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全面检查要点
全面检查方案
检查范围及内容
检查截至6月30日的所有业务。重点检查现金业务类、贷款业务类、存款业务类、重要空白凭证、印鉴密押、授权卡或柜员卡、票据审验、查询查复、对账等制度执行情况,在检查中发现存在明显疑点和严重违规问题的,可进行延伸检查。
(一)、现金业务管理
1.库房管理是否坚持“双人管库、同进同出”;
2.库房钥匙是否坚持“库钥分管、平行交接”原则;保险柜是否做到钥、密分管;
3.库房门、保险柜副把钥匙、密码管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安全设备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4.现金等是否入库保管,并有账记载;是否做到账款、账实相符,有无白条抵库,责任分明;
5.是否对网点核定合理的现金库存限额;
6.柜员(或出纳人员)钞箱是否实行限额控制,超过限额是否及时入库;
7.柜员现金出入库手续操作是否合规,凭证内容记载是否完整;
8、是否严格执行定期、不定期检查金库尾箱、金库钥匙、等管理和使用规定
11.查库内容登记、签章是否真实、完整、齐全。
(二)、贷款业务管理、1、借款主体的真实性。通过查阅贷款档案资料和资金去向,核查借款主体与用款主体是否一致,有无相互转借农户贷款证和冒名贷款问题。特别是对办理时间集中、金额相同的多笔贷款;对多笔贷款资金流入同一账户、贷款本息由同一账户支付或由同一客户担保的贷款,要重点进行检查;对资料不健全、借款人签章有疑问、连续放款及其他认为可疑的贷款重点进行检查。
2、贷款程序合法性以及贷款手续有效性。检查贷款发放是否按程序操作,借款申请及借款合同等有关资料是否按规定进行审批,有无逆程序和不按规定程序审批发放贷款行为;对不按规定程序操作,违反授权管理规定的机构要重点检查;要切实加强对贷款手续有效性的核查,重点检查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借款人签章是否齐全、真实有效。
3、贷款用途真实性。重点检查贷款是否存在虚构贷款用途,有无以化整为零、转移用途方式,变相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企业)发放贷款行为。
4、对贷款业务中有以下特点的要重点复查:
(1)、办理时间集中、金额相同的多笔贷款;
(2)、对多笔贷款资金流入同一账户、贷款本息由同一账户支付或由同一客户担保的贷款。
(三)、存款业务管理
1、是否做到谁的款进谁的账。
2、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是否经人民银行核准后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的开立是否上报人民银行进行备案;
3、一般存款账户是否办理现金支取业务;
4、单位定期存款、通知存款支取时,是否以转账方式转入银行结算账户;
5、转入个人结算账户的款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6、存款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时,是否全部缴回未用的重要空白凭证、结算凭证和开户登记证;
8、是否坚持定期对帐制度。
9、挂失业务、冲帐业务、大额现金支取是否按制度办理。
(四)、柜员管理:
1.营业部劳动组织形式是否科学合理、分工明确,是否制定并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2.营业机构岗位设置是否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是否做到了结算员不兼任联行员,3.是否建立健全了完善的授权管理制度,对挂失、大额资金收付及错账冲正等需授权的特殊业务是否经有权人授权后处理;会计出纳人员有无未经授权违规、越权办理业务;是否对大额款项收付及频繁大额支取款等异常现象进行登记或报备;
4.操作员密码设置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做到定期或不定期更换;
5.操作员与操作员代码是否保持一致,人员调整是否及时变更操作员姓名,柜员临时离柜时是否做到及时签退;
6.交账是否坚持“人到、账到、款到、重要空白凭证到”的“四到” ; 7.事中监督收账时是否对柜员交账凭证进行认真核对,交账期内有无跨期凭证;
8.柜员是否按规定配置和使用操作员号,有无出现一人多号或一号多人现象;
(五)、重要空白凭证、印鉴、管理:
1.重要空白凭证是否全部按种类纳入表外科目进行核算并做到账簿实相符;
2.是否严格执行印、押、证分管分用制度;
3.重要空白凭证是否坚持“用一笔销一笔”的销号原则,手工销号重要空白凭证是否跳号违规使用;
4.柜员领用的重要空白凭证是否及时入箱(柜、屉)保管;
5.重要空白凭证有无预先加盖印章现象;
6.每日营业终了,柜员打印的“凭证明细”与重要空白凭证实物是否核对相符;
7.会计主管是否每月对凭证库房和柜员使用重要空白凭证进行检查、核对;
8.各种业务印章在使用前是否在“业务印章保管使用登记簿”上预留印模,注明启用日期并由领用人签章;
9.柜员临时离柜或营业终了,印章是否及时入箱(柜、屉)上锁保管;有无将印章交他人代盖或代保管现象;
10.业务印章使用人变动或临时离职,是否按规定办理交接,并由监交人和接管人在“业务印章保管使用登记簿”上签字盖章;
11、联行业务管理情况稽核
(1).联行支付业务是否坚持“三人操作”模式;
(2)是否至少设置主管员、录入员、复核员三个岗位,是否做到录入员不得兼任复核员,复核员不得兼任主管员;
(3).是否遵守《大额支付系统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不拖延支付、截留、挪用客户和他行资金;不因清算账户头寸不足影响客户和他行资金使用;不泄露密押和密钥影响资金安全;不伪造、篡改大额支付业务盗用资金;
(4).待转联行资金当日余额是否为零;(5).查询查复是否坚持“有疑必查,有查必复,复必详尽,切实处理”的业务处理原则;
(六)、票据业务管理
1.票据及相关资料是否真实,是否属伪造票据、变造票据、克隆票据和伪造增值税发票、交易合同、查询查复书等;
2.票据是否有效,票据的各要素、各票据行为尤其是票据背书是否规范;
(七)、账务核对制度执行:
1.会计主管是否定期检查往来账务、按季检查存款对账情况;
2.对单位结算户是否于季后10日内向开户单位签发“余额对账单”,并于一个月内全部收回;对确实无法收回的,是否已做好记录备查;
3.是否及时进行同业往来账务、信贷台帐勾对,并签章负责;
4.是否坚持换人对帐;
5.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抵押及质押有价物品是否每月清点,账、实、簿核对相符;帐据是否每月核对相符
(八)安全保卫管理情况
1、安全保卫制度建设情况。
(1).是否制定和完善安全保卫内部控制制度及操作规程,其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2).是否按照要求,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各项制度。
(3).是否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及操作规程。
2、安全保卫内部控制情况。
(1)是否定期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
(2).营业人员是否熟知安全制度、报警电话和各种防范应急处置预案。营业期间至营业终了是否严格执行安全保卫规定。是否严格按规定程序接受上级部门公安机关的安全检查。
(4).是否严格执行押运制度。临时解送款,是否配备随车出纳员,同出同归。(5).是否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工作制度,检查内容、频率是否符合规定。安全检查与问题整改记录是否真实、详尽。
5、应急准备和处置情况。
(1).是否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及相关的应急预案或实施细则。
(2).是否按规定配备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员,建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网络,对突发事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是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教育学习,不断提高员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4).员工是否熟知并能按规程操作营业、守库、押运、消防等本专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
(5).员工是否熟悉并能严格执行突发事件报告和保密制度。
第二篇:城商行全面现场检查要点
城商行全面现场检查要点
一、公司治理以及内控建设
(一)公司治理
1、股权结构是否合法合规。控股股东或主要股东资质及其派出董事素质如何,其投资期是否被锁定 3-5年以上。是否存在干预银行经营、人事安排,发生违规关联交易及干预独立董事提名等现象。控股股东或主要股东能否全面履行责任和义务,是否越过董事会和经营层干预银行经营。(责任部门——董事会办公室、办公室)
2、公司治理的组织架构是否健全。是否按照现代公司治理原则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是否清晰界定其职责边界,能否相互有效制衡,是否存在履职不充分或不当控制的情况。董事会、监事会及下属专门委员会设立是否到位,专门委员会的组成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建立了有效的政策、程序和汇报渠道,报告关系是否清晰,信息交流是否通畅,组织结构能否适应经营环境和内在要求的变化。(责任部门——董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办公室)
3、各项议事规则及相关制度是否完备。检查公司章程是否符合《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监事会下属专门委员会议事规则是否符合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等。(责任部门——董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办公室)
4、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检查公司治理架构、运行规则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否制定关联交易管理制度,是否设立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负责关联交易的管理,股东及其关联企业取得贷款或者授信的程序是否符合《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及该银行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的规定。银行是否以优于一般客户的条件对股东发放贷款。银行是否违反规定对股东提供融资性担保。(责任部门——董事会办公室、风险管理部)
5、并表管理。是否建立了完备的并表管理体制,包括战略、架构、履职、制度、信息报送、报表、系统、审计等。是否实现了资本与资本充足率的并表管理。是否对大额风险暴露与集中度进行并表管理。是否对内部交易进行并表管理。是否实现的各种风险的并表管理。(责任部门——计划财务部)
6、资本管理。是否制定切实可行的资本金管理目标,制定并实施资本补充规划。是否根据自身规模,通过对未来资产增长目标和利润目标进行合理可靠的预测分析,确定银行资本的最佳需要量。利润分配政策是否稳健,资本充足率是否按照监管部门要求计算并进行披露,资本金是否真实合规,股东资格的审查是否严格,会计报表中股本金额是否与公司章程股本金吻合一致,有无贷款转股本金的问题,有无虚假出资问题,有无擅自或变相抽逃资本金的问题,有无应经而未经批准,擅自扩充资本金或变更股东的问题。(责任部门——计划财务部)
(二)内部控制
1、组织结构。是否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结构。是否明确决策层、监督层和高级管理层以及其他所有与风险和内部控制有关的部门、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分支行高级管理层是否全面了解辖内经营和风险状况。是否建立相应的授权体系,实行统一法人管理和法人授权。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是否能够对银行的各级部门和各项业务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责任部门——各部门)
2、政策制度。是否制定书面的内控政策,规定内部控制政策的方针和原则。内控政策是否与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相一致。是否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是否体现对不同地区、行业、产品的风险控制要求。是否传达到相关岗位的员工、指导员工实施风险控制。是否进行定期评审,确保其保持适当性和有效性。(责任部门——各部门)
3、目标管理。是否确定内部控制目标,以明确本行依据内部控制政策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内控政策目标是否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贯彻执行。是否保证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是否分解至职能部门或经办行并传达至各级员工,是否定期进行监测和考核。(责任部门——各部门)
4、激励约束机制。是否拟定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薪酬、考核方案,董事的薪酬方案是否由董事会提出并报请股东大会审定。监事的薪酬方案是否由监事会提出并报请股东大会审定。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方案是否由董事会下设的薪酬委员会制定。高级管理层是否参与自身薪酬的确定。激励机制是否兼顾银行的长短期利益,薪酬激励政策是否与宏观经济形势、银行经营状况、风险状况及进步度等相匹配。员工的薪酬与业绩挂钩的考核是否合理,薪酬机制能否有效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是否存在比较严重的人才短缺状况,吸引高素质人才是否存在困难。(责任部门——董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办公室、计划财务部、人力资源部)
5、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明确所有岗位的职责、权限和人员适任条件。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点环节管理是否到位,关键岗位是否实行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合规管理等部门人员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是否制定并实施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是否制定科学有效的员工引进、退出、选拔、考核、薪酬、福利等制度。(责任部门——人力资源部)
6、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制定全面、系统、成文的各项业务政策、制度和程序,并在一级法人内保持统一的标准。是否定期对政策、制度和程序进行评价和修订。是否适时地对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与修订,内部控制政策与措施覆盖各主要风险点。是否建立相应的授权和审批制度,各级的管理责任明确。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督促职能部门整改。是否制定发生意外事件和紧急情况的预案,有关预案内容完整、措施切实可行。是否定期检查、维护应急的设施、设备和系统,并作必要的测试。(责任部门——各部门)
7、监督与评价。是否制定书面的内部控制绩效监测程序,通过适当的监测活动,对内部控制绩效进行持续的监测。是否制定有效的违规、险情、事故处臵和纠正管理制度。发现违规、险情、事故时,是否对有关责任人追究相应的责任。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评价制度,及时对内部控制体系实施评价,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充分性、合规性、有效性和适宜性。董事会是否定期对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审,确保内控体系得到持续有效的改进。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工作要求,内部审计政策和制度是否健全,审计部门是否独立,审计查出问题能否及时整改。(责任部门——董事会办公室、办公室、计划财务部、法律与合规部、审计部)
8、信息交流与反馈。信息报告制度是否完善。是否明确财务、管理、业务、重大事件等信息的报告路径。是否适当的、定期的、公开的披露信息。是否建立了必要的内部控制文件体系,明确内控体系的要素、目标、职责和权限等。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对文件进行控制,使文件及时传递、易于查询、适时修订或废止等。监管部门下发的处理意见是否向董事会报告,银行监管部门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的是否得到有效整改。(责任部门——董事会办公室及各部门)
(三)风险管理体系
1、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建立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董事会是否定期检查银行的风险控制。是否设立专门履行风险管理职能的部门。风险管理是否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否制定并实施识别、计量、监测和管理风险的制度、程序和方法。是否建立涵盖各项业务的风险管理系统(如全面的信用评级和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工具和系统是否与其风险规模相当。(责任部门——风险管理部)
2、信用风险管理。信用评级制度和方法,以及信用额度的确定是否合理。对集团客户和关联贷款的管理方式是否科学。资产质量监测制度和报告体系以及信贷风险预警机制的情况是否合理。资产质量认定程序和标准是否科学,资产质量基本情况和分类结果是否准确。(责任部门——风险管理部)
3、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的管理。交易对手或投资对象的授信额度和期限设定是否合理。对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的计量方法和模型是否科学。(责任部门——授信审批部、资金运营中心、计划财务部)
4、流动性风险管理。总行与支行的头寸管理是否科学。流动性缺口和敏感性分析计算是否准确。(责任部门——计划财务部)
5、操作风险管理。新开办的业务品种,是否事先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在新业务和新产品推出之前,是否制定有关的政策、制度和程序,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计量、评估和控制。(责任部门——各业务部门)
6、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是否有明确的信息科技战略规划发展目标,目标是否明晰、可衡量。董事会行使信息科技治理职责是否有效。信息科技部门组织架构与公司治理要求、银行发展目标是否匹配。科技从业人员数量、专业技能与公司治理、银行业务发展目标的匹配度。信息科技风险是否纳入全面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部门对科技风险的管理是否有效果。是否建立信息科技内部审计依据、标准和方法,信息科技审计是否覆盖全部重要信息系统和重要基础设施。运维流程是否涵盖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容量管理、可用性管理流程。信息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架构、安全制度体系是否完备。机房及重点区域是否具备必要的物理安全基础防护措施及人员访问控制措施。是否建立信息科技外包管理组织架构,制定外包管理战略,明确IT外包的定义、范围、目标和原则。是否对外包项目、重要外包商定期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是否对外包服务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监控评价。是否已建立恰当的应急预案,应对外包服务商在服务中可能出现的重大缺失。是否有明确的重要外包服务机构清单,并对其组织架构、服务管理体系、技术服务能力、资质等进行考查和跟踪。是否制定覆盖所有重要业务的业务连续性计划。是否有健全的应急处臵机制。是否具有满足银行业务运营需要的数据中心或信息科技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的灾备建设是否符合要求。(责任部门——信息科技部)
二、贷款及其他资产业务
(一)信贷投向检查
主要检查信贷投向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否继续推进节能减排授信工作,严格把握行业准入、环境评价、能耗审查等政策界限,从严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是否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的经营理念,科学把握信贷投放结构和节奏,贷款重点向小微企业、涉农等倾斜,年末是否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的目标。(责任部门——授信审批部)
(二)信贷资产质量检查
董事会、高管层是否建立明确机制进行安排与职责分工,确保各级分支机构和各管理部门形成清晰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否制定并及时修订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管理政策、操作实施细则、授权体系或业务操作流程。制定的贷款分类制度,是否符合《贷款风险分类指引》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并与《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的贷款风险分类方法具有清晰、明确的对应和转换关系。是否根据银监会有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理的要求,调整风险分类、提取损失准备并计算贷款风险权重。(责任部门——董事会办公室、风险管理部)
信贷资产分类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分类知识和业务素质。岗位设臵、人员安排是否满足分类工作的需要。是否开发和运用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操作实施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其运用结果是否准确。对贷款进行分类的频率是否达到每季度至少一次的监管要求。对影响借款人财务状况或贷款偿还因素发生重大变化的贷款,是否及时对分类进行调整。贷款风险分类准确性如何,检查结果与非现场测量数据是否存在较大差距。内部审计部门对本行信贷资产分类政策、程序和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估是否有效,检查、评估的频率是否达到相应管理制度要求。是否建立完整的信贷档案,保证分类资料信息准确、连续、完整。(责任部门——风险管理部、审计部)
(三)关联交易检查
是否按照《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有关要求制订了银行的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制度,是否报当地监管部门备案。所制订的制度内容是否全面、合规。是否能够按照有关规定准确、全面的判断关联企业和关联交易。是否将商业银行持有的集团客户成员企业发行的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券资产等交易行为所产生的信用风险暴露纳入集团客户授信业务进行风险管控。对集团客户的授信是否严格遵循了“统一原则”、“适度原则”和“预警原则”。是否建立了与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特点相适应的管理机制。(责任部门——授信审批部)总行及分支机构是否指定部门负责全行集团客户授信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对集团客户授信的信息收集、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对集团客户内各个授信对象核定最高额授信额度时,是否在分别考虑各个授信对象自身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等的同时,还充分考虑集团客户的整体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是否对集团客户的最高授信额度进行动态管理,并根据该集团客户经营和财务状况变化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对单一集团客户和单一贷款客户的授信集中度是否符合最低监管要求。在对集团客户授信时,是否在授信协议中约定要求集团客户及时报告被授信人净资产10%以上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有关情况。是否在合同中约定集团客户对其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及违约的处臵方式等内容。总行是否按要求每年对全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将向当地监管机构提交相应的风险评估报告。(责任部门——授信审批部)
是否能够按照《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准确判断和正确处理与股东或银行内部人的关联交易。是否制订了关联交易管理制度。银行与股东或内部人的关联交易是否经有权部门批准,对关联方的授信余额占本行资本净额的比例是否符合有关监管要求。银行是否存在向关联方发放无担保贷款、以本行股权质押发放贷款、为关联方融资行为提供担保等违规行为。是否按季向当地监管部门报送交联交易情况报告等。(责任部门——授信审批部)
(四)信贷管理检查
是否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要求在制度建设、岗位设臵及权责划分、合同文本修订、IT系统建设、考核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总行是否严把分行授信关。是否严格做到授放分控。采取哪些政策措施加强授信风险识别、分析和处理。贷前调查是否尽职,是否按照“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客户的业务”的原则,了解客户真实状况和真实需求。是否通过查验申贷企业纳税证明、向出具审计意见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查询、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验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贷时审查是否严格遵守相关程序和权限,是否严格执行信贷政策。是否向融资中介提供融资顾问服务的客户发放贷款。贷款发放是否真正落实了“实贷实付”原则和“交易对手”原则。2011年末“按贷款新规走款比重真正达到80%以上”的目标,完成结果如何。贷后管理是否及时反映和预警风险。贷后资金监控是否到位。对违规行为是否进行相应的处理等。中长期贷款合同修订补正工作完成结果如何,是否存在不真实或不完整的情况。(责任部门——授信审批部、风险管理部)
(五)房地产贷款检查
是否认真贯彻了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有关要求,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不折不扣的落实了名单式管理、在建工程抵押、贷款成数控制及售楼售地款封闭管理等风险监管要求。是否按照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信贷支持力度。是否按要求进行房地产贷款的压力测试,测试结果如何。是否建立对土地、房产等押品的持续动态监测制度,并结合市场波动情况,对押品价值进行监测和重估。(责任部门——授信审批部、风险管理部)
(六)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检查
是否按照《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要求,降旧控新。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到期风险。是否以现金流覆盖率为抓手,缓释存量风险。是否合理确定融资平台贷款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是否对新增贷款进行总量、投向上的控制。是否按要求有序组织平台贷款的退出工作。对已退出的平台贷款是否仍按要求进行动态监测。(责任部门——授信审批部、风险管理部)
(七)票据业务检查
是否将票据业务纳入综合授信管理。票据签发是否按要求审核贸易背景真实性、保证金来源合法性、重要票据、合同印鉴的真实性等。贴现手续是否合规、查询查复是否合规有效、是否对贴现资金流向的合规性进行跟踪检查,是否存在通过票据转贴现逃避信贷规模的行为、是否为融资中介或掮客办理票据贴现等。(责任部门——授信审批部、风险管理部、票据中心)
(八)不良资产处臵检查
是否建立并制定了不良资产剥离的决策机制、操作流程和管理办法。制定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办法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和审慎性监管要求,剥离程序和操作规程是否规范,是否建立剥离责任制。剥离资产价格的确定是否履行了必要的法定程序。是否与接受方签订了剥离转让协议。地方政府承诺的补偿和支持措施是否按照方案计划如期实施,应启动的措施是否已真实到位。已剥离资产是否存在回购现象,回购的资产是否如实入账,并做到账实相符。承接或臵换不良资产的政府平台公司目前经营管理情况是否稳定,其长期持续经营及处臵资产能力如何。以贷款方式操作的,相关贷款的五级分类情况是否正常,贷款抵质押和担保是否完备有效,是否有明确的还款计划和有效的还款来源,能够按照事先约定按时还本付息,是否存在以贷收息等情况。(责任部门——授信审批部、风险管理部)
(九)非信贷资产
非信贷资产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岗位设臵及前、中、后台监督制衡情况。从业人员数量及质量是否与业务发展速度和业务复杂程度相匹配。是否制度了相关业务的应急预案,有效性如何。IT系统建设支持业务发展及数据管理情况。银行对市场风险预测和计量情况如何。交易对手所处行业风险状况如何。是否与信托公司存在业务合作。银行对业务的考核激励机制科学性如何。评价非信贷资产业务的整体质量和损失情况,损失准备计提情况。评价内部审计部门对业务的检查频率是否足够、检查范围是否全面、检查效果如何。(责任部门——资金运营中心、信息科技部、计划财务部、风险管理部、审计部)
三、存款柜面业务及其他负债业务
(一)环境控制。营业网点的制度建设、安全保卫设施和岗位设臵等方面是否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否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及营业网点管理规定,岗位设臵能否做到相互制约,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安全管理是否严格。负债业务的操作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是否健全。(责任部门——安全保卫部、运营管理部、信息科技部、各业务中心)
(二)账户管理。是否建立了账户管理规定,明确了存款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条件,制订了账户存入、支取和结算的操作规程。开销户和变更手续是否合规,是否建立开销户登记簿并及时登记,账户的使用、查询、冻结、划扣是否符合规定,对休眠户的管理是否符合规定。大额存单签发、大额存款支取是否执行分级授权和双签制度。是否对大额款项收付进行登记、报备。是否存在泄露存款人账户资料情况。是否存在高息揽存及账外吸存的情况。客户账户、印鉴、签字的管理是否符合规定,压数机、密押器、点钞机的使用和管理是否符合要求。外汇账户的开立资料是否齐全,并经外管部门批准。资本账户的撤销是否有外管部门的核准件。(责任部门——运营管理部、各业务中心)
(三)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管理。是否建立了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管理的核算和管理制度,是否建立了“印、压、证”三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的领取、使用、销毁和上缴是否符合规定,是否严格执行登记制度,有否跳号使用的情况。是否按规定定期盘点,账实是否相符。(责任部门——运营管理部、各业务中心)
(四)现金管理。是否配备了负责现金出纳业务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岗位设臵是否坚持了不相容岗分离的原则,是否建立了书面的岗位责任制。向营业库和发行库请领、上解现金是否经有权人批准,各项手续是否完备。现金登记簿管理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坚持当日对账,核对库存现金,做到账款相符。出纳差错的处理是否符合规定。是否严格管理计算机出纳核算系统,做好系统口令和有关资料保管、保密工作。是否按规定设臵了相应的登记簿,并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进行了记载。库房钥匙的配备、使用、登记、保管等是否符合规定。库款的出入库、备用金的领用和交存等手续是否完整。查库制度执行是否严格,发现问题是否得到及时纠正。大额现金支取的审批和登记制度执行是否严格。(责任部门——运营管理部、各业务中心)
四、中间及表外业务
(一)制度建设与风险管理。开展中间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金融监管规章的规定。是否具备开办业务所必需的软硬件条件。是否履行了完备的报批、报备和授权手续。是否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贯彻到有关业务部门和岗位。建立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否能科学地识别、衡量、监测、预警、控制中间业务风险。中间业务风险管理水平是否与其业务发展相匹配。中间业务操作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是否健全。(责任部门——授信审批部、风险管理部、运营管理部、个人金融部、各业务中心、信息科技部)
(二)支付结算业务。是否配备了结算专管员,结算人员是否熟知结算业务,对票据的防伪功能是否熟识。代收他行票据是否遵循收妥抵用原则,对违反结算纪律的客户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罚。提出票据是否严格核对并经会计主管签章。是否严格审查提入票据。结算纠纷及结算案件的发生情况。结算业务的收费是否符合规定,收入是否按规定入账。(责任部门——运营管理部、票据中心)
(三)代理业务。是否建立了代理业务的管理制度。是否设立专户核算代理资金,代理资金的拨付、回收和核对等手续是否合规。是否严格履行银行不垫款的原则。是否严格按照代理协议的授权办理资金转移手续。是否严格按会计制度核算和确认各项代理业务收入。(责任部门——资金运营中心、个人金融部、票据中心、风险管理部)
(四)银行承兑汇票
1、交易背景真实性审查。包括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是否以真实、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是否对承兑申请人提交的商品劳务交易合同、真实需求等进行尽职调查并予以记录,并及时收集增值税发票(复印件)。是否存在对不具有贸易背景或贸易背景不清的商业汇票办理承兑的问题。是否存在客户利用关联交易和虚假交易等手段套取银行信用的现象等。(责任部门——票据中心、风险管理部)
2、授信及审批。包括承兑申请人的资格、资信、条件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及有关规定。是否对支付能力差、无力支付到期票据款项的客户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是否存在未纳入客户统一授信或超授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情况。承兑总量、承兑期限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存在超授权、逆程序、化整为零办理承兑等。(责任部门——授信审批表、票据中心、风险管理部)
3、担保管理。包括承兑保证金比例是否符合规定,保证金来源是否合规,是否存在信贷资金充抵保证金现象。保证金账户是否实行专户管理,是否存在提前支取、挪用和串用保证金的情况。风险敞口部分是否落实了有效担保措施,抵质押物管理是否规范等。(责任部门——票据中心、运营管理部、风险管理部)
4、票据审查与管理。是否按要求保管空白银行承兑汇票凭证和银行汇票专用章,废票管理是否审慎,“印、押、证”管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等。是计提风险资本及拨备是否及时足额。承兑垫款是否及时转入不良贷款及五级分类是否准确,是否存在用贷款掩盖垫款问题,是否对垫款积极催收和清理等。(责任部门——票据中心、运营管理部、计划财务部、风险管理部)
(五)理财业务
1、个人理财业务管理的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职责、高级管理层监控、监事会监督和个人理财业务操作及相关风险管理部门(或职能)等职责设定情况。是否根据理财计划及其所包含的投资产品的性质、销售规模和投资的复杂程度,针对理财计划面临的各类风险,制定清晰、全面的风险限额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责任部门——个人金融部)
2、个人理财业务的研发设计与投资管理情况。一是重点关注产品定价是否合理,资金池类理财业务预期收益率测算是否准确。二是理财资金运用的内部控制,包括募集资金划拨和使用,理财资金与自有资金的分离,理财资金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问题。三是资产组合型理财产品投资管理情况,主要包括投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高风险金融产品情况,投资信托计划和信贷资产的合规性,理财资金行业流向。四是理财资金使用情况,包括是否发放委托贷款,是否用于购买信托收益权,是否购买他行或本行理财产品,投资于票据资产的比例情况。五是是理财产品收益核算管理情况,包括理财产品及基础资产的单独核算管理。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测算模型。理财收益实际兑付情况。(责任部门——个人金融部)
3、理财业务销售管理状况。宣传销售文本格式是否齐全,宣传内容是否能够全面、客观反映理财产品的重要特性和与产品相关的重要事实,语言表述是否真实、准确和清晰。是否登载禁止登载的内容,是否按照要求登载必须登载的内容。理财产品销售文件格式是否齐全,风险提示书、客户权益须知是否充分反映风险状况,是否载明投资范围、投资资产种类和各投资资产种类的投资比例,并确保在理财产品存续期间按照销售文件约定比例合理浮动。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全面。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的,是否详细披露相关信息。(责任部门——个人金融部)
4、理财产品风险评级管理。法人机构理财产品风险评级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在销售文件中明确产品适合销售的客户范围,并在销售系统中设臵销售限制措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对客户风险能力评价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持续评估。是否建立了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信息管理系统,风险评级与客户承受能力是否匹配,各项档案资料是否完备。各商业银行是否建立全面、透明、快捷和有效的客户投诉处理体系,投诉方式、渠道是否向社会公布,对客户投诉记录是否进行记录、保存并归集整理。(责任部门——个人金融部)
(六)信用证业务
1、客户准入及资信审查。包括客户准入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及相关制度要求。是否严格审核议付行、代理行的资信。是否存在开立无真实贸易背景或背景不清的信用证问题等。(责任部门——授信审批部、国际业务部)
2、授信及开证。包括进口信用证业务是否纳入统一授信管理。是否未经授权或超权限、超授信额度办理信用证。是否存在逆程序开证问题。是否存在滚动开证问题。开立远期信用证或不能控制物权的即期信用证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等。(责任部门——授信审批部、国际业务部)
3、担保及业务操作。包括开证保证金管理是否合规,是否存在保证金缴存不足或保证金未专户管理或被提前支取的情况。是否存在风险敞口担保不落实的情况。经办人员是否按规定办理通知、付款、承兑或拒付,是否认真审查并及时处理单据不符点。开证申请书和信用证合同上的公章、签章与预留印鉴是否相符。信用证相关单据的交接保管是否存在风险隐患等。(责任部门——风险管理部、国际业务部)
(七)保函业务
1、被担保人资格准入。包括被担保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及相关制度要求,是否符合关于行业名单制管理的要求。被担保人是否获得相应的业务配额或证书(如进口矿业配额,承包工程许可)。(责任部门——授信审批部、风险管理部)
2、基础交易。包括开立保函前是否对基础交易合同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开立后是否对基础交易合同的实施进行监控,有无相关记录。保函项下的资金用途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有关制度规定和合同要求,是否存在对信托理财产品出具保函的情况,是否对第一还款来源无保障或用融资偿债的客户办理融资性担保等。(责任部门——授信审批部、风险管理部)
3、授权授信管理。包括是否将保函业务纳入客户统一授信管理,是否存在超担保限额出具保函的情况。是否有超授权或逆程序出具保函的情况。是否存在保证金不足或被提前支取、放宽抵押担保条件或反担保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情况等。(责任部门——授信审批部、风险管理部)
4、风险控制。包括是否有标准格式保函文本,非标准格式保函文本是否经过有关部门审核,保函内容发生实质性修改时是否重新审核。(责任部门——法律与合规部)
(八)贷款承诺业务
是否未纳入客户统一授信或超授信额度进行贷款承诺。是否超授权或不符合审批程序办理贷款承诺。是否对贷款承诺申请人进行尽职调查并予以记录。是否为不具备授信条件的客户或放松授信条件办理贷款承诺。是否放松对承诺项目的审查,未进行项目评估或可行性研究就办理贷款承诺。贷款承诺项下的项目及资金投向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及有关规定。是否针对承诺项下的项目风险设定约束条件以降低风险,已出具的承诺协议是否存在法律风险或纠纷隐患。贷款承诺业务是否计提风险资本,表外登记是否及时、完整、准确,统计数据与表外登记数据是否一致等。(责任部门——授信审批部、法律与合规部、计划财务部、风险管理部)
五、财务管理
1、是否建立了涵盖财务计划管理,各项营业收入、成本与费用管理,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损失核销管理,利润(或亏损)及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管理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如何。(责任部门——计划财务部)
2、是否制定了全行的业务经营计划,计划指标是否科学,执行是否严格。银行的财务计划管理,各项营业收入、成本与费用,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损失核销,利润(或亏损)及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情况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会计政策是否审慎,记账方式是否规范,是否经过有权审批人核准列支,相关报销等手续是否存在逆程序操作现象。(责任部门——计划财务部)
3、能否如实反映银行的各项营业收入、成本与费用,核算是否正确、合规。是否如实计提并正确核算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反映的利润(或亏损)及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情况是否真实。是否存在人为调节利润的现象。(责任部门——计划财务部)
4、评价商业银行对财务计划管理,各项营业收入、成本与费用管理,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损失核销管理,利润(或亏损)及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管理的内部审计频率、范围及效果。(责任部门——计划财务部、审计部)
六、所有者权益及权益
(一)所有者权益
检查实收资本,包括股金的真实性,股东名单、入股金额、入股时间记载的准确性。检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公益金,评价各科目的准确性。检查未分配利润,评价各损益类科目记载和调整的正确性。(责任部门——计划财务部)
(二)各项收入
是否建立完备的涉及营业收入的管理制度、实施细则,能否得到有效执行。各项贷款利息收入是否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规定的适用利率全额计算入账,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以后的利息是否计入表外应收利息,并冲减利息收入。当年利息收入是否纳入当年损益,是否在临时过度性科目和往来科目挂账。金融企业往来各项收入是否按规定收取,包括央行往来利息收入、同业往来利息收入、系统内往来利息收入、转贴现利息收入等是否及时全额入账,有无虚增、隐瞒、截留、转移、私分等问题。各项手续费收入是否按规定收取,重点是委托贷款手续费收入、结算业务手续费收入及其他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等是否及时全额入账,有无截留,转移,私分等问题。投资收益计划和入账是否准确及时,购买债券或向其他法人机构投入权益性资金而获得投资收益的合法性,有无假投资真贷款的现象。是否存在实际收到股利和利润重复计入“投资收益”的现象。年末是否及时将投资收益结转,有无不进行正确结转以调节利润的问题。检查其他各项收入包括营业外收入是否按规定真实准确入账。(责任部门——计划财务部、各业务中心、运营管理部、风险管理部)
(三)各项支出
是否建立完备的涉及营业收入的管理制度、实施细则,能否得到有效执行。各项存款利息支出是真实,是否按国家规定的利率计付利息,并在有关损益账户中如实反映。金融企业往来各项支出是否合规,核算是否正确。重点是与中央银行、同业存放的资金是否全部按规定计息,计息范围有无遗漏或错计,有无虚列等问题。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是否符合有关财务制度规定,并根据对信贷资产检查结果,计算贷款损失准备是否足额提取。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符合有关财务制度规定,根据非信贷资产检查结果,计算非信贷资产是否足额提取。手续费支出支付范围和比例是否合规,计算依据是否可靠、准确,有无错计、错付的现象。有无擅自扩大计算基数、提高支付标准、扩大核算范围、提高费率的现象。营业费用支出是否合规。职工工资和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是否按规定提取和使用。业务宣传费和业务招待费是否在规定的限额内据实列支。固定资产的购臵等资本性支出是否在费用内列支,是否存在违规以租代购等情况。固定资产折旧、递延资产、无形资产、低值易耗品、大修理费用的摊销是否符合规定,计提摊销是否准确。其他各项支出包括营业外支出是否按规定真实准确入账。(责任部门——计划财务部、各业务中心、人力资源部)
(四)利润及净利润
根据营业收入、营业支出检查结果,检查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计提依据是否合规,计税范围是否完整,计税基数是否正确,营业税率是否正确,账务处理是否合规,核查营业利润的准确性。根据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检查结果,核查利润的准确性。(责任部门——计划财务部)
七、电子银行
1、银行是否建立了全面、综合、系统的电子银行业务授权管理、会计核算、账务核对、安全保障、检查监督、人员管理、统计分析、信息反馈、信息披露、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管理制度和风险识别、预警、评估、监测、控制机制。是否建立了能够完整涵盖业务的全过程和各风险点的业务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操作规程各业务环节是否具备有效的控制手段,控制环节的设臵是否合理,控制职能的划分是否清楚。是否建立了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各岗位职责之间能否相互监督和制约。是否根据需要及时修改和完善已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责任部门——个人金融部、信息科技部)
2、电子银行业务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是否严格执行了电子银行业务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经营电子银行业务的相关各部门和人员之间是否存在分工不清、缺乏制约等问题。是否及时核对电子银行业务的全部账务,会计数据与统计数据是否相符一致。(责任部门——个人金融部、信息科技部)
3、银行是否遵守了国家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商用密码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否根据需要设定转账限额。是否设定电子银行业务密码试输次数、试输时间的限制。(责任部门——个人金融部、信息科技部)
4、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是否确立了与自身相适应的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战略和运行安全策略。是否制定并实施充分的物理安全措施,有效防范外部或内部非授权人员对关键设备的非法接触。是否采用合适的加密技术和措施,以确认电子银行业务用户身份和授权。是否实施有效的措施,防止电子银行业务交易系统不受计算机病毒侵袭。(责任部门——董事会办公室、个人金融部、信息科技部)
5、银行是否制定必要的系统运行考核指标,定期或不定期测试银行网络系统、业务操作系统的运作情况,及时发现系统隐患和黑客对系统的入侵。是否具有预警止付功能。是否将电子银行业务操作系统纳入银行应急计划和业务连续性计划之中。在客户申请某项电子银行业务品种时,是否向客户说明和公开各种电子银行业务品种的交易规则,是否向客户说明该品种的交易风险及其在具体交易中的权利与义务。(责任部门——个人金融部、信息科技部)
6、银行是否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及时更新系统安全保障技术和设备。是否建立电子银行业务运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是否及时向银行监管部门报告电子银行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重大泄密、黑客侵入、网址更名等重大事项。是否接受银行监管部门认可的权威评估机构对其业务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责任部门——个人金融部、信息科技部)
7、银行内审部门是否配备专门的电子银行业务审计力量。是否定期对电子银行业务进行审计。内部审计的范围是否全面,效果是否良好。(责任部门——审计部)
八、检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6.《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 7.《储蓄管理条例》 8.《贷款通则》 9.《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10.《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1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 12.《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 13.《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 14.《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指引》 15.《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 16.《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 17.《商业银行授权授信工作尽职指引》 18.《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18.《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 19.《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20.《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 21.《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 22.《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 23.《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 24.《进一步完善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指导意见》 25.《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 26.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27.《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 28.《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29.《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指引》 30.《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
附件:
一、城商行全面现场检查要点与风险提示对照表
二、票据业务和信贷资产质量及真实性检查要点
第三篇:全面检查
国办要求确保再无暴力拆迁 全国立即展开检查
2011-05-20 08:08 来源:人民网
国办要求确保再无暴力拆迁
要求立即检查征地拆迁制度落实情况,六部门将督察强征强拆
国务院办公厅13日发出通知,决定立即在全国开展征地拆迁制度规定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强化监管,严肃问责,坚决制止违法强拆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等规定,坚决制止违法强制拆迁、暴力拆迁。
【内容】
下月各地上报自查报告
此次专项检查要突出以下三项内容:
一是检查《条例》和其他征地拆迁制度规定贯彻落实情况。包括征地拆迁决定征求群众意见情况;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情况;补偿方案征求群众意见情况;房屋征收评估情况和补偿标准确定、执行情况等。
二是征地拆迁责任落实情况。包括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责任落实情况;政府部门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征地拆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建设情况等。
三是征地拆迁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情况。包括发生违法强制拆迁、暴力拆迁案件查处情况;涉及的领导责任、管理部门责任、直接责任人责任追究情况;涉嫌违法乱纪问题处理情况等。
通知要求,此次专项检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按照通知要求立即开展全面自查,6月20日前形成自查报告报国务院。
第二阶段从6月下旬开始,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公安部、监察部、农业部、法制办等部门组成督察组进行重点督察,督察结果及时予以通报。
【责任】
全面清理已有许可证项目
通知强调,各省(区、市)加强对本地区征地拆迁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所辖各市、县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深入做好群众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不再发生违法强制拆迁、暴力拆迁事件。
各省(区、市)要立即对本地区贯彻落实征地拆迁制度规定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取得实效。立即对《条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制定有效措施,化解矛盾纠纷,但政府不得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
通知要求各省(区、市)督促所辖各市、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紧急通知》要求,对自查出的问题抓紧整改。
坚决依法从严从快查处违法强制拆迁、暴力拆迁案件,对违法实施强拆的责任人,要依法处理;对失职渎职的部门,要严肃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要依法追究有关地方领导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着力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据新华社电
第四篇:银行操作风险检查要点(权威版)
银行业金融机构操作风险检查要点
(一)内控制度的健全性
1.被检查机构内控制度是否能够涵盖所有岗位和业务环节,对无章可循或虽有规章但已不适应当前业务发展和基层行实际管理情况的,上级是否及时制订或修订。
2.是否明确各部门、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形成文件予以传达。
3.是否制订并实施行(社)务管理公开制度。
4.是否建立基层机构负责人及关键岗位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
5.是否严格规范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工作人员八小时内外的行为,并建立相应的行为失范监察制度等。
6.是否建立举报激励机制。是否对举报查实的案件给予举报人以重奖。
7.是否建立完善适时对账制度。
8.是否建立并落实印章、密押、凭证的分管与分存及销毁制度。
9.是否建立与客户两个以上主管热线联系查证制度。10.是否制定培训计划,以提高员工风险内部控制意识。
第页 1 共 6 页 11.是否制定应急预案,提供适当的应急设施和系统,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二)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1.现金及库房管理,包括是否坚持定期查库制度;库存现金是否超过核定额度;现金交接及出入库手续是否规范;库房钥匙及密码的保管与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现金收付是否符合规定;对长短款的处理是否符合规定;大额取现是否经过有权人审核审批;大额取现是否核对取款人身份证件;大额取现是否及时准确登记等。
2.重要会计凭证或单证的管理,包括是否账证核对一致,有无重要空白凭证不纳入账内核算的情况;重要空白凭证是否集中存放库房(柜);是否做到账证、证印、证押分管;是否库内建立“重要空白凭证保管登记簿”,详细记载重要空白凭证的种类、数量、起止号码、出入库时间等内容;是否按种类设置“重要空白凭证使用销号登记簿”;重要空白凭证领取是否符合规定,经负责人签章;重要空白凭证使用是否按顺序号,逐份销号,号码衔接情况;重要空白凭证作废时是否加盖“作废”戳记。并在“重要空白凭证使用销号登记簿上”注明作废的日期、凭证号码,在备注栏注明“此份作废”字样,双人在登记簿上签章;重要空白凭证作废时,是否将凭证右上角号码剪下,贴在“重要空白凭证使用销号登记簿”上;重要空白凭证交接是否符合制度要求;是否
第页 2 共 6 页 交接内容完整,并有移交人、接交人和监交人三方签字确认;是否按规定填写凭证起止号码和数量;属银行签发的重要空白凭证是否由客户签发;是否事先盖好印章备用;重要空白凭证出售是否符合规定;退回的重要空白凭证是否进行销号处理;需要销毁的重要空白凭证是否按规定集中销毁;重要空白凭证是否一律纳入表外科目核算,采用单式收付记账法;运送重要空白凭证是否由专车双人运送;是否发生重空凭证丢失的情况;是否存在重空凭证作废率过高的情况;重要空白凭证的内部检查情况。等。
3.柜员卡、授权卡的保管与使用,包括是否坚持分级授权制度;是否存在串用柜员卡的情况;授权卡是否专人随身保管与使用;柜员卡、授权卡密码是否定期更换或设置过于简单等。
4.印章管理,包括印章领用登记是否及时、准确;印章是否由专人使用并入库保管;印章交接是否符合规定;柜员名章是否妥善保管;分支机构行政公章使用是否经过审批并登记;是否存在业务章与行政公章混用或替用的情况等。
5.账户管理,包括是否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对企业开户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开户资料特别是预留印鉴是否妥善保管;账户启用时间是否符合规定;账户冻结(解冻)业务是否符合规定并及时准确登记;开户许可证管理是否规范等。
6.对账,包括记账岗位与对账岗位是否严格分开;是否在规定时间进行银企对账;对账单是否及时回收并将对账单上的印
第页 3 共 6 页 鉴同企业预留印鉴相核对;对账业务外包是否经过审批核准并明确双方权责关系;对未达账项和差错的处理是否符合规定等。
7.代客服务,包括上门收款是否签订收款协议并执行双人收付制度;上门收款是否及时入账;是否携带现金收讫章或已加盖现金收讫章的空白凭证进行上门收款;上门收款款项是否按规定及时入库;代保管业务流程是否符合规定;代保管品账实是否相符;代发工资是否签定并严格执行代发工资协议;是否制定并严格执行代发工资业务操作流程等。
8.大额存款及转账,包括对新客户大额存款和开设账户是否严格遵循“了解你的客户”(KYC)和“了解你的客户业务”(KYB)的原则,了解该客户的一切主要情况;对大额出账和走账,是否严格按照不同额度设限,分别由基层行双人验核或由上级行独立进行复审、批准;是否对老客户也做到经常抽检稽审,对超过一定金额的,是否由上一级行和基层行的非直接业务经办专岗进行,并与企业的相关热线联系人验证获得确认;是否对所有客户出账业务的用途进行认真验核把关;对出现异动的存款账户是否密切关注并报告;对当日出单是否进行核对,机器打印的出单是否全部核对等。
9.内审稽核,包括内审稽核是否具有独立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内审稽核的频次和检查范围是否合理;是否执行持续跟踪检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是否存在整改不到位或长期不整改的情
第页 4 共 6 页 况;责任认定与责任人处理是否及时、到位等。
10.员工行为排查,包括(1)是否认真做好对“重点关注对象”的排查工作。这些人员主要指:有不良行为记录的人员;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监督制约的高级管理人员;需要分流下岗的人员;有违规操作的基层分支机构部门负责人等。是否通过看工作表现、看经济往来、看家庭状况、看社会交往,采取行为管理访谈办法,对其进行重点排查。(2)是否建立和完善员工的行为失范监察制度。对列为重点关注对象人员8小时以外的行为是否进行关注,以增强对其的了解。对发现的可能引发操作风险和案件发生的员工是否立即采取调整岗位、组织审计等必要措施,将犯罪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3)是否推行重要和关键岗位人员轮岗轮调和强制假制度。是否执行已轮岗调岗人员两年内不得在原岗位替岗顶岗的制度;新提拔到上一级机构任高级管理人员或担任其它领导职务的,是否执行三年内不得分管、包片、蹲点原任职分支机构和业务部门工作的制度。(4)是否实行高级管理人员定期交流和亲属回避制度。各行(社)基层网点负责人是否按规定进行交流和离任审计。高级管理人员离任后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当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送离任稽核报告。高级管理人员是否与直系亲属在同一机构或有上下级关系的业务部门工作。
11.档案管理,包括业务档案整理是否及时;业务档案是否
第页 5 共 6 页 专人专柜(库)保管;档案保管期限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档案丢失、损毁的情况等。
12.计算机管理,包括是否定期进行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安全性检查;计算机密码是否定期更换或设置过于简单;是否存在非营业时间擅自登录系统进行业务操作的情况;是否擅自更改、删除业务操作记录和调整会计科目发生额;柜员离柜是否退出操作界面或进行签退;数据备份是否及时;是否对出入计算机房建立了严格的审批程序和进出人登记制度;是否明确员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用户名或权限使用要求;是否实施用户管理和密码(口令)管理等。
13.录像监控,包括营业机构是否安装并正确使用录像监控系统;录像监控资料保存是否符合规定;是否严格执行录像资料调阅审批手续并及时登记等。
第页 6 共 6 页
第五篇:消防安全检查要点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要点
一、是否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管理人员,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
二、是否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保持畅通,是否有违规住人、在营业使用期间违规施工、违规使用(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等现象。
三、是否有擅自改变建筑结构和用途,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在外墙门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等情形。
四、是否按规定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完好有效。
五、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是否保证24小时双人值班,持证上岗,掌握应急处置程序和设施设备操作技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和联动控制的其他消防设施是否设置在自动状态;墙上是否悬挂《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和《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六、是否按照规范安装、敷设电器产品、燃气用具及其线路、管路,并定期维护、检测;是否有违规使用明火作业、照明,违规进行电焊、气焊,超负荷用电、私拉乱接电线等现象。
七、是否落实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员工是否懂得本场所火灾危险性,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逃生和自救。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开展消防演练。
八、是否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开展演练,相关岗位人员是否明确疏散引导人员的职责。
九、人员密集场所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是否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
http://ksjs1688.taobao.com/category-911923585.htm©spm=a1z10.1-c.w4010-1863081619.7.qUqnzh&search=y&catName=2015%B0%B2%C8%AB%D4%C2#bd 易燃易爆企业消防安全检查要点
一、是否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管理人员,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
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消防车通道、防火分区、防烟分区、防火间距、防火堤等应符合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要求;是否按规定维护保养,确保消防设施、冷却系统保持正常运行;避雷、防静电设施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三、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是否保证24小时双人值班,持证上岗,掌握应急处置程序和设施设备操作技能。
四、是否落实使用明火的管理措施,是否制定和落实夏季防火防爆措施。
五、是否对电气线路和各类化工、油气生产、储存和输送的设施、装置和管线等进行定期维护、检测,确保完好正常。
六、危险化学物品储存、装卸和生产是否建立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否有违规储存、操作的现象。
七、是否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是否对专兼职管理人员以及从事操作、保管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等重点岗位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八、是否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根据单位应急救援需要配备必要的器材、装备和泡沫液等灭火药剂,并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训练。
九、是否建立应急救援和响应机制,制订完善灭火和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专兼职消防力量,并组织开展消防演练。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检查要点
一、文物古建筑是否明确消防安全管理单位,建立消防安全制度,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
二、文物古建筑是否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定期维护保养并保持完好有效;是否有擅自扩建或搭建建(构)筑物、占用防火间距和疏散通道的现象。
三、是否按照文物古建筑的保护等级组织开展常态化的防火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四、是否严格落实火源电源管理,是否有违规使用燃气、私拉乱接电线,是否对烧纸、焚香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五、是否对员工、宗教职业者开展经常性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达到懂得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六、在文物古建筑保护范围内举办祭祀、庙会、游园、展览等大型活动,是否报当地公安部门审核同意。
七、是否依法建立专职和志愿消防队伍,并结合本单位实际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和灭火器材,定期开展训练,具备处置初起火灾和引导人员疏散的能力。
八、是否制订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是否在宗教活动、民俗活动等人员集中的重点时段制订专门预案,明确报警、疏散、扑救初起火灾的人员及其职责。严格用火用电用气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一、严格明火管理
(一)严禁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动用明火。
(二)严禁在公众聚集场所营业期间动用明火施工作业。
(三)严禁在公共娱乐场所的演出、放映场所观众厅内动用明火。
(四)严禁在库房内动用明火。
(五)严禁在地下室生产、储存甲乙类易燃易爆物品、使用液化石油气。
(六)严禁明火作业人员超过规定时间和范围动用明火。
(七)严禁明火作业人员无证操作或违反操作规程。
(八)餐厅等场所使用明火期间必须明确看护人员,落实看护措施。
二、严格用电管理
(一)严禁拆改金属配电箱,严禁在配电箱周围堆放可燃物和其他杂物。
(二)严禁电气线路使用麻花线,应使用铜芯电缆或护套软线。
(三)严禁电气线路铰接,应使用压接法连接。
(四)严禁将移动式插座、充电宝电池等放置在可燃物上或被可燃物覆盖,严禁串接、超负荷使用。
(五)严禁将电线未经穿管保护直接穿过或敷设在可燃物上,空调等功率较大的电气设备应该单独供电,电线独立敷设。
(六)严禁在营业场所、厂房车间、仓库等防火重点部位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子、电热毯、电熨斗、热得快等)。
(七)严禁安装大于60瓦的白炽灯、卤钨灯、高压钠灯、金属卤灯光源、荧光高压汞灯(包括电感镇流器)等高温照明灯具。
(八)严禁超过额定功率超负荷安装使用电气设备。
三、严格用气管理
(一)严禁将液化石油气钢瓶存放在住人的房间、办公室和人员稠密的公共场所。严禁液化气钢瓶与其他火源同室布置。
(二)液化石油气钢瓶与单台燃气灶具之间应使用耐油橡胶软管连接,长度应控制在1.2米至2米之间,且不应有接口。
(三)多台燃气灶具、供气距离超过2米时,应采用硬管连接。
(四)瓶装液化石油气不得设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或通风不良的场所。
(五)气瓶总重量超过100公斤的,应设置独立的气瓶间。
(六)气瓶间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度不应低于2.2米,地面材料应采用不发生火花材料,不得与厨房有连通的门、窗、洞口。且应设通风面积不应小于300平方厘米/平方米的下通风式通风口。
(七)气瓶间应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应使用防爆型电器设备,开关应安装在室外。应配备不少于2具8公斤的干粉灭火器。
(八)燃气管道应明设,位置应远离热源,灶前管与燃气灶具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米,且严禁敷设在灶具正上方。
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
一、消防控制室必须实行每日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每班不应少于2人,值班人员应持有消防控制室操作职业资格证书。
二、消防设施日常维护管理应符合GB25201的要求。
三、应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和其他联动控制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不得将应处于自动状态的设在手动状态。
四、应确保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气压水罐等消防储水设施水量充足;确保消防泵出水管阀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上的阀门常开;确保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柜开关处于自动位置(通电状态)。
五、接到火灾警报后,值班人员应立即以最快方式确认。
六、火灾确认后,值班人员应立即确认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处于自动状态,同时拨打“119”报警,报警时应说明着火单位地点、起火部位、着火物种类、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和联系电话。
七、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单位内部应急疏散和灭火预案,并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