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充分调动农村群众积极性着力推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充分调动农村群众积极性 着力推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张光美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昌盛。农村文化建设只有努力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村群众,贴近农村百姓生活,所反映和彰显的事物符合广大农村群众的心理需求,才能调动农村群众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才能激活农村群众发挥出更大的文化潜力,挖掘出更多的农村文化艺术资源,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只有充分发挥广大农村群众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村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投身农村文化建设,才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006年,黔西县金碧镇利用创建全省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镇的机会,发动该镇张家桥村、土桥村、红寨村、双寨村、街道等10个民俗文化资源比较丰厚的省级婚育新风示范点群众组建农村计划生育文艺宣传队,在同年的“7.11”世界人口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计划生育文艺汇演。文艺汇演包括游行活动和计划生育文艺表演两部分。游行队伍由旗杆队、大鼓队、腰鼓队、花束队、秧歌队以及镇属单位干部职工、农村独生子户和二结扎户共1000余人组成,旗杆队由镇干部承担,大鼓队、腰鼓队、花束队由各中小学生承担,秧歌队则由10个婚育新风示范点群众各20人承担。文艺节目则由中小学师生和10个婚育新风示范点的群众自编自演,实在编不出的再由镇里喜欢文艺创作的干部提供计划生育宣传剧本,由各村支部书记物色本村群众进行排练。不会舞秧歌的队伍,由镇党委政府指派专人负责教会各队的领队,再由领队教会队员。活动结束之后,根据各队演出质量和节目多少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和物质奖。
此举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在以“金碧之夏.唱响婚育新风”为主题的“7.11”世界人口日,来自全镇各村的群众及10个婚育新风示范点的农民文艺爱好者们,男的敲锣打鼓,女的舞动秧歌,在金碧镇街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生育文化风景线。鼓点声声,乐曲阵阵,如黄河咆哮,如万马奔腾,敲击着农家儿女火热的心,敲响了广大农村群众沉睡了千万年的灵魂。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男人女人们,乐呀笑呀,跳呀唱呀,都沉浸在敲锣打鼓扭秧歌和表演小品相声的快乐之中。为了让演出活动更深入,该镇又利用晚间农民群众都在家的机会,带领各宣传队分赴四个片区和村寨巡回演出。每到一处,观众场场爆满,掌声绎络不绝,喝彩声、赞美声、摸拳擦掌声响成一片,都说喜欢看本地方的人演的戏,人真实,演的戏也真实,完全是反映现实生活,比起那些不着边际的电影电视剧来说是好看多了。
观众中有不少喜欢吹拉弹唱的,有的是退休还乡的老干部,有的是文革时期的演员,有的是解放前的戏子比如唱花灯的,有的是部队转业的文艺兵,还有的是平时喜欢跳跳唱唱而苦于没有舞台施展的男女老少。当看见一台台让群众笑得东倒西歪的小品相声时,当听见孩子们那轻脆的歌声在宁静的夜空响起时,当看见身边那些个捏着锄头把的老头子、老婆子也能舞动双手打快板、唱调儿时,当一幕幕封建陋习而导致的家庭悲剧谢幕以后,回到家里的他们,一个个地坐不住了,有的提起了笔,有的吹响了二胡,有的端起了摄像机,有的打起了当姑娘时的“金黔棍”,纷纷产生出一些民间文艺组织和更多的农村文艺骨干。
金碧镇街道的个体户陈远东,在整个活动中负责活动现场的布置和跟踪摄影、制作光碟等,当看见那个反映农村重男轻女思想而导致家庭悲剧的《流泪的康乃馨》话剧被张家桥村群众表演得惟妙惟肖,得到县委宣传部、县移民局、县计划生育局领导的肯定以后;当由《流泪的康乃馨》制作成的光碟被许多农村育龄妇女争着看,甚至要他多制作一些以便带回家让一家人“过把隐”时,触发了他制作农村电视剧的灵感,在张家桥村老张支书、百姓演员、群众和几个好朋友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将《流泪的康乃馨》演出地点从铺红地毯的舞台搬到水泥清光的农家小院和林场牧场,爬山涉水,不辞辛劳,不惜投资人力财力物力假戏真做,把《流泪的康乃馨》作为乡村电视剧的第一个片子试拍。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由《流泪的康乃馨》改编的第一部乡村电视剧《村泪》大功告成,并于2007年正月在金碧镇文化服务中心自办台上,通过闭路线向周边村寨播放。《村泪》的播出,立时尤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平静的水面炸开了花,所反映的故事在金碧镇广大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又催生出农村文学追梦人杨俊以及他执笔创作的该镇第二部计划生育乡村电视剧《香火》,还有唐如志、陈少林、喻中平等等更多的热心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文艺爱好者,黔西县第一个农村电视剧组——“金碧镇谐乐电视剧组”也应运而生,成员包括公务员、医生、教师、个体户和普通老百姓,忙了生计之余,积极撰写了一部又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剧本,诸如《乡情》、《袄土的呼唤》、《村里村外》、《报喜》、《争养》等,他们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农村先进文化为己任,用镜头将身边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和喜怒哀乐定格成历史的画卷,演绎着农家自己的生活,让该镇老百姓品尝了一道又一道乡土文化大餐;土桥村张德勇、班基贵等人,在计划生育文艺演出活动中自编自演小品《大肚子》上场,回家后在退伍军人刘玉林的带领下,主动挑起该村民俗文化建设的重担,与该村返乡青年和布依农民共11人组建 “金碧镇土桥村丰塘民族花山组委会”,站在民族的自高点,以宏扬民族精神为主,带头捐资助困、带头抢险救灾,带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带头举办富有民族特色的佈依文化节,干了一桩又一桩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截至目前,该组委会已集资2万余元修建4公里长的通组公路一条,集资1万余元举办“丰塘民族花山节情歌对唱”,集资700元资助雪凝灾害中的受灾群众,集资1100元资助汶川地震灾区,集资2万元举办大型“六月六布依文化节”,自编自演小品相声来宣传计划生育、国民教育、农村合作医疗等,将相关知识融合进布依山歌调子在本村传唱,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又丰富该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净化了社会空气,呈现出一股淳朴的民俗民风;而张家桥村张世举老支书,当所组织排练的节目得到上级认可,被陈远东等人制作成乡村电视剧一炮打响以后,更加激发他加强该村文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带领村“两委”筹措资金组建 “张家桥村老年协会”和“张家桥村民族风情园”,目前由该村三组布依农民共26户人家集资5200元修建的通组毛路已修通,拟修建的30幢青砖瓦楼的“民族风情园”正在进一步的规划当中。村老年协会与镇老年协会的同志们一起,于2007年自行筹措资金举办了大型“九九重阳老年节”文艺演出,利用花灯、秧歌、小品、相声、舞蹈和文琴戏等方式,一方面积极宣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计划生育、红军长征、农村合作医疗等,一方面宣传敬老爱幼的道德风尚,全镇上下呈现出一股敬老爱幼的社会风气,老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由金碧红寨村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和族老、寨老共10人组建的“金碧镇红寨村民族文化委员会”,以宣传佈依文化为主,发动该村计划生育文艺宣传队的群众,以小品相声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佈依文化。一群群佈依女子,身着佈依服,舞动飘带跳起欢快的秧歌,或者用原生态唱法搞情歌对唱,让人感受到佈依民族独有的民族风味等等。而在去年的五四青年节和今年的建党87周年活动中,全镇文艺分子更是大显身手,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二胡、萨克斯、葫芦斯、钢琴、巨轮秧歌、花灯、民族舞、现代舞、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原生态唱法,以及健美操、小品相声等等,一个个艺术水准更高、质量更好的节目,把金碧镇的文化建设再次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目前,谐乐电视剧组和花山组委会已合二为一,正在合力制作一个电视剧《为了久别的山村》,以迎接毕节试验区成立二十周年的到来;金碧镇农民文化艺术团的筹建,也在积极的准备之中。
第二篇: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努力实现文化繁荣
在我国,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安康各县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文化工作,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也要清醒在看到,目前县区及以下基层文化建设仍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城镇社区和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群众文化生活单调,有些文艺作品和演出脱离实际生活;有些地方,尤其是后高山地区的一些地方,愚昧迷信活动盛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滓泛起,少数地方非法宗教活动抬头,腐朽和错误思想滋生。这些,严重影响了基层两个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甚至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切实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正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繁荣农村文化,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落实好、完成好这一艰巨任务,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造成县区及以下等基层文化建设滞后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一是地方机构改革,基层文化站受到冲击。如因合并而使部分文化站原有闲置固定资产,因乡镇规划建设和文化站负债沉重使部分乡镇变卖挤占原文化站资产甚至拆除文化站设施,因文化站与其他站合并而使文化站变成“文化服务中心”等等。二是基层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特别是文化经费投入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在许多地方没有得到可靠保证。更令人担忧的是少数地方,还将地方文化设施维修和设备购置专项经费挪作它用。三是一些地方领导只重视地方经济建设,忽视了地方文化建设。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巩固基层政权,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当前的工作:
一是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有计划、分步骤地加以推进。
二是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基层文化建设项目经费和工作经费足额及时。
三是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尤其要狠抓国办文化与业余文化两支队伍建设,努力建构繁荣基层文化的“集团军”。
四是加强文化设施的管理和利用,当前尤其要完善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必要的设备和装备,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要通过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要防止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要坚决收回被挤占、挪用的文化设施。
五是充分发挥机关、学校、企业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今后凡有条件对社会开放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开放内部文化设施,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方便。
六是文化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注意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要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基层文化建设,把群众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使广大群众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力军。(陕西安康市政府办公室机关党委孙传志)
第三篇: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推进农村文化产
业发展
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乡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已是势所必然,农村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同时,如何加速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农村文化发展后劲,是很多文化人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关键是紧扣农民的文化需求,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农村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农村文化旅游,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事业的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发展后劲。
一、江苏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是经济实力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到xx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占全国的%,个人生产总值突破人均2000美元,人均储蓄存款突破10000元,成为继广东之后第二个超千亿美元的省份。
二是文化资源的优势。我省素以文化昌盛而闻名,历代名人辈出,文化资源丰富。昆曲和苏州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里、周庄、甪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约占全国1/3;有30多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居全国首位。
三是政策的优势。自2000年以来,我省为全面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步伐,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实施了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目前正
着手制订鼓励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规定。所有这些,都为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自然资源的优势。我省的南京、苏州、镇江等9个地级市和昆山、江阴、句容等6个县级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40多个景区是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苏州有园林、古镇、古城和太湖等天人合一的旅游资源;镇江有滨临长江、山城相融、江河交汇的“城市山林,大江风貌”;连云港有海滨、花果山、温泉;盐城有被誉为“东方湿地之最——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的滩涂湿地资源等。
二、江苏农村文化旅游的定位
根据我省农村的现实情况以及农村文化发展特点,结合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笔者认为,江苏农村文化旅游可定位于:
一是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
21世纪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地面种植类观光旅游。可以结合农村高科技园区的开发,组织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可以结合果园种植,开展春季赏美景、秋季摘硕果活动;可以结合林业种植,开展种植“希望树”、“爱情树”、“同心树”等活动。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句容市推出的“瓜果基地采摘游”项目获得巨大成功,超过10万的游客到农村大棚采摘草莓,到果园采摘鲜果,推动了农村旅游经济,带动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水面养殖类观光旅游。可以在养殖水面周围,添置遮阳伞、休闲座椅、钓具等必要的设施设备,构建会员制的“垂钓俱乐部”;可以修建水面餐厅,让游客自己品尝垂钓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可亦修建水面旅馆,让游客仿佛栖身水中,回归自然。
3、特色农业类休闲旅游。要结合
当地特产和特色农业项目,挖掘旅游资源。扬中市因地处江中而盛产竹,当地农民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利用长期劳动实践中总结出的竹编技艺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竹编旅游工艺品,创立了省内第一家由农民自己开办的“竹编艺术研究所”,开辟了专门场所向游客展示竹编制作的工艺流程,引起了中外游客的广泛兴趣,一年实现销售300多万元。经过长期的开发和研究,他们的作品还获得了北京中国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被称为“江南竹编一绝”。
二是农村风情体验旅游。我省农村的人文历史悠久,风情特色多样,非常迎合当今城市居民的乡村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民间风俗素以“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为特色,传承相习而时相变,南北有别又东西各殊。每逢镇江丹徒上党的庙会,四乡八镇的农民都会自发的聚集起来荡湖船、唱麒麟、对田歌、跳采茶舞等,相互祝福、庆贺丰收、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
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特别是外国友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农村节庆旅游。要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和民俗,不断丰富群众文艺形式,体现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打造本地文化品牌。苏州每年一度的虎丘庙会就是根据历史上“三市三节”的传统,开发出来的集民间文艺表演、手工艺表演、风味小吃和展销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开封盘鼓、兰州太平鼓、海城高跷、吴桥杂技、苏州评弹等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每年都要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3、农村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野”和“鲜”,山区的野菜、野果、野鸡、野鸭以及农村的蔬菜采种等对想亲近自然的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力。游客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更可以细细体会吴越风情和
楚汉民风。
三是农村原生态旅游。我省跨海滨江,幅员辽阔,山、林、江、河、湖、溪等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其中有很多没有受到现代工业影响的“世外桃源”,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比如,我市丹徒石桥镇的华山村就是一个至今仍保持着原生状态的自然村落。那里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更流传着众多民间传说。最知名的就是被收入《乐府诗集》的《古今乐录》中的千古绝唱《华山畿》,他讲述的爱情故事经国内专家考证被认定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雏形。当地的古银杏、龙脊街、奈何桥等“华山八宝”、“分家”“上梁”等民风民俗和造型古拙、色彩明快的泥塑玩具“华山泥叫叫”,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三、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
1、要在政策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
省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土地利用、道路通讯、扶贫信贷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农村原生态物质的和非物质资源进行普查,并进行可行性论证,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能原汁原味反映自然人文风貌的农村旅游文化资源,会同当地旅游部门一道制定整体规划。
2、加大对农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方面要用足、用好、用活文化经济政策,把农村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项目,纳入农村文化发展规划之中,一招不让的抓实、抓好。另一方面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施道路、通讯、食宿等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强化江苏农村文化的旅游功能。
3、注重抓好农村文化旅游品的开发。一是要对本地的民间工艺进行普查、研究和分析,筛选出凸显地方特色、文化底蕴深厚、能够满足批量生产要求的
农村文化旅游品。二是要在保留其原生态的基础上,按照旅游品的要求对农村民间工艺品进行重新设计、包装。如镇江上党乡的挑花、扬中的柳编、丹阳的正则绣等。三是要加强农村文化旅游品的包装宣传和市场开发工作,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4、要注重农村文化旅游队伍的培养。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活动中心要大力宣传和农村文化旅游相关的政策,增设《旅游概论》、《旅游地理》、普通话训练等培训课程,立足本土,培养农村旅游管理、营销人才。同时,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采取对外招聘、高校委培等办法,千方百计吸引旅游管理人才,迅速造就一支庞大的农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为我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提供队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四篇:郊区大力推进文化发展繁荣
郊区全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利用郊区资源条件,发掘各种有特色、有影响的民间文化艺术,培植2—3个特色文化品牌。大力提升大通美食文化节、灰河乡葡萄文化节、桥南文化活动月等文化品牌效应,促进特色文化的发展。
二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区直部门积极开展农村文艺调演、社区文化活动月、文化艺术节、文化下乡和广场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级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家园、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阵地,积极引导群众组织歌咏、舞蹈、曲艺、书画、摄影等表演和展示活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引导和促进全区人民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发展成果。
三是着力开拓产业发展空间。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项目资金,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引导社会力量自办、协办各种文化活动,拓展先进文化建设平台。以大通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为抓手,加强对优秀民俗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抓住城乡一体化和南部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将文化产业发展同现代物流、汽车贸易、房地产、影视动漫、交通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有机衔接融合。
(郊区区委办)
第五篇:着力推进三转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着力推进“三转”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李光盛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推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迫切任务。结合湘西州农村经济发展实际,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在土地经营、生产方式、政策支持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一、土地经营要转移:从千家万户向适度规模转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农村重点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大程度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产量大幅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农村经济迅速繁荣,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整体改革的深入、社会环境的变迁、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和缺陷也逐渐暴露:一是田土收益十分有限。我州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挥到了极限,但土地的总体收益却十分有限,种粮的农户仅可解决温饱,改种的农户如果不是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也仅能得几个零花钱,土地收益无法满足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由于土地边际效益递减,大量农民外出打工、中青年劳力不足而导致的土地抛荒、弃耕等问题日渐增多。二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单干经济模式下,农民的自我意识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降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和维护的市场主体严重缺位,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普遍荒废。受土地收益的限制,农民在改良土地、引进新品种、提高劳力素质等方面的投入积极性不高,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三是抵御风险能力极端低下。一方面,由于田土的产出效益太低,资本积累严重不足,农民经受不住自然灾害的打击和折腾,因灾返贫的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单干模式丧失了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的小农经济在生产、流通、交换等领域都不具备比较优势,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总而言之,一家一户的经营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突破农村现行经营体制“瓶颈”。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突破农村经营体制瓶颈的有效途径就是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根据世界粮农组织测算,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种植经济作物的规模不能低于170亩,种植粮食作物不能低于300亩,否则就无竞争力可言。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践来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经阶段,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从我州大户经营的成功经验来看,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挖掘农业内部潜力的切入点,是促进农民增收解放农村富余劳力的着力点,是提高生产效益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关键点,是统筹城乡发展激发农村经济活力的结合点。当前,我州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具备了很好的现实基础。一方面,全州已有近50万劳力常年外出务工,出现了数量较多的兼业户不愿种田,有的把土地无偿地给亲戚朋友或邻居耕种,有的甚至撂荒,形成了土地使用权的供给方;另一方面有不少专业大户在利润的驱使下,急欲扩大规模、承包更多的土地,形成了土地使用权的需求方。各级政府应因势利导,把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制定切实有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鼓励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以租赁、承包、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以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二、生产方式要转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业和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农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早在1964年,美国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就提出:“对于经济增长,传统农业很难作出什么贡献,惟有现代农业,才能像发射卫星的助推器,推动经济腾飞。” 我州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农业地区,人多地少,按照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就是在土地上“绣花”,也难以解决农业的深层次问题。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还是促进农民增收;无论是应对市场竞争,还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现代农业是必由之路。
我州发展现代农业有气候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农业劳动力资源富足等众多利好条件,但也存在着较多的困难和制约因素:第一,农业耕地数量少,质量较差;第二,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总体素质较差、观念落后;第三,农业水利化程度比较低;第四,政府财政投入能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比较弱。尽管我州现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难以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必要的科技创新支撑、人力资源支撑和市场体系支撑,但发展现代农业应坚定不移,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总体来说,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具体来说就是要侧重推进“四化”:一是农业要产业化。目前,我州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到10%,而发达国家都已达到80%以上。2009年,35家州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只有15.22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能力弱、技术低。要改变这种局面,就是要以发展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发展,大力扶持农业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延伸农业产业发展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生产要机械化。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要充分利用国家实行的农机补贴政策,下大力抓好适合山区的中小农机具推广工作,切实抓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要通过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与普及,不断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农业生产效率,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拓展农民致富渠道。三是农民要知识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民素质的现代化是紧密相联的,没有农民自身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农业的现代化。湘西州农民总体素质低,与发展现代农业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注重对农民的智力开发,利用培训和教育等多种渠道,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四是城乡要一体化。要努力完善市场机制,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着力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断完善家庭经营、农户合作、农业企业股份合作制以及相应的辅助支撑体系,实现城乡联动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
三、政策支持要转向:从激励农民转向激励从农人员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非常重视,自1982年起连续出台了五个“一号文件”,自2004年起又连续出台了七个“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强农惠农政策密度之大、力度之大、突破之大,前所未有。特别是近几年,“皇粮国税”免了,补贴年年增加,农业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全国农村形势持续向好。在我州,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强农惠农政策虽然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确保了农村社会的持续稳定,但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没能产生裂变效应,农民持续增收依然难度较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也没有完全调动起来,自2007年以来,全州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都在40万人以上,留在农村务农的大多是老弱病残解放以来的“农一代”,少数坚守在农村的“农二代”也是应付式耕作、粗放型经营,“农三代”基本上远离了农业生产,以至于部分乡村出现了大面积的土地抛荒现象。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抛荒土地是农民思想的一大进步,说明农民的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增强了。农民是精明的“经济学家”,种田效益低下或者收益难以达到他们的预期,就会义无反顾地选择从事其他行业,抛荒土地是经济之举,是明智之举。令人可喜的是农村能人、返乡创业人员、城镇职工承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现象悄然兴起,挑起了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任。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应顺势而为,要在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现行政策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在财政补贴、项目投入、银行贷款、人员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制定积极有效的配套措施,涉农政策的支持对象要有所侧重,要从激励农民转向激励从农人员,要大力支持鼓励大户经营,支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鼓励大中专生到农村创业,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只有充分调动从农人员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我州的农村经济才会蓬勃发展。
作者:李光盛,现任湘西州委农村部部长、湘西州政府农办主任、湘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