听到的一些公开课上,总体的感觉是在课堂小结出问题较多。大家普遍重视课堂引入,重视新知识的生成,重视典型例题练习的设计,却总是忽略了课堂小结。笔者对本校数学老师做了问卷调查,发现课堂小结在平时的教学中存在下列问题:
教学设计中没有认真设计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不及时,例如典型例题过后没有作必要的小结;课堂小结形式化,一到小结,千篇一律就是一句话: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课堂小结来不及,因为课堂节奏把握的不当,来不及必要的小结;课堂小结由教师自问自答完成,流于形式而无效。
产生这些抵消课堂小结的原因主要有:
(一)教学时间不能保证:课堂小结一般是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这也使它必然成为了课堂教学各环节中的“弱势全体”。
(二)效果不能马上显现:课堂小结对培养学生梳理、提炼和概括数学知识的能力的这种潜在的长期效应不是在一两节课就能显现出来的。
(三)教师思想不够重视:部分教师在教学预设中,往往注重导入新课、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练习等环节的创新求变,却对结尾部分的小结很少讲究
(四)小结形式不够丰富:目前课堂小结的形式多样化不足,针对性不强,主要集中于传统的教师小结型和学生自主归纳型
二、低段数学课堂小结的价值思考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对所 1
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的行为方式。对学生而言,课堂小结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结语,但它是对“学”的一种深化,适当的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内在联系,对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
(一)理清思路,深化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是在学生经过一节课的时间学习之后,进行的一次小结,是对知识的一次梳理。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遗留未懂的问题,被忽视的问题,被错误理解的问题,通过课堂小结,可以在其未能形成错误的思维定时之前得到一次改正的机会。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重点和难点,课堂小结恰好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知识不牢固,特别是新旧知识之间容易混淆。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课堂小结,将新旧知识连贯起来,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有助于学生深化所学知识。这有利于我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提高注意力,升华学生思维。
当教师讲授完新课后,随着下课时间的临近,学生注意力有高度集中到逐渐分散,课堂小结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升华学生思维,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
(三)承上启下,为新课作铺垫。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知识体系,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而新知识尤为以后学习做铺垫。但实际学习时,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能很好地理解,往往死记硬背,或难以长时间记忆。因此,每节课结束适当地进行小结,把本节课学内容与前后的知识进行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归纳总结,为新课铺垫。
三、低段数学课堂小结策略研究
有效的课堂小结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堂小结的特点
1、课堂小结要有趣味性
在低年级教学中,学生在课尾往往感到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我们设计的课堂小结要能抓住孩子的心理,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思维活跃。可以充分结合教材实际,运用数学史料适时介绍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或身边的教学故事或者“笑话”,提高学生的兴奋度。巧设疑
问、推波助澜、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结尾时,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新知识,分析解决上课时提出的问题,以增强学生解题之后的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2、课堂小结要有概括性
课堂小结并不是单纯地将所讲内容简单地重复,而是要浓缩提炼,抓住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简明扼要。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刚建立的知识体系往往是不稳定的,不牢固的,特别是新旧知识会容易产生混淆、想不清、理不顺等现象。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理顺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要精选小结的内容,去芜存精,去支蔓存主干,提纲挈领地展示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做到一目了然。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学生形成系统知识体系的过程。这样的小结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3、课堂小结要有时效性
人类遗忘的规律通常为先快后慢。而学生在短短四十分钟内接受了大量的零碎信息,他们尚缺乏概括、归纳、总结能力,对所学知识如不及时加以总结,遗忘会更快。只有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重复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归纳梳,使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才能使他们对学习内容有较好的记忆。因此,在每节课结束前,及时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4、课堂小结要有针对性
课堂小结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凡是学生难理解、难掌握和容易出错的概念、法则、公式等都应及时阐明。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堂小结除了对知识点小结外,还要对数学思想、方法小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就要看他对整节课的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程度。对学生的发展而言,学习的价值不只是记住几个数学结论,解决几个习题而已,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是可以有不同策略的,这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着数学的思想方法在里面。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对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认识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得到升华。
5、课堂小结要有启发性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往往前一个结论是后一个规律的基础。只有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前后的知识相联系,学生才能学得活,学得好,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内容。因此,课堂小结时教师应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疑设
悬,让学生课下自愿地去探索、探究,起到课断而思不断,言尽而意不尽,同时,也能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
(二)课堂小结的方式
课堂小结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经过大量资料收集和理论学习,我对数学课堂小结几种有效形式进行初步罗列。
1、概括小结法
这是最为常见,最为简单的课堂小结形式。为了使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在一节课要结束时,用简单明了、准确简练的语言和图表等方法,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知识的脉络与主线,深化主题,强化重点,明确关键性知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形成条理,对学生掌握本节课内容有一锤定音的效果。
例如,“面积”节课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加以归纳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面积)
2、那么什么是面积呢?(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概括小结法,锻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将新课内容进行概括,同时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对新知识加深理解。
2、比较小结法
一个知识点到了结尾处,我们可以采取总结、提问、列表等方法,将新学知识的各个部分以及新知识原有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明确他们的内在联系或找出他们各自的相同或不同的特点,以起到更准确、更深刻理解知识的作用。这种方式的小结一般用于表达形式非常相近、知识结构十分相似或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规律等。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加深理解。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本节课所授的内容和其类似的课进行比较小结,抓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其类似的内容得到了区分,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堂所学的内容的理解。
例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可把它们列在一起:找出它们的不同点,注意一些字眼,加以区分。让学生不致于混淆它们,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3、拓展小结法
拓展小结法就是在概括新知识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出既与新学知识,又和后续学习
有关的新颖问题,让学生意犹未尽,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连贯性;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未知的积极性,为后续教学创设良好的条件。
例如,“面积单位”这一课的课堂小结,我做了如下延伸: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单位,知道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且感受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那么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的时候,用这些单位合适吗?请同学们预习后面的新课,相信大家很快会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课堂小结,把教学内容自然的延伸到了后面的新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4、疑问小结法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和载体,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问题,收获于问题。疑问小结法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内容,提出一些新颖别致的问题,推动学生在质疑和释疑过程中,攀登新的知识台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鼓励学生们自己回答,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
例如,学完年、月、日,我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小明6岁了,可是他才过了两次生日,问他是几月几日出生的呢?按照一般的推理,6岁就应该过6个生日,可为什么只过了两次呢?这样的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结合今天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寻找答案。
5、活动小结法 ①游戏活动小结
把游戏引入课堂,寓课堂小结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新授知识。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低年级的数学课。如 “树上摘苹果”、“拍手歌”、“采蘑菇”、“送小动物回家”、“小小邮递员”等,都是我课堂上普遍采用的游戏。
②竞赛活动小结
比赛能够鼓励人争先创优,人人都有上进心,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需求,小学生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他们总是希望受到老师的夸奖,同学的赞赏,喜欢参加比赛,希望自己获胜,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因此,我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在课堂小结中为学生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活动。如:“爬山夺红旗”、“争金牌”、“抢答”、“争当小小数学家”个人或小组竞赛活动,把学生学习潜能充分调动起来,做到以赛代练,赛中有获。
③故事活动小结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它之所以吸引人,则在于它有一定的情节,使人感兴趣,将它引入课堂小结,也会收到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表内乘法时,我引用了西游记的故事来进行小结,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炼丹炉力练了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睛;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了真经等等。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自然也把这些乘法口诀牢记于心了。
④口诀式小结
即结合教学内容,精心编制口诀让学生朗读、记忆的小结方法。这种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能促进知识的牢固记忆。例如,我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我把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编写出口诀的形式“千以内数比大小,先看位数有多少。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少的数就小。要是位数也相同,最高位上瞧一瞧。最高位上也相同,一位一位往下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⑤音乐赏析小结
这种方式就是通过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关的音乐、童话、故事,或是看录像、听儿歌、诗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音乐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巩固新知的学习。
如在教学生学习“小括号”时,我这样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位新朋友呢?”学生答:“小括号。”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一首好听的儿歌。”接着播放录音,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听到童声演唱:“小括号,作用大,题里遇到先算它;睁大眼睛看清楚,可别马虎忘了它;我们从小不马虎,人人夸我顶呱呱。”孩子们也随着音乐的节拍,快乐地跟着学唱,在愉快地歌声中明确了小括号的作用,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真正做到了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了新知识。
四、关于课堂小结的几点反思
笔者在对小学数学课堂小结艺术进行研究的同时也有一些反思。
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结肯定是有必要的,虽然它的效果并不是在一两节课内就能显现的,但是它是帮助学生进行反思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课堂小结的时间并不是一定要安排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我们应该把握课堂小结的最佳时机。小结可以在教学内容转换之时,一节数学课往往分成若干环节,课堂小结可以适时承上启下,实现两个内容的自然衔接;小结可以在方法优化之际,数学问题一般有多样化的解决方法,在呈现各种方法之后,教师借机进行小结,对方法进行优化;小结在思维提升之处,当新知识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应该利用小结,引导学生学会从更高层面对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
经验作出新的反思,提升思维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田万海.《数学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田忠才,田书新.课堂小结五法.[J]河北教育,1998,(5).[4]施福涛.开放式课堂小结初探.
2015-8-8
.考试(中考版),2002,(12)杭州萧山第一实验小学陈江萍 7
[J]
第二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艺术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艺术
满村乡东邓岗小学:吴喜芳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注重课堂的开头和过程,而忽略了课堂的结尾。”其实一堂精彩的数学课,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开头,环环相扣的过程,还要有一个余味无穷的结尾。明代文学家谢榛曾经说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应如撞钟,清音有余。”巧妙的课堂总结犹如画龙点睛,可再次掀起教学高潮,从而给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精心设计结束这一教学环节,对于造就精彩课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课堂小结要简明扼要。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占用的时间不多,但它很关键。小结教学要做到重点突出、切中要害、画龙点睛、恰到好处,要在教学时做到干净利索,语言精炼。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小结解题步骤为五步走口诀:一看二通三算四约五化。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我这样小结:“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乙数 是单位“1”,用甲数除以乙数。”教师语言不多,但能达到思路明、方法对,效果好的目的。廖廖数语,就直达本节课的主旨。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堂小结准确,简明地概括出了教学内容。
二、课堂小节要突破重、难点。众所周知:课堂小节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潜心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围绕教学重难点来设计。在“年、月、日”教学中,教学目标要求是:⑴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⑵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在设计小结时应该引导学 1 生说清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再归纳总结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突出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打下了基础,做好了铺垫。学生在小结过程中,经教师的点拨梳理,对所学知识会有一个完整、明晰的印象。
三、课堂小结要灵活多样。在平时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用的都是归纳式总结如: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这样的小结虽然改变了原来由老师的一手包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把时间恰当地留给学生进行归纳梳理,也是很好一种方式。然而也反映了目前课堂小结的形式单一性。课堂小结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如:
1、概括性总结,、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自己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大家自己要学会总结,学会回顾,同学们自己想一想,一起来总结一下。
2、启发性总结,、同学们,大家想过吗?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而没有3分、4分、6分、7分呢?这虽然是个小问题,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能研究出大学问!珍惜时间就等于珍惜生命。让我们每个热爱生命的人都去珍惜每分、每秒,好吗?
3、趣味性总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师相信,下节课同学们一定会表现得更出色。
4、延伸拓展性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小数的应用很广泛,关于小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课后搜集一下材料,看谁了解的最多,好吗?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堂小结中的体现,就是教师要根据教材 内容,学生实际,设计精当的小结,凸显教学效果。,我们要 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地选择设计小结方式,以使教学达到优化的效果。
四、课堂小结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课堂小结要注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 发展的,思维和语言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因此,课堂小结要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概括。让学生尽可能地多讲,促使其思维发展。由讲不好到讲清楚,循序渐进。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小结可提问:⑴什么是分数?⑵怎样读分数?⑶谁能说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4)分数的意义中哪句话最重要?让学生层层思考,小结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成功的课堂小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新知识模块的建立、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炼等。课堂小结的设计是一门艺术,需精心打理。我们要不断总结,力求课堂小结一针见血,指中要点,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总之,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有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我们要尽量做到精心设计,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第三篇:低段拼音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低段拼音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摘要: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基础,也是学习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对拼音引起兴趣,如何让学生学好拼音一直都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工作内容。而对于生理有缺陷的学生,如何让其掌握拼音的要求,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拼音教学,则是很多教师面对较少的情况。本文主要针对有聋哑学生的低段拼音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教师在拼音教学方法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低段拼音教学;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前言:汉语拼音的学习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字、正学习语文,看懂文字性内容,其是语文学科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学习文字性科目的重要工具。汉语拼音的学习对于普通小学生来说尚且不易,对于有生理缺陷的儿童来说则更是一项艰难的任务。教师如何针对生理有缺陷的儿童的特殊性,进行专门化、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如何让学生看得懂汉语拼音、感觉得到其重要作用,并能够学会使用汉语拼音,是作为一名教师所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工作。
一、生理缺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障碍因素
生理缺陷的学生学习汉语拼音与正常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不同,其受到更大的障碍,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难度更大,在学习汉语拼音的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感知能力比较差
生理缺陷的学生,往往因为其某个生理器官功能的丧失,使学生生理器官功能的感知能力比较差,甚至完全丧失,教师在对视觉上有生理缺陷的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这些学生的器官功能弱点,并尽量选择其较好的器官功能进行配合学习,以弥补器官功能的缺憾。
2.注意力和兴趣狭窄
生理上有缺陷的学生,因为其身体的缺陷,使得其社会行为非常不便,这也使缺陷学生的兴趣与正常学生的兴趣更加狭窄;同时因为学生生理缺陷造成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进行集中,甚至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常常处于涣散状态。
3.语言与思维能力欠缺
聋哑学生因为其先天性听力和语言能力的丧失,使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完全
失去其能力,在思维逻辑方面受到影响,思维时候的概念有时候会出现混乱不清的情况。
二、生理缺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方法
针对有生理缺陷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学校对其的关心,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教师在针对生理缺陷的学生进行汉语拼音的学习的时候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让学生能够理解汉语拼音的作用,掌握汉语拼音的用法。
1.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自信
自信是成就任何事情的前提和基础,自信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生理有缺陷的学生来说,帮助其建立自信,在自信的基础上进行汉语拼音的学习,则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对于其汉语拼音的学习大有帮助。笔者针对聋哑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进行学习,效果较好。笔者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因为学生为聋哑患者,因此在沟通的时候,笔者学习了相关的手语,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参与体育运动,在游戏和运动中通过手语的方式赞扬学生做的非常棒。并且,我将汉语拼音的学习融入到运动和游戏中,还会用手语的方式告诉学生们一些关于拼音的儿歌,帮助学生进行拼音的记忆。一些学生在运动和游戏中表现出众,对拼音的学习也增加了兴趣和信心。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温暖,因此学生的情感也会发生变化,对于拼音的学习更加具有热情和自信。
2.调动学生综合感官,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拼音学习
生理有缺陷的学生因为生理上的障碍,使其一部分生理感官不能参与到拼音学习中,不能像正常学生一样进行听、说、读、写的拼音学习和联系,因此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已经不适合这些“特殊”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调用学生的其他健康感官,让学生“感受”拼音字母,通过其他感官的补充,弥补缺陷器官学习的缺憾。比如,针对聋哑学生,因为其听力器官和语言器官对于汉语拼音的学习产生障碍,于是笔者便采用“摸”式声音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拼音的学习。笔者在对学生进行拼音教学时,通过左手的活动表现口中舌头的变化,通过右手的辅助表现口腔的与舌头接触的位置和情况,以此给学
生形象直观的感觉,即使在听不到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看来感觉到拼音的学习。笔者还让学生摸自己的喉咙和鼻息,感受声音的震动,感受呼吸的配合,通过“摸”的方式把握发音的技巧,对于聋哑学生来说,手是他们感受世界最好的方式,因此,教师在进行拼音学习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对拼音的学习通过双手“摸”出来。
3.教师家长沟通,构建拼音学习氛围
学校的学习只是学生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如果仅仅依靠学校的学习,学生难以掌握拼音的实质,难以巩固拼音学习成果。因此,教师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与家长一起共同构建拼音学习的氛围,让课堂的教学延伸到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巩固。教师与家长是学生学习非常重要的两个协助因素,只有教师与家长达成学习的共识,家长配合教师的学习进度进行跟进,才能让学生的拼音学生得到加强,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比如,笔者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告诉家长当前学校学校到的知识点,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定时开设家长交流会,让家长学习教师所运用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家中进行教学,并且还可以运用家中的相关设备进行扩展教学,比如运用音响放上豆子,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律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学生的拼音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结语:
对于生理缺陷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爱戴。教师也要多创造更多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拼音教学,让学生尽快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尽快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参考文献
[1]王莉娟.重度聋哑学生发音清晰度与汉语拼音的关系及教学探究[J].文教资料,2012,31:34-35.[2]张雨花.浅谈如何培养聋哑学生的学习意愿[J].成功(教育),2013,04:181.[3]米立蕊.浅谈在语文中如何提高聋哑学生的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5,22:76-77.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小结
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有效课堂,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积极探索科学教育教学方法,寻求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我校开展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课题研究活动。在活动中,我校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法和途径,不断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使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得以改变,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将我校数学组开展的课题研究活动汇报如下: 一,我们的工作。
1.学习培训---丰富“有效”源泉
课题研究与否,与课题研究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为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业务素养使教师认识到有效教学的意义,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我们先后组织老师学习了有效教学理论和策略,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学习的方式有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集中学习由骨干教师作专题讲座,分散学习主要由个人自学,各校研讨。“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学习,转变乐教师观念,提升了教师素养,丰富了教师知识储备,加强了课题与课堂教学的认识,为课题开展开辟了方向。如我们先后学习了《有效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案例和分析》,《从迷恋浮华到追求实效》等理论,为教师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探索磨炼----营造“有效”课堂
学习和培训,是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如何落实在行为转化上是本课题的重难点。我们以一线课堂为主阵地,让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促进行为的转变。一年以来,我们以课题为中心,以行动研究为途径,有的放矢,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1)、围绕主题,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备好课是实施有效课堂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有效备课这一环节。要做到有效教学,我们既从目标的纬度加以考量,又要从过程的纬度加以落实。在预设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时,课题组教师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大家一致认为,数学虽然是抽象的,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周围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去学习数学,尽量让学生亲历实践过程。(2)、课堂是课题研究的实验基地,而为学生奉献一节有效的数学课也是我们直接追求的目标。在课题组教师的实验课上,我们力求体现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做到一节课上,学生有知识的收获,思维发展,情感的积极体验,让学生获得好吃又营养的数学。(3)、课后反思,丰富课题研究的内核,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千金难买回头看”,反思和研究,是一对连体婴儿。反思就是研究,反思需要进一步研究,离开了研究,反思就成了单纯的回忆,同样研究少不了反思,离开了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研究就显得很苍白。如何反思,课题组的教师采用“纪实+思考”的方式,真实地记录课堂教学实践与当时的想法。教学预案中的灵光闪现,课堂上的尴尬败笔抑或精彩纷呈,以致学生的奇思妙想,都是我们反思的对象。反思做到有思想,有根基,有个性,而这些切肤的火热的反思无不彰显教师对有效课堂求新,求变的创造。(4)、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提升有效课堂的研究层次。先后组织教师多次到省内外观摩学习;学区组织骨干教师观摩课,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评比;和兄弟学校组织“同课异构”,结对学习;校内“青蓝”结对共成长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实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拓宽研究渠道,营造教研大舞台,提升研究的质量。
3、小中见大----深掘“有效”内涵
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有效教学追求的脚步,为提高全学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以课题组为核心,辐射到年级备课组。每学期课题组教师在年级组内要展示一节研讨课,经过这一系列的观课,练课,评课,研课的活动,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各年级组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或困惑,选择适当的角度,以尽可能小的切入口进行课堂有效性研究。如:“新课程导入的有效性”、“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等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为确保课堂有效,加强教师对教学常规的认识,教务室、教科室不定期对教师的教案,作业进行督查。并对教师进行随堂听课,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状态跟踪了解。通过管理和检查,对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反馈处理,这也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使教师日常的工作到位细致。每一学期,我们会下发教师教学问题调查表,了解教师教学的困惑,提炼共性问题作为教研主题进行研讨。“滴水可以映射太阳”,拾起这些日常教学中散落的思考珍珠,串起来必然是一条思想光洁的项链。二.我们的收获
1.课题组教师通过实践,已经初步掌握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有效性得以体现,教师素养得到提升,年轻教师迅速成长。教师教得省时省力,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最大程度被开发。教师“满堂灌,满堂问,满堂动,满堂夸,满堂放”的教学方式得到改变,以“启发,讨论,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走入课堂,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得到凸显。
2.教师脚踏实地的进行集体备课,取得良好的效果。无论是“三维“目标的落实,教学情境的创设,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备课组的老师都做到最大程度的统一,遵循“集中讨论—资源共享—个人微调”的原则。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有的教师可根据本班的教学学情,因才施教,进行二次备课。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创新。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教师单打独斗的教学方式,发挥了团队的合力,凝聚了人心,锤炼了队伍,收获了成绩。
三,我们的困惑。
虽然在课题研讨的路上,我校教师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面貌有了改变,但我们课题研究还不够深刻,离结题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也留下一些困惑: 1.个别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总认为搞课题研究是走形式,摆花架子,自己多年习惯的教学模式不敢改革,也不愿改革。表面上有新理念,根子里是老传统。公开课上,按要求模式走走,没人听课时,又是涛声依旧,回归自己的老模式。2..在追求课堂灵动的同时丢失了实在,而关注了课堂的朴实却又缺少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统一,走到它的中间地带呢? 3.我们目前没有一套评价有效课堂和一堂好课的量化标准。对于学生的后劲学习发展,如果用一些指标去衡量,是不全面和残酷的。目前我们只能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模糊把握一堂课是否有效。
4.“唯分”优劣的评价考核制度约束了教师的改革步伐和力度。教学成绩的评比使部分教师心理不自信。只重结果的纸笔测试潜规则让“题海战术”,‘苦讲苦练“的教学模式还有一些影响。
四,我们的计划
我们课题组的第一步工作已打下较好基础,但以后的研究工作难度还很大。按照课题组的实施方案和前期工作的体会,我们会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进一步细化研讨主题,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自主能动性,提高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2.继续加强常规教学工作管理,重点开展“上好有效的课”活动,关注学生学习行为活动,研究寻找学生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
3.提炼研究成果,总结经验,收集资料,提交论文,撰写课题研讨报告,做好结题准备工作。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也许教育的最高山峰我们难以登临绝顶,尽管通往数学教育最高境界的道路我们难以走到尽头,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向往和追求。以上是我校数学有效教学课题研究的阶段性小结,请大家指正。今后的路上,我们将加大研究力度,为打造小学数学有效课堂而努力!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练习的实践与研究(定稿)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练习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
谭银霞
一、背景与研究意义: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给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以便教师进行纠错和指导,但是,在我们的课堂练习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课堂练习内容应试化,课堂练习基本上还拘泥于教材或考试题型所传递的信息,而开放型的、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练习还比较少;课堂练习的形式单一,封闭型题目较多,开放型、探索型题目很少涉及;题目设计梯度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课堂练习缺乏“备学生”,课堂练习设计时忽视了学生的差异这一实际的必要环节,对练习没有进行有效的取舍、组合、拓展、加深,课上所有的练习所有的学生都要做,形成了后进生跟不上,好学生吃不饱的状况;教师在讲解练习题时忽略因材施教,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做题方法的训练,讲解缺乏针对性;反馈题型设计不恰当,使学生陷入新的困境,没有突出错误点。因此,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急需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性练习活动”的改革之路,所以提出“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效”入手,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一个有目的挖掘人的内在潜能,促进人身心发展的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有效的学生是有效学习的核心和实质。
三、研究目标
1.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强化教师“预设”意识,促成学生“生成”的达成,提高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合理的练习结构和学生喜欢的课堂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争使课堂练习有效、高效,为促进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内容。
四、研究内容
1、如何充分发挥课堂练习功能,提高练习的效率的研究。
2、探讨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课型进行练习选择的策略研究。
3、如何通过设计练习,开发学生思维的研究。
4、以有效性为原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多元化的练习题,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过程。
5、实施课堂教学分层评价讲评学生练习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五、研究对象:六(2)班全体学生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有关分层递进练习设计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类。
2、行动研究法:
①测验法:了解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程度。
②分析法:提示练习内容和操作方法的联系。
③谈话法:了解学生对练习层次的自主参与和选择练习的现状
3、经验总结法:对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促进不同层次学生都有不同发展练习设计进行总结,撰写报告。
七、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制定研究方案、研究计划、调查分析
2、研究阶段:上研究课,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去得相关资料,探讨反思。
3、整理收集各种资料,全面反思、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八、预设的研究结果
1、通过研究从各个环节摸索练习的有效方法,从精心设计练习,改革批改作业的方法,对学生作业有效性评价策略上入手,并做好反思和总结。
2、通过研究发现练习环节中的基本规律,为后进生转化找到一种合适的途径。
3、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4、提炼并撰写一些案例、心得、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