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石乡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6:1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仙石乡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仙石乡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工作总结》。

第一篇:苏仙石乡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工作总结

苏仙石乡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工作总结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快速、均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也是信阳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八篇文章之一。我乡认真学习研究《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立即行动,先行先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乡总结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探索经验,以及加快苏仙石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进程中的做法,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省、市、县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政策,从全乡实际出发,坚持以工带农,加快城乡一体化。

(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18665元,按可比价算,增长24.5%,其中一产增加值4666元,增长25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25.5:36.1:38.4调整为2009年的25:42:33,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取得丰收,总产达5883万吨,增产5%。

(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重点集镇建设亮点纷呈。近一年以来,我乡的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据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我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8%,比2008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2009年我乡城镇人口达到1200人,比2000年增加了500人,平均每年增加500人;2009年城镇化率达到35 %,比2000年的15 %提高了20个百分点。重点集镇建设亮点纷呈。全乡5个重点集镇在完成总体规划调整修编的前提下,建成街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0.4万人,城镇化水平达26.6%,整体工作受到县建设局的充分 1 肯定。全乡涌现出曾岗街、苏仙石老街、新生街、登楼街、柯楼街、西和地质公园等重点集镇。

(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一是突出重点工程。曾岗街区完成了集镇“五化”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投资4000万元;金刚台地质公园扫尾工程全部完工,全面完成2009年度两个扶贫整体推进示范村(琉璃河、秦河)建设任务,9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和3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程全部竣工验收。农村公路示范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村村通投资100万元,建成4.6公里;治淮1项骨干工程即将完成,农业综合开发继续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土地整理成效显著,全乡1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开工。二是着力发展公共事业。全乡创建“园林式单位”6个,市级文明卫生单位和小区6家;乡村建成区域园林绿地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绿地率34.6%,绿化覆盖率39.2%,2009年我乡被命名为“市级卫生乡镇”;着力保证饮用水安全,加强管网建设与管理,加强供水管网监测,做好供水重特大事故的应急预案,农村扎实开展安全饮用水工程,解决了8000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全乡卫生发展,2009年改建乡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9个。

(四)民生工程成效显著,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9年,民生工程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在全县率先建立民生工程预算制度,资金总投入1000万元,惠及1.5万乡村居民,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新增就业165人,实现再就业6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270余人;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连续三年调高低保、五保、红流资金,提高乡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标准;新农合覆盖面不断扩大,参合农民1.46万人,参合率达95%以上;符合保障条件的有594人,参加社会保障的有594人,参保率达100%;推进农村电影工程、送戏下乡、农家书屋建设;全乡广播综合覆盖率98%,电视综合覆盖率98%。

(五)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2009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04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52元,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6.5个点,二者之比由2008年的1∶3.42下降到1∶3.2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39%,比2008年下降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二、主要做法

我乡把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扎实推进全乡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

(一)规划先行。完成了《苏仙石乡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计划措施和目标》的制定、乡邀请县建设局专家对全乡城乡总体规划进行了论证和东西河景观带城乡生态景观设计规划,实现集区控规的全覆盖,完成《苏仙石乡第二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等3个专业规划的编制。在农村,作为农业大乡,全乡共有建制村10个,乡政府所在地集镇1个,在加大中心镇和乡重点镇规划编制调整力度的基础上,规范乡村规划,加大中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进度,从2006年起,未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并经批准的,一律不得建设,并将乡村规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二)坚持以工带农。努力推进全乡城镇化进程,做大城乡和工业两块“蛋糕”,以反哺农村,争取至十一五末,实现增加值3.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6%以上,初步构建起现代工业体系的基本框架和雏形。一是加快工业化发展。依托城镇化所构筑的平台,突出发展建材、中药饮片、竹制品、农副产品深加工、茶叶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步伐;培育规模企业,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工业发展融资平台建设,培育千万元产业,打造500万元企业,壮大1000万元企业,催生规模企业;截止目前,我乡规模企业已达4家。二是推进产业化经营。把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城乡 协调推进,互补发展,以工业的办法发展农业,引领农业和农民走向乡场,我乡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3家,其中上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2家,2009年就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家、县3级12家、乡5家;全乡目前已有2500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平均每户年增收1450元;目前我乡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总数达2个,认证面积6000亩,居全县前列。

(三)发展现代农业。我乡充分把握乡场消费趋势,用信息技术和品牌意识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推进科技兴农。2009年接收科技特派员2名,创建专家大院2家,初步实现了城乡科技协调共进;加强耕地保护,促进适度规模经营,2009年通过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面积达4040万亩,林地33497亩,全乡种养业经营土地百亩以上大户5户、千亩以上2户。二是推广绿色农业。利用大别山区无污染的良好环境,大力推广绿色农业,全乡10个村每个都在建设2-3个绿色食品规模生产基地,近期内全乡将建立2.5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目前我乡的绿色粮油、山野菜、高山蔬菜、食用菌正源源不断进入城乡乡场,部分产品还供不应求。三是坚持品牌战略。我乡根据乡场趋向和资源优势,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重点向乡场推介商桂香、其鹏三香茶、麻鸭、淮南猪等品牌,帮助农民致富;三是推行“信息入乡村”。农民增收要靠乡场,先进的信息技术拉近了农民和乡场之间的距离,使苏仙石乡的农产品依靠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流向广阔的大乡场;在全乡推行“信息入乡”工程,加快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从互联网上收集信息向农民发布,并帮助农民上网交易;茶叶种植大户周其鹏通过信息站上网发布了销售信息后,许多公司、单位很快找上门来签订了合同。

(四)着力加快城乡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做好红色

游路及县乡路、村组道路建设。近几年,我乡结合游公路建设,重点建设了金刚台地质公园—羊洞、柯楼—黄岭看、柯楼邓搂琉璃河秦河村组水泥路,从2006年一2009年4年间我乡共投入了2000万元,新改建公路里程达100公里,截止2009年年底 全乡公路里程数达300公里,路网密度达96.8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连接乡区及中心集镇的道路等级,并对过境国省道及重要县道做好维护工作,做到路行物畅,初步形成了以县道线为骨架、以乡村道线为网络的公路交通大格局。二是做好村村通公路建设。2009年,新建村村通4.6公里;三是完善其他基础设施。抓好曾岗、苏仙石老街、土地整理等综合治理开发等。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大大提高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是鼓励农村二、三产业产业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资资本进入,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二是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推进“阳光工程”,实施农业中专教育计划,发挥上级各职业学校和县职业高中、县扶贫培训学校等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基地作用,年培训

人次以上;三是建立服务平台。继续为农民工搞好免费服务,及时提供就业指导,人力资源市场一律向农民工开放,使他们求职有信息,就业有门路;针对当前金融危机影响,我乡协助上级共举办了2场招聘会,提供了500多个岗位,有300多人进场应聘,2100多人找到了就业岗位;四是继续实施“凤还巢”工程。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场地、收费、信贷、税收等方面给农民工创业以政策扶持;对有资金技术和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广泛开展创业意识教育,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引导其走创业之路,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坚定返乡农民工创业信心,鼓励实现自主创业,发挥创业成功后的连带效应,带动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实现转移就业。全乡有10多名创业人士办厂10个,使3000多人走上“工厂+农户”就地就近就业之路给农民工创业提供平台。

三、几点体会

通过我乡在近一年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探索实践,经总结有以下几点经验,供领导及同志们参考。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是保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涉及长期存在的二元体制障碍,另一 方面一体化工作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政府机关牵头实施,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做好规划,严格执行,尽快实现公共资源配置合理化。政府主导既是起点,也是根本保证。

(二)因地制宜先行规划是前提。一体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地制宜的开展科学详细的建设规划就是一体化工作的必要前提。我乡从2004年开始就把乡村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先行启动。坚持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原则,科学规划农村生产生活功能区及重大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首先完成了示范乡、村规划编制任务,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组织协调、审批实施和监督管理。

(三)产业发展是基础。加快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进程的经济基础,只有走集中、集群、集约和规模化的产业发展道路,才能更有效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近年来我乡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极大的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粮油、茶叶、桐油等四大农业特色产业,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程度日益加大,农户增收明显。据测算,我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3878户,带动农户户均产业化收入达1450元。

(四)转移就业是途径。转移就业是减少农民的有效途径,农民的减少将加快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最终推进一体化进程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通过我乡实践,通过转移就业,减少农民,加快了一体化进程。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确保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一是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粮食连续丰收主要得益于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我乡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仍较薄弱,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仍不稳固,需要继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吨粮田工程,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继续落实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把国 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实到位,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广农业政策性保险;三是继续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二)尽快搭建适宜农村乡场的金融平台。针对目前城乡统筹所面临的金融瓶颈,一是加快大银行农村业务拓展。建议国家开发银行积极运用城乡建设开发经验和平台,支持农村建设,加大对重点小集镇建设的支持力度;遵循“面向三农”的改制原则,努力把农业银行办成服务“三农”的骨干和支柱;改革再造农村信用社,扭转目前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出现的“非农化”倾向;加快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建立符合“三农”特点的零售业务体系,探索扩大涉农小额信贷服务。二是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只贷不存”的小额信贷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担保机构,缓解农村贷款难问题;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业;建立持续有效的农村信贷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三)加快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措施和目标。一是统筹城乡教育规划。制订城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打破教育城乡分割格局;统筹教育经费投入,重点加强对农村乡镇教育的经费投入;统筹教师资源,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力度,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师资建设;二是从制度上、政策上、经费上保障学乡内所有学校都有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办法;加大城镇教师服务农村教育工作的力度;鼓励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支教,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学校任教;加大帮困力度,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保障弱势群体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开展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加教育服务“三农”的能力。

(四)改善农村就业形势。一是加大就业转移力度。加大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力度,要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就业及技能培训教育体制,消除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限制等规定;二是加大对农业的 投入。形成农村经济稳定增长机制,带动对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需求,部分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三是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扶持政策。把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与城乡就业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一致、相协调,把扩大城镇劳动力就业同失地农民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统一考核。

(五)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人与自然生和谐共生的生态城乡,苏仙石有着非常良好的基础和得天独厚有优势,也是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长期任务。一是加快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进程。继续实施绿化工程,形成城乡、乡村和农田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生态环境体系,使截止 “十一五”末整个城乡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二是建立垃圾处理制度。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垃圾处理制度,减少垃圾和废弃物对农村的污染;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探索农村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和无害化处理办法;积极发展“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模式的循环经济,真正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三是开展民间清洁环境卫生活动。可调动民间力量,通过非行政方式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鼓励农村居民家庭根据当地情况建设适用于家庭的卫生保护设施,建立新式的厕所;建设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沼气池、沼气罐,减少污染,补充能源;鼓励创新民间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并予以奖励等。

(六)优化整合城乡社会事业资源。以居民健康为目标,今后新增的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倾向用于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提高城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共享性,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医疗救助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第二篇:如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如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九谈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09日

01 版)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的顶层设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确立了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产业格局

城乡发展一体化,首先要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提升农业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支撑能力,促进城乡各个产业互动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确立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业基本经营体制,农业生产成就举世瞩目。进入新世纪,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连续出台,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实现了“十连快”。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农业不断发展,农村人多地少矛盾加剧,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凸显。特别是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一家一户经营难以采用先进科学技术、难以吸纳现代生产要素,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和种地农民收入。因此,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势在必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实现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充分激发农业生产潜能,并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

在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上,要求坚持土地产权集体所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求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要求坚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以承包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强调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化,鼓励承包土地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这些决策,明确了土地产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分离的界限,澄清了人们对土地权益的模糊认识,有利于克服土地产权虚化的弊端,有利于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权利,有利于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效益。

在农业经营方式上,一是鼓励发展合作经济,扶持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这就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可以抓住机遇、培育经营活力、增强发展能力、壮大经济实力。二是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这表明支持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但同时要求工商资本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努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水平。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利益格局

城乡发展一体化,核心是城乡主体权利,构建全体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形成造福百姓、富裕农民的利益格局。重点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来源,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的局面。

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推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跨行业的转移就业,城乡二元体制逐步被打破。新世纪以来,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补贴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工农城乡逐步走向协调发展。

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民进城就业空间狭窄,收入难以稳定;农业生产资源束缚趋紧,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频发,增收难度加大;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增长缓慢,财产性收入增长乏力,一直是农民增收的薄弱环节。总体上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近年来高于城市居民,但从绝对数看,农村和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拉大。目前,部分进城农民的身份尚未得到确认,不能充分享受城市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

如何让广大农民分享现代化发展成果?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强调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让农民增加种地收入,而且强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明确提出“两个保障”:一是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要求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继承的权利,分享集体资源和经营性资产的收益。二是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要求通过试点,改革完善宅基地制度,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和转让。同时,明确提出允许进城农民自愿有偿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还提出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产权、林权、股权等各种产权公开、公正流转交易,促进农业农村资源资本化,让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这些规定不仅从体制机制上提出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途径,而且从工作部署上提出了有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拓宽了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有助于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共享发展成果。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是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在二元体制下,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十六大以来,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不断加强,全民义务教育制度基本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农村发展资源短缺、动力不足。这已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体制机制,引导更多的现代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要求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利,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要加快建立土地、资金和人才资源城乡平等交换机制和补偿机制。在土地方面,切实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进一步改革征地制度,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关系,提高对农民的征地补偿标准和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比重,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在资金方面,既要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性金融投入力度,又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创新金融产品,同时要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在劳动力流动方面,要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推进城乡劳动力同工同酬同保障,逐步实现同城同待遇。此外,要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推动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延伸,构建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保障水平,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管理体系

城乡发展一体化,关键是城乡建设和管理一体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3%,但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城镇化发展中存在一些误区和隐患。如有的地方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有的地方不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搞城市化“大跃进”;有的地方农民“被城市化”,没有真正享受城市居民的权利。我们既要看到城镇化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正视和化解“城市病”,又要从国情出发,看到我国农村大量人口要进城,但不可能都进城,更不可能都进大城市,必须在城镇化过程中同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要求建立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展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并要求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这个重大决策提出了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思路,也提出了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路径,打破了制约城镇化建设的投资瓶颈,破解了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题。

全会还决定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要求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同时要求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把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这个重要决策提出了户籍制度改革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路径,破解了农民进城遇到的两个最大难题,既提出了很高的改革目标,也体现出改革思路的科学性、可行性。

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有助于我们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曾业松

第三篇: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2015秋讲解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贺玉华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课题教学,理解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实质与内涵,认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实质与内涵,探讨策略。教学方法:讲授式,案例式,互动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强调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的顶层设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确立了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一、实质与内涵: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理论探究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这已是当前的共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城乡发展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尽管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并未破解,城乡差距并未缩小,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并未形成。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及在中国的特殊表现。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及在中国的特殊表现

1、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转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经阶段。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而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大多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过程之中。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与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差异。

★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差异

自然经济是以手工生产力为基础、以单家独户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的经济形式,它具有生产要素的分散性、生产目的的自给性、再生产过程的自我完成性、对外经济联系的封闭性等特征。自然经济排斥社会分工、市场交换和要素集聚,因而只能适应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传统社会。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形式,即一切经济活动都要通过“市场”这一中间环节才能运行的经济形式,它具有集聚性、竞争性、平等性、开放性等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都必须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的联结才能进行,因而它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产业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发展与城乡关系演进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城市与乡村要经历三个辩证发展的阶段:城乡依存;城乡分离和对立;城乡融合,也就是通过新技术的应用,逐步地消灭城乡差别,带来城市与乡村同等的生活条件,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马恩关于城乡统筹融合的思想,不仅指明了城乡之间从分离、对立走向融合的历史根据和客观条件,而且还探讨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路径,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理论基石。

现在,我们来分析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城乡关系的演进的这三个发展阶段。

自然经济(原始市场经济)——城乡依存。在要素分散、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时期,传统农业是经济结构的主体,农村是人类生活居住的主要载体,城镇化总体呈现为一种低水平扩张的相对稳定状态,城乡之间互相依存。

古典市场经济——城乡分离。在社会化大生产兴起之后的古典市场经济时期,机器大工业取代农业而成为经济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大大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这一方面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另一方面也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从而出现了严重的城乡分离和对立问题。

现代市场经济——城乡融合。在生产要素高度集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现代产业成为经济结构的主体,城乡之间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功能互补,从而基本实现了城乡发展一体化。

因此,我们认为,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是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这两种经济形式的并存和对立,在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2、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性

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大多经历了由原始市场经济到古典市场经济再到现代市场经济这样一个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在由古典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演进的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随之自生转化。但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有其特殊性,具体来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未能完整经历古典市场经济阶段。中国具有悠久的自然经济发展历史,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原始市场经济缓慢向前发展,并且已经出现了向古典市场经济转化的萌芽。但在清末鸦片战争之后,近代西方市场经济的冲 击阻断了中国市场经济的自生发展道路,同时催生中国出现了由广大自然经济部门和少数市场经济部门所组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通过计划经济体制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经济战略,阻断了市场经济发展进程。因此,中国未能完整经历古典市场经济的熏陶,这导致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存在“先天不足”。

第二,从发展方式来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存在政策扭曲。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自发演进方式不同,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带有鲜明的政府主导型特征,因而存在诸多政策扭曲,这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后天缺陷”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化转型与经济增长同步进行。为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实现经济崛起,中国实行了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相结合的政府治理结构,地方政府拥有管理辖区事务的财权和事权,中央政府则拥有考核、任命地方官员的绝对权力。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中央对地方官员实行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制度。在晋升激励下,地方官员展开了为增长而竞争的“晋升锦标赛”,这在推动中国经济腾飞和市场化转型的同时,也造成了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配臵的政策扭曲,从而阻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第三,从发展深度来看,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最紧迫、最容易解决的农村改革入手,在解决吃饭问题和总结成功经验之后,进而将改革以磅礴之势推向城市领域。此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一直围绕城市部门展开,这使得城市部门的市场化进程领先于农村部门,从而加剧了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已发展起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市场体系较为健全,市场机制在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配臵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而在农村部门,由于传统农业长期难以得到根本改造,导致农村仍然在很多方面具有自然经济色彩,生产要素难以获得有效集聚。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城乡差异阻碍了城乡二元结构转化,这同时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后天缺陷”之一。

以上三个因素,导致了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较之西方国家更为严重和复杂。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四个层面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是“四重”二元结构。也就是说,中国既有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一般性的二元经济结构,又有受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路径影响所形成的具有特殊性的二元社会结构、二元政治结构和二元文化结构。中国的城乡“四重”二元结构相互交织、彼此强化,导致城乡之间存在严重分割与对立,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造成了漫长而深重的消极影响。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与内涵

专家认为,中国的城乡差距源于城镇与农村市场化进程的差异。市场经济是要素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由于农村的市场化程度低于城镇,导致农村生产要素处于分散状态,这就抑制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化转变的过程就是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过程。因此,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就是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丰富的内涵。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指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通过在城镇和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依托城乡生产要素集聚和发展 成果共享机制,打破城乡之间的分割对立状态,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层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实现城镇与农村在空间布局上的优化、要素流通上的顺畅、资源配臵上的均衡、居民权利上的平等、功能特色上的互补,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由此可见,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其实质是通过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使城乡之间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功能互补,在城乡互动发展中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因而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发展过程。

从具体内容来看,由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四个层面的城乡二元结构出发,我们认为城乡发展一体化至少应包含以下四层内容:

一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即破除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工业和服务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二是城乡社会一体化,即破除城乡分割的社会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臵,不断缩小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上的差距,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三是城乡政治一体化,即通过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异,赋予城乡居民在政策制定和社会管理中的同等权利,从机制层面消除城乡分割政策的形成基础。

四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即逐步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并在城市化进程中留住农村的人文关怀,推动城市文化与小农文化之间的融合,形成中国特色的新型城乡文化。

只有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四个层面都实现城乡一体化,才能真正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问题与困扰: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环境分析

长期以来,中国的城镇化曾受制于人和土地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影响。并由此产生了城乡贫富分化过大、工农业“剪刀差”明显以及社会冲突加剧等诸多社会问题。

互动环节

(一)问题:当前,我国城乡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别? 方法:每人说出一种差别,但不能重复前面的。

(一)城乡体制机制未成一体化

1、城乡二元体制仍然存在。在今年8月以前户籍等制度大都实行“城乡有别”,属于城乡二元体制。(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户口在性质上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农民被登记为农业户口,城镇居民被登记为非农业户口,农业户口不能自由转换为非农业户口。在这种二元户籍制度下,大量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已经不再从事农业,大部分时间也不在农村居住,但并不能真正获得市民身份,无法在城市安家落户和融入城市,无法在就业、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享受同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护。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13年单位或雇主为务工农民缴纳保险比例为:养老保险14.3%、工伤保险24%、医疗保险16.9%、失业保险8.4%、生育保险6.1%。可见,还有大数的务工农民没有这些保险。

“父女结婚”极端个案直击户籍制度短板

成都市成华区的林丽(化名)想把父亲的户口从老家迁到成都,再办理成都的社保;由于父母二人并未达到老人投靠子女入户的条件,林丽做出了一个荒唐的决定:与自己的亲生父亲登记结婚!然而,在民政局拿到结婚证的她却并未如愿,按规定,他的父亲还是不能取得成都户口,也无法 购买成都的社保。(2015年2月16日《南国早报》)

当事人为给父亲办户口,一时糊涂,出此下策;民政局工作人员在没有判定结婚登记证的真实身份和是否具有禁止结婚的近亲属关系的情况下,糊涂的对当事人双方进行了婚姻登记,这才衍生出了今天这场“父女结婚”之闹剧。或许许多网友认为“父女结婚”践踏了道德底线和人伦纲常,但我认为,一纸荒唐婚书将中国城乡户籍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公民买房、工作、医保、社保全和户籍捆绑在一起,全都因城乡和地域而异。一系列的不公,倒逼着部分困苦百姓做出诸如骗保、“父女结婚”等专政策空子的“羞愧”之事。

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也就是说中国将逐渐打破二元户籍制度。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要求,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基本原则。

——坚持积极稳妥、规范有序。立足基本国情,积极稳妥推进,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预期和选择。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依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不得采取强迫做法办理落户。

——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

——坚持统筹配套、提供基本保障。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

(三)发展目标。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建设和共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二、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

(四)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五)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在城区人口50万至100万的城市合法稳定就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小的地方,可以参照建制镇和小城市标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大的地方,可以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具体规定,但对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不得设臵住房面积、金额等要求,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3年。

(六)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在城区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城市合法稳定就业达到一定年限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城区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城市,要适度控制落户规模和节奏,可以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较严格的规定,也可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积分落户制度。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

(七)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合理设臵积分分值。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原则,达到规定分值的流动人口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八)有效解决户口迁移中的重点问题。认真落实优先解决存量的要求,重点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人员落户问题。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等常住人口的城镇落户率。

2、城乡管理不对称。从部门设臵来看,目前城镇化归建委管,新 农村建设由其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面落实。给人感觉两件事、两个部门分头管理,造成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各自为政,互不相干。当前,城乡管理存在以下三个突出问题:重城区,轻集镇;重城镇,轻新农村建设;重硬件建设,轻视农民就业和公共服务。青壮年农民纷纷到粤江浙沪一带打工,过年才可能回家一次。如此情况,城镇如何发展,新农村又怎样建设?

(二)城乡产业发展尚未一体化

1、产业布局不合理。由于产业布局的不合理而导致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一方面是一些产业在城市盲目发展,另一方面是农村的产业发展相当落后,目前仍有两、三亿农民外出打工。乡镇产业支撑力不强,吸纳就业不足。大量的实践证明,没有产业作支撑,城镇是难以“化”起来的。

2、产业结构性问题突出。随着城市的软、硬件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对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的聚集作用不断在提升,而广大农村的非农产业发展滞后。我们来看我们湖南省的产业结构,2012 年 124 个县市区中有 46%的县市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 20%以上,其中 11.3%的县市区还在30%以上,且从整体上看,农村缺乏具有活力的主导产业,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经济增长乏力。

(三)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距大

2012 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3.22,相对于2011 年的3.13,城乡差距似乎还在扩大。以社会福利为主的转移性收入,城乡之间相差极大:2012 年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是农村居民的近10 倍,后者仅687元左右。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万元,相差50 倍。我们来看一个对照表,2007 年湖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距为8389.34 元,到 2012 年这一绝对差 距扩大到 12276.99 元,增长 46.3%。全省各地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不一,2012 年全省有5个市州的城乡居民收入比超出3∶1,其中娄底市达到4.28∶1。

(四)城乡公共服务还没一体化

我们知道,我国投资与消费各占50%。政府投资占比上升,制约了公共产品的发展。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占比低,消费意愿不高,消费水平明显偏低,都是源于城乡公共产品配臵不均衡。最为突出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较低,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滞后,尤其是城乡教育、卫生差距悬殊。2012 年湖南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生均标准小学为 500元、中学为 700元,而城镇小学与中学分别超出农村 1 倍、2 倍以上,且优势教师资源向城镇集中,农村教师队伍严重“缺血”。城乡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差距也十分明显,2012 年湖南城市每千人口有卫生技术人员8人、执业(助理)医师 2.9人、注册护士3.7人,而农村分别只有3人、1.3人、0.9人。

三、路径与策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方略设计 我们已经知道,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是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这两种经济形式的并存与对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就是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从这一思路出发,我们认为中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路径是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从而在农村以市场经济替代自然经济,实现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世界银行(2009)认为,城乡生产要素集聚和生活水平的趋同可以兼得,其关键在于提供无空间差别的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因此,具体路径应以集中农村生产要素、发展农村现代产业、推进农村城镇化为“支点”,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互动环节

(二)问题: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健全哪些体制机制? 方法:分组讨论,每组推荐一人发言。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要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健全哪些体制机制。

(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产业格局 城乡发展一体化,首先要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提升农业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支撑能力,促进城乡各个产业互动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政策传真

(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在农业经营方式上

第一,鼓励发展合作经济,扶持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这就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可以抓住机遇、培育经营活力、增强发展能力、壮大经济实力。第二,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这表明支持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但同时要求工商资本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努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国内实践

(一):苏南模式

苏南是指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苏南模式是以乡镇企业为突破点的城乡产业协调互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这里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尤其是苏南的乡镇企业,已成为苏南经济的支柱。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使苏南可以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措施,来协调工农关系,稳定农业生产。他们在全区建立了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基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和服务社会化,保证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二元结构,引起了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一大批小城镇脱颖而出,成为联结城乡的枢纽,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质量,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

(二)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利益格局 城乡发展一体化,核心是城乡主体权利,构建全体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形成造福百姓、富裕农民的利益格局。重点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来源,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的局面。

目前,总体上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近年来高于城市居民,但从绝对数看,农村和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拉大。目前,部分进城农民的身份尚未得到确认,不能充分享受城市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

如何让广大农民分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政策传真

(二):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 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这里不仅强调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让农民增加种地收入,而且强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明确提出“两个保障”。不仅从体制机制上提出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途径,而且从工作部署上提出了有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拓宽了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有助于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共享发展成果。

国内实践

(二):嘉兴模式

嘉兴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较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较早实施“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养老保险”、“户籍制度城乡一体化”等改革,是浙江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地。主要围绕规划布局、产业分工、服务功能、劳动就业保障、社会进步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嘉兴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前车之鉴:拉美国家“城乡一体化”的经验教训

19世纪末,一些拉美国家开始启动现代化进程,到20世纪50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先后进入了现代化的起飞阶段。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拉美国家城市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0年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41.6%,1980年达到65.6%,已接近欧洲的城市化水平。

然而,在城市化的浪潮中,拉美国家大批农民因农村土地被征用和因受大地主阶级的竞争挤压破产而涌进城市,并且由于缺乏就业技能和就业岗位,大批失地农民生活在城市与乡村的边缘地带,形成大 规模的城市贫民窟。据统计,巴西这种城市贫民约35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0%左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拉美国家政府为保证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生活,以求社会安定,有意识地压低农产品价格,这就严重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小农的发展日益艰难又加重了农民的贫困化。可以说,忽视农民的基本利益和权益是拉美国家未能处理好城乡关系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应从拉美国家吸取这前车之鉴的教训: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应重视农民的基本利益和权益,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利益格局。

(三)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臵,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是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在二元体制下,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农村发展资源短缺、动力不足。这已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这瓶颈到底怎么破解呢? 政策传真

(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这里强调,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体制机制,引导更多的现代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促进公共资源配臵向农村倾 斜,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要求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利,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

他山之石

(一):日本统筹城乡发展经验

日本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农业发展的环境,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良好的前提条件。

值得借鉴之处: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产业效率提高的共同前提,也促进了农民的城市化。城乡一致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值得指出的是,日本在发展过程中及时将农民纳入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网络,没有出现长期在公共服务方面歧视农村和农民的阶段。

当然,日本还通过其他一些途径统筹城乡发展,如:通过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加速城市化的进程;通过农民收入多元化和政府补贴来增加农民收入。但最重要原因在于日本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大力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臵,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这是重点所在。

(四)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管理体系

城乡发展一体化,关键是城乡建设和管理一体化。政策传真

(四):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这里强调了三点:一是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在城镇化过程中同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提出了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思路。三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出了户籍制度改革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路径。

他山之石

(二):德国城乡一体化经验

德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主要经验有:一是注重建立均衡发展的协调机制。德国在联邦宪法中规定:追求全德国区域的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二是开展城乡“等值化”建设。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实现“农村与城市生活不同但等值”的目标,使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得以平衡发展。三是统一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了“城市化”的门槛。四是方便的交通系统为城市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当前德国城市化水平高达90%左右,形成一种城乡统筹、分布合理、均衡发展的独特模式。因此,我们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应注重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管理体系。

国内实践

(三):上海模式

上海城乡一体化模式就是“城乡统筹规划”。上海从 1984 年开始探索城乡一体化,其发展战略就是以上海城乡为整体,以提高城乡综合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臵,促进城乡资源综合开发,加 速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保证上海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借鉴国外正反经验和教训,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路子。一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最后与各位分享一句话,与大家共勉。生命跟时代的崇高责任联系在一起就会永垂不朽。——车尔尼雪夫斯基

战争时期,为解放而斗争,因流血牺牲而不朽。现在新时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也将载入史册。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实现。

第四篇: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机制创新

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机制创新

【内容摘要】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缩小直至消灭城乡差异,全面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本文基于对河南省城乡差异突出表现的认识和对制约城乡一体化因素的判断,认为必须从建立健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机制入手,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公平享受文明与进步成果的目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河南省 推动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不和谐的因素,其中农业经济落后工业经济,农村发展滞后城市发展,城乡存在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社会保障不同步、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河南省全面、协调、和谐发展,成为困扰河南省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障碍。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形势下河南省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是涵盖农村和城市整体发展高层次的目标。

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河南省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内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推动城市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建立健全以城带乡机制,优化各种社会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把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着力点,以城乡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推进河南省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城乡的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规划建设,促进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各种权益也越来越有保障。但从总体

上看,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合法权益保障不力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因此,必须把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根本途径,从而促进所有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

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机制的创新

(一)强化对农业的补贴机制

对主要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格制度。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产品如粮棉油等要执行保护价格制度。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国家虽然对粮食、棉花和油料等产品制定了一个最低保护价格,但这种价格脱离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制定得偏低,难以从根本上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要从根本上保护农业生产者的利益,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要将保护价格提高到一个合理水平。

(二)完善土地征用机制

目前工业化、城市化严重地侵蚀了农民的土地利益。这是城市出现“失地农民”和“城中村”问题的根源。因此要借鉴国际经验,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公平交易法》,从法律上支持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按照市场效益原则自由流动,保障农民从工业化、城市化中得到合理的经济利益,绝不允许各部门在国家法律规定之外随意侵犯农民的土地。

(三)健全城乡居民户籍管理机制

未来一个时期河南省要实现中原崛起,就必须顺应人口流动趋势,尽快修订有关法律,赋予农民自由迁徙权,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要对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不合理制度规定进行清理,让农民享有自由进城和自由迁徙的权利。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取消进城人口计划指标管理;实行有利于吸引资金和人才的城市户口迁移政策;改革省内大、中专院校学生户口迁移办法;进一步下放户口审批权限。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使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所承载的权益一致起来。

(四)加快改革农村管理机制

按照“转变乡镇行政职能,精简乡镇行政机构,减轻乡镇财政负担”的思路,顺应城市化趋势,撤并乡镇,建设中心镇,并把行政管理的职能集中到中心镇,把服务延伸到办事处,强化对下服务的功能。要深化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集产加销、内外贸管理于一体的集中高效协调的农业管理体制;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和信息服务的职能,为各类农业市场主体和生产者提供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和必要的政策支持与服务。要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目标,加快农村财政与税收制度改革,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或基本需求返还制度,使财权和事权、权利与义务相对称,杜绝“只给政策不给钱”的做法,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

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机制的实现途径

(一)要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

要做到“四破四立”:破“二元结构”的旧思想,立城乡一体化的新观念;破“城堡经济”的旧思想,立城乡市场化的新观念;破“厚城薄乡”的旧思想,立“工农并举”的新观念;破“行政推动”的旧思想,立“市场机制运作”的新观念。

(二)加快制定和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及目标

要从河南省实际出发,立足于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城乡空间发展的整体性,从城乡联动、以人为本等方面考虑,正确处理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关系,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关系的协调。在制定城乡一体化战略时,特别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城市带、城市圈和中心镇的带动作用,做到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科教文化事业一体化。

(三)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作为核心,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基本目标,坚持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要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积极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从法律上赋予农户物权性质的农用土地承包权,给农民50年以上稳定的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允许其自由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继承,使“失地农民”能够获得到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和到城镇居住的必要资本;要给农民私有和集体所有的房产颁发房地产证,并允许上市交易和抵押;要积极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量化为其成员的股份,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和增值。

(四)构建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法规体系。以确保农产品市场运行有序、公平和透明。例如,政府可以制定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条例和集市贸易管理条例,明确并规范农产品市场的一般交易规则,同时,还可制定更为具体的规则,如反封锁反垄断法、价格管理法和农产品购销合同法等;建立和完善农业投资政策体系。今后要从政策上保证农业能有效地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服务政策体系。近年由于工作上的失误和改革中的误导作用,使许多地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未能有效发挥作用。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为此,要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建设,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重新定编定员。以此为核心,尽快组织一套从上到下能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开发研究项目。对支持农业技术进步应该实行“两优先”政策,具体来说“两优先”政策即优先支持能尽快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技术开发;优先支持“两高一优”农业技术的开发。

参考文献:

1.张伟宏.科学编制城市规划,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2.徐承红.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科技促进发展,2007

3.沈娟群.对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06

第五篇:浉河区2009年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工作总结(改后)

浉河区2009年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工 作 总 结

在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工作中,我区把推动城乡一体化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有效实施途径,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区纪委李伟书记为组长,副区长熊正尧、公安分局局长赵代江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城乡互动、和谐推进,政府引导、市场动作”的原则,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结合区情,制定了《浉河区2009年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浉河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围绕特色农业的发展,全区加快农产品基地和项目建设,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拉长特色农业产业链条,走精加工、深加工的路子,提升产品档次,推动农村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一是大力发展茶产业。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农村经济的第一支柱,努力把浉河区建成全国绿茶生产大区。积极建设优质无公害茶叶基地,扩大有机茶等高品质茶的种植比例,目前全区茶园面积已扩大到30万亩,其中可开采面积20万亩,年产优质茶叶800多万公斤。浉河港、董家河等乡镇已经发展成为有名的茶业生产专业乡。积极实施茶叶品牌战略,走茶叶专业化生产的道路,提升茶叶精深加工水平,开发茶叶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产品,五云、文新等一批茶叶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衍生茶食品品种不断多样化。二是开发名优特色果蔬产业。充分利用浉河区地理条件多样、生态良好的条件,积极打造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近几年新发展优质板栗40万亩,年产2000万公斤,产值近亿元;完成杂果造林7000亩,发展豇豆30000亩,草莓10000 亩,蔬菜4000亩,形成了东双河、柳林的板栗,游河、吴家店的豇豆,十三里桥的草莓,湖东、双井、五星的蔬菜,谭家河的食用菌等块状特色经济。全区现已成为全省板栗生产的重要基地,五星乡的千亩蔬菜基地和游河乡的万亩豇豆基地被评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发挥我区果蔬种植优势,积极引进果蔬贮运、保鲜、豇豆脱水、草莓速冻等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果蔬加工水平,并积极开发果蔬新产品,加快果蔬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步伐,促进食品工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快粮食加工业、油脂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发展,形成与资源相适应的加工能力。重点发展维维粮油、华中米业、广大水产等龙头企业和奥龙等知名品牌企业。四是加快畜牧产业的发展。2009年上半年全区生猪存栏29.6万头,出栏22.17万头;牛存栏10万头,出栏1万头;羊存栏7.8万头,出栏4.2万头;三禽存栏236万只,肉类总产值达2.65万吨,全区规模养殖户1466家,发展养殖规模小区28个。

2、大力开发新型能源。全力推进核电项目建设,在淮干滩区移民拆迁工作中,提前对备选核电厂址进行保护。加快太阳能、地热能开发利用,对热能消耗大、占地面积大的政府建筑、商业建筑推广安太阳能热水器,鼓励安装地下水热交换集中装置。

3、大力发展环保节能建材产业。以丰富的资源为保障,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结构调整,培育优势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培养大企业,重点支持华新水泥等企业改造升级,研究建设日产8000-10000吨大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提高散装水泥生产比例,发展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大力发展新型墙材。充分利用我区页岩等资源,重点发展页岩粉煤灰烧结砖、非粘土类空心制品、节能型轻质板材等。新引进了丰城页岩砖厂、龙祥页岩砖厂等一批设备先进、工艺先进、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如东双河龙祥页岩砖厂,总投资2600万元,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双隧道窑培烧工艺,可年产1.2亿块标准砖。同时,我们为进一步推动新型墙材行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在对新型墙材产业科学布局的基础上,对小型“免烧砖”企业进行了整治,关闭了63家规模小,生产工艺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的小型“免烧砖”企业。扶持有实力的“免烧砖”企业,加强技术指导,组织对8家“免烧砖”厂进行升级改造,更新设备,完善设施,提高工艺标准,并协助其完善手续。目前,正在对“烧结”砖企业进行整治。

4、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通过构建现代物流节点通道体系。抓好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建设,努力把中心城区打造为整个信阳市的物流枢纽中心,并形成网络体系完善、物流通道顺畅的城乡一体化物流区域。一是优化交通运输网络。加快道路建设,加强中心城区与各县城、各乡镇,乡镇和行政村、组之间的路网建设,完善“点、线、网”相结合的公路网络布局,提高公路网络扩散与辐射效应。二是合理布局现代物流节点。强力整合现有运输场站、仓储设施等物流资源,加快金牛山物流园区建设,引导物流企业、物流资源向物流园区集聚,加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周边路网建设,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三是提升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整合现有的农产品流通资源,积极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董家河茶叶市场等已初具规模。加大乡村集贸市场的规范力度,逐步发展成为大型骨干批发市场的有益补充。四是完善农村商贸物流服务体系。结合当前国家新农村建设,积极稳步地推进乡村日用商品、农资等零售终端网络建设,完善农村商业零售服务网络体系。五是加快发展新型流通方式。积极发展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重点的新型流通方式,降低全社会商品流通成本。

5、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加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设,努力把浉河区建设成具有知名度的山水茶乡生态旅游城,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浉河区重要产业。突出特色,发挥生态资源和茶产业优势,重点发展茶乡生态游,发挥浉河区乡镇靠近中心城区的地理 优势,发展信阳地锅饭等的茶乡饮食休闲旅游。

(二)积极实施村镇建设规划。

1、城乡一体化村镇规划编制情况。区委、区政府近几年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先后投资近500万元,聘请高规格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对辖区里的各类规划进行科学编制,使这项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先进行列。2007年,我区8个乡镇和161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完成,实现了集镇和中心村规划的全覆盖。2009年规划编制工作又取得新进展。一是在总体规划上,完成了游河乡灾后重建新镇区、吴家店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和金牛山工业集聚区的总体规划修编。二是在控制性详规上,完成了环湖路景观控制性规划编制,豫台农业观光园控制性详细规划,配合市规划局完成了浉河北岸道路景观规划和环湖路茶文化旅游概念性规划方案的编制;完成了浉河南岸琵琶山区域控制性规划,完成了浉河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的规划方案审定。三是在修建性详规上,完成了游河乡新镇区、吴家店镇区、金牛山产业集聚区安置小区、董家河乡将军寨度假村、浉河港乡龙潭村村庄整治和茶圣广场、鸿湖家园、大别山文化村等详细规划编制,集云村、香如故植物观光园、玉皇顶区域等修建性详规正在编制。

2、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通过郊区变社区、农村变城镇、小村变大村三种建设思路,加快了全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推行以城带乡、以城补乡的新举措,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扩大了城市面积,改善了城镇面貌,提高了城镇化水平,并 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一是开展城中村改造。先后实施并完成了五星办事处6组、7组、12组三个居民点新区建设,入住居民120余户。后投资近3000余万元,对金牛山办事处的空心村、危房及低矮房屋集中拆建整治,采用退宅集资联建方式,集中征地约150亩,建筑面积累计5万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目前,五星、金牛山、湖东三个办事处城乡一体化率达到70%,涌现出了金牛山十里河四组“康城人家”农民安置小区这样的一批近郊一体化示范小区。二是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为促进小城镇建设,我区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实现途经,对土地实行集中开发建设,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吸纳农民到集镇居住、兴业、发展。在董家河乡审批开发建设五层楼4栋,六层楼3栋、三层楼1栋,建筑面积达30000平方米;完了绿之风小区和茶叶批发大市场的第三期工程,并进行了绿化、美化。在谭家河乡,由政府牵头,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实行集中征地和建设。建成了金色南湾农民新村,占地共80亩,规划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入住183户,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还配有休闲广场、体育运动设施。金色南湾项目的建成可辐射周边李家寨、柳林、浉河港、湖北广水市蔡河镇四个乡镇10万人口,促进了当地茶叶、板栗、食用菌、南湾鱼等特色农产品交易,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新农村建设样板。目前,浉河港、董家 河、谭家河、东双河及吴家店、游河移民新居等一批特色小城镇已经初具规模,小城镇建成区面积已达到20平方公里,城镇化小平达到54%。三是推进农村规划点建设。严格执行农宅建设必须向规划点集中的规定,坚持“一点一型”的原则,引导农民在农村规划区集中建房。双井办事处的冯湾、五纪、何寨、黄湾和双井老街等12个居民点已新增住房150多户。此举大大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也使试验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3、探索农村宅基地管理新模式。我区出台了《浉河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明确了宅基地审批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审批程序及宅基地管理等。在新一轮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修编规划中将各乡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修编范围,为新农村建设落实了规划指标,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实施依据。在实施过程中,鼓励农民宅基地通过退老宅、建新宅,交旧宅、划新宅等方式置换。按照政策引导、规划先行、群众自原的原则,引导农民到已确定的新农村或乡镇规划区内建房,逐步对“边、远、小”的自然村、居民点进行迁村并点。

(三)探索农村社区环境卫生治理新机制。

1、积极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根据区政府确定的“一街一景”治理精神,我区各乡镇对不符合市政建设与管理的脏、乱、差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全区共拆除广告牌800块,雨搭棚300多块,规范出店经营400多户,更换污水井、雨水井盖板800 余块。一是实施净化工程。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清理农户“五乱”现象,积极解决乱倒垃圾、乱堆粪草、禽畜乱跑、污水乱泼等问题,改善村容村貌。2007年以来我区各乡镇新建和改建公厕15个、垃圾池60个,新建供水管线1万多米,为居民提供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加快农村改厕和沼气池建设,改厕和沼气池建设相结合,通过沼气池将人畜、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利用,实现环境保护目的,促进村庄生态可持续发展。二是实施硬化工程。近年来,全区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对乡镇主要街道进行水泥硬化,共硬化道路80余条,面积60000万余平方米。对一些背街小巷和小集镇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硬化改善。三是实施绿化工程。以进村道路和围村林建设为重点绿化村庄,改善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积极发动群众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探索林权改革新机制,明晰林木产权,保证绿化实效。四是实施亮化工程。在有条件的乡镇,根据群众意愿,在主要街道或路口适当设置照明路灯,共设置路灯180余(套)盏,不断改善村庄亮化条件。五是实施美化工程。对村庄主要街道或道路两侧的建筑物,进行清理整治,达到美观和谐。鼓励在村庄内适当设置宣传栏或喷涂张贴宣传画和标语,达到美化家园的效果。并在有条件的乡镇建设休闲区,安装健身器材,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2、加快推进乡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配套联动、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加强环卫设施建 设,完善管理措施,有序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开展,为农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推行“村收集、镇(乡)转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工作机制,加快垃圾处理硬件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建设村庄垃圾简易处理设施和村庄垃圾收集站(池),省建设厅投资232万元新建东双河、吴家店镇、董家河、十三里桥乡4个生活垃圾中转站。配合南湾湖饮用水源地保护,投资160万元在环湖乡镇兴建了3个垃圾中转站、配备了专用垃圾专业车辆和专职保洁人员。抓好配套软件建设,选取董家河乡的睡仙桥、黄龙寺、驼店,谭家河乡的大庙贩、席家岭,以及浉河港乡的西河、龙潭等小集镇,引导其引入市场化管理方法,配备专人承包收集清运生活垃圾并进行填埋处理,探索小集镇和村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

(四)探索推进城乡公共管理新机制。

1、加快撤村建居步伐。对城市化已覆盖或即将覆盖的村,适时实施撤村建居工作,并健全有关组织机构,逐步转变工作职能。同时按照统一规划和城市标准,将农转非人员集中安置的社区,配套完善水、电、气、通信和文化、体育、卫生、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及时建立基层社区组织,完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

2、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分离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城乡之间人口的自由流动,影响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障碍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加块我区建设,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浉河公安局出台了九项户籍改革措施,放宽了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增加了城市人口中,提高了城市化率。

3、探索土地流转机制。依法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搞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流转行为。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扶持培育土地银行、土地专业合作社、土地交易市场等流转中介组织,鼓励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被征地农民补偿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探索以土地换社保、换就业、换稳定收益的具体办法。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地流转。

二、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设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建设单位和个人怕设计花钱多、建设投入大,导致设计标准低,建设效果不理想,致使一些工程缺乏建筑物色,与山水茶乡环境不相协调。

(二)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没有根本改变。虽然我区通过开展六城联创、清洁家园等活动,引导和带动了农村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但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卫生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三)城乡一体化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需要多个部门协助配合、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由于机制体制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部门街接不紧密,配合不力等 问题。

三、2010年工作打算

(一)抓规划统筹,实现城乡布局一体化。一是全面完成各类小城镇规划编制任务。主要包括浉河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老城区控制性详性规划编制,环湖路茶文化旅游概念性规划的编制,华新水泥三期、航空路城中村改造、琵琶山垃圾处理场等拆迁安置区规划。二是深化编制体系,我区拟在五星、湖东和金牛山城乡结合部对城中村进行改造试点,并编制完成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总体规划和示范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构建以城区为中心、以乡镇为支撑、以中心村为基点,与工业集聚区、中心镇、乡镇和中心村构成城乡一体化的系,打造出1—2个城乡一体化的精品和亮点。

(二)抓示范村亮点,示范带动。一是要对示范村建设投入先期启动资金,先行把基础设施统一建设,布局位,再引导农民向规划区集中建房,并提倡统一设计、统一建设。二是积极整合部门力量,把项目和资金向示范村和有村庄整治任务的村倾斜。三是制定和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并率先在城中村、示范村和村庄整治的村进行兑现落实。

(三)深化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研究出台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意见和具体实施办法,对工作目标和措施进行细化,明确整治内容和标准,分解整治任务,落实整治责任。积极争取农村建设资金,争取为每个乡镇配建一座垃圾中转站,使农 村的环境卫生问题有较大的转变。

(四)抓产业定位一体化。引导各乡镇办事处结合自身的特点,依托有比较优势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科学规划各乡镇办事处的产业发展方向。要发展特色产业,将产业布局纳入区、乡规划,同时依托产业,深化产业链,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带动乡镇全面发展,实现既富农民又富乡,为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革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最基本的经验,就是政府主导。这不仅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起点,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动力。大力推进政府管理方式转变,强化事前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较好地解决政府管理上存在的缺位、越位和不到位问题。通过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建立民主决策、政务公开、群众评价的监督机制,促进了政府依法、高效行政。

(六)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由规划、建设、农业、交通、林业和园林等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立我区城乡一体化管理办公室,负责推进城乡一体化日常工作。通过完善城乡一体化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形成稳定的“三农”投入增长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七)扎实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坚持“以城乡统 筹发展规划为先导、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为突破、以市场化配置资源要素为动力、以产业定位和重大产业化项目为支撑、以利益合理分配机制为关键”的原则,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国家现行法律政策允许的框架内,可以采取转让、转包、互换、入股、出租或者其它符合有关法律和国家政策规定的方式流转。通过土地流转达到“五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农村经济集体化;农民居住社区化;农民收入多元化;城乡管理一体化,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八)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一元化户籍制度。二是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培训、就业优惠政策、就业援助、就业工作责任体系和就业服务网络。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通过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制度、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四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施农村教浉素质提升、城乡学校结对发展和帮困助学等工程,实现城乡教育硬件均衡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五是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六是推进科技、文化事业改革,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九)加大财政支持。建议区政府将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解决推 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同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

浉河区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12月17日

下载苏仙石乡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仙石乡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思考5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思考 作者:谭欣欣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3年第05期 近年来,烟台市紧紧围绕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战略,着眼“城乡互动、城......

    改革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改革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把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作为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通过建立合理的农业用水机制,调整灌区种植结构和优化灌区管水方法,调整农业......

    城乡一体化金融现状及金融机制的创新

    城乡一体化金融现状及金融机制的创新 【摘要】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自身收入或集体经济收入、国家财政投入、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四部分。然而,......

    苏仙石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苏仙石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学期的工作落近尾声。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工作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

    苏仙石中心校2016学年度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苏仙石中心校2016学年度工作总结及 2017年工作计划 2016年度,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校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工作,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

    2016年度苏仙石中心校办公室主任工作总结

    2016年度苏仙石中心校办公室主任工作总结 苏仙石中心校 赵作江 2016年度,在中心校校长的直接领导以及同事们的帮助下,我时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所应具备的职责和应尽的责......

    六盘水:健全城乡统筹发展体制 推进城乡一体化(2014)

    六盘水:健全城乡统筹发展体制 推进城乡一体化(2014)发布时间: 2014-01-07 14:18:37 来源: 六盘水日报摘要: 推进城镇规划体制创新。坚持规划引领,提高规划水平,完善城镇规划编制体......

    苏仙石中心校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DOC

    苏仙石中心校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设想 新的一年,苏仙石中心校认真落实上级工作要求,突出全乡教育均衡发展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精细管理、教学中心、安全第一、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