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作业减负小结.doc
小学数学作业减负小结
“数学需要以合适的作业来强化学生所学,发展学生思维。在当前减负提质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布置适量的作业,并且更要讲究科学性。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一谈减负提质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家庭作业。
一、对减负提质下布置作业的几点思考
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本着惜字如金的思想,精心设计练习,删除无用的练习,作业内容必须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水平、符合教学目标,更要严格控制作业量,符合减负的要求。作业体现启发性、典型性、多样性,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促进学生发展。具体地说,应把握以下几点:
1、作业内容精炼化
首先要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教师在布置书面作业时要从全局着眼,各学科利益着想,既要考虑自己所任学科的作业量,又要考虑其它科目的作业量,要以适量性为主。其次教师应注意数学作业的“质”,教师要研究作业目标,确定训练方向,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作业布置时,教师要注重本堂课知识的承上启下作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知识打下伏笔,即所谓的立竿效应和可持续发展。要精心设计、选择作业内容,努力做到精练、巧练、趣练和有针对性的练。同时,也要注意在布置的作业中既要有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等硬件作业,又要有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形成技能、激发兴趣等软件作业。
2、作业布置层次化
作业布置的层次化。要求作业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阶梯性,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提倡“基本作业+弹性作业”模式,不搞“一刀切”,使各层次的学生做有所得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不能急于在短时间内让全体学生掌握,应合理分解难点,科学安排练习,逐步突破,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不要认为学生做过就过关,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反复性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本人在布置作业时对学习差一些的学生采取了“从基础知识着眼、基本概念着手,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的措施,对他们布置一些与例题相似的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为主的较浅显易做的作业题,以满足他们的成功感,消除恐惧心理,促进学习兴趣的形成。对中等生我采取了“从重点着眼、基本技能着手、半扶半放”的措施,布置一些与例题相近或稍有提高的以技能性、能力性、智力性为主的作业题,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对优等生我采取了“从知识难点着眼、重点着手,高起点、快节奏、一放到底”的措施,布置一些以综合性、系统性为主且难度稍大的作业题,以发挥他们学习中的创造性和技巧性,满足他们不断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减负小结
五爱小学四年级2015—2016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小结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将是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都要在课堂中完成。而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无论是学习的准备,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拓展,都需要借助数学习题和组织数学练习来完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我们不断对“练习”重新进行审视、思考、定位。在教学中如何改进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练习的功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少学生的无效和低效劳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鉴于上述认识, 我们课题组申报了校级子课题《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希望通过研究使数学作业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真正给学生以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如何优化课堂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对数学知识的真挚浓厚的感情,使他们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呢?自2008年10月开题以来,得到学校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全体课题组教师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更新观念,交流合作,积极进行探索和实验,使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一、学习、研究、反思,不断提高科研素质,推进课题研究。
1、以理论学习为指导,把握教改现状,明确教改方向。
课题确定以来,本备课组三位成员组成了共同参与的课题研究小组。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题方案”以及有关优化课堂作业设计的多篇文章。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课题组还每半个月聚到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
2、对照课题方案,开展课题研究与常规课相结合。
研究之初,课题组老师在教学中紧密结合课题来认真设计好每堂常规课。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来优化课堂作业设计,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3、注重反思,不断积累。
依据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研究过程,让老师对照课堂、对照问题、对照案例进行反思、揣摩、比较,提高课堂作业设计能力。教师们定期围绕课题在实践中的成功或失败以及教学前后的初衷、感悟、设想等进行反思和交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撰写教后记,为今后参与教学的老师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二、阶段性研究成果。
沉重的书包,繁重的作业,高度的近视已成了现代小学生们形影不离的朋友。而知识的经济,竞争的社会,发展中的中国又在渴望着新一代的接班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教师作业的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合理的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得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而全面实现数学教育目标。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于探索和思考的课堂作业呢?下面结合本课题组在子课题中的教学体会和教学研究,谈谈一些认识:
1、优化练习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研究。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无论是学习的准备,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拓展,都需要借助数学习题和组织数学练习来完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我们不断对“练习”重新进行审视、思考、定位。在教学中如何改进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练习的功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少学生的无效和低效劳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⑴增强趣味因素。
趣味因素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它不单单指给学生创设一个什么样的情境,设计一道有趣的题目,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实际上,教师恰到好处的一句妙语,幽默的教态,风趣的评价,优美的板书等也都能体现出趣味性来,就拿我们练习中经常看到的填空、判断、选择、应用题等来说,如果给这些“老面孔”加以“美容”,把呆板枯燥的题目名称改写为体现人文关怀的导语,如选择题改为“反复比较,慎重选择”;连线题改为“手拉手”或“最佳搭档”;应用题改为“活用知识,解决问题”,增加问题表述的亲和力,学生自然就会感到轻松、有趣、充满自信。在课上若能恰当的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打比赛等形式,就更容易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⑵体现生活数学。新课程理念认为,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含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们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我们要让他们在来自生活的鲜活的数学事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当然,我们老师在寻找体现生活数学事例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生活化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千万不能为生活化而生活化,避免牵强附会,忽视生活化为学生发展服务,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宗旨。
⑶注重实践活动。创新不仅需要丰富的书本知识,更需要进行广泛的实践活动。因为它本身具有的直观性往往可以使人在“动”中恍然大悟,在“动”中产生联想。
⑷设计开放情境。一提到“开放”,很多人认为就是设计一两道难题,让学生发散思维。其实不然,它可以课前开放,让学生搜集数学信息,为准备性练习做好铺垫,也可以课中开放,针对形成性练习和巩固性练习从条件不完整,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题策略不统一等方面来设计。还可以课后开放,迁移拓展。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是把所有问题解决在课内,而开放式教学则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外,带向生活,带向家庭,带向社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⑸点拨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它们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可以找到一明一暗两条主线,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另一条就是数学思想方法,它是一条暗线。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宜看明。在练习环节上,如果我们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他们看到知识背后负载的方法、蕴含的思想,并注意结合具体环节点拨学生领悟这些思想,那么他们的素质将会达到质的飞跃。小学阶段普遍应用的思想方法有很多,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方程的思想、整体代入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等。
2、改革作业评价。
根据学生的差异,以“成功体验”为依据,以各层学生“最近发展区”为标准,确定不同的评分标准进行分层评价,要求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分层评价因层而异,重在激励,不用一把尺子,去丈量一个班的学生。分层评价表现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题目上,采用不同的等级标准,使学困生达到较低标准时也有得优的机会。使优等生在较高要求的标准下,追求更高质量的作业。比如,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对于学困生如果算错,及时订正到全对,可以给一个优,而对于优等生则要求一次或最多两次成功才能得优。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他们完成作业并积极完成作业的兴趣。
3、其他成果。
⑴通过一个阶段地实验和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通过课题组所以成员的努力,每位教师将各自的研究成果在课题组内与大家交流分享,使全体课题组教师受益匪浅。大家找到了一条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
⑵通过一阶段的实验和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本课题研究将教师们引领到了教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学习研究探索中。通过学习实践,教师掌握了基本的教科研方法。数学教研组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活动,教师们研究热情高涨。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下阶段研究方向。
1、提倡学生进行数学小课题研究,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深切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设计探索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探究性的作业,可以培养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着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重视教学案例研究。定期推出一些具有创新的典型课与公开课,通过示范,积累案例,对于每一个典型课例,要求教师认真准备,重在过程。课后进行总结反思,分析利弊,写出总结材料。
教学是一项遗憾的艺术。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但可以有十全十美的梦想,梦想教学上的和谐、完美、与超脱,纵然今天难以实现,总有明天……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继续认真学习和探索、实践与反思。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争在新课程的舞台上展示我们的风采,再创我们的辉煌!
四年级数学课题组
2016年1月
第三篇:小学数学作业批改小结
小学数学作业批改小结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常规工作,以前的数学作业比较注重机械化的训练,主要是师生间一种“师批生改”的模式,导致学生机械性的完成作业,教师机械性的批阅作业。而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如何更好地通过作业的批改,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 改进评价作业的方式
我们数学教师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这影响了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例如:对作业做得又好又快的学生,老师可以说:“你真不错!”“你真快!”“我为你自豪!”;对中等生,老师就可以鼓励说:“如果你速度再加快一点,读题再仔细点,字写得更好点,就太棒了!”对潜能生,老师可以一边摸摸他的头,一边激励说: “嘿,不错,有进步!”“把这道题更正了,就真的是一个进步很大的学生了。”“教师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
试问:有什么书面评语能胜过老师面对面的交流与及时的肯定这样的评价方式呢?这种带感情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
心和爱护,充满了希望,从而改善师生间的关系,从而会使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师生间的情感。
二、改变批改作业的地点
一般情况教师改作业都在办公室,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精心备课及教研。在教室里批改可以更快更准地反馈本堂课的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及时订正。具体做法如下:
(1)对于课堂作业,则在课内最后10至15分钟,让学生做作业,早做完的早批改。批改完后马上订正。
(2)对于家庭作业,一般是利用第二天的早读时间,让每一个学生 把做好的作业翻开,放在桌子角上,自行早读,我巡回批改。
实践证明,在教室里批改作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二. 改变评价作业的标准
好的作业应该体现在多方面,只注重解答过程正确与否的评价,难以分清学生作业完成状况,不利们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成败优劣,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分级。例如,可用A、B、C等来表示。如:在比较大小时,有一个学生所有填“〈”“〉”的比较大小的题目都是错的,而且都是跟正确答案相反,显然,这不是由于单纯的粗心所致。这时,就可以对学生的作业暂时不评等级,指导他去复习课本上的同类例题,等学生弄懂了算理,把错题纠正以后,再进行评判。四、一题多改,逐渐提高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难以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为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可以采取一题多改,逐渐提高等级的批改方法。评语中就可以加一些鼓励引导性质的话,例如:“得数正确,但可以简便计算,你在想一想!”、“好,你跨出了可喜的一步!”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
五、多鼓励上进生
当一些学生通过努力,在作业的某方面有所进步时,困难面前没有退缩时,能照常完成作业,哪怕没有全对,就可以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鼓励,使其体会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我班的小燕同学学习成绩比较差,每次作业难得有几题会做对,不是不认真只因智力有限。有一次我在教学表内除法
(二),我记得那节课她听得特别认真,上课发言也很积极,没想到那次布置的除法作业10道题她居然对了8道题,我知道这对她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给了她一个大大的优秀。总之,教师批改学生作业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机械性的劳动,而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创意的过程。
第四篇:小学数学作业减负提质工作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作业减负提质工作心得体会
二街中心小学 李仁敏
“减负提质”这样的话题已经提了好多年了,给人的感觉就如“既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那样的矛盾。思之再三那不是让马儿不吃草,而是让马儿吃好草。好草来源于教师、来源于课堂。多年的实践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可是面临考试的压力,学生的作业依然沉重,呆板、重复、单一的现象依然存在,压制着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大多资料形式差不多,换个数字就成了“新”的题目,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数学需要以合适的作业来强化学生所学,发展学生思维。在当前减负提质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布置适量的作业,并且更要讲究科学性。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一谈减负提质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家庭作业。
一、作业信息
本人认真地对学生作业展开了调查,由于长期的考试压力所致,发现教师基本没有不留作业的,并且随意性很大。作业内容一年级大多是口算题,另外还有与教材配套的多种练习册。教师很少从学生的实际与自身的研究出发,亲自出些适合学生能力和兴趣的作业。而有些买来的作业与教师所教的知识点尽管讲的是同一个内容,但是知识点的挖掘程度不一样。同时也因作业份量过大且各个作业本之间有重复现象,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养成了敷衍了事和抄袭作业的不良习惯,根本达不到做作业的目的和效果。使教师无法及时进行详细、诊断性的批改,影响了“信息”的反馈,人为地造成了新旧知识间的薄弱环节。现行作业内容与方式,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已经成为阻碍学生发展的一堵高墙。
二、对减负提质下布置作业的几点思考
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本着惜字如金的思想,精心设计练习,删除无用的练习,作业内容必须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水平、符合教学目标,更要严格控制作业量,符合减负的要求。作业体现启发性、典型性、多样性,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促进学生发展。具体地说,应把握以下几点:
1、作业内容精炼化 首先要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教师在布置书面作业时要从全局着眼,各学科利益着想,既要考虑自己所任学科的作业量,又要考虑其它科目的作业量,要以适量性为主。其次教师应注意数学作业的“质”,教师要研究作业目标,确定训练方向,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作业布置时,教师要注重本堂课知识的承上启下作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知识打下伏笔,即所谓的立竿效应和可持续发展。要精心设计、选择作业内容,努力做到精练、巧练、趣练和有针对性的练。同时,也要注意在布置的作业中既要有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等硬件作业,又要有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形成技能、激发兴趣等软件作业。
2、作业布置层次化
作业布置的层次化。要求作业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阶梯性,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提倡“基本作业+弹性作业”模式,不搞“一刀切”,使各层次的学生做有所得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不能急于在短时间内让全体学生掌握,应合理分解难点,科学安排练习,逐步突破,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不要认为学生做过就过关,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反复性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本人在布置作业时对学习差一些的学生采取了“从基础知识着眼、基本概念着手,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的措施,对他们布置一些与例题相似的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为主的较浅显易做的作业题,以满足他们的成功感,消除恐惧心理,促进学习兴趣的形成。对中等生我采取了“从重点着眼、基本技能着手、半扶半放”的措施,布置一些与例题相近或稍有提高的以技能性、能力性、智力性为主的作业题,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对优等生我采取了“从知识难点着眼、重点着手,高起点、快节奏、一放到底”的措施,布置一些以综合性、系统性为主且难度稍大的作业题,以发挥他们学习中的创造性和技巧性,满足他们不断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三、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促进学生发展
为使学生能更好的完成作业,教师要协调好多方面的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作业布置的适量性,是指布置份量适宜的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独立进行书面训练,达到“高效、低耗”的作业要求,有效促进智力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1、对一些较难的作业,要作适当的提示或举相似的例子说明,或让学生讨论交流,集中大家的智慧。
2、对每天作业簿里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自主选择作业,特别是一些较难题,对学习困难学生可选做、可不做,以树立他们做作业的信心。
3、密切配合家长,充分发挥家长的协助作用,让家长督促孩子做好作业,可能时给予一定的帮助。
四、作业批改重视诊断性,促进学生思维提升
在批改时不单纯看答案,简简单单打“√”、“×”,教师在批改时要改一改数学作业批改的传统做法,借鉴作文批改,可采取“眉批、横批、划线标错、画圈指示、加注指示”等方法,保证让学生一看就知道错在何处,为什么出错及纠正时应注意什么等。另外,还要在单个批改的基础上做好对全班的会诊。同时还可以采取以师批为主,自批、互批、面批相结合的手段,促使“信息”的纵横交流,培养学生“自诊、自疗”和“互诊、互疗”的能力,养成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更要强调作业批改的激励性。要求按照启发、鼓励的原则,书写批改评语,批语力求准确、精当、具体,富有激励性、启发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促使学生非智力因素向良好方向发展。
第五篇:减负小结
减负增效,从精心设计作业入手
谈到减负,我脑海里立马浮现的是这样的景象:
1.减去过量的题目,包括过量的练习题、试题卷子、频繁的考试,优化练习题目以减少作业数量;
2.提高课堂效率、减少课时数量,这就需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改进教师教学理念、增强教师责任意识;
3.调整“标准”的适度(降低过高的“标准”),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指导,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不公布学生的分数、不搞分数排队,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对于学生的评分或评价,有时需要“延时判断”;
4.尊重个性、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自我教育、同伴之间互相学习,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发展平台,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但是,这里所罗列的几点要全部做到很不容易,从根本上说,有些问题不是我们操心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要考虑的,应该更加实际一点,要切实可行,要行之有效。既然要减负,就要搞清什么是负担?
辩证地看:过量的才是负担,适度的是动力;被动的才是负担,自发的是享受;无用的才是负担,有用的是财富;“必然”的才是负担,“自由”的是效率。
学生的负担在哪里?如果换位思考一下,我想,学生给出的答案,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定是“作业”。对照负担的解释,就不难理解学生为什么认为作业是负担。
但是,学生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对已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测验方式,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布置得当,会加深对已学过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布置失当,学生会产生厌烦,机械应敷,事倍功半。
所以我认为,要想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把学生从层层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要想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就要摒弃目前作业中的种种弊端。而我在语文教学作业设计时,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讲究趣味性
我在布置作业时,首先考虑作业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年段的不同,分别选用一些形式灵活多样的作业。
低年级学生知识储备少,注意力难以集中,且以低年级年龄特征的课外作业。如读一读、问一问、讲一讲、画一画、演一演等。在学习课文《娄子里的青虫》这课之前,可以布置学生先预习课文,读一读这个故事,遇到不懂的地方问一问别人。学完课文后可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或者是家长听,还可以试着演一演这个故事。这样的作业,既轻松又有意义,让学生在看似乐中去学习读书,学会表达、既增知识又长才干。
中高年级有了一定的知识与能力作基础,我在作业中加了一些综合性较强内容,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采用读一读、想一想、查一查、背一背、写一写等形式。在引导预习时,让学生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能读懂什么?还用什么不懂的?学习完《小孩与大海》后,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背一背,在了解《美丽的槐乡》中,写写读后感,抒发心中的情怀,这样的作业,从学生实际出发,既轻松又有可供深入探究的发展区,又能让他们在跳一跳的情况下摘到香甜可口的槐花,而且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压力,因而他们易于完成,乐于完成。
二、突出学科性
在布置作业时,我还针对学科特性,结合教材,更多地考虑如何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名家名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何指导个性化阅读,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学习《躺在波浪上看书》,可以这样设计作业:
(1)你能把你感兴趣的部分多读几遍。学会用上“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舒服自在”等词语造句。
(2)请你认真读读课文,并收集一些你喜欢的旅游景点的资料,为他们写写解说词。
三、体现层次性
承认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前提。为了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减轻学生压力。在布置作业时,应尽量体现层次性。留一些可供选择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弹性大,便于学生自主把握。总之,要给学生选择作业内容,作业形式的自由,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
如:在完成《我爱门前的小池塘》一课后,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兴趣、爱好设计以下几种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读一读:把词语和课文读给家长听,人、并让家长评一评。
(2)说一说:说说你从课文中认会了哪些生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3)写一写:请家长监督听写本课生字,写对了给自己奖面小红旗。如果有写错的字现看清字型,再认真写上两遍。
(4)说说、画画、:说说可爱的小池塘你还会有什么,把它们画下来。
(5)写一写: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学着仿写句子。
这样的作业设计由易到难,知识与能力并重,且课内课外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加强实践性
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我根据教材特点布置一些让学生“动眼观察、动口读讲、动手制作”等实践性强的作业,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在活动中培养能力。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布置学生去认商标、认牌匾、认姓名、认标语、学会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学习完《绿娃娃》,布置学生走向大自然,去看看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是绿色的了解它们的名字,观察它们的样子。学习《五彩池》后,把你喜欢的句段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并找一些有关写景的文章来欣赏。这样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皆语文,感受学语文的乐趣。
除了作业的布置,作为一个完整的程序,不得不提一下作业的反馈。一方面,对于“必然作业”,也即每天布置的作业,在批改时,我也不能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在第二天的讲评中提出来,并特别指出是哪位学生的作业完成得好,好在哪?抓住契机对其表扬;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学有余力或者学习较自觉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选择一些喜欢拓展练习做做,也就是他们的“自由作业”,遇到问题时会和我一起探讨。有时候他们遇到的一些问题,是我觉得有共性的问题,甚至有的问题是我备课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我在课上也会整理好后和大家一起分享,将资源充分利用。不论是哪一种作业,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对大家有所帮助,就很有成就感,感到作业是“有用”的,也更愿意去发现解决问题了。这远比直截了当地说教要有效地多!逐步逐步在班级中就有那么一部分学生,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完成作业,而且遇到类似的练习,学会了举一反三,还会根据自己学习的深度,试着出一些有趣的练习题型。这样不仅能调动很多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班级学习气氛
浓厚。重要的是学生主动行动起来,自觉地融入到学习中,做到了乐学、爱学。这是非常可贵的。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充满着童趣和多维化挑战的的作业一定可以更好地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双手,使他们乐在其中;能帮助他们克服语文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让他们乐此不疲;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描绘出一派明媚的春光。“作业”对于学生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他们乐不思蜀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