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发省人社厅关于开展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伊人社函[2012]134号
转发省人社厅关于开展2012年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县(市)、区(局)人社局(科),市直各企事业单位人事(政工)科:
现将《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黑人社函[2012]130号)转发给你们,请各单位接到通知后及时向领导汇报,广泛宣传,对在企事业单位(含非公有制单位)工作,具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能人才和农民技术人员认真做好调查,依据省人社厅文件要求,将符合选拔条件的人员推荐上来,并将推荐表格及有关证明材料于4月10日前报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各单位在推荐前要按照省厅文件要求进行公示,市人社局将对各单位上报的推荐人员进行审核并征求专家意见,经市政府同意后上报省人社厅。
联系人:张兴东 赵文雅 联系电话:3878516 邮箱:yczj666@sina.com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黑人社函[2012]130号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开展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人员选拨工作的通知
各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农垦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森工总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绥芬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抚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12]68号)精神,按照《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人事厅、省财政厅关于享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办法的通知》(黑办发[2007]20号)要求,决定同步开展201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拔原则
选拔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以能力、业绩和贡献为依据,从优选拔,确保人选质量。评选时优先考虑人选近五年来取得的业绩、成果和贡献,既要看成果的获奖层次高低,更要注重产学研结合取得的实际效果。选拔工作要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倾斜,向承担重要项目任务的关键人才倾斜,向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基层骨干倾斜,向中青年优秀人才倾斜。
二、选拔范围和对象
(一)选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工作主要在企事业单位(含非公有制单位)进行。
(二)选拔对象是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岗位和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能人才和农民技术人员。其中:选拔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能人才必须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在职人员,农民技术人员只参加省政府特殊津贴的评选。
(三)担任副省(部)级及其以上领导职务和享受副省(部)级及其以上待遇的专家、学者,在企事业单位中担任领导职务后不再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党、政、军、群机关的工作人员,除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外,原则上不参加政府特殊津贴的评选。
(四)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不再参加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评选。已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又取得新成绩,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但不再重复申报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五)中直单位只参加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评选,其申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仍按原渠道推荐。
三、选拔条件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应具有中国国籍,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模范履行岗位职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一)专业技术人才
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近5年来取得的专业技术业绩、成果和贡献突出,并得到本地区、本系统同行专家的认可,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学术造诣高深,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是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或者研究成果有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难题;或者长期工作在工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有重大技术突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或者在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中业绩突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长期工作在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医术高超,治疗疑难、危重病症成绩突出;或者在较大范围多次有效预防、控制、消除疾病,社会影响大,业绩为同行所公认。
4、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理论依据,具有特殊贡献。
5、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对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是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6、在宣传文化领域,成绩卓著,对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学科建设、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突出贡献,是本领域的带头人。
7、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教练执训工作第一线,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具有国际领先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实的学科教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和教练执训领域中,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并为同行所公认。
8、在其他行业、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建设做突出贡献。
(二)高技能人才
长期工作在生产服务岗位第一线,技艺精湛,贡献突出,一般应为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或具有相应高级职业技能水平,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过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业绩突出,影响广泛。
2、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上有重大贡献,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等。
3、在本行业中具有领先的技术技能水平或有重大技术革新,在某一生产领域总结出先进的操作技术方法并为同行业公认。
4、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或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在本职业(工种)中具有绝招绝技,在国际国内同类职业(工种)中产生重要影响。
6、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重点或关键性操作技术问题。
7、在国际上获得有影响的技能大赛、技术比武等奖项,为国家争得荣誉。
8、在培养技能人才和传授技艺等方面成绩突出,在国内、行业内有较大影响。
四、选拔数量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数量73名,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3名、高技能人才10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数量200名,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67名、高技能人才25名、农民技师8名。
五、津贴标准及发放办法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由国家一次性发给每人2万元津贴,并颁发国务院特殊津贴证书;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由省政府一次性发给每人1万元津贴,并颁发省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六、选拔程序
(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根据上一年度推荐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审批情况及人才分布情况下达推荐指标(见附件),未下达指标的单位可按1人推荐。有特殊情况超指标推荐的需附书面报告。已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再次申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可不占指标,但每个单位限报5人。
(二)所在单位采取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经所在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审议确定拟推荐人选,经公示后逐级向上推荐。非公有制单位向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推荐人选。各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中省直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对推荐人选进行审核并征求专家意见,经市(地)政府(行署)或中省直单位领导集体审定并公示后报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三)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同行专家对各市(地)及中省直单位推荐的人选进行评审,依据评审结果确定初步人选,报省政府审定。公示一周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选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由国务院审批,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人选由省政府审批。
七、推荐材料要求
(一)单位综合推荐报告一式3份,说明推荐人选的程序、公示情况、人选的排序及申报等级。
(二)2名同行专家的推荐材料各一式1份,对其专业技术能力、水平、业绩及贡献情况进行证明和评价,材料限150字以内。同行专家原则要求已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三)个人业绩简介材料一式5份(见范例),由个人撰写,具体说明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等自然情况、学术兼职、工作实绩、承担的主要项目及主要获奖情况,材料限300字。
(四)《专家情况登记表》(可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hl.lss.gov.cn/hljhrss/zt5/more.jsp?type=003下载)一式3份,由单位填写或由本人填写并经单位审核。
(五)《专家情况登记表》和个人业绩简介材料的电子版。
(六)有关佐证材料
1、各类成果证书及荣誉证书等。
2、承担省级以上重点项目的项目合同书或省级有关部门的证明,在科技成果研究及推广中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需有市(地)级以上有关部门的证明。
3、业绩说明材料、成果证书复印件及其它有关证明的复印件要按A4规格上报,首页为封面,次页为申报材料目录,内容按目录顺序装订成册,每人1式5份。
4、佐证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原件经主管部门审核后退回,复印件留存。
各市(地)及中省直单位接到本通知后要抓紧开展选拔工作,并2012年4月16日前将推荐材料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哈尔滨市香坊区中山路68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1302室)。联系人及电话: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
王海泉 李 宏 0451-87130140,***; 职业能力建设处:
姚建华 蒋志强 0451-87130500,***。
附件:2012年选拔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指标控制数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人力资源 高层次人才 选拨 通知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2012年3月26日印发 共印200份
附件:
政府特殊津贴申报材料
(复印件合订本)
姓
名: 单
位: 主管部门: 申报等级: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
说 明
申报材料中的业绩说明材料、成果证书复印件及其它有关证明的复印件要按A4规格上报,首页为封面,次页为申报材料目录,内容按目录顺序装订成册。
申报材料装订顺序:
1、目录
2、市地政府或主管部门推荐报告
3、单位综合推荐报告,说明推荐人选的程序、公示情况、人选的排序及申报等级。4、2名同行专家的推荐材料。
5、个人业绩简介材料(附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6、专业技术方面佐证材料(1)科技成果证书(2)技术签定证书(3)获奖证书(4)专利证书
(5)承担省级以上重点项目的项目合同书。(6)新产品和新药证书(7)各类荣誉证书等。
7、其它有关证明材料
个人业绩简介范例
申报人员个人业绩简介必须严格按照以下范例的行文格式、表达方法、表述层次并结合自身业绩情况认真撰写,否则不予受理。其他类申报人员业绩简介参考自然科学类和社科类。范例如下: 自然科学类
丁××同志个人业绩简介
从事××(机械制造、农机、临床等)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第3名),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1、3名)。发明专利1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SCI论文15篇。2006年获省政府特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省十大杰出青年,××学会副会长。
社科类:
张××同志个人业绩简介
从事××(教学、理论研究等)工作。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第3名),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第2名)、二等奖1项(第3名)、三等奖1项(第1名),全国百篇博士论文提名奖。出版专著8部,发表SCI论文15篇。“四个一批”人才,“六个一批”人才。2008年省政府特贴,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学会会长。
第二篇:关于开展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 赣人社字〔 2012 〕 141 号 各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及中央驻赣有关单位: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 2012 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 2012 〕 68 号)精神,现就我省开展 2012 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工
赣人社字〔2012〕141号
各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及中央驻赣有关单位: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12〕68号)精神,现就我省开展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拔范围
(一)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必须从在专业技术岗位和技能工作岗位上的在职人员中选拔。应注重推荐那些长期辛勤工作在一线专业技术和技能岗位上取得突出业绩、作出重要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二)在企事业单位中担任领导职务后不再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技能工作的,担任副厅级及其以上领导职务(含享受副厅级及其以上待遇)的人员,以及党、政、军、群机关的工作人员,除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外,原则上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符合选拔条件的人员,均可按规定程序推荐。
(四)中央驻赣单位可按规定程序推荐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五)已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不再推荐享受同一层次的政府特殊津贴。
二、选拔条件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应具有中国国籍,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模范履行岗位职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工作。
推荐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原则上应是已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一)专业技术人才
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近5年来取得的专业技术业绩、成果和贡献突出,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学术造诣较高,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
献,是省内该学科的带头人或骨干;或者研究成果有开创性和较高科学价值,得到省内同行专家认可,达到省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
2、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有自主创新或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或者长期工作在工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有较大技术突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或者在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中,业绩突出,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长期工作在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医术较高,多次成功地治愈疑难、危重病症;或者在较大范围多次有效地预防、控制、消除疾病,社会影响大,业绩为省内同行所认可。
4、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理论依据,具有突出贡献的人员。
5、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成绩突出,对全省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较大贡献,是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
6、在宣传文化领域,成绩突出,对经济社会、精神发明建设、学科建设、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突出贡献,是省内本领域的带头人或骨干。
7、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教练执训工作第一线,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国内领先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实的学科教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和教练执训领域中,能力和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并为省内同行所认可。
8、在其他行业、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二)高技能人才
长期工作在生产服务岗位第一线,技艺精湛,贡献突出,一般应具有技师以上(国家二级)职业资格(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必须具有高级技师)或具有高级职业技能水平,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过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江西省技术能手、江西省首席技师、江西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等荣誉称号,业绩突出,影响广泛。
2、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上有重大贡献,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等。
3、在本行业中具有领先的技术技能水平或有重大技术革新,在某一生产工作领域总结出先进的操作技术方法并为同行业公认。
4、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或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在本职业(工种)中具有绝招绝技,在省内同类职业(工种)中产生重要影响。
6、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重点或关键性操作技术问题。
7、在国际和国内获得有影响的技能大赛、技术比武等奖项,为我省争得荣誉。
8、在培养技能人才和传授技艺等方面成绩突出,在省内、行业内有较大影响。
三、推荐名额
本次推荐选拔工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和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一并进行,继续实行推荐名额总量控制。根据国家下达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指标控制数和省政府确定的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数量,结合我省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分布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给各设区市、省直及中央驻赣有关单位下达推荐名额(见附件1)。各地、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下达的名额开展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推荐工作。
四、组织实施
(一)选拔推荐工作由各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及中央驻赣单位人事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基层单位按照隶属关系逐级向上级推荐人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向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推荐人选。
(二)推荐人选须经所在单位集体讨论并公示三天以上后,再按隶属关系逐级向上推荐。各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及中央驻赣单位人事部门负责对推荐人选的报送材料进行审核,经设区市政府、单位党组(委)批准后,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三)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组织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评审和考察,商有关部门确定初步人选。省政府特殊津贴人选报省委、省政府审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经省委、省政府审定后,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由国务院审批。
五、报送时间和材料
请各地、各单位抓紧做好选拔推荐工作,2012年4月25日前将下列材料报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1、综合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选拔程序和主要做法,推荐人选及排名顺序,公示情况等,并附专家评审结果汇总表一份。综合报告须加盖设区市政府或省有关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其他有关需要说明的事项。
2、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推荐人选情况一览表(见附件2)一份及电子文档。
3、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申请表(见附件3)一式二份及电子文档。表格可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下载,不要装饰,并将电子文档报送至邮箱wenjj@jxhrss.gov.cn。
4、申请表中重要内容的辅助证明材料一份。应包括:推荐人选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及现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获奖证书及获基金资助证明复印件,代表论文的刊物封面、版权页、目录页、内容等复印件以及代表著作的封面、版权页、目录页复印件,科研成果(技术)转化经济效益等材料复印件,年利税财务证明复印件。以上材料装订一册,注意精简,突出重点,需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主管单位人事部门审核盖章,材料不退回。
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要求高。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工作作为更好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统筹抓好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增强工作透明度,严格按规定程序产生人选,确保选拔推荐工作顺利进行。
联系人及电话: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闻建静0791-86386293
职业能力建设处淦勇0791-86386101
附件: 附件1.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推荐名额分配表.doc(下载)
附件2.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推荐人选情况一览表.doc(下载)
附件3.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申报表.doc(下载)
第三篇:吉林省关于开展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部门、直属机构人事(干部)处,长春留学人员创业园、吉林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12‟68号)要求,决定开展我省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选拔范围
选拔推荐工作在省属以下企事业单位中进行(包括非公经济组织单位)。在企事业单位中担任领导职务后不再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技能工作的,担任副省(部)级及其以上领导职务和享受副省(部)级及其以上待遇的人员,以及党、政、军、群机关的工作人员,除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外,原则上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已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不作为推荐人选。
二、选拔数量
按照人社部总体部署要求,这次选拔工作实行总量控制的原则。全省拟选拔推荐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2名。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4名,高技能人才8名。原则上,在选拔推荐专业技术人才人选方面,各市(州)和长白山管委会可推荐2名人选;省直各部门(单位)可推荐1名人选;专业技术人才集中的省教育厅可推荐5名人选,省卫生厅、省农科院、长春留学人员创业园、吉林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可推荐2名人选;省属各类企业可按条件推荐1名人选。在选拔推荐高技能人才人选方面,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省直各部门(单位)可按条件推荐1名人选。省属各类企业、省直技工院校可按条件推荐1-2名人选。
三、选拔条件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必须具有中国国籍,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模范履行岗位职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工作。
(一)专业技术人才方面推荐选拔条件
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近5年来取得的专业技术业绩、成果和贡献突出,得到本地区、本系统同行专家的认可,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学术造诣高深,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是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或者研究成果有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或者长期工作在工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有重大技术突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或者在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中业绩突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长期工作在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医术高超,治疗疑难、危重病症成绩突出;或者在较大范围多次有效预防、控制、消除疾病,社会影响大,业绩为同行所公认。
4.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理论依据,具有特殊贡献。
5.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对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是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6.在宣传文化领域,成绩卓著,对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学科建设、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突出贡献,是本领域的带头人。
7.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教练执训工作第一线,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具有国际领先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实的学科教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和教练执训领域中,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并为同行所公认。
8.在其他行业、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二)高技能人才方面推荐选拔条件长期工作在生产服务岗位第一线,技艺精湛,贡献突出,一般应为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或具有相应高级职业技能水平,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过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业绩突出,影响广泛。
2.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上有重大贡献,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等。
3.在本行业中具有领先的技术技能水平或有重大技术革新,在某一生产工作领域总结出先进的操作技术方法并为同行业公认。
4.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或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在本职业(工种)中具有绝招绝技,在国际国内同类职业(工种)中产生重要影响。
6.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重点或关键性操作技术问题。
7.在国际上获得有影响的技能大赛、技术比武等奖项,为国家争得荣誉。8.在培养技能人才和传授技艺等方面成绩突出,在国内、行业内有较大影响。
四、选拔程序
各地区、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选拔范围、条件及有关事项,认真做好选拔、审核、推荐工作。各市(州)和长白山管委会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做好所属企事业单位和所在地非公经济组织单位人选推荐工作。省直各企事业单位由省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推荐。符合申报条件的在长非公有制经济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报送到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各单位在选拔过程中,要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评议,严格公告公示制度,积极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增加选拔工作的透明度,保证推荐人选具有公认度。各地区和省直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控制推荐总数,并根据选拔条件和标准进行综合平衡,排名次上报推荐人选。专业技术人才人选推荐工作由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处负责审核申报,高技能人才人选推荐工作由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负责审核申报,两个方面层次人选选拔推荐工作按照推荐分开组织、材料分类装订、对口申报推荐的原则进行。
五、相关要求
(一)申报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单位)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推荐工作作为更好实施人才兴业战略,统筹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
要措施,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推荐选拔工作顺利进行。
(二)申报材料
1.综合报告(一式三份),内容包括人选推荐情况、专家评议情况、公示情况等,并附专家评议结果汇总表(一式三份)。综合报告须加盖各市(州)政府、长白山管委会或省直申报部门(单位)公章。
2.《专家情况登记表》(一式五份)、《吉林省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情况一览表》(一式五份)和《吉林省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申报表》(一式十五份)及电子文档;
3.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有关获奖证书及排列名次等原件和复印件,主要著作和论文原件、复印件及刊物级别和作者排列名次的证明材料;
4.《专家情况登记表》须在“人社部政府特殊津贴个人信息采集工具”平台上填写打印,此工具在东方智辰网站(http://.cn)下载。其他表格均可从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hrss.jl.gov.cn)下载。
(三)申报时间及联系方式
各地区、各部门(单位)须于4月28日前报送相关推荐材料,逾期不再受理。
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联系人:于淼0431—88690926
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联系人: 张瑞进0431—88690627
附件:1.吉林省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情况一览表
2.吉林省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申报表
第四篇:关于做好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工作的通知
浙人社发〔2012〕105号
各市和义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12〕68号)精神,现就做好2012我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人选条件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应具有中国国籍,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模范履行岗位职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工作。
(一)专业技术人才: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近5年来取得的专业技术业绩、成果和贡献突出,并得到本地区、本系统同行专家的认可,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学术造诣高深,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是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或者研究成果有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或者长期工作在工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有重大技术突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或者在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中业绩突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长期工作在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艺术高超,治疗疑难、危重病症成绩突出;或者在较大范围多次有效预防、控制、消除疾病,社会影响大,业绩为同行所公认。
4.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理论依据,具有特殊贡献。
5.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对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是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6.在宣传文化领域,成绩卓著,对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学科建设、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突出贡献,是本领域的带头人。
7.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教练执训工作第一线,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具有国际领先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实的学科教学
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和教练执训领域中,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并为同行所公认。
8.在其他行业、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二)高技能人才:长期工作在生产服务岗位第一线,技艺精湛,贡献突出,一般应为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或具有相应高级职业技能水平,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过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业绩突出,影响广泛。
2.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上有重大贡献,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等。
3.在本行业中具有领先的技术技能水平或有重大技术革新,在某一生产工作领域总结出先进的操作技术方法并为同行业公认。
4.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或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在本职业(工种)中具有绝招绝技,在国际国内同类职业(工种)中产生重要影响。
6.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重点或关键性操作技术问题。
7.在国际上获得有影响的技能大赛、技术比武等奖项,为国家争得荣誉。
8.在培养技能人才和传授技艺等方面成绩突出,在国内、行业内有较大影响。
二、推荐指标、要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本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继续实行总量控制,核定给我省的指标控制数为59名,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7名(不含杭州、宁波市和部属在浙单位),高技能人才12名(含杭州、宁波市,不含部属在浙单位),两类人才指标数不得互用。为保证人选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请各市、各部门严格按照下达的推荐指标控制数(见附件)开展推荐工作,未下达控制数的省属单位可对照选拔条件推荐人选,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直接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不得重复享受。在企事业单位中担任领导职务后不再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技能工作的,担任副省级及其以上领导职务和享受副省级及其以上待遇的,以及党、政、军、群机关的工作人员,除中国科学院院
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外,原则上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各市、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选拔条件和标准推荐人选,切实将那些长期辛勤工作,在一线专业技术和高技能工作岗位上取得了突出业绩,做出重要贡献,其业绩、成果和贡献为同行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选拔上来。
三、推荐程序
各市、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工作透明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推荐人选,确保选拔推荐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推荐人选应按照隶属关系逐级上报,非公有制企业向所在地人力社保部门推荐。所推荐的人选必须经过同行专家评议,没有经过专家评议或专家评议没有通过的,不得作为推荐人选。推荐人选申报材料须到人选所在单位进行全信息公示(除涉密材料外),公示无异议后,经市政府或省直部门领导审定后上报。义乌市推荐指标单列,所推荐人选由金华市人力社保局统一上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对申报人选进行条件审核,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人选方案,以适当形式公示后,请示省政府上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杭州、宁波市专业技术人才享受特贴的指标国家单列,选拔工作单独开展,所推荐人选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请示省政府上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享受特贴的指标国家不予单列,按照省下达的推荐指标控制数(见附件)开展推荐工作。
四、报送时间和材料
请各市、各部门抓紧开展选拔推荐工作,并于2012年4月30日前,将以下材料报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一)综合报告1份,内容包括人选推荐、专家评议以及公示情况等,并附专家评议结果汇总表。综合报告须加盖市政府或省直主管部门公章,并注明联系人、联系电话。
(二)专家情况登记表及申报附件材料各1份,上报材料若涉密,须作脱密处理。
(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软件生成的人选一览表1份,并加盖市政府或部门公章。
(四)人选数据库文件1份(可用U盘、光盘存储)。请于.cn免费下载使用新版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软件及个人信息采集工具。软件下载、安装、使用业务咨询电话:010-83065046转831、***,联系人:邓涛。
各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推荐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精心组织,注重质量,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推荐人选,确保选拔推荐工作的顺利进行。
联系人及电话:省人力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朱淑梅,0571-87052533;职业能力建设处黄晓红,0571-87057810。通讯地址:杭州市省府路2号楼省人力社保厅,邮编:310025。
附件:2012选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推荐指标控制数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附件
2012选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推荐指标控制数
单位(市别)控制数
杭州市3 人(高技能人才)
宁波市3 人(高技能人才)
温州市6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名)
湖州市4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名)
嘉兴市4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名)
绍兴市5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名)
金华市4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名)
衢州市3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名)
丽水市3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名)
台州市4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名)
舟山市3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名)
义乌市1人省委宣传部8人省经信委10人省教育厅18人省卫生厅6人省国资委5人(高技能人才)省直其他部门按条件推荐(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
第五篇:资料 201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推荐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201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
[2014]28号)精神,现就201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条件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应具有中国国籍,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模范履行岗位职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工作,近五年来取得的业绩、成果和贡献突出,并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
(一)专业技术人才
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近5年来取得的专业技术业绩、成果和贡献突出,并得到本地区、本系统同行专家的认可,具有高级职称。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学术造诣高深,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是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或者研究成果有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以下简称国家科技奖励)主要参与人员;
(2)中国专利金奖的主要完成人(前二名);
(3)获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4)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前二名)或2项二等奖(第一名),获国家部委级奖项的参照上述省级奖项执行;
(5)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三名),完成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或两项以上子项目;
(6)主持完成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
(7)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专业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一区3篇以上或一区2篇且一、二区累计6篇以上)。
2、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或者长期工作在工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有重大技术突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或者在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中业绩突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国家科技奖励;
(2)获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3)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前三名)或二等奖(第一名),获国家部委级奖项的参照上述省级奖项执行;
(4)主持完成的项目获国内本行业或领域最高奖;
(5)作为第一完成人拥有2项以上有效发明专利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3、长期工作在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医术高超,治疗疑难、危重病症成绩突出;或者在较大范围多次有效地预防、控制、消除疾病,社会影响大,业绩为同行所公认,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医师奖或金刀奖等卫生行业国家级学术、技术奖励;
(2)获白求恩奖章或南丁格尔奖;
(3)获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4)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前三名)或二等奖(第一名),获国家部委级奖项的参照上述省级
1奖项执行;
(5)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临床重点专科,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室的学科带头人;
(6)担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7)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专业中华系列杂志(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6篇以上论文或被SCI收录2篇以上且影响因子大于3.0的论文。
4、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理论依据,具有特殊贡献,并获省部级以上表彰或奖励的人员。
5、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对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是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或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一等奖(前二名)或2项二等奖(第一名);
(2)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3)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库或鉴定为优秀;
(4)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软科学项目,同时,独立发表的论文被CSSCI收录6篇以上,或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专业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论文被SSCI、A&HCI收录2篇以上。
6、在宣传文化领域,成绩卓著,对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学科建设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突出贡献,是本领域的带头人,并获全国本行业或领域最高奖的主创人员(前二名)。
7、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具有国际领先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实的学科教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所从事的学科教学领域中,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为同行所公认,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2)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一名);
(3)主持完成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4)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5)从事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工作,成绩突出,获省部级及以上表彰或奖励。
8、在教练执训工作中,在比赛前四年内执训满两年,培养训练的运动队或运动员取得下列成绩之一的教练员:
(1)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中获得奖牌;
(2)取得亚运会或全运会冠军;
(3)打破世界纪录或全国纪录并被相关体育组织承认。
9、在其他行业、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建设做出突出贡献,获省部级及以上表彰或奖励的人员。
(二)高技能人才
长期工作在生产服务岗位第一线,技艺精湛,贡献突出,一般应为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或具有相应高级职业技能水平,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过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业绩突出,影响广泛。
2、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上有重大贡献,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等。
3、在本行业中具有领先的技术技能水平或有重大技术革新,在某一生产工作领域总结出先进的操作技术方法并为同行业公认。
4、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或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在本职业(工种)中具有绝招绝技,在国际国内同类职业(工种)中产生重要影响。
6、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重点或关键性操作技术问题。
7、在国际上获得有影响的技能大赛、技术比武等奖项,为国家争得荣誉。
8、在培养技能人才和传授技艺等方面成绩突出,在国内、行业内有较大影响。
二、推荐数量
要严格按照分配的控制指标数(见附表)推荐,不得超指标推荐。符合条件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不占控制指标。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不可重复享受。
三、推荐程序
推荐工作由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部门(单位)组织实施。基层单位按照隶属关系逐级向上级推荐人选。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推荐工作由所在地统一组织。各地、各部门(单位)推荐的人选必须经过专家评议和公示程序(涉密人员可不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地、各部门(单位)推荐的合格人选进行评审,对评审通过人选进行公示,将公示无异议的人选报省政府审核后上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单位)要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作为更好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要措施,作为统筹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利契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推荐选拔工作顺利进行。
(二)严格质量。各地、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选拔条件和标准推荐人选,切实将那些长期辛勤工作,在一线专业技术和高技能工作岗位上取得突出业绩,做出重要贡献,其业绩、成果和贡献为同行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选拔上来。
对符合条件的在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推荐。对长期或经常到县乡农村、城镇社区、中小企业等基层一线,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培养基层人才的专业技术人员,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推荐。
不再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技能工作的企事业单位领导,担任副省(部)级及其以上领导职务和享受副省(部)级及其以上待遇的人员,以及党、政、军、群机关工作人员,除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外,原则上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五、报送材料
(一)书面材料
1、人选推荐情况的函或报告2份。以省辖市政府、省直管县(市)政府、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省直部门(单位)名义报送,主送单位为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推荐人选考核材料1份。
3、推荐人选《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新版)原件(审验后退还)及复印件1份。
4、推荐人选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和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1份。
5、专家情况登记表2份。
6、推荐人选的业绩证明材料复印件1份。
7、推荐人选符合条件情况表2份。
8、人选标签1份。
(二)电子数据
1、通过“人社部政府特殊津贴个人信息采集工具”生成的电子数据。
2、推荐人选情况一览表电子版。
以上报送材料的具体要求请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专业技术人才”专栏中的“下载中心”下载。
报送材料务必于2014年5月16日前报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郑州市郑东新区正光路11号省政府综合办公楼D619A房间)。逾期不报,视为自动放弃推荐。
联系人:付承香王攀
联系电话:0371-***7
附件:2014年河南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推荐名额分配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