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良乡成技校二00九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高良乡成技校二00九年上半年
工 作 总 结
过去的半年,高良乡成技校在县教育局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866工程”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大力培养造就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具体表现在:
一、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1、抓好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力动机。截止6月10日全乡共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42 期,受训 2523 人次,其中开展乡级实用技术培训 8 期,受训 572 人次;村级培训 34 期,受训 1951人次;培训经费开支 15572元。培训项目主要有:脱毒马铃薯裁培,新农村建设、优质稻种植,务工基本安全知识等。
2、继续抓好在职人员学历教育
半年来,我校依据《学员学籍管理规定》,加大对在校学员教学及考核力度,二00七级《经济管理》专业中专班学员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 程,成绩考核合格率达100%,进入顶岗实习阶段。二00九年春季新招《乡村经济管理》专业中专班学员76人,取得学籍74人。
3、抓好联村联户工作
根据县教育局安排今年下达我校联村2个,联户12户。我校结合“866工程”新农村建设,根据实际,对所联挂村委会重点进行经济作物种植,科技联户12户,联系项目累计达7个,重点进行种、养、加方面,预计到年底可创造经济价值近百万元。
4、抓好基地建设
今年,我校加强对原有基地的管理,做到基地有项目,项目出成效。1—6月,我校积极投入资金与农户联合栽植珍稀树木红豆杉30亩,目前长势良好。
5、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
2008年与师宗职业技术学校配合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招收“动物疫病防治员”73人,通过理论学习培训和技能实践操作培训今年1月经师宗职业技术学校“214”职业技能鉴定所的测试鉴定,73人鉴定合格,实现就业 转移。今年由于受金融**影响,返乡农民工巨增,对反乡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不仅有利于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而且对促进农民增收,城乡发民展与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我校积极与县职校联系,在“动物疾病防治员”实现就业转移的基础上计划开设摩托车装配工,餐馆服务员培训、计算机操作员、维修电工四个专业的培训,招收学员400名,已通过师宗职校上报审批。
6、做好资产清理
严格执行师宗县教育局“5.09”通知要求,积极配合中心学校做好财务清理,办理资产、财务档案移交手续。
二、具体做法
1、抓好作风建设、促进文明发展
半年来,我校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为指导,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思德素质,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紧贴“三农”,牢固树立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积极引导群众走科技致富的道路,深受群众的好评。
2、技能培训,样板引路
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我校积极协助涉 农部门,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依靠科技,建大基地,做强龙头,大力发展生物产业。拉开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帷幕。一是优化品种结构,大力鼓励农户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高效农产品,蔬菜以生菜,四季豆、辣椒为主,经济作物以生姜、油茶树为主;二是优化农业开发布局,水草丰盛地方走“科技兴牧”之路,其它地方依照科技,积极发展优质杂粮,优质食用豆类作物;三是构建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务,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户进行生产技术专题培训并进行跟踪服务。
3、立足本职促发展
成技校主要任务是面向“三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多年来,我校坚持把“率民致富、带民致富、扶贫帮困”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以此促进“两个方明”建设。为困难户送去籽种、化肥、致富信息,帮他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成技校这一帮扶行为得到了众多乡亲的好评。
总之,半年来,成技校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 心支持下,在各位教师的努力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差距,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一定努力进取,圆满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师宗县高良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2009年6月10日
第二篇:乡成技校上半年情况工作总结
乡成技校上半年情况工作总结
乡成技校上半年情况工作总结
过去的半年,乡成技校在县教育局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866工程”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大力培养造就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具体表现在:
一、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1、抓好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力动机。截止6月10日全乡共开展实用技术培训42期,受训2523人次,其中开展乡级实用技术培训8期,受训572人次;村级培训34期,受训1951人次;培训经费开支15572元。培训项目主要有:脱毒马铃薯裁培,新
农村建设、优质稻种植,务工基本安全知识等。
2、继续抓好在职人员学历教育
半年来,我校依据《学员学籍管理规定》,加大对在校学员教学及考核力度,级《经济管理》专业中专班学员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考核合格率达100%,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年春季新招《乡村经济管理》专业中专班学员76人,取得学籍74人。
3、抓好联村联户工作
根据县教育局安排今年下达我校联村2个,联户12户。我校结合“866工程”新农村建设,根据实际,对所联挂村委会重点进行经济作物种植,科技联户12户,联系项目累计达7个,重点进行种、养、加方面,预计到年底可创造经济价值近百万元。
4、抓好基地建设
今年,我校加强对原有基地的管理,做到基地有项目,项目出成效。1—6月,我校积极投入资金与农户联合栽植
珍稀树木红豆杉30亩,目前长势良好。
5、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
与职业技术学校配合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招收“动物疫病防治员”73人,通过理论学习培训和技能实践操作培训今年1月经职业技术学校“214”职业技能鉴定所的测试鉴定,73人鉴定合格,实现就业转移。今年由于受金融**影响,返乡农民工巨增,对反乡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不仅有利于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而且对促进农民增收,城乡发民展与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我校积极与县职校联系,在“动物疾病防治员”实现就业转移的基础上计划开设摩托车装配工,餐馆服务员培训、计算机操作员、维修电工四个专业的培训,招收学员400名,已通过职校上报审批。
6、做好资产清理
严格执行县教育局“”通知要求,积极配合中心学校做好财务清理,办理资
产、财务档案移交手续。
二、具体做法
1、抓好作风建设、促进文明发展
半年来,我校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为指导,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思德素质,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紧贴“三农”,牢固树立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积极引导群众走科技致富的道路,深受群众的好评。那一世范文网
2、技能培训,样板引路
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我校积极协助涉农部门,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依靠科技,建大基地,做强龙头,大力发展生物产业。拉开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帷幕。一是优化品种结构,大力鼓励农户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高效农产品,蔬菜以生菜,四季豆、辣椒为主,经济作物以生姜、油茶树为主;二是优化农业开发布局,水草丰盛地方走“科技兴牧”之路,其它
地方依照科技,积极发展优质杂粮,优质食用豆类作物;三是构建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务,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户进行生产技术专题培训并进行跟踪服务。
3、立足本职促发展
成技校主要任务是面向“三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多年来,我校坚持把“率民致富、带民致富、扶贫帮困”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以此促进“两个方明”建设。为困难户送去籽种、化肥、致富信息,帮他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成技校这一帮扶行为得到了众多乡亲的好评。
总之,半年来,成技校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位教师的努力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差距,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一定努力进取,圆满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第三篇:高良乡劳保工作总结
经过全乡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创新实干,我乡的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地做好2011年的劳动保障工作,在认真总结2010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2011年的工作思路。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0年的基本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我乡为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加快全乡经济发展。全乡向省外及省内输出农村劳动力5896人,今年1至12月,全乡通过各种渠道共输出劳动力4028人,自发输出1868人,输出人员主要是从事建筑、加工、运输或进厂务工等城市经济的各行各业中。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劳务输出不仅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知识、文化、经济的双向流动,从而达到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还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大大推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发展,劳务输出已经逐渐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总之,我乡的劳务输出工作在县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了收到了良好的效应,其做法主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产业来抓
乡党委、政府认真领会县委、政府劳务输出工作会议精神,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抓紧实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加大宣传舆论力度,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大力宣传劳务输出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迹,提高人们对劳务输出的认识,充分利用赶集天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广泛宣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跟农户讲实惠,把县委、政府支持与鼓励劳务输出的有关政策宣传到农户家中,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外出务工是一项学技能、长见识、增收入的有效途径,进而放下思想包袱,打消思想顾虑,转变择业观念意识,积极外出创业务工。
(三)认真组织,严格把关,做好各种服务工作
为确保输出的务工人员安置得好、稳得住、干得好、有效益,对来报名的人员严把年龄、文化程度、身份证、身体条件、思想观念、综合素质等关口,真正做到符合条件一个,办理手续一个,面试合格一个,组织输出一个,这些硬件使务工者突破了行业、岗位的条件限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安置不好、稳定不了或其他思想观念问题的产生。
(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全面落实了我乡辖区范围内离退休人员数,认真做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切实抓紧抓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已把全乡范围内离退休人员造册登记。
二、高良乡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乡的劳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与县局的要求也还存在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十分艰巨,这些都与主客观因素有关,主要表现在部份人员担心上当受骗,对陌生世界存在畏惧感和“家乡宝”观念较强,还存在着“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忧,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观念意识,这样就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足,组织工作有待改进
从目前高良乡劳务输出的状况来看,村与村之间仍然存在着对劳务输出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出现村与村之间劳动力输出的数量和质量存在很大差距,部分地区的劳务输出仍然是民间自发的、无序的,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致使劳动力输出效率不高,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工的积极性。
(二)求职人员择业意识还未转变
在众多的求职人员中由于他们受传统择业意识的影响,很难找到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唯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是他们择业的标准,否则宁愿守在家里,也不愿到集体、私营企业中去做事,还有既使在国有单位几十元每月的工资,也不愿到每月几百元的集体、私营企业中去,形成有要人的单位找不到人,有人又打不到单位的反差,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
(三)现有的劳动力资源素质偏低,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劳动的需求,严重影响劳务输出
劳动者素质偏低,是由劳动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培训、技术技能水平、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反映的。目前,全乡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特别是面对城市的就业压力,农民工明显不具备竞争优势,难以适应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高科技的客观要求,这样就使部份务工人员在返乡后就乱造谣,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四)受区域环境的制约,落后地区劳动力转移困难较大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文化素质低,这样就给劳务输出带来了困难,主要是传统观念束缚着人们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形成特有的满足现状的思想意识,不愿走出家门闯世界,形成小富即安的思想。其次是劳动就业不能与信息变化同步,失去许多就业机会。
三、高良乡劳动保障工作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提高对劳务输出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劳务输出工作,把我乡的劳务输出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加强培训,提高我乡劳动力素质
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取培训资金,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要针对性地组织劳动力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做到先培训,后就业,这样既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同时又促使劳务输出的稳定和提高,为劳务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空间
一是加快中心集镇建设的力度,推动我乡二、三产业的发展。二是积极鼓励个体私营业主创业,提升现有乡镇企业的规模及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二、三产业的就业渠道及就业岗位的增加,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条件。
(四)加快实施“异地转移”战略,拓宽农村劳动力跨区流动渠道
充分利用现有的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昆明等劳务输出渠道,积极开拓新的输出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一是加强与外地劳动力市场的沟通联系,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二是加强劳务输出的市场管理,建立合法、有序、畅通的劳动力输出机制。三是做好输出人员的跟踪服务工作,切实维护他们的劳动权益,提高劳务输出效率。
(五)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
(六)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收缴工作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确保新老农保制度平稳过渡,把这项惠民工程尽快落到实处,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知晓政策、踊跃参保;确保工作快速启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我乡主要领导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切实靠上,具体负责;村“两委”要按照部署,迅速行动,切实抓好辖区内的宣传、登记、参保、收缴、发放等工作,为我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第四篇:成技校工作总结
三道沟镇2013年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工作总结 一年来,三道沟镇成人文化学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转变观念,主动出击,积极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通过对受训者施以全面发展的教育,提高受训者的全面素质,把学校办成农、科、教三结合的实体,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成为公益性、综合性、多功能性的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和农村落实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基地。
一、领导重视,加大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稳步发展 几年来,镇党委、政府一直关注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发展,组成由镇长任组长,主管教育副镇长任副组长三道沟学校校长和相关镇直单位人员为成员的成教工作领导小组,镇政府设专人负责成教工作。领导小组经常就成人教育培训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制定规划,完善例会制度。镇党委书记、镇长等领导还经常深入到学校,听取汇报,视察、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用于教学培训工作的电教设备如数码相机、摄像机等一应俱全,并设专人管理。
二、学校管理
(一)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效益。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管理理念和思路是学校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学校的发展中,不断更新观念,明确思路,理顺关系。首先,明确了成人学校的职责、任务、途径和方法,制定了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次,我们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规
章制度,并将其整齐的悬挂在显要位置。再次,精心做好各类培训工作,精心做好档案归类管理工作,责成专人负责。培训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教材、有课时、有反馈、有总结,并认真完成年初下达的各种培训任务和指标。
(二)以“严、实、恒、细”作为成人教育工作的管理目标。“严”,就是对各类成人培训严谨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实”,就是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培训项目,实实在在做事,扎扎实实发展。“恒”抓管理应持之以恒,不仅过程要严,而且结果要严。“细”,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队伍建设
(一)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市、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体制改革精神,我镇于今年对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任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担任成技校校长工作,三道沟学校校长担任成技校副校长,组成了镇成人学校的领导班子,镇党委主管教育的领导由原来的兼职管理为专职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管理机构。
(二)教师队伍建设
依据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镇成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从中小学抽调6名大专以上学历、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师队伍中。经过不断的探索与磨合,学校形成了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师资
队伍。
四、拓宽培训领域,积极开办各类劳动技能培训
在实施成人教育培训工程中,我们紧紧围绕三道沟镇实际,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龙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培训活动。每年培训人次均达到常住人口的36%以上,超额完成了年计划和培训指标。培训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实用技术培训 结合我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紧依托镇域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以需定培,按需施训,本着“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学校积极与镇农技站、烟站联合举办了种植、养殖、栽培、煤炭安全生产等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年培训学员3000 多人次。通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力,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引导性培训 为了增强我镇广大农民的法治观念,成人学校举办了普法知识讲座,开办了妇女维权培训班和育龄妇女健康知识讲座。学校还与镇司法所、卫生院等合作在各村开展了法律法规教育、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和急救常识培训等。通过培训,全面提高了学员的文明素质。近三年,对400 多人进行了农民就业引导性培训,让学员在认清就业形势、增强法治观念、转变就业观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认为,学校办学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更新,运
行管理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镇域内外的教育资源整合,发挥三道沟镇成技校优势。
三道沟镇成技校
2013.12
第五篇:成技校2010年工作总结
成技校2010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雪野镇成技校在政府和镇教育办公室的领导下,始终把成人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的重要任务来抓,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市场需求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加强管理,推动了成人教育的发展,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改革培训方式走“上挂、横联、下辐射”的办学路子,坚持多层次,多形式,闲时多学、忙时少学的原则,达到了边学习、边致富目的,培养了一批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为全镇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收到了镇政府的表扬和群众的好评。
1. 基本情况
雪野镇共有49个行政村,4.6万人,面积223平方千米,设成人技校一处,专职教师1人,兼职教师8人。以搞好技术培训为重点,提高农民素质
一年来,我们立足雪野实际,结合成教工作特点,首先组织了科技下乡活动,通过各村的广播、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广泛宣传,同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场,果园等进行技术指导,其次采取“上挂、横联”的形式,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班,以镇成技校为中心,以村民校为阵地,分类别,多层次,全方位的实施“富民培训工程”,为果农举办了“林木果树栽培培训班”,进行了花椒树的修剪,板栗及核桃树的嫁接培训,;为菜农举办了无公害蔬菜培训班;为姜农举办了“大块生姜栽培技术和姜瘟防治
学习班”,重点培训了大块生姜的后期管理;为养殖户举办了:肉鸭的快速育肥技术,獭兔的养殖技术和生猪的快速育肥技术"等,培训达1300多人次,与广花编织公司紧密合作进行了花式设计和编织培训,培训3期,培训80余人次,为农民培养了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有力的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发展。
3 以拓宽就业渠道为亮点,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
在镇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为帮助农民寻求致富门路,针对全镇闲散劳动力较多的实际,及时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努力做好劳务输出工作。一是搜集信息,主动与市劳动局职业介绍中心及规范的企业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劳务市场的情况,掌握好的招工信息,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农民提高认识,消除疑虑,走出家门,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去施展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三是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劳动力转移培训,一年来在上游村同育成学校举办了5期服装制作培训,培训230多人次,在北北座举办了3期电焊工培训,培训110人次,在栾宫村举办了3期厨师培训,培训120多人次,先后输送到北京上海 等地企业200余人,目前所有外出人员工作安心,收录稳定可观,为全镇增收添加了重重的砝码,做到了学员喜欢,家长感激,领导满意,成为雪野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4 积极推广农业科技
我们针对雪野山岭地面广、地薄、有种植花椒树传统特点,大力推广花椒树的种植。一方面积极发动宣传种植花椒树,另一方面积极进行花椒树栽培、修剪培训。培训覆盖十几个村,培训850余人次。现
在雪野镇花椒树种植已形成规模,逐步实现“万亩花椒园”。另外我们还积极推广“大块生姜”的种植,自从2008年从青州大块生姜基地引进大块生姜,进行了大块生姜种植,通过09年种植试验证明,大块生姜产量高、抗瘟、市场价高,值得大力推广,为此 我们聘请铁农集团和市病虫害防治所技术人员对姜农进行了从大块生姜的种植、施肥、灭虫、防瘟、储存等进行培训,使去年生姜亩产量增产2500余斤,亩产增值5000元。对于不能进行田间生产劳动的部分劳动者,我们鼓励他们养殖獭兔。獭兔的养殖很简单,每天喂两次饲料和一点水,定时防疫。养一只獭兔除去成本获利至少25元,一年可获利至少5000元,此项目正在大力推广中。
2010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各级领导的要求努力抓好落实,开拓思路,服务三农,将雪野的成教工作做得更好。
雪野镇教育办公室
2011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