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巴中农业的现状与思考
巴中农业的现状与思考
李善君
巴中辖三县一区,188个乡(镇),幅员1.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400万,其中农业人口329万人,农村劳动力175万个,耕地保有量350.7万亩(统计上报面积为230万亩)。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4.5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9:34:37,农民人均纯收入3847元,比上年增长15.9%。
一、基本现状
(一)优势
一是生态环境优良。巴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地貌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7℃左右,无霜期长;雨量充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17.9毫米,雨量充沛,空气洁净,水质清洁,光照较好,独特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发展茶叶、食用菌、金银花、马铃薯等特色种植业。巴中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有许多宜茶、宜药(金银花)、宜菌、宜薯的空闲地、坡地、台地都还未充分利用,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巴中农业增产增收潜力巨大。全市森林面积排全省第七位,活立木蓄积居全省第八位,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均列全省第九位,优于周边市州。全市森林覆盖率55%,排全省第二,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31个百分点,四县区均有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全省唯一的市州。
二是基础正在改善。近年来,全市坚持治水为先,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实行山、水、田、林、路、气、机综合治理,以“十八库”为重点的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基础条件逐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解决了101.8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建设标准农田107.72万亩,占耕地保有量的30%。建设农民户用沼气池18.8万口,占宜建农户的36%。我市是全省乃至全国唯一所辖县(区)全部列入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的市(州),2010年度全市水利建设荣获省政府水利基本建设绩效考核第一名,是全省唯一的市(州)。通江县“先改后建、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和平昌县“三不三议三自主”的工作机制得到省上肯定,巴中农田水利建设经验将在全省推广。
三是旱作农业领先。巴中是粮食的重点产区,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是全国粮食生产重点县,四县(区)均是全省88个粮食生产重点县之一。旱作农业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播面和总产量的70.7%、71.5%,全市玉米单产达到504公斤,居全省第一。2010年粮食产量达到181.26万吨,增产4.9万吨,占全省增量的1/5。巴中市旱作农业全省领先,粮食总产量位列全省第十一。
四是产业培育起步。全市有14个农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有37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11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创立中国驰名商标3个,四川省著名商标企业12个,5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称号。2010年全市特色产业复种面积达到181.66万亩,林业产业基地达到268.5万亩,南江县列为全省6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之一,通江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2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之一。四县(区)均被列入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县”、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重点县、全省劳务基地县,平昌县被省政府确定为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全省外派劳务基地县。巴中市的金银花、食用菌、茶叶处于全省优势地位,2010年金银花面积达到21万亩,居全省第一;食用菌产量20.06万吨,远高于周边的南充市(2万吨)、广安市(1.8万吨)、达州市(15.12万吨)、广元市(3.31万吨);优质茶叶产量2000吨,高于周边的广安市(180吨)、广元市(1000吨),低于达州市(5000吨)。
五是扶贫初现成效。三县一区中的通江、南江、平昌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巴州区属于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巴中已纳入《秦巴山区(四川部分)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年》。“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6.6亿元,贫困人口从2005年末的65.1万人减少到31.1万人。开展了连片扶贫开发试点,通江县沙溪—瓦室、巴州区上八庙—青木规划区10个乡镇、45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农户生活环境改善,试点效果明显。通江县杨柏-广纳、巴州区恩阳-下八庙纳入全省首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2010年完成总投入6.63亿元,建成居民聚居点31个,新建农房6129户,农房风貌改造4041户。
六是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发放林权证68.71万本,确权面积923.43万亩,确权率100%。兽医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核定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880名,市、县(区)动物卫生执法机构编制137名,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115名。水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实现了城乡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贫困及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得到加强,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劣势
一是农业基础条件差,巴中农业仍然是靠天吃饭的大田农业。巴中自然条件差,灾害频发,旱灾、洪灾、低温、大风、冰雹、病虫害基本上每年都有发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全市年均水资源总量为64.3亿方,人均水资源量1600方,不仅远低于全国(2200方)、全省平均水平(2600方),而且低于国际公认警戒线(人均1900方),系水资源紧缺地区。工程蓄引提水能力4.7亿立方米,人均工程蓄水仅为100立方米左右,低于全省12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全市有效灌面114万亩,人均有效灌面0.33亩(远低于全省人均0.56亩的平均水平)。仍有旱山缺水村1351个,占总村数的75%,尚有102.9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农村公路通车率80%,村道硬化率仅为30%,农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未得到根本改变。
二是农业装备水平低,巴中农业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农业。虽然农机化建设投入逐年增加,但巴中农业装备水平仍然很低,2010年全市新建机耕道522公里,小型耕耘机达到1.8万台,耕播收机械化水平仅16.8%,比全国低37个百分点,比全省低15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滞后。全市一产业比重达29.1%,居全省之首,比全国高18.9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4.4个百分点,比周边的南充、达州分别高4.7和5.4个百分点,比新建的广元市、广安市分别高5.4和8.8个百分点。巴中农业比重大,农业生产聚集大量劳动力,传统农业特征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巴中农业仍然是低质低量的低效农业。规模化生产处于初始阶段,虽然拥有一批“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但目前初具规模的农业特色产业园区仅有10个,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较小,以商品蔬菜为例,本地供应率不足60%,特色农产品缺乏规模,有名无量。标准化生产仍有差距,部分特色农业产业缺乏标准,农产品检验检疫和质量认证体系尚需完善,特色农产品缺乏标准,有量无质。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巴中尚无国家级龙头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仅有10家,精深加处于低水平,产业链未形成,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远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特色农产品缺乏加工,有质无量。
四是开放合作不够,巴中农业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内向型农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深,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就近几年参加上海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和西部农产品交易会的情况看,我市优质粮油、禽蛋、食用菌等大宗优质农产品和特色优质农产品深受欢迎,但由于前期市场开拓滞后,开放合作不够,全市优质农产品产品数量有限,大多数农产品只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五是农村贫困面大,巴中农业农村发展任重道远。我市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区域性贫困、能力性贫困相互交织,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若按新的贫困标准算,我市贫困人口还将有较大增加。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847元,比全省低1293元,比全国低2072元,比周边的南充、达州分别低967元、1237元,比新建的广元市、广安市分别低189元、1530元。
二、当前的面临的机遇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工作的主线,必然带来经济结构、增长方式、主导力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国家、省上的投资将更多地向“三农”和民生领域倾斜。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实施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的机遇。实施西部开发和秦巴扶贫开发战略,必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我市农村的开发和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快革命老区的发展,省委奇葆书记、省政府巨峰省长十分关心巴中的发展,省委、省政府支持巴中发展的特殊政策给巴中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强农惠农政策的机遇。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出台了一系列货真价实的支持政策,为我市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四)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机遇。统筹城乡发展、农村产权制度等深层次、关键领域的改革强力推进,长期以来“三农”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也将在发展中得到逐步解决。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 “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的总体要求,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经济工作基调,加快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化联动”,努力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确保实现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的目标,为“十二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二)工作重点
一是抓规划,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按照省委“四注重、四提升”要求,坚持农村人口向县城、重点集镇、中心村、聚居点集中,产业向园区和优势区域集中,资源向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园区集中,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县域、重点集镇、中心村、村民聚居点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祥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尽快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县域新村总体规划、农村生产力布局规划、产业园区规划、扶贫开发规划、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65个建制镇详细规划、188个乡集镇总体规划和9个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规划,加快村镇风貌规划编制进度。将城镇体系和村镇体系分别纳入市、县总体规划,指导县城和3万人口以上的镇都按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引导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迅速全面完成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形成科学合理的村落空间布局。二是强基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以水利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全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总体部署,加快建设综合水利体系,重点抓好骨干水利、“小农水”示范市、防汛抗旱、饮水安全等工程,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围绕实施新增5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抓好农机具推广,提高耕播收农机化水平。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基本形成农村公路网络,搞好农村公路管护,发挥农村公路效益,促进城乡互动,加快城乡统筹。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抓好生态建设和保护,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是稳增粮,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切实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坚定不移地推进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旱作农业发展,保持粮食的基本生产能力。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守住全市耕地红线,开展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深化旱地改制,减少土地撂荒,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快新品种繁育,改造中低产田土,加强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积极推广农业适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实施科技增粮。认真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四是育基地,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立足农业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按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要求,以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为抓手,搞好生产规划布局,把巴中建成重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抓好以旱作农业为主的优质粮油基地,以食用菌、茶叶、中药材、果蔬为主的种植业基地,做大生猪、巴山土鸡、优质草食牲畜、特色水产养殖业基地,做大干果、竹木、木本药材、森林蔬菜、林下养殖和旅游业基地,拓展劳务产业基地。搞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抓好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实现“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目标。
五是壮龙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树立大开放的理念,着眼招大引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把巴中建成重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基地。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搞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培育壮大现有龙头企业,指导搞好市场开拓,提升研发能力,促进企业加快发展,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内部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六是优市场,健全经济组织体系。树立全方位开放、多领域合作的理念,加强区域协作,做大做强市域经济,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把巴中建成重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积极创造条件,健全政策体系,引进流通领域优势企业,支持农民跨区域成立农产品产销合作组织,支持中小型农村流通企业发展,培育市场主体。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仓储物流体系。推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整合品牌资源,打造区域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快推进我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大宗农产品进入大市场。抓好干部培训教育,提高各级干部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把握市场的能力,学会用市场理念指导和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加强市场监管,保护农民、企业及各类经济组织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七是促统筹,推进“三化联动”。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协调、项目捆绑、同步推进,按照“三化”联动的要求,完善城乡规划布局,推进城乡良性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构建城乡一体的开放空间体系,实现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城乡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整合,引导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规划引领,促进产业在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集镇、中心村和产业优势区聚集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向县城、重点集镇、中心村和产业聚集区集中;资源向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园区整合。突出示范带动,抓好连片扶贫开发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在城乡结合、灾后重建、拆迁安置、乡村旅游等区域探索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打造新型农村社区,使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八是保民生,确保农村和谐稳定。以新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移民扶贫等民生工程,抓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加快推进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和老区连片扶贫开发试点,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的政策衔接。抓好通江县、南江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落实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健全临时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水平。搞好农村养老院建设,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和人员队伍建设,协调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搭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好事的有效载体。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坚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抓农业农村工作上,把“三农”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准确把握“三农”的新情况,专题研究解决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强化“三农”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更好地凝聚部门力量,形成推进“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选优配强乡镇和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建强农村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进一步完善“三农”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三农”重点工作的目标考核。二是强化服务保障。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宣传引导、技术培训、品种改良、农机配套、信息流通、金融支持、商品物流等各项服务,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抓好农资市场净化、价格监管,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做好旱涝趋势监测预报服务和影响评估,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全方位支持“三农”,服务“三农”。
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职业教育补助补贴等政策,确保补贴落实到位,兑现到人。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依法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明晰农村产权,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农村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和城乡用地指标增减挂钩试点。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品种和范围。完善优惠政策、强化服务,加强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力度。抢抓国家加大“三农”投入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和实施好涉农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农村各项工作。
第二篇:巴中中药材种植现状与发展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巴中中药材种植现状与发展
一、调查时间:2012年7月——2012年8月
二、调查地点: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
三、概述:
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幅员面积12325平方公里,辖三县一区。全市具有丘陵、中山、低山等地貌,最低海拔208m,最高海拔2507m,地形多样,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1℃,年平均降雨量1117.9mm,年平均日照462.1小时,无霜期长达272天。土地植被保护较好,有利于中药材的生产和种植。巴中市共有植物类药材1500余种,动物类药材50余种,矿石及其他类药材20余种,中药材品种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在国家规定的364种重点中药材中,巴州区内有280种,中国药典收集的580个主要品种之中,巴中有316种,中国药典收载的珍稀濒危动植物药名录中巴中就有36种,通常收购经营的400余种中药材巴中就有280种,中药材年蕴藏量近6万吨。其中,大宗常用中药材80余种,名贵中药材10余种,稀少中药材80余种。巴中素有“药材之乡”、“生物基因库”的美称,主要盛产金银花、川明参、银耳、杜仲、天麻、虎杖、栀子、猪苓等上千种中药材,其中通江银耳、南江金银花闻名全国。近年来,巴中市中药产业持续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
四、中药材种植与开发前景:
中药是我国人民长期以来防病、治病、保健的物质,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基础。随着中药饮片、中成药用量的不断增加,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也必将大幅度上升,很多中成药生产企业大力发展原料药材生产基地,以满足企业的需要。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较多,所需原料药材绝大多数靠从市场购进,因此,发展既与市场需求接轨,又能形成产业规模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是发展我市经济,帮助农民增收的重大项目。
五、中药材种植的现状:
我市中药材大多数品种是以野生为主,自古就有百姓上山采药的传统习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山采药的人是越来越多,很多品种都能形成批量上市销售。据调查,全市一年采收野生中药材大约上千吨,如天麻、夏枯草、霪羊合、乌贝子等。由于采挖过度,使野生的中药材资源逐渐匮乏。
虽然我市采收野生中药材占据了中药材市场的一定份额,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市内外中药材市场的需求,还必须种植大量成片的中药材以满足中药材市场的需求。这样就促使在我市形成了无数中药材成片种植基地。据调查,2011年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单品种中药材基地主要有:川明参、金银花、栀子、虎杖、猪苓、银耳、杜仲等。其中巴州区渔溪镇积累了川明参种植的丰富经验,常年种植5000亩,产量约2000吨以上,带动该片区农户规模化种植总面积近1万亩,年产川明参3000多吨,实现产值近2000万元。南江县大河镇、兴马乡、赤溪乡等历年盛产金银花,种植20万亩,投产8万亩,年产金银花300多万公斤,实现产值1亿多元。巴州区平梁乡青包山村建有栀子种植基地400亩,年产栀子约5万斤,产值近10万元,带动该片区农户规模化种植总面积达2000亩,实现产值30多万元。巴州区南阳乡成片种植虎杖约60亩,年产虎杖2万斤,产值约10万元。南江县沙坝乡草坝村建有猪苓种植基地700亩,现还未投产。南江县的“三木”药材每年产量也有上百吨。前几年,巴中市的中药生产加工初具规模。全市有中药生产企业一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三家,以普瑞药业和正华药业为代表的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被列为全市重点培育的“十大龙头”企业和“20户”亿元企业。正华药业已被列入全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五户“五亿元”企业之一。普瑞药业和科伦药业于2011年分别通过国家GMP、GSP认证,普瑞药业形成了年处理原生药材500吨、生产固体制剂5.1亿片(袋、粒)的规模。科伦、百顺、百顺三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年加工中药饮片700多个品种近100万公斤。
据调查,2011巴中市中药材产值突破4亿元。今年,政府明确提出大力培育地道中药材,发展生物制药产业,打造“秦巴药乡”品牌。巴中出台了《巴药发展行动计划》,力争建成川东北规模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重要的中药生产加工基地和秦巴中药物流集散中心。预计到2015年,全市新增中药材重点品种面积20万亩,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
六、巴中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中药产业发展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从总体上看,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优势品种不明显,存在“三低四缺”,即生产水平低、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低;缺乏品牌优势、缺乏规模优势、缺乏市场优势、缺乏生产优势等。
一是缺乏科学规划,生产管理粗放。我市中药材品种多,但自然存量少,在中药材品种引种、选育上和发展布局上,缺乏总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在药材栽培上缺乏技术支撑,种植方式零星分散,生产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效益低。
二是规模化程度低,地道药材产量不大。虽然野生中药材品种不少,但大多生长在荒山野岭,山高路远,生长分散,不便于采收,加上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除少数品种外几乎无人采摘。一些珍贵的资源品种不能得到充分保护,优质中药材缺乏种植推广。现有的集中种植规模也较小,多为农户分散种植,品种杂乱,产量较小。
三是标准化程度低,中药材品质不高。在我市,国家《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GAP)推进缓慢,药材质量难以保证。如南江金银花虽已有一定规模,但由于品种基源复杂,未进入《中国药典》,属地方传统的药食两用品种,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局限。目前,我市还没有一个地道药材品种或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地产药材品种。少数种植基地虽初具规模,但管理跟不上,离GAP规范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四是产业化程度低,中药材产业效益不高。由于技术人员缺乏,加之生产工艺和设施设备相对落后,中药材生产加工附加值低,难以形成品牌优势,市场竞争力不强。
五是龙头带动弱。中药材生产水平低、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低,缺乏大企业、大资本、高技术的有效介入,尚未引入全国知名的大企业来巴开发,缺少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的拉动。全市唯一1家通过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和3家中药饮片加工厂,由于企业规模小、改制不彻底、资金投入不足,生产加工能力不强,对中药原材吞吐量小,中药材产业发展带动力量弱。
六是市场信息缺。企业和药农对市内外、省内外和国内外的中药材资源状况、天然药物工程技术最新成果、中药产业技术水平、大型知名生产企业的需求等,缺乏整体资讯资料,获取的信息往往不全面、不准确、不详实,增加了中药材种植的盲目性。一些经营药材的个体户获取的信息更窄,收购资金有限,受眼前利益驱动,能赚钱的就收购,数量多了就压价,起不了市场的导向作用,更谈不上带动作用,甚至出现“烂市”、“缺市”现象。
七是发展速度慢。尽管我区中药材产业发展起步早,历史悠久,但是近几年来,周边市和外省发展步伐加快,发展势头咄咄逼人,如果再不奋起直追,我们的资源优势将会丧失贻尽,这块药材富集地将会因为没有市场准入证而被淘汰,将直接影响到我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步伐,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七、中药材种植的几点建议:
一是抓规划制定,合理产业布局。根据国家、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巴中现有产业基础、地域特点、自然环境和市场条件,找准巴中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搞好种植规划和加工企业规划,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中药材产业发展,搞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努力形成差别化竞争的产业集聚与区域分工发展布局。
二是抓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要把中药材生产作为产业来抓,以中药优质种源繁育、野生资源开发、人工种植技术为重点,充分利用新农村示范片、农业产业园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区等优势区域,集中发展适宜品种,搞好规范化、规模化种植。
三是抓加工流通,提升产业效益。大力扶持中药材加工企业,通过技改投入,逐步提升企业加工水平。同时,要狠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发展“公司(药材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支持药农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药农经纪人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建立以销定产的产销体系,逐步形成中药材生产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四是抓招商引资,打造产业集群。着眼招大引强,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搞好中药材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要重点依靠招商引资来增加生物医药产业投入和新药材、新药品的开发。要积极争取国家对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投入和国家扶持农业的多种专项资金,打捆使用,发挥财政资金的集成效能和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形成生物医药产业聚集规模效应,打造中药材产业发展集群。
五是抓部门统筹,形成发展合力。要明确部门职责,强化工作分工,形成合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格局。农业部门要搞好中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林业部门要加强野生中药材、木本中药材的管理,经信委要加强对中药材加工企业的规范发展,招商部门要大力引进实力强的大企业落户巴中,药监、卫生等部门要强化质量监管,完善质量体系标准,提升我市中药材的品质。
六是抓人才培养,强化产业支撑。把人才作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予以高度重视,像寻求资本、技术一样,积极引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大力培养一批中药材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的专业人才,充分调动专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强对药农技术培训,提高药材质量和产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药农的收入。
七是要科学论证,合理筛选,确定大宗地产中药材品种。要根据中药材资源状况和《药典》药物含量指标,研究预测市场需求前景,认真筛选,确定立县强市的中药材大宗地产品种。从全区情况看,应定位在金银花、川明参、丹参、桔梗、红花、虎杖、木瓜、桅子、芍药、白芷、天麻、杜仲、黄柏、银杏、厚朴、玄参、淫羊藿、猪苓、川芎、玄胡等品种;聘请有关中医药专家、环保专家、土壤气候专家进行考察论证,形成可行性论证报告和相关权威资料,作为争取项目、建立基地、招商引资的重要依据;要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的原则,加强地域专业化种植基地建设。根据确定的重点品种的生长条件要求、农民种植习惯等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建立集中连片基地,形成规模种植带。引导农民规范化、科学化种植,提高集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避免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八是要加大投入,严格监控,实施地道药材品种保护。中药材的生产讲求品种优良、产品地道和无污染。这实际上是对整个药材生产的宏观要求,单个的药农和药材企业都很难满足这些要求,只有政府才能担当这个任务。政府应该投入一定的科研资金和人力对我区的中药材品种认真排查、保存和选育,防止药材品种灭绝和污染;严格监控药材种植地的周边环境,防止药材在生产过程中遭受农药和重金属污染,以及药材生产对周边环境和植被的破坏;积极推广药材种植技术,防止由于药农的种植和采摘方法不当造成品质退化和经济损失。九是农企合作,退耕还药,走好公司加农户的经营路子。“退耕还林”政策是我市发展中药材的绝好机会。应将退耕还林规划与中药材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在坡比25度以上的还林坡地和荒山荒坡重点发展多年生大宗地产木本药材,如杜仲、黄柏、枣皮、木瓜、厚朴、桅子等。积极开展和认真监督“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既可以避免药农的盲目生产,又可以防止公司欺诈和无辜刁难药农。鼓励扶持医药企业与农户签定种、管、购经营合同,发展基地,把农户利益和药企利益联结在一起,确保资金、技术、信息、服务到位。
十是专兼结合,注重培养,抓好中药材人才队伍建设。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方向是走以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中医药理论和基因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企业,要把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作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加快中药材经营、销售和研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咨询关系,掌握中医药最新发展的动态,避免生产种植和企业扩张的盲目性;把原医药公司、医院和民间的老药工组织起来,建立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机构,对全区中药材种植、技术、经营、管理等献计拿策、指导服务;招聘中医药专业大中专生到政府管理部门和生产经营企业,培养新型专业人才和后继人才队伍;注重培养和选拔专业型领导干部,搞好中药材基地乡(镇)村干部的业务和管理知识培训,把中药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作为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鼓励组建名老中医门诊部,对场地租用、费税缴纳等出台优惠政策,当成一种社会公共事业来办,既解决群众看病难,又弘扬了传统中医事业,有利于促进中药的发展和中药材种植。
最后,还要搞好服务,强化监管,优化中药材产业发展环境。成立中药材产业行业协会,为中药材种植生产经营企业和药农提供技术、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开展技术培训和发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品种繁育等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工作。要与在全省、全国各大药材市场经营药材的大户加强联系,收集各地市场信息,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根据市场变化来引导药农调整药材种植结构,发展药材生产。加强对药农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药农的科学种药水平,提高产量,增加药农收入。要建立中药供应链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中药材品质检验系统及中医药咨讯资料库,充分发挥市县药检所的职能作用,实现我市中药材资源社会化。合理布局中药店。要严格条件,控制总量,体现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要纠正“各自为阵”和“恶性竞争”等问题,解决我市中药网点布局不合理、生产经营规模小、经济效益差、市场秩序较乱等问题。严格GMP、GSP认证企业的跟踪管理和日常监管。要对已认证的生产经营企业实行生产经营不良行为记录、通报制度,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实现对企业的动态管理。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广泛宣传中医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优势企业和支持医药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大力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经营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通过评选“诚信中药店”和“优秀中医”等措施,树立良好的中医药商业信誉,促进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建立监督惩戒机制。设立有奖举报电话和信箱,加大打假治劣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净化中药材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全市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篇:巴中蔬菜市场现状
内容摘要:巴中是个农业大市,但巴城蔬菜的供应有一半靠“进口”,除了本地的蔬菜基地规模小以外,城市蔬菜市场的状况、物流发展情况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菜农的积极性,本文从菜市建设及蔬菜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对如何解决巴城蔬菜供应的问题。关键词:蔬菜城市供求交易市场影响要素对策
蔬菜产业的发展与农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促进经济繁荣、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巴中城市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在不断增加,蔬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从目前看,巴城的蔬菜产业并不乐观。
1.现状
1.1当地蔬菜产量不足
据统计,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65万亩,产量105万吨,产值17.5亿元,其中商品蔬菜基地3万亩,产量20万吨,产值4.2亿元,大面积蔬菜商品率仅10%左右,可提供商品蔬菜10—15万吨,故全市本地商品蔬菜供应量约为35万吨左右,巴中保障本地市场供应尚有较大缺口。而巴城的“进口”蔬菜也占很大比例,据市区农业局专家组发布的《巴城蔬菜市场调查报告》称,巴城商品蔬菜年销售量为15.56万吨,其中本地供应量为8万吨,外地调入量为7.56 万吨,仍有49%需要外地调入。许多时令蔬菜,如冬春季的莴笋、甘蓝、萝卜和夏季的茄子、番茄、青椒等本地蔬菜仍不能满足供应,还需外调。
1.2蔬菜市场不健全
1.2.1蔬菜市场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首先是蔬菜批发市场不足也不合理,巴中城现在的蔬菜批发市场有两个,实际上只有一个,即西城蔬菜批发市场。江北蔬菜批发市场还主要是做一些二级批发和零售,并不完全是一级的专业批发市场。而东城则连一个大型的批发市场都没有。从零售市场看,近几年市区人口规模不断增大,城市面积逐年扩张,按照商务部门关于市区每万人拥有1个蔬菜市场的标准,市区蔬菜零售市场网点应
该建设30个左右,现在尚有近一半的缺口。由于零售市场面积和管理上的限制,菜农进城卖菜困难,而许多居民不能实现就近消费和便利消费,二者相结合,就形成了一个市场,从而导致了游摊散贩屡禁不止。
1.2.2蔬菜市场设施简陋,买卖环境差。一是大部分市场投入不足,设施简陋,“脏乱差”现象严重。二是缺乏完备的给排水系统,致使禽类、水产宰杀经营场所污水横流,杂物遍地,气味难闻。三是一些市场既是街道,也是经营场所,市场楼上又是居住场所,管理不便。一方面,距离市场比较远的居民迫切希望建设市场,另一方面距离市场近的,住在菜市场的,又反映市场周围环境差,人多噪声大,影响交通、影响休息。这个矛盾给今后菜市场的选择,菜市场的经营形式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四是保鲜设备使用率低,大部分生、熟肉摊点都是案板晾卖,根本达不到防尘、防蝇要求。
1.2.3蔬菜市场价格波动大,且不稳定。首先,由于巴城蔬菜有50%来自外地,如果产地的气候、运输的交通条件一有个风吹草动,巴城的菜价很快就会发生起伏变化。其次,价格不平衡,一个不大的市区的价格都不一样,呈现北高南低之势,东高西低之势。其三,就是超市、农贸市场、早市的价格不平衡,本地菜与外地菜价格也不平衡,有差价是应该的,但差价太大就是不合理了。
1.2.4蔬菜运输的物流方式落后,损失严重。据了解,我市的蔬菜长途运输,运输工具仍然是大卡车、大货车,蔬菜的储存仍然很原始落后,因而造成了运输成本高,蔬菜损耗大,蔬菜质量低。蔬菜质量检测的意识淡薄,手段落后,制度不健全,“放心菜”市场建设任重道远。
2.蔬菜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2.1投资回报率低,资金与人力不愿投入到蔬菜产业
2.1.1蔬菜市场回报率低。蔬菜市场具有盈利性弱、公益性强的特点,投入大收益小,属于微利行业。受盈利水平低的影响,一般的投资者投资建设蔬菜市场的积极性不高。
2.1.1蔬菜基地回报率低。一是大量农民工外出,劳动力缺乏,技术含量不高,蔬菜利润空间小,加之运输费、汽油升价、人力费用等不断上扬等问题,加之由于菜农年龄、知识结构等因素导致留守的农民对交通工具使用受限,不利于蔬菜交易,农民在销售上
还有一定难度,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是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由于土地流转问题,致使目前我市大多仍以单家独户的形式种植蔬菜,规模效应小。三是由于蔬菜产业的利润不高,加之目前的土地流转费用与人工的不断增长,导致涉农资本不愿进入农村建设蔬菜基地。四是农村蔬菜基地的数量少,到农村收菜的商贩就少,幅射作用受限。
2.2城市规划不足,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都受到限制
一是城市规划未与蔬菜产业相结合。城市框架拉大,城边蔬菜基地缩小,而周边山区的农民种植蔬菜的条件由于交通及种植习惯等原因没有种菜的积极性,导致蔬菜产业缩水。最早的桑园坝、南坝、中坝等地都是蔬菜基地,但城市化后,这些基地均变成了城市用地。二是城市规划中明显缺少专业蔬菜市场的规划,近几年来新开发的区域中,均未建设专业的市场,其蔬菜市场等设施极度不完善。在前期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同时没有预留蔬菜市场用地,小区建成后,想建市场基本没有合适地方。而西城、江北两个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几乎在城中,与东西两个车站的距离太远,不利于当地农民批发转手。
2.3政策配套未跟上
相关部门对市场的支持引导、监督约束不够。一是有关部门对蔬菜产业在城市与农村中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二是政府对蔬菜市场建设的扶持力度不大,缺少优惠政策及配套扶持资金的支持。三是对蔬菜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缺乏长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3.发展蔬菜产业的几点建议
3.1做好产业规划与发展,提升蔬菜产量与效益
3.1.1抓好蔬菜基地建设,保证蔬菜供应。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建设成一批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高的蔬菜生产基地。一是努力抓好巴州镇雷鼓寨村、三江民主村、恩阳麻石村、清江塘坝村、平梁三山村等现有蔬菜种植基地建设,二是利用巴中海拔落差大的特点,根据不同蔬菜的种植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规划一批不同海拔地区的蔬菜基地,充分依托通江县、南江县部分高海拔冷凉立体气候特征和绿色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和反季节高山特色商品蔬菜,以满足蔬菜的品种供应。三是加强基地的耕地质量、农田渠系和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提
高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蔬菜设施栽培,对新建大棚、喷灌滴灌等设施,加强基地功能建设与能力建设,以保证蔬菜的供应。
3.1.2提高蔬菜种植技术,切实提高菜农效益。充分调动各级农业、科技、商务、群众团体、社会团体等部门及单位的作用,充分调动本地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普及蔬菜集约化种植技术,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建立蔬菜信息及技术服务网络,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稳定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市场预期。加强蔬菜农业技术协会的建设,加大科普力度,推广先进技术,适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制定巴中蔬菜标准园建设标准,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菜农的种植效益。
3.1.3保护、申报无公害蔬菜认证工作。做好通江食用菌、空山反季节蔬菜、三江黄瓜、渔溪生姜、恩阳海椒、大罗黄花、巴中芦笋等地方名特蔬菜的商标注册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申报认证工作。
3.2加强蔬菜流通体系建设,确保营销畅通
3.2.1加强蔬菜市场建设。此项工作涉及市、区两级政府,涉及发改委、商务局、国土局、住建局、农业局、工商质检等多个部门,建议各部门密切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做好相关的工作。一是改变现有蔬菜零售市场与街道、居民楼混用的状态,要分步骤、有计划地改造原来的蔬菜农贸市场,使其升级;不能改变的,要大力发展蔬菜连锁经营、超市、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超市、便利店积极开展蔬菜上市,提升供应能力;要尽快制订相关办法,规范和引导好蔬菜早市、社区小型菜市场、零售网点的发展,解决部分社区居民买菜难的问题,甚至可以在特定时段为流动菜摊开辟专门销售区域。二是在城市规划上下功夫,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选定适宜的地方留足菜市用地面积,不得更改菜市用地使用途径。三是涉及菜市场的规划、土地、建设、验收、管理、经营等方面要给予全方位的政策优惠。四是制定菜市建设标准,加强对菜市场建设招标、验收、使用等全程的监督和竣工验收,确保发挥最大效益。五是建立新的菜市批发市场,尽快在东客站、西客站附近分别规划和建设一个蔬菜批发市场,便于本地菜农交易。
3.2.2加强蔬菜物流建设。一是积极发展以运输配送、储藏保鲜和加工流通为主要内容的蔬菜物流,降低生产风险和流通成本,促进蔬菜流通和错季供应。二是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支持超市、流通企业、学校、酒店等与蔬菜基地、菜农实行对接,降低营销费用。三是加快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鼓励批发市场、流通企业建立冻库,加强农产品冷藏设施、蔬菜低温配送中心建设,示范推广节能环保的冷链车辆及相关配套设备。
3.3加强蔬菜质量监管,确保蔬菜食品安全
一是突出抓好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管。加大道德和法律的宣传力度,指导和监督蔬菜生产企业、基地、菜农按照标准生产,不使用违禁药品、激素、肥料等。二是抓好流通领域的质量监管。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加大监管力度,实行抽样检查。三是建立自律性检测机构。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开展自检和监测。四是构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完善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全程质量的长效管理制度。
3.4建立供求平衡机制,确保产业发展稳定
3.4.1培育蔬菜加工企业。加工企业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单一品种规模生产,并平衡供求关系。通江食用菌已经开发了一批产品,实现了规模生产。土豆、红薯可加工成薯片等、黄瓜可以生产咸菜、生姜可以制生姜红糖(巴中产甘蔗)、海椒可以制油、黄花可加工成干黄花、芦笋可生产罐头(罐头产业的产品范围很大,很适合巴中发展)等等。
3.4.2开发外销。努力拓展省内、重庆、陕西等外销市场。特别是陕西省,据陕西省商务部门统计,按人均每天消费0.5 公斤计算,全省每年蔬菜消费量为1850万吨,省内供应缺800多万吨。尤其是冬季蔬菜短缺较大,60%左右的蔬菜来源于外省,所以巴中开发陕西市场是最适宜的。巴中的高山蔬菜完全可以推向成都、重庆等地。(作者系市科协学会部部长)
第四篇:农业产业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产业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凤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近期对农业产业化现状做了一次调查,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主要成效
一是产业规模初步形成,特色优势较为明显。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深山药材潜山畜,川道果菜遍地椒”的布局。目前,全县花椒留存4300万株、苹果留存6.2万亩、蔬菜3.16万亩、中药材5万亩,生猪饲养量达11.3万头、土鸡饲养量达到40万只,林麝、梅花鹿存栏分别达到1407只、820只,建成了2个万头生猪养殖小区、2个万亩花椒示范园、15个生猪专业村、2条苹果生产带、3个千亩套袋苹果示范园,凤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林麝繁育基地。
二是大力引进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效果初现。引进了陕西大红袍公司、杨凌本香集团、雨润集团、片仔癀麝业公司等12户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生猪规模养殖户600余户、林麝、梅花鹿养殖户82余户、花椒状元24名,建立专业合作社15个、专业协会32个。
三是强化质量意识,农产品知名度得到提高。以标准化为突破口,启动实施了“国家级花椒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无公害苹果基地建设和中药材GAP认证等,完成了凤县无公
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先后注册了“凤州花椒”、“凤唐苹果”和“凤州金果”等5个商标,凤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保护,花椒通过了AA绿色食品认证,“凤州花椒”、“凤唐苹果”获得陕西名牌产品。农产品销售喜人。同时加强了与外地客商的联系,同一批苹果、蔬菜经销商形成了稳定的购销关系,保证了农产品销售,2008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9亿元。
四是作好政府扶持,产业化发展的能力不断加强。县财政每年将新增财力的20%用于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的同时,出台了19项具有凤县特色的产业化扶持政策保障体系。如:对农户免费提供花椒苗木,新种植苹果每株苗木补贴2元,对从事花椒防霜冻、深加工和品牌宣传的一次性补贴10万元,购买花椒烘干机每台补助500元,购买未纳入国家补贴范围但符合我县推广的机具的给予30%补贴,修建标准蔬菜大棚每亩补贴1万元,购买二元母猪和饲养梅花鹿、林麝每头给予500-3000元补贴,建设标准猪舍、规模扩繁场及特种动物圈舍分别给予5000元至3万元的补助,对食用菌、地膜洋芋、秦艽、土鸡等种养均给予不同程度的财政补贴,建立了农业保险保障机制,除能繁母猪外的其他农产品,县财政按照60%比例对农户参保给予保费补贴,为农民发展产业降低了风险。
二、主要问题
一是特色产业的优势不明显。除花椒、苹果具备相应规模外,其余具有潜力的特色产业规模太小,而且多以出售初级农产品为主,附加值不高,生产和管理手段落后,劳动效益较为低下,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程度较低。
二是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主要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现有的龙头企业,普遍产量少,加工程度低,带动覆盖面小,协会、合作社对农业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切实发挥,导致产品链条短,商品率低,大多数农民由于缺乏技术、市场信息支撑,经常盲目生产,易受损失。
三是市场建设滞后。我县仅有花椒、蔬菜、果品有注册商标,且知名品牌太少,加上对市场缺乏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导致销路不畅通,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的导向作用难以传递到田间地头,农业生产与市场脱节严重。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
四是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利益联结机制,各唱各的调,企业+协会+农户的效应没有形成。
三、解决对策
一是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和产品,抓规模生产。应科学确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单位产出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开发,力争用三年时间,建成一批产业发展专业村和集中发展区。在科学安排产业布局的条件下,全面加快花椒、苹果、蔬菜、食用菌、药材、畜牧、特色养殖发展,建设一批大规模、高标准、集约化种养基地。
二是加强扶持培育,抓龙头企业。对于各领域中具有龙头作用和具潜力的企业予以政策、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的倾斜扶持,使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经营机制灵活、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发挥带动作用。当前应坚持公有、私有、本地、外地一起上,谁有能力谁牵头的原则,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让龙头企业成为产业化的主力军。
三是完善利益连接机制,抓组织带动。激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让龙头企业把农业生产与市场连接起来,畅通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减小农业生产的风险。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形式入股,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并要保障企业、农户等各方利益。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经营服务组织作用,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不断强化生产者与市场的联系。
四是加快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抓产品营销。克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大打“天然有机、无公害、绿色”品牌,在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并以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民经济人队伍为纽带,在大中城市建立农产品直销直供网络,加快占领外地市场。要注重市场引导,完善信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形成遍布全国、产销联动的销售网络,及时准确地
收集和传递市场信息,将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以利于指导生产,促进流通。
五是加强对农业的政策扶持,抓支持保护。整合扶贫资金、国债资金、专项贷款,集中用于农业产业化建设,县财政要足额保证对农业的预算投入。加快金融服务创新,抓紧成立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制定降低农村信贷难度的办法。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与保险,不断降低农业市场风险。
六是加强科技推广应用,抓生产水平。通过科技培训、科技引进、科技示范,把农业生产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积极开展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引进、推广工作,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示范项目基地,发展一批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和科技示范园,加快农业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并使之真正产生效益,培养一批高水平技术服务队伍,推动农业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
第五篇:崇明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崇明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崇明县统计局2011-06-16
崇明地处上海远郊,是上海农业土地资源最多、分布最集中、农业生态环境优佳的地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崇明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2010年,全县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52.8亿元,比上年增4.4%,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8.4%。其中:全年粮食总产在总播种面积比上年减
5.9%的情况下实现325786吨,比上年减4.5%,单季稻总产为200557吨,比上年减2.9%,油菜籽实现总产5987吨,比上年减26.6%,蔬菜总产达到953825吨,比上年增0.8%,种植业产值增6.6%;林业中水果产量148847吨,比上年减22.7%,当年新增造林面积5000亩,比上年减48.6%,林业产值减27.1%;畜牧业中生猪出栏273058头,比上年减
6.2%,白山羊出栏244745头,比上年增1.5%,家禽出栏429万羽,比上年减1.4%,鲜蛋产量9863吨,比上年下降14.0%,鲜奶产量19081吨,比上年增16.9%,牧业产值增
2.2%;海水产品和内陆水域水产品总量达63150吨,比上年减8.9%,特色水产养殖品种不断更新,河蟹养殖面积920000亩,其中岛外河蟹面积840000亩,成蟹产量9632吨,比上年减1.4%,渔业产值增3.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2.0%。
(二)农产品生产价格和农资生产价格变动平稳2010年粮食收购价格稳中有升。小麦收购价格比上年增13.3%;油菜籽收购价格比上年下降了10.0%;粳谷收购价格比上年增29.9%;蔬菜价格较上年有所上升,特别是上海长江隧桥通车后特色蔬菜价格升幅明显,全年蔬菜平均价格1579元/吨,比上年增3.4%;林业生产中柑桔价格比上年减29.7%;生猪生产价格基本持平;禽蛋价格增19.5%;牛奶价格今年比上年增2.0%;水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名特优水产品价格上扬较快;主要农资生产价格有所下降,主要农药品种价格比较平稳;商品有机肥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农膜价格较上年略有下降。
(三)特色种养标准化建设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县已经建成设施良田30万亩,设施菜地4.5万亩。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30吨,使用面积达到4.5万亩次,商品有机肥3.8万吨。推广水稻机秧面积12万亩。完成规模化、标准化经济林建设任务3500亩、公益林基础设施9500亩及5000亩低效林改造项目。完成四旁林植树47.8万多株,庭院绿化植树62.6万株。另外还实施了《设施葡萄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崇明
白山羊的保护技术应用》等8项市级科技兴农攻关的推广项目。启动了崇明水仙、崇明白山羊、崇明特色蔬菜(金瓜、薯芋类、白扁豆)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四)农业专业化、组织化程度稳步推进近年来,我县农业组织化程度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县现有84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粮食类267个、果蔬类262个、水产类178个,其他类140个(畜牧52个、花卉苗木16个、农机服务18个、农家乐54个),种植面积达到31.7万亩,水产养殖面积6.6万亩,带动农户高达73555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25.1%。
(五)生态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呈现活力近年来,前卫村、瀛东村、绿港村等农家乐式农业旅游发展迅速。2010年,我县农业旅游共接待游客达82.9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355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6.8%和115.9%。崇启大桥即将开通,届时沪崇苏大通道将全线贯通,生态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必将成为崇明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
二、崇明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利机遇
(一)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我县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粮食补贴资金管理,调整完善种粮直补、农业保险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补贴、市级农业园区贴息等政策,加大对粮食、蔬菜、畜禽、水产等生产量大的专业合作社政策倾斜力度。2010年,全县财政投入“三农”资金233299万元,比上年增长10.2%。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村发展亟待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县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从2010年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看,农业生产投入资金为91775万元,占财政支农资金的39.3%,比上年增长56.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金92588万元,占财政支农资金的39.7%,比上年减少11.9%;改善民生方面投入资金48936万元,占财政支农资金的21.0%,比上年增长2.4%。
(三)农业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积极开展。近年来,我县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农户,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到2010年末,全县有培育科技示范乡镇、示范基地34个,科技示范户1237个,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辐射带动2万多农户。近年来,全县共完成了1600名涉及粮食、蔬菜、水产、畜牧、果树等五大专业十个专题的专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40名涉及稻蟹共生、成蟹养殖、小南瓜种植、草莓种植、林地鸡养殖、大棚蔬菜等六个特色专业实用技术培训;14703人次安全生产科普及引导
性培训;200名培训任务转移农民培训;62名蔬菜园艺工职业技能培训;1564名骨干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335名县、镇、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职业技能培训;635名千村万户信息化职业技能培训和2000名村民的农村环保知识职业技能培训,农民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2010年,我县制定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活动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强对蔬菜种植散户安全使用农药管理工作的意见。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完善农药使用联户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强化安全用药技术指导,加大检测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到目前为止,全县有4只农产品取得了有机食品认证,17只农产品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23只农产品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 只农产品取得良好农业规范认证。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完成了散养畜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的集中免疫工作,加强了对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做到了从源头上防控疫情的发生。
(五)农业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加大种植绿肥农业补贴的力度,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已完成绿肥种植12.5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2.4万吨,测土配方肥6800吨,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25吨左右,另外还实施油菜、二麦等三夏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养殖污染治理方面也有突破,制定出台规模化畜牧场沼气项目建设实施意见,建造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建设场内人工湿地等。
新的挑战
(一)外来涉农从业人员队伍庞大,从业技能较差。目前,在我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外来从业人员近万人,主要从事粮食、蔬菜生产,其中有从业技能的不足20%。这支外来经营队伍综合技术素质偏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问题:一是外来承包户流动性较强,短期行为突出,对土地采取掠夺性经营,易使土地质量迅速下降;二是外来承包户对农产品安全意识不高,不太愿意接受农技部门的指导,往往自行采购使用高效、高毒、高残留的农药,给农产品食用安全带来隐患。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几年,我县十分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尚需解决的诸多问题。一是资金投入力度偏低,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尽管上级有关部门不断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但崇明是一个农业大县,耕地面积达75万亩,总人口有70.4万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仍然较大,与其他区县相比,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目前,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发
展项目、缺少可行性论证,从而导致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遍地开花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农村修建路、桥)与上海“新农村建设”中“三个”集中理念大相径庭。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仍需进一步规范。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仍不够健全,在经营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尚不完善。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数量庞大,管理、指导、服务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而目前仅依靠县农委一个部门管理,乡镇无专职人员进行管理服务,统筹协调难度较大。另据有关部门反映,有20%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工商注册后,没有实质性运作。二是经营规模偏小,整体实力不强。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自我积累能力差,整体实力弱,上规模、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不多,无法有效组织生产经营和规避风险,弱化了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合作社社员年龄较大、学历较低,整体素质偏低,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较差。三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从农产品产业规模化程度看,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水平较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多;畜禽、蔬菜、水果等产品规模化水平低,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少。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金融机构涉农贷款难以满足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仍有薄弱环节。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无公害行动计划,坚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监管体系建设,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但是,当前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特殊阶段,种植业生产经营小而分散,养殖业散养户比重高,农产品产加销环节多,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实施监管的难度很大。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等正处于发展初期,监管仍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对蔬菜种植散户安全使用农药的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受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部分地区耕地质量持续下降,特别是化肥、农药用量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畜禽粪便污染等问题长期存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大,农业生态环境依然脆弱。
三、崇明农业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抓住上海后世博效应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契机,以做精、做优、做强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以组织实施《上海推进农业“三个高水平”发展纲要及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结合崇明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因地制宜推进多种形式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带动作用,强化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连结机制,提高产业化组织的带动辐射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设施化程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品牌农产品认证工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现代农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补贴机制建设上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继续推进设施粮田与设施菜田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畜牧养殖场与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建设;全面启动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继续提升农业装备水平,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同时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体制,提升农村基层政权对农村各项公共事务和公共财产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继续完善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补贴政策,制定重点农业项目投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种养结合和农作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进一步改善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建设水稻、绿叶蔬菜、西甜瓜、河蟹四个农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逐步建立适应本县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国家与社会组织并存的多层次、多成分、多功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以此为载体,大力推进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共同发展长效机制。以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县项目”,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推广,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机制,切实做到农业科技入户。
(四)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加强技能培训为重点,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人才培养和开发,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一是要切实转变观念,明确农民培训的基本思路。依托历年培训基础,努力实现“过程型培训”向“战略型培养”转变,从“行政型管理”向“品牌型建设”转变。二是要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特色农产品基地、粮食丰产示范基地、蔬菜供应基地为重点,把创业农民培训、合作社干部轮训、新品种新技术培训和新生农民培训作
为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根据我县农业发展主导产业、特色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发培训专业,实施“针对性”培训,努力探索有崇明特色的农民培训长效管理机制。
(五)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崇明明天增色添彩抢抓后世博机遇,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主题,集聚提升一批农业旅游、农家乐精品接待点,营造良好的农业生态休闲环境,实现“农村让城市更精彩”。一是进一步丰富内涵、扩大功能、完善配套、优化服务和规范管理,提升我县现有农业旅游景点档次。二是积极整合现有景点资源,促进全县农业旅游景点连线成片,形成精品农业旅游线路。三是利用上海长江隧桥通车后对崇明农业生态旅游带来的契机,积极开展好农业旅游新节庆活动,积极参与上海主题体验线路导引设计,将若干重要农业旅游景点纳入其中,发挥后世博品牌效应,促进重点景点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