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石油化工企业)
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石油
化工企业)
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石油化工企业)2007-12-07 23:30:30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石油化工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石油化工企业)(2)文章标题: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石油化工企业)中国石化集团___石油化工总厂
“十一五”开局之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该决定全面而缜密,深刻而又富有远见地部署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任务,明确了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着力点,明确了环境保护是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必由之路。
作为国有大企业,我们肩负着重大的经济、社会责任,更应该加强环境保护,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推进企业环保事业的发展。
“十五”期间,___石化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在___市委、市政府及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大环保投入,___石化环保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改、扩建的污水处理场投用后,外排污水水质不断改善,不仅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肯定,而且连续4年外排污水综合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
一、企业概况
___石化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直属和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控股的特大型企业,经过三十六年的发展,现已拥有炼油生产
装置套,55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目前正在向600万吨的目标迈进。能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溶剂油、化工原料、石蜡、沥青、石油焦、液化气、聚丙烯等9大类l00多个牌号的石油化工产品。
二、“十五”期间环保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完善环保管理制度,落实环保职责。《企业法人环保责任制》出台后,主要的环保项目、重大环保事宜由厂长委托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副经理)亲自负责并落实。为了保证___石化在生产、经营等一切活动中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实现可持续发展,___石化在“十五”期间先后制定了《___石化总厂及___分公司环境保护管理规定》、《___石油化工总厂和___分公司环保现场管理办法》、《___石油化工总厂和___分公司内部排污收费暂行办法》等十多个环保管理规定及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环保职责、污染防治措施、环境教育及奖惩规定等。
(二)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___石化在发展生产的同时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每周调度会均有环保内容,对一周的环保工作进行安排;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安全环保工作例会,对上月的安全环保工作进行小结,并对下月的工作进行安排;每半年召开一次安全环保委员会,对半年的安全环保工作进行总结,落实各部门的环保职责,并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安排。同时利用每年的六·五环境宣传日组织各种各样的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全厂职工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推行清洁生产,提升企业形象。“十五”期间对14套主要生产装置进行了清洁生产审计,共产生方案235项,其中无低费方案144项,中高费方案91项,无低费方案已全部实施,中高费方案实施32项。在持续清洁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装置检修和停工小修机会,实施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通过推行清洁生产,___石化的污水排放量削减了约30,COD排放总量削减了50,废气排放量削减了
5,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削减了10。为此___石化被湖北省评为“清洁无公害工厂”,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形象。
(四)加大环保投入,实现达标排放。___石化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做到了增产减污,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十五”期间企业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坚持加大环保投入,累计投入约亿元,相继建成了60t/h的第二套含硫污水汽提装置、5000t/a第二套硫磺回收装置、1000t/h污水场改扩建、5万吨/年硫酸装置、1t/h汽油碱渣氧化脱臭装置、增设氧化沟潜水推流器及新建后气浮、边沟防洪项目、污水场边沟局部改造等工程。
随着60t/h的第二套含硫污水汽提装置及1000t/h污水场改扩建项目投用,实现了废水的达标排放,连续4年外排污水综合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和清洁燃料生产措施项目配套,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的5万吨/年硫酸装置于2004年7月份
正式投产后,处理酸性气的能力从1000m3/h提高到2200m3/h,尾气中的SO2浓度大幅度降低,现已控制在500mg/m3以下,减少了SO2的排放量,改善了生产和生活区的空气质量;投入近400万元新建的汽油碱渣氧化脱臭装置,既从源头上控制了恶臭的产生,也降低了污水场的进水负荷。
(五)强化环保监督管理,严格考核兑现。为了保证后续“三废”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在污染源头的现场监督管理上实行了内部排污收费,对各生产装置排放的污水、废气、废渣进行严格控制,从源头进行污染物的削减;另外还出台了《环保现场管理办法(试行)》,各生产装置在开停
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石油化工企业)
第二篇: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石油化工企业)范文
文章标题: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石油化工企业)
中国石化集团___石油化工总厂
“十一五”开局之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该决定全面而缜密,深刻而又富有远见地部署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任务,明确了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着力点,明确了环境保护是中国“落实科学发展
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作为国有大企业,我们肩负着重大的经济、社会责任,更应该加强环境保护,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推进企业环保事业的发展。
“十五”期间,___石化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在___市委、市政府及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大环保投入,___石化环保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改、扩建的污水处理场投用后,外排污水水质不断改善,不仅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肯定,而且连续4年外排污水综合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
一、企业概况
___石化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直属和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控股的特大型企业,经过三十六年的发展,现已拥有炼油生产装置39套,55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目前正在向600万吨的目标迈进。能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溶剂油、化工原料、石蜡、沥青、石油焦、液化气、聚丙烯等9大类l00多个牌号的石油化工产品。
二、“十五”期间环保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完善环保管理制度,落实环保职责。《企业法人环保责任制》出台后,主要的环保项目、重大环保事宜由厂长委托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副经理)亲自负责并落实。为了保证___石化在生产、经营等一切活动中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实现可持续发展,___石化在“十五”期间先后制定了《___石化总厂及___分公司环境保护管理规定》、《___石油化工总厂和___分公司环保现场管理办法》、《___石油化工总厂和___分公司内部排污收费暂行办法》等十多个环保管理规定及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环保职责、污染防治措施、环境教育及奖惩规定等。
(二)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___石化在发展生产的同时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每周调度会均有环保内容,对一周的环保工作进行安排;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安全环保工作例会,对上月的安全环保工作进行小结,并对下月的工作进行安排;每半年召开一次安全环保委员会,对半年的安全环保工作进行总结,落实各部门的环保职责,并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安排。同时利用每年的六·五环境宣传日组织各种各样的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全厂职工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推行清洁生产,提升企业形象。“十五”期间对14套主要生产装置进行了清洁生产审计,共产生方案235项,其中无低费方案144项,中高费方案91项,无低费方案已全部实施,中高费方案实施32项。在持续清洁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装置检修和停工小修机会,实施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通过推行清洁生产,___石化的污水排放量削减了约30,COD排放总量削减了50,废气排放量削减了5,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削减了10。为此___石化被湖北省评为“清洁无公害工厂”,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形象。
(四)加大环保投入,实现达标排放。___石化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做到了增产减污,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十五”期间企业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坚持加大环保投入,累计投入约1.5亿元,相继建成了60t/h的第二套含硫污水汽提装置、5000t/a第二套硫磺回收装置、1000t/h污水场改扩建、5万吨/年硫酸装置、1t/h汽油碱渣氧化脱臭装置、增设氧化沟潜水推流器及新建后气浮、边沟防洪项目、污水场边沟局部改造等工程。
随着60t/h的第二套含硫污水汽提装置及1000t/h污水场改扩建项目投用,实现了废水的达标排放,连续4年外排污水综合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和清洁燃料生产措施项目配套,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的5万吨/年硫酸装置于2004年7月份正式投产后,处理酸性气的能力从1000m3/h提高到2200m3/h,尾气中的SO2浓度大幅度降低,现已控制在500mg/m3以下,减少了SO2的排放量,改善了生产和生活区的空气质量;投入近400万元新建的汽油碱渣氧化脱臭装置,既从源头上控制了恶臭的产生,也降低了污水场的进水负荷。
(五)强化环保监督管理,严格考核兑现。为了保证后续“三废”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在污染源头的现场监督管理上实行了内部排污收费,对各生产装置排放的污水、废气、废渣进行严格控制,从源头进行污染物的削减;另外还出台了《环保现场管理办法(试行)》,各生产装置在开停工
等异常排污情况及高浓度污染物的排放要实现排污申报及铅封管理,确保生产装置源头有序排放,避免乱排乱放的发生,并对不申报甚至乱排乱放进行严格考核并与经济效益挂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十一五”环保工作展望
(一)进一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发展循环经济。___石化将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
合利用水平,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重点做好污水回用及SO2尾气回收利用工作。
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积极应对污染物总量收费制度和水资源的调价、定额制度。结合技术改造,将达标外排污水回用至循环水场,以减少循环水场新鲜水用量,节约取水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提高废气的利用水平,采用回收技术回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即可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又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建设绿色环保型工厂。“十一五”期间___石化仍将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十一五”初期已经进行了清污分流、污污分流、污污分治项目及焦化装置的恶臭治理,还将对水体污染进行防控,对污水场等部位的恶臭进行治理,进一步改善企业环境,建设一个绿色环保型工厂。
(三)进一步加强环保监督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___石化将逐步采用国际先进的炼油生产工艺和污染控制技术,以生产设备大型化为基础,建设完备的污染控制措施,继续强化环保监督管理和加大环保考核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排放浓度,推行清洁生产,做到增产减污,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指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到2010年,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到2020年,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为___石化的环保工作中指明了方向,在“十一五”期间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在___市委、市政府及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___石化仍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按照《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保法律法规,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为手段,强化污染控制,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行清洁生产,坚持“以人为本”,实现___石化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石油化工企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石油化工企业)。
第三篇:石油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从石油化工企业实行清洁生产模式的意义出发,分析了该类型企业清洁生产模式改进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清洁生产措施,以期能够对石油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模式的构建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石油化工;清洁生产;废弃物
1石油化工企业实行清洁生产模式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显得尤为突出。特别是近几年,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发生数量和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有效解决环境问题迫在眉睫。石油化工属特殊行业,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种有害污染物质,如何降低石油化工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清洁生产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生产方式,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环境保护并不重视,形式上的一些做法使得经济发展以环境污染为代价。[1]清洁生产模式强调产品设计、原材料选择、工艺改进、废弃物处理等多个环节,重视通过生产技术的提升来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更多的是以预防为主的一种生产模式。石油化工企业为了实现整体生产模式的改进,需要从根本上改革生产方式,提升生产设备水平,加强科学管理,改进生产工艺,实现高效节能的生产方式,进而达到资源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
2石油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模式改进的必要性分析
2.1环保与生产管理两者之间衔接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行政部门实行直线职能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的职能集中在各个环保管理职能部门中,企业自身设置的环境保护部门在污染物治理方面更加注重的是其治理效果,如何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如何在环境保护与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两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企业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并未树立起来,长此以往,环境保护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负担。
2.2企业体系管理与清洁生产不协调
企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是由其体系管理部门负责的,现阶段很多企业体系一旦建立,在短期内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然而企业清洁生产是由其环保管理部门负责的,清洁生产的思想更新和技术提升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这就形成固定与变化两者之间的不协调,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无法实现持续清洁生产,体系管理与清洁生产两者脱节。
2.3企业环境保护体系并未明确要求实施清洁生产
企业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首要目标就是实现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但很多企业的环境保护体系只是给出了一个大体目标,并未有相配套的细则解释,使得清洁生产这一理念并未有实质性的作用。甚至于很多企业在制定环境保护体系时流于形式,在经济上几乎没有投入,致使清洁生产理念只存在于纸面上。[2]现阶段,很多石油化工企业制定的环境保护体系中的清洁生产制度并未详细的将生产全过程污染管理进行说明,特别是对污染预防技术和定量分析方法均无深入研究,这就在解决污染防治与企业效益、成本控制之间形成了无法调和的矛盾,对于任何一个石油化工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都非常不利。
3石油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模式的构建
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石油化工企业已经开始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市场越大,竞争压力也就越大,对企业自身要求也越来越高,清洁生产模式是提高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该模式提倡通过工艺改进、设备更新、废弃物回收等方式,实现石油化工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最终目标,对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具有非常有意义的促进作用。此外,清洁生产也强调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断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在生产经营理念上有着与该理论相符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才能更加有利于企业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1改善企业污染源头控制措施
企业生产污染源头的控制是清洁生产模式的关键,控制好源头,就更有利于控制污染的形成。首先石油化工企业要减少工艺用水,实施废水串级使用。不同装置之间实施热联合,回收低温余热,采用空冷技术代替水冷,减少循环冷却水的使用量;其次提高污水排放预处理能力。不同环节的装置均要在排污口设置预除油设施,特别是原油罐区,要安装自动切水器,以实现二次脱水或联合脱水;第三,要实施可燃气体回收机制,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充分脱硫。石油化工企业任何一个生产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平稳操作,尽可能的降低可燃气体的产生量。安装可回收低流量可燃气体的装置,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第四,控制无组织废气的排放量。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这些废气的排放可以分为有组织和无组织两种形式,对于有组织的废气排放,可以通过催化原料加氢的方法来减少其含有的污染物数量。[3]对于无组织废气的排放,可以采用液下、密闭的形式装车,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装置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3.2对废物实行产品化管理
清洁生产理念的重要内容包含废物产品化管理理念,该理念强调企业生产过程中废物产生、计量、监测、分析、核算等,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化管理方式来进行全面管理,进而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模式的顺利实施。首先,石油化工企业要逐步完善生产废物计量制度和设施。现阶段石油化工企业从生产效益的角度出发,都比较重视产品、物料等方面的计量,均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计量制度和系统,但在“三废”排放计量方面并未有过多的投资,致使很多企业排放管理较为粗放,企业资源利用率极低。所以石油化工企业应该在废水、废气等关键排放点设置计量表,对企业废弃物的排放量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其次,不断完善企业环境监测制度,提升环境监测技术。石油化工企业可以根据生产废弃物的污染因子制定有针对性的分析手段,不同污染因子采取不同的监测频次,并在未来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实现废弃物在线监测;第三,构建企业内部清洁生产考核机制,实现企业内部的排污收费标准。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非常多,而且不同生产环节产生的废弃物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单靠某一个环节实现清洁生产基本不可能,所以这类企业要在内部制定较为详细的环保分级控制标准,凡是超标排放的均要进行严格处罚。一方面是提高各个部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对废弃物控制效果不佳的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进。
参考文献:
[1]钟伟.石油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探索前行[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8):114.[2]卜淑君.石油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措施分析[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0(06):1-2.[3]李焕.石油化工企业的精细化清洁生产审核[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1(12):34-37.
第四篇: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特点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特点
张锦红1,丁晓非2,展益彬1
(1.上海卓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0001;2.大连理工大学,大连 116023)摘要:本文介绍了石化业的范围和当前发展状况,通过分析当前石化企业的生产特点,系统阐述了石化企业生产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后果,为预防事故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石化业;特点;事故;预防
中图分类号:TG115文献标识码:A
Characters of Production in Petrol and Chemical Enterprises
ZHANG Jin-hong[1], DING Xiao-fei[2], ZHAN Yi-bin[1]
(1.Shanghai Zuor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Shanghai 200237;
2.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about fields of petrol and chemical industry and its development situation, characters of enterprises in the fields can be concluded.Analysis on the reasons and results of accidents can be thought as the theory to avoid accidents.Key words: petrol and chemical industry;character;accident;precaution
石化业的范围包括石化工业及石化依赖工业,其中石化本工业属石化工业的上游和中游厂商,包括石化原料业、化学肥料业、人造纤维业、合成树脂及塑料业等,而石化依赖工业则属石化下游厂商也包括油漆业、清洁用品业、人造纤维纺织业、针织业、橡胶制品业等与人们的食、衣、住、行均有密切关系。虽然将信息、电子、汽车工业等列入策略性工业,但这些精密产品的硬件部份如零件、外壳、轮胎、化学品,约有60%至70%来自石化业。因此石化业是关键性工业,像是个神奇的魔术师将来自地底的油气变成高附加价值的日用品,使人们享有多彩多姿的生活。
1石化业的定义
石油化学工业是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经过化工过程而制取各种石油化工产品的工业。石油化工在世界上发展的历史已经很久,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有萌芽,但发展缓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石油化工有了飞跃发展。目前,欧美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最为发达,已成为国计民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行业。
广义而言,石化业包括基本原料如乙烯、丙烯、四碳烯烃、苯、甲苯、二甲苯等,和中间原料如乙二醇(EG)、氯乙烯单体(VCM)、丙烯腈(AN)、苯乙烯单体(SM)、己内醯胺(CPL)、对苯二甲酸(PTA)等的生产,进而产制聚合体产品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以及经加工后制成最后产品。
2石化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新兴的行业。石油化生产主要由石油炼制、化
肥、化纤、合成橡胶和塑料等几个行业组成,其主要原料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我国的石油化学工业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石油产品、化肥、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塑料,以及一些基本化工原料,不但保证了国内市场需要,而且部分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其产品对发展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巩固国防发挥了重要作用。石油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石油化学工业装备得到了高速发展,并且朝着“大型、先进、系列”的发展方向进军。石油化学工业装备种类繁多,常见的装备有蒸馏塔、加热炉、换热器、冷凝器、压缩机、汽轮机、各种类型的机泵、压力容器及管道等。石油化学工业装备承受高温、高压,并且还处于有腐蚀和有毒的环境之中,一旦发生事故其损失相当严重,不仅影响装备的正常运行,而且还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因此,石油化学工业装备失效分析及其预防是推动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提高石油化学工业装备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可靠途径。3石化业的生产特点分析
石油化学工业生产是一种高危险性的行业,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往往造成较大的伤亡或财产损失后果。从安全的角度分析,它不同于冶金、机械制造、基本建设、纺织和交通运输等行业。
石化行业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有着自己的行业特点。
3.1物料危险
石化生产中涉及物料危险性大,发生火灾、爆炸、群死群伤事故几率高。
石油化工生产,从原料到产品,包括工艺过程中的半成品、中间体、各种溶剂、添加剂、催化剂、试剂等,绝大多数属于易燃可燃性物质,还有爆炸性物质如原油、天然气、汽油、液态烃、乙烯、丙烯等等。它们又多以气体和液体状态存在,极易泄漏和挥发,许多物料是高毒和剧毒物质,如苯、甲苯、氰化钠、硫化氢、氯气等等,这些物料的处置不当或发生泄漏,容易导致人员伤亡。石化生产过程中还要使用、产生多种强腐蚀性的酸、碱类物质,如硫酸、盐酸、烧碱等,设备、管线腐蚀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高;一些物料还具有自燃、暴聚特性,如金属有机催化剂、乙烯等。尤其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操作条件苛刻,有高温、深冷、高压、真空,许多加热温度都达到和超过了物质的自燃点,一旦操作失误或因设备失修,便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另外,就目前的工艺技术水平看,在许多生产过程中,物料还必须用明火加热;加之日常的设备检修又要经常动火。这样就构成一个突出的矛盾,即怕火,又要用火,再加之各企业及装置的易燃易爆物质储量很大,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发生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以往所发生的事故,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此外,在生产操作环境和施工作业场所,还有一些有害的因素,如工业噪声、高温、粉尘、射线等。这些有毒有害因素会造成急性中毒事故,还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即便是在低浓度(剂量)条件下,也会因其联合作用,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导致各种职业性疾病。
3.2工艺危险
石化生产工艺技术复杂,运行条件苛刻,易出现突发灾难性事故。
石化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历很多物理、化学过程和传质、传热单元操作,一些过程控制条件异常苛刻,如高温、高压,低温、真空等。如蒸汽裂解的温度高达 1100℃,而一些深冷分离过程的温度低至-100℃以下;高压聚乙烯的聚合压力达350MPa,涤纶原料聚酯的生
产压力仅1~2mmHg;特别是在减压 蒸馏、催化裂化、焦化等很多加工过程中,物料温度已超过其自燃点。这些苛刻条件,对石化生产设备的制造、维护以及人员素质都提出了严格要
[1]求,任何一个小的失误就有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3.3介质危险
石化业生产过程中的介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且变化较快,无法预防。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腐蚀性主要来源于:
1)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一些强腐蚀性物质,如硫酸、硝酸、盐酸和烧碱等,它们不但对人有很强的化学件 灼伤作用,而且对金属设备也有很强的腐蚀作用。
2)在生产过程中有些原料和产品本身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如原油中含有硫化物,常将设备管道腐蚀坏。
3)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生成许多新的具有不同腐蚀性的物质,如硫化氢、氯化氢、氮氧化物等。
根据腐蚀的作用基理不同,腐蚀分为化学性腐蚀、物理性腐蚀和电腐蚀三种。腐蚀的危害不但大大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开工周期,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使设备减薄、变脆,不能承受原设计压力而发生泄漏或爆炸着火事故。
4石化业的事故特点分析
4.1事故规模化
装置大型化,生产规模大,连续性强,导致个别事故影响全局。
制取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工序多,过程复杂,随着社会对产品品种和数量需求日益增大,迫使石油化工企业向着大型的现代化联合体方向发展,以提高加工深度,综合利用资源,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其生产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长周期的连续倒班作业。在一个联合企业内部,厂际之间,车间之间,工序之间,管道互通,原料产品互相利用,是一个组织严密,相互依存,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厂或一个车间,乃至一道工序发生事故,都会影响到全局。石化生产装置呈大型化和单系列,自动化程度高,只要有某一部位、某一环节发生故障或操作失误,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石化生产装置正朝大型化发展,单套装置的加工处理能力不断扩大,如常减压装置能力已达1000万t/a,催化裂化装置能力最大为800万t/a,乙烯装置能力将达90万t/a。装置的大型化 将带来系统内危险物料贮存量的上升,增加风险。同时,石化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强,在一些大型一体化装置区,装置之间相互关联,物料互供关系密切,一个装置的 产品往往是另一装置的[2]原材料,局部的问题往往会影响到全局。
4.2事故严重化
装置、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发生事故财产损失大,事故严重性大。
石化装置由于技术复杂、设备制造、安装成本高,装置资本密集,发生事故时损失巨大。由于石化装置资金密集,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巨大。据有关资料对1969~2008年世界石化行业重大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单套装置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惊人。如1989年10月美国菲利浦斯石油公司得克萨斯工厂发生爆炸,财产损失高达8.12亿美元;1998年英国西方石油公司北海采油平台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美元;2001年巴西海上半潜式采油
平台事故损失5亿多美元。
5结论
通过上述对石化企业的生产特点和事故的分析,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做了详细预测,提供了预防事故的安全检测依据,为石化企业在生产中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一种系统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吴连生,石油化学工业装备失效分析及其预防,理化检验,2000,36(2),64-69.2.王富岗,谭毅.长期运行乙烯裂解炉管损伤原因分析[A].石油化工装置失效分析论文选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56-79.
第五篇:石油行业清洁生产
石油行业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标准 石油炼制业
2003-04-18 发布 2003-06-01 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 HJ/T 125-200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定义 4 要求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6 标准的实施 HJ/T 125-2003 前 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清洁生产,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并为炼油厂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可用于燃料型炼油厂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燃料润滑油型、燃料化工型石油炼制企业可参照执行。
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本标准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制订,共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每年修订一次。
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清洁生产指标原则上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项。考虑到石油炼制业的特点,本标准对石油炼制业的清洁生产指标定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产品指标、环境管理要求项指标,同时对石油炼制业污染物产生量大的生产装置提出清洁生产标准,分别为常减压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和焦化装置。生产装置的清洁生产标准则根据装置特点选择项指标。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清洁生产中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清洁生产技术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本标准为首次发布,自年月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业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炼制业燃料型炼油厂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燃料润滑油型、燃料化工型石油炼制企业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GB252-2000
轻柴油 GB17930-1999
车用无铅汽油 GB/T15262-1994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16488-1996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 GB/T16489-1996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世界燃油规范》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定义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石油炼制业
以石油为原料,加工生产燃料油、润滑油等产品的全过程。石油炼制业不含石化有机原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以及化肥的生产。石油炼制取水量
用于石油炼制生产,从各种水源中提取的水量。取水量以所有进入石油炼制的水及水的产品的一级计量表的计量为准。净化水回用率
含硫污水汽提净化水回用于生产装置的量占净化水总量的百分比。原料加工损失率
生产装置在加工过程中的原料损失量占原料加工总量的百分比。污染物产生指标
包括水污染物产生指标和气污染物产生指标。水污染物产生指标是指污水处理装置入口的污水量和污染物种类、单排量或浓度。气污染物产生指标是指废气处理装置入口的废气量和污染物种类、单排量或浓度。含油污水
在原油加工过程中与油品接触的冷凝水、介质水、生成水、油品洗涤水、油泵轴封水等,主要污染物是油,还含有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等污染物。含硫污水
来源于加工装置分离罐的排水、富气洗涤水等,含有较高的硫化物、氨的污水。同时含有挥发酚、氰化物和石油类等污染物。污水单排量
企业(装置)每加工原油(原料)产生的污水量,即去污水处理厂进行末端治理的水量。综合能耗
加工每吨原料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折合为标油的量。单耗量
装置每加工原油所使用或消耗的其他原辅材料的量,包括水、蒸汽、催化剂等。生产装置新鲜水用量
生产装置每加工原料所消耗的生产给水量(不包括循环水、软化水、脱盐水等)。假定净水
不经处理可以直接排放的废水。
4、要求 指标分级 本标准共给出了石油炼制业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指标要求
石油炼制业企业清洁生产标准的指标要求见表1; 常减压装置清洁生产标准的指标要求见表2; 催化裂化装置清洁生产标准的指标要求见表3; 焦化装置清洁生产标准的指标要求见表4。
表1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
表2常减压装置清洁生产标准
表3催化裂化装置清洁生产标准
表4焦化装置清洁生产标准
5、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本标准所设计的各项指标均采用石油炼制业和环境保护部门最常用的指标,易于理解和执行。
本标准各项指标的采样和监测按照国家标准监测方法执行。以下给出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原料加工损失率
污水单排量
污染物单排量
新鲜水单耗
取水量
加工吨原油取水量
6、标准的实施
本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业》编制说明 《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业》编制课题组 二00三年一月
目次 概述 适用范围 指导原则
制定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分析 标准的实施
《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业》编制说明 概述
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它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产生量为目标,从源头抓起,实行生产全过程的污染控制,把污染物最大限度地消灭在生产过程中,既有环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是工业污染防治的最佳模式。在实践中,如何判断一个石油炼制业与目前清洁生产要求的差距,如何使企业在推行清洁生产中正确制定自己的清洁生产目标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具有时段性的统一标准,以帮助企业自我提高、自我改进,更好地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业》(以下简称“本标准”)的制定能够促进国内石油炼制业的清洁生产,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石油炼制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它不仅提供各种石油产品,而且也为石油化工、化纤、化肥等工业提供原料。石油炼制业生产各种石油产品,主要有汽油、柴油、煤油、航空煤油、沥青、石油焦、燃料油和液化气。目前我国炼油企业的总数为个,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两大公司拥有家炼油企业。这家企业的原油加工量占全国总量的以上。全国炼油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从石油加工的类型来看可分为种,一为燃料型,二为燃料润滑油型,三为燃料化工型。在中石化集团公司和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两大公司内第一种类型的炼油厂约占;第二种类型的炼油厂约占;第三种类型的炼油厂约占。按生产规模划分,也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规模为万以上的大型炼油厂,占总炼油厂的;第二种规模为万之间的中型炼油厂,约占总炼油厂的;第三种规模为万以下的小型炼油厂,占总炼油厂的。石油炼制业采用物理分离和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将原油和天然气加工成所需要的石油产品、工业原料和生活用品。石油加工过程一般是在高温下进行,这就需要消耗燃料及冷却介质(水)。产品精制用水和机泵轴封冷却水与油品直接接触,使水受到污染。催化反应或化学加工将原料油中的有害物质硫、氮等分离转化为新的化合物,随气体排出或熔入水体。不凝气放空,加热炉、锅炉和燃烧炉的燃烧,催化再生烟气、制硫尾气、挥发性原材料,中间及最终产物的储存及运输等都会造成大气污染。油品化学精制、汽油碱洗碱渣、工艺废催化剂、废水处理及设备检修等会造成废渣污染。大功率运转机械的普遍应用、气体放空、气流及管线阀门噪声等构成了噪声的危害。石油炼制业的污染物具有明显的特点,水污染物主要是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悬浮物;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硫化物、烃类、氮氧化物、烟尘。适用范围
本标准是在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两大公司的家企业调查后得到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同时参考年至年的统计数据,结合前期清洁生产审核活动的成果,经有关行业专家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得出的。本标准适用于燃料型石油炼制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燃料润滑油型、燃料化工型石油炼制企业可参照执行。指导原则
制订本标准的基本原则是:要能够体现全过程污染预防思想,并基本覆盖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具体原则如下:
符合清洁生产思路。即体现全过程的污染预防,不考虑污染物单纯的末端处理和处置; 依据使用范围确定各个指标的基准值分级;
依据国内外的现有技术水准和管理水平,并考虑其激励作用,设定基准值; 对难以量化的指标,不宜设定基准值,但应给出明确的限定或说明; 注重实用和可操作性,尽量选择石油炼制业和环境保护部门常用的指标,以易于企业和审核人员理解和掌握。
根据前述适用范围的要求,将各项指标分为三级: 一级指标
达到国际上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或国内顶尖水平。此项指标主要作为清洁生产审核时的参考,以通过比较差距,寻找清洁生产机会。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指标采用公开报道的国际先进水平数据。二级指标
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此级指标采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两大公司年调查数据中的先进指标,同时参考有关年至的统计数据,结合前期清洁生产审核活动的成果综合形成。三级指标
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即基本要求。根据年我国石油炼制业实际情况及其有关的统计数据制订此级指标,是生产全过程采取污染预防措施所应达到的水平。制订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标准制订依据
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项目名称:《制革行业等项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主要参考资料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手册》 《炼油工程师手册》 《催化裂化行业刊物》 《中国炼油技术》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年鉴》
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炼油企业水量调查表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基本原则
石油炼制业有多种原油加工方案,选择原油加工方案的主要因素是原油性质和市场需求。不同的原油加工方案其装置组成有所不同,用同一指标对石油加工企业进行考核是不准确的。所以在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的项指标体系中只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和量化指标。另外,石油炼制业中的某些生产装置在资源能源消耗和产污方面占有较大比重,且同类装置的可比性大于石油炼制业,所以在本标准特制定了类生产装置的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业在执行本标准时,既要达到石油炼制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同时凡建有类生产装置的企业还要达到相应生产装置的清洁生产标准。类生产装置为:常减压装置、催化裂化装置、焦化装置。这类生产装置在石油炼制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应用较为广泛。虽然它们只是石油炼制业中的一部分,但就其产污量来说,这类生产装置的产污总量在石油炼制过程中占所有石油加工装置的。所以,上述类生产装置的清洁生产标准能基本衡量出石油炼制业主要生产装置的清洁生产状况,且生产装置的清洁生产标准对于石油炼制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新建项目的清洁生产评价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指标确定
清洁生产标准的制订在国内乃至国际尚属首次因此没有现成的标准或要求可借鉴。本标准的制订严格按照清洁生产的定义,根据石油炼制业的特点,分别对石油炼制业和类生产装置就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产品指标和环境管理项指标提出了标准。把石油炼制业的生产过程控制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通过改进生产过程,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石油炼制业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定性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定量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定量指标)产品指标(定量指标)环境管理要求(定性指标)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对于石油炼制企业来讲,生产装置只是企业中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公用工程,如:动力车间(有锅炉)、油品储运车间、循环水场、火炬系统等。由于石油炼制企业之间存在差异,特别是原料、工艺路线和装置组成的不同,以及企业之间所包含的公用工程设施的范围不同,在生产工艺与装备、废物回收利用这两方面无法用同一指标衡量,因此对于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废物回收利用指标不做具体描述。作为清洁生产企业,应具备基本的清洁生产和污染预防措施,所以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指标中提出了清洁生产企业(无论是一级、二级、三级)应具备的基本清洁生产和污染预防装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石油炼制业消耗的资源能源主要是原油、水、蒸汽、电等。按石油炼制业
常规考核方法,将蒸汽、电等指标统一为综合能耗指标,单位为:标油原油。含硫污水本身是软化水,由于与油品直接接触使水中含有硫化物和氨氮,通过汽提将硫化物和氨氮去除后,完全可以回用于生产装置,节约取水用量。所以石油炼制业的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定为以下几项:
综合能耗;
净化水回用率(含硫污水); 取水量。
污染物产生指标 水污染物产生指标
水污染物产生指标指污水处理厂入口的污水量和污染物种类及总量。参照
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考核下列污染物: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石油炼制业的污水单排量和污染物单排量是反映清洁生产的指标之一,所以本标准提出了污水单排指标和主要污染物单排量指标。气污染物产生指标
石油炼制业的气污染物主要有加热炉烟气、催化再生烟气等。因加热炉烟气、催化再生烟气的技术指标在生产装置的清洁生产标准中已有体现,在此不再重复。产品指标
石油炼制业的产品很多种,直接进入市场的产品主要为车用汽油和轻柴油。本标准只对上述种产品提出要求。面对汽、柴油质量标准不断提高的必然趋势,结合《世界燃油规范》Ⅱ、Ⅲ类标准的实施进度和国内先进企业的生产规划,本标准将汽油和轻柴油的一级指标定为部分产品达到《世界燃油规范》Ⅱ类标准。环境管理要求
在环境管理要求这个指标中,无论是达到一级、二级还是三级水平,首先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并且按照《石油化工企业清洁生产工作指南》的要求进行了审核,同时本项指标对环境管理机构、生产管理、相关方管理、清洁生产审核和环保管理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一级指标:要建立国际标准化环境管理体系或相应的管理体系; 二级指标:要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建立相关方管理程序、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和各种环境管理制度,特别是固体废弃物转移制度; 三级指标:要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有操作规程,建立相关方管理程序、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和必要环境管理制度。常减压装置
具体定为以下项: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定性指标);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定量指标); 污染物产生指标(定量指标)。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常减压生产装置是石油炼制业的第一道生产工序,它采用蒸馏的方法,从原料油中分离出各种石油馏分。目前国内常减压装置基本采用成熟先进的同一种工艺,从生产工艺和装备上很难分出三级档次,这里只对有利于清洁生产的改进部分提出要求,未对指标分级。由于此类指标难以量化,这里只作定性描述。
采用“三顶”瓦斯气回收技术,将初顶、常顶、减顶不凝气引入加热炉做燃料,这样对节能、安全、环保均有利。现场安装可回收式密闭采样设备,加热炉采用节能技术。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常减压装置消耗的资源能源主要是原油、新鲜水、蒸汽、电等。按常减压装置常规考核方法,将蒸汽、电等指标统一为综合能耗指标,单位为:标油。资源能源利用指标选择以下项: 综合能耗(标油原料); 新鲜水用量(水油); 原料加工损失率()。污染物产生指标 水污染物产生指标
废水是常减压装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产生量受原料性质、生产工艺、生产过程控制、生产操作管理等因素影响。本项指标包括: 含油污水单排量;
含油污水中石油类含量; 含硫污水单排量;
含硫污水中石油类含量; 气污染物产生指标
常减压装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加热炉烟气,烟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的排放量主要取决于燃料性质。目前我国大多数加热炉使用脱硫燃料气,燃料中的硫含量一般低于,所以气污染物产生指标选用加热炉烟气中的含量。催化裂化装置 选取以下项: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定性指标);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定量指标); 污染物产生指标(定量指标)。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高效催化剂的选择、自动化控制的先进性、节能设备的选用等都会影响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和污染物产生量。由于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难以用量化指标描述,这里只用几项定性指标描述,包括:采用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设有烟气能量回收设施,现场安装可回收式密闭采样设备等,未对指标分级。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催化裂化装置消耗的资源能源主要是催化原料、新鲜纯碱、水、蒸汽、电等。按催化裂化装置常规考核方法,将蒸汽、璀μ等指标统一为综合能耗指标,单位为:标油。由于影响催化裂化装置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的因素很多,如加工量、原料含硫量、掺渣油量和渣油残碳值等,为了便于考核,将催化裂化分为三类,即掺渣量为第一类,掺渣量的为第二类,掺渣量为第三类(掺渣量中的渣油指减压渣油)。催化裂化装置的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包括:
综合能耗(标油原料); 催化剂单耗(原料); 加工损失率()。污染物产生指标 水污染物产生指标
废水是催化裂化装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产生量受原料性质、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生产操作管理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原料性质,而原料性质是不宜控制的。为了使水污染物产生指标更符合实际情况,便于企业操作,对不同原料制定了不同的水污染物产生指标。包括: 含油污水单排量;
含油污水中石油类含量; 含硫污水单排量;
含硫污水中石油类含量。气污染物产生指标
催化裂化装置废气污染源主要是催化剂再生烧焦过程所排出的烟气,含有大量使人窒息的气体,约占()。这种烟气通常在锅炉中烧掉,以防止空气污染,同时回收热量。近年来,国内多数催化裂化装置采用助燃剂及烟气能量回收新技术,使烟气中的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