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KTV调音师常规操作教程以及个人经验
KTV调音师常规操作教程
一、功放面板名称功能认识:
1:混响总音量:ECHO 或者ECHO VOL 该旋钮可以控制混响回音的直达声大小,也就是整个混响效果的多与少!
注意: 配合该功能使用的还有两个功能旋钮--REPEAT(混响的重复次数长短)、DELAY(该旋钮可以调节混响回音延长时间的长短)这3个功能旋钮必须配合使用,缺一不可,否则效果不理想,要想调试出比较满意的效果必须3个旋钮一起调节,反复感觉!
2:话筒总音量:MIC VOL 该旋钮可以控制所有话筒的音量。注意:话筒总音量下面还有3个话筒音量控制旋钮,可以分别控制各个话筒的音量:MIC1(话筒1音量)
MIC2(话筒2音量)MIC3(话筒3音量)
3:音乐总音量:MUSIC VOL 该旋钮可以控制电脑伴奏的音量大小,调节该旋钮可以实现歌曲声音的大小
4:音质控制:MIC BASS(话筒低音)MIC TREBLE(话筒高音)
MUSIC BASS(音乐低音)MUSIC TREBLE(音乐高音)
5:左右声道平衡:BALANCE 该旋钮必须调在正中间,否则左右音箱发出来的声音大小不一样
二、调音技巧: 1:关于话筒啸叫
通常话筒啸叫都是由于话筒的音量过大造成的,要仔细看看是属于话筒总音量过大造成还是属于个别话筒音量过大造成。另一个造成话筒啸叫的原因就是话筒音质过大造成的,要仔细听一下啸叫的频率:很刺耳的尖叫是属于MIC TREBLE(话筒高音)造成的,必须把话筒高音减小点。如果是很低沉啸叫,感觉到有点震动的啸叫则是属于MIC BASS(话筒低音)过多造成的,必须把话筒低音减小点。
2:通常情况下,也就是在营业期间,如果客人要求调节一下混响的轻与重,尽量不要去调节混响效果里面的REPEAT或者DELAY,只要把ECHO(ECHO VOL)加大或者减少就可以!
3:电脑音乐伴奏音量的控制以不要覆盖过客人唱歌的声音为主。否则客人唱歌会觉得辛苦,吃力,费劲
4:在调音技术当中也有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话筒的配对问题。如果一个包厢里面的话筒不是统一一个牌子的话,那么它们的频率也就不一样的,说简单点就是话筒的音质不一样,如果它们的音质不一样的话,我们调音的时候就很难办了,当你照顾好这个牌子的话筒的音质后,那另外个牌子的话筒音质又体现不出来了。在话筒不配对的时候也容易造成话筒啸叫,所以我们包厢里面的话筒必须是统一的,音质都是一样的,我们在工作当中必须要特别注意到这点,不允许出现话筒不配对的情况!
5: 好的音响设备体现在---好唱:唱歌不吃力;高音低音清晰:层次分明;混响效果:要自然,不干涩或者延长过长,回声过大!在客人唱歌时以音乐声音不要覆盖过唱歌时的人声!
三、音响部关于音响设备操作与维修工作职责:
1:营业前经常检查包房的话筒的连接线有没有存在接触不良的情况。平时更换话筒时必须要话筒配对
2:营业前经常检查包房的音箱的高音和低音单元喇叭,有没有损坏的,有则维修与更换!能够维修的尽量维修,替公司节省成本!
3:营业前经常检查包房的电脑点歌系统,多看看能否正常点歌。并多留意个别伴奏不好的歌曲,做好登记,然后解决!
4:认真听取公司各部门对音响部的工作建议,尽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平时多听取客人要求添加歌曲的信息,然后再向主管汇报。
5:音响部必须做到保证每个包厢的正常营业,除非特别情况下!
6:做好维修和送修登记,更换配件与零件与送修设备都要做好登记,如更换高音/低音单元等等。
7;虚心好学,工作中遇到不懂的事情和工作难题,可向上级主管请求解答和得到帮助!
8:在主管协助下把包厢的音响设备调试到最佳状态后,用箭头标签把已经调试到理想位置的刻度贴上,做好记号,平时按照箭头方向来操作音响设备,就可以把音响调试到最佳状态,就算应客人的要求变动后,也可以随时复位!通常都是客人要求混响效果的轻与重,只要把ECHO VOL调到客人满意的刻度就可以!客人走后可以把混响ECHO VOL 复位到箭头标签的位置就可以!
9:在营业当中,遇到设备损坏的情况下,用代换的方法,用好的设备把坏的换下,空闲时间再把坏的维修好。
10:经常巡视包厢,避免音响音量过大以至于烧毁音响设备。
好的,早看过这个就好啦 上次老大让我调过 REPEAT DELAY 这两个一般做成暗调,调好风格后一般不变,只需要调ECHO 就可以啦
个人以为。还可以做个笔记本。今天晚上调动了。明天可以知道那个包房。以防忘了。
KTV调音,主观听感是很重要的,对于听感差一点的音响师学员:
一般来说,DELAY应该在100~180ms之间,可以模仿800~1500平米左右的剧场,REPEAT应该在5~10次之间,ECHO LEVEL大概在20~40之间。
你好像没有把回声和混响搞清楚,ECHO 是回声,REV是混响,REPEAT是回声次数,或者叫回声深度,ECHO VOL是回声音量。
卡公-卡母/大两芯-卡母/欧姆头-欧姆头,分门别类,其实就在墙上栓了一根铁丝而已,还有1/3被服务生挂自己穿的衣服,我在那里带徒弟时立下的规矩。
还有那种有线话筒原配的破线,坏了我就丢一边去,以及服役了一段时间的线,其实中间很多地方都已经有暗伤了,稍加注意就能发现,这样的要么长线变短线,要么直接短的丢掉,按照40个包间算,不出一个半月,坏线替得差不多了
第二篇:病理科操作常规
医技科室操作常规
病理科操作常规
第一章 病理学检查常规
第一节 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
一、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
(一)病理科应有专人验收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活检)申请单和送检的标本。
1、同时接受同一患者的申请单和标本。
2、认真核对每例申请单与送检标本及其标志(联号条或其他写明患者姓名、送检单位和送检日期等的标记)是否一致;对于送检的微小标本,必须认真核对送检容器内或滤纸上是否确有组织及其数量。发现疑问时,应立即向送检方提出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情况。
3、认真检查标本的标志是否牢附于放置标本的容器上。
4、认真查阅申请单的各项目是否填写清楚,包括:
(1)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单位(医院、科室)、床位、门诊号/住院号、送检日期、取材部位、标本数量等」;
(2)患者临床情况[病史(症状和体征)、化验/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包括内镜检查)所见、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包括原病理号和诊断)和临床诊断等]。
5、在申请单上详细记录患者或患方有关人员的明确地址、邮编及电话号码,以便必要时进行联络,并有助于随访患者。
(二)验收标本人员不得对申请单中由临床医师填写的各项内容进行改动。
(三)下列情况的申请单和标本不予接收。
1、申请单与相关标本未同时送达病理科。
2、申请单中填写的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合。
3、标本上无有关患者姓名、科室等标志。
4、申请单内填写的字迹潦草不清。
5、申请单中漏填重要项目。
6、标本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等。
7、标本过小,不能或难以制做切片。
8、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断准确性的情况。病理科不能接收的申请单和标本一律当即退回,不予存放。
(四)临床医师采取的标本应尽快置放于盛有固定液(4%中性甲醛,即10%中性福尔马林)的容器内,固定液至少为标本体积的5倍。对于需要做特殊项目检查(如微生物、电镜、兔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的标本,应按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固定或预处理。
(五)病理医师只对病理科实际验收标本的病理学诊断负责。
(六)病理科应建立与送检方交接申请单和标本的手续制度。具体交接方法由各医院病理科自行制定。
二、申请单和标本的编号、登记
(一)病理科验收人员应在已验收的申请单上注明验收日期,及时、准确编号(病理号),并逐项录入活检标本登记簿或计算机内。严防病理号的错编、错登。
(二)标本的病理号可按年编序,或连续性(不分)编序。
(三)同一病例同一次的申请单、活检标本登记簿(包括计算机录入)、放置标本的容器、组织的石蜡包埋块(简称蜡块)及其切片等的病理号必须完全一致。
(四)病理科应建立验收人员与组织取材人员之间申请单和标本的交接制度。
(五)在病理科内移送标本时,必须确保安全,严防放置标本的容器倾覆、破损和标本的散乱、缺失等。
三、标本的预处理
标本验收人员对已验收的标本酌情更换适宜的容器,补充足量的固定液。对于体积大的标本,值班取材的病理医师在不影响主要病灶定位的情况下,及时、规范地予以剖开,以便充分固定。
四、标本的巨检、组织学取材和记录
(一)对于核验无误的标本,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操作:
1、肉眼检查标本(巨检);
2、切取组织块(简称取材);
3、将巨检和取材情况记录于活检记录单上(活检记录单印于活检申请单的背面)。
(二)巨检和取材的技术操作:
1、巨检和取材必须由病理医师进行,应配备人员负责记录。
2、巨检和取材过程中,应严防污染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
3、标本一般应经适当固定后再行取材。已知具有传染性(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的标本,应在不污染环境和(或)不扩散传染的原则下,经必要的初步巨检或切开后,立即置于盛有足量固定液的专用容器内,充分固定后再行常规巨检和取材。
4、病理医师在对每例标本进行巨检和取材前,应与记录人员认真核对该例标本及其标志与申请单的相关内容是否一致。若对申请单填写的内容和(或)标本有疑问(例如患者姓名有误,标本内容、数量、病变特征与申请单填写的情况不符等),应暂行搁置,尽快与送检方联系,查明原因,确保无误后,再行巨检和取材。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临床医师共同检查标本和取材。对于有疑问的标本,在消除疑问前不得进行巨检和取材,应将有关标本连同其申请单一并暂时妥为保存。
5、病理医师进行巨检和取材时,记录人员应根据病理申请单内容,向巨检医师报告患者的基本临床情况、手术所见、标本情况(采取部位、数量等)和送检医师的特殊要求等,并如实、清楚地将病理医师的口头描述记录于活检记录单上。必要时,应在活检记录单上(或另附纸)绘简图显示巨检所见和标示取材部位。取材者应核对记录内容。
6、具有医学学术价值的标本可摄影存档,并酌情妥为保存。
7、病理科宜积极推行巨检和取材的录音记录。每次巨检和取材结束后,应由专人立即对录音内容进行文字整理,记录于活检记录单上(手录或用计算机录入、打印)。有关的录音资料应保存至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发出后两周。
8、细小标本取材时,可用伊红点染并用软薄纸妥善包裹。
9、每例标本取材前、后,应用流水彻底清洗取材台面和所有相关器物,严防检材被无关组织或其他异物污染,严防细小检材被流水冲失。
10、巨检和取材必须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参见第3章第四节)。对于由不同部位或不同病变区域切取的组织块,应在其病理号之后再加编次级号(例如:一1,一2,一3,„„;A,B,C,„„)。
11、巨检者、取材者和记录人员应相互配合、核查,确保所取组织块及其编号标签准确地置人用于脱水的容器(脱水盒等)内。
12、标本巨检和取材后剩余的组织、器官应置人适当容器内,添加适量州中性甲醛并附有相关病理号和患者姓名等标志,然后按取材日期有序地妥善保存。取材剩余的标本一般保存至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发出后两周。
13、病理医师在每批标本巨检和取材后,应与记录人员共同核对取材内容,并在活检记录单、取材工作单上签名和签署日期。
14、取材后剩余的病理标本属于污染源,应遵照有关规定处理。
15、巨检和取材医师或记录人员与制片的技术人员应认真办理所取检材、活检申请单/记录单和取材工作单等的交接手续。具体交接方法由各医院病理科自行制定。
五、组织切片制备的基本要求
(一)组织制片过程中,应确保切片号与蜡块号一致。
(二)制片工作一般应在取材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含需要脱钙、脱脂等特殊处理的标本)。
(三)制片完成后,技术人员应检查制片质量,并加贴标有本病理科病理号的标签。常规石蜡包埋一HE染色片的优良率(甲、乙级切片所占的比例≥90%,优级率(甲级切片所占的比例)≥35%。不合格切片应立即重做。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参见表2-1。
表2-1 常规石蜡包埋一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 优质标准
组织切面完整,内镜咬检、穿刺标本切面数
满分(分)
质量缺陷减分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未达到规定面数:减5分 切片薄(3~5um)厚薄均匀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匀:减3~5分
切片无刀痕、裂隙、颤痕 10 有刀痕、裂隙、颤痕,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有刀痕、裂隙、颤痕,影响诊断:减5分
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 10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有皱褶或折叠,影响诊断:各减5分
切片无污染物
无气泡(切片与载玻片间/盖玻片与切片、载玻片间),盖玻片周围无胶液外溢,透明度好
细胞核与细胞质染色对比清晰 10
有污染物:减10分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质)与蓝(细胞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
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 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分
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牢,编号清晰 10 切片不整洁:减3分;标签粘贴不牢:减3分;编号不清晰:减4分
合计 100
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1)甲级片:≥90分(优);(2)乙级片:75~89分(良);(3)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4)丁级片:≤59分(不合格)
(四)制片过程发生意外情况时,有关技术人员和技术室负责人应及时向病理科主任报告,并积极设法予以补救。
(五)制片完成后,技术人员应将所制切片与其相应的活检申请单/活检记录单、取材工作单等进行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将切片连同相关的活检申请单/活检记录单、取材工作单等一并移交给病理医师。双方经核对无误后,办理移交签字手续。具体交接方法由各医院病理科自行制定。
(六)常规活检组织切片制备技术的基本要求参见第3章第一节。
六、组织切片的光学显微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
(一)初检病理医师
1、应认真阅读申请单提供的各项资料,必要时(尤其是疑难病例),应向有关临床医师了解更多的临床信息。
2、应认真阅读活检记录单中关于标本巨检的描述。
3、应了解患者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包括切片的病理学诊断和有关文字记录),包括:(1)本病理科既往受理者,必须及时调阅相关切片等病理学检查资料;
(2)非本病理科既往受理者,应积极协助患者从有关病理科商借相关切片等病理学检查资料参阅。
4、应在活检记录单上签署“医嘱”,告知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深切片、连切片、特殊染色和其他相关技术检测。
5、应全面、细致地阅片,注意各种有意义的病变。
初检的病理医师,应提出初诊意见,送交主检病理医师复查。
(二)主检病理医师
1、主检病理医师对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要做进一步的处理。
(1)必要时亲自观察标本,补充或订正病变描述,指导或亲自补取组织块。(2)提请科内上级医师会诊或进行科内读片讨论(会诊)。(3)与有关临床医师进行临床-病理会诊。
(4)必要时约见患者(尤其门诊患者)或患者亲属(或其他患方相关人员),了解病情,说明病理学诊断的疑难情况和延期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原因等。
(5)于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前进行科外病理会诊(诊断报告前病理会诊),应将各方面会诊意见的原件(或复印件)作为档案资料贴附于有关患者的活检记录单中备查。
(6)必要时,建议临床医师重复活检,或密切随查。
2、主检病理医师根据常规切片的镜下观察,结合标本巨检、相关技术检查结果、有关临床资料和参考病理会诊意见等,做出病理学诊断或提出病理学诊断意见(意向),清楚地书写于活检记录单的有关栏目中,并亲笔签名。各方会诊意见不
一、难以明确诊断时,主检医师可参考会诊意见酌情诊断,或在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将各方会诊意见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3、对打印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主检病理医师应与活检记录单上的病理学诊断文字进行核对,并亲笔签名(参见本节下文“
八、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及其签发”)。
七、相关诊断技术的选用
病理医师可借助于组织化学染色(包括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子显微镜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流式细胞技术等相关诊断技术检查提供的佐证,对某些病例(尤其是疑难病例)进行病理学诊断(具体内容参见第4章)。
八、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及其签发
(一)病理学诊断表述的基本类型
I类:检材部位、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明确和基本明确的病理学诊断。
Ⅱ类:不能完全肯定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或是对于拟诊的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有所保留的病理学诊断意向,可在拟诊疾病/病变名称之前冠以诸如病变“符合为”、“考虑为”、“倾向为”、“提示为”、“可能为”、“疑为”、“不能排除(除外)”之类的词语。
Ⅲ类:检材切片所显示的病变不足以诊断为某种疾病(即不能做出Ⅰ类或Ⅱ类病理学诊断),只能进行病变的形态描述。
Ⅳ类:送检标本因过于细小、破碎、固定不当、自溶、严重受挤压(变形)、被烧灼、干涸等,无法做出病理学诊断。
(二)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1、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病理号、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医院或科室(住院或门诊)、住院号或门诊号、送检和收验日期等。
2、巨检病变和镜下病变要点描述(一般性病变和细小标本可酌情简述或省略)。
3、与病理学诊断相关技术的检查结果。
4、病理学诊断的表述,参见上文“
(一)病理学诊断表述的基本类型”。
5、对于疑难病例或做出Ⅱ、Ⅲ类病理学诊断的病例,可酌情就病理学诊断及其相关问题附加:(1)建议(例如进行其他有关检查、再做活检、科外病理学会诊、密切随诊或随访等);(2)注释和(或)讨论。
6、经过本病理科和(或)科外病理会诊的病例,可将各方病理会诊意见列于该例患者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
(三)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书写要求
1、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文字表述力求严谨、恰当、精练,条理和层次清楚。
2、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为一式二份,一份交予送检方,另一份随同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和病理学检查记录单一并存档。主检病理医师必须在每一份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上签名,不能以个人印章代替签名,不能由他人代为签名。主检病理医师签名的字迹应能辨认。
3、手书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必须二联复写,必须文字规范、字迹清楚,不得潦草、涂改。
4、手书和计算机打印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的关键性文字,例如“癌”、“瘤”、“阳性”、“阴性”和数字等,要认真核对,不得有误。
5、计算机打印的图文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提供的病变图像要准确,具有典型(代表)性,放大倍数适当。
6、患者的基本情况项目必须严格按照送检临床医师填写的文字抄写或用计算机输录于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并认真核查无误,签发报告书的病理医师和病理科的其他人员都不得改动。
7、病理医师不得签发虚假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不得向临床医师和患方人员提供有病理医师签名的空白病理学诊断报告书。
(四)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发送
1、病理科自接受送检标本至签发该例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为5个工作日以内。
2、由于某些原因(包括深切片、补取材制片、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脱钙、疑难病例会诊或传染性标本延长固定时间等)延迟取材、制片,或是进行其他相关技术检测,不能如期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时,应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告知有关临床医师或患方,说明迟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原因。
3、病理科应有专人发送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住院患者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发送至有关临床科室。病理科所在医院门诊患者和院外患者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发送方法,由各医院病理科自行制定。
4、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经收人员(包括患方人员)必须履行签收手续。
5、病理科已发出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被遗失时,一般不予补发;必要时,经病理科主任同意可以抄件形式补发。
九、资料管理
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的资料必须妥善管理,有关规定参见本章第五节。
十、会诊
病理学会诊是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诊断过程的重要环节,有关规定参见本章第六节。
第二节 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
一、概述
(一)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简称快速活检)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紧急会诊,尤其需要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间的密切合作。
(二)快速活检要求病理医师在很短时间内,根据对切除标本的巨检和组织块快速冷冻切片(或快速石蜡切片)的观察,向手术医师提供的参考性病理学诊断意见。
与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学诊断相比,快速活检会诊具有更多的局限性和误诊的可能性。有的病例难以快速诊断,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诊断。因此,应向临床医师说明快速活检的:(1)局限性;(2)适用范围;(3)慎用范围;(4)不宜应用范围。
(三)有关临床医师应于手术前向患者和(或)患者授权人说明快速活检的意义和局限性等,取得患者和(或)患方的知情和理解。患者和(或)患者授权人应在由医院制定的《手术中快速活检患方知情同意书》签署意见和签名。
(四)主持手术的临床医师应在手术前一天向病理科递交快速活检申请单,填写患者的病史,重要的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提请病理医师特别关注的问题等。尽可能不在手术进行过程中临时申请快速活检。
(五)手术中快速活检应由经过该项工作训练的主治医师以上的病理医师主持。尚不具备相应条件的病理科不应勉强开展手术中快速活检业务。
(六)负责快速活检的主检病理医师应了解患者的(1)临床情况;(2)手术所见;(3)既往有关的病理学检查情况。
二、适用范围
(一)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的标本。
(二)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三)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切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四)确认切除的组织,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输精管及异位组织等。
三、慎用范围
涉及截肢和其他严重致残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标本。需要此类手术治疗的患者,其病变性质宜于手术前通过常规活检确定。
四、不宜应用范围
(一)疑为恶性淋巴瘤。
(二)过小的标本(检材长径≤0.2cm者)。
(三)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
(四)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
(五)需要依据核分裂象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六)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
(七)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五、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编号和登记
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编号和登记参见本章第一节中“
一、”至“
三、”项的有关规定。
六、标本的巨检、取材和记录
(一)病理科验收快速活检申请单和标本后,应参照本章第一节中“
四、”项的有关规定,立即进行标本的巨检、取材和记录。
(二)主持快速活检的病理医师应亲自参与标本的巨检和取材(或指导取材)。
(三)通常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变组织1或2块,需要时,增加取材块数。
七、组织切片的制备
(一)冷冻切片
1、完成冷冻HE染色切片制备的时间通常为20~25min。
2、恒冷箱切片机制片:至少应于切片前lh开机预冷,冷室温度一般为-15~-20℃。常规开展冷冻切片快速病理学诊断的病理科,恒冷箱切片机宜处于24h恒温待机状态。
3、其他方法的冷冻切片制备参见第3章第一节。
(二)快速石蜡切片
1、完成快速石蜡-HE染色切片的时间通常为30min。
2、快速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参见第3章第一节。
制备好的冷冻或快速石蜡-HE染色切片,加贴标有本病理科病理号的标签后,立即交由主检病理医师进行诊断。
八、手术中快速活检会诊意见及其签发
(一)有条件的病理科宜由两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病理医师共同签署快速活检的病理学诊断意见。对于病变疑难、手术切除范围广泛和会严重致残的手术中快速活检,应由两位具有高级职称的病理医师共同签署会诊意见。主检病理医师签名的字迹应能辨认。
(二)快速活检诊断意见一般在收到送检标本后40min内发出;同一时间段内相继收到的多例患者标本或是同一例患者的多次标本,其发出报告的时间依次类推。对于疑难病变,可酌情延时报告。
(三)对于难以即时快速诊断的病变(例如病变不典型、交界性肿瘤病变或送检组织不足以明确诊断等),主检病理医师应向手术医师说明情况,恰如其分地签发病理学诊断意见或告知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病理学诊断。
(四)主检病理医师签署的快速活检病理学诊断意见,宜以文字形式报告(具体发出方式由各医院自行决定)。快速活检病理学诊断意见报告书发出前应认真核对无误。
九、冷冻切片后剩余组织的处理
(一)冷冻切片后剩余的冷冻组织(简称“冻对”)和冷冻切片取材后剩余、未曾冷冻的组织(简称“冻剩”),均应保存,用以制备常规石蜡切片,以便与冷冻切片进行对照观察。
(二)“冻对”、“冻剩”组织的蜡块和切片须与同一病例手术后送检的切除标本编为同一病理号,并做出综合性诊断。
(三)当冷冻切片病理学诊断意见与其“冻对”组织的常规石蜡-HE片的病理学诊断不一致时,该例的病理学诊断一般应以石蜡-HE片诊断为准。
十、资料管理
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的资料必须妥善管理,有关规定参见本章第五节。
第二章 病理学基本技术操作
第一节 病理组织学诊断检材的制备技术
一、组织的固定
(一)凡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的标本(器官或组织),离体(活体或尸体)后,应尽快置放(浸泡)于装有足够量固定液的容器中固定。固定液量应为被固定标本体积的5~10倍。置放标本的容器大小视标本和固定液的体积而定,应适当大一些。临床科室切取的标本置放于容器中固定后,应尽快送交病理科继续固定。未能及时、充分固定的干涸或腐败标本不能再进行固定和用于制作切片。
(二)常规固定液为4%中性甲醛(10%中性福尔马林)。应预先多量配制贮存,以备随时使用。小标本的固定时间为4~6h,大标本为18~24h或更久。
(三)根据病理学特殊检查(特殊染色和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染色、电镜观察等)的需要,应选用其他适宜的固定液进行固定。[参见后文“
(七)常用固定液。”]
(四)器官、组织固定的基本方法可参见本章第四节“病理标本的肉眼检查和组织学切片取材技术”。
1、管、胃、肠、胆囊、膀胱等空腔器官:依规范方法剪开后,按其自然状态平铺于硬纸板上(重点暴露黏膜面或内表面的病变处),并用大头针将标本边缘处固定于纸板上,然后放人4%中性甲醛中固定(黏膜面或内表面朝向容器的液面,并覆盖薄层脱脂棉)。
2、肝、脾:由器官背面,沿其长轴每间隔1.5~2.0cm纵向平行剖开,切成数片。将每片肝或脾轻轻地平放于装有4%中性甲醛的容器中,容器底面衬以脱脂棉。应避免标本弯曲和相互间的叠压。
3、肺叶:放人固定液中的肺叶漂浮于液面,须在肺表面覆盖浸含固定液的薄层脱脂棉。必要时从支气管注人适量4%中性甲醛。
4、肾:沿肾外缘中线朝肾门方向做一水平切面(深达于肾盏),再行固定。
5、淋巴结:先用4%中性甲醛固定lh后,再沿其长轴切开(肿大的淋巴结可切成数片,厚2~3mm),继续固定。
6、骨组织:先锯成小片(若是长骨应做横向锯片),在4%中性甲醛中固定24h后,再进行脱钙。
7、微小组织或液体沉淀物:先用拭纸或滤纸妥为包裹(须用大头针扎牢),然后放入专用小盒内进行4%中性甲醛固定,以防检材遗失。凡进入固定程序的标本必须连带其正确无误的病理检验号(病理号)。
(五)多数固定液对人体有害,需要防护,必须在封闭的通风条件下进行操作。
(六)组织块的切取和固定。
1、由较大标本切取用于制作切片的组织块(取材)时,应与标本的断面平行,组织块厚度一般为0.3cm(不应>0.5cm),面积一般在(1~1.5)cm×(1~1.5)cm。
2、切取组织块的形状,在充分包括肉眼所见病变的前提下尽量规则些(例如方形、矩形、三角形等);由一个标本切取的多块组织的形状有所不同,便于蜡块与其相应切片的核对。
3、固定组织块的固定液量,一般应为组织块总体积的5~10倍以上。
4、室内常温(25℃左右)下的固定时间为3~24h;低温(4℃)下的固定时间应延长。
5、固定组织块的容器要大一些。
6、组织块固定期间需要间断地轻摇或搅动固定液以利于固定液的渗入。
(七)常用固定液。1、4%中性甲醛(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 甲醛(40%)100ml 无水磷酸氢二钠6.5g 磷酸二氢钠4.0g 蒸馏水900ml
2、乙醇-甲醛(酒精-福尔马林,AF)固定液: 甲醛(40%)100ml 95%乙醇900ml
[说明]一般组织块经乙醇-甲醛固定1~2h后,即可移入95%乙醇内脱水。
3、Carnoy固定液: 无水乙醇 60ml 氯仿 30ml 冰醋酸 10ml
[说明]本液是组织化学染色的常用固定液,组织经Carnoy液固定1~2h后,即可移入95%乙醇中脱水。
二、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常规切片)的制备
(一)制备程序
1、水洗。
2、脱水。
3、透明。
4、浸蜡。
5、包埋。
6、切片。
(二)注意事项
组织切片制备及其HE染色过程中使用的乙醇、丙酮、二甲苯、石蜡等为易燃、有毒物,必须专人管理,2m以内不得有明火,局部环境应有良好的通风和消防设施。
(三)常规切片的手工操作
1、水洗 用流水冲洗已经固定的组织块30min。
2、脱水(常温下)
(1)乙醇-甲醛(AF)液固定:60~120min。(2)乙醇-甲醛(AF)液固定:60~120min。(3)80%乙醇:60 min。(4)95%乙醇Ⅰ:60 min。(5)95%乙醇Ⅱ:60 min。(6)无水乙醇Ⅰ:60 min。(7)无水乙醇Ⅱ:60 min。
3、透明
(1)正丁醇Ⅰ:30min。(2)正丁醇Ⅱ:30min。4.浸蜡;
(1)石蜡Ⅰ:(52-54℃)60min。(2)石蜡Ⅱ:(52-56℃)60min。(3)石蜡Ⅲ:(52-56℃)60min。
注意事项:(1)用熔化石蜡必须有专人负责,必须在熔蜡箱内或水浴中(70℃)进行,不得用明火加温;(2)熔蜡的容积应为组织块总体积的5~10倍以上;(3)组织块经二甲苯适度透明后方可转人浸蜡过程,应尽可能减少将透明后组织块表面的二甲苯带入熔蜡中;(4)浸蜡时间适宜,过短时浸蜡不充分(组织过软),过长时组织硬脆;(5)熔蜡应及时过滤、更换。
5、包埋
(1)先将熔化的石蜡倾入包埋模具中,再用加热的弯曲钝头镊子轻轻夹取已经过浸蜡的组织块,使组织块的最大面或被特别指定处的组织面向下埋入熔蜡中,应将组织块平整地置放于包埋模具底面的中央处。包埋于同一蜡块内的多块细小组织应彼此靠近并位于同一平面上;腔壁、皮肤和黏膜组织必须垂直包埋(立埋)。
(2)将与组织块相关的病理号小条置入包埋模具内熔蜡的一侧。(3)待包埋模具内的熔蜡表面凝固后,即将模具移入冷水中加速凝固。
(4)从包埋模具中取出凝固的包埋蜡块(简称蜡块),用刀片去除组织块周围的过多石蜡(组织块周围保留1~2mm石蜡为宜)。将包埋蜡块修整成为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5)将病理号小条牢固地烙贴在蜡块一侧(编号应清晰可见)。(6)把修整好的蜡块烙贴在支持器上,以备切片。(7)使用包埋机的方法按有关厂商的说明书操作。(8)注意事项。
①应将组织块严格分件包埋。包埋时一定要首先认真核对组织块的病理号(包括次级号)、块数和取材医师对包埋面的要求,准确地置入相应的病理号小条。发生包埋差错时,必须立即与取材医师和病理科当班负责人取得联系,及时处置。
②必须严防各种异物污染,勿将无关组织如缝线、纸屑或其他异物(尤其是硬质异物)埋入蜡块内。
③包埋过程要操作迅速,以免组织块尚未埋妥前熔蜡凝固。
④包埋用的熔蜡应纯净,熔点适宜。浸蜡工用软蜡(熔点为45~50℃),浸蜡Ⅱ、Ⅲ和包埋用蜡均用硬蜡(熔点为56~58℃)。
⑤包埋用熔蜡使用前应先静置沉淀、过滤。
⑥熔蜡时不得使用明火,以防燃烧。包埋用熔蜡的温度应<65℃;包埋用的镊子不可加温过高,以免烫伤组织。
(六)切片
1、切片刀或一次性切片刀片必须锋利。使用切片刀时,必须精心磨备(在低倍显微镜下确认刀刃无缺口);使用一次性切片刀片时,应及时更新。
2、载玻片必须洁净、光亮。
3、将切片刀或刀片安装在持刀座上(以15°为宜)。
4、将蜡块固定于支持器上,并调整蜡块和刀刃至适当位置(刀刃与蜡块表面呈5°夹角)。
5、细心移动刀座或蜡块支持器,使蜡块与刀刃接触,旋紧刀座和蜡块支持器。
6、修块(粗切)。用右手匀速旋转切片机轮,修切蜡块表面至包埋其中的组织块完整地全部切到。修块粗切片的厚度为15~20µm[注意:对于医嘱再次深切片(特别是在原切片中发现了有意义病变而进行的深切片),应尽量少修块,以尽量好地获得有关病变的连续性]。
7、调节切片厚度调节器(一般为4~6µm),进行切片。切出的蜡片应连续成带状,完整无缺,厚度适宜(4~5µm)、均匀,无刀痕、颤痕、皱褶、开裂、缺损、松解等。
8、以专用小镊子轻轻夹取完整、无刀痕、厚薄均匀的蜡片,放入伸展器的温水中(45℃左右),使切片全面展开[注意:必须水温适宜、洁净(尤其是水面);每切完一个蜡块后,必须认真清理水面,不得遗留其他病例的组织碎片,以免污染]。
9、将蜡片附贴于涂有蛋白甘油或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ethoxy silane,APES)处理过的载玻片上(HE染色时酌情使用,可省略)。蜡片应置放在载玻片右(或左)2/3处的中央,留出载玻片左(或右)1/3的位置用于贴附标签。蜡片与载玻片之间无气泡。
10、必须立即在置放了蜡片的载玻片一端(待贴标签的一端),用优质记号笔或刻号笔准确、清楚地标记其相应的病理号(包括次级号儿注意:必须确保载玻片上的病理号与相关组织石蜡包埋块的病理号完全一致,不得错写或漏写病理号)。
11、将置放了蜡片的载玻片呈45°斜置片刻;待载玻片上的水分流下后,将其置于烤箱中烘烤(60~62℃,30~60min),然后即可进行染色。
12、注意事项。
(1)组织块固定、脱水、透明和浸蜡的质量直接影响切片制备。切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首先应注意从切片前的上述各环节中寻找原因。
(2)切片机的质量是制备优质切片的重要前提。要使用质量好的切片机,规范地切片,精心维护切片机。
(3)经由内镜、穿刺等获取的细小组织,应间断性连续切片多面(一般至少制备6张蜡片,必要时制备更多张)。须做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的病例,可预制蜡片备用。
(4)切片人员应细心操作,防范被切片刀具割伤。
三、冷冻组织切片的制备程序
(一)应用恒冷箱切片机制备切片
是目前最适用方法。恒冷箱切片机种类较多,应严格按有关厂商的说明书操作。用于切片的组织块必须未曾固定并不能沾水。
(三)注意事项
1、制作冷冻切片所需的试剂和设备等应处于随时可供使用状态。
2、切取的组织块大小适宜(厚度<3mm),并尽快置于冷冻组织切片机上制备切片。
3、调节冷冻程度,试切合适时便迅速切片。冷冻不足无法切片,冷冻过度切片易碎。
4、冷冻切片固定液。
苦味酸饱和于80%酒精液 75ML 甲醛 10ML 丙酮 10ML 冰醋酸 5ML 醋酸 1G 5.冰冻切片操作程序
(1)新鲜组织冰冻切片入固定液中固定30秒中。(2)自来水洗1-2分钟。
(3)用苏木素置于60度下染核20—30秒。(4)自来水水洗1-2分钟。
(5)0·5%-1%盐酸酒精液分化1-2次(6)入弱氨水返兰。(7)自来水洗1-2分钟。(8)1%伊红染液染色15秒钟。
(9)逐级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四、脱钙方法
骨和其他钙化组织,通常需要脱去钙盐后进行切片。骨组织脱钙前须先行固定。
(一)常规脱钙法
1、将骨组织锯成薄片(约1cm×1cm×0.3cm)。
2、在AF中或州中性甲醛中固定6~12h。
3、将骨片置于5%硝酸(急需时可置于37℃温箱)中脱钙,至用针轻刺可进人时为止,需12~24h(小块骨组织脱钙仅需2~3h),其间可更新脱钙液2~3次。
4、流水冲洗1~2h。
5、移人5%甲明矾液,2~4h。
6、流水冲洗2~3h。
7、按常规脱水。
8、石蜡包埋。
(二)电解脱钙法
将骨片置于装有8%硝酸和10%甲酸混合液的电泳槽(有盖的方形玻璃标本缸或烧杯)内的阳极处,6V直流电源下持续电解30 min至3h,至用针轻刺可入时为止。
(三)骨髓组织脱钙
可浸泡于苦味酸乙醇饱和液(占85%)、甲醛(占10%)和冰醋酸(占5%)的混合液中(同时进行固定和脱钙)。
(四)注意事项
1、骨片等脱钙组织的厚度适宜。
2、脱钙组织与脱钙液的体积比>1:30。
3、脱钙过程中应不时摇动,多次更换脱钙液。
4、脱钙时间不可过长。
5、微波处理可加速脱钙过程。
6、脱钙后的组织必须用流水充分冲洗。
7、用于包埋的石蜡硬度适中(不要过软或过硬)。
五、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
HE染色是应用最广泛的组织病理学常规染色技术。
(一)染色程序
1、石蜡切片 HE染色(常规HE染色)(1)松节油Ⅰ:5~10min。(2)松节油Ⅱ:5~10min。(3)水乙醇Ⅰ:1~3min。(4)无水乙醇Ⅱ:1~3min。(5)95%乙醇Ⅰ:1~3min。(6)95%乙醇Ⅱ:1~3min。(7)80%乙醇:1min。(8)蒸馏水:1min。
(9)苏木精液染色:10~20 min。(10)流水洗去苏木精液:1min。(11)1%盐酸-乙醇:1~3s。(12)稍水洗:1~2s。
(13)返蓝(用温水或1%氨水等):5~10s。(14)流水冲洗:1~2 min。(15)蒸馏水洗:1~2mmin(16)0.5%伊红液染色:min。(17)蒸馏水稍洗:1~2s。(18)80%乙醇:1~2s。(19)无水乙醇Ⅰ:3~5 min。(20)无水乙醇Ⅱ:3~5 min。(21)无水乙醇Ⅲ:3~5 min(22)中性树胶封固。
2、冷冻切片HE染色
(1)冷冻切片固定:10~30s。(2)稍水洗:1~2S。
(3)苏木精液染色(60℃):30~60s。(4)流水洗去苏木精液:5~10s。(5)1%盐酸-乙醇:1~3S。(6)稍水洗:1~2min。
(7)返蓝(用温水或1%氨水等):5~10s。(8)流水冲洗:15~30s。(9)0.5%伊红液染色:1~2 min。(10)蒸馏水稍洗:1~2 min。(11)80%乙醇:1~2 min。(12)95%乙醇:1~2 min。(13)无水乙醇Ⅰ:1~2 min。(14)无水乙醇Ⅱ:1~2 min。(15)石炭酸-二甲苯:2~3min。(16)二甲苯I:2~3min。(17)二甲苯Ⅱ:2~3min。(18)中性树胶封固。
上述(7)和(8)项可省去,但(9)的冲水时间须延长至10~15min(细胞核显示更清晰);(15)项可用无水乙醇代替,北方地区可省略。
(二)染色结果
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肌纤维、胶原纤维和红细胞呈不同程度的红色。钙盐和细菌可呈蓝色或紫蓝色。
(三)染色注意事项
1、切片染色前,应彻底脱蜡。
2、用含有升汞液体固定的组织,其切片染色前应先脱去汞盐。(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洗。(2)Lugol碘液:20min。(3)流水冲洗:5 min。(4)95%乙醇:10min。(5)水洗:1min。
(6)5%次亚硫酸钠水溶液:5 min。(7)流水冲洗:5min。
(8)显微镜观察除汞满意后,转入HE染色。
3、脱除甲醛色素(必要时)。(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洗。
(2)1%NaOH(lml)与80%乙醇(99ml)混合液:10min。(3)流水冲洗:5 min。(4)转入HE染色。
4、严格执行HE染色流程,用显微镜控制细胞核的苏木精染色质量。HE染片应着色鲜艳,红、蓝分明,对比清晰。
5、载玻片自二甲苯中取出后,应立即用洁净、光亮的盖玻片和稠度适宜的中性树胶湿封载玻片。封盖处内无气泡,外无溢胶。封片时必须进行操作人员和局部环境的二甲苯污染防护。不应将组织切片烤干或风干后再行封片。
6、必须在载玻片的一端牢贴标签。标签上应印有病理科所在的医院名称。标签上应清楚显示有关的病理号及其次级号;标签上的病理号应准确无误,无涂改。
7、制片完成后,技术人员应将切片与其相应的病理学检杏记录单或取材工作记录单认真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将制备好的切片连同相关的活检申请单、活检记录单以及取材工作单等一并移交给有关的病理医师;交接双方经核对无误后,办理移交签字手续。
8、石蜡切片-HE染色的优良率(甲、乙级切片所占的比率)应≥90%。石蜡切片-HE染色质量的基本标准列于表2-1。
9、制片工作一般应在取材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合进行脱钙、脱脂等需要特殊处理的标本)。
10、制片过程出现意外情况时,技术室人员应及时向病理医师和病理科主任报告,设法予以补救。
(四)HE染色试剂的配制
1、苏木精染液
(1)Harri苏木精染液: 苏木精1g 无水乙醇10ml 硫酸铝钾20g 蒸馏水200ml 氧化汞0.5g 冰醋酸8ml
先用无水乙醇溶解苏木精,用蒸馏水加热溶解硫酸铝钾,然后将该两液合并煮沸,加人氧化汞,继续加热和搅拌溶液至深紫色,随即用冰水冷却,恢复至室温后过滤备用。使用前加人冰醋酸并混匀、过滤。
(2)Gill改良苏木精液: 苏木精2g 无水乙醇250ml 硫酸铝钾17g 蒸馏水750ml 碘酸钠0.2g 冰醋酸20ml
先用无水乙醇溶解苏木精,用蒸馏水溶解硫酸铝钾,然后将该两液混合,再依次加入碘酸钠和冰醋酸。使用前过滤。
(3)Mayer改良苏木精液: A液:苏木精2g 无水乙醇40ml B液:硫酸铝钾100g 蒸馏水 600ml
将苏木精溶于无水乙醇中(A液);稍加热,使硫酸铝钾溶于蒸馏水中出液)。将A液与B液混合后煮沸2 min,再用蒸馏水补足至60ml,加入400mg碘化钠充分混匀。染液呈紫红色。
2、针吸法穿刺术操作要点。
(1)用手固定肿物,将安装在空注射器上的穿刺用针头刺人肿物,然后外拉管芯2cm。(2)迅速上下提插注射器管芯10~20次(其间变换针头方向3~4次),遂使肿物不同部位的较多内容吸进人针头和注射器内。
(3)将注射器与针头分离(管内负压因而解除);随后,再将该注射器与仍插于肿物内的针头相接,拔出针头,穿刺结束。
(4)迅速推动注射器的管芯,尽快地将位于穿刺针头内的少量吸出物排射在2~3张清洁的载玻片上,进行涂片。
3、涂片方法。用针头将载玻片上的吸出物轻轻均匀拨开,或用推片法朝一个方向展开(不可双向往返推移)。
4、吸出物过少时,可向离心管内冲洗穿刺针头,再将冲洗液离心,然后取其沉淀物涂片,参见上文“
一、”项“
(五)液体涂片的制作”。
5、吸出物较多时,可用适量50%乙醇-生理盐水液将涂片后注射器和针头内剩余的吸出物冲洗至离心管中,离心后,取其沉淀物制作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6、吸出物中含有细小组织块时,应将其制作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7、内脏肿物穿刺时,必须在影像学检查的引导下用较长细针进行穿刺。
8、穿刺操作完成后,即在细胞病理学检查单上书写穿刺记录。
第二节 细胞学诊断检材的制备技术
一、组织印片、压片的制备
(一)组织印片
1、用锋利刀片剖开刚切取的新鲜肿瘤组织或淋巴结等,然后用清洁载玻片轻压于组织剖面处,将组织表面的细胞成分印在玻片上。用稍微加温的载玻片制备印片时,可印得较多细胞。
2、制作淋巴结印片前,应先用滤纸吸去淋巴结切面上的血液、组织液。
(二)压片
1、选取微小薄片组织平铺于一张载玻片上,再用另一张载玻片叠加其上并予轻压。
2、脑组织质软,易于制作压片;稍硬的组织须切成细碎薄片制作压片。
二、涂片的固定
(一)用于HE染色和巴氏染色的涂片必须湿固定,即涂片后立即进行固定。乳头溢液涂片和液体标本离心沉淀物涂片,应待涂膜潮干(即周膜稍干而其中央区域未干)时进行固定。用于瑞氏染色、May-Grünwald-姬姆萨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涂片,必须干固定,即待涂片稍干后再进行固定。
(二)巴氏(Papanicolaou)染色巴氏染色时,细胞透明度好,细胞结构清晰,色彩丰富而鲜艳,主要用于妇科细胞学涂片、痰涂片和富含鳞状上皮细胞的涂片检查。
1、试剂配制
(1)Harri苏木精液:参见本章第一节“
五、苏木精-伊红(HE)染色”。(2)盐酸-乙醇液: 浓盐酸1ml 70%乙醇99ml(3)橙黄G6液: 橙黄G6 0.5g 蒸馏水5ml 无水乙醇95ml 磷钨酸0.015g
先将橙黄G6溶于蒸馏水中,再加人无水乙醇,然后加人磷钨酸。(4)EA36染液: ①EA36储备液
A液:亮绿0.5g,溶于5ml蒸馏水中,溶解后加人无水乙醇至 100ml。B液:伊红0.5g,溶于5ml蒸馏水中,溶解后加人无水乙醇至100ml。C液:俾士麦棕 0.5g,溶于5ml蒸馏水中,溶解后加人无水乙醇至100ml。②EA36工作液
EA36储备液的A液45ml EA36储备液的 B液45ml EA36储备液的C液10ml 磷钨酸0.2g
碳酸锂饱和水溶液1滴
2、染色程序
(1)将已经固定的涂片置于80%乙醇中2min。(2)蒸馏水洗2min。
(3)苏木精液染核10~12min,自来水洗。
(4)盐酸-乙醇液分化约20~30s,至涂片呈淡橙红色。(5)流水冲洗10~15min,蒸馏水洗。(6)依次用80%、95%乙醇脱水,各2 min。(7)橙黄G6液染色3~5 min。
(8)95%乙醇洗2~3次,洗去多余染液。(9)EA36工作液染色3-5 min。(10)95%乙醇洗2~3次,洗去多余染液。(11)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3、染色结果 细胞核呈深蓝色,核仁呈红色;不同分化类型的鳞状上皮细胞,其细胞质颜色各异:角化细胞呈粉红色,不全角化细胞呈橙黄色,角化前细胞呈淡蓝或淡绿色;红细胞呈橙红或鲜红色,白细胞的细胞质呈淡蓝绿色;黏液呈淡蓝或粉红色。
(三)瑞氏(Wright)染色 瑞氏染色一般用于血液涂片,也可用于检查肿瘤细胞。
1、试剂配制(1)瑞氏染液: 瑞氏染料1g 甲醇600ml
将瑞氏染料放人研钵内,加人适量甲醇与之混合研磨,使染料逐渐溶解。将溶解的染液倾入另一玻璃瓶内,然后再加人适量甲醇继续研磨;未溶解的染料如此反复多次,直至染料完全溶解、甲醇用完为止。染液避光保存备用。
(2)磷酸盐缓冲液: 无水磷酸氢二钠6·sg 磷酸二氢钠4g 蒸馏水1000ml pH:6.5~7.0
2、染色程序(1)涂片自然干燥。(2)滴加瑞氏液染色1min。
(3)滴加等量的磷酸缓冲液,轻轻摇荡玻片或用洗耳胶球在玻片上轻轻吹气,使两液体混合均匀,持续10~15min。
(4)流水洗去染液。
(5)涂片风干后,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3、染色结果 胞核呈紫红色,细胞质呈紫蓝色,黏液呈粉红色或淡蓝色。
(四)May-Grünwald姬姆萨(Giemsa)染色
May-Grünwald一姬姆萨染色适用于造血系统的细胞涂片和鉴别恶型淋巴瘤的类型。May-Grünwald原液和姬姆萨原液配制繁琐,可直接购买。
1、试剂配制
(1)May-Grünwald工作液: May-Grünwald原液1份 蒸馏水6~10份 使用前配制。(2)姬姆萨工作液: 姬姆萨原液1份 蒸馏水6~10份 使用前配制。
2、染色程序
(1)涂片自然干燥,蒸馏水洗1~2min。
(2)May-Grünwald作液染 15~30min。(3)自来水冲洗,洗去载玻片上的染液,蒸馏水稍洗。(4)姬姆萨工作液染15~30min。(5)自来水冲洗,洗去载玻片上的染液。(6)涂片风干后,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3、染色结果 胞核呈紫红色,细胞质和核仁呈蓝紫色。
(五)Rakoff染色
Rakoff染色用于阴道细胞学涂片快速测定雌激素水平。
1、试剂配制
(1)5%淡绿水溶液83ml(2)1%伊红水溶液17ml 将两液混合后使用。
2、染色程序
(1)用细胞刷沿阴道侧壁刷取黏膜鳞状上皮细胞,放入装有1~2ml生理盐水的试管内。
(2)在试管内滴入3滴Rakoff染液,用细胞刷在染液中轻摇混合。(3)将1~2滴混合液滴于载玻片上,制成涂片。(4)待涂片干燥后,用中性树胶封片。
3、染色结果 鳞状上皮细胞的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质区分明显。角化前细胞的核呈网状,角化细胞的固缩核呈基本不着色的空泡状。
三、TCT细胞学诊断方式及要求
一、标本评估 ㈠满意标本
⒈送检标本贴标签,有编号,有申请目的。
⒉有关临床病史填入送检单(如年龄、末次月经阴道宫颈和盆腔检查主要发现)。⒊有足够量保存好并结构清晰鳞状上皮细胞达8000-12000个,其覆盖液基制片应超过30-40%。
⒋足够量颈管柱状上皮团(1或2团,每团不少于10个或5个细胞),或有移行区细胞成分(化生细胞)。除此之外,保存好的鳞状上皮细胞达5000个以上即可。㈡不满意标本
⒈标本没有识别标志和申请目的。⒉载玻片破裂而不能修复。
⒊缺乏足够量、保存好并结构清晰鳞状上皮细胞,覆盖面少于10%。
⒋血细胞和炎细胞过多,细胞重叠、过厚,固定欠佳,空气干燥和污染等因素,影响75%或更多上皮细胞的观察。㈢不满意标本处理原则
⒈说明拒收或不能制片的详细原因。
⒉标本已进行制片和检查,应说明何种原因引起无法满意地对上皮细胞异常做出评估。
二、描述性诊断报告 ㈠反应性细胞改变
⒈炎症反应(轻度 中度 重度)⒉萎缩反应(伴或不伴炎症)⒊IUD反应 ⒋放疗反应 ㈡鳞状上皮细胞异常 ⒈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
⒉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CINⅠ)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CINⅡⅢ)⒌鳞状细胞癌(SCC)㈢腺上皮细胞异常
⒈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⑴宫颈腺细胞 ⑵宫内膜细胞 ⒉非典型腺上皮细胞,不除外腺癌 ⒊腺癌
⑴宫颈腺癌 ⑵宫内膜腺癌 ⑶宫外腺癌
三、对诊断及治疗建议
㈠有性行为的妇女在开始3年每年做1次宫颈抹片,若均为阴性以后每3年做1次,直至65岁。
㈡对ASCUS的处理意见分为重复涂片、检测HPV和行阴道镜检查三种。⒈若能保证随访,3-6月复查涂片连续2年。
⒉若不能保证随访,或患者有高危因素,应立即做阴道镜或组织活检。
⒊宫颈瘤样病变(包括ASCH)或临床可疑病变而细胞学阴性,需做阴道镜下组织活检。⑴活检结果为CINⅡ,行物理、抗炎等治疗或宫颈锥切术。
⑵活检结果为CINⅢ,45岁以下,行宫颈锥切或Leep刀宫颈环切;45岁以上或患者强烈要求,可行全宫切除,之后阴道镜或细胞学定期随访。第一年每3月1次,第二、三年每6月1次,第四、五年每年1次。
⑶鳞癌、腺癌或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按具体临床手术分期做相应的全宫切除和(或)加淋巴结清扫,必要时手术前后加放疗或化疗。
四、TCT质量管理标准
一、诊断部分 ㈠阅片严格核对编号、标本得5分;如标本与申请单据不符,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并报告上级医师;如查对结果属临床差错,本科得0.5分,如属本科差错扣0.5分。
㈡TCT标本应于3-5日内出报告,遇有疑难病例请值班主治医师复验,主治医师如有疑难,请主任医师复验,实行三级复验制得5分。
㈢病理报告书写正确,条理清晰,无错别字,无涂改得5分,如有一项欠缺扣0.1分。㈣细胞诊断严肃认真,防止差错,正确诊断得10分,如有差错,分清责任,及时登记,并按情节扣分。
㈤复验完毕申请单和切片应有次序地交档案室保管得4分,不得遗失或差错,如有差错每次扣0.1分。
㈥每人使用显微镜,负责保养爱护得3分,如有损害酌情扣分。㈦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电,不出事故得3分,出事故酌情扣分。
二、技术部分
㈠收标本要严格核对编号与标本是否相符,得5分。如标本与申请单据不符,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属临床差错,本科得0.5分,如属本科差错扣0.5分。㈡收到标本及时编号、登记,得5分,如做得不好每项扣0.1分。㈢严格执行,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得5分,如有贴标签差错扣0.1分。
㈣制片要保证质量,染色鲜亮,核浆对比清晰得10分,如影响诊断扣0.5分。
㈤报告及时发出,并有登记签收本,发出报告后7天内将诊断结果登记在记录本上得5分,漏登记扣0.1分。
㈥收存切片、申请单要核对切片数,并及时整理归档,切片资料按章保管得5分,如有差错每次扣0.1分。
㈦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电,确保正常工作秩序,不出事故得3分,出事故酌情扣分。
三、切片质量控制
技术人员应检查制片质量:染色片的优良率(甲、乙级切片所占的比例)>90%,优级率(甲级切片所占的比例)35%。不合格切片应立即重做。TCT切片质量控制标准(参照常规石蜡包埋一HE染色片质量标准)
㈠细胞片无污染物,20分;有污染物,扣20分。㈡无气泡(细胞片与载玻片间/盖玻片与细胞片、载玻片间),盖玻片周围无胶液外溢,20分;有气泡,扣6分,胶液外溢,扣6分。
㈢细胞核与细胞质染色对比鲜明、清晰,20分;细胞核着色灰或着色过兰,扣10分,红(细胞质)与兰(细胞核)对比不清晰,扣10分。
㈣透明度好20分;透明度差,扣2-6分,细胞结构模糊,扣10-15分。
㈤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牢编号清晰,20分;切片不整洁,扣6分,标签粘贴不牢,扣6分,编号不清晰,扣8分。㈥切片质量分级标准
甲级片≥90分(优);乙级片75-89分(良);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丁级片≤59分(不合格)
第三章 免疫组化染色操作常规
一、石蜡切片脱蜡和水化后,用PBS(Ph7.4)冲洗三次,每次3分钟。
二、根据每一种抗体的要求,对组织抗原进行相应的修复。
三、如有必要(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含量高的组织),每张切片加1滴3%过氧化氢,室温下孵育10分钟,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冲洗三次,每次3分钟,除去PBS液。
四、每张切片加1滴或50μl第一抗体(用户自选),室温下孵育60分钟或4℃过夜。
五、PBS冲洗三次,每次3-5分钟。除去PBS液,每张切片加1滴或50μl第二抗体,室温下孵育10-15分钟。PBS冲洗三次,每次3分钟。
六、除去PBS液,每张切片加2滴或100μl新鲜配制的DAB或AEC溶液,显微镜下观察3-5分钟(DAB)或10分钟(AEC)。
七、自来水冲洗,苏木素复染,自来水冲洗返蓝。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第四章 病理科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规定
1易燃易爆物品应严格按照相关部门发布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分类储存,保持通风,避免高温和阳光照射。
2仓库必须远离火源,贴有严禁烟火标志,配有相应消防器材。3由专人负责管理,接受,出入库记录。
4对性质不稳定的药品应定期检查,定期清点数量,查看试剂包装是否有破损、溢液等,若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5对过期物品应定期清理,送有关部门进行销毁。
6、凡遇“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长假,应进行严格检查登记。
第三篇:手术室操作常规
手术室操作常规
一、手术前操作常规
1、手术前一天由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查 阅病历,了解患者情况,做好术前宣教,使患者减少恐惧情绪,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2、手术前半小时由麻醉医师到病房接患者,检查患者 是否更换清洁病号服,护士应在手术室迎接患者,认真做 好查对工作,并在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上签字。
3、手术室护士应随时观察病情,耐心安慰患者,消除 其紧张情绪。
二、手术后操作常规
1、手术完毕后,为患者擦干血迹或汗液,包扎伤口,注意保暖,勿使受凉,术后应有专人护送回病房,路上注意 病情和输液情况。
2、向病室值班护士详细交代患者病情,认真做好交接班。
3、术后手术护士需定期到病房探视手术患者,了解伤 口愈合情况,收集患者对手术室意见。
三、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规定
1、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凭胸牌领取手 术室所备的衣、裤、口罩、帽子、鞋及衣柜钥匙,并登记姓名和衣柜号码。
2、按规定更换衣服,不得穿个人的长内衣裤及袜子(固 定于手术室内的袜子除外);严禁佩戴各种饰物,化浓妆。
3、手术人员需暂时离开手术室外出时,应更换外出衣、鞋;手术完毕,手术衣裤、鞋、口罩、帽子应置于规定位置,保持更衣室环境卫生。
4、手术室内保持严肃安静,不可大声说话,禁止携带 私人通讯工具入内,除紧急情况外,一律不传私人电话。
5、患呼吸道感染者、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者及患皮肤病者原则上不可进入手术室,若必须进入时就戴双层口罩,感染处严密封闭。
四、参观人员规定
1、参观手术室人员应事先与手术室联系,每手术间人 数不得超过2人。
2、遵守手术室管理制度,需待患者麻醉后方可进入手 术间,手术换台时需离开手术间到休息室等候。
3、严格遵守无菌技术管理制度,站立于合适的脚蹬上,距无菌区30cm以上。
4、禁止在参观的手术间内来回走动,不得进入其他手术间。
5、外院参观手术者,需提前一日与医务科或护理部联系并征得手术室护士长同意后方可入室参观。
6、谢绝患者家属及亲友参观手术。
手术室术前操作常规
1、接手术通知单,查对病例(病历首页、术前检查记录单、手术知情同意书、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记录单、化验单、术后注意事项),确认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如有异常,询问平时血糖情况,是否服有药物,是否是食物造成;如传染病项有异常,询问患者是否知情。
2、核对手术通知单:姓名、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国籍、手术时间、术前诊断、手术名称。
3、核对电话号码(方便术后回访)。
4、测量血压(解释术前需测量一下生命体征,如有高血压病史,询问平时测量血压情况,是否服用降压药。如平时测量血压可以控制在正常,可能是由于紧张等引起,嘱患者休息一下再测量)测体温,并记录在护理单上。
5、询问患者进手术间前是否需要去下洗手间(手术时间长、手术中不方便)。
6、指导患者使用漱口液(询问是否有活动假牙,要取下,再行漱口)。
手术室器械护士操作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刷手间,刷手:(1)七步洗手法(2)外科刷手
2、进入手术间,核对手术通知单、种植系统、CT等。
(1)核对通知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种植颗数、牙位、种植系统
(2)种植系统:韩国一代、二代;瑞士ITI、亲水、非亲水;核对一致性、准确性。
(3)CT:CT病历号、姓名、与通知单病历一致。
3、穿无菌手术衣、带无菌手套,开始手术前准备。(1)穿无菌衣(2)戴无菌手套
(3)手术前准备:连接种植机、负压管、摆放器械顺 序。
4、巡回带患者进手术间,器械护士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准备手术(消毒、铺无菌巾)。
(1)核对信息:姓名、年龄、系统、颗数
(2)消毒范围:上至眶下,下至上颈部,两侧至耳前。
二、术中配合
1、术中观察患者情况,做好安抚。
(1)术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果感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遵医嘱做出相应处理。
(2)术中患者张口时间过长,停止操作期间提醒患者休息,放松缓解。
(3)术中随时询问患者术中情况,发现患者异常反应,提醒医生停止操作。遵医嘱做出相应配合。
2、术中做到无菌操作,协助医生做好四手配台。
(1)无菌区域包括:器械摆放台面,患者头部至胸前,种植工具盒摆放区域。
(2)器械护士双手不能高于肩部以上,不能低于台面以下。
(3)无菌台面保持清洁干燥
(4)清楚医生的每一步操作,整理器械,及时传递器械,做到配合默契。
(5)手术过程中,及时擦干患者口角盐水,以免流至患者颈部,浸湿无菌台面。
3、术中核对。
(1)药品核对:名称、有效期、剂量
(2)植体型号、耗材、PRF:型号、规格、有效期
(3)一次性塑封器械
三、手术整理
1、对手术器械进行初步清洗和清点,核对送供应室
(1)刷洗的器械不能有血渍、污渍
(2)清点数量:器械包、种植工具盒、一次性塑封器械。
(3)送供应室再次核对。签字留取红色单据
2、协助巡回护士整理用物至备用状态。
3、术后核对信息登记表,查对是否有遗漏,报废植体是否放指定位置。
(1)信息登记表内容与手术实际用量一致、无漏项。
(2)报废植体登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牙位、种植日期、报废日期及型号、报废医生,报废植体必须清洗干净无血渍。
手术室巡回护士操作常规
一、术前准备:
1、检查手术间,确保手术室设备处于备用状态:(1)基本设备检查:电脑、CT、负压吸引装置、种植机、无影灯。
(2)特殊设备:备用电源、心电监护仪、氧气筒及氧气装置。
2、手术间的无菌物品和药品准备:
(1)无菌物品包括:无菌镊子筒、棉花缸、无菌缸、一次性无菌手套(各型号)、一次性无菌手术衣、注射器、缝合针线(各型号)、必兰麻药针头、止血海绵、酒精、碘伏。
(2)药品包括:必兰麻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地 塞米松、庆大霉素、罗红霉素。
3、与术前护士核对手术通知单,查看化验单是否有异 常。
(1)核对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病历号、种植医生、修复医生、种植系统、种植牙位、附加手术、特殊材料(骨粉、骨膜、PRF)交费情况(是否交费)、疾病史及长期服用药物史。
(2)查看化验单结果:如有传染性,准备一次性手术衣、手术包、做好防护措施。
4、根据《手术通知单》确定种植系统,准备手术所需用品:种植工具盒、手术衣、器械包、橡胶手套、生理盐水、种植手机及手术常用器械、如有附加手术,应备好附加手术所需器械、材料。
5、器械护士进手术间:协助器械护士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连接种植机、打开器械包,准备必兰麻、针线、连接吸引器。打开的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写上开启日期、时间及姓名。(镊子筒、棉花缸、无菌生理盐水等)
6、接患者进手术室,根据手术通知单查看病历、核对患者信息,领患者进手术室。
(1)查看病历信息(患者生命体征、过敏史、病历的完整性)。
(2)核对患者信息(姓名、年龄、牙位、系统、附加手术)。
7、领患者进手术室,安排患者躺在牙椅上,取舒适、方便手术的体位。协助器械护士核对信息及铺好洞巾。协助医生穿手术衣戴手套。打开CT、调整在种植区域。
二、术中配合:
1、灯光:根据术中种植牙位调整无影灯,确保视野清晰。
2、CT调试:种植牙位、高度测量、3、执行医嘱:一次性塑封器械、种植体型号、骨粉、骨膜、骨胶原、4、信息登记:护理记录单、手术记录、手术信息表、处置单、输液单、消毒器械登记、粘贴单完善。注:所用耗材粘贴一致性。
5、突发状况:突然停电、高血压、头晕、寒战、胸闷等不适症状的处理。
三、术后情况:
1、询问手术医生:修复时间、术后用药、拍片情况,准备冰块。
2、术后护士交接:术中情况(护理记录单、粘贴单、是否需要补交费用)、术后交代(拍片、用药、修复时间、附加手术、口中是否咬纱布)。
3、与器械护士核对器械:种植器械、工具盒、塑封器械。
4、整理用物:负压瓶清理、垃圾整理、手术间处理备用状态。
手术室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一、外科手消毒
(一)操作方法
1、清洁指甲。
2、用皂液或普通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至肘上10cm。
3、用水彻底冲洗净皂液,擦干双手。
4、取2ml洗手液于右手掌心,左手指尖于右手掌心内擦拭,用剩余的洗手液均匀涂抹于左手的手掌及手臂上10cm。
5、取2ml洗手液于左手掌心,右手指尖于左掌心内擦拭,用剩余的洗手液均匀涂抹于右手的手掌及手臂上10cm。
6、最后再取2ml洗手液,掌心相对进行搓擦,双手沿指缝进行搓擦,弯曲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搓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用剩余的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至腕部,揉搓双手至洗手液干燥即可。
(二)注意事项
1、用皂液清洗双手冲洗一定要擦干后方能取洗手液。
2、消毒液消毒手臂一定要均匀的搓擦至洗手液干燥才能戴无菌手套。
3、手臂消毒过程中不能触碰他物,怀疑被污染应重新消毒。
二、穿遮盖式手术衣
(一)操作步骤
1、手消毒后,取无菌手术衣,将衣领提起轻轻抖开。
2、将手术衣轻掷向上的同时,顺势将双手和前臂伸入衣袖内,并向前平行伸展。
3、巡回护士在其身后系好颈部、背部系带。
4、戴无菌手套后将前进的腰带递给已戴好手套的手术医师或用无菌手套纸包好交给巡回护士,也可由巡回护士用无菌持物钳夹持腰带,穿衣者原地旋转一周后,接无菌腰带自行系于腰间,后背视为相对无菌区。
三、戴手套法
1、取无菌手术衣,双手伸进袖口处,手不出袖口。
2、隔着衣袖取无菌手套放于另一只手的袖口处,手套的手指向,注意与各手指相对。
3、放上手套的手隔着衣袖将手套的侧翻边抓住,另一只手隔着衣袖拿另一侧翻折边。
4、再用已戴手套的手,同法戴另一只手套。
四、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1、无菌钳、无菌罐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才能使用。
2、使用前检查有效期、包布是否潮湿、完整。
3、开罐后,顺势将包布上的知识胶带撕下贴在无菌罐外壁并在面准确记录开关时间并签名。
4、取无菌持物钳时,应先打开无菌罐的盖子,垂直拿取持物钳,钳子前断不可碰触罐口和罐壁,不可夹取油性敷料,若到远处取物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若持物钳被污染,应立即更换无菌持物钳和罐。
5、无菌干罐、持物钳有效期为4小时。一个干罐只能放一把无菌持物钳。
五、铺置无菌台
(一)建立无菌台
1、选择宽敞、明亮、方便处放置器械车,踩下刹车,检查器械车是否清洁干燥。
2、检查敷料包有效后,将包放在器械车上,打开外层包布,使之平行覆盖器械车,将无菌包的上层桌布打开,开口向外,检察包内指示卡是否符合无菌标准,建立无菌区。
3、将无菌器械及无菌盆添加到已铺好的无菌台上,盆内添加各类无菌物品。
4、关闭无菌台。
(二)整理无菌台
1、洗手护士手消毒后,由巡回护士打开无菌台。
2、洗手护士穿无菌手术戴手套后,将纱垫放于器械车右下角。
3、整理治疗巾,一次将治疗巾放于器械车的右下角。叠四张治疗巾,第一张反折边向内,其余三张反折边向外,传递医师时,第一张治疗巾的反边面向自己,其余三张的反边面向医师。
4、洗手盆放于器械车左边,器械篮放于器械车的右上角,备用器械置于器械篮内,常用器械置于器械车中部,各类拉钩放于器械车中部正上方
5、安装手术刀片,将刀柄放于弯盘下面,将包布叠好置于右下角治疗巾下面,以便铺单时取用方便。
六、铺无菌巾
1、铺无菌巾由器械护士和手术医生共同完成。
2、铺巾前,器械护士应穿戴手术衣、手套。手术医生操作分两步:未穿手术衣、未戴手套,直接铺第一层切口单;双手臂重新消毒1次,穿戴好手术衣、手套方可铺其他曾单。
3、铺无菌单时,距离切口2~3cm,悬垂至床缘以下30cm,至少4层。
4、无菌巾一旦放下,不要移动,必须移动时,只能由内向外,不得由外向内。
5、严格遵循铺巾顺序。方法视手术切口而定,原则上第一层是从相对干净到较干净,先远侧后近侧的方法进行遮盖。
七、术中无菌原则
1、术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术中尽量减少人员在室内走动及出入手术间,各项操作动作轻。
2、穿戴好手术衣、手套的手术人员双手不得低于脐水平线,两侧不得超过腋前线,上举不得超过锁骨连线,背部、腰部以下和胸骨窝水平以上为非无菌区,无军区应在手术台水平面上,若器械掉落至该平面以下应视为污染,必须重新灭菌,才能使用。
3、无菌单应铺四层,下垂30cm,手术器械、敷料等无菌物品,不能超出无菌器械桌边缘。手术者不可随意横过手术区取物品,严禁从手术人员背后欻地器械和手术用品,必要时可从术者手臂下传递,但不得低于手术台边缘。
4、术中手术衣、手套、口罩被污染,打湿或破裂、应及时更换或加盖,凡怀疑物品、器械被污染时,须更换或重新灭菌后方可再用。
5、未经灭菌或灭菌日期不清的物品,严禁使用。打开的无菌包超过24小时,应视为污染,必须重新灭菌后方可使用。
6、手术人员更换位置后,一人应稍离开手术台,二人背靠背交换,不得污染手臂及无菌区。
7、手术开始后,各手术台上一切物品不得互相使用,已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被污染,也不能放回无菌容器内,必须重新灭菌后再用。
8、暂不用的器械用物,摆在器械桌上,用无菌巾覆盖备用。尖锐器械,缝针应尖朝上,防止穿透无菌敷料而被污染。需植入体内的物品,不得用手直接拿取。
9、手术中已污染的器械、纱布、须另放入弯盘内、不能重复使用,污染手套应更换。
10、遵循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的原则,严禁同时在一室内施行无菌及污染手术。
11、术中关闭门窗,尽量减少开关门的次数。限制参观人数,减少污染机会,参观手术时不能站得太高,离手术者太近(>30㎝),参观人员也不可经常在室内走动,随意进入其他手术间。
12、加强无菌技术监督,坚持原则,任何人发现或被指出违反无菌技术操作时,必须立即纠正,不得争辩。
八、手术体位的安置
体位安置原则:患者安全舒适,无并发症;充分显露术野,便于医生操作;固定牢靠、不易移动;不影响呼吸循坏功能。
(一)仰卧位:包括水平仰卧,垂头仰卧、侧头仰卧
1、水平仰卧位:适用于胸、腹部、口腔颌面部等手术。方法: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双上肢自然置于体侧,按需要外展固定于支手板上,双下肢伸直,双膝下垫一小软枕,以免双下肢伸直时间太长引起神经损伤;约束带轻轻固定于膝关节上3~5㎝;肝、胆、脾手术,术侧垫一小软垫,将手术床向患侧抬高15°,使术野显露更充分;
口腔颌面手术术前手术体位平卧位,半坐卧位均可,降低咽喉部肌肉的张力面,减轻疼痛,有利于观察出血情况,促进伤口愈合,呼吸通畅及痰液排出,术后取平卧头侧位(换位时勿突然抬高患者头颈部),以防口内分泌物误吸,防止肺部感染。
2、气管异物、食道异物等手术。
方法:双肩下垫一肩垫(平肩峰)抬高肩部20°,头后仰;颈下垫一圆枕,防止颈部悬空;头两侧置小沙袋或头圈,固定头部;放置器械升降托盘。颈前路手术,头稍偏向手术对侧,以便手术操作;全麻扁桃体摘除,摇低手术床头5°~10°。
(二)侧卧位:适用于肺、食管、侧胸壁、侧腰部(肾及输尿管中上段)手术。
方法:患者健侧卧90°;两手臂向前伸展于双层脱手架上;腋下垫一野腋垫、距腋窝约10㎝,防止上臂受压损伤腋神经;束臂带固定双上肢;头下枕一25㎝高的枕垫,使下臂三角肌群下留有空隙,防止三角肌受压引起挤压综合症;胸背部两侧用挡板或沙袋固定,下腿伸直,上腿屈膝,有力于固定和放松腹部,两腿之间垫一软垫,用压腿带固定。体位胶布过髂嵴固定。
肾及输尿管中上段手术,患者肾区(肋缘下3㎝)对准腰桥。上侧下肢伸直,下侧下肢屈曲90°,使腰部平直舒展,充分显露术野;大腿上1/3处用约束带固定,升高腰桥。
(三)俯卧位:适用于胸腰段椎体肿瘤,植骨术或人工椎体置换术等。
方法:胸腹部置进口拼接式俯卧位固定垫,使胸腹部悬空,以免妨碍呼吸;头转向一侧或支撑与头架上;两小腿下垫软枕石膝关节微屈,用压腿带固定于下肢;双手自然交放于头前,颈部手术俯卧位时,双手可用体侧护手板固定于身体两侧;骨科颈部手术及脑科手术,男性病人悬空会阴部,防止压被迫阴囊。脑外科手术使用专用头架,防止面部受压;非颈部手术可将头部垫高,并垫以头圈,使头部自然偏向一侧。
(四)膀胱结石位:适用于肛门、尿道、会阴部、经腹会阴联合切口、阴道手术、阴式子宫切除,膀胱镜检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方法:患者仰卧,两腿分开,套上腿套两腿屈髋、屈膝放于腿架上,腿于腿架之间垫一棉垫,防止皮肤压伤,绷带缠绕固定不宜过紧,两腿高度以患者腘窝的自然弯曲下垂为准,两腿宽度为生理跨度45°,大于生理跨度时,可引起大腿内收肌拉伤;将膝关节摆正,不要压迫腓骨小头,以免引起腓骨神经损伤,致足下垂;取下或摇下手术床尾,臀部移至手术床缘,腰臀下垫一小软垫或将手术床后仰15°,有利于手术操作;臀下垫一橡胶单,以防冲洗液浸湿手术床,一侧手臂置于身旁,中单固定于床垫下,另一侧手臂可固定于托手板上供输液。
第四篇:手术室常规操作
手术室操作常规
(一)手术前护理常规
1.手术前一天由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查阅病历,了解患者情况,做好术前宣教,使患者减少恐惧情绪,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2.手术前半小时由手术室工人到病房接患者,检查患者是否更换清洁病号服。护士应在手术室迎接患者,认真做好查对工作,并在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上签字。
3.手术室护士应随时观察病情,耐心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
(二)手术后护理常规
1.手术完毕后,为患者擦干血迹或汗液,包扎伤口,注意保暖,误使受凉。术后应有专人护送回病房,路上注意病情和输液情况。
2.向病室值班护士详细交代患者病情,认真做好交接班。3.术后手术护士需定期到病房探视手术患者,了解伤口愈合情况,收集患者对手术室意见。
(三)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规定
1.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凭胸牌领取手术室所备的衣、裤、口罩、帽子、鞋及衣柜钥匙,并登记姓名和衣柜号码。2.按规定更换衣服,不得穿个人的长内衣裤及袜子(固定于手术室内的袜子除外)。严谨佩戴各种饰物,化浓妆。3.手术人员需暂时离开手术室外出时,应更换外出衣、鞋。手术完毕,手术衣裤、鞋、口罩、帽子应置于规定位置,保持更衣室环境卫生。
4.手术室内保持严肃安静,不可大声说话,禁止携带私人通讯工具入内。除紧急情况外一律不传私人电话。
5.患呼吸道感染者、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者及患皮肤病者原则上不可进入手术室。若必须进入时就戴双层口罩,感染处严密封闭。
(四)参观人员规定
1.参观手术室人员应事先与手术室联系。每手术间人数不得超过2~人。
2.遵守手术室管理制度,需待患者麻醉后方可进入手术间,手术换台时需离开手术间到休息室等候。
3.严格遵守无菌技术管理制度。站立于合适的脚蹬上,距无菌区30cm以上。
4.禁止在参观的手术间内来回走动,不得进入其他手术间。5.外院参观手术者,需提前一日与医务科或护理部联系并征得手术室护士长同意后方可入室参观。6.谢绝患者家属及亲友参观手术。
第五篇:常规验收经验材料
抓实常规细节、提高教学质量
——牌楼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汇报材料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搞好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科学的管理,科学有效的管理就能给人创造机会,使人愉快地、积极地、高效地做正确的事,发挥大家的潜能,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近年来的教学常规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着“抓实常规细节、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思路,通过“三抓”落实各项教学管理要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创办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城郊特色学校。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434人,在职教师36人。我校是东宝区示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验收第一批合格学校。近几年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市、区教研室的有力指导下,以“教育现代化、管理规范化、质量优秀化、办学特色化”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
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东宝区教育教学综合评估先进学校”、“东宝区教学常规合格学校”。同时,由于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日益规范,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也越来越受到上级重视和关怀。我校继去年11月作为东宝区样本学校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调研后,今年又作为样本学校参加了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情况调查。
二、主要作法
(一)健全教学常规管理网络。为了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实行领导岗位责任制,健全教学常规管理网络,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主管;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处、教研组等科室协同负责的管理网络。采取分线管理,分年级包干,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保证了各项教学常规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强化了责任,每位行政领导,负责一个学科,参加一个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等教学教研活动。
(二)严格课程管理。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是学校施教的行动纲领,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时计划和教学内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确保各学科有专职教师任课,无任意增减或删改课程课时现象。
(三)抓实常规细节。我们的作法概括地说就是落实“三抓” ——一抓教师“教”的常规,二抓学生“学”的常规,三抓学校“管”的常规。
一是教师“教”的常规——抓过程管理,重在落实
一个教师要搞好教学工作,不仅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拥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还要认真、踏实地搞好“备、教、辅、改、考、评、研”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为此,我们要求全体教师一定要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我们从计划的制定入手,加大了教学各环节常规工作的督查力度,抓过程管理,注重落实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我们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工作月检查通报、教师听(评)课、教师候堂、教师业务学习、领导蹲点包班等一系列教学常规制度,印发了“教学常规工作量化评估表”,规定每月25—28日为教学常规检查日,教师先用量化表逐项自评,然后教研组根据自评情况和教师提供的常规资料,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进行复评,最后教导处进行审评、量化等级,写出通报,肯定好的作法,指出存在的问题。本学期(到目前为止),定期检查4次,不定期抽查若干次,口头通报4次,文字通4次。表扬好的典型15人次,指出问题(或整改)6人次。经过细致、踏实地抓过程管理,教师们教学常规各个环节的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是学生“学”的常规——抓习惯养成,重在坚持
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品质、热爱学习的情感态度,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在这方面,我们的作法是教导处与政教处、少先队大队部紧密配合,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团结协作,以活动和课堂为主阵地,黑板报、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站一齐上阵,先宣传、学习,提高认识,然后各班落实,最后学校考核评价。今年九月初,我们就以《小学生一日常规》为主要内容,着重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积极完成作业的习惯、复习的习惯、考试的习惯,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的习惯等。政教处和少先队大队部利用班队会活动时间,举行了一日常规知识竞赛。在那一段时间内,各班将《小学生一日常规》背的琅琅上口,烂熟于心。当然,这还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如何把这些常规,良好的习惯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去呢?一方面,我们要求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坚决落实这些常规,教导处和值周领导在平时的巡课中,将学生的习惯这一块作为巡视检查的重要内容,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另一方面,我们要求全体教师以身作则,作好学生的表帅。我们严格执行教师候堂制。,规定上课教师必须提前2分钟候堂,站在教室门口,观察学生活动情况,并提醒少数学生作好课前准备工作,上课铃响,精神饱满地走进课堂。这样,经过全校师生的长期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风也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是学校“管”的常规——抓调控反馈,重在创新
抓常规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旨在更为有效地激发教和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调控和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反馈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当面交流。如:随堂听课、推门听课后,与教师进行直面交流,提出建议。二是集体反馈,如:每次常规检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一结束,就召开会议,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对各方面的优缺点都进行总结。如教案方面:备课、进度、教法、课案修改、课后反思等;作业方面,作业设计、批改是否及时、认真;辅导方面:对象是否落实,效果好坏等等,然后要求教师们进行调整、完善、改进。
为了加强调控和管理,我们先后出台了教学常规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如:《教学常规月检查通报制度》、《教师业务学习制度》、《教师听评课制度》、《领导蹲点包班责任制度》、《教师候堂制度》、《教学质量奖惩制度》以及《牌楼中心小学教师上课体态规范》、《牌楼中心小学教师上课语言规范》、《牌楼中心小学课堂事件处理规范》、《牌楼中心小学课外(家庭)作业备案制度》、《牌楼中心小学作业规范》。这些制和规范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保障了各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新课程的推进却显得步履艰难,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冲突,二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因为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本职工作的情感,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教师的职业观和价值观教育,提高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职业感,我们组织部分教师先后到一些名校进行参观学习,开阔了教师视野,让教师学习名校的先进经验。不断加强学校自培力度,做到计划详细、内容具体、时间落实、主讲落实、考核落实,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我们虽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部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强,工作积极性还不够高。部分教师在进行各项工作检查中还存在爱面子等情绪,在落实实际工作中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新课程的推进举步维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存在很大距离,面向全体,分层次教学做的还很不到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等工作还有待于加强和改进,还需要不断探索。今后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细化常规管理中的各项流程,做到流程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加强和改进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学以致用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对职业的幸福感和责任感,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
3、深入研究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结合点,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4、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生活丰富化,培养兴趣,发展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5、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教育实验,让读书成为全体师生的一种习惯,使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使教师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总之,我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求真务实抓管理,与时俱进创特色,全体教师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做了一些扎实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恳请各位领导在这次教学常规管理评估活动中,实事求是地指出我们存在的问题,并帮助我们进行改进,我们将虚心接受领导的指教,认真进行整改,使我们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二〇一〇年九月