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针对特殊家庭学生提供良好教育指导与服务工作总结
针对特殊家庭学生提供良好教育指导与服务工作总结 通辽一中 高二年级
家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长学校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的重要桥梁。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学生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学观、价值观。努力塑造一支“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职教师资队伍,坚持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贯彻学生行为规范相结合、与诚信教育相结合、与德育常规工作相结合,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取得的成绩
1、领导高度重视,工作收效显著。学校建立建全了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领导机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实行包保责任制,通过调查、家访、帮扶等活动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开展工作,真正做到: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工作务实,收效显著。
2、重视培训,教师认知水平大幅提高。
教师是施教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情绪、心理健康水平也会直接作用于学生。因此,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及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为提高本校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明确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会,认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学校还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阅读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校的教师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教育的原则及方法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特殊家庭学生与当地居民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他们,甚至给他们以更多的关爱。
3、打造充满爱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直接的环境因素之一。宽松、和谐、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我年级组主任很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注重让学生体验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每一位班主任,经常找特殊家庭学生家长座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到切实可行教育点;每一位教师都力求做到微笑面对学生,特别是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子女,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宽容对待学生的过错,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忽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小事。老师并没有因为他们生活在不健全的家庭中而歧视他们、放弃他们。学生在学校中受到的是鼓励,感到的是爱,得到的是信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容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是他们能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
单亲家庭子女、父母离异家庭子女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破罐子破摔。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不愿与同学交往,不能正确地把自己置身于班级群体中,常常处于孤独状态。老师应该把关爱多给单亲家庭子女,热情关心他们,以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缺少的情感交流。对单亲家庭子女而言,他们更渴望老师无私的爱,为此,更要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首先要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这些孩子,“理解是改变偏执的良药”(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只有理解了单亲家庭子女的苦楚,才会产生宽容心,才会去关爱他们。现在在校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一出生就生活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一旦家庭发生变故,父母的关注产生偏离,他们一夜之间忽然发现自己不再重要,心理失衡就产生了,各种异常行为的出现也就难免了。面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异常心理和行为,教师切忌工作方法粗暴,必须用理智去冷却心火,用理智的理解走进事实,细心了解单亲家庭子女的全面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可以是正面观察,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正面观察就是老师要经常注意单亲家庭子女的表现,“察其言,观其色,”及时发现问题,注意寻找机会和他们谈心,从中找到单亲子女心理失衡的轨迹。侧面了解主要是听取同班同学的反映,前任老师的介绍或进行家庭访问。部分单亲家庭子女不愿把心理问题暴露给老师,正面观察收效不大,侧面了解却能掌握真实的情况。只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本着博大的胸怀走近单亲家庭子女,掌握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其次,帮助单亲家庭子女、离异家庭子女正确对待家庭变化,消除逆反报复心理。父母离婚或一方死亡,那是迫不得已的事,其中苦衷做儿女的有时无法理解,要学会包容,学会体谅父母。教师要设法多方疏导,譬如与孩子谈心时说:“当前社会不同家庭结构是客观存在的,父母离婚、再婚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做儿女的不应该太让父母难堪。父母永远是你的父母,要记住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还要尽最大努力去孝敬他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子女都应该尽到对家庭的责任,长大了还应尽到对社会的责任。”孩子如果学会了正确对待家庭,那么他看社会的眼光就会柔和一些,逆反报复心理也会逐渐消除。
4、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发展性教育,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应渗透于学校教育的每一个方面。本校的任课教师以自己学科的特点出发,关注学生身上的情绪变化,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本校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特殊家庭教育工作任务重、难度大。
2.特殊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认识不到位,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家庭教育的良好局面。3.家教观念和家教方法有待进一步转变。4.家庭教育知识需求较高而家庭教育水平偏低。
5.互联网和一些传媒中含有的色情、暴力、赌博、愚昧迷信的内容,严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诈骗、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消极现象也给未成年人特别是单亲或离异家庭子女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6.家教工作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家庭教育工作还有待开发和加强,家教工作还没有形成规模。城乡之间家教工作差距明显,特别是贫困山区家庭教育缺乏新思路、新方法;单亲、特困、流动人口等特殊家庭的子女教育难度大。
三、改进措施
1、针对特殊家庭学生教育还不够完善,还需不断总结经验。
2、要使“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
3、加强对学生网络学习管理教育。
通辽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组
2012年12月20日
第二篇:浅谈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
谈谈怎样做好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
通常一个温暖的家庭应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既有父爱,又有母爱,父母之爱有机融合,维系着家庭的平衡,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及离婚率、犯罪率、交通事故等大幅度增加,致使现代正常家庭体制分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正常家庭的格局被打破,由此产生单亲家庭、离婚后从新组合家庭、寄养家庭、犯罪家庭等多种特殊家庭类型。
一、特殊家庭学生的特点
生活在特殊家庭里的学生与生活在一般家庭的学生相比,因家庭的种种变故及因家庭变故所带来的教育方法不当,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心理发育等方面都有着差异。特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这些孩子由于过早的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导致了其行为和心理的偏差,无疑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很不利的。所以,我感到对于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只有对他们异常心理行为特征及时进行矫治,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才能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我们都知道,家庭、学校、社会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三大课堂,因此,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要齐抓共管,各尽其责。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来讲,首先应该是家庭要努力改善外因,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氛围;其次,学校教育要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改变内因。
二、加强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我们不仅对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和一般家庭学生一样按教育大纲进行教育,更要从这些学生的家庭特点出发,从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心理发育方面加倍关心,对症下药。
1.生活上多给一些关心。
特殊家庭的学生中,有一些父母离异后无人管教导致性格内向不擅交流,老师要多组织活动,拉近他们和同学的距离,让他们体会到集体、同学、老师对于他们的关爱。
2.学习上多给他们一些帮助。为了帮助特殊家庭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要偏爱这些学生,经常询问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并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当他们稍有进步时,老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3.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班主任要经常找这些同学谈心,了解他们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为他们提供正视现实的方法,向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帮助他们培养在逆境中成长的勇气。家庭的不幸虽给自己带来不利的一面,但也可以增强自己的耐挫能力、自理、自立能力。
三、指导特殊家庭的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切成功教育的幼芽就扎根在家庭之中,一切失败的教育,也往往与家庭教育有关。特殊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良行为,往往与他们的父母教育失误有关。
1.让家长明确教育孩子的目的。
通过家长会、个别家访,让家长明确孩子不仅是自己的后代,更是我们国家、社会的未来,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生活在特殊家庭的孩子生长的环境具有特殊性,作为家长更要从各方面进行教育和呵护。但光给孩子良好的物质条件不是一个好家长,而从孩子成长的各方面来关心、教育、引导孩子的这才是一个好家长。只有让家长在思想上明确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才可能让家长使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2.让家长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
学校开设家长道德讲堂,请教育专家介绍家庭教育方法,请优秀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进行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指导。学校召开不同类型家庭学生家长会,与家长共同探讨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及时反馈这些孩子在家、校的表现,家校同步共商教育对策。
当然对不同类型的家庭进行不同的指导,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1)父母离异家庭:要求家长明确不管谁是孩子的监护人,父母双方都有教育子女的责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父母双方要定期到校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协调好孩子的教育问题,教育方法要一致,以免出现抵消的反作用。
(2)父母再婚家庭:要求继父、母明确对非亲生的孩子,要克服教育上的心理障碍。严是爱,宽是害,只要出于一片爱心,孩子是能理解的,但在表达上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让孩子出现逆反的心理。
(3)祖辈代管家庭:因父母离婚或把孩子托给祖辈代管的家庭,由于监护人年纪较大,教育观念陈旧,文化水准较低,教育孩子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特点。学校对这些监护人更要作更多更细的指导。经常与这些监护人联系,不断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避免溺爱型、放任型教育方式的出现。
总而言之,对待这群特殊的群体,我们应采用一些特别的方法,要各方面全方位的积极配合,对这些孩子的教育要格外细心、特别关心、充满爱心、非常耐心!特殊家庭学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特殊关注,教师从学校角度去促进特殊家庭学生的健康发展比较容易把握,但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必须促使家庭和社会同心协力,才能使教育更有效。
第三篇:《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
《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
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概念界定
本课题所界定的“特殊家庭”这一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和谐的家庭而言,是指特困家庭、残疾家庭、离异家庭、单亲或无亲家庭、犯罪家庭、领养家庭、再婚重组家庭、寄宿寄养家庭和留守家庭等。
(二)研究背景
通常一个温暖的家庭应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既有父爱,又有母爱,父母之爱有机融合,维系着家庭的平衡,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不断地更新,以及离婚率、犯罪率,失业率、交通事故等大幅增加,致使现代正常家庭体制分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正常家庭的格局被打破,由此产生单亲家庭、离婚后重新组合家庭,寄养家庭,犯罪家庭、残疾人家庭、特困家庭等多种特殊家庭类型。
我国自1995年以来,离婚对数突破100万,离婚率突破10%。据全国妇联统计,中国离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这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特殊家庭子女。有关调查材料还显示,我国有14%的中小学生有心理障碍,其中尤以特殊家庭子女为甚。据介绍,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中特殊家庭孩子占78.5%。特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由于这些孩子过早地失去了正常的父母之爱,造成爱的残缺,过早地承受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其智力,性格,情绪,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良好发展受到压抑或扭曲,并造成学生成绩下降,思想道德品质下滑,而且也导致行为异常和心理异常和心理偏常,甚至出现犯罪的现象。
可见,对特殊家庭孩子管教不到位,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未来国家人才的竞争,人口素质的提高,无疑是一个不可低估的不利因素。因此,开展对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的研究,并针对其异常心理行为特征进行预防和矫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对学校和社会都将起着积极作用。
2、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现如今对于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已引起了各地教育部门的重视,各方也从多种角度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如南京附属中学的《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赏识教育个案研究》、广西省已进行了《特殊家庭学生情感优势智能开发的研究》、江苏省的太仓市进行了《特殊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研究》等,国外及我国和重视家庭教育的台湾地区对于特殊家庭教育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指导学校的教育,但是对于针对性及实践指导意义符合本地区、本校及依据不同类型的特殊家庭学生进行的具体研究还不是很精细,这也是我校进行此课题研究的意义和重点所在。就此而言,此课题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在深入的同时亦有所突破。
(三)、研究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探索到行之有效的针对特殊家庭学生开展的特色教育,是特殊家庭学生能够在温暖、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校通过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引导、关爱,对特殊家庭家长的教育,对学校各方力量的积极调动、温暖、和谐氛围的全面营造,有利于学生合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心理的培养,有利于特殊家庭学生个性的成长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为期健康成长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基。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岗位成才。
本课题研究,针对性强,研究范围和视野范围较宽广,这对广大教师多点切入、把握研究重点提供了针对性,课题研究过程的调研研究、建立档案、归因研究、教育叙事、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实践探索、教育模式的研究等过程渴望对引领骄傲是专业成长、促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和教师的高位成才踢狗实践依据。
3、为全校的教职工营造温暖、关爱的良好校风,促进学生的理解、包容、平等、团结、友爱的良好心理品质,懂得珍惜生活。
4、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助于形成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特色。
德育对学校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德育能够活化校园氛围,彰显人文关怀的魅力,而且反映在生成德育特色,构建的与文化的底蕴,展现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元作用,而课题研究也能够为学校管理工作增添新的亮点,课题研究赋予学校新的发展机遇和利时使命,它将引领学校德育工作走向扎实、纵深、精细和有效方向发展。
二、研究目标
深入探索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有效对策,以帮助特殊家庭的学生体验到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引导他们建构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及理想的道德人格,正确理解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责任心,增强其耐挫能力,自理,自立能力,积蓄学生内心的爱,激发学生内在的力量,进而保证特殊家庭的学生阳光、健康的成长,提高生命质量。
三、研究内容
1、各类特殊家庭学生现状及特征的调查与分析研究
随着形势的发展,特殊家庭越来越多,这些家庭的孩子与生活在一般家庭的孩子相比,因家庭的种种变异及因家庭变异所带来的教育方法不当,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心理发育都有着差异。行为偏差,学习困难,心理发育偏异的人数都多于生活在一般家庭的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特殊家庭的学生所展现出来的问题及特征不尽相同,教育的对策也不能一概而论,所以这些资源的有效挖掘、获取,对于探究特殊佳通学生教育对策至关重要,我们将采用问卷调查、学生个体访谈、寻访教师、家访等多种形式获取准确信息资源,以服务于教育对策的探索。
2、特殊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研究 特殊家庭的学生经历这不同于一般家庭学生的成长故事,体验着过多的消极的情感,爱的缺失,他们较之一般家庭的学生在心理上更容易出现偏差,更易呈现心理问题。
3、特殊家庭学生及家长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
除了学生自身的关爱、引导、调试之外,对于他身边的家长、教师及环境的教育及渲染也不容忽视,所以针对这两个群体开展相关的讲座、沟通互动活动很必要。
4、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的探索研究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对多途径、多样式的活动开展的观察、记录、分析,科学评价活动的效果,确定实践活动价值的操作性,进而确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时间:2011年3月——2015年12月,历时近五年。
(二)研究对象:在校的特殊家庭的学生、家长及相关教师
(三)研究方法:依据本课题为应用性研究的性质,决定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配合以调查访问法、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四)研究进程计划
1、撰写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2011年1月——3月)
搜集相关资料,对当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统计整理成文,确定课题题目、目标、意义、内容、方法及研究过程等内容,形成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进行开题申请。
2、开题初始调查(2011年3月——5月)
(1)编制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当前我校特殊家庭学生现状。调查问卷要进行科学验证,形成有效问题,最终编成问卷,并发放到学生手中,由学生答完后收回。(2)进行个体访谈,旨在了解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状态,成长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3)与相关教师访谈,旨在了解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人际交往等情况;
(4)进行个别的家庭走访,旨在了解特殊家庭学生的生活背景、成长环境、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模式等。
3、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探索(2011年6——2015年1月)(1)各类特殊家庭学生特征的调查分析(2)论证特殊家庭学生的有效教育对策
(3)对各种已论证的教育对策进行实践探索
(4)对各种对策进行有效性验证,运用调查、观察、测验等方式
(5)确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并进行科学教育模式研究,即如何将有效教育对策进行科学延伸,以有限的资源带动并实现无限的教育效果。4结题验收(2015年7月——12月)(1)整理课题实践资料
(2)提炼课题成果,形成成果资料(3)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五、研究保障
1、机制保障:我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关爱教育、赏识教育,营造温暖、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的教育机制与模式,校领导对此课题的重视与责任心,有利于各种措施的实施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人员保障:本着课题即是工作的理念,本课题研究的进程里,学校众多的关注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教师都踊跃的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和探索中来,对于形成浓厚的课题氛围及取得丰硕的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题成果提供了雄厚的是自保障。
3、经费保障:重视科研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基础,学校将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学校关于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全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的经费支出。
六、预期成果
1、《特殊家庭学生教育个案集》
2、建立特殊家庭学生档案库
3、《特殊家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集》
4、《特殊家庭学生个体访谈录》
5、《特殊家庭学生成长记录汇编》
6、《特殊家庭学生作品集》
7、《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讲座汇编》
8、《关爱特殊家庭学生主题班团会实录集》
9、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特殊家庭学生教育模式
10、《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结题报告》
第四篇:社会转型期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范文模版)
社会转型期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
一、问题提出和现状分析
特殊家庭学生是指学校教育的特殊群体,是学习上和生活上处于特殊地位的受教育者。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转型期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文化更加繁荣,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成,社会利益格局也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社会多元化、家庭多样化,人们的需求日趋旺盛,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化、差异性明显增强,因而产生了特殊家庭,他们的子女在学校也无疑成了特殊群体,其特殊性表现为:一是农业企业化新机制的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深化发展,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二元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失衡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离开农村的土地进城务工,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由于经济负担以及政策滞后等诸多原因,进城农民工的父母无法解决孩子在城里的衣食住行及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上学问题,因此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乡进行隔代抚养或亲属抚养。这些农民工大多是长年在外,打工挣钱,并且务工的地域流动性大,路途遥远,一年难得有两三次回家和孩子见上一面,这些由祖辈亲戚代养,亲自关系失衡的农村儿童就被称为留守儿童,他们是学校特殊群体中的主流;二是由于父母的感情破裂等诸多因素造成近年来离婚率不断上升,或是父母单方或双方亡故,使其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甚至不复存在,他父母的亲情荡然无存。由于家庭的破裂,使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的心灵遭受了了沉重的打击,从小就饱受家庭动荡所带来的磨难,形成了心理上的残缺,因而就成为了离异家庭学生或单亲(无亲)家庭学生,他们是学习特殊群体中之一;此外学校中还有这样的特殊群体——特困家庭学生,残疾学生、犯罪家庭学生、富裕家庭学生等,这类特殊群体为数不多,特困家庭学生一般因天灾人祸突发事件或以领取失业救助金度日而造成,其子女的吃穿用等落后于一般人; 残疾家庭学生因家长生理上的残疾或长年疾病丧失劳动力、经济来源,负担重,困难大,犯罪家庭学生因其父(母)违法犯罪而领刑入狱,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而产生较强烈的自卑感。
上述种种特殊家庭学生表明,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在学校越来越凸显,带给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越来越重。如何加强对这类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使
他们能健康成长,已成为当今学校和社会的一大课题,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开展“社会转型期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非常必要,且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正因为特殊家庭学生所具有的普遍特殊性,所以其教育与管理对学校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今社会各级对这类特殊群体的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各校也正积极加强对特殊群体的研究、想方设法寻找解决对特殊群体教育与管理的对策。由于特殊家庭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生活环境与氛围不同于一般的家庭,受到的影响较为复杂,有的人从小就失爱、失教、失落,从而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自卑、孤僻、抑郁、冷漠、嫉妒、逆反等心理或暴躁、攻击、逃学等行为,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这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身心健康,影响着班级、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将有可能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特殊学生进行特殊教育,使这些特殊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既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也是从维护社会稳定,关心民生发展的需要。
农村小学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研究的方法,应根据特殊家庭学生的特点,以班级观察、家庭访问、社会调查、媒体咨询为切入点的研究方法。学校方面: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学校环境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影响,老师与特殊家庭学生的沟通帮助、特殊家庭学生自身在校的思想动态、道德情感、学习态度、行为表现以及心理变化等等。家庭方面通过深入访问,了解特殊家庭学生的父母或监护人对子女的关心程度、教育手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了解特殊家庭学生在家参与工作的情况、生活自理的能力、了解周边环境对他们的影响等等;社会方面,通过调查、掌握党和政府对特殊家庭学生的种种政策和措施,以及社会各层面对他们的影响等。总之,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形式的方法。
三、研究基础和研究目标
该课题负责人黄小军老师是有三十三年教龄的中年教师,现任学校常务副校长,担任校长近二十年,具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曾多次参加市、区组织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多次获得市、区优秀工作者等荣誉,所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有着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组织能力,完全能胜任这次的课题研究任务;课题组的主要成员之一叶成浪老师,是镇中心学校的教导主任,肩负着对中心学校小
学教育教学的研究与指导,有着较丰富及的教育教学理念,文化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改革创新精神,组织并参加过多次镇级教育教学有关问题的研讨,对学生教育与管理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次课题研究工作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常务副校长亲自担任该项目课题负责人并具体组织实施。同时,学校从课题组织成员的课程安排上做了充分考虑,尽量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用在教研上,他们可充分利用每周三的教学理论学习时间进行课题研究交流,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提供了时间保证。学校的远程教育网、图书室、教科书、电脑室等都能为顺利完成本课题提高保证。此外,学校为课题研究组专门安排了四台电脑,一个小会议室给课题组成员专用,同时从学校公用经费列支5000元作为课题组研究经费。以上这一切都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证。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进行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研究,构建多管齐下的育人对策,采取特殊教育的方法,形成多种的育人措施,提高全体师生和全社会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关注,促使全体师生和全社会在反思中重视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以达到社会和谐。
四、研究内容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特困家庭学生的教育研究
2、残疾家庭学生的教育研究
3、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研究
4、单亲或无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研究
5、犯罪家庭学生的教育研究
6、留守儿童学生的教育研究
7、富裕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本课题的实施步骤:
以学校班级观察、家庭访问、社会调查、媒体咨询等案例为依据,组织研究人员对研究内容按层次、分阶段进行研究,从而在访问——调查——分析——实践——反思——提出对策中达到课题研究的圆满完成,其实施步骤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08年9月至12月)思考问题,设计方案。召开课题组全体会议,充分认识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
(二)实施阶段。(2009年元月至12月)观察、调查、探访、记录,开展各层面的调查、探访,初步形成调查报告、个案分析文本。
(三)分析反思阶段。(2010年元月至3月)找准切入点,小组讨论分析,反思并整理成文,做好阶段性成果汇报。
(四)总结阶段。(2010年4月至6月)形成研究成果,总结、推广。
五、成员分工与经费管理
课题组成员共9人,全部大专或本科学历,均为小学高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全部是教学一线的教师,且大部分是班主任,有较好的研究场所和时间保证。课题组负责人黄小军常务副校长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撰写课题设计方案,课题报告,做好总结工作;副组长叶成浪:负责做好组员的协调与材料的构建工作,具体指导各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分工:黄艳萍,负责离异家庭、单亲或无亲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徐聪娣、赵翰瑜负责留守儿童学生的研究;林晨,负责特困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官煌清,负责犯罪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黄小娟,负责残疾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黎玉梅,负责富裕家庭学生的研究。全体课题组成员要做到精心筹划、深入各层面,既分工又合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包括收集资料、调查分析、撰写相关报告或个案分析等)经费管理:本课题研究经费5000元,主要用于课堂组成员调查活动经费以及论文的发表等费用)。
六、主要成果以及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等,并附主要参考文献。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是:
1、与课题相关的论文;
2、与课题相关的个案分析、调查报告;
3、与课题相关的实录片段与评析等。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是:接到立项课题的通知后,举行了开题仪式、课题组召开了第一阶段第三次会议,部署了课题《社会转型期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的有关工作。主要参考文献有:《教育学》、《心理学》、《当代教育》以及网上查找的相关文章资料。
第五篇:我与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故事演讲稿(范文模版)
我陪蜗牛去散步
——我与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故事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为各位讲述我的故事:我陪蜗牛去散步。
先请大家跟着我的声音想象一下那样的景象: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跟不上,它已经尽力爬,每次只是挪动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好了,请收回思绪,这种情景,却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我的工作中。在我任教的四年级的班里有个孩子,情况较特殊,严格来讲他是个让老师头疼的孩子。暂且抛开学习成绩不说,他的行为习惯很糟糕:看到他进了教室,你必须站到他身边监督和催促他回到座位上,他才做好课前准备。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会动员旁边的孩子一起吵闹,根本不管课室里其它的孩子已经开始安静有序地等待老师。课堂上,要找到一节能够让他安心专注的课是多么困难!只要老师一离开他的身边,他就开始神游,开始瞎折腾,有时他会钻到桌子底下去了,有时甚至来个乾坤大挪移跑到其他学生 1 / 4
我与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故事
环翠园小学 李梦思 的椅子后面躲起来。课间休息结束以后,大家听到上课铃响都会及时回到课室。只有他还不停地在操场上奔跑、或者躲到洗手间里面不肯出来„„
再来说他的学习态度,以我任教的英语科目来说,这个学生需要不断催促用上比别人多上一两倍时间才能勉强完成简单的学习任务;所有的字母都在他眼前跳舞,无论晚上复习了多久的英语,第二天依然写不出一个单词;课堂上在鸦雀无声的同学面前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无论怎么绞尽脑汁就是拼凑不了一句完整的话!他的测验考试成绩总是差到极点。
他成了老师情绪上的一根弦:你不能大力拨动,但又不得不碰触。我知道,要教育好这样的孩子,一要不离不弃,二要找准原因,三要正确应对。
对表现较差的并且难教的学生,首先要不离不弃。这是教育的基础,又是教育的动力。不离不弃,只因为我们是教师,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我一直深信只要你努力去改变,每个孩子都会变成天使。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放弃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万万不能。
其次要找准原因。对症下的药才能收效。我是三年级起才教他的。听任课老师说,这个学生现在的问题是一二年级时的问题的延续;他二年级时曾被医生诊断为重度多动症;他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都是小学毕业,一直采用逃避式的教养方式,不大重视教育小孩,不大配合学校。现在的他,缺乏自信,缺乏自尊,课堂上害怕回答问题会被耻笑,做作业时担心写错会被老师大加指责。于是他厌恶学习,厌恶老师,表现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不写作业,想办法躲开老师。说到多动症,我特意查阅了有关的资料,了解到所谓的多动症真正原因居然是成人犯的两个错误:错误的儿童观,错误的教育方法。我肯定了他是个正常的孩子。
/ 4
我与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故事
环翠园小学 李梦思
第三要正确应对。这用得着老祖宗的一句话,“因材施教”,还用得着现代的一句话,“最近发展区”。
我真心实意地关心他、帮助他,我用平等而真诚的话语作钥匙,一点点打开他的心门,使他对老师的戒心、抵触逐渐消弥于无,使我的教育能收到实效。我引导他一点一点地恢复自信,培养自尊。课上,我不会在他神游时故意提问他让他难堪,我只会敲敲他的桌面提醒,提问一个简单的问题,等着他的正确答案后再表扬:“你这节课上得真不错!很认真!”这样,他会真的坐得很端正地上课了。我不会让同学们孤立他,我鼓励其他孩子主动和他交朋友,主动帮助他,使他不再自暴自弃,违反课堂纪律。课后,我不会用罚抄这一招来处罚他零分的听写,也不勉强他完成所有的英语作业,我让他挑自己难度较小的那部分作业来做,我知道他最喜欢完成画图造句这样的作业,他总是画得很认真并且上了颜色!虽然旁边写的英文字母都是歪歪扭扭的,但这不妨碍我向全班对他大加赞赏。于是,他也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去温习功课了。我启发他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告诉他,children这个单词我们可以这样记:“chi”是拼音“吃”,“l”是薯条,d就是拼音“的”,ren是拼音“人”,加起来children就是吃薯条的人。他很开心,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写错过这个单词。就这样,一个一个字母、一个一个单词、他一点一滴地进步着,虽然过程缓慢得象蜗牛,但是我很清楚,他是前进的。
这种悄然变化让我看到了希望。一路中我牵着蜗牛去散步,这是作为教师的职责,我陪着蜗牛去散步,这是作为老师的快乐!沿途收获的笑脸却让孩子拥有了春天。如果说教育就像一面镜子,那么学生脸上投射着的其 3 / 4
我与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故事
环翠园小学 李梦思
实就是教师自己的表情,最后我想说:教育的起点,从老师的心开始。
谢谢大家!
/ 4
我与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故事
环翠园小学 李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