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支持系统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支持系统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3508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3508号提案内容
2013-02-28 案由:关于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支持系统的提案 提案人:杨公社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教育部办理 主题词: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国人关注。近年来,网上对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质疑声不断,大学生“被就业”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一方面是大学生苦于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于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在寻找破解这一难题的良策。
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开展帮助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试图通过创业来促进就业。但实践结果表明,大学生失业后,大多数人并没有在政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寻求政府创业资助的也为数不多。个中原因,除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大学生自身不主动等因素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信息沟通。因此,建议针对高校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乃至中专生、技校生)建立起就业信息支持平台,使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能够通过这一平台真实地反映并随时随地查找到。其中核心是建立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信息卡,此卡类似于养老基金卡,不受地域限制,长期有效,甚至终生相伴。通过让毕业生持有这一信息卡,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
一是对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每年国家教育部都要逐级统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以期能对下一年的招生计划提供支持。但不少学校为了宣扬自己的培养成绩,通过虚名、虚报、瞒报甚至是让学生假就业的形式提高自己的就业率。以致国家不能准确把握高校毕业生当年的就业情况。由于信息偏差,一些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和学校在来年还在不断地扩招,导致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建立高校毕业生信息卡,可以使每一位毕业生就业信息变得透明、准确,从根本上杜绝高校虚报、瞒报等行为的发生。
二是对学生自身就业的支持。通过这一就业信息平台,没有就业的毕业生甚至已毕业的大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查找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提高就业的针对性。
三是对国家乃至全社会爱惜人才、人才开发的支持。自1989年国家试行大学生毕业双向选择以来,有无数个大学生被撒到茫茫人海之中,多少年后,就连母校都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到哪里?在干什么?更谈不上毕业后的持续支持了。这些学生便慢慢地被湮灭。通过这一支持系统就可以实时查找到毕业生的动态信息,为国家、社会对人才的使用与开发提供支持。
目前借助于互联网和物联网,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支持系统在硬件及技术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建议教育部等政府主管部门尽快将大学生就业信息支持系统建设纳入规划并实施。
3508号提案复文 2013-0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年8月10日以教提案〔2012〕第28号文函复:
杨公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支持系统的提案》(第3508号)收悉。提案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对我们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非常有帮助。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已初步建立了全国范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教育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年来一直注重利用互联网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早在2003年就开通了“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为毕业生提供求职应聘服务,并促进全国范围普遍建立就业网。2006年联合原人事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以及国资委等五部委联合发起成立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立足联合各大行业部门、主要用人单位和知名高校,通过采用网络技术搭建的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更高层次的供需信息双向共享。2008年整合“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等资源,开通了“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平台集教育、指导、服务、研究、宣传等功能为一体,利用网络技术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系统的资源,采取网上服务和网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努力从根本上解决供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2009年开始研发“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并于2010年启用。该系统采用全国统一数据信息标准,建立教育部、省市和高校三级网络架构,将就业服务、电子政务及就业监测预警三大功能有机结合,面向学生、用人单位用户,真正从技术上实现教育部、省市、高校就业网之间互联互通和信息合理有效共享。截至到目前,该系统已将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31个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站、2000多所高校就业网站互联互通在一起。目前已经实现了每月各省市就业统计数据的网上报送,保障了就业状况的及时统计。
二、加大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信息服务力度。目前我们以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作为支撑,通过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已经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一站式注册和发布,即只需要在相互联通的2000余个网站中的任意一个站点注册,即可将求职、招聘发布到其他网站,并能共享相关信息。同时该系统还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发布、信息检索、信息筛选、在线投递、在线互动、短信通知、邮件交流等招应聘功能,极大地提高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求职招聘效率。为保证信息真实性,系统通过调用全国高校学籍数据库实现学生实名注册,通过查询全国组织机构代码中心的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实现用人单位实名注册,保障了招应聘双方的信息真实可靠。
三、进一步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功能,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根据提案所提建议,我们将改进系统功能,长期保留注册学生的账户信息,使学生不但在校期间能通过系统进行网上求职,离校后仍能随时根据自身需要方便快捷地使用系统求职。同时我们将加快就业统计等功能开发,实现就业数据真实统计。进一步加快“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电子政务及就业监测预警功能开发的工作进度,开发网上签约管理、就业状况监测等功能,以真正实现学生和用人单位网上签约和就业状况动态统计监测。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网上求职、网上签约、在线实名调查等功能有机融合,通过学生监督、实名调查、第三方抽查等方式,保障签约情况的真实,避免被就业现象的出现。
四、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防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中的虚假行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对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结构调整、办学定位等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就业率统计是否科学、合理、准确,直接关系到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判断和决策,甚至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走向。因此,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根据劳动用工方式的变化和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对统计办法、统计内容、统计时间等进行调整、改进、完善和规范,建立健全了就业统计工作机制和制度。
当前由于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离校前的就业统计工作,仍以学校为主,由各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审查。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阶段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1〕7号),要求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就业规范管理工作,切实做到“四不准”:不准以各种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同时要求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要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对违规者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通知》明确在全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就业先进评选等工作中对就业作假、违规者实行“一票否决”。今年六月教育部进一步作出部署,要求各高校在6月份集中开展就业签约和统计工作自查,认真审核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等材料,采取当面访谈毕业生、电话回访用人单位等方式进行严格核查,确保就业签约和就业统计数据的客观、准确;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要公布监督电话和邮箱,并对高校就业签约和统计工作进行核查,向教育部报送自查报告,教育部将对部分地区和高校进行抽查。
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就业服务,特别是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我部高度重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服务,积极开展多项各种形式的招聘活动。今年3月1日至6月8日,我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举办2012年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并已先后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和甘肃省天水市举办专场现场招聘会,500余家企业、近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8000余人当场签约。5月8日至14日,我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等部门举办了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与有关部门配合,共同组织开展招聘周活动,积极组织动员毕业生参加各类现场和网络招聘。
2011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1〕12号),要求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各高校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建立帮扶台账,指定院系教师开展“一对一”帮扶,优先推荐,提供至少“一次个体咨询、一次技能培训、一次就业补贴”。各省级教育部门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通过政府购买基层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安置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
各省级教育部门普遍加强了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浙江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举办“寒门学子”专场招聘会,对贫困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切实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四川省安排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专项资金300万元,按每人200元的标准,直接资助全省1.5万名特困家庭毕业生,专门用于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通讯费、应聘或考试报名费、车船费、住宿费等的补贴。辽宁省筹措3000万就业援助资金,通过组织见习并发放补贴、年费培训、发放生活补贴、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强化对困难家庭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开发、购买和储备一批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实施兜底安置政策,实现贫困生“零失业”的工作目标。
关于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建立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信息卡的建议,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做进一步的研究。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二篇:关于加强和规范学前教育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加强和规范学前教育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2336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2336号提案内容
2012-02-24 案由:关于加强和规范学前教育的提案 提案人:安信义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财政部办理 主题词:教育儿童
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相继出台了一些重要政策文件,明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明确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办好幼儿园,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促进社会事业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点工程,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民心工程。因此,应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建议如下:
一、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落实学前教育经费保障。长期以来,我国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远低于国际3.8%的平均水平。2004年欧洲十几个国家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10%以上。应该说,目前我国已具备增大学前教育投入的财力,建议明确GDP与学前教育的投入比,规定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最低比例,鼓励教育先行省份探索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确保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二、落实幼儿教师编制和管理问题,提高幼儿教师队伍质量。建成覆盖城乡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所在。建议从宽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大力提高公办园的比例、提高公办园在编幼儿教师的比例,落实公办幼儿园的财政经费保障。明确公办幼儿园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扩大幼儿园的办园自主权;同时将集体所有制幼儿园列入定编标准范围。实施教师队伍培养工程,逐年将优秀的在职非公办幼儿教师转为公办编制,也可以面向社会招聘优秀人才纳入公办编制。公办编制要向农村幼儿园倾斜,以吸引并留住优秀幼儿教师在农村工作。切实保障幼儿园教师待遇,逐步做到各类幼儿教师同工同酬。可以先指定经济条件好的省份做试点。
三、加强规范建设,保障学前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督促各地要创造性地用足用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政策,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各省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前教育作为督导的重点,定期对政府责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安全管理、保教质量等方面进行专项考核,建立完善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使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迈上科学、规范之路。
2336号提案复文 2012-0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1年11月3日以教提案〔2011〕第326号文函复:
安信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和规范学前教育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规划纲要》把学前教育作为今后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这是国家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推进教育公平而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制度设计,确定了“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方向。围绕扩大资源、加大投入、规范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一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要大力发展公办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积极扶持和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二是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要落实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将学前教育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比例。研究制定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高公共财政在学前教育成本中的分担比例。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各地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
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严格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切实落实幼儿教师的工资、职称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待遇。加大幼儿教师培养力度,通过扩大幼儿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招生规模,招聘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选拔中小学转岗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充实幼教岗位等,加快补充幼儿教师。五年内对园长和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为加大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去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已投入20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乡村幼儿园1307所。近期财政部、教育部启动实施了一系列学前教育项目,“十二五”期间将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各地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积极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安排了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未来三年各地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新增在园幼儿规模500多万人。同时各地积极研究出台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快核定公办园教师编制。许多地方明确规定将公办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或纳入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体系。为提高幼儿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中央财政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支持各地对中西部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可以说学前教育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区域、城乡之间发展差异显著,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有效解决“入园难”问题,现阶段还不具备在全国范围内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当然,我们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公共财政在学前教育成本中的分担比例,探索实行一定年限的免费学前教育,如陕西等省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督导评估机制,加强对国家学前教育项目和地方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监测评估,并开展专项督导,确保“国十条”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二是抓紧制订《幼儿园建设标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等配套文件,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管理,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三篇: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5125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5125号提案内容
2013-02-28 案由: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提案 提案人:樊庆斌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教育部办理 主题词:文化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西方文化和思潮日渐流行,使得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呈现出西方化的趋势。一些青少年学生不辨是非地接收外来思潮影响,“哈韩”、“哈日”之风甚嚣尘上,过洋节、吃洋快餐一度风行校园,不少学生忘却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青少年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客观上导致了青少年学生缺少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导致校园文化和精神中缺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根基。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着许多璀璨迷人的民族文化和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进校园有着重要的显示意义。
一、文化传承的需要
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俗文化正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据调查,青少年学生对西方圣诞节的兴趣远远大于中秋节、重阳节等我国传统节日;高年级学生对NBA球队所在的城市如数家珍,却对舞龙、高跷、剪纸等民俗活动知之甚少。西方物质和文化的影响,令教育工作者感到迷惘;教育的偏差和缺失,有可能让孩子们迷失方向。给孩子们补上民俗文化这一课,引导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意义非同寻常。
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及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中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仍然难落实到实处,如果把即将失传的民间技艺传入校园,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为此建议:有关部门从培养健全人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出发,遵循传统文化教育的一般规律,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校园,通过纷繁多姿的民族音乐、舞蹈、戏曲演出、书法、国画、民间工艺制作、中国象棋围棋擂台赛、猜灯谜猜歇后语、武术体育等各项活动和课堂诵读辅导、文化基地熏陶、课外活动固化、社会展示激励等多种途径,引导中小学生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民族情感,链接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血脉相传的精神纽带,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道德支撑作用。
5125号提案复文 2013-0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年8月20日以教提案〔2012〕第70号文函复:
樊庆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教育部高度重视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措施,引领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在中小学体育和艺术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全面普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国家颁发的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教育方针的要求,是落实培养目标、指导教材编写、组织实施教学和进行教学评价的规定性教学文件。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课程标准,都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作为课程的核心价值理念。例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指出“我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应大力继承和发扬。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武术、舞狮、舞龙、踢毽子、抖空竹、竹竿舞、蒙古式摔跤、抢花炮、荡秋千、重阳节登高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来补充和丰富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中,分年段对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以及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
艺术方面。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例,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在“课程内容”中,分年段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每学年背唱歌曲中包含若干首中国民歌,学唱一段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
二、在高等学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教育
根据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遍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在《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八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以及四类任意性选修课程中,均纳入了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教学内容。《指导方案》要求,普通高校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
三、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有机融入课外活动,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
体育方面。将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引进校园,鼓励学校组建传统体育项目社团,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和课余锻炼的内容。2010年我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协商,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研发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组织师资培训,在中小学推广校园武术活动。中国大学生体协设置了“中国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分会”,每年举行全国性的赛事和研讨,积极鼓励国际间武术文化交流,目前会员学校已达百余所。教育部每3~4年举办一届全国大、中学生运动会中,均把武术作为必设项目,发现和培养了大量传承民族民间体育运动的优秀人才。
艺术方面。2002年以来,教育部每3年举办一届全国大学生和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艺术作品类中列入了书法、篆刻等传统文化艺术项目,在艺术表演类中列入了民族民间音乐歌舞和戏曲等项目。全国大学生和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坚持育人导向,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影响面大,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产生了重要作用。2006年以来,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国家级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高校的演出中安排了京剧、昆曲、豫剧、黄梅戏、川剧、秦腔、民族民间音乐歌舞等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经典剧目。同时在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的专题讲座中安排了书法、篆刻、民间工艺、民族音乐和中华戏曲等项目内容。多年来,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已经成为传承优秀文化艺术的知名品牌,成为增强青年热爱中华优秀文化艺术情感的有效途径。
四、组织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要求,教育部从2010年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目前已评出449所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项目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等入选国家级或地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从今年起,教育部还将在全国高校建设一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基地,大力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
我们将认真研究并充分考虑您所提出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关建议,采取积极务实的措施,不断深化体育和艺术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四篇:关于尽快建立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尽快建立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提案内容及办
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0806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0806号提案内容
2013-02-28 案由:关于尽快建立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提案 提案人:钟起煌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农业部会同中国保监会、水利部、财政部办理 主题词:粮食生产
粮食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近些年虽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夺取了连续六年增产、总产连续三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的好成绩,但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分散的小农经济和“靠天吃饭”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粮食生产还缺少相应的灾害保险保障。主要问题是:
(一)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近几年来在中央“重农抓粮”战略思想指引下,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一旦遭遇大的自然灾害就会对粮食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渠系配套设施不完善、“病险”中小水库改造难等。
(二)农业科学技术服务滞后。目前乡镇以下的农技推广体系呈“网破人散”状态,粮食稳定生产缺少技术保障。有的乡镇实际只有一名专职农技人员,同时农业技术设施落后,服务难以到位。有些乡镇只有病、虫害测报仪各一个,对种子、化肥、农药的检测只能送往上级专门部门测定。
(三)“粮食直补”政策操作欠科学。按照国家规定,种粮补贴是按上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对种粮农户进行补贴。但是一些乡、村干部为图方便,直接按农户农税改革的耕地面积进行上报直补。造成有的农户弃田未种,却能得到粮食补贴。这种“撒胡椒面”式的全员补助,导致很多农民对“粮食直补”政策目标简单理解为党和政府的“关心款”,与粮食种植没有关系。
(四)种粮农民融资渠道难。由于粮食的生产环节风险大,农民又无有效的抵押物,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支农贷款也在逐年下降,“贷款边缘化”的现象相当严重,农民种粮自筹资金已占种粮投资总额的90%以上。
为此建议:
(一)加大扶植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是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财政扶植力度。财政除了对种粮大县奖励外,还应增加对种粮大乡(镇)的奖励。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引导粮食加工企业以承包、租赁耕地方式进入粮食生产业。三是完善耕地承包政策。征收耕地荒芜费,对弃耕抛荒的耕地征收“抛荒税”。促进耕地向种粮大户、种粮专业户流转,逐渐形成种粮的规模效益。
(二)大力发展合作组织,保证粮食生产能力。一方面要在土地流转方面给粮食主产区更多的扶持政策,同时要大力发展粮食合作社组织,促进粮食主产区的规模经营。
(三)加快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强化水利保障。建议对现有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按照功能和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主体重新划分,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民主”的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为承载水利工程建设的合作组织或民间组织颁发“水权证”,实现市场化经营,以解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主体缺失的问题,为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水利建设创造条件。
(四)完善相关政策,提高“粮食直补”效果。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确保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稳定增收。建议建立两套价格补贴机制。其一是经常性补贴机制,以保护粮田、稳定粮食生产和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为目的;其二是应急性补贴机制,当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低于最低保护价时,对农民进行直接价差补贴,尽量减少市场风险给粮农带来的损失。改革目前的补贴发放机制,将以稻田面积为“粮食直补”计算标的,改为由种粮田亩和粮食产出等综合计算标的。
(五)完善服务体系,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是今后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建议加大村级科技服务推广系统建设工作,建立健全村级农技服务体系,引导农民走科学种粮的路子。发展和培养一批来自农民、服务农民,具有“乡土化、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特征的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变“科技下乡”为“科技驻乡”。
(六)建立信贷风险分担补偿与融资支撑机制。一是建议中央和地方建立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加大对农业贷款的财政贴息和风险损失补偿力度。二是建议成立水稻种植贷款担保中心,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对种粮大户提供融资担保,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引导金融资本支持粮食生产。
(七)建立健全粮食稳定生产相关政策法规。如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明确农业政策性保险,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0806号提案复文 2013-02-28 农业部
2012年8月3日以农办案〔2012〕108号文函复:
钟起煌委员:
您在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尽快建立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提案》收悉。经商保监会、水利部和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形成了“四补贴”政策,即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逐步建立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制度,并明确补贴资金分配向种粮大县和种粮大户倾斜的原则。如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补贴政策向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农作物良种补贴按种植面积进行补贴,种粮大户种植面积大,得到的补贴也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种粮大户和粮食专业合作社的支持。2012年按照国务院指示精神,中央财政在五个粮食主产省开展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进一步加大对粮食规模化生产的支持和引导,鼓励土地流转,增强种粮大户租种土地的稳定性,促进农民增收及农业生态建设。从2005年开始,中央财政出台了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2011年达到200亿元,累计拨付990亿元,有效缓解了产粮(油)大县的财政困难。下一步中央财政将加强对种粮大户补贴制度的研究,认真总结地方经验,进一步完善现行补贴政策,不断加大对种粮大户和产粮(油)大县的支持力度。
二、关于出台优惠政策,引导粮食加工企业以承包、租赁耕地方式进入粮食生产业 对于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2001年发布的中发18号文件提出:“工商企业投资开发农业,应主要从事产前产后服务和‘四荒’资源开发。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农业科技单位可以小范围租赁农户承包地。”对于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直接租赁经营农村土地,优势显而易见,如可以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筹集大量资金提高农业生产设施化和机械化水平等,特别是在“四荒”资源开发方面,工商企业可以发挥主力军作用。但从长远看,从确保粮食生产、农民就业、农村社会稳定等诸多角度看,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存在不少隐患,需要加强规范、有序引导。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工商企业与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各有优势,可以进行有益互补、有机结合,应当在不同环节发挥作用。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能够在种植环节发挥积极作用,工商企业能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装备,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体现之一,应当主要从事生资供应、加工、流通、销售等产前产后环节,或者开发利用“四荒”资源。
三、关于完善耕地承包政策,遏止撂荒现象
农民依法获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农民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当前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比较效益低等原因,一些地方出现了撂荒的现象,对这些农户不能采取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方式进行处罚。从根本上解决撂荒问题,应当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流转土地等方式,提高农民爱土惜地的积极性。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央政策和相关法律,在促进耕地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一些地方为避免耕地撂荒蔓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建立撂荒责任追究和惩戒制度,将产粮大县奖励与撂荒控制工作挂钩,对因工作不力出现大面积撂荒的人员追究责任;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支持承包方改土改水、提升地力、恢复耕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完善土地流转有形市场的运作机制和服务网络,动员撂荒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对流转一定数量以上的规模经营户,在资金扶持和生产管理辅助性用地政策上予以放宽,在融资、农业保险等方面提供优惠;发挥基层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对举家外出务工造成土地撂荒的,动员其委托亲友或邻近农户代为耕种;对承包户无法取得联系撂荒时间较长的,经村民大会同意后,由集体经济组织将承包地暂时委托代耕,收益完全归代耕者所有或收取一定金额的代耕费。对于您提出的征收抛荒税的建议,对于加大弃抛荒行为的成本具有针对性强、调节力度大等优点,对于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抑制抛荒具有积极意义。但从我国目前的土地管理、税收征管情况看,存在“抛荒”难认定、信息共享制度不完善、征管难度大等问题。基于上述情况并从简化税制的角度出发,财政部认为尚不具备开征的条件。为防止耕地撂荒趋势蔓延,各部门将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和服务,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研究制定遏制长期撂荒的具体措施,促进耕地的合理利用。
四、关于建立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水稻种植贷款担保中心
根据中央有关精神,近年来财政部门在建立财政促进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政策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和西部基础金融服务薄弱的银行业金融网点,按照贷款平均余额的一定比例予以补贴,支持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对金融机构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小额农户贷款业务给予营业税全免、信息收入按90%减计应纳税所得额,对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县域以下法人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减按3%征收营业税。财政部认为,商业银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主体,主要根据贷款项目的风险收益自主发放商业贷款,并确定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具体贷款条件,政府对商业贷款给予风险补偿可能带来较大的道德风险。同时世界贸易组织非歧视性条款对于政府向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发放各种补贴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补贴问题较为敏感。
同时国家高度重视融资性担保业务在缓解“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专门建立了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促进融资性担保业务规范健康发展。截至2011年全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共有法人机构8402家,在保余额19120亿元。下一步将认真研究进一步促进“三农”信贷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金融支农力度。
五、关于促进耕地向种粮大户、种粮专业户流转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目前在全国各地以种粮大户为主的种植专业大户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据统计,到2011年底我国经营耕地面积在30亩以上的种植专业大户接近900多万户,100亩以上的种植专业大户达到了72.1万户。一些地方积极探索、扶持发展家庭农场,也取得了有益的经验。2012年按照国务院领导要求,农业部在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工作中,将把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土地规模经营主体作为重点,积极探索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
六、关于大力发展合作组织,保证粮食生产能力
当前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3月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5.23万家,实有入社农户约4300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加快发展,正在成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突出亮点,成为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设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分配向粮食主产区倾斜,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13个粮食主产省(区)3.25亿元,占资金总量的54.2%。下一步农业部将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争取进一步加大对传统农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
七、关于加快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强化水利保障近年来水利部不断深化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出台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在明确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的同时,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合作、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等形式,分开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和经营权,对700多万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了水利设施建设步伐,改善了工程管理,提高了工程完好率和使用效率。目前水利部正在研究制定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建立小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确保长期安全运行和充分发挥效益。在积极推进产权改革的同时,水利部还围绕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后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八、关于完善服务体系,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全面推进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改革。会同财政部启动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2009—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23.7亿元,在全国800个县予以实施,支持每县每年100万农技推广工作经费。编制全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建设规划,明确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乡镇推广机构条件建设,2010—2011年中央累计安排建设经费12亿元,支持1260个县8243个乡镇推广机构改善工作条件。通过改革与建设,明确了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任务,理顺了管理体制、创新了运行机制,完善了推广队伍,增强了财政保障,提高了服务能力。二是完善扶持机制,推进多元推广服务组织发展。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服务组织、涉农企业等农业社会化组织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扩大农技推广服务覆盖面。组织和引导广大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到基层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民培训、加强技术咨询服务,探索出院县共建、校地合作、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等农技推广模式。下一步农业部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按照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的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建设和条件建设,创新农技推广工作管理理念,将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统筹考虑、共同部署。尽快建立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学等单位、涉农企业等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效服务与技术支撑。
九、关于加快制定农业保险法律政策
保监会对农业保险立法工作十分重视,2010年10月成立了专门的起草小组,启动《农业保险条例》立法工作。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在多次调研和征求行业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农业保险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并于2011年7月向各财产保险(再保险)公司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等90余家单位征求意见。经过专家论证和向全行业和相关部委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农业保险条例(草案送审稿)》,并于今年4月报国务院法制办。《农业保险条例(草案送审稿)》对农业保险的定义、基本原则、财政支持、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农业保险合同、业务规则、罚则以及相关法律适用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目前国务院法制办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感谢您对农业和农村问题的关心,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和支持我部的工作。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五篇:关于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4793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4793号提案内容
2012-02-24 案由:关于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的提案
提案人:温建民熊思东王承德史大卓池慧孙丰源李文志李秀华李佩文李森恺杨金生连建伟吴明江邱贵兴何伟佘靖沈中阳其仁旺其格姜洪池翁国星高润霖菊红花葛均波董协良尉中民王大明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卫生部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理 主题词:农村卫生
乡村医生是农村基层卫生保健体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我国8亿农民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他们植根于农村基层,用最贴近、最及时、最便捷的服务,支撑着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相关政策的缺失,乡村医生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诸多困境。已威胁到农村卫生服务网底的安全。主要有:
一、没有固定工资、待遇普遍不高。补偿激励机制不到位,以致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二、执业资格缺失造成身份尴尬。如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到今年全国将有70万名村医注定拿不到医师执业资格,那么到时候他们继续行医就是非法的。
三、专业化培训与实际需求不相符。村医基本上承担着“全科医生”的职责,目前在岗的乡村医生更需要的是获得实际的诊疗技能和临床指导而非学历。但是现阶段村医专业化培训是以获得学历或行医资格为主要目的的,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四、新农合制度带来的冲击。当前新农合提供的补偿主要是村以上医疗机构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许多地区村卫生室提供的服务并未完全纳入新农合补偿范畴。
五、养老保险缺失。当年与赤脚医生一起吃工分、拿补贴的民办教师和民办兽医,现在大多数已解决了养老保险问题,而村医在大部分地区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
六、乡村医生队伍已陷入后继乏人的困境。一些地区老村医退了,年轻村医补充不进来,一些村医有机会就马上弃医改行;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网底”已出现了25%左右的破裂,面临着“人走网破”的危险,一些地区面临关门停办的局面,甚至出现了一些村医“空白村”。
如何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促进乡村医生队伍再发展,保障8亿农民的健康,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民生课题。为此建议:
一、健全乡村医生培养机制。1.优化在岗队伍结构。在政策上、体制上、运行机制上解决在岗乡村医生的结构性矛盾,通过业务培训、资格认证、岗位考核、职称晋升等引导在岗村医逐步向执业医生过渡。2.通过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免费培养大专层次全科医学专业人才,造就扎根农村、服务农民乡村医生,并纳入财政预算;3.返聘城镇医院退休医生服务农村,并鼓励他们培养接班人。
二、加大村卫生室的投入与管理力度。1.政府要把村级公共卫生体系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发展项目,逐步将村卫生室向公办性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变。2.将村卫生室纳入当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编制统一管理。提高乡村卫生组织综合服务质量和卫生资源利用率。
三、提高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1.加强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要采取有效手段,安排一定时间对乡村医生进行以农村适宜技术、中医药和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为重点的免费轮流培训。2.鼓励乡村医生进行学历进修。对乡村医生实行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对参加学历教育取得高一级学历并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给予奖励;3.为乡村医生创建“无经济负担”的培养环境,在免费提供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适当给予误工、交通、食宿等合理性补助,确保乡村医生参训率和培训质量。
四、卫生部要尽快开设单独的乡村医生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体系,以改变目前多数乡村医生无照行医的状况,同时严格规定其职业地点和范围。
五、把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门诊机构中。把村卫生室定为新农村合作医疗和医保定点单位,其报销比例与乡镇卫生院相同。
六、解决好乡村医生的待遇及养老问题。1.人事、卫生、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共同研究制定乡村医生从事基本医疗服务的工资标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政府补助标准,保证乡村医生得到应有的报酬。2.加快建立乡村医生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兼顾老中青村医利益。
4793号提案复文 2012-0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1年8月22日以卫提函〔2011〕479号文函复:
温建民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的提案》收悉。经商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现答复如下:
村卫生室是我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基础,承担着向农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疫情报告、健康教育等工作任务。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农村地区58%的患者在村级卫生机构就诊,充分说明村卫生室的重要性。
一、关于健全乡村医生培养机制和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素质的问题
为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水平,2005—2010年,中央财政支持4.21亿元,重点对中西部地区256.2万人次的乡村医生开展了岗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急诊急救、中医药、内儿科、合理用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方面的实用技能培训。2011年在中央财政支持下,我部继续对中西部地区45.7万名村卫生室人员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617名连队卫生室人员开展妇产科基本知识技能培训。2004—2009年,中央财政支持2.4亿元,对乡村医生开展中医中专学历教育。201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3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合理制定乡村医生培养培训规划,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城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选派乡村医生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接受培训。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两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通过培训学习,乡村医生的服务水平得到提高。此外,从2004年起教育部、卫生部决定由西部地区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有关医学院校开办面向西部地区农村、初中起点5年制医学专业教育,为农村定向培养人才。通过采取综合措施,乡村医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乡村医生队伍得到了加强。
二、关于加大对村卫生室的投入与管理的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医改意见》)明确规定,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使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村卫生室。2004—2008年,国家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中央财政投入2.74亿元,建设了8823个村卫生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就诊条件。2009年中央安排专项资金53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医疗卫生机构配置必要的医疗设备。2010年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中央安排4.5亿元支持11250个村卫生室建设。近年来山西、江西、山东、河南、贵州、青海等省(区、市)由地方财政加大对村卫生室建设的投入力度,支持了68128个村卫生室的建设,村卫生室基础设施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此外在总结地方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4月我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意见》(卫办农卫发〔2010〕48号),明确提出积极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主要包括加强机构的设置规划与建设以及人员的准入与执业、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行村卫生室由政府或集体举办,乡村医生在暂不改变身份的前提下实行聘用制,乡村医生的业务收入、社会保障和村卫生室资产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以进一步保障乡村医生的基本待遇。目前各地正结合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
三、关于开设单独的乡村医生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体系的问题
2003年国务院公布了《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乡村医生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对乡村医生的准入、考核、执业地点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条例》为乡村医生长期在农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了法律保障。国家鼓励乡村医生在获得相应学历后报考执业(助理)医师。江西、甘肃、河南等地支持乡村医生参加医学学历教育,使之具备报考执业(助理)医师的资格,逐步推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过渡。此外,河北、青海、新疆等省(区)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中明确要求,对于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要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进一步激励了乡村医生主动学习,努力向执业(助理)医师过渡。
四、关于把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问题
2003年以来,国家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8年已覆盖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2010年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有2678个,参加新农合的人口达8.36亿,参合率为96%,有效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保障了农民的健康。深化医改以来,我部加快推进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到2010年年底有80%的县(市、区)开展了新农合门诊统筹补偿。《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0〕62号)明确要求,各地在推进医保门诊统筹工作中,可以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的门诊服务纳入到新农合报销范围。目前在获得门诊补偿的参合农民中,有 95.53% 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就诊,其中65.84%在村级医疗机构就诊。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深化医改要求,普遍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试点,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范围,使参合农民更多地受益。
五、关于解决好乡村医生养老的问题
2009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提出,新农保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待遇方式。《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在推进新农保时,要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新农保,对符合新农保待遇领取条件的乡村医生发放养老金。各地政府可以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为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北京、上海、江苏、福建、陕西等省(市)结合实际,出台了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有关文件,减少了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
六、关于保证乡村医生基本待遇的问题
《医改意见》规定,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都制定了省级层面的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健全对乡村医生的多渠道补偿政策。一是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乡村医生的职责、服务能力及服务人口数量,明确应当由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并将相应比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给乡村医生。二是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由个人和新农合基金进行支付。各地要合理制定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以及新农合支付标准和办法,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在综合考虑新农合基金承受能力和不增加群众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新农合对乡村医生的补偿作用。三是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政府对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综合考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情况,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给予定额补偿。补助水平与对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水平相衔接。此外,一些地区在保障乡村医生待遇上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如江苏省苏州市在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中,将村卫生室中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较好地保障了乡村医生的待遇。下一步我们将总结各地好的经验做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保证乡村医生的基本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感谢你们对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来源:中国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