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时间:2019-05-13 10:2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房地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房地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篇:房地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房地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房地产业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高潮,房地产开发价升量增、供需两旺,新一轮的房地产开发可谓“如火如荼”,全国的住宅开发、竣工面积及销售价格更是叠创新高,房地产及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显著,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增长与发展之别

长期以来我们对发展和增长的概念是模糊的和混淆的,我们往往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来作为考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众所周知,GDP是一年当中本国(本地)国民和外国人(外地人)在本国或本地所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附加价值总和。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追求GDP的增长很有必要。但任何一项统计指标,都有其确定的适用范围,夸大其适用范围和过分强调它的作用,必然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在了解GDP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了解它的局限性。第一,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透支能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GDP不能准确反映一国财富的变化,不能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现在外资在我国的投资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其中相当部分资产会外流。第三,GDP不能全面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不能反映人们收入状况的差异,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收入增加同GDP增长比率不同步;在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投资比率明显高于消费比率,第四,不能全面反映一国的人文状况,即文化、教育、科技、文明和精神状况。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增长的可持续性、公平性和系统性。按照学术理论界的解释,持续发展是主观的,而可持续发展是客观的,其强调正确处理和协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文化、交通、经济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

1、可持续性;2公平性,如同代人、代际之间公平分配资源。而现在短时期内政府放量供应土地,如70年土地出让金用于一朝,其中很多可能应该由下一代来完成。在房地产土地资源的配置方面有向高档住宅倾斜的倾向,同代人之间也明显存在两级分化现象;

3、系统性。由此可见,发展不同于增长,增长不是发展的目的,而是发展的手段,只要我们的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公平性和系统性特征并且坚持“以人为本”,那么,增长和发展就和谐、统一了。

城市发展面临挑战

“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资产作为城市最大的、价值最高的存量资产和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几乎被所有城市列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首选目标和重点突破口,各地又几乎同时把房地产作为各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的兴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无不与我国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资产的运作有关。

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由于旧的体制和秩序尚未彻底打破,而新的体制和秩序尚未真正建立,必然会出现种种的利益重组和再分配,必然会出现种种的“冲突”和“阵痛”。

各地政府为了资金、“GDP”和“政绩”,无一不把房地产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持续大规模的旧区改造、“圈地运动”、各路“热钱”的涌入、舆论的高度一致且一片“利好”,使长期压抑的“土地投资饥渴症”和“住宅消费饥渴症”总爆发,全国上下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爆”,“牛市不言顶”成了楼市的代名词。新一轮的土地“圈地运动”方兴未艾,土地出让收入、房地产税收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资金来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上半年,13年来全国累计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已达6000多亿元(其中上海超过1000多亿)。

但与此同时,全国的商品房空置率却有增无减,据初步统计,全国大约有一亿多空置商品房。另外土地的闲置状况也非常严重,据调查,全国现有各级各类开发区3800多家,尚不包括乡、镇、村自行设立和尚未上报的开发区;在对24个省(区、市)的统计中,各类园区规划占地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现有城市的建设用地总量;在全国省级以上900多家开发区中,国家批准规划近3000万亩,已经开发的仅占规划总面积的13.5%,近2600万亩土地闲置。房地产无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并有扩大的趋势,况且还有大量的银行贷款和稀缺土地资源的浪费,GDP的真实增长及增长效率受到了挑战,房地产和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挑战。

高房价对发展的影响

高房价、“圈地运动”能带来大量的建设资金并能带来区域经济的增长是不争的事实,人们还往往通过简单地与发达国家的房价比较来说明我国的房价还有持续、巨大的上升空间,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我们收入水平低的事实,未来中国住宅消费的主体一定是本土中低收入家庭,过度的房地产外来投资固然短期内对区域经济有贡献但长期来看对整个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未必有利,这从各国的住宅发展史中可以得到印证。另外按国际标准衡量房价与收入关系的价格收入比指标来看,我国的房价高于国际标准,尤其是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地区房价更是高估,我们不能用发达国家的收入来衡量我国的房价,联合国人居中心与世界银行认为,一套住房的合理价格应该是居民家庭年收入的2—3倍,像日本东京居民的年收入与房价比大约在1:4.8,而我国大部分城市是1:8到1:15,当高收入阶层的需求逐渐被消耗掉后,将可能出现消费断层现象。

长期来看,中国房地产业无疑是前景光明的,但就目前和今后几年来说,楼市处于“高位放量”的“上升筑顶”阶段,房价上升速率过快、商品房供应结构不合理、银行房贷高速增长,如果调控不好是新一轮住宅开发的风险积聚过程。楼价的上升应该是盘整式或称波浪式、螺旋式缓慢上升,不经过小幅盘整而直线上升是不扎实的,楼价的大起必然隐含巨大的风险,况且房价的对比要考虑通货膨胀、科技含量、装修成本、公建市政文化教育配套、生态环境改善及利息等因素并且要有参照系,不能简单论之。

未来几年我国房地产住宅产业的发展将步入一个高位盘整的阶段,随着旧区改造节奏的适度调节,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健全和延伸,随着中低价住宅供应的增加和住宅结构的日趋合理,随着房地产贷款政策的调整,房地产住宅将逐步步入一个理性发展期。就总体房地产住宅的价格而言随着其内在品质的提高将稳中微升,但其内在结构必定是有升有降,涨跌互现,除部分价格和价值相符的物有所值的高档商品房继续受国内外成功人士青睐及大量中低价位住宅因存在广泛需求而价格坚挺外,相当一部分中高价楼盘将面临市场竞争的洗礼。

通过理性分析我们发现,房价短期内上升过快、过高,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未必有利,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商务成本,不利于进一步吸引外资,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会削弱产业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商品的出口,最终会影响居民的就业和收入;

2、造成对土地资源的过分依赖和形

成大量闲置土地,有透支未来收益和资源之嫌;

3、在收入增长不同步的情况下,买房会增加老百姓的即期支出从而影响未来和其他支出,近几年来,老百姓的房贷额叠创新高,先“负”起来一族不断扩容,另外过度的房地产投机最后的代价也会落到弱势的老百姓身上;

4、大中城市人口、交通、环境、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城市的水电煤等基础配套不堪重负,2003年我国有19个省份拉闸限电,城市“臃肿病”日益明显。

当前,不少地方经济对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投资依赖过高,200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万亿,同比增长31%,房地产开发投资3817亿元,同比增长34%,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投资乘数效应,加上房价过高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带来了GDP的持续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消费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产业能级不高的可持续发展隐患。

因此,怎样正确、辨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使其相和谐?怎样正确、辨证看待当前的高房价与经济增长?怎样保证大多数中低收入居民“居者有其屋”并保持生活质量的同步提高?怎样保持高中低房价的合理结构以期房地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许多问题非常迫切地摆在了各级政府和理论学术界的面前,“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惟有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和突破,惟有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才能解决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远虑”

当前,我国房地产和国民经济总体形势不错,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4%,可以说是“没有近忧”,但为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又“必须有远虑”。

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体制

土地市场的规范运作是住宅产业、城市健康发展的基石,土地市场的“恶庄”行为更具隐蔽性和危害性,政府应该有所为且必须有所为。政府要强化对土地使用的审批和监督,从源头上完全控制土地一级市场的供应,并根据经济、社会、人口、产业发展状况适时适量推出土地供应,做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与市场需求相统一,并且全国、各地的土地供应要有统一的协调机制,国家、省市级政府应加大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力度,必要时要收权,严防土地失控现象重演,严防透支未来。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土地的供应结构。

土地出让一律按“三公”原则实行招投标、拍卖制度,杜绝土地市场黑箱操作及“空手道”现象,防止土地市场的炒作和国有资产的流失。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招标拍卖”制度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我们希望它尽快到来,因为它让我们久等了,这是市场经济的呼唤。

对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建议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政策要规范运作,要有约束性和严肃性,可以通过收回、收购、兼并、拍卖、储备等方式实现政府对土地的垄断,政府当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收紧土地的口子,按法律法规该收回的坚决收回,该拍卖的坚决拍卖,让土地回到真正有实力、真正需要土地干实事的开发商手中;另外对转让土地所获得的收益,政府要控制其收益的比例并通过税收等形式收取一定的级差收益,防止因炒卖土地而导致的不合理“暴富”,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进而防止房价的大起大落。

加强学术研究

理论的贫乏和滞后会影响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城市发展呼唤系统性、经济学的理性思考。各地各级政府在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方面要加强研究和谨慎决策,要循序渐进,要研究可持续土地资源利用和可持续的购买力。未来我国住宅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定是本土的广大中低收入阶层,要加大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用房的建设力度,这是国情和民情所决定的。

要研究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形势,研究市场的真实需求,适当调控旧区改造的力度和节奏,循序渐进,注意均衡发展、防止大起大落。近几年来房地产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大城市尤其是像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的环境、就业、人口、道路交通、水电煤等能源支持压力也明显增加。因此,必须加强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协调发展的综合研究。

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现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搞房地产说明经济结构尚不合理,尚处于低级阶段。出现“凯恩斯依赖症”,内生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明显,中国当前GDP增长对房地产、交通基础建设依赖过高,明显地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扩大了投资的乘数效应。政府靠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拉动内需,一旦政策的效应发生递减,例如旧区改造的逐步减少、集中买房以后的时间断层周期、房贷政策的调整、高价房供应偏

大等,房地产会出现过热调整,对整个宏观经济将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需引起高度重视和综合、全面、深入的研究;况且人们的消费、投资短期内过度向房地产倾斜,也会造成经济学意义上所说的“挤出效应”,表现为其他消费的紧缩,这也许是我国最近几年除房价以外其他商品价格均下跌、国民经济仍未摆脱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长率、新开工增长率均超过了销售增长率,并且供需结构失衡,潜在压力增大。因此,怎样走好“科教兴国”这“华山天险一条路”籍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怎样以“信息化来带动和促进工业化”?怎样提高产业结构的能级以及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已显得迫在眉睫,必须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逐步尽快地建成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和信用经济,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要转变政府职能,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诚信制度,催生真正的品牌企业

第二篇:生态旅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组织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认识和实践上也都存在一些问题,如生态旅游管理措施执行尚不到位等,因此,探索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势在必行。

本期,应知版将就生态旅游的相关知识为读者进行解读。

1什么是生态旅游?

定义

生态旅游是指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旅游。注意力主要放在自然和文化资源,如风景区、化石产地、考古或历史遗迹以及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等。

生态旅游特别强调对观赏对象的保护。20世纪70~80年代,当人们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时,担心旅游资源随旅游事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提出了生态旅游概念,即可持续旅游的意思。

生态旅游并不反对通过旅游获取经济收益,但当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者的数量与景点的自然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生冲突时,应坚决服从后者。

特征

生态旅游有以下特征:第一,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第二,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第三,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第四,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

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2如何规范生态旅游业发展?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多头管理、环境和资源被破坏、旅游基础设施生态兼容性差、相关环保法规与环境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由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日前发布的《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中指出,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一是要紧密结合现行的旅游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相关法律规范与认证标准,规范发展生态旅游;二是要构建生态旅游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旅游的指导与服务;三是要强化旅游环境监管,坚决及时纠正借用生态旅游名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努力监督与保证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四是要鼓励建设环保与低碳化基础设施,因地制宜采取各类解说方式,以实现游客的最佳体验;五是要加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有重点地推广一批成熟的先进技术;六是要探索建立生态旅游责任保证金制度,建议各级政府制订生态旅游发展优惠政策,采取多样化资金支持措施,引导和促进旅游业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七是要启动面向各类人员的综合培训计划,建立一支具备旅游先进理念,善于经营管理的生态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3生态旅游资源和产品类型有哪些?

(一)资源分类

1、山地型指以山地环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适于开展科考、登山、探险、攀岩、观光、漂流、滑雪等活动。

2、森林型指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也包括大面积竹林(竹海)等区域。适于开展科考、野营、度假、温泉、疗养、科普、徒步等活动。

3、草原型指以草原植被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也包括草甸类型。适于开

展体育娱乐、民族风情活动等。

4、湿地型指以水生和陆栖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湿地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指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也包括江河出海口。适于开展科考、观鸟、垂钓、水面活动等。

5、海洋型指以海洋、海岸生物与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包括海滨、海岛。适于开展海洋度假、海上运动、潜水观光活动等。

6、沙漠戈壁型指以沙漠或戈壁生物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适于开展观光、探险和科考等活动。

7、人文生态型指以突出的历史文化等特色形成的人文生态与其生境为主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适于历史、文化、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及适当的特种旅游项目及活动。

(二)产品分层

1、大众生态旅游产品适应大众化旅游消费市场而开发形成的生态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文保单位、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生态资源中进行的游览、观赏、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等活动形式。

2、示范生态旅游产品主要指生态资源独特,旅游开发管理服务水平较高,经营发展模式具有示范效应的生态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在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国家公园、文保单位等生态旅游资源单位内,进行的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等活动形式。

3、特种生态旅游产品生态资源具有特殊优势,在市场上形成独特吸引力的生态旅游产品。主要包括观鸟、观察野生动物迁徙、沙漠探险、自然生态考察等。这部分产品数量少、品位高、容量低,是中国生态旅游的主要品牌。

学习借鉴

国外如何发展生态旅游?

美国

美国是最早设立国家公园的国家。1872年,美国划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以后又逐渐发展形成了包括国家公园、国家保护区、国家纪念地、国家游憩区等22种类型、600多个自然保护区、近400个公园在内的国家公园旅游对象体系,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0%。

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美国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例如公园的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对环境实行严格的科学监测,以严格的立法保障生态旅游对环境的保护等。

肯尼亚

肯尼亚是世界上较早开展生态旅游的国家,目前,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肯尼亚国民经济主要创汇行业。

肯尼亚政府认为,发展生态旅游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要顾及当地居民的利益,以此推动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在每个国家公园或保护区成立了居民服务协会,通过这个组织给予居住于国家公园或保护区周围的民众以实质的帮助。其次,积极鼓励居住于国家公园或保护区周围的民众参与到与旅游相关的行业,提供餐饮或制作纪念品及表演等,使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利,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较大的生存空间和安全的庇护所。第三,制定“生物多样区保护计划”,协助当地居民找到合适的工作,改善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早在1994年就出台了《全国生态旅游战略》,其目的在于找出影响或者可能影响澳大利亚生态旅游规划、发展和管理的主要问题;制定一个全国性的纲领,来指导生态旅游经营者、国家资源管理者、规划者、开发商以及各级政府来发展生态旅游;制定政策和开展项目来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这个战略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明确:确定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方法;规划和控制;自然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影响评估和监控;市场营销;行业标准;行业认证;生态旅游教育;为土著人提供发展机会;解决自然资源分配和管理中的公平问题等。这一战略成为澳大利亚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名词解释

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划定范围,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风景名胜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动植物、化石、特殊地质、天文气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园林、建筑、工程设施等人文景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风土人情等。我国的风景名胜区,按其风景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等,划分为3级。

国家公园

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原始状态,同时又作为科学研究,科普和供公众旅游娱乐,了解和欣赏大自然神奇景观的场所。由于旅游功能比重较大,所以公园的面积都很大,世界上正式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1200多个有特色的国家公园,其中很多属于自然保护区性质,但又有可游览的部分。为保护园内的自然景观不因游览受到损害,经各方专家共同研究,规划分区。国家公园一般可分为5个区:特别保护区、原野区、自然环境区、娱乐区和服务区。摘自《环境科学大辞典》

第三篇:如何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

如何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要: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公正、公平、合理地广泛分享的基础上。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和借鉴发展的经验,加强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资源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对推动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进一步开放市场,放开技术出口限制,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消除各种贸易壁垒。要通过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建设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

经济增长

说起经济,就不得不提改变了世界的次贷金融危机,这场金融海啸,如潮涌一般,差点将全球经济打回黑暗时代。虽然现在,金融秩序似乎得到了恢复,许多资产价格又回到了让人震惊的雷曼倒闭事件前的水平,但危机后的世界格局的确被改变了,而且是深层次,结构性的改变。面对危机后时代,全球经济的真正复苏需要所有国家的努力。各国政府应当制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帮助本国经济复苏

今天的政府,就像消防队员一样,哪里着火了,他便会飞身扑上,打开消防水龙,扑灭恐慌之火。这次次贷危机中,各国政府史无前例的行动一致,主动干预市场经济,向市场注入巨资,帮助遭受灭顶之火的金融业,房地产业,甚至汽车业。的确大手笔的巨资注入制止了市场恐慌,降低了金融体系的崩溃风险,虽然在非常时期,政府动用非常手段拯救经济,恢复信心无可厚非,但这真的是长远之计吗?事实证明,这样不仅降低经济效率,财政上也难以持久—央行的大发国债加速了通货膨胀,政府货币政策的放宽,带出了资产泡沫。所以,各国政府应广集意见,从宏观调控出发,制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帮助本国经济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只看CPI。

各国公司应该加强贸易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要想取得长远发展,搞好对外贸易必不可少。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的却是“贸易摩擦”,“关税保护”,甚至“惩罚性经济政策”之类的名词。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政治体制上的不同,以及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各国之间纠纷不断可以理解,但我们应当清楚的认识到,在全球大环境下,两集团相互争斗,定两败俱伤,多集团相互争斗,定一损俱损。所以,各国公司之间应当放下武器,携手共谋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共赢。

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大课题,既关乎世界各国当前的发展进程,也关乎全人类的发展未来。世界各国有远见的政治家和负责任的企业家,都应该为此而共同努力。从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看,一些重要的特点和趋势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主要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前所未有地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把握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能力,为人类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强大支持;国际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各国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各国实现经济合作共赢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世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发展中国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外部经济环境仍在恶化,南北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新的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不断出现,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面临困难;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度增长,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包括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在内的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因此,可以说,人类的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的正确选择只能是推进合作共赢,我们的共同目标只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从自己的发展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今天的发展既是昨天发展的继续,又是明天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在制定发展规划、选择发展战略、确定发展道路和实施发展举措时,必须既考虑眼前的发展要求,又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既着力改善民众的现实生活,又重视发展的长远利益。为了推进合作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支持和推动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发展,努力保持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发展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各种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解决全球各种问题的基础条件。要推进合作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积极推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应该更多地关注和考虑广大贫穷国家的需求,尤其要下气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步伐,尽快缩小日益拉大的南北发展差距。这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发展中成员的发展,应该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发达国家应切实减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增加对他们的不附加条件的官方援助;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增强科技发展能力,挖掘市场潜力,使发展中国家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革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制,消除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应在平等的基础上推进南北对话,同时广泛开展南南合作,加强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减少经济全球化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风险,推动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目标。

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下,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世代代永续发展。

第三,构建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否则,将使人们付出沉重代价,最终也会危及发展本身。发展要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要重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抓好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提倡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要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构建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生存质量的重要基础。要尊重自然规律,根据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强对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加快治理环境污染和促进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第四,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努力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世界的持久和平和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公正、公平、合理地广泛分享的基础上。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和借鉴发展的经验,加强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资源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对推动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广

泛开展国际合作,进一步开放市场,放开技术出口限制,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消除各种贸易壁垒。要通过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建设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亚太经合组织应该继续推进茂物目标的实现,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亚太经合组织原则,积极开展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共同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要加强各国企业界的交流,支持企业更加主动地开拓对方市场,积极探索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扩大相互投资。要扩大国际经济决策的基础,使发展中国家充分参与国际经济决策和合作。

第四篇: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专家解读教育规划纲要“职

业教育篇”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吴晶 查云帆 俞菁)为何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如何培养一流的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否深造学习?„„近期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回答了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疑问和要求,为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设计更多成才的路径,力求帮助他们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

征求意见稿提出: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纲要继续教育战略专题组副组长、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认为,从我国13亿人口的基本国情出发,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劳动的供求结构矛盾都需要职业教育大发展。对我们这样一个处在工业化初期的国家来说,可能需要更多的能够操作、能够动手、能够完成优质产品、提供优质服务的人,所以纲要有这样一个含义,就是要把职业教育放到与学科性教育并重的位置。

有资料显示,我国技能型劳动者占城镇劳动者总数的1/3,距离发达国家1/2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每年有600万的农村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如果直接进入就业岗位将极大地降低劳动者的素质。

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设计,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将分别达到40%和90%左右,这就意味着至少有50%以上的高中阶段毕业生要直接进入就业岗位。为此,发展职业教育也是促进就业结构和谐的重要途径。

陈宇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问题也必须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目前我国已有1.5亿左右的进城务工人员。针对此,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近年来,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稳步提升。据统计,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招生数已从2003年的20万人增长到2008年的29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招生数在校生数已从2003年的97000人增加到2008年的16万人。

培养:以技能高低为核心

针对“用工荒”和“找工难”等现实问题,征求意见稿特别关注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

纲要职业教育战略专题组组长、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周稽裘说,当前许多企业反映招不到工,而劳动者却找不到工作,最根本的原因是劳动者的素质没有跟上,没有适应岗位的需求。征求意见稿要求“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这就是要大力推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岩说,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是以技能的高低作为核心质量评价体系,单凭学校自身培养不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是解决职业教育的职业型和技能型这个特点的一个最好的手段,这也是全世界普遍通行的做法。

他建议,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首先要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其次职业教育要改革办学模式,依托行业企业建立教师培养培训的基地,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再次,要加大相关优惠政策的倾斜力度,支持企业更多的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服务。

此外,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设计,今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管理权限将以省为主进行统筹。周稽裘认为,此举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应逐步实行自主招生试点,以选取到更多接受职业教育的良才。

深造: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职业教育毕业生能否读博士?技能工人能否成长为企业经理?针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继续学习问题,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桔说,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对于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征求意见稿强调要实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

“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继续学习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择业自由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她说,为此必须加强制度设计、改革考试办法、强化政策引导。

在制度设计上,刘桔指出,征求意见稿对加强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提出明确方向,今后要健全职业教育的课程衔接体系,使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的继续学习有良好基础。征求意见稿还对加强升学和考试制度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今后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方面可以通过电大、函授、夜大、现代远程教育以及在职培训等方面,接受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的职业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就是直接升学,这就需要我们改革和完善现行的考试制度,构建一种知识加技能的考试制度,使直接升学制度更加完善。

陈宇强调,我国技能劳动者已在世界引起关注,赢得尊重,但在收入分配、经济地位上仍处弱势。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教育部门,更需要生产部门、劳动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配合。

第五篇:推进建筑节能 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节约能源资源是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建筑能源占我市能源消耗的27.6%的比例,建筑节能工作不可避免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我市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wmxz.cn作为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石油资源处在衰竭期,面对形势,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审时度势地提出:“构建大庆市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的战略思想,实现大庆的可持续发展宏伟目标。建设节能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是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获得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目前,我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承载能力相当脆弱,能源消耗严重。截止到2004年底全市城市、县城房屋建筑累计面积6543.39万平,其中集中供热面积4477.1万平方米(包括:住宅面积2952.6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1524.5万平方米)。经测算在一个采暖期内,全市标煤总消耗量约102万吨,按燃煤300元/吨计,消耗3.06亿元。如大力实施节能,按节能标准50%,则建筑本体即可实现30%,一个采暖期可节约标煤27.3万吨,折合燃煤约30万吨,按300元/吨计算,可节约奖金9000万元。公共建筑节能测算大约是1.5亿元,可为我市财政节省2.4亿元用于替代产业的投资,加速我市的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二是体现以人为本执政的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精神和物质需要。建筑作为人工环境,是满足人类物质和生活需要组成部分,人们也对建筑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受石油、石化生产的影响,环境质量十分恶劣,为此提出了“东移北扩”总体规划目标。目前,已逐渐形成人口相对集中的东风新村、让胡路两个大型居住区,由于供热设施集中,能耗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其他污染物都会污染空气、危害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环境酸化,破坏生态平衡。节能建筑由于采用了成套的节能技术措施,譬如适当控制建筑体形系数,即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采用保温性能良好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采用墙体保温、屋面保温、中空双层玻璃窗、保温门和节能空调等,减少了围护结构的散热,改善了建筑热环境的质量,提高了供热系统的热效率,既节约了能源,改善了环境,又降低了房屋的使用成本,住户得到了实惠,进而提高人民的居住质量,满足生活需要。

三是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需要。节约建筑用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执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家宝总理10月12日上午听取中国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研究汇报后指示:实施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要坚持开源和节流并重,并把节约放在首位。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亦指出:建筑节能工作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建设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注重科学用能,合理用能,针对不同气候地区制定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陆续颁布。其中,针对湖南省这类气候地区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于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建设部还在2000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76号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对建筑节能的管理、责任、处罚作了进一步明确的规定。

总之,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大庆市可持续发展,事关把大庆建设北方现代化城市目标的实现。因此,全面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必须切实用大力气抓紧抓好。

二、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大庆市建设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战略新高地,实现大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以建筑节能示范工程为载体,以强化监管为手段,以提高新建民用建筑节能达标率为重点,坚持实施节能优先的方针,以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以法治为保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城乡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先后有黎明小区、阳光佳苑、八一农大、大庆石油学院、东湖上城、祥阁小区等23个居住小区全部按建筑节能50%标准设计,建筑面积612万平方米,占全市住宅总面积的13.6%。又以完善制度、立足长远的思想为指导,在全省率先出台和下发

第九,加大建筑节能技术开发与应用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大庆石油学院、大庆油田开发技术公司等科技人才优势,加强对新型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研究,为建筑节能提供技术保障。重点研究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空调技术、住宅集中采暖技术、太阳能电池草坪灯、太阳能电池路灯等建筑节能技术;开发、推广外墙保温体系、节能门窗技术、屋面保温隔热技术、热量监督体系、引进和借鉴国际、国内成熟的、先进的节能技术、节能体系、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建筑节能工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事业中的具体体现,是大庆构建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肩负的使命神圣而光荣,让我们携起手来,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开创建筑节能工作新局面!

下载房地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房地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所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确保在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条件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变废为宝”、实现经济“绿色增长”的时代,国家积极扶持“负碳排放”的人造板行业,鼓励各大人造板行业在实现自身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减少森林......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合集)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张,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和挑战。企业要保持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具活力,实现企......

    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我们华恒智信在多年的咨询工作中发现,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尤其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西方......

    如何实现人寿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中国保险业持续25年的快速发展确实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的取得,缘起于中国多年以来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得益于中国保险界人士对专业化、规范化和......

    如何实现人寿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中国保险业持续25年的快速发展确实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的取得,缘起于中国多年以来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得益于中国保险界人士对专业化、规范化和......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江泽民主席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朱镕基总理在会见第三届中国......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从国情出发,保持清醒的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