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乡农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家乡农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系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32班
一、区位概述:
该地处于广西中部,地势较低,地形多为山地。属亚热带温暖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着水热同步,暖湿共节、光照相配等气候特点,平均气温 16.5 摄氏度,无霜期约 314 天,日照约 1086 小时,年降雨量在 1200 - 1400 毫米左右,适合多种支票物生长。红水河河横穿境内,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8017亩,森林覆盖率 75%,耕地面积369亩,是一个壮族的少数民族村。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地貌为低山丘陵河谷地带,海拔最低450米,最高750米,大部分地区在 400 - 650 米之间。
二、农业发展状况:
我的家乡属山区,经济发展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近年来,通过政府的引导,种殖业发展比较快。每年每户能增收3000元到5000元不等。
我的家乡属于南方,喜食大米,所以主要以大米种植为主,伴着的可以作为主食的还有红署、土豆、大豆、玉米,但是这些一般都是拿来当菜食用,要不然就是拿来当饲料喂猪,没有大规模种植,拿出去卖,增加收入。以前唯一的经济作物就只是甘蔗,被誉为中国的糖都,近年来经济作物渐渐的多元化,如引进了李子、桃子、杨梅等,水田里农休时期也拿来种植油菜。
由于地形原因,我村现在主要耕作方式还是用牛耕,但是已经有一小部分渐渐的引进了适合山地耕种的山地拖拉机耕田。由于本地区大部分劳动力都出去务工去了,导致田地缺少管理和劳动力而变荒芜了,使得本地区的耕地面积减少,产量也减少了,所以本地区的农业目前还是自给自足的传统种植模式。
三、现存问题:
1、种植模式没有改变,比较单一,保险性小。以种植水稻为主,牛耕,自给自足,抗灾害能力弱。
2、规模化、机械化进程慢。全村差不多一千户,还没有到一百户有山地耕田拖拉机。由于田地比较散,难以形成集中种植。
3、科技、文化、资金投入低。科学种植技术投入低,引进少,主要还是凭经验来种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32班
文化投入低,农民文化水平低,不知道把握市场需求,按需种植。资金投入低,去田里的路还是以前留下来的小路,即使有机器也不能开到田里,交通不好,收获时节还是肩挑。
四、未来发展方向:
我认为,在我的家乡以山地为主的地形上想要发展规模化的农业有点不理想。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可以种植果树,发展立体农业现代观光农业。建立起一个集观光、种植、娱乐、参与、农家乐于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区。这样就可以使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农业更好的发展。
五、建议意见:
1、加大种植品种引进力度,让本地四时都有可种作物,丰富可种植种类。
2、加大科技、文化、资金投入,提高本地农业劳动者素质和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产量。加强人才培养,加快农业转型。
3、由于地形原因,不能规模化。拿我们就往观光农业新方向发展,做出自己的特色。
4、加强信息的收集和对外面世界农业变化的了解。实时跟紧世界农业的变化,合理调整自己农业的发展。
第二篇:崇明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崇明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崇明县统计局2011-06-16
崇明地处上海远郊,是上海农业土地资源最多、分布最集中、农业生态环境优佳的地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崇明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2010年,全县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52.8亿元,比上年增4.4%,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8.4%。其中:全年粮食总产在总播种面积比上年减
5.9%的情况下实现325786吨,比上年减4.5%,单季稻总产为200557吨,比上年减2.9%,油菜籽实现总产5987吨,比上年减26.6%,蔬菜总产达到953825吨,比上年增0.8%,种植业产值增6.6%;林业中水果产量148847吨,比上年减22.7%,当年新增造林面积5000亩,比上年减48.6%,林业产值减27.1%;畜牧业中生猪出栏273058头,比上年减
6.2%,白山羊出栏244745头,比上年增1.5%,家禽出栏429万羽,比上年减1.4%,鲜蛋产量9863吨,比上年下降14.0%,鲜奶产量19081吨,比上年增16.9%,牧业产值增
2.2%;海水产品和内陆水域水产品总量达63150吨,比上年减8.9%,特色水产养殖品种不断更新,河蟹养殖面积920000亩,其中岛外河蟹面积840000亩,成蟹产量9632吨,比上年减1.4%,渔业产值增3.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2.0%。
(二)农产品生产价格和农资生产价格变动平稳2010年粮食收购价格稳中有升。小麦收购价格比上年增13.3%;油菜籽收购价格比上年下降了10.0%;粳谷收购价格比上年增29.9%;蔬菜价格较上年有所上升,特别是上海长江隧桥通车后特色蔬菜价格升幅明显,全年蔬菜平均价格1579元/吨,比上年增3.4%;林业生产中柑桔价格比上年减29.7%;生猪生产价格基本持平;禽蛋价格增19.5%;牛奶价格今年比上年增2.0%;水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名特优水产品价格上扬较快;主要农资生产价格有所下降,主要农药品种价格比较平稳;商品有机肥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农膜价格较上年略有下降。
(三)特色种养标准化建设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县已经建成设施良田30万亩,设施菜地4.5万亩。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30吨,使用面积达到4.5万亩次,商品有机肥3.8万吨。推广水稻机秧面积12万亩。完成规模化、标准化经济林建设任务3500亩、公益林基础设施9500亩及5000亩低效林改造项目。完成四旁林植树47.8万多株,庭院绿化植树62.6万株。另外还实施了《设施葡萄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崇明
白山羊的保护技术应用》等8项市级科技兴农攻关的推广项目。启动了崇明水仙、崇明白山羊、崇明特色蔬菜(金瓜、薯芋类、白扁豆)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四)农业专业化、组织化程度稳步推进近年来,我县农业组织化程度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县现有84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粮食类267个、果蔬类262个、水产类178个,其他类140个(畜牧52个、花卉苗木16个、农机服务18个、农家乐54个),种植面积达到31.7万亩,水产养殖面积6.6万亩,带动农户高达73555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25.1%。
(五)生态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呈现活力近年来,前卫村、瀛东村、绿港村等农家乐式农业旅游发展迅速。2010年,我县农业旅游共接待游客达82.9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355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6.8%和115.9%。崇启大桥即将开通,届时沪崇苏大通道将全线贯通,生态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必将成为崇明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
二、崇明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利机遇
(一)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我县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粮食补贴资金管理,调整完善种粮直补、农业保险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补贴、市级农业园区贴息等政策,加大对粮食、蔬菜、畜禽、水产等生产量大的专业合作社政策倾斜力度。2010年,全县财政投入“三农”资金233299万元,比上年增长10.2%。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村发展亟待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县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从2010年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看,农业生产投入资金为91775万元,占财政支农资金的39.3%,比上年增长56.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金92588万元,占财政支农资金的39.7%,比上年减少11.9%;改善民生方面投入资金48936万元,占财政支农资金的21.0%,比上年增长2.4%。
(三)农业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积极开展。近年来,我县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农户,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到2010年末,全县有培育科技示范乡镇、示范基地34个,科技示范户1237个,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辐射带动2万多农户。近年来,全县共完成了1600名涉及粮食、蔬菜、水产、畜牧、果树等五大专业十个专题的专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40名涉及稻蟹共生、成蟹养殖、小南瓜种植、草莓种植、林地鸡养殖、大棚蔬菜等六个特色专业实用技术培训;14703人次安全生产科普及引导
性培训;200名培训任务转移农民培训;62名蔬菜园艺工职业技能培训;1564名骨干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335名县、镇、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职业技能培训;635名千村万户信息化职业技能培训和2000名村民的农村环保知识职业技能培训,农民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2010年,我县制定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活动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强对蔬菜种植散户安全使用农药管理工作的意见。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完善农药使用联户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强化安全用药技术指导,加大检测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到目前为止,全县有4只农产品取得了有机食品认证,17只农产品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23只农产品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 只农产品取得良好农业规范认证。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完成了散养畜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的集中免疫工作,加强了对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做到了从源头上防控疫情的发生。
(五)农业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加大种植绿肥农业补贴的力度,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已完成绿肥种植12.5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2.4万吨,测土配方肥6800吨,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25吨左右,另外还实施油菜、二麦等三夏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养殖污染治理方面也有突破,制定出台规模化畜牧场沼气项目建设实施意见,建造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建设场内人工湿地等。
新的挑战
(一)外来涉农从业人员队伍庞大,从业技能较差。目前,在我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外来从业人员近万人,主要从事粮食、蔬菜生产,其中有从业技能的不足20%。这支外来经营队伍综合技术素质偏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问题:一是外来承包户流动性较强,短期行为突出,对土地采取掠夺性经营,易使土地质量迅速下降;二是外来承包户对农产品安全意识不高,不太愿意接受农技部门的指导,往往自行采购使用高效、高毒、高残留的农药,给农产品食用安全带来隐患。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几年,我县十分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尚需解决的诸多问题。一是资金投入力度偏低,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尽管上级有关部门不断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但崇明是一个农业大县,耕地面积达75万亩,总人口有70.4万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仍然较大,与其他区县相比,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目前,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发
展项目、缺少可行性论证,从而导致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遍地开花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农村修建路、桥)与上海“新农村建设”中“三个”集中理念大相径庭。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仍需进一步规范。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仍不够健全,在经营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尚不完善。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数量庞大,管理、指导、服务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而目前仅依靠县农委一个部门管理,乡镇无专职人员进行管理服务,统筹协调难度较大。另据有关部门反映,有20%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工商注册后,没有实质性运作。二是经营规模偏小,整体实力不强。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自我积累能力差,整体实力弱,上规模、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不多,无法有效组织生产经营和规避风险,弱化了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合作社社员年龄较大、学历较低,整体素质偏低,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较差。三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从农产品产业规模化程度看,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水平较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多;畜禽、蔬菜、水果等产品规模化水平低,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少。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金融机构涉农贷款难以满足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仍有薄弱环节。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无公害行动计划,坚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监管体系建设,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但是,当前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特殊阶段,种植业生产经营小而分散,养殖业散养户比重高,农产品产加销环节多,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实施监管的难度很大。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等正处于发展初期,监管仍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对蔬菜种植散户安全使用农药的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受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部分地区耕地质量持续下降,特别是化肥、农药用量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畜禽粪便污染等问题长期存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大,农业生态环境依然脆弱。
三、崇明农业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抓住上海后世博效应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契机,以做精、做优、做强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以组织实施《上海推进农业“三个高水平”发展纲要及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结合崇明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因地制宜推进多种形式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带动作用,强化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连结机制,提高产业化组织的带动辐射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设施化程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品牌农产品认证工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现代农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补贴机制建设上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继续推进设施粮田与设施菜田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畜牧养殖场与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建设;全面启动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继续提升农业装备水平,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同时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体制,提升农村基层政权对农村各项公共事务和公共财产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继续完善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补贴政策,制定重点农业项目投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种养结合和农作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进一步改善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建设水稻、绿叶蔬菜、西甜瓜、河蟹四个农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逐步建立适应本县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国家与社会组织并存的多层次、多成分、多功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以此为载体,大力推进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共同发展长效机制。以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县项目”,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推广,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机制,切实做到农业科技入户。
(四)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加强技能培训为重点,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人才培养和开发,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一是要切实转变观念,明确农民培训的基本思路。依托历年培训基础,努力实现“过程型培训”向“战略型培养”转变,从“行政型管理”向“品牌型建设”转变。二是要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特色农产品基地、粮食丰产示范基地、蔬菜供应基地为重点,把创业农民培训、合作社干部轮训、新品种新技术培训和新生农民培训作
为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根据我县农业发展主导产业、特色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发培训专业,实施“针对性”培训,努力探索有崇明特色的农民培训长效管理机制。
(五)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崇明明天增色添彩抢抓后世博机遇,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主题,集聚提升一批农业旅游、农家乐精品接待点,营造良好的农业生态休闲环境,实现“农村让城市更精彩”。一是进一步丰富内涵、扩大功能、完善配套、优化服务和规范管理,提升我县现有农业旅游景点档次。二是积极整合现有景点资源,促进全县农业旅游景点连线成片,形成精品农业旅游线路。三是利用上海长江隧桥通车后对崇明农业生态旅游带来的契机,积极开展好农业旅游新节庆活动,积极参与上海主题体验线路导引设计,将若干重要农业旅游景点纳入其中,发挥后世博品牌效应,促进重点景点更好更快发展。
第三篇:遂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遂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杨茂君
农业产业化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遂宁市坚持以实施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民生工程”为抓手,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保障,以实施农产品“十百千”营销战略为突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政策扶持、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的思路,狠抓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发展成效
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近年来,遂宁市按照调优结构、调高效益的原则,紧跟市场扩大高效作物种植面积,现已形成优质水果、精品蔬菜、优质棉花、中药材、蚕桑、茶叶、九叶青花椒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全市种植特色水果70万亩、无公害蔬菜70万亩、优质棉花17万亩、中药材10万亩、优质蚕桑10万亩、油料75万亩、马铃薯12万亩、茶叶2万亩。船山区、射洪县被列入全省特色效益农业支持重点县,蓬溪县、大英县被命名为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蓬溪食用菌基地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出口农产品基地。区域性、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已初步形成。
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依托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养殖产业,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总数达到2313个,比2008年增加417个,增长22%。销售上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11家,比2008年增加3家。全市6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1亿元、增长12.6%,出口创汇4420万美元、增长24.6%,人均助农增收786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4.8%。农业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全市特色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经济人队伍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947个,其中工商登记注册309个,涉及粮食、中药材、茶叶、蔬菜、水产、林业、食用菌、水果、棉花、花椒、畜禽等10多个类别,已成为遂宁市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搞活农产品流通、引导带动农民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带动农户36.5万户,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入社社员收入高于其他农户的2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在较大程度上助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产业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采取“土地流转合作社”、“土地寄种”、“委托流转”等土地流转经营新模式,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路子,全市开发建设了水果、茶叶、蔬菜、食用菌、花卉、中药材、九叶青花椒、花生等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158万亩。加快引进培育农业生产规模业主,大力实施“万亩千亿示范工程”,推动了产业基地规模发展。目前,全市已引进农业生产规模业主100余家,建成“船山区唐桂柑桔万亩示范区”、“安居区三家片蔬菜万亩示范区”等10个现代农业“万亩千亿”示范区并通过省农业厅验收。农业产业结构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打造初见成效。全市巳发布农业区域地方标准43个,制定农作物生产技术规程20余个,全面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率先建成“四川省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市”。全市已有无公害农产品132个、基地面积228.7万亩,绿色食品33个、基地面积59万亩,有机农产品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总量居全省前列。全市品牌打造初见成效,现有农产品中有国家驰名商标5个,省著名商标25个,知名商标112个。安居区获“中国沙田柚之乡”、蓬溪县获“中国优质桃之乡”称号。
农产品营销取得重大突破。全市农业部门深度介入农产品营销工作,大力实施农产品市场营销“十百千”工程,突出抓好会展经济,建立网络销售平台,努力拓展农产品销售领域。在全国253个大中城市和150余家超市设立了遂宁农产品专销柜(点),有5家企业的农产品进入机场销售,有3个农产品成专供。2011年全市有60余家企业、120余个产品参加省外农产品展示展销,销售总额达14亿余元。已有6家企业的20余个产品销往国外40余个国家和地区。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与实施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分解了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1+2”特色农业综合开发园区建设、特色产业乡镇建设、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任务。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季度督查与年终考核表彰相结合的激励奖惩机制,充分调动了各级各部门的参与积极性。由市政协牵头成立了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考核组,每季度深入区县督查进度情况,积极帮助区县解决实际问题、反映实际情况,有效促进了工作进程。各区县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落实了专项工作经费和专人,有力促进了工作开展。
(二)加强部门配合。实施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市政府建立完善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部门信息通报制度等相关制度,实行重点项目联系领导、联系部门、联系人、联系科技人员的“四联”制度。积极深入区县和联系点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现场办公等多种方式解决。
(三)坚持规划先行。遂宁市把科学规划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发展产业规划先行。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着力从规划依据、规划保障、规划指导等方面下功夫,在邀请中国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等全国知名专家参与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遂宁市优势柑桔产业发展规划》《遂宁市中药材基地建设规划》《遂宁市蔬菜基地建设规划》等八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为现代农业产业项目的快速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加大财政投入。近年来,全市加大了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投入,将国家、省安排的项目进行整合,统一打捆,集中安排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市政府每年从市财政拿出200万元用于连片规模基地的奖励扶持,重点支持柑桔产业基地建设、技术培训、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苗木繁育补助、贮藏加工、市场开发和产业化经营。各区县财政直接用于柑桔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资金达2000多万元。对在规划区内,经过土地流转新建集中连片、标准化种植柑桔的业主给予一定土地租金补贴、苗木补贴、前期管护补贴。
(五)创新经营机制。一是不断创新土地经营机制。积极探索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工商企业和城镇居民到农村租赁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产业基地集聚,截止目前,全市已建立土地流转合作社341个,流转土地70万亩。二是积极探索社会、个人、政府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效应。2010年全市完成各类农业投资50亿元,比上年增长40%以上。新签约500万元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101个,开工101个,初具规模69个。三是积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和帮助经营主体通过采取合同契约、订单收购、股份合作等方式,实行“公司+专合组织十基地+农户”、“六方合作+保险”、“六统一分”和“寄种”、“寄养”等联合发展模式,与基地、专合组织和农户建立了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了企业与基地、农户有效衔接。
(六)依靠科技进步。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上重点推广了地膜覆盖栽培、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把新品种、新技术组装配套建立示范基地。推广了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及棉田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了大蚕省力化养蚕新技术、纸板方格簇新技术,提高了蚕茧单产和质量;在特色水果产业发展中,做到了“五统一”,即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规划、统一供苗、统一打窝定植,统一组织专业栽植队伍,全市大力推广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船山、安居、大英、蓬溪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达90%以上,大力推广了柑橘容器苗定植技术,推动全市特色水果产业发展。
三、主要问题 总体看,遂宁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朝着良性轨道快速发展,但由于受地域、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产业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龙头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全市6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家级龙头企业占3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总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不多,整体带动能力还不强,企业融资难,发展潜力还有待挖掘。
(二)特色产业规模不大,支撑作用不明显。遂宁市五大特色产业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存在连片基地少、品种多而杂、布局分散不合理等多种问题,特别是一些产业存在内部竞争,未形成对外的统一合力,严重影响特色产业发展。同时,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农产品加工营销网络,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
(三)基础建设相对滞后,保障机制还不完善。一是全市水利建设相对滞后,大、中、小型水利建设的蓄水面积不够,土渠、烂渠较多,渠道水利设施利用率较低,水利灌溉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二是农村公路建设相对滞后。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还存在断头路较多等多种问题。三是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建设滞后,市场信息不对称,不能满足农产品营销的需要,农产品买难卖难时有发生。四是财政投入不足,金融、保险、担保等机构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还未形成合力,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在发挥市场主体中的作用还未充分显现。
(四)知名品牌开发不够,产品市场知名度低。全市农作物产品,整体上品质不优,特色不鲜明,数量不大,形成的知名品牌较少,全市参与现代农业开发建设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20余家,多数龙头企业实力弱,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带动能力不强,档次不高,品牌不响,市场知名度低,制约了全市特色农业产业上档升级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五)专合组织运行不规范,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不能规范运行并发挥作用。据调查,全市947家农民专合组织中,章程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的仅占到30%左右,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处于低水平运行。究其原因,主要是合作组织在组织管理、市场营销、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明显不够,农民、专合组织、龙头企业之间利益联结关系不完善,导致了合作组织的管理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够,合作组织在农户当中缺乏公信力,在推动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合作方面影响乏力,只能在推广良种、新技术方面发挥有限的作用。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招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遂宁,是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要给予引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除享受工业招商优惠政策外,在土地、税收、用电、用水和奖励政策上给予更为优惠的待遇;龙头企业对上争取项目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优先立项,优先上报。
(二)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实施“三个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施农业建设、核心示范园区建设工程)和“三个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监管、技术集成与应用、农产品品牌打造),加快推进“八大”特色高效农业大基地建设、“1+2”特色农业综合开发园区建设、特色产业乡镇建设、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大力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注重农产品的商标注册与保护,创建一批有遂宁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在坚持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大力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重点培育与农民形成紧密利益关系的农产品供销型、市场流通型、技术服务型、中介组织型的龙头企业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应紧紧围绕遂宁特色优势大产业发展,特别是向深加工方向发展,把资源开发延伸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中去,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服务领域,发展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延伸产业链条,使企业与农民之间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四)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强优质农产品储运、加工、分级、分类、包装及信息服务等市场配套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大力培育农村经营大户和专业协会、批发代理商等中介组织,发展农民自己的营销组织,全面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发挥他们在开拓市场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加大对农业信息投入,搞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健全市级农业信息中心,建立健全县、乡镇农经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进行生产。
(五)加大科技推广投入。各级应加大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投入,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工代赈项目、退耕还林项目,土地综合开发项目时,优先安排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把项目资金集中起来,统筹安排,打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政府要加大对基地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上级财政每年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特色农产品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品种改良。各级农业部门要突出抓好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加强对特色农作物的技术指导,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建立新品种试验和高产示范点片,起好示范带动作用。
(六)规范专合组织发展。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和指导力度,帮助建立规范的运作程序和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运行效率,实现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和市场连接起来,确保农业产业按照产、供、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遂宁市农业局 杨茂君)
第四篇:巴中农业的现状与思考
巴中农业的现状与思考
李善君
巴中辖三县一区,188个乡(镇),幅员1.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400万,其中农业人口329万人,农村劳动力175万个,耕地保有量350.7万亩(统计上报面积为230万亩)。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4.5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9:34:37,农民人均纯收入3847元,比上年增长15.9%。
一、基本现状
(一)优势
一是生态环境优良。巴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地貌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7℃左右,无霜期长;雨量充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17.9毫米,雨量充沛,空气洁净,水质清洁,光照较好,独特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发展茶叶、食用菌、金银花、马铃薯等特色种植业。巴中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有许多宜茶、宜药(金银花)、宜菌、宜薯的空闲地、坡地、台地都还未充分利用,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巴中农业增产增收潜力巨大。全市森林面积排全省第七位,活立木蓄积居全省第八位,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均列全省第九位,优于周边市州。全市森林覆盖率55%,排全省第二,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31个百分点,四县区均有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全省唯一的市州。
二是基础正在改善。近年来,全市坚持治水为先,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实行山、水、田、林、路、气、机综合治理,以“十八库”为重点的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基础条件逐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解决了101.8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建设标准农田107.72万亩,占耕地保有量的30%。建设农民户用沼气池18.8万口,占宜建农户的36%。我市是全省乃至全国唯一所辖县(区)全部列入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的市(州),2010全市水利建设荣获省政府水利基本建设绩效考核第一名,是全省唯一的市(州)。通江县“先改后建、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和平昌县“三不三议三自主”的工作机制得到省上肯定,巴中农田水利建设经验将在全省推广。
三是旱作农业领先。巴中是粮食的重点产区,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是全国粮食生产重点县,四县(区)均是全省88个粮食生产重点县之一。旱作农业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播面和总产量的70.7%、71.5%,全市玉米单产达到504公斤,居全省第一。2010年粮食产量达到181.26万吨,增产4.9万吨,占全省增量的1/5。巴中市旱作农业全省领先,粮食总产量位列全省第十一。
四是产业培育起步。全市有14个农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有37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11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创立中国驰名商标3个,四川省著名商标企业12个,5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称号。2010年全市特色产业复种面积达到181.66万亩,林业产业基地达到268.5万亩,南江县列为全省6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之一,通江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2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之一。四县(区)均被列入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县”、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重点县、全省劳务基地县,平昌县被省政府确定为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全省外派劳务基地县。巴中市的金银花、食用菌、茶叶处于全省优势地位,2010年金银花面积达到21万亩,居全省第一;食用菌产量20.06万吨,远高于周边的南充市(2万吨)、广安市(1.8万吨)、达州市(15.12万吨)、广元市(3.31万吨);优质茶叶产量2000吨,高于周边的广安市(180吨)、广元市(1000吨),低于达州市(5000吨)。
五是扶贫初现成效。三县一区中的通江、南江、平昌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巴州区属于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巴中已纳入《秦巴山区(四川部分)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年》。“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6.6亿元,贫困人口从2005年末的65.1万人减少到31.1万人。开展了连片扶贫开发试点,通江县沙溪—瓦室、巴州区上八庙—青木规划区10个乡镇、45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农户生活环境改善,试点效果明显。通江县杨柏-广纳、巴州区恩阳-下八庙纳入全省首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2010年完成总投入6.63亿元,建成居民聚居点31个,新建农房6129户,农房风貌改造4041户。
六是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发放林权证68.71万本,确权面积923.43万亩,确权率100%。兽医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核定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880名,市、县(区)动物卫生执法机构编制137名,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115名。水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实现了城乡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贫困及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得到加强,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劣势
一是农业基础条件差,巴中农业仍然是靠天吃饭的大田农业。巴中自然条件差,灾害频发,旱灾、洪灾、低温、大风、冰雹、病虫害基本上每年都有发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全市年均水资源总量为64.3亿方,人均水资源量1600方,不仅远低于全国(2200方)、全省平均水平(2600方),而且低于国际公认警戒线(人均1900方),系水资源紧缺地区。工程蓄引提水能力4.7亿立方米,人均工程蓄水仅为100立方米左右,低于全省12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全市有效灌面114万亩,人均有效灌面0.33亩(远低于全省人均0.56亩的平均水平)。仍有旱山缺水村1351个,占总村数的75%,尚有102.9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农村公路通车率80%,村道硬化率仅为30%,农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未得到根本改变。
二是农业装备水平低,巴中农业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农业。虽然农机化建设投入逐年增加,但巴中农业装备水平仍然很低,2010年全市新建机耕道522公里,小型耕耘机达到1.8万台,耕播收机械化水平仅16.8%,比全国低37个百分点,比全省低15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滞后。全市一产业比重达29.1%,居全省之首,比全国高18.9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4.4个百分点,比周边的南充、达州分别高4.7和5.4个百分点,比新建的广元市、广安市分别高5.4和8.8个百分点。巴中农业比重大,农业生产聚集大量劳动力,传统农业特征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巴中农业仍然是低质低量的低效农业。规模化生产处于初始阶段,虽然拥有一批“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但目前初具规模的农业特色产业园区仅有10个,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较小,以商品蔬菜为例,本地供应率不足60%,特色农产品缺乏规模,有名无量。标准化生产仍有差距,部分特色农业产业缺乏标准,农产品检验检疫和质量认证体系尚需完善,特色农产品缺乏标准,有量无质。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巴中尚无国家级龙头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仅有10家,精深加处于低水平,产业链未形成,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远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特色农产品缺乏加工,有质无量。
四是开放合作不够,巴中农业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内向型农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深,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就近几年参加上海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和西部农产品交易会的情况看,我市优质粮油、禽蛋、食用菌等大宗优质农产品和特色优质农产品深受欢迎,但由于前期市场开拓滞后,开放合作不够,全市优质农产品产品数量有限,大多数农产品只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五是农村贫困面大,巴中农业农村发展任重道远。我市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区域性贫困、能力性贫困相互交织,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若按新的贫困标准算,我市贫困人口还将有较大增加。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847元,比全省低1293元,比全国低2072元,比周边的南充、达州分别低967元、1237元,比新建的广元市、广安市分别低189元、1530元。
二、当前的面临的机遇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工作的主线,必然带来经济结构、增长方式、主导力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国家、省上的投资将更多地向“三农”和民生领域倾斜。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实施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的机遇。实施西部开发和秦巴扶贫开发战略,必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我市农村的开发和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快革命老区的发展,省委奇葆书记、省政府巨峰省长十分关心巴中的发展,省委、省政府支持巴中发展的特殊政策给巴中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强农惠农政策的机遇。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出台了一系列货真价实的支持政策,为我市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四)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机遇。统筹城乡发展、农村产权制度等深层次、关键领域的改革强力推进,长期以来“三农”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也将在发展中得到逐步解决。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 “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的总体要求,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经济工作基调,加快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化联动”,努力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确保实现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的目标,为“十二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二)工作重点
一是抓规划,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按照省委“四注重、四提升”要求,坚持农村人口向县城、重点集镇、中心村、聚居点集中,产业向园区和优势区域集中,资源向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园区集中,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县域、重点集镇、中心村、村民聚居点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祥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尽快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县域新村总体规划、农村生产力布局规划、产业园区规划、扶贫开发规划、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65个建制镇详细规划、188个乡集镇总体规划和9个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规划,加快村镇风貌规划编制进度。将城镇体系和村镇体系分别纳入市、县总体规划,指导县城和3万人口以上的镇都按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引导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迅速全面完成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形成科学合理的村落空间布局。二是强基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以水利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全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总体部署,加快建设综合水利体系,重点抓好骨干水利、“小农水”示范市、防汛抗旱、饮水安全等工程,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围绕实施新增5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抓好农机具推广,提高耕播收农机化水平。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基本形成农村公路网络,搞好农村公路管护,发挥农村公路效益,促进城乡互动,加快城乡统筹。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抓好生态建设和保护,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是稳增粮,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切实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坚定不移地推进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旱作农业发展,保持粮食的基本生产能力。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守住全市耕地红线,开展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深化旱地改制,减少土地撂荒,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快新品种繁育,改造中低产田土,加强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积极推广农业适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实施科技增粮。认真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四是育基地,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立足农业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按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要求,以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为抓手,搞好生产规划布局,把巴中建成重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抓好以旱作农业为主的优质粮油基地,以食用菌、茶叶、中药材、果蔬为主的种植业基地,做大生猪、巴山土鸡、优质草食牲畜、特色水产养殖业基地,做大干果、竹木、木本药材、森林蔬菜、林下养殖和旅游业基地,拓展劳务产业基地。搞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抓好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实现“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目标。
五是壮龙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树立大开放的理念,着眼招大引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把巴中建成重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基地。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搞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培育壮大现有龙头企业,指导搞好市场开拓,提升研发能力,促进企业加快发展,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内部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六是优市场,健全经济组织体系。树立全方位开放、多领域合作的理念,加强区域协作,做大做强市域经济,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把巴中建成重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积极创造条件,健全政策体系,引进流通领域优势企业,支持农民跨区域成立农产品产销合作组织,支持中小型农村流通企业发展,培育市场主体。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仓储物流体系。推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整合品牌资源,打造区域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快推进我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大宗农产品进入大市场。抓好干部培训教育,提高各级干部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把握市场的能力,学会用市场理念指导和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加强市场监管,保护农民、企业及各类经济组织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七是促统筹,推进“三化联动”。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协调、项目捆绑、同步推进,按照“三化”联动的要求,完善城乡规划布局,推进城乡良性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构建城乡一体的开放空间体系,实现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城乡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整合,引导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规划引领,促进产业在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集镇、中心村和产业优势区聚集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向县城、重点集镇、中心村和产业聚集区集中;资源向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园区整合。突出示范带动,抓好连片扶贫开发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在城乡结合、灾后重建、拆迁安置、乡村旅游等区域探索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打造新型农村社区,使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八是保民生,确保农村和谐稳定。以新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移民扶贫等民生工程,抓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加快推进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和老区连片扶贫开发试点,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的政策衔接。抓好通江县、南江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落实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健全临时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水平。搞好农村养老院建设,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和人员队伍建设,协调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搭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好事的有效载体。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坚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抓农业农村工作上,把“三农”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准确把握“三农”的新情况,专题研究解决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强化“三农”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更好地凝聚部门力量,形成推进“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选优配强乡镇和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建强农村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进一步完善“三农”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三农”重点工作的目标考核。二是强化服务保障。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宣传引导、技术培训、品种改良、农机配套、信息流通、金融支持、商品物流等各项服务,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抓好农资市场净化、价格监管,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做好旱涝趋势监测预报服务和影响评估,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全方位支持“三农”,服务“三农”。
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职业教育补助补贴等政策,确保补贴落实到位,兑现到人。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依法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明晰农村产权,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农村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和城乡用地指标增减挂钩试点。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品种和范围。完善优惠政策、强化服务,加强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力度。抢抓国家加大“三农”投入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和实施好涉农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农村各项工作。
第五篇:关于公益事业发展现状与思考(推荐)
公益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它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性公益事业,是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
一、扶贫济困,公益事业实效凸显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市公益事业逐步发展,在改善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市城镇有162户275个困难人口、农村22631户40854个贫困人口,64569残疾人,要解决好这些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不仅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而且需要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市2007年2月成立慈善总会, 2011年1月成立慈善基金会。6年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广泛参与,我市慈善事业发展迅猛,全市累计募集善款7000万元,救助支出320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3839人次,在助医、助学、帮残、抚孤、救灾等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2年下半年起,我市启动镇级慈善分会建设,全市16个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全部建立慈善会,形成了以市慈善会为龙头,镇(开发区)慈善分会为依托的慈善组织网络体系,全市公褒事业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多年来,**市妇联积极参与全市慈善事业的发展,以孤寡老人、贫困单亲母亲、孤贫儿童和留守儿童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等为重点服务对象,以社会救助、慈善公益、优抚助困、敬老扶幼、法律援助等作为重点服务领域,先后募集资金150余万元,帮助86名贫困女大学生圆了大学梦,资助近千名孤贫儿童继续学业,为我市公益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正视形势,公益事业任重道远 我市公益事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我市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宣传认知力度不够。公众对公益事业的认识非常模糊,慈善意识还比较淡漠。多数人都认为公益是企业家的事,是有钱人的事,公益活动只是对少数人的一种暂时的、消极的救济,实际上公益是一个人人都能为、人人都应为的事业,它是一个有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社会成员具有的基本素质,它是公民权利和仁爱理念的结合,是人道主义、人文关怀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合,是公众的点滴奉献成就他人梦想的善举。
二是社会力量盘活不够。关心、关爱弱势群众的发展离不开慈善事业的帮扶,但仅仅依靠慈善部门力量还显得有些薄弱,还需要引导更多的社会组织、义工队伍共同努力,才能达到万众一心,共促和谐的社会效果。
三是救助项目开拓不够。目前,我市开拓的公益救助项目虽然涉及到医疗、助困等方面,但是远远不能惠及到各个层面。举个例子来说,我市特困单亲母亲3811人,据初步筛查,患两癌(乳腺癌、子宫癌)的农村特困妇女多达216人。这部分人虽然享受了低保照顾,但是家庭贫困,再加上高昂的医药费,生活十分困难。而社会救助手续繁杂,救助落实的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且救助的方式为个人先治疗,再申请,使得一些特困妇女往往是望而却步,有的干脆放弃治疗和求助。还有孤儿收养、孤寡老人的赡养对贫困家庭等等的救助都还多多少少存在欠缺。
四是内生动力激发不够。目前我市的公益资金多依靠先富起来的企业和个人贡献力量,反哺社会,然而部分企业和个人对社会的回报不如人意,救助工作流于形式,缺乏长效机制引领和制约,导致慈善救助往往有头无尾,影响参与者的积极性,最终造成慈善事业的内生动力不足。
三、借力生力,公益事业循环发展
一要加强教育引导,形成全民慈善理念。慈善事业不是靠一人一时、一朝一夕之力传承和发扬的,它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广泛地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宣传慈善事业的历史和发展状况、慈善爱心人士和企业的先进事迹等,多方合力、多管齐下,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形成一种榜样的引导作用和社会舆论氛围,鼓励激发更多的捐赠行为,弘扬“慈善光荣,助人为乐”的新风正气,扩大慈善影响力和覆盖面。
二要争取社会联动,合力共推公益发展。慈善事业要得到发展,政府、社会、个人的推动必不可少,尤其是在慈善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要重视支持社团组织参与慈善事业,进一步整合公益力量扩大慈善事业的受益面。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慈善活动,促进慈善类民间组织的发展。要借助开发的“希望工程”、“春蕾圆梦工程”、“康海助孤工程”等公益品牌借力生力,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投身公益事业。要扶持社工组织发展,激发社工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号召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中来,努力在全市形成慈善工作“全面开花、处处结果”、慈善组织健康发展的良好气候和氛围。
三是拓宽扶助项目,增强慈善救助能力。要在原有的扶助项目基础上,开发新的救助项目,尤其对一些家庭十分贫寒,救助需求十分迫切的帮扶对象,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做到能帮尽帮。与此同时,要确立“以项目进行募捐,以项目落实救助”的思路,围绕“老百姓急需的、政府关心的、捐赠者乐意的”问题,策划出一批慈善新品牌,以募捐善款。要重点解决群众基本生活困难,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四是规范透明运作,提高自我生存能力。要充分调动企业的慈善热情、激情,通过税收优惠、宣传报道、进行“慈善奖”的评选等鼓励形式,引导企业设立慈善基金,方便履行社会责任,扩大企业知名度。推动慈善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逐步推行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的运行机制,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捐赠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机制和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使用情况。要研究慈善资金的使用方向,公开透明,将募集到的资金用到困难群众急需的地方去,提高善款的使用效益,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最终实现慈善组织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有效助推社会公益事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