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梁格庄镇农业与旅游业的现状与思考
立足现实,谋求发展
---梁格庄镇农业与旅游业的现状与思考
一、梁格庄镇概况及资源优势
梁格庄镇位于易县城西7.5公里处,东临易州镇,西接西陵镇,地处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清西陵景区内,素有清西陵“东大门”之称,是县城外的文化、经济、物流、商贸中心,被称为易县的“中心商业区”。下辖27个行政村、3万人口,总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2.3万亩。全镇地域轮廓呈不规则“芭蕉扇”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镇内有小型水库两座,发电站一座。主要农作物为玉米、红薯。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全镇初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林果,旅游,畜牧,苗木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梁格庄镇基础设施完好,交通便利,国道“112线”贯穿全境。境内山岭起伏,树木繁茂,植被完好,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区内崇陵、行宫两大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龙湖也是我县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二、梁格庄镇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农业方面
1、梁格庄全镇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数村耕地地块面积小,农业不能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有些还处于传统耕作状态,很难形成农业生产规模化。绝大部分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使得农作物收获时节劳动力不足,出现收获难、雇人难的问题。如北岭东村在红薯成熟时节只能从邻村雇老人和妇女儿童帮忙收秋。
2、交通不便。上世纪90年代曾实现村村通公路工程,但由于后
续维修资金缺乏,原有道路因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基础条件的不完善,也极大地制约了全镇经济的发展。
3、水利设施不完善。梁格庄镇虽然有两座小型水库,但是大部分村并没有河流和塘坝。一部分村靠深水井来灌溉农田,还有一小部分村完全靠天收,缺乏相应的引水供水设备,很难保证作物丰收。
4、农产品初级化。梁格庄主要的农产品是玉米和红薯。玉米种植面积7200余亩,红薯种植面积4000余亩。每年收获上万吨的玉米和红薯绝大部分都是以原粮形式出售。
(二)旅游业方面
1、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小。永福寺位于梁各庄行宫西侧,俗称喇嘛庙,是清陵中唯一幸存的皇家御用寺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但宣传力度小,不为公众所知,游客寥寥无几。
2、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整合,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旅游品牌、旅游商品少,旅游资源挖掘不够充分。部分旅游景点如公主园寝、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墓都是地处梁格庄镇境内,但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镇境内各个旅游景点单独成景,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三、对现状的思考及发展思路
(一)、农业仍应作为支柱产业。以农业为基础,狠抓农产品生产,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成规模后,可直接与超市对接。全镇总种植面积达2.3万亩,但农业种植结构却并未得到优化,并未形成规模化。玉米、红薯等农作物,柿子、核桃、杏等林果的种植应以“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产品专业化”为发展方向。
1、打造特色农业,发挥特色农业的优势。
1、可与狼牙山特产商行合作,进行杂粮种植。打造拳头产品:○
全镇旱地较多,适宜种植杂粮,可依托狼牙山特产商行,搞绿色农业,2、以现有农产品为基础原料,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让杂粮唱主角。○
带动农副产品生产。目前一些农产品加工技术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往往以初级产品形式进入市场,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竞争力都相对较低,应重点建设、支持和吸引一批农产品生产企业,引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延伸企业加工链条,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如张天峪的梨产品可加工成果汁类饮料。红薯产区将不能卖高价的小块红薯加工成淀
3、梁格庄等几个村的苗木业发展粉,再深加工成粉条进行精包装。○
也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目前全国城市化建设需要大量绿化苗木,应该
4注重农产品的运输通道,抓住这一大好时机搞好苗木生产。○修整村
村通公路工程建设的简易公路,依靠镇政府、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的合5、可以采力,保持交通运输通畅,让产品顺利走出山沟走进市场。○
取定期举办农产品“展示会”等形式,扩大知名度和竞争力,形成自己独特品牌,扩大销售渠道。
2、发展绿色农业,注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农产品的质量既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又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效益。所以种植绿色、安全、无公害农产品是实现种植业持续长久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农作物的种植上要严禁使用巨毒农药,在农产品、果品生长过程中使用低污染、低公害、安全的高效低毒类防病防虫药剂,扩大绿色有机作物的生产规模,形成安全良好的农产品生产经营秩序。同时发展节水农业,改变过去“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推广农作物喷灌、滴溉、地膜覆盖等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因地制宜发展林果种植。
梁格庄镇多山地丘陵,可大力发展“地坎”经济。目前,田间地垄上生长着大量野生酸枣树,酸枣产量很低,价格不高,如果将地坎田垄上杂生的酸枣树嫁接冬枣或铃枣,产量将数倍增长,经济效益也会大大提高,这样,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如果成功,可以带动全县对荒山荒坡野生酸枣树的利用,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渠道。
宜林村可以发展红果种植。现在,红果的保健作用已经被人们重视起来,而我县还没有大片的红果林,市场上的红果多来自外地,且红果树种植、管理都比较容易,产量高,效益高。
4、提高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
注重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依靠科技手段拓展农业的发展空间。重点提高减灾防灾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掌握农作物及果树的施洒化肥、农药技术,掌握果树修剪技术,加强对畜禽的防疫工作,通过多种渠道促进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实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让农民走进农业科技的课堂,使农民学到更多新知识,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科技新成果的运用。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理念。一方面聘请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的专家对现有的生产进
行技术指导,并与之联姻,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目前,梁格庄镇下黄蒿村已经和河北农业大学联手建立了最新品种的核桃生产基地。另一方面,让一些思想先进的农民走出山沟,看看外边的世界,扩大视野,学习外地的经验,先发展起来,进而带动全局的发展。
(二)、旅游资源特别是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等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些旅游资源是旅游行业独一无二的产业优势,被称为“无烟工业”。发展旅游业,一方面要完善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积极鼓励农家院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做好旅游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根据本地特色,拓展多元化休闲娱乐项目,延长其服务链。
1、塑造一流旅游品牌。拓展梁格庄镇核心景区,沿“行宫—永福寺—崇陵—龙湖”的旅游路线,按照“用地布局合理化、村庄布局规模化、居住水平城镇化、景观风貌特色化”的总体思路,将旅游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规划形成新的布局。同时,借河北省“五色旅游”东风,加大宣传力度,在国道112线路旁设置宣传镇内旅游景点、景区的公路标牌,在明显路段设置旅游宣传的双面大型广告牌,并制作以行宫、永福寺、公主园寝、崇陵、华龙皇家陵园、龙湖为主要旅游景点的景观台历,给我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及县城宾馆旅店发放旅游台历。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自然环境为血脉,并以此为引擎,丰富旅游文化内容、提升商业文化品位,塑造一流旅游品牌。
2、加强与周边乡镇旅游业的联动,可以通过“旅游景点联票”或互相优惠的方式,实现旅游资源的共享,更好地带动旅游行业的发
展。
3、依托旅游业,带动多种经济发展。积极组织、引导和支持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通过举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产品展示会等活动,不断推出既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又有便携性、实用性和纪念性的旅游商品,打响“购物旅游”品牌。百泉村是我县以屠宰牛羊而著名的回民村,目前还没有一家以生产高附加值牛羊肉为主的企业,只处在最原始的生产加工阶段,因此,牛羊肉的深加工,如牛肉干(肉脯)的生产,下脚料的利用(牛羊角制成梳子)等,都可以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
4、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旅游景点的保护。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梁格庄镇发展旅游业的资源基础。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以保护为主,以开发利用促进保护,以保护来维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第二篇:巴中农业的现状与思考
巴中农业的现状与思考
李善君
巴中辖三县一区,188个乡(镇),幅员1.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400万,其中农业人口329万人,农村劳动力175万个,耕地保有量350.7万亩(统计上报面积为230万亩)。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4.5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9:34:37,农民人均纯收入3847元,比上年增长15.9%。
一、基本现状
(一)优势
一是生态环境优良。巴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地貌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7℃左右,无霜期长;雨量充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17.9毫米,雨量充沛,空气洁净,水质清洁,光照较好,独特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发展茶叶、食用菌、金银花、马铃薯等特色种植业。巴中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有许多宜茶、宜药(金银花)、宜菌、宜薯的空闲地、坡地、台地都还未充分利用,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巴中农业增产增收潜力巨大。全市森林面积排全省第七位,活立木蓄积居全省第八位,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均列全省第九位,优于周边市州。全市森林覆盖率55%,排全省第二,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31个百分点,四县区均有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全省唯一的市州。
二是基础正在改善。近年来,全市坚持治水为先,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实行山、水、田、林、路、气、机综合治理,以“十八库”为重点的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基础条件逐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解决了101.8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建设标准农田107.72万亩,占耕地保有量的30%。建设农民户用沼气池18.8万口,占宜建农户的36%。我市是全省乃至全国唯一所辖县(区)全部列入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的市(州),2010全市水利建设荣获省政府水利基本建设绩效考核第一名,是全省唯一的市(州)。通江县“先改后建、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和平昌县“三不三议三自主”的工作机制得到省上肯定,巴中农田水利建设经验将在全省推广。
三是旱作农业领先。巴中是粮食的重点产区,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是全国粮食生产重点县,四县(区)均是全省88个粮食生产重点县之一。旱作农业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播面和总产量的70.7%、71.5%,全市玉米单产达到504公斤,居全省第一。2010年粮食产量达到181.26万吨,增产4.9万吨,占全省增量的1/5。巴中市旱作农业全省领先,粮食总产量位列全省第十一。
四是产业培育起步。全市有14个农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有37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11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创立中国驰名商标3个,四川省著名商标企业12个,5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称号。2010年全市特色产业复种面积达到181.66万亩,林业产业基地达到268.5万亩,南江县列为全省6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之一,通江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2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之一。四县(区)均被列入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县”、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重点县、全省劳务基地县,平昌县被省政府确定为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全省外派劳务基地县。巴中市的金银花、食用菌、茶叶处于全省优势地位,2010年金银花面积达到21万亩,居全省第一;食用菌产量20.06万吨,远高于周边的南充市(2万吨)、广安市(1.8万吨)、达州市(15.12万吨)、广元市(3.31万吨);优质茶叶产量2000吨,高于周边的广安市(180吨)、广元市(1000吨),低于达州市(5000吨)。
五是扶贫初现成效。三县一区中的通江、南江、平昌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巴州区属于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巴中已纳入《秦巴山区(四川部分)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年》。“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6.6亿元,贫困人口从2005年末的65.1万人减少到31.1万人。开展了连片扶贫开发试点,通江县沙溪—瓦室、巴州区上八庙—青木规划区10个乡镇、45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农户生活环境改善,试点效果明显。通江县杨柏-广纳、巴州区恩阳-下八庙纳入全省首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2010年完成总投入6.63亿元,建成居民聚居点31个,新建农房6129户,农房风貌改造4041户。
六是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发放林权证68.71万本,确权面积923.43万亩,确权率100%。兽医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核定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880名,市、县(区)动物卫生执法机构编制137名,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115名。水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实现了城乡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贫困及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得到加强,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劣势
一是农业基础条件差,巴中农业仍然是靠天吃饭的大田农业。巴中自然条件差,灾害频发,旱灾、洪灾、低温、大风、冰雹、病虫害基本上每年都有发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全市年均水资源总量为64.3亿方,人均水资源量1600方,不仅远低于全国(2200方)、全省平均水平(2600方),而且低于国际公认警戒线(人均1900方),系水资源紧缺地区。工程蓄引提水能力4.7亿立方米,人均工程蓄水仅为100立方米左右,低于全省12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全市有效灌面114万亩,人均有效灌面0.33亩(远低于全省人均0.56亩的平均水平)。仍有旱山缺水村1351个,占总村数的75%,尚有102.9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农村公路通车率80%,村道硬化率仅为30%,农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未得到根本改变。
二是农业装备水平低,巴中农业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农业。虽然农机化建设投入逐年增加,但巴中农业装备水平仍然很低,2010年全市新建机耕道522公里,小型耕耘机达到1.8万台,耕播收机械化水平仅16.8%,比全国低37个百分点,比全省低15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滞后。全市一产业比重达29.1%,居全省之首,比全国高18.9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4.4个百分点,比周边的南充、达州分别高4.7和5.4个百分点,比新建的广元市、广安市分别高5.4和8.8个百分点。巴中农业比重大,农业生产聚集大量劳动力,传统农业特征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巴中农业仍然是低质低量的低效农业。规模化生产处于初始阶段,虽然拥有一批“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但目前初具规模的农业特色产业园区仅有10个,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较小,以商品蔬菜为例,本地供应率不足60%,特色农产品缺乏规模,有名无量。标准化生产仍有差距,部分特色农业产业缺乏标准,农产品检验检疫和质量认证体系尚需完善,特色农产品缺乏标准,有量无质。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巴中尚无国家级龙头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仅有10家,精深加处于低水平,产业链未形成,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远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特色农产品缺乏加工,有质无量。
四是开放合作不够,巴中农业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内向型农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深,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就近几年参加上海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和西部农产品交易会的情况看,我市优质粮油、禽蛋、食用菌等大宗优质农产品和特色优质农产品深受欢迎,但由于前期市场开拓滞后,开放合作不够,全市优质农产品产品数量有限,大多数农产品只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五是农村贫困面大,巴中农业农村发展任重道远。我市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区域性贫困、能力性贫困相互交织,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若按新的贫困标准算,我市贫困人口还将有较大增加。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847元,比全省低1293元,比全国低2072元,比周边的南充、达州分别低967元、1237元,比新建的广元市、广安市分别低189元、1530元。
二、当前的面临的机遇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工作的主线,必然带来经济结构、增长方式、主导力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国家、省上的投资将更多地向“三农”和民生领域倾斜。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实施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的机遇。实施西部开发和秦巴扶贫开发战略,必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我市农村的开发和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快革命老区的发展,省委奇葆书记、省政府巨峰省长十分关心巴中的发展,省委、省政府支持巴中发展的特殊政策给巴中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强农惠农政策的机遇。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出台了一系列货真价实的支持政策,为我市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四)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机遇。统筹城乡发展、农村产权制度等深层次、关键领域的改革强力推进,长期以来“三农”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也将在发展中得到逐步解决。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 “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的总体要求,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经济工作基调,加快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化联动”,努力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确保实现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的目标,为“十二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二)工作重点
一是抓规划,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按照省委“四注重、四提升”要求,坚持农村人口向县城、重点集镇、中心村、聚居点集中,产业向园区和优势区域集中,资源向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园区集中,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县域、重点集镇、中心村、村民聚居点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祥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尽快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县域新村总体规划、农村生产力布局规划、产业园区规划、扶贫开发规划、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65个建制镇详细规划、188个乡集镇总体规划和9个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规划,加快村镇风貌规划编制进度。将城镇体系和村镇体系分别纳入市、县总体规划,指导县城和3万人口以上的镇都按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引导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迅速全面完成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形成科学合理的村落空间布局。二是强基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以水利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全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总体部署,加快建设综合水利体系,重点抓好骨干水利、“小农水”示范市、防汛抗旱、饮水安全等工程,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围绕实施新增5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抓好农机具推广,提高耕播收农机化水平。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基本形成农村公路网络,搞好农村公路管护,发挥农村公路效益,促进城乡互动,加快城乡统筹。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抓好生态建设和保护,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是稳增粮,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切实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坚定不移地推进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旱作农业发展,保持粮食的基本生产能力。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守住全市耕地红线,开展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深化旱地改制,减少土地撂荒,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快新品种繁育,改造中低产田土,加强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积极推广农业适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实施科技增粮。认真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四是育基地,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立足农业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按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要求,以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为抓手,搞好生产规划布局,把巴中建成重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抓好以旱作农业为主的优质粮油基地,以食用菌、茶叶、中药材、果蔬为主的种植业基地,做大生猪、巴山土鸡、优质草食牲畜、特色水产养殖业基地,做大干果、竹木、木本药材、森林蔬菜、林下养殖和旅游业基地,拓展劳务产业基地。搞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抓好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实现“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目标。
五是壮龙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树立大开放的理念,着眼招大引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把巴中建成重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基地。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搞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培育壮大现有龙头企业,指导搞好市场开拓,提升研发能力,促进企业加快发展,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内部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六是优市场,健全经济组织体系。树立全方位开放、多领域合作的理念,加强区域协作,做大做强市域经济,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把巴中建成重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积极创造条件,健全政策体系,引进流通领域优势企业,支持农民跨区域成立农产品产销合作组织,支持中小型农村流通企业发展,培育市场主体。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仓储物流体系。推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整合品牌资源,打造区域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快推进我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大宗农产品进入大市场。抓好干部培训教育,提高各级干部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把握市场的能力,学会用市场理念指导和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加强市场监管,保护农民、企业及各类经济组织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七是促统筹,推进“三化联动”。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协调、项目捆绑、同步推进,按照“三化”联动的要求,完善城乡规划布局,推进城乡良性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构建城乡一体的开放空间体系,实现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城乡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整合,引导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规划引领,促进产业在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集镇、中心村和产业优势区聚集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向县城、重点集镇、中心村和产业聚集区集中;资源向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园区整合。突出示范带动,抓好连片扶贫开发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在城乡结合、灾后重建、拆迁安置、乡村旅游等区域探索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打造新型农村社区,使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八是保民生,确保农村和谐稳定。以新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移民扶贫等民生工程,抓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加快推进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和老区连片扶贫开发试点,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的政策衔接。抓好通江县、南江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落实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健全临时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水平。搞好农村养老院建设,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和人员队伍建设,协调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搭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好事的有效载体。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坚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抓农业农村工作上,把“三农”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准确把握“三农”的新情况,专题研究解决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强化“三农”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更好地凝聚部门力量,形成推进“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选优配强乡镇和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建强农村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进一步完善“三农”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三农”重点工作的目标考核。二是强化服务保障。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宣传引导、技术培训、品种改良、农机配套、信息流通、金融支持、商品物流等各项服务,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抓好农资市场净化、价格监管,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做好旱涝趋势监测预报服务和影响评估,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全方位支持“三农”,服务“三农”。
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职业教育补助补贴等政策,确保补贴落实到位,兑现到人。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依法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明晰农村产权,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农村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和城乡用地指标增减挂钩试点。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品种和范围。完善优惠政策、强化服务,加强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力度。抢抓国家加大“三农”投入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和实施好涉农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农村各项工作。
第三篇:江西旅游业发展与现状
江西旅游业发展与现状
一、我国国内旅游业兴起原因
我国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即:收入增长、观念改变、闲暇增多和景点吸引。
1.收入增长。这主要反映在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人均生活收入的增长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实力,也体现了社会财富未来分配的潜力。
十年来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95年比85年增长468%,每五年增长100%以上。居民收入的增加,使人们在基本生理需要满足的前提下,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进行出游活动。
2.观念改变,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更是人们观念的改变。长期以来,人们闭关锁国,安土重迁,出游意识十分淡漠,旅游动机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封闭式的家庭娱乐逐步受到开放式的户外旅游影响。“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人们在旅游中受益非浅,又进一步促进了传统观念的改变,为旅游业发展推波助澜。
3.闲暇增多。闲暇时间是旅游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自95年我国首次对工时制度进行改革以来,职工工作时间由一周六天工作逐步改变为一周五天工作的双休日制,若算上法定假日,职工每年法定休息日为116天,若加上各单位职工带薪休假日及特殊节假日,每年休息日至少为130天,大中小学生及教育工作者则长达190多天。闲暇时间增多,使人们在观念改变和收入增加的推动下,形成了外出观光度假的旅游热潮。94年、95年每年1亿多人次的增加速度也充分体现了闲暇时间增加对国内旅游业的催化作用。
4.国际旅游业的间接影响。我国国际旅游业起步比国内旅游业早。外资的进入,使我国旅游业设施的发展,一开始便与国际接轨,旅游景点的开发也瞄准了入境旅游市场,旅游设施的发展为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这种推力、拉力作用之合,促使我国国内旅游业进入九十年后迅速形成大气候、大产业,这不能不说国际旅游业的间接影响起着一定的作用。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态势
(一)“十·五”旅游业发展情况
“十·五”期间我省旅游产业有了长足进步,尤其是红色旅游蓬勃兴起,迅猛发展,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品牌已成为江西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1、全面超额完成“十·五”旅游计划。“十·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126.3万人次,年均增长13.7% ;旅游外汇收入3.73亿美元,年均增长8.1%;接待国内旅游者
1.87亿人次,年均增长11.8%,国内旅游收入108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4.9% ;实现旅游总收入1111亿元,年均增长14.7%。2005年,全省旅游总人数达5095.1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0.0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23.73%和32.88%,比“九·五”末期增长99.52%和137.76%,分别完成“十·五”计划发展目标的112.48%和114.29%;旅游总收入约相当于全省GDP的7.9%,比上年提高了1.11个百分点,比“九·五”末期提高了1.28个百分点,旅游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37.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48%;旅游外汇收入1.04亿美元,增长30.3%;接待国内旅游者5057.93万人次,增长23.69%;国内旅游收入311.5亿元人民币,增长33%。全省旅游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0万个,为相关行业间接提供岗位150多万个,为缓和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旅游业发展带动了交通、商贸、饭店、餐饮、文化、体育、信息、物流、休闲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工业、农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推动了房地产发展和新型社区建设,促进了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2、率先发展红色旅游破解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难题。“十·五”期间,我省确立了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为龙头,引领和带动绿色、古色、蓝色旅游快速发展,并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2000年江西率先提出“红色旅游”概念,2001年推出“江西--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主题形象口号。2004年发起并联合有关省市签署《七省市共同发展红色旅游宣言》,举办了“新世纪、新长征、新旅游、新形象--2004中国红色旅游万里行”活动,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红色旅游发展纲要。2005年,省政府和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共同主办了“2005·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取得了圆满成功。2005年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176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1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37%和42.86%,占全省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的34.54%和34.37%,约相当于全省GDP的2.7%。我省红色旅游的发展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希望我省不断总结经验,力争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中起良好示范作用。省旅游局局长王忠武荣膺2005年中国旅游业十大新闻人物。“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形象品牌以其无限的激情和无尽的魅力在国内乃至境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旅游设施明显改善。旅游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连接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至2005年底,南昌昌北机场已开通境内外航线38条,赣州、景德镇、井冈山机场增开了至旅游热点城市航班;纵横江西的京九铁路和浙赣铁路增开了十多趟江西与省外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列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80公里,省会南昌至各设区市和所有出省主通道全部实现了高速化,连接公路干线与旅游景区的10条旅游景区公路基本建成,极大改善了江西旅游可进入的条件。同时,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全省新增上档次的旅游汽车近千辆,新增旅游星级饭店139家,分别比“九·五”期末翻了三番和增加了98.58%;上档次的旅游餐馆、购物及娱乐场所不断涌现。
4、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加快。省政府对旅游业的投资逐年增加,由“九·五”前期每年21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2000万元。在政府投资的带动下,外资和民间资本也大量进入旅游领域。仅2005年招商签约资金达135亿元,实际引资52.53亿元。大投资带来大变化,旅游城市、风景名胜区、A级旅游区、森林公园等建设速度加快,旅游目的地形象明显改观。井冈山、婺源已成为特色鲜明、游客云集的旅游热点;庐山、三清山、龙虎山、龟峰、仙女湖等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条件明显改善;南昌、九江、赣州、景德镇、鹰潭、萍乡、瑞金等城市面貌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旅游景点不断涌现,旅游功能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南昌、九江、赣州、景德镇、鹰潭先后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成为我省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对外形象窗口。同时,国家先后安排我省旅游国债和旅游专项资金达2.6亿元,促进和加快了我省一批重要景区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开发建设。全省开发的古村落已达40多个,涌现了婺源古村、乐安流坑、青原渼陂、安义古村群等一批通过旅游开发加快发展的乡村,婺源江湾、星子温泉、宜春温汤、浮梁瑶里等一批通过旅游开发改变了面貌的乡镇。
我省庐山是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鄱阳湖列名《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全省现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34处,国家地质公园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107个点,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0个,其中4A级14个,3A级6个;旅游星级饭店280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21家;旅行社56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3家。全省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4A级景区的数量分别比“九·五”期末增加了1.75倍和2.5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山、湖、城、村为主体,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并形成了南昌-九江·庐山-景德镇-婺源名山瓷都名村文化旅游线、南昌-吉安·井冈山-赣州-瑞金红色文化旅游线、南昌-龙虎山-龟峰-三清山名山道教文化旅游线等三条旅游精品线路和一批专项旅游线路。
(二)“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环境
1、机遇和条件。一是作为全球第一大产业,旅游业发展势头方兴未艾,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将更受广大国际游客的欢迎;二是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
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期间将得到国家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三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为我省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四是凭借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各级政府正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变;五是“十·五”以来,全国和我省旅游基础设施尤其是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旅游配套水平进一步提高;六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旅游消费意识进一步增强;七是国家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政策,对我省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提供了条件;八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及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为我省入境旅游市场开拓提供极好的发展机遇。
2、困难和挑战。一是我省入境旅游精品及线路匮乏,接待人数少,在全国旅游业发展大格局中处于相对弱势,形成入境旅游“盆地”现象;二是加入WTO的最终承诺完全兑现将给我省旅游企业带来不小冲击;三是我省与周边省份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和重点旅游区域未能充分的对接和互动,区域合作实现途径较少;四是我省外部交通虽然改善明显,但是部分景区内部交通仍然存在不足;五是我省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水平偏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三、总结“十·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成绩,获得的主要经验是:
1、准确定位,树立形象。“十·五”期间,我省对旅游产业、旅游形象进行了准确的定位,是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关键。一是旅游产业定位。2001年,江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把江西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旅游休闲后花园。2003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尽快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显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和信心,极大地调动了全省广大人民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二是旅游形象定位。我省确立旅游整体形象为“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形象鲜明,主题突出,得到了省内外的一致认同,如今这一品牌已成为江西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2、发挥优势,打造品牌。我省的旅游资源种类繁多,而红色旅游资源最具特色、亮度和竞争力,打造“红色摇篮”品牌,对我省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着力打造“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品牌,以红色旅游为龙头,引领绿色、古色、蓝色旅游全面发展,既促进了各类特色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了江西旅游红色、绿色、蓝色、古色“四色”交映、风光无限的鲜明特征,又有力地开拓了客源市场。2005年我省旅游接待总人次和总收入中,红色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占34.8%和35.2%。
3、政府主导,政策扶持。我省遵循旅游发展规律,认真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对二星以上星级饭店实行与工业企业用水同等价格和三星级以上饭店电费降低0.15元/度的优惠政策,对从事旅游客运定点的汽车在2010年底前免征客运附加费,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增强了我省旅游企业的竞争力。目前江西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大氛围已经形成,旅游业已步入了快速平稳健康的发展轨道。
4、把握机遇,适时造势。2004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正式颁布实施,提出了要利用红色旅游的途径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我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发起签署了《七省(市)共同发展红色旅游郑州宣言》,从行动上开启红色旅游的先河,江西立刻成为中央高层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从而奠定了江西在全国红色旅游中的地位。2004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70周年,我省又一次抓住这一机会,发起了“2004中国红色之旅万里行”活动,车队先后穿越14省(市),行程1万余公里,在全国掀起了发展红色旅游的高潮。国家旅游局领导评价本次活动“不但是亲身实践和宣传推广‘红色旅游’的一个创举,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2005年再次趁势作为,成功举办了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这是全国第一个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大型盛会,强烈凸现了江西“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形象品牌,全面展
示了我省旅游“红色之魂、绿色之美、古色之特”的精髓,为全国红色旅游搭建了一个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博览会吸引了海内外3000多家旅游企业、4万多名代表参展,观展人数达10多万。
成绩和经验给我们以下几点重要的启示: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是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先决条件;外树形象,内练真功,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把握机遇,善于谋势,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发挥优势,打造品牌,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敢闯新路,善解难题,是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必然途径。
“十·五”期间,我省旅游发展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需要在“十一·五”时期认真研究和解决。一是旅游管理体制存在不顺现象,主要反映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相互牵制,决策分散以及行业管理力度不强等方面;二是旅游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入境旅游发展缓慢,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新兴旅游如康体健身旅游、体验旅游产品缺乏,旅游基本消费所占比重过大;三是一批品位高的旅游资源尚未转变为产品优势,知名度相对较低;四是部分地区旅游客流与交通“瓶颈”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一些重点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不强,景区内部旅游交通设施和方式有待改善;五是旅游企业呈现“散、小、弱、差”的现状,缺乏在国际和国内市场有影响的旅游集团公司,整体素质不高。
四、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
旅游业是最早开展电子商务的行业之一,在国内发展及其迅速,当代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和最大的产业。旅游 业发展之快,产业带动力之强,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旅游业作为经济 发展的重点产业,予以大力扶持和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中国正 面临着发展旅游的大好时机。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处理与传输已经突破了时间和地域 的界限。经济的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以及在此基础上飞速发展起来 的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电子商务是利用现代信 息网络与计算机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作为21世纪崭新的商务模式,其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全球产生划时代的变化,同时 也改变着企业未来的生存方式。旅游业是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很强依赖 性的行业,信息网络技术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尤其明显。
旅游电子商务是指以网络为主体,以旅游信息库、电子化商务银行为基础,利用最先进的电子手段运作旅游业及其分销系统的商务体系。旅游电子商务就为广大旅游业同行提供了一个互联网的平台。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从 1996年开始出现,目前,具有一定旅游资讯能力的网站已有5000多家。其中专业旅游网站300余家,主要包括地区性网站、专业网站和门户网站的旅游频道三大类。虽然电子商务运用于旅游业仅有数年的时间,但是其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旅游交易的新模式。
这个社会分工日益明细的社会,专业不仅表现在技术上,在市场布局也是一样。就像“国美电器”及一些大型超市一样,形成了一大批强大的专业买场,并打出了品牌、赢得了口碑。从而形成了人流量,带动了销售,这就是专业市场的最大好处。
旅游电子商务就为广大旅游业同行提供了一个互联网的平台。
旅游门市最为专业的旅游买卖交易场,汇聚了大量的游客客源,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行业企业,将旅游行业进行了细分,精致打造,为游客提供了专业的旅游服务。其强大的资源数据库、交易平台及多种游客出游必备的查询功能,成为客人出游的专业指导网站,每天巨大的客流,是您在网上开店展示、宣传及销售的最佳窗口。
旅游大卖场一个免费的旅游广告发布场所,汇聚了大量的旅游业同行和出游者,每天发布旅游咨询,询价信息,线路报价信息,寻找合作伙伴,等旅游相关信息。
旅游社区,驴友的 集结地,聚集所有出游者。
第四篇:农业产业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产业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凤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近期对农业产业化现状做了一次调查,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主要成效
一是产业规模初步形成,特色优势较为明显。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深山药材潜山畜,川道果菜遍地椒”的布局。目前,全县花椒留存4300万株、苹果留存6.2万亩、蔬菜3.16万亩、中药材5万亩,生猪饲养量达11.3万头、土鸡饲养量达到40万只,林麝、梅花鹿存栏分别达到1407只、820只,建成了2个万头生猪养殖小区、2个万亩花椒示范园、15个生猪专业村、2条苹果生产带、3个千亩套袋苹果示范园,凤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林麝繁育基地。
二是大力引进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效果初现。引进了陕西大红袍公司、杨凌本香集团、雨润集团、片仔癀麝业公司等12户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生猪规模养殖户600余户、林麝、梅花鹿养殖户82余户、花椒状元24名,建立专业合作社15个、专业协会32个。
三是强化质量意识,农产品知名度得到提高。以标准化为突破口,启动实施了“国家级花椒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无公害苹果基地建设和中药材GAP认证等,完成了凤县无公
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先后注册了“凤州花椒”、“凤唐苹果”和“凤州金果”等5个商标,凤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保护,花椒通过了AA绿色食品认证,“凤州花椒”、“凤唐苹果”获得陕西名牌产品。农产品销售喜人。同时加强了与外地客商的联系,同一批苹果、蔬菜经销商形成了稳定的购销关系,保证了农产品销售,2008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9亿元。
四是作好政府扶持,产业化发展的能力不断加强。县财政每年将新增财力的20%用于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的同时,出台了19项具有凤县特色的产业化扶持政策保障体系。如:对农户免费提供花椒苗木,新种植苹果每株苗木补贴2元,对从事花椒防霜冻、深加工和品牌宣传的一次性补贴10万元,购买花椒烘干机每台补助500元,购买未纳入国家补贴范围但符合我县推广的机具的给予30%补贴,修建标准蔬菜大棚每亩补贴1万元,购买二元母猪和饲养梅花鹿、林麝每头给予500-3000元补贴,建设标准猪舍、规模扩繁场及特种动物圈舍分别给予5000元至3万元的补助,对食用菌、地膜洋芋、秦艽、土鸡等种养均给予不同程度的财政补贴,建立了农业保险保障机制,除能繁母猪外的其他农产品,县财政按照60%比例对农户参保给予保费补贴,为农民发展产业降低了风险。
二、主要问题
一是特色产业的优势不明显。除花椒、苹果具备相应规模外,其余具有潜力的特色产业规模太小,而且多以出售初级农产品为主,附加值不高,生产和管理手段落后,劳动效益较为低下,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程度较低。
二是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主要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现有的龙头企业,普遍产量少,加工程度低,带动覆盖面小,协会、合作社对农业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切实发挥,导致产品链条短,商品率低,大多数农民由于缺乏技术、市场信息支撑,经常盲目生产,易受损失。
三是市场建设滞后。我县仅有花椒、蔬菜、果品有注册商标,且知名品牌太少,加上对市场缺乏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导致销路不畅通,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的导向作用难以传递到田间地头,农业生产与市场脱节严重。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
四是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利益联结机制,各唱各的调,企业+协会+农户的效应没有形成。
三、解决对策
一是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和产品,抓规模生产。应科学确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单位产出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开发,力争用三年时间,建成一批产业发展专业村和集中发展区。在科学安排产业布局的条件下,全面加快花椒、苹果、蔬菜、食用菌、药材、畜牧、特色养殖发展,建设一批大规模、高标准、集约化种养基地。
二是加强扶持培育,抓龙头企业。对于各领域中具有龙头作用和具潜力的企业予以政策、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的倾斜扶持,使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经营机制灵活、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发挥带动作用。当前应坚持公有、私有、本地、外地一起上,谁有能力谁牵头的原则,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让龙头企业成为产业化的主力军。
三是完善利益连接机制,抓组织带动。激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让龙头企业把农业生产与市场连接起来,畅通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减小农业生产的风险。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形式入股,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并要保障企业、农户等各方利益。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经营服务组织作用,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不断强化生产者与市场的联系。
四是加快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抓产品营销。克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大打“天然有机、无公害、绿色”品牌,在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并以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民经济人队伍为纽带,在大中城市建立农产品直销直供网络,加快占领外地市场。要注重市场引导,完善信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形成遍布全国、产销联动的销售网络,及时准确地
收集和传递市场信息,将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以利于指导生产,促进流通。
五是加强对农业的政策扶持,抓支持保护。整合扶贫资金、国债资金、专项贷款,集中用于农业产业化建设,县财政要足额保证对农业的预算投入。加快金融服务创新,抓紧成立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制定降低农村信贷难度的办法。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与保险,不断降低农业市场风险。
六是加强科技推广应用,抓生产水平。通过科技培训、科技引进、科技示范,把农业生产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积极开展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引进、推广工作,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示范项目基地,发展一批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和科技示范园,加快农业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并使之真正产生效益,培养一批高水平技术服务队伍,推动农业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
第五篇:崇明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崇明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崇明县统计局2011-06-16
崇明地处上海远郊,是上海农业土地资源最多、分布最集中、农业生态环境优佳的地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崇明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2010年,全县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52.8亿元,比上年增4.4%,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8.4%。其中:全年粮食总产在总播种面积比上年减
5.9%的情况下实现325786吨,比上年减4.5%,单季稻总产为200557吨,比上年减2.9%,油菜籽实现总产5987吨,比上年减26.6%,蔬菜总产达到953825吨,比上年增0.8%,种植业产值增6.6%;林业中水果产量148847吨,比上年减22.7%,当年新增造林面积5000亩,比上年减48.6%,林业产值减27.1%;畜牧业中生猪出栏273058头,比上年减
6.2%,白山羊出栏244745头,比上年增1.5%,家禽出栏429万羽,比上年减1.4%,鲜蛋产量9863吨,比上年下降14.0%,鲜奶产量19081吨,比上年增16.9%,牧业产值增
2.2%;海水产品和内陆水域水产品总量达63150吨,比上年减8.9%,特色水产养殖品种不断更新,河蟹养殖面积920000亩,其中岛外河蟹面积840000亩,成蟹产量9632吨,比上年减1.4%,渔业产值增3.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2.0%。
(二)农产品生产价格和农资生产价格变动平稳2010年粮食收购价格稳中有升。小麦收购价格比上年增13.3%;油菜籽收购价格比上年下降了10.0%;粳谷收购价格比上年增29.9%;蔬菜价格较上年有所上升,特别是上海长江隧桥通车后特色蔬菜价格升幅明显,全年蔬菜平均价格1579元/吨,比上年增3.4%;林业生产中柑桔价格比上年减29.7%;生猪生产价格基本持平;禽蛋价格增19.5%;牛奶价格今年比上年增2.0%;水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名特优水产品价格上扬较快;主要农资生产价格有所下降,主要农药品种价格比较平稳;商品有机肥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农膜价格较上年略有下降。
(三)特色种养标准化建设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县已经建成设施良田30万亩,设施菜地4.5万亩。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30吨,使用面积达到4.5万亩次,商品有机肥3.8万吨。推广水稻机秧面积12万亩。完成规模化、标准化经济林建设任务3500亩、公益林基础设施9500亩及5000亩低效林改造项目。完成四旁林植树47.8万多株,庭院绿化植树62.6万株。另外还实施了《设施葡萄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崇明
白山羊的保护技术应用》等8项市级科技兴农攻关的推广项目。启动了崇明水仙、崇明白山羊、崇明特色蔬菜(金瓜、薯芋类、白扁豆)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四)农业专业化、组织化程度稳步推进近年来,我县农业组织化程度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县现有84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粮食类267个、果蔬类262个、水产类178个,其他类140个(畜牧52个、花卉苗木16个、农机服务18个、农家乐54个),种植面积达到31.7万亩,水产养殖面积6.6万亩,带动农户高达73555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25.1%。
(五)生态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呈现活力近年来,前卫村、瀛东村、绿港村等农家乐式农业旅游发展迅速。2010年,我县农业旅游共接待游客达82.9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355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6.8%和115.9%。崇启大桥即将开通,届时沪崇苏大通道将全线贯通,生态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必将成为崇明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
二、崇明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利机遇
(一)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我县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粮食补贴资金管理,调整完善种粮直补、农业保险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补贴、市级农业园区贴息等政策,加大对粮食、蔬菜、畜禽、水产等生产量大的专业合作社政策倾斜力度。2010年,全县财政投入“三农”资金233299万元,比上年增长10.2%。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村发展亟待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县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从2010年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看,农业生产投入资金为91775万元,占财政支农资金的39.3%,比上年增长56.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金92588万元,占财政支农资金的39.7%,比上年减少11.9%;改善民生方面投入资金48936万元,占财政支农资金的21.0%,比上年增长2.4%。
(三)农业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积极开展。近年来,我县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农户,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到2010年末,全县有培育科技示范乡镇、示范基地34个,科技示范户1237个,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辐射带动2万多农户。近年来,全县共完成了1600名涉及粮食、蔬菜、水产、畜牧、果树等五大专业十个专题的专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40名涉及稻蟹共生、成蟹养殖、小南瓜种植、草莓种植、林地鸡养殖、大棚蔬菜等六个特色专业实用技术培训;14703人次安全生产科普及引导
性培训;200名培训任务转移农民培训;62名蔬菜园艺工职业技能培训;1564名骨干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335名县、镇、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职业技能培训;635名千村万户信息化职业技能培训和2000名村民的农村环保知识职业技能培训,农民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2010年,我县制定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活动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强对蔬菜种植散户安全使用农药管理工作的意见。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完善农药使用联户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强化安全用药技术指导,加大检测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到目前为止,全县有4只农产品取得了有机食品认证,17只农产品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23只农产品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 只农产品取得良好农业规范认证。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完成了散养畜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的集中免疫工作,加强了对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做到了从源头上防控疫情的发生。
(五)农业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加大种植绿肥农业补贴的力度,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已完成绿肥种植12.5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2.4万吨,测土配方肥6800吨,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25吨左右,另外还实施油菜、二麦等三夏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养殖污染治理方面也有突破,制定出台规模化畜牧场沼气项目建设实施意见,建造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建设场内人工湿地等。
新的挑战
(一)外来涉农从业人员队伍庞大,从业技能较差。目前,在我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外来从业人员近万人,主要从事粮食、蔬菜生产,其中有从业技能的不足20%。这支外来经营队伍综合技术素质偏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问题:一是外来承包户流动性较强,短期行为突出,对土地采取掠夺性经营,易使土地质量迅速下降;二是外来承包户对农产品安全意识不高,不太愿意接受农技部门的指导,往往自行采购使用高效、高毒、高残留的农药,给农产品食用安全带来隐患。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几年,我县十分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尚需解决的诸多问题。一是资金投入力度偏低,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尽管上级有关部门不断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但崇明是一个农业大县,耕地面积达75万亩,总人口有70.4万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仍然较大,与其他区县相比,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目前,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发
展项目、缺少可行性论证,从而导致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遍地开花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农村修建路、桥)与上海“新农村建设”中“三个”集中理念大相径庭。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仍需进一步规范。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仍不够健全,在经营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尚不完善。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数量庞大,管理、指导、服务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而目前仅依靠县农委一个部门管理,乡镇无专职人员进行管理服务,统筹协调难度较大。另据有关部门反映,有20%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工商注册后,没有实质性运作。二是经营规模偏小,整体实力不强。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自我积累能力差,整体实力弱,上规模、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不多,无法有效组织生产经营和规避风险,弱化了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合作社社员年龄较大、学历较低,整体素质偏低,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较差。三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从农产品产业规模化程度看,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水平较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多;畜禽、蔬菜、水果等产品规模化水平低,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少。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金融机构涉农贷款难以满足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仍有薄弱环节。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无公害行动计划,坚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监管体系建设,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但是,当前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特殊阶段,种植业生产经营小而分散,养殖业散养户比重高,农产品产加销环节多,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实施监管的难度很大。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等正处于发展初期,监管仍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对蔬菜种植散户安全使用农药的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受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部分地区耕地质量持续下降,特别是化肥、农药用量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畜禽粪便污染等问题长期存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大,农业生态环境依然脆弱。
三、崇明农业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抓住上海后世博效应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契机,以做精、做优、做强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以组织实施《上海推进农业“三个高水平”发展纲要及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结合崇明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因地制宜推进多种形式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带动作用,强化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连结机制,提高产业化组织的带动辐射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设施化程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品牌农产品认证工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现代农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补贴机制建设上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继续推进设施粮田与设施菜田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畜牧养殖场与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建设;全面启动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继续提升农业装备水平,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同时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体制,提升农村基层政权对农村各项公共事务和公共财产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继续完善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补贴政策,制定重点农业项目投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种养结合和农作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进一步改善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建设水稻、绿叶蔬菜、西甜瓜、河蟹四个农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逐步建立适应本县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国家与社会组织并存的多层次、多成分、多功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以此为载体,大力推进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共同发展长效机制。以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县项目”,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推广,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机制,切实做到农业科技入户。
(四)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加强技能培训为重点,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人才培养和开发,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一是要切实转变观念,明确农民培训的基本思路。依托历年培训基础,努力实现“过程型培训”向“战略型培养”转变,从“行政型管理”向“品牌型建设”转变。二是要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特色农产品基地、粮食丰产示范基地、蔬菜供应基地为重点,把创业农民培训、合作社干部轮训、新品种新技术培训和新生农民培训作
为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根据我县农业发展主导产业、特色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发培训专业,实施“针对性”培训,努力探索有崇明特色的农民培训长效管理机制。
(五)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崇明明天增色添彩抢抓后世博机遇,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主题,集聚提升一批农业旅游、农家乐精品接待点,营造良好的农业生态休闲环境,实现“农村让城市更精彩”。一是进一步丰富内涵、扩大功能、完善配套、优化服务和规范管理,提升我县现有农业旅游景点档次。二是积极整合现有景点资源,促进全县农业旅游景点连线成片,形成精品农业旅游线路。三是利用上海长江隧桥通车后对崇明农业生态旅游带来的契机,积极开展好农业旅游新节庆活动,积极参与上海主题体验线路导引设计,将若干重要农业旅游景点纳入其中,发挥后世博品牌效应,促进重点景点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