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江苏山东农机化发展的考察报告
关于江苏山东农机化发展的考察报告
重庆市农机局赴江苏山东考察组
2006年5月29日—6月11日,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大军同志带领局有关处室和部分区县农机局负责人,赴江苏、山东等地进行考察学习,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学习的基本情况
在江苏期间:考察组先后赴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盐城参观考察了久保田、洋马、井关、富来威及东洋公司5个高性能插秧机、收割机现代农机制造企业,并就有关问题与企业进行了座谈交流;考察组全面了解了江苏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情况,对水稻机械插秧、跨区作业服务等情况进行了重点考察学习,并分别与江苏省农机局,南通、高邮、扬州等地农机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同时还考察了江阴华西村新农村建设。
在山东期间:考察组与山东省农机部门就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科技创新、农机产业化发展和农机监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座谈交流;重点考察了青岛、威海、烟台、龙口、蓬莱5市的农机推广、社会化服务、教育培训、安全监理、产业化发展情况,就农机化服务新农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学习交流,并参观考察了龙口市南山集团及新农村建设情况。
二、两省农机化发展情况
(一)江苏是我国农机化发展强省,也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一是农机保有量大:2005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3100万千瓦,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达到44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96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42万台;联合收割机6.78万台,其中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4万台;高性能插秧机达到1.39万台,今年推广量达6000多台。二是农机化水平高:2005年底,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9%,其中机耕水平达82%,机种水平达40.9%,机收水平达71.9%,机械植保水平达84%。其中三麦机播水平达90%、机收水平93%,水稻机收水平达86%、机械化种植水平17%。三是经营效果显著:2005年,全省经营性农机作业组织达6000余个,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140亿元,其中跨区作业收入达23亿元,预计今年可达30亿元以上。
(二)山东不但是农机化强省,也是农机化发展最快的省市之一。一是装备水平高,发展速度快:在“十五”期间,全省农机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农机装备总值、装备动力、拖拉机保有量每年平均增长20%、15%、21%以上,联合收割机每年以2倍的速度递增; 2005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9199万千瓦,农机装备总值490亿元。拖拉机拥有量206万台,联合收割机拥有量8.2万台,农用飞机10余架,各类机引配套农具326万台。二是作业水平高,涉及领域广:2005年,全省机耕水平达到75.9%,机播水平50%,机收水平34.4%;其中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生产的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均达到了90%以上;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也大幅提高,机收水平达到10%,部分市县达到了80%;全省深耕、深松、覆膜播种等旱作节水机械及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已达13.5万台,果蔬、设施农业、薯类及花生收获机械达6.1万台。三是产业化水平高,经营效益好:山东农机服务产业化在全国走在前列,全省高举“兴机富民”的旗帜,以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为重要内容,通过政策扶持、搞好公共服务、加强标准建设、实行规范管理,农机销售、维修、作业市场日益完善,新型农机合作组织蓬勃发展。2005年全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及农机户数量达到502万个,实现农机服务总产值340亿元,增加值213亿元。
三、两省农机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通过对江苏、山东农机发展的考察学习,我们有许多认识和体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思路清晰,突出重点。在发展阶段的把握上:两省根据自然经济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和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采取了“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在发展重点的把握上:两省把提高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改变农业生产“三弯腰”劳动状况,作为农机化的工作重点。江苏70—80年代解决耕翻问题后,90年代以三麦机械化为重点,“十五”期间全省力攻水稻生产机械化;山东在上世纪95年以前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基本解决了土地耕翻问题,95年以后力推小麦机收和精播,到2000年全省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已具相当水平。从2001年开始全省确定利用5年左右时间,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以及花生、薯类收获机械化。
(二)产业化发展,市场化经营。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是中国农机化发展面临的共同特征。两省以建立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为抓手,以不断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为重点,并通过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后勤保障服务、政策扶持等措施,使经营者、使用者和生产者有效益,形成了农机发展的良性机制。江苏以组织跨区机收、跨区机插作业队为主要形式,以开辟跨区作业市场,用较好的投资回报率调动了农民投资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山东积极扶持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协会、农机中介组织等新型服务组织发展,通过打造农机作业明星服务队、农机培训、文明农机修配网点、农民满意农机产品等系列“品牌”活动,塑造了农机服务品牌形象,全面提升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注重科技创新,加快技术进步。科技进步、政策环境、经济条件、市场基础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础条件,没有农业机械技术进步作支撑,农业机械化就是“无米之炊”,两省始终把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技术进步,作为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江苏在引进国外先进农机制造企业和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搞好消化、吸收和国产化改造,不但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还使江苏成为了现代农机制造的强省;山东立足自主创新,在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花生与薯类收获机械化、牧草以及旱作农业等八大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促使玉米机收、旱作农业技术等在全国走在了前列。
(四)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基本的体制机制,但在市场化初期、在产业链形成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引导和扶持,两省通过行政推动、财政补贴等系列措施,加快了农机化发展的进程。在市场的培育上:江苏省在培育跨区作业市场的初期,对购买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的农户不但实行高额补贴,对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还实行油料补贴。在产业的培育上:山东省培育了以村级为主体的“龙口模式”,以乡镇为中坚的“安丘模式”和以县乡为龙头的“桓台模式”。三大模式构筑了山东农机社会化服务强大的产业链。在政府的引导上,山东十分注重县级农机服务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合理利用大中型农机更新资金、购机补贴,增强县级服务组织的示范带动能力和服务能力。
四、重庆与两省的差距 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重庆农机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特别是在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推动力度上,优于其他省市。但在基础条件上,我们深深感到差距较大。
一是农机装备总量小,装备结构不合理。2005年底,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为776万千瓦,仅为江苏的25%、山东的8.4%,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远低于两省。特别是用于耕种收的农田作业机械动力,我市仅占农机总动力的5%,而江苏山东则高达50 %以上。没有装备作基础,作业水平自然就低。
二是农机作业组织少,社会化服务能力弱。2005年,我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及农机户数量为44.8万个,而山东为502万个;真正意义上的经营性农机作业组织我们还微乎其微,而江苏仅跨区作业组织就达6000多个。缺少市场主体的支撑,社会化服务能力就难以提高。
三是产品开发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我市小农机生产目前虽然在全国走出了第一步,但是多数产品趋同化严重、技术含量不高、生产规模小、服务水平低,随着国际技术、装备的不断进入,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加快技术进步、加强技术创新,势在必行。
四是发展的信心不足,氛围不够浓烈。由于农机化的普及程度不同、行业人员的知识业务技能不同、农民群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不同,以及各地的经济基础和基础条件不同,各地农机化发展的氛围和推动力度不同,有的地方甚至差距很大。进一步加强宣传、扩大示范,不能忽视。
五是农田基础条件差,农机使用效率不高。我市地形地貌复杂,田块面积小、形状不规则、灌溉条件差、道路不通畅,与江苏山东存在明显的差异,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极大限制。要积极协调农业综合开发、更好地发挥农机提灌资金的作用,加强对农田的整治,逐步实现粮食主产区和农机化重点作业区域能排能灌、确保道路畅通势在必行。
五、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
通过考察学习和对比分析,我们认为,进一步加快重庆农业机械化发展,应该做到“四坚持,三加强”。一是要坚持农机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不动摇。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我市确立围绕耕种收,解决“三弯腰”的指导思想是符合重庆实际的,是完全正确的,只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重庆农机必将有振兴的那一天。
当前,全局工作都要重点围绕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这个时代主题,全力扩大水稻机械育插秧面积、努力拓展机收作业领域、稳步提高耕作机械化水平。
二是要坚持以狠抓农机推广的思想不动摇。没有农机装备,农业机械化就无从谈起,因此,抓推广提高装备水平是当务之急。目前要重点围绕耕种收加大推广力度,迅速改变装备结构不合理状况。
三是要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结合的思想不动摇。“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是我们实践的结果,在机耕、机收上我们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在机插秧上要继续坚持,并加大力度。还要积极培育经营性农机作业组织和作业大户等市场主体,同时也要积极培育跨区作业市场,建立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长效机制。
四是要坚持以狠抓质量跟踪的思想不动摇。加强质量监督和质量跟踪,是提高重庆农机制造水平的有效措施,而且取得了明显成效,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促进技术进步、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做大做强农机工业。
五是要加强农机维修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农机维修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保持农机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后续力量,目前我市农机维修的市场主体、体制机制、政策措施都不健全,必须力求尽快突破。
六是要加强农机教育培训的力度。无论是农机从业人员、农机推广人员、农机管理人员,还是农机领导干部,普遍存在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机械育插秧技术的推广更是如此,要下决心、花力气,抓出成效。
七是要加强农机目标考核的力度。市政府把农机化工作纳入对区县政府的目标考核,是最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措施,要进一步优化考核指标、规范考核程序、健全考核机制,真正考出压力、考出动力、考出努力方向。
第二篇:赴山东农机化创新考察报告
赴山东农机化创新考察报告
天津市农机考察团一行9人,于3月24日至27日赴山东省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团由副局长胡伟带队,成员由市局科教处、市农机所、市农机推广总站、市农机试验鉴定站及武清区农机推广站、蓟县农机推广站的负责同志组成。考察团重点考察了山东省农机科技创新工作。考察团在济南、青岛分别与山东省农机化管理办公室、青岛市农机局的有关领导和科技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交流,对山东省农机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产品研发等工作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学到不少经验,取得很大收获,考察团成员一致认为山东省的农机科技创新工作对天津市农机化工作有重要的借鉴、启发作用。
山东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农机大省、农机强省。近些年在农机的各个方面均有突出的工作表现,在农机化诸多方面有所创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现将考察中了解的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
1、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山东省从2001年起开始实施七大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创新示范内容包括: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综合利用、保护性耕作、花生联合收获、大蒜和马铃薯类收获机械化等。省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地市及县按1:1:1进行配套。全省各级现已建立120个示范点,投入资金8600万元,对农机化科研开发、示范、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中,2003年,省、市、县三级财政及项目单位共投资1080万元,创建创新示范点16个。为了鼓励各地农机化技术创新,省农机化办公室还专门制定了《山东省农机化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建立了农机科技创新奖励机制。经过几年的实施,初步总结出玉米收获、秸秆综合利用、设施农业、花生和薯类收获、旱作节水农业、牧草生产、农
副产品加工、保护性耕作等适合不同作物和经济、自然条件的10多项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为指导面上的工作积累了经验。其中,玉米收获机械化实现了跨越发展,玉米收获机拥有量达到2600多台,居全国第一。花生收获机发展到1.5万台,推广薯类收获机械450多台,牧草机械收割面积达60%以上。山东省以抓关键生产环节、关键机具为突破,积极探索全程机械化的路子。
2、农机质量监督管理走出新的路子
&nb(来源于新世纪范本网)sp;在农机技术监督、质量管理方面,山东农机部门创新思路,也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农机化标准化工作中,先后制订、颁布了播种、收获、秸秆还田及牧草机械化作业规范等5项地方标准,开始建立农机化标准体系。
在地方农机管理条例中,明确了拖拉机、脱粒机、内燃机、联合收获机和粉碎铡草机实行强制性鉴定;通过农机质量投诉站进行市场监管,还以向市场推荐优质产品的方式来帮助用户抵制伪劣产品,从正面宣传好产品活动来进行打假除劣。青岛市还开展了创建星级文明农机市场和星级文明农机销售企业活动,品牌效应凸现,有效的净化了农机市场。
3、兴调查研究之风,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扎实依据
山东省农机办十分重视农机化发展的基础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每年由省农机办综合处下达调研计划,机关各处室、下属各单位,依各自的工作分工,开展调研工作,年终将各部门、各单位的调研成果、汇编成册,用此指导工作。通过调研工作,了解家底,提出发展意见,对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重视信息工作,网络建设成效显著
山东省及青岛市农机局领导均十分重视农机信息网络工作,亲自抓农机信息网络的建设。办公自动化程度高,信息网络健全。省农机信息中心有5名专职人员从事网站建设,网站内容丰富,容量大,消息反应及时,对沟通全省农机化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成为目前国内重要的农机化信息网站。青岛农机网全年发布信息1000多条,被中国农机化信息网采用76条。
此外,山东各地还搞了不少具有创新意识的农机管理、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都值得我们学习。如引进开发了花生收获机,承担了农业部跨越计划的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在玉米收获和玉米茎穗兼收机械开发上取得成绩,玉米机收走在全国前列,秸秆综合利用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青岛市开展了农机经营企业家和农机大户的培训;加大对外开发和交流力度,建立了3个国外先进农业机械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了茶叶生产、玉米(牧草)收获青贮、植树造林等4个专业、8个机械化示范基地;每年争取到300万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农机化事业发展;并从市交通部门争取资金用于农机安全村建设。此外,山东省农机部门还与当地相关的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了农机人才培训基地,为农机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交流中,双方还就目前农机科技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通过对山东省农机科技创新及其它各项工作的考察,我们认为,应当借鉴其成功经验,促进我市农机化工作的发展。
一是强化农机化科技创新工作。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项目,争取资金,进行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加强农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以农机化科技进步来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根据我市不同区域的要求,建立不同的农机化示范点(基地),以示范来带动全面工作的开展;积极引进、开发适用的新型农业机械,如玉米收获机、棉花种植机械等。
二是抓好农机化调研工作。通过摸清家底,制定政策、对策、措施,争取支持,使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目标、有措施。建立天津市农机化调研工作机制,由市局定期下达任务,各部门及各单位都要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开展基础调研、发展调研,定期举行调研报告会,并将每年调研成果汇集成册,指导工作;设立调研成果奖,对优秀调研成果进行表彰奖励,以调研促农机发展。
三是加大信息工作力度。通过强化农机信息交流工作,引起全社会对农机工作的重视、关注,从而争取更多的理解、支持;从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入手,加强信息交流,建设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沟通和有效共享,促进事业全面发展。
四是为保障科技创新和农机化工作上水平,必须强化农机人才培养。适应事业发展需要,与相关大学合作,引进人才,并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学科带头人的评选、举办科技论坛等方式来带动人才培养,使精英人才脱颖而出,造就一支农机科技骨干队伍。
第三篇:考察报告——江苏发展印象
考察报告——江苏发展印象
一、隆力奇——特色工会管理
江苏隆力奇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先进的日化产品、养生保健品的研究、开发和产销基地。公司创建24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日化行业的领军企业,“隆力奇”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被评为“全国化妆品制造行业效益十佳企业”和全球华人企业500强。
近年来,隆力奇工会以争创“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为奋斗目标,创造性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被江苏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隆力奇工会在企业中发挥的强大作用给我们启迪,让我们自省,催我们奋进。
(一)必须增强工作责任感。考察学习使我们看到了差距和不足,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舞台更大,发展机遇更多,决不是“无处下手”,无所作为。先进地区工会工作成绩突出,有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快的客观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工会人立足实际,真抓实干,面对困难敢想敢干。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增多,职工队伍扩大,工会工作的任务更重。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学赶先进的紧迫感,虚心学习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既要学习好思路好做法,又要学习超前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和强烈的服务意识,以对工会工作的满腔热情,争创一流成绩的高昂激情和对职工群众的深厚感情,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二)必须不断创新创优。与时俱进、务实创新、抓亮点、创特色、树品牌是隆力奇工会的一大特点。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他们没有为难发愁,而是立足实际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手段,这是他们工作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主要因素。创新是一切工作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必须学习先进地区创新的理念,以创新求发展,以发展求作为,以作为求地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化,各乡镇、系统、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具体情况不同,对工会工作的要求不尽相同,要全面分析,统筹兼顾,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加以突破,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三)必须强化服务大局意识。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是工会组织始终坚持的工作宗旨。隆力奇工会影响力大,社会地位高,是因为他们牢固树立服务观念,立足企业发展开展工作。他们的很多工作想在了企业家前面,解决的许多问题是企业家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克服就维权而维权、就工会抓工会的倾向,坚持“发展为先、职工为本”的理念,围绕中心,明确定位,发挥优势,把工会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认识、把握和运作。必须着眼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和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找准工作着力点,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创新发展、务实争先的工作理念,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实现经济稳健发展。
二、蒋巷村——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隶属常熟市任阳镇的蒋巷村是全国文明村,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百佳农村。其村支部书记常德胜也因为带领村民进行建设取得卓越成绩而被评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并多次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人大的会议。在常德盛的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脚踏实地,艰苦创业,使蒋巷村从一个贫穷落后村发展为富裕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在的蒋巷村厂房林立,别墅成群,水泥路面四通八达,覆盖全村。村民们各尽其职,少有所为,老有所养,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蒋巷村由当初那个穷乡僻壤发展成为现如今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它的发展过程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首先,蒋巷村拥有一个良好的领导班子。有道是:“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直接决定了一个集体的发展。在以常德胜为首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们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努力生产。作为带头人,常德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了村办企业的发展,他走南闯北,日夜操劳,一心想着自己的集体、自己的村民。也正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村民,调动了村民们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赢得了村民的绝对信任。蒋巷的领导班子在常德胜的带领下不断的成熟和完善。
其次,蒋巷村走出了一条“村厂合一”的农村发展新路子。几乎所有的蒋巷村村民都是企业职工,所以蒋巷村决定只建立一个党支部,使村委会和企业处于同一个支部的领导下,这样就统一了思想,统一了领导,避免了许多因指导思想不同而带来的麻烦。由于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是企业职工,他们的职工大会也就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村民大会。在“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导下,他们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发展,摸索出了这样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蒋巷村的经济发展。
再次,蒋巷村十分重视思想理论宣传。他们努力地深化思想宣传力度,旨在提高蒋巷村人民整体的思想文化修养。在蒋巷村,“坚持改革开放政策,齐奔富民强村道路”、“跟着共产党,建设新蒋巷”等标语随处可见。在一些重大的纪念日和中央召开重要会议之后,蒋巷村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并且组织全体村民学习中央的会议和重要讲话精神,对村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村民的政治敏锐感和思想觉悟。正像常德胜同志所说的那样:“蒋巷的发展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从思想上解放。”
看到这样深得民心的领导集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蒋巷村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蒋巷村必将成为东吴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也相信,在我们国家将会有更多像蒋巷村这样的现代化农村不断兴起!
三、无锡——领跑中国物联网
“我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或者是逼人的形势下,迅速地建立中国的传感网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的中心,就定在无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8月7日在无锡如是说。
此后,无锡几乎成为中国物联网的代名词。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从技术角度又称为传感网。它是指给所有物体安装传感器,然后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无锡物联网的迅速发展,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一)布局谋篇:春江水暖鸭先知
无锡市在温家宝总理视察后明确目标,与研发部门、电信等网络设施建设部门全力对接,加大投入,共同争取和推动“感知中国”中心在无锡建立,打造继中关村、深圳之后的国内第三大信息技术产业园区。
无锡新区管委会积极努力,引入中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所,重点对物联网产业链的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产业应用等领域进行攻关创新。目前无锡市已集聚了一批物联网企业,编制完成了《国家“感知中国”示范区(中心)建设纲要》。物联网建设在无锡全面“引爆”,在国内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加快渗透:统筹兼顾促融合无锡政府精心策划,公司适销对路,为全面拓展民生市场赢得胜券。融入,不是简单的业务叠加,而是踏准民生需求的节拍,根据天时、地理、人和,采取适合公众多样需求、提升群体品味的举措,来推进物联网衍生业务的发展。
(三)高瞻远瞩:授人以渔激智慧
如同互联网刚发展起来的时候一样,并不是把所有难点都解决了才去发展,而是在发展中逐步解决。无锡领导认为,物联网的发展,一是要靠规模化和应用化;二是要充分发挥通信网的作用,将传感器获得的信息以应用的形式“返还给客户”,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培养“学习型客户”。
11月上旬,中国传感网标准工作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在无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物联网领域的产、学、研、用50多家单位的百余名专家聚集一堂,激发智慧,探讨推进传感网技术标准制定。
从无锡,放眼望去,一张独特的“智慧网络”正在“奔腾”而来。无锡将通过建立电信企业与多行业的战略联盟,从“授人以渔”起步,合力推进物联网产业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的进程;通过物物互联,最终赢得地球万物之间的“相得益彰”。
第四篇:农机化推动了山东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
农机化推动了山东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对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和把握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对农机化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对于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遵循“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做出了贡献。
一、农机化发展促进了农村家庭经营生产方式和手段的根本性转变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和发展,最显著的特点和标志就是家庭生产经营方式和手段的转变,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就是促进这一转变的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推动力。从山东省农机化发展的实践来看,一方面,通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广大农民获得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手段,“以机代牛”,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劳动手段,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历史性的变革。1978年前,山东省农业生产主要以人畜力手工工具为主、传统农机具为辅,全省耕牛存栏量为227.6万头,农机总动力仅有1千万千瓦,小型手扶拖拉机只有10万台左右。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2008年全省农机总动力已达到1.01亿千瓦,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0倍,亩均拥有动力由0.1千瓦提高到1.07千瓦;拖拉机370多万台,增长了近40倍,万亩耕地拥有拖拉机由14台提高到390台。依靠耕牛进行农业生产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已由附属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再一方面,通过广泛应用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不但转变了农业生产的手段和方式,而且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的限制,有效的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目前,山东省小麦和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到13.2万台,小麦、玉米机械化收获不但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放出来,而且收获时时间由原来1个多月缩短到半个多月。由于实现了农机化耕种收“一条龙”作业,使传统的“三夏”、“三秋”变成了“两夏”、“一秋”,开创了农业生产力发展史上的新篇章。农机化的发展不但使山东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改革开放前不到20%提高到62.2%,其中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9%,而且使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得到完善和稳定发展。
二、农机化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技术和装备支撑 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发展粮食生产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和保障。从山东省的实际看,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一是农业机械化为粮食大面积生产提供了装备支撑。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大面积的粮食生产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性。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暂短农时的抢收抢种、恶劣条件情况下的抗旱排涝以及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等等,都离不开农业机械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全省中低产农田的改造,依靠农业机械化作业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仅1996年以来,全省累计改造中低田2860万亩,其中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300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1200万亩,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基本粮田,为保障粮食生产作出了贡献。二是农业机械化使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技术成为现实。农机化的发展为农业科技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使许多先进的农艺技术通过农业机械得以实现。小麦精播、半精播技术是山东农业学者、专家早就研究的播种技术,但是无法由人工解决,正是农业机械的发展使这一科学的农艺技术得到有效的推广应用。再是山东农业专家创造的的小麦垄作、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等技术,都是通过运用农机化的措施才创造了生产的奇迹。当前在山东大力推广的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玉米贴茬直播技术等等,无一不是通过农业机械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三是农业机械化为粮食持续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省通过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机械化播种环节,节约良种20%左右;在机械化收获环节,减少粮食损耗3-5%。通过机械化措施推广了化肥深施、作物植保、旱作农业、秸秆还田等农业技术,使先进科学的机械化和农艺技术实现了有机的结合。特别是近几年来,山东省通过机械化大力推广小麦免耕播种和玉米贴茬直播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但增加了土壤蓄水量16%~19%,增加土壤有机质0.03%~0.06%,降低生产成本18%~22%,而且每亩小麦增产粮食15%左右,全省共推广300万亩小麦,增产小麦达2.2亿多斤;每亩玉米增产10%左右,全省共增产玉米18亿斤。2007年,全省粮食种植总面积在比1978年减少14.6万亩的情况下,总产却增长81.3%,单产增长130%,农机化功不可没。
三、农机化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产业资源 山东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在改革发展中经历了从农村商品经济大合唱到贸工农一体化,再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提升过程。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机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一是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通过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劳动量,使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替代出来,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乡村中小企业,使种田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据统计,全省在乡村中小企业工作的农村人员1700多万人,其中在农业龙头企业从业的农村人员达25%。山东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已降至40%以下,没有农机化的发展是根本办不到的。二是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了机械设备的支撑。据统计,山东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总数1.4万多个,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6853个。全省农业产业化企业从初加工的保鲜、烘干、储藏、整理机械等到精加工的自动化、半自动化及电子化设备再到物流的运输机械等等,各类机械设备总值近千亿元,有力的装备支撑了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水平和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7487亿元,带动全省968万户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四、农机化发展促进了农业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农村经济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规模经营的关键问题在于处理好土地集中和劳动力安排的矛盾和问题。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就是解决好这一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措施。首先,只有通过农机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替代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并进行规模化经营成为可能。从山东的情况看,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人员已经达到1662.4万人。农机化发展较好的地区,农机化的替代功能就比较显著,土地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经营就得到一定的发展。其次,只有农机化得到一定发展才能进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山东的实践说明,农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农民对土地流转的需求较强。如青岛市的即墨、胶州;潍坊市的诸城、昌邑、高密;枣庄市的滕州、泰安市的宁阳等十几个农机化水平较高的县(市),今年共流转土地63.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1%。目前,山东省共流转土地面积262.7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7%,涉及118.1万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9%。再是,机械化的高效率为种粮大户的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农机化的发展使得大部分流转的土地最终集中到种粮大户手中,山东的种粮大户都是农机大户,与普通农户相比,其机械装备水平、作业服务能力都大大增强,能够进行大规模的集中连片作业。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机化的发展,农村种粮大户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种植面积在2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130多个,而这些大户拥有的农机总值达5000多万元,每户家庭每年依靠种粮纯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年收入超过了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
五、农机化发展缩小了工农差别,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山东省农机化发展的实践证明,农机化发展不仅仅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广大农民思想观念和农村生产经营理念的转变,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各个方面不断缩小了城乡和工农之间的差别,推动了城乡一体化。一是机械化的运用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农业机械在农村的广泛应用,广大农民对农业机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通过使用农业机械,广大农民的劳动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生产的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无论是使用农机的农民还是驾驶农机的农机手,逐渐改变了过去农业生产粗放经营的习惯,开始考虑农机作业的生产成本、经营效益和科学管理等问题,逐步学习运用现代工业管理的理念来指导农机作业。山东省许多的农机专业大户、农机合作社的经营者逐步成为了农村经营管理的能人和专家。二是农机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民身份的转变。农机化的发展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不但把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解放出来,转移到城市和小城镇务工,由种田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而且使那些仍然留在农村的人员,许多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了,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拥有者和驾驶着,已经成为农村的新型农业工人和农机作业的管理者。目前,山东省农村已有农机户507.5万户,其中以经营农机为生计的农机专业大户10万多户,拥有大型联合收获机12万多台,参加跨区作业时,每台机械要配备2-3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就有25万多人。三是农机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和繁荣。山东省农机化事业的大发展,不但提升了第一产业的发展水平,而且在农村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第三产业——农机服务业。农机跨区作业、合同订单作业、“一条龙”作业、“套餐式”作业等等,在农村形成了全方位的农业生产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同时,围绕农机化发展的需要,在广大农村中农机销售、农机维修、农机运输、农机服务中介组织等第三产业的各类服务实体应运而生。目前,全省有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4373个,成为农机作业服务的主力军;农机作业专业户达到73万个,遍布全省各个乡村;农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400多个,成为农机作业必不可少的联系人;农机维修网点2.6万多个,从业人员5.3万多人;从事物流运输的农机280多万辆、年运输量140万吨/公里。2008年,全省农机服务总产值达到375亿元,增加值236亿元,约占整个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9%,农机化为农民人均实现纯收入4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描绘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农机化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给农机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农村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必将进一步拓展农机化发展空间,为发挥农机化优势和作用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农机化也必将会在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为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第五篇:蒙古国农机化合作考察报告
蒙古国农机化合作考察报告
作者: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 张健
根据2008年中蒙农业交流与合作协定,农业部组成农业机械化考察团,于2008年8月20日至8月25日赴蒙古国进行为期6天的参观考察。
考察团由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范学民处长带队,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现代农装北方(北京)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5个单位派员参加组成,一行6人。考察团先后拜访了蒙古国内阁成员、食品与农业部部长Tserendorj GANKHUYAG先生,与食品与农业部政策执行与协调司司长Chultem PERENLEI先生进行了会谈,参观了位于Selenge省Zuunburen soum的小麦、蔬菜和水果农场公司,考察了蒙古国与加拿大合作、使用John Deer设备的 Gachuurt的农场公司,参观了位于Orkhon省 Tsagaan nuur 的其它农场,考察了蒙古国唯一的拖拉机组装厂。考察期间,与蒙方农业部门、农场和生产企业进行了广泛交流,探讨了中蒙农业机械化合作的有关问题和可能途径,达到了预期目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蒙古国农业及农业机械化情况
蒙古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平均海拔1580米,总国土面积15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气候条件是大陆性气候,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在零下35度到零上35度之间,平均年降雨量200-300mm。蒙古农作物主要品种是小麦,还有用于食品和饲料的大麦、燕麦,用作青贮饲料的玉米和向日葵,土豆和20多种蔬菜。
面粉和小麦制品占城市家庭食品消费的46%,占农村家庭食品消费的70%。小麦种植面积占整个种植业面积的75%。2006年农作物供给中小麦种植面积120700公顷,产量为1.2吨/公顷,人均124.1公斤/年;土豆种植面积10500公顷,产量为10.3吨/公顷,人均43.8公斤/年;蔬菜种植面积5800公顷,产量为12吨/公顷,人均73公斤/年;草料作物3300公顷,产量为2.9吨/公顷;油料作物14900公顷,产量为0.8吨/公顷。
蒙古国作物生产的制约因素有:较短的生长期(90-110天),低降水量,高蒸发,反季节的霜冻,严重的干旱和经常发生的沙尘暴。2006年可种植面积为120万公顷,其中已耕种面积22.61万公顷,休耕面积15.86万公顷,抛荒面积84.86万公顷。2006年农产品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21%-24%,畜禽总量为3400万头。
2007年蒙古国小麦种植面积11.69万公顷,产量为11.50万吨;相比06年产量下降了17.2%。土豆种植面积1.16万公顷,产量为11.36万吨;蔬菜种植面积0.61万公顷,产量为7.91万吨;牲畜饲料种植面积0.7万公顷,产量为1.2万吨。2007年蒙古国牲畜存栏总数蓄养量由2006年的3480万头增长到4030万头,较上年增长了15.7%,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山羊、绵羊和牛的数量增长分别达到18%、15%和14%。尤其是由于山羊绒市场需求旺盛,2007年蒙古国山羊数量的增长保持了强劲势头,总数猛增至1830万只。
蒙古农业发展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持续下降。可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已由上个世纪90年代的130万公顷减少到目前的80万公顷。造成可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蒙古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以来,大多数国有集体农场逐步私有化或倒闭,许多土地无人耕种,造成土地的废弃、荒芜;二是由于干旱,致使可耕地出现大面积的沙漠化。
蒙古国大型农场的机械化程度很高,考察中我们参观的五个农场全部实现机械化耕种收。但是有的农场机具老化,很多是10多年前从俄罗斯进口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目前急需更新换代。蒙古国仅有一个很小型的拖拉机组装厂,根据食品和农业部的任务每年组装不到10台拖拉机。
二、我国与蒙古国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比较优势
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我国在农业和农机化领域相对于蒙古国存在一定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农业技术发展水平要远远超过蒙古国,尤其是在保护性耕作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方面优越性比较突出。在考察期间,仅有一个农场使用指针式喷灌机,一个农场开始谋划进行小流域引水工程建设。我们分析,在蒙古国一般的农场中种植业基本上是处于“靠天吃饭、看天播种”的较低水平。目前正值蒙古国实施“种植业第三次振兴”的关键阶段,我国政府应因势利导,向蒙古国积极推广我国先进的农业新技术,涵蓄水源、改善环境,保护好我国的“北大门”。
(二)在拖拉机配套技术方面,尤其在中型拖拉机的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方面存在优势。蒙古国工业基础薄弱,拖拉机进口方面绝大多数是大马力拖拉机(生产厂家均是国际知名企业),从农机配套技术上讲不是很合理,大中拖拉机相互配套使用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拖拉机的(柴油)升功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单产水平。目前在我国国内同等规模大小的农场,拖拉机配套技术经过近50年的生产实践和验证已较为成熟,完全有能力向外进行技术输出。同时,在拖拉机的研发和生产方面,我国大拖是目前的研究发展方向,但中拖(80~120马力)技术比较成熟,研发、生产、售后服务和零配件供应已经基本标准化、系列化,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保障能力。另外中蒙两国边界接壤,比邻而居,中蒙技术和经济交流占有“地利”和“人和”优势。
(三)在保护性耕作机具方面有优势。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的重点机具之一,具有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沙尘,保护环境,节能降耗,抢农时等作用,在我国的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北方省份普遍推广,成效十分显著。国内性能质量比较好的机型较多,并且具有一批经过试验选型推荐使用的产品目录。(中国农业大学和瓦房店精密播种机厂联合研制的2BQM-6A型气吸式免耕播种机,黑龙江农业工程研究院生产的2BJM-6型免耕精量播种机,现代农装北方公司生产的6119型免耕条播机,中国农机院耕作所生产的2BMG-18型免耕精少量播种机等。)
(四)在植保机具方面有优势。考察的蒙古农场使用的植保机械主要是丹麦HADI公司的牵引式喷杆喷雾机,该机型的特点是大药箱、大喷幅,适于大面积平原作业,但对于蒙古国的丘陵地和缓坡地适应性较差。邯郸中农机美诺药械有限公司生产的3880型悬挂式喷杆喷雾机具有单臂仰起功能,配套动力为80马力,喷幅18~21米,性价比高,非常适合蒙古国的丘陵地和缓坡地地貌,在我国的内蒙、北京、河北、黑龙江农垦和湛江农垦广泛使用,反映良好。
通过走访农场,考察团感到目前制约蒙古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一是农业人口,劳动力明显不足,且农业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二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衡。三是农业科技人材严重不足,缺乏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与管理经验。四是农业机械保有量明显不足,质量较差,农机具普遍急需更新换代。五是农业及农机化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三、蒙古国农业及农机市场情况
农业是目前蒙古发展水平最低同时又最急迫的产业,大部分粮食需要进口,年进口量占总需求量的60%以上,其中从我国进口的粮食产品约占40%,蔬菜占60%-70%,副食品也主要来自我国。2003年因气候条件良好蒙古小麦大丰收,总产量达到15.8万吨,但只能满足蒙古国内47%的需求。2004年蒙古小麦总产量达13.7万吨,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43%。由此可见,蒙古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急需扩大,产量急需提高。在蒙古投资农业生产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面对世界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的现实,蒙古政府为鼓励小麦种植,2007年开始向供应面粉厂的小麦每吨收购补助6万图(约50美元),2008年补助标准提高到8万图(约66美元)。但国内自08年上半年以来食品价格已持续上涨三倍,面粉零售价格由年初的0.33美元/公斤涨到8月的近1美元/公斤。
蒙古国1959年和1976年分别实施了两次种植业振兴战略,使可耕地面积达到了120万公顷并实现了小麦、土豆和蔬菜的自给。但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缺乏合格的员工以及专家数量的下降等因素,目前国内小麦需求的自给率为24.9%,蔬菜为47%,土豆为86%。由于财力所限,种植业不经常施肥,导致杂草、病虫害和土壤肥力下降。根据上述情况,蒙古国决定将2008年定为食品供应和安全年,开始实施第三次国家种植业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加强农业生产,解决粮食供应严重短缺问题,最终实现蒙古全国粮食的自给自足。“种植业振兴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是,从2008年开始垦荒23万公顷,用于种植小麦、土豆、胡萝卜、油菜等作物;其中争取2008年实现土豆100%自给,蔬菜自给率达到60%;计划到2010年使农业种植面积达到60万公顷,小麦总产量达到42万吨,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粮食供应。
蒙古国农机市场有较大潜力,一方面很多农场的农机设备严重老化,急需更新,另一方面本国又没有农机生产制造企业,基本上是全部依赖进口。我们此次访问的农场都是私营农场,每个农场种植面积在3万-5万亩左右,全部种植小麦。农场使用的农业机械涵盖了从前苏联70/80年代产品,中国国产合资产品到著名的美国迪尔公司原装进口产品及其它一些
国际配套品牌。前苏联老式农机产品已经全部面临更新淘汰。以拖拉机为例,无论70-120马力区间还是200马力级别的拖拉机都有很大的需求缺口。其中70-120马力级别为中国农机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9年需求在800-1000台左右,未来3-5年需求可保持20%的年增长率。小麦联合收割机方面,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无论从价格还是性能质量上完全能够适应并满足当地用户需求,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蒙古国内蔬菜水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也为国产25-50马力械提供了很大市场。目前蒙古国中小型拖拉机年需求大约700-900台左右,今后3年需求有望增加1倍。综上所述,25-50马力及70-120马力这2个级别的拖拉机需求特别值得中国农机生产企业的重视。
四、有关建议
通过6天的考察学习,我们对蒙古国的农业和农机化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初步了解,通过分析比较,结合我国实际,就进一步加强中蒙两国农业特别是农机化方面合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两国政府农业相关部门间的定期互访及交流制度。继续定期召开高层农业会商会,并加强农机化、农业科技等相关行业的互访交流,沟通信息,互相促进,互利共赢。
(二)鼓励中国农机企业走出去,开拓蒙古国农业农村广大市场。一是引导企业研究蒙古市场需求,研制开发适应当地种植业生产需求的农业装备、节水灌溉设施及畜牧业规范化养殖机械;二是采用减免关税等政策,支持我国具有优势的国产农机产品出口蒙古国,通过合理价格、优良性能、可靠质量、良好服务,占领市场,创出品牌;三是为农机产品及技术在蒙古的示范推广、零配件供应、维修服务等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25-50马力和70-120马力的大中型拖拉机、免耕播种机、深松机械小麦联合收割机等机械。
(三)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为提高先进实用农机化技术在蒙古国的应用水平,为我国农机产品走出去创造条件,建议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出资的方式举办培训班,对有发展农机化需求、有购买和使用我国农机具愿望的蒙古国农场主或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同时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人才的交流培养及相关农作物(小麦、土豆、玉米等)种植技术的交流传授。
(四)有条件的企业或农机合作组织可到蒙古租地,搞承包经营。蒙古国粮食短缺,内需较大,同时到国外组地种粮,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也有积极意义。蒙古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天然草场,而蒙古国人属游牧民族,基本不会种地,大部分土地闲置,当地政府对农业开发政策十分优厚,承包地费用比较低廉(有些土地每亩年租金只有2元)。有条件的企业在租地种植农作物之外,还可从事畜牧业、农产品加工及贮运等其它产业。农机合作组织到国外租地作业,可拓宽农机合作组织的经营领域,提高机具利用率,提高经营效益。同时也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促进农机手劳动致富的新途经。
农业部赴蒙古国农机化合作考察团
团长:范学民
团员:王家忠、张健、达木林、唐遵峰、王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