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盱眙县城市管理局应急管理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2 16:4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盱眙县城市管理局应急管理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盱眙县城市管理局应急管理工作报告》。

第一篇:2014年盱眙县城市管理局应急管理工作报告

盱眙县城市管理局应急管理工作方案

为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系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盱眙县城市管理局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原则,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要求,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我局应急体系建设,制定本方案。特制定出台《盱眙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应急管理工作预案》。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不应急体系建议的工作要求,大力加强我局应急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我局防灾救灾的能力,推进“平安城管”建设,为我县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一、总则

1、工作重点: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制定《盱眙县城管局应急预案办法》,各部门根据《办法》,从程序、内容、机制等各个方面对各自预案进行全面完善和修订,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战性。

2、建立信息反馈网络

在公共安全领域,一般而言,很多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先兆,只要平时加强对有关社会信息的发现、传递和收集,通过监测和分析,予以处理并反馈给应急小组,即使不能避免事件 的发生,在有应对准备的情况下,其危害后果也会小得多,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信息反馈网络,提高安全事件的预警能力。

3、设立专项指挥部,建立递进式应急机制

建立城管局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由城管执法大队、山城市场服务中心组成一支能够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常态化备勤、正规化训练的应急救援队伍。

4、配备必要应急救援物资器材

除给综合应急救援大队队员配备个人装备外,还须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以满足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的救援需求。加强并重视对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应急知识学习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每年定期开展一次技能培训,增强应急队员的专项应急技能,提高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的综合救援能力。

5.大力开展应急知识宣教

在县局网站中建立应急管理宣传内容,内容从基本情况、应急预案管理、突发事件信息、防灾避灾知识等方面入手,以文字、图片、表格、动画等形式,生动宣传各种应急自救知识。

6.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

建立完善信息报告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严格执行信息报告时限要求,特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在1小时内上报,不得迟报、漏报,对没有按照要求上报信息的,严格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人员责任。制定东区应急信息报送奖惩办法,对于信息报送的杰出工作者给予奖励,对没有按照要求上报信息的,严格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7.加大资金投入

各部门要根据工作方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资金投

入,特别是涉及应急体系建设工作薄弱环节的项目,资金投入要优先考虑,确保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的重点项目、重要工作顺利推进。

8.加强信息报送

各责任单位每月收集工作情况、项目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向局协调小组办公室报送,办公室汇总后报送区“加强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小组责任领导;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各责任单位汇报本季度对责任工作的完成情况,组长单位和责任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于工作开展得好的单位提出表扬,督促进展缓慢的单位加快落实工作任务。

9.强化资料归档

分类建立文件夹注明项目名称、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把各责任单位每周、每月、每季报送的资料信息整理后归档,建立和完善统一、规范、合理的项目工作档案资料,以全面反映项目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不断满足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为责任领导全面把握“加强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工作提供文献资料支持。

工作体系细分:

(一)工作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统筹协调、源头管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立足实际、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通过不断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共安全各级排查整改机制,推进公共安全基础建设,有效预防各类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1、以人为本,以防为主。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完善工

作机制,作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准备,使“测、报、防、抗、救、援”六个环节紧密衔接,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对灾害事故发生发展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和紧急处置能力。

2、平战结合、协同应对。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把平时的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工作与灾害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相结合,在应急准备、指挥程序和救援方式等手段上,实现平时与应急的有机统一。

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应急体系的建设,健全政府主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救灾应急管理体制;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救灾应急综合协调机制;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灾情管理系统;建成布局合理、品种齐备、数量充足、管理规范的救灾物资储备系统;完善救灾法律法规,打造救灾科技支撑平台,建立专兼结合的救灾应急队伍;全面提升救灾应急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编制依据

根据《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急对法)办法》, 编制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1、自然灾害

可能造成影响和威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暴风、暴雨、地陷、浓雾、高温、雷击等灾害;对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带来的影响有:

(1)城市保洁系统。

(2)户外广告、店招店牌设施的安全。

(3)道路交通安全及建筑垃圾清运。

(4)城市基础设施安全

(4)路灯设施的安全。

(5)公厕等公共服务。

2、事故灾难

(1)因作业失当,引起环境卫生设施、设备损坏从而造成垃圾物流梗阻,影响垃圾及时处理。

(2)大面积停电事故及限电等,影响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的正常运作。

(3)车辆行驶时发生意外事故,造成大量垃圾或粪便进入水域,严重污染水域。

(4)机动车辆泄漏,造成路面油污污染。

(5)其他对城市管理、市容环境卫生正常维护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灾难。

3、公共卫生事件

突然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市容环境卫生的影响主要是疫情控制区域生活垃圾、粪便等废弃物需单独收运处置。

4、社会安全事件

(1)对大型生活垃圾等处理设施实施人为破坏,造成停产等。

(2)国家、国内、地区等重大事件,可能影响城市保洁的正常进行,在局部区域引起垃圾的大量产生等。

(3)作业队伍群访、罢工等,可能造成城市不能及时保洁,影响城市环境卫生面貌;造成大量垃圾产生,垃圾、粪便物流梗阻,影响及时处理等。

(4)抗拒执法,用暴力袭击殴打城管执法人员和聚众闹事的行为。

三、应急范围及处理办法 1 应急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涉及本局管理范围内的区划,超出事发地的由盱眙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1.1 在洪涝、台风、山火灾害发生阶段,应急成员全天候24小时待命,确定非常时期集中待命地点。应急队伍作为一支应急力量服从县政府统一指挥调度,承担政府分派的应急任务,配合有关部门和街道防汛抗台做好应急工作。

1.2 在事故灾难发生阶段,应急队伍协助有关部门维持现场秩序以及做好疏散、救助等工作。

1.3 市政公共设施遭受损毁,存在安全隐患的事件。对于市政设施故障、倒折树木、危房倒塌、大型户外广告掉落、雨水盖被盗窃造成危险等紧急情况,本局将全力组织人手在现场树立警示标志,维持秩序,同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手第一时间内予以修

复。

1.4 根据节假日实际情况全局统一调配执法力量。其他非中心城区的应急队员可以根据情况派出人员支援中心城区队员。

1.5 工作原则

⑴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履行本局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⑵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⑶统一领导,首长负责。本局建立一级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⑷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⑸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配合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⑹加强宣传,提高素质。通过宣传,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2 组织体系

2.1 领导机构

本局成立突法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小组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由局长和副局长组成,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2.2 工作机构

本局全体成员,包括在编在册的公务员和协管员(年纪在50周岁以上除外),均为应急体制的成员。当中女性成员配合领导小组负责中枢调动工作。各项应急事件的处理和协调工作由本分局应急队员负责完成。

本分局应急领导小组可以视具体需要按照人数成立应急分队,并指派分队负责人,实行分级管理。3 运行机制

3.1 预测与预警

本局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日常巡查、受理投诉、节假日重点巡逻、专人负责与上级部门接洽的体制,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2 应急处置

3.2.1 信息互报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本局将立即向上级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0分钟,同时通报有关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3.2.2 先期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本局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应由该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业务主管部门牵头,我局予以全力协助。4 应急保障

4.1 人力资源

本局承诺配备足够的巡查队伍,细致的巡查工作,负责的工作态度。

本局承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30分钟内召集20人以上的应急队伍参加事件处理工作。

本局承诺建立健全的值班制度,24小时接听群众投诉以及事件信息通报。

4.2 人身安全保障

本局要求政府给予相应的应急队伍财政保障,通过添置设施保障应急队伍的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和处理效果,保障应急队员的人身安全。5 责任与奖惩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

政处分。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

1、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要求,盱眙县城市管理局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指挥部由局长兼任总指挥,副局长兼任副总指挥。

应急处置指挥部主要职责是:

①研究确定全区市容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工作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部署和总结年度盱眙县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保障工作;

②指导盱眙县市容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项目建设,并检查落实情况;

③在发生全县性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事故和必要时,决定启动区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并实施组织指挥。

2、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兼顾平时管理工作和应急指挥工作的有效衔接,盱眙县城市管理局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统一部署盱眙县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由分管局长兼任主任,办公室主任兼任常务副主任,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环卫大队大队长、城区中队对长、纪检督察办公室主任等为成员。

办公室应急处置指挥中心主要职责是:

①当发生对市容环境卫生正常维护造成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由应急指挥中心确定响应级别,并密切关注相应响应级别的应急情况,做好协调与援助工作;

②执行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指挥部的决定。

3、行政执法大队成立市容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指挥分中心。应急处置指挥分中心主任由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兼任,各城管队员兼任成员。办公地点设在执法大队办公室。

应急处置指挥分中心主要职责是:

①建立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工作体制和机制,明确责任,建立应急处置队伍,提高区域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能力。

②执行区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的决定,具体负责对应区域内影响市容管理及行政执法的突发事件的前期应急处置指挥工作。

③各应急处置指挥分中心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与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的信息沟通。

4、设立盱眙县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组,处置组由应急处置指挥部任。紧急状态和必要时,应急处置指挥部可组织专家参与相关工作,现场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

四、科技通讯应急平台

1、建立以800兆数字集群电话为基础,手机通讯为辅的指挥网络。

2、筹建数字化城管网上服务体系,五、应急结束

1、局部区域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由

城管行政执法大队上报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经同意后方可宣布解除应急状态,转入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正常工作。

2、全县性的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由应急处置指挥中心上报县政府有关领导同意或根据县应急中心指令,宣布解除应急状态,转入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正常工作。

六、保障措施

1、信息保障

指挥中心负责信息保障工作

①逐步建立应急处置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②逐步规范影响市容管理及行政执法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获取、分析、发布、报送程序。

2、队伍及装备

(1)道路保洁应急队伍

①环卫大队保持各街道按不低于本区道路正常保洁总人数的10%配置应急保洁队伍。

②应选择素质较高、技能优秀的人员进入应急队伍。备选的应急保洁人员,年龄应在22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其中女性不超过40%。

(2)垃圾、粪便收运应急队伍

①环卫大队保持各街道按不低于本街道垃圾、粪便正常清运总人数的10%配置应急清运队伍。

②应选择素质较高、技能优秀的人员进入应急队伍。备选的

应急收运人员,年龄应在25周岁以上、40周岁以下。

(3)特种垃圾收运应急队伍

①环卫大队保持各街道配置至少2人的特种垃圾收运应急队伍1支;

②应急队伍每人配置防护服、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4)垃圾运输应急队伍

指从中转站到处置场的垃圾运输。

环卫大队配置至少10人的垃圾运输应急队伍1支,配置装载5吨以上的垃圾运输车4辆。

(5)渣土运输应急队伍

交巡警大队编制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需要紧急调用工程渣土用于抢险救灾等情况,保证在1小时内组织100吨以上运力的渣土运输应急队伍。

(6)市容环境应急队伍

①各街道以市容环境日常巡查队伍为骨干,协管员为补充,组成不低于10人的应急队伍,并分成若干巡查小组。

②应选择素质较高、技能优秀的人员进入应急队伍,队员年龄应在25-40周岁之间,男性为宜。

(7)路灯广告亮化应急队伍

①各街道组成以巡查景观灯光值班队伍为基础,组成不少于2人的应急队伍。

②应选择年富力强,技能较高的人员进入应急队伍,并以男

性为主。

(8)水域清油污应急队伍

①环卫大队配置至少5人的油污清理应急队伍1支。

②配置防护服、救生衣、口罩、耐油防滑工作鞋、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七、物资保障

本局储备易耗的各种应急处置物资,每年根据需要不间断的添加和更新使用。

八、资金保障

①应急处置专项资金,指市容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信息化建设、日常运作和保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相关科研和成果转化、预案维护等工作的资金。

②对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工作所必需的专项资金,由盱眙县政府根据承担的任务予以保障。

③城市管理及城管执法应急处置发生的费用,由盱眙城管局在应急状态解除以后进行核算。

④其他应急处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资金支付渠道。

九、培训和演习

盱眙县城市管理局可根据需要,不定期组织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培训或演习。

十、附则

1、预案管理

每年年底,根据应急处置中出现的新变化新形势,对《盱眙县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2、制定与解释

《盱眙县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预案》制定与解释权归盱眙县城市管理局。

4、预案效力

本预案一经发布,具有行政法律效力。

盱眙县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指挥部处于启动状态时,本局所有从事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作业服务的队伍,均须无条件服从局应急指挥中心调度,参与有关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作业。

盱眙县城市管理局

二0一四年二月

第二篇:城市应急管理

Huangwei

自2001 年美国“911 事件”以来, 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基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并且逐 渐向各个领域延伸, 尤其是在城市管理方面。在我国, 城市的应急管理已经成为城市政府统领城市安全各方面工作的一条主线, 在保证城市的安全运行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城市应急管理直接关系着城市的安全

城市应急管理是以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为主要内容的,突发事件分为4 大类。一是自然 灾害, 包括水旱、地震、地质、气象和森林火灾等灾害;二是事故灾难, 包括危险化学品事故、矿山事故、特种设备事故、交通事故、道路桥梁事故, 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事故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三是公共卫生事件, 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动植物疫情、食品安全与职业危害等;四是社会安全事件, 包括重大群体性事件、刑事案件, 涉外突发事件等。城市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一案三制”的建设, 即应急管理的预案和法制、体制、机制建设。1.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

2007 年8 月30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自2007 年11 月1日起施行, 随后各地方立法机构也相继制定了实施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办法, 从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到相应的法律责任分别做出规定。这标志着应急管理正式成为包括城市管理在内的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包括及其部门必须依法履责, 完成法律赋予的应急管理的各项责任, 也使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有了法律依据, 各级人大常委会也将依法监督同级政府开展应急管理的工作成效。

2.城市应急管理的体制建设

我国的城市应急管理体制是条块结合、以条为主, 党政军及其主要部门共同参与、行政一把手负总责。以应急管理工作开展的较早和较为先进的北京市为例,成立了城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 统一领导全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由市长任应急委主任,市委、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北京卫戍区和武警北京总队等领导参与领导和组织工作。在市应急委下设立了14 个专项应急指挥部, 分别负责不同专业种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分别是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人防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反恐和刑事案件应急指挥部、电力事故应急指挥部、建筑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消防安全应急指挥部、抗震应急指挥部、森林防火应急指挥部、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指挥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和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 没有设置专项应急指挥部的, 由政府各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相应领域的应急管理工作;北京市下辖的18 个区县也成立了应急委, 并相应设立了各专项分指挥部, 从而形成了城市完整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这一应急管理体系的特点是政府对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负总责和总协调, 由其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不同种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

3.城市应急管理的预案建设

在过去的城市管理活动中,应对处置突发事件也是经常的,一般是根据突发事件的种类, 由 对应的政府主管部门及专业企业组织力量处置, 重大事件政府领导也赶赴现场实施指挥, 但通常没有预先的准备, 只是根据现场情况临时组织抢险。现代应急管理与以往最大的不同, 是强调应急预案的准备和作用。一个城市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预案,城市的各个专项应急管理机构 或政府主管部门要有针对各种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组织、社区管理 单位要有本管理区域的应急预案, 各类公共设施服务企业、生产企业和各社会单位等要有本 企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就是根据对突发事件的认识, 按照科学的管理办法, 针对 应对及处置突发事件所作的预先准备, 做到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 一旦发生后能够有效地应对和处置。应急预案主要包括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分析和等级划分、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测和预警、应急响应的规定、后期的处置、信息的管理、保障措施、宣传教

育和培训及演习等。在应急预案的建设中, 重要的是广度和深度的问题, 即应急预案的制定, 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城市的各个行业都要有预案, 各行业的每个单位都要有预案, 在单位内部的每一层组织都要有预案, 直到一线的每个岗位、每个人, 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 不断修改完善预案。目前距离这一目标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仍需持续不断地努力。在预案建设中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 这就是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切忌都搞成八股文式的预案, 千篇一律, 而是要从实际出发, 将预案具体化, 尤其是越到基层就越要具体, 也许就是一张纸、几句话或一张图, 就能解决问题,关键是要融化在当事人的头脑中,体现在行动上。预案是让人知道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该怎么办, 而不是让人看的, 真正发生突发事件, 是来不及现看预案的。

4.城市应急管理的机制建设

机制建设主要是指在应急管理中各种工作的制度, 包括值守应急机制、预警发布机制、信息报告机制等等, 但最重要的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和协调联动机制。应对突发事件, 实际上就是在时间发生时, 组织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应该找到位的人找齐, 然后根据事件情况按照应急预案及指挥者的经验, 迅速制定解决方案, 快速予以处置, 这其中往往涉及到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资源, 而且时间紧急, 容不得推诿扯皮, 所有相关的单位必须同心协力、集中资源共同应对灾难。我们现行体制的最大优势也在于此, 能够以组织的权威迅速集中各方资源应对处置突发事件,汶川地震中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 这对组织领导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其指挥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应对突发事件的效果。

5.城市应急管理的保障措施

在做好城市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工作的同时, 城市应急的保障措施也很重要, 主要有人力 资源的保障、资金的保障、技术的保障、装备和物资的保障等。城市要有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和一批覆盖到各个领域的应急管理专业人员, 各个行业要有逐级的应急抢险队伍;应急管理资 金要纳入政府及企业、单位的正常预算管理范围;技术、装备和物资要得到充分的保障, 以适应 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北京市近一年来在应急管理的技术和装备上投入了大量的力量, 市和区县应急指挥中心及14 个专项应急指挥部分别建立了指挥系统,配置了应急指挥专用车辆, 实现了包括卫星视、音频通信在内的各种通信方式及计算机专网的联接, 市应急办建立了首都公共 安全门户网站, 各区县应急办和市各专项指挥部也按照各自特点加强应急技术装备。

二、应急管理与常态管理的结合对城市安全的重要意义虽然城市应急管理是以应对突发事件为出发点的, 但随着城 市管理决策者对城市应急管理和对城市安全作用认识的提高, 城市应急管理实际上已逐渐延伸渗透到城市运行的各个方面, 将应急管理与常态管理衔接, 通过风险评估与控制、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突发事件的监测等, 实现了防止突发事件的关口前移, 使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 为城市安全提供了保障。

1.城市突发事件的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和特点, 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 完善监测网络, 划分监测区域, 确定监测点, 明确监测项目, 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 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 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对突发事件的监测, 可以预防或者降低事故灾难和后果, 尤其是对交通、市政等城市基础设施而言, 更是如此。2007 年8 月1 日, 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座跨越密西西比河的大桥发生坍塌, 造成人员伤亡, 美联邦政府运输部2005 年曾审查明尼苏达州提供的该桥安全检验报告数据, 评估后发现这座桥梁存在某些“结构性缺陷”。姑且不论美国有关部门在得到该桥的安全检验数据后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当, 我们的城市在交通、市政等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甚至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监测制度。随 着城市年龄的增长, 城市道路、桥梁和水、电、气、热等城市生命线及其地下管线也在逐渐老化, 发生的事故也不在少数, 需要建立全面、完整的检验、监测制度, 以及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以保障城市安全地运行,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谓任重道远。2.城市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

近几年, 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持续部署开展了城市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工作, 在现阶段的 条件下, 结合城市突发事件的监测, 这一工作毋庸置疑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政府监管与企业自 查, 使城市的管理者掌握威胁城市安全的隐患所在, 然后投入必要的资金予以消除, 尽量减少事故灾难的发生, 保障城市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由于排查隐患涉及到城市主管部门、属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单位、企业、个人等多个方面, 而且大多存在着利益冲突, 需要各方统一认识, 通力协作, 必须由城市政府旗帜鲜明地坚持下去, 形成机制持续进行。

3.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

城市存在着风险, 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各个方面, 在城市的应急管理中应当开展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以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保证城市的安全。要在调查掌握风险源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地分析和评估风险, 采取工程措施、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等, 控制风险, 防止风险转化为事故灾难。目前在城市的风险评估和控制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借鉴国际发达城市的经验和科学方法, 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 切实开展好这项工作, 为城市安全提供保障。

三、从2008 年北京奥运会看城市应急管理保障城市安全的作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已经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最重要的是实现了“平安奥运”的目标, 整个奥运会期间未发生大的事故, 其中城市的应急管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除了奥运会赛事的组织以外,奥运会期间的城市安全运行是首要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北京市以城市应急管理为主线, 将城市的应急管理与城市运行有机结合, 统筹全市的各项安全工作, 包括了从反恐、社会安全、道路交通、公共卫生、市场供应等各个方面, 给予了巨大的投入, 这里仅从包括水、电、气、热等城市生命线在内的城市公共设施的一个侧面说明问题。

为了保证城市生命线在奥运期间平稳安全的运行, 不发生事

故, 首先要保证各专业的供应和安全运行的能力, 几年来在电力、燃气、自来水等设施和管网上先后投入了几十亿元, 增加供应能力, 更换老旧设施和地下管线, 全网的安全运行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其次, 为了保证奥运会各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独立训练馆、签约饭店、定点医院、奥组委指定的宗教场所和奥运之家等涉奥场所各类设施的安全运行, 各公共设施专业企业在逐点落实负荷需求和供应能力保障的基础上, 还打破了传统的以占地红线为界的责任划分, 主动进入, 分别与各涉奥场所业主单位全面建立了“手拉手”的对接融合,开展了以下保障工作: 一是排查整改问题, 从专业运行的要求查找业主在硬件设施和管理两方面存在 的问题, 建立台账, 交业主整改, 并给予专业支持;二是建立全面的联系, 双方运行人员一一对应落实责任, 保持联络畅通, 随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三是确定详细的工作机制, 共同做好运行方案和运行相关事宜, 签定运行保障协议;四是制定保驾方案和应急预案, 做好应对

突发事件的准备;五是组织开展预定方案的演练, 做到无缝隙对接。通过这些努力, 使涉奥场所的安全运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各专业企业还以保涉奥场所为目标, 全面开展了外部延线的保障工作, 加强巡查, 普遍将原来的数日一巡增加为每日两巡, 及时发现消除问题。与此同时, 城市公共设施各专业企业还在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周边部署了应急队伍, 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以最短时间进入, 实施抢险救援。这些工作的开展, 从点、线、面上为奥运会的顺 利举行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使奥运会的重点目标和整个城市在奥运期间都实现了安全运行, 达到了大事不出、小事减少的“平安奥运”目标。城市应急管理在保证城市的安全上已经和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且今后还将日益显著。

一、引言

城市是一个有组织高效率的社会, 也是一个脆弱的社会。城市的脆弱性表现为:(1)所有城市的正常运行都是在生命线的牵引下实现的, 水、电、燃气、交通、通讯、物流等等,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城市的大瘫痪;(2)由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人口、基础设施密集, 人员流动频繁, 在同样的灾害面前, 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损失和危害要 远大于农村地区;(3)城市地区一般自有的自然资源有限, 如粮食、能源、原材料供应以及产品销售等对外部的依赖性较强, 一旦外部出现问题将对城市生产生活带来冲击;

(4)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口群体的不断分化, 不同群体的收入差异和消费能力差异的扩大将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集聚。可见, 城市的规模越庞大, 功能越复杂, 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 就越多, 潜在的风险也越大。公共卫生、城市基础设施、通讯、环境、商品供应、社会稳定、灾害防控等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 都可能威胁到城市安全。

二、城市安全特点

2008 年1 月10 日以来, 中国南方发生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给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这次灾害主要有以下特点:(1)降温幅度大, 降水量大。为近50 年来的最大值。1月10 日至2 月2 日,全国先后发生4 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 持续20 多天。(2)波及面广, 损失严重。灾害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大面积农作物受灾, 还引发了铁路、公路、电力、通信、供水、燃气等生命线工程严

重受损, 人员、信息、物

第三篇:城市拆迁管理工作报告

城市拆迁管理工作报告

为推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前段时间,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研讨、实地考察,对我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现将这次调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定信念向前看

目前,我市的建设改造拆迁工作遇到了困难。在困难的时候,应能看到成绩,看到光明,以提高勇气,坚定信念,夺取新的胜利。几年来,我市的改造拆迁特别是“城中村”的改造拆迁工作取到了人所公认的历史突破性成就,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应当认真总结,发扬光大,指导今后的工作。

(一)改换了城市容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创造环境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健康发展、长短兼顾持续发展、新旧统筹和谐发展的理念,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拆迁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并精心部署,全力推进,掀起了建设、扮靓凤城的热潮,开创了老城和新区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新局面。XX年以来,全市共完成城区范围内道路绿化、公益事业、旧城改造拆迁项目50个,面积71.2万平方米,拆迁安置企业和居民4080户,开发建设了城投·新视界、城投·书香苑、桃园小区、碾头小区、文苑小区、蜜水景苑、黄金花园等一大批设计超前、理念新颖、布局合理、质量过硬、档次较高的住宅小区,大批城市居民告别低矮旧居,住进宽敞楼房。其中,XX年城区共完成拆迁面积35万平方米,拆迁单位95个、居民1510户,比前3年总和还要多。今年以来,完成城市拆迁项目13个,面积19.8万平方米,拆迁安置企业和居民1020户。截至目前,“城中村”改造完成率已达到52%。通过拆迁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配套进一步完善,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城市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几年我市城市拆迁改造规模空前,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同时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方面,探索了一些新路子,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可以归纳为四条。

好的制度和政策是做好拆迁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近几年,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旧城区和违法建筑拆迁工作的意见》、《关于鼓励旧城改造的暂行规定》、《市房屋及附属设施拆迁补偿标准》等,并配套制定了拆迁方案报批、拆迁资料详细审查、拆迁工作考核和拆迁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市拆迁制度体系,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规范的运作程序是做好拆迁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牢牢把握政策合法、程序规范、运作公开、补偿合理的原则,积极开展工作,推动了拆迁的高效进展。如今年的铁路拆迁,依据《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对拆迁房屋和产权调换房屋价值实行了市场化评估,增强了拆迁工作的公开透明性;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做好拆迁公告、听证及座谈会、动迁会议、测量评估、公示送达、协议签订等工作,实现了和谐拆迁、依法拆迁。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做好拆迁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为了有效统一思想,各级各单位充分利用舆论阵地,通过制作宣传车、贴通告、挂横幅、发宣传单、印发简报、给广大被拆迁户致一封信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拆迁改造的重要意义、总体思路和方法步骤,宣传拆迁改造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宣传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事迹,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拆迁改造的顺利进行。

第四篇:城市拆迁管理工作报告

本文由好范文小编辑收集整理,提供一篇工作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为推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前段时间,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研讨、实地考察,对我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现将这次调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定信念向前看

目前,我市的建设改造拆迁工作遇到了困难。在困难的时候,应能看到成绩,看到光明,以提高勇气,坚定信念,夺取新的胜利。几年来,我市的改造拆迁特别是“城中村”的改造拆迁工作取到了人所公认的历史突破性成就,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应当认真总结,发扬光大,指导今后的工作。

(一)改换了城市容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创造环境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健康发展、长短兼顾持续发展、新旧统筹和谐发展的理念,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拆迁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并精心部署,全力推进,掀起了建设、扮靓凤城的热潮,开创了老城和新区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新局面。2005年以来,全市共完成城区范围内道路绿化、公益事业、旧城改造拆迁项目50个,面积71.2万平方米,拆迁安置企业和居民4080户,开发建设了城投·新视界、城投·书香苑、桃园小区、碾头小区、文苑小区、蜜水景苑、黄金花园等一大批设计超前、理念新颖、布局合理、质量过硬、档次较高的住宅小区,大批城市居民告别低矮旧居,住进宽敞楼房。其中,2005年城区共完成拆迁面积35万平方米,拆迁单位95个、居民1510户,比前3年总和还要多。今年以来,完成城市拆迁项目13个,面积19.8万平方米,拆迁安置企业和居民1020户。截至目前,“城中村”改造完成率已达到52%。通过拆迁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配套进一步完善,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城市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积累了宝贵经验。这几年我市城市拆迁改造规模空前,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同时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方面,探索了一些新路子,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可以归纳为四条。

好的制度和政策是做好拆迁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近几年,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旧城区和违法建筑拆迁工作的意见》、《关于鼓励旧城改造的暂行规定》、《市房屋及附属设施拆迁补偿标准》等,并配套制定了拆迁方案报批、拆迁资料详细审查、拆迁工作考核和拆迁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市拆迁制度体系,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规范的运作程序是做好拆迁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牢牢把握政策合法、程序规范、运作公开、补偿合理的原则,积极开展工作,推动了拆迁的高效进展。如今年的铁路拆迁,依据《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对拆迁房屋和产权调换房屋价值实行了市场化评估,增强了拆迁工作的公开透明性;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做好拆迁公告、听证及座谈会、动迁会议、测量评估、公示送达、协议签订等工作,实现了和谐拆迁、依法拆迁。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做好拆迁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为了有效统一思想,各级各单位充分利用舆论阵地,通过制作宣传车、贴通告、挂横幅、发宣传单、印发简报、给广大被拆迁户致一封信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拆迁改造的重要意义、总体思路和方法步骤,宣传拆迁改造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宣传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事迹,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拆迁改造的顺利进行。

基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做好拆迁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做好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离不开街居的参与和配合。近几年各街道、居委会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基础性工作。2005年以来,密水街道成功实施了农丰步行街、翠岭花园、东苑小区、湖滨花园等规模较大的旧城改造项目,有四个方面的做法值得发扬。一是坚持把旧城改造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有情操作的原则开展拆迁工作;三是广泛宣传发动,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四是先建回迁楼,以回迁促拆迁。醴泉街道西关居委会近年来先后实施了西苑小区、桃园小区、灯杆埠小区等旧村改造项目,拆迁面积近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动迁居民243户。他们成功的做法,主要是强化了三项措施。一是让群众参与,二是让群众吃透政策,三是落实好各项安置补偿措施。

(三)锻炼了工作队伍。近几年的拆迁改造,对参与拆迁工作的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和工作作风都是一次重要考验,对拆迁队伍、建设队伍、宣传队伍、城市管理队伍,对参与拆迁管理的所有党员干部都是一次锻炼。拆迁过程中,各有关部门立足全局,积极支持、服务拆迁改造,建设、国土、规划、城管执法等部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形成了拆迁工作的合力;有关部门、镇街、村居负责人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为完成拆迁任务,实现和谐拆迁贡献了力量;广大拆迁工作者忘我奉献、认真负责,动真情、使真劲、办实事,为保证顺利拆迁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参与拆迁的各部门、单位在宣传发动工作上有了很大进步,在落实城市房屋拆迁政策上有了很大提高,在推进拆迁改造各项措施上有了很多创新,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

(四)培育了新的精神。对于拆迁改造,我市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去年实施的小康河综合改造工程就是拆迁改造的成功典范。这个成功典范的意义不仅在于我们成功地进行了一项民心所向、民心所盼的城市建设工程,同时也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们的主观世界,从而使这项工程的成功,升华为了这种新的、崇高的精神。因此,用好小康河改造经验,大力弘扬小康河精神,对今后拆迁管理工作有重大的鼓舞和启迪作用。该工程实施过程中,不管是市级领导还是部门、镇街领导,关键时候都能够冲到第一线,有力地推动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分管项目的市级领导从制定拆迁补偿政策、论证工程设计方案,到解决个别拆迁清障难题,都坚持强力调度、靠前指挥、亲历亲为。尤其围绕搞好拆迁工作,各级领导深入到拆迁户家中认真细致的做工作。各有关部门、单位在工程指挥部的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调度,勇担重任、密切协作、合力攻坚。各新闻单位充分利用舆论阵地,对该工程进行深度跟踪报道,有力地促进了小康河综合改造的顺利进行。由于舆论导向到位、政策合理、措施得力,顺民心、合民意,小康河改造得到了社会各界、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参与小康河沿岸拆迁和综合改造的人们以对党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用心用力、真抓实干,表现出了乘势而上、进位争先的信念,攻坚破难、一往无前的气概,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品格,众志成城、团结协同的作风。

二、透析矛盾勇破难

应当肯定,我市前段的改造拆迁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不应当因取得成绩而沾沾自喜,故步自封,更不应当因遇到困难而丧失斗志,望难却步,而应以冷静的头脑加以思考,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着重从体制机制、政策、环境、队伍等带根本性的问题入手,分析困难的成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各自为战弊病多。拆迁工作政策性强,关系到政府、部门和街居等方方面面,需要条块之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密切协作。而作为拆迁改造主体的街办和涉及的居委会之间还未很好地形成拆迁合力,在行动上存在“居自为政”的现象。从面上看,我市城市拆迁改造成方成片的开发项目越来越多,但在个别村居拆一片建一片的零星开发改造也不在少数,并且由于各街居各自为战,造成供电、燃气、供热、电讯、有线电视、供排水等市政设施配套的难度加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造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脱节。我市城区实行属地管理后,只是居民户口所在地发生了改变,宅基地所有权并没有改变,致使出现了“插花地”现象。农丰居委会实行属地管理后,划过来的有原东关、西关、北关、碾头等十几个老村的居民,而他们的宅基地仍属原居委会。居住在东关小学南面的居民大约有500多户,占地200多亩,现属农丰居委会管理,而居住地所有权却归属北关、东关、交通等居委会。由于“居自为政”,“插花地”问题很难处理,导致了部分旧城改造工作难以继续开展。个别街居的改造项目,申报时以整个项目申报,享受市政府规定的优惠政策,而实际操作时只进行其中“净地”部分开发,迫切需要改造的部分却无法实施,加大了旧城改造的难度。有的改造项目由于个别户的工作做不下来,就干脆绕过去。特别是梨园、交通、市社、碾头、东三里等大的拆迁遗留项目,在运作前期未办理《拆迁许可证》即自行拆迁,拆迁操作程序很不规范,遇到部分群众补偿期望值过高等原因使拆迁进程受阻,形成拆迁的“半拉子”工程。不但使已拆迁户、未拆迁户和拆迁人之间矛盾纠纷加剧,而且区域内已拆房屋和未拆房屋相互交错,一片狼藉,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和形象。

(二)补偿标准不统一。由于我市旧城改造中存在的拆迁主体多元化问题,导致不少工程在拆迁时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拆迁人为片面追求进度在制订拆迁政策及补偿标准时,要么不到主管部门审批,要么不按主管部门批准的标准补偿,补偿标准随意性很大,个别地方存在着能闹会闹的多得,晚走的多得,甚至有关系的多得的现象,造成被拆迁户之间互相攀比,竞相抬价,影响了拆迁进展。如公路部门修路拆迁补偿大都采用“一事一标准”,供电部门架设线路时主要采用协商法,各街办、居委会的补偿标准更是多种多样。在拆迁改造过程中,有的“钉子户”拖了一年后拆迁,同一区域、同样的房子要比按时拆迁的多得1.5-2万元,客观上纵容了拆迁工作中的等、靠、拖、闹行为,增大了拆迁工作难度。

(三)违章建筑未控住。据规划、建设等部门反映,目前只要哪个地方拟进行拆迁改造,这个地方的乱搭乱建就会蜂拥而起,房屋面积往往变成了原来的1.5-2倍。也就是说,如果某户房屋面积是100平方米,通过违法建设,到旧村改造时,该户经拆迁主体测量的面积一般能达到150—200平方米。以凤凰公园南、天翔路以北、古城路以西、永安路以东的区域为例,该区域的住户听到旧城改造的消息后,利用休息日和晚上突击建设,有的户几天内就把院子盖得只剩下个小小的天窗采光通风。调查中有同志反映,目前拟定拆迁改造或预计一两年内可能要拆迁改造的区域,不少户在家里盖房子、封院子。我们不应当孤立、片面地看待违章建设现象。说到底,它是我们某些政策和工作缺陷的折射反映。为什么一些居民搞违章建筑的积极性那么高?就是因为他们看到前面有的人搞违章建筑在拆迁补偿时赚了很大的便宜。而这些便宜是谁给的?实际上是某些政策和实施政策的工作给的。可以说这些政策和具体做法客观上助长了违章建筑的歪风。我们应当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结果分析原因。唯有如此,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四)回迁安置不及时。从总体上看,城市拆迁改造中的拆迁难度大、资金短缺等问题影响了城市拆迁改造的进程,导致一些建设项目迟迟不能顺利开工,回迁房无法如期建设,拆迁户不能按时回迁,有的户3年前就缴了房款,至今不能回迁。据了解,目前全市不少旧城改造项目,如小王庄、梨园、市社、东栾家庄等的拆迁改造,虽然原因不一,但都存在回迁安置不及时问题,在面上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重整旗鼓再攻坚

古人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针对目前拆迁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当思索来一些什么样的变化,以变求通,以通达久。抓工作要抓主要矛盾、抓重点、抓关键。而体制机制、政策、作风、环境就是影响拆迁进展的主要的、重点的和关键的因素。

(一)理顺运行机制。机制像一张网,网有纲有目,一纲举而万目张。在拆迁工作网络中,政府(不仅指市政府领导班子)始终处于“纲”的地位。要精心研究如何举纲张目做活全局。机制像一盘棋,在拆迁工作棋局中,也有“将相兵、车马炮”,在统帅部正确决策的前提下,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机制又像一台戏,在拆迁工作大舞台上,活跃着各种行当的人员,这些人一要扮好自己的“角”,二要胸怀全“戏”,一切服从主旋律。能实现前述三条的机制才是好机制。在拆迁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一步理顺“政府主导、部门参与,镇街、居委会属地实施拆迁”的拆迁机制,以市土地储备中心作为旧城改造项目的拆迁人,以项目为单位成立指挥部和专门班子,代表政府对旧城改造区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储备、统一拆迁、统一改造、分类安置,打破目前以居委会为主的区划界限,对旧城区实行统一规划、成片改造,提高城市拆迁改造的整体水平。

(二)统一研究政策。在整个拆迁过程中,政策举足轻重。好的政策可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政策不好不但不能调动积极因素,还可能把原本积极的因素化为消极因素。研究制定政策应注意“三性”,一是合法性,制定的政策必须符合法律法规,有详实的法律依据;二是统一性,在一个城市内,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应统一,政策上各自为政,只能搞乱拆迁工作;三是可操作性,政策应明确具体,少弹性,好操作。具体应抓好以下三点:①制定合理的拆迁补偿办法。在实施房屋拆迁时要严格界定住宅房屋的不同类型,在拆迁补偿评估过程中须区别对待,严格区分有证房屋与无证房屋、合法存在房屋与合理存在房屋,合理存在房屋与乱搭乱建房屋的关系。②处理好政府、街办、居委会和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关系,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确保拆迁工作健康发展。③保持政策衔接。10月1日《物权法》实施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已通过决议,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进行了修改,并授权国务院具体制订拆迁、征收的管理办法。待国务院制订出新的拆迁政策后,要根据国家规定对我市的拆迁方式、方法进行相应修改,以保证拆迁工作连续性。

(三)培养过硬作风。在拆迁过程中,过硬的作风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不折不扣抓落实。去年6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旧城改造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其中分析了拆迁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对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并一一分解到各相关单位落实。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有些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也有不少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好,在抓落实上打了折扣。今后应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政府安排的工作,未落实的应当有个说法。二是不屈不挠破难题。拆迁工作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其中会有无数多的“针线疙瘩”,要排难解纷,该靠前时须靠前,该“沾泥”的敢“沾泥”,如怕得罪人,惹“乱扯”,而不靠前,不“沾泥”,结果只能难上加难。三是认真办事干细活。“认真办事”四个字,乍听起来直白简单,实则是理解容易贯彻难,说起来容易做到难。市政府曾就治理城区乱搭乱建问题专门作了安排,在落实过程中,部分居委会当即安排专人对居内建筑现状进行测量登记,并张榜公示,同时告知以后违章建筑处置办法,从而基本杜绝了乱搭乱建现象。而大多数单位并未做到这一点,导致居内你攀我比,乱搭乱建变本加厉,这就是认真、不认真的区别。如果一味笼而统之,大而化之,“呼儿嗨哟”,不去抓具体“细活”,解决问题就是一句空话。

(四)营造良好环境。调查中大家反映,要保证拆迁工作顺利进行,必须注重营造良好环境。营造良好环境,要尽力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拆迁全过程中,始终注意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统筹解决少数群众搬不起、住不起的问题。可考虑建立救助基金,健全救助机制,解决好个别群众的实际困难。二是坚持舆论先行。完成一项重大工程,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在拆迁工作中,要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的大多数,尊重和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广大群众气顺心齐,就会形成强大的气势,就会给歪的、邪的不轨行为造成强大压力,从而保证拆迁工作顺利实施。这方面,小康河改造拆迁给我们提供了现实的范例。三是坚持依法行政。拆迁要坚持依法、有情、有偿,这三者,依法是前提,是灵魂。拆迁工作中,既要重视实体法,又要重视程序法,才能保证。

第五篇:城市灾害应急管理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

自然灾害、意外灾害、重大疫情、人为破坏……在城市越来越多地遭受着各种各样的灾害同时,我国许多城市却缺乏对突发灾害的有效应急体系,城市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当前我国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迫切需要强化,我国城市遭受各种灾害威胁日趋严峻。在民盟中央举行的2003年城市灾害管理专家论坛上,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梅颖说,统计表明,我国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海洋、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地区。但目前城市应对灾害打击的能力却十分脆弱,遭受灾害的损失也越来越重[1]。张梅颖指出,“目前全国有639个城市有防洪任务,但达到国家规定防洪标准的城市仅占其中的27%。灾害损失比GDP增长得更快。”中科院院士陈颙指出,“由于城市对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设施和系统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城市中人口和财富的高度集中,使城市遭遇灾害时更具易损性。”我国正经历着持续的经济快速发展和高速的城市化进程,目前城市化率已达到30.4%,隐性城市化率已达到40.3%。城市发展将进入快速增长期,但我国城市遭受灾害威胁的形势却十分严峻。因此,加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建设,已经成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战略任务。目前许多城市对于各种灾害的防御和管理大多是垂直方式,缺少统一的协调体制。迫切需要强化和完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研究制定综合的灾害应急管理战略和专项灾害应急管理的战术预案,加快紧急状态立法进度,从根本上提高城市抵御灾害的能力。1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

1.1 城市灾害紧急事件

城市灾害紧急事件是指由于发生不可控制或未加控制的因素造成的,对城市系统中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物质财富造成重大危害的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导致城市灾害紧急事件的因素很多。例如,大风、暴雨、地震、瘟疫等自然因素产生的灾害,以及人为或技术原因造成的灾害隐患,如交通灾害、化学灾害等。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与资源紧缺的矛盾加剧,又使现代城市产生了一些附加灾害:(1)新能源新材料带来的隐患,如燃气、电器、装修材料等都可能引发火灾、电击和中毒;(2)现代设施和技术带来的污染和灾害。如汽车噪音和尾气在高温下的光化学污染、电力通讯设备和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污染等。城市气候引起热岛效应、高层建筑内的烟囱效应、空气污染等。

1.2 应急管理定义

应急管理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紧急事件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控制过程,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紧急事件,针对突发、紧急具有破坏力事件采取预防、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紧急事件的负面影响。主要目标:预警紧急事件,应急救援,控制城市灾害发生与扩大;减少损失和迅速恢复正常状态。由于应对紧急事件需要政府采取与常态管理不同的紧急措施和程序,超出了常态管理的范畴,所以应急管理又是一种特殊的政府管理形态,即非常态管理。在应对紧急事件的过程中,政府因其责任、地位和能力之所在,必然要发挥主导作用,不仅要组织动员各种力量和资源共同应对危机,而且要统一指挥、协调、处置各项应急事务。

1.3 城市灾害及应急管理特征

(1)灾害紧急事件的突发性

各类城市灾害紧急事件尤其严重的城市灾害都具有突发性,有些突发事件没有任何先兆,一旦触发,迅速蔓延扩大,甚至失控。如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物质泄漏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而且往往伴随着火灾或爆炸。应急指挥决策人员应该清楚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应急反应,在造成严重后果之前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急救或疏散措施,一旦发生严重的事故,留给应急准备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应急救援中经常会出现的意外因素包括:气象条件变化,虽然通过预报有所了解,但天气变化的剧烈程度,尤其是局部地区小气候,较难以预测。制定计划与行动方案时必须考虑气象变化,灾害发生时天气情况往往与预测有较大的差距,给应急指挥调度带来困难。洪水、飓风、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重大特大灾害突然发生后,应急救援可能出现难以克服无法想象见的困难,直接导致交通中断、通讯受阻,救援力分散,应急救援物资短缺,灾害损失无法估量。

(2)灾害后果严重性

城市灾害紧急事件发生概率较小,后果比较严重,尤其是造成广泛的公众影响。应急处置稍有不慎,就可能改变事件的性质,波及范围迅速扩展,导致混乱和冲突失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扩大,迫使应急响应升级。在严重灾害事故条件下,公众情绪激动,心理恐慌,有时会采取一些不理智的冲动行为,而且一旦发生后,形势变化十分迅速、复杂,事态极难控制。如果缺乏考虑群众心理变化趋势和组织准备,不但影响指挥决策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可能造成灾害现场失控。有可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形成连锁反应,导致其他更严重的灾害紧急事件发生,形成一连串的灾害紧急事件链。如地震后导致的房屋倒塌、交通线中断、各种生命线系统损坏、火灾爆发、传染病等。历史上的武汉、扬州,就曾因暴雨、高温造成涝灾,给居民造成了重大损害。在没有建立应急预案和没有开展过应急培训演习的地区,一旦发生严重的事故,公众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无方向地盲目行动,以求迅速脱离危险区。处于惊恐中的公众,很难针对事件的性质采取有效自我防护措施。必须坚决果断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从客观上说,紧急事件造成的后果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生态和人类生存环境,乃至引发社会和政治的不稳定。随着全球化、城市化、社会矛盾和环境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和影响,紧急事件的种类形式、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日益扩大,对政府和社会构成重大挑战。必须实施有效的应急管理应对挑战、战胜挑战。

(3)应急管理复杂

城市灾害紧急事件影响因素与演变规律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参与应急救援的单位来自不同部门,在沟通、协调、职责及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是应急指挥关注的首要问题。公众的反应能力、心理压力等突发行为极为复杂,并要对其引发的各种情况做出足够的估计。大多数灾害事件的影响因素、演变过程和后果估计都十分困难,火灾、爆炸时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伴随着建筑倒塌、交通堵塞等情况,将增大环境的复杂程度。有毒有害物质不仅浓度高,数量大,扩散可能持续数小时,甚至几天,被污染的对象包括空气、水域、地面、植物、食物等,而且污染的形态、程度不一,增加了救援难度。应急协调也应受到关注,特别是当来自不同部门、辖区和专业的救援力量共同参与一个或多个不同阶段的应急救援活动时,指挥决策系统会面临严重挑战。我国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建国以来,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针对城市灾害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置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各个部门、行业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建立和形成了一些应急处置的组织机构和力量。初步形成了消防、矿山、海上搜救、核事故和化学等专业应急指挥机构和救援队伍,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在应急管理以及应急救援综合协调能力上矛盾仍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应急管理基础薄弱

我国多数地方与部门没有明确的应急管理机构,缺乏统一规划、监督和指导。各部门各自为政,应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资源配置上的浪费,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之间应急管理体系相互孤立,无论从经费、人员,还是救援体系的建立和管理上都存在缺陷,有的既使建立了一些应急管理组织,但是应急队伍的建设、救援装备的配备、维护和应急响应体制等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没有建立有效的技术支持体系,缺乏经常性的应急演练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

与培训合格的志愿人员。

2.2 应急装备落后和数量不足

应急装备普遍存在数量不足、技术落后和低层次重复建设等问题,既使是公安消防部队,在相当一部分的城市也存在应急装备数量不足的现象,更不用说配备针对性强的、特殊专用的先进救援装备。在矿山和化学事故应急管理中,企业救护队和消防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应急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素质,应急装备和消防控制系统及消防器材的投入较少,缺乏有效的维护,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抢险救援方法相对落后,很难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应急指挥职能不协调

应急指挥决策在应急救援中起着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必须赋予现场指挥人员更大的决断权。应急指挥关键在于信息的传递,下级指挥决策人员能否正确执行上级指挥员的决策意图,在灾害现场处置中非常关键;尤其在灾害应急初期,信息传播速度、准确性对应急指挥决策的效果有直接的关系,一个错误的信息可能直接导致灾害的性质和应急救援的方向,甚至失控。城市重特大灾害紧急事件,尤其是涉及多种灾害或跨地区、跨行业和跨国的重特大城市灾害紧急事件发生时,仅仅依靠某一部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往往十分有限;而临时组织应急管理,应急救援力量来自多个部门,各部门往往针对自身可能出现灾害紧急事件的特点组建相对独立的应急救援组织力量,在指挥和协调上容易局限于狭隘的专业范围,往往存在职责不明、体制不顺、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应急指挥职能不协调,难于协同作战,指挥决策人员责任不够清晰明确,上下级之间的隶属关系,包括同级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沟通,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障碍,无法形成相互统一协调指挥的管理决策体制;急需建立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决策系统,解决目前的混乱状况。

2.4 应急法制基础不健全

我国现行宪法没有重大灾害事故、地震、洪水、瘟疫等其他各类突发紧急事件的处理依据,缺少统一的紧急状态立法。导致出现紧急状态后,政府与社会成员、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划分不清,行使权利与履行职责的程序不明,各种应急措施不到位。有些应急制度是由部门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确定的,规范性不强、效力不高,相互之间缺乏衔接、甚至存在矛盾,不利于有关部门工作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城市灾害协调机构不够集中

我国城市缺乏具有一定综合性质的城市灾害领导或协调机构。目前我国的灾害应急管理基本上是分类别、分地区、分部门,根据灾害产生、发展和结束的各个环节,各职能部门分别管理[2]。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各职能部门、各专业救灾队伍的作用,在一般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中体现出较高的效率。如有些城市先后建立了抗震救灾委员会、防汛指挥部、防火安全委员会等。但这仅仅是基于单一灾种的简单合成,在多种灾害同时爆发时很难发挥作用。随着经济技术环境的快速发展,灾害与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方式越来越复杂。而由于管理体制上部门间责权关系的不对称,必然导致各灾种的领导机构之间、各灾种管理部门之间的责任模糊。

3.2 缺少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城市应急中心太多,报警中心以及报警号码太多是造成公众报警知识缺乏、报警不方便的主要原因,日常受理公众报警求助的应急中心有:公安

110、消防119、交管122、医疗急救120、三防、森林防火、供电、供水、燃气等约20多个。没有“权威、统一”的应急中心,这些中心大多按政府的职能部门或行业划分,无论在管理主体上、执行主体上还是在服务内容上,彼此独立、不统一。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中“多中心指挥”现象时有发生,往往延误救援。根据调查,在灾害现场,由于多名高层领导的出现,导致救援现场指令声不断,使得专业救援者

不知所措。北京市的应急救援组织有多家,指挥中心众多。救援机构涉及供电、供气、消防、治安、交管、医疗救护等多个部门,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中心和指挥系统。由于各专业防灾减灾组织、救援系统所属部门不同,体制机构不同,平时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网络不能互连、资源不能共享,资源、信息的整合在短时间内无法快速实现,一旦发生城市灾害紧急事件,很难快速协调,造成应急现场处置效率较低。在灾害紧急关头,指挥决策层缺乏强制有力的指挥决策系统,很难下达指挥意图。除灾害自身的复杂性外,参与应急救援单位的数量、管辖范围和专业特点,决定了应急指挥的复杂程度。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参与的单位很多,专业分类繁杂,如果协同搞不好,既不能高效地完成总的任务,又难以有效地完成各单位承担的局部任务。一旦出现指挥疏漏,协作不力或配合不紧密,某一细节发生阻碍,就可能对全局产生不利影响,就有可能在某一时间、地点产生混乱局面,增大不必要的伤亡或损失,所以必须加强应急指挥的协调功能。

3.3 保障体制不健全

缺乏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防灾技术、设备、物资和力量处于相互分割的状态,救援能力严重不足,非工程建设问题薄弱,立法不健全,安全意识、保险意识薄弱,心理防御能力明显不足,基本停留在以政府为主的行政管理层次上,各种民间的非政府组织、社会慈善救援机构建设十分薄弱。难以充分调动非政府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灾害管理的积极性;政府变成一个纯粹的行政管理机构,普遍存在重经济、轻防灾。

3.4 防灾减灾资源缺乏合理有效配置

城市防灾应急基础薄弱,防灾减灾投入相对较少,欠帐多,减灾队伍结构还不合理,救援力量没有按照专业化要求配置。由于救灾工作的特殊性,尤其是新灾种不断出现,迫切要求专业化的救援队伍。而目前除了消防队伍外,其他专业救援力量还比较薄弱。群众性的救援力量也没有很好地组织。城市灾害方面的专家学者对灾害研究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必须组建专业化较强的科研院所,培养防灾减灾专业人才,从事应急管理、应急指挥决策、应急救援工作,而目前大部分都是从其他非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选调过来从事应急管理和技术工作,缺乏坚实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撑。防灾减灾研究力量还处于起步阶段,和国际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解决对策

4.1 构建统一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

构建统一的灾害应急管理指挥、协调体制,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加强中央政府对重大紧急事件预防和处置的统一指挥协调职能。当前,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存在以部门为界实施应急管理。对于一些规模大、范围广的灾害,仅仅依靠某一部门进行处置则显得极为不足,需要集中跨部门、跨地区不同部门的专业优势,尤其是在统一指挥调度方面,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协调指挥。必须从全社会的高度认识灾害应急管理,城市灾害应急涉及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物资储备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在灾害突发的初期,在信息分析、资源调配等方面很难做出迅速有效的应急响应。我国应该借鉴国际上一些国家的经验,成立统一的管理部门,集中资源,以应对城市灾害紧急事件。美国拥有世界最发达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由27个政府部门组成了联邦反应计划和响应计划。包括灾害识别与防御、培训与演练等17个方面、56个要素、1040个指标,构成了政府、企业、社区、家庭联动的灾害应急系统,这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

4.2 建立应急管理机构

应急管理机构是政府在紧急状态时期统一指挥应急工作的领导机关。河北理工大学灾害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绍玉[1]提出“我国加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建设,需要建立一个跨越目前部门限制的专门机构,统一管理灾害的预警、应急调度、物资储备等各项事

宜。”统一标准、规范,实现城市各业务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建立统一的城市应急协调指挥中心,尽可能扩展系统的覆盖范围。在美国,政府应急机构是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在俄罗斯是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委员会。我国没有专门的紧急状态管理机构,出现紧急状态后,例如SARS危机中,就出现了政府与社会成员、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责任不清,行使权力与履行职责的程序不明,不能全面、及时、准确收集信息,应急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未能形成反应迅速、指挥统一、责任明确的整体应对体制,影响了及时有效地应对紧急事件。改革现有国家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撤销国务院抗灾救灾领导小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森林防火总指挥部、国家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重大工业灾害国家救灾总指挥部、安全生产监督局等,成立国家紧急状态管理总局,由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兼任总局局长,该总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是国家管理和处理紧急状态的最高指挥和协调机关。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以上城市设立紧急状态管理局,由省长、自治区政府主席和市长兼任紧急状态管理局局长,实行中央垂直领导。

4.3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效能

发挥政府在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主导作用,首先设定全社会灾害管理的总体发展目标,制定科学的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以及法律、行政、经济、教育等手段,全面提高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其次要从城市社区抓起,建立多层次的城市灾害管理和救援体制,科学地制定应对城市各种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强化城市重点灾害源的管理,保证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目标的实现。在关注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态环境等灾变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城市信息灾害、恐怖袭击灾害、经济恐慌灾害等新的灾害源,把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重点放在综合灾害的防治上。

4.4 编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预警及快速反应体制

编制应急预案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政府各部门的应急管理责任,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构建合理的应急预警及快速反应体制。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通信、信息、培训演练、技术支持、物资与装备储备等保障系统;建立健全灾害应急救援管理、决策、指挥、响应体制,保证应急救援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在灾害发生初期,必须第一时间在现场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现场,尽快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控制灾害发展,恢复社会秩序。做到反应快速、责任明确、有章可循。及时确定应急响应的级别和程序。如果省级政府有能力应对灾害事件,就应当由其负责组织应急处置,中央部门可予以技术、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援助,省级政府感到无力对付或规模较大时,再升级到由中央政府负责组织应对;对跨部门、跨省区的重大紧急事件,直接由中央政府负责组织应对。发挥政府在应急管理的预警、监控和快速反应的积极主导作用,最大可能地调动吸纳各种社会力量、资源共同应对危机,形成社会整体的紧急应对网络。200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办公厅在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中担任主体地位,由各级政府办牵头建设并实施,政府行政主管兼任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总指挥。该预案在体制上打破原有部门间的条条框框限制,有效整合现有应急资源,促进110、119、120、122四合一,避免以往因信息不能互通导致诸多悲剧发生的情况。浙江、海南、河南等省也颁布了地方性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4年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开始建设应急联动系统。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王文俊博士说,中国有几百座城市,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需求和规模,有的城市以防洪为重点,有的城市重点防地震,还有一些城市存在社会治安问题等,如北京、上海每天的接警量(包括119、110、120及122等)达到4万人次以上,而一个中小城市,可能每天的接警量只有几十个,另外,中西部和沿海发达城市相比,接警量也有区别,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状况来设计系统。

4.5 构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监控系统

建立和完善城市应急监控系统,及时将城市灾害现场信息通过局域网反馈到应急指挥决策中心,采用专家系统、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迅速作出决策。2005年11月13日下午1时,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严重污染了松花江,哈尔滨度过了为期4天的大停水,这在哈尔滨建城史上尚属首次。在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全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电视电话会议上,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用嘶哑的嗓音多次重复着遗憾:在这次松花江污染事故中,正是由于吉林省环保局信息传递不力,错过了将污染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的机会。

4.6 加强灾害应急法制建设

建立健全灾害应急法,构建城市紧急事件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国家层次的灾害应急管理基本法、部门层次的灾害应急管理行政法以及地方性的灾害应急管理法规和条例三个层次。修改现行法律和法规中不适应灾害应急管理的内容,有效配置城市应急资源,不断强化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目前我国的灾害应急法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主要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质灾害应急法》主要规定了地震应急管理方法。《核电厂核事故应急条例和处理规定》主要规定了核事故应急管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主要规定了防洪应急管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台风应急管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中规定了环境灾害应急管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规定了矿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方法。灾害应急法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急需加强有关立法工作。结束语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在灾害防御、管理和控制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应急管理是城市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害应急管理是城市管理决策者的基本职责,各级决策者都负有不可推卸的应急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管理决策者的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随着我国加入WTO与世界先进工业化国家的交流日趋增加,国外先进的应急理念必然会改进我国应急管理的相对滞后状况;如何构建和完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以及如何建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救援体系等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公共管理科研人员和管理决策者的历史使命。只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以人民的幸福、健康为最高目标,就一定能提高城市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灾害应急管理整体防御能力,加强各级政府管理决策人员的责任心。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素质;设立灾害应急管理的统一机构,通过立法赋予较大的指挥、协调、管理权力,并建立分级应急管理和预案,加快灾害应急法规体系建设;运用计算机通讯技术现场指挥决策改进应急管理决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扭转城市重特大灾害多发的被动局面。越来越多的管理决策人员认识到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发展对城市防灾减灾具有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篇幅所限就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思考,希望对提高城市重大特大灾害紧急事件应急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借鉴。

下载2014年盱眙县城市管理局应急管理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盱眙县城市管理局应急管理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局应急管理工作报告

    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落实了全县20xx年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县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

    机场应急管理工作报告

    机场应急管理工作报告范文 按照华东局发明电1721号电报要求,现将**机场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应急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目前已被纳入**市应......

    城市管理局民兵应急分队训练情况(5篇)

    城市管理局民兵应急分队训练情况 为加强城管队伍内部建设,提高城管队员的整体素质,在市人武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城市管理局民兵应急分队,并且在市人武部的指导下进行军事和应急训......

    应急管理局关于安全生产月工作报告[5篇范文]

    应急管理局关于安全生产月工作报告范文今年X月是全国第十九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好红线......

    城市管理局工作总结

    城市管理局工作总结xxxx年,县城管局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认真、扎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实现伟大中国梦为导向,以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创......

    城市管理局典型材料

    青岛市市南区城市管理局下属的环卫清洁总公司为区属企业,现有干部职工1500余人,其中:正式工148人,临时工1360余人。主要任务:一是负责辖区698条道路(面积556.77万平方米)的保洁工......

    广丰县城市管理局

    广丰县城市管理局工作汇报(汇编这些资料旨在获得您的认知、理解、尊重与支持,并最终自觉主动地融入城市管理与服务的大潮之中)目录一、目录……………………………………………......

    扬州市城市管理局

    扬州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关于开展执法质量提高年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2009年推进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