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街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
XX街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010年工作总结
(综治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
同志们:
2010年,XX街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各辖区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积极开展工作,通过一年来的艰苦努力,在维护辖区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法制宣传,普法依法治理,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力维护辖区社会稳定
只有社会稳定,群众才能安居乐业。创建“平安浆洗”既是发展的需要,更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2010年以来,街道从工作实际出发,着力提高思想认识、营造创建氛围、构建工作网络、完善协作机制。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加强了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按照区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目标,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措施,狠抓落实,与各社区、驻辖区各大单位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
(一)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平安创建氛围。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此,街道将宣传发动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平安街道”创建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充分结合各项整治活动,有效地开展了宣传活动,全年共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共700余条幅,为“平安街道”创建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认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街道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分管维稳党工委副书记为主任的街道大调解协调中心;成立了以党工委副书记为主任的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针对辖区少数名族多,维稳责任重的实际,制定了《XX街道关于对应对辖区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制定了辖区“大调解”工作计划,落实了街道、社区“大调解”公示栏、调解室等设施;健全并落实了“三三制”逐级调解制度。在“两会”、“3.14”、“世博会”、“亚运会”、“西博会”期间,严密防范和控制高危人员和信访重点人员以及各种扰乱社会治安的现象,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组织机构,对重点地区、治安乱点经查排查,因地制宜地适时开展重点整治和专项治理,先后共投入人员200余人次,车辆60余台次。2010年,XX辖区共发生多类矛盾纠纷129件,调解129件,调解率达100%,调处成功率达90%以上。这些纠纷涉及劳资、婚姻、财产继承、医患、房产、赡养等。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各级矛调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充
分,没有一件矛盾纠纷转为刑事案件,或转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主要做法是:
①快速反映,及时调处。只要获得纠纷发生的信息,街办和相关社区,都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映,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尤其是涉及人数多,影响大的纠纷,都按照街办制定的《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方案》来做出反映,快速处置。在具体化解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是调动力量,维持现场秩序,以防现场混乱,矛盾升级,乃至成为群体性闹事事件。之后,及时介入,掌握情况,弄清矛盾纠纷性质及争议焦点所在,并保持上下左右沟通。其次是根据矛盾纠纷性质及其责任单位,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调处。②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作用。由于许多小矛盾纠纷,多为民间邻里纠纷,尽管每件纠纷影响不大,但若不及时调处,也有可能民转刑(纠纷转为刑事案件),而且,这类纠纷的数量相对较多,对这类民间纠纷的调处,就是要充分发挥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③慎重调处涉及藏族同胞的民间纠纷。由于本辖区在整个成都市藏胞最集中的区域,一年到头,常发生一些涉及藏胞的民间纠纷,对这类纠纷的调处,无论是街办还是社区,都有一个共识,即:慎重调处。一年来,尽管涉及藏胞的民间矛盾纠纷不多,但只要出现了这类纠纷,参与调处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公安民警都能站在维稳高度并顾及相关民族政策慎重调处,及时将矛盾化解在本辖区内,切实有效维护辖区社会稳定。
二、以防为主,打防结合,进一步巩固平安创建工作新成果
一年来,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社区干部、社区民警深入小区院落,动员群众参与平安创建工作,落实平安创建各项措施:制作宣传标语、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增装防盗伞,增配消防器材,大力开展反邪警示教育文艺巡演活动,加强门卫值班,加大安保人员巡查力度,强化辖区专职综治队员的巡逻守候、设点警戒,配合干警严厉打击辖区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一)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派出所在治安防控方面主力军作用,通过加强流动高危人群管控、强化阵地控制、隐蔽力量建设、重点要害部位防控等工作,一手抓基层基础强化防控,一手抓严厉打击违法犯罪,震慑犯罪份子,力保辖区长治久安。2010年1—12月份各类刑事案件立案件323件,其中盗窃汽车案19起;入室盗窃案55起;抢劫立案27起;抢夺立案41起;破案166件;打击处理101人;治安拘留131人,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5%以上。
(二)大力开展普法学习,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了辖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的法制意识。圆满顺利地接受了市、区两级政府对“五五”普法工作的检查验收。在社区矫正工作方面,共开展了矫正对象公益劳动及学习10次、160人次,无一人脱管、漏管现象发生。认真开展了创建全国法治城市工作,基本完成了创建工作目标,为武侯区的创建增砖添瓦。
(三)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对辖区内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用工单位进行采集、录入,做到来者登记,去者注销,情况明、底子清。1-12月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共采集新增房屋信息923条,新增出租房屋669条,新增流动人口9230人,新增用工单位45条,维护房屋信息4439条,人口信息3959条,用工单位信息73条。
三、努力做好信访接待调处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为群众排忧解难
2010年以来,共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包括上级转(交)办件45件,调处率达100%,回复率达100%。全年未发生进京非正常上访、集访和群体性事件。重要敏感时期也未发生到省、市集体上访。发生到区上访需要及时劝返时,相关分管领导及科室都能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并有效劝返。凡上级批交(督办)件100%实行了领导包案,到期办结率达100%,办理材料上报及时规范。全年网上信访8件,对网上信访件,分管领导批办率达100%,处理严肃认真,回复谨慎,回复率100%。严格落实了信访工作逐级负责制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街道信访工作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到位,办公条件与工作任务基本相适应。完成了全国信访信息系统联网的安装和调试,加大了信访工作的投入。
四、存在的问题
1、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不够有力,在全区范围内相对滞后;
2、基层群防组织建设还不够强,使群防群治工作难以切实有效开展;
3、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建设不够深入,使辖区一些单位内的民间纠纷没有得到单位基层调解组织的及时调解,化解矛盾纠纷;
4、在抓治安防范、化解纠纷方面,街道、社区与驻辖区单位之间的相互沟通与
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
五、2011年工作思路
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再接再厉、狠抓落实,实施“一二三四”措施,即“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加强三项建设、健全四条制度”,将维稳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信访和群众工作、司法行政工作、大调解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围绕建设“平安浆洗”,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确保治安状况良好、确保社会公共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的奋斗目标。
(二)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大法制和综合治理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
(三)加强三项建设。一是加强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努力做到防范在先,止于未发。确保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强防控体系建设。挖掘和整合各方面的治安力量,减少防范空隙,压缩违法犯罪的空间,切实预防各类治安案件的发生。三是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建立各种形式的防范队伍,开展治安巡逻,消除治安死角。
(四)健全四项制度。一是健全打防控制度。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适时组织区域性统一行动和专项斗争,努力达到“整治一处、稳定一方”的效果。二是健全管理制度。突出重点区域,把治安防范的重点放在学校,预防青少年犯罪。突出重点人群,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严防其违法犯罪。加强对刑释人员安置
帮教工作,减少重新犯罪。三是健全奖惩制度。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对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及时表彰奖励;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失职、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四是健全信访逐级负责制度。抓好信访办理基础性工作,加大调处力度,提高息诉息访率,杜绝进京非正常上访和越级群访,加大对社区内服刑人员的监管、教育工作。
同志们,2010年已过去了,2011年已开始,在2011年里,只要我们继续坚持中央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关于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新的一年的工作目标,齐抓共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认真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我坚信,XX辖区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安定,让我们携起手来,为XX辖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XX街道办事处 2011年3月
第二篇: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的本质就是社会和谐,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经济才会兴旺发达,老百姓生活水平也会得到逐步的提高,综合国力也得到了增强,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是人们的期盼和追求。和谐社会需要爱心,美好生活需要互助,良好人际需要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如何才算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呢?对于我的理解,和谐美满的社会,冲满爱心的社会,拥有高尚道德的社会,和谐的社会还是得靠群众去创造.人与人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假如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勾心斗角,只为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利益,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中,社会如何会发展,经济如何会发展,例如生活在充满爱心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扶持,帮助,尊老爱幼,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荣辱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这种环境下的社会.如何会不兴旺.所以说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才会提高,经济也随之兴旺发达,综合国力也得到了提高.建设和谐的社会对国家,对人民都是重中之重.只有在和谐的社会,国家才会兴旺发达,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才会提高.所以说,只有建设和谐的社会,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三篇: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近年来,郴州桂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以树立理想信念和加强思想道德为基础,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以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治相结合,扎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特别是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得到中央纪委的认可,在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典型推介。
一、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
一是健全领导机构。成立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县纪委书记、县委办主任、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县财政、民政、农办、卫生、林业、农业、水利、农机、农经、审计、教育、交通等相关负责人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成员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协调、指挥全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党政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乡镇、村组,调研指导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二是严格落实责任。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的任务分工意见》,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构建惩防体系工作任务、责任分解到各乡镇和县直相关责任部门。对各项工作都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由牵头单位负责召集各主要责任单位,对分工任务进行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任务逐项分解到各配合单位,并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限和
1目标要求。各主要责任单位对其承担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并将任务落实到各个乡镇及相关责任人。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对落实《分工意见》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对工作失职的乡镇和村组织,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各责任单位把贯彻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列入主要负责人报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主要内容,并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狠抓宣传教育,提高廉政意识
一是加强理论培训。以乡镇、村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及村党组织负责人为重点,定期举办学习培训班,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普遍进行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和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中纪委下发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简易读本》。同时,依托党员电教室这一农村教育宣传重要阵地,组织村干部学习“六要六不要”行为规范。二是开展示范和警示教育。以现身“说纪说法”等主要形式的警示教育活动。同时组织学习了王瑛同志先进典型事迹,开展了“勤政廉政,富民强县”优秀领导干部和勤廉村支书、村主任评选活动。三是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六进”(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办好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目前,全县已建成村级活动场所256个,农家书屋52家。印发10万份“廉政文化进农村宣传词”,在全县农村广泛宣传廉政文化,促使党员干部依法依规办事,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三、完善监督体系,规范权力运行
一是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以“两会”(即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两组”(即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组织为重点,健全村民自治网络,夯实监管基础。“两会”以“村民一事一议”的方式参与全村重大经济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以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为重点,促进村务公开透明;村民主理财小组按照村民一事一议确定的事项,对数额较大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核。二是完善村务党务公开。以村务党务公开为切入点,将廉政文化进农村与新农村建设和文明创建结合起来,投资20多万元,将省道沿线的城郊、黄沙坪、方元、浩塘、仁义、敖泉、流峰等乡镇的30多个村庄作为农村廉政文化“百里阳光长廊”建设首批示范点。村务党务公开后,由村级党风廉政监督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收集村民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倒逼”村官廉洁。今年以来,成功处理村级财务遗留或村民反响强烈的财务问题650多个,化解因村组财务上访隐患820多个。三是建立党风廉政监督员制度。在全县506个行政村聘请农村基层党风廉政监督员,及时收集社情民意、纠正不正之风。今年来,村级党风廉政监督员共向村两委提出改进干部作风建设、财务管理等意见3260多条,向上级党委和纪委反馈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580多个,提供有用线索30余条,成功地查处了飞仙镇官田村支书李某利用村民搬迁之机向40余户村民索要好处费
1.2万元等案件。四是推行“村账乡管”体制。出台《桂阳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代理服务实施办法》、《桂阳县关于规范村级集体资金结算行为的通知》和《桂阳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按照“八个统一”(即统一操作规程、完善业务流程;统一收款收据、堵塞收入漏洞;统一银
行账户、加强资金监督;统一支付方式、保护集体利益;统一凭证账本、规范会计核算;统一业务指导、提高核算水平;统一办公场所、配齐硬件设施;统一工作考核、增强服务功能)的办法,严格实行支票“双面印鉴”制、“票证统一冠名”制、非现金科目核算制和支出“审批凭证”专用制,对村级所有资金实行“村账乡管”,使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有序。实施以来,39个乡镇代管全县506个行政村的村级集体资金共6800余万元,其中,中央、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安置等补偿款3700余万元。五是强化村级财务审计。先后开展460多个村级财务审计项目,审计金额达1.5亿元,涉及违法违纪人员121人,处理村级干部63名,通过审计挽回农村集体经济损失890余万元。
四、加强监管惩治,维护合法权益
一是加强惠农政策监管。将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逐一分解到相关责任单位,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领导,严格监管惠农资金的发放,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累计发放粮食生产、农机购置、退耕还林、移民后扶、救灾救济、扶贫开发、合作医疗、通乡通村公路、烟水配套、病险库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理等各项涉农资金7268.56万元。二是加强农民减负监管。继续大力推行农民减负《责任书》制度,年初各乡镇、县直涉农收费20个部门与县政府签订了责任书,并列为年终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力开展收费专项治理,先后对农村中小学收费、农民建房收费、办户口或身份证收费、村组报刊费用限额制等进行了2次综合性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实行跟踪监督,有效确保了农民负担不反弹。三是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由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带队组成检查组,对各专项资金分别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点检查项目资金是否有被挤占、挪用、拖欠、滞留,有无降低标准发放和克扣截留项目资金问题,有无虚报冒领、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金问题,惠民资金是否做到“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上。对于各类损害农民利益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从严查处。共查处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14件,其中涉农补贴方面的案件6件,比较典型的有:樟市镇农技站站长谢某在发放水稻保险理赔款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采用更改、虚造农户领款条等手段,侵占水稻受灾理赔款共计人民币6.4万元案;欧阳海乡两湾村支书李某、主任宋某、会计廖某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利用职务便利合伙侵占征地补偿款9万余元案;敖泉镇卫生院原派驻敖泉镇合管办参与合作医疗报账工作的职工唐某、和平卫生院派驻和平镇合管办参与报账工作的职工秦某与常宁市中医院职工毛某等人相互勾结,通过高科技及内外勾结手段伪造报账资料共计69份,套取合作医疗资金80余万元案。以上6人均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篇: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大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通过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而反腐倡廉工作是消除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提高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度的重要手段。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肩负的责任,以开展工作为支点,大力促进和谐社会。
一、反腐倡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必要性。反腐倡廉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它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反腐倡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社会是由生产力所决定而由一定的社会关系(经济基础)构成的,并由国家权力机构、法制、纪律和道德规范等上层建筑维系着,是一个在矛盾运动中变化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社会的和谐也就是有机体的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和发展。而~现象就象病毒一样侵蚀和干扰社会各要素的协调统一,它通过贪污受贿、铺张浪费、吃拿卡要等表现方式使国家权力运作失衡,使法律执行不公,道德观念退步,从而侵害人民群众利益和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破坏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瓦解国家政权信誉和法制权威,破坏民主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领域。一句话,~行为所引起的后果是腐蚀社会有机体,破坏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力的和谐关系,从而破坏社会的和谐。反腐倡廉工作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要通过查处~分子,规范从政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不受侵害,使社会秩序规范有序,社会精神风貌健康向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因此,反腐倡廉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
2、反腐倡廉是维护社会利益公平分配需要。我们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决定了我们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广大党员和干部要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奋斗。所有国家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公仆的职责之一就是将人民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合理地分配给人民群众。存在于个别领导干部中的~行为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是对财物的占有、挥霍和分配的不公正。当一部分人的利益被不公正的扩大,另一部分的利益被侵害时,就会造成不满、矛盾甚至仇视,进而破坏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造成政府信誉的缺失,产生干群矛盾,激化人民内部矛盾。开展反~斗争,就是通过查处~分子,维护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保证财富合理、公正地分配。
3、反腐倡廉是保障群众民主权利的需要。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权利。然而,~现象腐蚀党和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制制度、政府机构设施等上层建筑领域,破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和谐发展。比如存在于个别领导干部中的长官意志、独断专行、徇私舞弊、买官卖官、任人唯亲等~行为,严重地侵犯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影响了民主政治的建立和运行,干扰破坏了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政治秩序。~剥夺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为少数人所用,动摇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削弱了人民群众的责任感。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社会成员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关系和谐顺畅。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就是通过制定党纪政纪和加强对党纪政纪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惩治和预防~体系,使掌握公共权力者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正常化、有序化和民主化,防止“窃民之权,为己私用”的现象发生。人民群众生活在和谐的民主环境中,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参政议政,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全社会稳定有序发展,这是构建和谐社会要达到的目的。
4、反腐倡廉是建立健康向上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和思想道德精神风貌的需要。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以损害国家利益、群众利益为最大的耻辱,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发展的人际关系。~现象的滋生蔓延象病毒一样,扰乱人们的思想、侵蚀人们的心灵,对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氛围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还会逐步泯灭正义、诚实、善良、勤劳、平等的人类社会道德,造成社会凝聚力下降。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群体中塑造诚实劳动、人人平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达到全社会各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全社会充满创造活力,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全社会稳定而有序,最终实现政通人和、社会和谐。
二、抓好三个环节,维护好社会的和谐。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是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新形势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重大措施。纪检监察机关要维护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就必须紧抓这三个环节,充分发挥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的双重职能作用。
1、以教育营造和谐社会的文化氛围。在构建惩防~体系过程中,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纪委的要求,在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方面,围绕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围绕构建“宣教大格局”,在教育的重点内容、总体格局、形式与制度、要达到的目标等方面,努力形成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强的操作方案。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以全面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素质为着眼点,通过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实现了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一是切实提高掌管人、财、物党员干部廉洁意识,做到不为腐朽思想侵蚀,不为利益所动,自觉公正的行使党和人们赋予的权力。二是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改进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促进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打造廉洁从政文化,培养提高公务员队伍廉政勤政的品德和作风。通过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和谐的干群关系。三是促进党员干部和广
大群众增强法治意识、公平意识、自律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廉荣贪耻的风尚。四是营造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环境。通过开展“廉政下乡进社区”等多种活动,提高群众反腐倡廉意识,形成群众参与建设、参与评议、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总之,通过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教育,切实形成清正廉洁的和谐社会文化氛围。
2、以制度营造和谐社会的公正秩序。制度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各个环节,落实到各个方面,才能有力形成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的和谐。一是要坚持好已有的成功制度。如:“收支两条线制度”、重大事项纪委参与监督制、述廉评廉考廉制等,通过这些制度的有效实施,发挥好纪检监察职能,对社会公平公正秩序的实现形成有力的监督。二是对不成熟的制度要进行修改完善。比如我们制定的党内监督制度的有关实施办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些新的规定,财政管理制度的一些健全措施等,使之更合理、更科学。三是着眼适应反~新形势的要求,认真研究制定适应深化改革的创新制度。主要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以及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等,使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相适应。通过制度手段,搭建社会各界人士发挥自己能力的公正有序的平台,形成公平竞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舞台。
3、以监督营造和谐社会的反腐防线。防治~,监督是关键,有效的监督可以规范权力运行,约束干部从政行为,打造“群众明白,干部清白”和谐干群关系。一是要加强群众监督。“阳光是最好的反腐剂”。强化权力监督的实质是让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让权力时时、处处处在严格的监督制约之下。这就需要不断扩大和保证人民群众对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因此,在新形势下强化监督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就是打造透明政府,推行阳光作业。这应该成为当前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必须遵循的基本方向、原则和方法,应该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民主执政、消除~的有力武器。保定近年来认真推行了政务、村务、厂务“三公开”制度,并通过建立34个集中审批大厅,实行“一站式办公”、“窗口化审批”、“一条龙服务”,增强了行政审批的透明度,降到了群众监督的难度,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二是要加强党内监督。纪检机关要充分利用好党赋予的权力和地位,依照党纪条例,与时俱进,改进监督方式,加大监督力度,强化过程监督,有效解决当前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上级对下级监督难发现、班子内部监督难对线、人民群众监督难实现的问题,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要强化党内民主监督,切实保障党员的批评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把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置于群众的严密监督之下,变少数人监督多数人为多数人监督少数人,让监督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进行,创造干部不能~、不敢~的环境,对我们干部实施更为有效的监督和保护,更好地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加强组织协调,把党内监督和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包括~监督在内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结合起来,使监督的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不断扩大监督面,消除监督盲点,形成严密的监督网络,使干部的用权行为始终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干部的活动延伸到哪里,就监督到哪里,使其“不能为”、“不敢为”,形成硬约束,保证权力的干净运行。三是要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觉悟,党员干部要把自觉接受监督,作为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途径,当作党内生活必备的素质。要把监督看成是一面镜子,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主动接受监督。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切实加强党性锻炼,用好手中的权力,以身作则,带头接受监督,做好干部表率。通过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维护好群众的利益,打造社会和谐的有力屏障。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抓好的几个突出问题。
1、要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纪检监察机关要不断加强执法监察力度,把监察重点放在为老百姓办事的机构和部门,规范依法行政行为。通过建立健全行政监察投诉制度,引入公众监督机制,要倾听群众呼声,办实群众反映的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满意留在基层。通过积极探索执法监察和纠风工作的听证制度,吸纳社会各界代表参与纠风工作。要坚决纠正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继续抓好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以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在去年的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中,处理案件1000多起,为3万农民工追缴工资1.1亿,为施工企业清理工程款6.1亿,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重要贡献。
2、要抓好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办。通过案件查处,剥夺少数~分子的非法利益,维护大多数人的正当利益,实现利益分配的均衡,群众心态的平衡,维护党的纯洁性,提高党和人民群众的亲和力。查案要以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非法利益的案件和危害发展环境的案件为重点,严肃查处危害司法公正、市场秩序、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自换届以来,保定市共查处案件8614件,党政纪处分7500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69亿,通过对违纪违法案件严、速、实、准的查处,惩治危害社会的行为,化解社会矛盾,肃清了阻碍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障碍。
3、要深化治本抓源头。继续推行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行政审批、财政管理制度和投资体制改革。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公正公平地选人用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徇私枉法、司法不公等问题,有效预防和治理司法领域的~现象;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审批事项,坚决取消;深入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范围;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设立“小金库”问题;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建立政府投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加大建设工程招标
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资产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四项制度改革的力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的推行,强力打造和谐社会制度的防线。
4、抓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抓好信访有个这个群众反映问题的重要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多角度、全方位地加强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把大量的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地方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做到“五要~要”,即:一是要热不要冷,对接待群众要有热情,对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有热情;二是要快不要拖,及时解决问题;三是要诚不要虚,诚心待人,不打官腔;四是要疏不要赌,以化解为主,疏导为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五是要联不要单,发挥纪委协调职能,注意联合多部门的力量,根本性的解决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科学的化解矛盾。
第五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之一提到全党面前。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智慧、历史眼光和理论创新勇气。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分别进一步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将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
为本和科学发展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把社会各阶层的人们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巨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充分认识民主与法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实现全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目标?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民主与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只有以人为本,发展民主与法治,依法保护人民民主权利,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使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国家中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和社会关系纳入法制的轨道,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处于严格依法办事的状态,社会调控和管理才能摆脱随意性和特权,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才有基本的秩序保障,整个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
通过分析民主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他特征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充分认识到民主与法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民主与法治通过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来促进和实现公平正义。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在民主基础上制定的法律法规,确定利益主体、界定利益范围、指导利益分配、协调利益关系,并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救助,就能维护社会公正。当社会成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法律途径来进行妥善解决;当社会主体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根据法律规定自行调节或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端,从而将社会矛盾和冲突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总之,只有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的法治,才能避免社会利益之争的激化,才能使各个阶层实现共赢共荣,公平合理地分享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
第二,民主法治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社会要求社会成员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民主法治可以奠定诚信友爱所必需的社会环境。民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人们内心的宽容、谦让和互助友爱,法治的完善则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诚信友爱地相处。
第三,民主法治为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创造活力。民主法治通过法律的形式确认和维护劳动者的创业动力、经济利益和创造成果,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鼓励人们创新的良好氛围,营造平等竞争和共谋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四,民主法治为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提供保障。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法治以法律的规范性、强制性为特点,通过立法和法律实施,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章可循,才能以文明、平和的方式消除社会不安全、不和谐因素,真正做到政治安定、社会安定、人心安定。
第五,民主法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制度支持。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物质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求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民主法治的形式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原则,抑制和制裁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是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的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民主的社会、法治的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氛围,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就能使整个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发展活力,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
二、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县人民法院在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较好的完成了维护稳定、保障改革、促进发展的司法工作任务。
1、切实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全力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确保社会稳定。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严把案件审查关、证据关和适用法律关,确保案件质量;坚持“严打”方针,重拳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积极参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依法严惩诈骗等经济犯罪;依法惩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认真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相结合的方针,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