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农业局土肥站不同蓄水方式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7:0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镇远县农业局土肥站不同蓄水方式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镇远县农业局土肥站不同蓄水方式调研报告》。

第一篇:镇远县农业局土肥站不同蓄水方式调研报告

镇远县不同蓄水方式 对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调研

根据省、州土肥站的安排和要求,经局领导统一部署派我站及乡镇站农推站人员共15人,历经半个月时间,在全县十二个乡镇对不同蓄水方式对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地质、地貌

镇远地处贵州东部,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县内山地起伏,峰恋叠嶂,多数大山垂直陡降,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向东倾斜,溪河纵横,多河谷坝子河山间盆地,位于东经108°8′36″,北纬26°47′41″—27°22′17″之间,全县辖12个乡镇,县内最高海拔1332米。最低海拔354米,高差978米,400以下低谷地为18.34平方公里,在山地面积的0.97%;401米至600米的低地为534.7平方公里,占山地面积28.47%;801米至1000米以上高地为233.55平方公里,占山地面积的11.92%。

2、气候资源

境内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海洋气候过度带,雨热季同,是“丰收型”的农业气候。低山、丘陵、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3℃至16.4℃之间,极端高温40.4℃,极端最低达-9.9℃,年总积温为6009℃,热量随海拔增高而递减,全县无霜降在250天至305天,舞阳河沿岸无霜降期292天,初霜期多出项在11月中旬,中霜期出现在3月中旬,无霜降期230天至240天,终霜期出现在3月中旬或下旬,全年日照数平均为1199.8小时,占可照时数的27%,平均每天3.29小时,春季日照时数为252.5小时,占全年日照数21.04%;夏季日照数为474.1小时,占年日照数的39.52%;秋季日照数为156.8小时,占年日照数的13.07%。

县内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090.3毫米,最多年达到1394.7毫米,最少年为768毫米,县内降水随各地海拔的升高而有所增加,历年以五月、六月降水量为192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7.4%,元月降水量最少为25.4毫米仅占年降水量的2.3%。

县内气候是夏长秋短,春早冬迟,四季分明,无霜降期长,凌冻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虽有大风,亦少风害,雨量充沛,阳光充足。

3、水资源分布特点

县内水资源比较丰富,溪河密布,河长在10公里以上,积水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河有23条;溪沟长度大于1公里的有61条;小于1公里的有18条,河流总长度为693公里,河网密度为369km/k㎡。较大的河流有四条:1舞阳河、流经本县舞阳、焦溪、青溪、羊坪等5个乡镇,2、龙江河,3、绞巴河,4、包溪河,这四条大河流蕴含量为10.55万千瓦,水能可发电量为5.3万千瓦。

全县有山塘300多口,水电站15座,小水库16座,大小池、水窖800余口,蓄水量达100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99900亩,解决农村人饮水38000人,畜饮水2600头。

2、耕地条件

(1)保证灌溉面积及分布

全县旱涝保收面积共44340亩,分布于舞阳河沿岸,绞巴河沿岸及建有水库、小山塘灌溉较近的坝区稻田。(2)有效灌溉面积及分布

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共55845亩,分布于远离水库、电站、小山塘灌溉较远的高坡梯田。(3)望天田面积及分布

全县望天田面积共16890亩,主要分布于江古乡、舞阳镇魏家屯、韭菜坪,报京乡、羊场镇半屯等主要是高海拔及远离水之源地方,是靠天下雨。

3、农业生产现状

全县农业生产以种植为主,种植农作物种类较多,粮食作物居主导地位。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是玉米、马铃薯。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蔬菜、油菜、。常年水稻播种面积 10.3875万亩,玉米播种面积 5.21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 9.85万亩,油菜播种面积 8.313万亩,烤烟播种面积 3.5万 亩,蔬菜播种面积 4.2375万亩。

我县水稻单产为395.5公斤,玉米单产为254.2公斤,马铃薯单产为191公斤,我县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平均单产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田都是山沟田或者高山梯田,灌溉也不便利,土质较差,再加上几个乡镇大部分的田是望水田。

二、不同蓄水方式对资源分配利用效果

1、小山塘是在两山之间或山上低洼地段修建的小水库,水源来自于山地的地表水径流,或者雨季时蓄水。具有防洪、蓄水两大作用,主要用途是稻田灌溉、水产养殖、居民饮用水,主要分布在、羊场、龙洞、金盆、半屯等村,涌溪乡古楼坪,芽溪等村,青溪镇的后山、甘溪、姚湾、大龙 桃坡、鸡鸣、后溪、莆田、下河、大塘等村,小山塘蓄水量在10万立方米左右,灌溉稻田覆盖面积达85%,水资源利用率达95%。

2、小水窖是指在地表以下构筑的、蓄水量比较少的小型蓄水设施。是将天然降雨或通过引水管(沟)等形式把水输送到窖中蓄存,主要用途是农作物灌溉,因渗漏及蒸发量小,减少了水资源浪费,提高了水资源的利润率。主要分布在江古乡,羊场镇,舞阳镇魏家屯、韭菜坪,小水窖利用率96%,3、小水库是建在小河上,蓄水不大,水位低,大部分农田高于该水位,蓄水灌溉农田面积少,覆盖率较低,只有30%到65%。分布在羊场镇的天池村、羊场村、舞阳镇两岔河、羊坪镇竹坪村、朱砂村。

4、水电站蓄水量大,大部分水资源用于发电及灌溉,灌溉面积较大,水资源利用率高,覆盖率高,主要分布在大王滩、门背滩、洞塘、天生桥、红旗电站、莆田等,水电站是扩大水域面积,提高了水资源的蓄养,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镇远县水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较低。

三、不同蓄水方式的利用效果对比分析

1、小山塘是在两山之间或山上低洼地段修建的小水库,水源来自于山地的地表水径流,或者雨季时蓄水。具有防洪、蓄水两大作用,主要用途是稻田灌溉、水产养殖、居民饮用水,小山塘建造成本低,利用率高,农民自可以建设,很适合推广。

2、小水窖是指在地表以下构筑的、蓄水量比较少的小型蓄水设施。是将天然降雨或通过引水管(沟)等形式把水输送到窖中蓄存,主要用途是农作物灌溉,因渗漏及蒸发量小,减少了水资源浪费,提高了水资源的利润率,建设费用低,建设地不受什么限制,建在在农田或者土边,浇灌十分方便,灌溉及推广较山塘适应,但小水窖蓄水量不多,易干涸。

3、小水库建造成本较高,很有区域限制,但小水库蓄水量大,天旱不会干涸,比小水窖灌溉面积较大,覆盖率广。

4、水电站建造成本较大,水资源利用率较高,不但可以灌溉还可以发电,防洪涝灾害较小水库高,有效缓解大旱时农田灌溉,较小水库灌溉面积大,防洪涝灾害牢固。

四、结论

镇远地处贵州东部,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县内山地起伏,峰恋叠嶂,多数大山垂直陡降,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向东倾斜,溪河纵横,县内灌溉用水资源丰富,为农田旱地提灌、引灌及渔业产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长期以来,县内农民在各支流利用地势高度进行建坝,县内地下水分布在高山低谷,山坡地带各类地区到处流落,形成山泉瀑布,有利于拦山修坝,修小水库,小水窖等,建议县政府要紧紧抓住中央拉动内需的历史机遇,一方面千方百计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另一方面动员群众自筹资金,投工投劳加快建设,加快解决县内水资源分布不均局面解决农田灌溉及居民饮水问题。

镇远县农业局土肥站 2010年4月20日

第二篇:农业局调研报告

农村实用人才调研报告

按照市农业局的要求,我们对全镇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对全镇49个行政村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了全面普查和重点调查。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总人口

万人,农村劳动力

万个。土地面积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万亩,山场面积达

平方公里。

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基本现状

通过本次普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基本现状是:

1、农村实用人才总量

。全镇现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

名,占全镇农村人口的,平均每个行政村

个。

2、农村实用人才结构。

一是从业结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生产能手比例最大,共有

名,占总量的 %,其中养殖能手

名、种植能手

名、加工能手 名,分别占生产能手的 ;农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共

名,占总量的;具有农民职称的技能型带动人才

名,占总量的。

二是年龄结构:以35周岁以上最多约占总量的 66.6%;

三是性别结构:农村实用人才中女性占的比例较少,共有女性人才320名,占总量的9.8%;女性人才中以家庭养殖和种植能手为主。

3、农村实用人才布局。经济基础较好、交通条件便利的乡村,实用人才比例较高,而相对于较偏僻的村庄,实用人才较少,多以养殖、种植为主。

4、农村实用人才成才渠道。

农村实用人才中,高学历人才较少,实用人才主要通过家庭传授、自学成才为主,而具备专业职称的极少数人多以自学成才和机构辅道为主。

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目前我镇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激励、投入等方面已基本形成党委政府主导,农业、科技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发挥各自优势,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农村实用人才日渐壮大。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领导重视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成才氛围。我镇十分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通过树立典型、邀请农业专家进村入户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多种途径加强对农村实用知识的宣传,营造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和成才的良好氛围。一是利用发放明白纸、宣传栏、广播等各种形式宣传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重要意义,使农民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在农村也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二是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宣传种植、养殖能手的典型事例,推荐其成功经验,并引导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其他村民一起致福,并借以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立志成才的积极性共建新农村。三是通过各种途径有效激发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政府各部门在安排科技项目、推荐评审职称、信贷服务、选拔干部、参加重点项目决策等方面,对农村实用人才实行优先安排,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2、通过远程教育构建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学习网络。近几年,我们从加强远程教育建设入手,努力为农民提供多渠道的培训体系。近年来党和政府支农、惠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知识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我镇农业相关部门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面向农民开展林木、畜牧业以及经济作物实用技术培训。林业站、农机站结合农时、结合生产需要采取林业种植的短期培训、现场培训、下乡指导等方式对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人才总量偏少。从调查数据来看,全镇实用人才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低,农村所急需的技术人才,包括农民高级技师、农民技师、农民助理技师、农技人员等都有较大的人才总量缺口,严重影响了农村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延缓了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

2、文化程度偏低。在统计出来的实用人才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仅占总数的16.3%;受过技术培训的占总数的41.5 %,多数是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自学成才的。农村实用人才这种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专业培训较少的情况,既影响了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也影响实用人才示范作用的发挥,制约着现代农业的深度发展。

3、人才流失严重。

农村是一个发展严重滞后的区域,现有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为城市培训高素质的人才,现在通过职业技术学校培训的青年学生都选择了到外地打工。

4、人才结构失衡。一是行业结构失衡。生产技能性人才最多,而对于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农村快速发展,提升农民素质的经营人才和能工巧匠,比例较小。二是性别结构失衡。女性实用人才仅占总数的9.8%,女性潜在的创造了未能达到充分体现。三是年龄结构尚待优化。全县40岁以上的实用人才总数为2185,占总数的66.6 %,偏大的年龄构成,影响了实用人才作用的持续发挥,也不利于对其进行的再培训,再提高。

5、社会重视不够。一方面各级政府没有对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给与充分重视,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组织、人员、经费保障不力。另一方面,农民对待人才,特别是那些稀缺的技术人才,缺乏风险共担意识,有利则皆大欢喜,失败则要科技人员独担风险,缺乏培养本地实用人才的土壤,致使实用人才的积极性不断削弱。

6、资金投入不足。一是各级政府用于实用人才开发培养的经费有限。二是对实用人才的开发缺乏配套的政策扶持。许多前景看好的项目因缺乏资金而搁浅。

7、机制滞后。一是管理机制后。人才管理机制滞后。农村实用人才比较分散,他们有各自的经济利益,既是合作主体又是竞争对手,人员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落后,组织协调难,对其管理的思路、办法、方式严重滞后;二是激励机制滞后。群众对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参与积极性不高。虽然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新的技术推广应用及农业产业化调整工作的主要载体和主力军,但因缺乏配套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激励机制,无法调动其积极性、能动性。

四、分析原因。

1、重视程度不够,观念相对落后,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理解还不够。很多人只是片面的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是人才,只有在经济领域领先的才是人才,认为农村是有人无才,忽视了对农村人才的教育培训,致使农村需要的对农村熟悉,掌握农业实践技术的人才严重缺乏。

2、渠道狭窄,对农村人才培训不力。目前,在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通过上学、参加各类培训成才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多数是靠自学成才的,而对于一些具有实用性的的项目学习,培训费用也相对较高。对于那些尚处在生存阶段的农民来说,是一项很大的负担,很多人无法承受。

3、对农村实用人才宣传力度不够;对农村实用人才和人才工作的先进典型扶持力度不够;对农村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不够浓厚。

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对人才我们要善于从农村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更新观念,打破传统的人才开发理念,在立足本土,用好现有人才,又要面向外界,吸引外来人才,切实把开发农村使用人才资源作为人才工作及农村经济服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加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培养造就“永久性”农村实用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2、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宣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带头作用的先进人物,宣传实用人才在促进农业开发、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中的巨大作用。通过宣传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人才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重视,从而使他们扎下根来,尽展其能,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再创佳绩;农村实用人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带领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力量。

3、加大资金投入,促进人才就业。实用人才的培养成长,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扶持。一是政府应建立起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的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的投入,保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筹集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通过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拓展信息传递渠道支持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二是积极帮助那些掌握先进技术的外出人员筹集资金,解决困难,兴办经济实体,开发农业示范项目,为他们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服务,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参与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和培养。

4、加强管理,用好农村实用人才,对于培养出来的农村实用人才,我门要不拘一格的用好农村实用人才,把农村实用人才例入农村干部、入党积极份子,进行重点培养,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脱盈而出的环境。从调查情况看,农村实用人才以男性为主,年龄结构以36岁至45岁这个年龄段为主,生产能手在实用人才中占第一位,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为主。目前,实用人才大多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几年、十几年的实践积累,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但都没有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并且从事专业杂乱,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有待加强。由于农村实用人才观念落后,普遍存在有小农经济思想,等、靠、要思想,影响着实用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是一个地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他们熟悉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较好地适应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是实施科技兴农的带头人。因此,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在管理、培养、激励上下功夫。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在管理。要成立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把农村实用人才纳入全市人才队伍的管理之中。加强制度管理,坚持和完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交心座谈等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

农村实用人才土生土长,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知识水平、技术水准、业务素质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影响着实用人才的持续发展。因此,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为主的服务上,将实用人才的培育纳入农村党员干部整体培训规划之中,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阵地作用,大力推进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定期组织实用人才集中培训,进行政策、实用科技知识的理论辅导,提高素养;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实用人才走出家门与外界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开阔视野;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专家上门服务、辅导,适时传播新技术、新知识;围绕产业基地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在农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使农村实用人才不断更新、充实和深化,进一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

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活力。一是政治上激励。鼓励农村实用人才投身“双争双创”活动,在生产信息、生产用地、生产资金、生产品种、生产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倾斜和扶持,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帮助农村实用人才把产业做大做强,对那些年纪轻、技术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人才,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提高村组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搭建平台,提供用武之地。二是荣誉上激励。在农村实用人才中开展“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村党员科技经营示范户”等创评活动,树立好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其荣誉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和重视,激发农村实用人才报效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一、农村实用人才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农村经纪人、农民企业家以及服务于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土专家”、“田秀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崭露头角。但目前我区农村实用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受过系统全面的教育,知识面比较窄,视野不够开阔,总体素质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人才总量严重偏少,据统计,全区农村实用人才801人,占全区劳动力总数0.0026%。二是农村人才结构不平衡。农村实用人才中,农民专业技术人员364人,能工巧匠77人,经营能人104人,师带徒66人,生产能手119人,其中养殖能手70人,种植能手49人,获得中专以上学历的农民591人。三是产业结构人才配置不合理。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三次产业比例渐趋合理,但产业结构人才配置不够合理,第一产业人才配置相对薄弱,文化程度高的比例偏低。由于农村人口多,耕地少,农业效益比较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年龄偏高,女性偏多,文化素质偏低。而文化素质较高、年龄轻或有一技之长的人多转向从事二、三产业。四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十多年来,全区共招收农函大、农广校学员400多人,但真正掌握和拥有专业技术的职称的不多。由于传统农业、农民文化素质低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现有的技术人员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需要。种植业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对农业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推广难度大,规范化种植或种植大户少,技术力量不够。比如,笏石镇是一个禽畜养殖大镇,虽然全镇有兽医员50多人,但笏石养殖户多,数量大,上规模养殖的就有20多户,因此兽医防疫技术力量还应加强。其它如豆制品、花生油、粮食加工等产品,缺乏农产品生产、加工、研究人才。五是高技能、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紧缺。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际市场接轨,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高技能、高层次经营管理以及复合型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现有人才资源就显得更为紧缺。

二、农村发展实用人才作用情况

近年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工作放在解决“三农”问题的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教育、管理力度,逐步建设了一支以乡村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村干部、能带领一方经济发展的生产专业户为骨干的懂科学、会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他们长年奔波在田间地头,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摸爬滚打,带领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他们大多参加过农函大、农广校学习而成才的,从专业分布来看,涉及到果树专业、作物专业、蔬菜专业、海产养殖专业、农村企业财会专业、农村企业经营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服装加工专业、家电维修专业、农村实用电工专业,人尽其才,成为行业的领航人或带头人,在农村社会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建议

(一)加强领导。建议成立区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一系列规范性配套文件,由区财政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各乡镇建立农村人才服务站。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分别结合自身如何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服务,制定创新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强的工作计划。建议区委、区政府把乡土人才开发工作目标下达给乡镇,要求各乡镇每年培养20—30名技术员以上职称的农村人才,区级各部门挂钩联系1个村的乡土人才开发工作。

(二)加强培训。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结合我区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新途径,进一步整合农村教育培训资源,优化培训结构,提高培训效果,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一是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形式,优化结构,把农业大中专院校作为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的教育培训基地,把农村各类职业学校和农业广播学校作为向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农商业者传播技术、传授技能的培训基地,把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园区作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实践基地,使这些基地成为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的摇篮。充分发挥农校、农函大、农广校、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的主渠道作用,采取重点培训和经常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办法灵活多样地进行培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能力。二是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改变单纯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做法,注重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训,从传授单一技术、技能扩展到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真正切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做到学为所需、学以致用、通俗易懂、注重实效。三是制定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搞好培训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要定期组织市、区专家进村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从科技培训和技术培训两方面入手,主要依托“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的实施,以农村青年党团员、村干部、青年妇女、复转军人、生产经营大户为重点对象,特别是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要加强培训,加快他们知识更新的步伐,培养出一大批觉悟高、懂技术、会管理的产业化生产经营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三)加大资金投入。缺少资金,是制约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各级财政应将每年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经费纳入部门预算,保证支付给承担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任务的机构。政府应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的投入,对已经实施的绿色证书、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工程项目,争取逐年增加投资。积极筹集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通过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拓展信息传递渠道。按照投资、收益和承担风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鼓励、支持和带动农村实用人才在创业中发挥作用。畅通渠道,及时把各类项目和先进技术优先传递给农村实用人才,扶持农村实用人才优先参与由政府资金支持的农业项目。支持农村实用人才领办或创办经济实体,开发农业示范项目。要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外商投资参与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培养。(四)建立各类示范基地。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大胆创立示范基地,探索尝试运用新技术,科学生产,增创效益,发挥其示范推动作用。

(五)营造政策环境。要认真研究和制定扶持农村实用人才的优惠政策,使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各级政府要通过制定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施展身手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创办经济实体,组建专业化劳务队伍,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在土地使用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和向种养大户集中,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鼓励他们兴办流通合作组织和中介机构,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带领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要给他们一定的地位,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好的政策,鼓励农村实用人才放开手脚,施展抱负,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去争当农村实用人才,也才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不断涌现。建议由市政府规定乡土人才可免费进入人才库,免费参加人才交流会,免费参加区、乡实用技术培训,优先获得农业项目贷款,对乡土人才创建的农业产业园区,实行挂牌保护,享受招商引资的税收、工商规费相关优惠政策。可优先承包、租赁乡镇企业,优先享有农业项目开发经营权。

(六)搞好人才使用。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出来之后,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不拘一格地使用农村实用人才,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提高全社会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认识。把农村乡土人才列入农村干部、入党积极份子进行双向培养,达到3—5年内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均从乡土人才中选拔和发展,积极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土人才参加相应技术职称评定。

(七)重激励。当前和今后,农村实用人才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把农村实用人才看作是个懂一点技术的“匠人”或“技术员”。要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培养、选拔、使用农村实用人才的各种机制,努力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健康成长。要逐步开展农民技术员、乡镇企业技术员等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评聘工作应该继续向基层倾斜。选拔评定优秀乡土人才,营造选人、育人、用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农村发展大计,实用人才为本。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培养一大批活跃在农村、带领农民致富的“能人”,推动我区从“农业大区”到“农业强区”的转变。

第三篇:农业局公务员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农业局公务员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州人事局:

根据州人事局《关于自治州公务员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认真开展调研活动,实行逐项对照,摸清实情,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局领导对调研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亲自部署调研工作,提出了调研方向和具体要求,抽调办公室、计财科、纪检监察室等科室工作人员成立调研小组,要求在工作中,严密组织、注重实效,确保调研工作质量进一步推进我局公务员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我局公务员队伍基本情况

我局现有行政编制数26名,其中工勤编制2名,实有在职人数共27人(兵地交流超编一名副县级干部)。其中:处级干部11名,科级干部11名,科员、办事员3名,工勤人员2名。按年龄分,31-40岁4名,41-50岁19名,51-55岁3名;按学历分,大学本科14名,专科9名,中专3名;按照性别分,18名男性,8名女性。

三、调研发现的问题及意见和建议

(一)行政工作人员招聘。我局招聘工作人员是在规定

1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的前提下,向州人事局报招考计划并注明招聘的职位、名额、报考资格条件。由于我局编制一直属于满额,2006年以来没有招考新参加工作人员。我局现有科室及编制数较少,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工作需要,不利于发展。

(二)行政工作人员考核。我局对工作人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年终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将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工作人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工作人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2006年以来无不合格人员。

针对借调人员为体现考核的公正性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为实事求是评价借调工作人员工作成绩,不影响到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个人成长与发展。我们建议全州各局委办在借调单位工作一年以上的人员。由州人事局参照州委组织部挂职干部和下派干部年终考核办发,按照百分比例定优秀指数,由各局委办自行推荐上报人事局,对借调人员进行评优评先,确保推荐工作的严肃性,逐步完善借调人员考核工作。

2、借调人员不得参与借调单位的考核表决。因为州上给予的评优指数是按照单位实有人数分配的,如果借调人员

参与借调单位在职人员评优评先工作,从一定程度上对在职干部考核得票权产生影响。

(三)公务员管理。我们贴紧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贴紧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更新理念、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着力建立规范、管用的队伍建设机制。在完成公务员法实施入轨运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并对新任的中层干部全部进行了任职培训;建立了一般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对多名机关干部赴乡镇挂职锻炼。工作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公务员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激发活力,着力建设一支“结构优、素质高、能力强、活力足”的干部队伍,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2006年以来,我局没有公务员退出、纪律惩戒及公务员申诉等情况。

(四)公务员培训工作。我局有公务员26人,除组织

参加自治州各类公务员培训外,局党组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办班培训,并将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年底培训考核不合格的,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自治州应加大对公务员培训力度,对于公务员更新知识的专项培训班基本没有开办,为了适应发展,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对全州各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进行专项培训。

(五)公务员纪律惩戒和申诉控告情况。我局坚持考核与行政奖惩相结合,与干部使用相结合,对考核优秀的人员予以精神奖励及物质奖励,并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基础好的人员列入后备干部队伍;对考核排序靠后的人员实行组织谈话制度,进行提醒和诫勉。由于现行工资制度都实行财政统一发放,对于公务员违反规章制度等情况没有适当的惩戒权限,因此对公务员的惩戒权限应适当下放。

三、以调研为契机,推进我局公务员管理工作有序发展

(一)要进一步加强对贯彻公务员法的学习。要把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切实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监督检查、保障措施“四到位”。

(二)要抓重点,强化中层管理。抓好中层干部管理,是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进一步完善中层干部任前目标、任职监督和考核制度。重点抓好中层干部的评议监督,并根据评议情况分别落实提醒、函询、谈话、诫勉等措施;任职期满,对中层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依据工作实绩确定任职期间考核档次,作为参与新一轮竞争上岗的重要条件。

(三)要抓考核,提高工作效能。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责任目标考核做为队伍建设的总抓手。一是突出重点分类考核。围绕发展、稳定和队伍建设三个重点,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职位干部所履行的职责,确定考核内容和指标。进一步扩大镇街公务员同职位考核排序范围。二是扩大监督多元考核。实施开放式考核,扩大民主测评范围,启动服务对象满意度定性考核,由服务对象对公务员员履行职责、服务效能、服务态度等情况进行评价。实施动态考核,落实日常台帐和主要领导阶段性评价,将平时考核、阶段性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客观公正地确定干部的考核等次。三是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坚持考核与行政奖惩相结合,与干部使用相结合,对考核优秀的人员予以精神奖励及物质奖励,并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基础好的人员列入后备干部队伍;对考核排序靠后的人员实行组织谈话制度,进行提醒和诫勉

第四篇:农业局质量安全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按照“标准化生产创品牌、产地准出保质量、市场准入促管理、体系建设强基础”的思路,全面加强产地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突出专项整治和安全体系建设,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逐步提高、监管体系逐步健全、监测能力逐步增强、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升。

一、基本情况

市位于西南部,辖2乡7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123个村85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9万人。地理概貌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全市耕地面积33.65万亩,基本农田23.37万亩。2012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58.15亿元,农业增加值35.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415元。全市粮食面积37.75万亩,总产量11.03万吨;柑桔面积31.07万为亩,总产量55.2万吨;茶叶面积9.58万亩,总产量1.22万吨;蔬菜面积7.1万亩,总产量19.7万吨。农产品种植业专业合作社162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5家。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较高。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012年本市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等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9.3%;2013年1-8月已抽检农产品样品1000个,合格率为99.6%。全省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20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采访团在我市参观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农安监测点。

(二)监管体系基本建立。成立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在编8人,负责对全市农安工作协调及监测监管;成立了市农业执法大队,在编9人,负责全市农业投入品管理;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仪器设备113台套,负责全市农产品检测工作。全局农安工作专职人员17人,拥有农残监测车、执法车各一辆。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加挂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的牌子,明确两名工作人员专职开展工作。

(三)农业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在全省率先开展以质量安全管理为核心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活动,被列为全国柑桔标准化示范县市,2013年被农业部纳入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有力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

(四)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稳步实施。制定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现及市场准入实施方案》。在土老憨果蔬公司、共发专业合作社、三江蔬菜专业合作社、亮亭生态柑桔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及质量溯源示范点,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按照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要求,严格查验农产品入市材料,主要农产品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销售单位建立农安检测室,每日检测,在显著位置挂农产品公示牌。

三、主要工作

(一)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我市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下发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市政府定期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签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市农业局召开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农安检测培训会,与各乡镇农安监管站签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各大超市、农贸市场、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签定了质量承诺书。

(二)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创新宣传活动载体,利用新闻媒体、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活动、网络平台、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田间、社区等地进行法律宣传;开展以“实施主推技术、推广主导品种、农民主体培训和标准化生产”为主要内容的“三主一化”培训,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到户,管理手册到户,生产技术培训到户。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活动8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5万份,对1.24万人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使用投入品等安全知识的培训。

(三)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定了“蜜柑”和“天然富锌茶”地方标准,编制并实施了柑桔、茶叶、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加快发展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为内容的“三品一标”产业,不断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强力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认证申报,全市有效使用的农业“三品”已达到4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7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形成了蜜柑、天然富锌茶、宜红工夫茶、土老憨食品、天峡鲟等一批精品名牌,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全市建立柑桔标准园30万亩、茶叶标准园10万亩。

(四)实施产地准出制度。在土老憨果蔬公司、共发茶叶专业合作社、三江蔬菜专业合作社、亮亭生态柑桔专业合作社等18家农产品生产单位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及质量溯源示范点,生产的农产品做到有标准化生产记录、有农产品自检合格证明、有包装、有标识,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三品”生产基地为重点,推行建立以标准化生产记录、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证明以及包装、标识为门槛的产地准出制度。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建立了以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组织体系、生产体系、管理体系、监测体系等四大体系的质量可追溯体系,对种植户严格执行编码追溯责任制,实现了柑桔精品果追溯到户。

(五)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督促全市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销售单位建立质量检测室,逐步健全检测体系,严格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督促各农产品经营企业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初步建立以建购销台账、查证验票、自律性检测以及检测结果公示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准入制度,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今年来已开展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27期,抽取样品1000个,在电视台发布农产品监测公告27期。督促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自检样品13900个。制定了农业投入品台账及农产品生产记录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全市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重点加强对国家禁限用农药排查,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高毒农药及农药中违法添加成分监管力度。对全市380家农资经营门店、25家渔药、渔饲料经营店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和重点抽查,今年已抽检农药样品18个、种子样63个、肥料品种7个、水样4个、鱼样5个、渔饲料样20个,责令改正违法行为24起,立案查处12起。全市农业投入品监测合格率99.5%,监测发现的不合格农产品追溯率达到100%,农产品量安全投诉受理率、执法查处率均达到100%。

四、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部分生产经营者行业自律意识不强。由于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存在一些农产品生产单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认识不到位,生产投入随意性、无记录、质量无法溯源,“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认知水平不高,对于质量安全、有毒有害等科学知识,缺乏常识和判断。

(二)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落实不够。一些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殖大户的生产记录不够规范,多数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建立检测室,无检测人员。合作社对社员的管理、服务不到位,生产过程完全由社员自行管理,社员自行购买投入品、无发票、字据、记录,无统防统治制度,无统一的技术服务或生产模式,收购农产品未检测,大多上市销售的农产品无包装和标识。农贸市场及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残检测方面缺乏主动性,人员、经费、设备无保障。

(三)监管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表现在农产品检测中心缺经费、缺专业检测人员,市场监管人员缺装备、缺少办案经费的制度性保障。目前检测中心运行经费还未纳入财政预算,现有人员年龄老化,难以操作大型精密仪器,造成部分设备闲置,迫切需引进年青的专业检测人员;农业执法人员执法装备差、执法经费无保障、没有参公管理职称评定又无解决途径,造成工作不安心,影响监管工作的开展。

(四)监管体系建设需完善。乡镇监管站的人员编制及经费未落实,各村及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的网格化管理要完善。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如下:一是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二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执法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三是不断引进年轻的专业检测人员;四是解决执法人员的参公管理、执法着装、执法装备等问题;五是解决乡镇农安监管人员编制及经费。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细化措施,强化监管,把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作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点,不断提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和监管机制;建设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监测监督管理体系;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培育农产品精品名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第五篇:区农业局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四大基地建设——区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根据区政府《关于开展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结构调整调研活动方案》的文件精神,区农业局成立专题调研组,于2005年7月3日至15日对我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蔬菜、红枣、畜牧、农副产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情况区

地处盆地东北部,地域面积1327平方公里,由东向西依次为基岩山区(32)、黄土丘陵区(36)、冲积平原(32)三个地貌单元。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水资源严重缺乏型县区。耕地面积65.61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49亩。其中水浇地38.71万亩,占总耕地59。有6个山区丘陵乡镇,4个平川乡镇,289个村民委员会,410个自然村,总人口53.73万人,农业人口26.62万人,农户8.16万户。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28元。

(一)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我区农业遵循区委“提升竞争力,再创新优势,全力打造现代晋商中心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围绕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经济,主抓蔬菜、红枣、奶牛等特色产业,蔬菜、红枣、养殖、加工基地已初具规模:蔬菜产业占据半壁江山。我区蔬菜产业全年播种面积达到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6万亩(新建1万亩),年总产量达到12亿公斤,产值达6亿元以上。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蔬菜生产连续12年夺得全省之冠,“魏榆”牌蔬菜在全国市场独领风骚,畅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榆次已列入全国55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是我国南方淡季市场的茄果类蔬菜生产基地。红枣产业蓄势待发。全区红枣面积由2002年的8万亩,猛增到2004年的30万亩,面积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形成南起乌金山镇、北到北田镇的百村百公里红枣经济林带,建成乌金山镇罕山等5个双万亩红枣生态园,红枣开发大户达到150多户,产量达到1000多万公斤,产值5000万元,进入丰产期,仅红枣一项收入可达到3.5亿元以上,年为农民人均增收千元以上。奶牛养殖异军突起。以奶牛为代表的畜牧养殖得到了快速的推进。全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总产值3.5亿元。先后建成了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奶牛养殖从微到大,规模达到6879头,正在建设张庆、修文、郭家堡万头奶牛养殖基地,今年目标实现8000头。特别是我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从国外引进的羊驼养殖落户榆次后,成为我国特种养殖的一个亮点,填补了我国养殖羊驼的空白。优势农产品发展框架初步搭建。在全区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4大主导产业、12种优势农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和规划,包括种植产品4个(蔬菜、专用玉米、谷子和专用高粱),畜禽产品4个(奶牛、商品瘦肉型猪、肉羊、禽蛋),林产品4个(红枣、苹果、梨、核桃)。规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总产量12亿公斤,以东阳、张庆、北田、修文、长凝5乡镇为中心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有11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迅猛,存栏达到6879头。规划实施优势玉米种植面积15万亩,实际完成播种面积30.9万亩,增幅翻一番以上。苹果面积达到10.7万亩,梨达到1.6万亩。

(二)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增强丰元枣业、绿源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福大绿色食品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迅速崛起。红枣产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带动产业档次逐步升级,由单一种植向保鲜、加工、营销综合发展,全区各类枣业公司、企业、大户达到100多户,年加工、保鲜红枣100多万公斤,销售200多万公斤,出现了丰元、绿源、贵仁等红枣加工品牌。加工企业生产能力逐年增强,如丰元公司从当初的年加工能力2万公斤发展到现在的50万公斤,产品行销北京、上海、香港等15个省市,是“山西省AA级信用企业”,产品正在申报山西省驰名商标。绿源公司加工能力从3万公斤提高到20万公斤,在榆次及周边县市开了数家连锁店,在北京、天津等地也开了专营店。贵仁红枣基地利用烤窑加工生产的大红枣,个头、口感堪称全省之最,过年可卖到40—50元/斤,比一般公司的红枣加工效益还高。博瑞乳品公司是我区乳业生产的老字号,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生产,但企业规模一直很小,2002年以来,借我区“万头奶牛”工程的东风,博瑞乳品公司迅速壮大,年加工鲜奶达到1800余吨,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QS食品安全认证。为应对乳品加工行业的巨大市场需求,今年我区又新上了晋宏、晋佳等加工项目。山西榆次晋宏乳品厂,投资135万元引进温州全套生产线,设计产量1吨/小时,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榆

下载镇远县农业局土肥站不同蓄水方式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镇远县农业局土肥站不同蓄水方式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农业局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四大基地建设——区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根据区政府《关于开展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结构调整调研活动方案》的文件精神,区农业局成立专题调研......

    区农业局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四大基地建设——区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根据区政府《关于开展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结构调整调研活动方案》的文件精神,区农业局成立专题调研......

    区农业局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区农业局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区农业局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四大基地建设 ——区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根据区政府《关于开展改善投资环......

    xx县农业局樱桃调研报告

    XX县农业局 关于XX县樱桃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市一村一品办: 按照市局通知精神,我局抽调工作人员于5月28日至30日,对全县樱桃生产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其发展......

    不同种类调研报告的写法

    不同种类调研报告的写法 不同种类的调研报告,其调研报告格式与写法总体上大致相同,但由于强调的重点和要求不完全一样,因此,每种调研报告格式的写法也有一定的区别。下面,对几种......

    不同种类调研报告的写法

    不同种类的调研报告,其调研报告格式与写法总体上大致相同,但由于强调的重点和要求不完全一样,因此,每种调研报告格式的写法也有一定的区别。下面,对几种常用调研报告格式及调研报......

    乡镇农业局2021年编制调研报告(5篇材料)

    乡镇农业局2021年编制调研报告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由xx县农业局编制。本报告包括基本情况,具体推进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曲靖市农业局关于天麻种植调研报告(精选5篇)

    曲靖市农业局关于天麻种植情况调研报告尊敬的岳市长:您好!根据您批示的陆良县沙林天麻科技开发公司舒曦、周鸿彩反映《发挥比较优势 发展曲靖天麻特色产业》的信件已转市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