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表现及应对措施

时间:2019-05-12 14:5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倦怠表现及应对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倦怠表现及应对措施》。

第一篇:职业倦怠表现及应对措施

简述职业倦怠现状及应对措施

肖治斌

古言语:“久而厌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在现实中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状态就是职业倦怠。其具体表现为:

一、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

二、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对象越发没耐心,不柔和,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

三、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或转行。

现在这种“职业倦怠”已悄然侵袭越来越多的老师。一份调查显示:有轻微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86%,有中度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58.5%,有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22.5%!虽然是概数,但至少表明了一种令人忧虑的趋势。究竟怎样才能避免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呢?这需要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

首先、要努力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事高地位职业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羡慕、尊敬和优待,他自己也更多地感到自豪和优越,无疑,他们也热爱自己的职业。因此,要想使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并立志献身于该职业,必须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舆论的宣传等手段,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支持教师的意识倾向与心理氛围,广泛树立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观念,切实做到教师职业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并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教育工作。

其次、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学校领导要为教师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宽松、舒适的教育环境。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这样会使教师心情舒畅,会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一些心理疾病。学校领导要科学地安排好教师的工作,适当控制教师的工作量,帮助教师解决好劳逸结合问题。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减少不必要的脑力活动而增加有益于身心的课外活动,减少管理层次,使教师松弛有度,焕发精神,解除苦闷,增加生活的乐趣,使身心更加健康。第三、要增强教师本身的适应能力。作为教师自身,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为了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的水平,必须了解自己心理健康的程度,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的调节,注意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应该尽可能不急不躁、不消沉,合理释放情绪,学会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自我激励、自我解脱,还要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能得到别人的赞同,自己的思想、情感也总是想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知心朋友或有关人员表达出来,否则就觉得不舒服,甚至坐卧不安。所以教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豁达,开朗,不断完善自己的修养,妥善处人处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也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如书法、绘画、写作、旅游、文娱活动等,以求得自己精神上更多的寄托,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也使各种活动互为调剂,避免过于紧张。

总之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对个人、对工作都是有害的。只有克服自身的倦怠,始终保持对学生的热情与爱心,而自己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使工作更加有激情,生活更阳光!

第二篇:挫折的一般表现和应对措施

挫折的一般表现及应对措施

名:高

伟 学

号:1034023551 专

业:工商管理类

上课时间:周四9—10节

一、什么是挫折

所谓挫折就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如女大学生张某在求爱被拒绝后就产生了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紧张状态和懊悔、焦虑等情绪反应。

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表明,只要人存在着,就会产生种种需要,就会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目标无法实现而产生挫折。对于每个人来说,挫折的产生是必然的,也是普遍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挫折也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人们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挫折。因此,挫折是人一生的伴侣,认识挫折、适应挫折、学会理性地面对挫折和积极地化解挫折,是每个人终生的课题。

二、大学生常见挫折

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类型的人群面对的挫折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生遇到的挫折与大学生活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阶段的青年期中后期,这一时期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性生理发育日趋成熟的时期。所以,大学生遇到的挫折常常与自我认识、自我定位、性心理、恋爱等方面有关。

第二,大学是一个集体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压力大和竞争激烈的环境。很多大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家庭开始独立生活,所以,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个人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挫折。

第三,大学是一个不同于中学的新的成长环境,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将面临大量的适应问题,在生活习惯、专业学习、人际关系、经济来源等方面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挫折。

第四,大学是为未来职业生涯打基础的阶段,大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越来越关注就业问题,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也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

三、挫折防卫机制

挫折防卫机制是指在人遇到挫折时,有意无意地寻求摆脱由挫折产生的心理压力、减轻精神痛苦、恢复正常情绪和心理平衡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的方式。挫折防卫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升华、补偿、认同、抵消、幽默、文饰(合理化)、压抑、投射、反向、幻想、否定、退化、移位等。

(一)升华:是指一个人在受到挫折后,将自己不为社会所认同的动机或欲望转变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动机或欲望,或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使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从而将不良情绪和不为社会所允许的动机导向比较崇高的方面,以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平衡。升华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原来的动机冲突和受挫后的不良情绪得到化解和渲泄,而且能够促使人获得成功。历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和领袖人物,都是通过对挫折的升华取得辉煌成就的。

(二)补偿:是指人们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受到挫折,或由于自身的某种缺陷而达不到既定目标时,以其它可能达到成功的活动或自己的特长来代替,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得不到满足和目标达不到所带来的痛苦。如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高,但社会活动能力很强,同样得到一种心理上平衡和满足感。

(三)认同:是指一个人在受到挫折后,效仿他人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使自己的思想、目标和言行更适应环境的要求;或者是把别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在自己身上,或者是将自己与所崇拜的人视为一体,以提高自己的信心、声望、地位,从而减轻挫折感。

(四)抵消:是指人们以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或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以此取代心理上的不舒畅。

(五)幽默:是指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处境困难或尴尬时,用幽默的方式来化解困境,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六)文饰(合理化):是指当人们的行为未达到目标,或不符合社会规范时,为了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和痛苦,寻找种种理由或值得原谅的借口替自己辩护。文饰作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挫折防卫机制,通常的表现方式是“找借口”、“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

(七)压抑: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后,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使人感到困扰或痛苦的思想、欲望、或体验压抑到潜意识中,不再想起、不去回忆,主动遗忘,以保持内心的安宁,使自己避免痛苦。

(八)投射:是指把自己的不当行为、失误或内心存在的不良动机和思想观念、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说别人也是如此,以此来减轻自己的内疚和焦虑,逃避心理上的不安。

(九)反向:是指为了防止自认为不好的动机外露,采取与动机方向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

(十)幻想:是指当一个人的动机或欲望受到阻碍无法实现时,以想象的方式使自己从现实中脱离出来,在空想中获得内心动机或欲望的满足。

(十一)否定:是指对已发生的令人痛苦的事实加以“否定”,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减轻或逃避心理上的痛苦。

(十二)退化:是指一个人在受到挫折后,采取倒退到童年或低于现实水平的行为来取得别人的同情和关怀,从而避免紧张和焦虑。

(十三)移位:是指将在一种情境下是危险的情感或行为,不自觉地转移到另一种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如在工作中受到领导的批评,心中恼怒又不敢对领导发作出来,于是回到家就冲着孩子发火。

四、大学生提高挫折承受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提高挫折承受力,首先要对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挫折是普遍存在的,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挫折是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大学生应做好面对挫折的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挫折,就不会惊慌失措,痛苦绝望,而能够正视现实,敢于面对挫折的挑战。同时,也应该看到,挫折也并不是总是发生的,整个生活中还有很多快乐、幸运和幸福的事情,所以,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不应只看到挫折带来的损失和痛苦,还应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已取得的成绩,不应始终停留在挫折产生的不良情绪之中,而应尽快从情感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理智面对挫折。

(二)积极投身实践活动,不断磨练自己和积累经验

挫折具有两面性,既具有给人打击,使人痛苦的消极的一面,也具有使人奋进、成熟,从中得到锻炼的积极的一面。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并不都是坏事。平静、安逸、舒适的生活,往往使人安于现状和享受;挫折和磨难,却使人受到磨练和考验,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因此,大学生应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实践过程中,不要惧怕失败,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挫折向积极方向转化,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困难、战胜挫折的能力。在总结经验教训时,应着重考虑确定的奋斗目标是否恰当、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否正确、造成挫折的原因来自何处、转败为胜的办法在哪里。

(三)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咨询的帮助

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可以有效地化解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有自我暗示法、放松调节法、想象脱敏法、想象调节法和呼吸调节法等。

提高挫折的承受力,还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自己的情感社会支持系统。当人遇到挫折时,一般都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处于焦虑和痛苦之中,这时,如果有几个好朋友或者亲友能够给以安慰、关心、支持、鼓励和信任,将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和降低情绪反应,从而增强了对挫折的承受力。所以,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不应将自己封闭起来,而应尽快找自己的好朋友和家人进行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陷入不良情绪中不能自拔时,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系统专业的疏导帮助。通过心理咨询,受挫者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校正主观认识,发挥内在潜力,消除心理障碍,明确前进方向,化解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最终获得心理上的成长,提高挫折承受力。

(四)抑郁倾诉法

学生一旦心理受挫,可能产生种种异常情况,尤其是焦虑,恐惧感增加,沉默寡言,平时学习时思想很难集中,教师应启发,诱导学生向自己尊敬崇拜的人或知心朋友尽情的诉说。听的一方要尊重和耐心听取受挫者内心的积郁,在听取受挫者所说时,一般不要打断他的谈话,让他尽情的宣泄,以释放体内潜在的一股“能量”,求得新的心理平衡,从而减轻和消除挫折感。在听完他的倾诉后,教师再进行耐心的分析和疏导,针对具体情况告诉学生应如何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遇到的挫折。

(五)兴趣,情绪转移法

遇到学生心理受挫后,动员他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兴趣活动中转移注意力,缓解沉闷忧郁激动的情绪。

(六)学生心理受挫,往往可能产生消极,悲观情绪,或者产生某种失落感,自卑感,教师应给予同情和关心,还要给予心理上的抚慰,肯定其优点,发掘闪光点,鼓励进步,树立信心,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必要的时候,针对个别同学的心理挫折,也可以在全班或部分同学中做工作,让大家一起来帮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

(七)成功体验法

学生的心理挫折不少来自于学习。一般来说,考入重点中学的学生成绩都比较好,但有的踏进重点中学大门后,产生松了一口气的思想,成绩出现下降,考试时时出现“红灯”,学习上屡屡受挫,最害怕的就是调到普通班去,事实上,这些学生脑子并不笨,天资条件也比较好,之所以成绩退步,有很多是心理障碍造成的。一方面要对其作思想工作,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排除各种心理障碍。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重新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积极努力去实现他。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成功的情景和可能性,让学生在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真正体会取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排除心理障碍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三篇: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无成功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等等。

作为学校一名中层管理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职业倦怠在许多教师身上都有所表现。如:总有少数教师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部分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简单粗暴;对学校安排的公开课、竞赛任务,认为是给自己找麻烦,不愿意接受;要求撰写业务学习笔记,下载敷衍;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乐意办有偿培训班;对待绩效考核,毫不在乎……

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以便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结合文章中的观点,加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职业收入过低。

一谈到职业倦怠,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会这样讲:“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强勉养家糊口,还要求你做这做那,老师们不烦才怪呢!能敷衍去完成就不错了。”这话说的一点都不过分。自古以来,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被定下了“乐守清贫、甘于奉献”的行为准则。在世人眼中,教师就应该是精神上的富有者,物质上的贫困者。然而,教师是人不是神,需要物质生活,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力。特别是当今物质横欲的社会,看到别人有房和车,腰缠万贯,教师心理难免失衡,心想自己从事的是培养祖国未来和希望的职业,有什么理由独守清贫?于是,当面对国家发放的不到2000元的工资,面对日益增长的物价时,对生活前景充满忧虑,对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也就失去了信心。

二、教师多重角色,身心疲惫。

在学校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大量付出自己的体力、脑力、情感。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家务,照顾家人,这让许多教师感到体力不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整天和几十个学生打交道,有些教师难免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中,对家人大发脾气,牢骚满腹,影响家庭和睦。更有少数家人,不理解当教师的家属在学校辛苦付出,不愿意让其为那么点成绩“拼命”,为了家庭团结,一些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宁愿选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贤妻良母足矣。

三、应试教育导致精神压力大。

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仍然没有变革。考试仍然是以卷面分数论英雄。而学生的分数又与教师的众多利益挂钩,如: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评优表模等等。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让老师们喘不过气,如今,这种升学压力又蔓延到小学,导致为了综合指数和名次,教师不得不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师生都苦不堪言。

四、行政干预过多,教师工作压力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也是教师份内的事。“备课、教学、批改作业、辅导差生、讲公开课”这些常规工作何尝不是教师们梦寐以求的事?然而如今教师们平日忙碌的事务并不是那么单纯。许多行政部门都可以向教育安排工作,而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去办理。例如办理学生保险、代收各类费用、整理迎检档案、分发学生奶、对家长进行培训、参加文体竞赛等等。这些工作都是教育教学之外的事务,有些工作是短期的,有些确是贯穿整个学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五、个人价值不容易得到肯定。

一所学校里,能够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教师虽然也在努力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讲县级以上优质课、受到上级表彰的机会可能轮不到他们身上。许多教师也意识到这一点,认为搞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行了,不需要争抢什么,于世无争。由于自身的价值很难有机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所以丧失了刚参加工作时的激情和理想,不再有成功的追求。

六、教育不均衡,挫伤工作积极性。

教育均衡涉及许多方面。无论是学校的硬件环境,还是教师的工资待遇,还是地方教育政策,我们当地和其它大中型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在一些大城市的公立、私立学校,教师工资可能就是我们这边好多倍。另外,那边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管理不像内地严格。因此,内地不少教师为了提高工资待遇,纷纷前往私立学校。要知道出去打拼的教师都是十分优秀的人才,造成了当地人才的流失。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勇气和条件走出去,只能苦守着当地教育。看着别人拿着优厚的报酬,工作积极性难免会受影响。

七、社会风气影响教师的上进心。

眼下,网上资源丰富、“卡五星”之风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每天读书半小时的教育专著相比,打麻将具有更强的诱惑。要求教师撰写教育叙事,备导学案,部分教师会选择在网上下载,网络的便利让人学会了敷衍。想当年,没有网络,没有卡五星,课要自己手写,课件要自己设计制作,下班后没有多的娱乐方式,会选择看看业务杂志。也只有在那几年,人的工作能力才真正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以上分析不知是否在理,字里行间可能透露了些许无奈和抱怨。不管怎样,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需要正视和解决的。俗话说:“带病的大夫如何给病人看病?”教师教学没有激情,工作没有创新,精神萎靡不振,对待任务敷衍了事,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要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需要多方努力。

1、尽量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近些年,国家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然而,由于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庞大,教师工资的增长过于缓慢。现有的工资并不能适应当地物价房价的增长速度。国家应该加大工资的倾斜力度,多向贫困偏远山区投入,真正落实“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承诺,让广大教师无经济上的忧虑,安心工作。这些年,作为学校,也在致力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但投入也不可能太多,并不能真正改善教师的经济状况,所以还需国家加大绩效工资的投入,实现教育均衡。

2、及时调整心态,树立人生目标。俗话说“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你就改变自己。”否则你就是痛苦的。有许多政策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我们也不可能逃离当地教育,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改变自己。常年累月重复同样的工作,如果没有一点改变,人不可能不生厌倦。因此,我们需要给自己的人生确定新目标,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让每年都有个奔头儿。例如:今年,我要把班级管理好,形成一个什么特色;我要在学校讲一节公开课;我要有一篇文章发表等等。当某一件事情做成了,得到了领导的赏识,自己会充满惊喜。

3、学校要努力让教师工作的幸福。作为学校,要想方设法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让教师们感到在这所学校工作是幸福的。要舍得投入,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考查的机会;要公平公正绩效考核,真正实现多劳多得;要多给认真工作的教师提供讲课、表彰的机会;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奖罚分明……这些工作,学校都在努力实施着。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并非易事,需要多方努力,关键还是要从政策、管理等多方面尽可能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负担,让老师们找回职业幸福感。

第四篇:如何应对教师职业倦怠

如何应对教师职业倦怠

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状态就是职业倦怠。

现在这种“职业倦怠”却悄悄地侵袭和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的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精神疲惫,体力明显透支,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力;无成就感,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

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化,对工作会产生极强的破坏力。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称誉与现实的反差、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背离、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率的阴影、对教师职业要求的巨大压力„„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待自身工作的态度。那样,究竟怎样才能避免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呢?

首先、要努力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事高地位职业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羡慕、尊敬和优待,他自己也更多地感到自豪和优越,无疑,他们也热爱自己的职业。因此,要想使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并立志献身于该职业,必须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舆论的宣传等手段,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支持教师的意识倾向与心理氛围,广泛树立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观念,切实做到教师职业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并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教育工作。

其次、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学校领导要为教师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宽松、舒适的教育环境。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这样会使教师心情舒畅,会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一些心理疾病。学校领导要科学地安排好教师的工作,适当控制教师的工作量,帮助教师解决好劳逸结合问题。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减少管理层次,这些都是学校领导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要尽可能地组织教师参加一些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帮助教师松弛情绪,焕发精神,解除苦闷,增加生活的乐趣,使身心更加健康。

第三、要增强教师的适应能力。作为教师自身,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为了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的水平,必须了解自己心理健康的程度,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的调节,注意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应该尽可能不急不躁、不消沉,合理释放情绪,学会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自我激励、自我解脱,还要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能得到别人的赞同,自己的思想、情感也总是想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知心朋友或有关人员表达出来,否则就觉得不舒服,甚至坐卧不安。所以教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豁达,开朗,不断完善自己的修养,妥善处人处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也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如书法、绘画、写作、旅游、文娱活动等,以求得自己精神上更多的寄托,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也使各种活动互为调剂,避免过于紧张。

总之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对个人、对工作都是有害的。如何克服自身的倦怠,始终保持对学生的热情与爱心,对教师是一个挑战。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定要用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要认真对待,努力克服这种心理

第五篇: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已延伸到教学领域。大多数学者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上已达成以下一些共识,即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有效解决工作压力的一种反应。并且认为,教师在经历职业倦怠时有以下三种典型的心理或行为表现:

长期的情绪上的倦怠感

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教师常常表现出疲劳感,性急易怒,容忍度低。并且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衰竭、无助感,且对诸如早晨必须起床上班等事情表现出恐惧或沮丧。有时还会感到无聊,空虚,觉得自己无法给他人以任何东西,并对生活冷漠,悲观。情绪上处于疲惫状态的教师对学生也会发展一种消极、乖戾甚至讥讽的态度。

人格的解体

教师人格的解体的表现之一就是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将学生视为没有感情的事物;用带有蔑视色彩的称谓称呼他们;用标签式语言来描述个体学生。不仅如此,对同事也常常持多疑妄想的态度。

较低的成就感

教师们开始感觉到在他们的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教师进入教师职业原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当教师们感觉他们无法给学生的生活带来更大变化,而他们的职业所带来的诸如金钱、社会认可等回报也少之又少时,很多教师就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他们与同期毕业进机关的同学相比,觉得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相差甚远;与下海成“大款”的昔日同学相比,更觉得寒酸。当较低的成就感与前两种职业倦怠的感觉混合在一起时,它们就会大大减少教师工作的驱动力,这时失败就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学家将之称为“学者型的无力感”。

那些经历着职业倦怠的教师通常在个人生活质量方面也都限于较低的水平,他们经常旷课,对于教学,也很少投入精力去努力提高。相反,他们会花大量时间去寻找新的职业。在健康方面,他们易于发脾气,经常控制不住自己去毁誉他人或一些事物,而且,还会经常陷入因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失眠等亚健康状态。

总之,上述表现反映出陷入职业倦怠的教师的消极的心境和态度,而且这种倦怠感也已广泛影响到教师个体的各个层面。不仅如此,由于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个体、教育事业以及整个社会都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下载职业倦怠表现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倦怠表现及应对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 工作单位: 姓 名: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 【摘要】教师是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职业。职业倦怠是指对长期的工作压力作出反应的心理综合症状,其存在严重地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浅谈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浅谈 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浅谈[大全五篇]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浅谈 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摘要】教师职业倦怠成了被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职业倦怠给教师自身,学校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国家社会,学校应给老师多一些关注,应对教师职业倦怠。......

    应对措施

    通过对作业人员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的方式,严格要求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在作业区域张贴安全操作规程,以时刻提醒作业人员按安全规程作业 。......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共5篇)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衰竭”、“职业枯竭”、“职业过劳”等等,通常发生在人际......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职业倦怠又名工作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它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

    教师怎样应对职业倦怠(共5则)

    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在几年前就被人们提及,且被某些部门作为一项课题开展研究。可见教师职业倦怠早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职业病和社会现象。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