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 高考复习总结必备之中国古代政治史素材
高考复习总结必备之中国古代政治史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强化 加强 顶峰 集权 专制 ↓ ↓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三、调整和改革
1、相同点
⑴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⑴经济: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②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⑵政治:
①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②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 ③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部矛盾
3、评价
⑴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⑵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⑶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历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⑵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变法——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裂与统一、治乱兴衰、调整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⑴中央集权的加强、调整和改革与分裂统一、治乱兴衰是密切相关的。联系起来认识:分裂时期多乱世,说明改革或调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乱世。统一时期多为盛世,说明改革或调整成功;反过来,成功的改革促使统一、盛世出现。⑵调整和改革、分裂统一、治乱兴衰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削弱密切联系。⑶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四、治乱兴衰
1、产生治世的原因 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开元盛世)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光武中兴)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贞观之治)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乱世的原因
⑴统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专权的现象。(汉、唐、明)
⑵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现象。ex:东汉、唐末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激化。ex:西晋
用心
爱心
专心 ⑶农民战争的作用。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流亡,引起农民起义。⑷自然灾害。
3、认识
⑴对治世肯定其进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正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使社会出现治世。⑵乱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处于乱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争,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统一地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强恢复和发展经济,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虽然都是叛乱,但结果不同。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加强;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被削弱。
五、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顺应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⑵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的进取精神。⑶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袭了两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严刑苛法,不利于长治久安,加之统治者滥用民力,超出了农民阶级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实践证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种宽松的政策。
⑴它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起到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出现治世。秦汉以后,每逢大乱,人民贫困时,统治者多采用“修养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国之策。如汉、唐、明等朝。⑵在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以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如汉朝“文景之治”时出现了王国问题、匈奴问题等,西汉政治思想从无为到有为,从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巨大。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及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4、政治(统治)思想发展的趋势 百家争鸣→一家专制(秦)→独尊儒术
5、统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狱。⑵利用宗教(西汉以后,统治者利用宗教加强思想控制)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二篇:高考历史三十二中国古代政治史
09年各地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古代政治史
1.(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
2.(2009年全国Ⅱ卷文综12)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C A.族号 B.邑号
C.爵号
D.官号
3.(2009年北京文综12)图6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C A.禅让制
B.丰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2009年广东历史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B A.王位继承制度
B.分封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郡县制度
5.(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13)“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
B A.南方经济的影响
B.统治集团的更替 C.北方文化的衰落
D.民族融合的结果
6.(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主要表现是 A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7.(2009年福建文综13)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D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8.(2009年重庆文综12)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D A.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B.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C.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
D.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
9.(2009海南历史5)“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于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C
A.什伍连坐
B.郡县行政
C.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 10.(2009年江苏历史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C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11.(2009年浙江文综14)右图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B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2.(2009年安徽文综12)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
13.(2009年四川文综13)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B A.颁布附益之法
B.设置转运使
C.推行募兵制度
D.实施行省制度 14.(2009年上海历史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D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5.(2009海南历史6)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B A.决策权
B. 行政权
C. 军政权
D.财政权
16.(2009天津文综历史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C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17.(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8)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握的主要是
B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18.(2009年浙江文综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19.(2009年广东历史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D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20.(2009广东文科基础20)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A..A.清 B.明 C.汉 D.秦
高考
21.(2009年浙江自选模块题号0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6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说历史现象的原因。(4分)答案要点:
(1)“诱”因: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受诱”因:“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结果: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2)原因: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专心应敌于外。
22.(2009年全国Ⅱ卷文综39第(1)、(2)、(3)小问)(20分)阅读分析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三国志•鲁肃传》
材料二
(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认识的相同之处。(4分)(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鲁肃和诸葛亮提出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步骤。(12分)(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荆州问题对孙、刘双方未来关系的影响。(4分)答案要点:
(1)相同:荆州地域广阔,特产丰富,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战略要地。(4分)
(2)鲁肃:夺取荆州,确保江东;进而占据长江流域,形成南北对峙;实现建立帝业的战略目标(6分)。诸葛亮:夺取荆州,进占益州;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形成三方鼎立;实现复兴汉室的战略目标(6分)。
(3)影响:双方围绕荆州必然展开激烈争夺;双方均视为主要敌人,为抗击曹操,在荆州问题上会有所妥协。(4分)(如考生答出历史分析需用史实予以证明等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3.(2009天津文综历史12题第(1)小题)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6分)答案要点:
(1)治国思想: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农本思想)。唐太宗的实践: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24.(2009年四川文综37题第(1)小题)
正确处理富民与强国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
材料二
(唐太宗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邱肆贸易者,罢(取缔)之。(《唐会要》卷86)
(1)材料一蕴含的治国思想是什么?(2分)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吏治存在什么问题,政府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答案要点:
(1)思想:富民思想(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表述均可相应给分)。问题:官吏经商(2分);措施:颁布命令禁止官吏经商(2分)。联系:材料二是材料一治国思想的具体实施(2分)。25.(2009年江苏历史25题A部分)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谙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答案要点:
(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26.(2009年重庆文综37题第(1)小题)
材料一 1640年,李自成率军进入河南,吸纳一些失意的知识分子如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加入起义军。他们为李自成出谋划策,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很有见识的政策,如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攻占北京后,李自成令牛金星与李岩饮,杀之(指李岩)。由是自成将相离心,宋献策他往,刘宗敏率众赴河南。真正呈现出了解体的形势。宋献策与刘宗教后为清兵所擒杀。第二年(1645年)九月,李自成战败,牺牲于湖北九宫山。
——摘编自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1)根据材料一,归纳攻占北京前后起义军情况的变化。(8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的作用。(2分)
答案要点:
(1)变化:前期李自成团结知识分子,发挥了他们出谋划策的作用;后来义军内部分裂,起义最终失败(8分)。作用: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取得了一系列军事上的胜利(2分)。27.(2009海南历史2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8分)明朝后期,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统治危机,推行各项改革,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成效显著,史称“张居正改革”。
材料一
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今用人则不然。官不久任,事不责成,更调太繁,迁转太聚,资格太拘,毁誉失实。臣愿皇上慎重名器,爱惜爵赏。用人必考其终,授人比求其当。仍敕吏部严考课之法,审名实之归。
——《明史纪事本 江陵柄政》
材料二
敕下吏部,慎选良吏,牧养小民。其守令贤否殿最,唯以已端洁,实心爱民,乃于上才考称职,不次擢用。若但善事上官,干理薄书,而无实政及于百姓者,虽有才能干局(按:有才干),止于中考。其贪污显著者,严限追赃,押发各边。毋徒炫于声名,毋尽拘于资格,毋摇之以毁誉,毋杂之于爱憎,毋以一事概其平生,毋以一眚(按:过错)掩其大节。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张居正整顿吏治的内容(5分)(2)指出整顿吏治与张居正改革的关系。(3分)答案要点:
(1)严格考核政绩:稳定官吏队伍;任人只唯贤,不看虚名;注重实效和政绩;奖惩分明。(5分)
(2)整顿吏治是张居正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了一支高效率的官吏队伍,保证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3分)
第三篇:浅议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中国古代政治史内容的教学
新课程·新方法·新思考
——小议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内容的教学
摘要:本文主要以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内容为考察对象,分析新课程下的教材编写理念,探究如何更好地把握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教学策略选择方面的几点思考,期许对专题教学有所领悟。
关健词:高中历史新课程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 教学方法 有效性分析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已经三年了,通过三年来的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探究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问题有利于优化课程改革,完成历史教学的目标与功能。本文就截取高一历史新课程中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内容的教学进行策略方面的探究与思考,以期对历史教学有所捭益。
一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分析 1.新课程下教师的教材观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新课改下的教材也一样,但其更要求教师灵活组织与处理教材。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初步的研究和认识,这个初步的过程,有学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予以准备:(1)要知道教材与学术成果的异同;(2)了解自己学生的认知能力;(3)从历史联系现实,能“鉴古知今”。(陈辉:《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第67页)这三个方面很好地厘清了历史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以教材为中心相互之间的关系,强调的则是“知识本位”,重点在于“鉴古知今”以及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原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只有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其教学对象面向高一学生,学时一年,而现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教材增加了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及近代史、现代史相关内容,比以前多了2倍,课时却只增加一半。内容多,课时少就成为了教师进行教学方案设计中的一对突出矛盾。
2.“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教材分析
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为政治文明史,精选了中外历史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政治制度、重大的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而第一个专题就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有关内容,重点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同时也注意到了重大政治事件、主要历史人物及其在政治制度发展沿革过程中的作用。从把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作为一个专题的教学内容来看,教材着重传达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趋势,正如高中历史新课标所指出的“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这也是政治文明史的主线,而如何教授好专题一的内容,对学生理解这一主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主要是指先秦至明清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在不同联阶段的重要内容及演变过程,认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作用和影响。从内容结构上分析,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采用“专题+单元”的编写体例,每一单元探究一个较为宏观的历史问题,而前后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所以,合理整合教材则成为进行有效教学的关健。众所周知,新课程下的教材与之前的教材是完全不同的,有历史教学研究者认为,教师要告别机械“教教材”的旧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新思想。(朱汉国:《历史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6页)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研组也会对新教材有所体会,大部分人都认为教材内容难以把握教学重点,在进行具体教学时很难在课时标准下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制订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 古代中国政治史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说到教学方法,讲授法无疑是历史教师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的是教师为中心的知识建构,对于陈述性的历史知识及建构知识有系统性是非常适宜的。但新课程下若完全按照老师讲授法进行教学无疑是不理想的,因为新课程下的教材内容编排强调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新课标强调的又是以学生为本位的探究性学习。初高中学生的历史知识主要是从教材获取,而教材也是其理解教师讲授与进行考试最直接的信息来源,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材为中心,合理规划教材内容的讲授,适当地进行一些教学方法的创新。
1.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方法的运用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分别列出了中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建构及其发展的基本脉络,时空跨度大,从先秦到明清的制度沿革又是一个扬弃的动态过程,对于那些在初中阶段的通史性知识未能完全了解的学生来说是很难把握教材内容的,教材又限于篇幅与主题模块,很多主要政治制度只能述其概要。就拿“宗法制”来说,人民版教材在“宗法制”下只有?字,而学生也只能从这些汉字中去理解宗法制,这无疑是“字简”而“意繁”,在此情景下去谈教学目标显然上苍白无力的。因此,教师应该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的探究活动,这种方法在历史教学论中称作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就以“宗法制”为讨论中心进行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的应用,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了解宗法制的基本含义、本质特征及其作用,而其重点在于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及对后世的影响。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准确的历史概念,教师则可以从历史概念设问开始,以“是什么(宗法制是什么)——怎么样(宗法与分封的关系怎样)——会怎样(宗法制的确立会出现什么影响)”的认知过程进行历史问题探究教学。
2.“主要历史人物及其评价”切入式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内容,而历史人物在历史知识中也占有较大比重,对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面。中国史家、学者在讲到历史进程或历史转变的时候,往往要提出“时”、‘势’、“时势”概念,同样地,他们评价历史人物也同样提到这些概念。时势造英雄作为一个历史观念,从史料中就可看出。《史记·太史公自序》:“扶义俶傥,不令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品评历史人物,对于治国与用人有密切的关系,反映在古代政治史中就是制度创立与治国策略的关系。
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中,主要历史人物的行为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秦始皇与皇帝制度”、“明太祖与丞相制度”等。涉及到这方面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切入式教学方法,即讲授某一具体政治制度时先对这一政治制度避而不谈,而切入到讲述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及其评价上,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得僵化的政治制度与鲜活的人物形象联系起来,使课堂具有生动性。
3.历史文献相关资料的补充式教学
新课程下的教村内容时空跨度大,主干突出而枝叶不茂,对于刚从初中跨入到高一学习的学生来说,若没有通史知识的基础,对专题一的古代政治制度史是很难把握的。因此光有教材是不行的,必须要有相关历史文献的补充才能使学生明白具体历史问题与名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内容使用过许多的名词,诸如制度沿革出现的“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教师如能在解释这些历史名词的基础上加入历史文献相关资料的讲述,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如在教学必修Ⅰ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时,为解决“宗法制的特点”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选用杨宽《西周史》中的一段材料:“„„按照宗法制度,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的大宗,是同姓贵族的最高族长,又是天下政治上的共主,掌有统治天下的权力。天子的众子或者分封为诸侯,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是国内同宗贵族的大族长,又是本国政治上的共主,掌有统治本国的权力。诸侯的众子或者分封为卿大夫,也由嫡长子继承,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世袭官职,并掌有统治封邑的权力。卿大夫也还分出有‘侧室’或‘贰宗’。”(杨宽.西周史[M].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通过对该文献资料的分析,学生很容易理解宗法制的核心和特点以及它的目的和作用。
4.历史宏观视野下的复习课教学
任何知识都不是可以过目不忘的,反复钻研才能熟能生巧,历史学习也一样,在学生学业压力大的情形下,不可能要求学生在教师授完一节课之后,可以明白掌握老师教的内容,复习课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复习,把握历史宏观视野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形成。从先秦至明清,政治制度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在专制主义上,围绕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专制是愈来愈走向专制;而在中央集权上,围绕中央与地方的机构设置,中央是愈来愈走向集权。把握这条主线,就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专制”与“人治”是古代中国政治史中两个最为明显的特征,以这两特征为主干,向枝叶延伸,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演变也就清晰了。
三 新课程下教学方法优化选择的思考
新课程,新教学,带来的是历史教学的一场改革,因此,有必要就教学方法优化选择进行思考。
1.历史教学目标与教师教学内容把握之间的思考
中学历史课程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更关注对人的培养,更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教材设计又坚持学生为本的编写原则,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旧教材下的“教教材”式教学观有所思考。
旧教材下高中中国古代史作为选修课是在学生已经在高
一、高二建构起基本的历史知识体系进行教学,况且大部分教学内容教材都已罗列,教师教学在“教教材”之外,适当在引导学生进行些必要的历史问题思考就基本上算完成任务。而在新课程下的历史必修Ⅰ首先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作为开篇第一个专题,面向的是未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高一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诚如新课程标准所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而历史必修Ⅰ的课程目标又是要让学生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为人类社会进行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优化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对于学生把握历史必修Ⅰ有着重要作用。
2.试卷分析与学生历史学习心理的思考
高中阶段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都是用试卷测评的方式,虽然素质教育的提倡由来已久并在积极探索,但试卷测评依然是对上一阶段的教学和教育工作进行测评的主要方式,用于确定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同时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合适以及教学内容、策略的有效性。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内容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否有效,学生的试卷分析可以很好地反映其有效程度。由于此专题概念性的历史名词较多,且前后又都是紧密相关的,诸如二级行政区划的建置,秦朝为郡,汉承秦制,汉武帝以后设立监察州,委任刺史监察诸郡,至东汉遂成为二级行政区划,??????这么多的历史名词大部分学生很难一下子厘清前后的渊源关系,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组织丰富的材料,进行历史文献相关资料的补充式教学,让学生有个大历史视野下的知识整合能力,而在试题选择时,也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兼顾不同时期的历史素材与试题的关系。
试卷测评分析不仅可以判断教学策略选择的有效性,还可反映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心理学家的研究和大量观测证明,所处的年龄不同,心理发展的程度和特征不同,生存环境的压力不同等都会导致学生在认知、思维等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历史学习心理是指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有关心理因素以及理解历史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心理条件,而学生历史学习心理集中表现在“学习历史兴趣”与“学习历史作用”上。“没兴趣”、“学历史有用吗”式的话语充斥在我们周围,处于这种氛围中,不仅影响高中阶段教师教学的策略选择,更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有专门人员对高中历史学习的兴趣进行过问卷调查,其中在“历史学习兴趣和动机调查反馈表”中,认为“历史课对提高自身素质有好处”的未分科高中生只占57%。(张静、李校风、孙楠:《历史学习方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2页)由于高一学生大部缺乏通史知识积累,历史思维能力也很有限,面对新课程中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内容时,一旦对此内容感到乏味或者理解出现困难时,直接就会影响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因此,古代中国政治史内容作为高中学生首先要面对的历史课堂,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情境下,分析其学习心理,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充分把握教学内容与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3.教学方法优化选择与建立新型师生观之间的思考
一堂优秀的历史课,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非常重要,这种选择的前提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广泛收集、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优化是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指出:“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程序中一个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问题是,合理地去选择各种教学方法并使之达到这样的结合,即能在该条件下,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唐国安:《高校教学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04页)巴班斯基的这种观点,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教有常法,但无定法”。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内容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应从实际出发,博采众法之长,以探究问题为目的,以史料运用为条件,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为形式,以教师引导为推动的特点,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以应对课时少而内容多的矛盾。
在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方面,传统历史教学中, 教师是传输知识的主体, 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学习和接受。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以教材为本,以大纲和考纲为纲,历史课堂成为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天地,学生成为记忆的工具,学生的能力跟本说不上培养。在新课程下,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 由机械性的课程阐述和灌输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更多地开发利用教育资源, 如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遗迹、历史遗址等,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这一专题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没变是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新课程下高中历史的教学同样也应反应这一历史过程,传统历史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权威的代表,师生关系也是一种控制与服从的关系。而在历史新课程下,教师教学的优化选择,开始重视自己的教学对象,让学生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历史课堂充满民主的氛围,师生交往也处于民主和谐的状态。
第四篇:2022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经济)
2022高中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经济)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政策:
.统治者强调以农业为本业,工商业为末业,形成了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2.在土地问题上,大部分时间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定农业生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以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垄断经营等方式对商人进行打击。
松动:
唐中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朝廷鼓励海上贸易并实行官商分利政策。
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参与科举考试。
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空前活跃,重农抑商思想受到挑战。
影响:
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局限:阻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影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积累,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尤其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成为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从长远角度来看,也不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
二、国家专卖制度
起源与发展
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通过实行盐铁专卖制度来扩大政府财政收入。
汉武帝时:在桑弘羊的主持下将盐、铁等国家战略物资纳入国家专营之列,这一政策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同时大大增加了西汉的财政收入。
宋元明清时期:国家专营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影响
积极:
1.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2.限制了世家大族对中央财政的影响,使地方势力在财政上无法与中央抗衡,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
1.限制了某些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生产不能按照市场规律来变化,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
2.影响人民对资源的正常使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人民生活的负担。
3.到了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海禁”
与闭关锁国政策
区别:
海禁: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贸易必须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闭关锁国: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原因:
1.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
2.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侵扰。
3.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张,侵扰我国东南沿海。
4.“天朝上国”
观念的影响。
影响:
积极:作为一种消极的防御手段,在一定时期内起到过自卫作用。
消极:
1.阻碍了中外联系,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步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
2.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限制了外贸和航海事业的进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3.文化与科技无法与世界接轨。
4.是导致中外冲突发生和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因素。
专题二:古代土地、赋役制度的演变
一、古代土地制度演变
公有:在原始社会中,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属于公有制。
国有:
1.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a.土地国有,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b.受封者要向国王承担一定义务
c.庶民和奴隶在贵族的封地上集中耕种,受到剥削和奴役。
2.封建社会
a.王莽王田制
措施:全国土地更名为王田,归国家所有,禁止买卖。
目的: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
结果:脱离社会实际,在豪强地主的反对中失败。
b.屯田制
实施时间:曹魏、金、元、明初、清初
措施:国家用强制手段要求农民或视频垦种荒地,生产所得大部分上交国家,小部分可自由支配。
目的:解决军粮供应问题,安置流民,恢复农业生产。
结果:因为地方官员和军队的腐败而逐步废弃。
c.均田制
实施时间:北魏至唐前期
措施: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控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制度。
目的:恢复国家经济,稳定国家赋税。
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国家手中掌握的荒地不足,最终无法维系。
私有:
1.地主土地所有制:
战国秦汉: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相继出现了贵族地主、军功地主和商人地主。
魏晋南北朝:以大地主庄园经济为特征的氏族门阀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
隋唐五代:门阀氏族地主土地所有制向以纯粹租佃关系为特征的庶民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
宋元明清:以纯粹租佃制为特征的庶民地主土地所有制完全确立。
2.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a.始终存在于整个封建时期
b.是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主要来源。
c.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
二、古代中国租赁关系的普遍化
发展:
战国:租佃方式产生
汉代:土地兼并不断推进,租电现象比较普遍
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为仅次于自耕农经营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为主。
明清: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租赁关系进一步普及。
特征:
1.租佃双方订立契约,内容包括田亩的位置、数量、类别以及地租偿付的方式及数量。
2.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到了宋代,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削弱,佃户的身份地位提高。
3.地租形式由劳役地租到产品地租,再到货币地租。
4.租佃制出现复杂化趋势。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在土地所有者和实际耕作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他们通过从土地所有者手中获取土地的使用权,再将土地的使用权再次承包给土地的实际耕作者来获取中间收益,这体现出土地所有权、占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三、古代赋役制度演变
发展:
春秋时齐国:管仲实行改革,提出“向地而衰征”,即根据土地的多少和质量征收赋税,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战国时鲁国:鲁国实行“初税亩”改革,“履亩而税”,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秦朝什伍制: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以什伍为单位征收赋税。
汉朝编户齐民: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实行按编户征收赋税和徭役、兵役的制度。
北魏租调制:纳粟二石曰租,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曰调,并且承担兵役、徭役。
隋至唐前期租佣调制:在租调质的基础上允许纳绢代役,即为庸。
唐中后期“两税法”:将税种简化为户税和田税两种,在夏、秋两季定时纳税。
宋朝王安石变法:“募役法”,即政府向不愿服役的人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
明朝张居正“一条鞭法”: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统一赋役,计亩征银;官收官解;简化税种。
清朝雍正“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地方政府清查田亩多少,按亩均摊赋税。
演化趋势:
1.由人丁税为主向田亩税为主转变。
2.由实物地租为主向货币地租为主转变。
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向定时转变。
4.由强制服役向出钱代役转变。
5.税种由多向少转变。
中国古代经济微专题
微专题一:辨析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三大概念
1.自然经济: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与商品经济相对立。其生产不是为了市场交换,而是为了生产者或经济单位的自身需要。
2.小农经济:以个体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经济形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经营规模小,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自耕农经济:指拥有部分土地,以个体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经济形式,是小农经济的一种。
同:都具有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的特佂。
异:自然经济侧重于生产目的;小农经济侧重于经营规模;自耕农经济侧重于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
微专题二:多角度看待小农经济的影响
1.政治: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统一,所以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历代政府要解决的重大政治课题。但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又容易导致分裂割据的出现。
2.经济:小农经济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充当着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
3.科技:小农经济促进了相关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多集中于与农业相关的农学、天文学等领域,这使得古代中国科技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缓慢也导致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突破。
4.文学艺术:很多文学艺术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民对生活的憧憬。
5.伦理观念:小农经济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男子,这也是“重男轻女”思想产生和流传的经济根源;另外,重视邻里和睦等观念也是受小农经济影响而形成的。
微专题三: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出现实质突破的原因
1.中国古代手工业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革新工艺的动力和社会基础。
2.代表当时手工业最高水平的观影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的发明革新难以服务于社会生产,使新技术难以推广。
3.手工业技术具有封闭性特征,工匠技术具有严格的传承制度,一般只在家族内部传承,使生产技术难以通过交流得到提升。
4.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这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发明和推广。
微专题四:明清商帮兴亡的原因
兴盛的原因:
1.明清两朝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新兴市镇不断涌现,成群结队的商人往来于各市镇之间。
3.商品行业数量增多,商业竞争激烈。
4.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人社会地位低下,需要利用乡里、宗族关系更好的保护自己。
5.交通线的完善,长途贸易发达。
衰落的原因:
1.经营模式单一,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在重农抑商政策下为求自保,最终成为政府的附庸。
3.“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观念的束缚,使大量的商业资本流入土地市场,资本积累不足。
4.投资周期过长,短期内难以收回成本,风险较高。
5.思想保守,墨守成规。
微专题五: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2.城市的繁荣程度较高,且城市发展随商贸的发展呈现不同的特色。
3.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全面发展,柜枋、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已经出现,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4.古代商业在政府重农抑商的压制下曲折发展,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紧密相关,易导致官商勾结的局面。
微专题六: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
对城市:
1.传统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
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促进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
对封建统治:
1.封建社会初期,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权中心,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
2.封建社会中期,商业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中商业税收比重不断增加,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3.封建社会末期,商业起到了瓦解封建制度的作用。在商业发展的推动下,各种进步思想不断产生。
对经济发展:
刺激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对社会思想: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重农抑商等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也推动了世俗文学的兴起。
微专题七:中国古代土地兼并问题
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实质:大地主和封建国家争夺财源
危害:
1.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徭役、兵役的征派。
2.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使社会矛盾尖锐。
3.导致大量流民的出现,危及社会安定。
解决方式:
1.“开源”:政府将手中控制的土地授予农民,建立自耕农;以及降低税收或改革税收方式来减轻农民负担,保护自耕农经济。
2.“节流”:政府通过行政手段限制土地兼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认识:
积极: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利于大型农具和先进工作技术的推广。
消极:在封建社会,土地兼并问题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封建政权是不可能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这是由封建社会的阶级性质所决定的。
微专题八: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表现:
1.西汉:由于开通了陆、海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兴盛。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此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北宋起初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在各大港口均有开设,用于管理对外贸易。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空前繁荣,海外贸易的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
4.元朝: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明朝:朝贡贸易兴盛,明朝永乐时期,由郑和下西洋带来了朝贡贸易的一次高潮;明朝隆庆年间曾经放松海禁政策,史称“隆庆开关”。
6.清朝:清朝时期对外贸易逐渐萎缩,但在康熙、雍正年间曾经开放过海禁,到了乾隆年间,海禁再次加强,外商只能与广州的“十三行”进行贸易,贸易过程在官府的严格监督下进行。
特点:
1.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2.以陆上贸易为主转向以海上贸易为主。
3.贸易往来与文化、物种交流同步进行。
4.以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为目的。
第五篇:高考作文素材之中国古代名人
屈原
屈原所在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他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最终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几起几落的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在20多年的流放生活中,始终关心着楚国的命运,陆续地写出了《离骚》、《天问》、《招魂》、《哀郢》等诗篇,表白了自己不愿与黑暗腐朽的势力同流合污的立场和决心。
高中课文《屈原列传》、《离骚》、《湘夫人》等,都说到屈原。
【原文再现】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摘自《屈原列传》
【素材评析】
在屈原的作品《涉江》一诗中他自己写到:“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这是屈原受到奸臣谗陷,被楚王流放时,在愤激之下而写的。正如司马迁所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所以作诗《离骚》泄愤。但是,屈原的高洁之处,在于他无论遭受什么样的打击与谄害,但他总是执著地坚持自己的操守,所以司马迁赞美到:“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适用话题】
适用“肩膀”、“位置与价值”、“我想握住你的手”、“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责任”、“理想”、“执著”等等。
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奸雄,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读过“三国”的人,一提起“奸雄”,谁都知道是指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最能体现曹操的奸恶。
但现实生活中的曹操,却有着对理想的追求,是一个矛盾的复杂体。原以为曹操是一代奸雄,又以为只是一介武夫,读了他的《短歌行》等诗篇,才知道他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否也印证了一条真理:人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
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有极高的文学造诣。我们学过的《观苍海》《龟虽寿》《短歌行》等作品都是曹操写的。
【原文再现】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素材评析】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
【适用话题】
曹操爱惜人才,胸怀大志,杰出的军事才能值得大家学习,但是曹操狡诈多变,性格多疑也常常提醒大家,适用话题有“智慧与狡猾”、“理想”、“抱负”及“诚信”、“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人与路”、“谈意气”等。
诸葛亮
诸葛亮,虽手无缚鸡之力,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未出茅庐,已知天下大势将鼎足三分,烧博望,借东风,擒孟获,无不显示他神机妙算的绝顶聪明。故与关羽之“义绝”、曹操之“奸绝”合称三绝。
诸葛亮执法严明,情义深重,勇于自责。有情而不枉法,执法而不忘情。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诸葛孔明,这才是真实可信的孔明!看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节,我们才会由衷赞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我们曾学过《出师表》《失街亭》(《三国演义》)《蜀相》等课文,这些课文都涉及一个人物——诸葛亮。
【原文再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摘自《出师表》
【素材评析】
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际遇,是千古传颂的佳话。人们在甚赞诸葛亮的况世奇才的同时,也甚赞他能报知遇之恩的美德。自从自隆中出山后,就把“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作为毕生已任,正如杜甫所写“三顾频烦天下济,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襟”,无不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而感动。
【适用话题】
诸葛亮博学多才,担任蜀相期间,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品格为历代君主、官吏、士人和老百姓所称颂。适用话题有:“忠诚”、“谦虚与成就”、“大智若愚与成功”、“肩膀”等。诸葛亮对刘备的忠信历来被大家传为美谈,此事例适合话题“诚信”;诸葛亮不听刘备临终忠告,最终导致街亭失守,此事例适合话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认知”等。
李白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但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与他不满黑暗现实之间形成剧烈的矛盾。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言多讽兴,气骨高举。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我们学习过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等诗,在高中第五册的第五单元还专门安排了李杜诗歌单元,学习了《蜀道难》、《将进酒》等诗歌。
【原文再现】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素材评析】
李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朝廷做了三年的翰林学士,并没能涉身政治,却成了君王的御用文人,再加上他对权贵的傲视,从而招致排斥,愤而离开了长安。在诗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诗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心绪。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但诗句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其根源就在于作者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适用话题】
李白的诗篇正像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李白即使在被唐玄宗赐还乡期间,还胸怀坦荡,对未来充满信心,适用话题“仰望”、“抱负”、“肩膀”等。李白在皇宫期间,要求高力士为其脱鞋,因此而招来放逐的命运,此话题适合“谈意气”、“高洁”、“我想握住你的手”等。
杜甫
杜甫是一位爱国者,一生盼望为国效力,而命运并不眷顾他,以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的诗篇。他的爱国情怀集中体现在他的诗作中。
杜甫生活在那个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用卓越才华和惊人毅力建造了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的丰碑。沉淀于诗中忧国忧民的涕泪,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情怀,铸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感人肺腑的民族精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一己的苦难推及广大人民的不幸;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他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
杜甫,学习过他的《登高》《蜀相》《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阁夜》《登岳阳楼》《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
【原文再现】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素材评析】
此诗是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诗中写到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适用话题】
杜甫即使在住茅屋期间,在流落船上,无所适从的时候,心中还依然怀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志,思考国家的命运,适用话题“忧思与抱负”、“肩膀”、“生无所息与生有所息”、“我想握住你的手”、“人与路”等。
阮籍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他兴趣颇广,博览群书,多才多艺。他攻读儒家经典,也爱读老庄,并且学习击刺武艺,能长啸,善弹琴,还喜欢喝酒。阮籍蔑视礼教,尝以白眼看待礼俗之士;后期变为“口不臧否人物”,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阮籍为了躲避曹魏与司马氏政治斗争的牵连迫害而归隐山林,是魏晋名士风流的代表,也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他逃避现实,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怅惘,无法实现在梦想和现实之间起舞的人生境界。
阮籍,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有篇文章写到《阮籍不拘礼法》。
【原文再现】
阮籍不拘礼法
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素材评析】
阮籍的性格上尤为不群,一方面生活非常放浪,秉赋有豪放的志意,不受一切外在的礼法的拘束;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在衰乱之世委曲求全地保全自己,而在内心非常有节制。从上文中在母终时的表现以及喝醉酒后的行为中,可以一斑。而他的这种有放有敛的性格还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与信任。阮籍的诗写寓意遥深,他的为人之喜怒不形于色,正是因为他有着两种看似矛盾的性格能统一在他一人身上的缘故。
【适用话题】
阮籍佯狂而歌,蔑视礼教、洁身自爱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适用话题:“符号”、“走与停”、“雕刻心中的天使”、“路”等。
陶渊明
陶渊明,东晋文学家。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陶渊明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诗的语言朴素自然,表情含蓄委婉,被称为“陶诗中的珠玉”。如《归园田居》组诗的久享盛名,有类似的特点: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我们学过的课文《桃花源记》《归田园居》《归去来兮辞》《饮酒》《五柳先生传》等诗文,它们的作者就是陶渊明。
【原文再现】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素材评析】
本文从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适用话题】
陶渊明远离尘世,视功名如粪土,宁可穷困潦倒,住破烂的房子,也坚持只读书自娱自乐,而绝不为了温饱而出卖自己的灵魂。适用话题“高洁”、“荣辱”、“谈意气”、“我想握住你的手”等。苏轼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这些事例适合话题“肩膀”、“仰望” “我想握住你的手”、“豁达与成功”、“宽容与成就”等
苏轼,《题西林壁》《明月几时有》《赤壁怀古》《江城子》《赤壁赋》等(高中语文第三册),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文。
【原文再现】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摘自《赤壁赋》
【素材评析】
《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选文中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
【适用话题】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这些性格特点适合话题 “丰碑”、“谈意气”、“沉稳与灵动”、“高洁与志气”等。
李清照
李清照的少女时期与少女时期的生活是快乐的,但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弃都南逃,一大批文人墨客随之逃亡,李清照便在其中。此时的李清照,夫婿已死,居无定所,四处流亡。国家的半壁江山顿失,国君被撵得抱头鼠窜,百姓颠沛流离。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才女,一个处于社会思想制高点的知识分子,面对此情此景,她怎能不“愁损”呢?与她同时期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亦有。但他们,这些须眉男子上可入朝议政、驰骋疆场,下可使酒骂座、痛饮拍案。她上溯数千年的历史,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位知音,这“怎一个愁字了得”啊!于是,一个纤弱女子,只好借用豪放的诗句,写出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抒发具有须眉般悲壮的爱国情怀。
李清照的《声声慢》《一剪梅》等我们都耳熟能详,甚至高声歌唱。
【原文再现】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加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素材评析】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赵明诚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作者深重的哀愁不是
那种闺怨闲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
【适用话题】
即便在国恨家仇面前,李清照还是不忘记自己的使命,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用来自律,此事例适合话题“雕刻心中的天使”、“铭记与忘却”、“专一与忘情”、“水的灵动”、“纪念”等。
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身历七十余战,攻无不克;起兵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中第二册学习了课文《鸿门宴》,让我们对项羽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原文再现】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摘自《鸿门宴》
素材评析
从上段节选中可见沛公能亲自的忍辱屈从,这正是大丈夫的襟怀,也是他后来能成就帝业的性格因素。然而,一生总是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项羽,对沛公来赴鸿门宴赔罪,不但心里毫无疑惑戒备,反而出卖了为他通情报的曹无伤。不但如此,自己还坐在宴席上的尊位,一副天下非他莫属的傲气,而对范增决意要杀刘邦的示意示而不见,以为刘邦早晚得臣服于他。
适用话题
项羽性格上的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耍阴谋诡计、光明磊落应当给以肯定,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心灵的选择”、“诚信”、“张扬个性”、“倾听”、“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等;而性格上的缺点如刚愎自用、缺乏远见、软弱、优柔寡断等则应该扬弃,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包容”、“人与路”、“谈意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