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旅游局关于印发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要点通知
河北省旅游局关于印发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要点通知
各设区市、扩权县(市)旅游局:
现将《河北省旅游局2008年工作总结》和《河北省旅游局2009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九年二月十七
日
河北省旅游局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省旅游经济运行经历了高开低走、先扬后抑的发展历程,是近几年发展波动较大,调控难度较高的一年。一年来,我省旅游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克服经济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积极备战奥运旅游,全面加快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努力推进改革创新,旅游业实现了平稳发展。全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8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4.5亿元,比上年分别下降2.9%和4.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75万人次,创汇2.74亿美元,比上年分别下降8.8%和11.4%。其中春节、“十一”黄金周共接待游客8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4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6%和18.2%。
一、服务奥运旅游取得明显成效
(一)精选推出系列奥运旅游产品线路。按照全省部署,全省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一系列关于奥运旅游的指示精神,精心组织、积极备战。针对奥运会期间海内外市场需求,推出了承德皇家风情之旅、秦皇岛海滨海岛观赛度假之旅等7条河北奥运旅游精品线路;针对京津和周边省市,推出了坝上森林草原生态之旅、太行燕山风光之旅等8大类27条以“快乐假期河北行”为主题短假期旅游线路。
(二)强化奥运旅游宣传。配合奥运旅游精品线路和自助旅游线路的推介,编印了中英文《奥运河北行》宣传册和《快乐假期河北行》系列折页。以“5.18投洽会”为契机,在廊坊召开有近300名重要媒体和旅行商参加的奥运旅游发布会,同期举办了河北省奥运旅游商品展。与国旅总社合作编印产品线路册,奥运期间投放到北京奥运村及训练、比赛场馆。与北京市旅游局对接,把河北奥运旅游产品纳入北京奥运旅游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外推广体系。以“迎奥运·游河北”为主题,在央视1套新闻联播前,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市火车站25座电视墙,在北京王府井和西客站广场,在新浪、搜狐等6大门户网站投放河北旅游形象广告。成功举办了“与圣火同行,2008巴黎—北京梦想之旅自行车拉力赛”河北段及金山岭长城收车仪式。
(三)加强奥运旅游规范管理和安全体系建设。建设完成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和12301旅游呼叫服务平台。结合我省推出的奥运旅游产品、线路,在高速公路、国道和景区道路新建和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牌千余块。推进重点景区外文说明牌、标志牌的规范改造,加快完善无障碍设施,继续加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和自助旅游救援体系建设。8月份在全省开展以“文明、诚信、安全、优质”为主题的奥运旅游品质月活动,对内抓管理、保质量,对外扩影响、树形象,实现奥运月旅游接待服务零投诉。制定完善并下发了《迎奥运旅游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突发旅游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多项奥运旅游安全制度措施,联合有关部门对北京周边的近百家旅游经营单位进行旅游安全检查。
二、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
(一)加强科学规划。今年初,省旅游局和省发改委组成联合小组,聘请国内知名休闲旅游专家着手编制《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省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规划》,并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9月17日,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通过《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推动河北旅游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加快环京津休闲精品项目建设。按照《规划》要求,结合我省资源特点和发展优势,精心谋划建设一批具有区域龙头带动作用的休闲旅游项目。重点打造崇礼滑雪、固安—霸州—白洋淀温泉、张承坝上森林草原、京东海滨海岛度假等休闲旅游基地,崇礼多美地滑雪场、张北仙那都、三河成功广场等一批结构型项目进展顺利。同时,加强对环京津休闲旅游重大项目的协调调度,推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认真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使项目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全省全年新建、在建和竣工项目共计305个,投资总额近100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01亿元,年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旅游小团组招商等多种有效方式,注重引进大集团、大公司等旅游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与已注资我省旅游业的大型旅游投资商的合作,扩大在河北的现有投资规模。赴深圳与港中旅开展项目对接活动,使外企更加了解我省旅游项目,对争取外资投入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河北香港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与马来西亚卓越集团签约投资崇礼云顶生态旅游项目,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赴墨西哥进行洽谈,促进墨西哥拉美亚洲咨询集团公司投资15亿美元在石家庄市太平河两岸兴建“拉美风情国际城”。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是利用外资最多的一年。
(四)推动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再上新台阶。圆满完成了廊坊5.18旅游商品展暨第四届全省旅游商品大赛活动。会中签订销售协议1700多万元,编写并制作了《河北省旅游商品集》,发放到河北和我省部分星级酒店,促进了全省旅游购物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旅游宣传促销效果不断扩大
(一)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在央视黄金时段黄金栏目投放河北及重点城市景区宣传广告。在中央媒体和北京120多块公交候车亭广告牌、150多块大型社区广告牌、500多辆公共汽车车体,对滑雪、温泉等秋冬季旅游产品进行集中宣传。在中国旅游报、河北日报投放50余个宣传整版。在河北卫视开设为期9个月“魅力河北风采展”系列展播。在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旅游文化频道开辟“魅力河北游”、“话说燕赵”旅游专栏,共计播出150期、近80小时节目。全年多批次组织海内外重点旅行商和新闻媒体记者上千人次来我省考察,分7批次赴德法、俄罗斯远东、日本、韩国、港台等核心客源国(地)开展河北旅游宣传促销。在香港、台湾、新加坡、日、韩、俄罗斯远东等地电视、报刊、户外广告进行了深入宣传。
(二)努力打造河北旅游二级品牌。根据我省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整合全省资源,精心包装燕山长城、太行山、坝上森林草原、滨海湿地等系列旅游产品,努力打造河北二级旅游品牌,并通过系列节庆活动悉心培育,扩大影响。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狼牙山登山节、第二届太行山旅游文化节、奥运序曲舞动承德·中国承德国际旅游文化节、第十八届保定敬老健身节、第二届廊坊国际热气球节、邯郸太极拳国际交流大会、第八届中国崇礼国际滑雪节等影响较大的旅游节庆活动。组织参加了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和厦门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等旅游交易展览活动。
(三)借助外力多渠道开发市场。在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期间,与省外宣局、省文联、省体育局合作,在北京联合举办“河北文化北京行”大型文化旅游展,举行多场次专题推介,接受多家媒体专访,成功展现河北魅力形象。7月,与东方航空公司合作举办为期10天的“东方空中文化体验之旅—河北旅游文化周”,利用东航国际国内500余条航线、220多架次飞机客舱以及150个大中城市营业部、值机柜台,以影视、美食、杂志、宣传海报为载体,通过系列主题宣传。与中国旅游出版社合作编印多语种河北旅游宣传品,通过驻外使领馆和驻外旅游办事处等渠道在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投放。与韩国京畿道、庆尚北道等地旅游部门合作,成功开通石家庄至韩国仁川的包机航线,促成08年10月胡春华代省长与京畿道金文洙知事会晤,为两省道之间旅游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旅游产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加强旅游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继续宣传贯彻《河北省旅游条例》。认真办理政府法制部门交办的涉及旅游内容的立法文件,协助国家旅游局开展旅游综合立法调研。进一步完善旅游行政执法依据和执法岗位责任制。加强旅游行风建设,采取联合执法、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承包挂靠的旅行社以及“黑导”“黑店”、“黑车”等进行重点查处,对重大违规经营公示曝光。进一步完善投诉受理和处理机制,有效维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年全省共受理旅游投诉159起,结案率达到100%。
(二)推动旅游标准化建设。全年全省新增星级饭店45家,现总数达到458家。新评定绿色旅游饭店17家,目前全省绿色饭店达到42家。新增4A级旅游景区8家、3A级17家、新评定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6家,督促指导野三坡、南戴河娱乐中心晋升5A景区。联合省质监局,积极推动建立全省乡村旅游服务规范标准和全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标准。完成了全省导游员资格考试和外语导游考试工作。推进全省旅游卫星账户的研究编制工作,完成了前期调研,启动了数据收集整理和计算机平台开发工作。
(三)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继续推动《旅游信息化管理办法》和《旅游信息采集办法》的落实,及时准确报送旅游信息,全年全省共发布各类旅游信息1000余条,上报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信息100余条,编发《河北旅游简报》29期。重点完善以河北旅游网为核心的“三网一库”建设,完成河北省旅游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和全省旅行社网上审批系统,争取国家旅游局设备和资金支持,首批开通了“12301旅游服务热线”。
(四)强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省及各市组成若干培训小分队,深入旅游企业和接待单位,重点开展奥运知识、礼节礼仪、应用外语和服务技能培训。组织举办北京周边星级饭店酒吧服务技能大赛和酒店服务技能“大篷车巡回展示”活动。全省组织编辑了奥运知识、旅游服务礼仪、旅游服务技能、旅游服务外语等方面的培训教材10种,累计免费发放10万余册。
河北省旅游局2009年工作要点
2009年是我省旅游业抢抓后奥运机遇,加快发展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的重要一年,也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生态旅游年”。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要更加解放,举措要更加有力,效果要更加明显,以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为重点,以打造冀东区域旅游增长极为突破口,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努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拉动投资、扩大消费的重要功能,努力推进全省旅游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目标任务是:2009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1.1亿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20亿元,比2008年增长12%。全年旅游业新吸纳社会就业3万人。
一、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推进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
(一)抓好规划落实。贯彻落实《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及《实施意见》,加快编制七大产业聚集区规划,凡聚集区在同一个设区市范围内的,由所在设区市负责;跨设区市的聚集区规划,由省局协调相关市实施。聚集区规划力争年内完成,其中秦皇岛-乐亭滨海度假带规划力争上半年完成。张承地区滑雪产业规划和京东旅游环线规划也要在上半年完成。要积极协调 交通部门,抓紧编制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交通专项规划。
(二)抓好项目建设。今年,各设区市都要突出抓好3至4个项目,19个重点休闲县(市)突出抓好1至2个项目,全年全省旅游投资力争达到100亿元。加快在建项目进度,争取有一批项目竣工。重点是张北仙那都度假村、崇礼多乐美地滑雪场、三河成功广场、遵化福泉行宫、乐亭月砣岛、霸州温泉公园和白洋淀温泉城、永年广府古城等。已签约、已规划的项目,要抓紧启动开工。全年全省新开工项目不少于30个。重点是崇礼密苑度假区、怀安狩猎场、赤城滑雪场、赤城汤子庙温泉、涿州古文化一条街、遵化御汤泉、围场滑雪场、秦皇岛金海湾、北戴河游艇、古冀州历史文化旅游区等项目。要谋划储备一批项目,各地要结合资源特点和发展优势,加快谋划生态环境良好、与京津错位发展的主打休闲项目。重点是围场狩猎场和高档酒店、南戴河黄金海岸高档度假酒店、海上运动项目、乐亭三岛旅游开发、涞源凉城度假区等项目。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协调调度和督导,建立局领导定点联系、全程服务制度,原则上省里一季一调度、半年一交流、年终总结通报,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措施落实。对结构好、投资规模大、建设进度快的重点项目,省将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予以支持。
(三)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一是推进各类旅游企业投资开发旅游业。把组织动员各类企业了解旅游、考察旅游、参与旅游开发作为旅游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张开口”,广泛向企业宣传旅游;“迈开腿”,走进企业,使企业了解旅游,激发他们投资开发旅游业的热情;“牵好手”,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企业合作开发旅游项目。省、市旅游部门要积极与国资委、工商联等部门联合举办针对国有、民营企业的旅游项目推介会,进行旅游项目与企业合作对接。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洽谈会、登门拜访、小团组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方式引进大型战略投资者,对休闲旅游目的地成片开发、整体开发。在做好招商引资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人才,特别是引进世界知名品牌的管理经验以及有世界知名旅游企业工作背景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三是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旅游专项发展基金。四是用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金融市场融资。加强银企对接,创新金融产品,放大贷款效应。建立健全旅游产业融资担保体系,扶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支持旅游企业做好上市融资。
二、强化宣传促销,努力扩大旅游消费市场
(一)积极发展新型旅游产品。围绕“中国生态旅游年”主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积极鼓励和引导绿色消费;实施乡村旅游倍增计划,围绕全省中心城镇普遍形成乡村旅游发展带,使乡村旅游成为拉动居民旅游消费的热点。立足我省丰富的海滨、温泉、冰雪以及森林草原等资源,落实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规划,大力发展海滨海岛旅游、温泉养生旅游、滑雪旅游、体育健身旅游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完善自助旅游服务体系,大力推进自助旅游、会奖旅游等新的旅游消费方式。推出各种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文化旅游产品,创造文化旅游消费新亮点。
(二)启动实施全民休闲行动计划。研究出台政策措施,推动开展“河北人游河北”、“当地人游当地”活动,积极倡导奖励旅游、福利旅游、修学旅游、银发旅游等国民旅游休闲方式。大力拓展京津市场,突出我省环京津休闲旅游形象,推出系列休闲旅游度假产品,举办“环京津休闲旅游周”、“休闲旅游论坛”、“京津自驾车游河北”等系列活动,形成环京津休闲旅游品牌。
(三)创新旅游宣传方式。在继续加强展会促销、节庆活动和专业团组促销的同时,大力开展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促销。以及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节庆促销。鼓励开辟促销新渠道,创新旅游促销方式。更加注重“请进来”促销方式。全年分期分批邀请境外主要客源国(地区)的200名旅行商和记者来河北实地考察。开辟宣传新形式,借鉴山西、河南等省做法,利用电视剧、电影、文艺演出等形式把文化宣传与旅游营销相结合,扩大影响。建立全省上下协调联动的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实现规模宣传、叠加宣传和重点宣传,实现宣传投入产出效应最大化。
三、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
(一)加强旅游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强旅游执法检查,坚决打击恶性价格竞争、购物欺诈等违规违法活动,净化旅游市场。积极推进诚信旅游和文明旅游长效机制建设。强化旅游政风行风工作,严格实行责任制,力争行风建设工作上一个新台阶。继续推动实施景区创A、饭店评星和旅游目的地体系创建工程。全年新增5家五星级酒店、2家以上5A级旅游景区、10家3A以上景区。推动秦皇岛、承德两市创建成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与省建设部门组织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与省质监部门联合出台实施全省乡村旅游地方标准。加快旅游卫星账户统计实施进度,使旅游统计更具科学性。
(二)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继续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旅游集散体系和旅游标识体系。加快推进12301旅游服务热线建设,搭建京津冀一体化旅游信息平台,为游客提供查询、预订、乘车、线路安排等旅游公共服务。完善河北旅游网络功能,增加查询功能,增设局长信箱,完善网上办事流程。提高旅游资讯网应用水平,加快建设韩文、日文、中文繁体频道。在冀东地区率先开发网上虚拟旅游体验信息服务系统,增强感召力。
(三)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制定实施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行动计划,组织开展旅游优质服务主题活动,重点在“六化加三度”上下功夫,即设施上注重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服务上注重人性化、亲情化、精细化,提高舒适度、美感度和满意度。积极推进诚信旅游和文明旅游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旅游安全、保险、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继续加快文明风景旅游区建设,努力营造守法、文明、诚信的旅游氛围。
四、强化改革创新,增强旅游企业发展活力
(一)落实旅游企业扶持政策。继续推动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在税收减免、旅游企业水电气价格、旅行社安排公务活动等方面给予扶持。向旅行社暂退50%-70%的质量保证金,使用期暂定两年,帮助度过金融危机造成的经营难关。
(二)支持旅游企业网络化经营。研究试行品牌旅行社网络化经营的管理办法,允许具有出境资质的国际旅行社在省内异地市、县设立非法人资质的分支机构,鼓励中小旅行社加入骨干旅行社经营网络,支持旅行社门市向社区化发展,允许旅行社在商场、居民小区零售店设立代售点。
(三)加快旅游企业集团化建设。支持旅游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与国内外旅游知名品牌及京津大旅游企业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每个设区市年内都要争取组建一两家旅游集团。
五、强化统筹,形成旅游发展合力
(一)进一步完善领导方式。充分发挥全省旅游领导小组的作用,通过召开会议、现场办公、项目观摩等多种形式,总结经验,着力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重大问题。完善充实各地旅游发展领导机构,把发展旅游业摆上地方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项目建设、宣传促销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
(二)统筹区域旅游发展。加强省内区域旅游合作,重点推进大白洋淀、坝上草原、百里太行、大驼梁(五岳寨)等区域性景区的资源整合和开发建设。加快环京津、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把打造冀东旅游板块作为重点,通过对接规划、整合资源、共同改善基础设施、共同打造形象品牌、联合开展营销,加快构建“京东旅游环线”,实现冀东以及与京津的无障碍一体化格局。
(三)强化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加强文旅结合,充分挖掘我省深厚的地方特色文化,以文促旅、以旅弘文,增强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力争推出邯郸“黄粱梦”、秦皇岛“海上升明月”等1至2个旅游文艺演出精品。与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合作,联合开发农业资源、地质资源、生态资源,策划包装、谋划建设一批新的特色休闲旅游项目,特别是要加快乡村游乡村度假区方向发展,形成新亮点和热点。与建设、体育等部门合作,在继续建设完善旅游城市、旅游区的同时,发展新型服务基地、服务中心和有特色的体育娱乐设施体系,增加休闲产品和服务项目。
六、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提升推动旅游业科学发展的能力
(一)强化教育培训。大规模开展培训,抓好对党政干部的旅游培训,加深对旅游业的了解,熟知旅游产业的特征、运营模式等,提高推动旅游发展的能力。专门制定针对党政干部的旅游培训计划,争取年内在每个设区市开展一次旅游专题培训会,加大对休闲旅游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继续深入开展行业培训,加快培养旅游企业经营人才、旅游专业技术和服务技能人才,努力形成更多地依靠人才智力和技能提高服务质量的新局面。大力实施导游培训工程, 举办全省导游员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培养更多的河北金牌导游员和明星导游员。全年培训各类旅游从业人员30万人次。
(二)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要求,紧紧围绕“深入实际、破解难题、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题,针对当前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热点领域、重点地区、关键方面入手,通过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建立干部联系点、开展调研周、集中攻坚等活动,努力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上有新增强,在推进改革创新、破解旅游业发展难题上有新提高,在服务创新创业、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的环境上有新优化,在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作风上有新改进,在应对风险挑战、实现全省旅游“二次创业”的实践中有新业绩。
第二篇:2011旅游局工作要点(20110308)
重庆市***旅游局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11年的各项工作,对于落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精神,实施“大旅游***”战略,促进旅游产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明确指导思想,努力实现2011工作目标
1.2011年旅游工作总要求:坚持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渝委发〔2010〕35号)精神,紧紧围绕“大旅游**”的战略目标,以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为抓手,以都市旅游主题年活动为主线,加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旅游新业态,促进旅游向休闲、体验的转型,提升旅游品质,实现2011年旅游大提速,产业大发展。
2.2011年旅游经济“3333”目标:全区接待海内外游客力争达到510万人次,同比增长30%以上;全区旅游综合收入力争达到15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投入旅游建设资金16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引进资金1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3.2011年旅游品牌“2111”目标:建成五星级酒店2家(**酒店、**酒店),力争申评五星、三星、二星级饭店各1家(***酒店、**山庄等,增加10颗星,达到31颗星),力争申评AAAA 1
第三篇:县旅游局工作要点
县旅游局工作要点
2014年县旅游局工作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富裕美丽、文明和谐的国际休闲度假岛奋斗目标,理顺行政管理职责,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增强旅游服务功能;实施精准营销,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培育壮大旅游骨干企业,持续推动长岛旅游产业向休闲度假业转变。
一、提高政治认识,深刻领会和把握十八大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精神,勇于担当起旅游发展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提高干部职工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把握大局和破解难题的能力,不断开创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局面,进一步加快国际休闲度假岛建设步伐。
二、深化行业管理,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提速增效
1、提升标准化实施水平。建立健全旅游行业监管机制,加强旅游法制化、标准化建设,不断强化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和提高执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旅游行业管理地方标准,及时出台制定《**县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和《**县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等地方规范,不断提升行业素质,推进旅游行业的规范化进程。
2、重新明细旅游管理委员会职能。进一步加强旅游、公安、工商、交通、物价、安监、质检等职能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旅游旺季成立旅游协调中心,各相关单位需出台旅游综合执法应急机制,明确责任科室,在涉及旅游行业的重点综合执法工作中,能够快速有效响应,保证各项应急案件和旅游投诉案件及时、快速、有效处理。
3、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在全县范围重点开展“黑车黑导”、“挂靠承包”无资质经营旅游业务、欺诈和强迫游客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综合整治工作,重点从“渔家乐”的管理和旅游出租车的经营管理上寻找突破口,不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检查,进一步净化我县旅游市场环境。
4、进一步规范旅游行业管理。做好旅游社年检、导游人员年审、星级酒店评审及复核、游客满意度测评、“好客山东”渔家乐星级评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等,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重点考虑对码头堵车拉人员的收归管理工作,理顺码头旅游环境秩序,擦亮长岛旅游的“窗口”形象,从而营造浓厚的“大旅游”氛围,打造公平、公正、和谐、文明的旅游软环境。
5、做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在全县旅游行业内部举办以服务理念、业务技能、应变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树立文明、好客、亲和的整体形象;重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发挥职业中专学校的作用,探讨与高校联合办学、组建旅游“智囊团”等措施,为休闲度假岛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三、突出规划重点,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
1、争取支持力度。抓住国际休闲度假岛规划批复的有力时机,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利用我县独特的旅游资源,包装、策划一批大项目,吸引知名大企业以及民间资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潜心研究政策,争取省市蓝色经济区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重点做好游艇基地建设项目的招商引资,着力拓宽海上游市场。
2、加快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根据全县提出的“一慢道、两海岸、三园区”和南北**全域景区化规划建设目标,积极参与南北长山岛海岸慢行道规划设计,并依托当前旧村改造有利时机,指导完成长岛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月牙湾小镇规划设计和村级“渔家乐”服务园的建设等,不断满足游客休闲、垂钓、观光、健身等多种需求,打造基本具有国际标准的“慢城**”;做好南镇特色旅游小镇的省级申报工作,争取纳入全省首批重点旅游小镇范围。
3、完善休闲度假设施建设。加大国际休闲度假岛软环建设,增设城市休闲服务设施如休憩场所、文化解读牌、城市小品、引导标识等;增加旅游景区参与性项目,提升完善景区休闲设施档次和数量。
四、创新营销策略,塑造休闲度假岛品牌形象。
1、积极实施品牌营销。创新营销方式,策划传统节目类、旅游产品推广类、特色旅游节庆类活动,运用传统参加大型推介会议或主动外出推介等手段,结合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户外广告等现代媒体传播手段,通过与网络、电视台、自驾游俱乐部等合作,以精品旅游线路为载体,推介长岛休闲游产品,不断扩大长岛旅游的社会影响力,提升整体知名度。
2、巩固发展中高端客源市场。继续发挥蓬长龙区域合作优势,抢占以长岛为中心,半径800-1000公里边缘线上大中城市的客源,主攻以北京、天津、秦皇岛为中心的京津冀和以江苏、上海、南京为主的长三角等两大中高端客源市场,不断激活并拉动平季和非周末旅游市场,推动我县旅游客源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
3、策划特色旅游线路。深入挖掘长岛文化艺术潜力与资源,开发妈祖朝圣之旅、渔俗体验之旅、地质观光之旅、生态养生之旅等系列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和产品,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4、推出旅游节庆活动。依托现有的海鲜节、海岛风光摄影大赛、“好客山东”贺年会、旅游休闲汇等节庆活动,适时推出以“海岛、海洋、海鲜、渔俗”等为主题的旅游节庆活动,不断促进长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将长岛旅游节庆沉淀为长岛的地方品牌,进一步丰富游客和居民的节日文化生活。
5、印制“口袋式”长岛旅游指南。全面整合旅游资源信息,充实、细化一份集景区、海上游、渔家乐介绍,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载体推荐于一体的“口袋式”长岛旅游指南,全面、细致地介绍长岛旅游信息,并在外出宣传促销时重点发放。
6、完善长岛旅游官方网站建设。除原有资源介绍、旅游咨询等版面外,增设与省市旅游网站信息同步的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导游等行业管理模块;接受游客在线投诉;将所有涉旅行业年检、复核等结果;电话、网络投诉处理和不定期组织的检查、整改情况及时公布,真正做到旅游政务公开、透明,主动接受广大游客监督,打造我县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专业旅游官方网站。
五、服务旅游企业,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
1、加强与旅游服务中心合作。积极推行旅游行业管理与经营管理分开,创新改革管理运营模式,有效整合和高效运作长岛旅游资源,推进长岛文化旅游集团建设,带动旅游要素全面升级,为休闲度假岛建设打造良好的投融资平台。
2、做好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整合我县旅游资源,加快工艺品、纪念品、土特产品等各类旅游商品研发,突出实用、特色、文化、便携度高等特点,大力扶持特色旅游纪念品企业发展,并给与政策、资金上的倾斜;顺畅旅游商品销售渠道,形成产供销的产业化路子,打造长岛旅游商品产业新局面。
六、拓展旅游领域,积极参与海上游管理。
会同财政、港航、渔海等部门研究海上游经营管理模式改革,探讨成立海上游股份有限公司,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理顺海上游经营管理思路,探索新的经营模式,以达到规范海上游秩序,提升长岛旅游品质。
县旅游局
第四篇:2011旅游局工作要点(20110308)
重庆市***旅游局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11年的各项工作,对于落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精神,实施“大旅游***”战略,促进旅游产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明确指导思想,努力实现2011工作目标
1.2011年旅游工作总要求:坚持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渝委发〔2010〕35号)精神,紧紧围绕“大旅游**”的战略目标,以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为抓手,以都市旅游主题年活动为主线,加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旅游新业态,促进旅游向休闲、体验的转型,提升旅游品质,实现2011年旅游大提速,产业大发展。
2.2011年旅游经济“3333”目标:全区接待海内外游客力争达到510万人次,同比增长30%以上;全区旅游综合收入力争达到15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投入旅游建设资金16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引进资金1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3.2011年旅游品牌“2111”目标:建成五星级酒店2家(**酒店、**酒店),力争申评五星、三星、二星级饭店各1家(***酒店、**山庄等,增加10颗星,达到31颗星),力争申评AAAA 1
级景区1家(***古镇景区),力争申评国家非物质遗产1宗(***)。
二、出台政策文件,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4.积极配合和促进《**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出台。在认真领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和《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精神,结合江津实际,积极配合和促进《中共重庆市**区委、重庆市**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的出台,召开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推进“大旅游**”战略的全面实施。
三、强化规划策划,推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
5.全力推进“两规”的执行。按照《重庆市**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庆市**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围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古镇人文旅游、红色旅游、温泉旅游五大品牌,整合资源,培育重庆主城区旅游副中心、重庆市统筹城乡旅游发展示范区、渝川黔区域性旅游枢纽城市。
四、提速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6.全面提速***景区建设。***作为重庆十大生态旅游景区,2009年被列入重庆“山水都市旅游精品——太阳工程”。一是启动***20亿元的“红石之城”特色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边贸风情小镇、***广场公园、***生态休闲公园、**环线公路及出境通道;二是建成青龙嘴休闲会所,启动建设***休闲度假酒店、***觉海大酒店等3家五星级酒店;推动渝黔高速公路复线项目和***与四川***景区、贵州习水***景区的干线连接公路项目前期工作,促进渝川黔旅游“金三角”整体开发。
7.加快古镇旅游建设步伐。按照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依托***景区得天独厚的优势,借助“***”将***古镇融入***,启动***——***整体开发,打造东方神秘爱情谷;依托**、**国家级古镇旅游资源,整合**古镇、清源宫、***、***等旅游资源,实施区域开发,培育具有人文特色的旅游产品,打造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知名的古镇休闲旅游目的地。同时,进一步挖掘***、***、***等古镇人文精粹,提升古镇旅游的文化内涵。积极推动投资2亿元的市“十大名镇”**古镇旅游保护与开发项目、投资3亿元的***建设项目、投资10亿元的***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投资3亿元的***古镇人家开发项目的建设步伐,提升古镇旅游的旅游品质,力争完成***古镇AAAA级景区的评定工作,力争把***申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8.加快以交通为主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为核心的南部山区旅游环线和出境公路建设,开工建设中山游渡河经**至***的旅游环线公路、凤场至头道河公路,积极推进渝黔高速公路复线项目的前期工作。
9.加强五星级酒店的建设。指导**酒店做好申评五星级饭店工作;指导**、**酒店按五星级饭店标准进行建设并开展申评工作;推动***休闲度假酒店、***大酒店、***酒店、**酒店4家五星级酒店建设。
10.加快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一是温泉旅游。按照重庆“一圈百泉”规划,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地热水源,建设高端森林温泉度假项目。同时,启动***温泉旅游开发项目。二是红色旅
游。积极与市旅游局和重庆红岩联线协调,整合***、***、***旅游资源,融入重庆红色旅游线路。三是都市旅游。按照***“一江两岸”城市格局,整合***、***、***等旅游资源,推动***公园项目和***生态休闲公园建设项目的实施,激活“足浴”文化,丰富都市旅游产品。四是农业休闲体验旅游。引导和培育***、***、***、****等农业开发项目在规划和开发建设中更多地融入旅游元素,打造重庆农业休闲体验旅游观光带。
五、稳健招商引资,培育旅游产业集团发展
11.切实做好引资聚资工作。立足选大商、大企业、大集团的理念,拓展招商思路,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做细做精***三峡库尾标志性文化主题公园、**温泉、***、***景区、****等招商项目,科学规划,稳健招商。同时,积极争取、用足用好国家和市级政策支持,注重从政策层面、项目建设、产品开发、活动筹办等方面培育和引导,对存量型大企业调整升级力度,聚集资源成为我区旅游开发的集团企业。
六、强势旅游营销,美誉江津提升旅游形象
12.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一是发挥好旅游结构资金、旅游宣传和营销专户资金,加大投入,强势推介**及***旅游。二是实施电视、报纸、网络、手机、杂志、户外“六位一体”在宣传模式,推进***旅游进央视,用好重庆旅游频道资源。三是加强网络宣传和营销,重点加强**旅游商务网站和***旅游网站建设。
13.办好重大节庆活动。聘请顶级专业策划机构,对***爱情节活动进行包装策划,与规模企业合作,以大规模、大场面、大轰动的气势,做大做强**节庆品牌。开拓中国西部旅游大市场,启动渝川黔神秘旅游金三角穿越活动和渝川黔旅游金三角自行车赛。同时,继续做好**生态年猪节、***、***,渝川黔古镇龙舟赛、婚俗展演和***庙会、***节等节庆活动,打造***地方旅游特色文化精品。
14.培育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以体验旅游为主的商务会展旅游和乡村旅游线路。同时,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国民休闲计划”,深入拓展“***人游***”活动,继续推进“川渝一家亲,周末大串门”主题活动。
15.加强区域合作。积极与周边区县联动,整合旅游资源、营销资源,深化区域合作,拓展客源市场,建立省区联动、城市互动的营销平台,与**、**、***区合作,共同推出***――***――***――***旅游线路,并力争纳入重庆精品旅游线路。加大与中国城际旅游联盟的合作力度;积极推动渝川黔旅游“金三角”联动开发,突破行政区划的制约瓶颈,推动“金三角”无障碍旅游合作进程。
七、加强行业管理,促进旅游服务上档增效
16.有效提升行业品质。继续推进行业管理规范建设,促进旅游行业提质增效,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一是重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全面贯彻落实《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树立典型,引导旅游行业增强竞争意识,提升旅行社品质,培育和评选“样板旅行社”、“样板农家乐”等。二是加强旅行社管理。组建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管理的****旅行社,引进旅行社来津设分社或结算中心,整合旅行社(经营网点)资源,科学规划旅游门市部,提升品质。三是建立星级酒店联系会议制度。积极为全区星级酒店行业间搭建交流平台,促建星级酒店联系会议制度,促进同业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效提高我区星级酒店的服务水平。四是推进人才培训。创新培训方式,组织举办以服务理念、业务技能、应变能力、普通话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开展“十佳服务明星”评比等活动。
17.加强行业监管。充分发挥旅游机构职能,对已成立的旅游协会、旅游监察大队和旅游综合执法大队等机构,切实发挥其行业监督、协调、执法职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严厉打击各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破坏旅游发展环境的非法行为,重点加强对***景区、****的综合整治,加强对旅行社(经营网点)、星级酒店(农家乐)的监管力度,改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形象。
八、严格安全监管,促进江津平安旅游建设
18.扎实有效地抓旅游安全工作。一是强化安全意识,加强社会综合治安管理。把平安景区创建工作与旅游市场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工作有部署,考核有目标,结果有奖惩,杜绝安全隐患。二是落实旅游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旅游企业是旅游生产过程中安全工作责任的主体,主要责任人就是企业法人。三是加强旅游安全和应急能力建设。统一制作导游“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卡”,举办旅游从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游客出游提供安全的旅游环境。四是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标识牌、安全警示牌等,重点做好森林防火安全工作、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坚持按标准配
备安全设施和防火防盗设施,坚持定期与不定期开展旅游安全检查。五是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企业采取措施,强化整改,全程跟踪整改落实情况,确保全年安全事故零目标。
第五篇:关于印发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中共XXXXXXXXX委员会
XXXXXXXXX 关于印发2018年党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党总支、院属各单位:
现将《中共XXXXXXXXX委员会、XXXXXXXXX2018年党政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并制定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特此通知
中共XXXXXXXXX委员会
XXXXXXXXX
2018年3月14日
中共XXXXXXXXX委员会
XXXXXXXXX 2018年党政工作要点
2018年是学校的“优质院校建设启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学校全年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市委五届三次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启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深入实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努力开创学校各项事业新局面。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1.党旗引领,强化政治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不断锤炼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思想引领,强化思想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理论学习与推动实际工作相结合,把十九大精神全面贯穿于学校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按照上级部署,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不断夯实全校师生思想基础,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引导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固本强基,强化组织建设。做好学校党委、纪委换届工作,优化机关党支部设置,建立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长效机制,推动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加强党建考核,加大督导力度,促进党建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到位。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制定高层次人才及青年教师党员发展计划。严格领导干部选拔和任用,加强干部人才交流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从严做好干部日常管理,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和统战工作。
4.正风肃纪,强化作风和纪律建设。创新机制、健全制度,抓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落实。进一步做好中巡组“回头看”反馈意见有关高校问题的深入持续整改工作。深入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和纪律审查工作,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坚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二、坚持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扎实开展内部诊改,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以内部质量诊改为推手,加强教学运行规范,深化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推进课程、专业、教师、学生、学校各层面可持续发展。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和学分制改革,继续实施“订单班”特色人才培养计划,完善“双证书”制度。加强精品专业教学平台建设,加大共享数字资源课程开发力度。加强教学运行规范和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推进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教学日常管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新建综合实训中心条件建设和内涵建设,推进实验实训课程(项目)开发,组织市级重点专业实训基地申报及建设,继续完善现有实训基地功能,理顺实践实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综合管理水平。提升职业技能竞赛的获奖人数及层次,力争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实现获奖数量和层次的突破。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师资质量水平。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大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外引内培力度,支持专任教师提升学历职称,逐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加强对教师理实一体化的培训和培养。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队伍信息化教学能力。组建跨专业、跨系部、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参与的教学团队,加大教师出访交流力度。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经常性的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3.打造品牌特色,建设一流专业群。进一步发挥重点建设专业的示范辐射作用,切实加强专业、课程改革。依据行业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和完善具有建设行业特色的“建”字号专业结构,加大新专业建设力度。启动3个一流专业群建设,做好已立项重点专业建设推进工作。做好2个新专业评估相关工作,申报1~2个新专业。完成《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中的专项建设任务,做好相关工作的检查验收。加大教材建设力度,推进混合式课程建设,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新增建设15门混改课程。落实课程实践实训比例,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理实一体课程。
4.强化平台建设,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推进重庆市装配式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和建筑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建设,联合合作企业,立项一批课题、发表一批论文,培养一批科研骨干,实现一批成果转化。力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立项数稳步上升,力争实现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的新突破。积极加强与马来西亚“亚培”项目的合作,力争实现“亚培”项目落地我校。扩大服务领域,逐步开拓高端培训市场,开发新项目2~4个。创新管理机制,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积极思考培训工作转型发展。
5.加强双创教育,做好招生就业工作。做好2018年分类考试招生工作,适度扩大“3+2”招生规模,确保分类考试招生录取数超过1300人,力争2018级高职新生报到数达到2700人。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各专业对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加强校友联系力度,充实和完善校友信息数据库。围绕三大专业群,加大双创空间条件建设,完善众创空间配套服务和管理机制,吸纳特色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入驻孵化,积极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完成201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的目标任务。
6.促进合作交流,切实推动开放办学。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推动各系校企合作发展,每个系至少引进2个实质性校企合作项目,全年新增各类合作企业至少10个。扩大合作领域,推进合作深度,促进合作办学落地,做好与澳大利亚高登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招生和培养工作,继续加强与意向合作学校的交流与学习,力争今年再增1~2个专业的国际合作办学专业落地。大力拓展师生交流的项目和渠道,积极参与国外大学的师资培训、技能培训,加强教学科研人员的对外学术技术交流。
7.提高学生工作水平,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持续推进学风建设,加强学生文化素质、心理健康和文明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加强对辅导员的业务培训,继续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等活动,做好重庆市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参赛准备工作。加强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做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进一步完善、落实精准扶贫、奖助学金评审、评优评先等工作机制,健全学校奖助学金制度,保证评选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做好学生社团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引导社团活动和第二课堂相融合。认真贯彻《关于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的意见》,加强学校国防教育工作。
三、全面深入推进综合改革,提升保障水平和管理水平1.提升依法治校水平。以学校章程为纲领,扎实做好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进一步规范党委会和院务会的议事范围和程序规则,推进决策、议事、沟通、督查等机制创新。强化学校学术委员会统筹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职能。推进各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的修订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团委的作用,加强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建设,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体系。
2.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切实推进校系二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工作方案,逐步简政放权,落实“放管服”,充分调动系部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决策执行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决策执行力。将教学、科研、重点项目、校企合作、技术服务、学生管理、党建、管理纳入绩效考核,推进绩效工资分配体系改革。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考核监督,层层抓执行抓落实。提高各级干部的作为和担当能力,充分调动基层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3.加强信息化建设。按照学校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任务计划安排,统筹建设基础条件、应用系统、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和大数据应用等重点板块信息化项目;初步形成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智慧诊断信息化支撑体系;完成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建设项目,力争实现“示范校”挂牌。
4.强化内控管理与建设。加强财务管理,科学编制2018预算,合理安排各项资金。建立切实可行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加强预算支出的经济性和效益性评价。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多渠道争取资金,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和基本建设稳步推进。加强审计和监督,重点是加强预算经费执行和主要经济活动管理过程的审计与监督,切实防范财务风险和审计风险。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推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5.维护校园和谐稳定。高度重视学校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力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完善安全稳定工作的政策、规划、制度和预案建设。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加大人防、技防、物防力度,开展校园防火、用电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强化校园安全应急演练,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升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6.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二期工程清理扫尾工作,完善工程资料,积极办理结算。启动综合实训中心、学生综合活动中心建设,继续实施“精致校园”打造计划,加大校园文化建设。
7.提升保障服务能力。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为师生服好务。加强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控以及对物业等单位的监督指导。加强校园土地、房屋、资产验收入固等管理,规范自主采购、校舍维修,做好校园绿化及养护。
XXXXXXXXX党政办公室
2018年3月1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