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2004年工作总结和200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温瓯教„2005‟1号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
关于印发2004年工作总结和2005年工作要点的
通
知
各镇(街道)中心学校、直属单位,各中小学、幼儿园:
现将《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2004年工作总结》和《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2005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在回顾2004年工作的基础上,做好2005年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为我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五年一月六日
- 1 -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2004年工作总结
2004年是我区教育事业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与时俱进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全区教育系统广大行政干部和教职员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向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和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教育事业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幼儿教育:继续深化办园体制改革,规范办园行为,大力推进幼儿素质教育进程,整体办园水平明显提高。全区有各类幼儿园118所,在园幼儿18029人,学前三年幼儿人口入园率达90.5%。
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达到99.99%,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达到99.95%、99.88%和99.95%,6-14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6.3%,各项指标比上年均有所提高。
高中段教育:高中教育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到90.4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普职协调发展,全区普高招生3524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598人,普职招生比为1:1.02。
- 2 - 成人教育:广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工教育培训,全区共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463个,培训65878人次,培训率为38.08%;举办职工培训班371个,培训53383人次,培训率为54.9%。
队伍建设:全区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职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8.95%、96.29%和94.74%;小学、初中具有高一层次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分别达到61.08%和59.04%,比上年分别提高了12.58和18.14个百分点;高中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的人数大大增加;4名教师荣获市首届名教师(模范班主任)称号。
办学水平:创建省教育强镇1个、市教育强镇2个,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所、省二级重点中学1所、市重点中学2所、市级示范小学1所、市级示范幼儿园3所。
学校基本建设:投入建设资金1405万,新建扩建校舍2.27万平方米;创建省标准化学校4所。
勤工俭学:勤工俭学总产值超过1.15亿元,纯利润达860万元。
二、基本措施与主要工作成绩
(一)深化体制改革,教育事业发展增添新活力
一是进一步健全教育投入机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投入达1.72亿元,超过年初教育投入占财政总支出30.5%的预算。继续加大统筹力度,对经济相对落后镇实行教育经
- 3 - 费倾斜政策。积极争取将重大基建项目列入区重点工程,由区财政直接投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制定了《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教育基金会捐资助学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社会捐资助学办法,全年共筹资金 3472万元。全年教育总投入达3.2亿元。
二是进一步优化选人用人机制。改进干部选拔机制,采取量化考核、公开竞争的方式,使丽岙镇5所小学和仙岩二中等学校的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会同区人事劳动局公开考录了10名中小学网管人员,初步建立了一支网络管理队伍。完善教师选聘办法,省市级重点、示范学校选聘教师,以及外县(市、区)中小学教师流入,统一实行公开选调的办法,使瓯海中学等8所学校择优选调了32名优秀教师,真正体现了客观、公正、择优的选人用人原则。
三是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采取“名校办民校”、“名校带民校”的模式,组建了全市首家学前教育集团——心桥幼儿教育集团,探索建立了以瓯海中学为龙头,啸秋中学、六十一中为两翼的瓯海中学教育联合体。大力开展联合办学,区教育局联合温州农校举办职高班,区职专与新加坡澳洲理工学院联合办学、任岩松中学与立峰集团联姻创办综合高中,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力,提高了办学效益。
四是进一步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结合本区实际,以“三位一体”方式,统筹考虑义务教育阶段施教区的划分、收费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合理解决了施教区内适龄儿童与外来务工- 4 - 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科学划定并严格把握瓯海中学和六十一中的录取分数线,既保证了生源质量又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制定高中招生刚性管理措施,适当控制普高扩招,有效地促进普职均衡发展。完善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办法,试行瓯海中学招生保送升学制度,推进了高中招生形式的多元化改革。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开创新局面
一是新课程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小组,进一步加强了对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领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构建新课程标准和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改实验载体,通过新课程实验课堂教学展示周、中小学课改论坛等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推行小学生成长记录袋试点工作。编写发行《探索与实践—瓯海区新课程改革实验成果汇编》,总结推广新课程改革成果。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学生工作不断加强。制定出台《瓯海区教育局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等活动为载体,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努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仙岩二中、瞿溪三小等学校的9件学生科技作品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其中3件获全国一、二等奖。积极开展 “绿色学校”、“德育特色学校” 等创建活动,稳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试点工作,校园育人环境不断优化。加
- 5 - 强示范性家长学校建设和德育基地建设,加快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深入实施国防教育“书架子”工程,开展国防教育“三个一”活动,组织全区7000多名高、初中生进行队列训练和国防知识教育。
三是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成立瓯海区教师教育与科研中心(筹),全面整合教研、科研、师干训工作。坚持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为教育行政决策和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的宗旨,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发挥梧田一小、景山中学等龙头示范学校作用,努力提高全区校本教研实效。注重教研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全年区级以上立项课题148个,158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积极总结推广课题研究成果,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全区高考上线人数为3114人,总上线率为83.8%,全区文科总平均分列全市第二,理科总平均分居全市第一,瓯海中学考生黄园园以651分摘取了温州市文科高考状元桂冠。
(三)加强培养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出新成绩
一是狠抓教师全员培训。加强师德教育,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精神,认真开展暑期师德全员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顺利完成以教科研知识培训为核心内容的第二轮全员岗位培训,按时启动以“学习主题构建”和初中学科主题培训为核心内容的第三轮全员岗位培训。建立了瓯海中学等- 6 - 13个第二批校本培训基地,扩大了校本培训的涵盖面,进一步完善了校本培训管理机制。
二是狠抓骨干教师和新教师培训。举办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9个,研修班2个,组织外派4位小学骨干教师、4位幼儿骨干教师到省内外名校拜师学艺。继续开展“新苗”结对和跟踪培训工作,精心组织初中第四届、小学第六届“新苗奖”评选活动,为新教师的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启动首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组织开展德育工作者业务知识培训、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进一步加强了德育队伍建设。
三是切实加强校长培训。举办两期小学校长“学校创建特色”主题培训班,举行第十期小学校长岗位培训以及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组织召开暑期校长培训会议,举办以“学校特色化管理”为主题的校长论坛,促使广大校长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组织部分中小学校长到国家级课程改革试验区河南巩义市等地区考察,积极吸取外地课改成功经验。选派4名优秀小学校长(后备干部)赴杭州市下城区有关学校挂职锻炼,有效促进了小学后备干部的成长。
四是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成功举办了第20个教师节系列庆祝、宣传活动。开展区“十佳教师、八优校长”评选工作,隆重表彰了一批名教师、名校长、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和尊师重教先进单位、个人,掀起了尊师重教的热潮,在全社会树立了教育的良好形象。
- 7 -(四)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教育均衡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是加快新一轮校网调整步伐,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进程。修订完善了《瓯海区2003-2010年校网布局及教育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和《瓯海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03-2007年)》,做好区行政中心区学校布局规划工作和新桥山水居配套小学规划方案。积极争取市政府的支持,将茶山一小的迁建列入市高教园区基础教育规划。开展新一轮职业学校校网布局调整,新桥职校等3所规模小、办学效益差的职业学校停止招生。加快潘桥、丽岙、郭溪等地的校网布局调整步伐,创建了丽岙镇三小,撤并了丽岙镇五社小学、八社小学;完成了潘桥镇老竹中学、马桥小学、丁岙小学,以及丽岙镇二中、下章小学、丽塘小学、泊岙小学、戴在鹏小学、任宅小学的撤并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扎实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梧田一中等4所学校顺利通过了省首批标准化学校评定验收。
二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年投入950万元用于现代教育装备建设,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新建各镇(街道)初中、一小等31所学校的校园网,全区已建成校园网的学校达到了45所。加强“瓯海教育网”建设,增设“师资培训”等专栏,推广使用电子邮局系统和视频点播系统,优化重组教育资源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
三是认真做好教育强区迎查工作,大力实施学校优化升级工程。成立了迎接省教育强区复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教育强区- 8 - 复查工作扩大会议,扎实开展自查自评工作,认真做好强区复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教育强镇和各类重点、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巩固提高教育强区的总体水平。泽雅镇和三垟街道、潘桥镇分别通过了省、市级教育强镇的评估验收。区职专跨入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行列,任岩松中学由省三级重点中学创建成省二级重点中学,瓯海二高、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通过市重点中学评估验收,瞿溪三小、梧田一幼、新桥爱绿幼儿园、郭溪塘下幼儿园通过市示范学校(幼儿园)评估验收。
四是加大扶贫力度,妥善解决弱势群体入学问题。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工程,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不因贫困而失学。建立健全贫困生档案制度,完善扶贫助学投入机制,全年共发放各类扶贫经费186.6万元,全区2687名家庭贫困学生得到资助。积极开展与文成县的对口支援活动,通过送教下乡、捐资助学等方式,为改变文成山区教育落后面貌作出了积极贡献。继续采取公办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举办民工子弟学校(班)为辅的方式,基本满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创办了新桥民工子弟学校、梧田民工子弟学校,利用潘桥校网撤并后空置校舍适时创办丁岙民工子弟学校,共解决了27630名外来流动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五)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教育行政管理出新成效
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深化政务公开、校
- 9 - 务公开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收支两条线”的规定,逐步规范教育系统政府采购工作。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和高中“三限”政策。加大违规违纪案件查处力度,重点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行为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教育行为。全年受理举报案件47起,给予行政警告以上处分10人,清退违规经费73万元,没收上缴财政27万元。继续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教育经济工作中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加强学生假日活动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费,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假日教育行为。
二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深化机关“效能革命”,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文明机关创建活动,优化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建立严格的会议制度和学习制度,坚持机关学习日及中心发言制度,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大为提高。大兴调研之风,针对新课程实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等热点难点问题,先后开展了10余次教育调研,提高了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三是加强常规管理。开展新一轮初中办学水平评估,继续实行小学、初中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和高中段教学质量动态评估制度,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效益。扎实推进学籍电子化管理工作,使中小学学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理顺中心学校所在初中管理体制,明确了中心学校校长和所在初中常务副校长的职责分工。全面推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完善教师职务评审办法。修订完善教职员工请假制度,加强了教职员工的劳动纪律。重新核定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清理了17名在编不在岗的教职工,引导- 10 - 和鼓励47名毕业生到仙岩、丽岙等缺编严重的学校任教。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和票据管理工作,完善了镇(街道)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机制。会同区物价局出台《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民办教育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重视校网调整过程中的校产管理,依法收回已由村委会出租的原泽雅林岙小学校舍产权,实现了校产管理零的突破。
四是群团组织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大力开展拥军慰问活动,慰问金额达2万余元,并妥善解决了官兵子女入学问题。健全工青妇机构,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联系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召开全区教育工会第五届二次全体委员会,开展教工之家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和“慈善一日捐”活动,有力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加强退管会、关工委、老龄委工作,做好离退休教师的管理服务工作,为离退休教师征订了人手一份的《温州晚报》,协助区房管局做好538位离退休教师的货币分房工作。
五是加强学校安全和综治工作。健全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做到及时、真实,不瞒报、漏报。加强学校卫生安全设施建设,全年共投入210万元,使15所学校的食堂、厕所得以改建、新建。开展全区学校饮食卫生安全工作和校办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平安学校”创建活动,进一步净化了校园环境,有力地保障了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 11 -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存在的问题。第一,教育经费不足较大程度地制约了教育现代化进程,较高水平普及十五年教育依然面临挑战。第二,新课程实验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初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第三,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还难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尤其是中心学校在人事、财务、业务等方面的管理职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四,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和特色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以确保我区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12 -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2005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教育工作全局,深入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温州市普及十五年教育行动计划》,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教育强区向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和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目标
(一)学前教育: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0.8%。(二)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都能入学,确保小学无流生,小学毕业率达100%。6-14周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6.3%以上。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8.5%以上,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
(三)高中教育:普通高中招生3500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510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比例达到91%以上。
(四)成人教育:举办各类职工教育、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300个,培训7万人次。浙江电大瓯海分校学历教育招生500人,非学历教育招生800人。
(五)教师队伍建设: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职高
- 13 -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9.1%、99%、97%和95%,小学、初中具有高一层次学历的教师比例分别达到63%和61%以上,评选第四批区级名师名校长。
(六)教育强镇、示范学校建设:创建省级教育强镇1个,市级示范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1所、幼儿园1所。
(七)基本建设:全区新建扩建校舍2万平方米,启动郭溪中学、丽岙华侨中学、丽岙镇三小、南白象一小、仙岩镇华侨小学、泽雅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作,完成潘桥中学、梧田二中、新桥中学、三垟三小、南白象二小建设工程,创建省标准化学校14所。
(八)教育装备:全区中小学全面实现“校校通”,未建校园网的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全部采用ADSL接入瓯海教育网。创建电脑网络教室15个、多媒体教室50个、语音教室5个、电子阅览室5个。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1、筹备召开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落实农村教育保障政策。一是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制定我区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适时召开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二是坚持依法投入,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保证财政对教育各项经费的足额到位,落实中小学教师“两金”和医疗保险经费,增加中小学教师年度目标考核奖项- 14 - 目,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三是进一步统筹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各类教育之间的办学条件,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2、加快校网调整,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一是继续做好潘桥、郭溪、丽岙、南白象等镇、街道的中小学校网布局调整工作,撤并薄弱的村校,最终形成初中重心向城镇、小学重心向中心村集中的合理布局。二是认真落实《瓯海区2003-2010年校网布局及教育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加强教育费附加的统筹力度,继续实行基建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的政策,争取重大基建项目列入区重点工程。三是把创建镇、街道中心幼儿园提到重要工作目标和议事日程,切实将幼儿园布局、建设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之中。四是以创建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为抓手,为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奠定基础。
3、加大扶贫力度,保障弱势群体教育权益。一是继续争取区财政在预算中安排专项扶贫经费,在教育费附加中统筹一定比例用于扶贫。二是积极鼓励部门、企业和个人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捐赠,加强与区慈善总会的联系,继续争取将慈善助学列为重点慈善项目。三是完善贫困生档案制度,尝试推行“教育券”扶贫制度,变各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分散扶贫为全区统筹扶贫,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不因贫困而失学。四是积极稳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利。
4、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一是牢固树立“抓好职业教育就是抓好经济工作”的观念,加快职业教育
- 15 - 与经济建设、劳动就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继续引进区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争取多渠道、多形式投资办学,使职业学校不断上规模、上档次,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50%以上。二是积极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市示范专业创建步伐,鼓励和引导区职专、立峰职校创建市级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三是深入开展“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建立健全实用型、开放型的农民教育科技培训体系,把区职专、区二职、南白象职校、梧田成人校、立峰职校创建成市级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四是要继续深入农村开展自考、成人考现场咨询活动,推动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向农村延伸。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教育综合实力
5、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一是创新办学模式,加快教育集团化发展,建立健全瓯中教育联合体管理模式,继续鼓励支持各级各类学校之间实行联合办学、“嫁接”办学,实现校际联合的资源共享。二是加大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实现民办学校的招生、队伍建设、基本建设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上规模的民办幼儿园创办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发挥民办中心幼儿园的龙头示范作用,加快优质幼儿教育的拓展,鼓励公民办幼儿园以强带弱,试行公派幼儿骨干教师到民办幼儿园任职任教,加快提升幼儿教育的总体水平。
6、大力创建示范、重点学校。力争年内将潘桥镇创建成省教- 16 - 育强镇、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中、小学部)创建成市示范九年一贯制学校,娄桥中学、三垟中学、梧田二小、仙岩一小、潘桥一小、郭溪镇中心幼儿园、潘桥镇中心幼儿园要积极创造条件,扎实开展市示范学校(幼儿园)的创建工作,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7、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一是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内将未建校园网的50多所小学和6所公办幼儿园,采用ADSL与区教育网络中心连接,实现全区中小学“校校通”。二是做好区教育网络中心机房设备的更新和添置,加快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教育教学需要。三是加强对信息技术课教师、网络专管员的队伍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四是继续加强教学仪器设备和学具的配备工作,加强实验教师、图书管理员培训,进一步提高教育装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
8、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一是推行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教育领导干部定期考核和交流制度,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二是坚持实行“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毕业生就业机制,放开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限制,引导毕业生到农村、缺编的初中、小学和民办学校(幼儿园)任教。三是建立健全教师合理流动的有效机制,进一步规范重点、示范学校进人渠道,完善统一考核、择优录用的机制。四是联合人事、财政、社保、房管等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大民办学
- 17 - 校教师人事代理力度,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五是推行教师定期轮岗交流任教服务期制度。建立教师定期轮岗交流任教服务期制度,利用教师职务评聘分离的办法,积极引导、鼓励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促进教育内部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9、深入实施新课程实验。一是继续做好对景山中学、梧田一小两所课改实验基地的重点指导和调研,各学科教研员要选点开展蹲点研究,积极总结成功经验并在全区推广。二是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和资源开发,使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出特色和成效。三是做好校本课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展调研,组织专家论证会,明确我区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制定出台校本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四是做好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准备工作,积极推行学分制、选修制试点工作。五是加强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积极探索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10、完善评价与监控体系。一是加强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改变以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衡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招生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二是制订并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全程、全面记录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状况。三是完善普通高中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生招生办法,改革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实行中考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加分制度,建立优秀初中毕业生保送升学制度,发挥中- 18 - 考对初中教学的导向作用。四是加大招生的宏观调控,规范择校生招生制度,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自主权,试行职业学校提前招生、免试入学。五是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继续实行初中、小学教学质量抽测制度和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动态评估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1、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面落实思想道德教育的各项任务。二是全面贯彻实施新《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三是加强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四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作用,特别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社区教育等多种途径,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五是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为载体,丰富学生课余和假日生活;积极稳妥地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大力开展 “文明学校”、“德育特色(示范)学校” 创建活动,努力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氛围,以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
12、优化教育科研工作。一是进一步明确校长是校本研修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促进校长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做好校本研修的规划和管理工作。二是区教师教育与科研中心(筹)要致
- 19 - 力于重建新的研修文化,下移研修重心,积极主动参与校本研修,把指导学校开展好校本教研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三是要提倡教研工作课题化、主题化,及时发现典型并善于总结经验,逐步在全区有重点、有层次地推广。四是要进一步推进在学科领域开展科学、务实、高效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模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四)创新教师教育机制,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13、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一是开展以“爱”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精神,教育教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二是采取集中专题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办好暑期师德教育周活动。三是要把师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管理之中,不断提高师德教育的实效性。
14、大力开展全员培训。一是继续推进以校本研修为载体的“十五”全员岗位培训,完成第三轮全员培训和考核任务,启动第四轮全员岗位培训。二是做好资源整合工作,理顺校本研修的管理网络和运行机制,组建一支高质量的校本研修指导师队伍,为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三是在校本研修基地建设基本健全的基础上,着力抓好薄弱学校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通过“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为主题内容的岗位培训,努力提高薄弱学校教师课改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 20 -
15、加强骨干教师培养。一是继续走“请进来,走出去”之路,聘请教育专家、特级教师、课改教学能手来瓯海“把脉开方”、“课堂展示”,组织教师到国家级实验区观摩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与教学水平,借以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健康发展。二是做好区教育学会的换届选举工作,积极搭建教师交流和互动的平台,继续办好《瓯海课改探航》等内部刊物,举办2005温州瓯海中小学教师课改论坛和各类论文评比活动。三是大力开展专题培训,以组班培训、拜师学艺、自主学习等形式,切实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
16、加大“名师名校长工程”建设力度。一是制定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设立专项培养资金,全面落实培养的保障措施。二是建立名师名校长动态管理机制,对区名教师和名校长培养对象的培养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并建立区名教师和名校长培养对象的业绩档案。三是继续办好初中、小学校长及教导主任培训班,通过专题培训、现场交流等形式,提高校长、教导主任的岗位意识,促使掌握现代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科学、民主管理学校的能力。
(五)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推进依法治教进程
17、加大教育普法和教育执法力度。一是认真落实“四五”普法宣传计划,提高法律意识和依法治教能力,适时在全区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和师生中进行一次有关教育法规、安全法规的普法考试。二是重视教育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执法队伍的- 21 - 整体素质。三是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教育审批事项,整顿清理不合格的办学机构。四是在实施对民办学校人事代理的同时,对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实行依法管理,逐步清退不合格的现职人员,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教师队伍。五是建立健全教育内部审计制度,积极开展各项审计和审计调查,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六是严格执行公办普通高中“三限”政策和义务教育“一费制”收费办法,加强学校代办服务管理工作,规范代办服务行为,坚决制止中小学乱收费现象。
18、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一是以深化“效能革命”为主载体,继续推进文明机关、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局机关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健全机关公文处理制度,规范文件的整理和归档,指导和帮助学校做好综合文书的建档工作。三是进一步落实政务公开,简化工作程序,增强政策和工作的透明度,实现行政工作全面提速和“零投诉”。
19、加强和规范教师队伍管理。一是完善教师资格认定的程序和办法,严格把好教师队伍的质量关。二是健全教师职务评审和评先的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完善教师业务考核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透明度,真正发挥其激励作用。三是规范教职工请假、外出报批程序,加大教职工工资统发监管力度。四是严格教职工编制管理,规范中小学(幼儿园)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工作量标准,- 22 - 继续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职工工作效能。
20、强化教育督导职能。一是完善督导评估制度,推行督导评估反馈书和整改问题备忘录,及时印发督导评估情况通报,积极营造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了解教育、监督保障教育健康发展的强大舆论氛围。二是把辖区内的教育发展状况特别是中心幼儿园的建设纳入镇、街道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政绩考核。三是开展村完小办学水平评估,注重学校软件建设,努力提高村完小办学质量,切实改变农村学校落后面貌。四是对省市重点、示范学校(幼儿园)开展复评,巩固提高其创建成果。五是深入基层,针对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1、加强安全与综治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知识教育,不断加大学校安全工作力度,特别是重点部位和环节的检查力度,严防学校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二是认真落实《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学校”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 “平安学校” 创建工作,营造学校及周边地区良好的治安环境,保障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22、抓好党建工作,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一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认真执行党建工作责任制,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抓手,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党
- 23 - 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继续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加大对学校领导干部民主监督的力度,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三是加强党对工青妇工作的领导,健全工青妇机构,理顺工青妇组织网络关系,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联系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教工之家创建活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四是加强退管会、关工委、老龄委工作,进一步落实离退休教师政治和经济待遇的政策,使广大离退休教师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我区教育发展不断发挥余热。五是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管理,落实计生执法责任制,坚决查处违反计生政策的行为。
主题词:工作总结
工作要点
通知
抄送:市教育局,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委宣传部,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办公室
2005年1月6日印发
(共印150份)
- 24 -
第二篇:关于印发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中共XXXXXXXXX委员会
XXXXXXXXX 关于印发2018年党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党总支、院属各单位:
现将《中共XXXXXXXXX委员会、XXXXXXXXX2018年党政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并制定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特此通知
中共XXXXXXXXX委员会
XXXXXXXXX
2018年3月14日
中共XXXXXXXXX委员会
XXXXXXXXX 2018年党政工作要点
2018年是学校的“优质院校建设启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学校全年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市委五届三次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启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深入实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努力开创学校各项事业新局面。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1.党旗引领,强化政治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不断锤炼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思想引领,强化思想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理论学习与推动实际工作相结合,把十九大精神全面贯穿于学校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按照上级部署,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不断夯实全校师生思想基础,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引导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固本强基,强化组织建设。做好学校党委、纪委换届工作,优化机关党支部设置,建立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长效机制,推动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加强党建考核,加大督导力度,促进党建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到位。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制定高层次人才及青年教师党员发展计划。严格领导干部选拔和任用,加强干部人才交流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从严做好干部日常管理,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和统战工作。
4.正风肃纪,强化作风和纪律建设。创新机制、健全制度,抓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落实。进一步做好中巡组“回头看”反馈意见有关高校问题的深入持续整改工作。深入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和纪律审查工作,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坚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二、坚持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扎实开展内部诊改,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以内部质量诊改为推手,加强教学运行规范,深化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推进课程、专业、教师、学生、学校各层面可持续发展。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和学分制改革,继续实施“订单班”特色人才培养计划,完善“双证书”制度。加强精品专业教学平台建设,加大共享数字资源课程开发力度。加强教学运行规范和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推进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教学日常管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新建综合实训中心条件建设和内涵建设,推进实验实训课程(项目)开发,组织市级重点专业实训基地申报及建设,继续完善现有实训基地功能,理顺实践实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综合管理水平。提升职业技能竞赛的获奖人数及层次,力争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实现获奖数量和层次的突破。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师资质量水平。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大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外引内培力度,支持专任教师提升学历职称,逐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加强对教师理实一体化的培训和培养。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队伍信息化教学能力。组建跨专业、跨系部、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参与的教学团队,加大教师出访交流力度。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经常性的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3.打造品牌特色,建设一流专业群。进一步发挥重点建设专业的示范辐射作用,切实加强专业、课程改革。依据行业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和完善具有建设行业特色的“建”字号专业结构,加大新专业建设力度。启动3个一流专业群建设,做好已立项重点专业建设推进工作。做好2个新专业评估相关工作,申报1~2个新专业。完成《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中的专项建设任务,做好相关工作的检查验收。加大教材建设力度,推进混合式课程建设,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新增建设15门混改课程。落实课程实践实训比例,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理实一体课程。
4.强化平台建设,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推进重庆市装配式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和建筑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建设,联合合作企业,立项一批课题、发表一批论文,培养一批科研骨干,实现一批成果转化。力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立项数稳步上升,力争实现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的新突破。积极加强与马来西亚“亚培”项目的合作,力争实现“亚培”项目落地我校。扩大服务领域,逐步开拓高端培训市场,开发新项目2~4个。创新管理机制,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积极思考培训工作转型发展。
5.加强双创教育,做好招生就业工作。做好2018年分类考试招生工作,适度扩大“3+2”招生规模,确保分类考试招生录取数超过1300人,力争2018级高职新生报到数达到2700人。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各专业对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加强校友联系力度,充实和完善校友信息数据库。围绕三大专业群,加大双创空间条件建设,完善众创空间配套服务和管理机制,吸纳特色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入驻孵化,积极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完成201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的目标任务。
6.促进合作交流,切实推动开放办学。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推动各系校企合作发展,每个系至少引进2个实质性校企合作项目,全年新增各类合作企业至少10个。扩大合作领域,推进合作深度,促进合作办学落地,做好与澳大利亚高登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招生和培养工作,继续加强与意向合作学校的交流与学习,力争今年再增1~2个专业的国际合作办学专业落地。大力拓展师生交流的项目和渠道,积极参与国外大学的师资培训、技能培训,加强教学科研人员的对外学术技术交流。
7.提高学生工作水平,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持续推进学风建设,加强学生文化素质、心理健康和文明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加强对辅导员的业务培训,继续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等活动,做好重庆市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参赛准备工作。加强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做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进一步完善、落实精准扶贫、奖助学金评审、评优评先等工作机制,健全学校奖助学金制度,保证评选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做好学生社团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引导社团活动和第二课堂相融合。认真贯彻《关于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的意见》,加强学校国防教育工作。
三、全面深入推进综合改革,提升保障水平和管理水平1.提升依法治校水平。以学校章程为纲领,扎实做好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进一步规范党委会和院务会的议事范围和程序规则,推进决策、议事、沟通、督查等机制创新。强化学校学术委员会统筹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职能。推进各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的修订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团委的作用,加强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建设,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体系。
2.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切实推进校系二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工作方案,逐步简政放权,落实“放管服”,充分调动系部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决策执行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决策执行力。将教学、科研、重点项目、校企合作、技术服务、学生管理、党建、管理纳入绩效考核,推进绩效工资分配体系改革。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考核监督,层层抓执行抓落实。提高各级干部的作为和担当能力,充分调动基层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3.加强信息化建设。按照学校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任务计划安排,统筹建设基础条件、应用系统、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和大数据应用等重点板块信息化项目;初步形成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智慧诊断信息化支撑体系;完成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建设项目,力争实现“示范校”挂牌。
4.强化内控管理与建设。加强财务管理,科学编制2018预算,合理安排各项资金。建立切实可行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加强预算支出的经济性和效益性评价。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多渠道争取资金,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和基本建设稳步推进。加强审计和监督,重点是加强预算经费执行和主要经济活动管理过程的审计与监督,切实防范财务风险和审计风险。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推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5.维护校园和谐稳定。高度重视学校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力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完善安全稳定工作的政策、规划、制度和预案建设。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加大人防、技防、物防力度,开展校园防火、用电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强化校园安全应急演练,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升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6.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二期工程清理扫尾工作,完善工程资料,积极办理结算。启动综合实训中心、学生综合活动中心建设,继续实施“精致校园”打造计划,加大校园文化建设。
7.提升保障服务能力。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为师生服好务。加强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控以及对物业等单位的监督指导。加强校园土地、房屋、资产验收入固等管理,规范自主采购、校舍维修,做好校园绿化及养护。
XXXXXXXXX党政办公室
2018年3月14日印发
第三篇:印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点通知
关于印发2007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处室、各直属单位:
现将《2007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和《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的要求,今年全市劳动保障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总要求是: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和谐美好新**的目标,把握大局,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就业、保障、人才、维权”各项工作;创新创优,强化基础,着力狠抓劳动保障信息化、社会化、规范化建设;恪尽职守,关注民生,加快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帮扶弱势群体的长效机制;振奋精神,奋力拼搏,为建设美好和谐新泰州再作新贡献。2007年,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努力实现全系统综合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认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其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强化综治工作的领导体系,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局长具体抓的工作方法,坚持与本部门工作职能紧密7结合起来,制定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使责任得以明确、监督有效实施、考核规范科学,真正做到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务求实效。
二、强化保障功能,进一步做好“两个确保”工作。加大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争取财政调整支出结构的力度,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加大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确保失业人员100%按政策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建立健全失业保险预测预警和跟踪分析制度,千方百计确保按政策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三、多管齐下,千方百计拓展就业门路。狠抓社区就业,在岗位开发、政策落实、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要有新举措。全面落实促进社区就业的各项措施,高标准实施社区就业“三万”工程:“社区就业超万人、优惠政策到万家、培训万人进社区”,加快推进社区就业市场化、基地化、产业化的步伐。加快推进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市场化运作,全市市场介绍就业人数力争超过2.5万人。积极落实鼓励自谋职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职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率达到60%以上。加快劳务派遣工作实体化运作步伐,按照“面向社会,全面推开,实体运作,自负盈亏”的模式,全市劳务派遣累计总人数力争5万人以上。加大再就业工作向弱势群体倾斜的力度,继续实施再就业援助行动,落实政府购买岗位和结对帮扶措施,帮助特困“4050”人员再就业,确保全市“双下岗”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再就业。
四、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协调规范劳动关系。根据省确定的劳动保障“落实年”活动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维护劳动者利益的高度、站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高度,加大维护的力度,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将劳动争议、群体上访等纳入法制化轨道。在此基础上,切实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对拖欠工资企业的监督检查,依法严厉打击使用童工行为,加强劳动力市场秩序整顿,严厉打击非法中介。
五、坚持靠前服务,指导、帮助企业进行“三置换一保障”改革。继续坚持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切实安排好各项工作,努力做好劳动关系调整、再就业、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托管人员生活安排、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各项工作,认真做好托管人员资金测算工作,落实资金支付来源,严格资金管理监督,控减资金支付压力,压缩企业改革成本,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善待改制企业职工,切实帮助安排好企业职工的基本生活,把党和政府对改制企业职工的关心落到实处。同时,要求企业在改制、破产过程中,要把职工的安置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地组建劳服企业,面向社区、面向用工单位,以解决一批特困人员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避免形成新的社会矛盾。
六、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化解各类矛盾。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劳动保障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广大职工自我维权的自觉性。开展劳动保障法规政策进社区活动,在服务大厅专设信访和监察两个窗口,认真受理举报和来信来访。积极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确立工作重点,坚持依法办事,跟踪服务到位,坚持标本兼治。进一步完善调处矛盾纠纷的报告制度、工作责任制度和资料管理制度。真正发挥“减震器”作用,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全市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健康稳定发展多作贡献。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印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点通知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四篇:关于印发《2008年全市共青团工作总结》和《2009年全市共青团工作要点》的通知
共青团昆山市委文件 团昆发“2009”1号
关于印发《2008年全市共青团工作总结》和 《2009年全市共青团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直属团组织:
现将《2008年全市共青团工作总结》和《2009年全市共青团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及早规划好本单位新一年的共青团工作,推动全市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
附:1.2008年全市共青团工作总结
2.2009年全市共青团工作要点
共青团昆山市委员会 2009年1月8 日
主题词:印发 共青团 总结 要点 通知
抄报:市委、市政府,苏州团市委
抄送:各镇、系统、工厂党委(总支),昆山开发区、花桥经济开发区、市级机关党工委
共青团昆山市委员会 2009年1月8日印发
共印85份 2008年全市共青团工作总结
2008年,昆山团市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团的十六大以及市委扩大会议的精神。自觉把握党政工作大局,牢牢抓住青少年成长成才这一需求,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活动,团的工作深入开展,团的建设稳步推进,团的事业不断拓展,全市共青团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现总结如下:
一、围绕和谐共建,全面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综合素质 1.加强团员青年的政治理论修养。团十六大代表、共青团昆山市委书记盛梦龙同志向全市直属团组织负责人传达了共青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并在全市团员青年中迅速兴起了学习贯彻团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引导优秀青年学习领会党的重要会议精神,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在全市进村(社区)工作大学生中开展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活动。
2.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抓住五四运动八十九周年纪念,开展‚扬五四精神、弘爱国之志‛大合唱比赛,让广大团员青年重温历史,铭记历史;国庆前夕,联合市教育局举办了“激扬青春 放飞梦想”十八岁成人仪式,帮助广大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勇于担负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在高校、中学中开展‚我看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知识竞赛、朗诵比赛,组织青年游览昆山,感受改革开放30年昆山巨变,坚定团员青年改革开放的信念。
3.深入开展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以‚阳光少年心向党‛为主题,通过开展‚寻找新变化、感受新气象‛五个一活动、阳光体育游戏节、阳光伙伴夏令营、阳光少年雏鹰志愿服务队等活动,深入推进‚与祖国共进、与阳光同行‛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围绕党政大局,引导青年贡献力量
1.深化志愿者服务工作。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快志愿者队伍建设,全市共登记志愿者组织43家,注册志愿者88502名;规范志愿者管理,定制并颁发了注册志愿者证及徽章;举行‚公益永恒 爱心无限‛——全市8万注册志愿者爱心传递活动,倡导志愿服务社会风尚;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奉献凝聚和谐‛大型广场志愿服务活动11场次。打响‚鹿城风采‛志愿者服务品牌,先后承接了多次重大接待服务工作,顺利完成了金秋经贸招商服务。承办万人徒步大会、旅游节开幕式、金秋经贸招商活动等大型赛会的志愿服务工作。建成了以青年志愿者服务为支撑的昆山市青少年综合服务系统‚12355‛服务零距离热线。通过丰富多样的志愿者活动,营造了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社会氛围,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2.推进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召开全市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工作推进大会,推广全国青年文明号泾河水厂的先进经验,激励全市各级青年文明号集体以榜样为力量,不断提高我市青年文明号集体的综合素质。切实加强青年文明号的监督 管理,完成了对各级青年文明号集体的考核及重新认定工作。
3.健全青年人才库。不断完善青年人才库,根据基层推报情况和人员流动情况,对我市青年人才库进行了实时更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高素质青年人才。
4.积极援助灾区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在广大青年中开展‚心系灾区人民‛爱心行动,‚送爱到四川‛广场募捐,‚清风明月 爱心永恒‛中秋慈善晚会等活动,为灾区人民募得342.8万元善款,响应总理号召向灾区捐衣捐被,总价值达37万余元。
5.主动投身抗冻减灾。年初我市连降大雪,并出现大面积积雪,我委紧急组织了20多支青年突击队队伍、500多名青年志愿者参与防冻除雪的行动,广大青年志愿者为保障交通的畅通、市民的安全出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围绕服务创新,促进青年成长发展
1.举办青少年文体活动。为迎接北京奥运营造浓厚氛围,开展了包括三人制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保龄球、定向越野、趣味运动会等项目在内的‚青春汗水 奥运同行‛系列活动,在全市青年中掀起了健身的热潮。组织‚青春暖流‛慰问演出、校园文化社区行、青春动感企业行演出、‚百部电影进村、进厂、进社区‛和青年读书调查等活动,丰富了青年的文化生活,营造了健康向上的青年文化氛围。
2.开展各类青年榜样评选。开展了第十届“昆山十大杰出青年”、首届‚昆山市杰出青年卫士‛评选活动,广泛宣传他们的事迹,鼓舞振奋了全市青年。依托团校组织青年参加各类学历技能 培训,增强了青年的创业能力。开展‚我与昆山共奋进‛青工技能振兴活动,引导青年职工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成长成才、创新创效。
3.推进爱心助学工作。举办阳光体育游戏节暨庆六一爱心手拉手活动,对口发放爱心助学款6万余元,通过共同参与游戏增进学生与资助方的感情交流。发挥义工联义工作用,坚持为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周末义务补习。关爱外地青少年,组织青年企业家在西藏林周县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成立了“四川广济镇——昆山市青年人才基金”,为灾区儿童带去爱的希望。
四、围绕发展主题,推进团的自身建设
1.举办团干部培训班。3月份在市委党校举办团干部培训班,来自全市各镇、行政村及系统的216名基层团书记参加了为期4天的脱产培训,进一步丰富了团干部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
2.推广团员服务中心。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在全市9区镇建立了区镇级团员服务中心,扩大了团组织覆盖面,拓展了服务团员的载体,增强了团组织凝聚力。
3.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推进月”活动。坚持党建带团建,注重两新组织团建。成立了义工联团支部,实现青年自组织建团零突破。加大了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力度,评选企业团建示范点,出台《昆山市非公企业团组织负责人权益保障金及管理使用暂行办法》,从多方面推进非公企业团建进程,提升非公企业团组织活力,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团建率超过90%。
4.带领好少先队和市青联。加强全团带队工作,举办了辅导员培训班,实行大队辅导员持证上岗制;实现少先队工作考核与 教育局同步,调整为学年考核。重视青联、青年人才联谊会等青年社团建设,完成了青联换届工作,创办青年人才联谊会会刊《鹿城菁英》。
在总结一年来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的不足和困难:针对青少年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团组织的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团的基层组织未能充分发挥班子团队精神。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和解决。2009年全市共青团工作要点
2009年全市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团的十六大以及市委十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工作宗旨,以‚一二三四‛工程(即夯实‚一项基础‛,做亮‚两块品牌‛,把握‚三个时段‛,推进‚四大工程‛)为抓手,坚定信心,创新作为,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为经济社会继续又好又快发展,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贡献力量。
夯实‚一项基础‛,就是要坚持党建带团建,不断加强全市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团工作基础。做亮‚两块品牌‛,就是要围绕团组织三服务的宗旨,保证青年文明号的含金量,打响我市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台新品牌。把握‚三个时段‛,就是要以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建国60周年、昆山撤县建市20周年为契机,使团员青年增强历史使命感,坚定改革发展信心。推进‚四大工程‛,就是要通过青年文化工程、素质工程、文明工程和创业工程切实发挥共青团组织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作用。在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
1.加强团员青年的政治理论修养。要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团的十六大以及市委十一届六次全委扩 大会议精神作为2009年全市团员青年政治理论学习的核心内容。广泛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要把学教活动和团的各项工作相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突出以人为本,制定学习措施,通过举行征文演讲比赛、主题团日、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广大团员青年领会科学发展观及上级会议精神实质,切实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2.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深入开展纪念‚五四‛运动系列活动,举办‚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暨五四表彰大会‛,表彰奖励全市五四青年集体、五四青年标兵等先进青年集体和个人,利用各种媒体对青年典型进行宣传报道。以‚阳光下共成长‛为主题,通过开展‚学习英雄师生,彰显阳光品质‛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阳光少年’与昆山共成长‛庆祝建国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昆山撤县建市20周年新闻作品大赛;开展‚团队工作一体化‛;‚阳光伙伴‛夏令营活动;‚阳光辅导员‛专业课题研究,引导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3.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以建国60周年、撤县建市20周年为契机,充分发挥团组织、青联组织团结全市各界青年的作用,通过‚我眼中的新中国‛、‚镜头中的家乡巨变‛征文、摄影比赛,引导广大青年深刻认识祖国和家乡的巨变,进一步坚定团员青年的爱国信念。
4.培养青年奉献精神。奉献的过程既是造福社会的过程,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要组织动员青年积极参与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青年文明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经风雨、受锻炼、长才干,报效祖国,服务 人民。
二、以坚定青年发展信心为首要任务,服务党政工作大局 1.举办昆山市首届青年创业计划大赛。当今大学生面临着严峻地就业压力,通过开展在昆就读大学生及昆山籍应届毕业生创业计划大赛,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阔创业思路,鼓励和帮助待业青年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2.全力推动青年创业支持项目。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帮助青年争取小额贷款,协调落实政策、减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积极争取热心青年企业家的支持,筹措青年创业资金,用于扶持青年创业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力争建立起服务青年创业新的融资平台。
3.开展“坚定发展信心 坚持科学发展 积极面对挑战”主题活动。开设青年课堂,邀请专家学者为青年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引导青年企业家和青年工人正确认识如今面对的困难,谈论应对措施,坚定发展信心,与国家、企业共度难关。
4.扶持好青年人才联谊会中的青年企业家。从举办银企座谈帮助企业获得贷款资金和辅导企业争取科技创新奖金入手,帮助青年企业家企业渡过难关。
5.扩大就业,减轻社会压力。利用青年职业介绍培训(服务)中心的品牌效应,采用积极引导策略,加强与企业联系,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帮助昆山青年就业。
6.开展好就业辅导工作。利用团校培训功能,开设就业心理、面试技巧、职场规划等课程,加强对青年的就业辅导,帮助毕业学生就业以及下岗青工再就业。与劳动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联合 开展青年职业技能培训,转变培训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青年就业竞争力。
三、以弘扬志愿者精神为着力点,带动青年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力量
1.深化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寻求志愿服务理念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使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切实抓好青年志愿者的注册、招募、管理和服务等工作,进一步引导青年参与到关爱弱势群体、心理关怀、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活动中,并切实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开展‚学雷锋 树新风‛青年志愿者服务月活动;提升‚12355‛社区志愿服务队服务能力;扶持义工联、爱心24小时联盟等自发型志愿者组织成长;加强‚鹿城风采‛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全市注册志愿者移动网络服务平台。
2.扎实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进一步规范‚青年文明号‛创建管理过程,严格执行青年文明号目标考核标准,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检查监督,引进社会监督机制。组织开展青年文明号集体负责人学习培训活动,提高青年文明号创建水平。在全市各级青年文明号中开展诚信服务推广活动,倡导青年职业文明。
3.深化青少年维权工作。进一步推进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中的法律咨询和援助热线的建设。发挥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作用,不断拓展‚青少年维权岗‛的创建领域,巩固创建成果。坚持从解决青年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主动了解和反映青少年的合理诉求,帮助青年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共青团组织做好权益工作的主动性。要继续强化与消防、交警等有关部门的配合,强化 青少年安全意识教育。切实抓好‚帮教‛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残缺家庭子女、问题青少年提供有效管理和帮助,消除偏见,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安心学习,学有所成。
四、以青少年需求为抓手,全面提升团组织服务青年能力 1.举办第七届青年文化艺术节。加大青年文化建设力度,开展包括文艺演出、青年歌手比赛、‚百部电影进村、进厂、进社区‛等多个子活动在内的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我市青年的文化生活,用有益的文化引导青年,营造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青年文化氛围。
2.推进爱心助学活动。广泛联系,拓宽渠道,切实拓宽爱心助学资金筹集渠道。同时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出台管理办法,避免重复资助,切实用好爱心助学资金,发挥助学金最大功效。要动员各界青联委员、青商会会员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积极投身爱心助学行动,采取‚一助一‛、‚一助多‛、‚多助一‛等结对方式,与贫困大学新生建立长期结对救助关系,使他们能够早日顺利完成学业。探索爱心助学新形式,保护受助学生自尊心,促进受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推进青少年普法工作。09年是‚五五‛普法第四年,要从少先队和基层团组织两条线入手,通过少先队活动树立少年儿童法律意识,通过团组织宣传强化青年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
4.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要立足经济发展和企业实际需要,以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为总揽,通过利用团校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十行百能‛青工技能大比武活动等各类工作抓手,并 逐步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引导青工立足岗位、提升技能。大力推进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全面深化企业青年创新创效等活动,积极引导青年立足本职,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
五、以基层团建为重点,扎实推动团的自身建设不断前进。1.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努力争取各级党组织的支持,不断扩大基层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健全和创新基层团内民主制度、团的组织生活制度、基层团工作考核制度等,增强团组织的内在活力。重点强化‚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扎实推进团建示范点工程,切实做好非公企业团干部权益保障工作;不断挖掘青年自组织,推动青年自组织中建团,发挥团员、团组织在青年自组织中的先锋作用。
2.加强团干部、团员队伍建设。加大团干部培训工作力度,选派优秀团干部和新上岗团干部参加上级团组织举办的团内培训班。同时,采取理论讲坛、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全市基层团干部培训班。稳步推进全市团员发展工作;利用团员服务中心做好流动团员组织转接工作;继续做好‚推优‛工作,为党组织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3.抓好两个“中心”建设。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各区镇青年中心作为青年活动主阵地的功效、区镇级团员服务中心作为联系流动团员的功能,不但要建成两个‚中心‛,更要用活两个‚中心‛,杜绝建无实效的现象。
4.严格规范团费收缴工作。要严格执行《关于严格规范团费缴纳和管理使用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 设,增强团员的组织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团费在新时期基层团工作中的作用。
5.加强少先队和团的外围组织建设。坚持全团带队原则,注重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少先队工作考核,推动团带队的落实。切实加强对青年联合会、青年人才联谊会的指导,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委员、会员间的感情,加强与外省市组织联系,增进合作,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建设。
6.筹备团市委换届。2010年1月共青团昆山市第十六届委员会将任期届满,根据团的工作要求,需要提前半年筹备换届工作。为确保换届工作顺利开展09年下半年换届筹备工作将列入团市委重要工作日程。
7.加强团市委机关自身建设。要按照 ‚团结、学习、务实、创新‛的要求,大力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在团市委机关干部中倡导团结协作、努力学习、勤奋务实、创新发展的良好风气,形成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要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计划、组织、执行、督查、落实的机制。要以《昆山团讯》、昆山年轻人网站为主要载体,切实加强机关信息化建设,提高机关信息化水平。
第五篇:关于印发《2012年党建工作要点》的通知
陕老活党发„2012‟1号
关于印发《2012年党建工作要点》的通知
中心党支部,中心活动团体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活动团体党支部:
《2012年党建工作要点》已经省中心党总支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陕西省老干部活动中心
总支部委员会
2012年3月16日
2012年党建工作要点
2012年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省委老干部局机关党委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创建“五好”支部、“三好一满意”支部和争当“五带头”党员、“四带头”老党员为目标,精心组织以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纪念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30周年为主题的“夕阳红”系列活动,建设学习型支部,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加强离退休干部两项建设,搞好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为推进中心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障。
一、加强学习型支部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1、深化“双学三比”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学政治业务,学传统文化,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法,加强学习考核,增强学习实效性。
2、坚持学习制度化和经常化。活动团体党支部要坚持一月集中学习一次制度,动员和组织更多的老党员、老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艺,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办好“金秋讲堂”专题讲座和“时政窗”、“康乐园”宣传阵地,发挥延年读书(报)会的优势和作用,营造崇尚学习的浓郁氛围。
二、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3、实行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中心党支部要围绕创建“五好”支部、争当“五带头”党员的目标要求,狠抓制度落实和经常性活动开展,立足岗位成才多奉献。活动团体党支部要围绕创建“三好一满意”支部、争当“四带头”老党员的目标要求,坚持学习活动经常化,推动活动团体和谐持续发展。
4、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搞好创先争优活动群众评议工作,狠抓整改落实,促进各项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做好先进典型宣传表彰工作,巩固和扩大创先争优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和制度。
三、加强离退休干部两项建设,促进活动团体和谐发展
5、坚持把支部建在活动团队上,积极组建新支部,完成个别支部换届工作,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活动团体党建工作水平。
6、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时事政策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促进思想教育与活动开展有机结合,实现思想、活动双丰收、双提高。
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7、认真开展老干部评议老干部活动,进一步提高老干部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和服务管理水平。坚持问政于老干部、解制约中心科学发展之难题,问计于老干部、解影响服务管理质量之症结,问需于老干部、解老干部活动之烦忧,老少同心共建文明和谐乐园。
8、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老干部、贴近老干部活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加强创建示范中心(室)活动的督促检查,筹备开好全省创建活动现场经验交流会暨第二期老干部活动中心(室)工作政策业务培训班。
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班子整体效能
9、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不动摇,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综合素质和领导水平。班子成员要自觉践行“五项承诺”,做到“五个带头”。
10、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执行基本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自觉执行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主题词:2012年党建工作要点通知
抄送:省委老干部局机关党委,西一路街办文明办,各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陕西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办公室2012年3月16日印发共印7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