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小结

时间:2019-05-12 16:2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药理学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药理学小结》。

第一篇:药理学小结

抗癫痫药的选用

癫 痫 小 发 作,首 选 乙 琥 胺; 局限发作大发作,苯妥英钠鲁米那; 卡马西平精神性,持续状态用安定; 慢加剂量停药渐,坚持用药防骤停。抗精神病药

精神病药氯丙嗪,阻断受体多巴胺,镇静止吐兼降温,人工冬眠显奇效,长期用药毒性大,震颤麻痹低血压。

镇痛药

吗啡******,很强成瘾性;呼吸抑制重,慎重选择用;镇痛作用灵,心性哮喘停;过量要中毒,拮抗纳络酮。

解热镇痛药

乙酰水杨酸,抑制PGE; 解热又镇痛,抗炎抗风湿; 抑制血小板,防治血栓塞; 不良反应多,“为您扬名先”

中枢兴奋药

中枢兴奋药两类,兴奋大脑咖啡因, 尼可刹米洛贝林,作用部位在延髓;主治呼吸抑制症,小儿宜选洛贝林, 吗啡中毒可拉明,剂量过大要人命。

抗高血压药

中枢降压可乐定,对抗未梢利血平,α-R阻断哌唑嗪, 血管扩张“肼哒嗪”,利尿降压氯噻嗪,“紧张转化”卡普利,强扩动静硝普钠,危象心梗才选它,联合.阶梯.个体化,肺、肝、肾功要详查。

抗高血压药选用

伴有冠心心绞痛,禁止使用胍和肼,普萘洛尔硝苯啶,降低血压抗心痛。脑血管,有疾病,不能使用胍乙啶; 肾功能,有减退,禁用心卡胍乙啶,可用多巴可乐定,伴溃疡,可乐定,精神病,血压升,首先考虑利血平。

抗心绞痛药 抗心绞痛药三类,********扩血管,阻钙内流硝吡啶,阻断β-R心得安; 增加血供降氧耗,联合用药效力添。

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药很复杂,心电生理统率它。三种离子钾钠钙,三类药物好分家。降低自律消折返,失常原理两句话。缓慢失常阿托品,室律不齐“利卡因”。房颤房扑地高辛,心甙中毒苯妥英。β-R阻断室上性,阻钙内流异搏定。“房室交界”它能正,胺碘酮,效全能。

强心甙

强心甙类慢中快,增强心力游离钙; 正性肌力最根本,心力衰竭适应症; 减慢心率和传导,房颤房扑阵发性; 毒性反应三方面,心律失常要送命; 维持疗法地高辛,禁钙补钾牢记心。抗凝血药

血栓疾病需抗凝,肝素作用强快灵,抗凝适用体内外,鱼精蛋白拮抗快,双香豆素仅体内,过量中毒加维K,枸橼酸钠用体外,大量输血防低钙。

止血药

凝血酶原缺乏症,选用VK来纠正; Ⅱ、Ⅶ、Ⅸ、Ⅹ合成多,肝功不良减效果。

注射垂体后叶素,好比内科止血钳; 门脉高压肺咯血,收缩血管显效果; 尿崩症状可治疗,心脏血管注意到。

纤溶亢进出血症,氨甲苯酸可纠正; 作用较强毒性低,血栓形成要注意。

利尿药

利尿药物强中弱,作用肾脏钠排出; 严重水肿肾衰竭,宜选速尿来救急; 中效双克常用到,心性水肿效果好,留钾利尿弱效差,各型水肿伍用它; 强中谨防„四一症‟,弱效注意钾过剩。

注:“四一症”指强效利尿药的四低一高症(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高尿酸血症)和中效利尿药的四高一低症(高血氨、高血糖、高尿素氮血症、高尿酸血症、低血钾)。

抗过敏药

H1受体阻断药,苯海拉明是代表; 皮肤粘膜过敏症,选用此药可纠正; 治疗失眠和止吐,作用较强正对路; 不良反应比较少,口干嗜睡常见到。

抗酸药

抗酸药物复方多,互纠缺点增效果; 中和胃酸护粘膜,局部作用显效果。

导泻药

硫酸镁,竣泻剂,用法不同作用异; 口服泻下与利胆,排便排毒又排虫; 注射降压抗惊厥,用于子痫破伤风; 局部热敷消肿痛,未化脓者方可用; 经期孕妇应慎重,肾功减退选钠盐; 过量中毒勿惊恐,钙盐拮抗解毒用。

镇咳药

中枢镇咳可待因,无痰干咳效果灵,呼吸抑制易成瘾,安全有效咳必清

祛痰药

恶心祛痰氯化胺,兴奋迷走稀释痰; 粘痰溶解痰易净,硫键断裂痰变性; 前药口服后局部,合理选用不延误。

平喘药

平喘药物氨茶碱,抑制酯酶效果显; 松驰气管平滑肌,急慢哮喘可防治; 强心利尿兴奋脑,控制用量很重要。

XXXXX兴奋药

选用XXXXX兴奋药,掌握剂量很重要; 相对安全缩宫素,产前产后均适宜; 麦角制剂产后用,亦可治疗偏头痛。

抗甲状腺药:

内科治疗甲亢病,主要选用硫脲类; 过氧化酶受抑制,生效缓慢疗程久; 药物减少粒细胞,定期查血很重要; 甲亢危象手前术,需加大量卢戈液; 防治地甲小量碘,对抗甲亢大剂量。作用高峰两周到,应用注意“碘感冒”。

胰岛素:

各型重症糖尿病,必须补充胰岛素; 降糖作用快而强,促进血糖入细胞; 增加利用和贮藏,糖元分解异生少; 来源减少血糖降,须防休克低血糖。

口服降血糖药:

两类口服降糖药,作用特点慢而弱; 胰岛功能丧失掉,磺酰脲类即无效; 苯乙双胍尚对路,不能替代胰岛素

X线造影剂

X 线 造 影 剂,临床应用碘钡气; 胃肠造影硫酸钡,胆肾造影用碘剂; 肝肾功能检查药,磺溴酚钠酚磺酞; 需要检查心血管,荧光素钠偶氮蓝; 如要检查胃功能,选用五肽胃泌素; 空气氧气能显影,妇科造影都用其。青霉素

窄谱杀菌青霉素,竞争菌体转肽酶; 粘肽合成受干扰,阳性细菌杀灭掉; 过敏反应危险大,一问二试三观察。

说明:一问:询问过敏史;二试:用药前做皮肤过敏试验;三观察:用药后观察30分钟。

氨基甙类

氨基甙类杀菌剂,抑制菌体蛋白质; 对抗阴性杆菌灵,链卡还治结核病; 耳肾毒性最严重,控制剂量定慎用。

链霉素

链霉素,易抗药,迅速持久程度高。一般感染已少用,配伍用药增疗效。联 合 异 烟 肼,治 疗 结 核 病; 配 合 青 霉 素,心 内 膜 炎 停; 合 用 四 环 素,治 疗 布 氏 病; 伍 用 SD,鼠 疫 兔 热 病。

红霉素

大环内酯红霉素,碱性环境增效果; 青红合用不对路,盐析现象须记住,林红竞争结合点,四红合用增肝毒。

四环素抗菌谱

二菌四体一虫灵,基本无效伤绿结。

说明:二菌指细菌和放线菌,四体指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一虫指阿米巴原虫。

磺胺类抗菌谱

二菌一体和一虫,外加结核与麻风。

说明:二菌指细菌和放线菌,一体指衣原体,一虫指疟原虫。

磺胺类不良反应预防

碱化尿液多饮水,定期检查尿常规 抗结核病药

对抗结核异烟肼,作用三强各型灵; 耐药快速毒性低,影响神经加VB。

消毒防腐药

消毒防腐九类药,酚醇醛酸卤素类; 氧化染料重金属,还有表面活性剂,抑制杀灭微生物,选择外用勿内服。

抗疟药的选用

控制疟疾用氯喹,根治须加伯氨喹。进入疟区怎么办,乙胺嘧啶来防范。伯氨喹啉毒性大,特异体质慎用它。

抗疟药的作用机制

氯喹奎宁红内期,乙胺嘧啶红

氯喹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比较少,头痛耳鸣胃肠道; 长期用药易蓄积,须注意血、心、眼。

甲硝唑

甲硝唑药作用灵,原虫滴虫厌氧菌。肠内肠外阿米巴,效果良好首选它。

有机磷中毒解救

有机磷中毒症状三,中枢M样骨骼肌,解救用药要适当,N样症状解磷定,外周中枢阿托品,早期足量反复用

第二篇:药理学小结

药理学小结

药理学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药物的作用,在深度上出现了生化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等。化学的发展使人们能从植物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和合成新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扩大了药物的范围。生化学的发展为药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方法,使人们能够观察药物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从而打破了药物作用的神秘观点,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药理学从整体、器官、细胞和亚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从深度上产生了生化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等。随着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出现了一系列药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如临床药理学、精神药理学、免疫药理学、时辰药理学等。其中临床药理学,研究药物和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阐明药物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与监测,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新药的临床评价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大大充实与丰富了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然而随着化学药的发展,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日趋严重。如砷制剂治疗梅毒引起黄疸等,引起了世界各国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度重视。荷兰于1972年出版了第一部《药源性疾病》专著。毒理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发展。

我国现代药理学的形成是在20世纪20年代,陈克恢的麻黄研究和相继进行的几十味中药的研究是开创性工作,形成了延续至今的研究思路,即提取化学成分,通过筛选研究确定其药效和有效成分,与植物药的研究模式极为相似。50-80年代,开展了中药对呼吸、心血管、中枢、抗感染和抗肿瘤的研究。进入90年代,复方、作用机理和不良反应的研究增多。形成了两条清晰的研究思路:植物药研究思路和复方整体研究。此外,我国在1979年成立了中国药理学会,1980年创办《中国药理学报》,此后相继出版了各种药理学杂志、通报等。1985年中国药理学会成为一级学会。

第三篇:药理学总论小结

药理学总论小结

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言

一、药物的概念:定义、特点

二、药理学的概念:定义、研究内容(药效学、药动学)、研究方法、性质与任务

三、发展史

四、新药研发:新药的概念、研究步骤(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研究内容(临床前-药物

化学研究,药理学研究;临床-1~4期研究)

第二章药动学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转运方式(主要是简单扩散)、影响因素(分子量、脂溶性与极性、体液pH与药物pKa、膜两侧药物浓度差、扩散面积、细胞的能量代谢)

二、药物体内过程:

1.吸收:概念、影响因素(药物制剂、给药途径、)、评价参数(F、Cmax、Tmax)

2.分布:概念、影响因素(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药物与组织的结合、特殊屏障、器官血

流量、局部pH与药物pKa)、评价参数(Vd)

3.代谢:概念、有关的酶(肝药酶、非微粒体酶的特性、药酶诱导与药酶抑制)、代谢方式

(氧化、还原、水解、结合)、代谢结果(药物活性与水溶性的改变)

4.排泄:概念、排泄途径(肾、胆道-肠肝循环、乳汁-对婴儿的影响、汗腺与唾液-颜色等)、经肾的排泄(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影响因素)

三、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1.药物的消除:概念、消除动力学(0级、1级)、消除速度评价指标(Ke、t1/

2、Cl)、消除规律(5个t1/2基本消除)

2.药物的蓄积:概念、意义、规律(恒量定时给药:5个t1/2达Css;负荷量给药:1个t1/2内达Css)、负荷量(概念、给法)

3.单次给药的C-T曲线:静脉外给药、静脉给药(一室模型、二室模型)

4.多次给药的C-T曲线:Cmax、Cmin

第三章药效学

一、药物作用

概念:药物作用、药物效应、药理效应=药物作用+药物效应

药物作用方式:吸收作用、局部作用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神经-体液联系)

基本作用:调节作用(兴奋与抑制)

二、药物作用基本规律

1.选择性:概念、产生原因、意义

2.两重性:防治作用(对因、对症)

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效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停

药反应与反跳、耐受性与耐药性、依赖性)概念,产生原因,特点

3.量-效性:量-效关系、剂量概念(最小有效量、最小中毒量、最小致死量、极量、治疗量、常用量、安全范围)、量-效曲线(量反应量-效曲线、质反应量-效曲线)、药物评价参数:疗效(效能、效价、ED50);毒性(LD50);安全性(TI、SI、SM)

4.时-效性:潜伏期、持续期、残留期

5.构-效性

三、药物作用机制

1.非特异性机制:影响渗透压、影响pH、脂溶作用、络合作用

2.特异性机制:影响代谢(底物、酶)、影响胞膜通透性、影响体内活性物质

药物与受体:

受体:概念、特性(敏感性、特异性、可逆性、饱和性、可变性)、受体分类(G蛋白偶

联受体、离子门控型受体、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胞内受体)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表达式、亲和力(KD、pD2)、内在活性

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完全激动药、部分激动药;竞争性拮抗药(pA2)、非竞争性拮

抗药

受体学说:占领学说、速率学说、二态学说、浮动组装学说

受体的调节:增敏与脱敏;上调与下调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一、来自药物的因素: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剂

二、来自机体的因素(个体差异):年龄、体重、性别、遗传、心理状态、病理状态

三、来自用药者的因素:剂量、疗程、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给药间隔时间、联合用药与药

物相互作用(概念、相互作用的环节与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重要名词概念

药物、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转运、转化、吸收、分布、代谢、排泄、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药酶诱导剂、药酶抑制剂、药物消除、药物蓄积、半衰期、峰浓度、峰时间、谷浓度、稳态血药浓度、剂量、极量、常用量、治疗量、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效能、效价、负荷量、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量反应、质反应、治疗指数、亲和力、内在活性、安慰剂、耐受性、耐药性、依赖性

第四篇:药理学激素小结

药理学激素小结

1.构效关系有四:基本结构为甾核

1)C3的酮基、C20的羰基及C4-5的双键是保持生理功能所必需;

2)C17上有-OH;C11上有=O或-OH;

3)C1~2为双键以及C6引入-CH3则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

4)C9引入-F,C16引入-CH3或-OH则抗炎作用更强、水盐代谢作用更弱。

2.四大生理作用:升糖、解蛋、分脂、保钠。

3.分四类:短效(的松类)、中效(尼松类)、长效(米松类)、外用(氟松类)

4.四大抗作用(超生理剂量):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

5.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作用,四多一少:

1)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ˉ,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红细胞-、血红蛋白-,治再障。

3)血小板-,治血小板减少症。

4)中性粒细胞-,治粒细胞减少症。

6.不良反应:

(一)四个一:一进,一退,一缓,一反。

1)一进: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柯兴氏综合症)。

2)一退: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分泌功能减退。

3)一缓:伤口愈合迟缓。

4)一反:停药反跳现象。

(二)四诱发:

1)诱发或加重感染。

2)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

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诱发或加重精神病。

7.四用法:

1)小量替代: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

2)大量突击:严重感染或休克。

3)正量久用:自身免疫疾病、炎症后遗症等。

4)两日总量一次晨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掌握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按生理功能分为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三大类。其中以糖皮质激素临床最为常用。糖皮质激素类

[生理作用]

生理剂量下主要影响三大物质和水盐代谢,当剂量过大或长期应用时,可导致各种物质代谢紊乱,以下是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1、糖代谢:①糖原异生?-肝、肌糖原合成-;②抑制细胞对糖的摄取和氧化利用、使血糖升高、糖尿(严重时)。

2、蛋白质代谢:合成ˉ、分解?-负氮平衡,从而产生肌肉萎缩、皮肤变薄、生长发育迟缓、伤口难愈。

3、脂肪代谢:脂肪合成ˉ、分解?-诱发酮症酸中毒;脂肪再分布?向心性肥胖、满月脸。

4、水、电解质代谢:留钠排钾?水钠潴留、低血钾、高血压;增加钙磷排泄?骨质疏松。

5、雄激素样作用:痤疮、多毛等。

[药理作用] 超过生理剂量时,除影响物质代谢,尚可出现下列药理作用:

一、抗炎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都有抑制作用。表现在炎症早期: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炎症后期防止粘连和疤痕形成。抗炎机理:

1、稳定生物膜:

(1)稳定溶酶体膜:蛋白水解酶类释放ˉ,炎症反应ˉ。

(2)稳定肥大细胞膜:组胺等致炎物质释放ˉ,炎症反应、渗出ˉ

2、抑制化学趋化作用:使中性粒、单核和巨噬细胞移行至炎症区?ˉ炎症浸润ˉ。

3、增强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血管收缩↓→充血渗出ˉ

4、抑制致炎物的生成:诱导磷脂酶A2抑制蛋白→磷脂释放花生四烯酸?ˉPGs、LTs、5-HT缓激肽等生成ˉ,该作用以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最强。

5、抑制成纤维细胞的DNA合成,?肉芽增生?ˉ,粘连、疤痕形成ˉ

二、抗免疫作用:对细胞和体液免疫均抑制,但对细胞免疫抑制作用更强,后者在大剂量时才明显。抑制免疫反应多个环节:

1、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2、干扰淋巴细胞的识别能力和阻止免疫活性细胞增殖

3、促进淋巴细胞重新分布,使循环淋巴细胞ˉ

4、大剂量可抑制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抗体生成ˉ

5、稳定肥大细胞膜?致炎物释放?ˉ过敏反应ˉ。

三、抗毒作用:机体对内毒素耐受力-、损害ˉ,表现为解热,改善中毒症状,但不能中和内毒素,对外毒素损害亦无保护作用。作用机制:

1、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热原释放、降低体温调节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

2、与内毒素主要成分脂多糖结合,阻止其所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四、抗休克作用: 超大剂量可对抗各种严重休克,特别是中毒性休克。可能的抗休克机制:

1、扩张痉挛血管,加强心收缩力,改善微循环;

2、稳定溶酶体膜,使心肌抑制因子生成ˉ,阻断该因子所致心肌收缩力ˉ、心输出量ˉ和内脏血管收缩的作用;

3、降低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改善重要器官供血氧。

4、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减轻微血栓形成。

五、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作用:(1)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元-;(2)中性粒细胞-,但功能ˉ;(3)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ˉ。

六、其他作用:

1、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欣快、失眠、可诱发精神失常和癫痫。

2、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可诱发或加重溃疡。

3、对抗VitD对钙的吸收作用,久用易致骨质蔬松。

[作用机理]

该类激素通过与靶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转入细胞核?相应mRNA转录?诱导相应蛋白质或酶合成?产生各种效应。

[临床应用]

1、替代治疗:用于急慢性皮质功能不全症(包括肾上腺危象和阿狄森氏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或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2、严重感染:适用于伴有毒血症的严重感染如中毒性菌痢、暴发型脑膜炎,中毒性肺炎等,注意应在足量有效抗菌药前提下使用。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激素,但对严重传染性肝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可缓解症状。

3、感染性休克:如败血症、中毒性菌痢引起的感染性休克。须与足量的抗菌药合用,宜及早和大剂量应用皮纸激素。

4、防止某些炎症后遗症:重要器官的炎症如脑膜炎,脑炎,心包炎,风湿性心瓣膜炎,脑膜炎、角膜炎等。

5、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热、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症、支气管哮喘等。

6、血液病:(1)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再障均有缓解作用,但停药易复发。(2)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溶血也有效。

7、局部应用:(1)眼科:结膜炎、虹膜炎(局部应用)、视网膜(全身用药)。(2)皮肤科:接触性皮炎、湿疹、牛皮癣;对天疱疮、剥脱性皮炎仍需全身用药。

[不良反应]

一、长期大量应用的不良反应:

1、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柯兴氏综合症):如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痤疮、浮肿、高血压、低血钾。采用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加服氯化钾可减轻症状。

2、诱发或加重溃疡病;对长期大量使用者可加服抗胆碱及抗酸药。

3、并诱发或加重感染:免疫抑制之故,注意早诊断,必要时与有效抗菌药合用。

4、生长发育迟缓、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

5、心血管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二、停药反应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反溃抑制ACTH分泌所致,出现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分泌功能减退。

防治措施:(1)尽量降低每日维持或用隔日给药法;(2)缓慢逐渐停药,于疗程结束后7天加用ACTH;(3)在停药数月或更长时间,如遇应激情况给予足量本激素。

2、停药症状和停药反跳:突然停药或减量太快,可出现一些原疾病没有的症状称停药症状;原病复发或恶化称停药反跳现象。

[禁忌症] 严重高血压、骨折或创伤恢复期、新近胃肠手术、中重度糖尿病、溃疡病、角膜溃疡、精神病等。

[用法]

1、大剂量突击疗法:严重感染或休克

2、一般剂量长期使用:自身免疫疾病、炎症后遗症等。

3、小剂量替代疗法: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

4、隔日疗法:将两日量一次给予。优点:按激素昼夜分泌节律给药,晨6-8时为分泌高峰,对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负反馈抑制性小

[糖皮质激素分类]

1、短效:可的松(Cortisone)、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前者在肝内转化为后者才生效)

2、中效:泼尼松(Cortisone)、氢化泼尼松(强的松龙Prednisolone),(前者在肝内转化为后者才生效)。

3、长效: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倍他米松。

4、外用:氟氢可的松、肤轻松。

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释放,用于肾上腺皮质废用性萎缩和ACTH兴奋试验。但用于前者往往作用有限,显效慢且对功能已丧失者无效。

盐皮质激素类

药物有醛固酮和去氧皮质酮,作用于肾远曲小管,起保钠排钾作用。用于慢性皮质机能不全及盐性肾上腺性综合征。

第五篇:药理学

书评

《药理学》(第五版),主编:李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4年4月第5版。索书号:R96-43/L31/5E。

《药理学》第五版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必修课的一本规划教材。该书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本教材约65万字,共分8篇,47章叙述。第一篇:总论,有四章,包括了绪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等内容;第二篇:外周神经系统药理,有六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药等内容;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理,有八章,叙述了全身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等内容;第四篇:内脏系统药物,有十章,含有抗心律失常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抗心绞痛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等内容;第五篇:影响内分泌系统和其他代谢的药物,有五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等内容;第六篇: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有八章,包含抗菌药物概述、喹诺酮类、磺胺类与其他合成抗菌药物等内容;第七篇:抗寄生虫病药的药理,有四章,包括了抗疟药、抗阿米巴病药与抗滴虫病药等内容;第八章:抗恶性肿瘤药和影响免疫功能药,共二章,抗恶性肿瘤药、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本书后面并有附录及中英文药名索引等。

就其教材第五版内容而言,在保留第四版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写作风格的基础上,除删除了第四版中个别比较陈旧的内容或药物外,对各系统的药物也有一些内容更新,如增补了一些新药以及对某些药物的作用机制说明,以便从分子水平进一步阐明与药理作用有关的理论和知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增加了一章关于:影响其他代谢的药物”。

本版教材可供普通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本科生应用,也可供医学专业本科生等作参考。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辨证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评撰写:杨兴菊

2005.07.28

下载药理学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药理学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专硕349药理学大题小结范文大全

    1请列出作用于RAAS各个环节抗高血压药物的类别,举例说明各药物的作用特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inhibitor) ACEI 卡托普利 AT1阻断药(ARB......

    药理学教案

    教 案 授课日期: 教 案 编 号: 课程名称:药理学 年级专业、层次:药学(本科、仁济本科) 学 时:0.5 教 师地点教学安排 课型:理论 √ 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药理学教案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绪言 [目的要求] 掌握药理学基本概念和药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内容,熟悉药理学的任务和新药开发的过程。 [讲授重点] 1. 基本概念: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

    药理学实验

    实验一 动物实验基本知识 一、实验目的 通过药理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练习,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教学电影:动物基本知识与实验技术; (二)实验:......

    药理学名词解释

    药理学名词解释 1、药物:指作用于机体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用于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2、药理学:指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学科。 3、药效学:指研究......

    药理学[推荐阅读]

    达峰时间:Tmax,药物达到峰浓度的时间。 药效学:药物对机体的效应、作用——药物效应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A/D,进入血液循环量与药物摄入量之比,进入体内的数量与速度。 后遗效应:停......

    药理学基础知识

    药理学基础知识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理作用与药理效应 1.药物作用 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 2.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

    药理学习题(范文大全)

    药物对动物急性毒性的关系是 A.LD50越大,毒性越大 B.LD50越大,毒性越小 C.LD50越小,毒性越小 D.LD50越大,越容易发生毒性反应 E.LD50越小,越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正确答案】B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