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3机务管理攻坚克难,使出真功夫
2003机务管理:攻坚克难,使出真功夫
不管市场是好还是坏,船舶都要“能征惯战”,这是航运企业对船舶管理,乃至具体到机务管理的基本要求;同时,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机务管理还必须担当“降本增效”的重任„„
面对着压力,公司机务管理一如既往地把重心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抓住确保船舶安全、降本增效两条主线,以提高机务管理水平为着力点,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全力解决老大难问题
船舶的机务管理覆盖船舶营运全过程,是确保船舶安全、防止海上污染、保障船舶正常营运的关键。机务管理,同样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安全又是这个系统的关键要素。公司广大机务管理人员今年把确保安全作为机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创造效益提供坚实的保障。
公司目前的船队结构不理想,管理难度很大。针对实际,船管部门今年建立了《老龄船舶评估与管理操作程序》,然后全面普查了所有船舶的技术状况,并且对船舶设备存在的每一项隐患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整改措施。尤其是认定为高风险的隐患,重点快速解决。
毋庸讳言,其中一些隐患,是老大难问题,要解决,谈何容易。比如,有部分简易船,大都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下水并投入营运,至今已有20多年船龄。由于这些船建造时使用的钢板比较薄,再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海浪拍打、海水侵蚀,锈烂情况严重,严重威胁船舶安全,影响船舶正常营运。作为高风险项之一,机务管理部门重拳出击。他们成立了专家小组,囊括了高等院校专家和资深船长、轮机长,对每艘该类型的船进行重点跟踪,一旦进行厂修,小组成员立即上船,以船体结构为重点对整艘船进行彻彻底底的检查。从前尖舱到尾尖舱,从罗经甲板到双层底,每一根肋骨、每一块隔板、每一寸钢板都不漏过,经过仔细筛选现场评估,挖掘出一条条平时深藏不露难以察觉的隐患,然后迅速拿出修理方案,交由船厂立即施工,完工后由CCS检查验收合格。
“通过如此仔细严格的专项检查修理,可以大大提高船舶的安全系数,从而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为公司多创效益。”船管中心技术部梁合东副经理说道,“今年以来,我司一共对相同类型的13艘船舶进行了全面勘察修理。”
2003年下半年,中远集团再次对杂货船木材船进行重组,我司从大远和深远接回11艘杂货船和木材船,并以此为契机,开拓木材运输市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接回的“嘉禾关”、“嘉山关”和“嘉荫关”等几艘木材船,由于存在船体肋骨等强度结构受损严重、起货设备无一能正常工作、吊机齿轮和导向滑车都磨损变形严重、刹车设备失灵、支架重度锈蚀难以承受大负荷等等问题,已经多年没有承运木材了,别说适货,有的船甚至连适航都存在困难。面对困难,机务人员没有退缩,他们对每艘新接船特别是木材船进行了仔细的评估,迅速拿出了极具针对性的以船体结构和起货设备为重点的修理方案,让木材船重新恢复了“专业能力”。以嘉禾关轮为例,接回来后进行修船,对运载木材功能的关键部位及关键设备进行了重点修理,更换不符合测厚标准的船体钢板160多吨,更换了全部受损肋骨,修复了全部吊货设备,CCS检测合格后,该轮迅速投入营运。9月1日,嘉禾关轮从马来西亚满载5365立方原木顺利抵达张家港,打响了我司挺进木材运输市场的第一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3年,通过广大机务工作者和船员的辛勤努力,我司船舶应急设备完好率达到100%,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98%以上,营运率达到98.74%,没有发生上等级的机损事故。不让港口国“留下”
顺利通过愈益严格的PSC检查,也是保证船舶正常营运的一个重要方面。
针对PSC检查对船舶设备要求越来越高、检查越来越频繁的特点,机务人员及时汇总分析近期船舶受检情况,并利用先进的通讯手段向每艘船舶通报,让船员及时了解PSC检查新动向、新情况和新特点,及时发现并消除PSC滞留隐患。同时,采取重点跟踪指导、自查自纠、关口前移等措施,督促船舶严格执行公司体系文件中PSC检查操作程序和船管中心PSC检查首报制度,对航经PSC检查重点港口的船舶进行重点跟踪,具体指导;充分发挥船员的主观能动性,严格按照《船舶管理检查表》自查自纠,及时消除设备隐患。
我司“江埔关”、“江西关”、“山海关”、“黄云”、“橙云”和“庐山”等轮的卫生水管道被海水腐蚀严重,经常发生烂穿渗漏,为此有些船的卫生水系统已经停用。船舶卫生水系统管道复杂,如要彻底更换耗时耗力,还需花费大量资金。公司机务人员集思广益,突破性地提出能否利用其他管路代替?于是,他们尝试安装使用气压节能水箱,即把气压节能水箱接在普通淡水管路上,用它代替原来的卫生水系统冲洗厕所,结果取得了成功,一举解决了这一难题。“每套气压节能水箱仅仅需要200多元人民币,而且完全符合PSC检查要求。”船管二部机务经理黄冬平说道。他们先后对上述船舶进行了改造,既消除了PSC检查不合格的隐患,又节省了开支。
在船岸双方的努力下,2003年我司PSC检查成绩斐然。1—11月,我司船舶在国内外接受PSC检查170艘次,无缺陷通过140艘次,无缺陷率达到82.35%,与去年比提高7.48%,缺陷项目总数与去年同比减少44.32%,单船缺陷项目与去年同比减少34.1%。让船舶快跑油耗小
我司一些船舶船龄较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主机转速下降现象,导致船速达不到标准的营运速度,同时油耗反而上升。这显然是一个恶性循环的问题,将从效率上制约着船舶的效益。机务人员展开了改善主机工况的技术攻关。他们分析后认为,决定主机工况的好坏主要是三个因素:一是透平,对于主机来讲,空气进得越多,混合得越好,燃烧就越充分,但由于老旧船的透平转子叶片锈蚀,间隙增大,使得空气流通量变大,扫气压力变小,从而造成燃烧不充分,出口温度变高,冒黑烟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废气锅炉,主机排烟要经过废气锅炉,如果废气锅炉脏了,排气时就会减缓流通速度,从而影响主机燃烧;三是空冷器,空气中含有水分,加热会膨胀,如果冷却效果不好,就会影响燃烧。找到了这三个关键点之后,机务人员有的放矢:首先,安排专业厂家对主机透平转子叶片进行测量,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更换;其次,要求船舶加强对废气锅炉和空冷器的清洁保养,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经过实践,船舶主机工况有了明显改善,速度上去了,油耗下来了。”船管一部机务经理曾远祥如是说。2003年1—11月下旬,我司船舶燃油每千吨海里单耗7.17KG,比去年同比减少了0.88KG。对于今年居高不下的油价而言,别小看这0.88KG,也为公司省了不少钱。
船舶润滑油消耗的数量比起重油来自然少多了,但是润滑油的价格可比重油贵多了,所以机务人员也紧紧盯着这一块。在日常检查中他们发现,很多船舶轮机长在认识上存在这样一个误区,以气缸油为例,很多轮机长一直认为用得越多越好,不容易咬缸。其实不然,气缸油过多会“污染”进气,降低扫气质量,严重影响主机工况,还有气缸油用多了,肯定会增加成本。机务部门就提出,要求各轮合理调节气缸油用量。“我们并不是硬性规定每艘船一定要减多少,而是要各轮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判定使用标准。”曾远祥表示,“比如说,新船投入营运后,气缸油的用量一般是180公斤/天,我们就要求船舶5公斤左右一次往下递减,然后密切注意主机工况变化,一停航立即检查扫气道,看油腻多不多、有没有异常,直到扫气道刚好湿润,说明气缸油的用量恰到好处。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现在气缸油的消耗基本控制在145—150公斤/天之间。”
以前,船舶的润滑油和气缸油的油柜都很小,所以难以控制选港加油。有时靠港不管油价高低,总得加油,而往往在油价处于低位或者该港油价便宜时,也无法多加油。机务人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对一些船舶的滑油柜进行改造,增大容量。这样一来,油料管理员可以通过加强与航运调度人员的沟通和联系,船舶积极配合,合理选择加油港口和时间。在油价便宜的港口,可以多加油,尽量避免在油价高昂的港口加油。他们一共对21艘船舶进行了改造,日积月累,也节约不少成本。2003年1—11月下旬,我司润滑油使用与去年同比节省费用近300万元人民币。技术改造现魅力
如何搞好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也是公司机务管理人员今年要唱好的重头戏。
公司的10艘“乐”字号2万吨多用途船,从出厂后就一直存在机电故障较多的问题。特别是该型船舶的主机电子调速器经常发生故障,如果恰好在进出港时失控,其危险不言而喻。有一次,某轮即将离开日本开往美洲,突然发现电子调速器发生故障,考虑到即将开始的长时间海上航行的安全,而船上又没有能力修复,只能联系相关厂家上船修理,结果整整浪费了一天船期。为此,船管技术部与上海海运学院以《电子调速器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为科研课题,合作开发了一个新软件。该软件详细介绍了主机电子调速器的结构和性能特点、经常出现的故障、引起故障可能涉及的部件和故障的解决方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已经通过省级科研成果审核,正准备报送国家级成果。该软件装船以后,船员平时可以通过这个软件学习电子调速器的原理,清楚地掌握其结构,平时的维修保养就更有针对性;发生故障时,打开电脑各种故障情况及解决方案一目了然,极大提高了船员的应变能力。据了解,安装使用了该软件后,该型船舶主机电子调速器的故障率大大降低。
公司开拓了“海上绿色通道”,机务部门对“汤泉”、“平泉”的冷藏系统完成了修复改造,保证了“海上绿色通道”的顺利开通。为了让“海上绿色通道”更加畅通快捷,机务部门今年又对汤泉轮进行了提速改造。首先,船管二部机务吕建华老轨上汤泉轮跟踪考察,发现影响主机转速的主要原因是增压系统和燃油系统有问题。于是,立即对主机透平和高压油泵进行了彻底检修。试航时,吕老轨再次跟船,发现主机转速上去了,但随之而来的主机震动很大。他苦思冥想,提出安装主机减震架和舵叶导流帽。在仔细观察了主机震动情况后,他认为主要的震动产生于主机的中层,于是在测量了各种数据后,绘制了主机减震架和中层防震摩擦副,再去主机的生产厂家定做。随后,他又和华南理工大学有关专家联合设计了舵叶导流帽,安装后解决了车叶旋转产生的涡流带来的喘震。为了彻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吕老轨累计在船上坚守了58天,终于该轮的主机转速从88转/分上升到95转/分,航速从14.9海里/小时上升到16.1海里/小时,每年光船期费用可节省约45万元。同时,汤泉轮的主机油耗也大大下降,气缸油耗从原来的145公斤/天下降到125公斤/天,润滑油耗更是每天减少了40公斤。
另一艘冷藏船平泉轮,今年安装了机务人员和信息中心联合开发的货冷系统电子温度记录仪,可以不间断监测并自动打印冷藏舱的温度,保证货物永葆“绿色”。“等到平泉轮进厂大修时,我们也要给她安装主机减震架和舵叶导流帽,让她也‘跑’得更快、‘喝’得更少。”吕老轨说道。
在做好大文章的同时,机务人员也不漏过一些小灵感。汤泉轮上有18个集装箱底座,但甲板上没有冷藏箱专用插座,所以不能够装冷藏箱。吕老轨在甲板上转了一圈以后,考虑到开航时克令一般不会使用,等到靠泊需要使用克令时,冷藏箱也就卸下去了,就提出制作10个冷藏箱插座,将电源接在二桅房的克令电源上,然后安上一个转换开关就成了。此举简单方便费用少,船员们评价:“奇思妙想”。
“今年我部的所有机务人员别说休假,就连周末也很少过上„„虽说一个人管5艘船,可是2、3个人常年在外面出差修船,留在家里的就要把所有的船管起来,有故障的船舶要指导,即将要PSC检查的船舶要跟踪落实,事无巨细,一点不能马虎。”曾远祥经理说道。
机务管理人员就像轰鸣的主机,拚足全身心的力气让车叶飞旋,让船舶在市场上跑得更快些。
第二篇:法航在华飞机维修厂:攻坚克难 使出真功夫
法航在华飞机维修厂:攻坚克难 使出真功夫
“不管市场是好还是坏,飞机都要安全”,这是法航航空企业对飞机管理,乃至具体到机务管理的基本要求;同时,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法航机务管理还必须担当“降本增效”的重任……
法航航空的机务管理覆盖航空营运全过程,是确保飞机安全、保障航班正常营运的关键。机务管理,同样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安全又是这个系统的关键要素。法航-荷行集团广大机务管理人员今年把确保安全作为机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创造效益提供坚实的保障。
故障不过夜疑点不上天
故障不过夜,保的是时间和运力;疑点不上天,保的是乘客和机组生命安全。
法航飞机维修厂的员工们始终坚持这一铁的信条。航线车间机务人员“宁可自己辛苦千遍万遍,决不让飞行员担一丝风险”。
凭着这样的精神,法航航线车间机务人员练就“鹰眼”“神耳”“灵鼻”,上百次从难以觉察的细微裂纹、油渍、划痕、声响、异味中发现飞机故障,及时排除了重大飞行安全隐患。
作风靠培育 百炼始成钢 “16字安全需要每个人都精心呵护,哪怕有一个人疏忽就会毁了这荣誉。”当了二十多年机务的厂长说,这种责任和压力“已经融入了每个机务人的血液中”。
法航航线车间书记经常开玩笑说:“导弹上天是单航次飞行,‘有去无回’。飞机上天可说是‘准单航次飞行’,能不能飞回来,我们机务人担着很大责任!”
机务作风天天讲、重复讲、不怕“烦”。不放过任何一个故障疑点,不放过任何一个违章操作行为,不放过任何一个丢三落四的人和事。航线车间有条规矩:允许有差错,但决不允许“隐瞒”差错,酿成“隐患”。
科学最可靠实干创奇迹
如何搞好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也是机务管理人员要唱好的重头戏。
法航飞机维修厂始终把提高飞机保障能力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科学化管理维护新模式,创新管理维护手段和方法,改进保障方式,在员工中深入开展“岗位练精兵,质量排名次”活动,不断提高保障人员队伍整体质量,推动了管理维护手段迈向信息化数字化精确化,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维修厂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机务保障质量效益。
机务人员就像轰鸣的发动机,拚足全身心的力气让桨叶飞旋,让飞机在蓝天上更安全。
法国媒体援引接近法航的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法航将在中国建设两座飞机维修工厂,并已选址西安和上海,预计将于2013年首季度建成。法航预测,以亚洲为主的全球飞机维修市场未来10年内将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法航、汉莎等大型航空公司以及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商都是该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
这名发言人还强调,在华项目将刺激法航的全球业务,并获取新的客户资源,其中一部分新增订单最终会有利于法国本土的业务发展。
第三篇:机务管理材料
汽车运输企业机务管理
第一节:汽车运输企业机务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汽车运输企业的机务管理就是合理有效地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控制所有为汽车运输生产服务的各项技术工作,保持车辆完好,减少各种消耗,充分发挥车辆效能,保障公路运输的技术工作。
1.基本任务是:
(1)全面组织运输生产过程中的一切技术工作。努力推行优选的人员、车辆、机械、维修设备和场地设施的最佳技术配套方案,提高车辆使用技术,认真贯彻计划——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制度,保持车辆的完好技术状况,延长车辆使用寿命,保证安全生产。
(2)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努力开展车辆、机械和设备等的更新、改装、改造的技术进步,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3)大力节约运行材料和维修材料。保证达到各项技术经济定额、降低运输成本。
(4),认真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加强信息反馈和标准化工作,积极推行经济责任制.
(5)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其它现代化管理。把车辆管好、用好、养好、修好,为运输生产提供安全、质好、价廉、及时、舒适地运力。
机务管理为了实现上述的任务,必须建立生产技术指挥系统,设置必要的管理职能机构,配备必要的技术人员,建立和健全生产技术工作
责任制。
2.主要工作内容是:
(1)车辆管理 包括根据市场对各类运力的需要,编制和实施车辆的更新、改装、改造计划,制定车辆、机械、设备、场地设施方案,制订并实施各类车辆的装备标准、接收新车规定、车辆技术档案、技术状况综合鉴定标准、车辆调拨、停驶、封存的规定、车辆更新、改造和改装的方案和规定、车辆折旧里程和报废以及车辆的编号和标志等。
(2)机具设备管理 包括建立与实施设备的添置和验收规定、设备档案、设备的领用与保管、设备的调拨、设备的定期检查和评比、设备的维修、设备的报废、设备的事故处理规定等。
(3)汽车运行和修理材料管理 包括建立与实施计划供应、入库验收、装载运输、储存保管、废料回收、领发和考核、燃料、润滑材料的正确选用与各项能源节约工作等。
(4)技术经济定额管理 包括编制各项标准,建立和推行技术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制订和修订定额、定期执行计划、分析、计算和考核,以及定额的组织分工管理等。
(5)车辆的使用管理 包括制定和实施各类车辆的载质标准,使用拖、挂车的重量规定,车辆使用条件的规定,汽和总成走合期规定,冬夏季车辆使用规定,例保和车辆技术 责任事故处理的规定,安全驾驶操作规程等。
(6)轮胎的使用管理 包括建立和实施轮胎的装运、验收、保管、定期盘存、合理使用、考核、修补和翻新的各项工作规定等。
(7)车辆技术维护 包括编制维护作业计划、划定维护分级、作业范围、小修作业范围、确定维护工艺规程、工时定额、编制维护工艺文件、实施车辆技术维护检验工作等。
(8)车辆修理管理 包括制订并实施计划预防修理工作、编制大修作业计划、制订和实施汽车和总成大修前的技术鉴定、大中修送修技术条件、汽车和总成修竣出厂验收、周转总成的使用等。
(9)质量管理 包括在车辆维修、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显效育、标准化、计量、质量情报、原始记录和质量责任制等基础工作,做好现场质量控制,发挥质量检验作用和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等。
(10)科学技术工作管理 包括开展同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相结合的群众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加强科技情报、应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强环境保护、治理三废、消除污染,进行工程技术人员、干部和工人的技术培训等。除有关技术标准与操作规程。开展文明生产作业,全面实现各级维护和修理的费用定额和在厂周期定额。
2、当前汽车运输企业机务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2、车辆结构搭配不当
3、车辆使用不合理、失维失修
4、法规不完善
5、机务管理机构不健全
6、公安、交通部门协调不够 第二节:汽车的检测与维修
车辆的检测诊断和维护修理是当前机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车辆实行定期、不定期检测,认真做好车辆的维护和修理工作,对于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减少零部件和总成故障率,延长车辆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1.车辆的检测诊断
车辆检测诊断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项目,是车辆管理水平的进步,是推进汽车运输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推广车辆检测诊断技术,是检查、鉴定车辆技术状况,监督车辆正确使用和维修质量的必要手段,是促进维修技术发展,实现视情修理的有力保证。
(l)车辆检测诊断,就是应用必要的仪器设备,准确、迅速地确定车辆的技术状况和工作能力,查明故障的部位及原因,以代替许多年来的人工经验判断方法,从而达到科学、高效、正确的目的。
(2)企业应视规模和能力,立足于适应本单位车辆检测诊断的需要,配备检测诊断设备。通过检测诊断,对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证安全生产,充分发挥运输车辆的效能,降低运行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检测诊断设备应当能在车辆不解体的情况下,确定其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以及查明故障或隐患的部位和原因。
(4)车辆检测诊断的主要内容包括:汽车的安全性(制动、侧滑、转向、前照灯等)、可靠性(异响、磨损、变形、裂纹等)、动力性(车速、加速能力、底盘输出功率、发动机功率、扭矩和供给系、点火系状况等)、经济性(燃油消耗)及噪声和废气排放状况等。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是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管理部门,负责规划管理和监督,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进行认定,经认定的检测站方可代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车辆行使质量监控。(6)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职责范围包括:
①对车辆的技术状况检测诊断;
②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维修车辆进行质量检测;
③对车辆改装、改造、报废和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以及节能、科研项目等进行检测、鉴定;
④在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下,对汽车污染进行监测;
⑤接受公安、商检、计量和保险等部门的委托,进行有关项目的检测。
(7)经认定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在车辆检测后,应发给检测结果证明,作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发放或吊扣营运一证依据之一,并作为确定维修单位车辆维修质量的凭证。
(8)企业应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统一组织下,对车辆进行检测诊断。
2.车辆的维护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技术状况不斯发生变化,使用性能也逐渐变坏,直至最后完全不能工作。因此,需要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
强制维护是在计划预防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强调维护的重要性和强制性。维护车辆的目的能在于保持车容整洁,及时地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车辆早期损坏,从而保证:
① 使车辆经常处于良好的林技术状况;
② 在合理使用的条件下,不致因中途损坏而停歇,不致因机件事故而影响行车安全;
③ 在运行过程中,可以降低燃、润材料以及零件和轮胎的消耗; ④ 减小车辆的噪声和对环境的污染。
车辆维护作业包括清洁、检查、补给、润滑、紧固、调整等,除主要总成发生故障必须解体时,不得对其解体。
车辆的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等。
日常维护是日常性作业,其作业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由驾驶员负责执行,属于使用的范畴。
一级维护由专业维修工负责执行.其作业中心内容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主,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安全部件。
二级维护由专业维修工负责执行。其作业中心内容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为主,井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季节性维修可结合定期维护进行。
应当指出,交通部的《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取消了整车解体式的三级维护,是车辆维修制度的改革,是生产发展的需要,是符
合技术经济原则的,并且消除了原来三级维护对于维修与修理作业的混淆。
为防止车辆的早期损坏,保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和正常使用,车辆二级维护前应进行检测诊断和技术评定。根据结果,确定附加作业或小修项目,结合二级维护一并进行。
车辆维护必须遵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规定的行驶里程或间隔时间,按期强制执行。各级维护作业项目和周期的规定,必须根据车辆结构性能、使用条件、故障规律、配件质量及经济效果等情况综合考虑。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一经确定某种车型的维护项目和周期后,不要任意更动,但是,随着运行条件的变化,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维护项目和周期,经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同意后,可以及时地进行调整。
企业的运输车辆,应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认定的维修厂(场)进行维护。双方应建立维护合作关系,确保车辆按期维护。维修厂(场)必须认真进行维护作业,确保维护质量。车辆维护后,应将车辆维护的级别、项目等填入车辆技术档案,并签发合格证。机务管理部门应坚持车辆维护检验标准,严格贯彻检验制度,组织质量复查,控制车辆维修质量指标,提高维护质量。
3.车辆的修理
在检测诊断的基础上,实行视情修理,是车辆维修制度的一项改革,是随着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和维修市场的变化而提出来的,体现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视情修理,就是根据车辆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的结果,来确定修理 的作业范围和深度。由于视情修理实行状态检测,既可以防止拖延修理造成车况恶化,又可以防止提前修理造成浪费。从而,克服了以行驶里程为基础确定的计划修理造成的弊端。
具备汽车大修条件的企业应积极配备检测诊断设备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开展车辆检调诊断和技术鉴定,不能再凭人们的主观意愿确定修理时间和修理项目。
车辆修理必须根据国家和交通部发布的有关规定和修理技术标准进行,实现文明生产确维修理质量。车辆修理按作业范围可分为车辆大修、总成大修、车辆小修和零件修理。
(1)车辆大修:是新车或经过大修后的车辆,在行驶一定里程(或时间)后,经过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用修理或更换车辆任何零件的方法,恢复车辆的完好技术状况,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复车辆寿命的恢复性修理。其目的是恢复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原有装备,使车辆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性能达到规定的技术条件。
(2)总成大修:是车辆的总成经过一定使用里程(或时间后),用修理或更换总成任何零件(包括基础件)的方法,恢复其完好技术状况和寿命的恢复性修理。
(3)车辆小修:是用修理或更换个别零件的方法,保证或恢复车辆工作能力的运行性修理。主要是请除车辆在运行或维护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临时故障和发现的隐患从局部损伤。
(4)零件修理;是对因磨损、变形、损伤等而不能继续使用的零件进行修理。零件修理要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它是修旧利废,节约原
材料,降低维修费用的重要措施。
企业的运输车辆应根据其修理作业范围,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认定的修理厂进行修理。车辆和总成大修的送修标志,车辆和总成的送修规定,修竣车辆和总成的出厂规定,应分别按照交通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机务管理部门应坚持大修检验标准,严格贯彻检验制度,组织质量复查,控制修理质量。企业应按规定,提取车辆大修理基金,用于保证车辆正常大修。4.车辆维修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1)企业的维修计划员根据车辆行驶里程、车辆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的结果,以单车为基础,编制企业的车辆维修计划,井按期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计划在计划期40日前;季度计划在计划期20日前,月份计划在计划期10日前。同时,提报月份计划大修车辆的入厂前技术鉴定。
(2)上级主管部门维修计划员根据各企业的维修计划进行汇总、调整、平衡、编制全企业的车辆维修计划,并按期报送企业计划部门。什划在计划期30日前;季度计划在计划期10日前;月份计划在计划期8日前。
(3)公司车辆维修计划平衡会每月下旬定期召开。会议由上级主管领导主持,上级主管部门召集,各企业技术经理、维修计划员、各维修车间技术主任、出入场检验员、企业财务、计划、供应、质量等有关部门派员参加。会上研究、部署、检查、总结车辆维修工作。
(4)由于车辆每月的实际行驶里程受多种因素影响,经常发生变
化。因此,企业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月份计划,作为与季度计划的调整与补充。
(5)各期各级车辆维修计划,必须经本单位车辆维修计划员与技术负责人签字盖章。
(6)企业、维修车间于每月企业维修计划平衡会后召开维修计划会议,召集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具体落实月份维修计划。
(7)当运输生产与车辆维修发生矛盾时,一般情况下应优先安排维修。
(8)企业生产部门必须组织车辆按时入场维修;维修场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缩维修停场时间,保往车辆按时出场。
(9)机务管理部门应按季、年统计考核大修理计划实现情况。第三节:车辆的改装、改造、更新与报废
车辆的改装、改造、更新、报废是车辆全过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合理地改装与改造,适时地更新与报废,对充分发 挥车辆效能,满足运输市场需要,改善车辆技术状况,提高,经济效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车辆的改装、改造、更新与报废,关系到运输装备的技术素质与运输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因而要重视这方面工作。
1.车辆的改装与改造
(l)在用的运输车辆,为适应运输的需要,经过设计、计算、试验、改制成为其它用途的车辆,称为车辆技术改装;为改善车辆性能或延长其使用寿命,经过设比 计算、试验、改变原车辆的零部件或总成,称
为车辆技术改造。
(2)车辆改装和改造,必须事前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且符合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原则。
(3)企业对营运车辆提出改装和改造,应将改装、改造的方案及数量报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待审批后实施。改装、故造后的车辆应由L级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4)安装节油装置等一般性技术改进,企业可自行决定。
2.车辆的更新
以新车辆或高效率、低消耗,性能先进的车辆更换在用车辆,为车辆更新。车辆更新是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手段之一,是提高车辆技术状况,降低车辆消耗,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运输企业必须重视车辆更新工作,编制车辆更新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车辆更新应以提高运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原则,应体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原则。企业在进行车辆更新前,应进行可行性论证。更新下来的运输车辆,企业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变价收入应用于车辆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3.车辆的报废
(1)车辆经长期使用,车型老旧,性能低劣,物料超耗严重,维修费用过高,继续使用不经济、不安全的,应予报废。车辆折旧里程不是车辆报废的依据,而性能低劣,不经济、不安全,才是车辆报废的核心。
(2)企业的运输车辆需要报废时,由其主管部门鉴定、审批,并报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备案。
(3)需要报废而尚未批准的车辆,应妥善保管,严禁拆卸挪用住何零件和总成。
(4)凡经批准或确定报废的车辆,企业应及时办理吊销营运证。报废车辆不准转让或挪作他用。严禁用报废的总成和零件拼装车辆。第四节:汽车运行和维修材料的使用和管理
汽车的运行和维修材料一般包括钢材、铸铁、有色金发答非金属材料、木材、粉末冶金、特种液体、各种配件、燃、润滑材料等。其中的燃料,汽油和柴油是国家主要能源之一,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都具有相当的作用,在汽车运输企业中尤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汽车运输业每年用掉的燃油占全国汽柴油消耗总量的40%左右,花费在燃料上的费用,约占成本的25%以上是成本中比重居首位的一项费用。所以,汽车运输企业管好、用好燃油、降低耗油量,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对发展国民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材料的管理过程和目标
1、管理过程.
(1)定额管理——根据车辆类别、运行条件和汽车营运和维修计划,制订合理的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等。
(2)计划管理——编制、审批购料计划,申报和组织供应,市场采购、帐务结算和提货等。
(3)储运管理——装载、运输、接货、验收、记帐、保管、盘点等。
(4)领发考核——燃油按定额和票证领发,当日考核实耗、登帐、结算和公布,按月奖励,废油收集及送交处理。维修材料的配料、送料、记帐及复核等。
(5)材料供需信息的分析和反馈——报表审查,动态监察,数据对比,图表分析,总结平衡和管理决策等。
2、管理目标
汽车运行和维修材料管理的目标是;
(1)保证生产第一线汽车运输生产的需要,保证汽车维修工作能正常按计划地进行。
(2)适量地储备材料,加速资金周转,供应及时,避免超储积压。组织平衡,缩短企业内部材料流转的各个环节见的时间。
(3)降低材料费用。包括通过合理选购材料,力求质优价廉,加强消耗管理,充分利用物资,来降低所用材料的原有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改进材料流转途径,来降低采购、装运、验收、保管、发送等流转费用。
(4)建立良好的供需协作关系。通过供需企业间的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树立信誉,建立良好协作关系,保证外部供应的连续性。
(5)建立完整的材料供需信息系统。当材料通过采购、运输、交接、验收等一系列实物流动的同时,在材料管理工作中也伴随出现了订货计划指标、余缺平衡、价格变化、技术标准、政策法令、市场动态,以及各种单据、记录等一系列信息的系统。“它们是有效控制材料流转的重要工具,是正确作出决策的客观依据,是协调各供应环节、保证流转畅通.的重要条件,是科学管理材料的不可缺少的基础部分。第五节:维修企业环境管理
(1).维修企业环境管理的指导思想
企业的环境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环境管理体制、机构与职能、环境目标与任务、环境监控的内容与方法,必须以国家有关环境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为根据,企业在执行环境管理制度时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相符合。
(2).提高全员环境意识
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心理特点与文化素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注重实际效果。只有全体员工真正理解支持企业的环境方针、目标、制度才能自觉贯彻执行,不断提高清洁意识,这与使用设备、量具、仪表检测汽车故障、各种参数、间隙保证配合关系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然而,在汽车维修企业中,清洁的重要性常被忽视,场地脏、乱现象十分普通,维修工清洁意识差。这对保证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十分有害。
(3).发展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降低资源消耗,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作为一个企业的文化,和一个民族的文化一样,需要一个漫长的“养成”过程,需要管理者采取各种形式向全体员工不断地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念,并通过运用管理权威强化员工对这些价值理念的认同。建立绿色企业文化,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环境意识和
环境保护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订企业道德规范,约束全体职工的行为,激励他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积极性,树立企业的绿色
形象。
4.搞好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一种不断运用于产品、工艺和服务,以提高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与环境的风险的一体化预防性环境管理战略。以减少废物和排放物,降低环境影响和健康影响。绿色企业文化、绿色设计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为清洁生产铺平道路,它们的作用最终要通过清洁生产来加以实现。
第六节:汽车维修企业质量管理
1、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述(1)、质置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质量一词在日常使用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按照GB/T6583一ISO 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患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实体”可以是活动或过程、产品、组织、体系或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组织”的定义为“具有其自身的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及社团或其一部分,不论其是否是股份制、公营或私营”。质量管理定义为“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但必须由最高管理者领导。质量管理的实施涉及到组织中所有成员。汽车维修通过对在用汽车这个产品的“二次生产”,达到维持或平衡或恢复汽车使用性能的目的。所以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实体即产品就是经过“二次生产”的汽车或汽车的某个、某几个构成部
分。
汽车维修质量是通过对汽车维护与修理,来维持和恢复原来汽车产品质量的程度。汽车维修质量关系到维修企业的信誉和生存,关系到整个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是汽车维修企业的生命线。
(2)、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按照质量管理的角度,从广义上讲,质量包含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两个方面。就汽车维修而言,产品质量主要是指维修竣工汽车的综合性能(安全性能、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可靠性能和环保性能等)。工作质量是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所做的管理组织工作、生产技术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的反映。
汽车维修生产特点是以单件小批量生产为主,手工作业量相对较大。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汽车维修业目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是由多工种(部门)参与的生产经营活动,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汽车维修质量相关联。因此,局部工作的失误都必然会对全局产生影响。汽车维修企业质量管理就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实行质量控制,避免工作失误,并把质量检验作为专门工序,以杜绝失误引起的质量问题,从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质量着手来保证和提高汽车维修质量。
市场竞争的加剧,必然导致用户对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为了竞争取胜,保持良好的社会的和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需要采用更加行之有效的体系,这样的体系应能保证持续的质量改进,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用
户和其他受益者(员工、所有者、社会)的满意程度。在汽车的故乡德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质量就是让顾客满意”。实际上我国的不少维修企业(业户)也早已把它作为服务宗旨。如某丰田汽车特约维修站,为了确保本企业汽车维修质量,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总结了一套“七步法服务程序”(预约——接待——填写施工单——调度和生产——质量控制——交车——跟踪服务),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操作要求,每一步之间有机地协调配合。提高了一次性修复率、提高了顾客满意度、增加了企业的营业收入。
某汽车维修站是一家“四位一体”(汽车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信息咨询)企业的组成部分。该企业以“质量就是零缺陷的服务”作为座右铭,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员工们自觉地为受理的维修车辆安装方向盘护套、座垫套、踏脚板垫及翼子板护毯。他们认为“汽车是车主的心爱之物,我们要象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将车辆精心保管、维修”。该企业的《汽车维修服务流程》包括了接待、问诊、诊断、费用估价、零部件作业管理、修理维护作业、竣工检查、清洁车辆、结账、交车、追踪服务、诚信招客、预约管理等13道环节,每一道环节均有详细的操作要点及必配物品等具体要求。(3)质量是汽车维修企业的未来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汽车维修企业要使自己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中,求生存、图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坚定地走以质量取胜的必由之路。
汽车维修质量具有社会性。汽车维修行业是被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确
定的14个窗口行业之一。在用车辆的安全性、控制车辆废气污染和节约能源都是依靠汽车维修来保证。汽车
维修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安全、环保、节能。维修质量好坏不仅涉及使用该车辆的一家一户的权益,而且还要涉及其他人的权益保障,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以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汽车维修质量具有经济性。汽车维修企业竣工的汽车总成、组合件、部件质量好,顾客满意,再入厂率就提高,企业有源源不断的“回头客”,随着这个不花成本的广告效应的扩大,能为汽车维修企业带来新的顾客而开发了潜在的市场,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占领市场,这样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反之,企业就要失去市场,失去效率,失去效益,也就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质量就是我们的未来”,这是德国汽车维修行业普遍流行的一句话,形象地概括了质量与企业生存发展的辩证关系。实践证明凡是经济效益
较好的企业都是企业维修质量“信得过”企业。如宁波一家轿车维修厂,原是一家国有维修企业,该厂围绕“质量为本,顾客至上”的宗旨,深化改革,开拓进取,汽车维修质量不断提高,从而使企业走出困境获得生机;又如轿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从建厂一开始就格守信用,诚信待客,以优质服务和优良质量,赢得了众多顾客,公司以上海桑塔纳特约维修为起点,滚动式发展。目前已拥有上海桑塔纳、帕萨特、一汽奥迪A6、上汽通用别克和广州本田等轿车特约维修站,年产值达数千万元;公司奉行“用真诚的服务为顾客创造价值,用优良的质量为客户保驾护航”的企业精神,从竟争激烈的汽车维修市场中脱颖
而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4)、提高汽车维修质量的重要意义
汽车是工业化、现代化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汽车产量和汽车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汽车维修质量的高低测是保证汽车正常运行的后勤保障的重要环节。每辆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都需维护和修理。所以,包括汽车的使用性能、工作可靠性、耗油量、寿命、外观等因素在内的汽车质量,不仅取决于汽车的生产质量,而且取决于汽车的维修质量。从广义上讲,维修过程也是生产过程,是恢复和维持汽车质量的生产过程。世界上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其维修水平也是先进的,维修质量也是很高的。
提高维修质量意义重大,具体的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维修质量,是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大事
汽车作为高速行驶的交通工具,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驾驶员、乘客和行人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当前,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行车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交通事故的形势不容乐观,由于机械失控造成交通事故的比例也不小,提高维修质量的责任重大。
2).提高维修质量,关系到国家和用户的利益
汽车维修质量的好坏从专业运输单位为例,它将直接影响汽车的完好率运行成本和使用寿命。若两辆车同样进行汽车大修作业,由于维修质量有差别,劣质汽车与优质汽车无故障行驶里程差别是相当大的。不
同维修质量对车辆的经济性影响也很大,汽车进厂修理,不仅要停车停产,还要花费一定的维修费用。维修质量越低,进厂修理的次数则越多,给国家和用户的损失也越大。·
3).提高维修质量,是企业生存的保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汽车维修企业日趋增多,汽车维修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靠不正常竞争手段而获得维修车源的做法已经越来越行不通。维修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并得以发展,除了在经营策略上拓展新路以外,还必须提高维修质量,注重企业的长远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企业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维修质量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已成为维修企业管理者们的共识。
4).促进维修企业技术进步,管理现代化都有十分积极作用
提高汽车维修质量,对于促进维修企业技术进步,促使企业管理现代化,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提高汽车维修质量,要求提高维修生产的工艺水平、技术水平,推广应用各种新工艺、新技术,不断降低成本,对劳动强度大的生产手段、检测手段、检验手段进行改革;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带动和促进维修企业向现代化管理前进。
5).提高维修质量是现代化社会的客观要求
汽车作为一个由成千上万个零件组装成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汽车制造厂家为赢得客户,抢占市场,已经把售后服务工作提到经营工作的重要位置。维修工作已经成
为汽车制造厂家推销其新产品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提高汽车维修质量,是汽车制造厂家所必需的,这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合作的客观要求。可见,提高维修质量,不仅关系到用户的利益,也关系到维修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维修企业只有把提高维修质量列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创造一流的维修质量,才能使企业本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七节:全员生产维修制
全员生产维修制是日本设备工程协会倡导的一种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制度。它的要点是:使用较完整的维修方式 事后维修——用于一般性设备; 预防维修——用于重点设备;
改善维修——对原有设备讲行改装,以提高设备的质量; 维修预防——设计新设备时,注意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2)划分重点设备,加强管理。从在用设备中,依据对生产的影响程度,采用评分的办法,选出重点设备,加强管理。确定重点设备的依据,一般是: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合同交货期、安全和环境卫生的影响程度。每年还根据生产的发展变化情况,对重点设备做一次调整。
3)发动生产第一线上的操作工人参加设备管理,搞好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
4)重视维修记录和分析研究。完整地记录收集设备维修的实施情况的原始资料;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对各种故障原因分析。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的分析等。绘制比较醒目的图表,编写维修月报;制定各种标准化资料,编好设备检查标准、维修作业标准等。
5)强调工作作风上的保证,开展5S活动。5S为整理、整顿、清洁、清扫、教养(指文明礼貌、遵章守纪、遵守公共道德)五项活动的缩写。
6)积极培训专职设备维修人员。详细制订并执行各级、各类专职设备管理、维修人员的业务教育计划,并进行考核。
2.车辆技术档案建立与管理
车辆技术档案是指车辆从新车购置到报废整个运用过程中,记载车辆基础情况、主要性能、运行使用、检测维修和机件事故等内容的车辆资料的历史档案。它是了解车辆性能和技术状况及其变化原因,掌握车辆使用、维修规律,为车辆维修、改造、更新和配件贮备提供科学依据。也是评价技术管理的依据之一,所以它是车辆的一项重要基础管理工作。
l)车辆技术档案的格式
辆车技术档案的格式,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统一制定。同时,车辆技术档案应作为发放、审核营运往的依据。
2)车辆技术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企业必须重视车辆技术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将车辆从购置到报废全过程的技术管理活动,系统而扼要地记入车辆技术档案。
车辆技术档案必须逐车建立,并做到“认真填写,妥善保管”。车辆技术档案的记载应做到“及时、完整和准确”。所谓及时,就是档案
中规定的内容,要按时记载,不得拖延。所谓完整,就是要按规定内容和项目要求,一项不漏地记载齐全,不留空白。所谓准确,就是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地记录,使其真实可靠。
3)车辆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
(1)车辆基本情况和主要性能,记载车辆的装备、技术性指和规格、总成改装和变动情况;
(2)车辆运行使用情况,记载车辆的行驶里程、运输周转量、燃润料消耗与轮胎使用情况,车辆机件故障等情况;
(3)车辆检测和维修情况,记载检测的时间、内容、结果以及查明故障或隐患的部位、原因及解决对策,历次维修情况,以及主要总成的技术状况;
(4)车辆事故处理记录,记载车辆机件事故发生的状况、原因、损失、解决对策及处理情况等。
3.车辆的日常维护
驾驶员精心爱护、认真维护车辆,是车辆使用的重要环节,是保持和巩固车辆技术状况,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减少故障,降低车辆运行与维修消耗,增加效益的重要保证。车辆的日常维护是驾驶员必须完成的日常性工作,不可推卸。
1)日常维护的基本内容
(1)坚持三检。即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检视车辆的安全机构及各部机件连接的紧固情况。发现故障和隐患,及时设法排除或报修。
(2)保持四清。即保持机油、空气、燃油滤清器清洁和蓄电池的
清洁。
(3)防止四漏。即防止漏水、漏油、漏气、漏电。
(4)保持车容整洁。
2)日常维护的检查与评比
(l)企业应健全车辆出入库检查制度,确定必检项目。实施日常维护检查和车辆运行检验。
(2)建立日常维护检查组织,组织开展日常维护竞赛活动,每周定期进行检查,认真做好检查记录。确定评检查分定级标准,每月根据检查实际计算分数,评定等级,挂牌显示。
(3)落实经济责任,切实将日常维护成绩与驾驶员经济收入挂钩,并作为对驾驶员长期考核的手段之一,与评比先进和工资晋级相联系。
(4)企业应及时组织推广日常维护经验,促进日常维护工作的开展,并将日常维护工作作为考核基层单位技术管理的一项内容。
4.车辆的技术检验
企业应在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认真做好技术检验工作,充分发挥技术监督作用,执行各项技术标准与规程,控制车辆运用与维修质量,提高车辆技术状况。
车辆技术检验属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范畴,必须实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行车前、行车中、行车后检验相结合;使用与管理相结合。
1)车辆出入库检验
(1)行车前,驾驶员应按《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车辆进行自检和互检。然后,由出入库检验员进行专职检查。主要抽查油、水
存量、轮胎气压,重点检查制动、转向等有关行车安全的项目。
(2)行车后,应在驾驶员自检和完成日常维护作业的基础上,由出入库检验员对车辆这台进行专职定位检查。基础总成要重点检查。发现隐息,及时判明,并组织排除。
(3)发现车辆技术状况不符合有关规定,驾驶员有权拒绝出车,检验人员有权制止出车。直至排出故障,达到运行条件后,方可允许车辆投入运行。
(4)检验人员要认真填写检验记录。2)车辆维修检验
(1)进场(厂)检验,应以专职检验为主。通过对车辆的外部检查和测试,并结合驾驶员或用车部门技术人员的瓜秧,确定维修级别。然后填写进场检验记录单。
(2)过程检验,采用生产工人自检、上下工序互检为主和检验人员的专职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生产工人与领导对维 修质量承担直接责任,并应服从专职检验人员的技术监督。检验人员负责做好全过程检验记录。
(3)竣工检验,由专职检验员对全车进行综合性检查和 必要的路试,按检查结果认真填写检验记录。对检验合格的 车辆,负责签证出场(厂)
(4)检验人员应了解并熟悉有关技术政策、法规、标 推、以及测量和测试技术。检验工作应尽可能地采用仪器、仪表、器具等,进行有科学根据的检验和试验,提供定量数据。逐步淘汰眼看、耳听、手摸 的粗糙检验方式。
第四篇:浅谈机务管理
浅谈机务管理
引言:前些天去一家航运公司面试机务,面试人员让我谈一谈机务管理,由于事先没做任何准备,尽管有过两年航海培训中心教学的功底,但临场让我组织这样一个非常深奥和复杂的话题,还真让我有点困难,因为就一个航运公司的管理制度来讲,机务管理应该算是其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情况下,其管理方式也会各不相同。尽管我做机务的时间不是很长,对机务管理的理解也不是很透彻,但我还是想将机务管理这个话题在这里再谈一次。
机务管理,对于很多公司来讲,我认为最终的目的还是为公司赚钱,即以最少的消耗和管理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尽管在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中,很多公司都会说公司的最低管理目标是确保安全,防止海洋污染,但是我们都知道,如果公司一旦安全出了问题或是造成了海洋污染,一定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确保了公司营运的安全和防止了海洋污染,也是为了保证公司的赚钱。为了推行公司的机务管理,实现公司的最终目标,公司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务管理制度,也许有人会说,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已经够全面的了,已经全部涵盖了机务管理全方面的内容,如果真是这样理解那就错了,就我的理解,很多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都是那种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安全和防污染的,没有关于如何避免浪费和有关节约成本方面的内容。下面我就从我认为对机务管理很重要的几个方面谈一谈机务管理。
一、强化船员的管理,努力做好船员日常考核与奖惩机制的实施工作。也许有人会说,船员的管理根本不在机务管理的范畴之内,但我认为船员的管理不但归属于机务管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机务经常有机会上船的船舶。根据权威海事机构调查,80%的海难事故都是人为因素造成了,说明在船员的管理方面,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另外船上许多的操作活动和维修活动的主体都是船员,所以机务管理的一切工作都是离不开船员的管理的。要做好船员的管理,公司必须制定合理的和完善的考核和奖惩机制。至于这个管理机制的完善,我相信还是很容易做到,但是要做到合理,只怕不是那么容易。其实在船员的管理过程中,公司除了要选拔和保留符合公司需要的优秀船员之外,公司还要考虑一个客观事实,即在社会上能提供给船公司的有资质的船员并不多,所以船公司并没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如果把聘用船员的条件定得太高,可能等到船要开航都找不到合适的船员,结果最后或许只能随便请一个有证书的船员上去充数,所以制定一个实际可行的聘用标准是必须的,该标准既能符合大多数船员标准,又能将少数不符合公司需要的船员排除在外,但是对于船员管理来讲,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船员的日常考核和奖惩机制,既然是考核,必然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能告诉船员,他平常应该怎样做,要做到什么程度,做好了会有什么好处,没做好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对于机务来说,要想做好船员的管理,关键是如何实施船员的日常考核制度,确保船员能够执行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及时履行和完成其岗位职责。具体做法可以通过各种机务报表的检查和船员相互之间的反映来实现,如通过检查和月度计划的执行情况来考查船员的维护保养工作,通过船上的船风船貌和备件物料的有效申请和保管来判断船上船员的管理现状,通过了解船员处理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来了解船员本身的技术能力和状况,通过和船员谈心了解船员各种思想状况及公司管理制度上的不足,通过各种安全检查和机务检查和监督来督促船员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做好船员的维护保养工作。在这里考核和监督机制很重要,但是奖惩机制同样很重要,如果缺乏后者,前者就显得毫无意义。这种奖惩机制,也叫激励机制,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在机务管理中可通过公司适当表扬和批评、奖金奖励、劳务费的审批、对个别船员的警告和遣返来实施。另外对于中国船员来讲,正激励比负激励更重要。负激励如果运用不好,可能会导致本来是很优秀的船员的离去。
二、加强船舶技术的管理,利用公司资源和技术优势,为船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监督。要做好船舶技术管理,对于机务来讲,他首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外他还必须非常熟悉所管的船舶。因此公司在招聘机务时,一定要确保所招机务人员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因为机务管理的许多工作其实都是通过技术的管理来实现的,如果公司机务主管经常表现很外行,会严重影响公司机务管理的权威和执行效率。至于要求机务对所管船舶的熟悉,其实可通过从船上的轮机长选拔机务来实现或安排机务上船适当工作一段时间来实现。一个优秀的合格的机务,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船上技术管理力量的不足,给船上的管理提供有效的现场指导和技术指导,又可对船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确保公司管理的有效性。另外为了确保机务能对船舶进行有效的管理,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船舶资料技术档案,该档案包括各种船舶结构图纸、设备说明书和相关的证书,各种维修和保养、检验记录和资料。通过制订和审核船舶的维修保养计划和船舶的维修计划,来保证和维持船舶的技术状况。通过分析船舶各种故障和物料备件消耗情况、油料的消耗情况及其它各种机务报表来了解船舶设备的技术状况和性能、船舶的管理现状。
三、科学管理船舶物料备件,避免不合理的物料备件申请,及时将必须的物料备件供应上船。在很多公司,船舶物料备件的管理可以说是机务的主要日常工作,尤其对于新成立的航运公司或小规模的私营公司,机务的主要职责就是船舶物料备件的采购和修船。这里所说的科学管理船舶物料备件,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船上所申请的物料备件的项目和数量是不是合理和适当?2.船上的物料备件的消耗是否正常和适当?3.确保合理适当的物料备件能及时供应到船上;4.督促船上做好物料备件的验收和质量反馈工作。在很多情况下,对船员来讲,当然希望船上库的物料备件越多越好,但对于公司来讲,当然希望供应到船上的物料备件越少越好,以免资金的积压和占用,而且从公司财务上看,一旦物料备件供应上船,这些机务费用就当作营运成本而消耗掉。因此,如何在尽量少供给船上物料备件的同时确保船舶的正常营运安全和维持船员工作的积极性,是机务必须认真考虑的方面。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如果船上物料备件供应多了,很容易造成浪费,很多船员在维修保养过程中,如果发现船上有库存备件的话,动不动就将备件换新,而不去考虑该备件技术状况到底如何,是不是应该换新,当然这和船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也有很大关系,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去判断该部件技术状况,如果机务从中进行有效监督,相信可很大程度上避免浪费。有些时候船上经常收到错误的物料备件,因此机务必须督促船员做好验收工作,对于错误申请者,机务要通知责任人,并进行口头教育,同时也要承认自己的审核失误,对于错误供应的物料备件,坚决退回,保障公司的利益。为了做好科学管理船舶物料备件,首先机务人员必须非常了解船舶设备的技术状况,督促船员合理地消耗物料备件和适当地申请船舶物料备件,并且进行科学合理的审批。其次,建立和保持船舶物料备件采购库存及消耗数据库,并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及时发现不合理和不正常的现象。再次就是要与多家实力雄厚的物料备件供应商保持紧密联系,确保保质保量的物料备件的及时供应。最后是加强船舶物料备件的验收和质量反馈,及时对不合格的物料备件退货,并告知供应商原因,根据各个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和供应物品的质量,每年对各供应商进行评价。
四、加强船舶油料管理,确保设备使用合格油料,密切注意异常消耗。这里所指油料包括各种燃油、润滑油等。以前不少公司机务只管理润滑油,燃油归航运部门管理,但是近年来由于一些船上的燃油的不正常消耗,于是不少公司,特别是国内公司也将燃油纳入机务管理。要做好船舶油料管理,首先应根据机器设备的工作条件和性能,向船舶供应合格油品的燃油和润滑油。其次就是要督促船上做好燃油的净化和管理工作,防止混油和错用油品。再次就是要督促船员做好航次燃、润料的消耗报表,机务通过分析一段时间以来的各种油料的消耗情况来判断设备技术状况和消耗是否合理,最后就是要保证船舶各种油料的适当库存,以防意外消耗和坚持到下一方便港口供应。至于公司对燃油不正常消耗的怀疑,我觉得公司只要针对废油处理和燃油的添加制定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程序就可以了,没必要疑神疑鬼,一方面可以避免少数船员钻空子卖油,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冤枉船员,导致矛盾的产生,影响船员工作情绪,特别是一些比较正直的船员,如果一旦受到猜疑,在这种船员市场比较自由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其离职。在这套管理制度中,我认为督促船员做好各舱燃油的日常测量与记录很重要,关于这个记录,作为机务管理人员,一定要确保这份记录必须事实求是和多人参与(譬如值班人员测量,三轨计算,老轨核实并计算口袋油),而且每次机务上船时当场测量并记录,查阅审核前一段时间船上的测量记录和口袋油的变化规律,同时也要相信,由于吃水差、船倾和油温的变化,尽管有纠正,但每次燃油的测量结果必然会有误差的,允许合适的有记录的口袋油的存在。如果真能切实执行好这种管理制度,相信既能有效防止船员卖油,又可避免公司的胡乱猜疑,影响船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合理安排船舶检验与修船,节省相关费用。每开始,机务应根据船舶的具体状况及年检与证书的状况,与航运部门商定制订好船舶相关的检验与修船计划,机务通过对船员技术水平的了解,对于一些完全可通过船员自行修理或检查、或在机务的协助下进行修理或检查的项目,尽量自行修理或检查,公司可通过适当的奖励或以劳务费的形式激励船员自行修理的积极性。如船舶需停下来修理,如坞检,应结合证书的到期情况尽早与航运部门商定安排在航运淡季进行,对于所有需要验船机构上船检验的项目,应尽量安排在一起进行检验。船舶在进行厂修或坞修前,必须提前作好修理计划,准备好各种需更换的备件和物料,尤其象尾轴承、轴封等备件,这些备件不是临时就能随便采购到的。修船期间,机务务必督促船厂和船员抓紧船期,尽量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修船计划。
六、做好机务费用的预算,合理控制和分配机务费用,协助财务做好各种机务费用的分类和统计。每开始,机务应根据船舶上几年的各种机务费用及本的修船内容及物价行情,分别对本的物料费用、备件费用、航修费用、船舶厂修费用、船舶检验费用、润滑油费用、机务办公费用等各项机务费用进行预算,以便公司各项资金的安排。通过公司审核认可的各项机务费用预算,本着节约的原则,合理安排和使用本的各项机务费用预算。所有发生的各项机务费用,分别以航次或季度、半年、为间隔单位进行统计汇总,及时上报公司领导,标注解释异常超标的原因,正常情况下,尽量做到不超预算。
七、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加强船舶管理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掌控船上各种情况的变化,使公司对船舶的管理更加具体和合理,从面促使机务管理从技术管理向信息化管理方向发展。虽然一些大型航运企业,有专门针对本公司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软件,但是很多航运企业还是没有这种专门的管理软件,因此机务人员如果能够掌握和善于使用一些常用的软件和通信手段,将会大大提高机务管理的效率。例如船上如果能及时地将各船员所管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发往公司机务,将有利于公司机务及时了解船员的维护保养情况和设备的运行状况。公司机务如果将船舶的维护保养计划及执行情况输入到一个具有简单分析和运算功能的常用计算机程序中,如OFFICE办公软件中的EXCEL和ACCESS中,便能对船上各个设备是否按计划进行定期保养的情况一目了然,同时还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各船员应做维护保养计划进行提醒。对于船舶物料备件的库存采购和消耗、燃润料的消耗、机务费用的统计与报告,如果善用一些常用的计算机程序,将会大大提高机务的管理效率,并利用一些图表功能,使各种统计数据更直观。(如下表)
由于篇幅有限,以上就对机务管理作些简单的介绍,关于机务管理,其实证书的管理,体系文件的维护,和其他各船舶主管部门,船舶检验机构,修船公司,船舶物料备件供应商,船舶代理等各单位部门保持良好关系依然至关重要,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对于机务来讲,我认为专业技能和协调能力很重要,责任心和管理能力更重要。
第五篇:机务安全管理
目 录
摘要„„„„„„„„„„„„„„„„„„„„„„„„„„„„„„„„1 前言„„„„„„„„„„„„„„„„„„„„„„„„„„„„„„„„2
一、机务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3
(一)目前机务安全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3
(二)机务维修安全管理激励机制„„„„„„„„„„„„„„„„„„„4 1.长期和短期激励机制 „„„„„„„„„„„„„„„„„„„„„„4 2.机务安全管理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机制 „„„„„„„„„„„„„„„4 3.机务安全管理内外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4 4.机务安全管理人性化和制度化的激励机制 „„„„„„„„„„„„„5 结束语„„„„„„„„„„„„„„„„„„„„„„„„„„„„„„„7 参考文献„„„„„„„„„„„„„„„„„„„„„„„„„„„„„„8
内容摘要
由于机务维修人员工作任务的繁重,工作压力大,以及工作环境恶劣等原因,存在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因而,增强机务安全管理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航空运输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问题。要保障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其关键就是要建立机务安全管理激励机制,以此作为推动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的动力。建立健全机务安全管理激励机制有助于全员参与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对维修单位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安全管理
前言
在民用航空运输中,发生事故和事故征候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70%以上的原因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机务维修领域的研究表明,世界上20%~30%的空中停车、50%的航班延误、50%的航班取消均是由维修中的人为因素直接或者间接引起的。因此,机务维修工作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沿阵地。
民航机务维护人员安全管理激励机制探讨
一、机务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要实现持续安全目标,除人-机-环必须配套协同运行外,还须通过安全管理手段将三部分有机调动起来。目前机务安全管理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对机务安全管理规律的研究和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研究和实践,对安全隐患的认识不敏感,对事件分析处理不力,预防措施缺乏,仅仅停留“法规、行业规范和制度”等表面现象上;重效益利润指标考核,轻视安全考核。2.件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专业,造成维修单位重技术轻安全管理。3.知识学习与培训,缺乏安全管理理论及实践,安全管理用人机制尚待完善。4.本技能训练不够重视。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加大了安全管理难度。5.工作场所、员工的身心健康有一定影响,管理重视程度不高,极易诱发安全问题。
(二)目前我国的航空机务安全管理还处于最初的只注重物质激励的阶段,对机务人员的真正需求并没有充分的重视,个完善的、理的现状,的基本原理,制、内外激励机制、安全管理激励机制。1.长期和短期激励机制安全目标管理是实现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激励手段。体的安全工作,充分调动起各级领导和所有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因此,根据安全目标实现时间性可以把机务安全管理激励机制划分为长期和短期激励机制。才能体现出来,安全状况和安全状态制定的长期激励计划,长期直接引导员工的安全行为和动机,最终可能形成一种安全文化给予体现。标以满足自己的情绪和愿望,长期激励不是一成不变的,员工信心。务人员失去对实现安全目标的信心。短期激励措施能够直接体现短期需要和期
还涉及到电子器
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管理专业
工作超时情况比较严重,维修人员培训不足,对基航空公司中工程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人才的培养、使用和
(太热或太冷)、恶劣天气条件、照明不良、异常的振动以及肮脏的工作表面等环境影响,这些环境对易造成人为差错。一些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机务维修安全管理激励机制
过于强调对机务人员的约束。因此建立一系统的机务安全管理激励机制已迫在眉睫。鉴于我国目前机务安全管针对机务安全管理的问题,结合我国机务安全管理的模式,应用激励主要从长期激励机制和短期激励机制、物质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度化和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四方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机务
它的实现也必须依靠一切可能的企业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目标体系,紧紧围绕安全目标体系制定具甚至要在若干年后其在内部安全管理上的投入也需要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围绕未来长期激励能够使员工始终追求安全目并且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安全责任心。当然,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修订,否则也可能会影响若长期激励不能及时兑现,会严重影响经营者的积极性,使大多数机由于民航机务维修与维护不仅涉及到发动机和飞机结构,我国机务安全管理人员进入门槛较低,维修单位工作任务重,机务人员易受到强噪声、极端的温度条件.机务部门作出的长期激励措施对员工的影响时间较长,望,充分发挥激励对机务人员真正的吸引力,完善长期激励的不足。为了机务安全管理激励具有持续动力,应该将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建立长期和短期激励过程中应注意深入细致的科学分析,并确定有效的激励手段和方法;促使每位员工都能明确自己在生产工作中应负应尽的责任,以及应具有的权力和实现目标之后自己应得到的利益。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大量具体的组织工作,对所遇到的困难要充分利用被授予的权力,主动地去加以克服。2.机务安全管理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机制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可知,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最原始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则其他需要就要受到影响。因此,物质激励是最基本的动力,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机务安全管理应重视目标效价与个人需要的联系,建立以安全绩效为基础的合理奖惩和晋级加薪等物质激励机制。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支柱,精神激励是机务安全管理激励必要的手段。机务安全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开拓创造性,满足员工的精神追求如参与安全活动,搭建安全交流平台、尊重员工总结经验和荣誉奖励等,让其充分体现主人翁感、成就感和自豪感,实现其事业价值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需要。物质和精神激励机制使两者具有效相容,过份地依赖强调其一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以物质利益和精神动力的激励机制应考虑到机务人员安全工作行为动机的激发与机务人员的公平感的联系,完善考核制度,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消除攀比心理的消极影响。3.机务安全管理内外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机务安全管理工作离不开内部环境(企业环境)和外部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机务安全管理激励要以全局出发,结合具体的内外部环境条件,追求激励资源配置最优化。机务维修工作具有高度责任性和高风险性,机务人员每天都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加之机务工作脏、苦、累,自然条件差,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是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安全管理激励的必要手段。维修单位内部,一是要充分利用张贴安全标语、举办安全宣传栏、安全图片展览、召开动员大会和开展安全知识演讲比赛等活动,树立安全生产标兵、宣扬先进事迹,营造安全生产的积极氛围,努力推崇安全文化建设;二是要不断改善维修作业环境,合理供给劳保用品;三是要对机务维护人员的压力进行科学管理,减轻员工过重的心理压力;四是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机务人员作为人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相接处,接收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并获得不同信息。以信息为动力,激励员工对工作的爱好、兴趣、责任感和成就感。安全管理者要想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就应该做到内、外激励的有机结合,不仅仅满足员工物质、社交情感等需要的同时,还应该让员工体味到差错和事故带来的危害,以便激发其对安全工作热情。
4.机务安全管理人性化和制度化的激励机制
管理以人为主体,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有效的安全管理必须充分调动起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激发机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实施人性化激励机制,才能给予安全管理工作持续的动能。然而,没有制度化约束机制,仅仅靠人性化是难以保障安全管理效能的。制度是机务安全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一环,严格的规章管理仍将是机务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每一个维修单位都应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实施人性化过程并不意味着放松规章制度要求,而是从“人”角度对规章制度的补充,使规章制度更加人性化、合理化。人性化和制度化的激励机制引导和指导维护人员的行为,明确自己的安全行为规范,使广大员工把认真贯彻落实、处处维护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变成自觉行动,消除安全管理中的结构性、功能性内耗,增强机务人员的安全感等。
结束语
合理有效的机务安全管理激励机制,是落实安全管理的基本保障。以长期和短期激励、物质和精神激励、内外激励、人性化和制度化激励相互结合,根据不同的优缺点,取长补短,结合机务安全管理激励过程设计,建立了机务安全管理的激励机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机务安全管理的激励机制旨在提高我国机务安全管理的水平,为航空安全管理部门和机务部门提供了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机务从事人员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减少航空事故甚至是重大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元元,提高维修人员素质、减少维修人为差错、保障民用航空安全[N].中国民航报,2000.10.18.[2]谭鑫,周长春.机务维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与压力管理[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6,5:55-57.[3]匡敏,胡思继等.铁路安全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7):52-54.[4]田水承,钱新明等.安全管理激励机制与安全去激励因素探讨[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2,22(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