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风廉政建设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之探.
党风廉政建设与促进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建设之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崭新命题,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党风廉政建设作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正确 认识和处理党风廉政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加大工作 力度,创新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 不断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
一、党风廉政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基础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由此 可知,党自身的廉洁以及党所领导的倡廉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 治基础。和谐社会讲的是和谐,党风廉政建设旨在清除与社会发展不 相和谐的腐败现象,倡导社会和谐所必需的廉洁与廉政。政治清明才 能有和谐的盛世。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致 的。
(一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成来说,党风廉政建设是必不 可少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差异、斗争的社会。构建 和谐社会,就是要构建能够有效化解、消除矛盾和预防矛盾化激化的 有效机制。由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引发的矛盾,须通过加强党风廉政 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来化解和预防。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
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反腐倡廉的部署,做了大量卓 有成效的工作,一批违法违纪和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的案件得到及时 查处,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消除了社会不和谐因素。事实表明,加 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社会的题中之义 , 是和谐社会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般规律看 , 党风廉政建设是其 重要途径。胡锦涛指出;“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 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民主政治来不断加 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 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属于上层建筑 范畴,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促进力 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条重要渠道。从发展生产力的角 度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从 发展社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看,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重点 部位,通过深化改革、发展民主、强化监督,用制度法律规范权力的 运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入发展。从发展先进文化 的角度看,党风政风影响和推动社会风气,只有通过加强教育和管理, 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水平和廉洁从政意 识,才能促进全社会形成诚信友爱的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神文明建设 向前发展。2005年 , 中央颁发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 治和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体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与社
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认真贯彻实 《实施纲要》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本身就是构建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有效途径。
(三 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运行和实现目标来说 , 党风廉 政建设是重要保障。这种保障具体说有四个方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特别是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决维护党的团 结统一,保持全党全国在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原则问题上 高度一致,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政治保障;严肃查处各种 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 洁性,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以解决群众反映的 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推进和谐社 会建设提供重要的作风保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抓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推进和谐社 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实践表明,和谐社会的构建不可能仅靠 反腐倡廉,但是在腐败多发高发的现阶段,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反腐倡 廉工作,不坚决反对和预防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就不可能有社会的 和谐与健康发展。反腐倡廉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也是构建和 谐社会的重要实践 , 更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和评价标准。党风 廉政建设搞得好不好 , 是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标志。
二、适应构建和谐社会新要求 , 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工作(一致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竭诚为第一要务服务。社会要和 谐,首先要发展。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我国正处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够发达。这是现阶段社会存在不和谐现 象的经济根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快经济发展, 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这就客观的决定了在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中,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任务就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发 展第一要务服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个我们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认真履行纪检监察职能,为经济的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扫除障碍、排除干扰,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具体 说来,要抓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要紧紧围绕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尤其要突出加强对党的经济政策、法 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和办事效率不高,执行不力的行为。二是要加强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的监督检查, 确保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严肃查处搞 “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企业违法排污、无序开采矿产资源等行为,严防以牺 牲环境和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为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而不顾人民群 众的承受能力、牺牲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的“短视”行为。三是要切 实提高行政机关工作效能,营造优质、高效、廉洁的服务环境。加强 行政服务中心、招投标中心、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等机构的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坚决纠正政府职能部门和行政执法机关效率低 下、资源浪费、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为政不廉等问题。四是要 严厉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积极研究 和解决损害经济发展环境、阻碍经济发展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严 肃查处贪赃枉法、以权谋私和“吃、拿、卡、要”等行为,进一步加 大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案件的惩处力度。与此同时,纪检监察机关还 要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支持改革者,保护创业者,激励实干者,惩治 腐败者,保护和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投身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二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民主法治 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构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推进社会主义 民主法治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党内民主,解
决加强党内监督问题。实践告诉我们 :什么时候党内民主正常、活跃,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就发 展得快而好;什么时候党内民主遭到破坏,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就严重 受挫。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任务,主要是通过大 力发展党内民主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努力营造一种既严 肃认真又生动活泼的党内民主气氛,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一是 要认真贯彻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 民主各项制度。从建章立制入手,进一步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度、集 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巡视制度以及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 用等制度,形成一套严密的民主监督制度体系。二是要认真贯彻《中 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要疏通和拓 宽党内民主渠道,协助党委逐步推进党务公开,使党员充分享有知情 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三是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严格执法 执纪,坚决查处各种违反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制度、国家有关法律法 规的行为。重点抓好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一把手”执行党内民 主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变质。(三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反腐倡廉教 育,可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廉政素养,为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宣传教 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廉政为主题,传导正确的廉洁价 值取向,对人民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各级纪
检监察机关要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 基础性工作来抓,当前尤其要突出抓好廉政文化建设。一是要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 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 侵蚀。二是要从培养公民的社会正义感入手,教育人们分辨是非、美 丑、善恶,营造起一种“崇尚廉洁”“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三是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 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和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廉 政文化创建活动。四要扩大群众参与面,增强“廉政文化建设人人有 责”的意识,发动群众实行全方位民主监督,努力营造“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腐败是和谐社 加大反腐败
工作力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会的一大毒瘤。它腐蚀党的肌体,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破坏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践踏公平正义,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 肉联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全 力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对腐败分子要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决不手软,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同时建立健全治腐防腐的“三个机制”。一是自律机制。一是自律机制。即通过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筑 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使其消除腐败动机,主观上不想腐败。二是防范机制。二是防范机制。即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用制度和法律规范从政行 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堵塞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的漏 洞,减少腐败机会,使人不能腐败。三是惩治机制。即不断加强对权 三是惩治机制。三是惩治机制 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增大腐败的政治经济成本和风险系数,使人不敢 腐败。同时,要不断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导致腐败现象发 生的深层次问题,消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障碍。、大力查处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维护群众切身
(五)大力查处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利益。和谐社会应是利益均衡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初 利益 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纪检监察机关 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维护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当前,一些部门和行业存在的不正之风,直接损 害群众的切身利益,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严重影响。各级纪检监察机 关要坚持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那些发生在群 众身边以权谋私、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行为,切实维护广 大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坚决纠正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 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违法排污 等突出问题。要加强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 不正之风、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力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严 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强化对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情况 的监督检查,真正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建设。
第二篇: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近年来,郴州桂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以树立理想信念和加强思想道德为基础,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以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治相结合,扎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特别是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得到中央纪委的认可,在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典型推介。
一、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
一是健全领导机构。成立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县纪委书记、县委办主任、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县财政、民政、农办、卫生、林业、农业、水利、农机、农经、审计、教育、交通等相关负责人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成员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协调、指挥全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党政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乡镇、村组,调研指导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二是严格落实责任。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的任务分工意见》,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构建惩防体系工作任务、责任分解到各乡镇和县直相关责任部门。对各项工作都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由牵头单位负责召集各主要责任单位,对分工任务进行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任务逐项分解到各配合单位,并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限和
1目标要求。各主要责任单位对其承担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并将任务落实到各个乡镇及相关责任人。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对落实《分工意见》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对工作失职的乡镇和村组织,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各责任单位把贯彻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列入主要负责人报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主要内容,并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狠抓宣传教育,提高廉政意识
一是加强理论培训。以乡镇、村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及村党组织负责人为重点,定期举办学习培训班,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普遍进行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和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中纪委下发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简易读本》。同时,依托党员电教室这一农村教育宣传重要阵地,组织村干部学习“六要六不要”行为规范。二是开展示范和警示教育。以现身“说纪说法”等主要形式的警示教育活动。同时组织学习了王瑛同志先进典型事迹,开展了“勤政廉政,富民强县”优秀领导干部和勤廉村支书、村主任评选活动。三是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六进”(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办好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目前,全县已建成村级活动场所256个,农家书屋52家。印发10万份“廉政文化进农村宣传词”,在全县农村广泛宣传廉政文化,促使党员干部依法依规办事,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三、完善监督体系,规范权力运行
一是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以“两会”(即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两组”(即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组织为重点,健全村民自治网络,夯实监管基础。“两会”以“村民一事一议”的方式参与全村重大经济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以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为重点,促进村务公开透明;村民主理财小组按照村民一事一议确定的事项,对数额较大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核。二是完善村务党务公开。以村务党务公开为切入点,将廉政文化进农村与新农村建设和文明创建结合起来,投资20多万元,将省道沿线的城郊、黄沙坪、方元、浩塘、仁义、敖泉、流峰等乡镇的30多个村庄作为农村廉政文化“百里阳光长廊”建设首批示范点。村务党务公开后,由村级党风廉政监督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收集村民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倒逼”村官廉洁。今年以来,成功处理村级财务遗留或村民反响强烈的财务问题650多个,化解因村组财务上访隐患820多个。三是建立党风廉政监督员制度。在全县506个行政村聘请农村基层党风廉政监督员,及时收集社情民意、纠正不正之风。今年来,村级党风廉政监督员共向村两委提出改进干部作风建设、财务管理等意见3260多条,向上级党委和纪委反馈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580多个,提供有用线索30余条,成功地查处了飞仙镇官田村支书李某利用村民搬迁之机向40余户村民索要好处费
1.2万元等案件。四是推行“村账乡管”体制。出台《桂阳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代理服务实施办法》、《桂阳县关于规范村级集体资金结算行为的通知》和《桂阳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按照“八个统一”(即统一操作规程、完善业务流程;统一收款收据、堵塞收入漏洞;统一银
行账户、加强资金监督;统一支付方式、保护集体利益;统一凭证账本、规范会计核算;统一业务指导、提高核算水平;统一办公场所、配齐硬件设施;统一工作考核、增强服务功能)的办法,严格实行支票“双面印鉴”制、“票证统一冠名”制、非现金科目核算制和支出“审批凭证”专用制,对村级所有资金实行“村账乡管”,使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有序。实施以来,39个乡镇代管全县506个行政村的村级集体资金共6800余万元,其中,中央、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安置等补偿款3700余万元。五是强化村级财务审计。先后开展460多个村级财务审计项目,审计金额达1.5亿元,涉及违法违纪人员121人,处理村级干部63名,通过审计挽回农村集体经济损失890余万元。
四、加强监管惩治,维护合法权益
一是加强惠农政策监管。将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逐一分解到相关责任单位,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领导,严格监管惠农资金的发放,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累计发放粮食生产、农机购置、退耕还林、移民后扶、救灾救济、扶贫开发、合作医疗、通乡通村公路、烟水配套、病险库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理等各项涉农资金7268.56万元。二是加强农民减负监管。继续大力推行农民减负《责任书》制度,年初各乡镇、县直涉农收费20个部门与县政府签订了责任书,并列为年终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力开展收费专项治理,先后对农村中小学收费、农民建房收费、办户口或身份证收费、村组报刊费用限额制等进行了2次综合性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实行跟踪监督,有效确保了农民负担不反弹。三是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由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带队组成检查组,对各专项资金分别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点检查项目资金是否有被挤占、挪用、拖欠、滞留,有无降低标准发放和克扣截留项目资金问题,有无虚报冒领、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金问题,惠民资金是否做到“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上。对于各类损害农民利益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从严查处。共查处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14件,其中涉农补贴方面的案件6件,比较典型的有:樟市镇农技站站长谢某在发放水稻保险理赔款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采用更改、虚造农户领款条等手段,侵占水稻受灾理赔款共计人民币6.4万元案;欧阳海乡两湾村支书李某、主任宋某、会计廖某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利用职务便利合伙侵占征地补偿款9万余元案;敖泉镇卫生院原派驻敖泉镇合管办参与合作医疗报账工作的职工唐某、和平卫生院派驻和平镇合管办参与报账工作的职工秦某与常宁市中医院职工毛某等人相互勾结,通过高科技及内外勾结手段伪造报账资料共计69份,套取合作医疗资金80余万元案。以上6人均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篇:“尧天舜日”之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尧天舜日”之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摘 要】尧舜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天下为公”、“以德治国”为核心内容的尧舜治国之道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借鉴意义。
【关键词】天下为公 德治 和谐社会
尧舜时代是孔孟等儒家代表人物特别推崇的时代,人们就将“尧天舜日”比作太平盛世时期。“三皇五帝”中的尧舜是父系氏族后期部落联盟的杰出领袖。他们功业巨著,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得到了华夏子孙的无比尊崇和敬仰。尧舜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被广泛继承,而且不断加以发扬光大,用以教育和启示后来之人。它不仅对中华民族有强大的凝聚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论语?尧曰》在赞扬尧的功绩时说:“公则悦”。这是说,尧为政公平,百姓高兴、万众归心。《尚书?尧典》又说:尧“光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是说,尧之为君,能重用贤能俊德之士,让他们助己施化,推行贤臣之治。使百姓受教化皆有礼仪,接下来又合会调和天下万国,于是乎万国之众蒙化从善,是以风俗大和。这些记载说明了尧重视德治,为政公平,推行仁政。在他统治下,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和睦相处。
《尚书?尧典》赞颂舜说:“德自舜明”,《史记》也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舜始。”这些都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舜就是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始祖。舜是正已修身、率先垂范、以德化人、以德治国的楷模和典范。据《史记》记载,舜宽厚仁慈,与人谦让相处。他带领周围人“让畔,让居,乐于助人,邻里相和”,营造了一个古代文明和谐的社会。舜以其仁德感化人,以其才能信服人,以其行为引导人,百姓都敬佩他、服从他。在他的影响下,生产有了大发展,社会有了大进步,“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在舜的带领下,原始聚落建成了都邑,原始社会形态也朝着文明社会迈进。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学习和借鉴尧舜之治,大力弘扬以“天下为公”、“以德治国”为核心内容的尧舜治国之道,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天下为公、社会公正――这是人民翘首以待的目标,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公正即公平正义,它是人类几千年来一直追求的社会理想和目标。尽管不同时代对公平正义的有所不同,但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历来是人们一个共同不变的追求。这是全人类的美好愿望和梦想。正是有了这个梦想和追求,人类的文明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公正问题虽然十分复杂,但它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公正是一种支持人类生活、凝聚人类社会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念,也是人们共同理想及坚持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一个人如果没有公正和良心,就没有人所特有的尊严的廉耻,就没有资格立足于世。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公正,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就会无所适从,社会也就难以组织起来。公正作为人类行为和社会制度的一种属性,它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社会环境中,存在于我们的各种社会活动中,存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
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社会公正问题是直接关系全体人民经济权益和政治权益的重大问题。只有坚持公平正义,才能使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它是我们社会稳定和谐、繁荣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公平正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同时,公正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在调节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取得各个不同利益群体的广泛支持和接纳。在为国家的理想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团结与合作。因此,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公正。和谐需要公正,公正才能和谐。
古今中外的事实说明,公平正义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为自己的国民寻求公平和正义,永远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正是基于此,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了公正作为基础价值的重要地位,并予以高扬,这是科学的、理性的抉择,它将引领我们国家创造出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其次,推崇德治、创造亲睦的道德氛围,也是我们现在实现社会和谐目标不可缺少的。
通过正已修身、克已奉公、以德化人实现德化而国治,是古人以德治国的基本模式。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和道德传统,有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传统道德修养强调“忠、信、礼、义”这些道德准则,培养“智、仁、勇”兼备的健全人格。这些道德观念固然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但是中华传统道德确实充当了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纽带的作用。这里有许多精华是我们今天进行和谐社会建设所要迫切需要开发和利用的。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道德被理解为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善于根据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要求自觉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是有修养、有道德的表现;而不遵循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法律、法则,不将个人的价值融入到社会价值之中,观念和行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这是缺乏道德和教养的表现。
道德作为调整人类行为的规范,既是人类自身发展建设的手段,又是人类自身发展建设的目的。古人有云:“道德不倡,天下不宁。为物生贪欲,贪欲生妄念,妄念即祸根,祸根必大乱。”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一个和谐社会需要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需要有良好的道德风尚来规范和维系。道德兴则家兴、业兴、国兴;道德不振,于国于家、于人于已都是一种灾难。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既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以德治国”作为一项重要的治国方针政策加以强调对于实现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是没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都是现代国家治理国事、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积极促进作用。
学习和借鉴尧舜之治,大力弘扬尧舜文化,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庞正元.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人民日报.[2]李君如.当代中国政治走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123.(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四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当前和今后长期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能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找范文,到xiexiebang.com]
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我们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就必须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还激化了社会矛盾,给社会和谐与稳定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深入反腐倡廉、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凝聚民心、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通过不断加强党风建设,严肃党的纪律,积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能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政治保障;通过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够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通过解决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能够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作风保障;通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构筑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能够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二、党风廉政建设要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政治稳定、发展有力、群众信赖的干部队伍。我们应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坚定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同时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注重制度建设和落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规范权力运行。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加快经济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我们应强力推进依法行政、高效行政、服务行政和廉洁行政。一是要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和政令畅通。二是要着力提高机关办事效率,以建立服务型政府机关为目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民主评议工作的力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三是要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严厉惩治腐败,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
构建和谐社会,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败中的主体作用,着力把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的愿望和行为引导好、组织好,紧紧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纠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以及与民争利的行为,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法违纪案件,以反腐败工作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通过深化党务、政务公开,深化各种形式的民主评议制度,引导群众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督促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社会主义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纪检监察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水平要有更大提高,更加注重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切实依法执纪、依法办案。
(一)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加强思想教育,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教育各行业和部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管用、实用的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制度的落实;要加强监督工作,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增强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要严肃执行纪律,惩治腐败,对思想教育无效、制度约束无效、监督制约无效者,必须严肃处理。
(二)充分发挥行政监察的职能作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加强对政府职能部门、行政执法机关运用权力、履行职责、执法程序的监督检查,建立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执法监察,强化行政效能监察,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转变工作作风,规范从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
第五篇: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答模拟题:以法制为切入点建设和谐社会
【背景链接】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标准表述】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表现为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政治与经济和谐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对策措施]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完成五方面任务
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
二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
三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2四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五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六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七要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一要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二要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三要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四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
五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六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
二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要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四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第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二要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
三要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四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
五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六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到基层,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七要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
第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一要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二要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三要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四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