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关于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的意见》的通知豫国资文〔2017〕16号

时间:2019-05-12 02:5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关于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的意见》的通知豫国资文〔2017〕16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关于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的意见》的通知豫国资文〔2017〕16号》。

第一篇:关于印发《关于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的意见》的通知豫国资文〔2017〕16号

关于印发《关于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的意见》的通知

豫国资文〔2017〕16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国资监管机构、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审计局、地税局、工商局、金融办、国税局,中国人民银行各市中心支行、郑州辖区各支行,各银监分局,全省各中级人民法院、郑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省直有关部门,各省属企业: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关于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河南省审计厅 河南省地方税务局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河南省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2017年3月1日

关于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的意见

根据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省属企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和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推进省属企业瘦身健体,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引导,依法处置。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大环保、能耗、水耗、安全、质量、技术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开放透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强化法治意识,严格履行相关程序,公开规范操作,依法依规处置债权债务,妥善做好职工安置。2.政府推动,企业主体。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环境营造、社会保障、统筹协调等方面作用,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补贴和各种形式的保护。强化省属企业集团主体责任,充分尊重企业意愿,自主选择退出途径和方式。

3.因企施策,分类处置。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合理分类,一企一策,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坚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加大省属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加强产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

4.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立足产业基础和长远发展,统筹推进,准确把握工作节奏和力度,不搞一刀切。将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作为处置重点,将“三煤一钢”作为突破口,与化解过剩产能相结合,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统一,促进企业扭亏脱困、转型发展。

(三)主要目标。从2017年开始,在省属企业中全面开展处置“僵尸企业”专项行动,加快“僵尸企业”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处置务。2017 年,完成“僵尸企业”总户数30%以上的处置工作;2018年,完成“僵尸企业”总户数70%以上的处置工作;2019年,“僵尸企业”处置各项工作基本完成,遗留问题基本处理完毕。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全面提升,优胜劣汰的市场化机制日臻完善。

二、重点工作

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协调难度大,特别是面临债务处理难、资产处置难、人员安置难、破产退出难等难题,必须要着眼全局、借势发力、综合施策、破解难题,切实推动处置工作有序开展。

(一)明确界定范围,分类有序处置。

“僵尸企业”是指:已停产6个月或半停产12个月以上、连年亏损、靠政府或集团总部补贴和银行续贷存在的企业;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生产经营难以为继、不具备偿债能力的企业。我省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的工作范围为:省政府国资委认定的省管企业中的“僵尸企业”(含空壳企业);其他省属企业中的“僵尸企业”(含空壳企业)根据前期调查摸底的结果和分类处置的原则,将“僵尸企业”分为“兼并重组类”、“债务重组类”、“破产重整类”、“破产清算类”四类分类处置。对“兼并重组类”企业,引导优势企业通过产权转让、资产置换等方式,实施兼并重组,尽快盘活有效资产;对“债务重组类”企业,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作用,通过担保替换、平移代偿、授信聚拢等方式,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尽快帮助其恢复生产;对“破产重整类”企业,采取出售式整的方式,维护核心商业渠道和大部分职工就业;对“破产清算类”企业,法院要依法实行简易破产程序(包括预重整)加快破产清算,尽快实现市场出清。

(二)关于债务处理问题。

对“僵尸企业”的债务,在核实企业债务结构,建立债权人会商制度,加强对各类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的基础上,分别作出处理。

1.对“僵尸企业”欠银行和其他债权人的债务,依法依规予以处理。2.对“僵尸企业”债务涉及省属企业集团统贷统还或担保贷款的,要加强银企对接,共同制定债务处理办法妥善处理。

3.成立具有金融牌照的省级资产管理公司,向金融机构购买债权集中处理,解决省属企业集团和“僵尸企业”的债务问题。

4.设立国企改革发展基金,对处置“僵尸企业”导致负债率上升的省属企业集团,由基金公司注入资本金,并商定一定年限后由省属企业集团回购,以时间换空间,降低省属企业集团的负债率。

(三)关于资产处置问题。

“僵尸企业”的资产处置,要严格程序、加强监管、强化问责,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1.对“僵尸企业”的资产,按照国有资产交易相关制度规定,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进行处置。组建综合性资产经营公司等处置不良资产的平台,承接“僵尸企业”的不良资产,由平台公司发挥专业优势,运用市场化方式进行处置,实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2.对于因处置不良资产造成的资产损失,根据各省属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情况,对资产负债率过高难以承受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业负债率,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3.积极向国家争取有关不良资产处置政策,切实解决不良资产处置难的问题。

(四)关于职工安置问题。1.支持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方法,通过内部培训转岗、组织劳务输出、自主创业等多种渠道安置富余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后公布实施。

2.对企业与职工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企业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做好社会保险的转移接续。

3.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经其本人自愿选择和企业同意,可实行内部退养,合理确定内部退养期间待遇标准。

4.对因实施破产等原因企业主体消亡的,已内部退养的职工可自愿选择领取经济补偿或选择预留生活费和社会保险费。选择预留生活费和社会保险费的内部退养职工,企业主体消亡时,为其一次性预留缴纳至法定退休年龄的生活费和社会保险费,由政府指定的机构代发生活费和代缴相关社会保险费,个人缴费部分由职工继续缴纳,直至退休。

(五)关于土地处置问题。

1.对“僵尸企业”退出的国有土地既可交由政府收储,出让所得按有关规定用于职工安置;也可由企业自行处理,对符合规划和转让条件的,允许土地使用权人分割转让土地使用权。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

2.兼并重组企业涉及的划拨土地符合划拨用地条件的,经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兼并重组、转产转型企业的土地,涉及改变用途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转产为国家鼓励发展产业和项目的,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可以5年为限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过渡期满后,依法按新用途办理用地手续。原依法取得的工业用地改造开发后提高厂房容积率但不改变用途的,可不再增缴土地价款。经有权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兼并重组改制的国有企业,其使用的原生产经营性划拨土地,可以国家作价出资或入股方式处置。

3.对列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范围的“僵尸企业”用地,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鼓励原企业通过自主、联营、入股、转让等多种方式进行改造开发。原划拨土地改造开发后用途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继续按划拨方式使用。改造开发土地需办理有偿使用手续,符合协议出让条件的,可依法采取协议方式。改造开发需变更原土地用途的,应当依法办理规划修改和用地手续。

(六)关于依法破产问题。

1.建立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主动对接最高法院、省高院有关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破产审判工作部署。支持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和法院裁判结果的执行,对破产管理人持法院破产程序终结裁定书办理企业注销登记手续的,工商管理部门应及时给予办理。协调研究破产审判中涉及的维稳、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问题。

2.按照省高院统一安排,支持和鼓励在中级法院设立专门的破产审判庭,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法启动破产程序,加快案件的立案、审理,依法减免诉讼费用。探索建立企业破产案件简化审理模式,依法实行简易破产程序,缩短审理期限。3.在相关案件的审理和执行中,应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冻结和扣划企业在退出过程中获取的各类财政奖补资金,保证资金优先用于职工安置。

4.加强破产管理人资格审核、认定和管理,提高破产管理人工作质量;加强对企业法务人员的业务培训,组建专门的律师服务团队,指导帮助企业依法开展相关工作。

5.对化解过剩产能兼并重组煤矿的涉法涉诉问题,依法依规妥善办理。对于空壳企业,能够清算注销的依法依规清算注销,符合简易注销条件的按有关规定执行;不能清算注销的可依法破产。

三、加大政策支持

(一)财政税收政策。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职工安置费用符合有关要求的,可按规定统一申请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未纳入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支持范围的,省政府直接出资企业的职工安置费用缺口由省财政解决,省属企业集团下属“僵尸企业”的职工安置费用缺口由集团公司自主解决,确有困难的省财政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具体办法由省政府国资委、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另行研究确定。探索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通过争取中央资金、省财政安排等渠道,多方筹措资金,用于职工安置。研究设立国企改革专项资金,为开展“僵尸企业”处置工作提供资金支持。落实好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出台的有关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包括破产重整)的税收优惠政策。(二)社保政策。对于再就业有困难的“僵尸企业”职工,政府负有社会保险接续和帮助再就业的责任。对在职工安置中一次性补齐欠缴各种社会保险的企业,因欠缴产生的滞纳金,由企业与社保机构协商解决。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待遇。经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的“僵尸企业”失业人员,实现灵活就业后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用人单位招用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僵尸企业”失业人员,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失业人员应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保障其基本生活。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家庭,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三)金融政策。落实好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出台的有关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金融政策,将有保有控政策落到实处。推动金融机构积极争取不良贷款处置权限,依法合规扩大不良贷款核销规模,优化核销程序,及时化解企业债务风险。按照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有关工作要求,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的沟通协调,采取市场化、法制化手段,通过贷款展期等多种方式实施债务重组,降低企业债务负担,为改革脱困创造有利条件。对承担“僵尸企业”处置主体责任的省属企业集团融资困难的,及时增加信用等级,给予融资支持。

四、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在省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省政府国资委牵头,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信访局、省总工会、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国土厅、省审计厅、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府金融办、省国税局、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河南证监局、省高级人民法院等单位参加的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专项工作组,负责统筹协调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有关政策,研究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指导和组织有关省属企业开展处置“僵尸企业”工作。省属企业集团也要相应建立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机制,组织精干力量,指定专门机构,明确职责,按时完成处置任务。

(二)明确责任。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及监管部门与有关省属企业集团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因处置“僵尸企业”在业绩考核、薪酬分配、工资总额核定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省属企业集团,国资监管部门适当予以考虑。政府相关部门应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尽量简化办事流程、减免有关费用,加快办理进度、降低改革成本。省属企业集团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根据本意见要求,明确处置工作总体目标,建立台账、制定方案、明确责任,积极稳妥开展处置工作,并及时报告有关工作进展。

(三)强化督导。建立挂牌督导工作机制,定期跟踪工作进展,强化监督问责。对处置工作开展不力或推进力度不够的省属企业,在业绩考核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中进行问责。将处置“僵尸企业”工作纳入监事会重点监督检查范围。有关省属企业要建立相应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董事会要将处置“僵尸企业”工作纳入对经理层的考核内容。

(四)做好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全面准确宣传破产法理念与制度,广泛深入宣传处置“僵尸企业”的重要意义和成功做法。加强舆情研判,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及时有效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各地方可参照本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在地方国有企业中积极稳妥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第二篇:国资委摸底僵尸企业(推荐)

国资委摸底僵尸企业:总数超2000家 资产3万亿

2016年11月20日00:25 经济观察报

日前,经济观察报获悉,国资委已经全面梳理出中央企业需要专项处置和治理的“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2041户,涉及资产3万亿元。

刚刚进行了兼并重组的一家资源性央企,已经向国资委上报了22家待处理僵尸企业。与该企业进行了兼并重组的相关央企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对于两家企业兼并重组前就存在的僵尸企业,目前正在共同商议处置措施。

在上述央企人士看来,目前乃至明年处置僵尸企业遇到的最大困难有三点:债务重组、人员安置和资产瓶颈。

资金瓶颈欲解

涉及的3万亿资产,真正处置起来并不容易。

一家矿产央企人士表示,以自己所在企业为例,在资本金上,自己所在企业是转型而来,资本金非常少。今年以来,在供给侧改革中需要去产能的企业,需要清理的僵尸企业,大多数经营极度困难,面临债务问题、人员安置及资产处置困难等多重现实难题,企业乃至整个行业都需要更加具体的政策支持和更加到位的资金支持。

另外一家煤炭央企的打算是,推进子公司功能界定与分类改革,从而推进困难企业减亏脱困,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下一步将认真研究总部定位、部门设置,拟定方案,择机推进集团总部、子分公司“瘦身”,严格控制煤矿、电厂、车间等用工人数。

在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除了“人”的问题,另一个挑战便是债务问题。

前述矿产央企人士透露,集团内部在处置僵尸企业前达成的共识是,自己所在的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强周期行业,但绝不是夕阳产业,现在处置僵尸企业,剥离相关资产,进行债务重组,是为了更好地轻装上阵,等待下一个可期待周期的到来。未来几年,考虑到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行业产能出清周期较长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预计集团会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进入最为艰难的时刻。该人士还表示,自己所在企业正在完善相关的债务重组方案,但是目前来看,还需要更加具体的政策支持,希望上层能给企业提供更多可参考的细项操作建议。

这家矿产性央企的着力点之一便是破产企业的后续处理上,这家央企希望能让僵尸企业顺利进入正规的破产渠道。不过,推进也不容易。该央企内部人士表示,集团下属的一家地方僵尸企业,便不愿意进入司法渠道,剥离起来困难重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袁东明认为,解决此类企业的问题需要远近结合。近期,建议各地尽快摸排统计本地区内停产超过1年且复产无望的企业数量,由主要领导牵头,组织地方国土、劳动、法院、银行等相关机构协同配合,集中处理一批停产企业破产。远期,应逐步完善土地、债务、职工安置、企业破产等方面的制度,提升行政能力,提高市场效率。

去产能初见成效

被率先纳入供给侧改革中的钢铁和煤炭行业,去产能已初见成效。经济观察报从国资委获悉,中央企业已经化解钢铁过剩产能483万吨,完成率达到67.2%,分流安置职工2.5万人,完成率达到91%;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642万吨,完成率达到83%,分流安置职工2.6万人,完成率达到69.9%。

其实,一些央企能够较好完成去产能及人员分流安置的目标,原因之一在于早有规划。前述煤炭央企下属子公司从2013年起,就开始为减员增效做铺垫,该煤炭央企内部统计显示,集团的用工总量已经由2013年初的4万多人减少到了目前的3万人左右,累计减员超万人。

为了核减现有用工,上述煤炭央企“彻底清理了管理和技术岗位劳务工”。目前,这项工作还在逐步推进中,截至目前,这家煤炭央企已经通过清理管理和技术岗位劳务工实现减员314人。同时,这家央企还在绩效考核层面发力。比如试用期考核的标准更加严苛,按照企业自己的说法,“不合格人员予以辞退,不胜任工作岗位人员进行转岗培训或辞退”。

另据了解,目前,各地和国务院国资委正在按照验收办法开展去产能完成情况的验收工作,有的地区还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结合各地验收工作进展,国家层面的抽查工作已经陆续展开。

在国家发改委看来,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钢铁煤炭去产能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企业效益明显好转,行业发展状况改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市场供需总体平衡。

第三篇: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

【大 中 小】来源: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市委市政府接待办公室、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浏览 186 人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工作总体部署,扎实做好我市国有“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依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的若干意见》(豫政办〔2017〕14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处置范围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办〔2017〕130号)明确的106户“僵尸企业”名单。其中,市政府有关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53户,县(市)、区政府出资的企业53户。新增“僵尸企业”报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企改办)同意后可纳入本次处置范围,享受相关政策。

二、“僵尸企业”界定标准

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僵尸企业”的界定标准是:停产6个月或半停产12个月以上、连年亏损、靠政府或集团总部补贴和银行续贷存在的企业;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生产经营难以为继、不具备偿债能力的企业。

三、处置方式及标准

五种处置方式及完成处置任务的标准分别为:

(一)兼并重组方式:在出资人批准兼并重组方案后,完成资产审计评估、协议签订、工商变更登记工作。

(二)改制转让方式:在出资人批准改制转让方案后,完成资产审计评估、公开挂牌转让、协议签订等工作。

(三)清算注销方式:以完成工商注销为标准。

(四)依法破产方式:以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为标准。

(五)盘活脱困方式:通过盘活有效资产、强化内部管理、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等途径,实现正常生产经营,现金净流量由负转正,保障职工正常待遇。

四、完成时限

2018年9月30日以前。

五、资产处置

(一)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应按规定提出申请,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批准同意后组织实施。

(二)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委托符合资质条件的中介机构开展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对企业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审批,对资产评估报告进行核准或备案。

(三)资产(产权)转让原则上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公开进行。具体以《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国资委32号令)有关规定执行;采取依法破产方式处置的,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六、土地处置

(一)企业处置时,其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不计入企业资产。其中,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设置抵押的,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置。

(二)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方式处置的,涉及的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符合划拨用地条件的,经市政府批准,可以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

(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转产转型、盘活脱困方式处置的,如涉及土地用途变更,经市政府批准,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

七、职工安置

(一)企业与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支付标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我市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安置政策执行。领取经济补偿金后,符合条件的职工可按规定办理失业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办理失业登记人员可纳入创业就业政策扶持范围,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转岗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人员,可按规定申领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创业培训补贴。

(二)企业处置时(不含依法破产处置方式),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职工,经职工本人自愿,企业同意,可实行内部退养。内部退养期间,接收企业按规定标准为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待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办理正式退休手续。

(三)企业应一次性补齐欠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及其产生的利息和滞纳金,其中,个人应缴费部分按规定由职工补缴。

(四)企业所欠职工在岗期间工资、集资款、个人垫付的社会保险费、医疗费、上岗保证金(风险抵押金)等,经企业申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部门出具意见、市人社部门审核确认后按规定进行清偿。

(五)在按规定流程签订协议、缴纳社会化服务管理费、移交人事档案后,企业离退休人员可移交新乡市社保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进行社会化管理。有关离休干部公用经费、工伤退休职工医疗保险费、军转干部各项补贴、建国前参加工作老工人经费等事项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办理。

(六)涉及工伤、抚恤、军转干部政策等事项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办理。

(七)涉及职工安置事项,应制定职工安置方(预)案,并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

八、方案审批

(一)市属企业改制(处置)方案由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市政府有关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改制(处置)方案由各系统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市属企业所出资企业的改制(处置)方案由市属企业审批。

(二)市属企业职工安置方(预)案由市人社部门审核;市政府有关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的职工安置方(预)案,由其履行出资人职责部门指导企业制订职工安置方(预)案,并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和我市国有企业改制政策,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后,报市人社部门审核;市属企业所出资企业的职工安置方(预)案由市属企业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后,报市人社部门审核。

九、专项支持政策

为用好用活处置国有“僵尸企业”有关政策措施,加大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力度,规范企业处置程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最大限度盘活国有资产,最大程度保障职工利益,对按时完成处置任务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企业,制订以下专项支持政策:

(一)设立市国有“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专项经费。市政府对“僵尸企业”按每户企业不超过20万元的标准,借资“僵尸企业”处置专项工作经费,专项用于清产核资、审计评估、破产立案、信访稳定等方面支出。该部分借资待企业资产变现后归还。若无可变现资产,由市财政部门提出建议,报市政府研究同意后按有关规定核销。

(二)社会保险费及利息、滞纳金可缓缴、免缴。企业处置时,应一次性补齐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及其产生的利息和滞纳金。对一次性补缴欠费确有困难的,经企业申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部门和市人社部门审核并报省人社厅批准,可延期缓缴欠费,但延期缓缴时间最长不超过1年,延期缓缴期间各项社会保险费欠费部分免收滞纳金。企业特别困难的,经企业申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部门和市人社局审核、市政府同意并报省政府批准后,可只补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及按计账利率计算的利息。

(三)依法破产企业欠缴的养老保险统筹部分可核销。对采取依法破产方式处置的“僵尸企业”,其欠缴的养老保险费,按有关规定在资产变现收入中予以清偿;清偿欠费确有困难的企业,经企业申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部门和市人社局审核、市政府同意,提供申报核销养老保险费相关材料,其欠缴的养老保险费包括长期挂账的欠费,除企业缴费中应划入职工个人账户部分外,报省政府批准后可以核销。待省政府批准同意核销后,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及时记录,职工的缴费年限予以承认。

(四)企业资产处置收益优先用于职工安置费用。企业资产处置收益优先用于解决职工在岗期间欠发工资、集资款、上岗保证金(风险抵押金)等企业经营性欠账部分。若企业资产处置收益不足以安置职工的,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各项社会保险费欠费、职工代垫的各项社会保险费、职工代垫的应报未报的医疗费等政策性欠账部分,可由企业申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部门和市人社部门审核后,由市企改办区分类别和综合平衡后提出建议,报市政府研究支持意见。

(五)市政府部门可统筹使用出资企业资产处置收益。有条件的市政府部门,其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的资产转让收益、企业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收益及土地变更用途增值收益,经市企改办研究并报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可统筹用于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僵尸企业”处置所需的职工安置费用。若有剩余,剩余部分上缴市财政。

(六)政府投资公司积极支持“僵尸企业”处置。市政府出资设立的政府投资公司要运用自身投融资和资本运营功能,在企业并购、兼并重组、资产处置、债务重组、人员安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市场化方式,盘活“僵尸企业”资产,整合有效资源,积极服务于“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七)市属国有企业出资设立的企业纳入“僵尸企业”处置范围的,资产处置收益首先用于职工安置费用,缺口部分由其出资企业负责解决。

(八)人民法院在审理执行“僵尸企业”处置相关案件时,不得冻结、扣划企业处置时获得的财政支持资金和职工安置资金。

(九)领取营业执照后未开展经营活动、申请注销前未发生债权债务关系或债权债务已清算完结的企业,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销登记。经人民法院裁定强制清算或裁定宣告破产的“僵尸企业”,清算组、管理人持人民法院终结强制清算程序裁定或终结破产程序裁定,向企业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实行简易注销程序。

(十)对县(市)、区政府实施奖补政策。县(市)、区政府处置国有“僵尸企业”工作所需各项费用由各县(市)、区政府研究具体意见。对全面并提前完成处置任务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给予阶段性奖补:5月底以前完成处置的,每户企业奖励25万元;6月底以前完成处置的,每户企业奖励20万元;7月底以前完成处置的,每户企业奖励15万元;8月底以前完成处置的,每户企业奖励10万元。

十、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市“僵尸企业”处置的组织领导工作,统筹部署重点任务,研究重要问题,决策重大事项,推进重点工作。按照“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各县(市)、区政府负责其出资的“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市属企业负责其出资的“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二)加强业务指导。市企改办牵头负责全市“僵尸企业”处置的综合协调和具体事务性工作。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市国有“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专班,由市中级人民法院、总工会、财政局、人社局、工商局、国土局、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等单位,各抽调1名业务科长,脱离原单位工作岗位,实行集中办公,负责“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中涉及本部门业务工作的综合协调、政策咨询工作,指导企业制定处置方案、规范处置工作程序,协调解决企业处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部门各司其职。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结合自身职能,认真组织、服务、推进、支持“僵尸企业”处置的相关工作。市中级人民法院主要负责涉法涉诉案件审理及企业依法破产等工作;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筹措等工作;人社部门主要负责职工安置政策指导、职工安置方(预)案审核及落实有关减免缓缴政策和失业人员再就业救助、补贴等工作;国土部门主要负责依法处置国有土地、高效盘活土地资产等工作;工商部门主要负责企业工商注销、变更等工作;税务部门主要负责涉及资产重组、依法破产、清算注销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及社会保险费收缴工作;金融及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债务重组、不良资产处置、防范金融风险等工作;总工会主要负责指导企业筹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等工作;信访部门主要负责企业信访稳定方面的指导、协调等工作,做好信访接待大厅的来访接访工作;审计、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等部门要结合工作职能给予大力支持。

(四)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台账,每户企业均由县(处)级干部分包负责,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进度。市企改办每周召开处置“僵尸企业”工作例会,通报进展情况,研究存在问题,督促工作进展;市政府督查室每半月对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僵尸企业”处置工作进度进行一次专项工作督办,对工作进展缓慢的单位下达督办通知;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督查会,对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工作进展情况排名通报,督查工作进度,安排重点任务。

(五)强化考核问责。“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纳入市政府重点专项工作推进计划,对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专项工作考核。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应切实增强“僵尸企业”处置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认真宣传职工安置政策,规范落实职工安置事项,维护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消极怠慢、失职渎职、违纪违法等行为严肃查处。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由市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解释。各县(市)、区政府可参照本指导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加以落实。

第四篇:僵尸企业的成因与处置策略

“僵尸企业”的成因与处置策略

作者:黄群慧 李晓华 《光明日报》(2016年04月13日 15版)

市场机制不完善是“僵尸企业”的主要成因

“僵尸企业”(zombie company/zombie firm)一词最早出现于对20世纪90年代早期日本资产价格崩盘后漫长经济衰退的研究中,意指接受信贷补贴的企业或没有利润的借贷企业。结合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我国的国情,我们认为“僵尸企业”是指不具有自生能力,主要依靠政府补贴、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或借债而勉强维持运营的企业。

我国现阶段的“僵尸企业”大多分布在产能过剩行业,既存在于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能绝对过剩行业,也存在于光伏、风电等相对产能过剩行业。对于前者,由于行业的需求高峰已经过去,其中的“僵尸企业”很难重生;对于后者,由于市场前景长期看好,如果能熬过凛冬,随着技术成熟、产品完善和市场启动,“僵尸企业”还有重新焕发活力的可能。另外,有相当部分“僵尸企业”是处于衰退产业(如服装产业)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或已进入产业生命周期的衰退期,产业已不能容纳原有数量的企业,在部分企业通过转型升级而存续下去的同时,其他企业将不得不转型或退出。当然,从所有制结构看,“僵尸企业”大多属于国有企业,这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规模大、员工多、在地方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容易获得银行贷款,但同时社会包袱重、人员下岗分流难度大,于是成为“僵尸企业”的主体。

从“僵尸企业”的生存状态看有三类:一是死亡企业,这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无法抵消可变成本,长期处于停产状态;或者企业已资不抵债或无法支付到期债务,但企业的债权债务尚未得到清理。二是显性“僵尸企业”,这类企业 1 尚能经营,但营业收入已不足以支付包括工资、管理费用、原材料费用、贷款利息、税金等在内的全部成本,企业连年亏损,处于高负债率状态。三是隐性“僵尸企业”,这类企业从表面看似健康,但需要来自外部(主要是政府)的持续救助维持经营,或者仅能偿还债务利息但不能削减债务负担。

“僵尸企业”的成因较为复杂,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所占所处生命周期、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都是重要的因素,但从根本上说,当前“僵尸企业”的存在主要是因为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过度保护、产业政策选择性过强,使得市场无法快速出清而造成的。

第一,选择性产业政策和地方保护是“僵尸企业”的制度性成因。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选择性产业政策,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创新的不确定性,在事前很难选择出未来市场竞争中胜出的企业和技术路线,选择优胜者的产业政策往往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并造成市场扭曲。地方政府出于增加GDP和税收的考虑,普遍采取给予土地、税收优惠和放宽环保、能耗、温室气体排放等监管的方式招商引资,不但造成过度投资从而催生大量过剩产能,也使得一些低效率的企业能够依靠补贴或减少成本支出而生存下去。

第二,资本市场发育滞后为上市“僵尸企业”维持生存提供了条件。股票市场具有很强的融资功能,但我国股票发行实行审批制与核准制,退出机制又不健全,“壳资源”稀缺,上市身份本身就具有巨大价值。20多年来,A股真正退市的上市公司只有四十多家。凭借上市身份,许多“僵尸企业”采取增发募集资金、出售名下资产和股权、将政府补贴直接转化为利润等方式避免退市,甚至能够通过资产重组、并购将“壳资源”卖出好价钱。

第三,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制约“僵尸企业”按市场规律退出。“僵尸企业”退出的最大阻力是人员和资金问题。一方面,企业破产后会造成大量职工下岗,如果不能给这些下岗职工提供失业后的生活保障、妥善安置他们再就业,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只要企业能够按期偿还贷款利息,银行就能维持好看的“报表”,企业破产则会导致银行坏账问题暴露。因此,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银行,都尽可能对“僵尸企业”提供各种支持,使他们能够维持运营。

全面评估、精准施策是处置“僵尸企业”的当务之急

“僵尸企业”的存在加大了金融风险,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是降低了资源使用效率。“僵尸企业”都是靠“输血”生存,需要汲取各种资源来维持生存却不产生经济效益,如果这些资源被用于健康企业或成长性领域则能够获得更好的收益。国际金融危机后,尽管我国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仍有一些有市场、有活力的企业遭遇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信贷资源被低效企业占用。二是恶化市场竞争秩序。一方面,为效率低下的“僵尸企业”提供补贴和低成本信贷,这本身就导致了对其他企业的不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大量“僵尸企业”的存在加剧了产能过剩,使整个产业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潭,产业盈利状况恶化,企业无力进行创新投入和转型升级。三是加剧金融风险。“僵尸企业”背负大量债务却又缺乏偿债能力,而且往往涉及“三角债”或担保等关联责任,随着时间的延续,其经济效益不能好转、债务问题不断加剧,金融系统的风险也将随之不断增加。一旦一批“僵尸企业”违约,银行的不良贷款会大幅度增加,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一系列企业的破产倒闭,放大金融风险。

虽然“僵尸企业”的大量存在会引起上述风险,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僵尸企业”都应被淘汰。事实上,一部分“僵尸企业”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企业转型的成功也能够重新焕发活力。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早期日本“僵尸企 业”中的大部分并没有破产或退市,大部分存活下来的“僵尸企业”的绩效在近年还有了显著提高。因此,“僵尸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处置办法,而应抓住重点、分类化解、精准施策,协调推进。

全面评估。对资产负债率高企、无法准时偿还银行到期利息、纳税额明显减少、用电量明显降低、拖欠职工工资等特征的企业进行重点排查,委托专业机构对其资产负债状况和发展潜力进行评估,并根据经营状况、困难成因、发展潜力等进行分类,对于无法继续生存的企业,提出退出市场方案,对于仍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编制有助于企业成长的发展规划。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促进银行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贷款客户进行准确评估,加强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全面分析“僵尸企业”的现状。

精准处置。根据“僵尸企业”的不同情况,清理退出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安全、质量标准的落后产能企业,绝对产能过剩产业和衰退产业中长期亏损和停产的企业要加快清理退出,并对土地进行腾退,给优势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腾出空间。对因管理水平落后、暂时性产能过剩而出现亏损,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高、产业发展前景长期看好的企业,重在兼并重组,一方面通过帮助企业降低债务负担、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另一方面加快兼并重组,盘活存量资产,避免优势企业扩张时重建新项目造成产能进一步扩张。由于我国企业在整体上与发达国家在装备、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不退出的“僵尸企业”都要进行改造提升,一方面政府在技术改造投资、产业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给予一定支持,更重要的是企业要主动加强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开发出市场有需求、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提供有效供给。

协调推进。处置“僵尸企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必须全面协调推进。一是从组织上要有专门机构负责总体的协调职能;二是推进金融体系改革与处置“僵尸企业”相结合,重视借助政策性融资和资本市场灵活利用金融工具,充分发挥金融在处置困难企业中的服务作用,增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三是社会政策与“僵尸企业”破产政策相协调,建议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建立企业退出基金,对下岗职工进行补偿、安置,加强转岗、创业培训和支持,完善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僵尸企业”的治本之策

处置“僵尸企业”,应减少政府行政干预,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其破产、重组还是存续,以及存续企业转型、改革的方向。但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政府作用的发力点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淘汰“僵尸企业”。

健全法律制度。使“僵尸企业”的破产、兼并、重组有法可依,也让企业形成稳定预期,打消侥幸心理。

转变产业政策。纠正不恰当的财政补贴等市场扭曲行为,实现从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的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变,重在完善市场机制和企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

完善金融体系。一方面,不断创新金融工具,通过市场化的多种融资手段支持“僵尸企业”在市场出清。另一方面,稳步推进上市公司注册制改革,改变“僵尸企业”凭借上市身份获得补贴、贷款维持生存的局面,扩大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

深化国企改革。国有“僵尸企业”在全部“僵尸企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因其国有性质也更便于采取产业政策进行处置。通过国有资本预算和业绩考核等手段,加快国有落后产能企业淘汰和无效资产剥离;为技术水平领先、行业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补充资本金,使其恢复造血功能;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整合平台,推动“僵尸企业”中的优质资产进行兼并重组;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第五篇:僵尸企业处置面临七个棘手问题

僵尸企业处置面临七个棘手问题

2016年01月27日03:53 上海证券报 3分享添加喜爱打印增大字体减小字体

僵尸企业处置面临七个棘手问题

文眼

僵尸企业占用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侵蚀有限的市场空间,是阻碍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病毒。僵尸企业的形成有其复杂原因,僵尸企业的处置自然也不会轻松。激浊扬清,去腐立新,处置僵尸企业不能畏首畏尾,要直面问题,辩证施治,运用多种手段,剥离病变部位,为企业营运输入氧气,为经济增长增添新鲜血液。

——亚夫

■目前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兼并主体对僵尸企业实施并购重组的动力明显不足;僵尸企业反并购阻力较大;僵尸企业难以破产退出;僵尸企业主动自救脱困能力缺乏;部分救助措施短期化倾向明显;部分长期无经营活动的僵尸企业无法注销;僵尸企业帮扶工作的所有制之间差异依然存在。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僵尸企业处置问题;不仅提出了处置僵尸企业的路径与目标,而且明确了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原则。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是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主要路径,“重组救活为主、破产退出为辅”是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原则,中央大力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的目标是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刘兴国

目前我国煤炭、钢铁、有色、矿业、石化等行业僵尸企业数量众多,那些高度资源依赖的地区僵尸企业问题尤为突出。

作为我国优秀企业的代表,上市公司中的僵尸企业也不在少数;据统计,2012年以来沪深两市有多达266家上市公司扣除非正常损益后连续三年亏损,完全依赖政府补助或出售资产粉饰报表,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左右。这些长期陷入经营困境的僵尸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僵尸企业处置问题;不仅提出了处置僵尸企业的路径与目标,而且明确了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原则。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是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主要路径,“重组救活为主、破产退出为辅”是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原则,中央大力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的目标是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与国务院国资委正在就僵尸企业处置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和讨论制定相关政策举措,预计将会尽快出台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处置机制,并为顺利推进僵尸企业处置设立专项基金。

2016年,僵尸企业的妥善处置,将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经济工作之一。事实上,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一直都在推进僵尸企业的处置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从实际处置效果看并不理想,在处置进程中常常遭遇重重阻力。深入分析与把握前期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新时期顺利推进僵尸企业的处置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兼并主体并购动力不足

当前阶段,处置僵尸企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推进优势企业或相对优势企业对其进行兼并重组。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兼并主体对僵尸企业实施并购重组的动力明显不足。

首先,僵尸企业自身的资产状况非常差,对兼并主体来说,兼并难以给企业带来有价值的新资产;尤其是那些本身不占有特定资源的僵尸企业来说,并购的价值更低,更加难以满足兼并主体的并购要求。

其次,作为并购主体,必然希望并购至少能够在某一方面能够给企业创造新价值;如果对僵尸企业的兼并重组不能带来新的有价值的资产或资源,至少希望并购能够在税收筹划方面为企业提供新的空间,能够借助报表合并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合理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或者是能够享受到特定的税收优惠;但在当前征税制度下,兼并主体力图通过兼并僵尸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空间十分有限。

再次,对僵尸企业的兼并相对容易,但后期的整合重组却困难重重;尤其是僵尸企业人员的整合,更是令所有并购主体头疼的难题;长期经营困难的僵尸企业,其人员往往都已经形成了诸多不符合现代生产运营要求的习惯,而且由于长期不能正常上班,积极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这些老员工可能难以顺利融入并购主体,相反会对并购主体的管理产生负面影响,迫使并购主体管理层不得不耗费更多精力来处理被并购僵尸企业遗留问题,从而降低并购主体的总体管理效果。

最后,正因为上述原因的存在,导致在现实中,并购主体对僵尸企业的兼并重组往往以失败告终,大量并购失败案例的存在,显然进一步削弱了并购主体的并购动力。

僵尸企业反并购阻力较大

在关注兼并主体并购动力不足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来自僵尸企业自身的反并购阻力问题。在长期以来的企业调研中,我们均发现,不少僵尸企业自身存在明显的反并购倾向。僵尸企业反并购阻力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但总体上看,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僵尸企业管理层的反并购倾向最为明显,绝大多数僵尸企业的反并购阻力主要是来自管理层;在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传统思想影响下,企业普遍都不愿意被他人兼并,宁肯自己惨淡经营,也不愿意成为别人的子公司;在具有行政级别的国有企业中,这一来自管理层的反并购阻力更为明显,独立经营意味着具有完整的经营决策权和特定的行政级别,而一旦被并购,不仅会丧失经营自主权,而且会失去长期以来享有的特定行政级别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特定待遇;尤其是那些临近退休的特困国企负责人,其维持独立运营、反对兼并重组的动力最为明显。

其次,一些僵尸企业会遭遇来自员工层面的反并购阻力;对国有僵尸企业来说,员工主要担心的是随着并购的发生,可能会导致员工身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未来工作的稳定性和待遇的可预期性,正是出于对身份改变的担忧,特困央企员工不愿意被地方国企或民企兼并重组,而特困地方国企员工则不愿被民企兼并;如果是央企兼并地方国企、地方国企兼并民企,来自员工的反兼并阻力要小得多,甚至可能根本就不会遭遇反兼并阻力;当然,在特定情况下,如担心并购后企业搬迁从而影响到自己工作的便利性,特困民企的员工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反并购倾向。

僵尸企业难以破产退出

国外处置僵尸企业,尤其是那些长期严重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经营困难企业,更多是借助司法机制,帮助僵尸企业依法破产退出。2006年8月27日,十届人大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并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但至今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公众舆论,似乎仍将破产视为不可碰触的雷区,企业真正通过破产退出的数量十分有限。导致我国僵尸企业难以借助破产实现顺利退出的原因,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破产退出的机制尚未完全理顺,阻碍了僵尸企业通过破产渠道实现退出;尽管我国已经有了《企业破产法》,但在企业破产流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没有真正全面解决,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僵尸企业破产退出的机制,尤其是对国有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企业破产后,原有企业人员如何安置,国有破产企业的资产如何处置,都缺乏一个完善的处置机制,这无疑构成了企业破产退出的严重羁绊。

第二,以银行为代表的僵尸企业债权方,并不愿意推动僵尸企业破产退出;银行往往是那些僵尸企业最主要的债权人,尤其是对那些大型僵尸企业来说,其负债基本上都是来自银行,这些僵尸企业一旦破产退出,银行负债将彻底失去回收的可能性,出于维持哪怕是一丝渺茫的负债回收希望,以及避免不良贷款问题在自己任内暴露的需要,债权银行并不希望僵尸企业通过破产进行退出,为了维持僵尸企业的继续生存,部分债权银行甚至不惜继续为原本已经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继续提供融资,以临时性解决其持续运行问题。

第三,地方政府部门往往是阻止僵尸企业破产退出的最直接干预者,是企业能否破产退出的决定性力量;对地方政府来说,他们可能根本就不希望看到企业破产退出现象的发生,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地区生产总值的减少、财政收入的下降、区域产业结构的改变、就业压力的上升、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因此,地方政府总是希望能够尽可能维持僵尸企业的持续经营,而不是推动企业破产退出,甚至存在部分地方政府干预司法与信贷,以避免因为司法与信贷行为导致僵尸企业破产退出。

第四,依法破产退出的司法程序繁琐冗长。据调查,法院在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时,从诉讼立案到执行完破产程度,通常需要两三年时间。这一漫长的审理与执行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债权人通过司法渠道申请僵尸企业破产的动机。司法程序的漫长,主要是因为进入破产程序的僵尸企业本身情况往往非常复杂,法院申请难度大,审理结束后执行起来也不容易,尤其是国有企业破产案件,其难度更大。

人民法院在审理国有企业破产案中发现有三难:一是资产状况混乱,许多企业的资产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资产凭证缺失,无法证明账上资产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二是破产债权较多,追收难;多数破产国有企业的对外债权均占全部资产的70%以上,数额巨大,少则百万,多则达千万元之多,而且均为不良债权,很难追收。三是职工安置标准不明,资金来源少,保障难。

职工安置是破产审判中的一大难题。进入破产程序的国有企业多数是停产多年或是经过转制后留下的老企业,有关职工安置的标准尚不明确,存在不少争议。此外,破产企业的抵触情绪与不配合,人为拖延了司法审判的进行。实践中常有破产企业人员恶意转移隐瞒资产、不如实申报债权债务的行为,以及存在不按时向法院提供财务账簿等行为。

第五,由于存在“僵而不死”的寻租空间,上市公司中的僵尸企业退出尤为困难。在当前IPO制度及并购重组炒作热潮的推动下,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特殊的壳价值,一些具有较好盈利能力与发展前景的企业由于短期内难以自己通过直接IPO上市,往往转向寻求借助对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来完成上市;这时候,那些长期亏损却又能够借助现行退市制度不健全而占据上市资源的企业,也就成了那些急于上市企业的并购首选目标:付出相对较低的并购成本,就能够快速实现上市。

正是基于特困上市公司这一特殊的壳资源价值,其退出变得尤为困难。一方面企业自身会想尽一切办法避免退市,不断寻找并购重组机会,并借助并购重组进行股价炒作;另一方面,基于上市公司的形象价值,以及壳资源价值,地方政府更加不愿意推动特困上市公司的破产退出。实践中甚至存在滥用破产重整制度安排的现象,为帮助特困上市公司保壳资源,某些地方政府往往联手法院强迫债权人同意特困上市公司进行性破产重整,以债务豁免的方式实现上市公司扭亏为盈从而恢复上市,进而寻求并购重组机会,把原本根本不值钱的壳卖一个好价钱。

僵尸企业主动自救脱困能力缺乏

从企业自身角度说,自救脱困应该是僵尸企业的首选策略;但事实上,我国企业一旦陷入经营困境,往往难以自救脱困。总体上看,我国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可能有两种不同路径:其一是由于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而陷入经营困境,其二是由于资金链突然断裂而快速陷入经营困境。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陷入经营困境,企业都难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救脱困。

首先,僵尸企业产品结构调整能力差。对那些因为产品缺乏竞争力而逐步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来说,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是实现脱困的唯一选择。但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产品之所以缺乏竞争力,往往都是因为企业缺乏创新能力,期望僵尸企业自身通过创新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并不现实;受资金匮乏影响,僵尸企业也难以借助技术引进来实现产品结构调整。而且,调整产品结构往往需要同时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对缺乏资金的僵尸企业来说,如何筹措生产线改造资金显然是一个大难题。

其次,僵尸企业通过整体或部分变卖资产进行自救的方式也不一定可行。当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时,不少企业都会考虑通过整体或部分出售资产的方式来摆脱困境,但在实践操作中,除了前述阻碍性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企业资产的变现。即使是买者愿买、卖者愿卖,而且资产质量也不错,僵尸企业也不见得就能够顺利实现资产的出售。尤其是国有企业,本身并没有独立处置企业资产的权限,程序繁琐的资产评估与审批,可能往往会导致僵尸企业丧失资产变现的最佳时间点,甚至可能会变相劝退并购重组意向方。这种因国资转让审核时间过长而导致重组失败的案例并不少见。

再次,对因资金链断裂而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来说,自救同样十分困难。因融资过度导致资金链突然断裂而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其资产基本上都已经被抵押给了银行,只要有其中某一家银行启动诉讼保全程序,其他银行也会马上跟进,企业必将全面陷入困境。这一时期的企业,应该是已经完全丧失了继续融资的能力,指望通过新融资来缓解经营困境几无可能。当然,如果企业存在大量应收账款,也许通过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从而实现自救脱困,但在宏观经济整体都不景气、企业之间应收账款普遍严重拖欠的情况下,这一操作空间可能也比较有限。

部分救助措施短期化倾向明显

僵尸企业脱困问题应该说已经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与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并且在如何帮助僵尸企业脱困上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部分举措确实取得了较好成效。帮扶僵尸企业的成效无疑值得肯定,但也不应忽视当前僵尸企业帮扶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想要帮扶僵尸企业的愿望肯定都是好的,但良好的愿望并不必然带来预期的正确结果。

当前政府及金融机构的部分帮扶措施的着力点存在偏差,一些救助举措往往都是致力于临时性地解决某一特定问题。如当前政府出台的一些稳岗补贴措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难企业经营压力,减少了困难企业的人员裁减规模,短期内实现了社会就业的稳定;但从长期看并不利于困难企业降低成本压力、提高劳动产出效率。稳岗措施如果不与其他举措相配合,他只会延缓企业裁员或破产退出时间,而不会对重新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产生积极影响。不加区别地为困难企业办理转贷续贷甚至增加新贷款,可以在短时间内继续维持无活力、无前景企业的生产运营,但在吞噬完大量金融资源后,一旦信贷支持无以为继,这些僵尸企业依然会走上破产倒闭的归宿。

部分长期无经营活动的僵尸企业无法注销

调查中发现,目前在各地仍存在部分长期无实质性经营活动、并且已经严重资不抵债的僵尸企业,无法依法注销,被迫在名义上继续存续。这类企业往往都是因陷入经营困境而被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托管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如广物控股所长期托管的一些严重亏损但长期无任何经营活动的中小国有企业。这些企业本来应该依法破产,然后进行注销。但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欠税问题,以及难以厘清的债权债务问题,尽管托管方一直努力采取措施对上述问题进行相关处理,但往往难以满足公司注销的法律要求,无法完整提供公司注销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导致被迫勉强继续维持这些被长期托管、无实质性存在价值与意义的僵尸企业继续在名义上存活运行。

这些被托管的僵尸企业往往在被托管之前已经欠缴巨额应纳税款,再加上长期累积下来的欠税滞纳金,及时变现了被托管企业的全部资产、土地,往往也无法缴清所欠税款及滞纳金;这导致托管方也不愿意去主动清缴这些长期托管企业的历史欠税问题,从而采取放任这些企业继续存续。工商注销所要求的无重大债权债务申明,对托管方来说也是一个不愿去碰触的难题,因为基于历史原因,托管方可能确实难以厘清这些被托管企业的历史债权债务;而一旦做出无重大债权债务的申明,在被托管企业依法注销后,如果有债权人提出债权主张,托管方需要承担合法债权的偿还责任,这对托管方来说,显然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对托管方来说,在无法厘清被托管企业债权债务的情况下,不去主动推动这些毫无存续价值的被托管企业的依法注销,可能是一个更为合适的选择。

僵尸企业帮扶工作的所有制之间差异依然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僵尸企业帮扶工作的重点,一直都是针对国有企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民营经济所占比重小,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如现在;那一时期的僵尸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僵尸企业帮扶政策,无一例外都是指向国有企业脱困,国家所出台的企业脱困政策文件,都明确指明是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安置等。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的数量,已经占了全国企业数量的90%以上;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近2000万户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数量不足15万户。

从数量上看,目前陷入经营困境的民营企业数量,要远远大于国有企业;政府帮扶僵尸企业的工作重点,不应该继续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所确立的国有企业身上。

总体上看,造成当前政府僵尸企业帮扶工作重点继续停留在国有企业身上,并且在事实上形成僵尸企业帮扶工作在所有制之间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意识形态上我们仍然高度强调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与脊梁,因而导致各级政府更多关注国有经济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民营经济在发展中所遭遇问题的关注与解决。

二是出于对民营经济产生于市场经济并应该自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自我发展的简单化认知,导致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下意识地忽略了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政府适当进行帮扶的必要性。

三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职工身份属性的差异,导致国有企业职工更倾向于依赖政府帮助进行妥善安置,而民营企业职工更多倾向自谋出路,从而决定了地方政府被迫选择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特困国有企业的帮扶以妥善处置其职工安置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企业联合会)

下载关于印发《关于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的意见》的通知豫国资文〔2017〕16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关于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的意见》的通知豫国资文〔2017〕16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