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乡2011年省预算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XXX乡2011年省预算内交通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哈马村公路建设
自查报告
XXX乡按照《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2011年省预算内交通投资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成立自查领导小组,按文件要求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2011年,XXX乡党委,乡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县发展和改革局的鼎力支持帮助下,XXX乡哈马村公路被纳入2011年省预算内交通投资计划,工程共计投资 万余元,上级补助资金XX万元,群众投工投劳XX万余元,启动实施了XXX乡哈马村公路新建,全长XX公里,志在解决辖区内农民群众出行难和增收难问题
一、项目建设机构组建情况
为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成立了乡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副乡长副组长,政府三名干部和所涉村道公路建设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明确了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处理农村公路建设日常事务及情况收集和反馈。并设立了筹备协调工作组,安全稳定保障工作组,质量进度保证工 作组,工程验收工作组。
二、项目开工时间
哈马村委会地处XXX乡东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58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等外级土路,交通不便,是距乡政府驻地最远的一个村委会。于2012年2月正式开工的哈马村公路全长XX公里,预计投入资金XX万元,工期XX天,建成后到乡政府驻地只需XX公里,将及大的改善哈马村委会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三、项目实施进度
哈马村公路于2月份正式动工,全长XX公里,现在路基修整XX公里,路面硬化未动工。
四、资金拨付及使用情况
哈马村公路建设项目估算总投资XX万元,上级补助XX万元,农户自筹XX万元。现已投入XX万元作XX公里路基修整。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计划下达的里程太少,不能满足建设进度的需求。整条哈马村公路只下达了XX公里资金计划,而我乡实际要修建XX公里,资金计划相差XX公里。公路建设资金本来缺口就大,再加上工程材料供需矛盾突出,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工程的建设成本,村民的筹资负担加重,影响村民修路的积极性。
2、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技术力量薄弱,建设质量存在一定问题。表现在:农村公路路面基层宽度不够、路面面层厚度达不到要求、安保工程设施不规范,混凝土路面压纹及线形外观质量较差等问题。
六、下一步的实施计划
1、加强项目建设管理,规范机构自身建设
XXX乡党委、政府将认真执行上级文件要求,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平,规范管理行为。同时督促施工单位按要求做好建设单位机构备案工作。
2、加强协调各方关系,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各方关系,争取各方支持,破解政策处理难题,积极创造无障碍施工环境,确保工程项目按计划推进。
3、狠抓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一是严抓质量不放松,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要严格把好“标准化施工关、原材料质量关、首件验收关”等各道工序关,针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问题,继续落实措施,严加治理,确保质量。二是继续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切实加大现场安全生产监管,坚决消除安全隐患。要把握工程建设特点和气候环境特点,查找安全生产敏感点,抓好水上作业、高空作业、爆破作业和用电安全等安全生产事故易发区域的安全监管工作。要不断完善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实 施方案,完善相关安全预案,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4、加强竣工验收管理,全面完成验收任务
乡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工程实体质量及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分,确定质量等级,形成竣工验收鉴定书。监理单位负责完成监理资料的汇总、整理,协助项目法人检查施工单位的合同执行情况,科学公正地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提交监理工作报告和工程监理资料。
第二篇:200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
200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梯田0.07万亩完成资金14万元
2、集雨节灌0.1万亩完成资金20万元
3、小型水利:新打机井15维修机井3建高位水塔5建沟边上水工程5建蓄水池2打小电井20建提灌站15建自来水管线70.07公里共完成资金77.4万元
14、村组道路48完成资金34万
5、完成其它项目资金42万元
二、增收项目
1、马铃薯
2、中药材
3、苹果0.09万亩,完成资金7万元
4、日光温室
5、蔬菜拱棚
6、牧草0.05万亩完成资金56万元
7、铡草机
8、养牛0.2万头完成资金8.65万元;
9、养羊0.044万只完成资金8.65万元;
10、养猪
12、互助资金
13、扶贫贴息贷款
14、完成其它增收项目资金7.35万元;
三、科技扶贫项目
1、文化卫生培训设施建设2处完成资金8万元;
2、科技培训0.44万人完成资金11万元;
3、劳务技能输转培训
4、“两后生”培训输转
5、村小学建设或维修1所完成资金7万元
6、科技示范引进良种、新品种1种 引进农业适用新技术 示范推广科技项目数 种植业示范推广面积0.006万亩 养殖业示范推广畜禽数、推广
7、完成其它科技项目资金
2002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梯田0.1万亩完成资金21万元
2、集雨节灌0.2万亩完成资金15万元
3、小型水利:新打机井4维修机井1建高位水塔1 建提灌站6 建自来水管线19公里共完成资金99万元
14、村组道路51完成资金40万
5、完成其它项目资金100万元
二、增收项目
3、苹果0.1万亩,完成资金10万元 牧草0.04万亩完成资金4万元
8、养牛0.13万头元建建牛棚0.06万座完成资金20万;
9、完成其它增收项目资金15万元;
三、科技扶贫项目1文化卫生培训设施 建设建村科技文化卫生培训中心2处完成资金8万元、2、科技培训培训农民技术员0.36万人培训扶贫系统和贫困乡村干部0.03(万人)完成资金22万元;
5、村小学建设或维修1所完成资金10万元
6、科技示范引进良种、新品种6种 引进农业适用新技术 示范推广科技项目数2 种植业示范推广面积1.3万亩 养殖业示范推广畜禽数0.03万只、完成资金31万元
2003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梯田0.07万亩完成资金14万元
2、集雨节灌0.1万亩完成资金20万元
3、小型水利:新打机井15维修机井3建高位水塔5建沟边上水工程5建蓄水池2打小电井20建提灌站15建自来水管线70.07公里共完成资金77.4万元
14、村组道路48完成资金34万
5、完成其它项目资金42万元
二、增收项目
1、马铃薯
2、中药材
3、苹果0.09万亩,完成资金7万元
4、日光温室
5、蔬菜拱棚
6、牧草0.05万亩完成资金56万元
7、铡草机
8、养牛0.2万头完成资金8.65万元;
9、养羊0.044万只完成资金8.65万元;
10、养猪
12、互助资金
13、扶贫贴息贷款
14、完成其它增收项目资金7.35万元;
三、科技扶贫项目
1、文化卫生培训设施建设2处完成资金8万元;
2、科技培训0.44万人完成资金11万元;
3、劳务技能输转培训
4、“两后生”培训输转
5、村小学建设或维修1所完成资金7万元
6、科技示范引进良种、新品种1种 引进农业适用新技术 示范推广科技项目数 种植业示范推广面积0.006万亩 养殖业示范推广畜禽数、推广
7、完成其它科技项目资金
第三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报材料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报材料
一、新建项目
1、项目土地、规划、环评。
2、项目可研批复。
3、根据规模大小确定能评。
4、社会风险评估(县区政府出具社会风险评价承诺书)
5、地方配套资金承诺书。
6、供热、燃气等需要建委许可。其他需要许可的行业要有行业主任部门的许可。
二、续建项目
除按新建项目要求外,还需:
1、一期项目中标通知书。
2、项目简介。
3、建设单位法人情况说明书。
三、审计、稽查
还需要财政进帐单。
拨付单。
第四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监控,通过应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方法,不断降低扬尘、减少土地利用,提高节能减排效率,项目重点实施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1.开展施工扬尘防治工作日常检查,开展项目施工扬尘防治工作的日常检查工作,明确检查工作任务与目标。
2.严格控制项目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源。对水泥、砂石、灰土、灰浆、灰膏、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加以严格控制,切实开展蓝天工程。
3.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做到“六必须、六不准”。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高空抛撒溅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不准现场堆放未覆盖的裸土。确保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总体受控。
4.扬尘防治工作实施目标化管理。在项目对涉及扬尘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专项防止扬尘交底,将扬尘防治工作具体落实到操作层,并建立奖罚制度以推动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过程。督促项目部与作业班组签定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对扬尘防治工作实施目标化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1)施工区域的围栏封闭。根据规划范围,确保整个施工区域与外界充分隔离,严格要求在建项目在施工大门口设置冲洗设备、沉淀池及排水沟,施工运输车辆、挖掘机械等驶出工地前必须清除泥土作防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
(2)施工场地的硬化处理。施工现场应平面布置要求做好主要道路、材料堆场、生活办公区域铺设混凝土路面工作,实行场地的硬化或绿化处理,确保无一处露土现象,以达到防尘控制要求。
(3)道路清扫扬尘污染的控制。安排保洁人员2名(佩戴标识)每日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进行1—2次的清扫,清扫前对路面进行洒水。天气干燥或风力较大时,增加洒水频次,以保持路面的湿润。
(4)土方施工、堆放扬尘污染的控制。在土方开挖、回填施工中,主要采取淋水、降尘和防止车辆泥土外泄等措施。当雨天开挖、基坑回填时,应在施工临时通道上铺设麻袋。严格按挖土施工方案中所规定的挖土流程,堆土位置及车辆出入口线路进行指挥。加强对渣土运输车辆的车况检查,指派专人随机跟车监督,保证按规定线路行运,严禁偷倒、乱倒。在场地内堆放作回填使用土方应集中堆放。同时,在土方未干化之前,经表面整平压实后,用密目网进行覆盖。定时洒水维持湿润,以有效地控制扬尘。
(5)建筑材料扬尘污染的控制。①砂石设置专用池槽进行堆放,控制进料数量,做到随到随用,不大量囤积。堆放时做到堆积方正、底脚整齐干净,并将周边及上方拍平压实,砂石料如过于干燥,应及时进行洒水。②施工用的粘土砖、加气砌块必须在指定场地进行堆放。进场后及时进行洒水湿润,定时由专人对堆放场地进行清扫。③其他易飞扬物、细颗散体材料(如塑料泡沫、膨胀珍珠岩粉末等),必须进行严密的遮盖或存放在不透风的仓库内,运输车辆要有防止泄漏、飞扬装置,卸料时采取集中码放措施,以减少污染。
(6)脚手架清理、拆除扬尘污染的控制。在脚手架顶部设置喷雾装置,以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扬尘污染。脚手架设专人检查、维护,严禁擅自拆开。在使用期间应采取措施防止建筑材料、垃圾向外、向下散落。清理架体内的建筑垃圾和废料时,应采用洒水和吸尘措施,禁止直接掀翻、拍打底笆板。定期对沾上灰尘的密目网进行清洗,周期为2-3月一次,及时更换破损严重的密目网。拆除前,应先行清除脚手架中的杂物,并对积灰较多的密目网洒水湿润。
(7)混凝土、砂浆拌制扬尘污染的控制。在混凝土、砂浆搅拌操作间四周进行封闭围挡,以控制和减少水泥扬尘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袋装水泥设置封闭的库房进行堆放,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定时进行清扫,保持库内整洁,地面无积灰现象。如需露天存放应采取严密遮盖措施。装卸以及拌制作业时严格要求工人佩带口罩,做到轻搬轻放。混凝土、砂浆拌制时严格按石子(砂)→水泥→砂顺序进料,以控制和减少水泥扬尘。搅拌机储料池前应设置三面挡水,并做好排水沟、沉淀池,定期对沉淀池进行清理,减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源,施工现场全使用商品混凝土。
(8)木工机械作业扬尘污染的控制。木工加工棚落实责任制,指定作业场所环境保护责任人,负责木工棚的日常管理。保持木工棚的整洁,及时清理木屑、刨花和边角料,必要时进行洒水湿润后再清理,并装袋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定期处置。
(9)道路清扫扬尘污染的控制。在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边、生活区域内场地适当位置安装一些水龙头,使洒水皮管、洒水车能就近使用,便于操作。道路安排专人每日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进行1-2次的清扫,清扫前需进行洒水湿润,天气干燥或风力较大时,增加洒水频次,以保持路面的湿润。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粉尘经分类袋装后及时地投放到指定的地点。
(10)运输车辆扬尘污染的控制。运输建筑材料、垃圾和泥土等的车辆,在驶出建设施工现场之前,要加强防尘冲洗、遮蔽、清洁等工作,防止建筑垃圾、泥土的散落,污染道路和周边环境。冲洗车辆产生的泥浆水应通过二级沉淀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人城市公共管网。沉淀池派专人定期进行清理,一般为2-3天清理一次。
(11)砖槽切割加工作业扬尘污染的控制管线安装施工的砖墙沟槽切割,应采用湿作业法进行施工。装饰工程所用石材应优先组织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实施装配式施工,减少因石材切割、加工所造成的扬尘污染。现场石材切割加工应设置专用封闭式作业间,操作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以降低或减少扬尘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
(12)对涉及扬尘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专项防止扬尘交底,将扬尘防止工作具体落实到操作层,并建立奖罚措施。
(13)项目部与作业班组逐级签定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目标化管理。
5.沥青混合料实行集中场站搅拌设备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中的一级标准的规定。搅拌场站必须设在离开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300m以外的下风向处,且不能采用开敞式或半封闭式沥青熬化作业。
6.积极开展社会舆论监督。发动群众参与监管,设立施工扬尘举报投诉电话,接受公众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举报和投诉。对违规扬尘的工地项目名称、相关责任单位、处罚情况,可以通过网站、报纸、媒体等向社会曝光公示。
第五篇: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
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州、县市区发改委(局):
为进一步规范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我委制定了《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年9月24日
附件:
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根据国省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省本级公共服务设施、重大公益性基础设施、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适当补助市(州)和县(市、区)公益事业和民生项目建设,支持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
第三条 省预算内基建投资项目安排遵循以下原则:
(一)有利于服务全省大局。省预算内资金安排优先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点支持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
(二)有利于引导重大改革。进一步突出省预算内资金安排的前瞻性,下力气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焦点领域,加强先行先试,推行区域试点,努力办成一批有影响、有份量、有吸引力的大事。
(三)有利于放大社会投入。大幅度压缩一般竞争性企业项目投资,适当减少经营性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发挥省预算内投资的“杠杆效应”,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基础性、公益性领域建设,加快改善薄弱环节。
(四)有利于形成固定资产。省预算内投资是基本建设专项资金,除已明确的重大项目前期费外,必须投入实体项目,建造形成优质固定资产;重大项目前期费要立足于促进投资,突出重大规划编制、重大课题研究和重大项目前期推进。
第四条 省预算内投资按照资金来源、项目性质和调控需要,可以采用直接投资、投资补助和贴息等投资方式,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制度。
(一)直接投资,是指省发改委安排省预算内投资建设省本级(包括省直部门及其派出机构、所属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固定资产项目,或跨区域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
(二)投资补助,是指省发改委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给予的建设资金补助或前期工作经费补助。
(三)贴息,是指省发改委对符合条件、使用了中长期银行贷款的投资项目给予的贷款利息补贴。
第五条 直接投资重点用于省属的公益性重点项目建设,主要包括:
(一)省属及跨区域公益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二)省政府确定的其他重要项目。
第六条 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重点用于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的经济和社会领域,以及重大项目前期费补助。主要包括:
(一)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投资项目;
(三)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资项目;
(四)推进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项目;
(五)省发改委和相关部门承担的重大项目和重要事项的前期工作经费,以及市县纳入省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经费;
(六)省政府确定的其他重要项目。
第七条 强化省预算内投资统筹管理,切实提升政府投资效益。
(一)突出重点,集中使用。省预算内投资,除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外,一律采取重大专项或区域试点方式。不能专项化的小散项目,一律采用因素分配法,实行切块下达,由省发改委定方向、定标准,加强后期监管。
(二)动态安排,讲求实效。重大专项或区域试点一年一定,实施完毕后统筹用于设立新的专项。定期组织评估,评估结果作为下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三)创新机制,加强主导。坚持规划定项目、项目定投资的基本思路,逐步打破行业、部门固有基数,方案、标准实行公开透明,确保投资效益的及时发挥。
(四)加强统筹,强化监管。重大专项和区域试点的设立及资金安排方案,省发改委党组集中审议后报省政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审定。省发改委统一建立省预内投资项目总库,并分行业建立分库,切实避免重复、多头安排。省预算内设立的重大专项,实行部门联合调研、规划联合编制、项目联合会审。同时,切实加强对省预算内项目的监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稽察或组织后评价。
第八条 省预算内重大专项的设立应符合以下一项或几项条件:
(一)已列入全省五年规划,或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文件或省政府工作报告;
(二)跨区域、跨流域需省级政府统筹协调的建设领域;
(三)公益性、基础性重大民生领域,需省级政府主导推进;
(四)属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具有现实意义,且国家没有专项支持渠道,或虽有专项资金,但未能覆盖的领域范围。
第九条 省预算内重大专项或区域试点的设立遵循以下基本程序:
(一)提出专项申请。省发改委结合专项或试点的设立条件,每年10月底前组织相关部门提出下拟设立的重大专项或区域试点申请;经综合汇总、党组集中审议后提出省预算内基建投资方向、重大专项或区域试点内容,以及资金安排方案建议,报省政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审定。
(二)编制实施方案。除按规划继续实施的重大专项外,省发改委根据审定结果,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调查研究,联合制定专门规划或实施方案,委务会分批次进行审议。
(三)项目申报评定。省发改委根据通过的实施方案,分头组织项目申报,严格对照实施方案,充分依托项目库、专家库,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综合评审,防止方向不符、重复支持、项目小散。项目确定会签后,统一文号下达。
(四)后期监督评估。省重大项目稽察办会同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稽察,组织实施后评价,稽察或后评价结果作为下专项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 方案编制
第十条 省预算内重大专项应编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专项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及进度安排;
(二)专项的支持范围,以及支持的条件或项目筛选标准;
(三)专项的组织实施部门,专项实施中注重同时发挥部门和市州的积极性;
(四)拟支持的具体项目及主要建设内容、建议安排的资金额度,其中当年安排的项目必须当年能开工建设,最迟两年内基本建成受益。
第十一条 省预算内区域试点,应结合区域特色,明确试点内容,分区域集中连片推进,不撒“胡椒面”,逐步探索和推广成功经验,形成新的工作平台和亮点。
第十二条 省预算内区域试点应编制试点方案。试点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试点的总目标及进度安排;
(二)试点的范围,以及建议安排的资金额度;
(三)试点区域,集中连片推进安排;
(四)项目筛选条件、监督管理要求等。
第十三条 适宜编制规划的领域,省发改委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编制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和相应的项目库按程序批准后,作为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十四条 在湖南日报和委门户网站设立“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专栏,除涉密信息外,所有资金申报信息在湖南日报、委门户网站公开发布,并印发相关部门和市县。严禁将资金申报信息控制在局部范围,严禁提供给中介机构暗箱操作。支持省直单位、市州及县市区发改委,以及项目单位按投资信息直接向省发改委申报争取资金支持。申请省预算内投资,应按照投资导向要求向省发改委提交资金申请报告。申报单位应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五条 省发改委应围绕集体审定同意的专项方案和区域试点方案,组织省直部门、各市州开发、储备、论证一批省预算内投资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建立相应领域的子项目库,并汇总建立统一的省预算内投资项目库,对项目和资金安排进行追踪。
第十六条 省发改委重大规划、专项政策应以“政策解读”方式在省发改委网站设专栏公开,使社会了解相关规划和支持政策。省发改委对各行业领域省预算内投资和省级专项的申报、安排条件、审查确定办法、程序等,应制定专门管理办法,细化到各个具体环节并公示,促使潜在申请人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第十七条 重大项目前期费申报,按省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管理的通知》(湘发改办[2013]1288号)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拟安排省预算内投资的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应补充项目审批或核准备案等必要文件,需评估的,按省发改委有关委托评估制度执行。
第四章 资金安排
第十九条 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安排实行集体研究决策制度。省直相关部门、有关市州、县市区发改委(局),或项目单位提出项目建议,省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按专项管理办法综合评定,委务会按程序集体审议确定。
第二十条 单个项目的省预算内投资补助不得多头安排;已安排省预算内投资或已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项目,原则上不得重复安排(按计划分批次安排及中央投资项目省级配套除外)。
第二十一条 省发改委对同意安排省预算内投资的项目,分批次编制下达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原则上,每年7月底前将本预算内投资计划下达完毕。根据省委、省政府相关安排要求,商省财政同意后,也可适当预安排下一定额度的投资计划。
第二十二条 省发改委补助市(州)和县(市、区)的数量多、范围广、单项资金少的民生项目,采用因素分配法,切块下达投资规模计划到市州,明确投资目标、建设任务、补助标准和工作要求,实行责任下沉,由市(州)发改委分解安排到具体项目,报省发改委备案,并对分解安排具体项目的合规性负责。
第二十三条 省预算内基建投资计划须抄送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统计局,接受财政、审计监督。
第二十四条 除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秘密、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公开的投资项目外,省发改委应按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将省预算内基建投资有关安排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凡使用省预算内投资的项目(含前期费项目),应当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政府投资管理使用的政策要求,不得擅自改变建设内容、建设标准或资金用途,不得转移、侵占或者挪用省预算内投资。
第二十六条 建立项目建设情况报告制度。使用省预算内投资200万元以上的项目,项目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定期向省发改委报告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相关重要事项,不能按计划完成建设目标或前期工作目标的,项目单位或前期工作牵头单位应及时报告情况,说明原因,提出调整建议。省发改委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第二十七条 省发改委接受单位、个人对省预算内投资项目在申报、安排、建设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并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处理。
第二十八条 加强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监管。省重大项目稽察办将相关项目纳入稽察工作计划,分市州、分专业开展专项稽察。省发改委适时进行监督检查。对提供虚假情况骗取投资,转移、侵占、挪用投资,擅自改变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以及存在其他违规行为的,责令限期整改,并视情核减、收回或停止拨付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