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农业工作总结正稿
海城市生态农业试点县工作总结海城市是200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5家生态农业试点县(市)之一,五年来在省生态办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我们认真按照《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项目合同(2001-sd-02)》所确定的任务和目标,全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我市2001—2005年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项目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概述五年来,我们始终按照《海城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要求,紧紧围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实施农业生态产业工程这两大任务为核心,全面开展生态农业建设。一方面我们针对海城工农业污染现状,集中力量采取了综合措施,全面治理了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养殖业粪便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针对海城市耕地、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开发,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大面积建设水源涵养生态林;针对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的特点,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实施了西部沿河灌区改造工程,大面积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大面积发展经济田,并对全市大中小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对全市五大河流集中进行了整治,达到了百年一遇的标准,对东部山区全面实施封山育林,连续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使我市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另一方面我们根据海城生态农业建设主要功能分区规划,紧紧围绕海城特色农业产业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通过5年的努力,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四大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即建成了2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基地,建成了18万亩无公害优质南果梨核心生产基地,建成了西部沿河20万亩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建成了集449个高标准养殖小区和120家饲料加工企业为主的无公害肉蛋奶和安全饲料的生产加工基地,四大生态产业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围绕上述两大任务,我们还具体实施了生态农业“五大工程”,即22个子项目工程。通过工程项目建设,迅速建立和完善了海城生态农业三大体系,即生态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生态农业管理体系、生态农业监测保障体系。通过五年的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不仅培育了一批骨干队伍,提高全民生态农业意识,还创造了一些新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创新了生态农业建设运作机制,真正使我们海城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生态农业的道路,全面促进了海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工作方法与组织管理机制
1、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证为了保证海城市省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市政府配备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组织机构,设立了生态农业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关景泉副市长担任,小组成员由农村经济局、林业局、动监局、农机局、财政局、科技局、水利局、计划局、环保局主要领导组成,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设在农村经济局,并设3人专职负责生态农业项目的管理工作,市生态农业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了全市农林机畜水中高级技术人员30人,组建了市生态农业技术指导组,另外还聘请了农大和中科院沈阳生态所的教授组成了专家组,全市9个生态农业示范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五年来,在市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在省生态办和专家组成员的具体指导下,我们海城自上而下形成了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技术指导体系,各部门、各机构协调运作,确保了省生态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2、精心实施,确保项目推进我们为了确保省生态农业项目的实施,我们海城下发了海政发[2002]47号《关于印发海城市建设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市)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随后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无公害蔬菜和果品示范县(市)实施意见”2个政府文件,以及“关于严禁在蔬菜和果品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通知”2个政府办公室文件,相继制定了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的管理办法、技术操作规程和检验检测规范程序等法规。为确保五大工程、22个子项目顺利实施,我们全面推行了目标管理,把各项指标任务全部量化分解,层层落实到各部门,并与市直各局和各镇区签订了《海城市生态农业建设责任书》,同时我们市生态办精心制作和下发了《海城市省级生态农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手册》,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也都设专人负责项目管理,做到了项目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基层,责任落实到职位、落实到个人,使全市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形成了长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3、突出重点,实行项目配套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把《海城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印发了51份,发放到全市32个镇区、10个局、9个生态农业试验点单位,做为指导全市发展生态农业的蓝本,按照《规划》所确定的重点内容,自上而下明确任务,分项落实重点项目,我们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围绕规划重点,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实行项目捆绑配套,各部门分头负责推进实施,我们市生态办积极协调,分项组装,形成整体,跟踪管理,使我市生态农业规划项目全部得到落实,有效地保证了省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项目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4、开展示范,促进以点带面按照《规划》,我们全面开展了“9个示范镇、20个试点村、9个试验点”三级示范体系的建设,五年来,各试点单位精心组织项目实施,实行高新农业技术成果组装配套,建设成果显著,大多数单位成为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通过开展三级试点、示范工作,使我市生态农业建设在微观层面上有了新的突破,先后创造出了以接文王家堡村和王石天鹰果业为代表的省级生态果园建设模式,成为全省八大生态农业模式之一,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同时我们还创造了以八里东三道为代表的无公害蔬菜生态产业开发模式,以腾鳌黄士为代表的高效生态农业园区模式,以西四镇前郭村为代表的稻蟹套养生态农业模式等,并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一系列配套技术,真正形成了以点带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周边地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5、注重宣传,树立生态意识我们在实施生态农业项目建设上,高度重视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加强生态警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我们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分2次积极策划,编导了海城市生态农业警示宣传短片,分别用4个月时间,在海城电视台黄金时段滚动播出,取得了较好的宣传作用。我们集中在全市城乡各主要道路两侧,刷写了生态农业警示宣传标语76条。同时我们还利用科普之冬、专业技术培训,结合国家科技入户、阳光培训工程等活动,对农民进行1500人次的生态农业技术骨干培训,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三、项目执行情况
1、着眼发展,科学规划。2001年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了专门的调研组,对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充分研究和分析了海城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以及各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潜力,之后,市政府先后连续组织召开了3次由市直各相关局、有关镇区、部分村和农民科技示范户等人员参加的座谈会,集思广益,认真听取和研究了各方面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十五”海城农业发展规划,最终由市政府确定了生态农业发展目标和规划的总体框架。随后,组成了专门的规划方案起草小组,历时半年,数易其稿,并特意邀请了沈农大生态专家王绍斌教授进行指导,最后由省生态办6名专家组成员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最终成稿。通过五年来项目实施的实践证明,我们海城的生态农业规划得到了全面的落实和执行,对我们海城十五期间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指导作用。我们根据海城自然地貌自东向西分成了东部低山丘陵区、中部平原区和西部沿河低洼区三个一级功能分区,并结合海城产业发展特点,具体规划了7个二级功能分区,围绕这7大产业分区,我们重点进行了生态环境治理,大力发展无公害生态产业,加强能力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集中力量,推进工程。五年来,全市上下围绕生态农业五大工程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进22个子项目工程的落实,大大提升了海城农业发展新水平。五年期间,全市生态农业建设五大工程总投资6.5亿元,其中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投入1.6亿元,市本级财政投入0.52亿元,镇村投入、农民自筹以及社会化投资达4.38亿元,初步统计仅政策性补助发放资金就达到4200万元,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效果明显。
3、创新技术,推广模式。省生态农业项目实施5年来,我们结合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和能力建设技术配套,重点对33个大类别配套生产技术和工程建设技术多次组织技术组成员,进行集体攻关,突出无公害生产,突出高新技术成果配套组装,突出技术培训和推广。在南果梨生产上,制定并下发了《海城市无公害水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海城市无公害优质南果梨模式化管理规范》、《南果梨商品果实规范》,开展了优质南果梨品种提纯扶壮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上,组织专家填写了17个品种《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小册子;在粮食作物生产上,制定并推广了《无公害稻蟹套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专用玉米生产技术规范》和》高油大豆生产示范区技术操作规程》;在养殖业上,我们制定了《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标准》,推广了国家《无公害养殖环境标准》。5年来,我们先后优选引进了生物质气化大型装备2套,引进了工厂育苗成套技术和装备1套,新上了蔬菜预冷速冻加工生产线,引进辽沈1型大棚建设标准,研究制定了温室大棚茬口安排技术,全面推广了温室二氧化碳施肥技术,温室卷帘机技术,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生产技术80万亩,推广了矿山植被恢复技术。另外我市龙头企业先后引进了生物饲料生产技术等,研究成功了畜禽粪便处理生产生物复合肥技术等等。在生态产业模式开发上,通过20个试点村和9个试验点的试验摸索,逐步形成了7大生态模式。
4、全面发展,效益显著。一是通过生态农业项目实施,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我市实施的省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在加快促进海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到2005年末全市大农业总产值实现45.1亿元(生产者价),农业增加值实现25亿元,分别比2000年提高14%和8.4%。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000元,比2000年提高19%。到2005年全市粮食总产量实现50.1万吨,比2000年提高10.8%;蔬菜总产量实现70.4万吨,比2000年提高39.6%;全市肉类总产量达14.5万吨,蛋类总产量达20.7万吨,水产品产量达1.1万吨,分别比2000年提高18%、29%和29%;优质水果产量达10.9万吨,比2000年提高35%。目前全市良种普及率达98%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1%。二是通过生态农业项目实施,社会效益十分巨大。实施生态农业建设5年来,加速推进了我市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进程,加快了全市小城镇建设向功能互补、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方向发展,城乡居民安居乐业,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山川河流道路的绿化改造以及清洁能源使用,使得全市农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通过生态产业开发,全面提高了农民技术和文化素质,加速推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村产业分工,确保了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通过实施生态农业建设项目,也使得全市上下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项目实施,农业政策扶持力度全面加强,农业执法能力建设得到了强化。三是通过生态农业项目实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05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35.3%增加到37.6%。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由2000年的85%达到98%。各个分区内大气环境状况全面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区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全市5条主要河流水质已由2000年的ⅴ类水质达到ii类以上水质标准。畜禽粪便处理率由2000年30%上升到98%。全市生物肥施用面积比例由2000年的10%上升到51.2%,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由2000年1.61上升到1.81。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监测面积由2000年的3万亩增加到172万亩。
四、基本经验与体会实施省生态农业建设5年来,我们在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和投入机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在促进生产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上,摸索出了一系列新途径和新措施,具体体会:
1、生态农业建设必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搞好生态农业建设,不仅仅局限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上,要重点突出放在生态产业开发上,要依靠科学技术,依靠系统的生态农业理论,结全本地实际,以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做为搞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仅仅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线,才能算做真正的生态农业。
2、抓生态农业工作必须多部门协同运作。采取多部门协同运作,共同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是抓好这项工作的关键。生态农业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要搞好一个地区生态农业建设,必须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科学制定生态规划,分工负责,协调一致,才能最终实现目标,因此,上下各部门、各单位做好密切配合,相当重要。
3、发展生态农业必须连续制定下步规划。我市生态农业建设实施了5年,效果明显,指导性强,目标和任务完成的好,当初我们粗略制定了长远发展规划,但是从目前来看,进上步详细制定好下一步5年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发展生态农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有些方面仅仅5年建设还不能完全取得明显效果,为此,我们认为抓生态农业建设要列入各县市政府的日常工作中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4、搞好生态农业必须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做为一个地区要搞好生态农业建设,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必须投入相同的力量,全力抓好,使之相互呼应,相互结合,尤其是在微观技术层面上,要抓好技术配套组装工作,抓好试点示范工作,抓好生态模式开发推广工作,只有做到宏观和微观生态农业相结合,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科学的发展道路。
五、问题与建议一是在实施生态农业项目建设上,有些规划的子项目建设,由于时间变化,情况发展有所变化,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当初的建设规划内容,还有的一些已建成项目,由于后续建设投入不足,没能完全充分发挥作用,甚至有的工程出现萎缩和凋亡现象,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我们认为,要真正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采取市场化、社会化投资建设的方式。二是在发展生态农业上,国家和省要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不能仅仅停留在试点建设的层面上,要通过大的政策来引导生态农业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才是根本之策。三是建议希望省一级要常设领导机构,常设工作机构,常设技术专家组,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常年开展技术指导,我们做为县市一级政府,同样要把这项工作长期地、坚定不移的抓好抓下去。11
第二篇:生态农业工作总结
生态农业工作总结
生态农业工作总结
**乡**年生态农业工作的总结
**年,**乡紧紧围绕年初乡党委、政府制定的工作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努力提高为农服务素质,提升生态农业整体水平,加强各项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建设“高效、生态、服务性”现代农业。着重做好农业新农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迎接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的食用农产品源头监管、动物防检疫、作物病虫害防治、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建设、河道整治等重点工作,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促进农村协调
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就**年生态农业工作自查如下:
**年,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工作,各村协调配合,围绕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目标,各项工作推进扎实,成效显著。**年农业生产计划目标完成良好,粮食及各种农作物又取得丰产丰收,农民增收明显。全年畜禽无重特大疫情,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层次提高。全乡全乡优质玉米达到6865亩,优质油菜面积达到1285亩,优质小麦面积达到5000亩,优质茶叶面积达到7049亩,优质核桃面积达到609亩。栽植银杏410亩,管护银杏950亩,栽植核桃1500亩,建科技示范片600亩,低产改造茶园1800亩,全乡家禽养殖万只以上,循环出栏生猪8000头以上。具体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科技示范片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高效生态农业科技示范片建设年初在康坝村开始规划实施,现初具规模,发展良好,一是加强油菜管理,发展强势产业。油菜板块是我乡特色产业,也是我乡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我乡1285亩优质油菜下在施播和育苗,稍有闪失,群众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为了确保人民群众利益不受伤害,我们努力做到一是清理四沟,做到沟沟相通,保证明水能排、暗水能滤;二是防病治虫,以为主,采取三统一的模式进行统防统治;三是抗旱保苗,积极抗旱,确保油菜的正常生长。二是及早运作,规划了小麦板块建设和**年玉米地膜覆盖工作。小麦是我乡的主导产业,也是当前农业工作中的重头戏。**年秋播生产我们全力做到:一是宣传发动,在全乡营造大种小麦、种优质良种小麦的浓厚氛围;二是统一品种,确保我乡主推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三是落实面积,确保全乡**年播5000亩优质良种小麦面积不动摇并做好对小麦实施“一喷三防”工作;规划并落实**年1200亩玉米地膜覆盖面积。为了提升高效生态农业科技
示范片的整体水平,在乡政府的领导下,正在规划设计农业休闲旅游功能,加强项目间的协调发展,突出都市型农业特色。
二、以食品安全示范乡建设为契机,确保食用农产品的安全
“食品安全示范乡建设”活动以来,各部门、村以此为契机抓落实,抓推进,全乡现有蔬菜面积800余亩,种植户300户,设立了11名责任心强的联户组长,向农户发放宣传告知书,安全用药宣传画1000余份,落实了乡、村联户组长,栽培户安全用药承诺书、监管责任书,签约率达100%,达到了全覆盖,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相互督促,乡、村监管的体系。畜禽防检队伍得到了加强,防检制度更加健全完善。一是加强了基础免疫工作,严格按照“五统一”、“五不漏”的原则,开展了春、夏、秋季动物防疫,加强了基础免疫工作。全乡免疫猪瘟活疫苗9000头份,占应免数的100%;猪口蹄疫疫苗9000头份,占应
免数的100%;猪蓝耳疫苗7000头份,占应免数的100%;牛、羊口蹄疫疫苗500头份,占应免数的100%;仔猪大肠杆菌疫苗1000头份,猪细小病毒疫苗100头份,狂犬疫苗400头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6万羽,新城疫苗6万羽。二是加强了消毒灭源工作,发放了消毒药吨,对畜禽圈舍、场地、畜禽交易市场、交通要道、运输工具等进行了彻底消毒,共计消毒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三是加强了抗体监测工作,完成了牲畜口蹄疫53份的抗体送检监测任务。确保了全乡无重大动物疫病爆发、流行。
今年以来,乡级层面及配合片区工商部门监管检查7次,特别是农资市场检查密度加大,达12次。乡开展示范乡建设期间,农业服务站会同有关村增加了2次农产品、农资市场的大检查,增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3次,有效地起到宣传监管作用。**乡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片区监管部门的好评。
三、以银杏富民为抓手,林业产业
增质增效
一是合理规划实施,促林产业繁荣。林产业主要以种植核桃、栽植银杏,发展茶叶生产为主。在康坝村新栽核桃1500亩,全乡新栽植银杏410亩,标准化管护银杏950亩,新栽植茶叶400亩。做好“林”的文章。二是加大管护,提升标准。进一步搞好大坪村杨柳子和寺背后400亩优质茶园和去年冬天新点播的500亩茶叶的管护工作,重点是解决好茶园观光路两旁茶叶缺窝和茶园修枝及锄草工作;其次完成康坝村大木林500亩核桃的高接换优任务和全乡银杏的管护工作。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工作扎实有效,深得民心
一是对全乡灌溉设施进行了调查摸底,编制了应急改造计划。**年新建河堤1处217米,维修改造3处2234米,有效的保护基本农田。二是新建气沼池136口,完成了任务的136%。三是硬化了古城漫水桥至赵家村通村路公里,长坪村
长滩河至仁家沟通村公路公里。
四、认真开展各类农民专业培训,增强为农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
农民培训增强了农民技能,种养水平,是推广新技术的重要方式,也是贯彻农产品食用安全监管的有效措施。**年,农民各类培训场次,主要是栽培技术培训,水稻高产群体栽培技术培训,畜禽养殖技术培训,食用农产品安全知识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等。在技术培训服务的同时,积极贯彻各项支农惠农工作。向茶农分发有机肥吨,薄膜900公斤。从根本上转变服务观念,主动深入村、户,形成了技术推广、服务咨询、技术指导培训的服务新格局。
**年生态农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小城镇建设步伐跟不上;二是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经费欠缺,种养业科技含量不高,制约了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
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第三篇:生态农业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实施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
各市、县(市区)农业局、财政局(宁波不发):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我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根据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在全省指导建立一批不同模式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现就实施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充分运用生态学、系统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立足我省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和经济社会的先发优势,因地制宜、突出产业特色、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农产品质量更加安全优质,走出一条新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路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建设原则。一是坚持协调发展原则。园区的选址、定位应紧密结合区域性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地方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应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新农村发展规划等相协调。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同时,切实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主导产业向纵深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多元化投入原则。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投资运作方式、产权和运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以业主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投入机制。四是坚持突出创新,效率优先原则。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加大科技与管理创新力度,把创新的理念贯穿于园区的建设发展。通过整合各类农业园区、农产品基地等,巩固、提升现有建设成果,把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高效生态农业样板与示范窗口。
二、建设目标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立足生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通过对种养加一体、生态养殖、立体种养、有机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发展模式的合理组合应用,努力使高效生态农业园区达到基础设施完备、产业优势突出、科技应用领先、服务体系健全、服务方式高效、生态环境良好、产品优质安全的建设目标,把园区建设成为效益农业的集聚区、优质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区、休闲农业的观光区和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十一五”期间,全省建设以粮油、蔬菜、茶叶、柑桔、特色小水果、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畜禽养殖、休闲农业等产业为重点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100个。
三、建设标准
(一)园区规划
1.选址科学合理,生态环境好,主导产业的区域优势与特色明显,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其中,畜牧类园区须距交通要道、学校、居民区500米以上,离城市规划区、其他规模养殖场、畜产品加工厂2公里以上。
2.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合理布局,规划科学,建设内容符合循环经济与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可操作性强。
3.投资估算合理,资金筹措方式可行。
(二)基础设施
1.种植类
一是沟、渠、路配套合理,排灌方便,用电便捷、安全。
二是核心区面积一般连片集中500亩以上(花卉苗木类核心区面积300亩以上),良种覆盖率96%以上。
三是有采后处理场地等配套设施。其中,茶叶园区有标准茶厂,并达到《茶叶加工场所
基本技术条件》省地方标准要求。
四是核心区内喷、滴灌等设施齐全;病虫综合防治、产品质量安全速测、产销信息网络等设施配套。蔬菜、花卉类园区核心区标准大棚面积达50%以上。
2.畜牧类
一是有独立的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粪便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
二是畜舍排列整齐,结构科学合理,生产工艺先进,实现粪尿、雨污分离,牧场周围有绿化隔离带。
三是园区规模原则上要求:生猪存栏1万头以上;奶牛存栏1000头以上;种、蛋禽存栏分别为1万和3万羽以上;肉禽年出栏5万羽以上。
四是兽医室、饲料仓贮和畜禽粪尿处理设施完善。奶牛园区有配套挤奶设备和青贮窖,生猪园区有隔离舍和肉猪出售台。
3.综合类
一是核心区面积要求连片集中1000亩以上,且有1个产业功能区块面积达到相应专门化园区标准的75%以上,或两个产业功能区块面积均达到相应专门化园区面积标准的55%以上。
二是沟、渠、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合理,排灌方便,用电便捷、安全。养殖区块还应有独立的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粪便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
三是主导产业区块配套设施、设备标准达到相应专门化园区标准。
四是核心区种养类产业区块生产工艺、处理场地等标准符合相应专门化园区标准要求。
(三)机制与管理
1.当地政府重视,并列入当地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
2.组织实施主体明确,生产经营实行企业化运作。
3.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明确,有一套较为完备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奖惩措施。
4.园区与科研院所、工商企业等单位的合作机制健全,管理科学、规范。
5.有产前、产中、产后自我服务组织。
6.带动作用强,能指导和带动周边地区农民的产品生产。
7.在产业化经营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科技水平
1.有注册商标和品牌。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农药、化肥、药物等投入品符合农产品安全生产要求;主导产品有生产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达到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2.有较强的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能力,积极引进、转化和创新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优良新品种和适用先进设施。
3.主要从业人员持有绿色证书,或具有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劳动力比率达60%以上。
(五)园区效益
1.经济效益好,单位面积产量与产值比周边同类产业区高15%以上。
2.社会效益好,园区建设推动集约化生产水平提高,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率,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区域未来发展具有潜在的发展优势。
3.园区建设能有效改善当地农业发展条件,有利于当地传统农业提升、生态环境改善、农业功能拓展和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致富农民、发展农村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建设模式
1.设施栽培模式。以工业化装备和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为基础,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地膜覆盖,大棚、温室、无土栽培等多种方法,营造“全天候”的农业生产条件,创造具有更高产出率的光照、热量、气温和土壤等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作物常
年生产、多季收获、优质安全、高产高效。
2.生态养殖模式。通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把工厂化集约生产嫁接到生态化养殖上,对生产过程进行标准化、企业化和精准化管理,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生产出具有天然养殖特性的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价值。
3.立体种养模式。把种植业和养殖业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优化组合,依据动植物生态共生圈、食物链和循环经济原理,充分挖掘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
4.种养加一体化模式。把具有产业关联度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紧密地结合成有序的产业链,使农产品得到循环利用,多次增值,开发创造多种功能,不断提高农产品效用和附加值。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充分挖掘农业增效和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5.休闲农业模式。依托农业主导产业,通过对田园景观、自然生态资源、环境资源与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等的规划设计及利用,把生产、生活与休闲、生态有机结合起来,开发、拓展农业文化、生态等功能,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五、建设内容与要求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按照园区的规模和功能,建设较高标准的农业生产或加工、销售等配套的基础设施,包括园区的沟渠路、生产经营用房、机电灌溉、农业机械、设施大棚、生产加工和管理调控等配套设施装备。对于由其他各类园区或基地改造提升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采取缺什么补什么,进行提高完善。
2.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要求园区从实际出发,建立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机制,采取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规程,组织生态化生产。在肥药施用上,推广应用减量增效控污技术,积极应用有机肥、生物肥等生态肥料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畜禽养殖上,实行生态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现代养殖模式,建立沼气工程等能源环保设施,加强排泄物治理,积极推广“猪-沼-作物(果)”等农牧结合的生产模式,加强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
3.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建设。建立严格的标准化规程和制度,在生产、加工、储藏和营销等各环节,全面推行标准化和绿色生态化技术。严格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定期检查档案记载情况,切实按照规定标准,实行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准入”的全程标准化和质量安全控制。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打造农业知名品牌、文化品牌和绿色品牌,创立优质农产品名牌产业链。
4.创新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园区科技含量。根据园区承担的示范引导功能的要求,建立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创新应用农业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开发等先进技术,全面推广应用各项成熟的生产技术,努力培育和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加强试验示范,提高农产品质量。建立农民信箱,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技推广和农业生产管理方式。
5.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培育园区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带头人,通过多种形式努力强化园区组织管理、生产经营和技术科研等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掌握科学种养技能、先进装备使用技能和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支持鼓励他们参与园区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充分利用园区的技术集聚区效应和基础设施优势,加强对周边农民培训,发挥农民现代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示范基地的作用。
6.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创新经营管理机制。采取资本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规律、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园区集聚优
势,创新产业化发展组织体系和生产模式,积极开展定单农业,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与农民接成利益共同体的联接机制,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又快又好发展。
六、项目申报与管理
1.根据中央、省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和示范园区建设标准,从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出发,选择生产设施等基础条件较好、区域性和代表性较强的建设项目进行申报,以项目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2.园区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切实可行,实施主体、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明确,功能设计合理,组织管理体系完善和管理制度健全。
3.项目申报采用《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申报材料必须明确项目起止时间,管理和实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实施详细地点,具体实施方案和预期实施目标,投资规模、筹资渠道和资金详实用途,具体建设内容和实施进度计划等要素。项目申报材料需附评估论证意见、市农业局推荐意见及其他必要的附件、附表、附图和资金来源证明。
4.项目以当地农业、财政两局联合文件形式通过 “浙江省农业厅网上项目管理系统”申报,并以正式文本形式送省农业厅2份,省财政厅1份。于2006年11月15日前上报。每个市园区建设项目原则上不超过3个,由省农业厅、财政厅组织专家联合论证,择优确定。对于省立项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省财政给予一定的项目资金补助。
5.落实责任,精心组织项目实施。各地要落实措施和内部责任制度,规范管理,加强指导、培训和检查,严格资金监管,保证专款专用和资金效益充分发挥,确保项目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项目完工后,各地要设立“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标志牌(样式稍后下发),并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总结,按规定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及时将项目绩效评价报告上报省农业厅、财政厅。
6.加强领导,加大投入。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任务重、涉及面广、投入大,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周密部署,加强领导,因地制宜地制订发展规划,出台相应激励扶持政策,调整优化投资方向与结构,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效应、园区业主的积极性和投入的主体作用,大力吸引其他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投资,不
http:///relevant/48340460_more.shtml
4月12日,由盐亭县农业局牵头实施的两河镇白虎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评审会在县政府常务会议室举行,县委书记丁湘,县长赖俊和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代表就白虎村村庄发展规划、风貌整治和产业发展规划作了详细汇报,四川天朴农耕农经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就公司以树葡萄、甜柿、观光苗木为主的精致农业发展规划作了说明。各部门负责人对白虎村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县委书记丁湘、县长赖俊对各公司为白虎发展规划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并要求白虎村的发展规划定位要准确,功能分区要严谨,近期发展规划和长远目标要明确,同时要注重与新村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和当地资源条件有效衔接,要按照“产业带动、旅游拉动”的现代观光农业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地打造和实施,带动盐亭农村经济发展
第四篇:论生态农业建设
论生态农业建设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治理农业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并强调要“发展绿色产业”,“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这些都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美丽乡村梦想的战略高度认识生态农业建设。
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家整体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建设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生态农业是改善我国农产品品质,确保食品安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为了有效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保证和维护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为有害生物防控提供天然条件,必须大幅减少农用化学投入品,建立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且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机生态农业。形成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机制,才能大幅提高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生态农业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有利于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态农业建设可以加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构建生态型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生产条件,也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
生态农业强调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是在良好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农业”,使整个农业生产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发展。一要因地制宜。各地依据本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当地农业生产。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使各产业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二要优化结构。以大农业为基点,按“整体筹划、协调发展、良性循环、再生利用”的原则,将农、林、牧、副、渔各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结合起来,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三要节能降耗。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效益,通过物质循环和系列化深加工,使农村大量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既实现经济增值,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四要防治污染。把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需求的同时,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健全和完善生态农业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生产者的行为。我国在生态农业上的法规建设起步晚,行动慢,急需进行深入的经济分析和农民意愿调研,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能引导和保障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法规,并尽快形成有效机制。
用规模化的运营模式建设生态农业。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指引农民进行土地流转。规模化是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前提,既可以促进专业化生产,集约化投入,规模化产出;又可以保障农业生态系统各子系统间的高效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有效抵御各大自然灾害。当前,全国正在加快城镇化步伐,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可提前规划,积极引导,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生态农业培训教育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生态农业建设是宏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综合性强,科技含量高,涉及面广,劳动、技术和资金等密集,且具有一定地域性。因此,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科学,并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组织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的原则,确定了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优化发展区是在节约、集约使用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适度发展区资源环境条件有限,在保护好资源条件下实现适度发展;保护发展区侧重于休养生息,重点发挥生态保护功能。必须摒弃粗放型增长方式,以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为基础,统筹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充分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地传统产业优势,促进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选择适合资源条件的生产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关键,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强化生产基地建设。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达国家开始通过源头控制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技术替代原有技术,在各主要水域和水源保护区,研究和制定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通过技术与政策的结合,广泛推行农田最佳养分管理,限制水源保护区农田作物类型、轮作类型、施肥量、施肥时期、肥料品种和施肥方式,实行全流域氮、磷总量控制,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20多年来,农用化学品用量较高的欧盟国家氮、磷化肥用量分别下降了大约30%和50%,曾经十分严重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有所缓解,湖泊和近海域水体富营养化也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农药使用风险的防控和减量措施更加严厉。这些成功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策略和技术值得我国借鉴。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人民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要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切入点,建立起健全的农村环境治理体制与机制,尽快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农业生态状况。抓好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现有水利设施的效益。抓好土地整治改造工程建设,减少水土和养分的流失。科学用地和养地,大幅削减化肥使用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农田地力。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尤其是要逐步禁止高毒高风险长残效农药的使用,防止农药污染农田和农产品,危害农业生态系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艰巨而复杂,必须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务求取得实效,全面实现《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提出的各项目标。农业部2015年4月印发的《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围绕节水农业、化肥农药使用规模控制、养殖污染防治、解决农田残膜污染、秸秆资源化利用和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六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具体目标,即“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是指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确保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达标;“两减”是指化肥、农药减量使用;“三基本”是指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加大科研开发力度,推广和普及新技术。科技是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核心支撑,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积极研发和推广普及生态农业的各种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一方面注重挖掘传统农业的技术精髓,另一方面要不断集成创新现代农业技术。挖掘并汲取传统农业精耕细作,重视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技术精髓,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弥补其生产规模小、效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等缺陷,使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高效的生态农业。我国传统优良的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耕作理念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采用立体多熟制和种养殖复合式,推广间套种立体种植、秸秆覆盖栽培、精耕细播与保护地栽培等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节水技术、抗旱保水技术,旱作节水农业等新技术。在植保上,重点研究和推广农药污染防治技术,如农药减量,使用农艺、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技术,用低毒低风险环境友好型农药替代高毒高风险型农药技术,以及农药残留生物降解技术等。在施肥方面,要严控化肥使用量,推广平衡施肥和配方施肥技术,大力使用农家有机肥等,减轻土壤和水体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耕地质量。要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纽带,进行农村厕所改造、厨房改造、畜禽场圈改造。推广农村人畜粪便发酵除臭技术、畜禽粪便生物处理技术、规模化畜禽场圈粪便高温连续发酵技术、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化利用(肥料化、能源化和饲料化)技术等。还要下大力气减少塑料薄膜的使用量和残留量,使用新型可降解液膜替代技术,普及农膜回收利用技术,从源头阻断难降解型农膜造成的有机化合物的污染。
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由于农民受文化知识教育相对偏少,整体素质不高,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新技能的培训,长期形成的一些落后生产和生活方式,接受各项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使生态农业建设进展相当缓慢。因此,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已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迫切任务。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现代媒体,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推动农民积极参与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广和普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农民自觉保护环境,形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强化培养一批现代农民骨干,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广大农民掌握各种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生态农业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加快生态农业的建设步伐。
第五篇:某市生态农业经验材料
加强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农业
**市农业委员会
2011年6月27日
**是传统的农业大市,生态环境优良,发展生态农业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在大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全力打造生态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8.4亿公斤,成功跻身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行列;农业总收入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农民人均纯收入8260元,比上年增长12.6%。**市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示范市、优质水稻产业带示范市和全国产粮大县等称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确定了“依托生态环境、绿色资源,以加强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全面推进绿色产业不断升级,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市建设总体思路,并精心组织实施,促进了全市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快速发展。我市在生态农业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一、实施“四项工程”,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是生存之基,环境是发展之本。我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实施了生态农业建设“四项工程”。
1、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我市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快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步伐。一是改善农村人居条件。我市把改善村屯环境、整洁村容村貌作为农业生态建设的工作重点,着重实施了“建设”、“披绿”、“洁美治乱”工程,全面改善了人居环境。几年来,全民植树96万株,完成造林1.125万亩,绿化村屯65个,绿化街道198条,总长7.967万延长米,栽植乔灌木计51.8万株。投入128万元,改造坯草房38栋,翻新茅草房125栋。投资139万元,新建饮水工程3处,重点解决含铁超标和水源保证率低的问题,涉及农 1
村人口2568人。投入9526万元,修筑村级公路417.4公里,完成路面硬化191.3公里,今年还将建设水泥路126.5公里。二是合理处置农村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农村沼气池建设国债项目,我们把沼气池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厨相结合,全市****户农户参与了沼气池建设,农村新型能源的使用,为减少农村生活废弃物排放量寻找到合理的出路。**乡**村建设了全省首家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开创了**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先河,成为了全市农村污水治理的典范。全市农村坚持畜禽圈养、人畜分离的原则,建立了13个健康养殖示范点,7个畜牧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点,全市规模养殖场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100%。通过秸秆还田,引进中密度板材制作、稻壳机制碳棒、米糠油提炼和稻壳发电等项目,使秸秆、稻壳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由过去的“垃圾”变成现在的“宝贝”。全市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5%,还田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2、实施生态林保护工程。森林不仅能减少土壤侵蚀,减少河川径流中的泥沙含量,而且能通过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各个过程,过滤、吸收或吸附各种营养元素和污染物质,减少细菌数量,保护和改善水质。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市现有林业用地138.2万亩,区划界定生态林面积94.9万亩,占林业地面积的66%,区划界定商品林面积128.3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4%。在界定的生态林中,区划国家重点生态林26.8万亩。占林业用地的32.2%区划一般生态林28.1万亩,占林业用地33.8%。2010年,我市补植造林面积13500亩,抚育面积实际完成12940亩。森林总蓄积量380.3万立方米,其中天然蓄积量242.3万立方米,人工林蓄积量2138万立方米。
3、实施大江大湖护岸工程。长期以来,为了巩固水域对生态农业环境的支持,我市加大了江湖护岸工程的建设力度。今年,全市投资230万元,完成**护岸工程固脚和垫层、交通桥基础等主体工程,工程量1.4万立方米。投资325万元,建设**护岸台阶160 米、护岸道路260米、栏杆及护肩235米。护顶工程近期可完工。2010年3月1日,省水利厅召开厅长专题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地区水稻生产
基地建设可研工作,**灌区工程,已列入省政府重点推进的9个灌区之一,灌溉面积达到51.66万亩,总投资需7.1亿元。
4、实施湿地保护工程。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以其独特的生态功能对自然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湿地蓄水能力强,能拦蓄洪水,有防洪抗灾作用。对调节气候,过滤污物净化水质,防止水土侵蚀,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现有的自然湿地,我市先后建立了***、**、**湿地等十一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达14.9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6%。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国家级湿地保护项目,目前,《**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已经结束,只待国家发改委和林业部下文批准。
二、多措并举,夯实生态农业建设基础
1、坚持以稻治涝战略,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市平均海拔120米,洼地星罗棋布,常受江水顶托、山洪下滞,江河泛滥排水不畅,不仅影响粮食产量,更严重的是造成了土质养分丢失。多年来,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三大作物为主,十年九涝,严重制约了全市农业生产的发展。90年代初开始,**市因地制宜,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实施“以稻治涝”战略。“以稻治涝”不是单纯的“见涝种稻”,而是对生产用地做好旱改水的可行性调查,遵循“宜稻种稻、宜草植草”方针,坚决杜绝了在自然湿地上滥垦现象的发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2010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180万亩,是1996年水稻种植面积的4倍。“以稻治涝”战略的实施,既提高了农业生产抗灾能力,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还相当于增添了94万亩的湿地面积。
2、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恢复土地生态指标。全市部分土地由于多年比较单一的种植结构和偏施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种植效益日益下滑,影响了农业生产,同时还威胁到生态环境。对此,我们实施“沃土工程”,该工程采取农机、农艺技术相结合的措施,综合运用机械深松深翻、化肥深施、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达
到深松深翻改土,消除板结,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目的。其中,秸秆还田和测土配方施肥在生态农业建设中有着重要意义。我市有着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过去农民把秸秆大部分作为冬季取暖燃料。通过秸秆还田,避免秸秆焚烧和遗弃,减少环境污染。目前,全市秸秆还田面积达130万亩,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为了合理地利用化肥,把提高农作物种植产量和生态农业建设相结合,我市农技推广中心建立了土肥站,开展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工作,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应用此项技术,避免过量施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目前,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已达30万亩,采集化验分析土样2300多份。
3、加大农田水利建设,集约利用水资源。随着近年全市水稻面积的增加,打井灌溉成为多数稻农的首选,在增加效益的同时,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程度也比较大。为了改变破坏环境引来的农业效益现状,我市积极争取水利项目,规划水田灌溉面积61.74万亩,预计总投资62026.87万元。2006年,我市建设12处典型示范区,推广节水技术。通过节水灌溉,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从而达到水资源保护与农业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2008年,完成投资365.5万元,维修桥涵闸15座,新建、改善灌排渠道112.5公里,完成工程量28.5万立方米,完成了2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新建排干7.5公里、支沟7.03公里、新建塘坝1处,维修拦河坝9座,整修渠道25公里。
三、强化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升级
近年来,我市依靠科技创新,以规范化管理为手段,促进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做实生态农业建设工作。
1、合理布局绿色原料基地,提高生态农业效益。我们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划和建设了各种绿色种养基地。区域内共辟建种植原料基地210万亩,其中A级绿色水稻基地32.3万亩;AA级和有机食品6500亩。依托**乳业集团建立了绿色奶牛基地,绿色饲养率达到95%。
2、提高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水平,建立生态农业标准。我市在基地建设上狠抓生态标准制定,加强了对基地生态的监控。制定了《绿色
食品基地提档升级实施方案》、《推行农业标准化考核方案》和《**市绿色水稻栽培模式图》,重新修订完善了《绿色水稻基地建设十条标准》,组织技术人员制定了《**市A级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制定出台了《绿色食品基地农药、化肥使用管理办法》,对农药、化肥的生产和使用标准做了明确而严格的限定,并在生产、使用过程中进行严格检查。其次,狠抓技术推广,提高科技水平。先后推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推广腐殖酸肥、MI微生物肥、有机复合肥、大棚小区内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等。还重点推广了高油大豆栽培技术,绿色大豆种植面积明显扩大,今年,达到175万亩,同比增长了31.5%。近年来,我市还广泛应用人工、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技术,大力推广稻田养鱼、养蟹、养鸭等综合技术。
3、高标准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原料基地,加强生态农业监控。定期组织开展生产资料市场大检查,通过基地监督员、检查员严格控制化肥、农药施用品种、用量和使用时间,建立村户两级档案,每年进行四次检查并跟踪监测,对违犯操作规程者坚决取消合同,对合格的原料按品种实行单收、单脱、单储、单交售,实行优质优价,保证了原料质量。目前,全市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监测面积达到210万亩,比上年增长18.9%,绿色认证面积13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面积达到17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24个,认证面积达到54.5万亩,在**农场还落实有机食品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