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第二次高校教师作业初级职称晋中级
2011第二次作业
1.简析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解决自负心理的对策。采用的方法就是 “挫折式”教育,使其多经历一些挫折,从而认识到自己的某些缺点,相应地也会认识到别人的某些优点,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住自负的心理。
(2)解决自卑心理的对策。采用的方法就是鼓励,要增加其对自己的正面评价。
(3)解决嫉妒心理的对策。提高道德修养、开阔心胸,通过提高道德修养和开阔心胸。(4)解决抑郁心理的对策。消除抑郁心理的积极有效的方法就是努力地去与他人形成良好的沟通。平时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他人形成共同的兴趣和共同的话题。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良好的沟通了。
(5)解决悲观心理的对策。采用的方法就是“成功”。在面对具有悲观心理的学生时,我们不妨将他所要达到的目标分解一下,分解为若干小目标,让学生一步一步去达到。
(6)解决恐惧心理的对策。采用的方法是“成功”。通过取得成功,获得自信,消除恐惧。(7)解决焦虑心理的对策。采用的方法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一件事情上,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把某件事情看得过重。
(8)解决虚荣心理的对策。对具有虚荣心理的学生,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把精力投放到学习上,要远离不良风气。
2.试析素质德育对高校德育改革的作用与影响。
素质德育的提出有利于彻底扭转德育智育相互背离的不良局面,实现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进一步科学化素质德育本质上是为培养素质的德育。素质德育以发展人的素质为着眼点,将德育与智育统一起来,克服了学校教育中德智分离,教管相悖的弊端,使原先“党委抓德育,校长抓智育”的德育管理格局变成党委行政都来抓素质教育,干部教师齐心育人的良好态势,从而进一步完善了高校德育管理体制。
素质德育有利于切实树立高校德育的权威和尊严,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素质德育的提出,不是降低了德育的规格,而是将德育置于更广阔、更具战略高度的领域,从而使德育最终回归到它本来应有的主导地位上来。在素质教育观指导下,我们提出把素质德育作为高校德育改革的方向,目的是使高校德育落实到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德育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凸现德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素质德育引起德育内容和形式的深刻变化,将有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素质德育及其引发的德育自身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必将会给高校德育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天地,从而有力地推进高校德育积极主动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3.简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对策。
(一)重视和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严肃的工作,必须坚持科学性、正确性的原则。
(二)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和内容。有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含义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三)将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两种教育结合起来,让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正确的方法论指导,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让心理健康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四)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作用。对互联网要坚持“积极发展、充分利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发挥优势、主动出击”的正确方针,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力度。
(五)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有力载体。
(六)重视“两课”教学,牢固占领思想阵地。“两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它对于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重要作用。
4.简论高等教育功能创新论。
一、高等教育功能观的当代转换
纵观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60年的历程,我们发现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功能观是有所侧重的。我国高等教育功能观经历了以促进社会发展为主导阶段、以促进人与社会共同发展为主导阶段,在未来,教育功能观将进入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主导阶段。
二、高等教育功能拓展论
高等教育就会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社会主体现实和未来需求的不同,可表现为多样的功能类型。
(一)批判性功能,主要因为:拥有学术自由;促进学术发展;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开放。(二)创新性功能,主要因为:高等教育创新文化环境;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育;高等教育科研;学科发展和建设(三)素质性功能
三、高等教育功能和谐论
从功能的向度考察,高等教育有三种功能,即社会功能、学术功能、个人功能。基于对三种功能的不同价值取向,衍生出三种导向的高等教育功能观,即社会导向的功能观、学术导向的功能观、个人导向的功能观。三种导向各执一端,就会形成高等教育的功能观的非和谐态。
(一)高等教育功能观的非和谐态。
(二)高等教育的社会导向与个人导向的非和谐态。
(三)高等教育功能观非和谐态的根源。
(四)社会、个人、学术:高等教育功能观的和谐。他们之间也是辩证统一的。
第二篇:2014年高校教师思考题第二次作业
1.试论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新思路?
答:(1)重视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一是加强理论研究,尤其是心理研究、心理咨询的本地化进程,立足中国本国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实际,形成结合国际先进水平的、符合中国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二是要强化对象研究。三是要加强方法研究。
(2)建设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首先,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在网上传播符合大学生需要的、有吸引力的心理健康内容,真正能够使互联网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者与大学生交流与互动的纽带。其次,要重视在线咨询和辅导的整体协作,联合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为便宜的服务。(3)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把自律与他律,自我教育与外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自我管控、自我教育为主,他律与外部教育为辅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防止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和网络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4)发挥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合力。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都在于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这是二者能够相互结合的根本。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题中的重中之重。
2.浅谈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
(一)德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一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德育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德育理念,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二是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德育充分体现了德育的实践性原则。(2)高校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导向和核心内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我国教育的重心,德育功能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德育功能的完善与彰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有机统一于“育人”的根本目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德育目标逐步落实的渐进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关系
(1)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样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者目标的一致性是双方相互融合的大前提。
(2)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同质性。二者都是文化形态的一种,因此二者具有文化同质性,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内在基础。
(3)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功能互补性。
3.新时期我国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以什么为新内容?
答:(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同时,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对我国的价值观做出了规范。(2)强调理想信念教育。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进行理想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所以与理想教育相比,信念教育更加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共产党的这种坚定信念普及和推广,成为全体大学生的一种精神品质。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很大,如果没有理想和信念,这种压力只能够成为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而不可能转化为奋斗的动力。所以,高校要开展信念教育,尤其是要将信念教育与大学生当前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相联系,从实现个人理想上升为实现社会共同理想。
4.如何推进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答:(1)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补充对学生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高校应将环境教育、生态道德素质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将生态道德教育直接纳入教学计划,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教育内容应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
合,适当补充社会教育知识;通过各种纪念活动进行舆论宣传,形成讲究生态道德的社会风尚;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现象,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有序和谐性,并激发他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2)知识传授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内容、方法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固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接受知识,但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则更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直接唤起生态伦理良知,并能使其责任感和价值观发生质的飞跃。(3)显形教育与隐形教育相渗透显形教育主要是以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方式影响学生,而隐形教育则主要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影响学生。学校教育应在重视显形课程的系统性、理论性、针对性的同时,善于把教育意图、目的深藏在与之相关的内容与形式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教育的境地,从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第三篇:2014黑龙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高校教师中级第二次作业学习体会
201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体会
2010-2014年,我参加了5年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切实感受到了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的必要性,既增加了有关高等教育的知识,提高了对高等教育的思想认识,增强了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理解和信心,也着实影响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的提高了自己的工作业绩。2014的继续教育学习,我充满了信心和期待,认真领会《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1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通知》的有关精神,严格遵照高校教师教学计划和高校教师学习要求的安排,及时、认真的完成学习任务,和同事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适时的向辅导教师请教,圆满的完成了今年的学习任务,进一步提高了对高等教育的认识,提升了自己的工作信心和能力。
第一、加深了对高等教育的认识 在今年的专业课学习中,我对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化了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和信息化的内涵的理解,对应对国际化的策略和信息化的切入点也有所把握。进一步认识了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对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有了更深的理解,促使自己转变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观念。高校教学改革必须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实验教学改革,要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习实训改革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也要注重创新,切实解决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激励着高校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在新的德育目标下,其内涵和要素都发生了变化,体现出了明显的多方面统一的特征,使得高校教师的德育观念和行为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代遇到了脱离社会实际、忽视学生主体性和理论课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要从多方面入手,其实采取新的举措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等教育承担这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迫切需要新的理念支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社会健康发展、高校自身进步和学生素质提升的需要,有着特殊的内涵,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加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现状及问题引发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新的问题,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发生了变化,逐步形成了新的教育模式。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依赖于一批专业化的工作队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充分了解和借鉴西方国家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并建立适合我国高校的教师评价与督导机制是促进高校教师持续、健康的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增强了从事高等教育的信心和本领 中国的教育道路是一个艰难的历程,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更见证了它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面对当前高等教育的种种问题我们不仅会思考教育的未来,在我国,本科教育应该是高等教育的主体。近十多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本科教育的比例虽然持上升状态,但是对于
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不同学校的本科教育要根据学科性质、专业性质及培养目标的定位而在职业性和学术性的倾向性上有所侧重,办出特色。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学生服务社会意识,克服高校同质化倾向,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因此,我们认为,今后十年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将是高等教育多样化、高等教育职业化、高等教育创新化。纵观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60年的历程,我们发现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功能观是有所侧重的。我国高等教育功能观经历了以促进社会发展为主导阶段、以促进人与社会共同发展为主导阶段,在未来,教育功能观将进入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主导阶段。实际上,在当前国际上,社会功能、学术功能与个人功能这三种功能观在高等教育中正逐渐趋向统一。使社会需求、学术需求、个人发展三者统一起来,使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学术功能与个人功能和谐共存,这是必然的趋势。高等教育的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各执一端的高等教育的三种导向功能观,不仅在理论上是片面的,而且在实践中也影响了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只有协调高等教育的三种功能观,实现高等教育三种功能的和谐,才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整体功能,从而促进学术的繁荣、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指高校教师个体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高校教师素质、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教师专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一己的力量,而是需要从观念、策略、制度等方面全方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观念层面,教师应成为教学的行动研究者,将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在策略层面,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师发展模式来积淀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制度层面,应通过完善教师发展制度来营造教师潜心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第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水平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面对国际上的压力我国的高等教育问题仍然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主要调整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时至今日,“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已经建立,高校办学自主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落实。但是,与有关政策法律所提出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要求相比,高校法人地位尚未完全得到保障,高校自主办学空间仍然比较狭小,政府微观管理过多,宏观管理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国作为崛起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在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建设,必须强化国际意识,扩大国际交流范围和内容,全面推进高等教育评估的国际化。另外,随着高等教育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评估机构与国外高等教育评估和质量保障机构的互认问题显得愈加重要。要积极加入到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中去,主动参与相关工作,学习借鉴国际组织的经验,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而努力。一直以来,相比于西方文化教育,我国的教育呈现出这样一种现状,即理论型人才过多实用型人才短缺的局面,其实,一个人的素质是多种因素影响的集合,其中后天教育起主要作用。对于高等学校,应依据学校的定位和社会需要来制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并据该目标建立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结构框架,理论与实践教学计划应该是实现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保证。因此,将理论统一于时间就成为一种必然。我国高校教学评估活动的开展与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凸显密切相关,教学质量始终是高校教学评估的主题。从目前高校教学评估制度安排及其实践效果来看,教学评估促进教学改革的功能没有真正得到发挥。当务之急是推进教学评估制度创新与评估文化建设,建立教学评估与教学改革的互动机制,使教学评估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轨道上来。评估功能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高校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只是以往的研究者多从课程设置不能适应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等方面论述,极少有人从教育内部、课程本身思考这一问题。其实,课程设置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只是一种表象,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课程设置本身存在问题,是因为课程设置不能满足教育需求所致。这种不适应,除了管理理念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脱节,另外一方面是课程设置与学习目的不符。面对课程设置中的痼疾,高校应该尽快将课程改革纳入工作日程,深入研究高等教育的目标,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制定改革方案,明确各方责任,确保改革落到实处;同时,必须认识到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日之功即可成事,要做好长期攻克的心理准备。从学生角度分析,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阶段和特殊的生理特点,在心理上容易出现问题了偏差,而这些偏差是可以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及时调控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大学生的特点出发,集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大学生的顺利成长、成才开辟道路。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高等教育问题都成为我国当前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与认识,在提高我们教育水准的前提下更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建设的教育与引导,并且有针对性地加以科学地分析和解决,以便我们更好地实现我们作为一名任命教师的职责与使命,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对我们所做的要求。
高校德育应紧紧围绕培养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这个中心,加强和改进自身的工作,切实发挥其育德和树人的本质功能。构建高素质德育观,要重点抓好德育观念的转变,明确德育主体的责任,强化德育的整合功能,优化育人环境,强化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德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育人手段,天然地构成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德育必须适应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向素质德育转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高校德育新思路,是德育工作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德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育人手
段,天然地构成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德育必须适应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向素质德育转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对当前高等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可行性方案,并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给予重视,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所特有的优良精神风貌。正确地对待社会上的新生事物,懂得把握命运,懂得保护自己与他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是我国的当代大学生成为一种文明与文化的典范。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这五年的学习作为我的知识源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成为一名更好的园丁!
第四篇:高校教师思考题2014年第二次作业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1.试论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新思路?
(一)重视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一是加强理论研究,尤其是心理研究、心理咨询的本地化进程,立足中国本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实际,形成结合国际先进水平的、符合中国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二是要强化对象研究。三是要加强方法研究。
(二)建设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
首先,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在网上传播符合大学生需要的、有吸引力的心理健康内容,真正能够使互联网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者与大学生交流与互动的纽带。其次,要重视在线咨询和辅导的整体协作,联合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为便宜的服务。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把自律与他律,自我教育与外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自我管控、自我教育为主,他律与外部教育为辅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防止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和网络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四)发挥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合力。
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都在于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这是二者能够相互结合的根本。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题中的重中之重。
2.浅谈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德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一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德育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德育理念,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二是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德育充分体现了德育的实践性原则。
2.高校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导向和核心内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我国教育的重心,德育功能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德育功能的完善与彰显,是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有机统一于“育人”的根本目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德育目标逐步落实的渐进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关系
1.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样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都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者目标的一致性是双方相互融合的大前提。
2.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同质性。二者都是文化形态的一种,因此二者具有文化同质性,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内在基础。
3.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功能互补性。
3.新时期我国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以什么为新内容?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同时,还创新性地提出了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对我国的价值观做出了规范。
2、强调理想信念教育。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进行理想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所以与理想教育相比,信念教育更加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共产党的这种坚定信念普及和推广,成为全体大学生的一种精神品质。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很大,如果没有理想和信念,这种压力只能够成为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而不可能转化为奋斗的动力。所以,高校要开展信念教育,尤其是要将信念教育与大学生当前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相联系,从实现个人理想上升为实现社会共同理想。
4.如何推进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补充
对学生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高校应将环境教育、生态道德素质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将生态道德教育直接纳入教学计划,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教育内容应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适当补充社会教育知识;通过各种纪念活动进行舆论宣传,形成讲究生态道德的社会风尚;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现象,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有序和谐性,并激发他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知识传授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内容、方法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固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接受知识,但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则更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直接唤起生态伦理良知,并能使其责任感和价值观发生质的飞跃。
(三)显形教育与隐形教育相渗透
显形教育主要是以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方式影响学生,而隐形教育则主要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影响学生。学校教育应在重视显形课程的系统性、理论性、针对性的同时,善于把教育意图、目的深藏在与之相关的内容与形式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教育的境地,从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第五篇:2014年高校教师第二次作业继续教育教学叙事
2014年高校教师第二次作业继续教育教学叙事
为了提高高校教师专业技术的创新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和科学素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专业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讲究实效,提高了专业技术的创新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和科学素质,使我了解了本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动态,掌握了本专业最新理论和技术知识,为今后工作开展提供前进的方向。通过培训学习,我提高了个人素质,增强了责任意识,确保我能够以端正的态度,过硬的能力,良好的状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使我感到收获颇丰。我通过个人自学和专题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了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一、所学知识
我从二〇一四年四月起,按黑龙江大学的高校教师网络教学课程安排在网上在线学习了“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课程的全部内容。本次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是针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九讲”,是人保厅高校教师系列专业知识更新培训专业科目。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九讲主要涵盖的内容为:
1、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重点掌握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分别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内涵式发展趋势,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挑战、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依据和实现途径。
2、高等教育功能的新论题。通过对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三个相关问题“教育功能的三重境界”,“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社会动因”和“我国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的学习,促进对高等教育功能问题的全面了解,把握高等教育功能释放上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理路。
3、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新思维。从高校教学改革涉及的专业设置、教学资源、学习方式三个基本问题入手,系统分析专业设置的复合意识和大类培养意识、教学资源建设的精品取向和多元共享意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趋势和自主意识。我们认为通过这三方面意识的革新,能够教学改革提供理念性和价值性的指引,因而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方向保证。
4.高校课程改革的新问题。通过对“高校教改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当前教改中遇到的”四风“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以及“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对高校课改的挑战”等问题的学习,较为全面的了解当前高校教改中遇到的“四风”问题及远程开放教育对高校课改的挑战,掌握高校教改中教师教学能力提成所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着力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深化课程改革。
5、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动向。重点掌握了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与专业发展;教师资格认证与专业发展;社会化媒体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学习并理解在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明晰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项基本原则,探索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并进一步巩固与扩大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成果。
7、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掌握了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和实践策略,目的是使人们增强环保意识,自觉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8、高校德育改革的新目标。
一、理想与现实:迫切呼唤生态道德教育的理念
(一)土地资源退化严重
(二)森林生态功能衰退
(三)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
(四)自然灾害频繁。
二、意蕴与形态:重视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一)作为新型道德活动的生态道德教育
(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三)生态道德教育对高校德育的影响
三、组织与实施:着力推进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补充
(二)知识传授与德育实践相结合(三)显形教育与隐形教育相渗透
9、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考。学到了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提出了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对策,进而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新思考,目的在于引导学习者在关注中国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现实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探究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方向。
二、学习体会
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和系统学习,更新了一名专业教师必备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政治修养,强化了理论素质,工作思路更开拓、清晰,更重要的是发觉自己理论知识的不全面和缺乏创新性,同时教育教学体质的改革也迫在眉睫。通过本次学习,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全面性,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对未来培训全方位的多方面发展的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这次培训让我懂得作为一名教师,要以身作则,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掌握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的基础上,要积极创新,要把握规律,科学规划自己成长,提升自我,学会沟通,把事业做好。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人要想在职业生涯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具备更加优秀的素质。
时代在不断进步,知识在日益更新,人要走进知识宝库,就不是一朝一夕,一时半会,而是一辈子的事情。网络教育,给了我们一把学习的钥匙,这是一把增长知识才干和提高思想素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