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警务活动的研究(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18:1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非警务活动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非警务活动的研究》。

第一篇:非警务活动的研究

让警察远离非警务活动

公安队伍是维持社会治安的主体力量,是一方百姓的保护神。

公安部曾三令五申,严禁派出所违反规定从事征粮讨款、计划生育等非警务活动。对超越法定职责以外的任何指令,民警一律不得执行。不论是谁违反这条禁令,都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后果严重的,还要追究有关地方和部门领导的责任。

然而,目前的警务现状不能让人满意,在一些地区,警察从事非警务活动的行为还难以杜绝。

有困难找警察 初衷不应滥用

大量的非警务活动困扰着“110”。一位女士拨打“110”称她家里发现了老鼠,求民警赶紧过去帮她捉老鼠;一醉汉半夜给“110”打电话称媳妇不给开门。更有甚者,有一些为人父母者“教育”孩子,如果放学不愿挤公交车回家,就打“110”谎称自己迷路,坐警车回家。

“有困难找警察”,“110”的设立初衷主要是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更好地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同时为群众提供快捷、有效的“急、难、险”综合服务。

然而令公安机关始料不及的是,良好的初衷被公众滥用了,2/3的非警务活动已经耗去了民警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仔细分析,其实有些问题确是制度缺陷所致。一是负有社会管理职能的一些部门晚上无人值班,群众遇到险情、需要援助或者要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时就只好打“110”求救。二是有些事到底归哪个部门管不清楚,很容易发生互相推诿、扯皮的问题。三是社会联动还存在一些“瓶颈”,也就是经费问题。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轨过程中,政府能为社会和公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从制度改革着手,减少那些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口号,多想些办法多办点实事。这样,“110”的无奈也许会逐渐消除,公民才能从中得到更多的高质量的服务。

公安部门的一项统计表明,在全国“110”报警服务台接到的电话中,属求助性质的非警务报警大约占六七成,而在北京,这个数字高达九成。在北京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每年近200万件的报警电话中,只有10%属于警情报警。过多的话务量已使有些地方的“110”报警电话常常发生排队等候的现象,由此影响到原本“耳聪目明”的“110”良好的应急能力,后果堪忧。

为了给“110”“解围”,改变“110”日复一日的负重状态,公安部近日制定印发了《110接处警工作规则》。这是自1996年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开展110接处警工作以来,公安部制定的第一个规范“110”接处警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对接处警工作的工作原则、工作要求、接处警范围、受理程序等方面都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种了别人的地 荒了自己的田

新疆某县在调整产业结构时,为退耕还林,逐步将农业县变为半农半牧县,县政府计划两年内实现养奶牛9000头的指标,要求各部门都要养奶牛,并下达了指标,按期兑现。其中,给县公安局下达了养40头牛的任务,局长、政委各10头,局里20头。

这种“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荒唐事,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像新疆某县让民警养奶牛的事,虽属个别,但这种现象在全国其他一些地方程度不同地存在着。

前两年,山西新绛县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为了大规模建设科技示范园区,由县政法委牵头,公安局、检察院、法院联合加盟,在民警意见纷纷的情况下,筹资13万元,用股份制形式建起了“北方花卉示范园”。由于技术不过关,民警集资种的大棚蔬菜,一个个无籽西瓜长得像西葫芦,一刀切下去,找不到一口能吃的红瓤子。

还有一类“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现象。即有的警察擅自进入企事业单位插手行政事务,有的直接帮助单位或私人催款逼债,有的随便搅入邻里地界纠纷,有的强制干预家庭亲朋矛盾纠葛„„警察参与非警务活动大多有“缘”有“故”,要么是经济利益的驱使,要么是人情关系的驱使,把国家的警力当成私人交往借用的工具。

面对越权指令 有权拒绝执行

海南省琼海市公安局曾发生过这样两件事:万泉镇公安派出所所长因听从乡镇政府负责人的指派,在公路上设卡收税,群众反应强烈,琼海市公安局以超越职权范围、违法行使职责为由,撤销了其所长职务;几乎与此同时,琼海市另一派出所所长依法拒绝了乡镇领导指派的收税任务,乡镇政府以所长与乡镇政府关系不协调为由,要求市公安局更换所长。

警察处于两难境地:听从当地政府指派,不按法律规定的职权履行职责,要受法律追究;而依法行使职权,不按当地政府的指派,又会受到政府非议。

各地警方从事非警务活动,不仅分散了有限的警力,严重妨碍警务工作的开展,而且有损警民关系,严重影响公安机关的声誉,甚至导致人民警察因执行违法的指令造成严重后果而受到法律追究。

要减少和避免这种局面的发生,人民警察必须充分运用人民警察法来保护自己。人民警察法明文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对于哪些属于警务,哪些不属于警务行为的问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熊一新主任说,警察超出法律规定所从事的活动应该说是非警务行为。人民警察法对警察权限和职责在法律上已有界定。警察有依法履行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等职权。但是,为人民做好事这种非警务活动是应该提倡的。

好钢用在刀刃上(法制纵横)

荣处仁

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中利益关系的调整,各类矛盾时有发生,不少地方政府把公安机关看成是某一政策措施或工作贯彻落实的有力保障,认为只要公安机关一出马,一切问题都能“摆平”,因此动辄要求公安机关出面。有的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为了维护与地方的关系,不顾上级“三令五申”,参与清缴税款、农田基本建设、计划生育等诸如此类的非警务活动。这不仅牵扯了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警力,而且极易造成警民关系的对立,使民警正常的警务工作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出现暴力抗法的恶性事件发生。

警察拥有特殊的权力往往被其他方面“借用”,用于非警务活动。权力的滥用,反过来也会助长警察的特权思想,对如何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缺乏清醒的认识。

曾几何时,“借用”民警参与“执法”成了一些职能部门工作方法的首选。在这一问题上,出不出警,对基层民警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有求必应”本是警察的分内职责,再说同样作为政府的相关组成机构,共同处置一些事务看似也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师出无名,随意出警,又有滥用警力之嫌。

常听到一些公安机关抱怨自己经费紧张、人手缺乏,这是事实。但也不能不承认,经费紧张和人员缺乏的原因之一,还因为过多的非警务活动耗损了财力、牵扯了精力,使得有限的财力和精力没能用在最该用的地方。

福建福州市公安局于2002年11月22日正式出台《为基层派出所民警减负规定》。《规定》严禁基层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减负的内容包括:严禁派出所违反规定参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征粮讨款、计划生育、征地拆迁等非警务活动,不得参与向农民强制性摊派、集资以及收取各种预付款活动,不得派民警参加任何部门自定项目、自立标准的强制性收费、罚款活动。

有社会学家分析说,让警力从非警务行为中淡化出来,其意义在于对依法行政的落实和对公民权利的解放。过去各地随意动用专政手段、动用警力执行各项“任务”。这种对政法机关的过度依赖,对警力的滥用是人治社会遗留下来的基本思维特征和社会行为方式,是对社会良好法治环境的恶劣破坏,对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构成极大威胁和挑战。

第二篇:浅谈非警务活动给公安机关带来的负面影响

文章标题:浅谈非警务活动给公安机关带来的负面影响

非警务活动是指不应公安机关所从事、承担的各种社会公务活动。公安机关是政府行政机关,法律明确规定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任务。然而,公安民警干了大量非职责工作,从事了大量非警务活动,浪费了大量警力,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以至于本来就不应由公安机关承担的任务而社会公众却认为

就应该由公安民警去做,包袱重、压力大,恶性循环,形成了不做就不作为的社会共识。

一、非警务活动的形成非警务活动由来以久,是伴随公安机关的建立发展而自然形成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计划经济条件的自然产物,近年来问题越发突出,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正常工作。

(一)行政部门的职能不清

下级公安机关受上级公安机关和地方党委的领导,公安机关既要执行法律,也要执行政策,两者之间既互相联系又相互统一。在执行法律与执行政策过程中,由于存在着政府各行政部门的联合行政,责任不是特别清晰,职能不是特别明确的情况,加之人们思想意识中固有的公安机关执法威慑力和公安民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的影响,往往其它行政部门的职责责任慢慢转移到公安机关。本应由其它行政部门执行政策的事项转由公安机关用执行法律的做法完成。

(二)公安机关的自我承诺

人民警察来自于人民,一切为了群众,为了一切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不容质疑的。但是,不能什么事都交人民警察去办,公安机关更不应什么事都揽在自已身上,不该承诺的不应承诺,“有困难找警察”,这个响亮的口号在全社会公民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之而来是巨大的负面效应。公众的困难是大量的,是繁杂多样的,特别是在人民生活水平并不高、社会矛盾复杂的现实条件下,人民群众几乎时时处处有困难,人们有了困难找警察,警察工作起来更困难。现在是不论什么样的困难,是不是人民警察的职责,人们更多的是先想到人民警察。

(三)非职责工作的参与

公安机关是国家行政部门之一,各种活动都应紧密围绕法律赋予的职责进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公安机关过多的参与非职责活动。地方党委政府在开展各项活动中,也经常指派公安机关参加。由于公安机关受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也因经费来源于地方,使得公安机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方政府,形成了做也要做,不做也要做的被动局面。在许多非警务活动中,往往能看到警察的身影。

(四)公民的思想意识

现实社会中,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不论与公安机关执法或行政管理有无关系,人们遇到困难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人民警察,诸如家庭纠纷、水管漏水、暖气不热、屋门打不开、甚至小狗落水等等。xx分局xx派出所每天接110报警10起左右,非警察职责范围内的出警,占60以上,来派出所反应问题要求派出所解决问题的也有大量警察职责之外的事项。在广大公民心目中,是事警察都应当管,只要求助于民警,警察都不能推拖,都要出动警力,都要认真去办,到派出所不方便就打110,反正警察必须出警,不出警就投诉。随之而来的是公安机关内部的追查......

二、非警务活动的危害

表面看来非警务活动是警察在执行公务,参与其它或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或为百姓解决困难等等。实际上非警务活动危害很大,越权、越职,弊远大于利,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法制的不断完善,如不认真对待,加强调研,采取针对性措施,将越发严重影响公安机关行使司法行政职能,弱化公安机关履行职责。

(一)占用警力

非警务活动占用相当警力,耗费民警精力。扣除准机关及其他处室存在机关化的工作模式的民警,一线民警为数不多。尤其是在现实治安形势条件下,基层警力明显紧缺,工作任务重,劳动强度大,许多基层单位经常用加班加点来解决警力不足问题,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确实存在非警务活动占用警力问题,非警务活动与警务活动争警力,部分警力投向偏离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主方向,履行了自身之外的职责,使主责司法活动受到影响。非警务活动不但占用警力,也耗费了民警精力和体力。

(二)弱化职能

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是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公安机关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对敌人专政和对人民民主是公安机关最基本的职能。现实斗争的严峻性要求强化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社会治安问题仍是社会热点问题,刑事案件的发案仍呈增长趋势,公安机关的维稳责任重大,任务十分繁重,不仅要预防制裁和惩处对公民合法权益侵害的行为,而且要严格依法办案。由于非警务活动占用警力,分散警察工作精力,分流了战斗力,警力投向没有全部放在刀刃上,部分警力做了职责之外的工作,弱化了公安机关职能。

(三)服务“错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行动准则,是公安保卫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全部司法活动都是为人民服务,履行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有困难找民警也是给民警提供了为人民服务的现实机会。然而,服务与服务不同,不应由民警承担的工作就不应该从其它部门转嫁给公安机关,群众能

够自我克服的困难也不应占用公安警力,非警务性服务挤占了维护社会治安和打击犯罪的警力,公安机关是国家暴力机构之一,工作性质有自身的特殊性,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因治安问题引发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治安问题是热点问题之一,刑事发案多,这才是警力的投向。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大做文章,下功夫,投警力,是最好最大的服务,主业做不好,其它非警务服务不会得到更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由于一些人对服务理解的错位,错误的把某些非警务服务与密切党群关系联系起来,把非警务服务说的多,唱得响,以致于许多群众不论什么事都找警察,个别部门的一些非治安问题找派出所,派警占用警力,不去说你服务意识淡化,服务态度不好。现实中这种对服务理解的错位,对公安机关履行职能,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具有很大的冲击。

三、减少非警务活动的思路

(一)加强宣传。公安机关要主动向社会、向群众宣传自身的职能责任,把公安机关的任务告之于全社会的人民群众,什么应该由人民警察去办,那些事项不应由人民警察来承担,都应向广大群众讲清楚,使公安机关认真履行职能和不从事非警务活动都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二)汇报沟通。公安机关要积极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汇报公安机关法律法规履行的职能职责,加强沟通,明确职能分工,阐明利益关系,使地方党委政府不有时遇事指派公安机关参与非警务活动,也使有关部门该承担的任务不依赖公安民警。

(三)不包揽承诺

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公安机关不能大包大揽,对于一些“值得商确”的口号性的重大问题,应专家论证,深入调研,确实可行方能提出。“有困难找民警”给公安机关背上了包袱,给公安保卫工作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使大量警力浪费于非警务活动之中

《浅谈非警务活动给公安机关带来的负面影响》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非警务活动给公安机关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篇:社区警务比较研究.1

《社区警务比较研究》

一、《社区警务比较研究》讲座目录

一、社区警务工作内容的中外比较

欧美社区警务的主要原则例举

二、社区警务思想原则的中外比较

三、社区警务历史渊源的中外比较

四、社区警务社会环境的中外比较

五、社区警务主体组织的中外比较

六、社区警务方式方法的中外比较

二、《社区警务》课程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基本分布领域

社区警务及警务改革、基层基础工作资料

法学、犯罪学尤其是犯罪预防方面的资料

社会学、管理学尤其是社区建设等的资料

自卫与安全防范技术、方法、经验等资料

(一)社区警务领域的主要成果

李忠信主编《中国社区警务研究》,群众出版社1998年出版。

李忠信主编《社区警务与公安派出所工作改革论文集》,群众出版社1998年版

吴开清等译《警务工作之核心问题》,群众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

倪海英主编《社区警务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张兆端编《社区警务》,2003年公安大学出版

张兆端著《社区警务论》,2003年公安大学出版

《最新社区警务工作指南》,2003公安大学出版

山西公专编《社区警务实用教程》,2003年出版。

治安管理局编《中外社区警务》,2003社会出版社

“21世纪”教材《社区警务》,2005公安大学出版

曾忠恕《美国警务热点研究》,2005公安大学出版

《全国优秀派出所所长(民警)研讨班文集》,公安部治安局编,内部编印发行。

社区警务教程,刘兴华,2009年公安大学版

(二)犯罪学等方面的参考书籍

宋浩波《犯罪学理论研究综述》,群众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

王智民主编《当代国外犯罪学概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社

康树华等著《迈向21世纪的犯罪预防与控制》,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

刘强《美国犯罪学研究概要》,2002年公安大学

黎国志等主编《犯罪行为控制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俄国阿·依·道尔戈娃著、赵可译《犯罪学》,群众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周纪兰等著《一个被轻视的社会群体——犯罪被害人》,群众出版社2002年出版

王智民等著《当前中国流动人口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三)社会管理方面的参考书籍

艾森特·奥斯特罗姆著《美国公共行政思想的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1月出版

艾森特·奥斯特罗姆等著《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6月出版

北京市委研究室编《新时期治保会建设》,1995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

廖斌《社区建设与犯罪防控》,2003法院出版社

社区建设、社区工作学的图书(中国社会出版社)

(四)自卫与安全防范方面书籍

“西方现代生活教程”:《自卫书》、《自助书》、《自救书》。

董金明、黄娜著《女子避险解危术》,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

仝慧明等著《中小学生自我保护66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治安管理局《警务工作安全常识》,2003群众版

三、教学要求与考核

第一、秉承两个原则

国外理论与中国国情结合;当前实践与今后改革结合;

第二、注意学习方法

简要笔记,以课堂互动为主;对照整理,以自学思考为主;

第三,考核办法

结课考试:概念题20、简答题40;论述题40 共勉:“心境决定命运”

马斯洛为人们揭示的规律:

心境若变,态度就变;态度若变,行为就变;行为若变,习惯就变;习惯若变,环境就变;环境若变,命运就变。

我们需要反过来运用:

要变命运,先变环境;要变环境,先变习惯;要变习惯,先变行为;要变行为,先变态度;要变态度,先变心境。

严谨为学者须记:摘引、撮要、质疑、感想,是系统且有效学习、研究者的四项根本任务与必具成果,而标注全面则是这些成果得以保存延续并广泛运用的关键。

——为学生读书札记题词。

1、原始警务:近代法治社会之前的基本警务模式。原始警务时期没有专业警察,而以习俗禁忌、社会道德、宗教信仰等文化影响为前提、基础;以个人自制、家庭管理、舆论监督等社会活动为主体、常态;以行政管理、司法惩治、军事干预等国家强制为保障、后盾。因缺乏社会法治与司法体系的支撑与制约,原始警务难于实现真正的公平、公正。

2、“警务之轮”:中国社区警务主体结构的基本模式。中国的警务之轮,以警方为轴,司法为承,行政为辐,社团为圈,公众为胎,从里到外逐级、双向传递物质、能量与信息,实现社会公共安全的整体防护。警务之轮形象化体现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中国公共安全体制与战略。

3、培训:社区警务的“信息防范”方式之一。是警察根据对方的需要,以一定的组织形式,成批、集中地指导较多居民、家庭或者单位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自卫互助能力,以达到维护社区公共安全的目的。社区警务的安全防范培训需要加强针对性、坚持可行性、提高有效性。

4、社区:是在某一特定区域长期共同居住、生活、生产所形成的,内部具有密切的并存互动关系,外部具有独特文化特质的社会共同体。

5、政治警察:存在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美国的,直接受雇、受命于政治人物的,与所在社区行政管控紧密关联而与国家司法制度松散关联的警察形态。

6、群防群治,是指未经法律赋予管理社会、维护公共安全职能的普通公民所实施的,以民间活动和互利服务为特征的,以实现自卫互助目的为界限的各种社会公共安全维护活动的总称。

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在党委政府领导、公安政法主导之下,遵行主管负责、预防为主原则,普遍组织部门合作、地区协作和群防群治,综合运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 2 手段,系统强化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各项工作,以求标本兼治地遏制违法犯罪、优化治安秩序的中国社会治理系统工程。

8、“警务树”理论,西方社区警务重要理论成果之一。该理论认为,社区公众是警务最深厚的土壤,而家庭、学校、教会和企业事业单位是警务系统的根系,他们将营养不断传送到树干——基层警务单位,再同过这树干全面、有效支撑警务枝叶——各个专业警务单位——的运作。该理论科学阐释了警务系统的构成与运行的基本规律。

9、破窗理论:准确地说,应当称之为破窗效应(Break Pane Law),起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辛巴杜关于不同环境社区的汽车破坏速度不同的心理学试验,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将其发展为揭示犯罪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破窗效应”。他们研究认为,一个窗户的玻璃被打烂却得不到及时维修,就可能以某种心理暗示纵容人们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破窗户不断增多,又给人以社区缺乏管控因而容易破坏的心理暗示;这种麻木不仁的公众心理和社区氛围形成后,犯罪就得以滋生甚至日渐猖獗。

第一讲:社区警务工作内容的比较

西方社区警务的主要工作内容

中国公安部门的社区警务工作 中国社区警务应有的工作内容

本课所使用的“社区警务”概念

一、西方各国社区警务的主要内容

A、强调公关,重塑形象,密切警民联系

出发点不同,决定了中外社区警务的内容与目标等诸多不同

B、警民合作,广泛组织,社区自治自卫

C、注重方法,讲求实效,实施情景预防

主题内容大致相同,容易混淆中外社区警务区别

D、回归人文,兼顾预防,改革勤务模式

E、抓住重点,关爱弱者,治理社会乱象

相关方面的变革,是社区警务完形的标志

(一)强调公关,重塑形象,密切警民联系

注重仪表仪态,讲求亲和友善。

重视礼节礼貌,讲求文明执法。

学习沟通技巧,讲求说服艺术。

交流的前提是平等,说服的关键在尊重

结合自身工作,开展便民服务。

经常冷硬横推偶尔亲民作秀,效果适得其反

根据发展需要,承担公共职能。

及时依法移交,警察暂管才与依法行政不矛盾

(二)多方组织,警民协作,维护社区安全

成立社区管理公众监督检查小组

成立“社区——警察”咨询委员会

定期召开社区安全专题市政会议

成立服务与救济的救护抢险队伍

成立协助警察工作的志愿者协会

动员工商业主组织商业保安队伍 中国的问题不在于是否需要建立这些组织,而在于如何发扬民主以重组、健全甚至改造已有的低效而泛滥、重叠的各类组织。

(三)注重方法,讲求实效,实施情景预防

标记珍宝,转移贵重物品。

加固门窗,实施影像监控。

从直接保护公众个人的财物开始,最能有效争取公众协助

清扫街道,覆盖乱涂乱抹。

清理废墟,改善街面照明。

良好环境,不仅是公共安全需要,更是公众安居乐业的需要

强化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参与规划,改善防范环境。

从目前和身边做起,但覆盖人文与自然两方面、规划到使用全过程 资料:犯罪的情景预防A——增加难度

例如:

1•加固目标:用锁、保险箱这类物质屏障来阻止破坏者或小偷。

2•控制通道:用大门和接待台这类方法来适当阻隔罪犯的通道。

3•改变罪错意图:用提供字纸篓、移动公共汽车站等办法,把那些不良甚至罪错行为引导到公众较能接受的方向。

4•控制作案工具:控制象听装喷漆和按键式公用电话这类作案工具。危险物品,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话题:

犯罪情景预防B——增加风险

5•

进/出口检查:增加那些不符合进/出条件的人被察觉的风险。

6•

正式跟踪:通过正式的圈内人(例如警察)和技术(如摄像机)跟踪来制止犯罪。

7•

雇员盯梢:雇人以加强防范(如旅馆看门人和场地看守员)。

8•

天然跟踪:利用那些着手他们日常业务的人进行天然的跟踪(例如:利用修剪树蓠的人或组织社区观察组)。

“关注”的研究成果众多,“被看见”应得到安保界更大重视:

匿名效应、广场效应、霍桑效应、圆形监狱。。犯罪情景预防C——减少收益

9• 转移目标:使犯罪目标远离犯罪,如用减少现金的措施和旅馆为客人的贵重物品提供保险箱的办法减少抢劫。

10• 标记财产:标明财产权属以增大销赃难度、增加找回来的机会,如汽车的车牌和运营证等等。

11• 除去诱惑:除去犯罪诱惑因素,如出版中性的电话号码簿和及时清除乱涂乱画等。

12• 制定规章:制定管理雇员和顾客行为的制度,以根除可接受与不可接受行为间任何含糊之处,并鼓励遵守规则

资料来源:摘自罗纳德•克拉克《犯罪情势预防:成功案例研究》之“简介”。(纽约:哈罗和赫斯顿:1992年),第12—21页

(四)回归人文,重视防范,改革勤务模式

降低巡逻速度,方便警民互动行为

划定巡逻区域,增加警民熟悉程度

警察驻守社区,关注居民生产生活 普遍走访住户,调查指导安全防范

服务隐含管理,提高居民生存质量

实施邻里守望,动员居民自卫互助

针对具体问题,灵活多样组织培训

社区警务变革:

以警队管理变革为前提,以社区管控变革为条件,以安防文化变革为基础

(五)抓住重点,关爱弱者,治理社会乱象

提供庇护场所,保护独身活动儿童

组织社区服务,赡养看护独居老人

调查流动路线,多方防止毒品泛滥

改善生存环境,理性处理卖淫问题

允许适当宣泄,防止不满情绪集聚

关注公众心态,注意缓解族群矛盾

国本主义、权力迷信、惩罚崇拜,与社区警务基本思想根本不相容平时作业:欧美社区警务原则的中国化阐释

具体要求;

依据安德逊文本或者加利福尼亚文本

准确理解、全面阐释、相应细化、相对简练

符合中文习惯,适应中国语境,结合中国情况。

不少于两千五百字

二、中国公安实务部门的社区警务

整个中国对社区警务有多层次的不同理解

传统认识相对宽泛:治安基层基础工作

业务规章突出本职:派出所改革的“社区警务”

社区民警的社区警务工作

各地实践相对接近:各地的社区警务相关措施

需要提醒的是:

无论如何,社区警务不能简单理解为“社区的警务”

(一)治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内容

A.基层治安单位自身建设。B.治安行政管理。

C.行政协助与联合执法。D.组织、指导群防群治。E、法制教育和犯罪预防。F、公共安全信息管理。

(二)《派出所改革决定》中的社区警务(介绍自学)

1、配合社区建设,搞好社区警务

2、适应社区需要,优化警力配置

3、明确工作职责,规范警务运作

4、满足工作需求,实现警务前移

5、开发社区资源,搞好治安防范

6、广泛动员公众,强化群防群治

2002年公安部提出的“社区警务战略”的基本内容

2002年6月下发的《公安部关于改革和加强公安派出所工作的决定》(以下简 称《决定》),正式提出并集中阐述了“社区警务战略”。在该决定第三部分“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改革警务机制,积极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中,《决定》开宗明义地指出

以社区为依托、优化警力配置,明确工作职责,规范警务运作,切实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逐步建立起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警务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

1.配合社区建设,搞好社区警务

《决定》指出,“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政权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决定》要求各级公安机关“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把社区警务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力争到2004年在全国大中城市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

参考资料:

按照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公安经费保障机制。

研究制定公安机关装备配备、各项经费开支定额等标准,并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予以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公安工作的决定》(2003)

2.适应社区需要,优化警力配置

《决定》提出,“要根据社区规模大小、治安状况等因素,合理调整”民警责任区,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警力配置模式,“保证社区有足够的警力开展警务工作”;要“建立规范化的社区警务室,在市、县范围内统一警务室的标识,规范装备配备”。

参考资料:

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县级公安机关的补助力度,保障基层公安机关办公、办案的经费支出

增加公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施公安监管场所及西部地区公安派出所“两所”建设工程。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公安工作的决定》(2003)3.明确工作职责,规范警务运作

《决定》提出,“要结合实际,对社区民警承担的收集掌握情报信息、实有人口管理、治安秩序管理、安全防范和服务群众等职责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制定明确的工作要求和考核标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形成科学、规范、有序、高效的社区警务工作机制。”

《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区民警的五项基本职责:收集掌握情报信息,管理社区实有人口,管理社区治安秩序,组织指导居民安全防范,接警处警为民服务。

按照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公安工作机制。

——摘自***部长在第20次全国公安会议上的讲话 参考资料

在组织机构、勤务方式、内务管理、教育训练、监督制约等方面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即统一考试录用制度、统一训练标准、统一纪律要求、统一外观识别、规范机构设置、规范职务序列、规范编制管理、规范执法值勤、规范行为举止。简称为“四统一五规范”。

有效整合警力资源,调整机构设置,切实解决分工过细、职责交叉、警力分散的问题。县市级公安机关要逐步将110、119、122三台合一,并进行交巡警合一试 6 点。在中等城市进行减少机构层次的试点。

——摘自***部长在第20次全国公安会议上的讲话

4.满足公众需求,实现警务前移

《决定》指出,“派出所要以不断满足社区群众的社会需求和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为根本出发点,把安全服务作为社区民警工作的主要内容,努力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使警务工作更加深入群众,接近群众,方便群众,赢得群众对社区民警的认同和支持”;

参考资料:

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要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坚决杜绝发生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要从最基本的环节、最细微的地方做起,切实做到在所有的公安工作和执法行为上充分体现公平和正义。

——中共中央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 5.开发社区资源,搞好治安防范

《决定》指出,“要牢固树立„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思想,充分挖掘、利用社区资源,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依靠社区居委会,组织开展以社区保安员、联防队员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治安巡逻、邻里守望活动,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天候的社区治安防控网络”。

参考资料:

积极构建四个网络、不断完善三个机制、着力强化两项管理,在全国构建起一个以派出所民警和巡警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补充,以社会面、社区和内部单位防范为基础,以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的特殊人群、危险物品管理为重点,人、物、时、空控制相结合,点线面结合,动静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警民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罗锋在2003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上的发言

6.广泛动员群众,强化群防群治

《决定》指出,“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发[2001]14号)的有关精神,争取党委、政府和社区组织的支持,落实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所需的经费,保障群防群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决定》还提出,“要把宣传、发动、组织群众参与治安防范工作作为民警的一项基本功,以是否会做群众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效果如何作为衡量派出所民警素质高低、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纳入工作考核”。

公安派出所改革的基本任务汇总:

理顺体制,强化保障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立足社区,服务发展

公众参与,民安为本

突出重点,改变方法

科学标准,全面考核

提高素质,强化监督

统一规范,依法治警

(三)各地公安机关赋予社区民警的社区警务工作

A、社区治安信息收集

B、社区公安人口管理

C、社区治安行政管理

D、社区安全防范工作

E、社区为民服务活动

F、社区可破案件查处 G、社区健康文化建设

教材大多援用,内容狭窄与泛化问题并存,被当成了“社区的警务”,可能是社区警务难于健康发展的根源

(四)各地推行社区警务的其他措施

1、领导动手,统筹社区建设工作

2、多方参与,强化综合治理网络

3、重视信息,优化决策实施机制

4、强化组织,夯实基层治安基础

5、抓好教育,整体强化犯罪预防

6、全面服务,发展治安防范产业

这些工作当然不是社区警务的全部工作,但如果与公

安部规定的民警工作任务中的合理部分合成来看,最接近

西方的社区警务,也就是“警务的社会化”,而西方警学

也往往将我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直接看成中国社区警务。

1、领导动手,统筹社区建设工作

——高度重视,从强化居民自治入手,整体夯实基层社区行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纳入轨道,整体规划,把社区各项建设与社区建设的整体工作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以社区组织为主体、派出所为主力军、社区大单位为骨干,统筹和协调社区警务。

2、多方参与,强化综合治理网络

严格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部门责任制,各相关部门联系会议决定通力合作解决有关治安问题

公、检、法、国安、司法、监察、纪检,按照分工,各司其职程序上相互制约,工作上相互配合

广泛动员公众、保安、物业多方面力量投入。

3、重视信息,优化决策实施机制

——一是建立区、街、社区三级“维稳信息员”网络,全面监控,及时掌握公共安全信息;

——二是社区综治委组织公安机关、社区正式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共商治安对策;

——三是把警务评价与居民自治相结合,逐步形成社区民警对直接服务对象负责机制。

4、强化组织,夯实基层治安基础

——一是配合社区建设调整责任区警力;

——二是试行警务室与管委会合署办公、户籍民警兼任社区管委会副主任等做法;

——三是扩大义务巡逻和专兼职保安队伍;

——四是多种方式积极开展邻里守望;

——五是全面规范社区民警的工作、强化公安派出所对社区民警的管理。

5、抓好教育,整体强化犯罪预防

——一是建立社区居民业余警校,开展经常性法制教育、法律咨询、犯罪预防教育;

——二是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建立社区矛盾调处中心,最大限度化解矛盾和纠纷;

——三是建立管理站,强化外来人口管理。——四是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五是加强禁毒、禁赌,扫黄打非,净化社会风气,建设公民道德。

6、全面服务,发展治安防范产业

——配合城区改造、小区建设,坚持群众自治与现代物业管理相结合,实行有偿服务。

——广泛动员,拓宽公众参与途径。如有偿聘请政法退休人员、下岗职工、低保人员等

——加强指导,增强物业单位维护社区安全的自觉性,将社区安全与物业管理各项制度相结合,加强安全措施和保安队伍建设。

三、中国社区警务的应有工作内容

1、稳定严密日常管理——管理是防范的基础、打击的前提

2、科学管理安全信息——了解情况、找准问题、掌握资源

3、及时解决治安难题——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4、努力普及自卫互助——不只是警力有限,更是公众权利

5、系统强化技术防范——人物结合,点线面体,经济实用

6、及时有效巡逻支援——科学布警、动态支援,管控时空

7、净化优化社会环境——规划建设、和谐关系、人性管控

(一)持续严密日常行政

长期严密行政管理,可以提高居民守法意识、防范意识和安全感,防止秩序混乱、扼制违法犯罪

管理的最高水平是“零缺陷”,但它既极大增加工作强度和工作难度,也要求无情法律的有情执行。

再不能“坐机关”等审批,而应当持续不断地抓好过程管理,因而极大地增加了警察工作强度与难度。

公共安全及其基础性社会管控行为

(二)科学管理安全信息

全面收集、分析、运用安全信息,是警察的起码功能,更是社区警察的特长所在。

收集信息以发现和研究社区的安全问题,是社区警务的原始出发点。

(三)及时解决治安难题

既是社区警务的必备提前,也是社区警务的迫切任务

社会化的社区警务是区域性、个性化、研究型的警务:

因地制宜: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社会治安难题

因时制宜: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社会治安难题

因事制宜:同一地区同一时期不同问题有不同的办法

因人而异:同样地区、时期、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处置

(四)努力普及自卫互助

对非执法人员而言,自卫互助既是行为依据、也是行为限制。

公众普遍而有效地自卫互助,是公安机关履行本职实施法律、维护治安的前提与基础。

既因为“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更因为警察、警务需要理解:事非经过不知难。安全、公共安全与自治安全

(五)系统强化技术防范

科技防范是社会治安领域的“第一生产力”。

方式如标记、加固、封闭、监视等等。逐步建成监控、报警、处置一体化的安防系统。

关键要严格遵循市场规则,防止“行政摊派”。加强技术防范,创造平安生活

六)及时有效巡逻支援

普遍巡逻与有效支援,是群众自卫互助、见义勇为的坚强后盾。

最高境界,是依法建立警民、基层与机关、公安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

(七)净化优化社会环境

社区警务立足社区、依靠公众,全面受制于社会环境

优化自然环境、净化人文环境,既是前提,又是保障。

依据“破窗理论”对犯罪实施“环境预防”,实现自然环境“有序、有管、有防”,是社区发展和公众生活必须,就需要动员公众而不能警察单干

净化人文环境,已有禁毒禁赌、扫黄打非、社区矫正、弱势群体救助等,但其核心在于:增加警民、居民间相互熟悉、信任、支援、满意程度。

四、基于本课概括而界定的

“社区警务”概念

社区警务,是警察带领、指导、支持社区居民,研究社区问题、开发社区资源,以强化自卫互助、合成防范网络、改造社区环境等多种方式,系统、长效地维护社区公共安全,进而促进居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的警务思想、警务模式和警务方法体系的总称。

主体:警察带领下的社区居民;

内容:研究问题、开发资源、组织自卫、系统防控、优化环境

目标:系统长效维护社区安全,促进居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共处

体现:先进警务思想及其相应的警务模式和与之配套的警务方式 补充:“社区”概念辨析

社区:是共同居住某一区域而在长期生活、生产中形成的,内部具有密切并存互动关系,外部具有独特文化特质的社会共同体。

中国古代的“社”是“土地神庙”,供奉同一祖宗神庙的人们所在的居住区,就可以说是同一“社区”,与西方涵义近似。(“左祖右社”)

当代中国“社区”理解太偏重“区域”而忽视人文,与西方的community更重视人际关系不同,西方更强调的是“生活共同体”这一基本内涵。

社区警务被解读为“社区化警务”,就不如解读为“社会化警务”更确切

第四篇:公安部:严禁民警参与征地拆迁等非警务活动

公安部:严禁民警参与征地拆迁等非警

务活动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年03月03日16:05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3日电 据《人民公安报》消息,公安部党委近日制定下发《2011年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意见》明确了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要求各地公安机关以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问题专项治理、涉案财物管理为重点,进一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公安队伍违法违纪问题坚持“零容忍”,深入推进公安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意见》指出,各级公安机关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要认真贯彻国务院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严禁公安民警参与征地拆迁等非警务活动,对随意动用警力参与强制拆迁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2011年,要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大安保活动以及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围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督促各地扎实抓好走访、评议、反馈、整改、考评等各个环节,防止搞形式、走过场。

《意见》要求各地围绕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坚持执法为民、树立良好警风”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将警示教育贯穿于纪律作风教育活动的始终。各地应建立警示教育基地,组建由违纪民警、民警家属和群众代表组成的警示教育报告团;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示范教育,重点推出一批勤政廉政先进典型;上半年,公安部和各地公安机关都要集中推出一批便民利民惠民新措施,把民警受教育与群众得实惠结合起来。

《意见》明确今年要深化拓展专项治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两个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抓好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问题专项治理,建立长效机制;部署开展涉案财物管理问题的专项治理,着力解决办案单位和个人涉案财物管理工作中的不规范问题。对民警参与经营娱乐休闲场所问题、乱收滥罚等问题,各地公安机关可根据本地实际,选择其中突出的进行治理。治安、消防、交通等部门、警种要对民警推销或指定公共安全产品等问题进行治理。要巩固警车和涉案车辆违规问题治理成果,坚决防止反弹。

《意见》要求各级公安机关纪检监察部门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加大查办下级公安机关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案件力度,对各类违法违纪问题坚持“零容忍”。在查办案件的同时,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领域。《意见》还要求进一步加强纪检监督部门自身建设,健全省、市两级公安纪检监督部门内设机构,在纪检监督部门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同时,完善纪检监察工作考评机制,实行纪委书记述职报告制度,下级公安机关纪委书记每年要向上级公安机关纪委述职。(闵政)

第五篇:我国社区警务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我国社区警务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社区警务强调警察与社会公众和谐相处,通过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增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以全社会的力量抑制与预防犯罪。从这一点出发,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社区警务在中国,不仅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深厚渊源,而且有其他国家难于全面实现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社区警务 中国特色 发展

社区警务是西方第四次警务革命的产物,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以来,风靡全球警界,对各国警务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休斯顿警察局率先提出回归社区警务后,世界上很多国家,如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及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国也先后实行社区警务。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以治本为主、治标为辅的警务发展战略。它是对传统的“专业化警务”战略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深刻反思之后的一种选择。

传统的“专业化警务”战略虽然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警察在其中亦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如此巨大的付出却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专业化警务”战略简言之即是一种以打为主的战略。警察受报警电话驱使,对案件作出事后反应;警察工作过分强调专业化,而忽视发动公众广泛参与;衡量逮捕罪犯的数多少和警察接到报警后到达现场的速度是警察工作的主要评价标准;依靠增加警力和装备现代化提高警察工作效能;对警察注重提倡勇敢顽强的精神,而忽视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为公众乃至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这样做的结果是警察疲惫不堪,效果并不理想,犯罪不仅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打不胜打,愈打愈多。为改变这种局面,英、法警学专家和警务人员开始探讨一种新的警务战略。他们的注意力从以打击犯罪为主转移到以预防犯罪为主;从强调警察的专业性转移到重视改善警民关系、广泛发动公众参与;从警察工作随着案件走转移到以社区为单位,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共同预防犯罪,将犯罪遏制在发生之前;从强调高破案率转变为树立多破案不如少发案的观念。由于这种警务战略植根于社区,以社区作为警务工作的重点,所以,概括地称为“社区警务战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介绍社区警务的著述、文章日渐增多,一些人认为,社区警务发端于美国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是对过分公务化、强力化、技术化的科学化警务并没有解决警察与犯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问题的反思与回归。有人说社区警务是社会化警务、集体化警务,有人说社区警务是民主化警务、人性

化警务,也有人说社区警务是特色化警务、个性化警务。对中国而言,社区警务是不是世界警务新潮流并不重要,它是否适合中国国情才是关键。一方面,社区警务并不完全是国外泊来品,中国人很早就有过相关探索,新中国警务在这方面更是有成功的实践、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社区警务既适合中国传统文化,又适应中国社会变革,对中国警务的改革、尤其是对基层实战单位的警务改革,具有广泛意义和重大作用。

社区警务强调警察与社会公众和谐相处,通过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增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以全社会的力量抑制与预防犯罪。从这一点出发,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社区警务在中国,不仅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深厚渊源,而且有其他国家难于全面实现的广阔前景。

中国古代就有社区警务的类似理论和实践。通过整体解决社会问题入手强化社会治安,这种思想和实践在古代中国一直存在。在思想方面,韩非子就是典型代表之一,他在《韩非子.显学》篇中曾明确指出:“急耕田垦草以厚民产”;“修刑重罚以为禁邪”;“征赋钱粟以实仓库,且以救饥馑而备军旅”;“境内必知介而无私解,并力战斗以擒虏”;“此四者所以治安也!”韩非子所论述的治安,是从国家政治生活的全局加以考察的,这是一种“大治安”的理念。这就使他的思想不仅有宏阔的实践视野,又能获得深广的理论支撑。在实践方面,管仲在齐国的改革是成功范例之一。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的改革,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定民之居,使士、农、工、商各安其居,不得混居杂处,并限制迁徙,管理流动,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较强、相对同质因而相对稳定的社区,既使人们生活安定、恋土重家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又能较好地避免社会心理学上的“交叉感染”,防止形成与主流文化不太合拍的亚文化;在管仲这一“三其国而五其鄙”“寓兵于农”的规划下,齐国全境每一个人户都处于一个统一有效的行政网络之中,得到了权威而有序的管理。这个体制,可视为后世郡县制的前身。他还进一步在基层推行闾伍制:每25户为一闾,闾设闾墙、闾门,按时启闭,由闾有司主管。凡出入不时,行不由径,衣服不正,所携非物,或圈属群徒,歌呼呜叹于道,哄抢强卖于市者,都要受到闾有司的严格惩处。管仲认为,凡扰乱治安的攘夺、盗窃、攻击、残贼、奸非等情,都滋生于“州里不隔,闾门簧瑁出入无时,早暗不禁”的管理不力上。因此,他每到一地,必询问“邑之贫人债而食者几何家?士之有田而不耕者几何人?”“国子弟之无上事、衣食不节、率子弟不田、弋猎者几何人?男女不整齐,乱乡子弟者有乎?”等等,调查题目有七八十个之多。(见《管子.问篇》及《八观》等)他还亲自布署筑城郭、修墙垣、绝通道、扼门关、深沟防、捕盗贼、除人害,强化基层治安设施与治安活动。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国家行政管理能直达每一人户,至少可从齐国实行闾伍制的春秋初

年(公元前8世纪中叶)算起。第二,恒民之业,父传子继、兄授弟习,职业长期不变,既节省了社会的就业培训费用,还因为能够保持较低失业率而有利于社会稳定;第三,“作内政而寄军令”,用军事编制组织、训练、管理民众,既使社区居民相互比较了解、信任,形成并存互助习惯,更使人们惯于服从和奉献,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两方面都有利于社会稳定;第四,严密户籍登记,既使国家可以严密其他管理,减少无序状态,从而有利于社会治安,又通过及时的登记、调查使可能违法犯罪的居民产生受控感觉,形成心理威慑,从而有利于社会治安。第五,厉行邻里连坐,邻居犯罪,告发者重赏,隐匿者重罚,以严刑峻罚扼制犯罪。管仲的改革,使齐国迅速安定、迅速富强,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到了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郡县制,“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上设郡,县下设乡、里、什、伍。郡守县令由朝廷任命,乡里什伍的头目由地方聘选。这就是“郡县制”。在乡里基层,每5户为一伍,10户为一什,实行“什伍制”,“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 史记.商君列传 》)居民之间,推行“联保联防连坐制”:一户失窃、失火,四邻都有责任救助;一家违禁犯法,四邻与地方均负连带责任。商鞅还严厉控制流动人口、非农业人口即“言说者”、“工商游食之民”等,其措施包括旅馆的投宿登记,旅客“无传”没有通行凭证不许投宿,否则旅客和店主一体治罪。这个措施连边境私人旅舍都执行了。在这种强化管理下,动荡社会的基层也获得了相对的安稳。“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

当然,这些改革措施大多不适合现今社会,但是,不是就犯罪谈犯罪、就治安搞治安而是以社会发展谋求社会稳定,这种思路,分明是社区警务的思维模式。由于国情不同,中国的社区警务建设并非照搬欧美经验,而是伴随着公安体制的改革,呈现循序渐进的特点,两者的结合点是公安派出所体制改革。二十世纪90年代初,公安部第四研究所首先与山东省济宁市公安局合作进行了派出所社区警务试点。1995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接受公安部治安局项目,在全国16个城市进行公安派出所工作改革与社区警务方而的调查研究,取得了建设性成果。在此基础上,1997年4月,公安部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全国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将社区警务作为未来派出所工作改革的重要内容。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123号)提到“有条件的地方,要根据社区规模的调整,按照区‘一区’(社区)一警的模式调整民警责任区,设立社区警务室”.将社区警务纳入社区建设工作体系。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同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 13号),要点就是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坚

持统筹兼顾,进一步加快公安体制改革,加强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社区警务是其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2006年10月9日,公安部正式下发《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提出以社区警务服务和谐社会。当月,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7年8月,***同志在全国城市公安机关“二基”工程建设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入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探索建立与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新机制。在同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成为了“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基本内容。从发展历程上来看,社区警务在中国的发展始终紧随着党的理论发展,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阵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正是指明了发展社区警务在今后中国警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那么,社区警务符合中国公安机关优良传统,中国公安工作有其特色,这是国内外警察学界所公认的。这些特色究竟是些什么?在不断地发展和摸索中的中国社区警务发展和改变又是如何的呢?作为在一线的基层民警,我有着最切身的体会:

一、是以“三基”工程建设为重点。

加强“三基”工程建设,是公安事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石。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肩负着其他任何部门都无法代替的特殊作用,基层公安机关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担负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其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基层公安机关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牢固树立固本强基的意识,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要狠抓工作落实。要严格按照“人往基层下,劲往基层使”的要求,将工作中心向基层下移,同时从财力、物力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切实提高基层基础建设的保障力度。要积极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的沟通,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夯实基层硬件基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吸纳社会资金,壮大保安队伍力量,扩大治安报警监控设施的覆盖面,打捞基层防控基础,实现互利双赢。要苦练基本功。以提高基层所队民警执法水平和做群众工作能力为重点,立足所在岗位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入开展基本功训练。要把岗位练兵和“三个必训”相结合,把训练经常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确保基层民警做到既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又会擒敌自卫,会执法执勤,会管理服务,会群众工作,计算机操作。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通过运用信息、信息网络和信息手段,实现警察内部管理和社会治安管理,形成一种

高效能的警务体系。基层公安工作事务繁杂、千头万绪,管理效能不高,消耗了大量的警力。因此,要大力加强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刑侦综合2000系统、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指纹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110接处警系统等建设,以简化警务运作流程,强化科学管理,提高技术应用水平,促进基层公安机关由粗放式、低效能的警务运作向集约式、高效能的警务运作方式转变,进一步打牢基层基础。

二、是以社区警务建设为重点。

社区警务工作是公安机关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党的十七大将城乡社区警务工作提到新的历史高度,要求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来谋划、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基层公安机关根据新时期的需要,深入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

完善管理制度。由派出所副所长分管社区警务室的工作,从而进一步强化警务室职权和处置警务的能力。完善工作职责和激励、监督考核管理制度,通过不断完善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责,明确社区警务的内容和目标,同时对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形成量化考核标准,进一步促进社区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社区民警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社区民警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社区民警对基层情况最熟悉,要善于第一时间掌握不安定因素的信息,提前介入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要善于发挥居委会、民调组织、社区德高望重人士的作用,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尽量将其解决于基层。要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善于引导矛盾双方依靠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升级。其次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社区警务时时刻刻面对群众,必须把服务意识贯彻到各项警务工作中,做好群众工作。要善于倾听群众的心声和建议,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要与社区干部、群众建立良好、融洽的工作关系,争取大家的支持和理解,为社区警务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要提高建设平安社区的能力。要大力整合群防群治力量。目前,石岐区社区警务实行“一加三”模式,即在警务室的框架内,以直管或双管的方法,设立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出租屋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保安组织协调管理办公室三个专门的群防群治组织机构,系统地把主要群防群治力量置于社区民警的指导、监督下开展治安防范工作。要科学布防,比如:各社区一旦发生刑事案件,社区民警必须亲自到达现场了解情况;社区民警要对本辖区及周边辖区的治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定期将案情通报给社区群众,提高群众的治安防范意识;社区民警要根据辖区的治安情况,科学布防,提高治安防范和打击的成效。要大力开展文明平安小区建设。对于开放式的住宅区较多,治安防控难度大的地

区,社区警务室积极联合居委会等部门,选择有条件的住宅区,发动、协助居民集资建立封闭式安全小区,提高治安防控力度。

三、是以治安防控工作为重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指出,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要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在城区社会治安管理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要实现“发案数下降、破案数上升”的工作目标,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促进社会治安明显好转,要以“破窗”理论为指导,重点抓好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破窗理论”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的,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又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窗户玻璃,从而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导致犯罪滋生、蔓延。因此,在警务活动中,我们要对各种可能引发违法犯罪的因素及时进行化解和控制,对各种违法犯罪坚持严打,防止其升级、恶化。主要抓好两个方面:

“以防为主”,构建严密的治安防控体系。要按照管好犯罪高发群体,管住特种行业和重点场所,压缩多发性案件和加强基础性工作的整体思路,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构筑各单位、部门积极参与、专群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一要强化“三安”联动机制。在保安员队伍的管理方面,强化对保安员队伍的管理指导,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和完善,使保安员队伍向规范化、法制化发展。在工作中,形成了“公安、治安、保安”“三安”联动的工作格局。二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内保单位、重点企业、重点场所和金融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通过加强对各单位的治安防范指导与督促检查工作,动员和发动单位及时调整、完善、优化内部安全防范措施,提高治安防范针对性、时效性,确保安全。三要以“科技”为依托,提高治安防控力度。通过建立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对辖区治安重点部位、路段进行实时监控,加强警情分析研判,统一指挥,对社会面进行科学布警、动态防控,提高防控针对性和打击精确性。四要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五是加强对敏感行业监管,预防事故发生。通过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业、娱乐场所等敏感行业的档案管理,进一步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全面掌握各敏感行业的治安情况,积极堵塞销赃渠道,减少违法犯罪,降低安全事故几率。

“以打促防”,加大对行政案件等轻微性犯罪的打击查处力度。对轻微犯罪的打击,我们始终要坚持“零容忍”理念,因为相对于犯罪的实际发生来说,对犯罪侵害的恐惧和对犯罪高发率的担忧,也是同样重要的问题。打架斗殴、毁坏公物、卖淫嫖娼、吸毒、小偷小摸等行政案件,不仅直接刺激了人们对违法犯罪 的恐惧感和忧虑感,同时也经常直接成为暴力犯罪和其他恶性犯罪的导火索。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行政案件的查处,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增强群众安全感,密切警民关系,防止严重犯罪行为发生。在工作中,要切实转变“重刑事打击,轻行政查处”的思想,把查处行政案件作为预防和打击刑事犯罪、促进社会治安好转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狠抓落实,切实扭转行政案件与刑事案件倒挂的现象。要对整治治安重点地区和群众关心治安热点问题及时进行集中整治,限期进行整改,化解民忧,努力净化社会环境。要坚持严格执法,对满足查处条件的行政案件要坚决查处,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遏制犯罪违法犯罪蔓延升级。

综上所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实践,我国已经自己找出适合自己的社区警务模式,中国虽然被认为是世界上发展社区警务较早的国家,但我国社区警务的发展某些方面并不如西方一些国家,以美国社区警务为例,美国的社区警务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密切警民关系,实现群防群治,十分注重警察在公众形象,在社区建立警察机构,在街区实施“市民在巡逻”计划等无一不是为了增进警民关系,促进社区发展;在这方面,美国与中国虽然都在进行,但美国在这方面显得突出。所以西方社区警务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学习西方让民警走出去以巡逻、巡查、访查为主要值勤方式,与公众建立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我坚信通过每个基层民警的不懈努力,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定能建立一套先进而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警务管理体系的!

参考文献:《韩非子.显学》《史记.商君列传 》《秦律问答》等部分章节

《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12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 13号)等

下载非警务活动的研究(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非警务活动的研究(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地方情报主导警务模式比较研究

    我国地方情报主导警务模式比较研究 王显龙 2010级情报二区201020420075 摘要:情报主导警务模式是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提下,以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为背景,从传统警务模式......

    深化社区警务工作的途径研究

    深化社区警务工作的途径研究 □ 武进区副区长、公安局长谢国正 发布日期: 2011-10-18作者: 武进区副区长、公安局长谢国正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是新形势下坚持专群结合、......

    不确定非完整动力学系统控制研究

    不确定非完整动力学系统控制研究 作者简介:董文杰,男,1970年12月出生,1996年09月师从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霍伟教授,于1999年12月获博士学位。 摘 要 非完整约束是指含有系统广义......

    警务站总结

    禹越中学校园警务站创建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校园“三防”建设水平,健全安全防范工作体系校园安全防范能力,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我校根据县教......

    社区警务

    社区警务的基本含义 答:一般理解,社区警务是指存在于警方与社区之间的,旨在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治安问题的一种互动合作过程。 社会性治安防范组织的含义 答:指公安机关的指导和......

    警务英语(推荐)

    6.3 青少年犯罪的控制青少年也是第三方警务的终极目标之一。青少年的活动、行为和公共表现通常被作为犯罪控制的对象(White,1998)。在这一部分犯罪控制的内容中,我们将关注第三......

    警务宣传栏

    亲民警务宣传栏 为和谐警民关系、服务群众,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提高群众法治意识,设置 “警务宣传栏”,通过在宣传栏内发布各类案情通报、预警信息,为警民之间相互交流搭建了互......

    公安警务

    0引言孟建柱部长在全国公安机关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结业式上强调,在当前信息流与人流、物流、资金流高度融合和社会高度开放透明的情况下,要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