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衡阳民用车辆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5篇

时间:2019-05-12 19:2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衡阳民用车辆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衡阳民用车辆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第一篇:对衡阳民用车辆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对衡阳民用车辆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近年来,衡阳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道路运输网络逐步完善,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升,衡阳“机动化”浪潮持续向前推进,2011年,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突破60万辆,其中汽车突破20万辆,全市机动车驾驶员已突破70万人。

一、民用车辆发展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1年末,衡阳民用车辆拥有量总计61.62万辆,比上年增加4.06万辆,增长7.1%。其中,汽车总数达20.09万辆,增加3.24万辆,增长19.3%;摩托车39.43万辆,增加0.52万辆,增长1.3%;挂车0.28万辆,增加260辆,增长10.1%;拖拉机1.51万辆, 增加0.24万辆,增长19.3%;其它类型车3026辆,增加250辆,增长9.0%。衡阳民用车辆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民用车辆拥有量增长态势减缓。近三年来衡阳民用车辆拥有量年均增长17.4%。2011年,由于油价连续上涨、城市交通拥堵、刺激政策退出等因素制约,民用车辆拥有量仅比上年增长7.1%,增速较2009年、2010年分别降低了17.3和14.4个百分点。

(二)载客、载货汽车迅速增加。近几年,衡阳经济发展加快,交通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全市高速公路及干线公路建设进展显著,2011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49公里居全省第一,同时各行各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逐年增加,拉动公路客货运输量持续增长。2011年底,载货汽车拥有量为5.32万辆,比去年增长11.2%;载客汽车13.55万辆,增长24.9%,比同期民用汽车拥有量增速快5.6个百分点,比载货汽车增幅高13.7个百分点。

(三)私家车拥有量增长较快。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有经济能力购车的家庭和个人群体逐年壮大,全市私家车数量不断攀高。2011年末,全市私家车达16.21万辆,占民用汽车总量的80.6%,比上年增加2.88万辆,增长21.6%。每百人拥有私家车辆由2010年的1.86辆提高到2011年的2.26辆。

(四)进口汽车拥有量持续增长。在消费结构升级、车型日益丰富、排量不断下移、网络持续扩大等因素的带动下,进口汽车拥有量依旧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末,全市进口汽车拥有量达到4312辆,比上年增加820辆,增长23.5%,增幅提高5.8个百分点。

(五)摩托车拥有量增速大幅回落。2011年末,全市摩托车拥有量为39.43万辆,比上年增加5192辆,增长1.3%,增速比2010年末下降了20.8个百分点。同时,全市新注册摩托车3.8万辆,比去年减少了4.4万辆,降低53.8%。主要是由于全市展开了大规模的交通整治行动,采取了“限摩”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市区摩托车销量大幅降低,轻巧、便捷、环保的电动车取而代之。

(六)拖拉机总量持续增加。近几年,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11年全市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150万元,比上年增加720万元,进一步提升农民购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的积极性。2011年末,全市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51万辆,比上年增加2446辆,增长19.3%,增幅较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1.01万辆,增长17.8%;小型方向盘式拖拉机拥有量3982辆,增长22.4%。

(七)挂车发展较快。伴随着全市运输行业及高速公路的发展,挂车作为货物运输的专用载体,其需求量越来越大。2011年末,全市挂车拥有量为2840辆,比上年增加260辆,增长10.1%。

(八)非营运汽车增速快于营运汽车。2011年末,全市营运汽车总数达到7.02万辆,比上年增加6057辆,增长9.4%;非营运汽车13.08万辆,增加2.64万辆,增长25.3%。

(九)报废车辆下降较快。受汽车报废补贴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今年全市报废车辆数量总体下降较快。2011年,全市报废车辆总数为1.09万辆,比上年减少1500辆,下降12.1%,其中报废汽车1752辆,下降27.7%。但由于全市工业化程度加快,物流运输业加速发展,全市载货汽车报废量增速较快,达17.7%,其中重型货车为88.6%,中型货车为208.9%。

(十)机动车驾驶员数量上升。近几年,随着民用汽车特别是私家车的快速发展,“驾考热”也随之出现,驾驶人员数量明显上升。2011年末,全市机动车驾驶员数量达70.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3万人,增长9.1%,平均每天新增机动车驾驶员数量为162人。其中汽车驾驶员4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2万人,增长14.2%。

二、民用车辆发展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衡阳民用车辆拥有量的快速发展,在改善和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推动和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和交通道路管理带来了较大压力,制约了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城市交通拥堵、停车场地拥挤日趋常态化。衡阳城市建设采用的是传统的以中心为圆心、层层展拓的“摊大饼”模式,直接导致人口密度大、建筑物间距小。虽然近几年衡阳城区道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由于大量私家车涌入城区街道,城市道路负荷持续增加,再加上各种车辆驾驶员及行人文明交通意识不强、“电的”日益猖獗、交通管理水平滞后,使得城区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使汽车原本应带来的快捷、舒适、高效无法实现。此外,汽车拥有量持续增加还引发了“停车难”、“停车贵”现象。在繁华路段,除大型商场、酒店门前、广场有停车区外,许多路段没有规划合适的停车区间,违章停车现象时有发生。据初步统计,2011年城区车辆数已达9.1万余台,而城区现共有13356个公共停车位,停车位明显供不应求,缺口很大。

(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压力加大。由于近几年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已成为石油对外依存度高、石油进口绝对量大的国家,2011年原油进口同比增长6%,对外依存度达56.5%,并且从趋势来看可能还会增加。此外,汽车排放的大量废气及交通噪声也对城市居住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对居民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三)新增驾驶员数量攀升,安全隐患增大。2011年衡阳新增汽车驾驶员5.52万人,新增人数比上年多出了2.48万,是近年来新增人数最多的一年。驾车新手增多无疑增加了许多交通隐患。据衡阳市交警支队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市驾龄在1-3年的汽车驾证人数为13.19万人,20年以上的仅为2.07万人。

(四)车辆管理难度加大。衡阳车辆数持续增加也给车辆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一是由于法制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盲目追求经济利益,部分车主对车辆进行改装,如加高货厢拦板、增加轮胎数量、增加车轴数量、增加客车座位或者卧铺铺位等,超限超载运营,不仅干扰客货运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公平竞争,而且增加了运输的安全隐患,还对道路桥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二是节假日期间,尤其是重大节日期间,由于外出行人较多,的士不打表、公交车拒载以及县级、乡镇客运车辆随意涨价等现象普遍存在。三是摩托车、小轿车、面包车等社会车辆非法营运现象屡禁不止。

三、民用车辆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面对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仅要进行科学的交通管理,还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对车辆的发展进行必要的引导,以使其发展最终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一)综合规划城建行为,集中整合交通资源,全面提升现有道路交通承载力。交通拥堵的问题根源在于规划。一是加快“西南云大”经济圈的建设步伐,建立多中心、分散式的城市空间布局,建立科学合理的路网布局框架和等级结构,提高路网密度。二是在城市道路规划上必须优先和重点发展公共交通。合理设置交通站点布局,完善公交系统的无缝衔接,增加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尽量消除盲点。三是合理设计停车场,推行节约土地资源的立体和地下停车场。在建设项目审批当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配套建设停车场地。四是实行人与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在人行道规划自行车专用通道。

(二)引导、鼓励居民购置小排量汽车,提倡环保出行,减少环境污染。一是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倡导理性消费,积极引导和鼓励居民购置小排量的经济型私家车。二是建立严格的长效监管机制,有效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物,对所有在用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定期检验,发现不合格的车辆,限期治理、维修。三是有计划地分批淘汰高耗低能运输设备,做好交通运输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四是积极开展宣传,鼓励短距离的出行者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同时在机动车道外规划自行车和步行者专用道。五是加快建立步行街区,创造良好的步行交通环境。

(三)加强对驾驶员队伍的管理,严抓交通监管、整治,优化交通运输环境。一是严把驾照考试关,定期培训、学习法律法规等知识,建立完善客货车驾驶人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考核淘汰机制,减少安全隐患。二是加大宣传,加强交通安全法制教育,搞高市民遵守交通法规意识,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和执法力度。三是进一步加大公安、交通、公路、安检等多部门参与治超的力度,严厉打击客货运车辆超速超载和非营运车辆非法载客行为,最大限度地防止因超载带来的运输安全隐患。四是建立、完善与交通安全相关的配套制度保障体系,如完善保险业相关规定、完善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执行管理,保证所有交通事故当事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安全与利益。

第二篇:关于公益事业发展现状与思考(推荐)

公益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它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性公益事业,是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

一、扶贫济困,公益事业实效凸显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市公益事业逐步发展,在改善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市城镇有162户275个困难人口、农村22631户40854个贫困人口,64569残疾人,要解决好这些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不仅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而且需要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市2007年2月成立慈善总会, 2011年1月成立慈善基金会。6年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广泛参与,我市慈善事业发展迅猛,全市累计募集善款7000万元,救助支出320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3839人次,在助医、助学、帮残、抚孤、救灾等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2年下半年起,我市启动镇级慈善分会建设,全市16个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全部建立慈善会,形成了以市慈善会为龙头,镇(开发区)慈善分会为依托的慈善组织网络体系,全市公褒事业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多年来,**市妇联积极参与全市慈善事业的发展,以孤寡老人、贫困单亲母亲、孤贫儿童和留守儿童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等为重点服务对象,以社会救助、慈善公益、优抚助困、敬老扶幼、法律援助等作为重点服务领域,先后募集资金150余万元,帮助86名贫困女大学生圆了大学梦,资助近千名孤贫儿童继续学业,为我市公益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正视形势,公益事业任重道远 我市公益事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我市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宣传认知力度不够。公众对公益事业的认识非常模糊,慈善意识还比较淡漠。多数人都认为公益是企业家的事,是有钱人的事,公益活动只是对少数人的一种暂时的、消极的救济,实际上公益是一个人人都能为、人人都应为的事业,它是一个有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社会成员具有的基本素质,它是公民权利和仁爱理念的结合,是人道主义、人文关怀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合,是公众的点滴奉献成就他人梦想的善举。

二是社会力量盘活不够。关心、关爱弱势群众的发展离不开慈善事业的帮扶,但仅仅依靠慈善部门力量还显得有些薄弱,还需要引导更多的社会组织、义工队伍共同努力,才能达到万众一心,共促和谐的社会效果。

三是救助项目开拓不够。目前,我市开拓的公益救助项目虽然涉及到医疗、助困等方面,但是远远不能惠及到各个层面。举个例子来说,我市特困单亲母亲3811人,据初步筛查,患两癌(乳腺癌、子宫癌)的农村特困妇女多达216人。这部分人虽然享受了低保照顾,但是家庭贫困,再加上高昂的医药费,生活十分困难。而社会救助手续繁杂,救助落实的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且救助的方式为个人先治疗,再申请,使得一些特困妇女往往是望而却步,有的干脆放弃治疗和求助。还有孤儿收养、孤寡老人的赡养对贫困家庭等等的救助都还多多少少存在欠缺。

四是内生动力激发不够。目前我市的公益资金多依靠先富起来的企业和个人贡献力量,反哺社会,然而部分企业和个人对社会的回报不如人意,救助工作流于形式,缺乏长效机制引领和制约,导致慈善救助往往有头无尾,影响参与者的积极性,最终造成慈善事业的内生动力不足。

三、借力生力,公益事业循环发展

一要加强教育引导,形成全民慈善理念。慈善事业不是靠一人一时、一朝一夕之力传承和发扬的,它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广泛地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宣传慈善事业的历史和发展状况、慈善爱心人士和企业的先进事迹等,多方合力、多管齐下,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形成一种榜样的引导作用和社会舆论氛围,鼓励激发更多的捐赠行为,弘扬“慈善光荣,助人为乐”的新风正气,扩大慈善影响力和覆盖面。

二要争取社会联动,合力共推公益发展。慈善事业要得到发展,政府、社会、个人的推动必不可少,尤其是在慈善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要重视支持社团组织参与慈善事业,进一步整合公益力量扩大慈善事业的受益面。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慈善活动,促进慈善类民间组织的发展。要借助开发的“希望工程”、“春蕾圆梦工程”、“康海助孤工程”等公益品牌借力生力,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投身公益事业。要扶持社工组织发展,激发社工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号召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中来,努力在全市形成慈善工作“全面开花、处处结果”、慈善组织健康发展的良好气候和氛围。

三是拓宽扶助项目,增强慈善救助能力。要在原有的扶助项目基础上,开发新的救助项目,尤其对一些家庭十分贫寒,救助需求十分迫切的帮扶对象,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做到能帮尽帮。与此同时,要确立“以项目进行募捐,以项目落实救助”的思路,围绕“老百姓急需的、政府关心的、捐赠者乐意的”问题,策划出一批慈善新品牌,以募捐善款。要重点解决群众基本生活困难,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四是规范透明运作,提高自我生存能力。要充分调动企业的慈善热情、激情,通过税收优惠、宣传报道、进行“慈善奖”的评选等鼓励形式,引导企业设立慈善基金,方便履行社会责任,扩大企业知名度。推动慈善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逐步推行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的运行机制,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捐赠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机制和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使用情况。要研究慈善资金的使用方向,公开透明,将募集到的资金用到困难群众急需的地方去,提高善款的使用效益,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最终实现慈善组织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有效助推社会公益事业和谐发展。

第三篇:司法所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司法所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就个人而言,文化起着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团体而言,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作用。三个层面的功能互相联系。文化赋予一个组织以灵魂,某一个组织一旦形成了优良的文化,这种文化便会形成每一个成员的内在行为向真、向善、向美,从而实现组织群体行为的完善。司法所文化是指司法所机构及其成员所创造的具有特色的精神财富,包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习俗、精神风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和活动。本文从司法所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入手,分析现状,探索实践,最后提出要在全行业推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吴爱英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宣传工作会议上对当前司法行政宣传工作任务作出了具体部署,强调要致力于培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大力推进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积极传播法律知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努力增强全社会的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和公民意识,推进法律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大力推进司法行政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机关文化、监所文化、律师文化和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

基层司法所作为各级司法局的派出机构,是我国司法行政工作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机构,也是基层政法组织体系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法律保障、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等重大社会责任,司法所文化建设不单是“纯粹的文化”建设,它是一种现代化的、高层次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是司法行政精神文明的重要内涵和表现形式。司法所文化的缺失或者病态将使司法所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缺乏方向感和内在驱动力。

一、现状分析

(一)主要成绩

1.开展环境文化建设。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各所有了独立的办公场地,配臵了齐全的办公设施,各项工作制度都公布到了显眼位臵,在办公楼门厅、楼道、调解室等处悬挂体现司法行政机关人文精神和以学习、团结、拼搏、创新为主题的图版及创建标准。办公条件极大改善,室内外环境整洁,和谐温馨的环境既使工作人员有良好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也有利于舒缓当事人焦急忧虑的心情。

2.开展行为文化建设。为培养大家的生活品位,促进行为文化建设,司法局安排我们各项活动,让司法所同志积极参与。这些举措加强了内部团结和凝聚力,有利于真正实现行为文化。

3.开展精神文化建设。通过行风教育,强调职业精神,树立职业形象。基层司法工作队伍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进步的。各司法所都订阅《法制日报》、《人民调解》杂志等,不定期开展集中学习讨论、写心得和读后感等活动,充分彰显精神文化的辐射力,凝聚人心,树立形象,提升公务 2 员的责任意识、争先意识、协作意识和大局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业务繁忙而人手不够。受发展问题和编制限制影响,每个司法所配有两名工作人员。司法所同志对上级司法局机关的领导,对所属连队(社区)党委的指导,还要对群众的需要负责,每天都要处理繁杂的诸多具体事务,对于文化建设往往有心无力。

2.部分老同志专业基础较差而年青人工作经验不足。近年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逐步走向正轨,但前期对进入司法机关队伍的人员素质要求不高,又涉及到行政编制改革的问题,只要符合简单条件就可以进入。基层司法工作者进入渠道很多,很多人文化程度没有达到应有水准,没有接受过法律专业教育,更没有法律工作经历。近年来,这种情况虽有根本性转变,但是造成的后果却长期难以消除。工作人员来源的多元化造成了现任基层司法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与其职业要求并不相称。而许多刚刚从法律院系毕业的学生虽可能具有一定的法学功底,但却缺乏相应的办案实践经验,也不可能有广泛的社会阅历,因而较难很好地适应基层法律工作的需要。

3.法律人内心并不真正信仰法律。司法所工作人员作为法律工作者,应该信仰法律,以法律为标准和尺度来衡量各种事物的是非曲直,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该是法律,而目前,选择政治或金钱交易途径去解决问题成为了首选方式。

4.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极少数司法所公 3 务员“爱岗”却不敬业,在其位不谋其政,懒散懈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熬资历、求清闲,缺乏工作激情和应有的敬业精神。这种人虽然很少,却是基层法律工作队伍中极不和谐的音符,有损单位的行政效能和形象。有的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趋利避祸,独善其身,把份内的工作交代过去便完事,一点点多余的超范围的服务内容也不愿去做,缺乏起码的工作热忱;有的愤世嫉俗,怨天尤人,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在工作中牢骚满腹,抱恨连连。这部分人:(1)公仆关系错位。淡忘宗旨观念,优越感滋长,责任感弱化,摆不正自己和群众的关系,致使公仆意识淡化,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失去平衡。(2)奉献精神失落。艰苦奋斗精神在他们身上逐渐失落,享乐主义思想膨胀,敬业精神差,工作推诿应付,吃不得苦,受不得累,不愿触及矛盾,不愿解决难题。(3)道德意识弱化。个别工作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公事私办,私事公办,公私不分,甚至贪污受贿,终至走上违纪、违法犯罪的道路。

这反映出我们在公务员的培养和使用机制上存在着弊病。公务员队伍作为整个社会的管理中枢,如此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势必影响社会协调运转。

二、在司法所全面开展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司法所文化建设是司法行政机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行政队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司法行政人求真务实、奋发拼搏的重要支撑。在当前司法行政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一种求真务实、无私奉献、朝气蓬勃、4 富有时代精神的司法行政文化,来鼓舞司法行政人、凝聚司法行政人、塑造司法行政人,从而创新司法行政工作、发展司法行政事业。

一个机构要成一个稳固的群体,就必然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凝聚力作用。司法所应努力去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让其工作人员在这一文化氛围中获得信任,相互间得以沟通交流,获得帮助,获得激励,从而使其有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归属。只有用文化精神将每个人紧密的联结在一起,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才能提高自身活力。加强司法所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对于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凝聚力量、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几点思考

司法所文化的着眼点是保障司法所行为的社会性、公平性、规范性、协调性以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表现在:在价值观上,要求工作人员以国家利益为重,服务于人民及整个社会,并落实在各项政策和具体行动中;在内部管理上,注重程序,讲究规范,要求依法行政、照章办事、权责分明、协调配合;在对工作人员的培养上,强调“德才兼备”,注重思想政治素质。以此为基点,努力培育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健康型的司法所文化。

(一)强化学习型的司法所文化

司法所文化建设作为塑造基层司法行政队伍人格信念和行为准则的熔炉,外显于精神风貌,内隐于人的心灵,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对司法所文化建设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

司法所承担九项工作职能,是极其复杂的智力劳动,对于工作人员的知识性、专业性、技术性和实践性要求都很强,没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娴熟的运用技巧和渊博的文化科技知识,不仅难以履行职责,也难以获取社会公众的信任和尊重。要塑造好司法所人员的良好形象,必须根据职业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养。要通晓法律,对法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有较全面的掌握和精深的理解,保证在实践中能正确运用法律;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敏锐的观察感知能力、令人信服的说理能力;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对哲学、经济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现代科学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还要具有较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经验,对历史传统、人文地理、伦理道德等有较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的学习积累才能达到这一要求。

倡导向学崇文新风尚,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司法所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建设学习型机关。领导干部要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带头学习,终身学习,发挥表率作用,使全所由上至下形成热爱学习、崇尚知识的良好氛围。建立带薪学习培训制度,鼓励、支持干部职工业余学习。创新学习形式,建立学习制度,开张学习竞赛活动,大力推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普及,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形成热爱学习、崇尚知识的良好氛围,使司法所成为创新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

培育学习型司法所文化,引导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自觉 6 加强文化修养,提升文化品位,提高综合素质,以带动其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转变,进而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强调工作学习不可分离,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强调个人基础上的组织学习,要注重共享和反思,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结合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特点,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坚持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大对基层司法工作者的培训力度,特别是要对社区安臵帮教工作人员、矫正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基层司法人员的培训,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建立健全以基本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培训制度,将基层司法工作者培养成社区群众的领头人,使群众形成有困难、有纠纷找司法工作者的良好习惯,强化理性维权意识,自觉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区安宁。同时,我们应将学习培训与岗位职责和考核奖罚等制度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司法所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训实效,尽快造就一支适应形势需要的高素质的基层司法行政队伍。

(二)培育服务型的司法所文化

司法所文化追求的价值应定位在优质服务上,这也是基于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服务和法律宣传的主要职能决定的。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性地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人民群众对司法所及其人员的期望值很高,我们应善解群众的迫切心情和情绪,善做群众工作,文明礼貌地接待群众,为群众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培育服务型的司法所文化,核心是把司法所由管理型机 7 构调整为服务型机构,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高度,真正在思想观念上提高认识,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树立“以群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工作者是法律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是以群众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直接实践者。工作者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都是以群众为中心这一服务理念的行为体现,它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心理感受和对司法所的文化印象。

我们还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广泛听取基层群众、服务对象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本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把本所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和突破点,全面加强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学习意识、团结意识、拼搏意识、创新意识,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服务优、纪律严的司法所工作队伍,把司法所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满意、充满活力的单位。

司法所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司法所工作人员是司法所文化建设活动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应鼓动全体成员积极参与文化建设,让大家共同享受司法所文化的乐趣。充分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位成员得到一种归宿感。在实现了各司法所创新发展的同时,为其成员创造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以达到双赢局面。在司法所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以人为服务对象,以人为工作主体,解决人的需要,强化人的合作,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塑造良好氛围,突出人的智慧、思想、道德、8 精神等因素在司法所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要增强广大司法所公务员的爱岗敬业精神,一方面要教育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权力观,通过各种途径使其提高业务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增强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聘用、考核办法,积极探索激发司法所公务员队伍活力的用人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切实加大治懒、治散、治庸、治贪的力度,在基层司法队伍中形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良好风尚,督导公务员养成勤政廉政、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当好人民群众真正满意的“勤务员”。

(三)推动创新型的司法所文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保持司法行政工作旺盛的生命力。要通过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形成新思路,拿出新举措,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

面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复杂局面和日益强化的司法行政职能,司法所工作人员迫切需要把理论知识和已往经验结合具体情况,不断改进工作,创新发展,永无止境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只有形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司法所文化,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满足时代和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的需要。

大力推动司法所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引领力和竞争力,9 促进司法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提升软实力保障基层司法工作质量的稳步提高。着力塑造新时期广东人文精神,努力提高司法所人员的文明素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基层司法工作者的自觉追求。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岭南特色文化,加强素质教育,以提高司法所人员的素质、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培育创新、诚信精神,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时期司法工作者精神。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提高文化资源利用效能。创新文化服务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法律文化建设。

创新政治学习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政治学习单纯宣读式的枯燥,使得学习方式更加活泼生动,另一方面能激发全员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内容可涉及论学习、业务及技能、反腐倡廉教育、普法宣传常识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设温馨和谐家园。建立完善文化活动室、各种俱乐部、职工之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体育运动、参观学习等。通过活动缓解大家的工作紧张度,释放心理压力,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和培养才艺,陶冶情操、内敛涵养,反映团结、务实、勤奋、创新的精神面貌,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司法所形象。

各司法所要突出自身优势开展文化建设活动,要有“文 10 化特色”,倡导“百家争鸣”。司法所文化是各所在长期活动过程中,通过倡导、积累、提炼形成的,为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可的文化理念,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含有排他性和独占性,是不可模仿的。各司法所在创建文化建设时,必须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文化。防止各所文化言辞华丽、形式精美,而其成员的行为却是另一码事,各所文化理念与行为背道而驰,造成“文化虚脱”症。

(四)打造健康的司法所文化

首先,要重视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健康问题,提高机关管理的科学性,建立有序、公正的管理制度,让大家在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家正确对待名誉、地位、金钱和权力,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注重自身心理调节,正确面对自我与现实的关系,保持“免疫”的心态。

培育和发展健康的司法所文化,上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引导和支持,把好脉。一方面应从指导思想、创建标准,目标效果等方面加以引导,促进各司法所发挥聪明才智,探索出新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要加强考核,把各司法所文化建设作为评选优秀或先进一项重要标准。司法所内部管理科学规范有利于司法所的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司法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

司法所文化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全所人员的工作作风,在司法所内形成一种“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树立求真务实、精诚团结、开拓创新的司法所形象,才能开创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篇:中华民族歌剧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中华民族歌剧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民族歌剧发展认识上的误区,分析了影响民族歌剧发展的因素,对民族歌剧发展方向的定位和趋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关键词:民族歌剧;发展方向;分析;思考

中华民族歌剧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儿童歌舞剧叩开了中国歌剧的创作大门。中华民族歌剧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从无到有、从羸弱到丰腴、从低靡到繁荣,一步步向世人走来,它经历了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萌芽,40年代延安的第一个高潮,50年代的平稳发展,60年代的第二个高潮,十年浩劫的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的复苏,中华民族歌剧基本上朝着两个方向发展:

一、从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到《白毛女》《小儿黑结婚》《江姐》和《党的女儿》,取材于民歌、戏曲、民间音乐素材,走的是参照借鉴中国戏曲的形式、风格和结构的歌剧创作道路,首开中华民族歌剧的先河,“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古典戏曲的统治地位,歌剧艺术遂成为社会主义文艺运动的重要一翼而展现出它特有的青春和活力。”

(注:参见李绍山《漫谈中国歌剧艺术的建设和发展》,载于《剧作家》,1996年第1期。)

二、从黄源洛的《秋子》到20世纪80年代的《伤逝》、《原野》,走的是参照借鉴西洋传统大歌剧样式的道路。在内容上采用民族题材,形式上借鉴西洋传统歌剧,大量运用西洋传统歌剧的创作技法,“这类作品更使中国原创歌剧加入世界性的歌剧艺术行列而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注:参见罗辛《歌剧三分法走出中国歌剧发展走向的理论误区》,载于《歌剧艺术》,1997年第8期。)

但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在歌剧艺术工作者感到歌剧创作得到很大发展的同时,大量借鉴现代作曲技法和西洋歌剧形式创作的、并投入大量制作成本上演的一些歌剧,在中国却失去了广大的基层观众,人们不再像喜爱《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江姐》等歌剧那样喜爱它了,中国歌剧失去了很多市场,新时期民族歌剧面临着困境,其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民族歌剧的这种现状,引起了更多人的思考。

一、对民族歌剧发展方向认识上的误区

中华民族歌剧从诞生起,它的发展方向就备受关注。对于它的发展与创新,至今仍是莫衷一是:

1、盲目崇洋、全盘西化:认为歌剧既然是一种“舶来品”,就没必要搞自己的民族歌剧,“演多少年西洋歌剧之后,民族歌剧就有了……”,认为外国歌剧一切都好,一切都可以照搬,对西洋歌剧趋之若鹜,视之为灵丹妙药。

2、全盘本土化:认为中国戏曲有100多个剧种,它们是中华民族歌剧取之不竭的源泉,拒绝吸收外国歌剧中有益的文化元素。他们认为借鉴与吸收外国歌剧中的创作模式和技巧既费神又费力,不如沿袭本土已有的音乐文化,发展自己的民族歌剧。

3、形式化:长期以来,中国歌剧的发展有一种怪现象:一方面资金匮乏、捉襟见肘,却追求豪华时尚,大搞形式主义,舞美的设计、服装、场面、灯光等无不极尽奢华之能事,满台珠光宝气,讲形式、比排场,形式与内容不相称,形式大于内容。例如辽宁省歌剧院因创作排演歌剧《苍原》而投入大量资金,几年来举步维艰,大伤元气。

(注:参见刘烈雄《中国歌剧:超越与迷茫》,载于《上海戏剧》,2005年第5期。)中华民族歌剧要发展与创新,必须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二、影响民族歌剧发展的因素

民族歌剧作为我国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束魅力之花,有过兴盛繁荣期,但随着飞速发展的社会潮流,却出现了制约影响民族歌剧发展的不谐和因素,主要表现为:

(一)经济因素制约歌剧的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做为上层建筑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歌剧,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受经济因素的制约。一部歌剧从创作到排演,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

(二)多元文化现象的出现影响歌剧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电视、电影等新传媒体迅速发展,港台流行音乐以它清新自然的风格冲击和影响着大陆,由于这种多元文化现象的出现,使人们的精神文化享受由单一转向多元,成为影响制约民族歌剧发展的客观因素。

(三)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影响着民族歌剧的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民众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民族心态:一方面习惯于把在外部世界遭受的种种苦难回归到内心的顿悟加以化解,另一方面又强烈希求在物质世界的失落到精神世界去满足。特殊的民族心态创造了特殊的民族戏曲艺术,而戏曲艺术又引导并创造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

(注:参见王霭林《〈苍原〉的成功及其对中国歌剧创作的启示》,载于《人民音乐》,1997年第8期。)由于特殊的民族心态,使中国的普通观众不欣赏西方歌剧的喧叙调和咏叹调,而某些歌剧的创作又违背了观众的审美情趣,致使某些歌剧上演之后昙花一现,难于在基层观众中产生影响。

(四)歌剧创作上的问题,影响民族歌剧的发展

1.剧本问题:“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是根基,是灵魂。倘若没有一本好的剧本,绝不会出现优秀的歌剧,而歌剧的剧本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写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其特殊性,要求剧作者要有较高的音乐文化素养,同时要求作曲家懂得戏剧的规律,只有两者紧密结合,通力合作,才能写出一部好剧,但两者能相互贯通的,目前真是太少了。

2.创作问题:目前,民族歌剧的创作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某些歌剧的创作,盲目追求西方大歌剧形式,大肆渲染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关系;乐队的伴奏不能至始至终烘托歌剧音乐的发展;歌剧中重唱与合唱的应用处理不好,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歌剧的质量。

(五)文艺理论不健全,影响民族歌剧的发展

中华民族歌剧从形成到现在,对歌剧理论建设不够重视,中国歌剧至今没有歌剧史方面的专著,民族歌剧的创作理论也很少;所谓的文艺评论,报喜不报忧,多是附和、吹捧。民族歌剧的理论建设跟不上,文艺批评发展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歌剧的发展。

(六)歌剧表演人才流失严重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培养一个优秀的歌剧人才,需要花费至少十年的时间,由于某些因素,国家辛勤培养的许多优秀歌剧人才,多签约国外各大剧院而不愿留在国内的舞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歌剧的发展。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影响制约我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也就决定了我国歌剧的基本走向。

三、中华民族歌剧发展方向的定位

在生活趋于安康、文化享受呈多元化的今天,人们仍在探索中华民族歌剧的发展走向,对中华民族歌剧的发展与创新仍然喋喋不休,有的提出了中国歌剧的“三分法”

(注:参见罗辛《歌剧三分法走出中国歌剧发展走向的理论误区》,载于《歌剧艺术》,1998年第10期。)和“化中西为多元”的发展道路,但笔者认为:无论中国歌剧朝着什么方向发展,都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不能无视中国人民的审美心理、审美习惯和中国人民的情感形式。

(一)吸收戏曲精华是民族歌剧发展的需要

要创造出有中国特色、观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歌剧,需要积极吸收中国戏曲的文化精华。我国戏曲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宋元时期的南戏、元代时期的杂剧、明代中叶以后的传奇、清代中后期的地方戏这样几个繁荣时期,引导并创造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把中国戏曲的音乐融入到歌剧之中,深受中国观众欢迎。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演的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犹如寒冬里的一枝杜鹃,给近几年不景气的歌剧舞台带来了新的生机,使人们又看到了民族歌剧的新希望。它大胆吸收传统戏曲和民间音乐,选用板腔体和歌谣体相结合的音乐构成方式,将优美抒情、委婉细腻的江西民歌音调和气势恢弘、刚劲有力的山西蒲剧相结合,创造出了既有民族神韵、又有个性特征的音乐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它衍用了《白毛女》、《小儿黑结婚》的创作模式,受到了中国广大观众的喜爱。因此,“以中国戏曲结构为母体,以民间音乐为素材作曲,唱、念、做、舞并重的民族歌剧,深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注:参见安琪《欧式歌剧中国化的成功探索》,载于《歌剧艺术》,2001年第1期,第19页。)

(二)符合中国普通观众的审美观是中国歌剧发展的必要条件

生活是音乐创作的源泉,人民群众是生活的载体,他们身边涌现了无数令人激动的人物和故事,他们需求反映其现实生活、符合其审美的文化。歌剧《白毛女》、《小儿黑结婚》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充分运用了现实生活题材,把发生在普通民众身边、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事物做为创作素材,感受和体验了他们的辛酸和疾苦,创作出符合其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的歌剧作品。因此,民族歌剧要生存与发展,必须让老百姓接受、喜欢、爱看。正如戏剧家张庚说的:“为了促进新歌剧的发展,我们歌剧团应该来一个竞赛,看谁的东西更为群众所喜爱,谁花的钱经济(当然创作的东西还是要求完整),这样竞赛的结果,我相信新歌剧一定会更加繁荣起来,并会获得更大的成就。”

(注:参见中国戏剧家协会编《新歌剧问题讨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第55页。)

(三)政府支持和媒体参与是中国歌剧发展的客观因素

歌剧《白毛女》、《小儿黑结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产生的,为培育我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做出了贡献。在当今金钱、文化娱乐消费充斥的时代,歌剧艺术失去了市场,要培育和发展做为高雅艺术形式的歌剧,政府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对从事歌剧演出的歌剧院团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解出他们的后顾之忧。在舆论导向上,督促引导,加大宣传,号召并规定歌剧也像“京剧进课堂”那样,走进中小学的音乐课。政府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普及歌剧知识,要求从中央到地方电视台开设歌剧频道;要求在“青歌赛”这样的中国音乐顶级大赛中,参赛选手必须演唱一首中华民族歌剧选段(而在今年的“青歌赛”中,演唱中华民族歌剧作品的选手不到百分之十;

(注:参见2008年4月8号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报导。)并且经常举行“歌剧年”、“歌剧月”等形式,来推广和普及民族歌剧,提高我国观众欣赏歌剧的兴趣。在此,传播媒体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四、中华民族歌剧发展的趋势

(一)风格上形成特色

民族歌剧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的民族哲理和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要和戏曲、民族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各种人文艺学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运用广大群众熟悉的戏曲的表演形式、音乐语言等,创作出以中国戏曲结构为母体、以民间音乐为素材作曲、风格上形成特色的、唱、念、做、舞并重的、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歌剧。《白毛女》、《小儿黑结婚》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例证,正是由于它们所具有的浓郁的民族风格,奠定了中华民族歌剧发展的基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民族歌剧中的“长青树”。如果生搬硬套,不研究自己本民族的哲理和文化传统,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最终只能人云亦云,邯郸学步。

(二)艺术上形成体系

中华民族歌剧虽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但没有像戏曲那样在世界文化中形成独特的体系,因此,在其丰富发展中,更应学习戏曲的音乐创作、戏曲的演唱艺术、戏曲的综合表演艺术等方面,逐步建立起中华民族歌剧的理论、创作和表演体系,为民族歌剧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立足于民族走向世界

中华民族歌剧要走向世界,必须有自己民族的风格和特色,不能认为歌剧是西方艺术,应向其全方位靠拢,越“洋”越能与世界接轨。它只有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例如早年梅兰芳率领中国京剧团出国演出,所到之处无不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技压群芳的演艺折服观众,让西方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改革开放后,豫剧等地方戏曲走向世界舞台,以其浓郁的地方戏曲特色受到热烈欢迎。因此,做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艺术水准标志的歌剧,更应以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特色、完整的艺术体系、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才能成为世界歌剧艺术中绽放独特魅力的艺术之花。

第五篇:学校德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学校德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学校德育教育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人们对它普遍寄予无限的期待,期待它应该承载最多的德育权利与义务,期待它把一张白纸一样的孩子送进学校,出来时是一幅锦绣前程的名画。虽然这个期待不切合实际,实现它有相当大的困难,但我们应该竭尽所能。因为期待是对我们的信任,期待是对我们最好的评价。

为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在实施学校德育工作时,应该旗帜鲜明地将坚持以德为先的理念贯彻到办学和教学整个过程中,并不断地创新德育工作形式,丰富德育工作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的感染力,并增强性、实效性。然而,学校德育工作在具体实施时,并非我们想象那么简单,因为现实生活中人心思钱,人心思玩、人心浮躁、人性冷漠、独生子女、隔代养等突出问题的存在,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境外,这无疑给学校管理者或教育者,无论在工作内容、工作强度上、还是工作难度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要求学校管理者或教育者除要勇敢面对之外,更要深入调查分析现实德育工作的针对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有效途径。

(一)学校德育现状及分析

1、德育内容上,存在假、大、空现象。

①德育内容停留教材上。虽然新教材要求课程生活化,但在实际操作中,学校还是停留在教师教、学生考的层面上。全省一面、千人一面的教材,造就出全县一样的教案、造就全县一样的练习册、造就全县期末统一的试卷,这些运用教材的做法,怎么能为孩子创造适合的环境,这怎么能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教材与生活两张皮,教材与生活相脱节。

②德育内容陈旧,停留在过去的和现存的东西,没有针对性。一是几年共一教 案,几年共一讲稿,几年共一活动设计:如:国旗下的讲话,是去年的,今年再讲;难道今年的开学、放学典礼人与物跟去年是一样的吗?二是次次用别人的东西。德育会议上的讲座,全是下载的或翻新的;家长会上的讲话稿偷梁换柱,班主任总结也是千篇一律,心得体会更不用说了,雷同的大有人在,三是德育内容停留在框框条条之中,没有做到与时倶进,没有将传统教育赋予新的育有作用

1吗?回答是肯定的,没有。没有针对性的教育没有创新的教育是毫无意义。如果现在搞“福娃进北京”活动会怎么样?

③德育内容大而全,无可操作性。如弘扬民族精神,这个题目对小学德育活动太大了,无论你怎么教育,无论你搞再多的东西,操作是困难的,并且没有好的结内容。试想象一下,这教果。(其实可以分解为四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分解成小题目、小的活动去做)

2、办学理念、德育观念上。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唯分数论。

开学时,学校进行一周的入学教育,而班主任真正按学校要求做的人不多,政教处发的《好习惯歌谣》,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检查的结果仍然有三个班不能背;班会、队会被占用的现象大有人在;学科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想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更不现实,教师怕耽误教学进度,影响学生考试;殊不知如果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时,教师耽误的时间更多,遇到的麻烦更大。其实真正问题的症结在于学校办学理念出现偏差,教师德育观念出现偏差,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出现偏差。

3、德育形式上,表现单一。重形式,轻落实。德育形式不能总是停留在一种形式里,诸如发一份文件,开一次会议、开办一次讲座、开展一个活动、搞一个启动仪式、举行两次检查;或是单一的说教、批评、交流、评价。这些单一的陈旧的模式,其实是造成德育现状的根本原因。德育形式应该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多元的改变;德育的效果很多时候取决于德育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我们德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的特点是需要德育形式常换常新的,好奇是他最基本的条件,接受新奇的事物的应激反应是学生根本的表现。实践证明,越是新奇的教育方式,越是新奇的德育形式,学生越是好奇,越是容易接受。当然只有在接受的前提下,才有希望进行下一步的行为改变和意识升华。

4、学校德育环境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同程度地被染化、软化和同化。当前,有极少数学校教育者存在轻松思想,不是自己的事,坚决不做;是自己的能避就避,尽量不做,留给别人做,留给爱做事的做;升旗仪式不到场,班会、队会不开或三言两语就结束,想学习的人很少,有时间就进行娱乐活动。当前在管理者、教育者中,也存在着为评职而工作的现象。只要有利于评职的事,无论是备课、讲课、听课还是写论文,都毫不犹豫地接受,评上后却不同

了,学校安排其做事,却判若两人。评上中高的教育者更不用说了。急功近利的思想的存在,学校德育环境不坏才怪。

当前,由于学校管理体制原因,学校德育环境不同程度地受到“教育行政化”的影响,校长无法独立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如:晋升、评职、评模、进人上不能完全、正常地按公正的程序走下去,这大大地影响教育者乃至管理者的积极性,要知道教师是实践德育的主体,是将德育多样化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德育形式的创新和操作取得效果。如果失去了积极性的教师、校长,那他还有激情地去创新德育教育形式吗,不可能。只能是按照原本的教育方式,采用说教、语言评价、单一指导等简单、粗俗的方法去做,当然这将对德育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直至德育教育失败。

(二)学校德育应对策略

1、找准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以治理卫生环境为切入点,以少先队阵地为依托,建立学生文明监督岗,实行“星、卡”管理机制,开展“文明月”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班、队会、升旗仪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加强学生卫生意识的培养,并在全校广泛开展文明班级、文明路队、文明教室、文明学生评选活动,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乐在其中,乐有所获。这为学校文化建设真正起到实质作用,更丰富了学校德育内涵。

2、抓住德育工作的基本点。作为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点有两个:一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由此可见,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贯穿德育的全过程。二是教师队伍建设。因为教师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是德育要求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教师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中乃至日常言谈举止上都始终表现出应有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显示出高尚的人格尊严,学生才能听其言,信其道。为此,必须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尤其是注重师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并把它放在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当作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点来抓实抓好,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建立一支具有爱岗敬,业、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尽心尽职、爱校如家的主人翁精神,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让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抓住德育工作的平衡点。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时,要把握教师道德与教师利益、教师责任与教师义务、对教师制度管理与对教师人文关怀的对等和平衡。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的同时,又能调动实践德育的主体的创造性。在抓学生养成教育时,要把握学生心理需要、成长需要与品德讲授要求的平衡点。

4、抓住德育工作的关键点。一是强化选拨、管理德育队伍机制。班主任应通过自我推荐、辅导员推荐、学生推荐、学校审核来聘任,一经聘任后,再由班主作任邀约其他教师,除此之外,应落实教育部制订的《班主任新规定》。同时对少先队辅导员的选拨也要严格按科学程序进行操作,只在打造思想过硬、作风过硬、知识过硬、能力过硬的德育管理干部,那德育工作效果就十分明显。二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德育教育要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用贴近学校、贴近生活、贴近家庭、贴近社会趣味性的故事,真切地反映出少年儿童的喜怒哀乐,巧妙地引导他们认知学理,语言富有儿童情趣,使用他们感到亲切、事迹真实,象在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他们做事的热情,引导他们学习做人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陶冶自己的情操,在榜样的激励下成长进步。三是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教育。品德是为核心的知情意行整合结构,儿童只有在环境中活动才能触摸世界,感知万物,才能导致认识结构的发展。让学生以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视角去参与体验生活,让他们感受参与的真实、参与的快乐、参与的辛劳,从而获得真情实感,在道德选择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以他人的身份、他人的视角去参与体验,让他们感受他人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工作过程中的辛劳和规范、完成工作后的情绪和收获,形成一种以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尊重他人、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进入设定的事件和设定的环境中去体验,以设定的事件和设定的环境为体验情境,让他们感受平时不易遇到但未来很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得出有益的心理准备,获得宝贵的人生体验。

1、德育工作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由于上一个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本期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抓好教学质量上。特别是上届初三教师,忙碌一年到头,却落了个罚款的下场,一方面工作的积极性不如以前,另一方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学科的教学之中,很少顾及德育工作;当前,社会评价学校,上级考核学校看升学率,学校考核教师主要看学科成绩,“一好遮百丑”。有的学校每周唯一的一节班会课也往往是被占用。由于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压,“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其二各个学科教育内容,不分年级高低,不管个性差异,一个模式,“一刀切”的现象比较突出。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有学生反映:校会老调重弹,国旗下讲话东拉西扯,团、队活动很不正常,至于社会实践活动,一学年也难得搞一次。

2.学生德育活动时间不够。安排学生进行德育活动,有时候很尴尬。现在学校的课程排的很满,很难让学生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做有充分准备的德育实践活动。

3.班主任德育意识不强。班主任忙于事务性的检查上交,从根本上忽视了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所以每次的德育例会成为了很多班主任诉苦的时间。班会活动只做记录,不开展活动,或者有一点点时间应付性的开展活动,剩下的时间用来上课,甚至直接上课。对于必须参加的大型德育活动,也只是选择一两个人训练,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存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懒散,熟视无睹,不能积极引导和纠正。比如做操。

4.全员育人成为一纸空文。开展德育活动,忙前忙后的是班主任;组织德育活动忙前忙后的处室管理人员。很少有主动关心德育活动的其他教师。全员育人,除了在课堂上能有所体现,课后很难见踪影了。学校制定的《全员德育工作考评》操作难度大,工作量大,加上但主观上努力不够,德育这一块在整个考核方案中所占比重很小。还有人反映,以往评选德育先进学校凭印象、凭上报材料,很少进行认真扎实的实效评估,评优的不公正也挫伤了一部分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5.教师的精神面貌待调整。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有相当的影响。升国旗讲话,队容不整;开会接电话,上课打手机,学生做操时、上课时大声喧哗,讲笑话或开不宜在学生存在的公共场合开的玩笑;学生进办公室是打游戏,种qq农场;对学生要求不严格等现象在我校教师中普遍存在。

6.三结合的教育力量失衡。学校是育人的殿堂,不但需要健康向上的内部环境,而且需要和谐净化的外部环境。目前学校周边的环境与学校育人要求很不协调,特别是撤乡并镇后,我校周边的环境令人担忧。尤其是失调失控的网吧,无人监管,有的孩子成天挂念上网,对涉世不深,自控力差,易受暗示的青少年学生产生诱惑和影响,成为现实生活没有网络生活精

彩的诱因之一。大多数青少年的品行不良也与家庭教育失当有很大关系。当前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单亲家庭,家庭破裂的孩子得不到亲情的温暖和应有的管束,容易受坏人的引诱和利用,进而走向邪路;二是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使孩子从小养成自私、任性、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

下载对衡阳民用车辆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衡阳民用车辆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衡阳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思考

    对衡阳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思考伍彬在今年为期两天的全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市领导在会上描绘了衡阳“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这是一次令790万衡......

    中小学生对扎染艺术了解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思考

    科学论文 个人项目 中小学生对扎染艺术了解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思考 高中 摘要: 扎染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而如今面对现代文化......

    城市农村--对城市与农村发展现状的思考五篇

    城市农村--对城市与农村发展现状的思考 城市农村--对城市与农村发展现状的思考2007-02-10 16:50:04自年《户口管理条例》颁布以后,国人就被分成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市和农村......

    对行政效能监察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文章标题:对行政效能监察现状的分析与思考行政效能监察是行政监察的重要内容,是行政监察机关针对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情况、履行职责情况及质量、效率、效果和规范等......

    对我国知识产权现状的分析与对策思考[合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我国知识产权现状的分析与对策思考 作者:李月明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1期 一、当前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现状及影响......

    对当前中国物价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对中国物价上涨及稳定物价的一个深度思考 前言 我国物价水平步步高升,CPI指数连创新高,百姓感到生活成本在迅速增加。发改委连发文稳定物价。我国物价上涨的根源何在,目前的政......

    对初中语文教师能力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对初中语文教师能力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综合能力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改革亦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教师在教......

    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李宋美智 前几天在新闻里看到素来以勤劳大胆以及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的温州人商人现阶段面临着很严重的问题,从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便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