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茶艺师中级复习资料02
茶艺师中级复习资料02
一、选择题
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工作和劳动中应遵循的与()紧密相联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总和。
A、法律法规 B、文化修养 C、职业活动 D、政策规定 2.职业道德品质的含义应包括()。A、职业观念、职业良心和个人信念 B、职业观念、职业修养和理论水平 C、职业观念、文化修养和职业良心 D、职业观念、职业良心和职业自豪感
3.遵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作用,体现在()。A、促进茶艺从业人员发展,与提高道德修养无关 B、促进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与促进行风建设无关 C、促进行业良好风尚建设,与个人修养无关 D、促进个人道德修养、行风建设和事业发展
4.开展道德评价时,()对提高道德品质修养最重要。A、批评检查他人 B、相互批评 C、相互攀比 D、自我批评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尽心尽职具体体现的是()。
A、尽力使品茶客人感到满意 B、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 C、尽力宣传表现自己 D、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6.真诚守信是一种社会公德,它的基本作用是()。A、树立个人信誉 B、获得个人名利的资本 C、树立个人威望 D、提高技术能力
7.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具体体现在茶艺师不但要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地接待品茶客人,而且必须()。
A、熟练掌握不同茶品的沏泡方法 B、专门掌握本地茶品的沏泡方法 C、专门掌握茶艺表演方法 D、掌握保健茶或药用茶的沏泡方法 8.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
A、《北苑别录》 B、《神农本草》 C、《茶谱》 D、《茶经》 9.()在宋代的名称叫茗粥。
A、散茶 B、团茶 C、末茶 D、擂茶 10.()饮用茶叶主要是散茶。
A、宋代 B、明代
C、元代 D、清代 11.清代茶叶已齐全()。
A、七大茶类 B、两大茶类 C、六大茶类 D、五大茶类 12.社会鼎盛是唐代()的主要原因。A、饮酒盛行 B、饮茶盛行 C、斗茶盛行 D、斗鸡盛行 13.点茶法是()的主要饮茶方法。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14.清代出现()品饮艺术。
A、信阳毛尖茶 B、乌龙功夫茶 C、白毫银针茶 D、白族三道茶 15.茶道精神是()的核心。
A、茶生产 B、茶交易 C、茶文化 D、茶艺术 16.时兴()的地点是潮汕和漳泉
A、黑茶茶艺 B、茉莉花茶艺 C、红茶茶艺 D、乌龙茶艺 17.茶艺是()的基础。
A、茶文 B、茶情 C、茶道 D、茶俗 18.雅志、敬客、行道是()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A、瓷文化 B、茶文化 C、酒文化 D、竹文化 19.茶树扦插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A、早生早采的特性 B、晚生迟采的特性 C、高产和优质的特性 D、性状和特性
20.茶树性喜温暖、(),通常气温在18℃—25℃之间最适宜生长。
A、干燥的环境 B、湿润的环境 C、避光的环境 D、阴冷的环境 21.绿茶属于()。其茶叶颜色翠绿,茶汤绿黄。
A、轻发酵茶类 B、不发酵茶类 C、半发酵茶类 D、全发酵茶类
22.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密绿或()色。
A、绿 B、浅绿 C、黄绿 D、密黄
23.制作乌龙茶对鲜叶原料的采摘两叶一芽,大都为对口叶,()。A、芽叶幼嫩 B、芽叶已老化 C、芽叶中熟 D、芽叶已成熟
24.鉴别真假茶,应了解茶叶的植物学特征,叶面侧脉伸展至离叶缘()向上弯,连接上一条侧脉。
A、1/4处 B、2/4处 C、1/3处 D、2/3处
25.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茶叶水分含量()时,就会加速茶叶的变质。
A、超过4% B、达到5% C、不足5% D、超过5%
26.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可加速各种(),对茶叶储存极为不利。
A、化学反应 B、物理反应 C、分解反应 D、脂质反应
27.茶叶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平均每升高10℃,茶叶褐变速度将增加()倍。
A、3—5 B、2—3 C、1—2 D、1.0
28.()茶具是和其他食物公用木制或陶制的碗,一器多用,没有专用茶具。A、原始社会 B、西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战国时期
29.()的特色是在瓷器上施金加彩,宛如钱丝万缕的金丝彩线交织,显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度。A、釉里红 B、青花瓷 C、秘色瓷 D、广彩
30.()的特点是质地透明,光泽夺目,但易破碎,易烫手。A、瓷器茶具 B、玻璃茶具 C、金属茶具 D、竹木茶具 31.现代最著名的紫砂壶大师,被尊称为“壶艺泰斗”的是()。A、陈鸣远 B、顾景洲 C、蒋蓉 D、时大彬
32.不锈钢茶具外表光洁明亮,造型规整有现代感,具有()的特点。A、传热慢,不透气 B、传热慢,透气 C、传热快,透气 D、传热快,不透气 33.泡饮乌龙茶必须用()以上的水冲泡。
A、75℃ B、80℃ C、95℃ D、100℃
34.井水属于地下水,当井水受到盐碱地表水污染时,用于泡茶茶汤品质()。A、汤色加深,汤味变淡。B、汤色加深,汤味变涩。C、汤色变淡,汤味带咸。D、汤色黑褐,汤味苦涩。35.溶液的酸碱度越大,()值越大。
A、pg B、pH C、ppt D、ppm
36.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匀整、色泽、()、净度来看。A、韵味 B、叶底 C、品种 D、香气
37.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根据(),所需水温不同。A、茶具质地的不同 B、茶叶外形不同 C、茶叶品种不同 D、水质不同
38.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茶具的温度。A、将水烧沸 B、煮水 C、用随手泡 D、温壶(杯)
39.冲泡茶的过程中,在以下()动作是不规范的,不能体现茶艺师对宾客的敬意。
A、用杯托双手将茶奉到宾客面前 B、用托盘双手将茶奉到宾客面前 C、双手平稳奉茶 D、奉茶时将茶汤溢出
40.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的上升是生理上需要到精神上满足的上升。A、喝茶到品茶 B、以茶代酒
C、将茶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D、喝茶到喝调味茶
41.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茶叶的用量、()和茶叶的浸泡时间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A、壶温 B、水温 C、水质 D、水量
42.在味觉的感受中,舌头各部位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感受不一样,()易感受鲜味。
A、舌尖 B、舌心 C、舌根 D、舌两侧
43.冲泡绿茶时,茶叶的用量比例是()克绿茶,冲入开水50—60mL。A、2g B、1g C、3g D、4g
44.在冲泡乌龙茶时,第一泡1 分钟左右将茶汤与茶分离,从第二泡起每次比前一泡多浸()。
A、30s B、15s C、60s D、75s 45.茶点大致可以分为干果类、鲜果类、糖果类、西点类、()类五大类。A、糕点类 B、传统小吃类 C、中式点心类 D、咸点心类 46.茶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A、100 B、300 C、600 D、1000 47.茶叶中的维生素()是著名的抗氧化剂,具有防衰老的作用。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H D、维生素E 48.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是()。
A、正确选择茶叶、正确冲泡方法和正确的品饮 B、正确选择茶叶和正确冲泡方法 C、正确冲泡方法和正确的品饮 D、正确选择茶叶和正确的品饮
49.天然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茶叶的茶叶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的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污染,并经()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
A、绿色食品 B、有机茶 C、茶叶检测 D、茶叶出口 50.()对“茶醉”无缓解作用。
A、饮酒 B、喝糖水 C、吃点心 D、吃水果 51.茶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A、100 B、300 C、600 D、1000
52.茶叶中的()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的药理作用。A、氨基酸 B、咖啡碱 C、茶多酚 D、维生素
53.茶叶中的维生素()是著名的抗氧化剂,具有防衰老的作用。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E D、维生素D
54.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是由()、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和酚酸组成。A、叶绿素 B、茶黄素 C、茶红素 D、儿茶素
55.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绿色食品茶中的六六
六、滴滴涕残留量不得高于()。
A、0.2mg/kg B、0.1mg/kg C、0.05mg/kg D、不得检出 56.饮浓茶茶叶中的()含量很高,对人体刺激过于强烈。A、茶多酚、咖啡碱 B、茶多酚、氨基酸 C、茶多酚、维生素 D、茶多酚、叶绿素
57.下列()标准是与茶叶关系密切的国家强制性标准。A、GB113432-92《特殊营养食品标签》 B、DB33/160-92《珠茶》
C、Q/35NDC.001-92《银毫》 D、D/GX06-87《黄山毛峰》
58.劳动者的权益包含: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就业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A、不服从值班安排的权利 B、选择排班时间的权利 C、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D、按个人要求选择工作分工 59.劳资关系发生纠纷,当事人可以向()申请调解。A、当地的仲裁委员会 B、人民法院
C、民事纠纷委员会 D、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60.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权益纠纷时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可以提请仲裁机构仲裁、()。A、投诉
B、经营方为避免争执,做出退让并给予免单 C、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消费者索取赔偿
61.经营单位取得()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办理营业执照。A、卫生许可证 B、商标注册 C、税务登记 D、经营许可
62.宾客进入茶艺室,茶艺师要笑脸相迎,并致亲切问候,通过()和可亲的面容使宾客进门就感到心情舒畅。
A、轻松的音乐 B、美好的语言 C、热情的握手 D、严肃的礼节 6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热情周到服务的要求。A、宾客低声交谈时,应主动回避
B、仔细倾听宾客的要求,必要时向宾客复述一便 C、宾客之间谈话时,不要侧耳细听
D、宾客有事招呼时,要赶紧跑步上前询问
64.茶艺师与宾客交谈过程中,在双方意见各不相同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
A、可以婉转 B、可以坦率 C、不可以 D、可以公开
65.茶艺师可以用关切的询问、征求的态度、提议的问话和()来加深与宾客的交流和理解,有效地提高茶艺馆的服务质量。A、直接的回答 B、郑重的回答
C、简捷的回答 D、又针对性的回答
66.茶艺师与宾客道别时,可通过巧妙利用一些特别的情景,加上特别的问候,让人备感温馨,使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如果尚购买了一些名茶准备节日消费,可说()。
A、祝您节日快乐 B、祝您旅途平安 C、祝您健康幸福 D、祝您生活美好 67.下列选项不符合茶艺师坐资要求的是()。A、挺胸立腰显精神
B、两腿交叉叠放显优雅
C、端庄娴雅身体随服务要求而动显自然 D、坐正坐直显端庄
68.在为宾客引路指示方向时,应(),面带微笑,眼睛看着目标,并兼顾宾客是否意会到目标。
A、掌心向上 B、掌心向下 C、掌心向外 D、掌心向内
69.在服务接待过程中,不能使用()目光,因它给人以目中无人、骄傲自大的感觉。
A、向上 B、正视 C、俯视 D、扫视 70.构成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是()。
A、语言、行为表情、服饰 B、礼节、礼貌、礼服 C、待人、接物、处事 D、思想、行为、表现 71.接待蒙古族宾客,敬茶时应用(),以示尊重。A、右手 B、左手 C、单手 D、双手
72.为维吾尔族宾客服务时,尽量当宾客的面冲洗杯子,端茶时不要用()。A、右手 B、左手 C、单手 D、双手
73.为()宾客服务时,要注意斟茶不能过满,奉茶时要用双手。A、壮族 B、苗族 C、白族 D、藏族 74.茶艺师在与信奉()宾客交谈时,不能问其尊姓大名。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天主教
75.茶艺师为VIP宾客服务时,()都要了解是否有VIP宾客。A、定期 B、不定期 C、每天 D、每周
76.在为VIP宾客提供服务时,茶艺师应根据VIP宾客的()和茶艺馆的规定配备茶品。
A、年龄 B、性别 C、等级 D、来馆的次数 77.在为VIP宾客提供服务时,茶具应(),并提前20分钟将茶品、茶具摆好。A、可先冲洗 B、精心挑选
C、当面消毒 D、选用名贵茶具 78.舒城小兰花干茶色泽属于()。A、灰绿型 B、砂绿型 C、棕红型 D、黄绿型
79.乌龙茶类中茶汤色泽显橙黄型的是()。
A、闽南青茶 B、武夷岩茶 C、广东青茶 D、白毫乌龙 80.下列()的滋味是属于清鲜型。
A、黄山毛峰 B、太平猴魁 C、洞庭碧螺春 D、庐山云雾茶 81.炒青、烘青、晒青是()按干燥方式不同划分的三个种类。A、绿茶 B、红茶 C、青茶 D、白茶 82.红茶按加工工艺分为()三大类。
A、滇红、宁红、宜红工夫 B、宁红、政和、小种红茶 C、工夫、小种红茶和红碎茶 D、湖红、川红和正山小种 83.黄茶按鲜叶老嫩不同,分为()三大类。
A、蒙顶茶、黄大茶、太平猴魁 B、信阳毛尖、黄大茶、洞庭茶 C、黄金桂、黄小茶、都匀毛尖D、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84.乌龙茶按产地分为()乌龙茶。
A、闽北、闽南、广东 B、福建、广东、台湾 C、武夷、永春、安溪 D、福建、潮安、汕头
85.鲜爽、醇厚、鲜浓是评茶术语中关于()的褒义术语。A、香气 B、滋味 C、外形 D、嫩度 86.在唐代()已经形成系统。
A、饮茶 B、喝酒 C、说书 D、斗茶 87.阅画、赏花、焚香与品茗是古代()的系统。A、论道 B、参禅 C、茶艺 D、习画 88.在秦汉时代出现了()。
A、焚香 B、烧纸 C、祭祀 D、拜神 89.在唐朝已出现将()整合的娱乐活动。
A、赋诗、作文、习字、品茗 B、挂画、插花、焚香、品茗 C、游历、讲学、论道、著书 D、下棋、对诗、吟唱、饮酒 90.音乐是我国古代()的必修课。
A、为官人 B、文化人 C、行伍人 D、隐逸人 91.最适合茶艺表演的音乐是()。A、通俗音乐 B、世界流行音乐 C、中国古典音乐 D、外国摇滚音乐 92.()是最能反映月下美景的古典名曲。A、《阳关三叠》 B、《潇湘水云》 C、《空山鸟语》 D、《彩云追月》 93.《空山鸟语》是拟()的古典名曲。
A、山间流水 B、禽鸟之声 C、林间蝉噪 D、田野蛙鸣 94.()不是近代作曲家为品茶而谱写的音乐。A、《闲情听茶》 B、《采花扑蝶》 C、《竹奏乐》 D、《茉莉花》
二、判断题
1.()茶艺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是指热爱茶艺工作,精通业务,追求利益最大化。2.()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不属于培养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
3.()茶艺服务中的文明用语通过语气、表情、声调等与品茶客人交流时要语气平和、态度和蔼、热情友好。
4.()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是陆羽。5.()《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蔡襄。
6.()茶艺的三种形态是品茗、表演、议事。
7.()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全发酵的红茶类,半发酵的青茶类,部分发酵的白茶类,部分发酵的黄茶类及后发酵的黑茶类,共六大茶类。8.()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越高茶叶品质的变化越快。
9.()金属茶具按质地不同可分为:金银茶具、锡茶具、镶锡茶具、铜茶具、景泰蓝茶具、不锈钢茶具等。
10.()茶则是用来从茶叶罐中盛取干茶的器具,并用于欣赏干茶的外形及茶香。11.()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氧气的控制,茶中脂肪类物质的氧化、维生素B的氧化等都和氧气有关。
12.()盖碗又称“三才碗”,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13.()金属茶具按质地不同可分为:金银茶具、锡茶具、镶锡茶具、铜茶具、景泰蓝茶具、不锈钢茶具等。
14.()茶则是用来从茶叶罐中盛取干茶的器具,并用于欣赏干茶的外形及茶香。15.()陆羽认为二沸的水适宜泡茶。16.()冲泡绿茶一般以100℃左右为宜。17.()泡饮普洱茶宜用“一沸”的水冲泡。
18.()峨眉山玉液泉是中国“五大名泉”之一。
19.()用臭氧化或其他消毒方法,可消除自来水的氯气。20.()在茶艺演示冲泡茶叶过程中的基本程序包含:煮水、备茶、置茶、冲泡、奉茶、收具。选择题答案
1.C
2.D
3.D
4.D
5.C
6.A
7.A
8.B
9.D
10.B
11.C
12.B
13.C
14.B
15.C
16.D
17.C
18.B
19.D
20.B
21.B
22.D
23.D
24.D
25.D
26.A
27.A
28.A
29.D
30.B
31.B
32.D
33.C
34.C
35.B
36.D
37.C
38.D
39.D
40.A
41.B
42.B
43.B
44.B
45.C
46.C
47.D
48.A
49.B
50.A
51.C
52.C
53.C
54.D
55.C
56.A
57.A
58.C
59.D
60.C
61.A
62.B
63.D
64.A
65.D
66.A
67.C
68.A
69.A
70.A
71.D
72.C
73.A
74.A
75.C
76.C
77.B
78.D
79.B
80.C
81.A
82.C
83.D
84.B
85.B
86.A
87.C
88.A
89.90.B 91.C 92.B 93.B 94.D
填空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二篇:中级茶艺师教学大纲
中级茶艺师就业技能培训
教学计划
一、工种名称、招生对象与课时
(一)工种名称:中级茶艺师
(二)培训对象:转移就业劳动者
(三)培训时间:140课时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茶文化、中华茶艺、技能操作理论
实践知识,熟悉茶艺表演基础知识;
2.掌握相关茶叶的生物特性,能进行各类茶品的冲泡; 3.能独立表演台式乌龙茶茶艺、红茶茶艺、普洱茶茶艺;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
职业道德(4课时)
教学内容:
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职业守则;
3、如何做个好员工;个人的职业规划。
第二章
茶文化基础知识(4课时)
教学内容:
1、茶文化发展史
2、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3、唐宋明清茶叶的发展及品饮方式
第三章
茶叶知识(4课时)
教学内容:
1、中国茶区及分布情况
2、茶树的基本知识及茶树生长环境的要求
3、茶叶的分类(六大茶类的细分)
4、六大茶类的工艺制作
5、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的概念
6、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
第四章
茶与水的关系(8课时)教学内容:1.水温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软水硬水)
2、泡茶用水的选择(中国的五大名泉)
3、茶叶滋味的鉴赏。第五章
真、假、新、旧茶区别(4课时)教学内容:1.真假茶的识别与品饮 ;2.新茶与陈茶的品饮。
第六章
茶与科学(8课时)教学内容:1.茶叶评审和化学成分 ;
2、茶的保健功能。
3、茶叶的保存方法;
4、科学饮茶。
第七章
茶艺泡茶要素(4课时)教学内容:1.茶艺的六要素;
2、泡茶要素; 第八章
六大茶类品饮与鉴赏(12课时)
教学内容:1.绿茶;2.红茶;
3、白茶;
4、青茶;
5、黑茶
6、黄茶;
7、中国十大名茶。
第九章
茶艺技能与表演(28课时)
教学内容:
1、茶叶冲泡技巧操作程序 ;
2、普洱茶茶艺表演;
3、大红袍茶艺表演;
4、台式乌龙茶茶艺表演;
5、生活茶艺。第十章
茶具鉴赏(4课时)
教学内容:
1、紫砂壶的发展历史及鉴赏;
2、瓷、陶、玻璃茶具的鉴赏。第十一章
礼仪(20课时)
教学内容:
1、茶艺师的仪容仪表的要求;
2、茶艺师的站姿走姿坐姿要求;
3、茶艺服务的礼节要求;
4、茶艺馆的接待程序 第十二章
茶叶销售(4课时)
教学内容:
1、茶叶销售的技巧;
2、茶叶销售的艺术 第十三
练习(28课时)
教学内容:
1、茶艺演示练习;
2、泡茶、品茶的练习;
3、茶馆、茶店见习。第十四章
总复习/考证(8课时)能按照茶叶的特性进行各类茶品的冲泡
能独立演艺普洱茶茶艺,花茶茶艺,台式乌龙茶茶艺。培训老师:陈天华
陈燕.
第三篇:茶艺师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茶艺师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A、曲艺
B、戏艺
C、茶艺
D、画艺 18.茶道的基础是()。
A、茶俗
B、茶艺
C、茶德
D、茶仪 19.灌木型茶树的基本特征是()。
A、主干明显,分枝稀,树冠大
B、没有明显主干,分枝较密,多近地面处,树冠短小
C、叶大而稀,分枝较密,树冠大
D、分枝较密,叶大而稀,树冠小
°°20.茶树性喜温暖、(),对纬度的要求南纬45与北纬38间都可以种植。
A、干燥
B、潮湿
C、水湿
D、湿润 21.茶树扦插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
A、早生早采的特性
B、晚生迟采的特性
C、高产和优质的特性
D、性状和特性
22.绿茶的发酵度:0。故属于不发酵茶类。其茶叶颜色翠绿,茶汤()。
A、橙黄
B、橙红
C、黄绿
D、绿黄
23.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密绿或()色。
A、绿
B、浅绿
C、黄绿
D、密黄 24.审评红、绿、黄、白茶的审评杯碗规格,碗容量()。
A、160ml
B、180ml
C、190ml
D、200ml 25.审评茶叶应包括()两个项目。
A、汤色与滋味
B、外形与滋味
C、外形与内质
D、色泽与内质 26.防止茶叶陈化变质,应避免存放时间太长,水分含量过高,避免()和阳光直射。
A、高温干燥
B、低温干燥
C、高温高湿
D、低温低湿 27.鉴别真假茶,应了解茶叶的植物学特征,叶面侧脉伸展至离叶缘()向上弯,连接上一条侧脉。
A、1/4处
B、2/4处
C、1/3处
D、2/3处
28.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质的()加速茶叶的变质。
A、分解
B、化合 C、还原
D、氧化
29.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氧气的控制,维生素C的氧化及()、茶红素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气有关。
A、茶褐素
B、茶黄素
C、维生素
D、茶色素 30.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A、王褒《茶谱》
B、陆羽《茶经》
C、陆羽《茶谱》
D、王褒《僮约》 31.()又称“三才碗”,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A、兔毫盏
B、玉书煨
C、盖碗
D、茶荷 32.泥色多变,耐人寻味,壶经久用,反而光泽美观是()优点之一。
A、紫砂茶具
B、竹木茶具
C、金属茶具
D、玻璃茶具 33.瓷器茶具按色泽不同可分为()茶具等。
A、白瓷、青瓷和彩瓷
B、白瓷、青瓷和黑瓷
C、玉瓷、青瓷和彩瓷
D、白瓷、青瓷和红瓷
34.()的特色是在瓷器上施金加彩,宛如钱丝万缕的金丝彩线交织,显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度。
A、广彩
B、秘色瓷
C、兔毫盏
D、釉里红 35.不锈钢茶具外表光洁明亮,造型规整有现代感,具有()的特点。
A、传热慢
B、透气
C、传热快,不透气
D、传热快,透气
试卷编码: 12GL24000000-40303020040007 36.当下列水中()称为硬水。
2+3+
A、Cu、Al的含量大于8mg/L。
2+3+
B、Fe、Fe的含量大于8mg/L。
2+2+
C、Zn、Mn的含量大于8mg/L。
2+2+
D、Ca、Mg的含量大于8mg/L。37.下列水中()是属于软水。
2+3+
A、Cu、Al的含量小于8mg/L。
2+3+
B、Fe、Fe的含量小于8mg/L。
2+4+
C、Zn、Mn的含量小于8mg/L。
2+2+
D、Ca、Mg的含量小于8mg/L。38.80℃水温比较适宜冲泡()茶叶。
A、白茶
B、花茶
C、沱茶
D、绿茶 39.90℃左右水温比较适宜冲泡()茶叶。
A、红茶
B、龙井茶
C、乌龙茶
D、普洱茶 40.95℃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茶叶。
A、乌龙茶
B、龙井茶
C、碧螺春
D、白毫银针 41.()泡茶,汤色明亮,香味俱佳。
A、井水
B、江水
C、雪水
D、海水 42.()是大众首选的自来水软化的方法。
A、静置煮沸
B、澄清过滤
C、电解法
D、渗透法
43.要想品到一杯好茶,首先要将茶泡好,需要掌握的要素是:选茶、择水、备器、雅室、()。
A、冲泡和品尝
B、观色和闻香
C、冲泡和奉茶
D、品茗和奉茶 44.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山水上,()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A、河水
B、溪水
C、泉水
D、江水
45.为了将茶叶冲泡好,在选择茶具时主要的参考因素是:看场合、看人数、()。
A、看茶叶的品种
B、看茶叶
C、看茶叶的外形
D、看喝茶人的喜好 46.在夏季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温壶(杯)的操作是()。
A、不需要的,用冷水清洗茶壶(杯)即可
B、仅为了清洗茶具
C、提高壶(杯)的温度,同时使茶具得到再次清洗
D、只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47.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的上升是生理上需要到精神上满足的上升。
A、喝茶到品茶
B、以茶代酒
C、将茶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D、喝茶到喝调味茶
48.清代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指出“至茶品之四等”其四等指的是(),道出品茶要义。
A、“香、韵、色、嫩”
B、“香、清、甘、活”
C、“色、香、味、韵”
D、“极品、上品、中品、下品”
49.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茶叶的用量、()和茶叶的浸泡时间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A、壶温
B、水温
C、水质
D、水量 50.在茶叶不同类型的滋味中,()型的代表茶是六堡茶、工夫红茶等。
A、醇和
B、浓厚
C、鲜醇
D、平和
试卷编码: 12GL24000000-40303020040007 51.冲泡绿茶时,通常一只容量为100—150mL的玻璃杯,投茶量为()。
A、1—2g
B、1—1.5g
C、2—3g
D、3—4g 52.茶点大致可以分为干果类、鲜果类、糖果类、西点类、()类五大类。
A、糕点类
B、传统小吃类
C、中式点心类
D、咸点心类 53.茶叶中的咖啡碱不具有()作用。
A、兴奋
B、利尿
C、调节体温
D、抗衰老 54.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是由()、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和酚酸组成。
A、儿茶素
B、氨基酸
C、咖啡碱
D、维生素
55.天然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茶叶的茶叶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的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污染,并经()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
A、有机茶
B、农业部
C、茶叶检测
D、茶叶公司 56.过量饮浓茶,会引起头痛、恶心、()、烦躁等不良症状。
A、龋齿
B、失眠
C、糖尿病
D、冠心病 57.按照标准的管理权限,下列()标准属于国家标准。
A、《平炒青绿茶》
B、《杭炒青绿茶》
C、《西湖龙井》
D、《紧压茶.紧茶》 58.毛茶标准样是()的质量标准。
A、茶叶产品
B、产品检验
C、交接验收
D、收购毛茶 59.贸易标准样是茶叶对外贸易中()和货物交接验收的实物依据。
A、成交计价
B、毛茶收购
C、对样加工
D、茶叶销售 60.经营单位取得()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办理营业执照。
A、卫生许可证
B、商标注册
C、税务登记
D、经营许可 61.宾客进入茶艺室,茶艺师要笑脸相迎,并致亲切问候,通过()和可亲的面容使宾客进门就感到心情舒畅。
A、轻松的音乐
B、美好的语言
C、热情的握手
D、严肃的礼节 62.}当宾客对饮用什么茶叶或选用什么拿不定主意时,茶艺师应()。
A、主动替宾客选定
B、热情为宾客推荐
C、礼貌将茶单交宾客自选
D、留时间让宾客考虑,确定后再来服务 63.茶艺师与宾客交谈时,应()。
A、保持与对方交流,随时插话
B、尽可能多地与宾客聊天交谈
C、在听顾客说话时,随时做出一些反应
D、对宾客礼貌,避免目光正视对方 64.茶艺师与宾客交谈过程中,在双方意见各不相同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
A、可以婉转
B、可以坦率
C、不可以
D、可以公开 65.茶艺师可以用关切的询问、征求的态度、提议的问话和()来加深与宾客的交流和理解,有效地提高茶艺馆的服务质量。
A、直接的回答
B、郑重的回答
C、简捷的回答
D、又针对性的回答
66.茶艺师与宾客道别时,可通过巧妙利用一些特别的情景,加上特别的问候,让人备感温馨,使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如果尚购买了一些名茶准备节日消费,可说()。
A、祝您节日快乐
B、祝您旅途平安
C、祝您健康幸福
D、祝您生活美好 67.下列选项不符合茶艺师坐资要求的是()。
A、挺胸立腰显精神
B、两腿交叉叠放显优雅
C、端庄娴雅身体随服务要求而动显自然
D、坐正坐直显端庄 68.在为宾客引路指示方向时,下列举止不妥当的是()。
试卷编码: 12GL24000000-40303020040007
A、眼睛看着目标方向,并兼顾宾客
B、指向目标方向
C、面带微笑,语气温和
D、手指明确指向目标方向
69.在服务接待过程中,不能使用()目光,因它给人以目中无人、骄傲自大的感觉。
A、向上
B、正视
C、俯视
D、扫视 7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礼仪最基本要素。
A、语言
B、行为表情
C、服饰
D、道德
71.英国人喜欢(),茶艺师应根据茶艺服务规程和宾客特点提供服务,以满足宾客需求。
A、甜味牛奶红茶
B、甜味薄荷绿茶
C、甜味冰红茶
D、果味柠檬红茶 72.土耳其人喜欢喝(),饮茶是土耳其一道颇具特色的生活景观。
A、清饮绿茶
B、清饮红茶
C、加糖红茶
D、柠檬红茶 73.巴基斯坦人饮茶普遍爱好()而西北部流行饮()。
A、牛奶绿茶、柠檬红茶
B、冰茶、薄荷绿茶
C、甜味绿茶、牛奶红茶
D、牛奶红茶、甜绿茶 74.巴基斯坦西北地区流行饮(),多数配以糖和豆蔻。
A、红茶
B、绿茶
C、花茶
D、乌龙茶
75.()饮茶,大多推崇纯茶清饮,茶艺师可根据宾客所点的茶品,采用不同方法沏茶。
A、汉族
B、苗族
C、白族
D、侗族
76.藏族喝茶有一定礼节,三杯后当宾客将添满的茶汤一饮而尽时,茶艺师就()。
A、继续添茶
B、不再添茶
C、可以离开
D、准备送客 77.接待蒙古族宾客,敬茶时当客人将手平伸,在杯口盖一下,这表明()。
A、茶汤好喝
B、不再喝了
C、想继续喝
D、稍停再喝 78.茶艺师在与信奉佛教宾客交谈时,不能()。
A、问其法号
B、问其寺庙名或庵堂名
C、问其尊姓大名
D、问其佛教传说 79.茶艺师为VIP宾客服务时,()都要了解是否有VIP宾客。
A、定期
B、不定期
C、每天
D、每周
80.在为VIP宾客提供服务时,应提前()将茶品、茶食、茶具摆好,确保茶食的新鲜、洁净、卫生。
A、3分钟
B、5分钟
C、10分钟
D、20分钟 81.接待年老体弱宾客时,不妥的做法是()。
A、尽可能将其安排在离出、入口较近位置,便于出入
B、帮助他们就座
C、更加周到细致地服务
D、将其安排在远离出入口位置,避免人来人往影响 82.乌龙茶类中茶汤色泽显橙黄型的是()。
A、闽南青茶
B、武夷岩茶
C、广东青茶
D、白毫乌龙 83.下列()的滋味是属于清鲜型。
A、婺源茗眉
B、蒙顶黄芽
C、南安石亭绿
D、洞庭碧螺春 84.福建、广东、台湾主要生产制做的茶类是()。
A、绿茶
B、乌龙茶
C、黄茶
D、红茶 85.()按鲜叶原料的茶树品种分为大白和小白两大类。
A、绿茶
B、白茶
C、茉莉花茶
D、珠兰花茶 86.黑茶按加工法和形状不同分为()两大类。
A、条型和片型
B、散装和压制
C、液状和粉状
D、珠状和条状 87.鲜爽、醇厚、鲜浓是评茶术语中关于()的褒义术语。
试卷编码: 12GL24000000-40303020040007
A、滋味
B、香气
C、叶底
D、汤色 88.上色不同不属于()的区别。
A、土陶与釉陶
B、陶器与瓷器
C、白瓷与青瓷
D、釉陶与紫砂陶 89.俗称“茶叶末”的颜色釉瓷特征是()。
A、豇豆红釉
B、黄绿色釉
C、翠青如玉
D、如银似玉 90.在唐代()已经形成系统。
A、饮茶
B、喝酒
C、说书
D、斗茶 91.茶艺系统的主要内容()。
A、抚琴、赏花、吟诗与品茗
B、阅画、赏花、焚香与品茗
C、作画、吟诗、赏花与品茗
D、和诗、下棋、作画与品茗 92.在秦汉时代出现了()。
A、焚香
B、烧纸
C、祭祀
D、拜神 93.挂画、插花、焚香、品茗四艺整合出现的朝代是()。
A、元
B、明
C、唐
D、宋 94.琴、棋、书、画是我国古代()修身的四课内容。
A、儒家
B、道家
C、隐居者
D、士大夫 95.音乐是我国古代()的必修课。
A、文化人
B、经商人
C、为官人
D、务农人 96.茶艺表演时音乐的作用是()。
A、营造艺境
B、热闹气氛
C、渲染情感
D、张扬技艺 97.最适合茶艺表演的音乐是()。
A、通俗音乐
B、世界流行音乐
C、中国古典音乐
D、外国摇滚音乐 98.()是最能反映月下美景的古典名曲。
A、《阳关三叠》
B、《潇湘水云》
C、《空山鸟语》
D、《彩云追月》 99.《幽谷清风》是反映()的古典名曲。
A、月下美景
B、思念之情
C、山水之音
D、旷野苍茫 100.()不是近代作曲家为品茶而谱写的音乐。
A、《闲情听茶》
B、《采花扑蝶》
C、《竹奏乐》
D、《茉莉花》 101.不适合录制品茶时播放的大自然之声是()。
A、暴雨雷鸣
B、山泉飞瀑
C、小溪流水
D、雨打芭蕉 102.茶艺表演者的服饰要与()相配套。
A、表演场所
B、观看对象
C、茶叶品质
D、茶艺内容 103.茶艺表演者着装应具有()特色。
A、民族
B、地方
C、家乡
D、现代 104.女性茶艺表演者如有条件可以(),可平添不少风韵。
A、佩带十字架
B、戴条金手链
C、戴一只玉镯
D、戴一双手套 105.茶室插花一般()。
A、简约朴实
B、热烈奔放
C、花繁叶茂
D、摆设在高处 106.品茗赏花插的花称为()。
A、斋花
B、室花
C、茶花
D、轩花 107.()是焚香散发香气方式之一。
A、与煤同烧
B、加油燃烧
C、与柴合烧
D、自然散发 108.熏炙香品的主要原料是()。
A、柏木
B、槐木
C、银杏
D、龙脑 109.品茗焚香时,()。
A、浓香的茶需配合焚较淡的香品
B、乌龙茶需配合焚较淡的香品
试卷编码: 12GL24000000-40303020040007
C、幽香的茶需配合焚较淡的香品
D、浓香的茶需配合焚较淡的香品 110.品茗焚香时,香不能紧挨着()。
A、茶叶
B、鲜花
C、烧炉
D、茶壶 111.明代以后,茶挂中内容主要含义有()。
A、季节、茶品、价码
B、季节、时间、客人
C、工艺、茶类、用水
D、茶类、茶具、客人 112.()茶艺所用的茶杯为玻璃杯。
A、龙井茶
B、乌龙茶
C、黄大茶
D、普洱茶 113.龙井茶艺的表演程序共为()道。
A、14
B、12
C、10
D、7 114.80℃左右的水温适宜泡()。
A、白鸡冠
B、龙井茶
C、铁观音
D、普洱茶 115.龙井茶冲泡中“凉汤”的作用是()。
A、预防烫熟茶芽
B、预防烫伤叶底
C、预防茶叶太浓
D、预防茶味速减 116.“色绿、形美、香郁、味醇”是()茶的品质特征。
A、碧螺春
B、龙井
C、铁观音
D、双井绿 117.宁红太子茶艺焚香时使用(),是有一定寓意的。
A、1个香炉
B、2个香炉
C、3个香炉
D、4个香炉 118.孔雀开屏是宁红太子茶艺()的摆设形状。
A、茶杯
B、茶具
C、表演台
D、客座位 119.玉泉催花是宁红太子茶艺()的雅称。
A、洗器
B、献茶
C、烧水
D、筛水 120.宁红太子茶艺 131.茉莉花茶艺()的顺序是从右到左。
A、就座
B、敬茶
C、送茶点
D、递手巾 132.茉莉花茶艺()的方法称为鼻品。
A、评叶底
B、鉴厚薄
C、品味
D、闻香 133.茉莉花茶()程序被喻为“杯里清香浮清趣”。
A、品水
B、观色
C、闻香
D、玩味 134.茉莉花茶艺品茶是指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称为()。
A、眼观
B、手触
C、鼻品
D、口品 135.茉莉花茶艺“回味”被喻为是()。
A、尘心洗尽兴难尽
B、临风一啜心自省
C、众人之醉我可清
D、茶味人生细品悟 136.唐代诗人卢仝作有一首著名茶诗是()。
A、《走笔谢孟柬议寄新茶》
B、《谢尚书惠蜡面茶》
C、《次谢许少卿寄卧龙山茶》
D、《谢张和仲惠宝云茶》 137.清饮法是以沸水直接冲泡叶茶,清饮茶汤,品尝茶叶()。
A、香味
B、真香本味
C、汤色
D、欣赏“茶舞” 138.下列()不属于调饮法饮茶方式。
A、茶汤中加盐
B、茶汤中加糖
C、茶汤中加奶
D、茶汤中加水 139.窨花茶是属于调饮法的()类型。
A、食物型
B、加香型
C、加入型
D、旁置型 140.闽、粤、台流行的“姜茶饮方”是用茶叶、姜和()调配用水煎熬的调饮茶。
A、大葱
B、食盐
C、蔗糖
D、当归 141.外形扁平光滑,形如“碗钉” 是()的品质特点。
A、皖南屯绿
B、信阳毛尖
C、洞庭碧螺春
D、西湖龙井 142.外形细、圆紧、直、光、多白毫是()的品质特点。
A、皖南屯绿
B、信阳毛尖
C、洞庭碧螺春
D、西湖龙井 143.香高馥郁,味浓醇和,汤色清澈明亮是()的品质特点。
A、信阳毛尖
B、西湖龙井
C、皖南屯绿
D、洞庭碧螺春 144.太平猴魁内质的品质特点是()。
A、茶汤青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四泡幽香犹存
B、香气浓郁,具“玫瑰香”,汤色红艳鲜亮具“金圈”,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
C、香气馥郁持久,汤色金黄,滋味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
D、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具有独特的清香,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 145.香气浓郁,具“玫瑰香”,汤色红艳鲜亮具“金圈”,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是()品质特点。
A、安溪铁观音
B、云南普洱茶
C、祁门红茶
D、太平猴魁 146.“香气馥郁持久,汤色金黄,滋味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 是()的品质特点。
A、安溪铁观音
B、云南普洱茶
C、祁门红茶
D、太平猴魁 147.“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具有独特的清香,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是()的品质特点。
A、安溪铁观音
B、云南普洱茶
C、祁门红茶
D、太平猴魁 148.“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白毫。”是()的品质特点。
A、黄山毛峰
B、六安瓜片
C、君山银针
D、滇红工夫红茶 149.香气清高、味道甘鲜是()的品质特点。
A、六安瓜片
B、君山银针
C、黄山毛峰
D、滇红工夫红茶 150.香气清雅,滋味甘醇,汤色黄亮悦目,保持了金银花固有的外形和内涵是()的品试卷编码: 12GL24000000-40303020040007 质特点。
A、滇红工夫红茶
B、云南普洱茶
C、云南沱茶
D、金银花茶 151.下列()被陆羽评为“天下 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操作阶段、完成阶段。
175.()茶叶中含有100多种化学成分。
176.()“茶醉”时可以通过喝糖水,吃水果等方法来缓解。
177.()《茶叶卫生标准》规定茶叶中DDT的含量不能超过0.2 mg/kg。
178.()当劳资关系发生纠纷时,纠纷经过仲裁解决不服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179.()《食品卫生法》的监督机构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180.()在顾客消费结束买单时,茶艺师说明消费细则是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181.()日本人和韩国人讲究饮茶,注重饮茶礼法,因此接待时要让他们在严谨的沏泡技巧中感受到中国茶艺的风雅。
182.()接待印度宾客时,茶艺师应注意不要用左手递物。
183.()俄罗斯人喜欢纯茶清饮,茶艺师在服务中可推荐一些素食茶点。184.()美国人多数人爱饮加糖和奶的绿茶,也酷爱红茶。
185.()接待傣族宾客,茶艺师斟茶时应把茶斟满杯,以示对宾客的尊重。186.()为维吾尔族宾客服务时,端茶时不要用单手。187.()为壮族宾客服务时,奉茶时要用单手。
188.()茶艺师在为信奉佛教宾客服务时,可行握手礼,以示敬意。189.()接待身体残疾的宾客时,应安排在适当位置,遮掩其缺陷。190.()舒城小兰花干茶色泽属于金黄型。
191.()黄茶按鲜叶老嫩不同,分为蒙顶茶、黄大茶、太平猴魁三大类。192.()自然散发的香品有香精、香木。
193.()香品原料主要分为植物性性、动物性、矿物性三类。194.()“流云拂月”是指将茶汤均匀地斟入茶杯。
195.()相传苏东坡非常喜欢杭州甘露泉的泉水,每天派人打水,又怕人偷懒将水掉包,特意用竹子制作了标记,交给寺里僧人作为取水的凭证,后人称之为“调水符”。196.()“山后涓涓涌圣泉,盈虚消长景堪传”。此诗是对神泉泉水景观的赞美。197.()茶叶“匀”不能说明茶叶品质的状况。198.()优质茶一般带有明显的酸馊味。
199.()女人爱用小巧精致的金银玉器茶具冲茶。
200.()根据不同茶具的质地和性能,冲泡碧螺春宜选配玻璃茶具。
试卷编码: 12GL24000000-40303020040007
第四篇:中级茶艺师培训教学大纲
中级茶艺师培训教学大纲
一、茶艺基础知识(6课时)
(一)茶艺概述
1、茶艺内涵
2、茶艺外延
(二)历代饮茶习俗简介
1、唐代
2、宋代
3、明清
4、新中国后
(三)少数民族饮茶习俗
1、维吾尔族
2、藏族
3、蒙古族
4、傣族
5、纳西族
6、布朗族
7、僳族
8、白族
9、土家族
10、苞族、侗族
(四)饮茶习俗类型
1、重清饮
2、重茗茶名点
3、重茶食相趣
4、重茶叶药理
5、重饮茶情趣
6、重饮茶哲理
(五)中日茶艺区别
1、起点不同
2、左右茶文化发展方向的动力不同
3、品茶艺术所追求的目标不同
二、茶文化概述(6课时)
(一)茶文化定义
1、广义
2、狭义
(二)茶文化发展史
1、魏晋南北朝
2、唐代
3、宋代
4、元明清
5、现代
(三)茶文化结构
1、物质层
2、制度层
3、文化层
(四)茶文化的基本特征
1、社会性
2、广泛性
3、民族性
4、区域性
5、传承性
(五)茶文化的特点
1、物质与精神的结合
2、高雅与通俗的结合
3、功能与审美的结合
4、实用性与娱乐性的结合
(六)福建茶文化的特点
1、茶类创制最多
2、品茶技艺最奇
3、形成独特的自然生态特征以茶为载体的区域人文特征
4、民间茶俗、茶情、茶艺绚丽多姿
三、茶之冲泡技巧(6课时)
(一)泡茶基本理念
1、有心
2、了解茶特性
3、融入经验
(二)泡茶基本原理
1、泡茶器皿
2、泡茶用量
3、泡茶用水
4、水的温度
四、茶艺表演(10课时)
(一)茶艺礼仪
1、仪表礼仪
2、接待礼仪
3、交谈礼仪
4、举止礼仪
(二)茶艺准备
1、茶叶准备
2、茶具准备
3、场所准备
(三)泡茶步骤
面授环节
六大茶类冲泡方式(16课时)
第一天,泡茶操作(上午4学时+下午4学时)
第二天,泡茶操作(上午4学时)+ 考试(下午4学时)
第五篇:茶艺师中级考试操作解说词
1.走姿、仪容微笑 2.鞠躬礼。
3.问好:评委老师好,我是几号考生刘珍,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茶品为滇红,我已准备好了,请问可以开始了么?
4..孔雀开屏介绍茶具今天我所使用的主泡器为盖碗其内壁为白瓷,以便直观的欣赏到滇红的红艳剔透,公道杯用来均匀茶汤,此外还有与之匹配的品茗杯。5.精茗蕴香,借水而发,今天为大家选用的是优质纯净水。
6.温壶烫盏:用初沸之水,注入瓷壶及杯中,一来可以提升壶与杯的温度,使茶叶能更好的散发出她的清香,二来再将茶具清洗一遍,使本以干净的茶具更加洁净。6.王子入宫:滇红条线紧直肥壮.色泽乌润,金毫显露,其味香甜。
7.洗茶:在滇红茶的泡饮之前一定要进行洗茶,洗掉茶叶的污渍或者农药残留,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味道也更甘醇。
8.悬壶高冲:冲泡红茶的水温要在90-95摄氏度,而高冲可以让茶叶在水的激荡下,充分浸润,以利于色、香、味的充分发挥。9.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香气高醇 10.分杯敬客
11.举案齐眉,一杯杯送至评委老师处,做请的手势 12.观赏汤色 13.喜闻幽香
14.品味鲜爽
15.收杯谢客:今天我的表演就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观赏,愿所有爱茶人都像这红茶一样,相互交融,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