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路、市政道路设计院体制问题与奖金分配问题?
本人设计狗一枚,从事设计工作近十年,当年毕业后机缘巧合从事路桥设计行业,于是从一个测量员开始做到设计员,再做到专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换了两个设计院,第二个设计院是初创业设计院,刚去公司任副总(虚名,私人设计院你懂得,老大一言堂)。于是本人经营也在做(接待、投标、签合同、收款),设计也在做(项目负责、副总工),行政也在管理(人事、规章制度、后勤、),可以说除了财务部,公司第一波中层技术人员与行政人员我都指导过。好在公司后台比较强大,项目基本饱和。我虽然经历的单位不多,但做了这么多工作后一直在思考一个什么样的体质才是合适设计院。
就拿我们现在这个公司的体质(50人左右的设计院)如大多设计院一样,总经理~总工办~设计所~项目负责人,其他部门总经理、副总经理直管。自认为所谓一个小设计单位,体制模式还算较为先进,也存在很多致命问题。
项目分配:公司保证员工基本工资(国家最低标准的)、社保,每个月根据级别不同预支一千五至五千不等的奖金(年终核算年收入后要扣回去);项目负责组直接拿合同的13.5%(行业不同比例不同,比如水电行业,建筑行业、装饰行业)作为项目组的奖金与项目发生期间的成本,年终按到账金额来核算奖金。由项目负责人对自己负责的项目造表,单个项目扣除成本后的金额为100%,每个人工作量按百分比进行分配(拍脑袋分配)。最后每个人的年收入由各个项目分配的金额汇总。好处是多劳多得,不好的地方限制了公司的发展,如下细说。
设计行业是个技术性较强的行业,现在的本科的毕业生有80%的学生专业素养起点与大专毕业生是差不多的,我带过两个人一个本科一个大专,一年以后反而大专生能独自承担的事情更多,成为我的左膀右臂,而那个本科生还是成长缓,当然也有人的因素,但是有一点,带过人的设计师应该感同身受,那就是本科才毕业的学生基本是从0开始带,甚至很多次我都觉得,给我安排个高中生我都能带成一个设计师。回归正题,如其他公司一样,我们公司人员流动性很大,项目负责人由于较少,所以奖金分配时也基本能做到行业中等水平,但是公司项目业务一直是饱和状态,所以项目负责人和总工的工作压力特别大,老大为了公司发展壮大,一直在补充新人。新人来了分到所里,自然而然放到项目里培养,这时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项目负责人花很大的精力去培养这个新人,新人培养成长后刚好能独立做点事情时,这个人就会离开公司,长此以往项目负责人包括我在内,像个老师一样,送走了一届一届的学生,自己累的不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业绩还做不起来。到年底收入核算,感觉几年算下来,收入根本没有成长。今年更是人心浮动,连我自己也觉得没有发展的空间了。
设计人员成长到接近项目负责人级别的时候会有一个技术水平沉淀过渡的过程,即技术水平达到项目负责的级别了,但是还需要一定的项目与时间达到能管理一个项目的能力,也是一个让领导能放心把项目交到你手里的过程。而大部分设计人员为了缩短这个过程就会选择换家单位直接当项目负责人,快速提高收入。
当然这里面不排除大老板的管理水平问题,我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谈谈自己设计院的体制情况以及奖金分配方式。
我所知道的大院的奖金分配方式一般是所长与总工等高级管理人员年底了坐到一起,根据所完成的业绩,以及所里设计人员去年奖金的情况,进行一个均衡分配(注重均衡这两个字,抬低降高,避免差距过大)。这里面人的因素占得特比多,可以说关系好,态度好的人,会讨领导喜欢的人奖金必然会倾斜,比如今年参与了个大项目,就要比小项目的人收入高很多。
第二篇:收入分配问题
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最敏感)
1.现状:
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但是存在一系列问题:初次分配不太合理;二次分配缺乏力度与公平;第三次分配格局没有形成六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到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措施: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通过扩大就业、建立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举措,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健全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地区津贴补贴标准,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实行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
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
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确定管理者与职工收入合理比例。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调整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完善并严格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保障所有者权益。
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征管和调节。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树立民众的慈善公益理念,完善和规范相关的捐赠政策和法律制度,壮大慈善组织,形成有效的第三次分配格局。
第三篇:分配问题
1、解决收入分配不公=?涨工资
1)收入分配是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多个层面,因而要解决这个
问题就必须抓主要矛盾进行综合性改革;
2)工资问题是市场层面问题。涨工资不是说涨就能涨的,尤其是
对于盈利能力较差的民营企业;
3)需要警惕:部分既得利益者借改革之名,进一步损害公平事业。
2、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谁在涨?
1)背景是:初次分配中,我国政府收入比重不仅高于多数发达国
家,也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居民收入比重则对于大部分国家;2010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调研结果-在过去的5年中,全国近1/4的工人没有涨过一分钱。
2)现状:国企与民企工资总量和涨幅依旧是两个档次。3、1)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罪恶 出台最低工资政策成本极低:站在保护一线工人利益的道德制
高点上不需举办听证会;在最低工资附近徘徊的雇主往往是街边小食店、小作坊、出口加工的小工厂等,这些没有正经交过什么税收,不会影响到税收和GDP且我国实施的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所以也不会影响到失业率数据;此外,这项政策是否有效不是本届政府该管的事情,因为每项政策产生的效果都有时滞……
2)本质:最低工资标准就是对工资这个市场就能够集中极端重要的价格的扭曲,会造成小生意者退出市场,从而让弱势劳工失
去工作。
3)评价:国家提出收入倍增计划,说明中国已经注意到低收入者
窘迫的生活状态,这是国家认识的一个进步。但是……实现收入倍增有路千万条,如减税,把国家的部分收入转移给民众与企业;可以打破垄断,让民众更多的享受高利润行业的丰富;可以提高央企的利润上缴,真正实现全民所有制的股东权益……(是杀富济贫,杀穷济更穷……转移财富还是财富机会……)
4、打破垄断,解决民企和国企员工的收入差
1)国企高利润来源:一是垄断高价造成的财富转移,即把一部分
消费者剩余转化为生产者剩余,即垄断利益;二是资源要素低价,即国家把巨大经济价值的资源无偿或低偿授予给这些垄断国企,只收很少的象征性的资源税和资源使用费,这就大大降低了垄断者的成本,实际上就是国家对垄断国企的利益输送;此外,就是各种形式的优惠政策和补贴。
2)垄断的扭曲效应:一是国企利润猛涨,对整个要素市场、资源
市场产生扭曲效应,因为他违反了竞争市场的基本精神。经济学家张曙光表示“如果自然资源如能源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消费者偏好,机会对国有企业以及其他各类经济主体产生误导。过低的资源价格,等于政府以补贴来鼓励人们更多使用自然资源替代其他要素。结果可能是即浪费自然资源又减少就业机会。同时,扭曲的资源价格也会弱化企业的创新动力”。第二是国企垄断利润产生的收入分配效应,扭曲了劳动价值。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实说“垄断企业利润对收入分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部门之间收入差距,影响到个人的收入差距,造成整个劳动力市场不公平竞争”。第三是扭曲劳动力市场。(如大学生挤破头都要进入国企)。第四是扭曲了市场正常的惩罚机制。
5、收入分配中政府的责任
国富民穷(09年,全球GDP总量约60万亿美元,人口总量约64亿,人均GDP约9300美元,而中国人均GDP仅3600美元,只有全球人均水平的1/3).眼睛盯着富人,当然也有必要,但肯定搞错了重点。
工资增长法律化(是机会主义。如果企业预料到工资不断上涨的后果,而以更多的机器取代人力,或干脆取消投资扩产计划,而代之以不断提高产品售价,那么政府该如何应对?)
GDP导向还是福利导向
6、分配不公的误区
78年前基尼系数0.16-(国际警戒线0.4)-目前的0.47.(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且由于部分群体隐性福利的存在,有专家认为我国的实际收入差距还更高。
导致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是非正常的分配市场。中国过去的财富聚敛方式主要是集中在资源市场和资本市场,甚至权力市场,权力资本的暴利在扩大,腐败的官员的比例
也在逐年扩大。长期以来,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备,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和配臵基本上都受控于政府部门,真正的市场就爱个难以形成,交易价格往往是扭曲的。中国现有的富豪主要来自于矿主、房地产开发商、上市公司大股东甚至极少数政府官员,非常缺乏像比尔盖茨和迈克戴尔等通过高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而成就的富豪。
不能把收入分配与财富差距简单的联系起来,重要的是,分配方式的转变和富豪结构的转变。
不能把收入分配等同于工资制度的改革。印度著名经济学家,若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有一句名言“最大的不平等来自于能力的剥夺”。如目前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和充分竞争的人力资源市场还不健全,就爱偶遇投入的价值并未充分体现,而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已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重要帮凶。
从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来看,财富不断的向垄断行业集中。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考虑到住房、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在5-10倍之间甚至更高。
需要政府的力量,但更需要尊重市场规律。一方面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通过公共决策减少既得利益制度化几率,通过建立公正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平台,保障就业市场参与者的公平竞争;另一方面,政府应着力于规范统一的市场制度建设,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
场体系,建立依据招聘应聘比确定岗位工资待遇等相关的动态机制。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说“如果一个政府拥有的权力特别大的话,你监督他就变得非常非常困难,那么这个权力他就可以用于寻租,肥自己,损害大众”。
7、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答《新财经》
(1)中国的收入差距扩大主要从哪些方面体现?
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是多层次、结构性的。从总体上看,表现为居民收入没有与GDP同比例增长,而且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差距的结构性问题还要分解分析,主要包括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又可以分解为不同学历人群之间、不同部门之间 以及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2)造成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
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本身就会产生收入差距。与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及不同人群之间的结构划分,都会对收入变化产生影响;第二,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都处于转轨过程中。现在强调按劳分配,收入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这虽然有利于提高效率经济增长,但是收入差距也可能拉大;第三,中国是个政府作用过大的经济体,政府本身对各个经济领域的干预过多,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扭曲市场或对经济发展设臵很多无形障碍,不利于市场自身调节作用的发挥。
(3)
第四篇:浅论森林公安体制问题与思考
浅论森林公安体制问题与思考
摘要:森林公安机关担负着保护国家森林安全,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尤其是在我国林业进入改革发展阶段的新时期,森林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面临着众多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在面临着诸多的制约因素。如何保证森林公安队伍的稳定性,成为建设森林公安的关键问题。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在基层实习的所见所闻,举例说明为何森林公安需要稳定的发展体制,并针对森林公安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见解,为森林公安的未来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森林公安、体制、双重领导、编制
森林公安机关担负着保护国家森林安全,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尤其是在我国林业进入改革发展阶段的新时期,森林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面临着众多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在面临着诸多的制约因素。如何保证森林公安队伍的稳定性,成为建设森林公安的关键问题。
目前森林公安在各地方形成的体制大同小异,但体现在不同地方的重点林区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现就森林公安一些特别体制与制约其建设的弊端进行浅析,从重点林区基层森林公安的现状出发,对一些非重点林区森林公安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做出分析,并针对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同时根据笔者本人在基层实习的所见所闻进行举例论证,说明为何森林公安急需稳定的体制。针对基层森林公安系统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提出一定的见解,为未来的森林公安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编制复杂多样,双重管理限制发展;
森林公安目前体制的特点之一就是“双重领导”,这种体制是在198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即在林业部设公安局,列入公安部序列,接受林业部、公安部的双重领导。各级林业公安机关也都列入公安序列,实行“条块结合、一块为主”的管理体制。森林公安作为林业部门的职能机构、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林业部门是其主要的管理部门,同时接受公安部门的业务性指导。人员编制则在林业部行政编制内调剂解决。可以看出,双重管制体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
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特点是小而全,大而全,政企、政事不分,部门办社会就是对其真实的写照。如体制改革前的民航、铁路公安以及林业部门,同属一个系统,其中包含了行政、事业、企业等职能。在这种体制下,形成了部门办公安,公安依附于部门的局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瓦解,传统的政企不分的体制弊端已经逐步显现。
森林公安作为一个专业性的警种,其主要的职责是在国家林业局和公安部的授权下,按照《刑法》、《刑事诉讼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负责对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刑事案件的侦查和林业行政案件的查处。由于森林公安不同于其他普通行政法机关,其身份是人民警察,必然比其他的行政执法部门拥有更大的强制力和执法权,因此在打击破坏森林及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行为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森林公安在公安部门和林业部门的双重管制下,其林业主管部门往往掌握了其财政权和人事权。在部分重点林区,涉案较多的地区,地方森林公安已拥有独立的财政权,但仍摆脱不了当地林业部门对其人事权的掌控。森林公安属于公安系统中重要的警种,受国家编制制约,调出容易调入难,每增加一名警员都需要事先报经主管部门和领导同意,并要通过很多招聘考试程序,这些繁琐的程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警员不足的现象。事实上,虽然已经有警员编制,但由于当地林业部门主管人事大权,森林公安人员即便已经由警方招入,其正式工作还需要林业部门的认可和落实。这从侧面造成了森林公安系统人员整体更新慢,缺少专业人才,浮现出警编偏少的局面。另外因为林业地方政企认可森林公安的人民警察以及企事业员工的双重身份,所以也使得他们能够将一些林业员工安插进森林公安的队伍,使得森林公安专业性不断下降,损坏了森林公安的形象。
虽然有些地方的森林公安掌握了独立的财政权,但是其专业能力越强,林业主管部门对其人事编制的控制就越严格。而且“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森林公安为了自保,也不得不驱就于地方林业部门的势力之下。
二、森林公安的执法权限及执行问题
执法权问题:
《森林法》第20条规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林区设立的森林公安机关,负责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保护辖区内的森林资源,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在国务院主管部门授权的范围内,代行本法第39条,第42条,第43条,第44条规定的行政处罚权。”森林公安的职责除了维护辖区社会秩序,保护辖区内的森林资源外,还包括在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的授权范围内代行森林法的行政法权和处罚权,这就界定了森林公安机关与林业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方面的法律关系。
《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6条规定:“实施林业行政处罚的机关,必须是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委托的组织。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不得实施林业行政处罚。”据此,《森林法》就是林业主管部门拥有林业行政执法权的法律依据,而行使行政执法权的主体就是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由此可知,森林公安拥有《森林法》里规定的林业行政执法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林业行政执法权。这也就划定了森林公安在其林业行政执法和林业行政执法权中与林业主管部门的执法界限。《国家林业局关于森林公安机关查处林业行政安检有关问题的通知》(林安发【2001】146号)(以下简称通知)第一条规定:“森林公安机关可以以其归属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名义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在《林业行政处罚决定书》上盖林业主管部门的印章。”“森林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所属的派出所应以森林公安局、森林分居的名义做出林业行政处罚,在《林业行政处罚决定书》上盖森林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的印章。”也就是说,森林公安派出所的行政执法权限是有限的,在办理林业行政案件时,没有独立的林业行政执法权,具体的行政执法活动是以其归属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上一级森林公安机关的名义进行的。
这里应注意的是,有些地市级有森林公安局或森林公安分局,这就对林业行政执法提供可便性。但有些地市级林区虽有森林公安局所属派出所机构,其林业行政执法活动和行政执法是以其归属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上一级公安机关的名义进行的,这就对森林公安机关直接打击惩治犯罪行为造成了间接不可便性。不可不提的是有些重点林区像东三省、内蒙古、秦岭一带以及川滇一些的重点林区,其林业部门在当地的可发挥性直接关系着当地地市级一些单位的发展,乃至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森林公安分局的派出所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黑龙江省某市级地区的林业部门非法利用国家土地,改
造林地用途,私设公墓,称为皇陵,并为公墓的出售打造了一系列价格单。黑龙江的林业在其地区经济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就在此重点林区都会发生这样的事件,那么全国非重点林区的森林公安机构的可作为性就更为微小。回到上面谈到的黑龙江某市的例子,在此重点森林保护区发生这样的事情,并非森林公安不作为,当地森林公安局的执法权、刑事侦查权、治安管理权属省级森林公安直接授权执法,这使得当地森林公安的执法性和可发挥性得到加强。而其人事管理权仍然归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管理,因此可以得知,此类事件的发生,非当地森林公安不作为,实在是其森林公安人员不得作为而导致。
若追究以上事例的真正原因,只能从森林公安的编制等一些问题中进行深入探究,或许能够发现根源性的因素。
三、森林公安执法活动的本身及对象问题
关于森林公安民警在执法活动中的身份问题。首先阐明森林公安的自身性质。森林公安机关既有治安处罚权,又具有行政处罚权。很多森林公安在警务活动中,对自己的身份问题不太注意,随意亮证,以警察证作为办理所有案件的通用证件,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应予以节制。《林业行政处罚程序》第14条规定:“林业行政执法人员调查处理林业行政案件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国家林业局统一核发的林业行政执法证件。”森林公安民警在办理林业行政案件时出示的合法证件应当是林业行政执法证而不是警察证,警察证是在从事林区治安案件或除林业行政案件以外的其他警务活动时应出示的合法证件。
森林公安民警的执法对象问题。首先上述提到森林公安身份有两重性。一是林区执法人员,二是警察。两种身份既有互相包容性,也有区别性。林区执法人员主要针对的是涉及林业方面的犯罪对象,但往往在涉林犯罪率较高的地区,同样涉林经济水平也相对较高。当涉林犯罪人员是当地林业部门的人员时,森林公安应该如何面对?因为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主管范围下设有林业检查站、林场、森林消防等多个内设机构,都属于企业单位,其工作人员和森林公安一样都属于当地的林业主管部门,并掌管人事大权,与当地政府共同承担领导权力。可想而知,当林业人员涉林犯案时,森林公安的作为的可发挥性能有多大。
四、专项经费少,森林公安“生存”与执法技术问题
森林公安专项经费来源不稳定,且渠道并不通畅。无专项经费就导致森林公安基层建设严重滞后,欠账过多。
目前森林公安的基础经费主要来源有两种;一种是靠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养活。当然这就更直接制约了森林公安的生存问题。二是自己创收,自力更生。在东北重点林区,有些森林公安机关仍依靠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养活,形成了“林业兴、森公旺”的局面。另外一些森林公安机关虽然已脱离了当地林业部门“养活”的钳制性,但其形成自己创收的生存方式并不容易,即使相对容易其稳定性也很不乐观。
据基层森林公安民警介绍,若是大案要案,没收的费用上缴之后,省林业厅会通过财政部门下发给办案的森林公安机关百分之几的办案经费。虽然这能大大促进森林公安打击犯罪及破案的速度及能力,但其这一经费来源很不稳定。
专项经费少,直接制约着森林公安人员素质与森林公安办案的技术手段。在这方面与地方公安相比,有着天壤之别。除了正常的警衔晋升培训外,真正组织专业刑侦培训的机会是少之又少。虽有刑事侦查权,但是使用的途径和手段大部分还是依附当地公安协助,也就导致了案件侦查的不便。
另外,日常业务的指导、业务的交流、经费的保障、执法规范、权益保护等,这些都是基层森林公安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各级领导要认真落实好‘从优待警’的政策,要加大工作力度,广开经费渠道,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中央规定的公安民警生活待遇高于地方,略低于军队的工资待遇在森林公安机关得到落实,兑现并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森林公安民警岗位,警衔等有关津贴,落实民警年休假和体检制度,妥善解决民警的奖励,职级抚恤,医疗保险等政治、经济待遇”。
无经费,无专业性人才,即使有专业的技术手段和途径,也无技术人员,这是制约森林公安发展的致命问题。
五、森林公安得到的授权问题
森林公安作为公安机关的组成部分,森林公安的职责是有明确规定的,包括19类刑事案件的刑事侦查,4类案件的林业行政处罚,对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森林治安案件的治安处罚,另外就是《人民警察法》规定的警察职责。根据依法行
政的原理,森林公安机关不应该再享有其他职权。
但是现实生活中,除以上执法权限,森林公安机关往往还承担大量的其他执法职责,比如野生动物行政执法,森林火灾案件行政执法,林地行政执法等等。这类行政执法活动,往往以林业行政部门的“口头委托授权”、甚至是口头指令形式产生,有的是以森林公安民警参与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名义查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件》、珍稀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中需要进行行政处罚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
以上执法的权力来源都是受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委托。但据悉,林业部门内部有自己的内设机构和林政科(林政查缉大队)。在森林公安口头被授权的执法与林业内设机构林政查缉大队的执法相制约时,森林公安应当衡量轻重而定夺。
六、森林公安的发展与未来建设问题
目前来讲,东三省、内蒙古、川滇等地区为国内首要林区。综合比较,我国目前木材大部分靠进口木材,但国内的木材消耗量却日益剧增,我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不足10立方米。为保护国内有限的木材资源,减少外汇支出,寻找合适的木材精优品成为当务之急。
综上所述,要改善林业危机就要保护林业资源,森林公安作为森林的保护卫士,如未得到好的保障,必然导致其不能有效地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
七、对森林公安体制发展提出的一些浅析与对策
(一)理顺森林公安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将“双重领导”改为森林公安机构自行体系的管理,使管事和管人相统一。
2009年11月5日,迪庆州森林公安局更名生态安全警察局,成为我省首个
【1】 州市政府主管生态环境安全的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职能部门。其目的是有效发挥森林公安机关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行政和刑事执法作用,着力提升迪庆高原各族人民的居住和生存环境。
以上述迪庆州为榜样,协调“双重领导”制度,是森林公安正规化建设的首要问题。
(二)落实经费,解决森林公安发展经费渠道等“瓶颈”问题,尽可能满足森林公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经费。
完善森林公安警务化正规装备,由省级统一添置,统一配发到基层所队。同时落实完善警务网络技术与专业设施,使之能够有效及时地防护与打击犯罪。
(三)增加编制,解决警力不足问题。
增加森林公安系统招录编制,强化森林公安队伍,为其招揽专业人才。目前,我国为森林公安培育的专业人才大多外流到了其他警种,这大都是森林公安体制与民警保障的问题导致。所以要解决警力不足,首先要解决其体制建设与经费来源问题。同时增加警务正规化培训与考核,规范森林公安队伍的建设。
(四)出台专业的森林公安奖惩制度。
尽快出台专业化的森林公安奖惩体系,为正规的警务管理综合体系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迪庆州[J].维西森林公安简报,2000 [2] 摘自《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的意见》
第五篇:公路收费问题
第二大题 公路收费问题:根据输入的车型(1:小客车 2:卡车 3:公汽)统计收费金额
要求:
输出各类车型的车辆数和收费小计,合计总的收费金额。
设计:
设计一个Free类,包括car,carfee,truck,truckfee,bus,busfee等6个私有数据成员,分别存储各类车型的车辆数和收费小计,另外,该类包括以下成员函数:
void cars()统计小客车的车辆数和收费小计;
void trucks()统计卡车的车辆数和收费小计;
void buss()统计公汽的车辆数和收费小计;
void process()收费处理
void display()输出收费统计信息。
#include “conio.h”
#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 “iomanip.h”
#define CARDJ 5 //每辆小客车收费价格
#define TRUCKDJ 10 //每辆卡车收费价格
#define BUSDJ 15 //每辆公共汽车收费价格
class free
{
private:
int car;
int carfee;
int truck;
int truckfee;
int bus;
int busfee;
public:
free():car(0),carfee(0),truck(0),truckfee(0),bus(0),busfee(0){}
void cars();
void trucks();
void buss();
void process();
void display();
};
void free::cars()
{
car++;
carfee+=CARDJ;
}
void free::trucks()
{
truck++;
truckfee+=TRUCKDJ;
}
void free::buss()
{
bus++;
busfee+=BUSDJ;
}
void free::process()
{
int n,flag=1;
while(flag)
{
clrscr();
cout< cout< 1、收小客车费用nn”; cout< 2、收卡车费用nn”; cout< 3、收公共汽车费用nn”; cout< 4、显示各种车辆收费情况nn”; cout< 5、退出操作nn”; cout< cin>>n; switch(n) { case 1 : cars();break; case 2 : trucks();break; case 3 : buss();break; case 4 : display();break; case 5 : flag=0;break; default: cout< cin.get(); } } return; } void free::display() { cout<<“各种车辆收费情况如下:n”; cout< cout< cout< return; } void main() { free aaa; aaa.proc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