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6年工作总结(建城综函[2007]18号)

时间:2019-05-12 17:0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6年工作总结(建城综函[2007]18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6年工作总结(建城综函[2007]18号)》。

第一篇: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6年工作总结(建城综函[2007]18号)

【发布单位】建设部

【发布文号】建城综函[2007]18号 【发布日期】2007-02-06 【生效日期】2007-02-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建设部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6年工作总结

(建城综函[2007]18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北京市市政委、交通委、水务局、园林绿化局;天津市市容委;上海市水务局;重庆市市政委、交通委;各计划单列市建委;深圳市城管局、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现将《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6年工作总结》印发你们,供参考。

建设部

二○○七年二月六日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城市建设司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建设全局,全司上 下紧紧围绕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加强配合,勤奋工作,比较 圆满地 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些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现将2006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稳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

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稳步推进。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相关任务分工的通知,组织制订了《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工作目标。组织开展了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调研,深入了解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三年来的情况。据初步统计,2006年各地在改革过程中共引入社会资本845.58亿元,全国已进行改革的企业占市政公用企业总数的44.3%。市政公用企业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改革已经从供气、供水等个别行业向市政公用事业全行业推进。

特许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颁布了城镇供热、城市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并引导和规范特许经营制度的组织实施。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完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 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专项课题研究。起草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代拟稿)》初稿。

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各地按照 “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 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逐步从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转向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公共服务,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监管经验。潍坊市成立了专门的市政公用事业监管机构,创造了“协议+标准+合同”的监管模式。常州市采取规范公开程序、合理设定边界条件和综合评估等方式,严格把好市场准入的关口,维护了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

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成立了“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行动办公室”,全面总结三年来的试点经验。加大以“热费”改革和热计量改革、保障低收入阶层采暖为中心的改革步伐。召开了“全国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对北方地区 29个地级以上城市供热体制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暗补”变“明补”的“热费”改革已全面展开。供热计量改革已建立了试点示范工程。城镇低收入阶层的采暖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协调有关部委出台了供热企业相关税收的优惠政策。

二、加强环境治理规划制定和政策研究,促进了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编制重点流域环境治理规划。注重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加大对规划实施的督查力度。组织编制了长江、黄河、南水北调沿线等七个重点流域、区域垃圾处理规划。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编制和“十五”计划执行情况核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 6―2010年)》并经国务院批复下发。研究制定了《“十一五”国家重大专项“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的实施方案(初稿)》。

加强对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监管。组织开展了全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情况大检查和污水处理厂核查。对全国 382 个生活垃圾填埋场站进行了等级评定,对不达标的生活垃圾填埋场限期进行整改。对全国污水处理情况进行调研,核查了 581 个污水处理厂情况并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库,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污染物削减情况和污泥无害化处置情况进行了重点督察,摸清了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并查找问题,促进污水、垃圾处理行业健康发展。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市政公用事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城市市政公用设 施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 6000多亿元,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23973万立方米 /日,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6122万立方米/日,城市用水普及率92.97%,燃气普及率82.92%,污水处理率5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3.54%,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34平方米,房屋集中供热面积26.49亿平方米,城市道路长度258844公里,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8.97标台。

推进了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山东省的经验,积极推动各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织 有关部门开展了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活动,下发了《关于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反盗版百日行动”,集中打击盗版音像和计算机软件 制品。组织开展了城中村、城乡结合 部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供水、污水处理工作调研。调查研究全国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执法情况和综合行政执法情况,起草了《关于城建监察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有关问题的报告》。组织开展了全国环卫工人节庆祝活动。

三、推动城镇建设发展模式转变,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定位和有关经济扶持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化解了油价上涨的影响,维护了行业的稳定。召开了“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交流各地先进经验,确立了 11个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示范城市,表彰了32家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文明企业,92条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文明线路,11名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标兵和194名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先进个人。倡导开展“城市公共交通周和无车日”活动,现已有北京等105个城市的市长签署了承诺书。

城镇节水、节电工作取得进展。推广北京市执行《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的经验,组织开展了以 “ 推进循环用水,建设节水型城市 ” 为主题的“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 ” 活动,宣传和总结 18 个节水型城市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制定了《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政策》和《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政策》,推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建设。修订并颁布了《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以及《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对 11 个申报城市进行了现场考核。成立了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城市照明专业委员会,推动节约能源―城市照明示范工程工作。印发了 《“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

推动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召开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颁布实施五周年纪念暨园林绿化先进表彰大会”,命名了 45个“国家园林城市”和首批10个“国家园林县城”。严格执行城市绿线管制制度,组织开展《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执行情况检查,并对北京等城市进行了抽查。会同部稽查办 对一些城市 出现的高价建绿问题进行了专项稽查,坚决制止浪费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和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的事件发生。召开了“西部地区城市绿化工作现场会”,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思路。开展创建园林县城活动,加强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修订了《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和评选办法》,完成了 2006年“中国人居环境奖”的评选工作,张家港和绍兴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41个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四、加强市政公用事业安全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市政公用事业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宣传贯彻城市供水、供气等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加大城市供气、城市桥梁安全运行的监督检查力度。指导各地完善城市供气、城市桥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贯彻落实预案中各项技术保障措施,进一步加强安全事故和恐怖事件的抢险救援保障。经国务院同意,联合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燃气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开展了全国城市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有机污染物调查和城镇供水安全专项检查。完善供水水质督察体系,上报国务院《建设部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有关情况和建议的报告》,并申请了国家专项经费。总结松花江污染事件应对经验,开展了城市应急供水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提出了应对 30 余项有机污染物应急处理技术方案。启动了城市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规划(含重点镇)编制工作,努力实现城乡供水设施的共建共享。配合有关方面圆满完成了“第五届世界水大会”的筹备和召开工作。

出租汽车行业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成立了“全国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协调小组” 及办公室,明确了出租汽车行业部际联席会议工作规则。指导各地 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建立了出租汽车行业稳定工作责任制和信息机制。会同有关部委下发了《关于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切实减轻出租汽车司机负担的通知》。深入开展了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加强督查、落实责任,对今年各地发生的 22起出租汽车群体性事件及时进行了调查,对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项治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对8起群体性事件的查处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维护了 出租汽车行业稳定。

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推广“ 12319”服务热线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相结合的经验。以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重点,整合管理、信息、技术资源,推动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程。召开了“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会议”,推广 上海、扬州等城市经验,将数字化城市 管理与“ 12319”服务热 线通过一个平台整合,实现了管理资源的“一体化联动”,推动了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出了到“十一五”末,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或条件具备的县级市,全面实行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发展目标。对第一批试点城市(区)进行了全面验收,公布了第二批试点城市(区)名单。目前,全国已有 200个城市(区、县)开通了“12319”服务热线,27个城市(区)开展了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

五、积极配合《风景名胜区条例》出台,深入开展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

深入开展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对 13个省的24个综合整治工作不力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对北武当山等风景区存在的违章建设、开山采石等违法违规情况进行了查处,并向全国通报。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的省际循环互查。对20个省份的6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印发了《关于严格限制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影视拍摄等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对风景名胜区违章建设和破坏情况进行全面清查整顿。

做好风景名胜区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查审批工作。对黄山等 40多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进行了部际审查,九寨沟等7处总体规划已报经国务院批准。另有防川等10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已报请国务院审批。完成了黄山云谷寺索道改造项目等景区详规和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的审查工作。

加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力度。完成了 130余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覆盖面超过70%;对15个省的2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行了遥感监测抽查,监测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共采集变化图斑1000余处,组织省级主管部门对其中500余处有疑问的变化图斑进行了现场核查和处理。开展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确定了北京八达岭等2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数字化景区试点单位。

继续开展创建文明风景名胜区活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创建文明风景名胜区工作的通知》,修订了文明风景名胜区标准。会同国家旅游局、环保总局在九寨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组织召开了“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促进生态旅游和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协调发展。

世界遗产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公布了首 批 30处国家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召开了“关于世界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旅游管理的国际研讨会”。配合做好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保护状况的考察评估工作。组织征集并审定国家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徽志图案,并开展了宣传工作。

六、注重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不断促进依法行政工作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风景名胜区条例》已经于 12 月 1 日起颁布实施,组织编写了条例的释义并开展了宣传贯彻工作。完成了《燃气管理条例》(草案)和起草说明。对《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颁布了《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和 《国 家重点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研究修订了《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配合有关部门修改了《水污染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行业标准和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印发了《全国城镇环境卫生“十一五”规划》和《 中国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建设》(白皮书)。组织编写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会同有关部门修订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和《城市容貌标准》。起草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评价标准》,颁布了《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制定了《关于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印发了《关于建议制止将城市供水管理体制同争取人饮工程资金挂钩的函》。

加强对园林绿化市场和企业资质的管理工作。印发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和 《建设部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报和审批工作规程》,对 2004年批准的28家 园林绿化一级企业(试行)的转正申报进行了受理。

七、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努力做好国务院领导和部领导交办的事项

2006年共收到全国人大建议70件,重点提案1件,办结率100%;政协提案64件,办结率100%。重点集中在城市交通、供排水和环境卫生方面。截至12月31日,共接到国务院领导交办件138件,完成118件,办结率86%。收到部领导交办件51件,完成38件,办结率75%。组织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环保总局等部门认真办理了全国人大交办的“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建设运营机制”重点提案。深入研究了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和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问题,并开展了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的研究。

八、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进一步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

认真做好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以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题,组织机关干部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内涵。认真研究中央各项战略部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抓好业务知识学习。通过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和座谈交流等形式,形成了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

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组织开展了以“学习贯彻党章、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着重抓好学习成果的两个转化:即把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切实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举措,做到心系群众、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结合业务工作,制定了市政公用事业和风景名胜区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完善各类奖项评选和资质审批制度,加强廉政教育和思想作风建设。机关干部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加强,发扬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人手少、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机关组织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有八位同志走上了新的领导工作岗位。

全面回顾 2006 年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对重点工作和重大事情的推进力度不够;抓政策落实的督促检查不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有一些工作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路;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组织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在新的一年里,城市建设司将按照部党组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团结一心,勤奋工作,积极进取,注重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以优异的工作成绩 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4年工作总结(建城综函[2005]12号)

【发布单位】建设部

【发布文号】建城综函[2005]12号 【发布日期】2005-02-02 【生效日期】2005-02-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建设部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4年工作总结

(建城综函[2005]12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北京市市政委、交通委、水务局、园林局;天津市市容委;上海市水务局、交通局;重庆市市政委、交通委;各计划单列市建委;深圳市城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现将《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4年工作总结》印发你们,供参考。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二○○五年二月二日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4年工作总结

2004年,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城市建设司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年初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一、建立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研究市场监管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加快推进铁道、邮政和城市公用事业等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对自然垄断业务要进行有效监管”。城市建设司按照部党组的部署,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颁布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举办了宣传贯彻和培训工作会议,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10个行业协会的有关人员进行了培训。

针对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认真总结经验,研究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中国市政公用行业监管体制框架,加强市场化配套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印发了城市供水、管道燃气、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起草了城市公共交通、污水处理、供热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在北京、深圳、乌鲁木齐开展水质督察试点工作,初步建立城市供水水质督察体系框架,对全国重点城市供水水质情况进行了检查。

二、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出租汽车行业稳定发展

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公共交通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规律,比较国内外经验,印发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温家宝总理明确批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曾培炎副总理要求“建设部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引导各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促进城市健康发展”。联合公安部召开了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并分片召开了宣传贯彻会议,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北京、上海、云南、贵州、广州、深圳等地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迈出了新步伐。

修改了《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起草了《城市公共汽电车管理办法》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初审工作的意见》,并与国家发改委共同对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进行了初审。继续开展“畅通工程”活动,与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活动的通知》及考核标准。

对出租汽车行业稳定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进一步加强城市出租汽车行业等公共客运交通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指导地方处理了20余起出租汽车群体事件。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预防和处置出租汽车群体事件的专题报告》、《关于加强对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的报告》,引起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建立了五部委参加的城市出租汽车等公共客运交通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机制,完善了部际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多次召开部际联席会议,下发了《建设部、交通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关于切实做好出租汽车行业稳定工作的紧急通知》,制定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的工作方案。

三、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召开了全国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四川省和广安市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推广交流山东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经验。以“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和“节水型城市”等评选活动为载体,形成激励机制,引导地方政府端正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完成了《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评估体系》(初稿),为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切实保障科学发展观及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根据《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和评选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各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城市和项目进行了考察评审,经部常务会议审定,授予海口市、烟台市、扬州市等3个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授予“北京市海淀区生态环境建设”等29个项目“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并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予以表彰。与威海市政府共同主办了“首届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举办了“中国人居环境展”和“人居环境发展国际论坛”。开展了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组织对天津、成都等8个城市进行了考核验收。

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主题为“自然・家园・美好未来”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曾培炎副总理亲自到会。举办了“生态园林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40余名市长共同签署发表了《生态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宣言》。启动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活动,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讨会,探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以及城市生态环境与景观建设问题。召开了城市湿地保护研讨会,深入探讨湿地保护问题,不断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跨部门生物多样性物种资源保护进行了执法检查。

四、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加强重点流域、区域污水垃圾治理工作

研究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印发了《建设部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的意见》及《建设部关于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站建设运营监管的意见》。召开垃圾综合处理工作技术研讨会和垃圾收费工作座谈会,开展垃圾处理产业化调研,会同发改委上报国务院《关于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现状及对策措施的报告》。

开展加强城市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环境卫生体系的调研,起草了《环卫体系建设思路》、《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刊发了《关于建立环境卫生体系的若干思考》。研究提出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意见。印发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

完成了全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调研、督导工作。组建了重点流域城市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了重点流域污水处理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和供水管网国债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召开了三峡库区污水垃圾处理运行管理专题会议。开展了重点流域的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情况的评估工作,完成了《重点流域、区域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十五”计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报告》。组织开展重点流域垃圾处理规划编制工作,对重点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督察指导,会同有关部门上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及管理的请示》。组织对淮河、海河流域以及21世纪首都水资源规划地区污水、垃圾处理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对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四省20个城市的25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的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督查,完成了《关于淮河流域安徽、河南两省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运行的检查报告》。开展了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工作。

五、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进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

在对江苏、广东等地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全国城乡统筹发展区域供水现场会,总结了江苏等城镇密集地区供水设施共建共享的经验,逐步推进市政公用设施的区域共建共享。以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城市供水和节水工作。对全国城市供水管网现状进行了调查,印发了《关于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的意见》。起草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代拟稿),以国办发[2004]36号文下发。积极配合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重点流域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统筹利用资源。

召开了“中国城市照明国际研讨会”,与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照明管理促进节约用电工作的通知》。组织成立了“城市照明专业委员会”,开展了“节约能源――城市绿色照明示范工程”活动,促进城市节能和照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力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工作,继续贯彻落实八部委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总结试点城市经验,扩大试点城市范围。会同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城镇供热工作的紧急通知》,研究煤热价格联动机制,为进一步加快城镇供热体制改革打下基础。大力推行“暗补”变“明补”,推进分户计量和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六、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制定了《国家处置城市地铁系统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和《城市桥梁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等四个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上报国务院,进一步提高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贯彻国务院领导对地铁等轨道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批示,与有关部委对九个城市的地铁等轨道交通安全状况进行了检查,并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加强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工作的请示》。起草了《城市燃气安全管理条例》,会同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城镇燃气安全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加强城镇燃气用户安全工作的通知》。

七、全面开展综合整治,加强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监管

继续开展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对风景名胜区进行全面整顿、综合治理,树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良好形象。圆满完成国务院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使关于世界遗产“凯恩斯决议”中的“一国一项”规定有所突破。并以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世界遗产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

印发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审查办法》及《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审查标准》,新公布了26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对风景名胜区的设立、规划、保护监督、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调研,修改《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加强对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监督检查,协助部规划中心组建了风景名胜区监管处,加强了监管能力的建设。下发了《关于加快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监管系统建设的通知》,完成了1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任务。对青城山、都江堰、大洪山等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进行调研,并分别给国务院报送了专题报告。

研究探索资源保护性移民、建设风景旅游小城镇、解决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内人口迁移等问题,完成《核心景区居民外迁与小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

八、认真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2004年城市建设司共收到部领导批转的国务院领导批示件125件,其中城市建设司主办109件,协办16件。这些批示件中关于市政工作8件,关于交通工作25件,关于市容环境及城管工作19件,关于水务工作21件,关于风景名胜区工作41件(其中关于景区规划审批15件),关于园林绿化工作3件,关于综合工作1件,其他7件。目前,已办结71件,其余54件正在办理之中,办理率为100%,办结率为56%。

国务院领导的批示涉及的问题较多,但主要集中在风景名胜区规划审批、出租汽车行业稳定、重点流域治理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方面。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办事项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城市建设司狠抓落实,力求做到件件有回音。同时举一反三,深入思考,抓住问题的本质和事物的要害,与城市建设司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从体制机制上研究和改进工作,推动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

九、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加快了法规建设步伐。先后颁布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的决定》及《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的决定》三项部门规章。完成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涉及的行政法规的清理工作,“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城市排水许可证核发”等9项行政许可纳入《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认真落实部党组“两同时”制度,在抓业务工作的同时,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在明确业务工作责任的同时,确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加强机关工作人员思想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权力观教育,组织机关干部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及四大纪律八项要求。通过学习任长霞、牛玉儒同志的先进事迹,讨论分析李真、王怀忠等典型案例,使党员干部从正面典型中受到教育,从反面典型中得到警示,提高了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通过学习和交流,机关思想作风呈现新的面貌。全司上下讲团结、讲协作,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完成部党组制定的中心任务和部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城市建设司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全年工作进行反思,认识到在市政公用行业监管、法规标准制定、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制度研究以及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等方面还存在着相对滞后和薄弱的环节。

第一、市政公用行业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市政公用行业建设、运营市场已全面开放,行业垄断、地区垄断逐渐被打破,在各地推进市场化进程中,出现了政府监管相对滞后、监管体系仍不完善等问题。下一步工作将着重研究政府对市政公用行业监管的方式和体系,制定《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监管意见》,加快制定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准入条件、服务质量标准等评价指标,加强政府对公共资产的监管、服务质量的监督和市政公用行业价格的监控。

第二、政策法规建设步伐尚需加快

今年先后起草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城市公共电汽车管理办法》、《城市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颁布;《节约用水条例》、《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城市污水处理收费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公园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体系与标准、国家园林城镇、园林单位、园林小区的创建方案和标准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争取尽快出台。下一步还将协调有关部门,加快制定供热体制改革中的暗补变明补、弱势群体采暖保障相关政策。

第三、研究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研究建立适应新情况的城镇管理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研究加强城市市政地下管线的更新改造与配套完善,切实解决重地面形象建设、轻地下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制定轨道交通发展以及停车管理等问题的指导政策。

第四、风景名胜区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近年来我国风景名胜区监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一大批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纳入了国家保护和管理的轨道。但是风景名胜区建设和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由于近年来许多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收益,过度开发景区资源等原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风景名胜区监管力度,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等现代化手段,扩大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覆盖面。积极探索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性移民和风景旅游小城镇建设,研究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制度,建立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相互促进机制。

在新的一年里,城市建设司将按照部党组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团结一心,勤奋工作,积极进取,大胆改革,着重研究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引导城市建设由粗犷型、扩张型向集约型、效益型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事业再上新的台阶!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7年工作总结(建城综函[2008]22号)

【发布单位】建设部

【发布文号】建城综函[2008]22号 【发布日期】2008-01-18 【生效日期】2008-01-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建设部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7年工作总结

(建城综函[2008]22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北京市市政委、交通委、水务局、园林绿化局;天津市市容委;上海市水务局;重庆市市政委、交通委;各计划单列市建委;深圳市城管局、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现将《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7年工作总结》印发你们,供参考。

建设部

二○○八年一月十八日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城市建设司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历届中央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和年初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现将2007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稳步推进

(一)积极研究提出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按照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要求,组织力量对《国务院关于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推进节能减排 保障公众利益的若干意见(代拟稿)》进行了修改论证,进一步明确了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方法和途径,协调相关部委联合上报国务院并专题向国办做了汇报。

(二)稳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

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工作取得进展,北方地区70%的省份完成了“暗补变明补”的改革,工作重点转向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召开了全国供热计量改革经验交流现场会,开展了“供热计量改革示范城市”工作。会同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城镇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为保障北方地区城镇供热工作,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北方地区城镇供热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北方地区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

二、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进一步落实

(一)组织开展了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

组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办公室,进一步推动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的落实。大力宣传公交优先理念,组织开展了以“绿色交通与健康”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北京等110个大中城市按照所签署承诺书的要求,组织有关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举办了各种生动活泼的群众性活动,使公交优先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认真研究推动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的政策措施

指导各地推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起草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评估办法和标准体系》、《关于建立和落实城市公共交通补贴补偿机制的意见》。研究制定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草案)》,加强城市交通规划指导,强化以城市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指导各地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三)积极推动轨道交通和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建设

起草了《关于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导各地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积极推动开展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BRT)建设。与亚行共同开展了区域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三、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加快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督察体系

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情况的动态管理。印发了《全国城镇污水处理信息报告、核查和评估办法》,研究开发了全国城镇污水处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初步建立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数据库。组织开展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削减量与处理成本及污水处理费的核拨联动机制研究。配合财政部研究制定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以奖代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采用管网补助与削减COD奖励相结合的办法,支持中西部地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组织完成了太湖等重点流域区域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划。

(二)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改工作

根据全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检查结果,印发了《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改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地对不合格的垃圾填埋场进行整改,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和运行水平。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指导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总结推广广西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活动”经验,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充分发挥中国人居环境奖示范带动作用

成立了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联谊会,举办了首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层论坛,组织人居环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通过举办论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共同学习、交流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动人居环境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组织对200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园林城市申报城市和项目进行了评审。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注重西部地区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组织召开了西部地区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现场研讨会,总结成都、重庆国家城乡统筹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的经验和做法,交流西部地区人居环境建设的经验,引导西部地区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资源环境条件,突出特色做好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促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

四、市政公用事业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一)进一步加强了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监管工作

印发了《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和《城市供水水质监测数据上报管理办法》,加强了对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的监督管理。开展了全国百城城市供水水质跨地区交叉检测和水质督查及城市供水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完成了《2006年城市供水安全检查有关情况》,并报送国务院。组织编制了《城市供水厂安全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和《城市供水服务标准》。配合发改委编制了《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成功应对了无锡太湖、秦皇岛水体污染事件,并及时将情况上报国务院。

(二)组织开展了城市供水、燃气、供热、城市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燃气供应、供水、集中供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函》,要求各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组织了3个督查组对安徽、江苏、广东、辽宁、四川、宁夏等部分省(区)市城市供水、燃气、供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了督查,会同质量安全司对湖北、广东、上海、重庆等部分省市既有城市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了督查。

(三)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

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广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广工作的通知》,修订发布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公布了第三批试点城市,并组织专家对第三批试点城市进行培训。完成了成都等试点城市的验收工作。目前共有51个城市(区)开展了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浙江、江苏等省陆续开展了省级试点建设。

(四)研究做好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工作

为规范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保障地下管线安全运行,减少道路开挖,组织开展了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立法调研,并组织专家研究起草了《城市地下管线条例(草案)》,完成了论证报告。认真总结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成都等城市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和应急救险方面经验,引导各地积极开展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指导各地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应急管理,提高市政基础设施优化调度和应急管理水平。

五、推动资源节约型活动开展

(一)深入开展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工作

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督促各地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推广再生水利用。组织开展了“2007年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与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共同向全国青少年发出了倡议书,广泛宣传节水理念。公布了第三批节水型城市名单,组织开展了创建节水型城市十周年展览、论坛等宣传活动。

(二)认真做好城市绿色照明工作

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组织开展城市绿色照明示范工作,推广高效照明产品。指导与督促各地做好城市绿色照明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制定了《照明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

(三)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大力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印发了《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投入、生态优先、科学建绿”的指导方针,引导各地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公布了11个国家生态园林试点城市。加强城市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公布了南京市绿水湾等4处国家湿地公园。会同厦门市举办了第七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

六、出租汽车行业保持总体稳定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并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出租汽车行业稳定工作的通知》。在全国开展出租汽车信息调查统计工作,编写了《全国出租汽车行业信息统计分析报告》。召开出租汽车行业清理整顿部际联席协调小组会议,研究出租汽车行业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对出租汽车经营权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地调研,起草了《出租汽车经营权管理暂行办法》。对各地发生的11起出租汽车群体性事件进行了调查,并及时向国务院办公厅上报了《值班信息》。目前,全国出租汽车群体性事件有所减少,频率减缓,群体性事件较去年下降了56%,全国出租汽车行业保持总体稳定。

七、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一)全面开展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验收总结工作

制定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验收考核标准和综合整治现场考核验收方案,组织10个考核验收组对9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验收。通过考核验收,对10个不合格单位和40个基本合格单位进行了内部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召开了“贯彻落实《风景名胜区条例》推进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总结会议”和新闻发布会,表彰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十佳单位、工作优秀单位、优秀工作者和先进工作者。

(二)组织开展了风景名胜区设立25周年系列宣传活动

全面回顾、总结和展示25年来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工作成就,大力推动《风景名胜区条例》宣传贯彻工作。组织开展了中国风景名胜区综合成就展、中国风景名胜区网络评选活动、风景名胜区暨世界国家公园风光摄影展等活动,颁布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徽志使用管理办法》,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和参与风景名胜区建设,促进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健康发展。

(三)切实加强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推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快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审查进度,加强了风景名胜区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审查审批工作。黄山等16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五大连池等10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经过部际审查会议审查。完成了九华山花台客运索道等4项风景名胜区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审查审批工作。要求尚未完成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的单位,在2008年6月底之前完成编制工作并报批。

(四)推动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和监测核查工作

完成了2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遥感数据本底库建设。积极推进遥感监测核查,完成了对河北省崆山白云洞等1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遥感监测抽查,并督促相关省级主管部门对其中疑似工程建设的500余处变化图斑进行了现场核查和处理,逐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依法行政,强化了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监管力度。印发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五)加强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保护工作

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个部门研究制定了《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了第三届世界自然遗产会议,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积极配合IUCN专家做好三清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的考察评估工作。启动了五台山、“中华五岳”、丹霞地貌申报世界遗产的各项组织筹备工作。加强对风景名胜区内影视拍摄和演艺活动的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区影视拍摄和大型实景演艺活动管理的通知》,切实保护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八、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和《燃气管理条例(草案)》已上报国务院法制办。起草了《城市地下管线条例》、《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颁布了《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以及许可证等格式文本。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发布,组织各地开展了宣传贯彻工作。加强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组织研发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信息系统。

九、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努力做好国务院领导和部领导交办的事项

2007年共收到全国人大建议42件,办结率100%;政协提案80件,办结率100%。重点集中在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和供热改革方面。共接到国务院领导交办件118件,完成116件,办结率98%。收到部领导交办件42件,完成42件,办结率100%。

十、进一步加强了机关思想作风建设

以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主题,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的自觉性。组织机关干部认真研究中央各项战略部署,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抓好业务知识学习,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不断加强机关组织制度建设,研究制定了《城市建设司机关工作手册》、《城市建设司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城市建设司党支部工作规则》等制度,对各类学习、会议、公文处理、党支部日常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等方面都提出了严格要求,明确了工作责任,强化了工作纪律,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廉政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机关工会组织充分发挥服务作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荣获了“建设部先进基层工会”荣誉称号。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大力倡导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机关干部吃苦耐劳、团结一心,勤奋工作,克服了人手少、任务重等种种困难,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荣获“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

全面回顾2007年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对重大课题的理论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各项政策落实的督查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对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的调查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在新的一年里,城市建设司将按照部党组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推动城市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7年工作总结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7年工作总结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城市建设司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历届中央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和年初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现将2007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稳步推进

(一)积极研究提出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按照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要求,组织力量对《国务院关于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推进节能减排 保障公众利益的若干意见(代拟稿)》进行了修改论证,进一步明确了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方法和途径,协调相关部委联合上报国务院并专题向国办做了汇报。

(二)稳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

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工作取得进展,北方地区70%的省份完成了“暗补变明补”的改革,工作重点转向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召开了全国供热计量改革经验交流现场会,开展了“供热计量改革示范城市”工作。会同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城镇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为保障北方地区城镇供热工作,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北方地区城镇供热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北方地区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

二、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进一步落实

(一)组织开展了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

组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办公室,进一步推动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的落实。大力宣传公交优先理念,组织开展了以“绿色交通与健康”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北京等110个大中城市按照所签署承诺书的要求,组织有关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举办了各种生动活泼的群众性活动,使公交优先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认真研究推动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的政策措施

指导各地推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起草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评估办法和标准体系》、《关于建立和落实城市公共交通补贴补偿机制的意见》。研究制定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草案)》,加强城市交通规划指导,强化以城市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指导各地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三)积极推动轨道交通和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建设

起草了《关于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导各地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积极推动开展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BRT)建设。与亚行共同开展了区域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三、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加快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督察体系

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情况的动态管理。印发了《全国城镇污水处理信息报告、核查和评估办法》,研究开发了全国城镇污水处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初步建立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数据库。组织开展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削减量与处理成本及污水处理费的核拨联动机制研究。配合财政部研究制定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以奖代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采用管网补助与削减COD奖励相结合的办法,支持中西部地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组织完成了太湖等重点流域区域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划

(二)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改工作

根据全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检查结果,印发了《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改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地对不合格的垃圾填埋场进行整改,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和运行水平。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指导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总结推广广西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活动”经验,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充分发挥中国人居环境奖示范带动作用

成立了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联谊会,举办了首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层论坛,组织人居环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通过举办论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共同学习、交流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动人居环境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组织对200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园林城市申报城市和项目进行了评审。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注重西部地区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组织召开了西部地区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现场研讨会,总结成都、重庆国家城乡统筹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的经验和做法,交流西部地区人居环境建设的经验,引导西部地区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资源环境条件,突出特色做好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促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

四、市政公用事业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一)进一步加强了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监管工作

印发了《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和《城市供水水质监测数据上报管理办法》,加强了对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的监督管理。开展了全国百城城市供水水质跨地区交叉检测和水质督查及城市供水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完成了《2006年城市供水安全检查有关情况》,并报送国务院。组织编制了《城市供水厂安全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和《城市供水服务标准》。配合发改委编制了《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成功应对了无锡太湖、秦皇岛水体污染事件,并及时将情况上报国务院。

(二)组织开展了城市供水、燃气、供热、城市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燃气供应、供水、集中供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函》,要求各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组织了3个督查组对安徽、江苏、广东、辽宁、四川、宁夏等部分省(区)市城市供水、燃气、供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了督查,会同质量安全司对湖北、广东、上海、重庆等部分省市既有城市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了督查。

(三)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

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广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广工作的通知》,修订发布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公布了第三批试点城市,并组织专家对第三批试点城市进行培训。完成了成都等试点城市的验收工作。目前共有51个城市(区)开展了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浙江、江苏等省陆续开展了省级试点建设。

(四)研究做好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工作

为规范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保障地下管线安全运行,减少道路开挖,组织开展了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立法调研,并组织专家研究起草了《城市地下管线条例(草案)》,完成了论证报告。认真总结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成都等城市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和应急救险方面经验,引导各地积极开展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指导各地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应急管理,提高市政基础设施优化调度和应急管理水平。

五、推动资源节约型活动开展

(一)深入开展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工作

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督促各地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推广再生水利用。组织开展了“2007年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与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共同向全国青少年发出了倡议书,广泛宣传节水理念。公布了第三批节水型城市名单,组织开展了创建节水型城市十周年展览、论坛等宣传活动。二)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改工作

根据全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检查结果,印发了《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改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地对不合格的垃圾填埋场进行整改,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和运行水平。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指导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总结推广广西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活动”经验,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充分发挥中国人居环境奖示范带动作用

成立了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联谊会,举办了首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层论坛,组织人居环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通过举办论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共同学习、交流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动人居环境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组织对200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园林城市申报城市和项目进行了评审。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注重西部地区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组织召开了西部地区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现场研讨会,总结成都、重庆国家城乡统筹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的经验和做法,交流西部地区人居环境建设的经验,引导西部地区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资源环境条件,突出特色做好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促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

四、市政公用事业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一)进一步加强了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监管工作

印发了《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和《城市供水水质监测数据上报管理办法》,加强了对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的监督管理。开展了全国百城城市供水水质跨地区交叉检测和水质督查及城市供水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完成了《2006年城市供水安全检查有关情况》,并报送国务院。组织编制了《城市供水厂安全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和《城市供水服务标准》。配合发改委编制了《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成功应对了无锡太湖、秦皇岛水体污染事件,并及时将情况上报国务院。

(二)组织开展了城市供水、燃气、供热、城市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燃气供应、供水、集中供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函》,要求各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组织了3个督查组对安徽、江苏、广东、辽宁、四川、宁夏等部分省(区)市城市供水、燃气、供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了督查,会同质量安全司对湖北、广东、上海、重庆等部分省市既有城市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了督查。

(三)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

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广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广工作的通知》,修订发布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公布了第三批试点城市,并组织专家对第三批试点城市进行培训。完成了成都等试点城市的验收工作。目前共有51个城市(区)开展了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浙江、江苏等省陆续开展了省级试点建设。

(四)研究做好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工作

为规范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保障地下管线安全运行,减少道路开挖,组织开展了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立法调研,并组织专家研究起草了《城市地下管线条例(草案)》,完成了论证报告。认真总结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成都等城市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和应急救险方面经验,引导各地积极开展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指导各地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应急管理,提高市政基础设施优化调度和应急管理水平。

五、推动资源节约型活动开展

(一)深入开展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工作

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督促各地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推广再生水利用。组织开展了“2007年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与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共同向全国青少年发出了倡议书,广泛宣传节水理念。公布了第三批节水型城市名单,组织开展了创建节水型城市十周年展览、论坛等宣传活动。

(二)认真做好城市绿色照明工作

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组织开展城市绿色照明示范工作,推广高效照明产品。指导与督促各地做好城市绿色照明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制定了《照明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

(三)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大力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印发了《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投入、生态优先、科学建绿”的指导方针,引导各地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公布了11个国家生态园林试点城市。加强城市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公布了南京市绿水湾等4处国家湿地公园。会同厦门市举办了第七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

六、出租汽车行业保持总体稳定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并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出租汽车行业稳定工作的通知》。在全国开展出租汽车信息调查统计工作,编写了《全国出租汽车行业信息统计分析报告》。召开出租汽车行业清理整顿部际联席协调小组会议,研究出租汽车行业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对出租汽车经营权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地调研,起草了《出租汽车经营权管理暂行办法》。对各地发生的11起出租汽车群体性事件进行了调查,并及时向国务院办公厅上报了《值班信息》。目前,全国出租汽车群体性事件有所减少,频率减缓,群体性事件较去年下降了56%,全国出租汽车行业保持总体稳定。

七、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一)全面开展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验收总结工作

制定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验收考核标准和综合整治现场考核验收方案,组织10个考核验收组对9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验收。通过考核验收,对10个不合格单位和40个基本合格单位进行了内部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召开了“贯彻落实《风景名胜区条例》推进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总结会议”和新闻发布会,表彰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十佳单位、工作优秀单位、优秀工作者和先进工作者。

(二)组织开展了风景名胜区设立25周年系列宣传活动

全面回顾、总结和展示25年来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工作成就,大力推动《风景名胜区条例》宣传贯彻工作。组织开展了中国风景名胜区综合成就展、中国风景名胜区网络评选活动、风景名胜区暨世界国家公园风光摄影展等活动,颁布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徽志使用管理办法》,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和参与风景名胜区建设,促进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健康发展。

(三)切实加强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推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快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审查进度,加强了风景名胜区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审查审批工作。黄山等16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五大连池等10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经过部际审查会议审查。完成了九华山花台客运索道等4项风景名胜区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审查审批工作。要求尚未完成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的单位,在2008年6月底之前完成编制工作并报批。

(四)推动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和监测核查工作

完成了2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遥感数据本底库建设。积极推进遥感监测核查,完成了对河北省崆山白云洞等1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遥感监测抽查,并督促相关省级主管部门对其中疑似工程建设的500余处变化图斑进行了现场核查和处理,逐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依法行政,强化了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监管力度。印发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五)加强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保护工作

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个部门研究制定了《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了第三届世界自然遗产会议,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积极配合IUCN专家做好三清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的考察评估工作。启动了五台山、“中华五岳”、丹霞地貌申报世界遗产的各项组织筹备工作。加强对风景名胜区内影视拍摄和演艺活动的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区影视拍摄和大型实景演艺活动管理的通知》,切实保护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八、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和《燃气管理条例(草案)》已上报国务院法制办。起草了《城市地下管线条例》、《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颁布了《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以及许可证等格式文本。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发布,组织各地开展了宣传贯彻工作。加强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组织研发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信息系统。

九、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努力做好国务院领导和部领导交办的事项

2007年共收到全国人大建议42件,办结率100%;政协提案80件,办结率100%。重点集中在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和供热改革方面。共接到国务院领导交办件118件,完成116件,办结率98%。收到部领导交办件42件,完成42件,办结率100%。

十、进一步加强了机关思想作风建设

以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主题,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的自觉性。组织机关干部认真研究中央各项战略部署,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抓好业务知识学习,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不断加强机关组织制度建设,研究制定了《城市建设司机关工作手册》、《城市建设司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城市建设司党支部工作规则》等制度,对各类学习、会议、公文处理、党支部日常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等方面都提出了严格要求,明确了工作责任,强化了工作纪律,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廉政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机关工会组织充分发挥服务作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荣获了“建设部先进基层工会”荣誉称号。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大力倡导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机关干部吃苦耐劳、团结一心,勤奋工作,克服了人手少、任务重等种种困难,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荣获“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

全面回顾2007年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对重大课题的理论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各项政策落实的督查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对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的调查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在新的一年里,城市建设司将按照部党组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推动城市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第五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1年工作要点

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

司201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建城综函[2011]18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交)委,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园林绿化局、水务局,天津市市容园林委、水务局,上海市水务局,重庆市市政委、园林事业管理局,海南省水务厅,各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有关单位: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为加强工作联系与配合,现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1年工作要点》印发你们,供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1年工作要点

按照部党组的部署和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城市建设司2011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力落实节能减排任务,努力提升市政公用事业服务质量和安全运行水平,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着力研究预防和治理“城市病”,推动城市建设事业健康发展。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一)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拟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配套政策,并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

做好《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推动各地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建设,2011年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力争达到74%。强化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会同标准定额司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监管标准》和《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监管标准》,继续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等级评定并启动垃圾焚烧厂等级评定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工程项目工作,推动各地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管理水平。组织开展现有生活垃圾堆放点普查,指导各地做好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和堆放点治理改造。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组织开展建筑垃圾调研。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

(二)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监督指导

组织编制实施《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指导各地重点加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和管网雨污分流系统改造,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完善“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和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监督指导。配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做好2011中央预算内投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安排和“以奖代补”资金支持城镇污水管网建设等工作。

(三)大力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

贯彻落实四部委《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召开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改革工作会议。加大新建建筑供热按计量收费的监管力度,督促指导各地完成既有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工作。研究建立供热能耗统计平台试点工作,加强对供热能耗的监测。组织开展供热计量宣传培训。

(四)积极推进城市照明节能工作

组织编制《“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推进城市照明系统节能。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照明灯具,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城市照明方面的应用。研究制定城市照明管理与节能考核指标,建立城市照明能耗考核制度。严格控制景观过度照明。继续抓好城市道路半导体照明试点示范工程,对项目的实施、跟踪检测、项目后评估进行全程指导。

二、加强市政公用事业运行管理

(一)做好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工作

研究破解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难题,制定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的意见,组织召开现场会。抓好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创新管理手段,研究将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功能向地下管线、城市安全等领域拓展和延伸,促进城市安全运行。继续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加强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宣贯培训。

(二)加强城镇供水安全保障工作

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并实施《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重点加强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供水水质检测监测和应急能力建设。组织开展2011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监督检查。建立“全国城镇供水管理信息系统”。

(三)认真研究预防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

全面梳理我国城市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及与设施有关的管理方面,预防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研究制定《关于切实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办法》和《关于城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大推动绿色交通工作的力度,指导各地加快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继续开展2011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继续开展“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工作,组织编制《城市“绿道”建设技术指南》,推动各地加快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设。

(四)加强市政公用事业安全管理

重点抓好燃气安全、道路桥梁安全、下水道作业安全管理,提高应急处理水平,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组织编制“十二五”全国燃气发展规划,会同标准定额司编制燃气服务标准。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城镇燃气老旧管网改造,防范和化解燃气安全隐患。研究建立燃气供应保障机制。会同标准定额司组织修订《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对全国城市排涝能力进行评估。调研市政设施养护工作体制的现状,推进养护体制改革。制定市政道路桥梁养护评估体系并组织实施。

三、积极推动城镇人居生态环境改善

(一)加强中国人居环境奖工作

充分发挥中国人居环境奖平台作用,推动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继续完善《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组织落实中国人居环境奖预备名单制度,指导各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培育和指导。继续修改完善《城市人居环境居民满意度调查问卷》,完善社会问卷调查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动态管理,组织对符合复查条件的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进行现场考察,对复查不合格的城市提出整改意见,对整改不到位的城市予以摘牌,推动城市人居环境水平不断提升。

(二)抓好城镇园林绿化管理工作

以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载体,推动各地贯彻落实《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建设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城镇绿地

系统在节能减排、防灾避险等方面的综合功能。组织开展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专项检查,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重点解决老旧城区的绿地总量不足和分布不均衡等难点问题。加强对动物园管理监督,会同标准定额司编制《动物园设计规范》。协助重庆市、北京市做好第八届、第九届园博会的筹备工作。

(三)加强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保护工作

深入贯彻《风景名胜区条例》,加强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监管,正确处理好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继续做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审查和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的核准工作,严格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继续推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管理工作,加强风景名胜区动态监测核查工作。贯彻《关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字化景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推进风景名胜区数字化景区建设工作。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做好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保护监管工作。

四、加强城建行业法规制度建设和改革研究

(一)加快法规制度建设

贯彻落实《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编制《城镇燃气管理条例》释义,开展《条例》的宣贯培训工作;力促《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尽快出台;做好《城市供水条例》修订的前期调研工作;会同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继续做好《节约用水条例》的起草工作;加快修订《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绿化条例》;研究制定《城市公园绿地管理办法》、《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国家重点公园管理办法》、《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会同卫生部修订《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组织修订《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研究制定《城镇供水行业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实施办法》。

(二)加强政策理论研究

针对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实际,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城市建设和管理行业基础性、前瞻性理论研究工作。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地方在城市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好的经验、做法,认真总结、提炼、推广,加强典型示范引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指导新疆因地制宜加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三)继续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分行业对全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情况进行调研,全面总结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情况,认真分析查找改革中的问题,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坚持分类指导,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法规政策。进一步推动政府监管体系建设,规范市政公用行业市场秩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完善关于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促进市政公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一)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

围绕部中心工作,精心组织、落实学习型集体创建活动,以基础性学习、应用性学习和前瞻性学习为重点,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积极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断提升机关干部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本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研,增强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了解掌握行业动态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班子带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调动机关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城市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指示,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筑牢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提高党员干部防腐拒变的能力。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干部监督和管理。加强评奖评优、资质审批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专家作用,规范工作程序,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与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的联系与沟通

加强对学协会的指导,为学协会的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的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组织各行业协会、学会围绕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参与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技术标准、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

下载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6年工作总结(建城综函[2007]18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6年工作总结(建城综函[2007]18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